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物象、意象(8篇)
1.古诗中的物象、意象 篇一
物象 月亮→人生聚合,思乡思人
梅花→傲然独立,坚韧顽强
柳树→挽留之情,寓意分离
花飘零,水东流→感叹时间流逝
梅,兰,松,竹,菊→对君子的夸赞
大雁→思乡代名词
烟波→远走异乡游子的思念知情
寒砧→思念知情
秋→感慨人生悲凉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1.杨柳。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酒。离别与祝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月亮 思乡 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7红豆。相思 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常见意象示例 3.树木类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桐:凄苦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4.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低微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3、动物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4、风霜雨雪水云类: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云:游子、漂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器物类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暇6:其他类:
古人:明志、自省、鞭鞑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或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
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答题示例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臵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①②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③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②“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1: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1 :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答题示例2 :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步骤三)答题示例3: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答题示例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参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参考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3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1: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答题示例2: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答题示例3: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分)[参考答案]拟人手法(1分)。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颔联写“荷雨”、“湿”——下起雨来;颈联写“日出”——太阳又出来了。(2分,合情理即可给分)。(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参考答案]借喜鹊的喧声表现对“日出”的喜悦;雨霁日出,波平如镜,爱水的“鸥”尽情地玩乐。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分)。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3.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1: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参考答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2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3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答题示例: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分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案参考]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例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上“‘折柳’运用了双关修辞,既指听到的折柳曲,又指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场景”,那么就万无一失了。
2.古诗中的物象、意象 篇二
东坡有诗“新月如佳人”, 韦庄诗云:“辘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月亮皎洁的容颜是女性貌美的象征, 美丽的青春女子则像月亮温婉动人。月亮本是天上的圣物, 是美的象征, 是女性的象征, 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月亮作为女性的象征肇始于人类原始的女性生殖崇拜时期。创造人类的始祖“女娲”, 同时就是月神, 在汉墓砖画中, 伏羲手捧太阳, 女娲则手捧月亮。远古人认为, 女人和月亮有着一样的本性, 都有“膨胀”的倾向, 而且还有与月相变化周期一样长的生理期。他们的观念中, 物体可以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超时空地发生作用, 所以月光的照射可以使女人怀孕。因此月亮赋予了女性一种神秘的能力。《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 月生于西, 此阴阳之分, 夫妇之别也。”古人称日为“太阳”, 月为“太阴”, 月亮与妇女, 都是阴性的代名词。
在古代民间就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民间赏月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魏晋时期已有中秋赏月, 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 至宋代, 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 贵家结饰台榭, 民家争占酒楼, 玩月笙歌, 远闻千里, 嬉我连坐至晓”。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 表
现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不管境遇如何, 心中自有一轮月辉, 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文人墨客常以明月渲染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情怀。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 山泉清洌, 潺潺流淌, 这是一幅多么幽雅, 明净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鸟鸣涧》中“人闲轻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花落、月出、鸟鸣, 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 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 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 一轮明月的出现, 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在王维的笔下, 澄澈幽静的月恰是他追求的心志高洁的人生至境。
南朝周祗《月赋》:气融洁而照远, 质明润而贞虚, 弱不废照, 清不激污, 赋予月高远、润洁、柔和、纯净的审美内涵。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水清夜静, 月白花香, 诗人掬月弄花, 逸兴悠长, 在苏轼《赤壁赋》里“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清风明月已成为诗人的精神家园。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 抒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 远离亲人者的眼里, 月亮这一意象或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 或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圆月如盘, 残月如钩, 月亮圆了又缺, 缺了又圆, 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仰望明月, 思绪飞越空间, 想念同一轮明月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 明月反衬孤寂, 月光如霜是清秋宵寒, 更是漂泊在外的诗人心境凄寒的体现, 月夜思乡在李白笔下清新朴素而又韵味悠长, 在李白的诗作中, 有大量咏月来思乡怀人诗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娥眉山水歌》) , 山月与人万里相随, 夜夜可见, 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 可望而不可接, 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 皆抒江行思友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多情的明月是李白和王昌龄肝胆相照的见证, 给被贬的失意人带去一丝慰藉。“月下飞天境, 云生活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 月映水中似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彩兴起结成海市蜃楼, 奇妙美景掩饰不住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
李白自称“月奴”, 他的诗有三百多篇咏月亮“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且将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雄浑美好的月亮为李白天才的想象, 造就了波澜壮阔的景象, 月是他无所不达的翅膀, 爱恋不已的情人, 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苦守相伴的知音, 抚慰灵魂挣扎的精神家园。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 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很多, 如:“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口》) ;“去年月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今年月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三、以月烘渲染凄清的气氛, 烘托孤苦的情怀。
月亮清冷往往触发失意者的空灵情怀, 寄寓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 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 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又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 平野广阔;月随波涌, 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 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 浩荡的大江, 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 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 月亮也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寄托, 体现诗人悲苦之情。
大家都脍炙人口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诗人把杨柳、风、残月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表现离别的凄苦。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思欢》) , 如钩的残月, 表现落花“流水春去也, 天上人间”的后主悔恨和血泪的悲苦!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 全诗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看到、听到、感觉到的, 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 秋深、夜静、月落、乌啼, 凄清寒冻使落第的诗人越发凄凉难耐。
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 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还很多, 如“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苏轼在《赤壁赋》里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悬于天际的月亮, 常常引发诗人们哲理的思考:明月亘古如斯, 跨越时空, 相比之下, 人生是多么短暂和渺小, 在他们的诗歌中, 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皆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淋漓尽致, 荡气回肠。
刘禹锡《石头城》中“旧时淮水东边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月见证物是人非的沧桑;李煜《虞美人》中“小楼咋夜又东风, 故园不堪回首月明中。”“月”还是那一轮月, 而故国早已易主, 亡国贱俘的李煜借月表达了多少离恨!
裁一片月光栽在心里, 在灰暗庸碌的日子里, 感受浪漫和光明;乘一叶扁舟徜徉在月光流转的河流里, 浸润古典的高贵和感伤。
3.古诗词中的“蜗牛”意象 篇三
一、篆愁君——或浓或淡的愁绪
蜗牛爬行时黏液在墙上留下痕迹,形似篆文,古人称之为“蜗篆”。也许,这位天才的“书法家”是在用生命书写自己对生存的执着追求吧!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想象:那行行晶莹的蜗篆正是蜗牛洒下的泪水,前路的漫长让这位安步当车的“书法家”不免忧心忡忡。蜗牛因此获得了“篆愁君”的美称。例如:
①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毛滂《玉楼春》)
②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③几缕腥涎蜗篆细,一椷乡信雁声长。(侯克中《久客》)
前两例中,“篆愁君”的杰作透视出诗人家徒四壁的贫寒生活。例③中,“篆愁君”“笔迹”之细反衬出归雁的鸣叫声之长,触发了诗人客居异乡难耐的思乡之愁。原来,无语无字的蜗篆寄托了诗人的真实情意——不尽乡愁、浓浓情愁尽在其中。
二、蜗庐与蜗舍——穷困的处境
古诗词中的“蜗庐”和“蜗舍”是作者对自己居所形象传神的谦称。
三国时,焦先和杨沛造圆型屋舍,形如蜗牛壳,并称之为“蜗牛庐”。后来,文人雅士习惯称自己的居所为“蜗庐”。蜗庐虽狭小简陋,却是款待客人的好场所,是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的好去处。例如:
④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钱起《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
⑤闲言挥麈柄,清步掩蜗庐。 (杨巨源《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
⑥蜗庐四壁空,也过百年中。 (陆游《蜗庐》)
“蜗舍”义同“蜗庐”,也喻指简陋狭小的房屋。崔豹的《古今注·鱼虫》中说:“野人结圆舍如蜗牛之壳,故曰蜗舍。” “蜗舍”既表现出诗人穷困的生活境况,也传达出他身困寒舍心忧天下的情思。例如:
⑦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 (吕本中《兵乱后杂诗》)
三、蜗角——微小和空虚
“蜗角”的出名,得力于庄周的奇妙想象。这位为文汪洋恣肆的哲人在《庄子·则阳》中描写了一场奇特的“战争”:“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多可怕的一场微型“战争”啊,也只有庄周才能“挑”起!从此,蜗角便用来喻指极微小的境地。例如,“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沈约《细言应令》)。“蜗角之争”则用来喻指因细小事而作无谓的相争,例如“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这样的诗句不无调侃、戏谑与嘲讽之意。
戏谑与嘲讽之意。
庄子的“蜗角”创意,得到众多诗人的应和,其后的诗人也化用“蜗角”入诗,南宋陆游尤甚。如:
⑧蹙缩战蜗角,崎岖走羊肠。( 《周元吉蟠室诗》)
⑨成败两蜗角,贵贱一鼠肝。 (《寓怀》)
在生物学上,“角”一般指有蹄类动物的头顶或鼻前所生的突起物,具有防御、攻击等功能。“蜗”,有角似牛、慢行似牛而名为“牛”, 然而此角非彼角。蜗角,柔软、善缩,却无防御和攻击之力,所以诗人赋予蜗角以“微小空虚”之意。如:⑩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苏轼《满庭芳》)
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柳永《凤归云》)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黄庭坚《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4.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整 篇四
鉴赏古诗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考点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规律:有些形象经常用来表达一些特定的情感;而有些情感经常用某些特定的形象来表达。
总结这些规律,对帮助我们理解古诗的思想情感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总结有两种方法:一是由形象出发总结情感,二是由情感出发总结形象。下面是笔者做的整理。各种常见形象
(一)由形象出发总结情感,各种常见形象
(二)由情感出发总结形象。
1、月。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例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②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 ③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④清新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
2、柳。“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习。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游子思乡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梅、松、竹、兰及若干香草。用来托物咏怀,表达高洁的内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况,暗寓诗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屈原的《离骚》。
4、桃、菊。隐士情怀,不落风尘,超脱凡俗。例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子规、杜鹃、鹧鸪。表达思乡、思念故国之情。例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但闻子规啼月夜,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6、舟。小舟、轻舟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春。古诗中的意象很丰富。初春、新春表赞美自然新的生命力。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暮春表伤春之情,暗寓春光虽美却易逝,感叹人生韶华易逝或国运不济的也不少。
8、秋。古诗中秋的意象常表现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华即逝、前途渺茫,国运即衰。例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日暮(黄昏)、残照、残月、落花、残叶、秋风(霜风、晓风)秋雨、风絮、浮萍、羌笛
表示哀愁、感伤之情。例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孟浩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醉花阴》(李清照)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
10、朝阳、红花
春风、花香
柔桑、细草
黄犊人们喜爱的鸟表示喜悦赞美之情。
例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11、自然宁静的景物,朴实真挚的农夫,怡然自乐的农家生活,和尚、道士,其他隐者。表示淡泊名利渴望归隐之情。例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张志和)还有《山居秋暝》(王维)《题李凝幽居》(贾岛)等诗
12、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13、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14、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5、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16、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17、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8、桃花:象征美人。19兰:高洁
20、牡丹:富贵 美好
21、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22、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23、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4、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25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26、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27、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28、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29、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30、沙鸥:飘零 伤感
31、鸟:象征自由
32、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33、(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34、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35、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36、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37、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38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如 “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
39、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40、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4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42、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43、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44、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45、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46、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47、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48、云:游子 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9、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50、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51、“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52、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53、珍珠:美丽 无瑕
54、簪缨(冠):官位 名望
55、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56、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57、丝竹:音乐
58、;汗青:史册
59、桑梓:
故乡; 60、轩辕:祖国; 61、青鸟:信使
62、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63、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64、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 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65、白:纯洁 无暇 丧事
66、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67、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平和
68、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69、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70、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71、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72、娥眉(蛾眉):美女
73、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74、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75、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76、怀桔:指孝顺双亲。
77、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78、“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79、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80、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81、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82、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83、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84、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85、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86、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87、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88、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89、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90、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91、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92、信:鸿雁、尺牍、尺素 93、亡国:后庭花。
94、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95、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96、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97、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例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中“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98、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99、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
唐诗中月的意象
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先秦故人曾通过“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悄兮,劳心骚兮,劳心惨兮”之叹,“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演义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三五明月夜,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
月在唐朝中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唐·王定保《摭言》),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但李白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月里更洁,月里更黑,人生有时,月光无极。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常是一卷在手,餐风饮月,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或惑之,或寄之,或怀之,或思之,或忆之,沐一身月辉,纳一空月光,旨趣益远,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同时也造就了唐诗的盖世名声,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月的激扬、推动和烘托。首先,月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如《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拜新月》、《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十五夜望月》、《峨眉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夜下征虏亭》、《嫦娥》……难以尽数,可以说,是月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无月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把酒问月》、张继《枫桥夜泊》、赵暇《江楼感旧》、杜甫《月夜》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说,月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月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 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月在唐诗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唐诗中的月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月的边塞意象。丹纳说,“自然界供给的比人工创造的更美”(《艺术哲学》)。月在文学作品中构成的富有美感的独特环境,是人工做创造的环境所无法比拟的。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就有《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思愁绵绵,唐诗也不甘落后。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的惨凄寂寥,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同时,唐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的浩渺闲雅、有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这方面的代表是沈如筠的《闺怨》: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在这里,诗人描绘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思妇“忧愁不能寝,揽衣起徘徊”(《明月何皎皎》),在“出户独彷徨”(同上)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在天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诗人对月和边塞相形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的伟大感受,已经是十分杰出的了。月是物质的,月是空间的,月还是文化的。从月水的浸润和滋养伸展下,诗人与那巨大深远的宇宙空间感 边塞这独特性风景线不期而遇,一拍即合了!诗人“愿随孤月影”为的是什么?就是那与月光相抚相慰的一空纤尘不染的边塞的空间意识。
二、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杜牧《润州二首(其一)》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可是在历史舞台上都不过匆匆过客而已。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既然月光又是生命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又与时间意识相连结。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江月无情,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奈何中,诗人们只好浩然长叹。封建专制的社会在本质上是压制禁锢人才的,自己的壮志豪情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地消融在历史的月光流逝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他们的生命与逸志常常也在“月光如水”的流逝中被淹没被虚抛浪掷了。“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通向把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
三、月的愁绪意象。在唐诗中,月还是情绪的,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梁启超论及诗词意境时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景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尽管魏人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了“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以月状愁在唐代依然有很大的反战。除了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外,唐诗中还有“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在唐代诗人中,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四、月的情爱意象。月是情绪的,“月上柳梢”的缠绕,“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尽管“人生无物比多情”、“无物似情浓”,但是,月仍然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月 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情意绵绵的李义山,还是忧患郁抑的少陵野劳,都拒绝不了月光的见证,在月光的温抚下,还原出人的本真。一时骚客的失落,才子的多情,诗圣的千虑,都一一呈示在纤尘不染的月光下……倾听爱情的下落和心音。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情怀、渴念,甚为壮阔、更为空灵,情爱也甚是挚热、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月光皓照下的浩茫天穹,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月明之夜,风雨之夕,情人“各在天一涯”,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时,该又凭添几重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下无尽的相思之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也道不完,“欲说还休”。当然,时间的月水也许会消磨和冲淡爱情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那个相偎相依的月下倩影,哪里再可寻回?即若唤回,恐也不是彼时情怀了。好梦已去,往事如烟,空留丝丝缕缕的旧踪袅袅飘开在爱情失落的天际。若如此,在伊人已逝的情人眼里,只余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的苍凉萧瑟的景观。爱情在凄迷的月色、催人肠断的铃声的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伊人何在,烟水茫茫”,“情以何堪”,只好徒作“长恨绵绵无绝期”的黯然神伤。此时此刻,月光温抚下的天际中,所飘荡的只是悲怆千古的爱情挽歌了!
诗中的柳的意象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5.浅析古诗文中的月亮意象 篇五
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 陈希凤
【摘要】古诗文中,月亮是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她是人们情感的载体,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这种种不同的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关键词】月亮 相思 离愁 感伤 悠闲 永恒
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对古代诗文情有独钟。考察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就会发现,“月亮”这个意象频频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教学之余,我便有意无意地搜索资料,对这一现象作了一个粗浅的分析。
月亮,作为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月亮的种种不同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一、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从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何等相似!月亮的圆缺,自然会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宁静的月夜,沐浴在清幽的月光之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月亮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游丈夫的闺情诗。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杜甫的《月夜》,安史之乱中,他流离失所,寄居长安,这里借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思念自己,实际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乡怀人之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诗人通过望月把自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流露无疑。
月亮还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李白的《静夜思》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客旅他乡,夜不成眠。这时月亮悄悄地升起了,皎洁的月光穿堂入户,来到诗人的面前,恍如在地上下了一层霜。诗人不禁抬头仰望,那凝然不动的月亮似乎也在深情地看着他呢!这样的情景何其熟悉!自然而然,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朋故友,想起了曾经熟悉的一切的一切。这样的望月思乡的过程,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水调歌头.中秋》是苏轼的咏月名篇,其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埋怨月亮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实际上表达了对弟弟子由刻骨的思念。但很快,词人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
第1页
又自解自叹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 古皆然,既然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那就惟望各自珍重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情感深沉婉曲,意境幽深高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咏月诗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是较为特别的一首。其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朋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然而,妙就妙在诗人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二、以月渲染离愁别绪,表达身世感伤
月光清冷,与人的凄凉心情极为相似。触景生情,月亮常常被诗人用来烘托离愁别绪,表达身世感伤。
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本是自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在词人眼中,这些却成了他不堪回首的记忆,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再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词人和自己心爱的人儿分别了,心中自然十分痛苦,但他不并直接说自己分别之后如何孤独凄凉,只是想象别后旅途中的情景:黎明酒醒,冷风侵肤,岸边,是稀疏的杨柳,空中,只有一弯残月。读到此处,词人与心上人离别之后的那份怅然和失落已经跃然纸上。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写他科举考试落榜后苦闷凄凉的心情。那时,夜已深了,西天的一弯月亮渐渐地落了下去,寒霜满天,乌鸦悲啼,诗人看着江中的点点渔火,听着寒山寺传来的沉重钟声,悲愁、郁闷、伤痛„„再也控制不住地涌上了心头,流向笔端。
而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则写出了内心的孤寂与悲苦。杜甫《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写王昭君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遗恨绝域,可谓凄怨之极。
三、以月营造清幽气氛,烘托悠闲旷达情怀
月亮给人的美感,是高远、皎洁、柔和、清幽的。写月诗中,月亮意象的出现,会使全诗的意境立刻变得优美起来。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天空澄澈,天气凉爽,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松林之上,真是静美空灵之极!再看那溪中的石头,也一定是格外晶莹圆润的吧?山雨汇成的清泉在石上汩汩流过,月光的照射让它闪烁着一种梦幻般的光芒。淙淙的流水清脆悦耳,宛如奏着的一曲宛转动听的“小夜曲”。这首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山光与水色齐美,人心与自然俱净,意境恬适纯美,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
第2页
再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写尽了春山的宁静、优美。“人闲”是说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诗人内心闲静。因此,当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或花落衣襟上的触觉,或花瓣飘坠时的芬芳,也能被他明显地感觉到了。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而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山鸟竟惊觉起来,在寂静的山谷中不时发出清脆的鸣叫。这样的意境何其清幽与雅致!
白居易《暮江吟》中感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他说,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你看,露水晶莹剔透,像极了一颗颗珍珠,而弯弯的新月,多么像一张银弓,镶嵌在蔚蓝的浩渺的天空!这样的景色多么迷人而美妙!
另有苏轼《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写七月十六那天,作者与朋友泛舟游赤壁见到的美景,那天的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她缓缓地爬上了东山,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再看江面上,雾气茫茫,江水茫茫,它们在月亮银辉的笼罩下,显得浩瀚无边,这样的秋江夜月美景是不是让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四、以月蕴含时空永恒,感慨世道变幻或人生短暂
月亮亘古不变,高悬于天,也常常引起文人们的哲理思考。自古明月如斯,岁岁年年,相比之下,世道无常,人生短暂。于是,在善于观察思考的诗人那里,月亮就成了永恒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无他见证。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苍凉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呼之欲出,气氛孤寂、苍凉。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一幅永恒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然而,“万里长征人未还”。边关依旧,月亮如故,战争总是持续不断,将士们远离家乡,在沙场浴血奋战。有多少人血洒疆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人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千古如斯,人类世代更替,可贵的生命转瞬即逝,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生命在时间面前何其短暂,又是多么的无奈!
刘禹锡在《石头城》中感慨虎踞龙盘的石头城曾是六朝古都,繁华无比,然而现在只剩下一座寂寞的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是说一切的富贵风流,都烟消云散,转眼成空,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在夜深人静时分,慢慢地爬上女墙,临照空城。这里,月是宇宙的冷眼,由盛到衰的见证者。
苏轼《赤壁赋》中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豁达地看到,水虽滚滚滔滔,不断东流,但
第3页
江中之水仍然满满当当;月虽时圆时缺,盈虚变幻,但月还是那个月亮,千古不变。从长远的眼光看,天地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因此,又何必计较个人得失,忧愁计较呢?读到这里,不禁为他阔大的胸襟和睿智的见解击节赞叹!
有关月亮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于月亮是有着特殊的感情的。它是恋人们旧梦重温的情思,是游子凝然不动的乡愁,是迁客骚人孤独寂寞的心态,也是士大夫逃避现实、飘逸脱俗的人格化身,它的永恒常唤起诗人们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而它诸多的象征意义,将决定了它永远在中国文坛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崇文书局出版社
2、《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3、《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6.试谈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篇六
廖望光
(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 重庆 涪陵 408003)
摘要:针对当前诗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诗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复古诗的文学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意象捕捉,接着详细论述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三个作用。为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意象 古诗教学 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古诗中的物象、意象 篇七
一、《古诗十九首》中的动、植物意象
《古诗十九首》涉及植物意象的有11篇共21处:“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 (《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 磊磊涧中石” (《青青陵上柏》)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涉江采芙蓉》) ;“白露沾野草, 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 玄鸟逝安适” (《明月皎夜光》) ;“冉冉孤生竹, 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 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 夫妇会有宜”, “伤彼蕙兰花, 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 将随秋草萎” (《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庭中有奇树》) ;“四顾何茫茫, 东风摇百草” (《回车驾言迈》) ;“回风动地起, 秋草萋已绿” (《东城高且长》) ;“白杨何萧萧, 松柏夹广路” (《驱车上东门》) ;“古墓犁为田, 古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 萧萧愁杀人” (《去者日以疏》) 。涉及动物意象的有8篇共14处:“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行行重行行》) ;“驱车策驽马, 游戏宛与洛” (《青青陵上柏》) ;“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 (《今日良宴会》) ;“愿为双鸿鹄, 奋翅起高飞” (《西北有高楼》) ;“明月皎夜光, 促织鸣东壁”, “秋蝉鸣树间, 玄鸟逝安适” (《明月皎夜光》) ;“晨风怀苦心, 蟋蟀伤局促”, “思为双飞燕, 衔泥巢君屋” (《东城高且长》) ;“凛凛岁云暮, 蝼蛄夕鸣悲”, “亮无晨风翼, 焉能凌风飞” (《凛凛岁云暮》) ;“文彩双鸳鸯, 裁为合欢被” (《客从远方来》) ;另, 《孟冬寒气至》篇有“三五明月满, 四五詹兔缺”, “詹兔”即为“蟾兔”, 因在古代神话故事中蟾兔和月的关系, “民间把月中的黑影叫做‘蟾兔’, 后来就成为月的代称”, 在这里蟾兔已经作为月的代称, 而不再代表其本身, 因此本文并未把“詹兔”归入动物意象, 所以《古诗十九首》中涉及到的动物意象共8篇14处。作者通过这些动、植物意象表达自己对于爱情、亲情、生命等方面的感触和认识。
二、动、植物意象之内在意蕴探究
1、情感意蕴
情景交融是诗歌创作所惯用的表现手法, 《古诗十九首》中的这些动、植物在构景的同时, 也被寄寓了深厚的情感, 作者借用这些动、植物意象或用来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 或用来抒发对故乡的怀念, 所写虽皆为平日常见之物, 却真可谓“结体散文, 直而不野, 婉转附物, 怊怅切情。”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 看到美好的花朵, 便想采下, 送给谁呢, 当然是那个身在远方让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儿, 作者显然是借“芙蓉”、“芳草”来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另, 《庭中有其树》篇中“奇树”与以上用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冉冉孤生竹》通篇都在表达一个新婚不久便与丈夫别离的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与抱怨, 女子以“孤生竹”比喻婚前的自己, 后又用“兔丝”自比, 用“女萝”喻丈夫, 用“兔丝附女萝”来比喻自己与丈夫成婚, 依附于丈夫。丈夫远行久不归, 又以“蕙兰花”自比, 花开美艳, 花期却有限, 远行的丈夫还不回来与自己相守, 错过花期, 便与秋草一样凋零枯萎了, 相思之中带着些许抱怨, 通过种种植物意象, 一个独守空闺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双鸿鹄” (《西北有高楼》) 、“双飞燕” (《东城高且长》) 、“双鸳鸯” (《客从远方来》) , “双”字便暗指故事是发生于两人之间, 《西北有高楼》、《东城高且长》都是听歌有感之作, “愿为双鸿鹄”, “思为双飞燕”, 便是听者对歌者一往情深的明证。“文彩双鸳鸯, 裁为合欢被” (《客从远方来》) 则是体现出希望与心上人长相厮守的愿望。
《古诗十九首》中还有些意象是用来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怀念,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行行重行行》) , 来自北方的马儿, 南方的鸟儿尚且以“依北风”、“巢南枝”的方式来表现对乡土的眷恋, 鸟尤如此, 更何况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呢, 借由动物对故乡的眷恋来表达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2、生命意蕴
《古诗十九首》中有些动、植物意象与生命主题息息相关, “促织”、“秋蝉”、“蟋蟀”、“蝼蛄”这几种动物本身就生命短促, 将这些意象放在诗中用以感叹人生苦短。“促织”即“蟋蟀”的别称, “蟋蟀, 一名吟蛩。秋初生, 得寒乃鸣”, “蟪蛄不知春秋”, “蟪蛄”即为“蝼蛄”, “不知春秋”, 可见其生命之短促, 而“秋蝉”寿命也不过几周而已。《古诗十九首》产生于社会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宦官、外戚交替专权, 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民不聊生, 在这种动荡的社会背景下, 文人们感受到的是世事的瞬息万变, 生命的来去匆匆, 敏感的文人便借助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促织”、“秋蝉”、“蝼蛄”这些生命短促的意象显然符合他们当时的心境, 从而被用来抒发他们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松柏”、“白杨”自古便多出现于坟茔墓地, 而在《古诗十九首》中这两个意象也与坟茔墓地有关。《青青陵上柏》中“陵”与“柏”, 《驱车上东门》中“北墓”与“白杨”、“松柏”, 《去者日以疏》中“丘”、“坟”、“墓”与“古柏”、“白杨”, 这样的组合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死亡。心怀天下的文人士子, 在动荡混乱的社会渴望建功立业, 可谓步履维艰, 人终有一死, 仕途受困倒不如及时行乐, “不如吟美酒, 被服纨与素” (《驱车上东门》) , 但看似乐观豁达的背后却又暗含“思还故里闾, 欲归道无因” (《去者日以疏》) 的无奈, “松柏”、“白杨”带来的悲凉之感, 油然而生, 直上心头。另, “驱车策驽马, 游戏宛与洛” (《青青陵上柏》) 中驾乘“驽马”游戏宛、洛, 也多少带有这种自嘲式的安慰, 文人士子们怀才不遇, 无处排解, 也只能以这种游戏人生的方式聊以自慰了。
另外, 在《古诗十九首》中, 还有些动、植物意象是用来表明时序的, 如“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 (《青青河畔草》) 中“河畔草”、“园中柳”便表明春天的到来, 而《明月皎夜光》中的“野草”、“秋蝉”以及《东城高且长》中的“秋草”则暗示秋天的到来。
《古诗十九首》中动、植物意象的存在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作者借助这些意象委婉含蓄的传达着心底的情感、认识。这些意象多为人们所常见的自然物, 因而消除了陌生感, 从而更容易深入人心, 与读者引起共鸣, 这也是其能够千古流传的关键所在, 其中的众多意象也被后人广泛延用, 这些意象在被后人延用的过程中得以经典化, 从而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古诗十九首》作为成熟的五言诗, 在众多方面都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 其价值也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和彰显。
摘要:《古诗十九首》中涉及到众多动、植物意象, 这些动、植物意象寄寓了作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本文拟对这些动、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深层意蕴进行探究, 以加深对《古诗十九首》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动、植物意象,意蕴
参考文献
[1]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8.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探寻及品鉴 篇八
关键词:古诗教学;意象;探寻;品鉴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物象的一种,是客观的物象和主观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情调和意蕴的具体形象,它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合。可以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的意义。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古诗教学中更加期待着能从机械、琐碎的讲解中挣脱出来,导向对古诗意象、内涵的丰满解读。笔者认为,意象的探寻及品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文本阅读中感知意象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象征,它以凝练的语言带给读者丰富的内心体验。诗中的形象早已附着、融合、凝聚了诗人的种种情思,只不过这种情思有时染得很淡,浮得很虚,隐得很深,其间又使用了暗示、映衬等种种手法,所以一时不能见悟。因此,理解古诗特定意象的含义,即掌握了读懂古诗的钥匙和密码。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前两行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京口、瓜洲、钟山”这3个地名意象值得品味。瓜洲是诗人泊船的渡口,隔江对岸的地方是京口,距京口不远的钟山是诗人的第二故乡。感知这几个地名意象,不仅理解了诗句的字面义,也是进一步理解诗意、从而入情入境的前提。因为这三者传达出的空间距离,学生的意见是多元的:有的认为作者此刻离家乡很近,从诗中的“一水间”“只隔”读出来的;有的认为此刻作者离他的家乡很远,因为在交通条件十分不利的古代,一条宽阔的长江,几座大山,真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这两种观点应该说都有道理。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然而家乡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其实,一条长江,数重大山,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远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恋,是其思乡之情的自然流露。
意象是情思的载体,古诗词教学应凭借这些直观可感的意象来窥察诗人的情思。对古诗词教学而言,“披文得意”必须以“意象”为中介。古诗词正是凭借意象的力量,超越时空,显现其永恒的本色。
二、在画面想象中还原意象
古诗词语言的精练、含蓄,意境的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若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创意。阅读古典诗词,如果能够进行“意象还原”,进入作者写作的内容,与作者对话,“得作者之用心”,感悟作者面对的“世界”,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更为深刻。
例如,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我让学生展开想象:(1)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句,圈画品味。(2)如果把这首诗画成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画?分别给它们命名。学生通过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品出了这是一场大雨、美雨、急雨。通过举象将凝练的文字还原成一定的意象,于是,学生的脑海中便呈现出4幅画面——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风卷天晴、水天一色。然后将诗歌中描绘的意象叠加成一个场,形成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这个共鸣共振的情绪中:一开始,“黑云翻墨”让人有点害怕;“白雨跳珠”让学生体会到这雨好有趣,好美,既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又像顽皮的小孩。这雨同样深深地吸引着苏轼,苏轼离开杭州,15年后,再次游览西湖,他情不自禁地说:不见跳珠15年!最后,西湖的水像天一样明亮、平静、湛蓝,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我们仿佛看到苏轼开怀畅饮,陶醉在这西湖的美景之中。生动具体的意象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走进了诗歌的美好境界,领略到了这雨带来的独特感受。
作为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意象是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踏踏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展开想象,就能触及意象;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三、在互动对话中品味意象
清末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构建广阔的“对话场”,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综观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前两行寥寥数笔,将江南的春天以及它所蕴涵的无限春意,写得异常生动、传神。后两行呈现的是一位睿智的隐者,踞坐于春季的溪涧,淡泊心志,垂钓于历史的长河,一幅隽永的画面。这个垂钓的渔翁,不但是景物的有机部分,而且是景物的中心,他的存在,让春雨中的江南更有诗情画意,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因此,“青箬笠,绿蓑衣”是这首词的精妙之笔。作者通过对人物外在形象的勾勒——“青箬笠”“绿蓑衣”,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不须归”。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话题,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激起思维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1)谁来猜猜渔翁为什么不必归呢?(2)青箬笠,绿蓑衣,没有细节的刻画,只是一个淡淡的背影,却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请你发挥想象,想想渔人的神情,渔人的语言,渔人的动作……(3)渔人也许在对青山绿水说——,渔人也许在对飞鸟游鱼说——,渔人还在对自己说……(4)好友颜真卿在为他书写的一块碑中有这样一句话:随意取适,垂钓去饵,不在得鱼。看来这位烟波钓徒意不在得鱼,而在于得……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无疑是智慧的:(1)“猜猜渔翁为什么不必归”,一个“猜”字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动脑筋,试图走进渔翁的内心,窥探他心灵深处的秘密。(2)请你发挥想象,想想渔人的神情,渔人的语言,渔人的动作,鼓励学生走进词中的画面,面对面地观察渔人。(3)“渔人也许在对青山绿水说——,渔人也许在对飞鸟游鱼说——,渔人还在对自己说——”教师用自己描述性的语言创设了一个情境,唤起学生体验渔人与大自然的对话,从而感受渔人的情感。(4)“随意取适,垂钓去饵,不在得鱼。”不在得鱼,那在于得什么呢?学生恍然大悟:渔人得大自然的美景,得大自然的乐趣,得自由人生的快乐啊!猜、想、说、悟,教师的话题不断地推进,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最终品悟出这首词人文的内涵。
诗是哲学的智慧,人类的良知。诗人总是善于用心灵触摸世界的未知,用情感拥抱生命的感动,完成自己对社会、存在、人生、生命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向世人传达出自己深沉的思索和反思。古诗教学中,要通过感知意象、还原意象、品味意境及其统一,让学生由情感的悲喜转为理性的参与,由浅近的理解转为深入的探究,由枯燥的分析转为独立的思考,由大众化的统一转为富有创造性的发展,从而获得诗人情感背后所要传达的意义,也让他们完成对诗的整体鉴赏,由“情”入“理”,获得对诗的更深一层的美学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