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验收程序(精选9篇)
1.施工质量验收程序 篇一
大新路小学综合楼工程质量验收议程
一、验收时间:2006年12月26日(星期二)上午九时
二、会议地点:学校会议室
三、参加验收人员:验收组及各专业验收小组全体成员
四、主持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
五、验收程序:
1、主持人介绍参加验收会的各单位及代表,宣布会议议程。
2、施工单位汇报工程合同履约情况,执行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工程竣工验收技术文件资料整理情况。
3、监理单位汇报合同履约情况,执行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工程竣工验收技术文件资料整理核查情况。
4、勘察、设计单位汇报勘察、设计《质量检查报告》、工程设计合同覆约情况、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5、分组检查:
(1)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小组全体人员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2)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小组全体人员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3)工程资料验收组审阅工程档案资料。
6、验收组发表意见:
(1)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小组集中讨论并在验收会上提出问题和
整改要求;
(2)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小组集中讨论并在验收会上提出问题和
整改要求;
(3)工程资料组提出问题和整改意见;
(4)施工单位领导表态;
(5)验收组长宣布工程竣工验收结论。
7、业主讲话。
8、质监站领导讲话。
9、工程竣工验收记录表及纪要各有关单位及人员签字盖章。
10、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会议结束。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2.施工质量验收程序 篇二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医学工程师和医学物理师明确磁共振成像(MR)设备的验收测试策略和质量保证程序。由于世面可供选择的MR系统种类繁多,而每款系统又同样有着大量的配置选择,因此本文的目的并非是树立一个明确的标准,而是给相关的实际测试提供建议,使得这些测试能够由有资质的医学工程师和医学物理师能够独立或在MR系统供应商的保修人员协助下进行[1]。本文为医学工程师和医学物理师推荐了用于MR系统的通用质控测试策略,讨论了测试体模的有效性和制备问题,并列举了几项关键测试,为其中每项提供了建议程序以及验收标准[2,3]。
在医院中,医学工程师和医学物理师应当尽早参与MR系统的采购、安装和检测工作,而且越早越好。理想状态下,医学工程师和医学物理师应当为以下工作提供建议和意见:MR系统的招标参数设置和审核、决策制定、设备场地规划和建设及电磁(RF)屏蔽系统的建设和测试。除MR设备的验收和质控等实际工作之外,医学工程师和医学物理师还应当协助制定MR设备的工作参数及检测验收标准,并审核售后服务合同条款。
相对其他医学成像设备,MR系统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也比较独特,其中包括场所安全、振动、磁场屏蔽及电磁干扰屏蔽等。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应当仔细考察MR工作场地的规划,并参考生产商提供的装机建议,制定决策。
目前,各医院使用的MR系统验收测试的严格程度差别较大,部分医院聘请生产商的安装和服务人员根据首位病人的检查结果进行验收测试,也有部分医院采用更为严格的验收流程和标准[4]。与此同时,MR检查在临床使用中的角色转变也在促使MR使用和管理者重新评估先前和当前的验收测试和质量保证程序。越来越多的医学影像中心开始使用MR图像数据进行治疗计划制定(包括外科手术以及放疗的空间定位)或在介入性操作中进行实时导航。上述应用均需要更好的MR成像质量,因此需要MR系统的质控操作更频繁、更严格,以保证足够高的图像空间分辨率。
MR技术正在日趋多样化,开始为医护人员提供包括高精度解剖图、功能性成像以及核磁共振谱图在内的各种信息,因此在购置MR系统、确定招标参数,以及制定MR系统的验收标准、质控流程时,应当考虑到使用单位的具体要求,因为使用某些特定功能可能需要在某些验收和质控参数上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5]。例如,在使用高速成像或核磁共振谱图功能的MR系统中,其磁场均一度、涡流校正等标准均应控制得更为严格。
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应当全程参与并监控MR系统的场地准备和设备安装流程。首先,MR系统对工作场所的规划要求很高,场地建设方面的纰漏很可能导致MR系统成像结果中出现伪影,因此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需要与场地建筑工人、电磁场安装工人以及MR系统安装工人进行频繁交流。同时,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对在建的MR工作场所进行验收测试,以保证建筑质量。
作为安装流程的最后一步,验收测试是决定买方是否认可生产商和供货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决定一步。通常情况下,MR系统的购买合同中常常列明验收测试的内容,因此在该文件中应当写明所有需要验收的重要部件(包括所有电磁线圈、成像模式、扫描脉冲序列、图像处理流程、网络连接及图像打印功能)及重要功能参数(比如磁场均一性)的验收标准。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可以参考内容完整的MR系统购买合同,并根据实际的功能需要,来定制验收测试以及后续质量控制测试的相关内容。
2 MR系统预安装验收测试
2.1 振动水平测试
大多数MR系统供应商会针对使用者的使用场地情况,并结合MR系统的具体型号,以频率函数的形式给定可接受的瞬态和稳态振动水平。如果实际操作中振动水平超过上述标准,则会出现难以消除的信号相位伪影,从而影响诊疗效果。由于在设备安装固定后,分辨上述问题并对其进行调整会非常困难,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应当在MR系统安装前就对振动问题进行测试,并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由于目前MR系统的设计为了缩小体积并提高患者舒适程度而不断采用更小更轻的磁体(这种磁体对振动的敏感度比之前有所提高),因此振动问题对于MR系统的供应商而言日趋重要。目前应很多MR系统的供应商的推荐或要求,医院雇佣独立第三方声学工程师对工作场地所在建筑物振动水平进行测试。
对建筑物的振动测试应当包括在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进行瞬态和稳态的振动测试。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应当参与到这项测试之中,并评估振动水平是否符合MR系统供应商的要求。上述测试应当包括在MR系统的验收测试和质控测试中。
若建筑物的振动水平超出MR系统的承受范围,医院需要排除可能的原因,以保证MR系统的正常运行。医院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确认振动源,在MR系统下加设缓冲垫或在振动源下加设缓冲垫。
然而,即便MR系统通过了安装验收测试,仍旧有可能由于外界振动而导致伪影的出现,例如大型换气系统的排气扇组扇叶平衡性出现问题。因此,在MR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相位伪影,且此伪影无法通过系统校正或更换零部件消除时,工程师应当再次进行振动水平分析,以确认MR系统工作环境的振动水平,找出振动源,并排除其影响。
除外部振动外,MR系统内部也会产生振动源。患者扫描床的机械装置会随着自身老化而逐渐产生额外振动,尤其是在扫描婴儿、儿童等体重较轻的患者时。另外,由于梯度线圈旋转而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导致梯度线圈、电磁线圈或其他零部件与扫描装置之间的连接松弛,从而导致在高速扫描过程中产生“白点”等现象。上述问题均可通过工程师的日常维护进行排查。
2.2 电磁屏蔽测试
MR系统就在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电磁波接收器,能够接受频率在10~150 MHz、振幅在毫伏级别的电磁波信号。在这个频率范围内,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不同的干扰电磁波,因此MR系统通常自带电磁屏蔽设施[6]。由于电磁屏蔽设施是MR的正常组件之一,因此质控工作人员需要针对该设施进行全面测试。
电磁屏蔽设施本质上是一个包裹MR系统的法拉第屏蔽罩。该屏蔽设施一般包括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中的铜板、窗口的铜丝网及特殊设计的电磁屏蔽门(该门关闭时,可维持完整的电磁屏蔽)。大多供应商会以特定频率电磁波的衰减系数(单位为分贝)为表征量,以量化屏蔽系统的性能。例如,对于1.5 T或以下的MR系统,屏蔽性能的验收标准一般为100 MHz平面电磁波的100分贝衰减(对于3.0T的系统,测试频率一般会提高至150~170 MHz)。此外,MR系统电磁屏蔽设施通常需要与地面绝缘。
上述检测标准需要在MR系统实际安装前达标。因此,必要的测试应当在电磁屏蔽设施完工之后,MR系统安装和MR室施工完成之前,由电磁屏蔽设施供应商执行。
电磁屏蔽性能的具体流程如下[7]:在屏蔽设施的一侧使用天线在预定的频率上发送测试电磁信号,并在另一侧另一个天线接收该信号,然后计算接收信号相对于原始信号的衰减程度。该流程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电磁波发生器、信号放大器、两根调谐天线及一台频谱分析仪,通常由拥有这些硬件的电磁屏蔽设施供应商或独立承包商来执行。
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应当参与到电磁屏蔽设施的全面测试中。他们应确保屏蔽设施的薄弱区域都能够通过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绘制全房间的衰减指数图。屏蔽设施的薄弱区域通常包括屏蔽门、屏蔽窗及制冷剂管道、通风通道、MR系统间连接等需要进出屏蔽的部位。若MR房间未使用干式自动灭火系统,那么电磁屏蔽测试应在自动灭火系统管道充水的状态下进行。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需要获取测试的具体结果而不仅仅是一份合格证书,并将该结果保存在质量控制档案中。
上述测试的一个常见问题在于,该测试是在MR系统安装之前完成的。而在安装MR系统的过程中,施工方通常需要将屏蔽系统的一部分拆除,以便安装MR系统,然后将屏蔽系统装回。在装回屏蔽组件的过程中,很多细微的误操作可能导致该组件与地面短路,从而破坏屏蔽系统的整体性,降低电磁屏蔽效果。而且该问题难以在早期发现,只能根据MR系统安装完成后首次扫描结果中出现的电磁噪音信号进行判断。基于以上原因,电磁屏蔽供应商通常会在屏蔽系统上附带电子报警系统,该系统一端连在屏蔽系统上,另一端接地。如果屏蔽系统与地面短路,则该报警系统将形成回路,并给出报警信号。
医院建设方应当在MR系统安装和MR房间施工完成后,再次进行电磁屏蔽测试。在这种情况下,MR系统安装前的屏蔽效果标准将不适用于此次测试,而且通常会有所降低,例如MR系统安装前能对100 MHz电磁波达到100分贝衰减的屏蔽系统,在安装MR系统后可能只能达到85分贝的效果。
3 MR系统安装后的验收测试流程
一旦MR系统安装完成,并由供应商的现场服务人员完成校正工作,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就应当尽快对其进行质量验收测试。由于当代的MR系统功能强大且结构复杂,通常拥有至少5种扫描序列,能够在任何平面(包括斜面)上进行成像,而且配有至少10个电磁线圈,因此该测试很可能会非常繁琐。同时,该测试还需要MR系统具有一定的图像处理功能,以针对合适的MR体模进行扫描成像。基于以上原因,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需要分析在该测试中要纳入哪些测量项目、使用何种体模及快速获取和分析图像数据的方法。
3.1 磁场边缘绘图
MR系统磁体通电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磁体的边缘磁场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该磁场在建筑物内的分布,并将所得结果与MR系统供应商提供的磁场分布模拟结果进行比对。工作人员尤其需要注意标出5高斯以上的磁场范围,该磁场强度会干扰心脏起搏器或神经刺激装置的正常工作,因此佩戴上述设备的患者禁止进入该区域。另外,工作人员也应当在所有必要的位置放置明确的警示信息。
测量磁场强度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手持式磁场计,利用霍尔效应探头确定磁场的强度和方向。MR系统供应商通常配有磁场计,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在保证定位准确、校准精确并操作规范的情况下独立地测定磁场强度。
3.2 体模
通常情况下,MR体模都是注入液体的球形或圆柱形物体。在磁场强度低于2T时,体模中注入的液体通常是顺磁性物质的水溶液,用以将纵向弛豫(T1)时间降低至200~500 ms,将横向弛豫(T2)时间降低至150~300 ms。另外,体模溶液中也可以加入适当浓度的NaCl,以保证溶液的电解质浓度与人类体液相似[8,9]。通过以上操作,体模对MR扫描的反应应当与人类阻值相似。
MR扫描体模中常用的两种溶液为:①3.6 g NaCl与1.25 g无水硫酸铜或1.96 g五水硫酸铜,溶于1 L水;②10 mmol/L氯化镍与75 mmol/L NaCl溶液。其中第二种溶液使用氯化镍的优势在于,氯化镍是顺磁性材料,可以降低T1弛豫时间对温度的相关性。
MR体模有一定的尺寸限制,最常用的是与人头部或腹部相仿的球形或柱状体模(用以测试MR系统的信噪比、信号均一性及成像重影)或含有待测标识物的柱状体模(用来测试扫描层厚度及间隔、空间精确度、高对比分辨率及低对比目标辨识度)。
目前超高场MR系统(≥3T)在临床上的使用逐渐增加,对于这些MR系统,传统的注水体模并非质量控制测试的最优选择,注油体模往往更加适合。其原因包括由于扫描频率的增加而造成的电磁穿透和介电效应。如果坚持使用注水体模进行超高场MR系统的相关测试,工作人员需要适当调整各项测试的验收标准,尤其是电磁场均一性测试。
3.3 MR系统配件
由于MR系统结构复杂,可选功能数量巨大(包括不同的扫描序列、电磁线圈、信号和网络接口、图像处理软件等),对其所有的配件列明清单进行管理是一项非常必要但也非常困难的任务。在安装MR系统时,供应商通常会提供给医院一份配件清单,其中包括每个部件的型号、序列号、版本以及生产日期等。
3.4 通用检查
3.4.1 机械系统检查
机械系统的检查内容包括:①工作台运动以及对接/断接机制;②工作台定位精确度;③磁体通道通风和照明;④图像分析和显示选项功能;⑤图像存储、打印和网络共享功能。
上述许多检查项目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进行。对工作台运动和对接等机械性能的评估可以通过观测工作台能否准确平缓地完成运动;对磁体通道通风和照明情况的评估可以通过目测进行;工作台定位精确性可以通过对比载重工作台实际运动距离与MR扫描结果中运动距离来判断;图像分析和显示性能,包括距离和角度测试、轮廓扫描、成像区域信号统计、三维成像等,可以在系统验收流程中进行测试;图像存储和网络共享功能则应结合PACS系统进行测试。
3.4.2 应急系统检查
MR系统通常会配备多种安全组件,这些组件均应进行质量控制测试。通常情况下MR系统会有3种不同级别的应急方案:第一个级别的方案是切断对电磁线圈和梯度场设备的电力供应;第二个级别是切断整个MR系统的电力供应,包括永磁体的冷却装置;第三个级别则是对永磁铁进行消磁。对第三级别应急方案的测试应当由供应商的专业人士进行,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应当在场,以确认和记录该测试的结果。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在对应急方案进行测试时,应当邀请供应商工程师在场提供支持。
3.4.3 病人监控系统、麻醉系统、门控系统以及MR兼容注射器
MR系统通常具有一套“病人警报”系统(控制台上的气动装置)和一套患者-操作人员通信系统,这两套系统均应当在MR系统正常运行时进行功能测试和验收。同时,如果MR系统配备有闭路电视管控系统,该系统也应当进行验收测试。
使用超导磁体的MR系统通常会安装一套氧气监测系统,用于检测由于制冷剂泄漏而导致氧气含量降低的现象。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需要负责该系统的质控和验收。在具体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水蒸气熏蒸氧气探测器的手段来降低探测器局部的氧气含量,从而检查探测器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该操作可能激活警报系统,从而关闭MR系统的部分组件功能,因此在进行该操作前需要针对可能的风险咨询供应商的相关人员。
很多先进的MR系统配置了能与MR系统兼容的病人监控、麻醉以及注射系统。其中病人监护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MR操作系统相连接,并向后者提供包括心电数据等生理信号。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生理信号模拟器来测试上述数据交互功能。而对于病人监护装置本身功能的测试,则应当由医学工程师负责。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病人监护装置包括的磁性部件,会被MR系统的静态场和梯度场所影响,因此在测试其功能时应当保证MR系统的其他部件都处于正常工作的位置与状态。
即便不包括病人监控功能,大部分MR系统也会布置有ECG、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功能检测等装置,为心血管和腹腔成像提供门控信号。医学物理师需要针对上述功能进行测试,以判断其功能是否正常、准确。
在检测配备上述组件的MR系统时,工作人员需要注意这些“周边”组件产生的电磁干扰对MR系统的影响。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关闭所有“周边”组件,并测试MR系统扫描结果的信噪比,然后将所有“周边”组件逐个打开,并调制正常工作状态后再测定信号信噪比。确定并消除“周边”组件中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源可以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宕机时间。
如果MR系统配备有上述“周边”组件,那么在调试MR系统时,医学工程师和物理师应当将磁场强度调高至允许范围的上限。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防止磁场对这些“周边”组件产生不利影响。
摘要:磁共振成像设备向来以其结构复杂、功能强大且对工作环境要求极高而闻名。为保证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正常运行,医院需要为其建设专用场所,并执行细致的使用前和使用中质量控制策略。本文主要针对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安装后验收步骤,阐述在该阶段需要执行的质量控制测试,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和验收标准。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控制,安装验收,磁场
参考文献
[1]朱岩.磁共振成像仪器相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刘英豪,于源.关于磁共振系统图象质量控制技术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C].辽宁,1997.
[3]黄敏华,钱明珠,张风雷,等.磁共振日常工作质量控制实施方案[J].医疗卫生装备,2010,(4):320.
[4]金承.磁共振设备安装验收检测工作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6):58-61.
[5]孟炯,齐云秋,王斐斐.高场磁共振成像仪安装的经验与教训[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4):60-61.
[6]吴坤.大型放射类设备场地安装流程及经验[J].医疗装备,2012,25(8):19-20.
[7]李朝伟,贺建林,姚翔.医院磁共振机房的屏蔽原理和设计原则[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62-63.
[8]邱建峰,王鹏程,王国柱,等.磁共振综合测试体模的设计[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5):997-1000.
3.施工质量验收程序 篇三
关键词:建筑工程 节能施工 技术应用 质量验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全世界能源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进行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而我国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作为能源资源消耗的“大客户”,其节能施工技术的高低,已经不仅限于工程建设本身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也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而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在节能技术的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加强对节能技术使用研究,提高工程验收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1.1 墙体节能技术的应用
墙体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其需要的施工技术比较多并且要求也非常严格。因此节能施工技术在墙体的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它具体表现在砖块的运用、墙体的保温施工以及装饰面的施工等多个方面。
1.1.1 墙体砖块的节能技术运用主要表现在空心砖墙体和空心砌块墙体两方面。其中空心砖的整体平砌是很常见的一种砌墙方式,由于空心砖本身是以粘土和页岩为主要的原料烧制而成的,其质量轻、保温效果好并且强度高,在节省原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而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要按照孔洞的垂直方向进行,为了保证空心砖建设质量,不得随意对空心砖进行砍凿施工,而且当建筑的空间不足以放下整个空心砖时,最好用实心砖来代替,否则半截空心砖的承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而进行空心砌块墙体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标准进行,针对传统的建筑墙体的热阻值低、在粉刷时容易出现断裂等情况,选择质量比较好的空心砖块和砂浆等,对墙体的砌块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屋面檐口等主要的部位的施工要格外的重視。
1.1.2 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在保证墙体温度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墙体的保温施工的程序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在进行门窗洞口的水泥砂浆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抹灰的厚度达标。
第二,必须通过打毛边或者贴沾粘剂的方式,让表面不容易凝结的墙面或柱子粘结起来使墙体更加稳固。
第三,积极对墙面进行湿度养护处理,但是这种养护不能直接用水浇的方式进行,而且墙体在硬化的过程中,不能受到任何的撞击。
第四,要做好墙面的防潮护理,可以用氯丁型的防水涂料进行粉刷,以达到保温的效果。
1.1.3 墙体的装饰面在施工时要注意不能留下空隙或者裂缝,同时要做好墙面之间的密封工作,以免出现装饰层面漏水的情况,然后还要保证墙面的干净、整洁度达到标准。
1.2 地面节能技术的运用
地面节能施工主要表现在保温和防潮两个方面,为了保证施工方案与基底的设计与施工相一致,必须解决地面的保温问题。而防潮施工可以避免在外来压力的作用下,保温层因吸水而受到破坏,因此要使用蓄热能力不强的材质来做地表面,通过平衡空气和地面的温度差,以达到地面不与湿冷空气接触的目的。
1.3 屋面节能技术的应用
屋面节能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架空屋面和保温隔热屋面两个方面,对于架空隔热屋面的措施,就是正确安置屋面的进出风口的位置,将进风口设定的正压区,则负压区用来设置出风口;通过清扫屋顶的灰尘和杂质,来疏通屋面隔热层的气流等。而保持隔热屋面的温度就是要按照施工方案,精确的计算保温层施工工艺的配合比。铺设板材时应该平整严密,这样才不至于温度流失,同时也达到了防水的效果。
1.4 门窗节能技术的运用
由于门窗是能源消耗比较大的部分,所以它也是建筑节能的重点环节,包括外门窗框、门窗玻璃和门窗保温密封等方面的施工。通过密封胶将外门窗框和洞口之间的缝隙完全密封起来,为了达到保温的效果还可以将弹性的封闭材料填充在里面。在安装门窗玻璃时,应提前将安装玻璃的槽内的灰尘刮干净,这样玻璃安置进去就会非常的紧密并且平整,对于出现的缝隙可以直接进行填补,如果不按照这些程序进行,那么安装的玻璃很可能松动。此外门窗的保温封条在贴放时,也应该将灰尘处理干净做到无缝连接,这样不仅是保证门窗的安装质量,同时也是减少能量的损失。
2 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质量验收分析
2.1 对墙体节能质量验收
合格的墙体应该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首先,墙体的使用材料如空心砖等使用,是否满足节能的需求,如果使用的材料都是耗能比较严重的,那么整个墙体的节能质量就无从谈起。
其次,墙体的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节能的要求,以及节能施工是否严格按照设计的标准进行等。
再次,检查外墙体的密封性是否良好,这是关系到墙体的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的关键,所以一定要仔细检查墙体的孔洞是否被填充到位。
2.2 屋面节能质量的验收
屋面节能质量的验收一定要检查保温材料的材质、密度和传热系数是否符合最初的设计需求;保温材料的安装是否增加了防潮设置,其天窗的坡度设计应该符合实际建设的需要;保温板材的安装应该平整、干净,如果有渣滓有可能会影响密封条的沾粘性,从而使保温效果不理想。
2.3 地面节能质量的验收
地面的节能质量验收包括建筑品质是否符合设计的标准,这主要是以建筑设计的图纸或者样品为参照对象,来评判整个地面节能建设的质量;基层是否平坦整齐,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检查它是够符合建筑技术的标准;对于耗能材料质量的检查,一方面看其质量是否达标,另一方面要看这些材料的作用是否完全发挥出来等等。
2.4 门窗节能质量的验收
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检查报告或施工记录等方式,来检查门窗玻璃的材质以及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应当即刻采取相应的办法;对其密封性要进行仔细的检验,否则就达不到保温防潮的施工要求,无论是一般的玻璃还是中空玻璃的安装都是如此。
3 结束语
建筑节能技术的采用,对于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加快建筑施工的进度和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建筑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技术不仅具有节约资源的功能,更具有保证建筑质量的效果,成为建筑单位竞相使用的新型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应用中,还需要加强技术的应用研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保证建筑在验收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尧.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的验收[J].中华民居,2012(1).
[2]陈继成.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的验收[J].河南科技,2013(4).
[3]胡振光.基于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应用及其质量验收的论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
[4]董生福.浅析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运用与质量验收[J].中国住宅设施,2011(4).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篇四
可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 城市污水厂验收规范(GB50334-2002);
主要如下:
6.0.1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6.0.2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6.0.3单位工程完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6.0.4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6.0.5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员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
6.0.6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5.施工质量验收程序 篇五
一、资料验收程序:
1、有“质监编号”的隐蔽验收、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等验收记录,要求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监理签字确认。
2、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使用材料、产品、构配件合格证、检验报告、复检报告。
3、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企业进行自检,填写隐蔽工程分项、防水工程分项工程等质量评定记录表,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
4、单位工程的自评报告。
5、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竣工报告书(施工单位)。
6、监理的质量评估报告。
7、准备竣工图纸、决算、合同。
8、定内装饰工程环境检测报告。
注:按内容分卷,并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
二、现场验收程序:
1、所有现场资料经监理签字确认后先送建设局审核通过后再报档案馆验收合格以后方可由建设单位组织现场验收。
2、现场验收主要验收该工程是否符合图纸及相关质量规范要求,同时核实工程数量是否与清单报价相符。
3、召开验收会议:
1)项目部作自评报告。
2)监理部作质量评估报告。
3)设计单位发表验收意见。
4)建设单位发表是否验收合格意见。
5)建设主管部门作总结性发言。
注:必要时应邀请档案馆、审计、纪委等部门参加。
6.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篇六
1、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等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风别延长至5m和3.75m,对于薄钢板法兰的风管,其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2、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观至少应该有2个固定点
3、风管支架宜按国际标图集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或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
7.施工质量验收程序 篇七
标准化建设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对工程施工质量中间验收标准化和工程竣工验收标准化, 从过程控制和终端把关两方面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以确保达到业主所要求的功能和使用价值, 实现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规范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规范体系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和各专业验收规范共同组成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时, 应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专业验收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和质量标准。
各专业验收规范的主要包括:
1) 《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
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02) ;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
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
5)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6—2002) ;
6)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 ;
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02) ;
8) 《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20020) ;
9) 《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2002) ;
1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 ;
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 ;
1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
13)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10—2002) ;
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规范的支持体系如下所示: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施工工艺:1) 工法、工艺标准;2) 操作规范 (企业标准) ;3) 工作标准 (管理标准) 。
检测方法标准:1) 基本试验方法标准;2) 现场检测方法标准。
评优标准——建筑优良工程, 评优标准。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体系编制中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1]。
2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化要求
1) 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和规定;2) 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3) 参加工程施工质量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4) 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5)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方进行验收, 并应形成验收文件;6)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7) 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验收;8) 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验;9) 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结构安全检测的原则应具有相应资质;10) 工程的现成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 并应共同确认[2]。
3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基本内容的标准化
1) 检验批: (1)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批样检验合格; (2)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 质量检查记录。
2) 分项工程: (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 均应符合合格质量规定; (2) 分项工程所含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3) 分部 (子分部工程) : (1) 分部 (子分部) 工程所含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 地基基础、立体结构和设备安装及分部工程有关安全性和功能安全性的检验资料应完整。 (4) 主要的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4) 单位 (子单位) 工程: (1) 单位 (子单位) 工程所含分部 (子分部) 工程应验收合格; (2)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 单位 (子单位) 工程所含的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 (4)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 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建立层级化的控制过程,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按过程控制和终端把关总体战略分步实施, 有序进行。前一项目验收是后一项目的基础, 主体中间环节达不到合格标准, 意味着后一项目验收程序中断或终止, 其核心是过程控制[3]。
4 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标准化处理
1) 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检验批, 应重新进行验收。其中, 严重的缺陷应推倒重来;一般的缺陷通过返修或更换器具、设备予以解决, 应允许施工单位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重新验收。如能够符合相应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则应认为该检验批合格。2)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 应予以验收。3)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 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 可予以验收。4) 经返修或加固的分项、分部工程, 虽然改变外形尺寸, 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5) 通过返修或加固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 (子单位) 工程严禁验收。
5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的标准化
5.1 检验批及分项工程的验收程序与组织的标准化
1) 检验批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质检员验收。2) 分项工程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验收。3) 所有检验批和分项工程均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4) 验收前, 施工单位先填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验收记录” (有关监理记录和结论不填) , 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分别在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中相关栏目中签字, 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 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
5.2 分部工程的验收程序与组织标准化
1) 分部工程验收: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验收。2) 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5.3 单位 (子单位) 工程的验收程序与组织标准化
1)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竣工资料及各专业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 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2) 经项目监理机构对竣工资料及实物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 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 并向建设单位提出质量评估报告。
5.4 建设工程项目正式竣工验收标准化
1) 组织者:建设单位。
2) 参加者:施工 (含分包单位) 、设计、监理等单位。
3)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标准化。
A、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B、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C、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D、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E、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4) 验收质量异议处理方式标准化。
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 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5.5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与管理的标准化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 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 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1)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 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备案。2)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负责全国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
6 结语
通过开展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化活动, 获得最佳工程秩序, 对工程质量验收实际或潜在问题制订规则, 实现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将标准化要求贯穿在施工质量验收各个环节, 建立科学系统的施工质量验收体系, 严把工程项目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孙波, 倪华勇, 于险峰.建筑施工与质量验收[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施赛, 胡文发.工程质量管理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8.论工民建施工程序及质量控制 篇八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程序;质量控制
在进行工民建施工中,监控和管理者两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预控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问题,同时还要全面对重点和细节方面进行质量监控,以使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一 工民建施工的程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1)工艺规程一定要严格遵守
在进行施工操作时,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其重要法规和依据,是其质量得到保证的重要前提,无论是谁,都要严执行,坚决不能逾矩。
(2)程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一定要主动控制
程序活动条件包括需要内容,主要有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法等。为了确保每一道程序都能保质保量完成,需要把这些因素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它们易于控制,确保投入品质量,防止系统性因素出现异常状况。
(3)对于程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应及时检查
程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程序活动效果评价十分重要。所以,质量检验工作一定要落实好,根据统计和分析状况,很好地掌握质量的变化状况。一旦问题出现了,最好能够当即解决,确保程序活动效果,使规范和标准得到满足。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是指在工序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控制好关键部位、重点和薄弱环节等,以便于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对强化管理进行一个良好的控制。
二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在工程重要程度建立的前提之下,执行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十分广泛,根据工程特点和相关要求,在某一工程项目中,也许是技术要求高、的某一结构构件,也许是质量受影响的某一环节的若干工序。总之,不管是操作、机械设备、材料、技术参数,还是工程环境、自然条件等,都可以用质量控制点来进行设置,主要受质量特征的影响力决定。
(1)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会受到一些工序或操作重点的限定,这样便可以有效遏制人为原因导致的问题。比如可以首先对操作者的身体或心理状况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可从事危险作业、高空作业和水下作业,或需要机械操作和技术难度比较大的工作。
(2)物的状态
某些工序或操作的重点是在物的状态上的。如加工精度与施工机具有关;计量设备、仪表跟计量不准有一定关系;危险源与失稳、倾覆、腐蚀、毒气、振动、冲击、火花、爆炸等有关,也与立体交叉、多工种密集作业场所有关等。这也就是表明,如果工序特点是不同的,有的把机具设备的控制作为重点,有的把防止失稳、过热、倾覆等危险源作为重点,而有的则把控制重点放在作业场上。
(3)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材料质量而非材料性能;特别是对某些程序来说更是如此。比如对于预应力筋的加工,应把钢筋匀质、弹性模量的一致性保持住,一定不要有过量的含硫(S)量和含磷(P)量,以防止出现热脆和冷翠;N级钢筋的可焊性是非常差的。它很容易产生热脆,一旦发生预应力筋作用,应尽量不要在焊接头上对接,焊后要处理通电热。
(4)关键的操作
在预应力筋张拉时,要保证超张和负荷持续2min。超张拉的目的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弹性压缩和徐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由于钢筋的松弛、锚具的变形和孔道摩阻力等造成的应力损失降低;持续2min的谜底是促使钢筋松弛能够得到尽量早的发展,这样来降低钢筋松弛的应力损失。在进行操作时,若超张拉没有持续2min,那么无法建立可靠的预应力值;如果不对张拉应力进行控制,从而出现偏大或偏小的现象,那么就不可能由可靠的预应力值,预应力构件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
(5)技术间隙
存在一些工序间实践性很强的技术间隙,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控制,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在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的时候,要求在下层混凝土没有完全凝结时就开始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
(6)技术参数
一些技术参与跟质量的关系非常大,所以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比如调整外加剂的掺量,混凝土的水灰化和沥青胶的耐热度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不然它将对密实度、强度、耐冻性和抗渗性造成直接影响。
(7)常见的质量通病
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渗水、漏水、起壳、起砂、裂缝等,都与工序操作有关,均应事先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措施。
(8)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如果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已经通过了鉴定和试验,但由于施工操作人员经验的限制,当又是第一次进行施工时,也必须严格控制它的工序操作,并作为重点来处理。
三 工序质量的检验
工序质量检验是指通过采用一些方法和手段来实际测定并检查工序操作,并将测得的结果与这个工序的操作规程以及形成质量特性的一些技术标准相比较,从而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工序质量检验工作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项:1)标准具体化: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并在质量检验中正确执行这些技术法规。2)度量:对工程或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度量。3)比较:把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同该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比较。4)判定:据此较的结果来判断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程、标准的要求。5)处理:根据判定的结果, 对合格与优良的工程或产品的质量予以认证;对不合格者,则要找原因,采取对策措施予以调整、纠偏或返工。6)记录:把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下来。
四 结论
在工民建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总结控制管理经验,确保多方单位的同时参与,找到比较好的措施和方法,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程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得到确保。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程序活动的质量监控时,层次一定要划分清楚,把关键问题处理好,根据质量体系与检查制度的情况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程序的质量控制,确保最终实现工程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张宇,袁静.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6)
9.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篇九
则
1.0.1
为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统一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砖、石、小砌块等砌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本规范不适用于铁路、公路和水工建筑等砌石工程。
1.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文件和承包合同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
2.0.1
砌体结构: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0.2
配筋砌体: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小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统称。
2.0.3
块体:砌体所用各种砖、石、小砌块的总称。
2.0.4
小型砌体:块体主规格的高度大于115mm而又小于380mm的砌块,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简称小砌块。
2.0.5
产品龄期:烧结砖出窑;蒸压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混凝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成型后至某一日期的天数。
2.0.6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与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匹配的,能满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要求和砌体性能的砂浆,分适用于薄灰砌筑法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适用于非薄灰砌筑法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
2.0.7
预拌砂浆: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2.0.8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若干要素对施工技术水平所作的分级。
2.0.9
瞎缝:砌体中相邻块体间无砌筑砂浆,又彼此接触的水平缝或竖向缝。
2.0.10
假缝:为掩盖砌体灰缝内在质量缺陷,砌筑砌体时仅在靠近砌体表面处抺有砂浆,而内总无砂浆的竖向灰缝。
2.0.11通缝:砌体中上下皮块体搭接长度小于规定数值的竖向灰缝。
2.0.12相对含水率:含水率与吸水率的比值。
2.0.13薄层砂浆砌筑法: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砌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施工方法,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为2mm~4mm。简称薄灰砌筑法。
2.0.14芯柱:在小砌块墙体的孔洞内浇灌混凝土形成的柱,有素混凝土芯柱和钢筋混凝土芯柱。
2.0.15实体检测:由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标准的检验方法,在工程实体上进行原位检测或抽取试样在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活动。
基本规定
3.0.1
砌体结构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型式检测报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块体、水泥、钢筋、外加剂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3.0.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前,应编制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3.0.3
砌体结构的标高、轴线,应引自基准控制点。
3.0.4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0.4的规定。
表3.0.4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L(或B)≤30
±5
60<L(或B)≤90
±15
30<L(或B)≤60
±10
L(或B)>90
±20
3.0.5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中的模板应拆除干净,不得夹有砂浆、块体及碎渣等杂物。
3.0.6
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L不应小于基础底的高差H,搭接长度范围内下层基础应扩大砌筑。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搓、接搓。
3.0.7
砌筑墙体应设置皮数杆。
3.0.8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
1m。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建筑物的临时施工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3.0.9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mm厚墙、清水墙、料石墙、独立柱和附墙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lm的窗间墙;
4、门窗洞口两侧石砌体300mm,其他砌体200mm范围内;转角处石砌体600mm,其他砌体450mm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
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7、轻质墙体。
8、夹心复合墙外叶墙。
3.0.10
脚手眼补砌时,应清除脚手眼内掉落的砂浆、灰尘;脚手眼处砖及填塞用砖应湿润,并应填实砂浆。
3.0.11
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
3.0.12
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其抗风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表3.0.12的规定。如超过表中限值时,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
表3.0.12
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m)
墙
(柱)
厚
(mm)
砌体密度>1600(kg/m3)
砌体密度1300~1600(kg/m3)
风载(KN/m2)
风载(KN/m2)
0.3(约7级风)
0.4(约8级风)
0.5(约9级风)
0.3(约7级风)
0.4(约8级风)
0.5(约9级风)
190
-
-
-
1.4
1.1
0.7
240
2.8
2.1
1.4
2.2
1.7
1.1
370
5.2
3.9
2.6
4.2
3.2
2.1
490
8.6
6.5
4.3
7.0
5.2
3.5
620
14.0
10.5
7.0
11.4
8.6
5.7
注:1、本表适用于施工处相对标高H在10m范围的情况。如10m<H≤15m,15m<H≤20m时,表中的允许自由高度应分别乘以0.9、0.8的系数;如果H>20m时,应通过抗倾覆验算确定其允许自由高度;
2、当所砌筑的墙有横墙或其他结构与其连接,而且间距小于表中相应墙、柱的允许自由高度的2倍时,砌筑高度可不受本表的限制;
3、当砌体密度小于1300
kg/m3时,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应另行验算确定。
3.0.13
砌体完基础或每一楼层后,应校核砌体轴线和标高。在允许范围内,轴线偏差可在基础顶面或楼面上校正,标高偏差宜通过调整上部砌体灰缝厚度校正。
3.0.14
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平整,标高应一致。
3.0.15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分为三级,并应按表3.0.15划分。
项目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A
B
C
现场
质量管理
监督检查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监督检查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有监督检查制度;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砂浆、混凝土强度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较小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大
砂浆拌合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
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一般
机械或人工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砌筑工人
中级工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于30%
高、中级工不少于70%
初级工以上
注:1、砂浆、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小根据强度标准差确定;
2、配筋砌体不得为C级施工。
3.0.16砌体结构中钢筋(包括夹心复合墙内外叶墙间的拉结件或钢筋)的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
3.0.17
雨天不宜在露天砌筑墙体,对下雨当日砌筑的墙体应进行遮盖。继续施工时,应复核墙体的垂直度,如果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应拆除重新砌筑。
3.0.18
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当施工层进料口处施工荷载较大时,楼板下宜采取临时支撑措施。
3.0.19
正常施工条件下,砖砌体、小砌块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石砌体不宜超过1.2m。
3.0.20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1、所用材料类型及同类型材料的强度等级相同;
2、不超过250m3
砌体
3、主体结构砌体一个楼层(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填充墙砌体量少时可多个楼层合并。
3.0.21
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一般项目应有
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有允许偏差的项目,最大超差值为允许偏差值的1.5倍。
3.0.22
砌体结构分项工程中检验批抽检时,各抽检项目的样本最小容量除有特殊要求外,按不小于5确定。
3.0.23
在墙体砌筑过程中,当砌筑砂浆初凝后,块体被撞动或需移动时,应将砂浆清除后再铺浆砌筑。
3.0.24
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本规范附录A各相应记录表填写。
砌筑砂浆
4.0.1
水泥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3、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抽检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0.2
砂浆用砂宜采用过筛中砂,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硫酸盐及氯盐含量(配筋砌体砌筑用砂)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
3、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4.0.3
拌制水泥混合砂浆的粉煤灰、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及石灰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粉煤灰、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的品质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建筑生石灰》JC/T479、《建筑生石灰粉》JC/T480的有关规定;
2、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熟化为石灰膏,其熟化时间分别不得少于7d和2d;沉淀池中储存的石灰膏,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建筑生石灰粉、消石灰粉不得代替石灰膏配制水泥石灰砂浆;
3石灰膏的用量,应按稠度120mm±5mm计量,现场施工中石灰膏不同稠度的换算系数,可按表4.0.3确定。
表4.0.3石灰膏不同稠度的换算系数
稠度(mm)
120
换算系数
1.00
0.99
0.97
0.95
0.93
0.92
0.90
0.88
0.87
0.86
4.0.4拌制砂浆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4.0.5砌筑砂浆应进行配合比设计。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砌筑砂浆的稠度宜按表4.0.5的规定采用。
表4.0.5
砌筑砂浆的稠度
砌体种类
砂浆稠度(mm)
烧结普通砖砌体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
70~90
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多孔砖砌体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
蒸压灰砂砖砌体
50~70
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砌体
轻骨料小型空心砌块砌体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
60~80
石砌体
30~50
注:1、采用薄灰砌筑法砌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时,加气混凝土粘结砂浆的加水量按照其产品说明书控制。
2、当砌筑其他块体时,其砌筑砂浆的稠度可根据块体吸水特性及气候条件确定。
4.0.6
施工中不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于M5水泥砂浆替代同强度等级水泥混合砂浆,如需替代,应将水泥砂浆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4.0.7在砂浆中掺入的砌筑砂浆增塑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防水剂等砂浆外加剂,其品种和用量应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验和试配确定。所用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砌筑砂浆增塑剂》JG/T164、《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的质量要求。
4.0.8
配制砌筑砂浆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质量计量,水泥及各种外加剂配料的允许偏差为±2%;砂、粉煤灰、石灰膏等配料的允许偏差为±5%。
4.0.9
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120s;
2、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180s;
3、掺增塑剂的砂浆,其搅拌方式、搅拌时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砌筑砂浆增塑剂》JG/T164的有关规定;
4、干混砂浆及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宜按掺用外加剂的砂浆确定搅拌时间或按产品说明书采用。
4.0.10
现场拌制的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的砂浆应
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预拌砂浆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砌筑砂浆的使用时间应按照厂方提供的说明书确定。
4.0.11
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湿拌砂浆,除直接使用外必须储存在不吸水的专用容器内,并根据气候条件采取遮阳、保温、防雨雪等措施,砂浆在储存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4.0.12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强度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1.10倍;
2、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5%。
注:①砌筑砂浆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同一验收批砂浆只有一组或二组试块时,每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1.1倍;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及以上的房屋,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的数量不得少于3组。
②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28d龄期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
③制作砂浆试块的砂浆稠度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
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类、各强度等级的普通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验收批的预拌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抽检可为3组。
检验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或在湿拌砂浆的储存容器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现场拌制的砂浆,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试块标养28d后作强度试验。预拌砂浆中的湿拌砂浆稠度应在进场时取样检验。
4.0.13
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或砌体强度进行实体检测,并判定其强度:
1、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
2、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
3、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4、发生工程事故,需要进一步分析事故原因。
砖砌体工程
5.1
一般规定
5.1.1本章适用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砌体工程。
5.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5.1.3
砌体砌筑时,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块体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5.1.4
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应采用多孔砖。
5.1.5
不同品种的砖不得在同一楼层混砌。
5.1.6
砌筑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时,砖应提前l~2d适度湿润,严禁采用干砖或处于吸水饱和状态的砖砌筑,块体湿润程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烧结类块体的相对含水率60%~70%;
2、混凝土多孔砖及混凝土实心砖不需要浇水湿润,但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宜在砌筑前对其喷水湿润。其他非烧结类块体的相对含水率40%~50%。
5.1.7
采用铺浆法砌筑砌体,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
;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5.1.8
240mm
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的外皮砖,应整砖丁砌。
5.1.9
弧拱式及平拱式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拱底灰缝宽度不宜小于5mm
;拱顶灰缝宽度不应大于15mm,拱体的纵向及横向灰缝应填实砂浆;平拱式过梁拱脚下面应伸人墙内不小于20mm;砖砌平拱过梁底应有1%的起拱。
5.1.10
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灰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5.1.11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半盲孔多孔砖的封底面应朝上砌筑。
5.1.12竖向灰缝不应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5.1.13
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搓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5.1.14
夹心复合墙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墙体砌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空腔内掉落砂浆和杂物;
拉结件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结件在叶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叶墙厚度的2/3,并不应小于60mm;
3保温材料品种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材料的浇注压力不应对砌体强度、变形及外观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5.2
主控项目
5.2.1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烧结普通砖、混凝土实心砖每15万块,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灰砂砖及蒸压粉煤灰砖每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1批计,抽检数量为1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查砖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5.2.2
砌体灰缝砂浆应密实饱满,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砖柱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90%。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
5.2.3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的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普通砖砌体斜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4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搓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搓,但直搓必须做成凸搓,且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120mm
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应放置2φ6拉结钢筋);
2、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
3、埋入长度从留搓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4、末端应有90°弯钩(图5.2.4)。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3
一般项目
5.3.1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清水墙、窗间墙无通缝;混水墙中不得有长度大于300mm的通缝,长度200mm~300mm的通缝每间不超过3处,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体上。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砌体组砌方法抽检每处应为3m~5m。
5.3.2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水平灰缝厚度用尺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竖向灰缝宽度用尺量2m砌体长度折算。
5.3.3
砖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应符合表5.3.3的规定:
表5.3.3
砖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
项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抽检数量
轴线位移
用经纬仪和尺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承重墙、柱全数检查
基础、墙、柱顶面标高
±15
用水准仪和尺检查
不应小于5处
墙面
垂直
度
每层
用2m托线板检查
不应小于5处
全
高
10m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外墙全部阳角
10m
表面平整度
清水墙、柱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不应小于5处
混水墙、柱
水平灰缝平直度
清水墙
拉5m线和尺检查
不应小于5处
混水墙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10
用尺检查
不应小于5处
外墙下下窗口偏移
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不应小于5处
清水墙游丁走缝
以每层第一皮砖为准,用吊线和尺检查
不应小于5处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小砌块)等砌体工程。
6.1.2
施工前,应按房屋设计图编绘小砌块平,立面排列图,施工中应按排块图施工。
6.1.3
施工采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6.1.4
砌筑小砌块时,应清除表面污物、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小砌块。
6.1.5
砌筑小砌块砌体,宜选用专用小砌块砌筑砂浆。
6.1.6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或Cb20)的混凝土灌实小砌块的孔洞。
6.1.7
砌筑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时,不需要对小砌块浇水湿润,如遇天气干燥炎热,宜在砌筑前对其喷水湿润;对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应提前浇水湿润,块体的相对含水率宜为40%~50%。雨天及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6.1.8
承重墙体使用的小砌块应完整、无缺损、无裂缝。
6.1.9
小砌块墙体应对孔对孔、肋对有错缝搭砌。单排孔小砌块的搭接长度应为块体长度的1/2;多排孔小砌块的搭接长度可适当调整,但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90mm。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
6.1.10
小砌块应将生产时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6.1.11小砌块墙体宜逐块坐(铺)浆砌筑。
6.1.12在散热器、厨房、卫生间等设备的卡具安装处砌筑的小砌块,宜在施工前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或Cb20)的混凝土将其孔洞灌实。
6.1.13
每步架墙(柱)砌筑完后,应随即刮平墙体灰缝。
6.1.14芯柱处水上砌块墙体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楼层芯柱处第一皮砌体应采用开口水上砌块;
2、砌筑时应随砌随清除小砌块孔内的毛边,并将灰缝中挤出的砂浆刮净。
6.1.15
芯柱混凝土宜选用专用小砌块灌孔混凝土。浇筑芯柱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次连续浇筑的高度宜为半个楼层,但不应大于1.8m;
2、浇筑芯柱混凝土时,砌筑砂浆强度应大于1MPa;
3、清除孔内掉落的砂浆等杂物,并用水冲淋孔壁;
4、浇筑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注入适量与芯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砂浆;
5、每浇筑400mm~500mm高度捣实一次,或边浇筑边捣实。
6.1.16小砌块复合夹心墙的砌筑应符合本规范第5.1.14条的规定。
6.2
主控项目
6.2.1
小砌块和芯柱混凝土、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每1万块小砌块为一验收批,不足1万块按一批计,抽检数量为一组。用于多层以上建筑的基础和底层的小砌块抽检数量不应少于2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应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小砌块和芯柱混凝土、砌筑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6.2.2
砌体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用专用百格网检测小砌块与砂浆粘结痕迹,每处检测3块小砌块,取其平均值。
6.2.3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施工洞口可预留直槎,但在洞口砌筑和补砌时,应在直槎上下搭砌的小砌块孔洞内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或Cb20)的混凝土灌实。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4
小砌块砌体的芯柱在楼盖处应贯通,不得削弱芯柱截面尺寸;芯柱混凝土不得漏灌。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
一般项目
6.3.1
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大于12mm,也不应小于8mm。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抽检方法:水平灰缝用尺量5皮小砌块的高度折算;竖向灰缝宽度用尺量2m砌体长度折算。
6.3.2
小砌块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应按本规范第5.3.3条的规定执行。
石砌体工程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毛石、毛料石、粗料石、细料石等砌体工程。
7.1.2石砌体采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裂纹和无明显风化剥落;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石材,尚应色泽均匀;石材的放射性应经检验,其安全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有关规定。
7.1.3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于净。
7.1.4
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并将大面向下;砌筑料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用丁砌层座浆砌筑。
7.1.5
毛石砌体的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每个楼层(包括基础)砌体的最上一皮,宜选用较大的毛石砌筑。
7.1.6
毛石砌筑时,对石块间存在的较大的缝隙,应先向缝内填灌砂浆并捣实,然后用小石块嵌填,不得先填小石块后填灌砂浆,石块间不得出现无砂浆相互接触现象。
7.1.7
砌筑毛石挡土墙应按分层高度砌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将顶层石块砌平;
2、两个分层高度间分层处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7.1.8
料石挡土墙,当中间部分用毛石砌时,丁砌料石伸人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7.1.9
毛石、毛料石、粗料石、细料石砌体灰缝厚度应均匀,灰缝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毛石砌体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宜大于40mm;
2、毛料石和粗料石的灰缝厚度不宜大于20mm;
3、细料石的的灰缝厚度不宜大于5mm。
7.1.10
挡土墙的泄水孔当设计无规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2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孔;
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层。
7.1.11
挡土墙内侧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填,分层松土厚宜为300mm
。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流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
7.1.12
在毛石和实心砖的组合墙中,毛石砌体与砖砌体应同时砌筑,并每隔4皮~6皮砖用2皮~3皮丁砖与毛石砌体拉结砌合;两种砌体间的空隙应填实砂浆。
7.1.13毛石墙和砖墙相接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转角处、交接处应自纵墙(或横墙)每隔4皮~6皮砖高度引出不小于120mm与横墙(或纵墙)相接。
7.2
主控项目
7.2.1
石材及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同一产地的同类石材抽检不应小于一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料石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石材、砂浆检查试块试验报告。
7.2.2
砌体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一般项目
7.3.1石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3.1的规定:
表7.3.1
石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毛石砌体
料石砌体
基础
墙
毛料石
粗料石
细料石
基础
墙
基础
墙
墙、柱
轴线位置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基础和墙砌体顶面标高
±25
±15
±25
±15
±15
±15
±10
用水准仪和尺检查
砌体厚度
+30
+20–10
+30
+20
+15
+10
+10
用尺检查
墙面垂直度
每层
----
----
-----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全高
----
----
-----
表面平整度
清水墙、柱
----
-----
----
-----
细料石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其他用两直尺垂直于灰缝拉2m线和尺检查
混水墙、柱
----
-----
----
-----
-----
清水墙水平灰缝平直度
----
-----
----
-------
----
拉10m线和尺检查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7.3.2
石砌体的组砌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
毛石墙拉结石每0.7m2墙面不应少于1块。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配筋砌体工程
8.1
一般规定
8.1.1
配筋砌体工程除应满足本章要求和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及第6章的要求和规定。
8.1.2
施工配筋小砌块砌体剪力墙,应采用专用的小砌块砌筑砂浆砌筑,专用小砌块灌孔混凝土浇筑芯柱。
8.1.3
设置在灰缝内的钢筋,应居中置于灰缝内,水平灰缝厚度应大于钢筋直径4mm以上。
8.2
主控项目
8.2.1
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设置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的合格证书、钢筋性能复试试验报告、隐蔽工程记录。
8.2.2
构造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及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砌体,试块不应小于1组,验收批砌体试块不得小于3组。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8.2.3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体应砌成马牙搓,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对称砌筑;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
2、预留拉结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位置应正确,拉结钢筋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钢筋的竖向移位不应超过100mm,且竖向移位每一构造柱不得超过2处;
3、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拉结钢筋。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8.2.4
配筋砌体中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及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3
一般项目
8.3.1构造柱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1的规定
表8.3.1
构造柱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中心线位置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层间错位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垂直度
每层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10m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
8.3.2
设置在砌体灰缝中钢筋的防腐保护应符合本规范第3.0.16条的规定,且钢筋保护层完好,不应有肉眼可见裂纹、剥落和擦痕等缺陷。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3.3
网状配筋砖砌体中,钢筋网规格及放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每一构件钢筋网沿砌体高度位置超过设计规定一皮砖厚不得多于1处。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通过钢筋网成品检查钢筋规格,钢筋网放置间距采用局部剔缝观察,或用探针刺入灰缝内检查,或用钢筋位置测定仪测定。
8.3.4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4的规定。
表8.3.4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网状配筋砌体
±10
检查钢筋网成品,钢筋网放置位置局部剔缝观察,或用探针刺入灰缝内检查,或用钢筋位置测定仪测定
组合砖砌体
±5
支模前观察与尺量检查
配筋小砌块砌体
±10
浇筑灌孔混凝土前观察检查与尺量检查
配筋小砌块砌体墙凹槽中水平钢筋间距
±1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填充墙砌体工程
9.1
一般规定
9.1.l
本章适用于烧结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填充墙砌体工程。
9.1.2
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9.1.3
烧结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与堆放中应防止雨淋。
9.1.4
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浸润;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
9.1.5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l~2d浇(喷)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块体湿润程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烧结空心砖的相对含水率60%~70%;
2、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相对含水率40%~50%。
9.1.6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士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宜为150mm。
9.1.7填充墙拉结筋处的下皮小砌块宜采用半盲孔小砌块或用混凝土灌实孔洞的小砌块;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拉结筋应放置在砌块上表面设置的沟槽内。
9.1.8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砌块也不得混砌。
注:窗台处和因安装门窗需要,在门窗洞口处两侧填充墙上、中、下部可采用其他块体局部嵌砌;对与框架柱、梁不脱开方法的填充墙,填塞填充墙顶部与梁之间缝隙可采用其他块体。
9.1.9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9.2
主
控
项
目
9.2.1
烧结空心砖、小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烧结空心砖每10万块为一验收批,小砌块每1万块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抽检数量为一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砖、小砌块进场复验报告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9.2.2
填充墙砌体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其连接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末经设计同意,不得随意改变连接构造方法。每一填充墙与柱的拉结筋的位置超过一皮块体高度的数量不得多于一处。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2
填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采用化学植筋的连接方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0Kn。抽检钢筋在检验值作用下应基材无裂缝、钢筋无滑移宏观裂损现象;持荷2min期间荷载值降低不大于5%。检验批验收可按本规范表B.0.1通过正常检验一次、二次抽样判定。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记录可按本规范表C.0.1填写。
抽检数量:按表9.2.3确定
检验方法:原位试验检查。
表9.2.3
检验批抽检锚固钢筋样本最小容量
检验批的容量
样本最小容量
检验批的容量
样本最小容量
≤90
281~500
91~150
501~1200
151~280
1201~3200
9.3
一
般
项
目
9.3.1填充墙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3.l的规定。
表9.3.l
填充墙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移
用尺检查
垂直度
(每层)
≤3m
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检查
>3m
表面平整度
用2m靠尺和楔形尺检查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10
用尺检查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
9.3.2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3.2的规定。
表9.3.2
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
砌体分类
灰缝
饱满度及要求
检验方法
空心砖砌体
水平
≥80%
采用百格网检查块体底面或侧面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
垂直
填满砂浆、不得有透明缝、瞎缝、假缝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
水平
≥80%
垂直
≥80%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
9.3.3
填充墙留置的拉结钢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或网片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尺量检查。
9.3.4砌筑填充墙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检不应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尺检查。
9.3.5
填充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正确。烧结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灰缝应为8~12mm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当采用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5mm;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3mm~4mm。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
处。
检查方法:水平灰缝厚度用尺量5皮小砌块的高度折算;竖向灰缝宽度用尺量2m砌体长度折算。
冬期施工
10.0.1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砌体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注:①气温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
②冬期施工期限以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也应按本章的规定执行。
10.0.2
冬期施工的砌体工程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章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的有关规定。
10.0.3
砌体工程冬期施工应有完整的冬期施工方案。
10.0.4
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灰膏、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使用;
2、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
3、砌体用块体不得遭水浸冻。
10.0.5
冬期施工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加1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用于检验转入常温28d的强度。如有特殊需要,可另外增加相应龄期的同条件养护试块。
10.0.6地基土有冻胀性时,应在未冻的地基上砌筑,并应防止在施工期间和回填土地基受冻。
10.0.7
冬期施工中砖、小砌块浇(喷)水湿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气温高于0℃条件下砌筑时,应浇水湿润;在气温低于、等于0℃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
2、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及采用薄灰砌筑法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时,不应对其浇(喷)水湿润;
3、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建筑物,当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烧结空心砖无法浇水湿润时,如无特殊措施,不得砌筑。
10.0.8
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
10.0.9
采用砂浆掺外加剂法、暖棚法施工时,砂浆使用温度不应低于5℃。
10.0.10采用暖棚法施工,块材在砌筑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距离所砌的结构底面0.5m
处的棚内温度也不应低于5℃。
10.0.11
在暖棚内的砌体养护时间,应根据暖棚内温度,按表10.0.11确定。
表10.0.11
暖棚法砌体的养护时间
暖棚的温度(℃)
养护时间(d)
≥6
≥5
≥4
≥3
10.0.12采用外加剂法配制的砌筑砂浆,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砂浆强度等级应较常温施工提高一级。
10.0.13
配筋砌体不得采用掺氯盐的砂浆施工。
子分部工程验收
11.0.l
砌体工程验收前,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设计变更文件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
3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通知单;
5混凝土及砂浆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
6砌体工程施工记录;
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分项工程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验收记录;
9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记录;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11.0.2
砌体子分部工程验收时,应对砌体工程的观感质量作出总体评价。
11.0.3
当砌体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有关规定执行。
11.0.4有裂缝的砌体应按下列情况进行验收:
1对不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予以验收,对明显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裂缝,应进行处理。
2对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需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待返修或加固处理满足使用要求后进行二次验收;
附录A
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A.0.1为统一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用表,特列出表A.0.l-l~表A.0.l-5,以供质量验收采用。
A.0.2
对配筋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除应采用表A.0.l-4外,尚应配合采用表A.0.l-l或表A.0.1-2。
A.0.3
对表A.0.l-l~表A.0.l-5中有数值要求的项目,应填写检测数据。
表A.0.l﹣1
砖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专业工长
分包单位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砖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U
2砂浆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
3斜槎留置
5.2.3条
4转角、交接处
5.2.3条
5直槎拉结钢筋及接槎处理
5.2.4条
6砂浆饱满度
≥80%(墙)
≥90%(柱)
一般项目
1轴线位移
≤10mm
2垂直度(每层)
≤5mm
3组砌方法
5.3.1条
4水平灰缝厚度
5.3.2条
5竖向灰缝宽度
5.3.2条
6基础、墙、柱顶面标高
±15mm以内
7表面平整度
≤5mm(清水)
≤8mm(混水)
8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10mm以内
9窗口偏移
≤20mm
10水平灰缝平直度
≤7mm(清水)
≤10mm(混水)
11清水墙游丁走缝
≤20mm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
****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表A.0.1﹣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专业工长
分包单位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小砌块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U
2砂浆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
3混凝土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C
4转角、交接处
6.2.3条
5斜槎留置
6.2.3条
6施工洞口砌法
6.2.3条
7芯柱贯通楼盖
6.2.4条
8芯柱混凝土灌实
6.2.4条
9水平灰缝饱满度
≥90%
10竖向灰缝饱满度
≥90%
一般项目
1轴线位移
≤10mm
2垂直度(每层)
≤5mm
3水平灰缝厚度
8mm~12mm
4竖向灰缝宽度
8mm~12mm
5顶面标高
±15mm以内
6表面平整度
≤5mm(清水)
≤8mm(混水)
7门窗洞口
±10mm以内
8窗口偏移
≤20mm
9水平灰缝平直度
≤7mm(清水)
≤10mm(混水)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
****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表A.0.1﹣3
石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专业工长
分包单位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石材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U
2砂浆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
3砂浆饱满度
≥80%
一般项目
1轴线位移
7.3.1条
2砌体顶面标高
7.3.1条
3砌体厚度
7.3.1条
4垂直度(每层)
7.3.1条
5表面平整度
7.3.1条
6水平灰缝平直度
7.3.1条
7组砌形式
7.3.2条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
****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表A.0.1﹣4
配筋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专业工长
分包单位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和设置部位
8.2.1条
2混凝土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C
3马牙槎尺寸
8.2.3条
4马牙槎拉结筋
8.2.3条
5钢筋连接
8.2.4条
6钢筋锚固长度
8.2.4条
7钢筋搭接长度
8.2.4条
一般项目
1构造柱中心线位置
≤10mm
2构造柱层间错位
≤8mm
3构造柱垂直度(每层)
≤10mm
4灰缝钢筋防腐
8.3.2条
5网状配筋规格
8.3.3条
6网状配筋位置
8.3.3条
7钢筋保护层厚度
8.3.4条
8凹槽中水平钢筋间距
8.3.4条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
****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表A.0.l﹣5
填充墙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专业工长
分包单位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块体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U
2砂浆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
3与主体结构连接
9.2.2条
4植筋实体检测
9.2.3条
见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记录
一般项目
1轴线位移
≤10mm
2墙面垂直度(每层)
≤3
m
≤5mm
>3m
≤10mm
表面平整度
≤8mm
4门窗洞口
±10mm
5窗口偏移
≤20mm
6水平缝砂浆饱满度
9.3.2条
7竖向缝砂浆饱满度
9.3.2条
8拉结筋、网片位置
9.3.3条
9拉结筋、网片埋置长度
9.3.3条
10搭砌长度
9.3.4条
11灰缝厚度
9.3.5条
12灰缝宽度
9.3.5条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
****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附录B
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验抽样判定
B.0.1
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验抽样判定应按表B.0.1、表B.0.2判定。
表B.0.1
正常一次性抽样的判定
样本容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样本容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0
表B.0.2
正常二次性抽样的判定
抽样次数与样本容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抽样次数与样本容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⑴﹣5
⑵﹣10
0
⑴﹣20
⑵﹣40
⑴﹣8
⑵﹣16
0
⑴﹣32
⑵﹣64
⑴﹣13
⑵﹣26
0
⑴﹣50
⑵﹣100
注:本表应用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第3.3.14
条条文说明。
附录C
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记录
C.0.1
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记录应按表C.0.1填写。
表C.0.1
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记录
共
页
第页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植筋日期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
施工班组组长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及编号
试件编号
实测荷载(KN)
检测部位
检测结果
轴线
层
完好
不符合要求情况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备注
1、植筋埋置深度(设计);
mm2、设备型号:
3、基材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
4、锚固钢筋拉拔承载力检测值:6.0KN。
复核:
检测:
记录:
【施工质量验收程序】推荐阅读:
施工质量验收资料08-22
质量评定及工程验收工作程序10-21
冬季施工质量要求06-27
施工安全质量合同09-14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方案07-17
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09-10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0-12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10-13
房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