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通用10篇)
1.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责定位和发展思路 作者:王业刚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4期
当前我国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一般称作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应是展现一个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窗口,是衡量一个地方教育发达程度的标志。进入“十二五”,教育部先后出台相关文件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工作,把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抓手。
一、教师进修学校要认清自己的使命,重新为自己的职责定位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教师进修学校身处教师继续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双重背景之下,因此进修学校必须立足学生,面向广大基层教师,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构建起实力雄厚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明确了自身的职能定位,才能明确发展方向。
1.培训职能。毋庸赘述,过去的进修学校的主要职能就是组织开展培训,在新形势下,尤其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培训职能不仅不能削弱,反而要更加强化。因为基层教师面广人多,90%的培训工作都要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来承担。为充分发挥培训职能,必须建立起县教育局、乡镇教育办、教师任职学校三级领导网络和进修学校、教师任职学校、中小学教师三级培训网络,用行政手段调控培训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层层落实。
2.管理职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要承担起对本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职能,管理全县教师教育的规划与年度计划,制定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制定教师学籍管理的有关制度,建立学籍档案和培训档案等,更好的发挥进修学校的管理职能。教育部在2002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修学校与教研、电教等部门进行机构整合,壮大进修学校的管理职能,便于各机构整体规划,形成合力,避免重复无效的管理运行,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功能、适应多种学习模式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3.研究职能。事实上,进修学校在教育中的独特位置,决定了它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研究职能,这为增强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连续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进修学校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基层教师;研究中小学基本情况;研究新课程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4.监测职能。过去,进修学校把对培训过程的监测等同于对培训结果的监测,把出勤率、培训对象的覆盖面当作培训活动的主要指标,对培训质量关注不够。主要原因是对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测确有难度,因为教师从培训中获得的收获并不是立刻就能表现出来。进修学校必须改变现有的随意的、主观的培训效果监测机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效果监测体系。培训效果如何最有发言权的是一线教师自身和学生以及任职学校。因此,每种类型的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培训结束,都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培训者领会、吸纳、实践、反思,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理念。
二、内强队伍,外联强援,研培一体,借势发力,进修学校要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办学模式
进修学校要真正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基的宏伟目标,必须面向基层,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贴近中小学教育实际,与中小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内强队伍,外联强援,研培一体,借势发力,形成多点开花、多条腿走路的办学模式。
1.走创建高素质教师队伍之路,是“立校之本”。进修学校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打造一支开放型、多元化、高素质的培训队伍。帮助每位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明确专业化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提出终身学习的要求;让教师“走出去”,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让教师“沉下来”,到高中、初中挂职锻炼和到农村中学支教,建立“挂职锻炼、支教循环制度”;让教师“动起来”,开展教学技能大赛,开展“新课改教学研究月”活动;让教师“静下来”,读书、写作和反思;把专家学者型教师“引进来”,使培训更具权威性和针对性。
2.走研培一体化之路是“兴校之源”,也是解决单纯为“培训而培训”的关键。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只有加大教师教育的造血功能,才能保证教师培训的不断创新。进修学校要使教师努力做教育的研究者,提倡行动研究,实现教研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在教师培训中,倡导“研培一体”的培训模式,“研”,是紧扣“新课改”,以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为对象,以获得对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培”,是围绕课堂实效,通过培养和训练,使教师发生预期的发展变化,获得对自己和专业更深入的理解,实现新的专业成长。
3.走与高校联合办学之路是“强校之路”。进修学校要继续提升自己的办学品位,应该依托高校的强势教育资源,提高培训的权威性。通过上挂下联、外引内扩,将高校的科研、教师优势转化为自己的培训优势。上挂,即上挂高校;下联,即下联中小学校;外引,即引进高校的远程教育资源;内扩,即扩展培训空间,积极为社区服务。通过借势发力,发展壮大了自己,也会使本地教师得到实惠,产生良好的办学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如今,追求教育高品质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共识,这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中,教师教育应该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刻不容缓。
2.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 篇二
关键词: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发展,县级单位
我县艺术中心成立于2003年10月, 是一所可容纳800名观众的集演出、放映、会议、培训、休闲、商贸展示、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大型活动中心, 总建筑面积为7200平方米, 投资2000多万。我县艺术中心先后承办了历年我县三干会、地区少儿双语大赛、地区青少年文艺汇演、阿克苏地区农牧民文艺汇演、连续三届地区青少年摔跤比赛、第一届南疆片区摔跤邀请赛等一系列地区级赛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艺术中心新添加了LED背景大屏及侧屏, 为群总提供了更多的影像展现, 更大程度了艺术中心的文化交流和展现形式。
艺术中心的音乐举办项目先后有新疆爱乐乐团、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夫妇、成龙、刀郎等名人在艺术中心举行爱心演出。2012年投资演出的歌舞史诗剧《刀郎》取得巨大成功, 是我县文化大型剧目, 在自治区演出中获得很高的成绩。刀郎麦西来甫与木卡姆, 有史以来就融入到了阿瓦提刀郎人的精神世界、社会生活, 它丰富了刀郎人的社会生活、增强了人们的想象力、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同时它还揭露和鞭打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丑恶现象, 鼓舞人们忠于爱情、诚实地生活。
一、提高县级文化中心设立意义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告诉发展, 县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在物质生活水平有所保障的情况下, 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浮现出来。县级文化中心的建立能很好的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适应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层次方面的需求, 为群众提供文化艺术交流的同时, 组织各种商贸活动、组织培训、休闲娱乐活动, 从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促进当地的发展。文化的引入和交流, 使人们的精神发展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改变了过去愚昧、闭塞的状态, 从而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改善其精神面貌。县级文化建设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中心所起到的良性文化推广的意义, 在文化中心建设中, 完善其软、硬件建设, 引进更多优秀文化, 注入到当地文化血液之中, 为其提供新力量和新活力, 从而使的群众各层文化得以蓬勃发展。
二、重点建设刀郎文化品牌建设
参考县级以上单位文化中心的建设标准,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实际文化需求, 建设一个功能达标, 设施齐全, 服务周到的县级文化中心。
根据我县的具体文化情况只要需要重点建设的项目有:打造刀郎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慕萨莱思地区的资源整合, 传承和发展刀郎农民画艺术;着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以刀郎部落景观、大漠胡杨风光、民俗村落风情为一体的刀郎文化平台展示体系日益完善;加强刀郎文化精品创作投资300万元编排大歌型舞剧《刀郎》, 进一步提升刀郎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现在县级地区经济开发速度的加快, 会有更多的高文化素质人才投身与县级经济文化建设之中, 相应的县级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能为文化发展提供新的风向标。县级文化中心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 增设更多为社会各层、各年龄段提供文化交流活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配置。
首先要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与配套设施达标符合标准需求, 在软件服务设置方面, 积极开展各种培训课程的开展, 如瑜伽、太极拳、儿童教育、跆拳道、增加电影放映、艺术演出等。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大多是一个开阔性的户外活动场地, 其所能承办的大多是群众演出, 艺术交流, 大型演出的等偏重文艺方面的活动, 使得其职能相对的存在局限性。因此, 文化艺术中心在设施建设上要加大力度, 提供更多的职能性服务, 这是文化中心促进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文化艺术中心要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之下, 努力创造条件, 完善自身的服务环境, 提升自身的各项服务功能, 彰显文化艺术中心的服务职能。
三、发挥县级文化中心文化载体的作用
我县在改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硬件建设的同时, 建立了一个高标准的文化艺术中心, 并把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县级文化传播, 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促进和发展人民群众
文艺艺术中心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群众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匮乏的问题, 为群众提供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内容。
(二) 围绕文化建设核心, 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文化建设, 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 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实现人的现代化, 我们围绕这一核心致力于公民道德建设、文化素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努力朝着人民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方向迈进。一是加强社会道德教育, 塑造具有文化素养的现代人。
(三) 挖掘整理、传承优秀民间文化
县级文化建设部分要深入挖掘、搜集当地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利用文化中心的教育、宣传和交流活动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良性发展, 这是文化中心的神圣职责所在。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我县是新疆刀郎文化的发源地, 素有多浪文化故乡的美称, 最具代表的多浪木卡姆艺术、多浪热瓦普艺术、多浪麦西来甫舞蹈都先后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其中多浪麦西来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提出了“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立县战略, 进而实现文化大县目标”, 民间文化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资源, 是祖祖辈辈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随着现代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大, 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甚至濒于消亡。保护和传承优秀民间文化, 通过文化艺术中心这一平台, 对人们进行民间文化知识普及和教育活动, 并组织传统文化技艺的学习和交流活动, 建立相应的当地文化宣传设置, 使民间文化能够传的更远、传的更久。
参考文献
[1]马振华.武汉琴台文化艺术中心及文化广场中标方案赏析[J].山西建筑, 2004.
[2]朱启松, 黄致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3.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职能拓展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进修学校 职能拓展 管理制度 信息化 资源配置
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钻研及进修等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而教师培训是教师综合素质得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保障。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教师必须通过培训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的分析来看,在它的职能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因此,对学校职能进行拓展,是大势所趋,更是促使其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以下内容将对如何拓展进修学校的职能作出比较具体的分析。
一、建立健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为进修学校职能的拓展提供保障,而且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力。详细一点来讲,首先,对学校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作出进一步的完善与说明,尤其是针对学校工作的考核机制作出严格的规定,并且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业绩、工资等相挂钩,从而在提高工作人员主动积极性的前提下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尝试实行由县教育局分管局长并且担任学校校长的兼职制度,不断地加大对县级进修学校的领导力度,同时在学校的各项建设与发展中尽量给予政策性的倾斜,保证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硬件设施等都能够及时到位;再者,对县级进修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等要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评估和督导,县教育局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去学校参观与走访,掌握进修学校的实时发展情况,并且针对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建设性的要求和意见,从而为进修学校的进步提供良好的帮助;还有,县级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强化学校建设的地方性的政策规章制度,促进县级进修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以及建设朝着更加合理的轨道迈进。当然,学校领导者还要及时与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他们针对管理制度的完善等工作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为学校的飞跃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催化剂成效。
二、强化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为社会各行各业的进步提供了不可多得活力源泉,进修学校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好信息化建设的强大作用。具体来说,其一,要加快学校内部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学校要配备具有先进装备的多媒体教室,并且与本县的因特网和教育网实现良好的联通,让参训的教师能够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具备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每位参训的教师配备专用的电脑,促使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在电脑上备课、在网络中交流、参与网上培训等,逐步构建出科学的“网络化校园”;其二,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构建现代化的远程教育网络,尝试开展交互式的、适时的广播式教学、课堂教学,并且借助于附带音频、视频传输功能的交换软件,拓展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培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在网络聊天中进行课程材料的传输、问题的讨论、课堂效果的评价等工作,让进修学校发挥出更多的功能;其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领导者要安排专业人员,开发和建立符合本校发展实际的信息库和资料库,创立专门的区域性继续教育的网页以及专业的信息资料刊物,以方便本地的领导干部和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查阅、咨询、学习和下载,为基础教育的普及提供最有价值、最新的信息和知识,在此进程中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要从资源整合入手,要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政府、学校和个人共同承担进修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经费的合理机制,并且开发出更多的利于经费筹集的良好渠道,可以以政府拨款为主,建立教师教育专项基金以及接受社会无偿捐赠等手段,不断地充裕学校的教育经费。还有,要大力改革学校教师培训的人事制度,通过外请内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手段,夯实培训学校的师资队伍,并且针对具体培训情况进行专业方向、教师素质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多所需要的人才。与此同时,学校文化在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方面占据着比较核心的地位,因此要加强学校文化的建设,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构建清新独特的校园环境,为教师提供舒适、高雅、优美的学习环境;还要搞好学校的制度化文化建设,通过科学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守则的界定等,引导进修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够更好的满足教师的成长发展需要。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尝试通过网络、广播、校园展示牌等多种形式的宣传,逐步形成“发展至上、教师至上和服务至上”的办学与培训理念,在提升整个校园文化水平的同时,也为学校软实力的增强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束语:改革开放以来,在普及义务教育以及完成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等方面,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做出了不少卓越的成就和贡献,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和任务,县级进修学校就需要不断地完善与改革发展走向和管理策略,不断地拓展学校的职能、夯实学校的教育体系,从而在教育事业腾飞的进程中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吴迎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转型与发展》.中小学教育培训.2003(01)
[2]郑梅枝.《谈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职能的转变》.江西教育.2009(15)
[3]叶明党.《关于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职能的思考》.科技信息.2011(25)
4.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篇四
二、工作思路
(一)规划先行,努力让学校规划与个体发展方向趋同。 研究源于问题,问题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没有问题就没有真实的研究。问题既有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更有一线教师在实践中面对具体的学情发现的问题,二者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所以,本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在广泛了解搜集学校教学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拟定围绕何种目标采用何种形式开展何种类型的教科研活动计划。同时,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信息向教师们传达本年度全国、省、市、校将要组织开展的一些教科研活动,让我们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和特点早做计划和准备。另外,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和规划,制定具体的教科研计划,自主选定研究过程或成果展示形式及展示时间,教师发展中心通过教师沙龙活动为教师搭建平台,做好统筹安排。
(二)落实常规,努力让常规教科研活动在教师成长中显实效。
1.教科研活动务求落到“校本研修”之实处。要注重实效,杜绝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骨干教师应该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思考和谋划每一次教科研活动,认真组织和实施每一次教科研活动。
2.课题研究工作将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主导作用和课题研究人员的主体作用。
(1)课题研究将遵循五个结合校本教研与社会化大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研与教学相结合;短期小课题研究与长期大课题研究相结合;教师发展中心的主导作用与课题研究人员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2)校级课题研究以校本教研为重点课题内容侧重于校本教研,即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校级课题研究继续提倡“小课题、短周期”模式,要求每个教研组申报一个课题,一学年结题,结题报告中应有研究过程的体会,有研究成果。校级课题将作为年度教研组考核的指标之一。
3.组织好校本培训和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这项工作既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关系到教师评职晋级的切身利益,具有挑战性,需要尽心尽力、细致认真,我们力争将该项工作做好。
(三)管理创新,努力激发教师终身学习、教研与科研结合的内在动力。
1.科室工作计划公开透明。教师发展将本学期工作计划及主要工作安排通过校园网公示,让有心开展教科研工作的老师早作准备。同时建立公开邮箱鼓励教师给科室工作提建议或意见,并对有积极意义的可操作的举措给予奖励。
2.为增强校本教研管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教科室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让所有教师高度重视教研素质的提升,科室准备起草相关管理规定,让有效的举措制度化。
3、课题和论文等的`管理,化散为整。科室人手有限,事物繁杂,必须科学筹划和安排才能高效管理和服务。为此,我们将一改原来,上传下达,反复传达但最终还是零散反馈、拖延遗漏的面貌。努力让教研团体、教师个人树立“我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你们得对我负责”的意识,主动关注学校教研动态及文件传达信息,及时按要求反馈教研进展或成果。如:论文收集、教研成果汇总、课题中期评估或结题展示等。变自上而下地被动接受或完成为自下而上的主动承担或申请。
4.开发新形式,搭建更多展示平台。本年度,教师发展中心将开发各种菜单式讲座或课堂。以科室统筹计划与教师自愿申报相结合,举办教师微讲座。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申请教学风格或教学模式展示或探讨空开课。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搭建更自由的交流学习的平台,适时邀请专家学者在线交流讨论。征集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或叙事作品,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字创作,邀请专家评审并修改编著成册或推荐发表、出版。
三、工作安排
1.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2.组织教师微讲座视频征集
3.筹备校本教材研发
5.教师发展中心学期工作计划 篇五
1、上学期期末学校的组织管理结构精简,原来的教研部和督导评估中心整体并合为教师发展中心,整个中心的职能和角色需要重新定位,一方面核心工作对全校教科研引领和教师发展评估,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与学部配合及对老师服务上。
2、学校的内涵和特色发展之路,周围学校的崛起,更需要我校有自身的特色课程和高效的课堂,对课程和探索和课堂研究将是学校潜力发展的两个重要的方向。
3、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越显严重。新老师教师发展动力要求明显不同,在发掘老教师的潜能和潜热,激励新教师的创新和精进策略,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4、学科中心组的重建工作及指导和配合。原来的教研组现在合并的学科中心组,如何开展中心组工作的指导,使得学校的课堂和课程改革更够有力开展下去将是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探索方向。
5、我校有多项省、市、区级集体和个人“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数量无论在全区还是全市同类学校中都遥遥领先。在数量提升的同时,课题研究更需要质量的提升,更要深入教育、教学的实际。
6、教学督导上,“督”多而“导”少,需在原有的督导评估的基础上,更完善更科学的督导策略,和大数据的整合,让督导与老师的课堂真正直接挂钩,有效畅通的沟通,使之成为教师发展成长和改进的助力器。
7、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较少。要创建真正的特色学校、品牌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务之急。
8、十五周年校庆在即,需要组织整理近五年的教科研成果和遴选优秀教师展示优质汇报课来宣传学校,同时成长教师。
二、指导思想
借力学校的组织结构改革,重整和优化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探索和指导学科中心组工作策略的和思路,在课堂上以“少教多学精讲课堂”作为抓手,以更有效更快捷的督导评估来促进教师发展,在课程上以各级省、市、区集体和个人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深入研究,实现课堂高效课程特色;营造“勤奋、和谐、创新、高效、有序”的教科研工作氛围。真正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思想,守正出新,以期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
三、工作目标
6.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 篇六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4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举办多期专题培训班,满足学校教学需要 1.双语师资培训班
为进一步适应学校外向型人才培养需求,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开展了双语师资培训活动。此次双语师资培训从2013年5月启动到2014年7月结束,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预期120学时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外教口语课为主,还穿插加入了教学展示与讨论、教学理念与方法、英语视听说等内容,教学效果良好。很多学员通过这次培训,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双语教学的理念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培训的最后,以教学展示和专家评价的方式完成了考核。参加考核的25名学员,都顺利结业。本期双语师资班,培养出一批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的优秀双语师资,为学校的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2.附属四院西学中研修班 为实现附属四院建设省内外知名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目标,完善学校的临床教学服务体系,学校开办了附属四院西学中研修班。参加人员为附属四院的临床各科室的技术人员100余人。本次研修班安排了中医基础、中医经典、中医内科三部分的课程,目前已经完成全部144学时的授课任务,并且完成了前两部分的考核。
3.非医非药专业教师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
为了使非医非药学科教师在授课中,更好地将本专业和中医学专业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从而进一步体现我校非医非药各专业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今年10月,学校举办了非医非药学科教师中医学基础知识培训班。本期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4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为若干个专题进行讲授,每次课完成一个专题。到今年年底,计划完成中医基础理论模块的所有专题。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7个学院和部门44名教师。相信通过培训,能够促进其他专业与中医药专业的融合,对学校各个专业的发展都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精心设计校内教学大赛,营造热爱教学氛围 4月,举办了学校2014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共有来自全校16个教学单位的3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大赛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内容包括竞赛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演示和现场答辩4个环节。竞 赛论文和教学设计采取盲评的方式进行,即竞赛论文和教学设计中所出现的选手信息被遮挡,提高了评委打分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演示和现场答辩环节,在出场顺序和选题上采取了抽签形式,分数当场核定并公布,尽可能地实现公开、公平、平等、公正的理念。并且,现场答辩的题目在比赛之前已经对选手们公开,比赛时题目不重复出现,突显了比赛重在普遍准备、普遍提高的过程。评委们在打分的过程中,重点考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淡化选手们授课内容、所属学科和职称的不同,真正让爱教学、教学好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全校形成热爱教学、研究教学的气氛。
三、积极备战校外教学比赛,提振学校业界影响力 2014年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参赛的校外教学比赛有:第二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首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学校中药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辽宁省第二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其中,前两项比赛是全国性的行业比赛,学校高度重视。在赛前积极筹划,组织参赛选手教学演示,校内外专家评课,选手们认真改进,团队精诚合作,最终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医学教师比赛,我们派出的两名选手均取得了各自参赛组别的一等奖,中药学教师比赛,我们派出的三名选手均取得了各自参赛组别的二等奖。我校教师在全国性 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反映出我校教师高水平的教学能力,提振了学校在全国业界的影响力。
四、定期举办教育教学讲座,力求教师普遍受益 2014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举办教育教学讲座8场,内容涵盖师德、人文、心理、教学方法、课堂设计等多个方面,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参加人员累计400余人次,达到了全校教师普遍受益的效果。为了配合学校职称晋升中关于教师听讲座的要求,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设计制作了《学术讲座记录手册》,每位教师人手一本,作为教师听学术讲座和教学讲座的痕迹管理使用。
五、举办教学研讨座谈会,选派教师外出培训,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举办中医学参赛教师座谈会、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座谈会。教师、教学专家、管理部门,三方面群体就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教学示范课等内容充分交流,互相促进。
选派相关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教育厅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带领学科教学骨干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导师培训班”,选派相关课程教师参加微课培训。通过这些培训项目,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加强了教师与外校同行的交流,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
7.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 篇七
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定位
根据目前各高校所成立的发展中心来看, 基本上存在两种组织形态:一是独立实体机构, 此类教师发展中心具有独立的实体组织机构, 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质量评估与研究工作, 属于学术与教学服务机构;二是多部门组织参与、挂靠某一组织部门的“虚体机构”, 此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挂靠于某一机构, 是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虚体组织”, 主要职能是从事教师培训等工作。由于高校所处地位不同, 导致高校对发展中心的组织定位也有所不同。从目前所成立的机构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定位形式。
(一) 学术研究组织
教师发展中心定位于学术与教学服务机构。这种定位主要是在重点大学, 具有示范性的重点高校。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发展, 并服务于教师职业发展是此类机构的中心职责。通过研究, 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此类机构属于学术型机构, 也是相对教师发展而言的研究机构。
(二) 行政组织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根本任务是“教学服务、教师发展”。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使广大教师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 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掌握高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 并付诸实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探索有效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形成成果并予以推广。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为全校教师的各种教学环节提供服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致力于弘扬教学文化, 开展教师培训、个性化教学咨询、教育教学研究等多方面工作, 利用教学评价结果检验教师的能力和教学效果。
(三) 协会组织
这是一个类似民间协会的组织, 它既不是一个行政职能处室, 也不是研究机构, 而是以“教学服务、教师发展”为宗旨的一个服务机构。这种组织主要为发挥教师之间的自由组合与协调, 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交流与协作, 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组成联盟。同时, 也是辅助教师发展的服务性专设机构, 为教师教学提供及时的辅导和支持, 此种发展中心在于为教师教学提供发展性服务。
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定位
(一) 教师教学培训
组织在职教师教学发展培训, 新教师、研究生助教岗前教学基本技能培训, 大学教师专题项目培训;完善教师和管理人员日常培训制度建设。请专业人士为教师提供教学理念和技能、研究能力和方法、学术道德和师德等方面的培训, 组织教师进行交流, 帮助教师规划职业生涯, 促进教师卓越发展, 重点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 对其他教师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为全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条件与帮助, 对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二) 教师发展研究
组织开展教学发展需求调研, 对基层教学组织活动进行调研评估, 加强教学效果测评和学生评教信息反馈, 以评促发展;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检测评估制度, 提高教学培训、支持工作的针对性。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专题研讨与分享活动, 研讨教学问题, 交流并分享成功经验;为教师提供合作大学的跨校教学交流。
(三) 教师教学服务
通过课堂观摩、录像及分析、微格教学、教与学咨询等, 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服务;为学校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提供教育教学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服务;为需要的教师提供教学咨询、诊断与指导, 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提供教学之外的各种研讨会, 帮助教师疏导情绪, 解决教学和生活之间的矛盾, 如减压、合理安排工作计划等。
(四) 教学示范与推广
以带动区域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为己任, 充分发挥中心的示范作用, 向其他高校推介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模式, 培训管理人员, 向其他高校推广优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 推广最新的教学技术成果。示范中心的建设是为了引导高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从而满足高校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三、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职能分析
(一)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从高校人才培养角度而言, 教师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播四大职能是现代大学具备的基本职能, 这四大职能的承载主要是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是实现这四大职能的直接因素。因此, 高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 学校的发展为学生的成功成才创造条件, 学生的成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教学发展主要是指通过改善教学条件,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在现实中, 对部分刚刚从高校或是研究院 (所) 毕业, 缺乏从事高校教学实践与能力的教师, 可以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培训与学习, 让其掌握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理论。教师发展中心作为一种组织机构, 它的存在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成立, 也是组织在支持教师的发展。教学发展中心可以利用有利的条件建立简历教学档案袋、开设教学研讨班、分析和改进教师教学技巧、运用教学技术等各种与改善教学相关的活动[1]。另外, 组织机构的存在也是一种制度保障, 组织机构处理教师教学的日常性事物, 并且围绕教师的教学开展业务活动, 这是机构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基于此, 从高校自身因素讲, 成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也是一种必然。
(二) 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高校教师是学校得以良性生存之本, 没有优秀的教师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 优秀教师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础。作为教学管理部门, 其主要职责就是为全校师生服务, 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 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 从而有效带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进而减少教学管理部门从事检查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上课等情况的精力, 为全校师生创造更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在学校与二级学院的二级管理中, 虽然教师隶属学院的学科, 但是, 除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之外, 新教师的教学成长基本游离于学科之外, 归学校一级专门行政机构管理, 这就造成教师归属于学院, 但是教师的培养游离于学院之外。就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而言, 这些新教师基本上未经历过培训直接上岗, 缺失中间助课环节, 势必造成新教师教学环节的脱节。
(三) 推动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师交流
不同高校之间的教师由于知识背景不同, 存在教学方法与方式的不同, 这就造成知识接收方式的不同。作为高校教师, 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师发展中心这一中间媒体, 可以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新教师提供专门的学习平台。比如, 师范院校的教师大多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 具备从事教学的基本素质, 可以为工科学校的教师提供理论学习指导;工科学校教师可以为师范院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同一学科之间的交流, 重点大学的优秀教师教学视频可以供一般高校的新教师分享, 从而带动本学科教师研究教学, 促进教学。
(四) 建立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
从个人角度而言,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自非师范院校, 这些教师当中大部分都是重点大学、研究所博士毕业, 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 但是刚毕业就走上教学工作岗位, 缺少教学实践;况且部分高校由于教师资源缺乏, 青年教师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观摩学习而直接从事教学工作, 存在毕业就上岗的现象。当前高校教师科研压力重, 教学意识淡薄;改变了过去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局面, 不是为了教学而从事科学研究, 而是为了科研而从事科学研究。由于种种不完善的教师培养制度, 淡化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 导致教师个人产生厌教、积极性挫伤等问题;引导高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使教师培训制度化, 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从教学管理来看, 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的能力严重不足, 不论是重点大学还是非重点大学, 教师讲课过程基本就是电影式播放, 没有经过扎实、充分的备课过程, 从而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 教师厌教, 学生厌学, 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在部分优秀教师看来, 新教师基本不具备从事高校教学的能力。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能够有效带动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的关键所在。
(五) 为教师发展提供现实条件支持
作为一个专门为高校教师服务的部门, 其存在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也是为高校教师发展提供现实条件, 为教师教学的发展创造一种条件, 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为教师的生活与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实体性的教师咨询与治疗机构, 能够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没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就无法从实处着手。教师发展应该有专门为教师发展的机构才是关键, 没有组织机构与制度的保障就无法实现预想目标。教师发展中心是为教师发展而设置的专门性治疗机构, 不但要为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而且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这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存在的现实意义。作为实体性机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经常举行学术交流, 让年轻教师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与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8.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 篇八
关键词:TOWS分析;西部;县级职教中心;战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县级职教中心是在县域内主要由县级政府统筹管理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是县域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的龙头,一般是县域内最重要的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机构,具有政治教育、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社区教育的重要功能。发展好县级职教中心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县域居民文化素质、提升城乡居民致富能力和提供县域经济发展所需专业劳动力及智力支持的内在要求。
截至2012年,我国县级职教中心总数大约占到全国中职学校总数的33%,在校生达全国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2.3%。但是,与同层次城市职业学校相比,县级职教中心仍相对处于劣势,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城乡差距更大、经济环境更弱,西部地区县级职教中心的劣势更为明显。西部地区县级职教中心普遍存在着招生规模偏小、专业课教师匮乏、“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硬件资源水平偏低、校企合作困难、统筹功能未得以完全发挥等问题。这些问题部分是由地方经济环境或者是政府管理机制产生,部分是因学校管理决策缺位或失误导致。西部地区县级职教中心如何发展,是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领导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借助著名的TOWS分析矩阵所提供的分析视角,阐述不同类型职教中心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以期有助于西部地区县级职教中心的改革与发展。
二、TOWS矩阵分析
T O W S矩阵是1982年由著名管理学家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从哈佛政策模式中的SWOT分析法发展而来,它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概念框架,这种分析有利于把外界威胁(Threats)和机会(Opportunities)及组织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薄弱环节(Weakness)等四类因素结合起来,帮助人们形成清晰的战略选择,因此TOWS矩阵是战略设计者们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常常采用的一种系统分析工具。
下面是采用TOWS矩阵对西部县级职教中心所处宏观环境中的威胁、机会和西部县级职教中心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所作的综合分析:
(一)外部环境给县级职教中心带来的威胁(T)
一是县域经济实力薄弱,无法为县级职教中心提供充足的投入。
二是县域经济整体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鲜有上规模的企业,无法为县级职教中心提供好的校企合作环境。
三是城镇化建设带动了资源和人口的城镇化集聚,促进了城市就学取向。
四是交通变得更为便捷,这进一步削弱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吸引力。
五是县域综合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及收入与城市相距甚远,县级职教中心在专业教师招聘上缺乏竞争力。
六是县域文化落后,尚文风气薄弱,初中阶段辍学率较高,外出打工者居多。
七是县级政府不够重视,部门利益错综复杂,县域职业教育统筹乏力,县级职教中心的核心地位尚未凸显。
八是人口生育率降低,意味着未来学历教育的生源减少。
(二)外部环境给县级职教中心带来的机会(O)
一是国家和省市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决定和政策,有利于推动了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是西部大开发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给西部经济和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会。
三是国家新农村战略的实施,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县级职教中心将有充分用武的空间,比如劳动力转移培训、推广农业科技、培养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等。
四是返乡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扶贫培训等,有可以争取的培训资源。
五是现代知识型社会,终身教育深入人心,人们有中等职业教育潜在求学动机和需求。
(三)西部县级职教中心内部薄弱环节(W)
一是办学资金不足,筹资途径少。
二是很多县级职教中心是由普通中学发展而来或县域内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合并而来,因此总体处于建设和发展的探索时期,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不强,办学规模小,教学设施落后。
三是专业建设无特色,建设重复率较高,专业质量内涵较低,服务于现代农业的涉农专业偏少。
四是县级职教中心办学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社会和学生的满意度较低。
五是学校管理缺乏活力,管理机制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西部县级职教中心所具备的优势(S)
一是在县域内具有相对较强的办学实力,是县域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最重要的机构。
二是具有与县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天然地理优势。
三是具备一定的办学经验。
四是与学生家庭的空间距离近,可以满足学生就近求学的需求。
三、县级职教中心发展战略选择
(一)WT战略,即把薄弱环节和威胁减到最低
通过加强县域内职教资源的统筹力度,赋予县级职教中心更多的社会培训功能与任务,搞活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资源和热情。加大省市级政府的职教经费转移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吸引力。优化专业建设,增强专业的特色化和品牌化,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需要。改善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或实行托管制度,提高办学活力和水平。积极改善县域内文化环境和读书风气,加强普职渗透,降低初中阶段辍学率。对于人口极少、教育与培训需求不大的县,可以考虑采取撤销该县县级职教中心的措施,将极有限的教育与培训需求转移到城市或邻近县的职业学校。
(二)WO战略,即克服薄弱环节,最大程度利用外部机会
先期县级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与高职学校和城市高水平中职学校的校际合作,优化专业建设,改善管理及办学体制,提升县级职教中心服务于县域城乡社会发展的能力。县级政府与职教中心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导向,通过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和扶贫开发,凸显其社会价值,争取获得上级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从而获取来自上级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自身实力不断提升,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将进一步增强,会激发潜在求学和培训动机,获得更多人或机构的青睐。
(三)ST战略,即根据县级职教中心的优势,去对付环境中的威胁,目的是将组织优势扩大到最大限度,把威胁减小到最低限度
利用自身在县域内相对强大的专业实力和教学管理经验,积极与政府各部门、行业企业和高校沟通争取培训资源。要借助政府的政策推动力,积极开展与城市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或加强中高职及大学校际合作工作,通过合作办学使职教中心保持业务上的活跃性,并能提升专任教师、课程及教学等内涵建设的质量,增强吸引力。要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通过设置满足地方急需的专业或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比如针对成人的农业科技和畜牧兽医)积极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生源减少和投入不足的威胁。
(四)SO战略,即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县级职教中心内部的优势及外部的机会
县级职教中心应尽可能地发挥其县域内强大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实力,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发挥自身长处,充分利用外部机会。一是加强校际合作,建立教学基地,使本地学生或学员足不出户也能享受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和培训。二是通过紧密联系县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和扶贫开发等事业,抓住产业转移带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契机,优化专业设置,增强社会培训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上述战略选择并无优劣之分,每一种战略都适应于特定类型县级职教中心最大化效益的最佳选择。因此,各县级职教中心应根据自身实情,调整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9.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携手人大法学院 篇九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携手人大法学院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3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2015-2016春 季学期教学发展研习营“法科构建与人才培养:法学教育的新视界”顺利召开。本次研习营由国家示范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法学院共同举办,邀请日本著名刑法学家、日本司法考试委员会委员长、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学术院山口厚教授,以及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金教授,与参会人员共同分享日本法科教学 的脉络及演变,以及当下日本刑法教研的现状,旨在以“他山之石”推动我国法学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来自全国35所高校、法务机构的100余位老师、专家和法务工作者参与了本次活动。
2015-2016春季学期教学发展研习营现场
在开幕式上,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教授致辞时表示,法学教育承担着未来法律人才培养的重任,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的、战 略性、前瞻性的支撑。没有健全的法学教育机制,不可能有完善的法学研究体系,更不可能建成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而在这方面,日本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以人为鉴”,不仅将有助于我们反思法学教育之得失,更对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田教授表示,在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会读和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再学习、重复学习的人。虽然中国法学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要想继续在世界法学之林顶天立地乃至开天辟地,中国法学教育必须在反思中前行,而互相沟通与借鉴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希望通过教学研习营的举办,打造交流、交通、交融的人大教学学术社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的人大教师发展文化,从而使得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真正成为名师的家园、学生的乐园,真正发挥国家示范中心在全国高校的示范、引领和幅射作用。
10.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 篇十
简
报
编辑: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 2018年8月13日
2018年8月13日,盐都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师能培训在教室发展中心报告厅举行,全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128名骨干教师参加此次统编教材专题培训。
小学语文研训员汪明华首先介绍统编二上语文教材的特点:教材改版的初衷就是体现国家意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认同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她指出: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
价值和优势,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中。汪明华带领老师浏览了教材,了解教材独特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梯度目标。教材在教什么、学什么方面有了非常清晰的目标。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每个单元,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学习的要素,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使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学更加有章可循。
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盐城市第二小学汪娟主任、盐城市腾飞路小学杨艳琴校长分别围绕识字写字主题、语文园地以及口语交际帮助老师梳理教材,厘清重点,提出具体策略。
【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推荐阅读:
县级骨干教师培训体会08-25
评选县级优秀教师事迹材料10-07
县级妇幼发展存在困难09-12
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现状与对策07-16
县级干部公选考试06-17
县级电网调度管理10-23
县级文明村材料06-15
县级智慧城市建设07-10
县级公开课活动简报07-16
县级文明单位申报资料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