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

2024-08-14

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共9篇)

1.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 篇一

新媒体与当代传播对当代的影响

摘要:新媒体对我们当代人生活的影响,新媒体对我的影响 关键字:人际交往

大学生

生活方式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式,是利用数字技术、网路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也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例如:机航传媒、电子日报、数字电视、户外LED广告、互联网、手机媒体等等。

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而随着这些新技术、新发明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处其中,无论主观是否愿意,总会受到种种的影响。

就拿现在大学生来说吧。以前在高中每天埋头于书海之中,对于有些新鲜的事物都无暇在意。可是一进到大学,自然许多新鲜的事物、新鲜的名词就会迎面扑来:touch、微博、博客......每天关注人人、空间。再也不用打电话、发短信慰问朋友,取而代之的是进某某人的主页留言,随时准备回踩;而以前我们可能不会记得给同学说声生日快乐,也不会记得生日,但会因为有了诸如人人、QQ这些工具之后,在网上给我们的朋友送上一份温馨的祝福;好多初中的同学因为长时间不联系而失去了联系,但是现在的聊天工具方便了我们与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可以随时观看好友的动态给好友留言。除了这些聊天工具外,还有最年来发展起来的博客和微博,对很多人的生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不少人每天数次上博客简直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吃饭的时候拍美食上传微博、旅游的档口也要发个照片上微博、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见了什么好笑的好玩的都要上微博分享。人们通过微博了解世界、了解朋友家人的生活和工作。这些新媒体的工具俨然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以其快捷、广泛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和容量。大学生可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到最全面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际领域,加强了我们的人际交往;为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大学生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建立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找到的自信。

尤其是新媒体的信息共享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有助于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能够开阔青年学生的视野,拓展其知识面,学习和掌握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依靠书本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模式,基于计算机或者在线的网络教学使得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新媒体比如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不再是基于课堂讨论的局限,可以在论坛上据就业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压力渐大的就业竞争。

新媒体技术能够提供丰富、及时的信息,可以使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国内外重大时政要闻,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建设的良好习惯;新媒体可以其速度快和覆盖面广等优势为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良好平台;新媒体的虚拟性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适当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及时解决个体心理困惑的在线交流平台;通过全球信息的传播缩短了学生与外部世界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新媒体技术的参与互动平台是塑造学生责任公民人格,培养学生民主观念的优良场所。

对生活方式影响

新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在的人们都喜欢上了网上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想买到的物品而且价格便宜从而节省了很多的时间。网上订餐也是这种道理。现在大多数学校还开展了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从网上自己学习而且更加方便资料的查阅,而且学习时间长了还不至于是自己沉闷,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

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还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说: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杂志等等,都对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充实更加的丰富多彩。

还有就是移动电视,可以使你在漫步大街时,心情烦闷时不至于孤单寂寞,移动电视还可以成为你居家旅游的必需品,使你每时每刻充满欢笑。

数字类的新媒体可以更多的丰富老人们的生活,数字杂志、数字报纸可以使老年人在看书看报的同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和国家大事。数字电视则更加的可以使我们在家里可以观看到更多的电视台,而且图像更加清晰,是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可以轻松一下,不至于过于劳累导致伤病之类的。

所以说新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量很大的影响。新媒体与当代传播给我们介绍了一类现代化的“交流工具”,一系列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与工具,还有很多新的产品以及对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作用巨大的网络器械和网络平台。

新媒体与当代传播使我们了解到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发展的创新的新时代的新型社会,我们必须要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挣脱出来就要在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做一个创新型的高科技人才。

新媒体与当代传播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新媒体系列”的产物的更新速度很快,网络上的东西也很杂,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上网学习的同时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不要被网上的一些虚假信息所蒙骗。

新媒体与当代传播是我充分的感觉到了在知识的海洋里没有尽头。

2.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 篇二

所谓新媒体舞蹈, 顾名思义, 就是与新兴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舞蹈。传统的舞蹈表演中, 表演者是舞台上的主角, 各种布景、道具等, 也都发挥着各自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当代舞蹈中, 整个舞台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一些高科技的视听设备在舞台上大展身手, 是整个舞台和舞蹈表演在视觉和听觉上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由此带给了观众以全新的审美体验。

二、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具体形式

1. 多媒体舞蹈。

所谓多媒体舞蹈, 是指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 如计算机、LED大屏幕、全息技术等, 达到一种电影化的舞台表演效果, 实现舞蹈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具体来说, 常见的类型有LED大屏幕类和全息技术类。

首先是LED大屏幕类。近年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升, LED大屏幕已经成为了多数演播剧场的标准配置。大屏幕的巧妙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布景和道具, 需要怎样的情境, 仅需要用大屏幕播放出来即可, 而且与传统的布景相比, 大屏幕中的影像是动态的, 还可以制作成三维的效果, 所以更加形象和逼真, 也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比如2015年元宵晚会的《国色天香》, 其主要表现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 四个人物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所以在布景上自然不能相同, 如果采用传统的表现手法, 势必难以获得切题的效果。但是在大屏幕的帮助下, 这一问题得到了轻松的解决。西施浣纱的背景是荷塘月色;貂蝉拜月的背景是一轮明月;贵妃醉酒的背景是金色牡丹;昭君出塞的背景则是大漠戈壁。瞬间便完成了布景的变化。可以说, 大屏幕技术在当代的舞蹈表演中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运用, 成为了当代舞蹈表演的标志。

其次是全息技术类。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 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 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 一起完成表演, 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2012年春晚, 杨丽萍表演的《雀之灵》中, 节目组运用全息技术, 将一个真实的大森林搬上了舞台, 树木、花草、流水、蝴蝶等, 全面都一一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而两只孔雀的爱情故事就在这个唯美而真实情境中徐徐展开。可以看出, 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 不但使舞台布置更加方便和快捷, 更带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2. 影像舞蹈。

影响舞蹈是利用投影技术, 让表演者和投影配合和互动的舞蹈形式。比如2014年春晚, 匈牙利影子舞团演绎的《中国符号》, 就是人像和影像的完美融合。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利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中国一些著名景点和事物。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这种表现只能是一种轮廓式的表现。如果采用直接表演的方式, 很容易会让观众认为模仿的不像。但是以影子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巧妙规避了相似性的问题, 黑色的影像十分显眼, 让观众一看就能看出的模仿的对象是什么, 将黄山迎客松、大熊猫、长城、天坛、天安门前的石狮、桂林山水、火箭等一一展现在了观众面前。2014年, 乌克兰萤火虫影子剧团精湛的演出, 更是把观众带入影子的奇妙世界。幕布上瞬间变换的图案, 如扁舟、轿车、高楼大厦、椅子等等, 几乎都是由演员肢体重叠的影子模拟出来的。其不受语言、年龄、地域的限制, 以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形式和观众交流, 用身体来讲述故事, 与观众产生共鸣, 打动人心。而且其讨巧之处在于, 虽然舞台布置十分简单, 甚至只有一块幕布,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简单, 得以让观众将目光都投向表演本身, 获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3. 装置舞蹈。

所谓装置舞蹈, 是指在特殊环境和空间下进行表演的舞蹈。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山水实景演出, 正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如著名导演张艺谋和他的团队, 曾先后打造了《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也推出了其代表作《云南印象》。截止到2014年,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各地的实景演出已有200多部。这些大型装置舞蹈虽然主题不同, 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 即都是以当地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为依托, 通过现有条件和多种高科技手段的融合, 充分反映出当地的人文、地域和历史风情。如《印象西湖》, 该作品的演出地就在西湖边上, 采用露天演出的形式, 以黑色的天空为主色调, 通过灯光、雨幕等装置, 展现出了一个唯美而空灵的氛围。《印象丽江》的演出场地在玉龙雪山脚下, 汲天地之灵气, 取自然之大成, 通过《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六大部分的刻画, 打造出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荡涤灵魂的盛宴。

五岳之首泰山脚下的《泰山封禅大典》, 主演区的基本形态像是一个巨大的封禅台, 在演出灯光的作用与周围山形林相背景的配合下, 它将给观众呈现出典型的泰山自然环境与历史的意境, 随着演出的进程, 舞台和巨大的LED显示屏将依次呈现远古的混沌洪荒、秦的金戈铁马, 汉代的儒风雅乐、盛唐的万国朝冕、北宋的艺术情怀、大清的民族融合……现代的声光技术, 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看出, 装置舞蹈是一种创意化的产物, 在雄厚的技术支持下, 对一些地方景色、民俗活动等予以了最真实的再现, 使传统的舞蹈艺术脱离了时空的界限, 带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新奇和真实之感。

三、对当代新媒体舞蹈艺术发展的认知和思考

1. 肯定新媒体舞蹈的价值。

多媒体舞蹈在近年来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就充分说明其是有着多方面价值和意义的。结合实际情况来看, 首先, 其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舞蹈艺术虽然是以人体的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方式, 但是整个舞台的环境和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 从本质上扩展了舞蹈表演的空间, 营造出了更加真实和切题的情景和氛围, 满足了当下观众对新奇的审美需要。而且其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舞蹈的趣味性和通俗性, 对舞蹈艺术的普及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次是推动了科技和艺术的融合。科技和艺术的完美融合, 一直都是科技和艺术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出现, 可谓是一个硕果和结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种结合将更加紧密而全面, 除了使舞蹈表演呈现出了全新风貌外, 更由此带动了科技、艺术等多项产业的发展, 可以说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所以要对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出现持肯定态度, 认识到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

2. 认清新媒体舞蹈的本质。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大部分组成的。具体到舞蹈来说, 其内容就是整个舞蹈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而形式则是为了实现内容表现而采用的各种手段。很明显,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从属于艺术形式的范畴。艺术形式的创新固然是可喜的, 但是同时也是让人警醒的。因为其很容易让创作者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认知上出现偏差。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表现内容, 这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 所有形式的选择和运用, 都是围绕着内容的表达而展开。如果脱离了这个基础, 那么形式上的创新也就变为了一种毫无意义的猎奇。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山水实景演出, 就已经表现出了这种倾向。创作方投入了巨资, 运用了各种高科技的表现手段,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很过观众都表示有着十分震撼的视觉体验, 但是对作品的主旨却十分模糊, 这正是一种重形式而轻内容的结果。所以作为创作者来说, 要认清楚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实质, 把握好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避免陷入唯形式论的误区, 方能让形式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融合。

3. 避免新媒体舞蹈的问题。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在认识到新媒体舞蹈艺术积极一面的同时, 也要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充分的重视, 以规避一些问题的出现。具体来说, 其负面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艺术个性的丧失。大量新技术的应用, 很容易导致艺术个性的磨灭。因为新媒体舞蹈带有很强的商业化色彩, 所以很多创作者都有功利化心态, 导致复制、抄袭风盛行, 作品的趋同化现象十分严重。其次是文化区趋俗性。文化的雅俗之争已经有了定论, 即两种文化都要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而新媒体舞蹈的出现, 让观众不自觉得忽略了雅文化的一面, 而片面追求一种感官刺激, 打乱了正常的审美秩序。所以创作者利用理应对此有充分的重视, 从舞蹈艺术本质的艺术规律出发, 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4. 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新媒体技术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作为创作者来说, 则应该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的一面。具体来说, 首先要对各种新媒体技术有全面的了解, 明晰其原理、作用和具体的表现效果, 为创造性的运用这些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对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要结合创作实际, 主动推动作品和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将这种融合理念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对此一个有效的渠道就是树立起一种学习的理念, 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获得感性和理性经验的双重积累, 从而为个人的合理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运用中, 也要敢于创新, 大胆实践, 最终获得全新的表现效果。

综上所述, 媒体技术是21世纪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 对整个人类生活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出现, 就是其对舞蹈艺术影响的具体表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多种新技术给当代舞蹈的形式和内容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全面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 为舞蹈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与此同时, 作为舞蹈工作者来说, 在看到其积极意义的同时, 也应该对其负面影响有清醒的认识, 比如其对于形式的过分强调和表现, 对创作者个性风格以及作品整体格调的影响等, 都应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只有从一个客观、公正的视角出发, 尊重舞蹈艺术的本质特征, 才能够真正运用好这种技术, 使新媒体舞蹈成为当代舞蹈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摘要:近年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给舞蹈艺术也带来了全面的影响, 多种新媒体舞蹈的出现, 让当代舞蹈创作和表演呈现出了全新的风貌。鉴于此, 本文从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含义谈起, 分析了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以期获得更加深刻和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新媒体舞蹈,含义特征,表现形式,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江日松.浅论舞台技术工作在专业演出团体的作用[J].大众文艺 (理论) .2009 (15) .

[2]梁鲲.新技术条件下的舞台灯光及多媒体艺术[J].文艺研究.2008 (03) .

[3]盛敏, 胡仁荣, 黄学通.虚拟现实技术在舞台控制的应用及前景[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8 (05) .

[4]袁小华, 戚丽萍.舞台技术发展中的戏剧灯光艺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04) .

3.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 篇三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当代演艺活动;运用

0 引言

从历史层面分析,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演艺活动的介入主要是摄像技术的发明;从技术层面分析,投影、互动、全息虚拟现实、动作捕捉以及实时渲染等全新技术为新媒体艺术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从空间层面分析,新媒体艺术的传媒性与信息可传播性特点,促使当代演艺活动能够更好地面向全世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无疑为当代演艺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1.1 舞台投影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捷克舞台美术家斯沃博达把投影技术带入了舞台演出以来,随之2000年之后游戏、动画、数码互动以及影像合成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新媒体艺术逐渐渗透到每一种艺术形式当中,与舞台、表演、戏剧以及音乐等多种艺术类型相融合,最终形成混合媒介艺术,创新当代演艺活动。[1]投影影像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代演艺活动当中,其技术手段与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从投影类型上就能够分为多种形式,例如全息投影、二维投影以及三维投影。

应用表演舞台的投影技术,其形式主要被分为立体影像、平面影像两种。[2]立体影像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主要是用于舞台空间相对较为平行的时间与空间。在当前的许多当代演艺活动中,视频影像已经成为舞台布景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负责地理条件、时间点等转变的工具。平面影像又被分为视频影像和图片影像。在许多的演艺活动中,都存在图片投影环节,其主要描述人的记忆、自然情景以及背景环境等信息,在舞台灯光的交替中进行变换,促使当代演艺活动呈现动静交叉的目的。

1.2 新媒体穿戴道具

就目前而言,新媒体艺术中,穿戴道具主要是指有LED灯光的舞台装扮。在使用这些舞台装扮,装扮在演员身上之后,会发出不同颜色、不同频率的灯光。这也是舞台光线的一种全新展现方式。这些舞台道具有一定的互动作用,其能够按照穿戴者的肢体动作适当的调节光线颜色、大小以及明暗度等等,从而满足当代演艺活动的需求。

例如,2012年在旧金山歌手左拉·杰西就穿戴了一个大型的LED灯光“围脖”。效果图见图1。由图1可以发现,这个大型的LED灯光“围脖”由薄膜材料和骨架结构构成,其中有多个LED灯。这一种LED道具形状能够凸显表演者的装扮,该演艺活动在旧金山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中进行,这一道具也能够体现一种会发光的“水母”的优美感,这与主题也是非常符合的。

2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表演形式的运用

2.1 投影内容大量引入演艺活动舞台

就目前许多的新媒体艺术影响之下的演艺活动,大多数作品都具备独特的、别具风格的投影创意。在这些投影当中,有些图像的含义一目了然,是具象的表现方式,例如动画背景。而有些是抽象的,例如由线条色块或数字图像等拼接组成的内容。

投影在演艺活动当中的运用能够为舞台表演提供各种各样的效果,体现演艺活动的多种精神和意义,投影在演艺活动当中一般扮演四种角色,分别是互动角色、场景表现角色、表演空间的重塑角色以及心理表现活动角色。

就以场景表现为例。场景表现是投影最为重要的运用之一。场景表现主要是指对时间运动和空间环境变化的表现。投影表现场景,应用一段实际的影像去替代人们的想象,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呈现人物和表演者所想要描述的环境,与此同时展现舞台的表现力。

2.2 肢体语言与数字影像的结合运用

肢体语言是演艺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新媒体艺术当中,许多作品都与肢体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了肢体本身以外,其运动还能够体现更加丰富的舞台效果。而计算机成像技术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新媒体艺术演艺活动当中,许多投影资源都是预先拍摄好的影像,而许多投影则是实时生成的。许多的影像生成都是建立在肢体动作的引导之上。演艺活动表演者借助计算机影像技术,使肢体动作表达以及声音的表述具备更加形象、生动的特点。当前,国外许多的演艺活动机构都将创新重点放在实时成像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当中。其中,特别是舞台方面的演艺活动对这一技术的投入更大。

3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舞台美术的运用

舞台美术的运用最为主要的便是空间的拓展。投影的场景展现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拓展空间的范围,使固定的演艺活动舞台能够更大、更高、更宽。拓展舞台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际空间面积的变动以及创建剧场以外的虚拟空间。

按照镜框式舞台以及传统透视布景的原理,常规的布景主要是依靠舞台空间自身去体现空间的概念,前景是表演者的实际活动空间;中景是天幕灯光区域与表演区域之间的布景局域,这一个区域中没有表演者的活动;远景用于绘制幕布代替,构建空间功能。一般情况下,被空出来的中景主要承担空间的收缩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空间调节能力,配合近景能够实现扩大空间的目的。

投影的发生大部分是弥补远景形态,一方面是让远景的景物能够活跃起来,用于体现室外空间,体现大自然这类空旷、广阔的空间概念,效果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将中景的部分任务转变到远景上面,因为在新媒体艺术介入之后,因为视频的影像具备能够“动”的特点,空间的大小能够通过一定手段进行随意的控制,通过透视关系的调控,实现不同大小空间感,也就提升了空间大小。

空间的拓展还可以从提供舞台以外的虚拟空间来实现。这里所指的虚拟空间和通过戏剧表演产生想象思想中的空间不同,只是单一的物理空间概念。虚拟空间能够是与现有空间共存的次要空间,也能够是因为幕布投影而创建出来的数字化空间。例如,2015纽约时装周拉夫劳伦的时装发布会以及2008年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3D表演都是典型的案例,其创造的空间就是一种典型的数字化虚拟空间,而以二维动画建设的投影背景同样也是虚拟空间。

4 结语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创作空间非常广阔。在未来的创作当中,新媒体艺术应用下的演艺活动将不再受到空间的束缚,能够在几乎所有的媒介当中随意传播,包含物理、建筑墙面等三维空间,其在各种娱乐活动当中都能够得以绽放。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演艺活动的全新“身体”,为创作、内容、观众开放了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雨婷.新媒体艺术的商业运用——记中国设计师沙龙第五期畅言坛主题活动[J].创意世界,2013(9):58-59.

4.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 篇四

现代社会上最常被提起的就是:云、数据、信息时代、智能移动设备、网络等,这些新潮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数字媒体。

它区别于传统的大众媒体,不再存在于报纸、印刷书刊、广播电视中,而是以数字技术的方式存在且飞速传播,更多的呈现在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设备上。

它以网络为载体,更高速、更有时效性,从而极大地打破了传统的艺术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也降低了对空间、时间的要求,使得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不再限制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求知者甚至可以在任意时间通过数字媒体寻找自己渴望获得的知识,这样就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而且,网络的发达让我们面对的社会信息资源比以往有了质的飞越,选择性更广,获得方式也更加便捷。

通过新媒体,高度集成了网络的资源,使数字媒体也具备网络资源的特性,如具备丰富性、可复制存储性、便捷性、高速性等特点。

基于这些优点,数字媒体已经是现在最流行的媒体技术。

随着体验的不断提高,数字媒体势必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自由度得到空前的提升,甚至改变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引入数字媒体,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改变传统的教授变为大众的交流,互相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时至今日,数字媒体早已深入追赶时尚的年轻人的生活中,成为了互动、求知的首选方式。

5.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 篇五

摘要: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改变了传统艺术的语言形态和创作模式,同时促进了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播方式的产生,形成了世界艺术发展的新趋向,即新媒体艺术。它是在科技的基础上产生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依傍高科技而发展产生深刻变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已从经济和文化上深深地融入到国际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艺术交流往来日益频繁直接催生了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而中国新媒体发展前景又如何。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发展 现状 前景 收藏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泛指利用电脑及网络传播及交换等新科技,对传统媒体之形式、内容及类型所产生的质变。新媒体一词可以从产业区分、人机接口、艺术运动、及其多媒体形式来诠释,不同的诠释是由于不同领域的观点(产业、科技、艺术、及传媒)的出发点之不同。

新媒体艺术是以重要观念为前提,结合计算机科学,高科技材料,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学,视觉,表演等众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

二、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史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始于八十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由吴美纯策划,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包括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该展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各地传媒以极大幅面加以报道,更由《文艺报》评为当年中国美术十大新闻。展览期间印发的由邱志杰主编的两本展刊,对国内外录像艺术的状况进行了深入介绍,翻译大批重要文献,在艺术界造成了重大影响。该展被许多批评家定位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里程碑。

九十年代末,随着IT产业的发展,个人电脑上的编辑设备廉价并得到普及,不但录像艺术进一步得到了繁荣,而且更多的艺术家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作品,这正在成为中国艺术中新的重要的潮流。

 1997年在北京涌现了数个高质量的纯粹由录像艺术组成的个人展览,如《王功新个展》,宋冬的《看》录像艺术展,邱志杰的《罗辑:五个录像装置》个展,等等。这标志着中国录像艺术家不但作为创作群落成为焦点,也开始以更成熟的个体的方式改变着当代的文化地图。

更多的人受到影响投入录像艺术的创作,这方面的成果在吴美纯策划的《97中国录像艺术观摩展》中得到了展现。全国各地的三十几位艺术家在北京展示了最新的创作。至此,录像艺术成为中国美术界的热点,编写中的《九十年代中国美术年鉴》特辟一章,叙述录像艺术的兴起。

与此同时,中国录像艺术的活跃引起了国际艺坛的瞩目,中国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重要的媒体艺术节上。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认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划出的一个新圆的起点。”

三、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现象的跟踪到范畴的讨论再到理论的建构的过程,正在从自发分散的研究阶段向自觉整合的研究阶段发展。当前应将中国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研究的总体性特征作为研究重点,主要课题应集中于“对象方法”、“发展规律”、“艺术形态”、“民族特色”和“学科建设”等理论范畴,并强调学科整合、多向度比较和“创作-欣赏-批评-研究”互动的研究方法。以Video和网络艺术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自 1990年代后期以来,已逐步走出技术探索和观念实验的单一阶段,转而成为一种个人对社会的艺术反应方式。但针对新媒体“技术含量低”、“圈子化”、“先天发育不全――模仿电视电影(尤指单屏Video),缺乏独有语言模式”等问题的批评仍不绝于缕。新媒体在为身处数码时代的人类提供了另一种从内部观察自身的手段之同时,也加剧了人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迷失感。而且,新媒体艺术所赖以成立的技术依然面临再度形成统治意识形态的危险。

新媒体艺术和其他的艺术类型基本上差别不是很大,都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当代的艺术家可以用任何工具、任何方式去做艺术,不应该用太多的概念去区分艺术家。现在的艺术家在传统的创作方式中都在寻找新的方式、新的突破,现在是科技发展非常快的时代,艺术家把所有的东西都抓到了,运用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道路从艺术方法上的模仿到创新在艺术方法上,从模仿到原创完全符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实践历程是一个从模仿到原创的过程。这种模仿包括两个层面:对传统艺术的模仿和对国外优秀新媒体艺术的模仿。中国新媒体艺术以模仿作为自身的起点。虽然它是新兴的艺术,但并不意味着对传统艺术的遗弃。中国新媒体艺术善于从电影、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传统艺术样式中汲取营养来建构自身的艺术语言。

汪建伟早期新媒体艺术家,1994年即已从事Video,擅于将区域经验和历史典故转化为当代问题的切入点,在2000年就率先尝试了多媒体戏剧,推进新媒体朝着多种技术综合的“总体艺术”方向发展。

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多媒体艺术只是在表达一种声音,它所针对的是垄断话语,垄断话语顽强地坚持二元对立,比如我们从五四开始,就是一个运动接着另一个运动,前后运动之间往往是一种绝对的对抗关系。其实这种前人活动决定后人命运的荒谬游戏,早就应该停止了:它制约了我们对问题的深度探讨。在我的观念当中,多媒体艺术所强调的是一种关系与关联,这也是它跟其他艺术不一样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态度,而且是一种方法论。

汪建伟还指出新媒体艺术同我们的社会仍然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严格地讲,新媒体概念来自于一种外部经验。但西方新媒体艺术家与赞助制度之间的关系比较良性,而在中国,政府或企业不可能同多媒体艺术家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也许有一两个展览或艺术节,但也多是一次性的。前一段,房地产企业好像是要跟当代艺术建立某种关系,但最后还是成为它的一种暖昧的宣传手段。新媒体创作目前的内部问题是:艺术家应当思考,你为什么要选择“多媒体”这种方式?你有没有个人强烈的意识形态?你的观念跟“多媒体”之间究竟有没有直接关系?毕竟每一种媒介的知识含量都有它自己的范围和限度。

但无论如何,仿佛以最新技术从事创作的艺术群体,才更有能力把握和触摸我们这个时代。

四、新媒体艺术潜在的收藏价值

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中,除了传统的艺术门类如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这几大门类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类艺术作品的诞生与发展则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尤其是除了摄影之外的动态影像作品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得比较迅速。一批年轻的艺术家拿用手边的DV,运用这种新的方式来关注当下人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感悟。虽然采用的媒介并非传统的笔墨纸砚,但同样制作出了不少优秀的数字作品。这些作品目前一般都是在画廊中进行销售,由于很少有藏家关注这部分新媒体作品,所以这些作品在市场上的交易量极其有限,在国内的拍卖市场上也基本没有拍卖过动态数字影像艺术品,所以新媒体艺术作品未来的市场行情目前的的确确是处于一个“原始股”的状态。但是更能显示它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李安姿,当代空间负责人曾说当下是新媒体艺术投资收藏的好时机。中国艺术家在近年已经比从前渐趋成熟,不论风格、技巧或是艺术语言都开始稳定下来。我相信亦同时亲睹他们现在都创作出有素质的作品。当下是中国新媒体艺术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所以也是一个开始投资收藏的好时机,特别是对比中国传统媒体的艺术甚至国外的新媒体艺术,绝对是要趁低吸纳的时候。

新媒体艺术在近20年已走在国外艺术界的最前线。就像从前,收藏焦点都是由西方慢慢才转移到其他地区,我想新媒体艺术的情况也会一样,只是时间性的问题,或迟或早都会发生。

当代主流艺术往往都有比较多的追随者。但是艺术就是创新,就是要突破旧日的限制,除去固有的既定框框。新媒体艺术的锐意革新就做到了这一点,是主流艺术这些年来比较欠缺的。

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收藏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性正是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德国、美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家都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媒体艺术博物馆。事实上,新媒体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孤立的存在,与建筑、表演、商业、公共空间、科技等都有非常多的交集和联系,而且目前市场化的程度也非常高。参考文献:

1、新媒体艺术设计[G]百度文库;

2、新媒体艺术前景依然“扑朔迷离”[R]雅昌艺术网,2007.5.14;

3、新媒体艺术:数字时代的新趋势[J]李琼波,《画廊》 2010.09期;

4、浅析中国新媒体发展及趋势,张艳萍[J]《安徽文学》 2009年11期;

6.新媒体艺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篇六

一、名词解释

1、全息摄影

全息摄影亦称:“全息照相”,一种利用波的干涉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信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术。全息摄影是通过一束参考光和被摄物体上反射的光叠加在感光片上产生干涉条纹而成。全息摄影不仅记录被摄物体反射光波的振幅(强度),而且还记录反射光波的相对相位。

2、CG(电影、动画)CG 原为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平面印刷品的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

3、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在现象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诠释学、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心理学及神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雅明:德国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麦克卢汉: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文学学者,媒介环境学的开山祖师。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名副其实的传播学大师,是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地球村”“始作俑者”就是麦克卢汉。

尼葛洛庞帝:MIT媒体实验室的主席和共同创办人,并且是媒体科技的Wiesner教授.投资超过40个(包括三个中国的)企业的”天才投资家”。他帮助建立了”2B1基金”,并出任该基金的主席。

二、思考题

1、简要说明什么是媒介、媒体和大众传媒以及数字媒体。

答:(1)媒介:传播信息富豪的物质载体,是信息传播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它扩大并延伸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

(2)媒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

(3)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news 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4)数字媒体: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为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

2、简述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五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答: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几乎与人类发展同步,与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亲身传播时代(符号与信号媒介时代)

传播媒介:表情、声音、肢体动作

特点:开始于从早期人类灵长类动物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二)口头语言时代(说话与语言媒介时代)传播媒介:语言(扩展了传播内容)特点:开始于9万年前到4万年前

优点——丰富性、创新性、灵活性

缺点——传播范围有限、转瞬即逝

(三)文字书写时代(文字媒介时代)

传播媒介:文字

特点:大约开始于5000年前

传播范围更广,容易保存

(四)印刷时代(印刷媒介时代)

传播媒介:印刷品

特点:印刷术和纸张的结合,直接催生了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事业

(五)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大众媒介时代、网络媒介时代)传播媒介: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特点:大众化报纸的兴起,为传播媒介彻底进入大众领域奠定了基础;上世纪初,电影、电视、广播的发明和普及开始了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性、双向和全球化。

3、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以及当代艺术的概念有何关系? 答:(1)数字媒体艺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

(2)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

(3)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

三、A(针对摄影、舞美专业)B论述题(其他专业同学)A、创作方案

B、谈谈你对新媒体艺术理解和认识。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g(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g(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美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曾经说过,从20世纪的下半期开始,人类已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以看和听作为主要的方式。尽管作为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对于看听文化禀持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但是显然从文字阅读转向图像阅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电视、电影、网络和集声音、图像和文本为一体的电子读物的出现无疑会对人类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播方式也以一种加速度在向图像化方面发展。

7.当代中国书画艺术传播模式探析 篇七

书画展售传播模式

书画展售传播模式是指艺术家通过参加或组织不同形式的展览或展售活动, 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 从而逐渐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种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作为当下最为常用的艺术传播模式, 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普遍的社会影响力。

一般来说, 书画展售传播模式可以分为官方组织的展览形式和艺术家或艺术团体自发组织的展售形式。官方组织的展览形式主要是指按照国家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划实施的, 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各类展演活动, 如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 各类型的国展、省展等, 这类活动具有较强的主题性创作的限制, 旨在宣传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展现当代社会积极的精神风貌, 立足于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 延续着中国书画的审美功用和社会功用。当然, 由于各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官方组织的展演形式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认知度, 通过参加这类性质的展演活动, 可以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 并最终得到艺术领域广泛的认知和传播。然而, 由于各类官方组织的展演形式的展览架构和运作方式的约束,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这一平台使得自我的艺术信息和书画作品传播于社会, 更多的艺术家不得不选择团体自发组织展售形式或商业展售形式来传播自我, 如举办不同形式的联展或个展, 通过商业代理在各类画廊内长期展览, 或参加不同形式的笔会等活动。虽然说这类展演活动艺术传播广度、深度及其受众面无法与官方举办的展演相抗衡, 但其灵活自由、形式多样的传播特质也足以让广大艺术从业者和受众乐此不疲。

平面媒介传播模式

由于受到传统的中国书画展售模式时间、地点、组织形式及其主题性审美的限制, 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倾向于通过平面媒介传播模式来达到艺术传播的目的。当然, 这里所说的平面媒介传播模式主要是指通过户外广告媒体、杂志媒体和报纸媒体等平面化文字或图片传达出特定的书画内容的艺术传播模式。一般来说, 户外广告媒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广泛性和灵活性, 可以通过户外广告牌、墙面广告、户外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形式在人群最为集中的地方展示传播, 抓住人们的好奇心理, 准确而直观地传播出商品的价值取向, 适合于中国书画艺术的短期传播。杂志媒体和报纸媒体作为历史悠久的印刷媒介, 对于中国书画的艺术传播而言, 由于书画本身的平面化特征和集中在图片或文字的传播内容而显得优势明显, 特别是报纸媒体, 由于其在发行方面及时普遍、时效性强、读者广泛、层次丰富、地点明确, 编排方面灵活多变及其内容方面的广泛深入、完整清晰、没有阅读时间限制等特质, 使其成为当代中国书画大众艺术传播的主要途径。而杂志媒体也因为印刷精美、时效性长、定位清晰, 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和便于保存等特点成为当前艺术圈中层次较高的中国书画作品与信息的有效传播途径。当然, 基于对市场占有和利益回报的过度追求, 当前, 大多数平面媒体对书画作品质量的审查和信息的准确性缺少有力的监管, 致使书画艺术传播日益杂乱和无序, 甚至出现了与当代社会需求严重错位的态势, 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长此以往, 也必将影响到媒体本身的文化属性和广大受众的审美定位与接受喜好, 进而影响到艺术自身的发展。

视听媒介传播模式

以上的两种中国书画艺术传播模式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 致使传播功能落后, 无论是艺术作品的传播还是审美欣赏的传播, 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直观传播方式, 传播的意义在于展示一种静态的书画结果, 而缺少书画创作的过程及其各局部之间的有效衔接的展示, 受众群体也只能被动地接受书画, 缺乏对中国书画艺术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未能对中国书画艺术活动产生影响。而近些年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捷发展, 电子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不断地在文化艺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使艺术传播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它不仅使得以视听为主的影视艺术成为当今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样式, 同时也将其中许多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到其他艺术样式, 比如说书画艺术的传播。

当然, 视听媒介传播模式包括听觉媒体传播形式和视听两用媒体传播形式两种不同的模式, 听觉媒体传播形式以广播媒体、录音带媒体和电话媒体为平台, 通过优美的声音, 以电波的形式传达出特定的信息, 对于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播来讲, 这类媒介只能通过形象概括的语言形式描绘出中国书画的大致形态与内容, 但由于缺失视觉的震撼, 只能给人一种大致印象和更多的想象空间。而视听两用媒体传播形式主要指电视媒体平台, 因其形声兼备、深入家庭, 而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艺术传播模式, 特别是在当代中国书画艺术活动领域, 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对于中国书画艺术品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增值量大小, 以及对于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赏情趣等, 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1)

当前形势下, 以中国书画艺术为主的视听媒介传播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分别采取了商业广告、系列节目或新闻快讯的形式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传递着中国书画的各自分类或综合内容。但是, 由于部分媒体人对于书画的了解十分有限, 再加上电视节目的市场化运作规律, 使人们容易产生误解或反感情绪而不能达到最终的传播目的。

网络新媒体传播模式

网络新媒体传播模式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各种自由化、个性化、综合化的媒体传播模式。当前形势下, 网络新媒体传播形态主要包括网络页面、电子报纸、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博客、播客等多种新媒体形式, 相比以上传播模式中单向的、“点对面”的特点及其信息发布者时间、内容、形式、组织架构的约束, 网络新媒体模式更加注重向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使得受众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声、图、像、文一体化的多维信息共享和人机互动, 更加自由地传递信息、自由地选择信息, 基本呈现出了互动性、无地域性、无中央控制性和无政府主义性的特点。[1]

对于中国书画的艺术传播而言, 由于当前中国书画创作的内容愈加丰富、形式愈加多样, 且创作手法早已突破了传统以纸面为主的艺术形态, 就相应地需要在艺术传播的形式和渠道上更加宽阔, 不仅传递出艺术家的创作结果, 更加注重艺术传播的互动性、自由性和多样性。因此, 网络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出现与当下中国书画艺术创新性、个性化的时代主流交相融合, 将成为未来中国书画艺术传播模式的主导力量。目前, 绝大多数的艺术家都设立了不同形式的个人艺术网页、博客等或通过一些书画艺术市场运作的方式, 较为专业化的公司网页来不同程度地传播出自我的艺术理念、作品和信息, 并通过广泛的网络互动交流实现自我艺术的最终定位, 可以说, 这种平民化的分众传媒方式使得书画艺术的传播实现了艺术家梦寐以求的低成本、自我化和创意化的发展之路。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艺术家对于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运用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还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新媒体传播的优势。

虽然在新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信息的发布者, 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书画方面的观点, 传播自己的书画作品或信息, 但是, 由于网络新媒介的艺术传播缺少有效的市场监管, 市场运作也不够完善, 再加上长期以来中国书画形成的高端审美定位, 纵然“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57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 国内微博客用户规模约为6311万”[2], 但是, 真正利用这种新媒体去关注中国书画本身的受众却少之又少, 从而造成信息传播与艺术接受之间的严重脱节, 不利于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市场艺术政策、公共艺术政策, 合理引导人们对于中国书画艺术的认知, 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网络新媒体的应有功效。

总之, 由于中国书画艺术特殊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定位, 任何一种针对它的单一的传播模式都无法达到准确而又全面的诠释。面对不同时代的艺术传播需求, 我们只有认真研究中国书画自身规律和艺术传播的不同特质, 有效地将不同的传播模式融为一体, 切实了解受众需求, 并在内容贴切、形式创新、渠道多样上更好地加以把控, 逐步引导出有效的文化艺术传播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 才能最终促使中国书画艺术传播形成良性循环, 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艺术传播诉求。

参考文献

[1]约翰.帕夫里克.新媒体技术:文化与商业前景[M].周勇,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67.[1]约翰.帕夫里克.新媒体技术:文化与商业前景[M].周勇,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67.

8.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 篇八

关键词:西方艺术;影响;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在形成初期不断借鉴和模仿西方艺术,并在很大程度上照搬西方艺术的先进模式。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艺术发展方面的确领先于世界,并有许多值得各个艺术发展落后的国家借鉴的地方,但是,一味的挪用和照搬使以中国为首的其他国家的艺术形式缺乏自身特色,违背了当代艺术自由、创新的原则,更缺乏观念性和批判性。现代艺术最注重彰显人的主观意识和精神,体现人主观的社会价值,是对当代社会生活最真实的反映,因此,也要求具有广阔的创作空间,体现全新的艺术理念。

一、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

(一)追求个性

当今社会,个性的张扬已成为一种趋势,追求个性不仅体现在新思想、新风尚方面,艺术类型的发展也逐渐强调个性的张扬,一定程度上说,新事物无疑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注入了活力,体现了文化的张力。西方国家将追求个性作为艺术领域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出现了各种抽象派、写意派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大师,这种先进性也被我国拿来学习。但是我国艺术家对追求个性的理解却有所欠缺,创新的艺术作品往往在形式上变幻莫测,作品题目更是让人难以理解,整体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追求个性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若不能被正确理解就可能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错误引导,因此,艺术家追求个性的脚步不能停止,同时要把握好个性张扬的方向。

(二)强调批判性

艺术作品往往是社会现象和社会状态的反映,因此,艺术家通常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社會责任感,对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较强的敏感度,优秀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往往具有时代批判性。比如著名油画作家罗中立的《父亲》,就是通过画中父亲苍老、辛劳、贫苦的形象对当时农民贫困生活进行描绘,批判了当时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同时,张晓刚的《同志系列》通过对一个时代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描绘,反映当时人物的心理,从而对文革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批判。总之,当代艺术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状态的反映,对当下社会的某些落后性进行批判,并对未来生活进行启示和引导。

(三)民族特色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在不断学习西方艺术的先进性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国艺术作品中的优秀成分固然值得学习,但是这种学习应该是有限的,并且应体现本国本民族的特色,然而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我国艺术家却忽视了这一点,导致我国艺术作品过多借鉴外国的设计甚至照搬外国艺术作品的核心。当前,在中国当代艺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艺术家们逐渐认识到了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并尝试在艺术作品中体现中国元素和民族特色,包括京剧脸谱、水墨和剪纸等。艺术作品是将本国文化推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不应成为别国文化入侵中国的载体。

二、西方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形成的影响

(一)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形成

艺术的出现起源于西方,并最先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展和完善,艺术框架的形成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行艺术培养和发展,主要对美国等国家已形成的艺术体系进行借鉴,对西方国家优秀艺术作品的设计进行学习,逐渐勾勒出中国的艺术体系,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作品频繁出现在国际知名卖场,并拍得上千万元的天价,这得益于外国藏家的热情和支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西方艺术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崇下,中国当代艺术体系正式形成。

(二)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

艺术领域对“大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确切的标准去衡量。事实上,大师是艺术领域一个时代的产物,往往带有革新精神和艺术创造精神,其作品或思想是两个不同时代艺术模式承前启后的转折。徐悲鸿作为一名画家,他也是一名美术教育家,擅长国画、油画和素描,提出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改革主张,体现了中西结合的思想,可以说对中国画的进步改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思想虽然被主张传统的反对派所抵制,但是其思想却被应用至今。吴冠中在油画创作的中西结合方面也作出一定贡献,其作品主要表现美的各种形式,但是过分强调形式美又称为其作品最大的缺点。因此,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

(三)中国当代艺术长期缺乏创新性

中国当代艺术受西方绘画、影象、装置、行为、波谱等的影响后,材料、手法等都更加自由多元,不拘一格,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如油画,从传入中国至今已一个世纪有余,在技法上与风格上很快走完了西方油画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对西方油画是模仿或说学习,但更多的是抄袭,批评家美其名曰“挪用”。

西方的艺术的样式风格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艺术家在思想认识与艺术方式上与西方都显得很相似。衡量当代艺术作品质量的优劣的方法是:学术上是否有创新,艺术作品是否美。当代艺术作为观念性艺术,没有框框,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模仿和剽窃别人的创意,否则当代艺术就不会存活。如“政治波谱艺术”王广义的作品《大批判》《打格子的毛泽东》等,是对美国艺术安迪沃霍尔的政治波谱艺术的翻版。中国当代艺术一产生就带有西方的影子,似乎是同一个爹娘,艺术家要尽早摆脱这种局面,形成中国面貌。

三、中国当代艺术完善发展的建议

(一)抽象表现主义与东方化结合

叶朗在《现代美学体系》中指出要重视对东方美学独立范畴和体系的研究,并探索西方美与中国美融合的艺术发展之路。抽象表现主义的画作最能表现美,因此艺术领域要加强对抽象派画作对东方美融合效果的引导。传统的抽象派画作往往注重对色彩、材料的运用,反倒使作品主题表达不鲜明。70年代以来,抽象派画作的代表人物朱德群开始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使之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并不断将东方化元素融入到他的作品中,比如对自然的描绘就体现了中国化特色,在绘制中摆脱了形的束缚,但是自然界的山水云朵却在斑斓的色彩背后得到更好的描绘。抽象画中的这种意象就是创作者的思想与自然的结合,创作者将东方文化融入到抽象画作中进行表达,再结合西方对色彩关系和线条的运用,从而形成新的抽象绘画风格,并进一步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完善。

(二)艺术与科学、哲学结合从而造就艺术大师

哲学和科学是对人类社会和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研究的学科,能使人看得更高更远,使艺术创作者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从而提高艺术作品的境界。吴冠中先生对艺术作品的境界和情怀高度重视,也十分强调科学和哲学之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一切艺术大师都具备的特点。艺术与科学和哲学息息相通,艺术领域要想造就艺术大师就要注重于这二者的结合,艺术创作者要想成为“大师”就要学习科学的缜密性,从而准确表达艺术情感,还要融合哲学的博大情怀,方能创作出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较高的作品。

(三)探索民族性与西方性相统一的艺术形式

当代艺术创作的核心是革新艺术观念,通過对西方国家新表现主义方法的借鉴,从而减少传统中国画中对优雅意境描绘的追求,增加对社会、历史和自然的本真描绘,构建有中国气息、体现民族特色、符合大国形象的艺术风格。追求中国性也正是我国第十、十一届“全的国美展”的突出特征,这充分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注重民族性与西方性的结合。当前我国艺术领域开始进行跨界创新,以期打破艺术门类的界限,一方面在面临西方画对中国画造成的巨大冲击时,我国艺术创作者开始大胆吸收西画的色彩和造型技巧,从而丰富国画艺术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在中西方艺术交流的大背景下,中国画敢于运用传统艺术题材表现当代人的审美情操,从而达到了一种向西方国家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国画创作的目的。如刘文洁的《物华》就是通过弱化中国水墨画的线条,吸收油画的银灰和淡绿基色并将其水墨画,将中国画空灵写意的美好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因此,我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进行民族化和西方化的融合值得进一步推广。

四、总结

总之,在西方艺术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当代艺术,既有其值得肯定和继承发展的方面,又有需要创新和改进的方面,中国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应把握好民族元素与西方绘画的平衡,合理借鉴西方艺术创作中的先进手法,而不是照搬西方艺术的整体设计,走出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创作之路。

参考文献

[1] 常宁生.艺术学的建构与整合——近百年来的西方艺术学理论与方法及其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 艺术百家. 2009(05)

[2] 潘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3)

9.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 篇九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气韵流动的“中国画卷”徐徐拉开,晶莹剔透、美轮美奂,让全世界为之惊艳,陶醉于高科技与中国古典艺术完美结合的魅力。开幕式策划和实施是一大批新媒体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运用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段展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此外,人们最关心的主火炬的点燃方式和过程,也采用了新媒体艺术互动表演的形式,为世人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享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量使用新媒体艺术手段并获得巨大成功,昭示着未来中国在重大活动开幕、展览、演出和会议上将大量运用新媒体艺术元素,预示着中国新媒体艺术时代的到来。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日益成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支。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呢?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广义新媒体艺术的定义涵盖了一系列包含人类思想传递的信息媒介,通常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泛指以信息或数字技术为手段,以移动通讯和网络媒体为平台创作的各种区别于以往传统手段表现的艺术形式,一般均带有强烈的高科技和互动特征。

一、新媒体艺术诞生的基础

新媒体艺术即在20世纪艺术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诞生出来,大约有30年的历史。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有两大支柱。其一是20世纪初期诞生的众多艺术门类和思潮。如观念艺术,早期的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60年代的偶发艺术,70年代的表演艺术,以及70年代的电子艺术,装置艺术和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等等。这些艺术形式脱胎于传统的媒介土壤,却无意中奠定了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思想基础,最终更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新媒体艺术的怀抱。

其二,20世纪后期的新科技也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重要土壤。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中,人类世界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大为着迷,神经科学、生物学、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等高科技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艺术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分化和演绎,各种新兴艺术门类层出不穷,并大多数地带有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烙印。如:录像艺术、遥在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机器人艺术、交互艺术、软件艺术、毫微艺术、触觉艺术、游戏艺术等等。这些未被分类或难以被分类,以数字为主要媒体的艺术形式目前均被归结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其共同的特征是:联结、互动、体验、易变。这些分支可被看作是新媒体艺术的初步发展,这也正是我们当下所处的阶段。

二、当下我国体艺术发展的现状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十来个春秋,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起来。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我国的各个领域中去了。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介绍说,“面对越来越数字化的社会空间,整个艺术界正面临一次新的挑战。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类型在中国正受到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随着数字图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他作为艺术家人文思考时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可能,而且越来越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新一代的都市年轻人中拥有很多知音。年轻艺术家所具有的活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数码艺术的浓厚兴趣使他们的创作与世界数码艺术的发展融会在一起。”

艺术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置身于科技发展之外。九十年代以来,新媒体艺术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出尽风头,已成为了与艺术并架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均有大量新媒体艺术作品人选并得奖。世界重要的艺术馆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长滩美术馆及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等纷纷举办专门的新媒体艺术展览,极大地推动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和交流。

国内,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中国美术学院最旱成立了新媒体艺术研究中心,并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一。中央美术学院也创立一多媒体艺术专业,并邀请法国著名新媒体艺术家进行讲座培训。从这些活动中可以看出,在当代新媒体文化与实践艺术之间,建立一种健康的、反思性的互动关系已成为中国艺术教育中不可回避的内容之一。新媒体艺术绝不仅仅意味着增添了一种工具和手段。其力量还在于,它首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占据了我们的日常视觉经验,自下而上的冲击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观念,它同时意味着一个逐渐开放了的社会文化共同领域的建立。

在中国新媒体艺术运用最多的领域无疑是我们所接受和熟识现代电影,中国特效的国产电影《秦颂》的正式登场是新媒体艺术的亮点,这是一部制作精良、场面恢弘、明星荟萃的历史大片,其中气势庞大的阿房宫就是由电脑制作完成的。2002年,张建亚导演的《极地营救》,整个影片设计都是模拟好莱坞大片制作,此片制作过程,配备了国内第一台数字摄影机,聘请了国内电脑图像图形专家,运了计算机相关软件、作了大量的数字特效力,主要三维软件是Maya和3dmax,影视后期合成软件Inferno、Flame、Shake等。而且创新地使用了国内数字特技制作从未使用过的先进技术,如三维人体扫描、动态捕捉、大型的粒子特效等。使该片的视觉效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掀起了中国电影的新革命。还有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英雄》中,大量的运用了新媒体艺术形式,那万剑齐发、万马奔腾的壮观画面,其完美的、不寻常以及震撼人心的视觉及听觉效果,带给我们颠覆性的全新视听感受。

在中国新媒体艺术不仅在电影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虚拟技术和动画仿真。虚拟设计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虚拟生产”、“虚拟贸易”、“虚拟市场”、“虚拟网络”等等。将在建筑设计、装备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中发挥神奇的效用。虚拟设计利用3D、CAD建立一个非常完整的模型,加上渲染和动画功能,使模型变成一个形态逼真且具有动画功能的仿真物体,并具有了真实、交互、构想的特点。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行为活动,实现人与所设计对象的操作与交流。以不断改进设计模型,强调三维图形的立体显示,使设计对象与人、环境更具现实感和客观性。多媒体艺术吸纳了许多传统艺术形式、集图文、影像、声音、互动性于一体,可能性极为丰富。多媒体及网络艺术最为鲜明的特质为其连结性与互动性,在其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呈现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参与其中与介质及他人产生互动,这可以导致作品及参与者意识转化,并衍生出全新的影像,思维与视觉经验。参与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影像、造型乃至意义。它的潜能还需要更多富于想象力、创造力的实践去发展,并将大大改变我们对艺术概念的理解。

三、新媒体艺术特性分析

(1)虚拟性。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引发了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的变化。网络的虚拟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对人类生活进行仿制和再造,逼真地还原事物的外貌和特征,使艺术感受者多方位运用感官系统达到一种通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逐步转变了现实中的事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从而带来审美观念的新变化。传统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通过与艺术作品的对话最终达到心灵的共鸣。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在形态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摆脱了对材质的依赖,利用声、像等感官刺激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器官,形成一种虚拟领域的审美范畴;同时有着多变的模式,就使得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变得复杂。

(2)交互性。这一特点使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和传播过程与以往有很大的改变,受众甚至可以参与艺术创作或者对艺术片进行自我重构。如艺术家郭飞的多媒体绘画作品《可以听到的寂静》中传感技术的应用,欣赏者可与多媒体装置进行互动。使欣赏者对传统绘画呈现出的气韵有了更立体、更多维的体验,创造新的解读方式,从而获得互动的 快感。

(3)形式多元化、符号化。新媒体艺术在依附科技技术的同时,也吸纳了传统艺术中的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及现代艺术的元素,形式趋于多元化。从材料上讲,沙、水、光、纸等材质与影像的巧妙结合都可以作为表现艺术的形式。美术已远远超出了架上绘画的限制,寻求和依托着当前社会人文和科技影响下的精神、物质因素。以摄影为例,一个腾空的剪影、一支攀爬的藤蔓、一抹庭院的晨光、一瞥微妙的眼神,都可以成为一幅美妙的艺术作品。更多地突出趣味性,关注细节,注重人的精神世界、情绪表达和个性解放。相继出现的装置艺术、实验影像等先锋艺术更是让人们审美认识重新定位:艺术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标志,而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意图、融入先入为主的导演成分,抽象为一种艺术符号。以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创造不同的解读方式,表达的形式居其次,最重要的是表达的观念和内容,使人们在关注社会的同时更加勇于表达自身价值。

(4)消解性。新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不再笼罩在神秘光环里高不可攀,而越来越接近日常平民生活。美术作品因为高科技所提供的新手段使艺术本源性、唯一性、原创性的观念被逐渐消解,作品的社会性、大众性、通俗性日益成为主流。以往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位,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符号化的感官刺激。正所谓“读图代替了品画,快感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浸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更多地倾向迎合时尚流行的大众趣味。”媒体在使我们的感官急剧延伸的同时,也令我们的感官变得麻木。显然,“当代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低界契合’审美时尚消解了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总体而言,新媒体在传达给我们大量信息、转变了我们的审美思维方式的同时还占据了我们的思考。新媒体对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和受众的审美取向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也许在本意上它并不影响美术家创作,但是它能确定哪一种美术作品应该和值得给观众看。在美术市场方面,它们充当着市场品位和趣味的引导者。为了体现自己的一种艺术主张,它们往往会策划或引导一种趣味,以诱导大众的消费欲望。新媒体艺术使得技术手段运用后的机械复制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仅此而言,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构建了公共性的审美意识。

四、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影响的思考

1、纯美的终结艺术便不再纯洁——或者说,艺术便不再单纯。艺术从构建人们高于现实的高雅的纯美感知的象牙塔上坠入平地,将民主、思想、政治、反抗、解放等元素掺杂于体内,在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阵痛后,现代艺术带着一大群平民的孩子占领了原本为贵族和精英们统治的圣地。新媒体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虽然带有明确的高科技徽征,但却如前文所述,其主流分支新媒体艺术脱胎于20世纪初期的观念艺术。因此,从一开始,新媒体艺术便根植于人人平等的网络平台,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科技手段平易近人。其创作动因或是社会关注者的理智谏讽,或是艺术家的个人情绪冲动,或是IT精英的未来畅想,或是嬉皮士的无聊游戏„„传统艺术中创造纯美的理想几乎萎缩殆尽,甚至被划出圈外。正如德国ZKM媒体艺术中心专家Peter所云:“美丽的人体、理想化的人体由艺术让给了广告。美已不再是艺术所关注的领域。综观当前的发展态势,新媒体艺术虽然呈现出无数不同的面貌,但是以表现纯美为目的的作品却凤毛麟角,大部分的作品以近乎游戏的互动和难以理解的隐喻走向了纯美的两极。

2、无限媒介与有限技术如果说新媒体艺术在无限自由的创作空间和近乎万能的数字工具面前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么这遗憾正是源于创作媒介的过于自由。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艺术工具几乎无所不能,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的设想作品的潜在形式,甚至可以强势控制作品的各个表观细节。但这种自由却绝非美事。媒介的无限扩展提高了表现技法的熟练门槛,也导致了艺术创作的情感低落与诉求无力。正如诗歌和词牌需要格律,艺术创作也需要外在条件的限制。面对一个瀚如浩海的创作空间,艺术家会感到茫然和虚无。我们不难看到一些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明显缺陷,或停留于新式媒介的杂耍式展示,或思想单薄,或言之无物。这诚然与创作者的艺术修养有关,但更多却是源于技术思路的桎梏。一味追求媒介以及表现手法的新颖最大化,作品不幸蜕变为炫耀技术的空壳。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缺席导致了艺术性的削弱,过度的媒介自由成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瓶颈。从操作的层面看,信息媒介的万能表象却只是理想中的美丽肥皂泡。脱离了直观真实的油彩和画笔,新媒体艺术作品大多演化为显示器背后的抽象代码和复杂计算。对于普通艺术家而言,繁杂的技术劳作和冗长的程序编写实属难以掌握的高难技术——这直接造成了新媒体艺术的最大门槛——艺术的最终自由实际上建立在创作过程的不自由之上。创作中的艺术家必须和复杂的程序代码谈判妥协,和苛刻的编程语法交涉让步,在艺术和程序的夹缝中进行艺术构思和不断修正,其过程充满了痛苦的跳跃和未知的历险。这一特殊的创作方式使得艺术思维不得不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来回往复,因而思路中断,方向迷失等问题屡见不鲜。正因为个人化的创作如此困难,新媒体艺术更为多见的模式是团队的合作。一个艺术团体包括分工明确的各类人员——创意者、程序员、设计师、管理者„„每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如此一来,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像是某个规划严谨的项目,而非传统意义上随兴而发的艺术挥洒。如不是配合默契有序的团队,最后的作品往往可能流于集体意图的妥协,既非个人情绪的表达,亦非集体智慧的凝聚——集体创作的困境再次成为囚禁艺术自由之魂的高墙。当然,人类历史上的各门艺术都如罗马城般非一朝一夕所能建成,艺术的萌芽期必然充满了阻力、未知、挑战和历险。新媒体艺术在历史的阵痛中蠢蠢欲动,呼之欲出。相信不久的将来,当科技进一步发展,信息工具进一步普及之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最终会走向它应到达的顶峰。

上一篇:收购实施方案下一篇:VB1064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