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赏析

2024-11-04

青花瓷赏析(11篇)

1.青花瓷赏析 篇一

艺术平赏析

姓名:满延强 学号:08053328 班级:食品08-3

艺术品赏析

青花瓷的生命力,在于它白地蓝花,靓丽雅致,每一幅青花纹样,都是一幅古人留下的中国水墨画。此外,在青花瓷花鸟画纹饰中,不论是花卉、翎毛,还是鱼虫、走兽之类,一幅幅幽倩素雅的青花瓷画,无不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和吉祥的象征。通过物象、谐音、巧妙的组合,表达人们良好的意愿、吉祥的祝福、美好的追求、心灵的期待。清代蒋士铨有诗云:“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说明青花瓷上的吉祥图案纹饰同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和传统的文明。

在古代青花瓷绘中,以植物花卉蔬果最为丰富。不仅各种花卉直接作为画面主题入画,而且常以花卉作为人物画、山水画的背景或配景。由于所绘花卉佳果多有美好寓意,故使青花瓷格外生辉,成为上至官宦、下至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纹饰。

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元代青花不仅在景德镇出现,而且烧制技术迅速成熟,进入青花瓷的成熟期。元朝庭在景德镇设了“浮梁瓷局”,专门掌烧瓷器。《元史》卷八十八记载:“浮梁瓷局,秩至九品,至元十五年成立,掌烧造瓷器”。可见,元代对青花的重视及数量控制。当时,青花不仅为达贵用品,还外销到中东地区。目前,国内所知的元青花完整器只有100多件,80%为出土品,而国外却有200多件完整器和大量残片出土,其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里就有80件完整器。

元代景德镇陶工在继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元青花的装饰技法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有白地青花、蓝地白花或青花线描为地几种风格。在装饰时,工匠结合不同器型采用不同技法,有的用两种、三种方法配合或几种方法集中于一体,刻花线条粗犷有力,印花线条圆润耐看,浅浮雕效果立体感强。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元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主,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显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才能。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中,植物类有: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等。除以上主花外,在组合图案中还出现牵牛花、山茶花、海棠花、月季花、枣花及萱草、灵芝、芭蕉或竹石葡萄、瓜果、草虫等作画面衬托。动物类有: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其中元代龙纹极具特色,身躯细长如蛇,龙头呈扁长形,双角,张口露齿,细长颈,四腿细瘦,筋腱凹凸,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分张有力,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状。

元青花中的人物纹别出心裁,并与戏剧相结合,将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情节移植到瓷器画面上,呈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具极强的感染力这是其他时代无法比拟的。

人物故事都绘于体型较大的器物,诸如盖罐、梅瓶、玉壶春瓶等。盖罐、梅瓶腹径较粗,作画面积大,多用来表现场面宏阔的题体。画面多置于器物中段的主体部位,视觉突出,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玉壶春瓶颈肩,纤细,硕腹下垂,一般选择人物少、场画小的画面,如需要表现大的场面时,往往以全器作画。此类题材主要有蒙恬将军、周亚夫细柳营、文姬归汉、昭君出塞、萧何追韩信、三顾茅庐、敬德救主、陶渊明爱菊等。绘有此类纹饰的青花瓷器质地细腻,釉色白而匀称,着色所用的氧化钴料,不论国产的青料,还是进口的苏泥勃青料,都很纯正。画工的绘画技艺高超。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瓷窑甚少,这也是人物故事青花瓷器较少的原因,若有,多数出于当时瓷艺水平最高的景德镇窑。

画人物纹饰的青花瓷按古董行的惯例其价值是最高的,比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更能代表时代人物的精神追求,人物纹饰最能表达人的情感,基本能反映出古代某个时期社会的价值取向。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三顾茅庐、鬼谷子下山、尉迟公单鞭救主、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这些被一些专家学者看成元代瓷器的青花瓷器,其正面人物形象均为汉人,描述的都是汉民族的英雄人物,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青花瓷纹饰看成是汉文化的集中表现,与蒙古、伊斯兰文化没有任何关系。蒙元统治时期,蒙古的英雄人物辈出,能征善战的将军比比皆是,为什么江南窑工没有去画那些蒙古人反而去大量创作汉民族的英雄人物呢?其实这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它出现在汉民族文化可以自由创作的时间段。

此外,元代瓷器的装饰纹样与佛教艺术有结合,莲瓣、莲花、杂宝等几乎成为元青花瓷器上必有的装饰内容,说明了佛教艺术对工艺美术品的影响。

元青花的辅助纹饰品种繁多,有图案性质的写实内容或几何纹样。明以后,青花瓷纹饰大多沿袭元青花画法,但略见变异。这种差别在辅助纹上有更为明显的反映,是鉴别元青花的重要佐证。

青花瓷不仅在工艺上体现它的名贵与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青花的素净雅致与釉里红的深沉艳丽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上,这正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体现。这种文化底蕴不可能一时体会的完全,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关注多留意,这样才能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康熙青花绘画瓷赏析 篇二

康熙青花瓷器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康熙早期青花(康熙十九年以前)制作工艺粗率,沿袭明末及顺治青花风貌。器物胎体较为厚重,釉面白中闪青,部分器物带有酱口。多数青花色泽蓝中泛灰,器型新颖的器物不多见。大罐、大缸、大盆,平底内凹无釉,底边向里斜削,带有火石红。器物整体画面构图饱满,纹饰质朴,粗犷豪放。康熙中期青花(康熙十九年至四十年)代表了康熙朝青花瓷器最高的制作水平,也代表着有清一代青花瓷器的最高水平。康熙中期青花瓷器精美漂亮,它们底釉洁白,胎土细腻坚致,手感比较沉重。釉面有粉白和青白两种。青花色泽纯正,鲜蓝无杂质,俗称“翠毛蓝”,明艳亮丽。带有酱口的器物不再出现。造型品种大量增多,盘碗类器物底变薄,并隐约可见釉下旋坯纹。书写官窑年款的器物开始增多。康熙晚期青花(康熙四十年至六十一年)的制作日趋精细。造型风格向规范化发展,绘画纹饰更加工整细致。圈足釉底带“大清康熙年制”官窑款和带堂名款的器物明显多于康熙中早期。且此时的青花瓷器,胎薄体轻,釉面清爽透亮,青花发色含蓄沉静,逐渐向雍正青花过渡。

为了使读者同好们了解、认识、欣赏康熙青花瓷器,本文介绍10件笔者收藏的康熙民窑青花绘画瓷器。

1康熙青花历史人物图大罐(图1)

通高35.5厘米,口径13.7厘米。该罐缺盖,圆口,短颈,溜肩,肩腹下渐收。平底内凹无釉,底边向里斜削,带有火石红。器身冲裂,锔钉修饰。大罐周身绘青花历史人物故事图案,图中人物形象雍容富贵,似是贵族身份。面部表情丰富清晰,生动传神,衣冠服饰线条流畅,准确细致。青花色泽呈深蓝泛灰。造型挺拔魁伟,构图饱满舒朗,绘画细腻精湛。胎体硕大厚重,坚实缜密。釉面柔白,丰腴光亮。此罐器型延续了顺治青花将军罐式样,罐颈部变形蕉叶纹以及图中芭蕉、山石、花卉等辅助纹饰,也都沿袭着顺治青花瓷绘之风格,但人物造型轮廓形象已具有康熙朝画意特征。由此可见,此件青花历史人物图大罐,为康熙早期青花瓷器。

2康熙青花鹿鹤同春图将军罐(图2)

通高31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18.7厘米。该罐缺盖,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两层台式外撇圈足,罐底部青花双线圈。罐周身满绘青花苍松山石鹿鹤同春图案。图正面绘制山石苍松图纹,笔势纵放,疏密有致,甚为高雅。图背面绘制鹤落松枝起舞,鹿衔灵芝奔驰图纹,动感强烈,寓意深远。图中静止的松石与动感的鹤鹿组成和谐的画面,寓以万物春来、吉祥长寿之意。该罐造型为康熙中期青花将军罐标准式样。青花发色青翠艳丽,色阶层次分明。胎质缜密坚硬,釉面洁白明亮,瓷化程度良好,器物手感沉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康熙青花缠枝莲花图大花盆(图3)

通高39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3厘米。该花盆大折沿,口沿处饰酱色釉,腹下渐收。平底内凹无釉,底边向里斜削,带有窑砂和火石红。大花盆周身满绘青花缠枝莲花纹图案。图中缠枝莲花的花、叶均采用留白衬边,双线勾勒。一朵朵饱满的莲花,花瓣与花蕊叠翠成团,层次分明。一片片卷曲的叶子,如意云头装饰,既写实又夸张,并富有立体感,突破了传统平涂的单调,通过粗线描绘的枝干,上下连接,左右分蔓,串在一起,呈现出一幅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栩栩如生的“百花争艳图”。此花盆造型、青花色泽、纹饰画意、笔法布局等,均充满

着康熙早期特定的时代韵律。花盆形体硕大,敦重雄健,坚实厚重。青花色泽深蓝泛灰,釉面白中闪青,透明度不佳,代表了康熙早期民窑精品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平。

4康熙青花冰梅开光莲池图将军罐(图4)

通高39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6.7厘米。该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二层台式外撇圈足。盖面隆起呈圆台状,顶置宝珠形圆钮。罐盖面和腹壁满绘青花冰梅开光荷塘莲池图案。图中先在白地上勾勒出冰裂纹,再绘以梅花。梅花勾边填色留白,层次感强。罐腹壁开光莲池纹饰,莲花极为饱满,花瓣圆润,勾线渲染,质感强烈。花叶翻卷生动自然,青花色调浓淡深浅,有阴阳反侧之分。莲茎随风摇曳,水草飘逸婀娜,将盛夏莲池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青花发色深蓝,胎质坚实沉重,釉面柔白明亮。其造型、青花色调、绘画技法等都具有康熙中期民窑典型器物之特点。

5康熙青花兽面图大香炉(图5)

通高14厘米,口径11.2厘米。香炉撇口,折沿,扁圆形腹,腹下弧收,底有三足,底心处内凹无釉。香炉腹部满绘青花兽面图案。图中兽面图纹工整细腻,兽眼兽鼻形象逼真。该香炉造型敦重古朴,端庄优美。青花色泽艳丽青翠,釉面白净明亮,胎质坚实细密,手感较为沉重。其三足样式,在康熙朝香炉式样品种中较为稀少,为康熙中期青花瓷器作品。

6康熙青花开光山水花卉图赏瓶(图6)

通高40厘米,口径11.2厘米,足径15厘米。该瓶盖缺,圆敛口,颈部略有弧度,圆肩,弧腹,二层台式外撇圈足。瓶口沿处饰一周变形花叶纹,瓶颈、肩、腹部满绘开光山水和花卉图案,瓶底沿饰一周几何花卉纹,构图饱满繁缛,绘画细腻,画面优美悦目,青花发色青翠娇艳。该瓶造型挺拔峻峭,胎质细致坚硬,器物手感沉重,釉面洁净白亮,瓷化程度好。从器物造型、绘画风格、装饰技法等方面看,此瓶属康熙朝晚期的青花瓷器作品。

7康熙青花如意牡丹图大盘(图7)

通高7厘米,口径33厘米,足径19.5厘米。该盘撇口,弧形壁,双圈足(此足为顺治及康熙大瓷盘所特有的造型)。盘口沿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盘内壁绘十八连环如意纹,盘心六角形六连环如意纹宽线圈内绘三朵环绕式缠枝牡丹花,枝蔓流畅生动,花叶有反侧之分,花瓣上有细线勾描的筋脉,构图疏密有致,绘画工整严谨。青花色调深蓝青丽,胎质缜密坚致,釉面洁白清爽。此盘纹饰的画法和造型时代特征明显,属康熙中期民窑青花上乘之作。

8康熙青花凤穿牡丹图将军罐(图8)

通高45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6.4厘米。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下收,二层台式外撇圈足。盖面隆起呈圆台状,顶置宝珠形圆钮。罐周身满绘青花凤穿牡丹图案。图中牡丹采用了“勾边留白”的画法,突出了花朵的层次感。特别是双犄形牡丹花朵的画法更是康熙朝所独有,非常漂亮好看。图中凤凰昂首展翅,在繁密的牡丹之中飞翔,动感强烈。牡丹是富贵之花,凤凰为吉祥之鸟,凤穿牡丹图纹象征着吉祥富贵之意。此罐绘画线条自如流畅,画面精美雅致。青花色泽深蓝青丽,釉面洁白丰腴,胎体坚实厚重。其造型和图纹时代特征明显,是康熙晚期民窑青花中典型器物。

9康熙青花海兽图花盆(图9)

通高16.7厘米,口径24.5厘米,足径12.3厘米。花盆折沿,腹下渐收,圈足里外向中切削呈二层台状。花盆周身满绘青花海水礁石怪兽图案,图中一怪兽站立在礁石之上,肌肉隆起,凶猛威武,海水波涛汹涌。礁石采用了“斧劈皴”绘画技法,质感强烈,线条硬朗,棱角鲜明,画面生动传神,新颖大气,给人以力量和震撼之感。该花盆青花发色娇艳青翠,色调浓淡深浅,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瓷化程度好,手感沉重。胎质细密坚硬洁白,釉面清爽明亮,为康熙朝中期民窑青花精品器物,格调雅致大方。

10康熙青花婴戏图将军罐(图10)]

通高35.8厘米,口径12.7厘米,足径16.7厘米。该罐缺盖,直口,短颈,溜肩。腹下渐收,二层台式外撇圈足。罐周身满绘青花婴戏图案。图中童子们或下围棋,或骑竹马,或踢球,或放风筝,或捉迷藏,姿态各异,面部表情生动丰富,画面热闹红火,充满喜庆祥和的气氛,童子们天真、活泼的神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该罐构图繁密之中见规矩,童子衣纹发髻极为生动,是典型的康熙朝风格。青花色泽深蓝青丽,富有深浅层次变化,胎体坚实沉重,釉面明亮洁白,是一件康熙晚期婴戏图纹瓷器佳品。

以上10件康熙青花瓷器,是笔者多年前寻觅来的藏品。其造型式样、绘画风格、青花色泽、装饰图纹、胎釉构图等,均充满着康熙朝鲜明的时代风貌。它们清新雅丽,质朴纯真,展现出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平。

3.青花瓷鉴赏 篇三

唐莉

101301313 摘要:青花瓷是中国的代表形象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青花瓷更是到达了制造艺术工艺的顶峰。明代青花瓷造型轻巧秀丽、古朴典雅、线条柔和、圆润,有质朴、庄重的美感。清代青花瓷的造型前期古拙、丰满、敦厚;中期精巧、秀丽、端正;晚期呆板、稚拙、笨重。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其中南京博物馆中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更是珍品中的珍品。

关键词:青花瓷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

青料

图案纹样

绪论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一、明清青花的发展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二、明清青花不同时期的特点

明初的青花器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

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嘉靖的时间最长,早期青花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纹饰除传统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婴戏图的娃娃头前额突出明显。胎、釉均是小器细、大器粗。大器较多。

明末天启时由于政治动荡,陶瓷业也萧条冷清。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康熙时间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等。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

雍正、乾隆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

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

清朝后期朝后期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①

三、青花的实例分析

结合明清两朝不同时期的青花的装饰、用料特点。可大致总结为:明朝时期的青花瓷器反映了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造型轻巧秀丽、古朴典雅、线条柔和、圆润,有质朴、庄重的美感。

清代青花瓷的造型前期古拙、丰满、敦厚;中期精巧、秀丽、端正;晚期呆板、稚拙、笨重。顺治青花瓷器胎体厚重,胎色较白,釉厚而不匀,缩釉普遍。釉色微青,器物口沿喜饰一圈酱釉,造型古朴。② 南京博物馆中藏有清代青花缠枝花卉纹香炉,青花把莲纹瓷盘.青花四季花卉纹瓷碗,青花山水人物纹笔筒,青花龙纹瓜棱形瓷盖罐,青花山水人物纹敞口尊和明朝青花把莲纹瓷盘,青花婴戏纹瓷碗,宣德缠枝莲纹盘,永乐一束莲等精美的青花瓷。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③:器高48cm、口径5.5cm、腹径28.5cm、底径16.5cm。,元末明初文物。由江西景德镇窑烧造。胎质洁白细密,青花呈色稳定,腹部以较大的篇幅描绘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中国历史故事。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整器瓷胎质地洁白细密,青花呈色稳定,白釉纯净,青花系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无盖,小口,口沿平厚,颈短而细,平肩,肩以下收敛,胫部瘦长,近底部外撇,平底。整器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画面之外配有五组纹饰带,整个梅瓶装饰繁缛,布局疏密有致,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通体所绘青花纹饰层次多样,其中上、下分别绘饰西番莲、杂宝、变形莲瓣纹、垂珠纹等很好地为腹部主体纹饰---萧何月下追韩信而服务,使整个器物浑然一体而主题鲜明突出。瓶中所绘人物生动的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浆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芭蕉、山石等补充显得错落有致。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纹饰宜人漂亮,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用料浓淡相宜,发色明丽,富有层次感,加之遒劲的拓抹绘瓷笔法,使画面有丹青之妙,给人以爱不失手之感。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纵观整器的文化内涵,梅瓶的主体内容定格在“韩信”和“萧何”的形象上。韩信头束发髻、身着长袍、手持马缰,徘徊在河岸边,望着波涛滚滚的河水思绪万千、犹豫不决,若登船渡河,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将随波而去;若勒马回头,虽有大将之才也无施展之处,是去是留,难做决定。他的马似乎也明白了主人的心意,低着头,无精打采地溜达着。再看河中,一叶轻舟缓缓飘来,向岸边靠拢,船头伫立着一位艄公,他手持木桨,在月光下打量着岸上的渡客,心里可能正在嘀咕着:“都三更半夜了,这位客官到底过不过河呢?”画面的另一边,萧何头戴的冠冕因急行而略显歪斜,须髯逆风飞扬。他深知,在楚汉战争的重要关头,只有留住韩信这位足智多谋的贤才,才能完成兴邦大业。整幅画面将萧何求贤若渴、策马狂奔、心急如焚的焦虑;韩信壮志未酬、犹豫不决的愁凝;艄公疑惑不解又满怀期望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清代青花把莲纹瓷盘④。盘口外撇圆唇,平底矮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口沿内外双线青花弦纹,盘内青花双圈饰缠枝西番莲纹,外壁四周饰缠枝西番纹。足部削足露胎。有淡黄色护胎釉。足内籇书“大清道光年制”,青花发色淡雅,有层次。“一把莲”因寓意清廉、高洁成为明青花瓷的主流纹饰,深受人们的喜爱。盘芯的把莲束越来越粗、越来越密,多了几分写实,少了几分飘逸;外壁也不再绘缠枝莲纹,代之以圆点纹和枝豆纹,而且盘芯和盘壁的留白面积也较元明时期大为减少。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用料烧纸讲究,可以说代表着这一时期中国的光辉形象。

中国青花瓷收藏鉴赏全集(典藏版)2010年6月1日出版 作①者:张浦生 吉林出版社

②《现代快报》 2010年03月26日 作者:程晓中(南京博物院瓷器专家)

③《国宝档案》 2011年0906期

4.青花瓷作文 篇四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

(五)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

通过对青花瓷的认识使我知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

青花瓷

青花瓷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夕阳赖着不走,天边的那一抹晚霞淡淡的,宛如轻纱陇着山。河边,柳树下,他搂着她,两人相视,无语。终于,她问:“逸哥,你说,下辈子我们还可以在一起吗?”他轻叹:“云儿,你不要傻了,你等我,等我考上状元,我一定回来娶你。”她含着笑:“好,逸哥,我会等你,今生我非君不嫁。”但,她知道,父亲没有这个耐心,所以,死,是她对逸哥的爱,最好的见证。

分离那天,云儿无声,但泪已满面。他拭去云儿的泪,说:“傻瓜,哭什么?好好在家等我,我会回来。”她笑了,她知道逸哥是爱她的,这就足够了。可惜,她没有等到他,待他金榜提名之日,亦是她为爱而死之时。当他知道这个消息,已是十日之后。他欲哭无泪,发疯似的从京城赶了回来。坟很整齐,他坐下,默默无语。拿出画笔,把那个在他心头最牵挂的模样,画在了青花瓷上,落款,然后悄然离去。他知道,下辈子,他们一定会相遇的……很久过去了……一个阳光男孩,喜爱收集古董,更爱旅行。一个羞涩女孩,是镇上少有的美女,更是才女。两人都有同一个信念:找到那个让自己牵挂,但却不曾见过的人。男孩旅行来到小镇,到古董店淘宝,一眼就看到了,墙角边的青花瓷,看到了她:她的眼含着笑意,仿佛能看穿人的心思,她的嫣然一笑,恬静淡雅......男孩定格在那儿,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有种感觉,很微妙,无法言语。他走近青花瓷,仔细端详,那感觉越来越浓,男孩断定,这便是他要找的人。男孩花了所有积蓄,买下了青花瓷。他知道,不买下它,会后悔一辈子的。男孩走在街上,想:一定要找到她,一定要……又是几年过去……春天,已长大的男孩故地重游。女孩也已长大,多了份成熟。傍晚,河边,晚霞依旧,他遇到了她,大家心里都明白,对方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另一半。突然,他笑了,她也笑了,两人紧紧抱在一起……作文

青花瓷

我是一尊传世的青花瓷!

我是泥土和清水的凝合,是釉料与烈火的升华,是唯美与坚强的交融。

毛笔在宣纸上走出笔锋的浓淡,瓶身的釉料染成浓艳的牡丹,高远宁静的泼墨山水轻轻地绘在我身上,镂花的香炉升起的檀香的白烟萦绕在我的周围。我就是这样,富有灵气的出生。那似乎是诗人在用妙言佳词制造一个梦,一个轻柔飘逸的美梦,正是那些唯美与浪漫让我拥有了注定不一样的命运。

但是,梦醒了。作文

一团泥,一滩水,一些飘渺的诗意,却是一脸的土色,那些彩釉怎么也显不出山水的高远。

因为,我脆弱。作文

直到,我看到了那隐藏于烧窑的烈火,看到他那狰狞的面孔,看到他那群魔乱舞的身躯。一股恐惧涌上心头――我即将进入这残酷的烈火中!当他们在我身边猛然的腾起,我惊恐的瞳孔涣散了,那是一阵又一阵的绝望此伤者我脆弱的心房。哪些烈火撕咬着我的瓶身,由他们鲜红的爪牙一点点吞噬我的釉料。我几乎听到了瓶身发出的吱吱声,千年的烈火炙烧着我易碎的灵气,火焰跳动闪烁着我痛苦的素胚,那些可怜的山水和花鸟。在一阵阵殷红的狂浪中,我满眼殷红的眩晕。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当我再次睁开眼,我看到了蔚蓝宁静的天空,柔和洁白的云朵,还有我的主人欣慰的笑脸。

我在灵气中出生,又在烈火中重生。曾有人誉我“明如镜,青如天,声如磬。”于是我得以传世,靠的是那些烈火赐予我的磨难,磨砺出我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我才可以在精致的木架上看帘外细雨打湿芭叶,在文人墨客的手中看白纸黑字中皎洁的月色,在乱世飘零中看浩瀚的大漠炊烟了了升起。我传世千年,依旧美丽不减,那是烈火赐予我的一切。

我,终于不愧为一尊青花瓷。

那朵牡丹含苞待放,那条锦鲤跃然瓶身。我,一尊传世的青花瓷,将那首千年不变的诗歌颂吟。

青花瓷

相思

夜未央,帘卷西风。

男子凝神细看眼前的一件青花瓷器―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眼含柔情,修长的手指轻抚冰凉的瓶身,江南女子清丽脱俗的妆容仿佛就在眼前,男子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好看的弧度。

檀香幽幽吐出几缕白气,哀叹着男子的相思之苦。作文

优雅起身,铺纸,蘸色,一位女子跃然纸上,一神一韵,已私藏于男子心中。画中,女子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她的美似乎随着墨色一缕缕飘散,去到男子去不到的地方。

伫足遥望远方。作文

天青色等烟雨,你在等我吗?

执起花瓶,男子在瓶底书刻飘逸的书。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吧!男子眼含笑意。

回忆

男子和衣躺下,浑然不知外面湖中的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已定了。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你脱俗的容颜如仙女下凡,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在泼墨的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男子悠悠醒来,方知是梦。

追梦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一件瓷器诞生于男子手下。

临摹宋体落款时,男子心中却惦记着一个人。

炊烟袅袅升起,我俩隔江千万里。

不能再等了,这份感情是时候有个结果了。

男子起身,眉宇间透露出坚定的态度。

执起花瓶,男子在瓶底书刻飘逸的书。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吧!男子眼含笑意。

一个月后,江南的小镇上。

男子与女子对视一笑,一如当初。

青花瓷

那绘着青花的瓷总能那么轻易地打动我的心。

静静地。一切都那么谧宁。而美妙无比的青花瓷却宛若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挥之不去。我陶醉啊……

5.青花瓷 篇五

青花瓷一般的素质,瓷器般的雅致。你就这么定定地站在这里,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始终不敢靠近,怕弄碎了你的精致。你自顾自美丽,我自顾自独赏。素胚描绘出天涯,笔锋浓郁淡雅,盛开一大片一大片墨绿。

天青色是你的衣裙上的芭蕉,熠熠生辉。是你用无尽的等待换来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你在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在被雨污染后,乌云消散,迎接那一刹天青。江南朦胧烟雨中,小桥流水人家,被墨迹朦胧的勾勒。空气里充满湿润的水汽,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你的身影。雨滴云晕了天空,薄烟晕开了青柳,你晕开了一朵朵花。这是最真诚的美:洗尽铅华,古朴雅典,清新流畅。我们总以为轻易得到的事物,却浸满等待的泪水。

天青色等待烟雨,而我在等你。

在你的身上,到底承载了多少思念?你是如此执着,以至千年的时光也无法改变容颜。

6.乾隆官窑青花斗彩盘赏析 篇六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斗彩瓷器到了明代成化时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成化斗彩又称成窑彩,是斗彩瓷器的一个里程碑,这个时期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是精品制作。收藏界有一个说法称成化斗彩无大器,其实这只是一个片面的传说,不能一概而论,没有实例证明并不代表以后没有实例出现。历史的脚步来到清代,这个时期的斗彩瓷器在明朝的基础之上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斗彩瓷器因其绚丽多彩,精美华丽而受到清皇室的追捧和喜爱。乾隆时期的斗彩瓷器以器型精致纤巧,画片色彩艳丽而著称于世。但较康、雍朝相比少了一些厚重,缺了一点霸气。下面就介绍一件乾隆官窑青花斗彩盘并加以说明。

这件青花斗彩盘造型端庄周正,瓷胎细腻釉色肥润,青花发色鲜嫩而不漂浮,釉上彩使用了鸡血红、葡萄紫、杏黄、叶子绿、孔雀蓝等彩料或填充,或勾描,和釉下彩的青花彩呈现了争奇斗艳层次分明的效果。这件青花斗彩盘通高5厘米,口径20.5厘米,器型较大。敞口、深腹折腰、假圈足、足底露胎,呈焦黄色。底心满施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列两行六字款,无圈栏。(图一、图二、图三)

斗彩盘内壁绘制两组画片,自上而下分别用三组青花双旋纹阻隔,内壁上腹部绘制八宝器画片。其实寓意为暗八仙,它们分别是:蓝采和的花篮;曹国舅的金笏板;铁拐李的酒葫芦;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的渔鼓;汉钟离的芭蕉扇;何仙姑的荷花;韩湘子的笛子。匠师先用青花彩在釉下勾绘花朵、飘带的轮廓,花的枝干,烧成后在釉上填绘其他颜料。暗八仙的每一件法器都与另一种花卉用飘带束在一起。内壁折腰部分留白,由于视角的关系,这些留白的空间变窄,非但不觉得空廖,反而有一种进深的立体感。盘内心仍然以斗彩的手法绘制团花、束莲、寿桃等图案。上部暗八仙绘制的法器看似风格各异,位置摆放不同,实则错落有致,分合有度,即有中正对称之庄重,又有倾斜侧重之美,尤其是法器上飘带的绘制更为精妙,若行云流水,又似吴带当风,婉转舒畅毫无顿涩之感。画片整体看来活而不僵,圆形图案与圆形旋纹的巧妙搭配,由内及外,由小及大,似有一种立体的旋转之动感。

斗彩盘的外壁绘制两组十种花卉,采用缠枝相连的绘制方法,上下左右相呼应,乾隆晚年曾经自称“十全老人”与之不谋而合。这些花卉相互缠绕繁而不乱,不仅自成一脉,又浑然成一体。足壁之上绘制如意云肩纹。整体显得富丽堂皇、繁而不乱、错落有致,色彩艳而不俗,冷暖色调搭配相得益彰。瓷盘的画片充分显示了乾隆时期制瓷大师们高超的绘画技法,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瓷盘品相完整,无磕碰,堪称乾隆时期斗彩瓷器精品。从包浆上来看,斗彩盘为传世品,没有入土的痕迹。如果是出土的器物,这种釉上彩很容易受到土壤中酸碱腐蚀,会有局部的脱落,部分土壤板结钙化附着在釉上彩之上,用手拂之有明显的凸出感觉。斗彩盘器型较大,类似于碗;折腰的器型又近乎于渣斗;其用途是多样性的。深腹使它的容量增多,可以承装更多的食物,器型的特殊性使它既可以装菜肴又可以盛水果,当然也可以当渣斗使用。

乾隆时期秉承康熙、雍正朝的底蕴,国力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同时制瓷业也进入到了一个兴盛时代,从这只青花斗彩盘的制作就可窥其一斑。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追慕风雅的皇帝,全国各地几乎都遗有他的书法或者碑刻。同时他又是一个挥金如土喜欢别人阿谀奉承的皇帝,每逢宫内造办用具非精致而不能用也,尤其是瓷器的烧造,更是马虎不得,为此不惜一切代价,花费大把的銀子。这些现象从很多传世的乾隆时期的官造用品之中都能体现出来。由于乾隆爱慕虚荣,做事铺张,培养了富可敌国的大贪官和珅,致使大清帝国由此走向了衰落。

青花斗彩瓷器因其色彩艳丽,画片生动自然,在众多的瓷器品种之中独树一帜,深受藏家的喜爱。又因其制作工艺繁琐,存世量比较少,所以精品更是弥足珍贵,价格自然比其他彩瓷品种要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青花斗彩瓷器造假行业也十分兴旺。但是这些赝品无论是包浆还是画片都和真品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画片。赝品僵死呆滞,色彩或俗艳漂浮,或含混不清,或老暗无神,图案东拼西凑画工拙劣。真品的画片恰恰相反:线条清晰流畅若行云流水般潇洒自如,色彩艳而不俗,深沉老辣,画工深厚功底扎实,图案分布合理极具审美价值。如果再结合瓷釉、颜料发色、底部圈足胎骨、包浆、器型、重量等指标,鉴定斗彩瓷器的真伪还是比较容易的。

◎ 图一乾隆青花斗彩盘

◎ 图二乾隆青花斗彩盘心

7.青花瓷 篇七

-------题记

北方的大雁在天空划过,时光的齿轮无情地辗过这片大地,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莹莹的我映着他那张英气勃发的脸,美丽的光泽撒了他一脸,他向往常一样捧起我,转动着我,那英挺的身影映在圆满的我的身上。他搂着一个美丽的女子,女子的眼中犹有泪光。他默然不语,仿佛在作最后的告别。

一会儿,他放下了我,眼睛直直地望着前方,许久,缓缓开口:“虞姬,不要为我难过,也许我死了,这战事总会有个了结………”

虞姬坐了起来吃惊地看着他,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场景:他在与虞姬洞房时曾笑着许下诺言:“这天下会是我的,我一定要给你幸福……”我不知道他是战争的起始者,亦或是终结者。我的杯身上,又闪现了一个画面:他看见了在寒冬街头上冻死的母女,红了眼睛,别过头去,告诉她会改变这一切……而今,他在战场上驰骋的身影,是那个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霸王。那不属于他的鲜血顺着他的手,缓缓滴落在地上,他望着那片被征服的大地,脸上浮现出残忍的微笑……他,到底是为了挑起战事,还是用一时战乱来换回永久的和平……

虞姬忽而明白了,哪个是你?霸王?缓缓抽出宝剑,架在脖子上,淡淡一笑,道:“我会陪你的,项王……”话音未落,血溅在了我的身上和地上,宛若花枝……

如今,经过千百年泥土的掩蔽和历史的考验,那杯身上一条条裂痕和一个个缺口,融合了诉说了所经过的千年沧桑。杯还是那杯,人却已不再。那仍莹莹透光的杯身上,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华丽历史……

8.青花瓷电脑小报 篇八

(一)苏麻离青 即苏泥麻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常简称清花,是中国主流

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瓷器的品种之一属釉下彩

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瓷。中国古代青花瓷种类

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繁多,包罗万象。其纹饰

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也分门别类各具特色

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

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

青花瓷 

所用青料  苏麻离青

 浙青

平等青

 珠离青  石子青

 化学青料  回青

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 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 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 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 花器名噪一时。

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

笔。

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 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 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 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 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

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作者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化学青料

9.青花瓷赏析 篇九

泉州博物馆藏有一副清代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瓷算盘,该件器物呈长方形,长297毫米,宽139亳米,厚30毫米,重1702克。该件器物系仿木制算盘烧造而成,算盘的矩形外框内均等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瓷质算珠。中间用一道瓷质横梁将瓷质算珠分为上下两节,上节2颗,下节5颗,本应为11串77颗,可惜其中第七排下节细杆断残,算珠缺失两颗,现剩余75颗算珠。算珠内贯瓷质直柱,算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算盘四周饰有松下婴戏纹,绘制了夸张凸出后脑、蓝袍加身、额前一撮三角髻的婴孩,十个孩童天真活泼,憨态可掬地在松树下玩耍,让人赏心悦目。该器通体施白釉,白釉泛青,白地青花,青花色泽淡雅,釉面光亮莹润,内外底露胎,胎色白中闪黄,外底有明显火石红斑,胎质坚实,胎体厚重。器表有多道裂纹。从器物的纹饰细节和时代特征等方面看,笔者认为泉州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青花婴戏纹瓷算盘烧造年代应为清代后期的“同光中兴”时期。

算盘在中国民间常用来象征精打细算,毫厘不差。在佛道两教中象征神明计算世人的功过也定然清晰分明、不差毫厘,以教化人心。算盘还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俞,表现的也是“精打细算”“算进不算出”的精明。人们常将算盘圭在门上、窗上或者书架上,以保右财源广进、招财进宝。古代小孩脖子上挂的驱凶辟邪的百眼筛上也有算盘。除此之外,算盘还作为警醒新娘学会“精打细算”的陪嫁,出现在嫁妆的“六证”中,以祝福新人婚姻生活富足,财源广进。

10.青花瓷教学反思 篇十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设计这节课的思路。青花瓷是元代陶瓷艺术的代表,它素雅、端庄,自元代到宋元明清甚至今天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青睐。也许是出于自己对美术与文化热衷,让我有了上这节课的激情。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导入部分以鬼谷下山这个故事做引领,引出《鬼谷子下山图》瓷罐和课题;学习部分为:简介青花瓷知识;认识青花瓷艺术特色:淡雅、素净;欣赏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种类主要有:瓶、罐、盘、碗、杯等;了解青花瓷上的图案分为:动物、人物、风景、花卉;然后赏析教师范作;通过欣赏分析,掌握用绘画与剪贴的方法与人合作制作一幅“青花瓷”美术作品;展示评价环节以学生自评与互评和教师总评为主,最后的拓展部分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以青花瓷特色而设计的服装、手机、钢笔、笔记本电脑等物品开阔学生的思路。

其次,来谈一谈自己上完这次课的几点感受。第一,良好的课前组织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同样是一个课题,我在五四、五五两个班上完后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五四班我是提前六分钟进班,开始组织纪律、让学生坐好、准备上课用的学习用具,所以这个班学生的听讲情绪良好,结束时学生的作品也出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五五班因为我当时有点事没有提前进班,结果上课铃响后学生才进班,学生情绪浮躁,加上学习用具没带或者没准备好,一直到最后学生的作业效果都不如五四班。第二,贴切、赞美、真诚的评价语言,是学生情绪的推进剂。时常感到自己的教学评价语言很匮乏,以至于学生回答的很精彩,只会用掌声、很好等方式给予鼓励,但是上完这几课以后,我似乎在评价用语方面醒悟了不少。我认为评价要及时,要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的语言激励,还要具有幽默感,让学生在高兴的同时内心有了鼓动,这样学生会更加投入地听讲。第三,不管是教学设计的预设,还是课件的制作修改,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和“精、简”则两个原则而进行,大到一节课的整体设计,小到课堂上的语言和课件上的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字,都要做到这些。做到这些,我认为即使一节课上不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最起码也会上到有效课堂的效果。

11.城市青花瓷 篇十一

成都就像一件青花瓷,古老而闲散着,骨子里沉淀着数千年的云过天青,瓷碗里盛满的不论是蹄花还是啤酒,都味道浓郁,自顾自美丽

每每做客成都,比起当地出名的武侯祠和锦里,我更喜欢一个人走走成都的宽巷子窄巷子,那里的老宅子很是残旧,老树歪斜着横立一旁,树影婆娑地倒映在斑驳的朱漆大门上,锈蚀发黑的铜环很是写意,老妈妈们长调川音的吆喝,和随即泡上的盖碗茶也很是地道;新上季的竹叶青经过沸水洗涤,颜色无比清透,清香绵甜,要强过文殊院好几倍;翻出一本旧书,关闭手机,在吱吱呀呀的竹凳子上赖上一整个下午。只有这一刻,也只有在成都,我可以躲入一个任何时间,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打搅的角落里,享受起唯有这座城市才有的慵懒情节。

蹄花盛筵

久违的成都,一出机舱就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滋润,默默地发酵着,在空气中回旋,像当地人爱吃的糯米蛋花酒酿,抑或是宜宾的老坛白酒,开封后散发出醉人的香味。

和同事落脚在西御街街头的一家酒店。酒店大楼是新兴的建筑,楼下的上百年历史的半木制建筑的清真寺有了几分皇城的味道。下了楼,出门右拐,穿过商业银行大楼,对面的老妈蹄花店好生了得,短短的三十米街面上,齐齐开出了四家“正宗总店”,打得热热闹闹,金色的铜字招牌一个大过一个。有说自己真正正宗总店的,有拍胸脯保证祖传工艺五代相传的,有说价格公道四家最低的,最后那家还说吃完附带送川剧戏票。我们迟疑了片刻,将信将疑选了一家干净亮堂一点的店面,临街坐了下来,叫了两大碗蹄花,碰碰运气。

在成都所谓的“老妈蹄花”就好比在广东满街开着的广东凉茶铺子。老妈蹄花的制作工艺大致上相同,就是把整个猪蹄入大锅后文火慢慢炖上,为追求原汁原味的口感,一般不添加任何辅助炖料和中药材。文火慢炖,时间久了,整个猪蹄开始一片一片地化开来,像天山雪莲开的花一般。这一家的蹄花不负众望,牛乳般洁白的老汤上已看不出一点点的油丝,白瓷大碗一推到面前,香味便瞬间弥漫开来,直接刺激到味蕾,呼吸都给凝固了。店头吆喝的老妈晓得我们是外地人,热情地上来指导一定要挑上两小勺的过红油海椒,红油在蹄花汤里遇热随即散开,白里带红的煞是好看。汤里配以大颗煮透了的赤豆,已被煮得呈半透明状,小心地把蹄花捧到嘴里,入口便化,香味浓郁着在口腔里打着转,我和众人们交口称赞起来,暗自庆幸,不经意间寻到了真正的“正宗总店”。

赶场老歌

白天忙完公事,带上同事去玉林生活广场,兜兜转转了一番,这一带是成都所谓的富人区,那里的大小主题酒吧,已经吸引不了我们这些奔四的人了,只是那里广场中央有家老字号烤鱼店,味道正,老板的菜量给得也足,大盘的綦江烤鱼配以当地的冰冻雪花啤酒,绝对是玉林广场一绝。我们叫了酒菜,慢慢细品起来:凉拌折耳根、红油小面、麻辣怪味豆,都是绝好的下酒菜。身边的酒客们操着川普大声划酒拳,敲着老虎杠子,盘子、桌子被敲得邦邦作响,和着笑声汇成了一片。

酒过三旬,盘也见底了,楼上的酒吧区也开始陆续掌灯,背景音乐渐渐响了起来。酒吧的流派各不相同,摇滚、蓝调、爵士,听听背景音乐便知其风格了。我们上楼径直来到了久违的空瓶子酒吧,这里的热闹依旧,夜的帷幔才刚刚拉开,大门口已被心急的客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据传张靓颖是当年在这里唱歌的头牌。半圆形的舞台,黄色的背景灯下,彩条垂悬,柱子上规规矩矩地竖了面红艳艳的国旗。酒吧的生意太火爆,我们两个彪形大汉居然连开一张桌子的权利都给剥夺了,交涉无果以后,只好挤坐在环形大吧台的吧凳上。空瓶子酒吧消费水准已经和上海、北京的酒吧价格严格地接上了轨,最便宜的一瓶冰啤也要40元人民币,考虑到近几年的国内CPI指数的猛涨,价格也许不重要了,我所期待的只是这里的老歌了。腕表的指针指向了21:40,赶场的歌手们如期而至,五分钟后那些熟悉的老歌,略带着门外恋恋的风尘,被一群后张靓颖们亮开歌喉徐徐展开,吉他、贝斯、架子鼓夹着刺耳的混响一并闹了起来。

那夜我们是最后走的一批酒客,身边服装色彩艳丽的孩子们,好奇地看着我们两个叔叔模样的人,数着一堆空酒瓶争着买单,然后摇摇晃晃着打车回酒店。

又见建国

此次到成都的收获之一是看到建国。建国祖籍北京,父母都是早年北京学生援藏的干部。他在西藏出生,高中毕业后考到北京读完大学,在外打拼数年后,回到成都落脚。他曾经是和我一起创过业的哥们,一晃两年多不见,依旧直直的身板,见了我的面还是从不打招呼,老远嘿嘿一笑,露出两行雪白的牙;额头细纹平添了少许,只是脸上的皮肤比起两年前大有好转,过去的青春痘怕羞似地齐齐逃跑了。

我们捡了家露天摊吃罢两大碗凉面,穿过科技馆广场来到他们的斯诺克乐土,看看他们民间号称“成都台球十兄弟”的斯诺克组织。他们昨天都在熬夜看直播,但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训练,十个兄弟还是齐刷刷地到了,开始了晚间的训练。

十兄弟中,年纪最小的建国也已过了三十,最大的已过六旬,花白的头发,挺着发福的肚子,手里握的是专业级的球杆。十兄弟们过去技术手法各不相同,比赛经验和能力也悬殊,最后商量一道拜了一个当地的知名台球斯诺克教练,以师兄师弟相称,终于形成流派,开始在当地斯诺克界称霸一方。建国是组织里最小的师弟,所以见人就要打个招呼,随手掏出支烟递上去,显得甚是有礼貌。

让我好奇的是10兄弟中,有4位说着正宗上海话的上海人,还有广东人、香港人、东北人。我上前细谈下来,他们都是近几年移民来成都定居的,有些收入并不高,只是厌倦了大都市那种急促和有压力的生活,来成都享受清闲。

记得老谋子曾说过:成都是个你来了还想来的城市;而目前大家一致建议改成:成都,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在这个其实不想走,其实还想留的城市里,大街小巷都响彻着周杰伦的《青花瓷》,机场里背景音乐是,楼下的烧烤店里是,上了出租车居然也是,我听得多了,也会哼唱其中的几句:“月色被打捞起应该有结局,一转身的青花瓷在固执,你眼的笑意……”不由自主哼着《青花瓷》,突然觉得成都就像一件精致的青花瓷,有着古老风霜,依旧细腻可人,令人痴迷颠倒。

上一篇:公文写作培训会新闻稿下一篇:300字初一日记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