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

2024-06-29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精选11篇)

1.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 篇一

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

上传: 刘小贤更新时间:2013-1-25 6:37:16

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市课堂教学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手段陈旧,教学过程高耗低效,素质教育推进困难”仍是目前我市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从2012年起,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为前提,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优化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追求的是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学生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探究、先学后教、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老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效益。

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实现“三维目标”。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设计教学。做到“三个要”。要把握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思路:即以学科课程内容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要以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线索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活动训练为线索来设计教学。要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形成“以知识、问题为线索,以活动、训练为平台”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要加强课型研究,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实验课、自习课”等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教学。

2.讲课精练高效。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把握在3—8分钟,整堂课教师讲课最多不超过25分钟,做到精讲、互动(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验等媒体的作用,力求课堂容量、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主体作用发挥。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4.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80%以上的学生喜欢学科教师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教学目标达成。课堂教学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展示等活动,既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6.训练评价及时。完善作业制度,科学合理布置作业,精选精批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对作业中典型问题进行记载与分析。能科学规范命题,合理安排考试,重视考后分析、点评和动态监管。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

基本思路: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等策略,分层次重点研讨各学科各类课型的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模式或流程,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的持续提高,实现常态课堂高效化,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工作目标:努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有效互动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和能力大幅度提高。

3.形成具有萍乡特色、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轻负。

四、实施步骤

1.高效课堂规范年(2012年9月——2013年1月)。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落实《萍乡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在思想品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校本研训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高效课堂创新年(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总结“高效课堂”规范年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和教学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拓展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课例研究的校本研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让高效课堂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打造“智慧课堂”。

3.高效课堂深化年(2014年2月——2014年7月)。在规范和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推广“高效课堂”的经验,进一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大面积提高我市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健全组织机构,分工负责,全员参与,全力推进。为加强领导,保证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市教育局成立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指导和组织全市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

组长:易加耕

副组长:邱瑞根黄琳荣炳根

成员:李怀彭建萍刘新泉黄萍

汤青松王忠江叶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黄萍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区)教育局,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全面实施。各县(区)教育局,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采取从有效到高效、从构建到规范、从典型到常态的工作策略,积极有序地开展建设活动。完善教师团队质量考核办法,建立健全随堂听课、学生评教、以学论教、校本教研等制度。规范听课评课行为,定期检查。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领会高效课堂内涵的基础上,提高对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和行动,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细心做好工作安排,广泛深入宣传动员,精心周密组织实施,努力形成人人、课课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通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各县(区)教育局,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深入课堂,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制定针对性强、符合实际的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2年规划)。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方案于2012年7月30日前报市教研室(电子信箱:pxsjys@126.com)。

3.立足课堂,积极实践。各中小学要组织教师立足课堂,分学科开展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本学科常态课的教学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模式、策略和方法。要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确立各学科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的方向、目标、方法和预期成果。要积极探索教研组建设、课堂教学监控、质量检测的新办法、新途径。教师要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学校要排出时间表,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学科组教研活动、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和每学期一次的名师观摩示范课,骨干教师研究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校班子成员、教导处要经常深入课堂,调研指导,发现和培植典型。

4.点面联动,资源共享。要加强“三级研培网络”建设,开展校际间、片区间、区域间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促使资源共享。各县(区)要对“高效课堂”教研工作实施划片管理,排出时间表,每两周要开展一次片区教研活动;每个县(区)每两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全县(区)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或展示活动。市教研室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全市“高效课堂”教研活动。要充分利用网络教研,提高资源开发的广泛性。要加强必要的教育装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5.典型示范,加强指导。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高效课堂构建中,要起到带头作用,要建立“名师工作室”,凡是起不到带头作用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取消相关称号。要开展构建高效课堂“示范教研组”和“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推进构建高效课堂的开展。各中小学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用2年时间达到人人达标。教研部门对达标教师下发高效课堂达标证,教师高效课堂达标证作为学校教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纳入绩效工资考核范畴。市下发的高效课堂达标证将作为我市名师、学科带头人评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6.督促检查,考核评比。要加大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听课、评课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要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各中小学要开展校内优质课、先进教研组、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和“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并分阶段及时总结高效课堂阶段性成果和经验,提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层次,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2013年,市教育局对在高效课堂构建方面已经形成一定教学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果的单位进行中期总结表彰和推广。2014年,全市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展示活动,全面表彰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周密部署,严密组织,抓紧抓实,力求实效。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聪明才智,逐步把活动引向深入,促进高效课堂构建活动的持久高效开展,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 篇二

一、灵活运用教学语言, 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要注重灵活应用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 其中包括情境启发、想象力启发等等。例如, 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活动时, 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讲述文中的各种危机, 通过一定的语言情境描述, 让学生对这些危机能够有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应该用语言描述当下社会的环境污染现象,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更深入的认识, 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再例如, 学习小学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 教师可以让去过的学生讲述小兴安岭的美丽, 也可以通过语言阅读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教师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语言,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积极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丰富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设备以其自身的优势, 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图片展示, 丰富了教学资源,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在学习《黄山奇石》的时候, 教师可以将黄山的图片综合在一起, 形成一组美妙而连贯的图画, 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时候, 丰富自己的见闻, 积累更多的语文词汇。再比如, 学习《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狐狸和乌鸦》这些寓言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 将寓言故事完整地呈现在小学生面前, 一方面, 学生在观看动画的时候, 能够明白故事的含义;另一方面, 通过动画这种形式,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体而言,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直观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在加强学生记忆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课堂效率

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材内容的变更, 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效前提。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占据着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 学生所有知识的学习, 都依靠教师的“喂食”。随着课标的改革, 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以此来满足高效课堂的要求。例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可以先让学生在自学一段时间后, 说出自己自学当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 然后教师再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讲解。通过让学生自学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要注重开展“兴趣化、乐趣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也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比如, 在学习成语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 采用“成语接龙”的模式,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可以对学生的成语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

另外, 教师在语文教学时, 要注重将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语文是一门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识字、读书、写作等等, 都是语文学习当中的重要内容。比如, 在教师节的时候, 教师可以将“给老师写一封信”作为学生的作文题目, 通过将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不仅能够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四、注重情感教育, 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高效课堂的构建, 离不开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德育渗透, 比如, 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 对于成绩差或者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 做到不歧视、平等对待等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日记、周记写作来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和学生建立起密切的师生关系。通过进行情感教育, 有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 对于构建高效课堂也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注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积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高学生成绩,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瑞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语文学刊, 2011 (12) :162-163.

3.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 篇三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苦学到乐学,让学生展开快乐学习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学生认知活动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这样就会抑制学生的兴奋点,降低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学生就会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从心里排斥它,这样的认知活动自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只会离高效课堂越来越远。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让学生从心里产生爱学、乐学的主观意愿。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学习上,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样就向高效教学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一)形象导入

学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来自于直观事物,如图片、实物等。为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直观事物来导入新知。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让学生从这些直观的事物中来获取大量感性信息,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知与深刻理解。

(二)悬念导入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制造认知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认知活动中来。

(三)游戏导入

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将游戏引入教学,采用趣味游戏导入,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实现学生的积极动手与动脑,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的快乐参与。

二、巧妙设疑,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由被动学到主动学,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以往的教学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整个教学完全是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展开的,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学生是教学的附属,是被动的参与者,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所得到的只是经由教师细细咀嚼后的现成知识,学生没有经历思考与思维。而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探究,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一)问题难易适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人,因此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都无法引发学生主动而有效的探究,学生的探究只能成为一种形式,而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问题难易适度,既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又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得到全面发展。

(二)问题有层次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单一的问题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无法实现全体学生的全程参与和全面发展。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性,贯彻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探究的全体化、全员化,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中来,成为探究的主人,从而让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共同的学堂。

三、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由学会到会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的发展不是学到多少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充分运用所学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打开科学的大门,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要充分放手放权,要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与观点,让课堂上有更多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教师指令的机械执行者,而是与教师有着平等地位的学习主体,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民主氛围,才能彻底打消学生的顾虑,让学生敢于提问。

(二)加强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提问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提问也是如此,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会问,并不是教师可以直接传授的,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逐渐地自我领会与感悟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方法指导,当学生没有问题可问,或者提出问题没有价值抑或是错误时,以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三)运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提问

评价得当,可以让学生看到成功与希望,强化学生的信心与勇气,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提问中来;相反,评价失当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甚至会让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坚持批评与表扬并行的评价机制,以表扬来肯定学生的成功,以批评来认清学生的不足,以此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提问中来,参与到学科的学习中来。

总之,要想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展开主动学习,学有所获,教师就必须要认真学习新课改,领会新课标,树立新思想、新观念,为学生营造民主活跃的氛围,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带领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得到知识技能等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

4.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 篇四

浯溪二中 邓兰芳

我校于2011年加入高效课堂共同体,进行教学改革。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我们学校学习了“杜郎口”模式,以及先后到河北的天卉中学,株洲的红旗中学等学校去参观,学习。通过一系列的观摩,学习,我们学校在全校也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每班都在2011年下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组,按照统一的模式上课并编制了统一的导学案„„

对于突如其来的改革,我确实有点手慌脚乱的味道,一下子从“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老师永远处在主导地位”的百花齐放式的自由教学模式变成了统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让我感到十分不适,对几千年公认的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感到质疑。经过两年多的思想沉淀,我从网上认真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正含义,通过自己的教学摸索,回过头来看,我还得感谢高效课堂给我带来的教学思考,教学成长。下面,就我的教学所得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和作法。

一、重新审视自己的绝对主导地位,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的精神实质。传统课堂诠释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没有时间质疑,没有时间思考,长时间的灌输知识,只能将学生变成制造高分的机器。自从引进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后,我校就大张旗鼓地在模仿,在实践。我就一直在思考作为教师在课堂的地位以及充当的角色,我们就能这样不要讲台,只是在上课前培养课代表就可以了吗?老师真的不需要讲课了吗?能一切交给学生吗?通过听我校王碧玉,蒋玉芬,徐斯等老师的课后,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绝对主导地位,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的精神 实质。我从网上了解了高效课堂的定义,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但我们学校只是一味的照搬,有点上穿西服下穿休闲短裤的味道。让人感到别扭,极不舒服。但是细细品味也有其优点,关于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二、汲取高效课堂精神,结合高效课堂模式创建适合自己的教学课堂。

在领导及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创建了“三步六环·活力课堂”。但是我还是不太适应,我反复体会学习高效课堂实质,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按照高效课堂模式,将全班分成六小组(我班50人),每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然后逐级分配,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作为班主任的我班级管理变得轻松了,作为任课老师作业量少了,担心少了(不要面对差生了),快活了一阵子。但是,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班的成绩变差了。我深深地进行了反思,原来普通班的学生本身基础就差,分组后基础差的同学每次都等到成绩好的同学来教,从不动脑筋,日子一长,成绩就越变越差,有部分学生依赖性越来越强,从不动脑筋,他们知道总有人来帮他的。我尝到了单纯的模仿带来的苦果。到第二学期时,我改变策略,对于班级管理我仍采用分组管理的策略,对于数学课堂,我重新起用自己的引导作用,但是在课堂上我要求我班的差生要讲课给我和每小组的数学组长听,若我和组长能听懂了,那么这节课就是高效率了,就是高效课堂了。这样一坚持下来有一年多了,觉得效果挺不错的。

5.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 篇五

什么是高效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收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只有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力的知识,塑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才能够让师生体验到一种生命力的尊严和快乐,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唯有打造高效的课堂。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咨询企鹅:1624575606

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重要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彩的导入,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正处在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应多采用故事、歌谣、猜谜语等形式来导入新课。例如:在教《金色花》一文时,课前播放歌曲《鲁冰花》,以渲染课堂气氛;在教《咏雪》一文时,通过猜谜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这些形式都是他们喜欢的乐于接受的。这样能使学生们提前投入到听课的情境,将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相对来说课堂的效率也就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2.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趣

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的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个性。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对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要时时鼓励,帮助他们进步。课堂上把更多的学习机会给他们。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我巧妙设计了“听母亲讲故事”的环节,就把这个机会给了班里性格内向,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使他们在这堂课找到了自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与此同时,还通过设计“伏笔见命运”“对比见深情”“反复见愧疚”等环节,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教会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情绪。对“母亲”这一形象理解的很到位。很好地掌握了母亲那句“好好儿活”的深刻含义;又如:在教《蝉》和《贝壳》这两篇短文时,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蝉》以我对蝉的感情变化为抓手,让学生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贝壳》一文则是通过人的生命与贝壳进行比较,让学生懂得这种写法叫做类比手法。然后学生归纳两篇短文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最后,让学生回答生命是什么?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这节课通过我的精心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情绪,对生命有个性化的解读。达到了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再如在教读《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课文时,《春》一文我把设计的重点放在朗读和背诵美文上。而《济南的冬天》重点则放在赏析语言上,然后在渗透到《春》一文中的赏析。学生在这节课上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会了如何赏析语言,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需要的,充满活力的。

3.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即确定教学目标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导航。特别要考虑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自己能学会的就自己学,通过学生帮助能学会的,就找学生帮助。如果还有疑问就师生共同来完成。从而达到完善教学目标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方向。例如在教《古代诗歌四首》时,我先出示学习诗歌的方法及步骤:①了解作者、体裁、朗读、正音、划分节奏;②整体感知内容。③赏析千古名句(包括重点字词);④作者情感。⑤背诵、默写。然后小组长具体分配任务,学习完后,小组汇报,汇报完纠错改错;最后把正确的记录在笔记本上。这节课有老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积极参与。由于目标明确,学生轻松的学会了两首诗。真正落实了听、说、读、写的训练要求。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技能。做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效率。

4.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多媒体可听可视,形象直观,辅以音乐和动态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教学《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绘春的五幅不同画面,逼真的形象,美的意境感染着学生。又如教学《河中石兽》时老河兵的话不好理解,利用多媒体,学生一看就明白。这种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教学,化难为易,使学生多种器官同时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大增,似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服务好学生,作为高效课堂的服务者,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老师如何给自己定位呢? 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就应该把自己的心情,热情,笑容调整到最佳状态,在上讲台的时候首先带给学生一个好心情;教师要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进入知识的海洋。

5.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教师要学会把舞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导演"这样课堂气氛才能融洽、热烈,学生才能乐学、好学、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才能按质完成,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6.善于给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知识高峰的梯子

在求知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攀登探求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教师就要学会研究梯子的坡度,和每个横梁之间的跨度。上梯子不需要更多的助跑,只需要热身。热身就是预习,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自学,指明攀登的方向,搭建攀登知识高峰的梯子,鼓舞学生攀登的勇气,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一般的学生攀登。

7.构建班级的学习小组和竞争文化

教师要挑选得力的小组长并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给小组起一个富有新意的名字,以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订立组规,就方方面面制定基本的要求,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增加小组的凝聚力。

6.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篇六

—— 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东津新区

大埠小学

王艳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1.兴趣导入,引发思维、2.参与新授,促进思维、3.精细练习,发展思维、4.总结活跃,拓宽思维,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兴趣

思维

发展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兴趣导入、引发思维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导入新课时,我采用表演游戏、编讲故事、制造悬念、创造情景等,具体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具体掌握。比如我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4月1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轻的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远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们,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太湖鱼宴”。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同学们,你们会帮他们选一选吗?(屏幕上打出两个渔夫的对话和一张四月份的日历)这样创境入课,象磁铁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参与新授,促进思维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充公注重对孩子思维的训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准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基于这两个特点的理解,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情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许多专家的讲座报告中也提到一堂课的评价标准,专家们都一致认为:一节课是否上得成功有效,关键看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否有思维实质的参与。而我认为要达到以上说的效果,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更多的实践智慧,更高超的组织艺术,这样才能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去参与思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时恰逢植树节,我便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植树活动课:先让一位“小小采购员”到树苗超市去选购两类树苗算出它们的价格(36+28=64),就让全班孩子经历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验证价格的正确性,以便顺利买到树苗。有些用个位、十位分别相加后再合起来的方法、有些只把28分成20和8再用36分别去加的方法、有些是叫做28拿4给36凑成40再加24的方法„„甚至有一个小朋友居然把28看成30与36相加后,多算了2再减2的方法,迎来了所的同学不约而同的掌声。然后回顾一下这些方法,让孩子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再次到树苗超市去选购植树所需的两样劳动工具,和同组一起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样,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用发散思维的观点来考虑和分析。并且,这样活动设计,让孩子亲身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即《课标》所要实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等课改理念。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导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践、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2、充公预设并注重生成。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记得在上《分数的意义》时,请学生从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认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当时,我没有马上否定说错的学生,也没有用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拉着学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把握好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展示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了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3、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思维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思维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精细练习,发展思维。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

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我认为:

1、练习要具有“娱乐性”。

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么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练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夺冠ABC”、“勇攀高峰”等竞赛练习。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设计了“采摘智慧果””这一种游戏。把每一道练习题安排每个智慧果里,学生每做对一道题,智慧果就会落下来,送给大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像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2、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如一年级学习了元、角、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练习: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假设每生准备5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模拟商店),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居然每一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学实例证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四、总结活跃,拓宽思维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的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因此,课堂总结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或进行归纳总结,或设置悬念,或开拓延伸,或活动游戏,力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的结束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例如:在我教学完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时,我这样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和家长一起到超市,买点生活用品,学会算帐,第二天来汇报给我们的同学。这样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其次,我在教学中注意把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让他们体会数学的奥妙、历代数学家的伟大。如:在教学完时分秒的认识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阅读任务“在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钟表时,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示时间的?”从而把学生引向更为广泛的数学阅读。

7.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思索 篇七

一、自主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永恒法则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它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我们知道课前的预习是学习的法宝, 尤其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学生课前不主动预习,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这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重重困难。

自主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前, 在课堂教 学中, 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融化在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成为学习目标设计的参与者, 思维发展的体验者, 学习活动的实践者。那么, 如何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这把金钥匙?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导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引导学生阅读, 激发兴趣

提倡自主学习, 教师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比较零乱, 不能系统化。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 指导阅读方法, 强调文章的重难点, 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去阅读课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的解决, 先学后教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 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课堂有合作, 显得热闹就是高效, 这样往往是本末倒置。尤 其在提出问题时, 教师应让学生独立思考, 也就是独学, 然后带着自己的答案去和组内同学交流, 进一步规范自己的答案, 最后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由老师解答。

例如, 我在上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独立学习课文, 把自己不能理解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勾画出来, 然后提出来组内解决, 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解答。这样既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又提升了他们学习的能力, 比老师“满堂灌”的效率好得多。所以不论是课前的学习任务安排, 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都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一点是实现高效学习永恒不变的法则。

二、合作学习———体现双赢思维, 千金难买三人行

学习的实质是合作学习, 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 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伟大的教育家孔 子说过:“三人行, 必有我师。”也体现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 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 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合作学习中, 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课 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应要求学生全员参与, 由小组长负责管理, 避免个别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讨论, 而坐在一起聊天, 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不但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 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 用自己的耳朵 听, 用自己的 嘴巴说, 用自己的 双手做。因此, 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被动的 学习方式, 使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 相互沟通的基础上, 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达到有效。

(2) 以“要求人人都能进步”为教学宗旨

从我个人的课堂教学看, 小组内合 作学习后, 经常发言的往往是那些表现积极,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反, 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组内的好学生, 表现积极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依赖性, 心里想着反正有你来回答, 我很安全, 这些学生基 本上在课 堂教学中 参加而不 积极参与。

面对这样的现状, 教师应该根据自 己的教学 内容,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了思考进步的机会。然后教师对组内成员, 根据每人的特点分配任务。在课堂中做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使知识资源达到共享。

所以, 在合作学习中, 由于每个人的思维各异, 百花齐放, 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体现了双赢的思维。

三、探究性学习———创造奇迹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得到足够的 重视和应用,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是探究的准备, 也是探究的中介。

我在《晏子使楚》的探究教学中, 先让各组“合作探究, 互问互答”把不能 解决的问 题提出来, 进行集体 探究, 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句话晏子说的有漏洞, 难道说生长在楚国的楚国人都是盗贼吗?为什么齐王不反驳呢?

8.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 篇八

高效课堂的标准是什么呢?应是“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课堂上老师一个人从头至尾地讲解,学生没有话语权、表达权,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跟得上,大部分中下水平的学生跟不上。学生跟不上老师课堂内容的進度,内在学习动力没有被激发,随着年级的升高,内在的学习动力逐渐消磨殆尽,厌学、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变教师一个人讲解为学生全员参与式课堂,此是课堂改革的初衷。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当成课堂教学的追求。

为此,学校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时,其标准应相应有所提升,评价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坏,不应也不能只看其讲的如何,课件做得如何精美,课堂结构如何紧凑有序,师生配合如何天衣无缝等,教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学生在讲台下大声附合,热热闹闹,这样的课堂算不算高效?恐怕要打个问号。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看教师重视学生还是重视教材,是带着教材面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面向教材。高效课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看不到一个学生走神,看不到一个学生在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更看不到学生在睡觉、看闲书。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课堂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了几十个人的积极性。高效课堂不是看教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这样的标准与以往评课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材挖掘程度、个人风采展示相比,已经是大不相同。

高效课堂还体现在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练一练、议一议、辨一辨、讲一讲,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步骤让学生去实验,问题让学生去总结。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亲身做过的学得最好。老师应该把权利、兴趣、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

差的老师上课会叙述,一般的老师会讲解,良好的教师会提问题,优秀老师重在启发,杰出的老师让课堂开放。老师的角色必须彻底转化,从主演走向导演,课堂由独演走向合演,由现成走入生成,教师有时也变成了学生。

目前,高三年级正在进行课堂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暴露出许多问题。上两周我听了高三年级的三节课,总得说来,还是老师讲的多,学生自主的少。课堂改革不明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一、改变观念,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讨论的内容,抓住讨论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不要任何问题都要讨论。另外,合作学习并不是每堂课所必需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相机合作。

二、优化组合,有序组织。

分组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合理分组,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男女搭配,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如按座位分组,一般以座位前后左右4到6人为一组,它适合小型的分量不重、不难的学习任务。另外,小组内要有明确细致的分工,可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让学生轮流担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在听课中,我发现有些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大多停留在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上,而且较大部分流于形式。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站起来和后排学生进行讨论,满教室嗡嗡的声音,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让学生发言,都只是“我认为……”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而不是“我们小组……”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化,没有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合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团队精神无从谈起。

三、培养意识,强化指导。

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学生共同解决合作中碰到的困难。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四、调控过程,把握深度。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从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时间等方面调控合作学习过程,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9.对美术高效课堂的思考与认识 篇九

近期学习了有关洋思、杜郎口等学校的相关资料,这些学校都以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从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快乐学习三个方面实现课堂高效的目标。

回顾美术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时间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依照课标来审视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难发现低效还是处处存在的。如何避免简单的形式模仿,更加合理有效的去借鉴“先学后教”“三三六自主学习”等高效课堂模式,来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呢?我想从结构模式和方法策略两方面和大家探讨。

一、结构模式:

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因素之一是课堂教学结构。不妨先以洋思和杜郎口成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训练为主线,分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环节,激学—导学—自学—互教—班教—

导教—自练—互练—导教九个步骤。先学: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未开讲之前紧紧围绕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要求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后教: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在先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学习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三、三、六”的自主学习模式:前“三”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整体性的教学特点;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的“三大模块”;“六”即“展示”模块的“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对照以上模式,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很多高效课堂模式中的环节与我们美术课五步结构设计:“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尝试;讲解示范点拨;练习体验辅导;评讲小结提炼”的理想教学结构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只要遵循“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精讲多练”的理念原则,将其合理模式理念,扎实落实在美术课堂教学这五个环节中,就能有效的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策略方法

如何扎实落实从而实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从方法策略上下功夫。

(一)让学生在探究中生成知识

1、变“学教材”为“参编预习”,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生成知识

美术课要充分抓住课前预习环节。学生既能对将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课本中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例如在学习《向日葵》时,让学生搜集了解关于梵高的艺术生平及向日葵作品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初步的自我感知色彩情感及课程内容,为课上的交流展示做充足的体验准备。学生在采集素材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观察和搜集信息的习惯,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资料的整理、选择和加工的能力。

2、变“演示示范”为“探究实践”,在“动手做”中生成新知识

美术课例中有很多教师演示示范的活动最适宜改革为学生的先探究实践,后精讲训练,让他们在动手中自主生成新知。

例如以前在教美术课“人体比例”时,老师直接向学生讲述人体比例,人体重心等数据,可学生在绘画实践中体现得很不到位。改革教学模式后,有的老师在组织这部分知识学习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不同姿态时的人体比例,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测量,学生牢牢记住了人体的动态比例,并很自然地应用到创作实践中。

可见,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才能真正构建起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你告诉学生,学生可能会忘记;你给学生看,学生可能会记不住;你让学生做,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给他多大的“动手做”空间,他就有多大的发展!

美术课必须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自我体验,去感悟艺术的魅力。教师尽量做到少讲精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进行练习。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

例如在美术工艺造型表现课例《触摸美丽》里,尽量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让学生在互助、互动中创造精彩

教与学的过程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了什么,关键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获得了什么。

高效课堂中要突出互助,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的很多美术课内容都可以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上“交”后再教,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展示和交流,教师只指导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巧妙引导铺道,在学生遇到困惑时迂回指导,适时点拨。例如《中国结》一课中的编结方法,有些学生掌握的比老师多,我们就可以完全设计为由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教师做助教这样的课堂情境。学生自己破难点、释疑点、互勉互励;在交流中,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在交流中,进一步激发探究欲望,共享思维成果。

(四)让学生在快乐、高效中体验成功

课堂不快乐,人生不快乐;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这正是“快乐”成为高效课堂构成要素的原因。因此美术教学要努力营造情境氛围,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快乐体验成功。

1、保护学生个性,为其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教学中千万不要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每个学生作品中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

2、赏识学生特点,使其获得快乐成功体验

美术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成功体验。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通过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及时表扬。美术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美术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10.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 篇十

唐 超

【摘要】新课改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焕发着蓬勃生机,原有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合作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由于对高效课堂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很多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发了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如何在有效的基础上做到高效合作,有效的情景预设,优化合作过程,正确的评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思考 正 文: 新课改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焕发着蓬勃生机,我们的课堂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示的同时,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也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合作学习方式。在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要求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整个课堂都要“活”起来,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实践操作中,在肯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如:课堂由自主学习转为合作学习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课堂上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热热闹闹”的景象:学生忙于肆无忌惮地交流,小组忙于旁若无人地讨论,教师忙于在各小组间转悠,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成了旁观者,有的组甚至大家都干坐着,把时间白白地浪费掉了;有的小组的学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

这其中的原因,是一些老师对高效课堂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至于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发了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殊不知大量的小组活动,使学生沉浸于活动之中,对外物的刺激变得麻木,它让我们失去了倾听的空间,也丧失了反思的品质,其结果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效率下降、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时看是活泼热闹的课堂,最终连有效都难以达到,更别说高效。长此以往,学生对合作也就失去了信心,老师也对合作学习的合作苦于乏术。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有效的情景预设,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合作式学习也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问题”往往被视为合作式学习的核心。既然合作式学习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那么教师就要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问题的确立对学生学习整个过程起导向作用。它能使学生明确合作目标,引导思维方向,诱发合作欲望,产生思维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教学《法律为序强有力》一课时,在进行法律的作用时交流前,教师可先出示一个案例,通过案例引导、设问。使学生生成问题,从而产生了合作欲望。教师趁机提出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二、优化合作过程,提高学生合作实效

合作学习做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学生合作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不同见解进行综合、归纳,提出正确的思想观点。同时,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对讨论表现出来的典型思路给予评议,启发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那么如何更好地优化合作的过程呢?笔者认为:

首先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三是小组成员就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其次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小组内应做好具体的分工,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成员有序地开展活动,教师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再次培养学生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不但要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而且要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询问、学会赞扬、学会支持、学会说服和学会采纳等,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合作互助意识和较高的学习与交往的合作技能。否则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有效地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倾听行为的培养。指导学生专心听别人发言,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学会思考,尊重别人的发言。培养学生先准备后发言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发言前认真思考,能够围绕中心规范有条理地表述。同时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求助和帮助行为,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向同学请教,学会对别人的意见表示支持,并能进一步扩充,向别人提供热情、耐心、有价值的帮助。

最后交流合作成果,体验成功乐趣。学生经过合作,获得了合作性的学习成果,并希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也希望在开展合作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听取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成果。因此,教师要在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互相质疑等办法开展成果交流活动,师也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平等地参与讨论。

三、及时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合作性学习是学生自已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结论不可能是统一标准的,因此,教师点评不能用整齐划一的对或错来评判,应对学生具体结论作具体分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点评应以激励为主,即使学生有点滴成功,微小进步,也应得到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合作成功的乐趣。

重视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评价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适当的评价能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对在合作展示中每位学生、每个小组的发言尽可能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展示交流的快乐。

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表现”进行评价,即对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等进行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进行充分的肯定。

总之,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把握合理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间的知识、态度、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体现新课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学生的合作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对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形成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研究、努力探索适合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健全和完善课堂教学。

11.关于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高效课堂地理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22

心态决定状态,心情决定成败。穿梭于办公室和教室之间,教学楼墙上那行大字时时映入我的眼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老师在快乐中工作。”我默念着,快乐地走进课堂,走进我和学生们共同搭建的地理乐园。

课堂要高效,该先达到有效。我一直努力尝试着让“有效课堂”走向“高效课堂”,实践着“课堂环节四部曲”。通过两届学生中考成绩(全市第一)的验证,效果可喜,值得分享给各位同仁。

我的“课堂环节四部曲”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达标。力争实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的设想。

第一步:明确目标——走进乐园。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明确目标”不只是把三维目标写在教案上,还要通过教学过程,把目标变成学生愉快接受并乐于解决的问题,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解决了才算达标。问题一般是以纲要或者结构图形式板书,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做笔记。这一环节中目标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设计的问题中必须包含目标的三维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否则视为无效问题。一节课目标问题一般确定1—3个比较合适,最多不能超过4个。如果有两个以上,就必须确定其中的一个为核心。例如教学“水资源”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设计了3个自主学习的问题:1.为什么说水资源是宝贵的?2.你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吗?3.你能谈谈我们身边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吗?其中问题2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并且3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第二步:自主学习——乐园探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及课程改革目标时,首要的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自主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亮点。为了学生能高效地自主学习,通过“明确目标”环节,把目标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看书、读图等,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基础上独立操作——乐园探宝。一般要限定时间,明确要求,必要时辅以方法指导,力争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完成,很多时候还会出现意外惊喜。所以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是智慧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

第三步:合作探究——乐园鉴宝。

学生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问,先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合作小组可以是同桌2人,也可以是前后桌4人。实验证明2—4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通过组内相互检查、指导——“兵教兵”,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开展不同组之间的探究、合作——“兵强兵”。最后师生讨论共同的疑难问题,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而且,给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创造了品尝成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教师的课堂巡视应做到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程度,为点拨、提升做好充分准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实施新课程改革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环节。

第四步:精讲达标——快乐无限。

教师的精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其一,解答共同的疑难问题。对于自学和讨论后仍存疑惑的问题,需教师指点迷津,给予思维及方法的点拨。其二,规范地理用语。学生往往在“规范”上不拘小节。如,我国降水的分布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一规律学生都能理解,但回答五花八门:东南多,西北少;东多西少……虽然意思相差不大,但不能突出我国降水渐变的趋势。教师要及时纠正并规范,突出学科的科学性。其三,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内在的规律。通过范例找规律,联系实际用规律。如广州年均降水量为1705.0毫米,嘉峪关年均降水量为85.3毫米,说说原因。离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规律: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这样由因索果,或由果索因,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用生活案例验证规律,解释生活现象,实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理念。其四,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并且落实到地图上——图说地理,而不是教给学生知识的碎片。

课堂达标形式多样:除下课前的达标练习外,上课过程中的观察、提问、讨论、合作等情况也是不可忽视的。也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学生们会跃跃欲试,有话可说:知识的总结,方法的分享,思想的洗礼,心灵的小火花……课堂以“情”为纽带,定能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高效是理想,有效是前提。

教师是唯美的创造者,用诗样的语言、画样的描绘播种希望。特色的教育道路,靠的不只是方法、能力,更应该是思想。我们演绎着精彩,更愿意退到幕后,关注把精彩延续下去!

上一篇: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下一篇:小学生300字作文我爱金色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