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文化交流(8篇)
1.中印文化交流 篇一
擅闯中国领土、叫嚣不惧开战,印度要搞什么?
最近,中印边境不太消停。
从6月26日起,中国外交部、国防部连续对印度媒体“爆料”的“中印边境两军对峙”事件进行表态,外交部发言人更是拿出照片,证明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境”;
而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陆军参谋长号称,印度此次是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应对中国、巴基斯坦和国内的安全威胁,并声称“的印度已经和1962年不一样了”。
所谓“2.5线战争”,提法来源于1960年代冷战时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担心苏联和中国在欧亚的威胁,提出要“在欧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同时在亚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在世界其他地区应对一场小规模地区冲突”(1+1+0.5)。
至于1962?那一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印度的结局是“惨败”。
那么,回到这次,到底边境上的冲突是什么情况?
事端
其实,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这场对峙从6月16日起便已开始。印度的说法是,“印度莫迪听取了国家安全顾问和外交部长的报告,称中方使用推土机拆掉了印度之前设立的碉堡,但双方边防部队没有发生争吵和直接的肢体冲突”。
不过,印度媒体的报道也前后矛盾。之前,该国媒体称“中国军队越过锡金段边界线入侵印度领土”;28日《印度斯坦时报》则援引该国陆军参谋长的话说,“印度领土并未遭受入侵”。
而根据中方外交部、国防部的回应,事情的缘由则是解放军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时,印度边防人员越过中印边界的锡金段,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方施工。
陆慷展示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到,印度士兵和车辆明显越过了作为边界线的分水岭,进入到中国境内。这张照片拍摄于6月18日。
既然该国陆军参谋长承认“印度并未遭受领土入侵”,为何又要作出“准备2.5线战争”、“印度已非1962年时”这样的强硬表态?
这其中有历史和现实两重因素。
历史
从历史角度,我们先要搞清楚“中印边界锡金段”是什么东东。
说来话就长了。简而言之就是,锡金这段的边界,依据的是1890年就签订的《中英藏印条约》。该条约当时划定的是西藏和锡金的边界,而在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之后,就变成了中印边境。
根据这一条约,西藏和锡金的边界是一座分水岭,界线是山的顶端。这也就是外交部29日展示之照片中的那座山的顶端,照片中划出了那条红线——
外交部的声明说得很清楚:“根据这一条约规定,洞朗地区属于中国领土,印军越界地区的分水岭非常清楚。印军越界进入了中国领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印军此举违背了历史界约,也违反了印度历届政府的承诺。”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印度越界之后,进入的是中国的洞朗地区。这个地区位于西藏南部,是中国、印度(锡金邦)、不丹三国的交界处。而印度、不丹,正好就是中国邻国中唯二没有与中国签订明确边界协议的国家(不丹同中国仍未建交)。
而由于《中英藏印条约》签署于100多年前,当时的边境划定非常粗糙,跟新中国之后与其他国家签订的精确边界划分不可同日而语;但洞朗地区,则一直属于中方领土且中方实际控制(上世纪不丹边民要进入洞朗过牧需征得中方同意并缴税、中方边防部队和牧民每年在此巡逻放牧且修有设施等)。
由于这些原因,中印经常在边境相持。最近一次有影响力的对峙发生在9月,当时印方派兵越界到中方实控线一侧1.5公里,拆除中方一个在建的哨所,引发中方军队采取反制措施,增加了军队部署。
而此前,即便是中印在边境东段的“对峙”不断增多,也从不曾发生在锡金段的边界。事实上,中印双方都认为中印边界的锡金段没有争议。20年初,中国驻印大使还提出,双方可以商谈锡金段的边界条约,争取实现边界谈判的早期收获;印度外交部发表的声明中,也并认为对主权归属问题提出任何怀疑。
那为什么印度又突然在这里跳出来搞事情呢?
控制
这就涉及到现实因素:不丹是在印度的控制范围之内。
6月30日,印度外交部在“沉默”数天后终于发表声明做出解释:“应不丹皇家陆军的要求”,印军主动要求出来替不丹“出头”。
声明称,中方正在修建的道路将深入(inside)不丹领土,不丹要求恢复到2017年6月16日时的状况。“基于不丹皇室与印度政府在涉及共同利益的事件上的磋商传统,并与不丹皇室协调后,在洞朗地区的印方人员前来抵制中方,目前抵制仍在继续”。
声明同时对印度“热心助人”的举动做出解释:“这样的道路建设意味着极大地改变了现状,对印度而言具有严重的安全内涵”。
虽然印度言之凿凿,称是不丹有这个需求;但事实上,不丹的声明里,压根没有提到需要印度“出面”,也没有说和印度磋商过。不过,以印度对不丹的控制程度,显然稍后不丹也不敢站出来澄清事实。
其实,慑于印度的“淫威”,不丹一直小心翼翼地不敢触犯南亚霸主。
7月不丹大选前,印度赤裸裸地宣布,停止对不丹家用煤气和柴油的补贴——这一举动,立即使当时执政的和平繁荣党落败;几年前,不丹前首相吉格梅,不过是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时同中国领导人进行简单会面,这就已经让印度决心要“痛下杀手”。
同时,由于洞朗地区的地理位置过于重要,“兵家必争”,因此印度一向视解放军在这一区域的部署为“威胁”。直到现在,印度方面自己设定的作战设想,都担心解放军会从这里经过锡金南下。
另一个因素就更有意思:发生在6月中旬的“对峙”,为何偏偏在莫迪访美时被大肆“爆料”出来?罕无人烟的边境地区进行的对峙,视频显然只可能在军人手上,私营的印度媒体如何能够得到呢?合理的推断只能是:这是印度官方给媒体喂的料。
那么,印度官方为什么要这么做?
手段
首先,这也不是印度第一次告“洋状”了——印度核试验时,印度前瓦杰帕伊就曾写信给克林顿,称“中国威胁”导致了印度要发展核武器。
这次呢?难道是莫迪为了采购美国的先进防务技术和设备,特意释放出“中国威胁”,也让特朗普看到印度在亚太区域内具有平衡中国的价值吗?
如果是这样,莫迪访美似已达到目的。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重申了美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称印美紧密的伙伴关系是这一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核心(central)。美国仍将支持印度早日成为核供应国集团、《瓦森纳协定》、澳大利亚集团的成员,重申美国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同时,特朗普承诺维持奥巴马时期与印度的高水平防务合作,承认印度是美国“主要防务伙伴”;出售给印度的22架“捕食者无人机(Predator Guardian drones)”,是美国的北约盟友才享有的“待遇”。
如此看来,莫迪访美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也该在这一问题上收手了。但是,为什么仍旧没有撤兵呢?
另一种猜测:莫迪试图将中印边界问题的谈判路径按照印度的期待来进行。毕竟,20访问中国时,莫迪就两次提及要澄清实控线:“我认为,澄清实际控制线将大大有助于我们努力保持和平与安宁,请求重启澄清实际控制线的停顿过程。”
然而,中方却认为,双方应该寻求“综合性的举措来控制和管理边界以确保和平和安宁,而不是必须只有靠澄清实控线这一举措”,双方“可以尝试达成关于边境行为准则的协议”。
第三种猜测则具有一定程度的“阴谋论”色彩:难道印度要重演吞并锡金的故事,把不丹发展为下一个“锡金邦”?——当年吞并锡金的方法是,先找个由头,让锡金国内的反印(或亲中)力量暴露出来,后借机以保护锡金的名义,把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逐步清除掉反对势力,最后再通过锡金议会投票表决,“自愿”加入印度,实现锡金灭国的“愿望”。
印度标语:“拉萨、北京,我们会去的”
莫迪政府上台以来,提出了“周边第一”的政策,将南亚邻国放在外交的第一位。为此,一方面,在同周边国家的传统争议问题上大胆作出妥协(如印孟在领土互换协议、海上划界等问题上的大胆突破),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寻求通过进一步的联通将南亚邻国同印度“捆绑”。
比如,印度现在搞的小型南盟BBIN(孟加拉、不丹、印度和尼泊尔),就在不断推动《BBIN机动车协议》和《BBIN铁路协议》。按照这一协议,这些国家可以和印度互联互通。
不过,就在孟加拉、印度、尼泊尔议会相继通过这一协议后,不丹全国委员会(亦上院)否定了这一协议。其给出的理由是,“如果其他国家机动车都可以进入不丹,将给不丹带来更多的污染和环境破坏”——而深层的担忧,则是关于印度人大量涌入只有70万人口的不丹的国家命运之担忧。
因此,此次印度“一反常态”地与中国军队相持(在此前从未对峙的中印非争议地段、主动替不丹“出头”),是否是在寻找往不丹加强派驻军事人员的机会?
答案不得而知。但对不丹王室而言,真正考验政治智慧的时候到了。而不丹王室的“主动”民主化,将可能招致的祸福,也有待历史检验。
至于印度陆军参谋长叫嚣战争的言论,除了国防部发言人敦促其停止此类言论的表态外,网友的留言态度则更明晰:印度的确不是1962年时了——当时,印度和中国国力相当,现在印度则远被中国甩开;而2017年和1962年的印度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认为自己很强大。
文/醉卧沙场(南亚问题学者)
美国媒体近期报道,根据公开视频显示,西藏军区机步旅近日组织演练,某新式轻型坦克出现在雪域高原。这款35吨级的新式轻型主战坦克,为了适应山地作战,炮管专门调高了位置,此外炮塔的正面防护也比96A坦克更强,远超印度的90S主战坦克。请介绍这型坦克的有关情况,它的部署是否是针对印度?
国防部:近日,一款新型坦克在西藏进行了高原试验。该试验旨在对装备性能进行检验,不针对任何国家。
2.中印文化交流 篇二
关键词:商务交往,中国,印度,文化习俗
在世界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 中国和印度在社会文明发展史上, 尤其在亚洲社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自古就同属文明古国, 同属亚洲文化系别,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在东方文化中占有主导性地位。两国的文化习俗有很多共同点和不同点,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 受历史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地域环境、自然环境、战争因素、政治和经济体制等的影响, 文化习俗也有很大的变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很大的变化。但是, 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宗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 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容纳, 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的内涵。而印度是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 语言多样化, 各个种族有其独特的文化, 又相互兼容, 而宗教信仰则是印度的一大特点。自古以来, 印度是一个宗教王国, 各种宗教并存相容, 这很大由于历史因素形成的。从印度可以追溯的历史公元前2000年开始, 雅利安人第一次在印度北部定居的移民浪潮开始, 到近代的英国殖民时期, 印度都用其伟大的同化精神和忍耐精神取胜, 形成现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容并存的独特文化特征。
中国和印度作为东方的两个大国, 不但文化上源远流长, 在商务交往中也是日益频繁。但是,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在商务交往中我们需了解双方的差异, 以产生避免误解。下面我们根据商务交往中的经验, 探讨一些最为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 见面时大多采用国际商务惯例, 握手、点头致意、或者鞠躬。在印度, 教徒之间多用佛教手势--双手合十礼, 但是也有使用握手礼的。在使用双手合十礼的时候, 手举到的位置不同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在见尊敬的长者时, 则要弯腰触摸长者的脚。而且, 在印度, 男尊女卑观念还非常严重, 女性地位很低, 在于女性见面时, 不要行握手礼, 行双手合十礼, 轻轻鞠躬。而遇见小孩的时候, 在中国, 长辈经常会摸摸孩子的头以示喜爱, 但是在印度, 摸孩子的头部是非常忌讳的。而且他们认为澡盆里的水是死水, 孩子洗澡后会遭灾、夭折等, 所以多用活水洗浴。
吃饭时, 中国人多使用碗筷。左右手基本没什么忌讳, 递东西注意不要从头顶递过去就好了。餐桌礼仪也多使用国际惯用的, 但也有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餐桌礼仪。而且, 中国的酒桌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但是在印度, 许多正式场合, 他们也开始用刀叉。但是私底下, 还是习惯于抓食。他们认为右手干净, 用右手递食物, 与人接触也忌讳用左手。吃饭时, 多使用盘子, 一般用右手抓食。甚至稀粥也用手抓食。他们认为作用肮脏, 使用左手是对别人的侮辱。但是现在城市里很多人也使用西餐礼仪。
在中国, 佛教也一度盛行过。现今, 还有各种宗教团体, 教徒人数众多。而且在中国, 自古就兴建很多寺庙, 迄今香火还是依然旺盛。但是烧香拜佛却又很多讲究, 进门时不可走中间的门, 走两边, 走哪边先迈哪只脚, 不可踩门槛;进入大殿后不可大声喧哗, 不可拍照;除烧香拜佛所需之物外, 不带其他东西进入;佛殿内右绕, 不可左旋;佛殿内, 不可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 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 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 以示恭敬;进香时三根香, 女性右手在上, 无香时, 行双手合十礼, 微微鞠躬, 心诚则好。在印度, 因为牛被视为圣物, 若要进入印度教的寺庙, 身上绝不可穿以牛皮制造的东西, 如果穿了牛皮制造的东西, 会被视为犯了禁戒, 皮带、皮鞋、皮表带、手提包等牛皮制品, 都不能入其寺门 (在印度牛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大街上、田野里悠闲的走着, 车、人都要让道, 不能杀牛, 因此牛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印度社会的一大负担) ;印度人走进寺庙或厨房之前, 先要脱鞋。不论男女老幼, 都要把鞋放在门口, 赤脚进去。他们认为, 若穿鞋进去, 既不礼貌, 也不圣洁。进入印度的庙宇或清真寺, 要跨过门槛而不能踩着门槛过去, 进寺庙要光着脚, 事先要在入口处洗好脚以表示礼貌;如果进入回教寺庙, 则不能穿短裤或者无袖背心, 也要求脱鞋;如果去锡克教寺庙, 则要提前戴上头巾或帽子, 然后脱鞋才可进入。
着装上, 中国人的着装基本是现代装, 首饰作为装饰品, 可有可无。在着装礼仪方面, 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务礼仪, 但是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穿种族传统服饰, 带传统配饰。而且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服饰, 比如, 苗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在印度, 首饰是人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印度男女多有配带各种装饰品的习惯。即使是家境不好的妇女, 也会佩戴一些不值钱的金属或塑料首饰。自古以来, 印度人就认为, 向女子赠送首饰是男子应尽的义务, 女子也应充分利用首饰来打扮自己。印度人大多穿传统服饰, 在城市里也有穿现代装的, 但是女性极少穿现代装。印度女性喜欢在前额中间点有吉祥痣, 或在中分的发根处点上颜色, 其颜色不同, 形状各异, 在不同情况下表示不同意思, 它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在对比学习时, 中印两国之间的文化习俗有相同点也有很多的不同点。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在商务往来中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解, 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不论是在政治文化的交流上还是在商贸往来上, 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檀江林.中国文化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02.01.
[2]郭爽.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01.01.
[3]刘淼.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01.01.
[4]高天星.中国节日民俗文化.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8.01.01.
[5]万建中.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06.01.
[6]李杨.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中原农民出版社, 2010.02.01.
[7]王树英.印度文化与习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01.
3.中印民间交流应体现善意 篇三
过去的十几年,中印两国关系取得了较大发展,双方的政治互信、双边关系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2003年中印两国总理签署的“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就提出了今后中印建立新型关系的指导原则。2005年中印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中印关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后,中印双边各领域在此基础上稳步发展。国际合作中,两国在“金砖国家”、“基础四国”、多哈回合谈判中保持着密切沟通与配合,并就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协调着立场。经济上,2000年双边贸易总量为29亿美元,2012年的中印贸易额已达665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在南亚最大贸易伙伴。防务安全领域,中印军方高层互访增多。2006年双方签订了《关于在防务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还建立了防务安全磋商机制,举行了海军联合演习、陆军联合训练。
当然,中印两国间的问题还有不少,如边界问题、印度对华高额贸易赤字、中资企业在印度投资受阻等,但是这些在双方官方的努力下和克制下,总是会得到理解、克制和合理的解决。最近中印边境地区发生的“帐篷对峙”事件,就在双方的努力下得到了化解。
与此不协调的是,印度社会舆论却时不时地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添上一抹阴影。这些年来,印度媒体在涉华报道中发出不少嘈杂的声音,如利用边境问题经常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入侵印度领土”,利用跨境河流制造“中国垄断水资源”的新闻,还对与印度关系不大的“南海问题”异乎寻常的“热心”,并放大一些两国间的商贸纠纷……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梅农曾这样认为,中印两国媒体的交流是不够的,中印两国的交往虽然有长久的历史,但双方之间并不是非常了解。缺乏交流固然是现实,但是在中印官方保持互信、中国对印报道基本客观的前提下,印度媒体作为中印交流的重要媒介,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善意和姿态,引导对中国客观的评价。
中印边界问题是复杂的长期的,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双方政府拿出最大的诚意和决心,也需要双方民间和舆论的相互了解和支持。而这种支持和了解,恰恰是夯实中印双方政治互信,提升双边关系的重要基础。另外,双方民间交流的其他方面,如文化、教育、宗教等人文领域,更是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的重要方式,但据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学习的印度学生只有三四千人,而印度媒体派驻中国的记者很少,这充分说明双方交流严重不足。加强双方民间的善意交流,中印两国官方应该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较此前对华报道“毫不客气”的论调,印度媒体已经大幅扭转了基调。5月17日的《印度时报》将李克强访印称做“一个绝佳机会”,呼吁政府更加务实,不要坚持用陈旧的原则解决21世纪的双边问题。5月19日的《印度时报》也一改高度关注双方冲突的报道风格,在头版刊发文章,透过中印专家的观点阐述两国无可争辩的互利共赢现状。
4.《中印边境战争》观后感 篇四
看了中印边境战争的纪录片之后,我对中印边境战争已经那个年代内我国的形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藏南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英国在中国并未承认的情况下,擅自画出了“麦克马洪线”,这才逐步使中印边界发生了分歧。
1962年6月印度向中国挑衅,10月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国在这此战争中处于优势,但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立场,为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缓和由印度当局造成的严重局势,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结果,中国方面:从麦克马洪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
我认为,中国军队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却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除了胜利者的名义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纵观历史,中国一直都是表现出一个大国的风度,始终保持着中立,友好,和平解决的态度,这使我们长期处于被西方列强欺压的一个被动局势。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力,长途跋涉到环境恶劣的地方,就是为了讨回本来属于我们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然而,我们却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了别人。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虽然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印度也得到了骂名,但是却引出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最近的黄岩岛归属问题。据我们所知,黄岩岛是中国固有土地,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然而,菲律宾不顾中方严正交涉于警告,不断挑衅,强行霸占并私自改名。菲律宾就是仗着中国历来“好说话”,嚣张跋扈。倘若中国再一次退让,把土地拱手相送,那么62年的悲剧将会再一次上演。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们的土地将有可能不断的被强占!
5.中印文化交流 篇五
与其它大的邻国相比,印度是令中国在外交中比较纠结的一个国家。
印度不象俄国。
俄国由于冷战的历史总被西方国家惦记着。无论俄国如何表示自己热爱和平,西方国家似乎只有把北约扩展到俄国的所有邻国才能真正放心。即使中国不去拉俄国,也总会有哪个西方国家时不常地去惹俄国。只要普京还在位,俄国与西方的关系就总会有点问题。前苏联垮台后叶利钦曾经一厢情愿地想带领俄国变成西方的一员,结果证明以俄国的体量想去实现这一目标实在有点难。这次乌克兰危机使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一时半会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印度也不象日本。
日本自从20世纪初与英国结盟开始就认定只有傍定世界老大才能为日本带来利益最大化。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曾经独出心裁(实际也是认定正在崛起的纳粹德国将成为世界老大),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结果在二战中一败涂地,还挨了两个原子弹。二战以后从吉田茂起就跟定美国。即使中国再想拉日本,一旦中美之间出现冲突日本选择站在中国一边的几率是零。这不仅是因为历史问题的纠缠,也因为日本的民族心理很难咽下被中国超过的这口气。
印度在中国外部环境中的角色则更复杂。一方面,它具有种种令中国想与之接近的各种条件: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极具潜力的大市场,是金砖国家的一员,今年又要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印度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经常有很多政策立场的相似点,并且也经常合作。
但是另一方面,印度又经常与中国发生各种龌龊:今天要拉上日本和越南干预南海问题,明天又闹出点边境纠纷或者干涉西藏问题。印度身上各种矛盾的共存经常令中国对它打也不是,拉也不是。
去年习近平访问印度,到访莫迪家乡古吉拉特邦。
印度对中国的战略“造势”意义
中国应该如何处理与印度的关系?中国首先应该认清印度身上影响双边关系的负面因素有哪些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然后再讨论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不让这些因素对两国关系造成大的负面影响,至少把它管理在可控范围。
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受大国外交和友好外交思维的制约,手段单一,始终在处理与印度的关系上找不到有效的办法。直到这次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才开始以对冲的手段处理与印度的关系。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才是有效的办法。
印度在对华关系中有以下几个很难轻易改变的不利因素。
第一,争当大国的心态。
中国人事事与美国比,连欧洲和日本都不太放在眼里。而印度人却是事事与中国比,这一点连西方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这种民族心态下,在国际关系中只要有能超过中国的机会和选项,中国不可能指望印度会放过。
当然,印度的大国心态对中国也不全是不利。由于这种大国心态,印度很难像日本那样接受美国指挥。
第二,1962年中印战争留下的阴影。
对中国人来说,那场战争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而对印度人来说则完全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962年战争对印度人的心理影响,与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人的心理影响有相似之处,尽管在中国人看来这两场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第三,尚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只要边界问题不解决,两国关系永远是脆弱的。每次小的纠纷都可能引起民族主义的强烈反弹,使双边关系大幅度倒退。
第四,西方国家的拉拢。
自从中国崛起之后,印度作为对冲中国的筹码的价值大大增加。莫迪上任后各国争相邀请,一时间风头无两。印度看到这点后,已经开始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主动地拉拢西方国家,谋求建立其对华关系中的优势。这个趋势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恐怕会一直存在。
以上因素的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不能指望用传统的友好外交和大国外交搞定印度。
印度不会因为中国想友好,就不与中国争当头号发展中大国;
印度也不会因为中国提供投资,就会忘记1962年的那场战争;
印度更不会因为中国想和平,就放弃对有争议的领土的立场。
而以上这些倾向会随着西方国家加大拉拢印度的力度使印度更容易以为自己有了与中国竞争的资本。中国为印度修高铁也好,建设工业园区也好,都不仅不会使这些倾向发生本质的变化,甚至有可能间接地强化它们。
当然,中国对印度也有很多优势。
首先,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必须靠中国来陪衬。与中国崛起本身成为国际上强烈关心的焦点不同,印度一直是作为金砖国家的一员引起国际上的注意的。抛开对冲中国的需要,印度对西方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其次,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在地缘政治中对印度构成有力的牵制。
再次,中国有印度经济发展亟须的的资金与制造业。
西方国家虽然想如何把印度扶植成制衡中国的先锋,但是都面临着财政困境,而私人企业不会完全听政府的。没有有利的投资条件,西方的私人企业根本不会去投资。印度人并不傻,不会相信那些口惠而实不至的忽悠。中国手里的资本就对印度有足够的诱惑力。
中国对印度的另一大优势是在地缘经济中的地位。
在地缘经济层面,中国对印度和印度周边国家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印度对中国和印度周边国家的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印度的地理条件有极大的局限性。
其北边是喜马拉雅山,把印度与欧亚大陆隔断。西边是老冤家巴基斯坦。只要与巴基斯坦关系紧张,印度就无法指望从陆上往西去。就凭这两条地理上的原因,印度就基本上无法在欧亚大陆上有很大的作为。
中国既不指望从印度获得去印度洋的出海口,也不指望通过印度去任何其它国家。中国可以通过中巴铁路为印度提供去中亚的陆上通道,以及向西去伊朗的陆上通道。印度却没有什么可以对中国提供的有价值的通道。
印度对其它邻国的意义也基本一样。印度的邻国们从地理上可以完全与中国直接相连,而不用经过印度。
从地理条件上来看,印度唯一可以扩大影响的是东南亚。但是,东南亚国家一直侧重海洋,用不着非要从陆路经印度去巴基斯坦和伊朗。
印度对中国在地缘上的主要意义是在海上。从商业的角度看,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域。因此,它在军事上必然成为必争之地。印度一直想把印度洋当成自己的后院,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对如此重要的海域,世界上各大国不可能允许印度在此一家称王称霸。虽然印度处于印度洋的中央地带,貌似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如果中国与美国不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印度自己在印度洋能对中国能做些什么?能做的可能有限。如果中国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印度是否参与已经意义不大,因为美国海军自身就有足够的力量打击中国。
综合分析上述条件,毋宁说印度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更多的是在国际政治经济中造势的需要,而不是实质性的。
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到底应该如何与印度打交道呢?我们不妨从三种不同的视角,即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经济的视角,来分别分析一下。
帮不帮助印度,这是个问题
地缘政治看重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它倾向于以零和的角度看问题,认为邻国的经济发展有可能对本国构成威胁。
必须指出地缘政治的观点是一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看问题的共同角度,唯独中国人似乎不这样看。不仅我们自己不这样看,而且还对其它国家这样看表示非常不理解。
实际上,你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问题,马上就会理解为什么日本,印度,越南和菲律宾非要跟中国过不去。因为它们认为中国一旦强大了,必然用实力说话,变得更难在平等的意义上打交道,因此是一个威胁。
中国人似乎不理解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地缘政治意义。在中国的国际关系讨论中,我好象从来没看到过论述邻国的经济发展将如何威胁中国利益的文章。这可能与历史上中国一直没有深度参与国际事务有直接的关系,也可能与中国自己太大,无论邻国如何发展都很难构成对中国的巨大威胁。
然而,随着中国将不断地深入国际事务,中国必须要有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即使自己不用它指导外交政策,也要明白其它国家的行为逻辑。
从地缘政治的视角看,中国如果帮助印度建设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就会引起其它变量的变化,有可能使前边提到的影响中印关系的负面因素变得更为强烈。
目前印度的GDP只是中国的四分之一。两国经济规模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印度挑战中国的冲动。到目前为止,外国公司在印度的投资一直有限。这不仅是因为印度的官僚主义和工会,也因为印度十分落后的基础设施。
一旦中国帮助印度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就部分地为西方资本大举进入印度减少一份障碍。一旦西方投资大举进入,印度对中国资本的依赖减少,印度的大国心态就会进一步膨胀,就更容易有与中国竞争的冲动。
同样的道理,中国在印度建设产业园区也会对中国国内的制造业形成进一步的冲击。从纯粹的地缘政治角度看问题,中国今天帮印度的忙就是在为自己的明天找麻烦。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对有潜在威胁的邻国建立有效的制衡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原则。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中国的邻国拉美国回亚洲的重要原因。而中国还是在毛泽东时代,从战略大局出发,确立了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关系。在最近这十几年里,总是用所谓的大国外交视角看待印度,认为只有搞好与印度的关系,中国与南亚的关系才可以维持稳定。为了搞好与印度的关系,中国外交在很多场合有意控制发展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感叹瓜达尔港整整被耽误了八年的原因之一。
这种大国外交观的一个致命弱点是没有看到大国之间的外交经常是通过中小国家来进行的。代理人战争实际上是国际关系中的常态。在过去的几年里,中美之间的交锋并不是以两国之间正面冲突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中日,中越,和中菲关系紧张的形式来进行的。
同样的道理,目前的美俄之间的交锋,也是通过各自在乌克兰的代理人进行的。中日之间的交锋离开中国与韩国的战略互动也不完整。因此,不敢积极发展与对大国有制约力的中小国家之间的关系必然削弱中国在所谓的大国外交中博弈的实力。
这次与莫迪谈判,中国已经处于很有利的地位。迈出中巴经济走廊的这一大步,又与俄国发表了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联合声明。无论是针对俄国-前苏联势力范围还是伊斯兰世界这两大板块,中国的向西开放,推动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陆权战略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开局。
受其地理条件限制,在现阶段印度参不参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除了宣传以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实质性意义。中方在谈判时应该有足够的底气,犯不着让印度发一个空洞的声明支持一带一路就换走真金白银。
前边提到,印度对中国的地缘意义主要是在海上。然而,当中国通过中巴经济走廊打通了印度洋的出海口以后,印度无论是在家门口还是在南海为中国添乱的能力都会被有效地对冲,因为来自中东的运石油的各国船只必须先经过巴基斯坦家门口才能到印度的家门口和南海。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是中国的古训。
与地缘政治的视角相反,地缘经济看重国与国之间利益的交集。它倾向认为合作可以导致双赢。从地缘经济的角度看问题,邻国发展可以为本国提供更大的市场。在地区中各国越合作,市场就越大。这是中国看问题的独特之处,其它国家想学还真不容易。
从地缘经济的角度看问题,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如果这两个国家实现自由贸易,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正是因为印度现在急需资金和制造业,而中国恰恰需要为大量的外汇储备寻找美元资产以外的投资途径,中国又有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过剩的产能,帮助印度也就帮助了中国自己。
同时,如果获得印度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持,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的造势将会有更好的效果。无论是以俄国总理主张的中俄印三大国,还是以金砖国家的形式出来主张什么事情,对西方都会有更大的压力,对其它中小国家都会有更大的影响力。不用说,还应该加上两国之间的和睦相处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
与地缘经济有直接关系的是中国的另一大外交传统,友好外交。中国文化里有“礼多人不怪”的说法,领导人出访一般都带着大礼。当中国想加强与他国关系时,经常以经济合同作为表明友好愿望的重要手段。
但是,友好外交在过去却经常被乱用。与其他大国不同的是,当中国试图回避矛盾和减少冲突时也经常以送大礼作为手段。前几年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菲律宾挑起了冲突后总统来访,中国居然还送出了170亿美元的大礼。结果却是人家拿了礼后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中国送的礼完全变成肉包子打狗。
友好外交这么个搞法不仅达不到想要达到的目的,反而使对方变本加厉,因为闹的越凶好处越多。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从地缘政治经济的角度看待中印关系,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之间相互矛盾的目标和手段应该保持一个平衡。印度既与中国有利益交集的部分,中国应该与印度保持好关系,同时印度自身又存在着轻易不会改变的,对两国关系不利的负面因素。中国必须要注意在中国的对印政策中管理这些负面因素,不给它们冲击中印关系任何机会。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第一,中国在使用地缘经济手段拉拢印度时,需要确保这些手段日后不会给中国带来地缘政治方面的负面影响。换言之,中国应该与印度加强经济联系,为中国的整体国际战略造势,但是这种经济联系不应该为印度与中国争当老大的冲动提供客观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确保在用地缘经济措施拉住印度的同时在地缘政治方面对印度有足够的制衡能力。
具体地说,中国应该让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和中巴关系的发展与中印关系的发展之间始终保持差距。
这一点与美国处理对华和对日关系很相似。美国一方面积极地与中国接触,而另一方面却坚定地发展对日关系,以美日同盟作为对中国的对冲手段。
同样的道理,每当印度在印度洋和南海挑衅中国,中国就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合作。
只懂友好外交的人可能不理解这其中的逻辑,会认为中国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会刺激印度在印度洋和南海闹事。而印度人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思维的:越挑衅中国,中国越加强中巴关系,对印度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因此印度要想从巴基斯坦身上看到的威胁相对少些,只能维持中印关系的稳定。
这次习近平主席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一带一路战略开局,中国一举投资460亿美元。最近中国还卖给巴基斯坦八艘潜艇。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国对印度的牵制力。
加强中巴关系不仅不会恶化中印关系,反而会和缓中印关系。因为在国际关系中牵制力的作用经常比友好外交要重要的多。这就是对冲战略的原理。在一厢情愿的大国外交下,生怕得罪印度,由着印度闹,在加强中巴关系上缩手缩脚,到头来反倒只能使印度得寸进尺。
而积极强化中巴关系,彻底打通印度洋通道,让印度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在这个基础上再谈为它提供通往中亚和伊朗的陆上通道,进行中印之间的战略利益捆绑,这才能真正地稳定中印关系。
不果断地打通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就缺少与印度战略利益进行捆绑的手段。
第二,在基础设施与工业园区之间选择先投资工业园区。如果先干基础设施,等于是给所有外资搭台唱戏。中国企业即使还能进去投资,也会面临更多的竞争。
对中国的基建企业而言,基础设施的海外市场十分巨大。即使不在印度干,有的是其它国家可以提供市场。
然而,印度由于人口众多,而且经济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国内市场的购买力已经很可观。优先加强对印度的直接投资会帮助中国企业扩大海外市场。在其它国家的企业不愿意投资的情况下,中国的制造业先把过剩产能投过去占领市场。等把市场先占住再修基础设施不晚。这就与在中国的城乡结合部听说哪里要通地铁先去买房一个道理。
有人会担心不先搞基础设施,高铁的订单会让日本人抢去。印度的官僚主义比许多国家都严重,中国应该让日本人先去与印度的官僚主义打交道去。印度的铁路轨矩有好几种,其中主要部分的铁路轨矩比俄国的还宽,与国际标准相距较大。而日本人的高铁自成体系,至今为止只输出到台湾。因此就轨矩而言,无论日本人是打赢还是印度铁道部门打赢,到头来印度的铁路都有可能因为与其它国家采用的国际标准不接轨而把自己锁在南亚次大陆。
第三,中国应该积极掌握新成立的各个国际金融机构对印度的融资和对其它国家融资的平衡,以及中国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对印度融资与中国对印度直接融资的平衡。
印度已经拿走了金砖发展银行的行长,据报道印度现在还正在与中国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行长。这种吃相难看的做法有些过分。
中国既不应该让印度把行长的位置都拿去,也不应该让它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抢到印度去,更不应该在印度从这些金融机构拿到大量的融资后,自己还要为印度额外再大量融资。
在金砖发展银行,中国应该建立对俄国,巴西,和南非的投资与对印度投资的平衡。在亚投行,中国更应该建立对印尼以及其它中小国家的投资与对印度投资的平衡。在这些金融机构,应该设定相对较低的融资上限,这样才更能为中小发展中国家项目服务。
6.中印文化交流 篇六
——观《中印战争》有感
纪录片《中印战争》真实反映了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结束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一幕幕。观看完毕,为中国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叹惋印度曾经的贪婪与愚昧。
仅仅独立于英国殖民统治10年的印度,竟以大国主义的傲慢态度宣布,它要继承英帝的衣钵,企图让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为世界所认可。更为甚者,印度当局不仅继承了殖民主义者对中国领土的侵占,而且还妄图对中国领土进行新的蚕食。但印度方面却是错误估计了形势,它以为它会得到美国和前苏联等国的援助和赏识;以为当时中国经济困难已严重到不可克服的程度;以为美国支持台湾国民党正企图侵犯我东南沿海,牵制了我主要国防力量;以为中苏裂痕加深,中国“孤立无援”。所以,它认定此时是在中印边界全线进攻的“良好时机”,不管它怎样进攻,中国是不敢还手的,因而利令智昏,走上了军事冒险主义的道路。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与侵犯,让一心想要以和平方式解决中印纠纷的中国忍无可忍了。印度的夜郎自大,换来的是中印边界之处残酷的战争。其贪婪与愚昧使其自食恶果,以惨败收场,印度军队阵亡4383人,负伤1047人,同时也带来了国内的形势混乱,人心动荡。此等结局,之于印度乃是必然。作为刚刚独立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理应好好修生养息,巩固国防,慢慢恢复经济,谋求发展。但其却看不清当下的形势,自以为是地想要走军事侵略强国之路。可惜印度有心无力,一则自身国防实力不强,军队战斗力薄弱;二则竟撕下不结盟国家的旗帜,天真地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军事援助,与前苏联等国家反目,失了人心,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这便是行政管理不适应行政环境的典型案例。当时的印度,独立初始,国内形势尚且一片动荡,各种纠纷不断。在此种行政环境下,相对应的行政管理工作自是发展经济,固本培元。但印度当局却果断乱用行政管理手段,走军事主义路线,最终引火烧身,让本就脆弱不堪的国力下滑,最终失去第三世界国家老大的宝座。
反观中国,在中印战争爆发前夕,中国也才踏入建立新中国的13年,国内局势同样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不断:内有十年文革,大跃进留下的祸患,外有台湾国民党蒋介石虎视眈眈。在此行政环境之下,与印度的鲁莽截然相反,中国正确认识当前环境,坚决避免战端,希望采取解决边界问题的方法。但印度一再咄咄逼人,退无可退的中国只好理直气壮地反击自卫。印度军队的不堪一击与中方军队的骁勇善战不可同日而语,一击不敌下印军便溃不成军、仓皇逃窜。在此新的行政环境之下,中国审时度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夺回属于本国的领土后便及时撤军,而未如印度般妄图军事侵略别国。中印战争自此落下帷幕,中方无一人被俘而大获全胜,胜而不骄,见好就收,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刮目相看,更加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第一的宝座。中国的胜利,胜在必然。
这又恰是行政管理成功的典型。中国看清了当前局势,抓住了行政环境的典型特点,适应了行政环境的发展方向,采取了正确的行政管理手段,因势利导,最终走向成功。
由以上中、印两国在中印战争中不同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行政环境的正确把握对行政管理尤为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还有国际环境。这五大重要环境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政治环境关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阶级状况还有法律制度,对行政管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经济环境包括作用于行政系统的物质技术和经济制度,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对行政管理也起到决定性作用。文化环境涉及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心理、科学技术、人伦关系等各种要素的总和,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和广泛性。自然环境是指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资源等因素,而国际环境则是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各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关系。行政环境包含的范围甚为广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无不涉及行政环境。因而,行政环境呈现出广泛性、复杂性、差异性、变化性、互动性。
而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决定、影响或制约行政管理目标的制定、机构设置、机制运行和活动方式的选择等。所以,对于现有的行政环境,行政管理应适应其性质、现状以及发展方向。适应行政环境的性质首先就是要适应这一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思想。而适应其现状,则是指行政管理适应这一时期、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行政环境的要求,平衡行政生态。行政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而行政管理对其适应的过程又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行政环境如此复杂多变,给行政管理带来了难度。如何适应行政环境,成为行政管理面临的首要任务。
在当今的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环境日新月异,变化莫测。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全球自然环境危机等频频袭来,令人应接不暇。小至纳米颗粒、大至宇宙星系,每一日几乎总有新发现。而行政环境,更加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与多变。目前世界总体行政环境是和平与发展为主的国际环境,在此总的国际环境下,呈现出的特点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更有着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化环境。因而在大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行政环境还是较为理想的。但居安思危,我们不能安于眼前安逸的现状,应看到安逸背后存在着的新的挑战。
一、社会转型对行政管理的挑战。目前中国社会的转型特点是文明转型与体制转型并行,我国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这一特点,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保证中国社会转型的顺利推进。
二、经济全球化对行政管理的挑战。经济乃国之根本,经济环境对行政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政府应当维持本国稳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信息技术时代对行政管理的挑战。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的信息技术环境既向政府提出了改革其政府管理模式的要求,又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四、全球自然环境危机对行政管理的挑战。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理应倍感压力,大力治理环境问题,逐步减轻环境危机。
总而言之,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至关重要,同时行政管理反过来也影响着行政环境。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正确的行政管理方法,会带来正确的决策与正确的前进方向,能使得组织不断走向进步与发展。但做到正确的行政管理的前提则是认清当前所处的行政环境,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行政环境。观之《中印战争》,真实的历史案例与鲜明的对比,印度的惨败与中国的完胜,客观验证了行政管理至关重要、不可撼动的地位,也突出了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行政环境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成败。我们在知晓历史过往的同时,也应牢记历史的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7.中印金融体系比较研究 篇七
1 中印银行体系的比较
印度自独立以来, 曾长期奉行计划经济的原则, 但是其金融体系仍旧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商业银行35%的贷款方向是政府和政府公司, 65%是给私人和私营企业。因此, 印度的银行有充分的自主独立性, 可以有选择性地承担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 银行贷款大多给了成熟稳定的大企业, 这样银行的贷款既安全又稳定, 银行系统的资产大多质量比较好。印度商业银行全国合计的呆坏账比率为10.8 %。呆坏账标准按国际标准即逾期3个月, 逾期18个月就销账, 资本充足率要求比巴塞尔协议高一个百分点即9%。
与印度相比,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银行体系还是国有性质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 多家商业银行目前还正在努力达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中国国内银行70%的贷款方向为政府和国有企业, 而只有30%是面向私人和私营企业。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完全由政府控制, 并且成为其实现社会目标的政策工具。因此国有银行不可能按照商业原则经营,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太多。加上银行主要贷款方向是国有企业, 而从整体上来看, 国企效益不佳。此外, 中国银行贷款与GDP的比率近年来不降反升, 银行功能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结果银行贷款的投资是高风险低收益, 导致全国银行的坏帐问题严重。
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为大量企业提供了直接的资金支持, 而且为印度金融体系的改革做作出了重要贡献。企业能便利地从资本市场融资, 对银行的融资依赖相对降低。从1998年到2004年, 印度“银行系统提供的信贷占GDP的比例”保持在40-60%, 银行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 降低了坏帐率, 改善了治理结构, 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较小, 难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导致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较大依赖, 我国非金融部门外源融资结构中, 超过65%依赖于商业银行, (表1) 使得同期中国“银行系统提供的信贷占GDP的比例”保持则在120%以上, 并逐年增大, 到2002年达到了166%。 (表2)
混业经营是印度银行业的另一个优势。印度国家银行 (SBI) 拥有1136万个分支机构, 其中有2000个网点可以同时经营保险业务,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 促进银行业务的自由化和交叉的趋势。
资料来源: 《中国金融年签》 (1994—2003) 中历年中国资金流量表计算。
资料来源: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 中经专网。
而目前, 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与监管的体制。这一体制是在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形成起来的。在1993年之前,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 结果出现金融混乱, 导致了我国1993 年底下决心改革金融体制, 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 并在1998 年最终基本建成这一体系。2003年4月,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银监会) 成立, 这意味着我国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体制进一步完善并得到强化。但是随着金融立法工作的展开, 中国的“金融分业”逐步地由一项治理经济过热的暂时性政策转变为一项具有长久意义的金融制度。这种体制的实行使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分离;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分离;政策性融资业务与商业性融资业务分离;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松散, 因此严重影响了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深化和可持续发展, 严重制约了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综上, 印度的银行体系相对健全, 有较佳的国际信誉;印度金融的体制基础较完善、市场秩序较好、银行坏账率低, 资源配制以市场为主。和印度相比, 中国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不高, 银行贷款仍存在政府干预痕迹, 不良资产问题还有待解决, 整个银行体系有待完善。
2 中印资本市场的比较
从股票市场看, 印度目前有27个股票市场 (包括两家全国性的股票市场和25 家地方性股票市场) , 其中最重要的两家全国性股票交易所是孟买交易所和印度国家股票交易所, 全国所有的27个股票市场都进行了计算机联网。印度股票市值占GDP的80%以上, 印度的股票市场表现出相当的活力, 以美元计, 印度2003 年股市增长73 % , 这个业绩在世界名列第五。印度上市公司的管治总得分为616 , 市场机制完善, 所以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与产业提升作用就将会非常明显。同时印度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较高, 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与业绩要求较高, 客观上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中国直到1990年才有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中国上市企业的数量、融资规模、市场结构落后于印度。表4显示了中国与印度在股票市场的差异, 从中可以看出, 中国股票市场除了全国性的沪、深证券交易所外, 没有一家地方性的股票市场, 中国由于有近2/3 的股票是非流通股, 股票流通部分的市值仅占GDP的12 %。中国股市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设立的, 其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进行融资, 除了在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上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缺陷外, 市场结构同样存在较大的制度缺陷, 国有上市公司比重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 民营企业较少, 体制多元化、股权多元化的格局没有形成,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普遍不高, 优质国企蓝筹公司少, 绩差公司多。
无论从股票市场的数量、股票市场的结构层次、上市企业的数量, 以从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等等角度来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体系、制度、结构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印度。造成这些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印度在过去数年中, 很主动地稳固市场架构、优化市场制度以及强化上市公司治理。他们并不是因为中央政策促使而被动地改革, 而是采用市场机制的调节。而中国股市在过去的多年中则更多的是由中央政策进行行政调节, 而非市场调节, 其结果必然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这样巨大的反差, 已经非常明显的影响到了两国的现实经济发展和未来发展潜力, 应该引起所有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界人士所警惕。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无论在政策方面, 还是在成效方面, 都相对滞后于其它领域的改革, 这种状况对总体改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鉴于印度资本市场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 并面临着与我国相同的发展任务。考察双方发展历程, 分析资本市场和企业制度的经验, 对中印双方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首先, 印度在发展资本市场与企业改革方面, 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中通过设置创业板市场来推动高技术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中国现在正在资本市场中进行创业板 (二级板) 市场的建设, 我们可以在企业上市条件、交易程序以及监管方面借鉴印度的一些有益做法。
其次, 印度资本市场尽管还被看作是新兴市场国家, 但是与中国相比, 无论在规模、交易方式和证券种类上, 还是在资源配置功能上, 有许多长处, 尤其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方面, 不仅历史长, 而且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由于两地经济结构的相似性, 借鉴印度经验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对中印金融体系中如银行体系、资本市场的比较后我们可以看到, 印度的金融体系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今后的竞争中印度要想超过中国, 则要看在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当中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与卓有成效。而中国金融业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加大资本项目开放的力度, 建立健全适应开放性金融的法律规则体系, 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加快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统一金融监管职能、实现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等问题, 只有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了, 中国才能真正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文富德.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M].成都:巴蜀出版社, 2003.
[2]张淑兰.印度拉奥政府经济改革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3]文富德.印度的银行改革[J].南亚研究, 2003, (1) .
8.中印文化交流 篇八
摘 要:孟中印缅四国人文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给进一步加强孟中印缅四国的人文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文交流也是孟中印缅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外交视角探讨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对策,旨在拓展“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下孟中印缅人文交流与合作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一带一路 公共外交 孟中印缅人文交流 现状 对策
引言
习近平主席于2013 年9 月和10 月出访中亚及东南亚国家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印度、孟加拉和缅甸的人文交流事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2013年5月和10月李克强总理和曼莫汉·辛格总理互访,把“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写进了《中印联合声明》,这表明各国政府高层日益重视孟中印缅(BCIM)地区的经济合作。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人文交流是仅次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之后推动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第三动力。近年来,孟中印缅四国的交往不断深入,高层及民间往来不断增加,但就目前情况看,孟中印缅人文交流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这是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推动我国同周边国家合作的战略需要。
1 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研究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为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格局的新变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进一步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空间,也将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及友好往来开辟更加顺畅的通道[1]。人文交流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它的有效开展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全面研究,这是相对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另一重要领域,是对全面拓展孟中印缅合作的理论创新;加快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而保持良好的地区环境和周边环境尤为重要,积极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是当前四国加强相互沟通、加深相互理解、增强互信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创造和平与发展的地区环境;孟中印缅人文交流是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解决该地区存在的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强中国在东南亚、南亚的影响力,推进四国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国内外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现状
自2000 年开始,我国便在人文交流机制的构建上有了新的突破。例如,中美、中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成效显著;中英、中欧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实现重大进展,目前我国正致力于不断推动和完善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布局。自1999年孟中印缅(BCIM)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创立以来,到2013年为止,已先后召开了 11 次会议,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共识,先后通过了一系列促进合作的“倡议”或“声明”,这反映了各方增强合作交流的强烈愿望,也为推动孟中印缅的经济和人文合作提供了内在动力。近年来,孟中印缅人文交流日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国内专家普遍认为,“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2]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国内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研究逐渐增多,但针对人文交流的研究相对欠缺。从国外研究来看,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亦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例如,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和旅游部原部长苏尔丹拉耶夫认为,没有人文合作的发展,很难实现经济合作的进步,希望通过人文桥梁,促进丝绸之路国家间合作的复兴。[3]希腊教育部原部长季亚曼托普鲁等提议设立“丝路文化之都”项目,每年由一个沿线国家组织文化活动,涵盖文化、科技、展览、经济合作,并进行定期评估,用标准化方式推行,市场化运作,建立人文交流长效机制。[4]印度尼赫鲁大学的邵葆丽教授认为,中印文化交流已取得成果,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展示成果,探索和发展成功模式,以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除了中印合作外,中国还可以与其他南亚国家进行合作,特别是孟中印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她认为孟中印缅地区是一个文明圈,有着悠久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历史,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和共同的问题。加强该区域的人文交流将有利于解决共同问题。她认为应该探索一种合作模式和机制,以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或孟中印缅地区的人文交流。[5]
3 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对策
鉴于国内尚缺乏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系统研究,我们应该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公共外交理论为支撑,进一步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事业,以下是关于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优化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的指导思想:积极促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让其融入和服务于“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建设战略,这是积极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核心指导思想。
第二,明确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梳理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历史,准确把握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面临的主要障碍;其次,研究孟中印缅人文交流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再次,研究印、孟、缅三国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政策和发展战略,找到确实可行的路径和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空间,丰富合作内容(例如,轮流承办科技年、文化交流年、宗教交流年、青年友谊年、语言年、智库交流以及孟中印缅教育互联互通项目等)。
第三,明晰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的重点:孟中印缅人文交流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将是重点突破的理论问题;由于孟中印缅四国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各异,因此,突破各国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孟中印缅人文交流合作机制、服务体系和成果评估机制是研究重点之一,因为这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工作正常有序发展的制度保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主要立足点在于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并不涉及政治和国家安全等敏感领域,然而部分大国实施的力图主导地区事务的战略举措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外部大国制约因素对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影响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之一。
第四,拓展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的方法:采取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即分别研究中国——印度、中国——孟加拉、中国——缅甸的人文交流情况,然后把孟中印缅四国人文交流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如下:研究“一带一路”和公共外交理论内涵,奠定理论基础;收集我国关于发展对外人文交流事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和经验报告,整合“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拓宽视野并且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外交等学科知识,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法、多学科交叉等方法展开研究;深入挖掘四国人文交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为发展孟中印缅人文交流事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军.我国西南地区在“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中的优势及定位[J].经济纵横,2014(11):93-96.
[2] [3] [4]蒋希蘅,程国强.“一带一路”建设的若干建议[J].西部大开发,2014(10):98-101.
[5]王静,孙喜勤.中外学者谈中国-南亚合作[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3):94-101.
[6]吴思科.“一带一路”,中国外交的新思路[N].光明日报,2014-6-7(9).
[7]杨毅.软实力视角下中国人文交流机制的构建[J].理论与改革,2012(4):110-113.
[8]许利平.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路径与机制[J].新视野,2014(5):119-123.
[9]史秋鹰.深化合作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文交流体系[N].牡丹江日报,2014-9-15(1).
[10]孙志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三重内涵[J].学习月刊,2015(1):23-25.
【中印文化交流】推荐阅读:
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07-24
文化自信文化繁荣09-22
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06-27
企业文化传统文化07-30
民族文化外来文化11-09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08-01
英美文化新西兰文化09-07
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10-04
企业文化与区域文化10-09
文化认知:全球文化多元的演变走势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