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阶段考试题及答案

2024-10-06

高一语文阶段考试题及答案(共4篇)

1.高一语文阶段考试题及答案 篇一

临汾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 满分15O分)

―、现代文阅读(30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才资源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单位来说,亦是如此。实践证明,有一流的人才方能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有优秀人 才的源源会聚。

②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环境竞争。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而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曾有一段时间,不少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花费重金向全社会“招贤纳 士”,在轰轰烈烈的优惠政策之下,一时间英才云集。但遗憾的是,引才成本 不断攀升的同时,人才发挥作用情况却与预期相去甚远。机制不活的无形羁绊、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缺少公平的竞争环境、捉襟见肘的发展空间……这些都 让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最终导致人才再次远走高飞。

③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优惠政策的确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但简单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已很难形成持久的人才吸引力,决定人才流向和作用发挥的因素,越来越体现为政策环境、发展空间、文化认同、人居环境等综合性实力。

④显而易见,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只有持续倾听人才需求,帮助其打 通干事创业所面临的阻碍,令其舒心、安心地创新创业;着力破解束缚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瓶颈,不断加大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力度,才能最终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⑤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成就人才的环境,比物质待遇更宝贵。硅谷创新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形成了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人把硅谷比喻为“热带雨林”,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既孕育了领军企业“大树”,也催生了创业企业“小苗”。即使不能健康生长的“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又会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催生和滋养新 生的创新创业“种子”。⑥人才政策极易被模仿复制,人才生态才是持久竞争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须以一流的人才生态为依托。只有营造一流人才生态,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让人才拥有“如鱼得水”的环境,才能让更多人才向往、融入、扎根。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落户、住房、资金支持这些优惠政策固然诱人,但从长远看,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更体现在看不见的人才生态 上,如“清”“亲”的政商关系、完善的公共服务、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等,这些因素才是真正构筑人才高地的决胜密码。

(选自 2017 年 11 月 30 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前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竞争已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而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

B、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对人 才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C、硅谷因为形成了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故而其创新能够长盛不衰,既孕 育了领军企业,也催生了创业企业。

D、因为简单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的吸引人才之举极易被模仿复制,所以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最终导致人才再次远走高飞。

2、下列対联文论证抽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点明人才资欲对发展的重要作用,走好创新发展之路需要优秀人才的聚集。

B、文章第②段通过分析高成本引进的人才不能施展才干的原因,论证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环境竞争。C、文章第③段以“梧离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形容说明良好的适应人才发展的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D、文障主要运用比喻论证,例如将砝谷喻为“热带雨林”,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才生态的持久竞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才如果缺少自我提升发展的空间、公平的竞争环境、必要的政策支持,即使引得进,也难以留得住、用得好。

B、凤非梧不栖与良禽择木而栖,都吿诉我们必须不断培育和涵养优厚的入才生态,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才能吸引人才栖息。

C、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干优秀人才的源源会聚,而且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D、除非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才对人才有着吸引力,否则难以令人才向往、融入、扎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在一处平整的山坡,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于是,我大着胆子走上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说出的话语。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 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她抚摸着小男孩的头,再看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我快速来到她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

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你们城里人叫白内障,我正在攒钱给他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一路来到了女人位于半山腰处的家里。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 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

我躺在外间屋原属于男人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儿子说:“娘,我想爹了,今天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好像爹啊,个子一样的高,手一样的有劲,可我就是看不清他的模样。”

母亲说:“狗儿,快睡吧,睡着了,就能见到你爹的样子了。再过上半年,咱们就去城里找他,治好你的眼睛。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它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

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她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山里宿营的“我”听到远处窸窸窣窣的产音,午夜有人上山汲水让“我”不寒而栗;最后确认,他们只是上山打水的普通母子,这样的设计使情节曲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中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主要达因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借助了很多手法,如描写小男孩时运用了肖像描气、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

C、“我”联系了一家医和朋友开车到山里接母子二人去治病,面对他们的 “道谢”很羞愧,因为“我”能帮他们的也只有这么多。

D、小说标题“捞月亮的母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含意丰富,既指为给孩子希望,母亲捞月亮,又指孩子母亲的做法把“我”的迷途之心捞起。

6、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7、文中说”我却早己听得泪流满面〃,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我”泪流满面的原因。(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材料一:

“红色经典”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以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为核心,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红色经典”肩负着历史叙述、时代精神建构和民族精神塑造的重任,在推动革命历史经典化、传播主流意识形 态,整合民众思想、统一社会价值取向、塑造新生共和国威信、完善当前道德想象和建构当 代人的历史认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经典”的复杂文化内涵和巨大影响力使其在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中不断被解读和改编。

(摘编自段蕴恒《浅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与重塑》)

材料二:

根据调查数据,90.8%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对红色经典书籍有所了解,27.3%的学生认为自已非常了解红色经典。

(摘编自吴茜《青少年红色经典书籍阅读调查及出版建议》)

材料三:

红色经典,通常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岩》《红日》《红旗谱》《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为代表,实际上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涌现出的一大批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土地革命等时代巨变的文学作品。这批红色经典最 初走向海外,外文出版社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全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 Goodreads 上,今天仍然能够看到读者对于这批红色经典的评论。一位 37岁的美国女图书管理员认为《林 海雪原》内容有趣、十分吸引人,并为书中的人物精神所感动,该书让美国读者对故事发生的中国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理解。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罗福林教授今天仍 然向该校研究生、本科生们推荐《林海雪原》一书,他认为《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是中国文学的代表,通俗易懂。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的 130 位读者对《青春之歌》给予了高度评价,有位印度的读者在留言中表达了感激之情:“《青春之歌》这本书让我进入了共 产主义文学的世界。它将我带入文学的大门,因此在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这本书我至少读了 5 遍,我之所以阅读中国文学,都是因为受它的影响。”

(摘编自何明星《红色经典在世界的传播》 2017 年 11 月 08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

材料四:

2018 年春节,实景影画剧《红色娘子军》在三亚首映。沉浸在热带雨林中的观众坐在移动座椅上,穿越回到 1931 年的海南岛,五指山上、万泉河边,红色娘子军追求光明与自由的战火时光一一呈现…… 《红色娘子军》是经典故事,与之有关的电影、芭蕾舞等都已家喻户晓。制片方以实景 影画剧的形式,将它还原回原生背景——以海南热带雨林为环境意象,以静谧宽广的万泉河水为情感符号。整台演出通过红色娘子军寻找光明与信念的烈火青春,浴血奋战的激烈战争场面,表现出壮烈而又昂扬的娘子军精神。这个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以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焕发出新时代的新内涵,获得新生命力。无疑,它今天为我们提供的是将改 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新动能,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动力。可以说,制片方和三亚所进行的这条将红色文化与实景演艺相结合的新路子为深度整合红色资源、盘活红色文化提供了新可能。

(摘编自罗明标、朱红军《红色经典的新演绎》,2018 年 3 月 1 日《人民日报 》)

7.下列关于青少年对红色经典书籍认同度及认知来源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大多数青少年学生认为对红色经典书籍有所了解,52.8%的受访者认为“能够忆苦思甜、更珍惜现在生活”。

B、青少年学生普遍认同红色经典书籍的教育价值,认为阅读红色经典是 “对自己毫无意义”的只是少数人。

C.调查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青少年学生认为自己认知红色经典的来源为影视剧、教科书、学校活动。D.调查数据显示:三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父母、老师、同学的推荐”是自己认知红色经典书籍的来源。

8、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经典及其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诗文阅读(48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B、砅崖转石万壑累(使……滚动)无边落木萧萧下(秋天飘落的树叶)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以手抚膺坐长叹(坐着)D、却坐促弦弦转急(紧,迫)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创作)

1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壁有瑕,请指示王 ③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④决负约不偿战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⑥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③④ B、⑥⑧ C、④⑧ D、③⑥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②舍相如广成传 ③单于壮其节

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而相如廷叱之 ⑥秦王恐其破壁 ⑦且庸人尚盖之 ⑧宁许以负秦曲

A、①⑤/②④/③⑦/⑥⑧ B、①②④/⑤/③⑦/⑥⑧ 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12、对下列各组文言句式的特点判断有误的一组是()(2分)

A、今君乃亡赵走燕(省略介词“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B、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句)为降虏干蛮夷(被动句)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D、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以勇气闻于诸侯(状语后置句)

13、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2分)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一颂李白

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一颂杜甫 C、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 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一一颂王昭君(二)古代诗歌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田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燕使乐毅伐破齐,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得脱,东保即墨。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燕惠王立,与乐毂有隙。田单闻之,乃撤反问于燕.宣言日:

“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於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于莒,入临淄而听政。.

①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注:①轊:车轴头

(选自《史记·田单列传》)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B、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C、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D、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桷的一项是()(3分)

A、“燕惠王”这一称谓是说谥号。古代的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成贬或同情的称号。

B、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兵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

C、行伍,古兵制,五人为一 ”伍“,五伍为一“行”,后以“行任”泛指军队。《过秦论》中“蹑足行伍之间“亦是此义。

D、亦在古代特指黄河。”卒至河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河”都是指黄河。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单原来是临溜城的小史,井不知名,因为在逃难时展现了聪明才智,后来被推举为守军头领,据守即墨城。

B、田单善见机行事,他抓住燕国君臣不睦的时机,巧施反间计,挑拨燕王君臣关系,并借机将骑劫之手撤掉了名将乐毅。

C、田单善团结队伍,他不仅以身作则亲自参加劳动,还体恤部下,把自己家里的食物拿来搞劳士卒,激励了队伍。

D、田单军事才华众,他先隐藏精锐部队,派人假意投降,成功麻痹了敌人,在积蓄力量后,出其不惫,妙用火车阵,大破燕军,收复失地。

1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翮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方名,实欲连兵而王齐。(5分)(2)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19题。

华下 司空图

故国春归来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注】①华下:即华州(今陕西华县),作老曾旅居华州。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诗人梦中回到故乡,可故乡太远了,实在找不到边际。B、诗的第二句写一觉醒来,眼前却是小栏高槛,环境虽美,可惜是”别人家“。C、诗的三、四句写自己五更独眠,苦闷、惆怅,室内残灯一盏,照着窗外落花。D.作者用“孤枕” “残灯”、“落花”等意象,将深秋环境的凄凉写得逼真形象。E、读者通过“故国”,“别人家”等词语,可以品昧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13.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请简要作答。(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于在《劝学》中通过凭借高地、大风、车马、船只达到更好效果的事例列举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实在难以入耳。

(3)杜甫《登高》中“,”两句上承秋景之悲,下衔人事之哀,内涵多重悲意。(4)李商隐在《锦瑟》中“,”两句化用鲛人泪和蓝田玉典故描写出美好愿景的可望不可即。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12分)

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势,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双管齐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预防和解决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突出问题。

②基层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临时机构,权责不明确也不对称,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类机构最好少设,实在要设必须加强监督,千万别听之任之,机构一撤并,责任就“烂尾”。

③长安区一男子为筹赌资,多次盗窃寺庙、道观的功德箱,这确实不是梁上君子所为。

④中朝两国山水相连,琴瑟之好,我们的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和精心培育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革命友谊,凝结为中朝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经受住了时间和风雨的考验。

⑤见兔顾犬、亡羊朴牢,是为下策;积谷防饥、曲哭徙薪,方为上策。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⑥面对短期经济增速的小波动,不必大惊小怪,草木皆兵,要有战略定力,看阶段、看长远。经济形势风云激荡,改革大潮不可阻挡。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朗读者》这个节目采用参与者先讲述人生故事,让情感达到高潮点之后,才来朗读文艺作品,抒发悄怀的模式,突破了不只是读书这一局限。

B、尽管背负着各种争议,恒大足球队在亚足联冠军联赛中依然一路过关斩将并最终夺魁,用耀眼的成绩证明了其运营模式的正确性。

C、不久前,《文汇报》 刊发了一篇莫言新作《马的眼镜》,回忆了作者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吴小如先生授课的点点滴滴朴的文字里满含着对恩师的深情。

D、《中国新歌声》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与一般劫物不通,响尾蛇捕捉猎物时,① 是靠它身上的一个特殊的器官——颊窝来定位目标的。颊窝位于响尾蛇的鼻眼之间,对热十分敏感。当有小动物从它附近经过时,②,然后将小动物一举捕获。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生理特点,③。热定位器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将热定位器安装在导弹上,就可以根据敌机发动机所散发的热量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将敌机击落。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书者,著也,以手执笔,着于竹帛。”曾经,写得一手好字是很多人的梦想,在文明的薪火相传中,书法更作为一门艺术,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

在今天,无论是研墨润笔,或者拿硬笔书写,在很多时候都已经可遇而不可求。相反,在键盘上敲打、在手机上按压,已经成了大多数的“常态”,“失写症”成为了“键盘族”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如今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了国人的重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临汾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C 【解析】A项混淆是非,“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错误,否定了薪酬待遇比拼,原文表述为“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B项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并非是“起着决定性作用”。D项强加因果,两者间不存在因果联系。2.D 【解析】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第⑤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

3.D 【解析】由原文第③段“优惠政策的确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可知并非“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才对人才有着吸引力,诱人的优惠政策同样具有对人才的吸引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A(B没有“心理描写”,C“我”的“羞愧”是因为本是他们帮助了“我”,D没运用比拟手法。)5.①吃苦耐劳。她为了给儿子治病,白天帮人纺丝线,晚上还要种田。②不怨天尤人。同样的贫穷使她得不到其他乡邻的帮助,她说起这些很平静,认为别人帮她够多的了。③善良淳朴。她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并没有不安和恐惧,并且因为山上很凉,而叫“我”到她家休息。④温柔、有耐心。她乡音绵柔不泼辣,并且对儿子非常有耐心。(答一点得1分,答两点得3分,答三点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6.①被母子之间的亲情深深打动。母亲疼爱儿子,为了尽快攒钱给患有眼疾的儿子治病,日夜辛勤劳作,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②对小男孩深表同情。小男孩年仅六岁,却患有白内障,无法看清这个世界。③由母子二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鲁莽行为,十分惭愧。“我”因爱情破灭而选择了放逐和放纵自我,没有考虑亲人的感受。(每点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分)

7.D【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 项,“三成以上”说法有误,表格中的比例是25.2%,不足三成。8.【参考】(1)进一步加强红色经典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认同度。(2)进一步增加青少年学生对红色经典的认知来源。(3)进一步扩大红色经典的海外传播途径。(4)立足新时代,深度整合红色资源,盘活红色文化。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课内文言知识(10分)

9.C.【解析】如听仙乐耳暂明(忽然,一下子)以手抚膺坐长叹(徒劳,空)..10.C 【解析】①美人:古义为“妃嫔”,今义为“美女”;②指示:古义为“指给……看”,今义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③D项,“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⑤约束:古义为“遵守约定”,今义为“限制使不越出范围”;⑥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⑦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与自己家庭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④⑧句中“负约”“请罪”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

11.A 【解析】①⑤名词作状语;②④名词作动词;③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⑧动词的使动用法。12.B.【解析】“使不辱于诸侯”应为被动句,“为降虏于蛮夷”为状语后置句。13.D 【解析】应为苏武,参阅《苏武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19分)

14.B 15.A(谥号不只是帝王的称谓,诸侯、大 臣、名士也可有谥号。)16.B(张冠李戴,田单借燕惠王之手撤掉乐毅。)17.(1)乐毅害怕被杀掉因而不敢回国,以讨伐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联合齐国的军事力量在齐国称王。(“诛”“实”“连”“王”各1分,大意1分。)

(2)燕国军队惊慌失措,四散逃离,齐国人追击败逃的敌军,所经过的城镇、乡邑都纷纷背叛燕国而归顺了田单。(“扰乱”“追亡逐北”“畔”“归”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

田单是临淄市场上的管理员,不被人重视。燕王派乐毅攻破了齐国,田单逃往安平,田单让他们的族人都把车轴过长的部分截掉并在头上包起铁箍。不久,燕军进攻安平,城被攻破,百姓们出城逃难时,许多人由于车轴过长,在拥挤抢道互相冲撞时闹得轴断车毁,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家族的人脱离了危险,一直逃到了东边的即墨据守起来。燕国移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城应战,兵败身死,这时城中军民一致推举田单领导大家守城,有人说:“安平撤退时,田单家族因为 有他教他们给车轴包铁箍从而安全脱险,说明田单懂得军事。”于是大家便拥立田单做了将军,据守即墨城,抵抗燕人。

燕惠王即位,燕惠王与乐毅有矛盾。田单听说这种情况后,就派人到燕国施行反间计,他们散布谣言说:“齐王已经被杀死了,齐国没有被攻下的城池只有两座。乐毅害怕被燕王杀掉因而不敢回国,以讨伐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联合齐国的军事力量在齐国称王。因为现在齐国人还不顺从他,所以他才放慢进攻以等待时机的成熟。现在我们齐国人最怕的是燕王改派别的将领,如果一改派别的人来,即墨就要完蛋了。”燕王听着有道理,于是就派骑劫去代替了乐毅。

田单知道士兵们能够听从指挥了,于是亲自手持锨镐与士兵们一道修筑防御工事,还把自己的 妻妾也都编入军队里服役,把家里所有可吃的东西都拿出来犒劳士兵。然后又命令精锐部队都藏起来,而专门让那些老弱和妇女们站到城上以麻痹敌人。而后又派人到燕军里去请求投降,燕军见此情景,都欢呼万岁。田单又从百姓们手中搜集起黄金千镒,让城中的一个富豪带着去送给燕国将领,并假意说:“即墨投降以后,请求你们不要抢夺我们家族的妻女,让她们过安定日子。”燕国将领非常高兴,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于是燕国军队的戒备越来越松懈。

这时田单便在城里搜集了一千多头牛,用红绸子给它们披挂起来,绸子上面都画着五彩的龙纹,牛角上绑着锐利的尖刀,把灌透油脂的芦苇扎在牛尾上,然后点火。田单命令士兵把城墙凿了几十道口子,乘黑夜把牛放了出去。他派了五千名精壮的士兵跟在后面。芦苇着火烧了牛尾,牛便狂奔怒吼地冲向城外的燕军,燕军在睡梦中被惊醒,只见一个个庞然大物尾巴上点着火,身上画着龙纹,被碰着的不是死便是伤。跟在牛后面的五千士兵口中衔枚一声不响地攻击燕军,城里的百姓敲击着一切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燕军惊慌失措,溃败逃走。齐人顺势杀掉了燕将骑劫。燕国军队惊慌失措,四散逃离,齐国人追击败逃的敌军,一路上所经过的城镇、乡邑都纷纷背叛燕国而归顺了田单。

田单的军队日渐其多,乘胜追击,燕军则一天天溃败,最后田单追到了黄河岸边,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都被收复了。随后田单便到莒城把齐襄王迎回了临淄,主持了国政。齐襄王也封赏了田单,称田单为 “安平君”。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AD(答对一项2分,两项5分)【解析】A项分析错误,应是写诗人梦中回到了故乡,故乡正是春光洒遍大地,无边无际。D项“深秋”理解错误,通过“落花”可判定为“暮春”。

15.①对比。诗的前两句梦中回到故乡与现实中回不了故乡形成对比,梦中家乡春光大好与醒来“别人家”地“小栏高檻”的凄凉形成对比,将诗人怀念故乡之情抒发得十分真切。②虚实结合。梦中回到故乡是虚写,梦醒眼前却是“别人家”是实写。(想象亦可)③借景抒情。室内只有残灯一盏,窗外还有纷纷的落花,环境的凄凉冷落,表达了作者苦闷、惆怅、孤独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亦可)(每点2分,有手法1分,有分析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20.(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12分)

21.D 【解析】①双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不合语境。改为“齐抓共管”②听之任之:听任何事情自然发展变化,不管不问。(多指不好的事情)③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此处望文生义。④琴瑟之好:比喻夫妇。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使用对象错误。改为“唇齿相依”⑤曲突徙薪;曲:形做动,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火。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实现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⑥草木皆兵:惊慌时疑神疑鬼。

22.B 【解析】A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字。C项缺少主语,可在“回忆”前加“这篇新作”。D项语序不当,“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应改为“让任何一个拥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

23.①并不是靠视觉或听觉等感觉器官;②它会根据小动物散发的热量进行定位;③模仿它的颊窝发明了热定位器。

四、作文(60分)

试题分析:

1、从命题形式上看,本次考试仍然是材料作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题目开放性较大,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

2、此次作文命题,也体现了命题者对今年高考作文的大胆预测,这对后期作文冲刺复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材料要求考生就汉字“手写”与“打字”谈自己的见解,因此,考生可从赞成“手写(继承传统文化)”、赞成“打字(顺应现代科技发展)”,或者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三个角度去审题立意。【参考立意】

一、赞成“手写汉字”:

(1)汉字书写,需要回归手写(2)让传统书写技艺世代传承(3)我们应重视汉字手写(4)手写汉字,不应衰落的文明素养(5)传统文化不可轻易抛弃(6)莫让现代科技淹没传统文化(7)“失写症”当警惕

二、赞成“打字”:

(1)不必恐惧“失写症”(2)打字,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打字”成为常态未尝不可(4)“打字”并不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辩证看待二者:

(1)“手写”与“打字”同等重要(2)“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科技”携手发展(3)在继承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还应兼顾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与需要 【写作提示】

1、最好按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行文;

2、行文逻辑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3、审题立意时,最好能辩证地看待二者(“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与“现代科技的发展”)关系。

材料主要展示了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下,一些传统文化技艺正在逐渐被冷落的现象。该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技艺(文明)的同时,又能兼顾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与需要,这不仅是命题者提出的主要问题,也应是考生立意时的主要思考点。

2.高一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篇二

1、“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乐声动听,久久萦绕。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吗?《列子•汤问》

2、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风”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不超过30个字。背景一:冬天早晨风

背景二:夏日傍晚风

3、巧填成语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4、巧填成语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改头换面)

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 a、这首诗是谁写的?(李商隐)

b、“东边日出西边雨”,猜一个字,是什么字?(汨)

6、爱因斯坦有一个很著名的公式,x+y+z=A,A表示成功,x表示艰苦劳动,y表示正确方法,那么z表示什么?(少说空话)(先天禀赋、虚心好学、科学态度、勇于实践)

7、说出古代的年龄称谓: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弱冠(二十岁的男子)

期颐(百岁之人)

8、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什么?最后一部是哪一部?(《史记》《明史》)

9、我国古典诗歌样式有律诗、词,曲,请你各举一个例子:

律诗:杜甫的《春望》

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10、恒山是“五岳”之一,请写出其它四“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11、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141岁)

12、准确读出明代徐谓的对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hǎohàohàohǎo)

13、请说出《红楼梦》的别称:()

(《石头记》《风月宝鉴》《情憎录》《金陵十二钗》)

14、请说出下列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谁?

《套中人》——别里科夫

《警察与赞美诗》——苏比

《老人与海》——圣地亚哥

15、诺贝尔奖是()国的科学家()设立的?从()年开始的?

(瑞典诺贝尔1901年)

16、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都包括那些作品?

(《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

17、人人都需要友情,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的有关友情的名言、古诗词吧,选两句你最喜欢的写下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18、按要求写出带有“马”字的成语

马()()()(马到成功)

()马()()(老马识途)

()()马()(人困马乏)

()()()马(心猿意马)

19、中国历史上,称为圣人的是(),称为亚圣的是()?(孔子孟子)

20、“后来居上”原是说后生在哪方面超过了前辈?(B)

A.财富B.官职C.书法D.绘画E.武艺

21、国产动画片《宝莲灯》当中“二郎神”是主人公“沉香”的:(A)

A.舅舅B.叔叔C.伯伯D.堂兄E.表哥

22、说出下列雅号是哪位诗人的?

A、诗魔(白居易)B、诗鬼(李贺)

C、诗瓢(唐球)

23、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相近的成语是()。(豁然开朗)

24、改正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在这温新的烛光里,我仿佛看到奶奶那慈祥的模样,我的心被思念和忧伤笼罩着,不禁潸然落泪。(móshān)

25、请说出金陵十二钗中的任意五个人物:

林黛玉薛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26、“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最早是指哪“三不知”?(B)

A.天、地、人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爷爷、爸爸、哥哥

D.邻里、亲朋、好友E.儒、释、道三教

27、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哪一种动物?(C)

A.马B.乌鸦C.野鸭D.老鹰

28、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话是()写的()?(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29、判断对错: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对)

30、写出两条具有怀疑精神的名言:((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学者先要会疑。

(3)学则须疑。)

31、数字成语谜语。

A、1X1=1(一成不变)

B、9999(万无一失)

C、1÷2(一分为二)

32、请说出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南柯

记》《邯郸记》)

33、数字成语谜语

A、7÷2(不三不四)

B、246810(无独有偶)

C、5÷4(四分五裂)

34、说出下列成语和那些人物有关系

1、百步穿杨(养由基)

2、慷慨悲歌(项羽)

3、投笔从戎(班超)

35、说出下列成语和那些人物有关系

1、横槊赋诗(曹操)

2、完璧归赵(蔺相如)

3、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3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金钱可以买到房子,但买不到()。(温暖)

金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丽)

金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金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学识)

37、在下列方框中填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例如:念——有――口――无――心——含

杭——――――――——航(木已成舟)

忍——――――――——想(拔刀相助)

感——――――――——喊(有口无心)

题——――――――——页(一无是处)

3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近代(A、秋瑾B、谭嗣同C、鲁迅

39、将下列成语归类

A肝胆相照B片甲不留C怒发冲冠D抛砖引玉

E胆小如鼠F目不识丁G千钧一发H垂涎三尺 B))的诗句。(比喻:1、4、5夸张:3、7、8借代:

2、6

4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2、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

4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4、有的人不能正视自身缺点,对批评者持有偏见,就像《扁鹊见蔡桓公》中的 桓公对扁鹊的看法一样:()。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5、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 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瑕"指的是()。

(林黛玉贾宝玉)

47、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在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请写出两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伤思为国戍轮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可以攻玉。(他山之石)

49、成语接龙:

生死离别——别开生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可乘之机——机不可失

50、说出下列作品集的作者

《孟襄阳集》——()孟浩然

《樊川文集》——()杜牧

《昌黎先生集》——韩愈

51、写出下列诗句的上下句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B、(),月有阴晴圆缺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人有悲欢离合)

52、写出两句描绘边塞风光的古诗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53、说出我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至少三个)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狐假虎威

54、“三言二拍”中的“二拍”指的是什么?做这是谁?

明代小说家凌梦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篇三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驯鸽(xùn) 果脯(pǔ) 婆娑 (suō) 长歌当(dāng)哭

B.渐染(jiàn) 弄堂(nòng) 寥廓(liáo) 大笔如椽(chuán)

C.铁锭( dìng) 风靡(mí) 伶俜(pīnɡ) 咎 (jiū)由自取

D.颓圮(pǐ) 愆期(qiān) 守拙(zhuō) 载(zài)笑载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落寞 子衿 猗郁 信誓旦旦 义愤填膺

B.谣诼 垝恒 敛裾 夙兴夜寐 提要勾玄

C.漫溯 嗔目 戳力 雨雪霏霏 衣衫褴褛

D.长蒿 袅娜 房檩 没精打彩 尔卜尔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C.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D.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的时候,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B.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会铺的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弱的触觉。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高。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5.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B.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指的是魏晋时期的“三曹”和“三苏”,“三曹”即曹操、曹丕和曹植,“三苏”即苏洵、苏轼和苏辙。

C.《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忏悔录》。《忏悔录》中的作品着重回忆作者在“”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

D.《家》写于1931年,最初在上海一家报纸连载。1938年和1940年,作者又顺着《家》的情节线索,陆续写成了《春》和《秋》,三部长篇合称为《人生三部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起床为什么那么难

①对很多人说,早晨,尤其是双休日之后的周一早晨,有一件必须去做的让人痛苦万分的事——把自己从床上拽起。这种早上起床难的事,相信大部分人都深有体会。

②为什么起床这么艰难呢?恐怕不只是因为我们太懒吧。的确,起床的痛苦和我们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也就是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从藻类、真菌直到我们人类这样的哺乳动物,体内的细胞活动都会在生物钟的指挥下跟地球的昼夜变化周期同步。生物钟,实际上是生物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形成的分子钟。简单原核生物蓝细菌的生物钟只靠3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需要20种蛋白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在人体内不同的生物钟时间里,这20种蛋白质的浓度呈现不同的变化,有些蛋白质早晨起的时候浓度高,而有些则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浓度高。有科学家提出,测一测身体内这几种蛋白质的浓度,就能知道生物钟走到了几点。

④虽然我们身体里每个细胞中都有生物钟在滴答走动,但是就像全国的钟表都要和国家授时中心保持一致一样,整个身体的钟也要和大脑中的一块区域——视交叉上核的钟对准。这个小小的区域由两个数千个神经元组成的团块构成,它内部的分子钟稳定运行,指挥着全身的生理节律。视交叉上核有时也会根据光照和黑暗,或是进食的时间调整生物钟的时刻。

⑤当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体要按照生物钟的指示完成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当视交叉上核发现到了起床的时间,就会向一种专门负责叫醒身体的神经元发送信号,身体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先从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然后身体中的激素,例如皮质醇和醛固酮也开始增加;神经元同时激活了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负责的是人体那些不靠意识支配的活动,例如你不用自己想着让心跳动,心也会自动输送血液,这就是自主神经在发挥作用,这时人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也加快,终于可以爬起床。

⑥如果生物钟和我们的闹钟精确同步,那起床倒也没那么难。问题就是,生物钟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并不是精确相等的,研究表明,人体内生物钟的时间一天要比地球的一天长10到20分钟,所以每天早上生物钟都要比正确时间慢上一会。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志愿者在离开地面很深的地洞里生活一个月,没有太阳光线,没有时间信息,完全与外界社会隔离,结果发现,这些人将会每天都比前一天晚起床十几分钟,到一个月实验期结束时,那些志愿者都成睡仙了。这说明人体生物钟的“睡眠—觉醒”节律的周期比地球自转的24小时长一些。人体为了使自己的生物钟周期保持与地球自转周期相一致,就会通过外部的太阳光调整自己每天早上的起床时间,这种努力校正自身节律以适应自然节律的方式,当然使自己起床很艰难。

⑦周一至周五的话,我们的生物钟虽然每天都慢一点,但每天也都会按照实际时间进行校准,这样只是早起了十几分钟倒也还能忍。而到了双休日就不一样了,要是你周六周日都睡到自然醒的话,到了周一,生物钟连续慢了3天没有校准,就已经比实际时间晚了最多有1个小时了。提早1小时起床,不用说也知道如同遭遇酷刑。所以,要是不想让周一早晨太难受,就不要在周六周日放纵自己,也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就好了。

(摘自《百科新说》20第5期)

6.关于“生物钟”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物钟是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是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形成的分子钟。

B.蓝细菌的生物钟只用3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至少需要20种蛋白质才能形成。

C.人体内形成生物钟的蛋白质在生物钟的不同时间里浓度是不同的。

D.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会调整人体生物钟。

7.下列各项不属于人早上起床人体按生物钟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是( )

A.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

B.身体中的皮质醇和醛固酮等激素开始增加。

C.神经元激活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心脏输送血液到全身。

D.人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加快。

8.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要想让生物钟与自然节律相符,每天都要校准。

B.如果每天睡到自然醒,人们每天比前一天晚起一会儿。

C.想要起床不那么痛苦,最好不要放纵自己,尽量每天按时起床。

D.只要每天定时起床,我们就能控制生物钟。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8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某。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备:防备

B.赵王让李牧 让:指使

C.王必用臣 必:一定要

D.悉勒习战 勒:统率、组织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牧用兵蓄势待发的一组是

①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②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③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 ④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

⑤牧杜门不出 ⑥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并“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

B.“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例充分表面了李牧坚持固执的一面。

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

D.李牧不仅能守,而且善战。大战匈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充实强化自己,引诱麻痹敌人,最后战术得当,击败了入侵者。

12.请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3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 季氏篇》

(二)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1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6—17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1)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4分)

(2)颈联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赏析其妙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 (5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3)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5)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7)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19题。(20分)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也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6、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这篇散文以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个镜头“目送”为线索,切入点很小,很普通,引发了对亲情、对人生的感悟,笔触精致,令人叹服。

B.“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话揭示了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一个终点必联系另一个起点。

C.本文在对亲情的叙写上倾注了太多感性,缺少理性的冷静审视与思索,使作者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

D.“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议论自然融合到一起。

E.文中的“我”,是母亲,也是女儿。长长的牵引的目光中,那渐行渐远的背影,蕴积着的是目送者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

17.作者围绕“目送”写了哪些情景?请简要概括。(6分)

18.文中出现两次“不必追”的文段,文字相同,那么,这两段文字包含的情感内涵和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也相同吗?请简要分析。(4分)

19.这篇散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朱自清的《背影》,但是《目送》与《背影》所表达的主题还是有所不同,请做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4分,共12分)

20. 请按最恰当的语序将下面6个句子填入空格中。只写序号。(4分)

近年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2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4分)

康桥 雨巷 兰亭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22.下列材料对“湖北菜”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概括湖北菜的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6字。(4分)

湖北自古被誉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盛产各种淡水鱼类。许多鱼是湖北所独有的,如生长在长江的鮰鱼,生长在长江支流清江的清鱼,肉多刺少,肉质鲜嫩,皆为上品。红烧、清蒸、粉蒸、涮食均很适宜。湖北菜的做工也有特色。如沔阳三蒸、荆沙鱼糕、江陵千张肉、黄陂三合这几款湖北风味的代表菜,选料无非鱼肉之类,但由于做工精细考究,鱼中有肉,肉中有鱼,肉蔬结合,故很受食客欢迎。湖北人做菜极少用有色调味品,讲究原形、原色、原味、原汁,力求突出禽畜的肥美、鱼虾的鲜嫩和蔬菜的清香。湖北菜还特别重视刀工。名师授徒,多要求徒弟在细布上切肉丝,做到肉断布不破,以此练就一手漂亮的刀工。

湖北菜的特点:(1) (2) (3) (4)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3.作文(60分)

4.人教版高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篇四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倪(nì) 寥落(liáo) 赁屋(lìn) 不可估量(liǎng)

B、砥砺(dǐ) 踌躇(chú) 攒射(cuán) 殒身不恤(yǔn)

C、憧憬(chōng) 桀骜(áo) 儆戒(jǐng) 毛骨悚然(sǒng)

D、气馁(něi) 不惮(dān) 蹂躏(róu)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戮没 莫明其妙 呕歌 惆怅而归

B.嗔目 感人肺俯 火钵 张灯结采

C.迟顿 气势磅薄 彳亍 人事沧桑

D.寥廓 星辉斑斓 辽阔 夙兴夜寐

3、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⑴、一个社会中的少数先驱往往从改造社会环境、________文化意识、提高民族素质三方面同时入手,来全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⑵、那高高低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化成一片浓浓的乡愁,______在我的周围。

⑶、中学生吸烟既_________《中学生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体。

A、创新 弥漫 违反 B、创立 弥留 违反

C、创新 弥留 违犯 D、创立 弥漫 违犯

4、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善于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随心所欲地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B、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C、他看好了那双款式新颖的运动鞋,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D、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C.由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D.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59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二、(6分,每小题3分)鉴赏下列两首诗,完成6—7题。

题乌江亭 夏日绝句

(杜牧)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 生当做人杰,

包羞忍耻是男儿。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 至今思项羽,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肯过江东。

6.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7.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8.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B.将焉取之 之:指代土地

C.又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何厌之有 厌:厌烦

9.下面句子中加波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C.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代词。怎么。

D.将焉取之 焉:代词。哪里。

1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

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招待过客的主人 使者

11.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第 Ⅱ卷 (共87分)

四、默写与翻译(16分)

12.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

(3)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

(4)风萧萧兮易水寒, 。

(5) ,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沉默呵,沉默呵, , 。

13.将下列文言语译成现代汉语(6 分,每小题2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1分)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4、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2分)

③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2分)

15、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3分)

16、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6分)

17、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六、语言运用(10分)

18.规律的发现总是从梳理探究中得来,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汉字,然后根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2分)

拗 拥 驽 痘 绑 抢 扬 痱 织 抓 择 腿 扶 脸 肺 纺 缚 拍

答:

1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2分)

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改为

(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 下联:

20、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3分)

(20__年11月01日 人民网) 本报讯(记者叶洲)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昨天,卫生部、国家药监局、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联合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通知要求,各地要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校内食品小卖部、饮食店、食品超市、学校自备供水及二次供水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要特别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重点检查。检查重点包括:食堂、食品小卖部、饮食店等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相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情况等。

七、(40 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矮子对巨人说,我比你身材短。一个女人对男子说,我比你力气小。一个小孩对老人说,我比你经验少。一个丑妇对美女说,我比你容貌差。一个记者对富翁说,我比你贫穷。一个百姓对官员说,我比你地位低。……他们忧愁着。智者托着天平走过来,爽朗地说:“你们不必忧愁。测生命的重量,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砝码。”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想,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上一篇:社会福利的内容有哪些下一篇:纪念五四青年节主题作文800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