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调查报告

2024-11-05

乡村教育调查报告(精选8篇)

1.乡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一

乡村教育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近期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调研发现,乡村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出现“苦乐不均”的苗头:一边是偏远教学点条件简陋,勉强维持,另一边在农村修建的大量学校却成了“空校”,造成资源浪费;一方面大量学生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村民要求恢复村级教学点。山乡教育究竟该怎么办?

现实:山乡教学点勉强维持

从铁山教学点到武都区龙坝乡不足10公里路程,但由于山路崎岖,加上下着小雨,道路泥泞不堪,记者一行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铁山教学点有32名学生,只有1间教室和1间教师宿舍。上午放学铃响了以后,有一半孩子没有回家,这些孩子的家离学校都在两三公里之外。老师孟玉强给他们烧了两壶开水泡方便面,这就是午饭,有些孩子连方便面都吃不到,只有从家里带来的馍馍。

铁山教学点有2名教师,孟玉强是上世纪80年代的村聘代课教师。他在铁山村代课已经超过30年,因为家就在铁山村,就一直坚持在这里当老师,

“铁山教学点至今还是复式教学,一二三年级在一起上课,几乎没有像样的教具,上课‘全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孟玉强说,像这样偏远的教学点谈不上教学质量,老师只能是“带孩子”。

前些年,乡上有撤并铁山教学点的想法,但村民因接送孩子不方便拒绝撤并。虽然学校留了下来,可从硬件到教学质量都只能是勉强维持。

据甘肃省教育厅介绍,截至底,甘肃省5人以下的学校还有853个。

矛盾:既要集中求发展 又要分散守底线

武都区教育局局长黄克良介绍,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把孩子送到城区上学,武都区在之后出资1.5亿元新建5所城区学校。

但农村教育的一个现实是:因为到乡镇学校上学山高路远,接送不便。虽然有免补政策,上寄宿学校难免增加家庭负担,每到学期开学时,都有家长提出要恢复乡村曾经被撤并的教学点。

黄克良说,既要靠“集中”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又要在乡村分散的学校、教学点保证起码的教育公平,守住底线。更让教育部门头疼的是,花了钱、出了力在乡村建的学校成了“空校”,武都区目前已有74所乡村完小或教学点因无生源已成“空校”。

武都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山区,学校是当地条件最好的.公共设施,但生源流失造成的“空校”现象却成了一大尴尬。

甘肃武都南部山区的三仓乡闹院小学校长谈彪介绍,这所小学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学校建成了新的教学楼,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当时尚有学生220多人。从开始,学生人数急剧下降,有13名学生,现在全校学生仅剩10人。

当地一些村干部说,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外出使村校空置,另一方面,随着本地经济发展加快,一些早期外出打工的人口出现回流。这种情况下,一刀切的“集中”和“保留”都不现实。

路径:山乡教育要精准投入

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大集中、小分散”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小分散”的关键不是广撒网,而是精准施策。现有不少政策、做法缺乏精准性是造成乡村教育种种矛盾的原因。

一些乡村干部和群众说,有些村学校明明缺老师,可上面来的项目却是盖校舍;有些教育硬件建设项目没有考虑到当地人口变化因素,比如一个村子在册人口1000人,学校就按1000人的规模建,可实际这个村子有六七百人常年在外打工,这样建起来的学校当然会空;还有一些学校因为学生人数减少,教学设备调剂到别的学校使用,几年都办不下来。

部分教育专家认为,目前农村教育要精准解决。不能一说农村需要教学点,就一个村搞一个。学校要建在哪里,配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硬件,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深入调查,拿出精准方案。

现有的教育投入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可调整性,避免浪费。黄克良说,武都区目前已有8所教学点或村小的闲置校舍被改建为村卫生室,并计划将有条件的22个闲置学校逐步改建为幼儿园。“这只是暂时改变资产用途,如果未来需要恢复学校或者教学点,我们马上可以不同规模恢复。”

,甘肃省提出将在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人以上行政村建设幼儿园,其中大部分将改建原有的空置学校。

2.乡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乡村医师,艾森克人格问卷

乡村医生队伍是我国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疆乡村医师高职教育学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为基层培养的卫生人才, 是从各乡村选拔的高中毕业生, 接受三年制专科培训, 毕业后分配至村卫生室工作, 服务于人民。而且多为家庭贫困生, 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其次医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 他们课业负担较重, 人际交流不足, 业余生活相对单调, 心理障碍发生概率较高。为了解新疆乡村医师高职教育贫苦新生心身状况与人格特征, 我们对169名新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新疆医科大学2009级乡村医师高职教育新生89名, 年龄为18~22岁, 平均年龄19.43±0.02岁, 其中男生39名, 女生50名。新疆医科大学2009级厚博学院新生80名, 年龄为17~24岁, 平均年龄20.03±1.32岁, 其中男生39名, 女生41名。

1.2 方法:

选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1]进行问卷调查。艾森克人格问卷是测量人格维度的工具。其包括4个分量表, 即:精神质 (P) 、内外向 (E) 、神经质 (N) 和掩饰性 (L) 。精神质 (P) :高分者寻衅搅扰, 干奇怪的事情;低分者能与人相处, 较好的适应环境, 温和而不粗暴, 善解人意。内外向 (E) :高分者外向, 喜欢交际和刺激, 开朗活泼, 冲动;低分者内向, 喜欢安静, 离群, 情绪较稳定, 踏实。神经质 (N) :高分者焦虑, 情绪不稳, 对刺激有强的反应;低分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 性情温和, 善于自我控制。此外, 还有效度量表即掩饰性 (L) , 测量被试者说谎和掩饰, 也可作为一种人格特征, 反映被试者的社会朴实性或幼稚水平[2]。我们以《大学生心理测验系统2007版》为平台, 以班级单位, 通过校园网在开学时对其进行团体施测。施测均在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且在30min内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 两组间均数比较, 如满足正态、方差齐性用t检验, 如不满足条件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贫苦新生EPQ量表调查结果

与全国常模相比[3], 男女生P、E、N维度均高于全国常模, L维度低于全国常模, 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比较, 女生L维度均分高于男生, P维度均分低于男生, 其他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注:*P均小于0.05

2.2 贫困新生与非贫苦新生EPQ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

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在P、E、L维度上, 经t检验, 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3 讨论

本文不同性别贫苦新生的P、E、N维度均分高于全国常模, 提示该校乡村医师班学生性格比较外向, 开朗活泼, 喜欢刺激和冒险, 但也有情绪不稳定者, 好冲动, 固执倔强, 不关心他人, 适应环境能力差, 善寻衅搅扰的倾向。L维度均分低于全国常模, 提示掩饰性较低。造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可能是:这批学生都是农村子女, 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 由于社会的发展, 不断接触新事物, 也使得他们对奇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 也敢于流露自己的情绪, 较为活泼开朗。

从贫苦新生与非贫苦新生各维度得分比较, 只有N因子无统计学差异, 其他因子贫困新生的选择均高于非贫困新生。这表明, 由于贫困新生的家庭背景与非贫困新生有所不同, 家庭在某些方面的不健全性, 使得贫困学生比起一般学生, 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操心”。因此, 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实效, 不能仅仅依靠心理调节与疏导, 还需深入到贫困新生的家庭层面, 综合运用多种“心理”与“非心理”的方法, 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应在课余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可采用讲座、心理咨询、团体活动等形式, 使其获得更加“充实”的心理帮助。

参考文献

[1]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 1986:4-12

[2]中国大百科全书 (心理学) [M], 北京, 上海, 1991.2-3

3.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乡村公共产品;国家力量;村民自治;第三种力量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设计

关于公共产品概念的理论,很多学者已有所研究。公共物品是私人市场难以提供的物品,因为存在搭便车问题,搭便车者是得到了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了为此付费的人。于是,公共产品必须由公共服务机构提供。史卓顿和奥查德认为公共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乡村是一个社区共同体,所以,乡村公共产品(如乡村公路、水利、学校、用电、通讯等)同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本文所指出的乡村公共产品属于狭义的范畴,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基础教育等。

目前许多乡村建设学者对乡村公共产品的来源都有研究。比如于建嵘用“集权式乡村动员体制”解释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但是这种特定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是以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力量为基础的,在国家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这是一种不可取的供给模式。改革开放新时期,罗兴佐教授在研究荆门村庄水利建设的调查中得出结论:市场化取向的水利体制改革,在盘活已有资产、激发民间的水利投资热情方面,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准公共产品(比如乡村公路等)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得这类公共产品供给陷于困境。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运用社会学实地研究方式进行研究设计,选择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数个自然村的公路建设、桥梁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收集资料,运用理解方法分析资料,从而对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问题做出解释和回答,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进行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新农村建设及公路桥梁建设概况

笔者所调查的新卫村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它位于广西桂北灌阳县。在籍人口3840人,本村有九个自然村,零散分布于山区中,大则有700人-800人,小则有100多人。据县政府调查统计,本县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3410元,而本乡收入处于中等水平,新卫村村民收入处于本乡的中等水平。新卫村的居民收入存在两级分化的格局,靠近省级公路的自然村收入较之远离公路的自然村高。

通过对新卫村下塘屯、陈家屯、下刘村地灵屯的村干部、负责项目建设的负责人村民的访谈了解到以下概况:一是2007年,新卫村下塘屯开始建设一条水泥公路。村干部和村中的能人组织建设公路,成立了公路指挥部,专门负责工程建设。新卫村下塘屯有一位在自治区林业局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高官(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总工程师)。县林业局向自治区林业局上报了一个数百万的项目,项目获得批准后,县林业局通过节约项目资金的方式抽出一部分资金,从而获取公路建设资金。现已有十万元到位,此十万元用作从下塘屯到钟家屯的约600米道路所占用农田和耕地的补偿金和挖掘机工资。二是2008年,新卫村陈家屯计划在本自然村田地集中之处修建道路,方便水稻运输。他们预算约十万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十万资金的来源。曾经有人向乡政府打报告,请求下拨一部分资金,但乡政府回复:财政有困难,但承诺供给一定量的水泥。而后,村民主要领头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一致通过并规定本屯村民按照人头集资。村民集资的四、五万,村民捐款四、五万元,共有八、九万。村干部和村中的能人组织建设公路,成立了公路指挥部,专门负责工程建设。

三、微探现实生活中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

下文将公路建设、桥梁建设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劳力和部分物资作为研究的重要载体,将其分为三部分:国家力量、村民自治、第三种力量,以此对现实生活中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展开探究。

(一)来源之一:国家力量

笔者以时间为纵向线索来探讨国家介入给乡村建设所带来的效果,阐述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的形式主要是资金和组织劳动力。运用西部的代表村庄现实状况论述国家力量的介入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缺陷,这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着紧密的关系。

国家力量单一化介入。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的高度集中的权力与集体所有制相结合,为传统体制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动员能力。在这一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控制力到达空前的程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一支强大的建设队伍。新卫村有一水库,大约有1000多亩的水域面积。当时,新圩公社(新卫大队属于新圩公社)召集几千人经过几年的奋力建设将塘坝垒高,拓宽塘身,挖深塘底,修建排洪渠、灌溉水渠。塘水可以灌溉到几千亩的水稻田,同时也能养殖鱼类。在某种程度上,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时期,国家力量的强力介入对大规模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产生了显著作用,并对乡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绩效退化的国家力量。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体制宣告解体。在这种“国退民不进”的特殊时期,农村社会一度陷入了无组织、无管理、无秩序的混乱状态。“国退”正是多种基础的丧失。农村原来高度集中式的权力组织机制,变得乏力,失去了大量动员乡村劳动力的权力基础。随着“拆社并乡”的推进,原来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转变成为村民自治委员会,实质上,是一个无权无力的自治组织,这使得乡村建设缺乏过去的动员组织基础。被新中国的集权式乡村动员体制所代替的绅士治理模式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已经非常弱化,依靠绅士声望治理乡村的模式已没有生存土壤,笔者将其称之为声望权力基础。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力外出务工经商,被称为“农民工”,农村的精英大量流失,留守在农村的是妇女、小孩和老人(被称为“386199”部队),农民劳力基础乏力。随着1994年的财政制度改革推进,县级财政无力承受庞大的乡村公共品建设,乡村公共品供给呈现乏力化和僵化的局面。

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县——灌阳县对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只能“望路兴叹”了,于是国家介入已成为一句空话。2008年,新卫村陈家屯计划在本自然村田地集中的地方修建道路,方便水稻运输,预算约十万元。但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十万资金。曾经有人向乡政府打报告,请求下拨一部分资金,但乡政府回复:财政有困难,但承诺供给一定量的水泥。

在调查中,政府迫于财政压力未能供应该自然村一定的资金支持。有村干部向乡政府打报告请求给予资金支持,但乡镇府只承诺给一定数量的水泥,关于资金,乡政府表示无能为力,只能村民自行解决。村民为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而买单,从而加重了村民的负担。

(二)来源之二:村民自治

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村民自治仅仅指自然村内部的村民自治。现将自然村内部的村民自治运作模式作如下介绍:

1、村民自治行动之目标

村民自治行动的目标是方便村民生产、生活,为村庄发展提供更良好的条件。以下是个村庄建设公路的具体目的:陈家屯——为子孙后代,为了有个好名誉,为了种田方便;下塘屯——方便村民出行,方便运输,“当官的”驾车回来方便。

2、村民自治能力的提升——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组织机构:工程建设呈现出相似的组织形态,即有一定的领头人员,或村干部,或村庄能人,来组成一定的临时机构,指挥全部工程。下塘屯和陈家屯成立公路指挥部。指挥部全权负责整个工程的进展,并互有分工。

资金来源:筹资、捐款、本屯集体资金、政府资金;陈家屯:集资四、五万,捐献资金四、五万,乡政府的水泥;长渡屯:出卖集体土地使用权十万、群众集资五万左右、村集体的鱼塘(月塘)承包钱约三万。

3、村民自治之“双结合”绩效

第一,农民。农民原子化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之后,以家庭为生产个体单位为理性算计各自利益的乡村形态。形态的三种表现:生产个体化;乡村利益格局的多样化;青壮年大量外流带来的空巢化。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村民自我组织生产,自负盈亏。分田到户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个体化程度加深;乡村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即一部分农民认为在具体的现实经济利益分配中存在不公平情况,他们会强烈要求重新分配。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发动其家族或家庭成员对工程百般阻难,与负责人商讨重新定价、骂叫、甚至以死相逼。在下塘屯建设公路时,就有一户调整他们土地价格,理由是公路经过的土地是用来修房子的,不是一般的田地。其实每个村民都明白:田地的价格7000元/亩,而宅基地的价格是10000元/亩,3000元的差价!同时村民也存在一种“钉子户”的意识,用他们的话说“这些钱是国家的,国家那么有钱,多我这几个钱有什么关系?”;青壮年大量外流带来的空巢化现象是指大量农民工外出经商务工,家庭中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家庭中夫妇共同外出,或夫妇携带自己的孩子全家外出。

第二,乡村建设精英。村委会人员威信权威的丧失;村委会人员过少,不足支撑整个村庄(包含9个自然村)的所有事务。于是,本自然村出现了一批活跃于本自然村事务的积极分子。笔者将其称为乡村建设精英。积极分子既包括本村庄的经济能人,也包括活跃于村庄内的政治分子,也包括一些有能力的有家族势力的村干部。由这两部分人组成项目指挥部,实现了重组领导班子,并各自有分工。下塘屯的指挥部由五人组成,分管资金保管、劳力组织、账目管理等。

第三,“双结合”的绩效。在一定条件下,村庄内的精英们社会整合分散的农民。整合的主体是上文所说的村庄积极分子即村庄精英。整合的客体是本区域内的“原子化”的农户。即使是原子化的农民,社会整合也是存在现实的可能性的。一是农民是理性的经济学家。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计算此工程所带来的福利:修建好公路之后对大家都有益处,方便大家,同时也方便自己。他们会为村庄的公共事务建设做出让步和奉献。二是村庄精英的影响性作为。新卫村陈家屯道路建设中得以体现,主要负责人、总指挥部拥有一家米粉厂,在全州县保险公司参股份,拥有一辆大货车,具有一定资产,在外面人缘关系好,乐于关心本屯事务,在本村庄中享有一定的威信。组成领导班子,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主要是留守人员参加),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一致通过并决定本屯村民按照100元/人集资。他们动员本村村民捐款(其中包括在外面打工的村民,或较为富裕的村民),总共四、五万元,加上本村村民集资的四、五万,大概有八、九万元。成立四人“公路指挥部”,负责对路线的规划,田亩占用和补偿,雇请挖掘机等事宜。与被占用的农户协商好后,在一天内就将一里路的路基挖好,后期工程也在进行之中。

“能人治村”,要让能人有一定权力资源去领导村庄建设,依靠权威人士汇集、整合较为松散、原子化的农民资源。采取农民最大程度参与方式,充分调动农村各种资源才能产生良好绩效。乡村公共产品来源于村庄自治能力提升,乡村内部资源得以整合所取得的有效结果。乡村自治运作方式给乡村建设提供新天地。

(三)来源之三:第三种力量

第一,“第三种力量”的引入。罗兴佐教授的“第三种力量”论述:在村庄治理中,存在着明显的两种力量。第一种是来自国家的,这种力量在人民公社时期成为村庄治理的主要力量;第二种力量是源于村庄自身的,推行村民自治,这种力量得到了国家的鼓励。其实,除这两种力量外,还有在家成长起来的现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村庄人称之为“在外面工作的人”)对村庄事务的关切,他们构成了村庄治理的第三种力量。在笔者所调查中几个自然村中存在普遍的“第三种力量”。

高考升学、参军复员军人转业、村干部迁升公务员,是改变农民身份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三种途径改变农民身份的人员很可能成为第三种力量的来源,进而对乡村建设产生很大影响。其中通过高考升学的农村大学生是这种力量的主力军。笔者认为,本区域内始终存在向上的社会流动现象。在村庄里流传着“兄弟同科”的佳话,据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兄弟俩考取进士,并刻碑铭记。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就有数十位农村学生考取大学,他们在自治区林业局、南宁海事局、桂林市公安局、灌阳县法院、灌阳县司法局、新疆科研机构工作等,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和领域内有所成就。这对具有“熟人社会”的农村而言,给村民的榜样作用是极为显著的。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子弟考取大学,这必然成为建设乡村的力量。中国的乡村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它承载着长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因此“第三种力量”的形成与村落悠久历史文化背景,及其传统村庄的生活和生存逻辑息息相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外工作的人员都是有很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对家乡有感情,在家乡还有自己的亲人。这也使得在外工作的人希望自己作一些对自己村庄有益的事情。这时“第三种力量”的介入给村庄的治理和建设带来了契机。

第二,“第三种力量”的绩效。掌握实权的公务员身份的“第三种力量”对本村庄的影响力更强,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正当权力通过合法渠道获取国家资金来为服务于村庄。少者有几万资金的项目,多者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项目。这些对本村效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第三种力量成为乡村建设中的难能可贵的而举足轻重的力量。另一类人员,不能通过引进资金为本村庄服务,只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直接捐款。新卫村下塘屯有一位在自治区林业局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高官(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总工程师),通过县林业局上报一个数百万元的项目,县林业局通过节约项目资金的方式抽出一部分资金,从而获取公路建设资金。在家中务农的两个哥哥在这次公路建设中自然成为了总指挥,主管资金的使用。在新卫村陈家屯道路建设案例中,村民动员“庄里的庄外人”捐款。其中一位在新疆搞科研的“村庄的村外人”捐款一万元,村民对此人津津乐道,赞赏有佳。宗族的“复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创造正在被纳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这些新的意义包括乡村治理等的宣传。

第三,反思“第三种力量”。在本次调查中,此种力量表现出如此地积极和活跃,对乡村建设大有裨益。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第三种力量”具有一定限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建设中的公共品供给问题,全国七十多万个行政村并非所有的都拥有强大的“第三种力量”。此种力量的子女长期在外生活对本村庄缺乏了解和感情,如果第一代的这类人员因故不在,那么这种非制度性的力量因多种原因最终走向瓦解和消亡。

四、结论与对策探讨

本调查试图运用实证方法来说明和论证现实生活中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和来源,以政府、村民自治、第三种力量的“三位一体”的乡村建设模式是所调查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真实写照。就乡村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属性而言,必须由国家提供。但是不排除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农户已成为农田基本建设末端的主要投入主体;在村庄内部和外部跨村庄道路和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教育发展等方面,村庄成为投资主体,其作用不断加强;社会出资人在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国家力量介入才是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支撑力

国家具有强大的财力,方可支撑起乡村公共产品供给,国家可制定一定的计划内和计划外预算,为乡村公共产品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国家发挥其积极作用,调动乡村各种积极力量,化解各种矛盾,为乡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二)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加强行政村内部的自然村或生产小组的临时性组织的管理,以杜绝贪污、挪用资金等问题。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再造,组建临时性的领导班子,有利于提高其在群众中的可信度。充分采取多样化手段动员农民,使之理解和支持乡村事务。增加村集体的经济力量,为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和支持。

(三)充分和合理利用第三种力量,培养第三种力量

第三种力量的出现和发展说明,村落文化仍在延续,因此需要成分利用血缘和友情等社会关系,加强与第三种力量联系和沟通,使得“第三种力量”有效长期存在。同时,特别关注青少年中的优秀者,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建立一种亲情和爱心关系,培育第三种力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美)哈克斯著;梁小民,陈宇峰译.经济学原理(第4版)学习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澳)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著;费绍挥,徐济旺等译.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对政府功能的批评与反批评的理论纷争[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皱勇文.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乡、村组织变革与创新[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3).

4、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商务印书馆,2001.

5、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荆门五村农田水利研究[M].湖北长江出版社,2006.

6、罗兴佐.第三种力量[J].浙江学刊,2002(1).

7、《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方式研究》课题组.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制度转型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5(3).

*本文属2009年度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专门项目;项目编号:09xz-bzx-124。

4.乡村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篇四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姓 名:马晓燕 学 号:091350020 指导教师:王春翔 专 业:教育管理 年 级:2009春 学 校:吴忠电大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在乡村,也是我原来就读的学校,从我自己的读书时代到现在工作期间跨越十余年,于是我也见证了音乐课程在乡村学校的发展。现在我就几个方面对我村的学校音乐教育作调查并作如下报告。乡村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1、通过对本村小学音乐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 调查题目

一、音乐课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如何? 82.1%的教师认为音乐课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很大的作用,17.9%而其余的教师则认为无关紧要。调查题目

二、音乐课上课量是否充足?

72.3%的老师并不能按课表上课,更多的音乐教师将音乐课纳入到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课堂练习中去了;全村音乐教师基本上是语文、数学或其他学科的老师兼职,没有专业院校毕业的或有专长的专职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没有专用音乐教室,没有相应的音像教辅资料,更没有条件越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音乐课只凭一本音乐教材;教学用具也是与英语教师协调合用的录音机,播发磁带;所选音乐教材都是简谱版的,在音乐教师队伍中没有一定的乐理基础,连简谱也都是在个人熟悉的基础上,更谈不上如何去强调学生音乐基础和分析音乐教材了。

从专业领域来看,我们的音乐教师并不能引领我们的学生获得相应的音乐素养能力的训练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等,更不用 说通过音乐的教学来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学生们的合作意识,陶冶其高尚的情操,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了。

2、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显示: 调查题目

一、学生是否喜欢上音乐课?

93%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有85%的学生喜欢唱歌,因为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的根本原因在于音乐课上没有作业任务,而不是音乐课程自身的魅力展现;

调查题目

二、学生是否喜欢你的音乐老师?

76%的学生喜欢音乐老师,因为在音乐课上老师不会像其他课任老师那样要求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 调查题目

三、几道乐理基础知识测试

97%的学生不知道音乐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反复记号”“渐强、渐弱”等相关乐理知识;100%的学生不懂老师的指挥手势。

调查题目

四、你最喜欢怎么上音乐课?

100%的学生建议不要占用音乐课;72%的学生认为教材上的歌曲不好唱也不好听,更喜欢的是偶像派的流行歌曲。所以学生们相应的通过学习音乐获得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方面没有明显体现。

通过问卷的结果来看,现在的农村音乐教学基础比较薄弱。从教、学两个方面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得到教育主管 部门的重视。音乐教学对学生所应表现出的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上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和促进。造成现状原因分析

1、镇、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

虽然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而且制定了相关条例与要求。但是在乡村里,艺术教育是不被重视的。那些领导他们只认为艺术是用来应付比赛、评比、庆典等活动,而没有真正的重视起这门课。在有些学校里,即使每个班每个星期有

一、两节的音乐课,但是他们只会跟老师学唱歌,而对什么是音高,什么是节奏等等的音乐知识一点也不通,因为上级领导不重视这门课,不管老师的教学效果如何,课上得好也不被重视,严重挫伤工作的积极性。正因为这样,所以艺术老师们对课堂要求也不高,只要让他们学会唱就觉得行了。在现代社会里,艺术教育的渲染是很重要的,而这些地方因为领导对艺术教育不重视,艺术老师们也就得过且过的上课,最后受害的还是孩子们,毕竟他们什么也没学到。难道这不是领导不重视艺术教育而造成的吗?

2、音乐师资存在的问题

(1)、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配备大大优于乡村学校。城市中小学校,大多配备了2—3名以上的专职音乐教师,而且大部分城市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已趋饱和。相比之下,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音乐师资状况就令人担忧。因为受到教育经费的限制,乡村学校配不起、也养不起专职音乐教师的状况是普 遍存在的。一般最多也只有一个专业的音乐教师,其他大多由非本专业的其他学科教师(音乐爱好者)兼音乐课(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音乐课简单地理解为唱歌课),教学质量与效果只能停留在低级程度上。而部分乡村学校连能兼音乐课的教师都没有,音乐课只能虚设。这样的结果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受乡村经济、生活条件、文化氛围、个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不太愿意去乡村学校任教而受成的。另外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上级领导不重视这门课而造成的.(2)、有些地方的音乐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及待遇(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及津贴分配等)普遍不如文、理“主课”教师。而也因为待遇不公这一点,影响着音乐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情绪。有一些音乐教师还认为只有在验收、评比、汇演、比赛、联欢和庆典活动时学校才会想起他们,重视他们。我想领导们只能尽力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才能改善这一点.还有的就是因为音乐教师进修机会和途径很少而造成的。一些参加学历补偿教育专升本函授的教师,因工作、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原因,以及音乐函授教育形式本身的局限性与不完善,使得函授教育不能真正的实行,只能弄虚作假。这些都影响着音乐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3、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学校中,对教研活动抓得比较紧,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较好的体现;但新的教学手段,受到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以及教师能力的限制,在很多乡村的学 校的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是没有得到应用的。在师资不足与器材缺少的学校里,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随意的现象。他们把音乐课变成了简单的娱乐活动课,课堂上只要求学生简单学会唱那首歌,歌曲以外的乐理知识和寓意涵盖很少。其实这样做不仅有损学科的科学性,也对学生造成了误导,和表现出了自己对这门课的不负责任。

4、学生学习状况的问题

一般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个问题在调查中反映也很突出,这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原因: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有教学条件的原因(有些学校的音乐设备就是只有一台录音机,而有些学生家里的音乐欣赏设备什么也没有);也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是,在应试教育升学的压力下,来自学校、“主课”教师及家长的阻碍。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欲喜爱而不能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在高年级学生中尤为普遍。

调查中,不少学生谈到,我们被繁重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许多兴趣爱好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说是做了。学校普遍都开设音乐欣赏课,但在许多学校里音乐欣赏课也被迫让路。

5、教学设备状况的问题

专门的音乐教室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而有的学校的音乐教室条件差、环境也很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就反映出这些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调查中,虽然有的学校为迎接 验收、达标、评估,对音乐教学条件有所改善,但不少学校音乐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在广大乡村学校,别说是钢琴,就连电子琴、录音机也没有,更不用说音响设备、多媒体音乐教学设备。在发展重点学校的同时希望有关部门也好好的改善那些“落后”了的学校,让每间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以上的原因表明乡镇农村学校不重视音乐学科,没有相应的配套资源,只能严重的影响和限制着中学音乐教学的长远发展。难道我们就这样任其发展下去?这肯定是违背我们教育教学规律的,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改变我们现有的状况,下面针对这些情况对音乐学科教学的建议如下:

1、应提高对音乐学科的重视。

首先是主管部门的重视。主管部门要重视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可以考虑在统筹资金中对农村学校相关资金的倾斜,以建设和发展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从而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标。主管部门更要适当考虑专业、专职教师的分配。农村条件差,可以采取支教、结对、轮岗等方式,分配一点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教师到农村进行专职教学。

其次是学校领导要重视。

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开展更多的还是在与学校领导的引领。合理的分派教学任务,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做到发挥教师的个人特 长爱好。在学校正常的考核、考级上做到统一标准。严格按课表执行科目教学,提高思想认识,努力改变师生们的“主课”、“副课”的偏见,使音乐等学科得到应有的地位。同样开展相应的教学教研活动,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以压力促进动力。

2、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从广大农村现状来看,音乐教师队伍的“半路出家”现象是不能一时能改变的,要等到分配专业教师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学校需要的,更要通过“自培”的方法,合理的利用兼职教师。让那些爱好音乐有这方面特长的教师从事音乐学科的教学,让他们在摸索中尽快成长成专业教师,逐渐形成专职教师。平时更要多开展艺体课类的交流,及相关师资的培训。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丰富教学校验活动,让深居农村的音乐教师能了解更为广泛的信息,共享更为丰富的资源。

3、音乐教师要改变观念,敢于创新活用教材。

我们农村学生音乐基础差,对新教材中的专业内容很难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难度,不要一味按照教材要求强制学生接受过难的知识点;还有音乐教师要相信,“只要爱好音乐的人都能胜任音乐教师”。我们要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五线谱不行用简谱。另外,还可以适当增加通俗歌曲的比例,通俗歌曲对中学生的影响很大,通俗歌曲是与外面世界 7 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通俗歌曲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当今时代发展的程度。

5.乡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五

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规律,现在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近年来,在我国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现实执行中,由于农村教育的不配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就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现状这一课题在诸暨市陶朱街道白门下村展开了相关调查。本文中将谈谈我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的农村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农村教育可以使农民适应非农产业就业的要求,使农民有机会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有助于农民适应城镇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能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农村教育存在着以下较为明显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片面追求升学倾向

中国历来有着重教育的良好传统,特别是农村地区。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农村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更大一些,高考就成了指挥棒,在学校方面,尽可能地让农村的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城市。从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而作为家长,更是寄希望于考试,进大学,做城里人,光门耀祖。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

升学主义思想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一是,“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和乡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使得农民对自己的子女的最大希望就是能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社会升迁的机会,成为城里人,享受城里人的同等待遇,这是农民对自己孩子抱有的最美好的愿望。农民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跳出农门”,这就很明白地使学校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之路,这也是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其二,“跳出农门”的思想普遍存在。农村学生渴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享受城里人的优厚待遇。农村孩子读书最大的动力也在于改变自己可能重复的做农民的命运,那么,升学就成了是他们的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其三,是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倾普遍存在。在诸暨地区,学校开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业和课程都是为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的,与农民“跳出农门”的愿望相违背。农民历来是在没有掌握多少文化知识技术的情况下从事生产,使他们对文化技术产生误解,对“科技就是生产力”缺乏理解,不少人认为子女学习农业技知识是没出息,还有的人认为农业知识没啥可学的,他们无论在思想情感,知识结构,劳动技能方都不能适应需要。

而在教育成本不断走高的前提下,要么不断升学脱离农村;要么辍学,留在农村。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大有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农村厌学、失学、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无论那种情况,都使得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越来越偏离农村。因此,必然形成和加深农村经济和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失衡,使得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不断流失,农村教育变成了在农村办城市教育,这必然会制约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离农问题

在白门下村,存在着大多数乡村都存在的问题,那就是较多农民进城务工问

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是一种“离农”的现象,因为“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也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大量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就是逐渐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

从教育结构来看,农村教育应该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个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结构以基础教育为主,基本上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比重非常小。况且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也以向发达地区培养、输送人才为主,而不是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

6.乡村调查报告 篇六

调查

我先对垃圾池进行了调查,发现离我家最近的一个垃圾池,也要走2公里左右才能到。在圩镇周围也只能看见几个垃圾池。在公路两旁依稀能看见几个垃圾处理池。

然后我又对垃圾处理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们村每条河岸边都堆满了垃圾,有的甚至被扔到河中央。村民的生活垃圾根本无人去处理。随意堆放在河滩、路边。

分析

1、这里垃圾池少,群众对公共环保的意识不强,随地扔垃圾

2、没有环卫工人上门收垃圾

结论

造成群众乱扔垃圾的原因有:

1、垃圾池少,群众对公共环保的意识不强,所以造成随地扔垃圾的现象发生。

2、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

3、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没有环卫工人上门收垃圾

建议

1、增强自治,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增强村民环保意识。让村民主动清除农村垃圾;

7.乡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七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取向

彬县新农村建设模式实际上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 是在充分发挥彬县自然条件、生态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基础上, 通过推进村庄环境的综合提升、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力求把全县247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 打造成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渭北山区县之一, 探索构建可憩可游、宜商宜居新农村建设的“彬县模式”。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定位

立足县域抓提升, 着眼全市建试点, 面向全省做示范。在现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 抓建设质量提升、抓综合配套延伸、抓品牌效应攀升, 目标是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和对外第一形象品牌。彬县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 高度凝聚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元素, 集聚了农村经济实力、文化活力和环境魅力因素, 全面彰显了品牌产业、品位村镇和品质农民特色, 整体营造了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共建共享、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高度融合优势, 成为新农村示范区的提升工程和精品载体。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彬县这样一个生态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后发优势强劲的发展中的山区县, 探索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新农村建设的个性化典型, 构建山区县科学发展的示范性模式,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一是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彬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县, 加快科学发展, 必须依托和放大先发优势, 推进错位式、差异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是基于对彬县地域特色优势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建规律的全面把握、基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提升、基于对农村发展现状的科学判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二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实践。“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实践。彬县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 出台了《彬县美丽乡村实施意见》, 明确了“美丽乡村”的实施架构、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奖励政策和长效管理机制, 使“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 把新农村建设从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具化为可操作的工作。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彬县是生态脆弱县区,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 既是落实十八届三中精神的要求, 也是现实的需要, 更是应尽的责任。四是展示彬县特色的有力抓手。在建设过程中, 彬县着重体现地方的生态特色和产业特点,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整体化实施、品牌化经营的探索, 把“美丽乡村”品牌打造成为继“煤化重镇”、“果品之乡”之后的第三个知名品牌。这样, 既把“美丽乡村”作为当前工作的载体和工作的方向, 更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今后彬县转型和发展的助推器。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架构

按照“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市建试点、面向全省做示范”的基本定位, 彬县探索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架构体系。一是明确四项目标。即“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 探索形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彬县模式”, 确保全市第一, 力争全省唯一。二是搭建四度架构, 立意上求高度。围绕“着眼咸阳建试点, 面向陕西做示范”的定位, 置身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 着力“探索形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彬县模式’的愿景目标。平面上求广度。城乡联动全履盖, 247个行政村全面实施, 以村为基础, 以城为带动, 发挥村的特色和城的辐射两大功能;全民参与共建设, 以政府为主导, 以农民为主体, 发挥政府的带动性和农民的积极性两个作用。类别上求深度。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要求, 根据每个村的特色和基础, 将全县247个行政村划分为工业特色村、高效农业村、休闲产业村、综合发展村和城市化建设村, 不千篇一律、不千人一面。并且按照创建水平, 设定了“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三个层面, 为各个村的创建提供了阶段性的目标。推进上求力度。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 坚持“同类不同步、同步不同类”和“先易后难”的时序安排, 确定年度建设计划, 加大建设力度。三是坚持四美原则, 尊重自然美。充分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 抓自然布局, 融自然特色, 不搞大拆大建, 避免不伦不类, 侧重现代美。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 把生活富裕作为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 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 体现全方位开放理念, 可憩可游、宜商宜居。注重个性美。因地制宜, 因势引导, 因村而异, 体现“土洋结合、雅俗共赏”的效果。构建整体美。强化全局战略思维, 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 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 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 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链接, 力求全县美丽、全县发展。四是实施四大工程。实施环境提升工程, 抓外在有形环境的提升, 巩固扩大成果, 综合改善质量, 全面提高品位;实施产业提升工程, 抓内在经济实力的提升, 扶持优势产业, 形成品牌效应, 增强支撑功能, 壮大集体经济。重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化经营、现代家庭工业集群化发展、农村服务业最大化激活, 积极培育产业大村、经济强村;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抓潜在文明素养的提升, 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的现代品质农民;实施服务提升工程, 抓广度公共服务的提升,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繁荣农村社会事业, 重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 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通过实施这四项工程, 实现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

五、“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广

2014年是彬县建设“美丽乡村”第二年, 在深入总结今年太峪镇拜家河村美丽乡村试点的经验的基础上, 培育精品村8个, 建成“美丽乡镇”4个, 进一步打响彬县“美丽乡村”品牌。一是明确建设要求和标准。将在总结2013年验基础上, 调整完善和补充相关建设标准要求, 使“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标准更加全面、科学, 更有力地引导和推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突出项目建设重点。把项目落实、项目建设放到突出位置, 继续以项目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以项目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 以项目检验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成效。加大项目包装力度, 主动做好项目衔接, 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支持。加大提高项目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水平, 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各类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作为重要环节来抓。积极探索“美丽乡村”管理办法, 试行社会化、公司化经营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建立, 按照县财政拨一点、乡镇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渠道筹措, 重点用于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继续实行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跟踪复评制度。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授牌后, 每年度进行一次复评, 复评合格的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奖励, 二次复评不合格的取消称号。四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加大舆论宣传动员力度, 扩大影响, 形成声势。创新宣传载体, 适时举办“美丽乡村节”、全县“走进美丽乡村摄影大奖赛”大型活动。积极做好“美丽乡村”品牌经营文章, 提升彬县美丽乡村的对外品牌, 强化市场化营销理念, 提高策划经营水平, 创新合作途径。此外, 重点县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广泛开展合作共建。通过积极宣传造势, 凝聚县内各方力量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组织县级机关部门与创建乡镇、创建村 (社区) 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结对创业活动。积极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 建设美好家园。

摘要:陕西省彬县以“美丽乡村、幸福彬县“为主题, 围绕“四美三宜”的总体要求, 按照“规划先行、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合力共建”的原则, 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 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实现“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8.乡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八

十余年来,尽管中央政府也发过一系列加强农村教育的文件,却未能真正扭转乡村教育日渐衰落的大势。有人不假思索地将这一现象归凶为城市化的影响,显然是坐而论道。只要稍做一点调查就不难发现,城乡居民所受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乡村居民只要稍有点辨别能力就会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城里较好的学校上学。正是由于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加上居民迫不得已的选择导致城乡教育的马太效应日益严重。

在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情况下,城镇化也确实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乡教育的流动,这种流动是理性平缓的。然而,过去几年的真实情况是,一些地方在规划建设的时候,罔顾义务教育是政府对所辖地所有居民一视同仁应尽的责任,采取先城后乡、重城轻乡、抽乡补城等双重标准的做法,引发城里的学校建好了,乡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里的师资和学校条件好,待遇高,师生都想方设法往城里挤;用各种考试选拔的方式将乡村优秀教师选进城里,进一步加重了乡村教育的问题;利用在城里建设较好的学校带动乡村居民到城镇买房的方式加速城镇化,增加财政收入。结果是乡村出现大量漂亮的薄弱学校,城里出现大量的大班额和巨型学校,最终既误了乡下,又误了城里,教育生态恶性循环。

所以,解决当下乡村教育的问题,解决乡村教师问题是个重要的支点,唯有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T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才能让乡村漂亮的薄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阻止住生源的恶性流动,降低择校压力。

同时,又必须看到仅靠这个支点难以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建立城乡教育的良性生态,就必须校正较长时间以来执政理念上的误区,真正以人文本,把村民和市民的权利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关键是政府确立城乡居民有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执政理念,然后通过资金投入、人员配置、政策调整等全方位的措施确保城乡居民能够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乡村教师的各种支持计划要为实现这个大目标服务。如果不明晰这个大日标,支持计划就有可能在一些地方变成无的放矢,为支持而支持,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正如会议所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必须放在这个大局下实施,必须理解城乡是社会良性生态体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谁也离不开谁,城乡教育需要得到同等重视,有了这种自觉认识,再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有效措施发展乡村教育,才能把好的政策落实到位。

(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酒店管理服务流程下一篇:大学生军训结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