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如何上好一堂课”

2024-10-31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如何上好一堂课”(通用15篇)

1.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一

转眼已经来到大名中学实习一周了,这一周我经历了许多事情,时间短暂,却又感觉长路漫漫。刚到学校的时候那种紧张又兴奋的感觉还记忆犹新,对于即将要开始的实习生涯,我信心满满,现在被调到初一当班主任已经一个星期了,我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尽心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

在教学方面,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对于文言文的基础掌握比较差,他们在初一刚刚接触文言文,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知识体系的消化,于是我就给他们比较长的时间来学习文言文部分。除需要他们掌握的课内字词,还有课外文言文字词,我都让他们写到语文积累本上,并识记直至背诵,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坚持的原则:不要放弃每位学生,用爱去包容和感化他们。

除了教学之外,我还身兼班主任的责任重担。实习之前,班主任实训课的老师说:“我现在所交给你们的教育方法与原则,你们最好都要记住,将最新的教育思想带到学校里去。”原来的我一直认为班主任教育非常简单,但是当真正担任班主任之后我才感受到不容易,因为班级管理可能会有各种事情,我们不能将其想的过于理想化。担任班主任,对学生要有更多的爱与责任,我在班内制订了姓名条,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快速的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为了和他们拉近距离,我经常在课间去班内和同学们聊天,并在晚自习下课后去宿舍和同学们聊生活中的事情,以便更加了解他们的性格。我还重视主题班会的教育,以多种方式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目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希望我能再接再厉。

身为班主任,更需要让同学们了解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爱,身为老师,要使同学们能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条理性。无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要达到爱与教育同行的效果。虽然现在的我可能不是很优秀,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同学们去学习,去改变!定不辜负师大对我的栽培与期望,身高为师,学正为范,努力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2.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二

一、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每一位教师第一次走上讲台时, 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 但紧张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正是因为紧张, 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才会有动力去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所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高校教师在上第一堂课前, 一定要练好内功, 凡事预则立, 有了扎实的内功, 再加上课前各种准备工作, 即便开始有些紧张也会很快进入发挥自如的状态。那上第一堂课前高校教师到底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其实大致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解决好“教什么”、“如何教”、“教谁”。

要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教师就得充分熟悉教材, 查阅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了解最新相关前沿动态, 特别是与课程相关的新闻、经济动态, 最好能用教学中的理论去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将知识教活。在些基础上写好教案, 做好PPT, 准备好课堂设计, 熟悉所要讲授的内容, 上课前最好再拿出来温习一下。熟悉教学对象, 包括教学对象的层次、特征, 甚至于名单中有不认识的字也最好查查字典, 以便因材施教, 有征对性地上好第一堂课, 而不致于在第一堂课闹下读错学生姓名的笑话。

另外, 教师也要做好对课程内容的一个适当的把握, 有的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可能会由于紧张而讲得过快, 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许多就讲完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建议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如平时可以准备一些课程相关的案例, 或以练习题的形式来提问学生是否都清楚了对该堂课的知识点, 也可以对该堂课所学的内容作一个小结, 以便条理更清晰, 课堂掌控更好。

(二) 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

高校教师在上第一堂课之前, 一定要对本次授课进行全方位的准备, 非常有必要对自己进行一番修饰, 比如理发、沐浴、衣着整洁得体, 精神抖数等, 这样一方面显示自已的素质修养, 另一方面也是对授课对象应有的尊重, 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 让学生从你的形象气质就受到感染, 感受到美好的一面, 进而喜欢上你的课。

(三) 其他相关准备。

上第一堂课前, 特别是在环境比较陌生的情况下, 一定要提前明晰上课时间、地点, 以及相关的教学用具设施。上课当天最好提前到达现场, 做到守时。有时候难免会碰到路上堵车、教学设备故障等状况, 如果能提前准备, 就不致于影响教学, 留下不好的印象。

总之, 高校教师上课前的准备越充分, 上课过程就会越自信, 所谓一切尽在掌控中嘛。课堂发挥就越好, 教学效果自然就越好, 离成功就越近。所以充分的各种事前准备是上好第一堂课的前提条件, 更是上好第一堂课的根本保证。

二、上课过程中“阵地占领”

列宁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但也有人认为教师职业是世界上最为复杂最为特殊的职业。“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的教书育人, 其实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 而高校的培养模式, 导致师生之间的接触更多的是在课堂上, 故教师如何占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阵地, 牢牢掌握主动权, 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则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第一堂课通常会给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 所以第一堂课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方法的运用则非常重要。虽然每位教师上课都有自已的风格, 但终究还是有教学规律可循的, 我们对此做如下两方面的分析。

(一) 第一堂课应该做到的相关事项

高校教师从踏进教室门走上讲台的那一刻, 就会引起全体学生的观注与期待, 我们的步伐、神态、动作等等无不在学生的注视与心理评价之中。但开口说话的那一瞬间, 说什么如何说却尤为重要。

1. 准备一个精彩有开场白。

可以是与课程相关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小问题、一条时新闻、一个幽默的小笑话、一段名人名言、一段独具创意的自我介绍、一个道具、一个案例等等, 由此引入课程内容, 引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 作好相关的介绍。

包括自我介绍、课程介绍、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考核方法等相关内容。可以介绍自已的专业方向, 对本门课程的研究层次与兴趣、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一定要把书本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讲, 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 提升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与重视。介绍自己的联系方式, 方便学生对课程疑问的提问,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介绍课程主要内容、重点与次重点、学习方法建议、学习应达到的要求及考核办法等, 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本课程的领悟深度,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 掌握语言魅力。

由于是第一堂课, 教师与学生都是陌生的, 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重要的是调节运用好教学语言, 以促进教学效果。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语音:声音宏亮, 吐词清晰;

(2) 语调:抑扬顿挫, 富于感情;

(3) 语气:坚定自信, 详略有别;

(4) 语速:快慢适当, 适度停顿。

4. 掌控课堂气氛。

高校教师上第一堂课时, 对课堂气氛的掌控也很关键。教师要尽可能在第一堂课上保持轻松活跃的氛围, 合理使用幽默感人的讲课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想法, 自觉进入学习状态。面对学生, 运用眼神、手势、提问等与其交流, 互动式教学。用好口才、用学生的语言、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讲课, 视课堂情况不断调整上课思路, 因材施教, 使学生喜欢上本门课程。适时不动声色地表扬一下学生, 正面激励会有好的效果。

5. 把握时间。

高校教师上第一堂课时, 要注意对课堂时间的把握, 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 对授课内容所需的时间也要做到适当把握, 可以将手表放在讲台上, 但不是时刻去看表, 也不是只顾着自己天南海北, 不着边际地侃大山而忽视学生的反应。如果对课堂时间的把握没有经验, 不妨多准备一点课程内容, 视情况而定, 避免出现很快讲完离下课时间还差很远的情况;第一堂课也尽量不要拖堂。

6. 提前做好救场准备工作。

如果在课堂上碰到比较有挑战性的提问, 或碰到中途换教师而导致的一些学生故意刁难的提问,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可以采取以下解决的方法:

(1) 集中解答。一般可以这样处理:谢谢这位同学, 你的问题提得非常好, 我把它记下来, 一会集中回答。

(2) 专题解答。可以说:谢谢这位同学, 你的问题很好, 不过由于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有时间我们专门开个专题来研究这个问题!

(3) 课后解答。谢谢这位同学的细心, 关于你所提的这个问题, 可以课后到我办公室专门讨论, 我的办公室在……

(4) 大众解答。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 其他同学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

(5) 反问解答。很好, 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呢?

(6) 逆向教育。谢谢!就是因为这样不好, 所以才作为反面教材展示给大家, 引起大家的重视,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高校教师面对的都是有新思维新想法的新一代, 从前我们说要教好学生, 自己需要一桶水, 可是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 师生同在知识的海洋边, 不受限制地吸取自已想要的知识, 从某个层面来说, 学生可能比有些教师掌握的某个方面的知识更多。这种情况下, 我们时刻可能面临意外的状况出现, 这种情况最能锻炼教师的应变能力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乱阵脚, 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回避学生的提问, 对比较棘手的问题运用较妥的解答技巧。

(二) 第一堂课应该注意避免的事项

高校教师上第一堂课, 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该讲的讲了与该讲的没讲后果是一样严重的。哪些不应有的行为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呢?

1. 切忌一上来就讲课。

很多时候高校教师的第一堂课是新学期刚开始不久, 学生刚从假期过来, 心可能还不在教室, 如果是带新学生, 互相还很陌生,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一上来就讲课, 不做好必要的沟通,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 切忌普通话不标准、带“口头禅”。

教师的谈吐除了需要好的口才外,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使亲和力倍增, 而方言、搞笑的口头禅则是大忌, 会成为学生饭后的谈资, 且这种影响的传播通常都是极快的。

3. 切忌面无表情或是严肃刻板、照本宣科、死气沉沉。

4. 切忌一上来就给学生“下马威”。

从学生通常用来形容好老师的词我们就能体会到, 如“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等, 高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 在上第一堂课前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第一堂课就吓唬学生, 也避免紧张自卑等“怯课”现象的出现。

这些看起来都是细节, 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其实, 很多高校教师在学历、经历上及人品上都非常好, 但由于不注意细节, 特别是第一堂课上, 很容易导致失败。

三、课后做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上完第一堂课后, 高校教师更应进行必要的课程总结工作, 可以听取学生的感受评价, 听课教师、督导、领导等同行评价, 对自已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整, 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险。

反思型教师越来越被认为是优秀教师的标志, 没有反思的泪水只能是泪水, 流多了很可能还是洪水, 会泛滥成灾的。教学反思是促进高校教师成长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 更是教育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的体现。

高校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对教师威信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堂课上得越好, 所讲课程就越能获得学生的认可, 学生就越会发自内心的想学好这门课, 教师的后续教学工作就会相对轻松。作为高校教师, 在钻研专业知识、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的同时, 应懂得第一堂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 进而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第一堂课上下足功夫, 努力上好这第一堂课。

参考文献

[1]冷余生, 解飞厚.高等教育学 (修订版)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1, 5.

[2]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M].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自学辅导资料.2010, 5.

[3]戴中祥, 郑全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1, 5.

[4]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1, 5.

3.高校青年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三

【关键词】教学 高校 青年教师

一、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工作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一堂精彩的授课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讲授效果的优劣,这是每个教师应当注重和研究的问题。

二、当前教育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现状

为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十多年来大部分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高校面对大规模扩招,都存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师资问题,为了达到师生比例要求,大批青年教师在毫无教学实践的情况下,仓促上阵,一步踏上几百人的大讲台,甚至出现一人多头课的超常规现象,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生力军。高校青年教师虽然大多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多人工作时间不长,教学经验相对缺乏。青年教师上好课,站稳讲台是工作的首要目标。

三、高校青年教师如何上好课

上好课,是高校青年教师所追求的首要目标,要上好课,必须从上好一堂课开始,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如何上好一堂课。

第一,要琢磨什么是人们心目中的好课。什么是一堂好课?这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可能会因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不同专业角度、不同评价人员的认知而不同。但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下的一堂好课,就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和可能的条件下,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课。

第二,那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讲好课的关键在于备好课。要上好一堂课,在备课过程中,熟悉授课内容,了解所授内容的发展动态及该学科发展的前沿,要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基本框架,确定授课内容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笔者以讲授的《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为例:该课程的第一章是高层建筑的特点、发展概况。首先了解本章的高层建筑划分标准,然后了解高层建筑的优、缺点,最后从历史发展、材料、结构形式了解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这是本章讲课内容的基本框架。这就要求对基本框架中的每个内容都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规范做到讲课内容要与时俱进,每个细节都要了然于胸,这样上课时才能不慌不忙,挥洒自如,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你踏实的治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如果所上的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一定要精心作好课件,充分把多媒体的优势展现出来,把多媒体的图像、文字、声音等效果很好地应用,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

第三,策划好在课堂上的表演。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听课兴趣。讲课是一门艺术,讲一堂课是一场精心的演出,教师如果能将教学艺术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课堂氛围的营造、知识点的引入、知识的讲授到课尾的小结,层层深入,给学生一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感觉,那么教师会越讲越有激情,学生也会越听越入神,就会对教师所授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通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

(1)具有饱满的教学激情,提升学生的听课兴趣;

(2)针对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3)抓住学生心理,增强学生听课兴趣。

第四,注重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上课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老师的激情四射,而且还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因此青年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这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眼神、手势等的交流,通过眼神注意课堂上每个角落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爱、留意他(她)们,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才会形成师生互动;而且还有课后主动与学生广泛交流。要与学生课后广泛交流,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自身要为人开朗、热诚、幽默,授课形式要轻松、活泼,富有亲和力与感染力。

第五,课后进行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课,为了使每一堂课上得更好,每一节课课后教师都要静心沉思。反思自己一堂课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以及独到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的同时,应该及时记下得失,重新设计教案,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能把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参考文献:

[1]汪正清.如何上好一堂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3):274- 276.

4.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四

1、老师备课要全方位,全面之中更需精准,为课堂主题服务。一定的难度之中,坚持由浅入深原则。

2、一题多解,一题多练很重要。在教学中体现熟悉性,紧凑性,联络紧密性,还有规范性,逻辑的合理性等。很多文言语法知识可以触类旁通。

3、对于一个问题,既要有直觉思维也要有理性思维,也就是要有意识地用理论去理解它。对于语文这种语言文字科目,又因为是母语教学,学生刚开始习惯直觉思维去理解语句,这固然很好,本来语文就是一门需要同情心、同理心的科目,需要学生们充分释放过往的感情与经历去理解、去感受。但文言文的语法知识,由于初中教学并没有涉及,一定要上升到理性思维,用一定的语法知识去规范阅读。只有充分熟悉高中范围内的语法理论知识,了解了文言字词与句式的特点,翻译文言文才会得心应手。考试做题,才有解题的目的性,不要总是凭经验做题。这一点境界挺高的。

4、及时归纳总结。课抛出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让有余力的学生层次提高,思维能力提高。

5、最后一点,因为郑州一中是一所省重点高中,所以对老师的要求很高,精益求精。当然,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因材施教非常重要。

5.《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体会 篇五

作为一名教师,简单来说: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尤其是第一堂课,这就像是第一印象很重要,为了让对方不排斥你,从而进行以下的一系列课程等。然而,更进一步讲,教学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一个高素质的老师他会将一堂课讲到美妙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妙的知识。这就是享受授课与听课,感受知识的神奇。

那么如何作到这一切呢?只是在课堂上的丰富知识就足够了吗?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你能在课堂上讲的让学生忘记时间,忘记一切,只有知识的前提是:这个学生接受你这个老师,认可你。

第一,教师的形象。课上用你的动作,眼神,语气来规范你的课堂,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明白这是课堂,只有尊敬知识,尊敬每一个人。而课下,你既是包容他们的长辈,又是他们的益友,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慈祥,信任的形象,甚至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都能让他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信任,微笑是接近人与人这间距离最好的武器,你的微笑善意传递,关爱传递,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能让他与你友好地相处。总之,无论哪个教师,学生对你的信赖不可少,同时还有一个词叫尊敬,你也同样不能遗忘。

第二,课堂的知识。对知识我想每个教师都能理解透彻,你也在努力找最简单的方法来讲解,更或者讲技巧,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方法是对你而言的简单还是对谁而言的简单,所以我们要用他们的语言来授课,同时还要把这个知识与他的生活联系,感受你对生活的感悟。

例如,当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问你飞机为什么会飞?我想你是不需要告诉他们它的机动原理,你只需拿一张纸放你手上,轻轻一吹,当它飘走时,你可以告诉他这是一种能量,飞机的飞起也是一种能量的促使,只不过能量很大,不是一口气就能吹走的。这样的回答既让他知道了力,又让他去想究竟是什么样的能量才能让飞机飞起呢?那么他的思维就会高度转起,你的目的同样达到了。

第三,学生的思与想,你不需要做太多,你要让学生去想,去思。打开他的思维,沉浸于神奇的思维中去,他会比你直接讲课效果要好的多,同时他在后期他对学习的研究与考虑会有惊人的效果。这需要你打破以往师讲的习惯,学习中的问题往往你不能直接回答,你需要讲一些他生活中的小事(这些事不需要是你的,因为他对你没性趣),从中让他得到启示,再自己去思考问题,让他自己去征服生活中的事,同时也让他以后遇事大脑会快速的分析做出决断。

端正你的形象,美妙你的课堂,挖掘他的潜力,你成功地将造就一批批人才,你也感受到你的人生价值,感受你的能力,感受你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伟大与神奇,也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受自己思维的奇特。大家何乐而不为?

XXXX:

XXX

6.教师实习体会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篇六

中学历史应该是一堂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去设计,怎么去在堂上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我认为这是上好一节历史的最终目的。但是,就目前中学历史堂的现实情况和高考制度的现状,历史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之下,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教学手段。那么处理好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寻求两者的良好对接,既做到通过历史启发学生思维,又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我觉得要把从把握教材的深度、把握好调动学生的广度、把握好堂训练的密度三个方面很重要。

首先,把握教材的深度;要挖掘好教材的深度,首先要吃透教材和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编者意图。弄清知识体系和教材结构,熟悉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其次掌握学生情况,有的放矢。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材撑握的深度应有分寸。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要了解学情,了解教材,备好。

第二,把握好调动学生的广度;抓好调动学生的广度是区别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备时就要全面考虑如何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堂上要善于启发各类学生,作为历史,可以通过历史小故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把握好堂训练的密度;堂训练是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练结合是堂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抓好堂训练的密度是落实知识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作为一节历史而言,要根据学情的不同,要有差别的、有层次的布置堂训练。

7.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七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 传统的教学

在课堂中, 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局面:老师在上面讲, 下面没有太多的反应。这种局面非常普遍,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围绕着老师的思维运转, 教师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既定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思维被固定在教师已经安排好的轨道上, 不允许打破, 否则教师就不知如何处理后面的知识内容。这种形式, 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了, 不可必免地会造成“万马齐喑”的场面。

2. 一堂好课的标准

固然, 每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似乎必须按时完成这些任务, 否则就认为没有达到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呢, 一堂课能够获取多少知识, 是学生的想法。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就应该是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取最为丰富的知识和营养, 而不仅仅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在授课过程中, 可能为一个知识点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耽误了教学进程, 但这一知识点被学生所关注, 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惑, 让学生感受到了收获, 这样做就是值得的。我们可以形象地将教学任务比作道路, 教师就是引路人, 经过的就是风景, 教师边引导, 学生边参观思考, 学生被风景所吸引, 教师对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及时进行解惑, 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前行, 学生才会真正有所收获, 而教师重在引导, 这样的教学才能算是一堂好课。我们可以认识到, 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这堂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财富, 而不仅仅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二、如何上好一堂课

1. 嚼碎知识点, 做到内容烂熟于心

新教师上台之所以信心不足, 就是因为教学内容还没有吃透吃深, 老教员往往沉着自信, 其主要原因就是对教学内容非常熟练, 不怕出现冷场的局面。熟话说:学生一碗水, 老师一桶水。嚼碎课堂知识点, 需要花费教师台下大量的时间, 一个名词也许会隐含非常丰富的知识, 一段文字背后可能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 这些都是教师备课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任何一处疑点都不可轻意放过, 这也许就是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内容。备课工作必须细之又细, 而且是一项反复修改, 不断完善的工作, 这就要求教师整理教案讲稿过程中, 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积累, 形成一套完备的教案讲稿。

备课过程中, 教师不能把教科书当做金科玉律, 应该视教科书为学生了解教师讲课思路和进度的中介, 以及课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媒介。在备课过程中, 一定不能禁锢于现有的教科书的范围内, 应该广泛收集与之相关的大量的其他有用资料, 授课过程中根据情况灵活取舍。如果完全按照教科书去讲授, 学生就会自己看书, 不会再听讲了, 这样的教学是不能获得成功的。

2. 表达清晰, 信息传递流畅

俗话说:“语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衣裳和外壳, 可以想象, 如果教师吐词不清, 或者病句错句不断, 那么再好的思想, 也无法传递给学生们。语言是一门艺术, 作为教师必须掌握好语言的基本要义。一是吐词要清晰;二是语速要适当;三是声音要响亮。吐词清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要说普通话; (2) 不要说病句; (3) 尽量用短句, 少用长句; (4) 去掉口头禅; (5) 切忌重复话语; (6) 手势要适中。语速不能过快, 也不能太慢, 过快学生大脑反应接不上, 过慢学生思想会溜号, 在保持适中的语速时, 在难点和重点的地方, 适时调整语速, 将语速放慢, 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声音要响亮, 声音洪亮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 教师的自信才能体现出来, 学生听起来就不会吃力, 如果教师声音过小, 后排的学生听不清, 很容易放弃听课。这三项要求是教师的基本功, 任何一项没有做好, 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前面花费再大的工夫, 准备了再完美无缺的教案, 如果没有把好语言关, 一样不会取得教学上的成功。可见, 语言功夫同样是教师上好一堂课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3. 了解认知规律, 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知识, 60%来自于视觉, 20%来自于听觉, 15%来自于触觉, 3%来自于嗅觉, 2%来自于味觉。所以上课时要充分发挥投影仪的作用, 能够视频展示的内容尽量用投影的方式, 像短片、实物、图表、声音等等。只有将学生的眼、耳、口的功能都调动起来, 才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更易理解与接受。这样学生理解得快, 印象也深刻一些。

4.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许多课程不像历史知识那样富有吸引力, 许多学生听不进去, 这也是造成课堂沉闷的重要原因。这时, 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在保持教学内容大纲不变的前提下, 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大胆创新, 不要拘泥于课本上的框架。比较常采用的诸如提问、讨论、游戏、放视频等等手段, 甚至让学生自己上台讲一讲, 凡是能够被学生替代的尽量被学生替代, 努力做到“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想方设法让枯燥的知识“趣味”起来, 教师只要肯动脑筋, 活跃课堂气氛的办法总是会有的。知识是无止境的, 将学生引上知识的大道, 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这样的教学才能是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从新的教学理念来看, 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 这样的教学才能算是成功的。

5. 从关注教学目标, 改为关注学生

许多教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就是心中只有教学任务, 没有去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反应, 一味地讲自己的内容, 而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没有任何洞察:学生们是否听懂了, 是否有疑问, 是否需要调整语速或重复强调等等, 作为教师应该将目光投向在座的每一位学生, 边讲边观察他们的反应, 洞悉他们的思想和需求, 灵活调整讲课内容和方式。熟话说:水无常形, 兵无常式, 教师上课也一样, 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不断调整变化, 是一门高超的调控艺术。教师只要用心揣摩, 都是可以练就的。

6.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上课要注意把握节奏。为什么有些教师感到上课很累, 学生听得也累, 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讲课的节奏。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 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大约二十分钟时间, 因此可以将上课内容分成较为枯燥和较为轻松两类, 当学生注意集中的时候, 将本堂课抽象的、较为枯燥的内容进行讲述, 当洞察到学生听得有些疲倦时, 可以讲一些较为轻松的、趣味性的知识, 这样整堂课下来, 学生才不会感觉到疲累, 教师也会因此觉得轻松。

让学生有成就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好坏, 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从课堂授课中收获了多少知识, 换句话讲, 就是成就感, 因此要注重给学生以成就感, 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出几道简单的题目, 让学生们去做, 题目不要太难, 但贴近本堂课内容, 学生们只要是听了本次课就能够做出来, 这些小测验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整上课节奏, 也使学生感到一定的成就感, 不失一种较好的授课手段。

灵活掌握授课的进度。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果因为讲述一个知识点而耽误了教学进程, 教师就应该对课程进度灵活进行调整, 学生可以自学的就略去不讲, 把时间放在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

三、结论

上好一堂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教师在方方面面不断培养锻炼自己, 在思考中前行, 在前行中总结积累, 只有经过反复的锤炼方能练就过硬的本领。成功的路就在脚下, 只有不辞辛劳的人们, 才能摘到成功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陈百助.如何上好一堂课[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10) , 26-27.

[2]罗菁.如何上好一堂课[J].科技资讯, 2007, (26) :120-121.

8.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八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

记得在托班时,我上了人生的第一堂公开课——托班语言游戏“它们怎么叫?”当时的自己经过几天的思考后,愉快并骄傲地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了“骰子”上,并坚持把“骰子”带入游戏中,并将其“提升”为道具。(即在一个正方形盒子的每面粘上不同的图案,让孩子抛的小游戏。)课开始了,我把骰子藏在身后,“宝贝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天带什么来了?”孩子们开始沸腾,议论纷纷,我便想要把这沸点燃到最高。我“突”地拿出骰子,一脸兴奋地说:“看!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骰子!”孩子们对“骰子”根本不感兴趣,只是我一人激动地对着大眼瞪小眼的孩子们介绍传说中的“骰子”。

我这堂课导入得并不成功,“骰子”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常见,也不熟悉,孩子们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想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了。可如果不叫“骰子”,叫做“小魔盒”或者“神奇的魔方”应该都会有更好的效果。而我却因为一个不成功的导入,使得我后来的课堂气氛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学前期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同时也易厌倦。情绪的波动也很大,如果有一件兴奋的事,他一上午甚至一天都会很兴奋。反之则可能一天都无精打采。上课也是同样的,孩子的兴奋点很低,如果一下被调动起来会“潜力十足”,如果没有,那后面便又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调动,效果也不一定会很好。可见好的导入活动对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教育活动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开始。

二、设计问题要巧妙

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托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短的,通常只有十分钟左右,甚至不到。那么如何在上课时间内让孩子的注意力不分散,思维跟着老师转?提问是个关键。

1、问题要精

记得刚开始上“分享阅读”时,我一心只想着让孩子观察得更细致一些,于是针对一幅画便会不断地提出问题,有的甚至和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想着这个应该知道,那个应该会……于是一大堆有的没的问题接连而至。终于有一天,在我提出一大堆问题时,一个小男孩很无奈地走上来,拍着我的衣服说:“好啦好啦……”

于是我开始精简我的问题,只拣重要的问,并且语言表达要清晰,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明白你想表达的是什么,确保每一句话,特别是重要的话,都能送到学生的耳朵里。然后,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回答。

2、问题要层层递进

孩子的理解能力并不强,所以老师的问题一定要清晰、明了。要带着孩子,思维一步步递进。

在上《最好的礼物》这节课时,孩子们对礼物要送的合适这一点并不理解。于是老师的提问就更要清晰、明确、引导孩子了解故事的内容。像是书中的一幅图,画的是兔子的两根手指上套了双很小的手套,旁边站着一只小老鼠。根据画面,孩子并不容易明白小老鼠送兔子的手套太小了,不适合它。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1)、“图中有哪些小动物?”(2)、“兔宝宝手指上戴的是什么?”(3)、“你认为手套是谁送的?”(4)、“手套小吗?”(5)、“兔宝宝戴着好看吗?”“你认为谁戴会好看?”通过这些问题让孩子一点点理解画面的内容。如果左一条问题,右一条问题,不仅孩子会糊涂,老师也可能会被自己绕进去。

三、不容忽视的结尾

一堂课的结尾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儿童,一个精彩的结尾会让他们意犹未尽。

刚开始上课时,我并不在乎结尾的好坏,自己最常用的结尾便是“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把这(首歌、个故事、游戏……)说给爸爸妈妈听。”说得自己都厌烦了,总觉得一堂课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本来高涨的气氛一下结了冰……

后来才渐渐地知道结尾可以那么多样化。像是户外游戏活动时,老师可以结合上课的内容,如:小蝴蝶们飞累了吧?快和我一起飞回教室休息吧。上音乐课时则可以带着孩子在熟悉歌曲的同时,一起边唱边跳,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整堂课。美术课,则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别人和自己的作品,一起说一说自己画画时、手工时的想法,对别人作品的意见、看法等。诸如此类,等等。

曾看过一堂《抬花轿》的音乐课,课中一直以抬花轿为线索,创编了各式舞蹈动作,新奇有趣。课的后半段,教师在“花轿”中加入了新郎、新娘,让整个舞蹈更生动有趣。在结尾时教师大喊了一声:“把新郎、新娘抬回家咯!”这堂课便热热闹闹地结束了,让人觉得既有趣又不做作,十分自然。其实,结尾并不用那么的花哨,只要恰如其分就好。

9.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篇九

上好每一节课,是对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位教师追求的基本目标。从顶岗实习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想,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如何将自己的课堂演绎的轻松精彩,如何才能修炼自己的魅力,如何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价值。

首先,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就像有句老话说的“树根不动弹,数枝白摇晃”。无论一个多么优秀的教师多么的努力,学生就是不用心学,一切也是妄谈。创造一种愉快而轻松的气氛,运用诙谐的语言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尤其是像化学这样具有探究性的学科,能让学生放开思路大胆的去讨论,去想象,去探索,不仅仅是对现在的学习就是对将来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学生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摸准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倾向,并极大地给予满足,而且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譬如说课堂教学的流畅,课堂教学中语言有魅力,整个课堂教学中驾驭活而不乱,等等。艺术能够引起对人的心灵的振撼,一堂课学生上了以后久久不能忘怀,除了你那堂的科学性以外,不可或缺的是你那堂课有很高的艺术性。一堂课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很自然,学生就有了积极性。

其次,就是认真的备课。一个樵夫要顺利地打上柴,满载而归的话,则必须先做好两个环节的准备工作:一是磨刀。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打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先把刀磨好了,打起柴来,才顺利快捷,即省力,又省工,还省时。二是选好打柴地点。如果不好好选择打柴地点,哪怕你的刀磨得再锋利,你盲目地走到一个没有柴可让你打的地方,那也是白搭!——这叫“功在打柴外”,其中多少包含了点兵家常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既有战略思想又有哲学思想的道理。

备课首先要弄清本次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本次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次课与前次课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等等。备课不只站到教师的角度上去思考,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想。准备足够充分的知识,能够想到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并能理清思路,说话有条理,语言生动,简单易懂,难点重点突出。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阅历显然相对来说要少而且单调一些。所以不能指望他们可意会不可言传。

再次就是不要让一个学生掉队,学生不能轻易掉队。我承认,人和人在智力上是有差别,但我也更承认大多数人的智商还是不相上下的。所以,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热血沸腾”,让他们觉得,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况且“教书”是指指导为人,指导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人才。一个教师不仅应该加强育人工作,而且要加强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如果忽略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说,我们不重视能力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会成为“高分低能”的人,如果忽视了非智力优秀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就可能变成高智能的犯罪者。

最后,对于化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科目,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入化学,从化学走入社会,渗透教学思想,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养成当堂完成任务的习惯,并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明白学习化学的用途,感到学习化学的趣味将化学融入生活。

不管自己在技法上怎么努力,一定要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我实习期间我对这个观点是有很深感触的。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听过我的几次课,每次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其中包括教态,用语以及板书等好多方面,这使得我在教学上一下子豁然开朗。而且多参加一些公开课或者是大规模的听课评课活动,认真分析并加以总结,“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谦虚使人进步,这是永恒的真理。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一个教师的治学态度,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完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还要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出一种氛围,展示“功夫在诗外”的内涵。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就自然会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上课,就会觉得这个学科有意思,从而舍得下功夫去钻研。

10.如何上好开学第一堂课 篇十

要展现人格和学科魅力

1.第一堂课不要讲课

开学第一堂课,千万别急着上正课。别以为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就急着给学生传授新知识。欲速则不达,学生若对老师有成见,不喜欢老师,不喜欢上老师的课,那麻烦可就大了。不如放下点时间,师生间好好交交底,也许以后上课会好上很多。

第一堂课的目的,是整个学期的课程启动,因此如何让学生对你感兴趣,对本学期的课程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最忌讳的是老师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有新鲜感。上来就讲课,也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第一节课最好是不要讲课。

2.亮相很重要

因此老师第一节课的亮相非常重要,这一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展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了学科的魅力,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非常困难。

11.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十一

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部分老师追求课堂教学表面的形式化,出现了许多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离”的现象。语文课上,太多资料的补充、太多媒体的演示、太多小组的讨论、太多追求形式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学中出现的轻视语言的工具性,一味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文本没有完全读懂,便天马行空地倾谈、发散、拓展,以异彩纷呈的课件代替学生潜心读书的现象。二是新课改革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用多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过程,于是五花八门的表演充斥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学生无法适从,课堂效率大大降低。

上一堂好的语文课,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要求,什么样课才算上是好的语文课呢?笔者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课不能离开学语习文,要有语文味。要动情朗读,静心默读,要圈点批注,品位词句,要动笔书写,积累感悟

我读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全国大赛中曾这样导读:“你能把丹顶鹤的嘴巴读得再长一些吗?”引来全场听众为之哗然,另有一位教师指导学生读“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其中“极”字读得特别長,像花腔女高音的拖腔,结果教师“极”未止,学生就大笑起来,对语言的感受也在滑稽的效仿中荡然无存,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刻意强调某些词语,在重音落脚点下功夫吗?显然不是。道理很简单,有时我们走在大街上,会听到树荫下几个老太太低声聊天,“昨儿晚上,那雨溜儿溜儿下了一夜,那个大哟……”没有大声,没有强调,却让你身临其境。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朗读”不应成为教师浮于表面的技巧指导,而应成为感悟语言的一种方法。它是读者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有自由的朗读空间,在读中积淀语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师的指导应在体悟情感而不是运用技巧上下功夫。

二、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习得方法,或触动情感,提升人格

让我们来看于永正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这是第一课时,于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书的‘小手如林一个腼腆的女孩引起了于老师的关注)。

师:(手拿话筒,兴致勃勃地)你想读吗?

生:(摇摇头,小声说道)我不想读。

师:(于老师微微一愣,弯下腰,微笑着)没把握?

生:不敢站。

师:(直起身子,微微吁了一口气)哦!那你就坐着读,于老师为你撑腰!

(全班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让我们的掌声再热烈些!

(在大家的掌声中,小女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完了这一段课文)

师:不简单,如果再流畅些就好了。还想读好吗?

(小女孩自信地点点头,第二次读得比第一次流畅多了,只可惜读错一个字,师生给予热烈的鼓掌。于老师纠错后又让她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流利又有感情。)

师:(微笑着)现在,你敢不敢读书了?

生;(自信地)敢!

师:(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充满激情对大家说)敢,就能把事情做好。相信你在大家的掌声中胆子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书会读得越来越好。

这些教学环节,于老师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开始时的温情关怀、交谈中的宽厚包容、朗读后的激情赏识,无不给学生以启迪、唤醒和鼓舞,正是这种真诚的爱,唤起了孩子的勇气,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于老师的教学细节向我们注释了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三、语文教师应有较强的资源意识,能够抓住教育的资源,因势利导,创造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有活力的课堂

请看这样一个案例:一次公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老牛》一课,开课伊始。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为什么“我”对老牛一直不能忘怀?请大家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头牛?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这是一头瘦骨嶙峋的牛。

生:这是一头老了、衰弱的牛。

生:这是一头工作了一辈子、但没有怨言、性情很安详的牛。

生:这是一头病得很重、要死掉的牛。

生:这是一头可怜的牛。

生:这是一头幸福的牛……

(师有感情的板书了“瘦、老、病、死”四个字,并结束了交流)

师:同学们的感受是对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这一片断,学生通过读课文,对“这是怎样的一头牛”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但他们的感悟明显地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有的粗浅,有的深刻,如此矛盾对立的看法是多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抓住这一矛盾让学生去读书,去体会,去讨论,然后达成统一的共识,这一头牛老了、病了是可怜,但它劳动了一辈子,人们善待它,尊敬它,爱它。老牛也依恋着人和土地,最后死在田边,这不是幸福又是什么?通过围绕这一矛盾的探讨,定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这位教师关注的是教案,因而也就没有及时抓住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学生独特的感受得不到充分的交流,整堂课也就显得缺乏活力,缺少生命的气息。

我想,课堂上可能会随时生成很多教学资源,我们不怕学生犯错误,学生有了错误,刚好是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教学资源,就看教师能不能抓得住。这除了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的预设,还需要教师的随机应变,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机智,这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孜孜以求地去追求,绝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练就的。

语文课还应该是个性化、有特色的。由于教师的性格、习惯、阅历不同,学生的班情、学情不同,所以课堂应关注彰显师生个性的优势,不求完美,但求有所突破。语文教师有责任创造有效的语文课堂,培养孩子爱语文、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浅淡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十二

上好一堂课, 首要条件是备好课。教学前的备课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 除了取决于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是否心中有数、对教学内容是否熟悉、能否恰当地运用教学艺术驾驭课堂、是否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之外, 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了教学的备课密切相关。而在平时的教学中, 常见一些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 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不当,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流程不够科学, 教学策略捉襟见肘。这就导致一节课下来, 学生不知道究竟学到了些什么,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心中无数。长此以往, 学生在母语学习中只能越来越“茫然”。因此, 在备课这一环节中, 建议每一位语文教师要通过收集资料、处理教材、确定教法, 并将以上多个环节融会贯通后, 形成比较成功的教学设计, 最后才能定型为教师上课使用的教案。只有做到这些, 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备课, 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用浓缩的精彩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上好一堂课,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它对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达成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 有时会看到这样一种景象: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甚至连嗓子都讲哑了, 可学生在下面却无动于衷, 有的要么东张西望, 要么自娱自乐, 有的看似听得很认真, 却也是人在心不在, 还有的耷拉着脑袋, 精神不振, 甚至进入了梦乡。面对这些情形, 我们在责怪学生的同时, 其实也要反思自己。学生每天要上七八节课,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很容易疲惫和精神溜号, 尤其是刚上课的三五分钟里, 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 教师首先必须精心设置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在第一时间里, 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将学生引入新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直接简单而又迅速地进入预设的思维轨道中去。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艺, 密切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教师不仅要具有崇高的师德、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艺、精粹的语言和幽默的谈吐, 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 使自己产生亲和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最后还要巧妙组织课堂, 调动学生情绪。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这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学生才会真正主动、长久地参与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来。

上好一堂课, 需要激情。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有了激情参与, 才有认知的渴望, 才有表达的欲望, 才有智慧的灵动。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学校迎接上级检查的材料没做规范正焦躁不已, 上课的时间又到了, 我便匆匆忙忙去上课。当天上的课文是《我们家的男子汉》, 这其实是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但因为自己焦躁的情绪, 开课5、6分钟后, 我自己都感觉到我的脸是板着的, 我的音调是干巴巴的, 学生的目光是茫然的, 他们的表情是麻木的。我突然醒悟过来, 课堂不是供教师宣泄情绪的, 它应该是师生和谐共同融入课文的圣地。我赶紧停下自己如同嚼蜡的讲授, 布置学生小组合作, 说说自己的或其他孩童的趣事。我也走下讲台, 不时驻足聆听。在这当儿, 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和学生们一起, 也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当课堂上再一次发出师生会心的欢笑声时, 我知道, 我的激情回来了。教育需要激情, 以心激心, 以情感情, 我们的课堂才会因激情而精彩!

上好一堂课, 需要教学机智。我们上课前即使是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 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得“滴水不漏”, 课堂教学也不可能按照预设的“美梦成真”。在实际的课堂中, 有时会有突发情况出现。如案例:上课伊始, 吴老师刚要导入新课, 突然教室里尖叫连连, 原来一位学生的书里趴着一只壁虎,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后来壁虎虽被“请”了出去, 但教室已很难肃静下来了, 学生们针对此事议论纷纷。看到大家难以抑制的热情, 吴老师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 笑着对学生们说:今天教室里来了一位不请自到的“客人”, 它的出现使我们大家感到很意外、很新鲜, 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位“不速之客”为题材, 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 同学们自拟题目说一段话, 注意要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喧闹的教室立刻恢复了平静, 学生们陷入了深思, 继而纷纷举手发言。吴老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改变了预定的教学内容, 并利用这个偶发事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使原本可能尴尬的一节课却变成了别开生面的口语交际课。因此, 当我们面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时, 首先需要冷静, 再发动智慧, 或因势利导, 或抛砖引玉, 或移花接木, 巧妙地把话题转移, 或解决问题, 这当然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13.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十三

一、微型课的定义

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课。“微型课”的本质是课,具有课的基本属性。微型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它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也是一个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检验过程,而由评委老师来判断上课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微型课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技能的考核。微型课的具体过程其实和常规课堂教学是一样的,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把教学过程进行展示,期间包括老师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再现。只不过由于没有学生,象老师的这些设计都是在提出问题或安排后,假设学生已经完成了,教师只需要将下一个教学环节继续展示下去。

由此可以看出,微型课其实就是上一堂完整的课,但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师的活动安排是作为假设来进行的,由下面的评委教师来判断这个问题及活动的可行性。也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期间学生答疑或活动的时间是节约下来的,所以15—20分钟是足够了。

这里,我们切忌不要把把微型课与说课等同起来。微型课和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如“说课”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是在“纸上谈兵”,是在务虚,不是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

二、微型课的特点

1、微型课教学时间有限,一节微型课正常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具体时间由活动组织者确定。

2、微型课一般没有学生参与,只是面对评委授课。

3、上课的具体过程和常规课堂教学一样,老师在讲台上把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行展示,包括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呈现。

4、由于没有学生,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是在提出问题或安排后,假设学生已经完成的情况下,继续展示下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答疑或活动的时间在微型课中可以大大节省下

三、上好微型课的基本要求 1.切入课题要迅速

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必须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2.讲授线索要清晰

在微型课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3.教师语言要得体

在微型课中,学生活动被省略之后,教师的讲解水平倍受评委的关注。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

辑性强,简单明了。

4.课堂板书要简约

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5.课后小结要快捷

在微型课的结尾,一定要有小结,用二三分钟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微型课的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注重总结内容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

四、要处理好三对矛盾 1.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

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只是学生没有实际作,执教者只是假定学生已经完成、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这种估计是否恰当,这些建立在估计基础上点拨评价是否到位,要由专家评委做出判断。所以,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执教者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2.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

微型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有限,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处,犹为重要。内容过多,未免庞杂;内容过少,未免空洞。“庞杂”则显重点不突出,“空洞”则显内存不丰厚。无论常规教学,还是微型课,板书都是必需的。只不过在微型课上“多”与“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而已。板书太多,既费时,又显累赘;板书太少,虽省了时,但也许会造成表意不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3.要处理好“快”与“慢”的矛盾。

要准确把握教学的节奏,快慢适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代而过。

五、整个的教学过程要精炼

1、切入课题要迅速

由于微型课要求时间的短少,更不允许在导入环节“绕圈子”、“摆排场”,必须要求切入课题要迅速,所以对切入课题的方法大有必要作些文章。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或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等进入课题。切入题目的方法是灵活的,切入题目的途径是多样的,但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那个途径,都要求切入题目的方法、途径引人注目,力求新颖的同时;更要求与题目的关联紧凑,迅速切题,这是进入课题的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把较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授。以上主要是讲“切入课题要快速”。

2、讲授线索要明亮醒目

尽管说所有的课都要求讲授线索的清晰醒目,但在微型课的讲授中,更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显露出来的是内容的主干,剪掉的是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这些侧枝旁叶。为了讲授重点内容,往往需要罗列论据,那么虑,在准备的较多的论据中进行精选,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

3、收尾要快捷

一节课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内容要点的归纳、指出和强调,目的使得讲授内容的进一步突出。好的总结可以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好的总结往往给一节优质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一节课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给人一种舒坦的感觉,使人回味无穷。在微型课的小结中,因为前面的重点内容的讲授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此处的要求必须是在完全总结内容的同时更要求总结方法的快捷,表现为干脆利落。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精而简。

六、讲授人表现要干练

1、语言要准确,简明

语言的准确简明是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微型课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语言的准确简明显得更为突出重要。它并不是语速的快捷;相反,它就如盛夏美丽的涧泉,流淌中有舒缓和急,表现为抑扬顿挫,口齿清晰,干净利落。尽管这在于日常的训练,但在备课的过程中,把自己将要讲述的内容结合要说的话语,以及将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手势、表情,其中要注意关键字、关键词的应用,能在自

己的思想中过一遍,这是很有必要的,其实这也是平时的训练方法。在语言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要求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2、板书要精简清晰

板书的作用是展示授课人讲述内容的要点,帮助听课人掌握所听内容的要点。好的板书有犹如一幅精致明丽的山水画。板书不宜太多,太多表现为累赘,会冲淡板书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也不宜太少,太少往往会使板书表达不清。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无论如何,板书都要做到精简,且使得要点突出,线索清晰为原则。同时以电教手段呈现为最佳。

14.如何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 篇十四

2012年8月20日董青香

新接手一个班,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确是非常要害的。老师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八九要散伙,老师的第一堂课当然与见面相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中的奥妙,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在上第一节课前,老师最好是修饰一下自己,理理发,沐浴一下。一是显得干净利索,二是显得对学生尊敬,假如你有一张叫年轻人追逐迷恋的明星脸,多少会有助于马到成功,假如你不幸长得没有什么特点,那么,你至少要在休息好的前提下,做到精神焕发。

最忌讳的是老师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还有很多的神秘感,上来就讲课,学生也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感受好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第一节课最好是不要讲课。下面是进入课堂后的具体的实施步骤:

首先,要做自我介绍,要有一个漂亮的出彩的的亮相。这个开场白,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求学经历,这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你的自我介绍里,感受聪明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从而从心里喜爱和敬佩老师。其次,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熟悉,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来突出所教科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考学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的冲动。这样做,虽然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对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生爱好,鼓舞学生的士气都是很有必要的。三是,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

四是,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期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自己的授课习惯,讲课特点,课堂要求,并且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以便同学们更好的接受和适应老师。

应该留意的问题:

摆正心态,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要根据学生课上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的状态,留意调动学生的情

绪,牢牢吸引住学生,要叫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心悦诚服。

要做到情绪饱满,文才飞扬,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楚,声音洪亮。

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要搞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语言最好是本着幽默、风趣的路子走,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水平和爱好,切忌大话、空话、假话,叫人厌烦。

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立规矩,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过于严厉的老师,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影响师生关系。语气要温和,不要生硬,课堂气氛要活跃,不要死板。

15.如何上好每一堂计算机课 篇十五

一、充分认识、分析学生的现实情况

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家庭条件差, 文化基础差, 厌学情绪严重, 缺少学习动力, 学习自觉性不够, 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在学习上常表现出不自信, 对前途悲观失望。很多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没有前途, 思想上不求进取。教师要和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 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弱点, 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我们要用教育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和他们成为朋友, 生活上关心他们, 思想上教育他们, 学习上鼓励帮助他们,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现实和实际意义。

二、结合实例,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记得我在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 学生有的想上网聊天, 有的想打游戏。我转念一想, 就说我们先测一测咱们的汉字录入速度, 达到每分钟40个字的同学就可以每节课玩二十分钟的游戏, 达不到规定个数的同学要通过汉字录入软件练习, 达到了可随时测试。于是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开始练习了, 这样他们的汉字录入速度才都达到了规定的速度水平。因为快速熟练地录入各种数据, 如文字、数字、符号等, 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一章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让他们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同学写一封电子信件并制作一张最漂亮的贺卡, 经过精心地修饰美化, 通过邮件发给亲友, 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了;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一章时, 可以让学生制作一张班级课程表或为班主任教师制作一张班级的学习成绩统计表, 让他们认识并看到自己的价值, 产生一种成就感, 体现出学习的用处;学习《多媒体软件的应用》一章, 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照片进行修饰, 制作成成长电子相册或下载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加上背景音乐等。

三、项目教学法, 促进学习

在上课时, 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采取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每节课教师先布置任务,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讨论。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 我先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个组, 每组810人, 选出成绩好、基础强的学生任组长, 负责对各组成员练习的指导。对出现的问题, 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对疑难不容易懂的问题做成课件逐步分解演示, 学生边看边操作, 尽快掌握操作方法, 最后总结归纳出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 特别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巡视检查练习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部分操作不熟练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强化训练, “熟能生巧”使每个学生都在实践中学会操作、掌握技能。

四、做中学、做中教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堂, 需要坚持做中学, 做中教, 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活动。科学确定知识点、技能点, 使学生既能完成学业又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特别注重职业情境中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操作仔细、认真听, 动手做。

在教学中, 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技能点, 就对照职业资格证的要求考点进行训练, 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要求做好。此外, 还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强化训练, 最后全部学生都能合格达到标准, 顺利拿到计算机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 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好基础。现代社会是知识迅猛增长的社会, 知识的日新月异, 信息量与日俱增。我们在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不断学习社会各方面的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修养, 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创新性地学习。毕竟学校教育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 获得的知识不可能全部适应以后的工作, 要不断创新学习, 不断适应以后工作的发展需要。

上一篇:八下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