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满族小学

2024-09-09

广州市满族小学(精选5篇)

1.广州市满族小学 篇一

关家营满族小学班子成员职责分工明确

一、职责明确:

(一)、学校生活教师、门卫、炊事员、锅炉工、搞卫生人员、食堂管理员等所有后勤人员由总务主任负责管理,即后勤工作由总务主任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其中具体分工如下:、门卫、宿舍楼、锅炉房、水房、煤屋子、厕所照明及安全(除卫生外)和由岳鹏管理的所有库房由岳鹏负责管理,包括卫生、档案、迎接检查、正常运转等一系列工作。校长负责监管责任。、师生餐厅、厨房、烧火间、积菜间的所有工作由张永东负总责,包括卫生、档案、迎接检查、正常运转等一系列工作。岳鹏及校长负监管责任。、学生放假及开学的“校车”司机放行与检查“校车”司机是否超员、司机签单等监督工作由学校班子人员轮流负责,具体分工如下:自2013年11月8日当日放假起算至下一次开学,由岳鹏负责,以此类推,分别由岳鹏、张永东、刘宝富、牛亚丽、仲未英轮流负责。责任分工以2013年11月8日起开始计算,放假即换人。有事的,自己去调换,出现任何问题追究原当事人责任。

此过程需要的档案材料由张永东负责监制,相关人员负责收集好并交张永东存档,在迎接检查以及责任追究的过程中,谁的责任时间段出问题由谁负责。学生放假与开学时的“校车”管理与纪律维护工作由岳鹏与张永东共同负责,上级对“校车”管理的过程材料由张永东负责联系与解决。

(二)、学校的安全工作档案由张永东负总责,即负责安全工作档案归档、档案分类与装订等工作。岳鹏、牛亚丽、仲未英、刘宝富负责协助安全工作档案的建立与组织实施。张永东、岳鹏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上级检查迎检工作。

(三)、由教导主任分管的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体卫艺工作、图书室、实验室、卫生室等一系列与教学相关工作由教导主任负责。与其他主任协调做好职责内的各项工作。

(四)、班主任及班级工作管理、领导带班与教师值班分配、少先队工作、学校卫生工作、学校德育工作组织与实施、各项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等与政教有关的活动由政教主任负责,同时负责与其他主任共同做好职责内的各项工作。

(五)、班子成员负责早晚自习的人数核查工作,做好相关记录,出现问题马上进行解决,同时负责早操的活动组织工作。

(六)、校长职责:全面协调各主任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校全面工作。

二、责任追究

以上内容召开学校班子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后,通报给所有教职工以便监督执行。学校校长全面监控各主任的工作状态,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对问题较突出的实行问责制直至上报中心校处理。

以上未尽事宜由学校班子成员共同研究讨论后执行。

最后希望全体老师对学校班子成员的工作予以监督,并能及时反映情况,以便我们及时改正工作。也希望全体班子成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多看多想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发现问题,更能及时解决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而共同努力!

2.广州市满族小学 篇二

【关键词】中小学;满族;音乐文化;传承

满族音乐文化彰显了满族独有的想象力、思维模式,更展现了满族精神价值。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满族音乐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时下重视民族文化保护工程的大力推动下,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小学作为重要的文化汇聚阵地,是开展满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理想场所,因此,研究在中小学中传承并发展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让中小学生了解满族音乐发展的厚重历史

满族音乐发展历史久远,记录了满族悠久的发展历程。满族的先民靺鞨人在史前就出现了原始的歌舞,称之为靺鞨音乐,靺鞨人长期生活在丛林内狩猎,渐渐出现了以战斗为主要内容的乐舞,在宫廷内演绎了渤海风格的礼乐、祭祀音乐,这样风格的音乐一直延续至金朝。金朝的统治者女真人,在音乐方面开始仿效汉人传统,通过乐来为礼服务。崇尚雅乐,并且也制定礼乐方面的制度,设定专门的机构来对礼乐加以研究。这期间也对我国西区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在金朝的民间出现了太平鼓以及萨满祭祀之乐。发展到后来,才出现了“朱赤温”、“倒瓦剌”等,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这都和金代女真文化密切相关。发展到清代之后,满族音乐实现了新发展。民间开始流行白连厢、八角鼓、岔曲等,特别是在农村礼俗都需要有专门的音乐。小唱、山歌、说唱、萨满歌曲等形式更为丰富,而满族宫廷音乐则更为丰富。总之,满族的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因此,让中小学生了解满族音乐发展的厚重历史,自然会对满族音乐产生赞叹之情,更容易从内心去接受满族音乐文化。

二、将满族音乐融入到中小学校园文化中

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文文化活动作为重点,依托校园空间,将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的特点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作为校园内独有的文化气氛与精神环境。校园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不仅具有教育的特点,还彰显了人文气息,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传承下来的学术精神、思想理念、人文传统等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之和。创造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更是文化的生产者,属于深层次文化。特别是在中小学中,校园文化主导性作用表现较为成分。校园文化的主体在大力缔造文化进程中,不是使用固定的文化传统文化形式作为主要手段。特别是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小学改变了原来的不接触社会的状况,更密切了社会间的交流。因此,满族音乐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借助中小学校园文化,向中小学生去展示满族文化,让中小学生喜欢进而愿意去接受这一文化,做一名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

三、传授给中小学生满语,奠定满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满族音乐文化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传承并发展原汁原味的满族音乐文化,必须做好满语的传授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族的音乐文化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满族音乐文化也是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了音乐文化的再生产。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让喜欢满族音乐文化的中小学生,去接受满族语言的学习,在掌握了满语后,才能掌握满族音乐的精髓。因此,作为满族音乐方面的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结合满族音乐文化传承实际,利用多媒体、现场示范等多种有效的手段,将满族音乐文化中的一些必备的基础性的满语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满语,为接下来传承并发展满族音乐文化打下坚实基础。在学生掌握了满族语言之后,可以尝试将满族音乐加入其中,教师尝试将学生引入到满族音乐文化内,亲自去感受满族人的生活,进一步去感受满族音乐厚重的文化历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才能让学生更好融入到满族音乐文化内,才能从根本上将满族音乐文化同其它文化区分开来。

四、研发适宜中小学生使用的满族音乐文化教材,利用好中小学音乐教学平台

首先,研发适宜中小学生使用的满族音乐文化教材。开发满族音乐文化特色是开展品牌建设的精髓,如果不体现特色就渐渐失去其个性,也就丧失存在的意义。满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关键是在其悠久的历史沿革。通过全面研究满族音乐文化,对东北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和民俗等社会生活进行详细阐述,这对音乐学科、非音乐学科建设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单独从音乐的视角来看,满足音乐文化包含了多种类型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展现出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些共性规律。对满族音乐本身来说,不管是在曲式、演唱还是在单声、多声等方面,音乐要素也体现出自身的特色,将这些东西写到教材内,将开发出既体现出满族音乐文化特色,还能适宜中小学生的音乐教材。其次,利用好中小学音乐教学平台。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传承满族音樂文化中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族音乐文化形式出现了新变化,不同音乐风格,有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从当前满族音乐传承的现实出发,满族音乐传承也需要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音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让中小学生对满族音乐文化感兴趣,只要兴趣了,才能接受并传承满族音乐文化。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传承过程中,适当变化满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在授课形式上给予一定突破。

五、成立满族音乐文化社团

中小学校满族音乐文化社团对塑造学生的品格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小学很有必要加强校园音乐文化社团建设。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发挥音乐文化社团的音乐文化传播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现代教育设施被大量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全面创造校园音乐社团建设良好氛围。二是利用好满族音乐文化社团,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要充分利用好满族音乐文化社团,在其带领下能走出课堂,走向校园,通过举办满族音乐歌曲大赛、满族器乐大赛、校园满族音乐歌舞大赛等,激发中小学生的音乐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因此,成立满族音乐文化社团,对传承并发展满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满族音乐文化是满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满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小学中传承满族音乐文化,需要让中小学生了解满族音乐发展的厚重历史基础上,将满族音乐融入到中小学校园文化中,同时要传授给中小学生满语,奠定满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并结合中小学实际,研发适宜中小学生使用的满族音乐文化教材,利用好中小学音乐教学平台,最后,充分利用好满族音乐文化社团,发挥好社团在中小学中传承满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提升满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中的传承与发展水平。(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体卫艺部)

参考文献:

①高玉侠.满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8~30

②尚品.满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文学.2008(5):76~79

3.广州市满族小学 篇三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2年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考试方案〉的通知》(辽教发[2012]72号)(以下简称“特岗计划”),为做好我县2012年“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制定本招聘简章。

一、招聘原则

通过省教育厅、人社厅统一发布招聘信息、统一网上报名、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内容、统一公布笔试成绩、统一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

二、招聘对象和条件 1、2010年、2011年、2012年毕业的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

2、报名者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热爱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招聘岗位要求和教师所具备的身体条件。

三、招聘岗位及人数

见附表。

四、招聘程序

1、考生报名

报名: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进行,报名网址为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每名考生只允许报考一个岗位。报名时,由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初审。

缴费:考生缴纳考务费100元人民币。

2、考试

考试时间、地点:网上公布。考试内容:

(1)教育基础知识测试(笔试)

教育基础知识测试满分100分,考试内容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及职业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

在考试内容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及职业道德,内容比例大致为6:3:1。

在考试题型上,客观题占80%,主观题占20%。考试时间为2.5个小时。

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根据全省招聘计划和考试成绩,划定本科目最低控制分数线。

(2)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内容为考察所报学科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线,不及格者无录取资格。

3、确定进入面试考生名单

在教育基础知识测试(笔试)成绩达到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中,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复审,按照各岗位招生计划数1:2的比例从高至低确定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的考生名单。

4、聘用

考生的教育基础知识测试(笔试)成绩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成绩按照4:6的比例计入个人总分。并按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总成绩相同者按照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成绩确定排名),经体检考核等规定程序后,确定拟聘用名单报省教育厅、人社厅。

5、公示

将拟聘用人员名单在省教育厅、人社厅网上公示七个工作日,并对考生相关材料进行终审。公示无异议且复审合格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委办联合下发文件,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五、联系方式

本溪满族自治县教育局人事股 谢颖 刘成金 电话:0414-6811032 2 附表:本溪满族自治县农村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招聘计划

本溪满族自治县教育局

4.新宾满族剪纸介绍 篇四

新宾满族剪纸的材料比较特别。除了纸之外,还选用皮革、鱼皮、麻布、桦皮、苞米窝儿、红辣椒、树叶、布、绸等薄片材料进行剪贴加工。新宾满族剪纸的技法古朴自然,不描不画、不打底稿,全凭一把剪子,剪随心动,一气呵成。有时还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烟头、香头或木炭烫出点、线,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新宾满族剪纸形式多样,分为单纸剪、双纸剪、立体组合剪、彩色拼粘剪、松明烟熏剪、火头烧烙剪和吊线动画剪等。其中吊线动画剪纸是满族人过端午节时在窗前悬挂的一种剪纸,人物造型类似皮影戏中的影人,头、身和四肢都是单剪的,后用细线打上疙瘩连接在一起。

5.满族民族简介 篇五

一、双城县满族简介

1、风俗习惯,“挖地为穴以居之,喜欢养猪”;“食其肉,衣其皮、涂其脂”,据说可以御寒;男女善骑射。

满族的住所一般人家有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安置锅灶,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小辈的姑娘媳妇住南炕。房屋多开南窗、西窗、北窗、冬暖夏凉。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饭和黄米饭、黄面饽饽(即粘豆包),每逢过节吃饺子,除夕晚间要吃手扒肉,白肉血肠是满族人的适口菜肴。

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过去,男女青年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先后要去3次。每次都要带酒,俗话说“成不成,酒3瓶”。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索要彩礼。有猪,酒、衣服、首饰和钱等。男方给的彩礼全都作为新娘的财产。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把酒壹和两个酒盅,新郎和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并点燃一对蜡烛通霄不熄。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拉空”;热闹一会儿自散。3日后新郎随新娘去娘家,名曰“回门”。

满族的丧礼也很有特色。人死后,在院子里两侧树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9尺,用红布与里布做成,幡的头尾用黑布,中间四条红布。尸体不准停在西炕和北炕上,而要停在西屋。头朝西,脚朝东,向外抬时不走门,而走窗户。出殡时,亲友争抢幡上的布给小孩做衣服,相传可以避邪和不作恶梦。一般进行土葬。

满族人特别重视礼节。过去小辈对长辈是3天一小礼,5天一大礼,小辈每隔3天要给长辈请安,隔5天见长辈得“打千”。“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滕,女人双手扶膝微蹲,幅度大小,由对其尊敬程度而定。

亲友长时间不见,见后抱腰接面大礼。

满族人能歌善舞。舞的特点多由狞猎,劳动、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舞蹈者必是身强力壮的人,穿兽皮,唱满语歌曲,伴以乐器和腰中的响铃,还有舞者扮成猛兽,一些人骑假马追赶,比较常见的舞蹈有《喜起舞》、《隆庆舞》。在喜庆宴会上,主、客男女也常常乘兴起舞,举一袖子额,背一袖于背,进退盘旋,一唱众和,场面甚是红火热闹。

满族的体育活动主要是骑马和溜冰,俗称“跑冰鞋”。

辛亥革命后,满族的风俗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习惯已逐渐消失。目前,满族除在婚丧上略有差别外,其它已与汉族人无异。此外,小孩睡摇车也是满族入留下的习惯,现在满汉皆用。

2、满族本民族主要信奉

“萨满”教。萨满是满语,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师。萨满通常由会说满语而聪明,口齿伶俐的人担任。

民间的萨满有两种:一种是跳神的萨满;另一种是办理祭祀的家萨满。跳神的萨满几乎是每个村镇都有,不参加生产,以跳神为业。过去满族人信巫不信医,有病先请萨满跳神。萨满头戴尖帽,缀五色纸条,外悬小镜,身穿布裙,腰系铜铃,击鼓而舞,口中念念有辞。家萨满每个姓氏一名,在祭祀祖先时跳神唱歌,歌颂丰收,赞颂祖宗的功德。

满族的祖宗板放在西屋的西墙上方,所谓“祖宗板”即是一块1尺8寸宽。1尺半长的木板,满语叫“倭库”,祭祀时放上“哈马刀”(神刀)和箭,表示是祖宗用过的东西。在祖宗板旁吊一黄色布袋,叫“妈妈口袋,也叫子孙娘娘”,内放一条三四丈丝绳叫“孩子绳”或“长命绳”;祭祀时把祖宗厘子接到西炕,摆3张桌,供上黄面饽饽,然后家中长者把匣子打开,全家按长幼序先后叩3个响头后,分别到南北炕或外室,这时萨满开始上装、戴帽、手持鼓,在祖先前祈祷,开始跳神,边唱边舞,一般要跳3天。祭天在祭祖的次日,在院墙内立一高杆,称为“索罗杆”,顶端穿一猪腭骨,上顶锡斗。祭祀时用一口黑猪,宰杀后将肠子和膀胱放在杆子的锡斗里,让乌鸦来吃,3天内吃掉为吉利。另外,将炕上放上麻席,不设桌子,请亲友来食煮熟猪肉,食饱自去,主人不送,亦不另炒别样菜。

满族人崇尚青色,一是清、青同音;二是据说努尔哈赤是骑青马逃脱明将李成梁追捕的。满族人不吃狗肉,也是传说狗兽救过努尔哈赤的命。同时,狗也是满族人狩猎的好助手。

满族的这些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很少能看到了。

3、语言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满族的姓氏当年均用满语,如富察氏、赫舍里氏、瓜尔加氏、吴扎拉氏,那拉氏等。辛亥革命后,这些姓氏分别改成汉姓,如富、何、关、吴、那等。

满族的文字,是女真文字的发展和演变。自公元10世纪后期,完颜希尹与洪皓创造以来,一直被女真和满族延用,至后金的天命年代,这种语言、文字已适应不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与实际需要了。这时努尔哈赤命令葛盖同额尔德尼在蒙文的基础上创造了满文。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又命达海,对满文进行改进,这次改进后,有12个字头,24个音群,1410个音节。改进后的薄文称为“新满文”,以区别努尔哈赤时期的老满文。现在的满文档案中故有“满文老档”之称。

辛亥革命后,政府明令废止了文书上满文的使用。解放后,在人民币后的5种文字依然有满文的存在。

70年代末期,著名满文专家穆晔骏,曾在双城办过一个满语研究班。现在双城堡尚有通晓满族语言文字者。

双城县的满族人口主要是来自北京、盛京(沈阳)、吉林等地的旗人。嘉庆二十年(1815年)双城堡建治后移来1000名旗丁垦地建屯,按4丁4牛之数核算成屯。双城镇为中屯,是协领衙门所在地。正东50里、正西50里处各建一屯,为左、右二屯,设佐领署。

最先建的陈营子8个旗屯,非常整齐地分布在城(双城镇)的东西两侧。东侧从北向南依次为陈镶黄旗、陈正白旗,陈镶白旗、陈正蓝旗4个旗屯,西侧从北往南依次是陈正黄,陈正红、陈镶红、陈镶蓝4个旗屯。这里所说的旗屯是屯落群,每个旗屯由5个屯落组成,头屯居中,二屯、三屯、四屯、五屯分别在头屯的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角。屯与屯之间相距4里半,呈梅花形状。此后,陆续营建的新营子8个旗屯则不如陈营子规整。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富俊又调盛京、吉林等地的2000名间散旗丁来双城。为了安置这些移民,在双城堡建立了120个旗营子。

先建的8个旗的陈营子,头屯安置50户,二、三、四,五屯各安置24户。“京旗”安置在陈营子内。

是时来双城的旗人(满族人),达3000名。为了加强管理,又增设了官兵,并筑大小封堆(土堆,每华里一个。大封堆是拉林与双城堡区域界限;小封堆为满、汉区域的界限)。

双城县的满族同胞还有相当的数量。全县满族人口为127772人,占总人口的19.2%,是黑龙江省市、县中满族人口最多的县份。

满族人口散居全县的27个乡镇、居住比为集中的有幸福、乐群、同心、希勤、青岭联兴,农丰等乡镇。

二、双城县锡伯族简介

双城县是在黑龙江省锡伯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双城县锡伯族为495户,3896人。1982年,双城县锡伯族仅为597人。人口锐减的原因有三;一是他迁,二是误报其他民族,三是大部分锡伯族人不知自己的族源、族属、族系而混迹于满族人口之中,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1985年,全县有锡伯族1870户,7317人。他们的先祖于清嘉庆年间由辽宁的复县、金县、岫岩、风城等地迁至双城堡试垦屯田。

双城县的锡伯族亦属1815年双城开垦之初。随同八旗来双屯垦的锡伯族人的后裔。锡伯族迁到双城后,仍然保持着封建家长制,家庭中辈份最高的男子主持权力,俗称“当家的”,妇女处于从属地位。

锡伯族过去在族内有公推的“莫昆达”,就是氏族长,通称百户长,主持族内的祭祀、调节等事务。

1、风俗习惯

锡伯族自古就独特的习俗。由于历史的演进,以及其他民族的影响,锡伯族原来习俗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总的方面至今还有独特的痕迹。古时的鲜卑“嫁女娶妇、髡头饮宴”。所谓髡头就是剃头之意。过去锡伯族姑娘结婚时一定用线将脸上的汗毛绞去,特别是前额和鬓角,要绞得整整齐齐,俗称“开脸”或“绞脸”。这就是由髡头演化而来的。

过去锡伯族人的婚姻全由父母包办,同姓禁止通婚,至亲之间,骨血正流可通婚,骨血倒流则不可。也就是舅家的女儿可同姑家的儿子结婚,而姑家的女儿嫁到舅家则不可。婚令一般在十七、八岁前后。妻死后男方可再结娶,有女无儿者可招女婿来家养老送终,称为“养老女婿”或称“倒插门”,或可在侄辈中选一人作为“过继子”来继承家产。

锡伯人的婚姻一般为三个过程:说亲、定亲、迎亲。当儿子长到15岁左右,父母就开始为其物色品貌相当的姑娘,二老看好后,就请媒人去东家提亲。如属相不相克,女方家长又不反对,男方家长则去女方家正式相看姑娘。相亲有公开和不公开两种,后来发展到带儿子相亲,称“对相对看”,双方同意后即由女方开出“礼单“,这就算正式定亲了。一般的礼单上写。喜猪几口,喜酒几坛,洋钱若干,再之布匹、首饰等物。定妥后,根据婚期由男方父母及媒人送至女方家,称之为”过礼“。姑娘要给未来的公婆”装烟“,婆婆要给没过门的媳妇戴金银首饰,并给装烟钱。过一段时间待财礼齐全后,由男方选择吉日良辰,通知女方结婚日期,称之为”定日子“。

婚礼一般举行三天。头一天杀猪,做好一切准备,第二天女家将陪送的嫁妆送至男方家布置新房;男方则将扎的抬轿停在院内。称之为”亮轿“。农村则扎好轿车,第三天天亮前,新郎在”奥父、奥母“(本族中有威望、善于应酬事务而又是儿女双全的老年男人女人当娶亲父和迎亲母,锡伯语称为奥父奥母)的陪同下,即乘轿动身去女家迎亲。新娘上轿要身穿大红袱,身背铜镜,肩搭数串铜钱,两臂夹着”宝瓶“,头梳双抓髻,外蒙红盖头,由新妇哥哥或叔叔抱上花轿,然后摆队鸣锣开道,哨呐声声,返回新郎家里。中途如遇水井,要用红毡遮避一下,喜轿到家门前不能马上下轿,要稍等一刻,叫做”憋性“。下轿后,男前女后脚踩红毡院“拜天地”。进洞房前新郎用秤杆将新娘的盖头挑到房上去,然后进洞房“坐福”、饮“交杯酒”。待打扮整齐由小叔子拉着下地,拜祖宗、拜灶王,接着拜直系亲属,接受“磕头钱”,饮宴时要“拜席”,散席婚礼即完毕。双城的锡伯族不闹洞房。第二天由婆婆带着新娘到直系亲属家装烟。第三天上祖坟装烟。第七天新郎新娘同去女方家,称为“回门”。这些仪式现已大部分改变,仅有一部分仍在延用着。

锡伯族死人过去实行土葬,各个房族都有自己的坟地,极贫困者埋在公用坟地里,称为“乱死岗子”。老人、病人咽气时,儿女最好都在身旁,叫做“送终”。在即将咽气前将寿衣穿好,净面剪指甲;咽气后把尸体停放在堂屋的板床上。头前放一盏灯和一碗饭,称“长明灯”和“倒头饭”。并置一瓦盆,烧纸时用。尸体脸上蒙“蒙脸纸”,胸口放一小碟米,作镇邪用。先由子女到附近庙上去“报庙”,然后派人赴亲友家“报丧”。同时,家中人则赶制“孝服”,直亲晚辈要全身穿重孝。男人不戴“孝帽子“,只是在平日的帽子上缝上一块白布,女人头缠孝带,又称之为”包袱“,一般长5尺,叠成4折,两端成箭头样垂于脑后,孙子在孝服的左肩上缝一小块红布,外孙则缝在右肩上;曾孙孝服背后要缝红布叉,玄孙穿红色孝服,背后缝白布叉,再下辈则穿花布孝服。将尸体装入棺木中称为”入殓“。棺木放在院中,上搭灵棚,有前来至祭者,家中男女在棺之左右叩头回拜。将棺木送至坟地称为”出殡“,出殡前要将棺盖钉死,钉钉时,子女跪在棺前喊”躲钉“,出殡时长子将盆举过头顶,摔在地上,称为”摔丧盆”。然后,打着“灵头幡”,将棺送入墓地埋葬。头朝西北,脚向东南。由长子填第一锹土,然后大家动手填土埋葬。回来后把死者枕头内所装的糠秕在门前烧掉,然后吃“回灵饭”。死者亲属每隔7天到坟地为死者烧纸钱一次,叫做“烧头七”,到七七四十九天,烧七终了。到百天时要烧“百日”,到周年时要烧“周年”,烧了周年为止。老人死后子女穿孝百日,丈夫死后妻子守孝3年。穿孝期间不得参加娱乐活动,女人不着鲜艳服装,老人死后当年过春节不贴五彩年画,不贴红对联,称为“背素”。这些葬礼随着火葬的开展,风俗的演变,仅能看到尚有少部分的残留。

锡伯族的住宅早期是帐蓬、马架子,迁到双城后均是草房。正房以三间居多,不盖四间,因忌讳“四六不成才”之语,怕后代成不了栋梁之故。三间房称一明两暗,东、西屋住人,中间为堂屋,晚辈住东屋,长辈住西屋,以便祭祀。西屋西墙供祖宗及神佛,北炕与南炕在西墙下有“万字炕”相连,炕上放箱柜,柜上放“掸瓶”、“帽筒”、蜡台、香炉、座钟等什物。烟筒均设在东南、西南两房角。厕所一般放在东侧,严禁在西墙大小便。

锡伯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之事。

① 夜间睡觉不能把脱下来的裤子、鞋袜放在高处。② 吃饭时不得坐在门坎上或站立行走吃饭。

③ 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用狗尾巴“掸子”打扫灰尘,客人的狗皮帽子不能放在西墙的祖宗板处。族内如果有偷食狗肉者,族长与家长责令其饮碱水洗肠,并罚禁食3天。④ 已嫁出的姑娘结婚的头3年,不得在娘家过春节,过元宵节。⑤ 春节时初一至初五,妇女不做针线活,称为“忌针”。⑥ 人死后停尸床上,禁止猪、狗在前绕过,出殡忌申日。

锡伯族一般节日已和所在地的主要民族全一样,只是保留了独特的节日一一西迁节。公元1794年(乾隆二十九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政府从盛京(沈刚)等地调集1000名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迁徙伊犁地区戌边。在临行时,他们目送亲人一起聚集在盛京锡伯族家庙太平寺共同进餐,饮离别之洒,为西迁的同胞饯行。四月十八日被定为西迁节。在这一天里锡伯人杀猪饮酒,吃高粱米饭。双城县的锡伯族在这一天里或在民族事务委员会、或在锡伯族人口密集的乡镇,开会庆祝。

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是锡伯族的抹黑节。意思是代替谷物受神灵的惩罚,使麦子不得黑穗病。在这一天里,锡伯族的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床,带上涂好锅底灰的布片在街上互相往脸上涂抹,见到老年人先行下跪礼,象征性地往脸上抹一点黑灰,以示尊敬。还没来得及起床的小伙子,大家进屋掀开被子,连屁股上都抹上黑灰,大家欢乐不止。这个节日和这种习俗,在双城县叫做“打花脸”。

1、供俸

双城的锡伯族长期同苗族、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杂居,经过长期相互影响,仍然保持其独特的供俸。

“喜利妈妈”也称“索罗妈妈”,或“子孙妈妈”。锡伯族人家家都在西北墙角供俸。“喜利”,锡伯语是“延续”之意。喜利妈妈是保佑子孙兴旺之神,是用毛头纸卷成的上端略细,下端微粗的一个纸筒,外贴挂笺、福字,一年加一张新纸,里面有索绳。家中生一男孩拴弓箭,生一女孩拴一小布条,娶一媳妇则用滚树皮或“格布”做一小篮,其它还有拴木铣、铜钱等物的。每个小物件都有一定含义。每年的农历除夕,祭者将纸筒拿出,绳索拉开,挂在住屋西北??东南的对角线上,祭祀完毕仍藏于纸筒内。喜利妈妈过去家家供俸,虽经文化大革命时烧毁不少,但双城现在仍有很多人家供俸,有些是新近制作的。这种供俸非常虔诚族人迁徙时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总得将喜利妈妈同祖宗匣子一起挑上搬迁。满族有“佛朵妈妈”也叫“佛头妈妈”,但祭祀的形式和内容及共供俸位置与锡伯族完全不一样。所以,寤利妈妈就成为区分满族和锡伯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祖宗匣子是一抽盖木匣,内装祖宗像,有的是用布条制作的,有的是画的男女老人头像,身子用布遮盖,根据贫富不同,有则用珍贵兽毛做眼眉,用珍珠做眼睛,供在西墙正中,在祖宗匣子傍,有一铜制圣宗佛。

海尔罕玛法 双城的锡伯族称之为“马祖宗”。供俸的位置在外屋的西南墙角,钉木板一块,墙内掏洞,里面放一木盒,盒内布上画一男人坐像,代表这家的男祖宗,因男子经常在外放牧、狩猎。海尔罕玛法被敬之为管牲口之神,每逢过节,烧香磕头,还要把全红或全黑的好马献给海尔罕玛法,其仪式是在祖宗前用酒火烤马臀部,马鸣叫则为“领性”。从此这匹马就算祖宗的马了,不准抽打,不准转卖,不准宰杀。献马时,在马背上披一妇女衣衫,意求将来妇女乘坐这匹马时不至马惊。

2、姓氏

现在锡伯族的姓,都是汉译姓。如现在的白姓,原为巴雅拉;现在何姓、贺姓、赫姓的,过去姓何叶尔;现在温姓、文姓的过去姓温都尔;现在王姓的,过去姓完颜;现在佟姓的,过去姓图克色里;现在徐姓的,过去姓苏木禄。双城现在有锡伯族姓氏20余个,每个家族都有议定的20个字,做为每一个辈数的人名用字,一辈凡一个字,从一个字就可以看出是否是本族人,并知道是哪一辈的。或许因祖先排下来的字用完,或因现代家族观念的淡薄,现在锡伯族人家给小孩取名字,已不按什么字了。

3、语言

现在双城锡伯族完全使用汉语言文字。而新疆察布查尔的锡伯族还依然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并有锡伯文报纸出版。

上一篇:岗位适应度的自我评价下一篇: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