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

2024-07-17

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精选8篇)

1.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 篇一

《吉林省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近日获得教育部批准。按照该方案,从今年起,吉林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将被作为普通高校录取时的参考标准之一。

《吉林省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近日获得教育部批准。按照该方案,从今年起,吉林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将被作为普通高校录取时的参考标准之一。

今年高考是吉林省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为配合新课改的实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吉林省教育部门经过反复论证,推出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逐步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逐步加大综合素质评价在普通高校选拔录取中所起的作用”,2010年及以后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普通高校,需要具备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普通高校在招生时,要参考这两项内容进行择优录取。

据了解,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其中,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实施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考查科目包括: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操作。

由学校组织实施的考查科目包括: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学业水平考试各科成绩,根据原始分数划分等第,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A、B、C、D)4个等第记录。考查科目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第记录。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共6个方面。评价结果采用等级和综合评语相结合的办法,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4个等级。改革方案指出,普通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可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自主设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的录取标准。

对于该项改革措施,吉林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人才的综合素质,优于以往一卷定终身的高考录取模式,将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一种趋势。

2.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 篇二

1 《标准》研制的意义

这部《标准》是我国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领域第一部以“人”为目标的“动态”的专业卫生标准,不同于以“物”为目标的教学环境和用具的“静态”的专业卫生标准。学校卫生专业评估终究要落实到“人”,因此,其评估价值具有独特的终结性和代表性。

这部《标准》突破了多年体质研究的局限性,将评价指标由生理、素质扩展到心理、疾病; 应用由筛选指标、确定等级的基本卫生统计方法发展到破解权重分配,定性与定量资料转换,综合评判和评价理念的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方法,不仅提升了科学性,还彰显了创新性。

从推广应用的普及层面来看,《标准》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研究思维和理念方法都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我国迄今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卫生专业教材的教学范畴。不过,在编制过程中,研究人员充分地考虑了现实应用要操作简单,易学易懂的期待,将理论思维直接化,复杂计算简单化,既充分地显示了普及性,又保障了应用的可操作性。

这部卫生标准的研制,还是高等学校和基层单位、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合作模式,相互学习,彼此尊重,各尽其长,不计得失,共同努力,协商共赢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吴汉荣教授治学严谨,虚心学习,体恤基层,爱护同道,极大地提高了研究团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这部《标准》在研制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困惑和挑战时,国内诸多专家给予了真诚的鼓励和针对性的指导和咨询。原国家体委“学生体质研究”课题负责人王路德教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马军教授、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振球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济达教授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给予的启示和思维路径,对于编制研究过程中的克难攻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标准》研制的历史渊源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评价是学校卫生和儿少卫生研究的经典课题。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科学春天,迎来了儿少卫生与学校卫生的“青春发育期”。当时,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在全国逐渐展开,但仍停留在描述水平。1985 年4 月,由安徽省教委和省卫生防疫站主办的“屯溪学术报告会”在黄山市召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是研讨的重点议题。《学校卫生》( 现为《中国学校卫生》) 杂志张国栋、阎承锐、欧阳壬官、赵俊等副总编集聚一堂,专门听取湖南省湘潭市和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专题综述和研究报告[1],并安排大会发言。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原副总编邓书读的策划主持下,于同月下旬在湖南湘潭韶山举办课题研究与综合研究评价方法研讨班,来自全国的近200 位代表共聚一堂进行方法研究。阎承锐教授作了课题设计和综合评价的专题报告,在讲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专题时,他强调: “生长发育研究虽然是学校卫生和儿少卫生研究的老课题,但一定要有新观点,扩大新路径,学习新方法,争取新成就。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不一定什么都靠外国人。更不宜局限于体质研究,要以人为本,放眼全国,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体质研究比较注重与运动项目相关的身体素质,而不太重视与健康相关的身体素质,它是以运动项目为主进行的综合评价,其理念可以借鉴。”此后诸多不为人们所熟悉的方法和应用报告涌现丛刊。至20 世纪末,仅《中国学校卫生》就发表了30 余篇相关研究报告,其中以季成叶等[1,2,3,4,5,6,7,8,9,10,11,12,13,14]为主要代表。2000年发表了系列报道《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研究述评》[15]《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个体综合评价方法探讨》[16]《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群体综合评价方法探讨》[17]和《“80·8”神经类型测试方法在中小学生中的应用》[18],将儿童青少年发育研究提升了一大步,显示课题研究进入了系统性和整体性层次。全国学校卫生同行历经两代人近20 a的努力,在方法上有明显突破。1997 年吴汉荣教授担任湖南湘潭“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的指导专家,曾数次到湘潭,支持基层深入研究; 2001 年,她大胆地将“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列入博士研究生课题,在没有经济支持的情况下,从专题讲座到课题实验都开放进行,听取各方意见,有计划地开展了指标的代表性、等级的合理性、权重的科学性、推断的可靠性、应用的可操作性等各方面的研究,在全国第六届儿少卫生学术会议( 江苏南京,2004 年7 月) 作了专题报告,并在大会期间举办了“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方法”学习班。2005 年原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将其录为“2006 年学校卫生标准制、修项目”; 2006 年末完成了研究团队的组织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编制; 2007 年在武汉、湘潭、广州和哈尔滨同时展开现场调研; 2009年末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其后,萧福元等[19]以“综合评价方法在学校卫生研究中的应用”为题,对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作了系统化的客观报道。

3 《标准》的应用

这部卫生标准规定了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与等级、指标权重分配及方法、指标标准分的应用和评价方法与判定。适用于7 ~ 18 岁儿童青少年个体评价,但不适用于丧失运动能力的残疾和智障儿童青少年个体评价。这部卫生标准要在全国中小学和中专学校实施,必须要全面领会、认真学习,做到“学懂、会用、能评”。

3.1充分理解相关术语的内涵

有关生长发育、身体健康、生理功能、生活质量、权重分配、指标数量化、综合指数等,不仅要了解其定义,还要理解延伸含义。

3.2搞清楚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身体形态(体质量指数)、生理功能(肺活量指数)、身体素质(50 m跑、立定跳远、耐力跑)、心理健康(应用《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测试)、身体健康(无视力不良、龋齿、贫血、肠道蠕虫感染、肥胖、营养不良及心、肺、肝、胃、肾等器质性疾病)等,不同于体质研究的指标构成。1999年,谭平等[16]、许东华等[17]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研究”中,在国内率先将5类指标应用于现场。

3.3知道权重分配的理念

权重分配是某种数量的形式对比,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量值。大多以操作层面采用非参数性质的距离法、熵值法等确定性“模糊”的方法制定,由于其方法难以相对准确地表达或体现事物的本质。杨丽娟等[7]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指标综合评价”研究中,采用了当年卫生部对卫生防疫站人员“绩、能、勤、德”四要素考核的指标权重分配的AHP法(此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homas·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提出的用于决策和规划的新方法)。确定权重分配受到专家好评,称其为权重分配另辟新径。权重分配是否切合实际、合理适当、直接关系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4学会指标标准分转换

将个体身体素质、生理功能、身体健康等实测值按照卫生标准要求,转换为相应分值,即为标准分,再按其等级,由高至低依次赋予90,80,70,60和50分,则可将分值转换为等级,等级也可转换为分值,便于各项不同类型指标的统合。这是萧福元、徐东华等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研究时,提出数量转换概念,并应用于生长发育研究现场[16,17]。

3.5能运用《生活质量量表》

《生活质量量表》是一种心理测试量表,以生活为核心,涵盖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生活环境等领域的多维度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自测式测量工具。测量值为实际分值,再按相应标准转换,则为标准分值,由高到低,将分值划分为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和下等。该量表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汉荣、蒙衡编制而成,2004年研制了全国常模。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方法筛选中脱颖而出,应用于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不但代表性好,而且适合基层应用。

3.6计算身体健康指标得分

因为身体健康指标为定性指标,难与其他定量指标直接统合,所以一直没有出现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指标系列。然而,体检测试检查出疾病,毫无疑问是一个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和回避。在卫生标准编制时,采用了百分计值的“扣分法”,以无疾病为100分,不同疾病赋予不同分值。以100分扣减“疾病分值”,即为身体健康指标得分,解决了定性与定量指标统合时的不匹配问题。该“扣分法”是杨丽娟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研究时,提出标准分概念,第一次应用于现场[16,17]。

3.7领会综合评价指数的原理

综合评价是一个概念。当今诸多事物包括卫生城市评定、大学排行榜、干部考核、核心期刊评定等多因素、多层次命题,必须经历综合评价。但不是评价指标越多越好,或反之愈少愈好,而是要确定评价指标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这部卫生标准中应用方法,其原理是以各指标标准分乘以权重系数,求得加权标准分,其后累加各指标加权标准分,即可获得综合指数得分,代表综合评价的计算结果,再按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和下等的评定结果,对照综合指数得分,就可判定综合评价结果的等级,直截了当,便于直观理解。

3.8应用其他注意事项

这部卫生标准和其他法规一样,系政府主导制定,具有一定约束力,全国中小学、中专学校是实施的对象。在进行定期学生健康检查时,应尽可能将5类指标纳入计划,并积累资料,学校内可纵向比较,地区间和校际亦可横向比较。

各地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学校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师生和卫生专业人员的知晓程度,为实施卫生标准制造氛围。各地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中心以及健康教育所、社区卫生中心理所当然地要承担本地区实施卫生标准的培训和指导,由点到面,逐步展开。

中小学和中专学校的校医、保健教师和社区医院卫生专业人员乃至综合医院体检科室人员,都应接受实施卫生标准的培训学习。如果缺少“学懂、会用、能评”的专业队伍,实施《标准》就是一句空话。

鉴于《标准》中的某些“技术”含量,大、中专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在相关课程教育中,要结合不同专业,增加有关卫生标准知识和技术的内容,特别是医学生,能在毕业之前,就能达到“学懂、会用、能评”的要求。

摘要:<正>《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卫生标准(GB/T 31178-2014)(以下简称《标准》),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协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南省湘潭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站和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哈尔滨医科大学、湖南省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家合作承担研制任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吴汉荣教授、蒙衡教授和湘潭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站站长许东华、湘潭市疾病

3.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 篇三

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科覆盖,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郑富芝:全科覆盖主要为防止学生严重偏科。为尽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除计人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3科以等级呈现成绩外,其他科目只考必修内容,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成绩合格即可。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分散备考时间和门数,减轻集中备考压力。

2.以后学生是不是只学必修内容,不学选修内容了?假如“门门清”的话,高三一整年学生是是不是学语数外?

申继亮: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科,必修和选修学完参加考试。其他科日学完必修即可考试。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要求,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在高三仍需继续学习,才能完成规定学分。

3.准备综合素质评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吗?

郑富芝:学生的活动和写实记录分散存3年完成,融人日常教育教学。学生选择最能充分反映自己个性特点的活动及成果进行记录,突出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一般性的活动不必记录。有些活动项目学生没有参加或事迹不突出,可以空缺,

4.教育部打算怎样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习快乐,兴趣学习,学习兴趣?

申继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考试科目。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更多机会培养兴趣发展特长。

二、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5.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该如何选择?

郑富芝: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是高校要在学生选择科目前,公布有关具体要求,给学生留出充足时间。二是学生学完必修内容,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再确定。三是各省要提前公布学业水平考试的开考科目、考试时间等。

6.如果学生第一次考的不理想,怎么办?或者选r之后还能更改吗?

中继亮:文件规定,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同时,考虑到各地差异较大,可结合实际分步实施。

7.任选二科,可以文理混搭吗?这六科的分值比重一样吗?全国还是分省命题吗?

郑富芝: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计人考生总成绩的3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可以文理混搭。6科的分值比重是一样的,由各省级专业命题机构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命题。

三、学业水平考试中各等级人数需要有合理的比例以保证一定的区分度

8.为什么学业水平考试中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是现在规定的这个比例?

郑富芝:为方便评价和招生使用,各等级人数需要有合理的比例以保证一定的区分度。文件中规定的比例是参照各省现行的实际比例确定的。在操作中,各省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微调。

9.三门选考的科日如何计入总分?如何保证成绩可比呢?

申继亮:每个学生选考科目不一样,不同学科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成绩不能直接比较和简单加总,必须转换。目前有多种转换方式,具体办法由试点省份研究确定。

1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足以后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那么,如何保障学业水平考试的安全性、成绩的可信性?

申继亮:为保障考试安全、成绩可信,一是由省级专业命题机构依据课程标准统一命题;二是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的统一标准设置考点、考场;三是统一阅卷程序、标准和方式,确保评分准确;四是强化违规处理,建立安全保密、违规处理等制度,对违规行为严格处理。

四、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1.《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中“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中的“社会人员”没有学籍如何参加考试?

申继亮:社会人员可以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具体报名办法由各省确定。

12.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也能像普高生一样参加考试吗?享受的录取待遇相同吗?如何报名参加呢?

申继亮:文件规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具体报名办法由各省制定一

五、学校要切实推进走班教学

13.有些师生觉得改革力度人大,会不会难以接受?他们如何尽快适应这一变革?

申继亮:这次改革是符合十年高中课改理念和精神的,也是大家长期期待的。为适应这一变革,学校要切实推进走班教学,各地要加强师资等教学条件保障,学生要及时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学会选择。

14.每个学生选的3个科目不一样,这会对高中教育带来很大的麻烦,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郑富芝:考试科目可选是这次改革的一个亮点。解决这一问题,要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选课走班。

六、综合素质材料由学生自己填写,高中教师不参与高校的评价

15.综合素质评价主观性可能会比较大,如何保证其客观公正?

郑富芝:文件规定,综合素质材料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活动的写实记录。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要公示审核,确保真实可信。高校使用时,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评议,作出客观评价,确保评价公平公正。

16.将要开始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文件中,考察的点很多,考察材料的种类也会变得多样化,材料的审核成为素质考察中的重要的一个部分。那么,在审核操作过程中是如何确保每个学生提交的材料足真实的?

申继亮:文件规定,要对学生的写实记录及时公示,教师要签字确认,学校要审核把关。要建立档案抽查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等。要以省为单位建立电子化管理平台,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监督。

17.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具体是由谁来组织实施?

郑富芝:综合素质评价涉及到高巾和高校两个方面,用于学生教育时,由高中学校结合日常教学进行,常态化实施。用于招生使用时,由高等学校进行评价,高中学校不参与。

18.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公开的吗?像“爱党爱国”这样的点,如何进行评价?

申继亮:高中学校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材料进行公示,接受各方监督。高校招生时,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评议,作出客观评价,供招生录取参与。评价时,重在看具体活动及事实材料,把抽象的具体化,做到可观察、可记录、可比较。

19.综合素质评价中,教师权限过大,如何监督?此外,各地老师操作标准不同,是否会导致各地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差异过大?

申继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综合素质材料足客观的写实记录,由学生自己填写,高中教师不参与高校的评价。

20.农村和城市的软硬件条件差异很大,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时,各地的差异性是如何考虑的,农村孩子会不会吃亏?

郑富芝: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确有差异,但各有特点和优势,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反映综合素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只要能反映素质发展情况即可。

21.请问大学在招生过程中如何参考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会不会出现“需要招甲同学的时候,就参考其综合素质评价;不想招收乙同学的时候,也同样可以综合素质不符合规定拒之门外”的情况。

郑富芝:高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要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进行集体评议,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具体参考办法,由各高校制定。

七、未参加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学生.按照所在省份的现行高考方案参加高考

22.高考综合试点省份有哪些?

郑富芝:2014年只有浙江和上海进行试点

23.改革涉不涉及贵州地区,如果涉及贵州地区多久会开始实施?

郑富芝:按照改革的总体部署,各省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实施时间由各省具体制定。

24.学业水平考试会加入高考吗,有没有具体时间,另外2015年高考学习水平考试在高考中承担什么作用,会不会影响高考?

申继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牛录取的依据之一这次改革明确规定,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科成绩计人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目前只有上海和浙江实行改革试点,其他省实行试点的时间由各省确定。

25.这次改革对于2016年高考哪些方面有影响,现在的高二学生该如何准备?

4.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 篇四

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

――虹口区第三中心幼儿园教育评价项目设计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课程应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这一观点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教育个别化的要求。在二期课改中,为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运用个别、小组、区角活动等方式,补充了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使更多的幼儿获得了适合自己学习和活动的机会。然而,适合儿童个体需要的教育效果尚未有准确的评价。为此,我园开展了“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研究工作,通过多渠道收集幼儿发展状况,反思教师行为及幼儿园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和改进,逐步形成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和幼儿园发展的有效机制。

一、“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的四个组成部分

1.儿童发展观察: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个体健康、语言、社会性、认知、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全面观察,并搜集典型的活动表现和作品。

2.儿童发展水平与趋势分机通过儿童发展评价表作出发展水平评价。关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用文字进行分析。

3.教育措施与建议:根据观察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与建议。

4.家园沟通与调整:将教师的观察分析与建议交于家长过目,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教师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实施。

二、“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操作要点

1.评价表的制定:以儿童发展五大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为项目,制定小、小、人班幼儿发展评价表,为教师观察幼儿提供依据。

2.观察的`方法:观察儿童发展,以一日活动常态下的自然表现为主。特别要注意幼儿个体差异大的特点,整体和个体相结介方法观察,如动手能力观察:教师应在观察全体幼儿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把握该年龄段幼儿动手能力的总体水平后,再对个体儿童的能力进行观察;要注意幼儿发展不稳定、好模仿的特点。多角度观察,区分幼儿的自身行为和模仿行为。

3.记录的方法:(1)收集记录――用文字、摄像等形式,收集幼儿的动作语言、交往、健康体征、艺术表现、探究思维等素材。此记录是不加分析和归纳的原始记录。(2)归纳、分析记录――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归纳,用文字和典型的图像、作品结合描述幼儿各领域发展情况,记录入幼儿发展评价表。(3)建议――用文字分析幼儿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教育建议。

4.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的确定和分析:优势领域是儿童先天遗传和发展潜力的早期展现,它表现为儿童超出一般的对某个领域内活动的持续的强烈兴趣、行为表征(语言、动作、艺术表现)和求知好问的思维品质。优势领域的发展将给幼儿良好的学习经验和自我体验,优势领域发展经验的迁移将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弱势领域是儿童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养中的不足,它表现为儿童在某个领域中发展水平的滞后,由于儿童发展是受其接体水平的影响,所以,弱势领域将制约儿童的和谐发展。

5.措施和建议儿童发展水平观察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教育建议首先应针对幼儿个体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和谐现象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从儿童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弱势领域是首先应该关注的。其次,从儿童发展是互相促进、带动的观点来看,幼儿发展的优势领域也是教育发展措施的着眼点,以优势领域的发展带动全面发展。再次,措施和建议应从家庭和幼儿园,从儿童生活、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教养方式的改变与适应等方面全面考虑,教师和家长应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

6.家园沟通:由于儿童在幼儿园与在家庭中表现有差异,会影响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观察与了解的客观性,因此,必须加强家园沟通,形成共识。教师对幼儿提出的教育建议在得到家长的赞同后实施,是对家长意愿的尊重,有利于获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因此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经过家长认可,并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十分重要。

7.反馈调整:根据家长的意见,教师须重新观察或设计教育建议和措施,进而采取教育措施,并作好教育效果的记录,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建议和措施提供依据。

8.时间安排:一般来讲,观察和收集幼儿原始资料的工作贯穿在整个学期,而观察评价、教育建议、家园沟通反馈等,则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共进行两次。

个案记录;钟意(小班)

(一)教师的原始观察记录:

3/7在运动中玩打棒球,喜欢挑粗的棒子打球。

3/11请老师和她一起打棒球,说和老师打球,可以把球打得很远很远。

4/13对“勇敢者的路”很感兴趣,连续几天在玩,可以玩很长时间。

4/19昨天,老师表扬陈亚迪爬“勇敢者的路”很快,她有点不服气,今天爬“勇敢者的路”速度明显地快了,小脸涨得红红的。

5/l0在角色游戏中,主动招呼同伴一起玩酒家游戏,但游戏时缺乏耐心,抢同伴东西。

(二)教师的观察评价:“生活与运动”部分

*在操场上她像个男孩子,喜欢玩有挑战性的活动。运动量大、动作协调灵活、幅度大。(照片;小棒球手)

*表现勇敢,摔倒了马上爬起来继续运动。

*有较好体能,已连续3个月出满全勤。

穿衣服缺乏自信,总希望别人帮助她。

(照片:拿着衣服,我不会穿!)

(三)教师的教育建议:

5.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 篇五

12月2日,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永秀智库、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陕西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6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发布会暨第五届城乡发展一体化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国省域和陕西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评价结果。

《报告》显示,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纺锤形”分布,大部分省份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居于中间水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较高和较低的省份较少。具体来看,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呈现由东部到西部逐渐递减的趋势,东部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东北两级分化。其中,陕西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各个方面处于中游水平,但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排名从的第18位,提升到了20的.第13位,为实现追赶超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报告》表明,年陕西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总体呈现关中中等偏上,陕北两极分化,陕南整体偏下的特征。分维度来看,城乡空间一体化水平呈现关中领先,陕北、陕南落后的特征;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呈现陕北、关中中等偏下,陕南落后的特征;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呈现关中高,陕南低,陕北居中的特征。2014年陕西城乡发展一体化十强县依次为:神木、府谷、高陵、凤县、黄陵、吴起、洛川、韩城、靖边、志丹。

相关链接:

昨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区域经济研究会、中国经济出版社等联合发布了《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30个省域及我省83个县城城乡发展一体化效果作出评价。

由于报告在编写时各地经济发展数据尚未公布,所有数据采用2014年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呈现明显的“纺锤形”分布,并呈现由东至西逐次递减的趋势,东部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东北两极分化。而在我省的县域排名中,则呈现出“关中中等偏高,陕北两极分化,陕南整体偏低”的特征。

省域排名

陕西逐年上升至第13位

在省域排名中,报告从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生态一体化四个纬度评价了2014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水平。

其中,空间一体化排名前三甲依次为北京、上海和江苏,陕西位列第18位;经济一体化排名中,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江苏5个东部省域位列前五,陕西排名第18;而在社会和环境一体化排名中,陕西的排名均上升至第12位。

在综合排名中,前三位依次为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陕西位列第13位。报告分析,2014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呈现明显的“纺锤形”分布,“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等水平”省域群体形成。其中陕西虽然在各方面还处于中游水平,但稳定上升趋势明显,在到2014年3年时间里已从第18位上升到第13位。

县域排名

高陵连续3年位列十强县第三

昨日发布会还同时发布了《陕西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2016)》,从空间、经济、社会三个一体化纬度对全省83个县进行排名。根据报告,2014年陕西城乡一体化十强县依次为:神木、府谷、高陵、凤县、黄陵、吴起、洛川、韩城、靖边、志丹。

6.第三章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 篇六

一、选择题

A、身高B、体重C、走、D、跑E、跳、F、平衡G、投掷H、平衡I、攀登J、钻爬K、血色素L、牙齿M、视力N、微量元素

1、以上各项中,常见的生长发育指标包括:()

2、全身活动包括()

3、儿童的基本动作包括()(1---3题的答案在最前面)。

4、儿童从()左右开始说出第一批单词,基本上是名词和动词。

A、一岁B、二岁C、三岁、D半岁

5、大约从()个月起,许多儿童的词汇量表现出骤然增长,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命名骤增”。

A、24个月B、12个月C、36个月D、18个月

6、儿童说出第一个字的平均年龄是()个月。

A、12个月B、13个月C、11个月D、24个月

7、学前儿童的阅读习惯是非文字的阅读,包括()

A、对实物的阅读、对图形符号的阅读、对图画的阅读B、对图形符号的阅读、对图画的阅读、C、对实物的阅读、对图形符号的阅读、D、对实物的阅读、对图画的阅读

8、最能体现出儿童认知发展的范畴有()

A、数的概念、分类、排序B、测量C、几何关系D、空间关系、几何关系、数量关系、测量、排序、分类、数的概念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是整个学前教育评价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2、对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3、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有:发展性、、整体性、“”。

4、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5、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

6、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与其专业能力有关就,还受到一定的工作风格的影响,17、身体健康与动作发展的一个特点是,评价信息通常是在搜集评价信息时应特别留意。

8、儿童身体与的动作的发展,不仅仅是长高,长重,还有

9、在搜集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的评价信息时,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在自然情景中观察或。

10、多彩光谱活动中对运动能力的评价是在创造性运动课程和

11、多彩光谱活动中,障碍活动课程中评价儿童的运动能力时,、障碍跑、、跨栏和。

12、。

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评价,涉及的内容可能涉及:防止中毒、、身体伤害、、触电、、对陌生人应有警惕、对轻伤的正确处理等。

13、评价儿童词汇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让儿童出说某一个

14、多彩光谱中对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评价的第一个活动是

15、报告活动中对儿童的口头语言的评价包括电影报告活动和。

16、报告活动是

17、用来测量幼儿认知发展的标准化测验有: 瑞文推力测验、。

18、在对学前儿童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造一个恰当的情景,采用妥当的方法。

三、名词解释

1、评价的整体性

2、学习品质

3、好奇

4、兴趣

5、“合理冒险”

6、坚持

7、专注

8、认知

9、社会性

10、同伴关系

11、同伴提名法

四、简答题

1、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发展性具体有何表现?

2、如何对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行评价?

3、如何对学前儿童的坚持性与专注进行评价?

4、学前儿童的小肌肉评价有哪些内容?

5、多彩光谱活动中队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评价可以考虑到哪些方面?

6、报告活动中队儿童的报告评价标准是怎样的?

7、如何理解前书写活动?

8、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9、如何利用自编测验进行认知发展评价?

10、多彩光谱活动中的同伴互动检核表具体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五、论述题

1、多彩光谱活动中对创造性运动课程中,对儿童运动能力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2、如何评价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7.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篇七

关键词: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构成

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地区物流是物流空间划分的三大类别, 而地区物流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科学的评判地区物流水准, 制定合理的决策推动区域物流改革, 从根本上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为打造国民经济第三利润做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近几十年来, 对物流领域的研究颇多, 针对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却提及甚少。

一、区域物流概述

区域物流符合当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契合了区域环境总体特征, 满足了当地政治军事, 经济自然等条件的发展需要, 占有一定的空间规模, 以实现有效的物流组织与管理。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区域物流信息支撑体系、区域物流组织运作体系是构成区域物流的三大要素, 非均衡发展理论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理论基础。区域物流区别于国际物流, 无论是城市中的物流, 还是某个经济区域的物流, 都会统一在一个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下, 并受其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熏陶, 建立起相同等级的装备水平和科技水平, 也就形成了其固有的特色。比如日本区域因其国土狭小, 区域内的物流配送体系主要是以海运为主, 而美国区域内的物流体系主要是以大型汽运为主, 欧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也决定了其分工明确的物流特点, 对区域物流的研究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相互学习, 共同促进, 以模仿著称的日本物流体系就是在分析借鉴美国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物流是区域物流研究中的重中之重, 世界各国物流体系发展的一个共通点就是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 使得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也形成了微型经济区域。因此, 物流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是城市经济区域建立的根本指标之一。

二、区域物流的主要特征

区域内的一切物流活动都被包含在区域物流的范畴之中, 包括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货物集散或废弃物处理, 也有运输存储, 包装加工等一系列环节。区域物流主要有如下特征:

1.从物流对象角度出发, 区域内部无论是企业机器设备在生产时所需的各种原料, 还是人类活动中的买卖消费品, 还是区域垃圾的空间移动等等都属于区域物流。

2.从物流涉及范围出发。消费领域以及生产流通领域都属于区域物流的范畴, 区域物流涉及到社会再生产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部分, 相对于国家宏观角度的定义, 区域物流也可认定为中观物流。

3.从物流流量角度出发。区域物流的规模较大, 但其自身物流流量并不单单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 还会受到国际之间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的影响, 也会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

4.从物流形式角度出发。干线运输、货物通过、货物集散是区域物流的三大主要形式。

5.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区域物流涉及范围宏大, 既有内部核心的热点区域, 数以万计的企业或家庭, 也有其周边的农企等辐射区域。

三、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构成

评价指标的量化是建立模型的根本, 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好坏, 为科学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水平, 设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其相应的评价指标需遵从以下原则: (1) 一致性。二次方案的选定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在实现系统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可实现性, 特殊方案的新意也能代表其相关组成。 (2) 客观性。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决策, 所以, 评价的客观性直接决定了决策质量的优劣, 评价人员构成的突出代表性, 评价资料的全面可靠性是其中的两大要素。 (3) 系统性。评价量化的细则要涉及到系统的任何方面, 对于特殊的定性问题要给予相应的评价指标, 防止出现主观性。其中又涉及到外部环境准则、区域物流合理化准则、物流子系统效率及服务水平准则等三大方面。

1. 外部环境准则。

影响区域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准则涉及方面众多, 本文采用五方面影响要素进行评价。外部法律法规环境指标, 当代物流产业在原先三大产业支柱层面上已不再停留, 只要有商品生产经营的地方, 就有当代物流的管理和经营。当代物流产业存在着诸多相关产业, 具有了信息化、系统化、全面化的特点, 其中主要有政策导向和法律健全两个评价指标做衡量。因此, 国家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其宽松的发展政策, 统筹制定阶段性的发展规划;员工自身素质指标, 当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 当代物流科技创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而员工自身素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专业技术物流人才的平均值以及企业针对物流的技术培训率;区域信息化水准, 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链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对于提升供应链效率以及预防风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区域贸易交易水准, 区域贸易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地区真实的物流需求, 贸易交易水平高的区域会产生大量的物流需求, 其中主要包括其余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贸易水平两大因素;区域基本设施的配备, 物流区域的建立需要配备大量的物流基础设施, 一个区域基础设施的配备水准直接影响着该区物流运输的能力, 是衡量该地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中根据系统内部特征的衡量, 主要包括仓库发展程度和运输发展程度两大细则。

2. 区域物流合理化准则。

区域物流发展的合理化反映了该区物流发展的协调程度, 是该区物流产业走上健康之路的重要前提。具体有如下四项指标:市场秩序指标, 市场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物流市场发展的合理性, 井然有序的市场秩序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其中主要包括市场进出、交易、竞争在内的相关细则。市场进出主要有经营者违章, 经营者资格合格率;市场交易主要有违法合同, 履行合同率;市场竞争主要有商业机密被泄, 虚假广告产生率等等;标准化指标, 物流的标准化程度是实现物流产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物流产业设备匹配性好, 涉及范围广, 因此具有较强的建设性。区域物流产业的标准化主要有术语、设备、信息系统标准化三项指标。其中设备标准化包含模数或托盘大小等;信息标准包括网络服务系统或电子数据交换等;术语标准化包括对物流的定义, 专业名词的衡量等方面;经济效益指标, 区域物流经济效益的衡量关系着当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最终结果, 其中主要有该区物流产业的总成本/国民生产总数, 第三方物流服务值在社会物流总成本中的比重等;环境指标, 区域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该区各项功能的发挥和居民生活环境的好坏, 影响到国家可持续战略的实施。其中主要包括:水气污染、交通问题、噪声污染。

3. 物流子系统效率及服务水平准则。

运输储存、包装加工、搬运以及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 特征值是衡量物流系统状态的技术经济指标, 而物流生产率和物流服务质量是物流特征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了时间, 工作, 质量以及地点的准确性和完善性。

仓储生产率, 其中包括了对仓库面积的利用率, 而质量指标中也包含了物品错发率, 物品完好率等内容, 服务质量包含了物流终止及起始完成率等等;运输生产率。运输生产率主要是指运输费用在总体产品价值中的百分比, 以及每吨或者每千米的运费指标等等;生产计划及控制指标, 物流的生产率主要包括了产能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等, 而服务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是物流的完成率以及生产加工过程的协调率等;信息中心发展程度指标, 完善的客户需求资料能够方便物流的及时配备, 降低库存风险, 因此, 信息中心的发展水平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衡量指标, 其中又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和加工。

四、发展区域物流的建议

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物流产业相辅相成,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物流的进步, 物流产业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腾飞, 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发展与物流状况, 有如下建议可参考:

1. 加大对经济的重视力度。

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虽然类似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较高程度, 经济对物流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但是与之相关的区域物流配套设施还不全面,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总体发展。因此, 较发达的区域要进一步完善物流基地的各项配置, 进一步扩大物流配送网络, 逐步形成强大的物流支撑局面。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二三线区域, 要把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 以经济的发展带动物流产业的进步, 并且做好该区域的物流规划, 形成辐射效应, 逐步健全路网建设, 形成以点带面的局势, 有条件的话要考虑建立物流园区, 在已有物流园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物流基地的作用。构建物流信息交流平台, 注重物流专业人才培训, 逐步形成完善的各项培训制度。另外, 企业要与高校及时交流互动, 以便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逐步构建绿色物流体系。

区域物流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物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降低资源消耗, 以最少的污染力度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期间通过利用先进的物流存储配送技术, 来优化物流的各项流通活动, 建立一种目标与环境共存的管理系统。另外, 生态逐渐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话题, 区域物流的发展更要遵从相关的法律法规, 最大限度的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无论该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如何, 物流系统的现状如何, 都必须通过对资源、技术、经济等的综合考虑, 走绿色物流的发展之路。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升整体的物流绩效, 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在提升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大幅度降低其对外在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3. 建立自身区域的物流特色。

区域本身就带有自身的区位优势, 因此, 在不同地方, 发展区域物流时要充分利用自身固有的优势, 打造属于自己的物流服务特色。比如说上海, 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 航空物流枢纽和对外对内港口物流枢纽构架已基本形成, 上海区域就可利用这两点着重发展航空和港口物流服务。重庆也是国家重点的经济发展城市之一, 长江上游重要的枢纽城市以及独立的直辖市政策扶持, 虽然身处国家内陆, 但是中西部结合的水位优势为其成为我国内陆物流航运龙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 其可考虑进一步发展内河港口物流运输以及内陆中转物流服务。

五、结语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也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层次性、全面性、权威性、可行性、可比性等原则。一个科学合理的区域物流评价体系, 方便了从业人员对当下物流水准的准确认识, 能够及时发现区域物流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 并进行及时解决, 推动了该区域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内学者对于其评价指标的划分大致可分为定性分析类、定量分析类、定性定量并重三类。当下, 对于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物流费用水平这一层面, 不能够对区域物流发展的真实水平进行更为确切的评价, 使得国家或者地区在确定自身物流发展战略的时候时常处于迷茫状态。因此, 不断完善对于区域物流的综合评价体系, 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水平, 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物流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需要相关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振锋, 王淮东, 徐广印, 王巍, 曲建华, 梁广华.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模型[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李兆磊, 张雅琪.区域物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9年07期.

[3]谭涛.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06期.

8.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篇八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 陕西省; 对策建议。

“ 低碳经济” 的概念由英国首相布莱尔在 年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 - 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即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来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相关的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自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后,各国纷纷响应,积极制定本国、本地区“低碳化”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如英国政府提出,到 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 ,到 2050 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于 1990 年削减 60% ,并于 2020 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将英国创建为低碳经济国; 日本提出温室气体减排长期目标是: 到 2050 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 60% 至80% ; 2007 年 11 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提出,大力发展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带领美国经济走向复苏。 年7 月8 日,G8 峰会提出,到2050 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 1990 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 80% 以上,到 2050 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 50%。这预示着,从现在开始到 2050 年的 40 年,低碳经济将是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 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分析。

陕西省属于西部落后省份,从资源禀赋看,陕北地区不但是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自 80 年代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支撑陕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同时,陕西省能源结构相对单一,尚未形成以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等多种模式构成的能源生产体系,因此,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同时,陕西也是全国用煤大省之一,自 1978 年以来,煤炭消费量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 70%以上。根据统计资料,2007 年全省工业原煤消费 7400 万吨,保守估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 1. 66 亿吨,人均排放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 6 倍。

按照陕西省目前的煤炭工业规划,到 2020 年全省原煤生产将超过 5 亿吨,其中煤化工超过 2 亿吨,每生产一吨甲醇要排放约 2 吨二氧化碳。如果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全部上马,年排放二氧化碳至少 4 亿吨。

与高碳消耗相对应,从陕西省工业结构看,重工业所占比重达到 78. 1%, 年陕西省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 83. 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 8 个百分点。年耗标煤 5000 吨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 565 家,实现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74. 5%,而消耗的能源所占比重则高达 97. 8%。从经济发展方式看,陕西经济增长依然沿袭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遵循“资源消耗 - 产品工业 - 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建立在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每万元生产总值消耗能源数值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能源利用上看,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不会逆转,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现状和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些即给陕西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低碳产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9 年 12 月 7 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开幕当天,“ 应对气候变化与陕西可持续发展” 论坛在西安举行。此后不久,陕西出台《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在能源化工产业已成为陕西省支柱产业的时候,陕西省意图通过发展新能源来优化能源结构,培育新型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随后的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年,要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陕西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一个新兴产业就是环保产业。而节能减排也有了明确目标: 万元 GDP 能耗同比下降 4. 5% 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同比削减 3% 以上。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下一篇:浅谈如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