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2024-09-01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共2篇)

1.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篇一

大学生利他人格情况分析

XXX 5090109139 XXXX大学 F0901006

摘要:考察了大学生利他人格的情况。考察的样本人群为各高等院校的2009届本科生62人。在伦理学中,利他主义作为利己主义的直接对立面,它不是以个人利益为确定善的标准,而是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作出牺牲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否的标准。利他主义这一词最早由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提出。大学生的利他人格养成源自于。。受什么什么影响。。结果表明什么。。

关键词:大学生 利他主义 利己主义

一、引言:

(1)利他主义的定义:所谓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

(2)利他主义产生的原因:利他主义,不管是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对于一般动物而言,产生利他主义情结的原因可能更多地是出于本能和遗传,当然也不排除它们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而导致利他的可能性。从总体上看,动物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发达理性和计算能力;所以,动物中的利他主义更多体现为一种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

但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属性,所以,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利他主义,并不排除来自本能和遗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类又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人类社会的利他主义,又带有强烈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所以,人类利他主义的本质属性应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而非在人的自然属性方面。

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看,利益追求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所以,利他主义的实质在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并且应是长期利益博弈的一种均衡。首先,利他主义是实现人类理性均衡的基本条件。人类理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有复杂的计算推理能力,能进行短期和长期的成本——收益分析;二是追求收益的最优化,这里的最优化意味着当整体最优最终强于局部或个体最优时,集体选择的结果会最终趋向整体最优。(3)利他行为的动机:一般来说,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往往从抽象的人性本能和人性需要来证明利他主义的合理性。

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特别是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动物的利他行为,如社会性昆虫、狼群、鸟类等等,来证明人类在天性中也存在着这种利他动机。其中最典型的,是流行于西方的社会生物学观点。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奥·威尔逊在其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中,就对动物的利他现象和人的利他现象作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并得出一系列在西方影响颇大的结论,认为自然选择由于在增加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的过程中增加了个体和种族存活的可能性,从而从根本上支持了动物和人的利他行为。

另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往往还认为人的本能需要是多方面的,即认为人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面,这种观点同功利主义或合理利己主义看待人的利他行为的观点是一致的,并试图用这种观点,来缓和人们的自私自利之心。

(4)利他行为与利己行为的联系:集体主义原则认为,无论是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这种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的观点,都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一种曲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对人的这种利已和利他属性作过深入分析,认为利已主义和利他主义,不过是一种统一的利益的分裂形式,在剥削阶级虚幻的集体中,由于旧式分工和私有制造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严重对立,从而造成这样的情况:作为普遍利益代表的国家,要求个人利益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并向人们灌输这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称之为“美德”;作为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则强调人的“自私的本性”,要求实行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把个人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作为最高的 “美德”。最后在整个社会中显现出人们对待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道德原则的相互对立的态度:“其中有些人出于对利己主义的义愤而从利他主义的道德教育中寻找出路;而另一些人强调利己的个人主义的创造性的进取精神;还有一些人则希望从两者各取一小部分,强调个人主义的创业精神的必要性,不过要在道德的基础上和在道德的范围内。”

因此,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作为个人在私有制社会利益分裂对抗的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两种形式,其对立并不是出自人的本性,而是私有制社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已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失。”

(5)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在非紧急情况下的一般社会交往中,社会规范对个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实验表明这种遵循社会规范的行为在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的,而且在程度上也是相应的。社会规范的制约作用还表现为在遇到有人需要相助时,会自觉地将提供帮助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交往情景中的榜样作用也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实验证明,人会不自觉地按照情景中榜样的行为方式行动,或采取利他行为,或在一边袖手旁观。

除上述环境因素外,个人内部的心理状态,如个人的认识评价,对产生利他行为也有影响。此外,人在交往中因伤害他人而产生的内疚感也可以成为他采取利他行为的动力。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对人群进行调查问卷,二为观察身边的好友,进行访谈。

(1)在网上找到一份关于人群利他性的调查问卷,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其内容主要为获取人群平时助人行为的频率以及对周围亲和的程度。调查问卷发放在各高中,大学同学的邮箱里,改调查人群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市,各种家庭情况,各种学习专业,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2份。

(2)选择寝室好友A进行访谈,主要内容为在什么情况的影响下,利他行为才能最大化以及利他行为的趋向性。

三、研究结果

(1)调查问卷的主要结果如下表(调查对象中女生47人,男生15人):

题号从不***2361272***71226***631771816有过一次54.84%100.00%020.97%168.06%1237.10%1419.35%1233.87%1267.74%121.61%34.84%311.29%841.94%38.06%1314.52%919.35%124.84%311.29%1825.81%12多过一次0.88%160.00%310.34%240.13%370.60%240.31%380.55%161.09%40.03%240.08%190.18%280.68%230.13%220.23%270.31%180.08%210.18%240.42%12经常25.81%250.00%2138.71%359.68%538.71%161.29%025.81%96.45%238.71%2430.65%2145.16%1237.10%435.48%1343.55%1029.03%1833.87%2338.71%819.35%13总是3.23%033.87%104.84%68.06%31.61%00.00%014.52%53.23%238.71%1533.87%1619.35%76.45%620.97%1016.13%729.03%237.10%1212.90%520.97%90.00%16.13%9.68%4.84%0.00%0.00%8.06%3.23%24.19%25.81%11.29%9.68%16.13%11.29%3.23%19.35%8.06%14.52%综合值1.473.662.062.441.612.042.111.183.943.612.812.292.792.672.393.522.202.41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2)访谈问题简要概括:

如果这张表中所有情景都发生在自己的亲属的身上,那么您的选项有改变么?

如果这张表中所有需要帮助的对象承诺将有回报,你的选项会改变么?

如果这张表中的情景发生在人群来往密集的地方和偏僻无人的小路上,您的选项会有不同么?

如果这份问卷在您上大学之前请您作答,您的选项会很不同么?

四、分析与讨论

(1)首先注意到调查问卷的性别一栏大多数为女性.抽出时间做一份与自己并无太大关系的调查问卷本身就是一种利他行为,是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去做一讲让他人得益的事,光从这点上看,大学生中女生具有更完善的利他人格.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指出,性别发展由口腔阶段至肛门阶段再至生殖器阶段,其性心理发展塑造个性在性别过程的作用是积极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指出(班杜拉):两性角色通过观察、强化、模仿相互过程获得。柯尔伯格认为,男女性别分化取决于自身认知发展的结果。中国女大学生自小接受中国传统的父主家庭的教育,大多数女性希望自己发展成为在他人眼中温和宜人的,善于理解的,于是她们更愿意在生活中帮助他们而不嫌琐碎,相反的男生更注重自我的培养,因为社会和家庭要求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在利他人格的培养上不如女生。

(2)在问卷中的所有问题中,出于本能而做出的利他行为(如2、9、10、15)分值平均达到3分以上,而为了自我的发展愿意做出的利他行为(如5、6、7、18)得分在2-3分之间,而为了适应社会规范,对自己有损害而作出的利他行为(如8、14)得分更低。这种现象可以由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解释。弗洛伊德根据临床经验知识,指出人格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而本我属于生物层面,自我属于心理层面,超我属于社会层面。本我:本我属于人格的基本体系,它代表着人最原始的一面,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本我遵从“快乐原则”,其目的是减轻紧张,避免痛苦。以获得快乐。本我是非理性的、无道德的,它一味的寻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永远不会长大,不会思考,也不会成熟,仅有欲望或行动。本我属于潜意识层面,但自我力量薄弱的时候,会冲出自我的防线而到前意识和意思层面。自我:自我是与真实的外部世界相接触的部分,它是管理、控制与调整人格的检查官与执行官,它的职责在于协调本我、超我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现实为依据、以超我的伦理道德为最高原则,满足部分本我的需要。超我:超我是人格中道德或正义的部分。它是一个人的道德信条,主要判断行动的是与非,对与错。它代表理想而非现实部分,超我努力追求完美,而非快乐。它也是传统价值与社会理想的代表,代表社会规范和要求。超我主要来自父母伦理道德的潜移默化。

我认为人格的这三种构成: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有限的表现。利他人格的形成也适用于人格三结构的理论:助人为乐之人的本能,为了发展自己而作出的暂时利他损己行为,其实是一种因长久的利己而发生的本能,而完全只是利他的行为,是由社会道德长期的规范约束和教育的作用下产生的,这一点最困难。

(3)访谈的内容主要针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阐述中,自我防御(避害趋利),自我发展,意识思考和个人控制共同制约着利他行为的发生。其中亲缘利他(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做出牺牲。在生物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与“互惠利他”(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而帮助另一个与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个体,是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些行为倾向于利己。在公共场合做出的利他行为可能多于私人场合,说明利他行为还具有社会趋向性,人们会把利他行为作为一种应该传承的美德而由此引发的对自身的不利可以不顾。最后一点是关于环境在利他人格的养成中发生的作用,人群表示走入校园后,利他行为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之前,这是与所在的利他行为的氛围直接相关的。

(4)应该怎样看待大学生的利他人格培养问题?

要倡导利他主义、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来取代以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促使公众树立公德意识,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期,利己主义成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当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之后,利他主义就会得到彰显,逐渐上升为主要的价值判断。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首先要满足衣食住行,生存是第一需要,安全是第二需要,第三需要就是个人的社会价值体现,前两项需要主要从利己主义出发,第三层次的需要必须通过利他主义的行为才能实现。其实利他主义是潜伏在人们内心的,只不过平时没有被激发出来而已,如果一个人把喝茶打牌的时间用在为他人服务上去,他可能会感觉更加愉快。利他,就是这一种心理学问题。现在需要的是有人去示范和引导。在这方面,大学生的教育程度比其他人群更有优势。大学生应该成为引导利他行为的社会主流。

注:参考资料来自于”心理学”百度百科、“弗洛伊德”百度百科以及相关链接。

大学生利他人格自陈量表

非常感谢您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的问卷调查,此问卷是关于大学生的利他人格,问卷共有18个问题。本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答题内容我将为您完全保密。

请根据你过去几个月表现出下列行为的频繁程度(相对于遇到这些情况的频繁程度)在每道题目评分,评分规则如下: 1=从不

2=曾经有一次 3=多过一次 4=经常 5=总是

您的性别 : 您的专业: 1.我帮过骑车出问题的人(比如帮忙扶一下,帮忙推出车堆,帮忙找修理大叔): 2.我曾在路上帮别人指路: 3.我曾帮别人换过零钱:

4.我曾给过需要帮助,乞讨的人以及街头艺人资助: 5.我曾做过义工:

6.我参加学校志愿服务的社团,组织(如青志队,红十字会,绿萤等): 7.我觉得有时候挑战老师,法官和所谓高知的权威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8.我献过血:

9.我帮别人提,搬过东西(比如书,包裹): 10.我曾为了等别人而让电梯的门开着:

11.我曾在排队的时候给人让过位,或者不与其争次: 12.我曾让别人搭过我的顺风车: 13.我曾在别人少收我钱时指出来: 14.我曾借给别人贵重的东西: 15.我曾义务帮别人照看过东西:

16.我曾在拥挤的房间,公车给站着的人让过座: 17.我曾帮别人寻回失物:

18.在怒火中烧的时候,我愿意三思而后行:

问卷到此全部完成,再次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周末愉快~

2.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篇二

关键词:利他;利己;雷锋精神;国家、集体与个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17-01

半个世纪前,一名普通的士兵雷锋,以其短暂的23个春秋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雷锋精神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成为激励社会大众、引领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时至今日,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益发强烈,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已成为共识,但同时也有人质疑对雷锋的过度神化,超越人性,怀疑其精神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与必要。究竟国家、集体、他人和自身的利益如何平衡?在充分保证个人权益的今天,我们该怎样理解雷锋精神,如何把握好“利他”与“利己”的关系?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用自己奉献的一生,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树起一座高耸的丰碑。出于时代与政治宣传的需要,“奉献”一词被逐渐放大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力图成为人们的道德标杆,行为指南,激励人们精神的净化与升华。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人们独立思辨能力的发展中,对雷锋精神的不同声音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对这种质疑的正确解读将有利于我们对雷锋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首先,雷锋精神中的“利他主义”思想,始终是精神营养成份中的主动脉,是雷锋精神的精髓,也是雷锋能够终其一生,真心真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从《礼记》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韩愈“赤心事上,忧国如家”的儒家文化,再到“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我要在一切实际行动中贯彻落实”,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的雷锋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家国合一、集体个人密切相连的文化。雷锋精神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化精髓的延续与结晶。雷锋助人为乐,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服务人民,好事做了一火车;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具有勤学苦钻的螺丝钉精神。雷锋做好事,不嫌点滴微小,做好人,能在日常平凡中成就纯粹高尚,达于仁爱道义之至善。雷锋胸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一个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追求完美人格的人。他说:“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邓小平同志曾这样给雷锋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雷锋虽生在平凡的年代,但却以自己平凡人生、平凡行为,以一个人在尽己之力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人性良知和高贵精神,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到集体与国家建设之中,在面对功利与道义的博弈,利己与利他的较量,雷锋作出了他个人的抉择,并为现代人处理利益冲突提供了标尺和镜鉴。

雷锋成了一个楷模,除了昭示引导后人之外,人们忽然发现在历史的演绎中雷锋成了一个“高大全”、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雷锋精神变成了人们无法企及的境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资本的利己主义与利益的最大化成了关注的焦点,这也带来了对个人价值观的冲击。人们在交换和选择中逐步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同时也相应地在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就构成了最基本的公民意识,而原有的单位和集体意识在淡化。因此,在这个变动与转型的时代,如何重新定位公民与社会、公民与集体的关系,怎样在学雷锋这样涉全国范围的社会活动中塑造公民人格,成了一个很有战略意义的课题。

一个人到底为什么学雷锋?学雷锋当然是道德的体现,但道德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把利人和利己分开,利己与利人不再是“我得你失”的零和博弈。而是求得两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在自我完善中造福社会。“市场力量教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用“理性人”的基本假设肯定人类作为利己者追逐物质财富的正当性,但他在《道德情操论》也表示,“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自私,但很明显在一个人的本性中总是有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让他对其他人的福利产生兴趣,能够为他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感觉,虽然他从别人的福利中并不会得到具体的好处,只不过他得到的好处就是能够看到他人幸福”,雷锋精神同样符合经济学中关于属于理性人追求自身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表现,符合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对人生自我实现的终极追求,其“助人”其实也是在“自助”,“助人”即“悦己”,雷锋精神不再只是一种奉献与牺牲,而是源于行为者个人心灵自我成长、自我满足的需要,它在利人的同时也在利己,不仅让别人得到了快乐,也让自己得到了快乐,是在公民精神中找到公民的价值,目前,我国已建立43万个志愿者组织,常年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已超过6000万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在利他的过程中,发现每个人真正的自我价值。

上一篇:寒假开学第一天作文500字下一篇:2023年山东建筑大学美术学复试大纲复试笔试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