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原文翻译

2024-08-01

学记原文翻译(通用8篇)

1.学记原文翻译 篇一

曾巩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馀,士学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与、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政理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

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惇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养廉远耻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所知有馀,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间,故不得不笃于自修;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夫《大学》之道,将欲诚意正心修身以治其国家天下,而必本于先致其知,则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难至也。以今之士,于人所难至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独筠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平三年,盖二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经始于其春,而落成于八月之望。既而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使筠之士,相与升降乎其中,讲先王之遗文,以致其知。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则是宫之作,非独使夫来者玩思于空言,以干世取禄而已。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2.学记原文翻译 篇二

关键词:电报风格,“冰山理论”,异化翻译策略,《老人与海》

作为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 《老人与海》自1952年发表以来, 中译版本众多, 影响力较大的有张爱玲译本, 海观译本和吴劳译本。本文以张爱玲和吴劳译本为例, 通过对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两个版本译文的对比分析, 从海明威电报写作风格和“冰山理论”评析《老人与海》的翻译策略。

1 理论基础

1.1 背景简介

1.1.1 海明威和《老人与海》

美国著名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生于1899年, 是美国2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1917年高中毕业后去了《堪萨斯城市星报》当见习记者。1952年, 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老人与海》, 讲述古巴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前往海湾打鱼, 却连续84天一无所获的故事, 简短的篇幅集中描写了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的三天。他奋斗不懈, 因为他坚信“人不是为打败而生, 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1.1.2 译者

译者的译文为译文读者架起从原作者表达处获取信息的桥梁。译者的职业、学习和人生经历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立场和策略的选择, 从而影响译文的质量。

张爱玲, 作为中国现代作家, 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1952年到香港, 在香港期间主要为美国驻香港处做翻译, 在她的众多译作中, 《老人与海》是她唯一真正喜爱的作品。

吴劳, 作为一名翻译家, 被誉为海明威专家, 主张全息翻译, 即要求译文尽量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从语言到文化层面的多重信息, 包括作者刻意创造的写作手法及其给读者带来的特殊反映。

1.2 海明威写作风格

1.2.1 电报风格

海明威高中毕业后去了《堪萨斯城市星报》, 虽然只当了六个月的见习记者, 该报所提倡的行文明快有力、句段短小, 及强调新闻的新意、时效、准确、凝练等风格却为海明威之后写作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后, 他又到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当驻欧记者, 1922年热那亚会议期间, 他用电报拍发消息, 语言必须简明, 极少用形容词和修饰语, 形成了所谓的“电报体风格”。

从《老人与海》中可以看出, 海明威选词具体、确切, 句子短小精悍、条理清晰、结构整齐, 文章简洁明了、清晰自然、效果直接, 充分体现作者电报风格的写作特点。例 (1) When the boy came back the old man was asleep in the chair and the sun was down.The boy took the old army blanket off the bed and spread it over the back of the chair and over the old man's shoulders. (吴劳译文:等男孩回来的时候, 老人在椅子上熟睡着, 太阳已经下去了。男孩从床上捡起条旧军毯, 铺在椅背上, 盖住了老人的双肩。) 这两句话中“chair”、“sun”、“old army blanket”等词语简单、具体。两个句子分别为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由“and”连接的并列句, 均采用一般过去时态, 简短无赘述, 结构清晰, 表达自然。

1.2.2“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最早于1895年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的《歇斯底里研究》中提出。在人格理论中, 他把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 认为人的人格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 露出来的仅仅是一部分, 即有意识层面, 剩下绝大部分则处于无意识, 而这无意识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却决定着人的行为和发展。

海明威在他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 (1932) 中第一次提出“冰山原则”, 即外在的简约艺术和内在的“经验省略”。他将文学比作海面上漂浮着的冰山, 文字和形象是露出水面的部分, 而情感和思想则是在水下。《老人与海》出版后, 他回答《巴黎评论》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想知道的话, 我一直用冰山理论指导我的写作。冰山有八分之七在水下, 只有八分之一是显露出来的。任何你知道的, 你都可以省去不写, 这只会增强你的冰山, 重要的是那没有显露出来的部分。”《老人与海》原本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 描述村庄里每一个人物的生活细节, 但最后却只留下了五万字, 删掉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 只留下了最重要的部分。

2 翻译策略

2.1 异化与归化

1995年, 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 (1995) 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两种翻译途径“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和“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分别称作“异化法” (foreignizing method) 和“归化法” (domesticating method) 。“概括而言, 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 采取目的语的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孙致礼, 2002)

异化不等同于直译, 归化也不等同于意译。异化和归化是文化层面, 而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面。 (黄艳春, 2010) 作为“异化”的代表人物, 韦努蒂从文学和文化的研究角度来研究翻译 (郭建中, 2009) , 提出“译者的隐身”, 将异化和归化植入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历史等大背景中, 发展以抵御目的语的文化占指导地位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的异化翻译理论。奈达作为“归化”的代表人物, 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 (郭建中, 1998) , 提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他的动态对等 (或功能对等) 强调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 并尽可能地把原语表达的意义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 (Nida, 1964)

业界对于异化和归化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赞同异化的学者认为异化可以更好地传递源语文化;支持归化的学者认为翻译就是交际, 必须要通顺易懂;有学者从哲学辩证角度看待两者关系, 提出根据文本不同和目的不同采取最恰当的翻译策略 (唐德根, 吴静芬, 2008) ;也有学者兼容并蓄, 认为在文化内容层面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而在语言形式层面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张智中, 2005) ;还有学者从后殖民视域出发, 揭示强势文化所取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 提倡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达到文化交流上的平等 (葛校琴, 2002) 。采用异化策略可以更好地保护源语文化, 而归化则是对目的语文化的保护且更便于目标语读者信息接收。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文本、目的及接受者不同, 译者应考虑暂时放下一贯坚持的立场, 优先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

2.2 原作者写作风格对译文的导向

2.2.1 电报风格在译文中的体现

例 (2) That's easy.I can always borrow two dollars and a half.

张爱玲译文:那很便当。我两块半钱总借得到的。

吴劳译文:这个容易。我总能借到两块半的。

原文为两句简单句, 选词具体, 句子短小精悍, 表达清晰, 是典型的“电报体风格”。

张爱玲爱好古典文学, 在《老人与海》翻译时偶尔使用文言文或半文半白语言。在译文中将“easy”和“two dollars and a half”分别译作“便当”和“两块半钱”, 带有强烈的文言文色彩, 文风独特, 却与原文风格相左。吴劳则将其用白话文分别译作“容易”和“两块半”, 准确、自然, 表达风格与原文电报风格一致。

例 (3) All I know is that young boys sleep late and hard.

张爱玲译文:我就知道年轻的男孩子睡得晚, 睡得沉。

吴劳译文:我只知道少年睡得沉, 起得晚。

张爱玲将“young boys”译为“年轻的男孩子”, 形容词赘余、不简洁, 违背了电报风格对形容词和修饰语简明的要求;而吴劳译作“少年”, 确切、简洁, 符合原文电报风格。

2.2.2“冰山理论”对译文的指导

例 (4) Now we are joined together and have been since noon.And no one to help either one of us.

张爱玲译文:现在我们遇在一起了, 自从正午起就遇在一起了。我是没有一个人帮助我, 它也没有一个人帮助它。

吴劳译文:如今我跟它拴在一起了, 从中午起就是如此。而且我和它都没有人来帮忙。

张爱玲在《老人与海》翻译时, “她的译本透露了她对这篇小说的理解, 她本人对人与命运的看法折射在其中。” (王璟, 罗选民, 2010) 因此, 译文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读者对原文的独立思考。张在译句中加入了自己对原文中主人公心情的理解, 重复语的使用使译句显得冗长、赘余;吴劳在翻译时, 则采用全息翻译, 译句短小精悍, 简单自然, 切合原作者“冰山理论”追求简约艺术和“经验省略”的特点。

例 (5) "Come on, "the old man said aloud."Make another turn.Just smell them.Aren't they lovely?Eat them good now and then there is the tuna.Hard and cold and lovely.Don't be shy, fish.Eat them."

张爱玲译文:“来来, ”老人自言自语。“再兜一个圈子。你闻闻看。这沙丁鱼可爱不可爱?好好地吃它们吧, 不时还可以吃吃那鲔鱼。硬硬的, 冷的, 可爱的。鱼, 别怕难为情。吃吧。”

吴劳译文:“来吧, ”老人说出声来。“再绕个弯子吧。闻闻这些鱼饵。它们不是挺鲜美吗?趁新鲜把它们吃了, 回头还有那条金枪鱼呢。又结实, 又凉快, 又鲜美。别怕难为情, 鱼儿。把它们吃了吧。”

张爱玲将原文中“the old man said aloud”译作“老人自言自语”, 明显加入了自己对小说整体的理解;将“Just smell them.”译作“你闻闻看。”, 是根据译者对篇章的把握在译文中添加了主语;将“Hard and cold and lovely.”译作“硬硬的, 冷的, 可爱的。”, 叠词及“的”字短语的表达偏女性化, 与倾向大男子主义, 喜欢硬汉形象的海明威的语言风格相悖;“Don't be shy, fish.Eat them.”译成“鱼, 别怕难为情。吃吧。”, 将原文语序调换使译文符合汉语主题、述题的语序习惯, 但改变了原文中信息的强调点。吴劳将以上几句分别译为“老人说出声来”, “闻闻这些鱼饵。”, “又结实, 又凉快, 又鲜美。”, “别怕难为情, 鱼儿。把它们吃了吧。”, 语言简练, 与原文表达信息一致, 又不失老人的硬汉形象, 符合“冰山理论”写作简约艺术的特点。

3《老人与海》翻译策略的选择

译者是原文的读者, 而译文读者是译文的读者。译者为译文读者架起从原文及原作者处获取信息的桥梁, 译者既是原文读者又是译文作者, 因此翻译时应以译者为主体, 把译文读者当成译者, 即原文读者, 假定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使译文读者从译文和译者处接收到的信息与译者作为原文读者从原文和原作者处接收到的信息无限接近。原文读者从原作者和原文处接收到的信息不仅包括文字和思想层面的, 还有原作者的写作手法、理念和文体格式等等, 这些都应该在译文中有所体现。

奈达认为“一种语言里能表达的事情, 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Nida, 1969)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严格按照他的“冰山理论”写作, 作品中只写出了“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 而水下的部分则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异化翻译策略强调保留原文化中的语言特点, 采用原文化表达方式, 使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一样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满足“读者对差异性译文的期待”。 (孙会军, 2005) 翻译要假设成原作者在用中文写作, 因此, 翻译《老人与海》时, 鉴于海明威对电报风格的应用及对“冰山理论”的追求, 译者应站在海明威的立场上, 遵循电报风格、“冰山理论”以及原作者对原作的期待, 优先选择异化翻译策略, 使译文向原文靠拢。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作家有自己独特的文风, 作为女性对译文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因此, 在译文中多有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之处。作为翻译家, 吴劳在翻译时主张全息翻译, 尽量使译文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语言、文化及原作者写作手法等多重信息, 忠实原文, 忠实原作者。

例 (6) He thought of how some men feared being out of sight of land in a small boat and knew they were right in the months of sudden bad weather.

张爱玲译文:他想, 乘着个小船出去, 看不见陆地, 有些人觉得害怕;在有一种季节里, 天气会忽然变坏, 这也的确是危险的, 他知道。

吴劳译文:他想到有些人乘小船驶到了望不见陆地的地方, 会觉得害怕, 他明白在天气会突然变坏的那几个月里, 他们是有理由害怕的。

张爱玲将原文看作由“and”连接的意义上互不干扰的两个并列分句, 因而将“right”译作“恰好”之意。其译文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打散原文英语树状句式结构中的主句和从句结构, 将原文一句话拆成八个部分, 译成符合汉语竹状句式结构的松散句;译文“在有一种季节里, 天气会忽然变坏, 这也的确是危险的”采用了增译翻译策略, 显得赘余。吴劳也将原文看作是由“and”连接的两个并列分句, 但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因此将“right”译作“正确, 有理由”之意。其译文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句式结构与原文相似, 条理清晰, 逻辑性强, 符合英语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

例 (7) “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he said.“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张爱玲译文:“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他说。“一个男子汉可以被消灭, 但是不能被打败。”

吴劳译文:“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给打败。”

张爱玲将原文中“a man”译为“一个男子汉”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 使原文内容变得狭隘。吴劳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译作“一个人”, 既简洁又准确。

4 结论

3.《学记》原文及译文 篇三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以下是全文及译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发虑宪,求善良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教化的三种层次境界

化民成俗教育与个人建构。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必须由所培养的人来完成。

——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化民成俗,建国君民 ——治国政策。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立国之本这一带有本质性的理论问题。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即“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就是这个意思!*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1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形成教学的全过程。揭示这条规律,是 《学记》对教育学史的重大贡献。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等重要的教学原则和“喻”、“善问”等重要的教学方法,为落实“教学为先”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尚书”中“兑命”篇说:“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就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25家)有塾,党(500家)有痒,术(suì)(12500家)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述之”,其此之谓乎!学制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塾、庠、序、学都是古代学校名称。《学记》主张从“家”到诸侯国分别设立不同级别的学

这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完整的九年制大学学制,由此可见古代年级制的萌芽 《学记》确立了一套古朴的、完整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全面。“辨志”、“乐群”、“亲师”、“取友”和“强立而不反”等属于德育范畴,“离经”、“博习”、“论学”和“知类通达”等,则属于智育范畴,体现了德智并重的思想。再次,考核程序合理。考核标准是根据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前后连贯、各得其分的精神而规定的,对不同学年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 2 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离:分析);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合格的为小有成就(比六年有成就,比九年不足)。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蚁窝),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蛾——古“蚁”字),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道。祭祀时要小诵肄学(《诗经》里“小雅”前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篇都是关于君臣燕乐相劳苦之辞。燕乐:宴乐;相劳苦:相互慰劳),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为官之始,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圣人教人曰,用贤以治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士大夫在下思各举其职),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即,击鼓为的是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古书上说,“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责 3 任首先在于尽职(为官学习以学习做事为先),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大学教育管理的办法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春诵夏弦”“春秋教以诗书,冬夏教以礼乐”);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课内就不能谙熟诗文;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循序渐进,敏捷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道理。

* 今之教者,呻(念)其占(看)毕(书,竹简),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

——现在的教师,只知道照着课文诵读,多是寻问难解的问题,且发言急速而频数快虐,只照自己教法教学,不顾学生是否领悟接受,就不能使学生安心乐学。如此教学,学生就不能竭尽其诚求学,不能使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违背教学原则,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就不能依顺自然的道理有所进步。以致于,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其师,只觉得学习得苦不堪言,却不知道学习可以获益终身,即使勉强结业,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学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 4 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教育的原则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在适当之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叫作及时;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陵:超越;节:年龄特征);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观摩切磋。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要诀。

* 发然后禁,则扦(qiā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兴”与“废”。

——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禁止,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再去教育就会产生抵触而不易消除了。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以后才去学习,那么,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也难有成效。如果教学急功近利,或杂乱无章,而不是循序渐进,顺应自然,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思路就会狭隘,见闻就不广博。如果交友不慎,行为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尽谈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由。

*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教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是善于诱导。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有四种类型的缺点,教师不可以不知道。学习中,有些学生的失败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失败是所学过少,孤陋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退,半途而废。产生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才能不同。所以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才能,然后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优秀的歌手能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同样,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简单而透彻,精微而又妥帖,举例、打比方虽然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为其师”,其此之谓乎!

——教师知道学生程度有深有浅,资质有好有坏之后,才能多方诱导,因材施教。博指广泛而多方位的,喻即诱导,启迪,教诲。能够善于多方诱导,因材施教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可以教人“治国”“平天下”之道的人。可见选择老师是不可不慎重行事的。古书上说:“前三王四代(虞夏商周)的时候最重视师质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因为,首先尊师,然后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有两种情形:当臣子是祭祀主持人的时候,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君王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这就是尊师的意思。

*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教师如果善于发问,那么他的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容易地方入手,然后才砍木材的关节;即发问先易后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愉快的理解。不善于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其响声就弱,即提的问题小,以相应的方式简要解答;撞得重其声响就大;即提的问题大,以相应的方式详细解答;等他理解从容后,再深入解说,尽可能使问者深切体会,产生共鸣。不善于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有关教学中教师问与答的方法。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不足以为人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才行。只有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他仍不懂,不必强求他一定要懂,可以暂时停止。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优秀冶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碎皮补缀成裘衣;优秀弓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簸箕;小马初学驾车,与大马驾车走在车前相反,小马是系在车子后面跟着走的。人们懂得了学习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经常练习这三层道理,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困难,从而有志于学,不至于半途而废。

古之学者,比屋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古时做学问的人,善于从同类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丑:相同)。7 鼓并不等于五声,但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水并不等于五色,但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不是五官,但不学习,五官就失去功用;教师不属于五服中的亲戚关系(办丧事按亲戚关系着五种服装),但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他们就不会明白五服之内的亲疏关系。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事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他无所不宜,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天有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却能每年自动准时而至,最守时刻。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可以懂得做学问要把握本质,从根本着手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4.学记原文翻译 篇四

A.则刑罚措 措:搁置

B.圣人之制作尽坏 制作:创设的教育制度

C.故其材不赋而羡 羡:(令人)羡慕

D.而无教养之渐 渐:熏陶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 輮以为轮

B.盖以不学未成之材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何其周且速也 穷且益坚

D.唯其令之一唱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4分)

译句: _________

(2)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4分)

译句: _________

9. 本文中,曾巩认为教育的功能有哪些?请概括说明。(4分)

5.曾巩《筠州学记》翻译及赏析 篇五

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的建制。《孟子·滕文公》中说:“设为库序学校以教之,……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不过,这些官办的教育机构不尽如人意,正如作者在本文中所说的那样,有不少地方“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这就从侧面反映出了袁州州学办得确实不同凡响。

本文的开头,通过地方官员对办学所持的不同态度,引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为下文祖无泽积极办学的行为做了铺垫。在第二段中,作者不厌其烦地叙述了创办袁州州学的全过程,从选址、备料、房屋结构、装饰粉刷等各个方面分别叙述。从中可以看出祖无泽在操办上确是一丝不苟,而作者并未用过多的笔墨进行赞颂,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笔法。而在关键性的第三段中,作者首先谈到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说明了教育事业确实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事。接着,笔锋又转向现实,指出朝廷倡导办学的宗旨所在。最后对“弄笔墨以徼利达”的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读到这里,读者自然会联想到在祖无泽的过问下,袁州州学一定会办得风风火火,成为当时的表率了。

6.《学记》考查方式探析 篇六

《学记》说:“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玉质虽美, 不经雕琢, 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 就不能明白道理。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 统治人民, 都把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学记》认为当时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化民成俗”。要实现社会安定民富国强, 政通人和, 风尚华美, 国泰民安, 天下太平, 这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办到。教育是培养人的, 让人通过一定的学校教育培养, 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通过他们直接去参加为民众服务的实践而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古代的先贤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终于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教育的总目标决定教育的考查方式, 而教育的考试方式又决定着日常的教育方法。这些在《学记》中都有精辟的论述。

二、为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学记》规定了教育的考查方式

《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推行教育以教化民众,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以形成良风美俗。而人的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分阶段进行。因此《学记》提出将教育的总目标“化民成俗”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 并规定了所用的时间及分期要完成的考查任务。《学记》说:“比年入学, 中年考校。一年, 视离经辨志。三年, 视敬业乐群。五年, 视博习亲师。七年, 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 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 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 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此大学之道也。”学生每年都可入学, 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分析章句的能力, 以及是否确立高尚的志向;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 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 相互研习得益;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 是否能亲师、尊师;第七年考查独立研究学问及择友的能力;合格的叫“小成”。到第九年考查学生学术的融会贯通, 触类旁通;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 为人处世有行为准则, 志向坚定不移, 此时达标叫“大成”。到了这个时候就足以教化民众, 形成良风美俗, 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 远处的愿意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步骤。

可见当时对学生考查的主要内容有:“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等多个方面。它不仅涉及文章断句和辨别文章主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而且涉及能否专心于学业、广泛而深入地学习、在学术上有无自己独到的见解, 还要考查学生能否做到触类旁通, 遇事是否果断有主见, 能否亲近老师、与同学和睦相处, 能否选择有学识的人交友等多方面的考查。可见《学记》主张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全面发展, 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化民成俗”的统治人才。

三、《学记》的教育方法

围绕着教育的总目标与考查内容, 《学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对后世影响深远。

1. 启发诱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教师教学, 关键在于启发诱导, 要善喻。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牵着学生走, 而要做个领路人、点拨者, 给学生指出一条正确的读书方法与学习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领悟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 激发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主动去探求知识, 并掌握学习方法, 最终成为善学者。教师不能强制学生, 压制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急于赶教学进度而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更不能让学生去死背答案, 使学生厌恶学习和老师。除了善喻, 《学记》还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认为“君子知至学之难易, 而知其美恶, 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要求教师要知道学业的深与浅、难与易, 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具备的能力, 由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来了解学生的资质之别, 再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因材施教,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从各个方面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学习。《学记》所提的善喻和博喻,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启发式的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开发学生的智力,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读书与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

2. 长善救失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学记》注意到学生有四种不足之处, “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这四种不足一是或失则多。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急于求成, 求快贪多囫囵吞枣。教师在面对这类学生时应知其心, 利用其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知识面广的优点, 克服其贪多求快、蜻蜓点水的缺点, 引导学生朝着既专且博的方向发展。第二类是或失则寡。这类学生在学习上孤陋寡闻, 知识面狭窄, 视野不宽。老师在面对这些学生时应利用其喜欢追求专深知识、学习上肯动脑肯钻研的优点, 帮助学生克服其知识面窄眼界不开阔的缺点, 达到既专且博的目的。第三类是或失则易。这类学生读书时急于求成, 不愿意朝深处广处探究。老师在面对这类学生应利用其敢于进取、对学习有兴趣的优势, 帮助其改正浅尝辄止的缺点, 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 拓展其学习的深广度。第四类是或失则止。这类学生怕学习的艰苦, 遇难即退, 缺乏前进的勇气。老师应利用这类学生不好高骛远、扎实谨慎的优点, 以克服其知难而退、怕失败的弱点,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敢冲的勇气, 以扩展其知识的宽广度。“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这四类学生各有各的问题, 教师要“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教师应该知道这些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问题所在, 然后对症下药, 纠正这些不足的地方。“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并加以利用, 使其不断将优点和长处加以发扬。救失就是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缺点与不足, 并通过耐心的启发诱导, 帮助学生克服和改正这些不足, 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3. 藏息相辅使学生安学亲师乐友信道。

《学记》说:“藏焉修焉, 息焉游焉”, “教必有正业, 退息必有居学”。“藏修”和“正业”指教师在学校讲授的正课, 在当时主要是指琴瑟、诗文、礼仪等;“息游”和“居学”指课外活动与学习。《学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有正规的正课教学, 又要有相应的课外活动。必须把课内、课外两种活动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巩固正课学习并加深对正课的理解。《学记》说, “学, 不学操缦, 不能安弦;不学博依, 不能安《诗》;不学杂服, 不能安礼;不兴其艺, 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修焉, 息焉游焉。夫然, 故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认为课外不操弄乐器, 练习手指, 课内就不能弹奏好琴弦;课外不广泛学习譬喻, 课内就不能学好诗文;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 课内就不能学好礼仪。总之, 如果不提倡课外学习各种技艺, 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 正课也就学不好。所以, 善于学习的人, 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 休息的时候尽兴地玩弄杂艺。这样, 他们才能爱好学习, 亲近师长, 乐于交友, 坚持信念, 日后离开了师友, 也不会辜负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

三、《学记》的考查方式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1.实施当今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人才应分阶段进行。

早在两千多年前, 《学记》已经认识到有目标的教育及划分阶段的重要作用, 并对目标进行了合理的分解, 又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逐步落实, 这不能不令今人叹服。当今的教育表面上都有“宏观”的教育总目标但过于笼统, 缺乏对教育总目标的具体细致的考查, 这就使我们的教育形式上虽有明确的目标, 但实际上却成了盲目的教育, 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率。教育改革是否能以《学记》中的考查方式为借鉴, 将教育总目标分阶段完成, 定出每个阶段的具体小目标及考查方式呢?我认为完全可以也十分必要。当前, 教育界普遍将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人才作为追求的总目标, 但它包括哪些小目标?是否可将总目标分期化, 分解为若干小目标, 逐步实施呢?这样, 既可以加快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进程, 又可以快速提高教育效率。

2.要实现培养社会所需实用人才总目标必须注重相应的教育方法的实施。

从上述《学记》的教育方法不难看出, 古人实施教育的方法是符合人的本质特点的。古人注重通过启发诱导、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育方法, 注重从日常的小事做起, 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教育和人的自我完善, 把学生逐步培养成当时社会所需的“化民成俗”的统治管理人才。我想, 当今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密切配合用各种方法去规范学生的言行, 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要求学生长期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直至形成良好的素质为止;必须注重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 注重良好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大限度地拓展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的育人环境, 使学生能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吕友仁等.礼记全译.孝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7.赵普原文翻译 篇七

原文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①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②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

注释:

1.除:封授

2.可:同意

3.去:离开

4.骤:突然

5.震恐:惊恐

6.因:副词,于是,就

7.损:妨害、妨碍

8.供帐: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等物

9.耳:罢了

10.终:结束

译文:

赵普单独担任宰相总共十年,处事刚毅果断,把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曾经想要授予某人担任某个官职,皇帝不任用;第二天,又上奏此事,(帝)仍然不任用;第三天,还是上奏此事.皇帝发怒,撕裂奏折扔之于地上,赵普面色如故,慢慢拾起奏折回去,粘补缝合,又像以前一样上奏.皇帝醒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后来(那个由赵普举荐的人)果然以胜任本职工作著称.又有立了功劳应当升官的人,皇帝向来讨厌那个人,不同意升迁.赵普竭力请求(皇帝)给予升迁,皇帝发怒说:“我不同意(他)升官,想怎么样?”赵普说:“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奖赏用来酬劳立功者。刑罚与奖赏,是天下人的刑罚与奖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罚与奖赏啊,哪里能够因为喜爱或讨厌而独断!”皇帝不听,起身,赵普跟着他。皇帝进宫,赵普站在宫门旁,许久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8.《奕喻》原文及翻译 篇八

《奕喻》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观奕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馀。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奕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奕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奕者之不若己。

翻译:

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上一篇:2022年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河南电大法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