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2024-09-13

公司体系运行管理办法(精选8篇)

1.公司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一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文章标题: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自我公司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来,经过两年多的运行,我安保部依据《GB/T28001:20xx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的管理体系要求得到进一步落实,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又有了新的认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公司“以人为本”的治厂方针引导下、管理者代表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在各级领导的共同支持下和全员的积极参与下,20xx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目标得以实现。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年未发生严重安全责任事故,安保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始终奉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不断在过程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积极探索安全监督管理新思路,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有效实施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公司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为依法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保证员工安全健康;持续改进环境人行为物状态的安全基础,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其具体描述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既尊重员工利益又考虑社会效益的管理思想,是比较科学的。在去年外审老师的指导下,对职业安全健康目标进行了修改,现为: 目标:

1、杜绝重伤、死亡事故。

2、控制轻伤事故。指标:

1、重伤以上事故率为零。

2、轻伤事故等于或小于千分之三。

3、火灾事故率为零。

对控制安全事故率提出了更合适的目标,比较充分全面地反映了安全现行政策与法制的要求。安保部及时将修订后的目标宣贯到全体干部、员工,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事实证明,“方针”对于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具有明显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目标”通过层层目标分解,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

我安保部制定的《法律法规清单》,几经修改,最近已受控发放到各部门。共计96个,并全部识别到相应的条款,比先前的版本更为全面、更为实用。法律法规对公司安全管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良好的指导性。

通过各单位对危险源的辨识共计1000多项及安全重大风险的控制,针对我部评价出的19个重大危险源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重大风险预防控制措施及相关应急预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施安全教育达20xx多人次,特殊工种、特殊工作人员的各种专业培训,培训合格率100,按规定持证上岗率100。积极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举行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包括: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危险源、方针目标、公司各种规章制度及各车间操作规程等相关知识。各种劳保用品的配备基本到位,对日常安全检查和安全大检查中查出的违章违纪现场进行纠正、教育,对隐患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限期整改,并验收全部合格。

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把风险管理的着眼点放在基层岗位、放在生产一线。在突出风险识别分析控制的基础上,从而完善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同时,为实现体系的持续有效改进,我们定期进行严格的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支持。此外,为了提高岗位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将职业安全健康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切实减少了各类“三违”行为。通过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结合实际情况,安保部编制了《不安全因素300例》以及修订了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下发到车间供干部、员工学习。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安全是需要投入的,并且也会有很高的产出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公司对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费用、夏季防暑降温饮料费、事故隐患整改和治理费用、安全教育培训费等各种投入都是得到了有效保障。20xx年,公司对现场存在的隐患投入了上百万元的专项安全整治费用。

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在安全管理上,凡事要多想一想,要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估计到,把各种解决的对策都考虑好,把各种工作预案都准备好,这样,安全工作才能防患未然、有所保证。增强了适宜性,可操作性提高,受得基层的肯定。管理体系总体上是适宜、充分和有效的。但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方面:一是管理体系运行的深入程度在部门和部门之间、单位和单位之间还不平衡;二是安全方面劳动防护设施的到位情况还要加强:三是各车间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监管检查不够深入。四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意识在个别领导的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全员的参与和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对危险源的识别不到位。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总结》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2.公司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二

1 HSE管理体系建立过程

(1)现状评估。依据国际油气生产者协会(OGP)HSE管理标准,按照8个核心要素,33个子要素进行逐项评估,HSE管理现状评估结果为从“体系正在开发中”到“体系完整”的中间阶段,即正在开发或者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关制度要求,但仍需加强体系执行性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2)HSE管理对标和定位。壳牌、埃克森美孚、BP等石油公司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HSE体系,领导与承诺不仅体现在文件中,在工作中也随处可以体现,例如在重要会议上,首要的议题是HSE事项;公司最高领导层关注HSE审计并参与HSE的管理回顾。在HSE职责划分方面,实行直线管理和清晰的责任划分,HSE管理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公司全员参与。跨国经营面临作业环境复杂、HSE要求不统一等问题,应该确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明确风险评估流程、风险标准与不同风险的应对策略,实现风险管控的ALARP的原则。参照IOGP、API、OHSA,ISO、IEC、NFPA、IMO等国际通用的标准,在新HSE管理体系提出S公司业务范围内统一的、须执行的最低HSE标准和标准,同时建立了一个HSE工具箱,包括HSE会议、作业许可、STOP卡、事故分析、HAZOP等几十项管理工具[4]。

(3)体系框架设计。根据现状评估和三超公司HSE管理分析,策划了HSE管理体系层次结构,即方针承诺、期望、手册、程序、指南等层次。为实现“谁主管,谁落实”的HSE管理原则,创新性地将手册层分为通用HSE手册和专业HSE手册,即“八大主题,五大专业”,涵盖工艺安全、职业健康、个人安全、环境保护、承包商HSE、交通安全、社会绩效、HSE能力等通用领域,勘探、油气井工程、地面工程、油气生产、油气项目等专业领域HSE管理,规范了整个上游生命周期的HSE管理要求。

(4)体系文件编制。HSE文件的编制以上级HSE管理规定为基础,分析筛查相关的国内、国际标准和管理,解决“管什么,谁来管,用什么管”等管理流程上的问题,充分体现文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结合实际,严格审查,召集相关HSE专家、HSE管理人员和油气勘探开发钻井等专业领域专家,进行适用性评估,做到有理有据,避免“体系文件”和“实际运行”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2体系运行

(1)运行策略。建立体系的唯一目的是运用于实践,任何体系落实在作业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将HSE管理体系落实到海外现场,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S油公司的HSE管理体系不同层级管理要求,我方作业的项目应通过采用和增补、采用或转化等方式落实体系要求。同时,应该将资源国监管机构、合作伙伴和当地社区的要求融入到自身的HSE管理要求中。

(2)明确直线责任。为了顺利有效贯彻落实HSE管理体系,应由HSE管理组织结构作为保障,体现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HSE部门主要是为职能部门和海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建立、更新和维护通用领域HSE管理体系文件,监管公司整体HSE绩效数据,提供HSE方面的技术标准和帮助;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在其业务范围内实施HSE管理体系,管控专业领域HSE风险,为海外机构提供专业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3)体系运行审计。管理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该开展内部审核,自我诊断公司HSE管理体系的新需求和不足,验证HSE风险的内部控制程序是有效,是否符合上级单位的“HSE政策”体系中的HSE管理要求。此次体系建立制定了一套HSE审计管理程序,用于规范HSE审计的计划、执行、结束、审核过程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要求,目前S油公司HSE管理体系和开工前HSE审计已经成为一项日常的管理活动[5]。

3结语

S公司建立的HSE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程序化,更加符合S石油公司业务发展实际,能满足国际油气行业HSE管理的要求。理顺了公司的HSE管理,明确职责和责任划分清晰。实践证明,跨国油公司在建立HSE管理体系过程中,既要符合国际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有关标准,又满足实际情况,使企业传统管理与先进管理体系有机结合,才能为不断提升HSE管理绩效提供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工具,才能真正体现体系化管理的价值。

摘要: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是推行制度化HSE管理的有力工具。本文详细介绍了某跨国石油公司建立HSE管理体系建立步骤、运行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为同类企业开发HSE体系提供了思路,对如何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跨国油公司,HSE管理体系建立,管理体系运行

参考文献

[1]董国永,吴苏江,周爱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策划与建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郭呈柱,韩明真,齐金郦,等.海外石油项目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3):80~83.

[3]刘景凯.基于管理实践的HSE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4(2):99~102.

[4]孙晓宇.世界一流石油公司HSE管理体系对比分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5,15(7):1~4.

3.公司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三

【关键词】 海事;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现场检查;船舶管理

为提升我国航运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改善海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原交通部于2001年7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试行)》(简称《NSM规则》),并于2003年1月起对不同种类的船舶分时段、分批次实施。至2007年7月1日,我国沿海所有500总吨以上跨省航行的船舶均按照《NSM规则》的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NSM规则》的全面实施,改变航运公司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航运公司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水平,在促进船舶安全和防污染,减少事故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从近几年体系审核和现场检查的情况来看,部分航运公司在规则实施中流于形式,安全管理体系未得到有效落实,“两张皮”(即将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文件和记录用于应付检查,实际操作并不参照文件执行)现象日益突出。船舶在船舶安全检查中被滞留或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甚至是重大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

现场检查作为海事主管机关的一种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其目的是促进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海事主管机关应通过对航运公司体系运行情况的现场检查,督促公司和船舶发现并解决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能力的持续提高,更好地执行安全和环境保护任务。

1 安全管理体系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重定期审核,轻现场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明确海事主管机关对航运公司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的职责,但目前海事主管机关对于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对公司和代表船的审核来实现的,具体而言是通过对被审核船舶的体系文件和安全管理活动进行审核,来判断体系文件的覆盖性、对强制性规定的符合性,评价船舶的安全管理活动与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体系审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体系审核只是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覆盖性、对强制规定的符合性以及实现方针目标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对于船舶安全管理活动与体系文件的符合性的审查以代表船为主,无法覆盖全部船舶。其次,体系审核的时间相对固定且间隔较长,而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是连续的动态过程,单一的审核无法保证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持续处于有效状态。现场监管的缺失使部分航运公司船舶管理与体系运行严重脱节,甚至出现审核前临时聘用岸基管理人员,突击补充体系运行记录等情况。公司体系运行的“两张皮”现象十分严重。

(2)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检查以文件和记录为主,较少涉及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原因挖掘。近几年海事主管机关不断强化对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运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新修订的《船舶安全检查规则》也将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作为船舶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对于船舶安全和防污染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检查仍以体系文件和运行记录检查为主,较少从体系管理的角度,挖掘船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对于安检过程中发现的缺陷,一般要求船舶就事论事地对缺陷进行纠正。对船舶存在的事故险情或违法行为,海事执法人员侧重于调查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违法事实的客观证据,对于船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却很少要求船舶从体系管理的角度挖掘深层次原因,并全面系统地予以纠正。

(3)安全管理体系培训不够系统,现场执法人员体系检查水平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海事主管机关大多从具有丰富船舶安检经验的港口国监督检查官和具有航海经验的船长、轮机长中抽调人员,经系统培训后担任体系审核员,而一线海事执法人员很少经过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对规则和体系了解不深。体系检查知识的缺失使一些现场检查人员在实施现场监管时无从下手甚至不敢检查,对于体系的检查也仅限于对相关证书的检查,很少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运行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检查的不到位客观上助长“两张皮”现象的蔓延。

(4)监管理念存在误区,审核与检查缺少联动。目前,在部分检查人员中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既然船舶安全管理证书和符合证明是海事主管机关(或授权中国船级社)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审核后颁发的,那么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体系缺陷就成为对发证机关审核行为的“否定”。这种错误的认识制约现场执法人员监督检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妨碍现场检查人员与体系审核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事实上,现场检查应通过抽查船舶设备及船员操作来了解公司的管理体系是否在船上得到有效运行,为被检查船舶提供改善体系运行情况的机会,可以有效弥补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是对审核行为的有效补充。此外,在体系审核时,现场检查信息还可以作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在船得到有效运行的直接证据,为体系审核提供材料支持。

2 安全管理体系现场监管改进建议

安全管理体系是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如何督促航运公司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将《NSM规则》落实到实处,是海事主管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在详细规定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责任的同时,也明确海事主管机关对航运公司安全和防污染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海事主管机关应以此为契机,在加强航运公司安全体系审核、发证工作的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1)打破思维定势,拓展监管手段,提高体系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目前对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监督以审核为主,现场监督检查局限于船舶安检以及对发生重大事故的船舶、被滞留船舶、黑名单船舶和发生重大违章行为船舶的跟踪跟踪管理的局面,海事主管机关应改变审核发证与现场监督相独立的局面,建立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日常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运行情况实施现场检查,并将对公司的监督与对船舶的检查结合起来,使公司和船舶无法为应付检查突击,有效杜绝“两张皮”现象,切实促进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2)加强全员培训,全面提高现场执法人员体系审核和现场检查技能。目前,现场海事执法人员中持有审核员证书或接受过系统的体系知识培训的比例不高。一线执法人员体系审核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缺失是造成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管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海事主管机关应加强一线执法人员的体系审核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训力度,至少应在持有A类安检员证书的现场海事执法人员中普及体系审核员培训,全面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体系检查技能和水平,为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管提供充足的人力基础。

(3)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对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全方位监管。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运行情况的现场监管是对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有效补充。通过建立现场监管与审核发证信息的共享机制,可以使审核员在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时,更全面地了解公司岸基和船舶管理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审核工作。此外,在事故和违法行为调查处理中,一线海事执法人员也可以通过共享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相关材料,从船舶运行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角度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找出导致事故险情、违法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促使公司采取措施纠正缺陷,提高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率。

3 结 语

4.公司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四

**建筑工程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在省中方委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使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运行机制步入了正轨,企业各项指标出现跳跃式大发展。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着提高工程质量这一目标,注意发挥科技在质量管理中的促进作用,使公司的工程质量水平快步前进,通过有效的管理体系运行,使公司各项指标有了新的突破。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主要工作表现在:

一、落实质量责任、加大管理力度、深化工程质量提高,严格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从落实质量责任入手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落实质量责任、加大管理力度

质量责任重于泰山,把质量责任落实到各级部门,尤其是落实到主要领导肩上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我们在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建筑工程质量施工责任制》,将公司的质量指标进行了层层分解,通过公司与项目部,项目部同班组签订的内部质量合同进行了逐级下达。将每个单位的一把手确定为质量管理 象,与其签订合同书,规定了每个单位工程的创优目标值,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加大管理力度,实行跟踪检查,使工程开工伊使就有了明确的管理目标。

3、改进考核办法、加大管理力度

公司将过去直接考核到班组,变为考核基层各级管理层,将质量好坏与他们的经济直接挂钩,当日检查,当月考核,从而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加大了管理力度,不仅重视工程结果的检查考核,而且还加强了施工工序的控制和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围绕着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班组自检制度,项目部巡检制度及部门巡回检查、整改,奖罚制度,坚持样板开路制度,改变了以往样板间做给上面看的做法,要求严格按样板间施工,做到每个分项均实行样板开路制度,做到施工不走样、不变形,发现不按样板间施工者,除了要求返工,还要对其责任人进行罚款。另外部门还要严格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规定,对检查中一般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对不达标者分别给予了处罚。

4、开展全面质量管理(QC攻关),攻克质量通病

全面质量管理是攻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提高施工关键部位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几年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此项工作,QC小组坚持月月活动,由于我们注重发挥QC小组的作用,针对性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攻克了许多质量难关。例如:在湖畔人家小区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室外复杂曲线施工放线的问题,QC小组进行了课题攻关,效果尤为显著。该QC成果先后获威海市建工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将,山东省建工系统优秀成果三等奖。

该QC小组也因此荣获山东省建工系统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与此同时,我们还大力开展治理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活动。根据公司工程质量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制定实施了专项治理措施。在日常管理中,坚持逐条进行质量攻关,取得成果后纳入企业标准化管理,以点带面,对治理质量通病起到了示范引路作用,收到明显效果。

5、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

几年来,公司承建的住宅工程较多,为了能够在这一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创出高标准的住宅工程,我们重点加强了住宅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在能承建的住宅工程中,开展质量竞赛活动,鼓励创出优质工程。

6、开展安装工程质量专项治理

安装质量不达标是多年来质量管理上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几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调整安装队的经营管理机构,施工点多、面广、战线长、技术要求高、专业知识强,在此同时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证标准,加大自主管理力度。

二、强化交底工作,为工程创优奠定基础

我们针对每一个单位工程均实行施工前的交底,同时还注重加强对项目的质量管理资料,评定资料及质量认证资料的审查工作,做到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对其施工资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基础上纠正过去的编号粗糙不认真问题,在及月度重大检查中,均受到了省市检查组的好评。在公司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实施GB/T19001-2008标准宣传、贯彻工作,同时认真抓好并组织实施了内部审核,并进行管理评审工作,对其均做了详细的记录,公司还按规定要求参与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工作,使其施工组织设计得到真正的实用。

企业通过QMS运行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内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省审核组专家的监督审核,我们也看到我们的不足,使我们认识到工作中存在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管理力度在公司认真贯彻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全方位抓ISO9001-2008的运行工作,使我们名项工作来一个突飞猛进,跳跃式大发展,为建设威海,振兴山东建筑业,做出更大贡献。

5.公司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五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公司技术、质量、科技、标准化、QHSE管理体系工作认真贯

彻落实管理局和建设集团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精神和公司经营改革总体方案,坚持“遵守承诺让业主满意,追求卓越建优质路桥”的质量方针,夯实技术质量基础工作,完善监督考核约束机制,全面实施名牌战略和科技创新方案,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公司内外部工程已有40项通过了竣工验收,一次验交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3.8,其中已有5项工程申报了局和油田优质工程,创业广场、乘二广场拟申报省优质工程,已完成了年初确定的质量目标。下面就一年来的技术、质量、科技、标准化、QHSE管理体系运行等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今年初,针对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对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科技创新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并提交公司职代会讨论通过。明确了外部项目经理和内部分公司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确定了充实完善现有路基、路面、大中型桥梁、城市给排水、路灯照明施工技术和拓宽发展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方案;同时,制定了外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要点;修改了公司QHSE管理体系文件,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外部工程项目部均设置了项目总工,内部工程建立了技术质量组织机构。一年来各级管理人员都能履行其职责,并认真执行公司技术质量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

二、不断增强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质量意识,树品牌工程

为提高公司的施工信誉,树立公司形象,年初针对去年“庆五路”质量问题,在全公司范围内展开了“质量大讨论”,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第四分公司,他们结合实际分析影响摊铺质量的多种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提出了底层达不到要求不摊铺;人、机、设备不符合要求不摊铺;油砂质量不合格不摊铺的“三不摊铺”原则,使今年的摊铺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为达到用户满意,征求业主的意见,了解用户的需求,三月份公司对在保修期内的66项工程进行了质量回访,对15项存在不同性质质量问题的工程,逐一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整改时间和责任人,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今年在位于采油七厂厂区的民意路工程施工中,由于该工程投资不足,设计标准较低,为了达到用户满意,重塑公司在七厂的形象,公司党政领导亲临现场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方案,并确定了该工程宁愿一分钱不赚,也要保证质量,达到用户满意的宗旨。公司技术质量部协同施工单位二、四分公司技术人员反复测量计算,并针对工程的每个部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该工程最终受到了七厂领导及居民的高度评价,并给公司写来了表扬信,又给四分公司追加了80余万元的摊铺任务。在乘二广场、创业广场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存在有与事实不符或没有设计方案的情况,施工单位一、二、四、六、八分公司出于高度负责的态度,顾全大局,树立了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质量意识,主动与监理和业主沟通,提出我们的方案。为保证质量,不计较给增加工程量的多与少,精心施工,为保证广场路面排水通畅,六分公司主动增设设计外的雨水口十余处,对业主临时性的要求,一、二分公司积极响应,在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交叉作业多的情况下,两个广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局领导、当地居民以及业主(物业管理公司)的高度赞扬。

三、以技术指导施工,以质量创信誉

以技术指导施工,使多项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在每个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均制定了具体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为了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各项工程分别召开了施工方案汇报研究会,结合人力、设备、材料、技术等实际,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以技术指导施工,加大技术复核力度。特别是在乘二广场、创业广场的施工中,由于该工程的特点:分部、分项工程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交叉作业多,专业种类复杂,广场面积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工法和质量内控标准,优化队伍,对操作人员认真详细地进行技术交底并落实责任。在广场砖铺装时,由于开始经验不足,技术掌握不熟练,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部位曾多次返工推倒从来,为此,加大了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力度,在创业广场配置12人,进行广场砖的铺装指导和质量监督。对喷泉、雕塑施工,采取了供料负责安装的方法,控制了各类装饰材料的质量和安装质量,并加大对其技术复核,设专人负责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7~8月份雨季施工中,针对今年雨季时间长,后期西一路、东一路、小Ⅰ-Ⅱ区道路等工程土方量大的实际,在土方路基施工中,优化施工方案,以技术指导施工,合理组织,抢晴天战雨天,对填筑土方含水量大的局限,采取了浆翻拌晾晒,局部加白灰和分级施工等技术措施。对后期二灰碎石施工,两层结构养生期过长,影响摊铺的情况,采取了两层同时施工,一次养生的技术措施,缩短了养生周期,为摊铺争取了时间。为了保证后期低温摊铺的质量,从技术上调整了油石比和油砂的出场温度等措施,并对后期摊铺倒排计划,界定了最后

摊铺时间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今年的各项工程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施工项目严格考核

今年公司实行每月一次对内部施工项目的考核,根据检查结果出一期《工程质量通报》。狠抓重点工程、特别是工程的关键工序等重要环节的施工,加强自检和工序交接检查。主要手段有:1)对每项工程均设立“样板段”,严格执行样板起步制度,施工季节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下发一期质量通报,适时召开质量优劣现场会;2)每项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关键工序和重要环节,对关键工序制定单独的施工方案,包括人、机、料、法等方面的措施;3)自检报验合格的工程如再发现质量问题,处罚检验人员等,工程质量的考核工作依据公司《绩效考核办法》、《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工程质量管理细则》执行。

五、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认真抓好体系运行工作

根据公司管理、施工的实际,经过一年多的体系运行,公司于2005年对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中不符合条款进行了修改。共修改了8个程序文件的39个条款,新制定各项管理办法、规定6项,明确规定了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具体要求、操作步骤和处理方法。通过此次修改使程序文件的符合性、操作性进一步提高,既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又符合标准的要求。

公司自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以来,机关各相关职能部室始终坚持深入到基层进行宣贯指导,为管理体系的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有关部门、分公司认真贯彻管理方针、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和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国家、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性标准,保证了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今年6月23~26日,公司组成内审组,对机关11个部室、各分公司(项目部)进行了内审,共发现了30个不符合项。其中机关各职能部门共查出不符合项17项;一到八分公司不符合项计7项,其它基层单位不符合项合计6项。对以上30项不符合均给所在单位或部门下达了《不符合项报告》,各相关部室、分公司针对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纠正措施,并已于7月跟踪整改完毕。通过内审提高了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达到了持续改进的目的。

8月25日,公司召开了QHSE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此次会议评审内容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宜性;质量、安全所执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措施。各相关部室针对评审内容,结合本部门QHSE管理体系运行实际进行了汇报发言,管理者代表赵文江对2005年公司QHSE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汇报。

六、科技项目、标准化实施工作

公司在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还注意狠抓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的落实,公司《科技创新方案》中明确了五项推广项目研究课题,除此之外今年还将在沥青表处、砼构件等方面有所创新。由技术质量部主抓的《交互式立交桥》项目在局科技进步投标大会上一举中标并利用这项先进的技术在沈大公路建设中实施。今年年初在各项目部配备了最新施工建设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等,对所用标准进行了确认和推广,并参加了修订局企标工作。

6.食品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总结 篇六

通过几个月的实战运行,围绕过程方法,对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管理职责

1、成立了专门的质量体系贯标专班,编制了适宜我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制定了各种规定,各工种行业指导书,岗位责任制,形成了以文件为依据的质量体系管理。

2、调整落实了各部门人员的配置,使质量体系运行组织结构清晰,层次清楚,各部门质量职责明确。

二、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1、对所有管理人员和部分员工进行了ISO9000的专题培训学习,参培人数占全员总数50%以上,提高了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2、注意培养提高员工素质,使所有员工都参加了各车间、各部门组织的技能知识教训,通过考核基本能满足各岗位工作的需要。

基础设施

做到了生产设备、计量设备有专人管、有档案、维修有计划、运行有记录,始终保持了所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了生产的需要和产品质量。

工作环境

我公司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下属工公司物、料、设备实行定置管理,使物、料、设备等摆放有序、标识清楚,过道畅通。对各部门办公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通过环境的改善,对外提升了企业的管理形象,对内使员工素质和修养得到提高。

三、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

1、对供方和需方,采购和销售部门都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评审,所供物资和生产产品基本满足了我公司的需要和顾客要求。

2、建立和健全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实现过程的所有可追溯的质量记录。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了每道工序有自检、互检、专检,使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3、财务部门对所管理的物资入、出库手续完备,各种物资标识清楚基本做到了帐、卡、物相符。

四、测量分析和改进

1、质检部门专检人员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了测量,每月对原材料采购,生产产品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对不合格品做到了有控制、有处置、做到了有纠正、有预防等必备的措施和手段。

2、销售部门对我公司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了专访和测量,顾客满意率在95%以上,完全符合我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要求。

3、5 月 5 日进行了内部质量审核,涉及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共发现 3 个一般不合格,各责任部门已采取了纠正和预防措施,通过整改已得到内审人员验证。

通过 几个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实战,质量管理在我公司基本形成了网络化、体系化,在我公司上、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质量体系运行在我公司是适宜的,也是充分有效的,但是根据标准的要求我们还有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目标未对各部门进行量化、考核。

2、车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够,生产周期未能满足顾客要求。

建议以上问题由办公室对质量目标分解,各部门从200 5 年 2月起每月进行自我考核,建议人力资源由总经理进行适当配置,以上问题要求在一个月内进行解决。

7.物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探讨 篇七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改善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有效途径

按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与运行物业管理与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是将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物业管理与服务领域的应用, 是对物业管理与服务适应于国家政治与经济改革、增强物业所有利益相关方满意程度的大胆尝试。

1.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宗旨是通过持续地满足顾客需求, 增强顾客满意度, 而GB/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则在此基础上还考虑了有效性和效率方面, 将顾客满意和产品的质量目标扩展到了包括相关方满意和组织的业绩提高的程度, 而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宗旨也是首先在保证业主 (顾客) 满意的同时, 进而达到相关方满意。

2.保持物业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I S O 9 0 0 1国际质量体系实际上是保证物业质量和设计质量一致的监控体系。有了这个体系, 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服务质量就多了一份稳定性和保障性。在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中, 要求企业首先要做到质量目标与质量改进策划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 应立即制定改进措施, 实现滚动式提高;对不合格情况制订预防措施, 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防止不合格情况发生;同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使业主的投诉和建议能得到及时反馈, 促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在质量管理领域, 当前国际上用于提升各类组织质量与业绩、增强顾客满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国家或区域质量奖评价准则、ISO9000族标准、6SIGMA。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ISO9000族标准, 资料显示, 机关、学校、事业、服务企业通过认证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表明, GB/T19001已经在服务类型的组织中发挥了作用。

4.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要求, 是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 强调建立系统化的体系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进行规范与控制, 这对尚不成熟、有待完善与规范的物业管理与服务来说, 无疑是最适宜的。

5.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测量、分析与改进要求, 不但为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了解差距、找到原因、实现与时俱进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 更能使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并最终实现业主与所有利益相关方满意的目标。

6.增强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当前, 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业主委员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 招标单位或业主委员会对物业进行招标时, 除了对投标物业管理企业的资金、人员、技术、力量、管理服务水平有要求外, 大多数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必须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因此, 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已经成为招标人、采购人对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也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在市场上参加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的“质量基石”和“金字招牌”。

二、物业管理适用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关键点

1. 明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

物业管理企业是服务性企业, 它所提供的产品, 就是向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根据服务行业八大需要 (物美与价廉、及时与周到、安全与卫生、舒适与方便、热情与诚恳、礼貌与尊重、亲切与友好、谅解与安慰) 和六大特性 (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文明性) , 研究、识别、确定业主的需要和期望, 结合物业管理行业和本企业特点,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样的方针和目标应是被全体员工广泛接受、理解的, 应是被业主和社会广泛认可的。

在方针/目标的内容上, 应体现企业对物业服务质量的承诺, 强调顾客 (业主) 至上。目标应围绕方针, 尽量量化, 可以设置“服务的总满意率”、“报修的及时率”、“房屋主体及公共设施的完好率”、“清洁的及时率”, 以及“对所管物业的评优承诺”等质量目标。

在方针/目标的实施上, 应大力宣传, 不仅使组织的所有员工理解和贯彻, 还应向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和社会公开, 体现组织的服务承诺和社会义务。

质量目标如何进一步细化、分解呢?笔者认为, 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设置"质量指标"的概念, 对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项目地展开, 最终分解到班组甚至个人。这样做, 可以使每一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也可以使服务的对象 (业主) 深刻感受到物业服务的持续改进。

2. 编制规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应依据“管理的系统方法”的质量原则,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的文件。体系文件的制定必须确保职责体现过程、资源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这四大过程的实现。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必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遵守“写所做的, 做所写的, 力求简洁”的原则, 在编制中尽量结合工作内容采用日常工作中的语言, 使手册和程序文件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作业指导书也是企业的各类管理制度汇编, 用来指导、规范、约束员工的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应遵守“每岗位规章制度要齐全, 只要岗位在, 谁做都一样”的原则, 其中应包括各类管理办法、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考核办法, 作业指导书应具有实用性和易懂性。

3. 制定合理的全员培训措施

依据I S O 9 0 0 0质量管理体系中“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的质量原则, 制定合理的全员培训措施。培训方案可依据企业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的需要来制定, 培训内容可以是管理理论, 也可以是专业技能, 或是内部规章制度的学习等;培训也可依据岗位需要分层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 如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专题讲座等;也可根据工作职责分层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 如对基层服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结合工作特点和需要分别进行培训。

4. 组织内部相互沟通的形式和方法

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职责分配及服务提供, 要根据服务对象 (业主) 的需求和期望及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应规定各自的工作内容应达到的水准, 尤其应注意协调管理处与公司、专业班组 (部门) 与管理处、各班组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相互间的接口, 避免遇事谁都不管或谁都去管的极端做法。

物业管理企业需要与社会各个方面打交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 每个员工都是公关人员。对外如此, 对内亦然。2 0 0 0版ISO9001标准要强调内部沟通 (5.5.3) 。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和程序, 将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范围、内容和工具等。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全员参与的体系, 及时进行有关企业的发展、方针/目标、服务理念等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使员工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5. 开展符合行业特点的品质督导工作

物业管理的产品是服务, 服务的特性在于产品提供是一个过程, 因此服务品质的监控应该是动态的。物业管理的主要顾客接触点在于服务现场, 在于一线员工。所以在企业内开展有效的、动态的、持续的品质督导尤为重要, 它不同于体系内审, 品质督导更多的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的保证层面, 通过督促指导, 监督考核的方式落实和保证各岗位质量要求。物业管理品质督导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日常督导和专项督导, 根据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计划督导和突击督导。

6. 应注意资源管理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物业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的对象可以是员工、行业信息 (包括业主信息、社会信息等) 、供方 (原材料供应商、物业服务分包方等) 、基础设施、设备、工作环境以及财务资源等。控制的关键在于利用资源使业主满意。可以根据业主的需求, 根据合同要求配置、调整资源。物业管理是一项涉及多种专业的行业, 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并胜任本职工作。对员工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的培养更是物业管理企业不能忽视的。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程序, 控制、满足资源的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1. 合同评审

物业管理企业的台同评审范围, 一级为各类租赁 (企业如有该项业务范围) 和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标书或合同的草案、业主公约及正常服务范围以外的业主/住户的服务需求记录。其内容和形式复杂, 进行合同评审的方式也可有多种, 如授权不同级别的人员审核, 会议的确认、会签等。因此必须明确哪些需要进行合同评审, 如何评审。

2. 采购

在实施采购控制程序时, 对物资的采购, 物业管理企业一般采用定点的做法, 即指定几家常用物资种类较为齐全、信誉较好的市场 (如国营五金店) , 把它们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作为物资供应点。遇到零星采购, 采购人员就不一定会“舍近求远”到合格供应商处购买。那么, 如何保障采购的物资能符合规定的要求, 如何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文件中应有相关规定。此外, 对于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分承包方 (如清洁公司、电梯维护单位等) 的选择和评审中, 应建立分承包方档案;每年组织对合同期在一年以上的合格分承包方进行一次年度复审;对《合格供应商/分承包方名单》定期更新, 实行动态管理等工作均不能忽视。

3. 供方合作

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涉及社会资源广泛, 提供服务灵活的产业。涉及的采购种类多, 供方多。另外, 由于物业管理采购产品多为易耗品或日用品, 供方准入门槛低, 售后服务差, 市场上供方良莠不齐。还有一些服务性供方, 其产品提供过程就是服务提供过程, 涉及法律风险多, 对顾客服务质量影响程度高, 对组织的服务成本影响大。因此, 实现良好的供方合作战略, 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能有效控制法律风险、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

4. 过程控制

物业管理企业在编制《过程控制程序》文件中要反映出对影响过程质量五个因素 (人、机、料、法、环) 的控制以及参照政府有关规定合理收费并定期向业主管委会汇报的承诺。对各类意外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也应有文件规定。

5. 顾客服务

扎实基础服务:物业管理基础服务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为顾客实现的服务内容, 是物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核心工作。因此, 在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扎实基础服务内容, 明确服务要求, 理清基础服务脉络和流程, 用严谨、高效的过程服务, 规避法律风险的发生。

6. 开发特约服务

物业管理行业应始终以顾客为导向, 持续把握和分析客户需求, 以满足客户持续增长的期望为使命。基础服务仅是顾客需求的低限, 而物业管理特约服务渲染着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 通过服务创新, 服务过程创新, 给顾客提供超越顾客期望的特约服务, 实现顾客持续的认同和追随。

四、坚持强调持续改进

对物业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应首先建立自我完善机制, 如按5.6管理评审、8.2.2内部审核、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等条款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文件化程序。企业应建立开放式的信息收集、沟通系统, 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和数据, 根据8.4条款“数据分析”的要求进行统计分析。企业应注意利用平时在各类检查活动、服务提供过程、内审、业主投诉等记录中的信息和资料, 分析服务的开展情况、水准、内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要求企业对员工提供适宜方法和手段的培训, 使每一个员工将服务、服务过程、体系改进作为自己的目标。在企业内部沟通中, 应确定改进的目标, 及时通报改进情况, 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提高、完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和质量成本控制, 保持和提高物业管理质量要求, 通过流程优化, 降低成本、规避风险, 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 建立企业质量文化, 凝聚企业质量文化氛围, 充实和丰富企业文化, 提高和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

对物业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应首先建立自我完善机制。“持续改进”要求企业对员工提供适宜方法和手段的培训, 使每一个员工将服务、服务过程、体系改进作为自己的目标。在企业内部沟通中, 应确定改进的目标, 及时通报改进情况, 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提高、完善。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 持续满足顾客期望的、潜在的需求, 持续保持顾客的高满足度、高认同度, 最终达到顾客的持续追随。C H F

参考文献

[1]张新峰.企业怎样搞好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J].安装, 2005 (4) .

[2]杨俊平, 龚爱民等.物业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金牌服务精英制胜技巧[D].黑龙江文化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4.1

8.矿山设备运行管理控制体系研究① 篇八

关键词:管理控制体系  设备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D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80-01

采矿设备的可靠运行对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设备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运行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矿是否能够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可靠的设备运行系统是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煤炭运行设备的现场管理关键在于保持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性,难度就在于及时,无遗漏的预防性维护。特别是在矿井投产初期,由于缺乏稳定的技术,可靠的井下机电设备维护,维护粗放、检修盲目,机电设备误时经常发生,使得矿山设备运行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随着企业规模快速发展,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专业技能欠缺、对设备驾驭能力不足的矛盾突显出来,而传统管理模式不能有效进行知识共享和经验分享。

1 管理控制体系构成

管理控制体系是指构成管理行为的计划、策略及奖惩的组合。管理控制系统是一个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该结构的形成表现出一定的决策结构,领导体制和信息结构。设备运行管理体系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1)如何实现设备全面的预防,计划性维护和配套的约束机制;(2)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2 设备运行管理控制体系的设计

根据矿山设备运行管理的现状,该文将“设备运行管理体系”分成三个体系,分别是建立“专家预警系统”;出台《通用设备准运管理系统》和编制《普通设备准运验收标准》。

(1)建立了“专家预警系统”:利用计算机,通过覆盖“计量器具检验周期管理”,“设备准运证周期管理”,“设备维修专家预警”,“关键元器件和电气试验提示”和“消防、漏电保护”等内容的“检验周期专家预警系统”从技术上弥补了人性化管理的不足和局限性”。

(2)引入“通用设备准运管理系统”:根据设备特性,团队分工,设备运行和运行时环境等设备进行分类编号,(证书编号会通过专家预警系统生成),规范设备检查和准运证的发出程序,明确准运证的管理措施,使之形成一个闭环管理机制。

3 工作流程

在安装后进行过程中,为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可根据设的不同的安装地点,由管理系统生成准运证号,人工据此认可准运证号码。不符合运行条件,根据验收单整改。复验时间,维修时间,测试周期由“专家预警系统”来完成,实现无缝的流程管理。

设备安全运行的辅助管理,强检设备,仪器仪表的检验,测试控制是通过做“专家预警系统”来实现。

“专家预警系统”,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人员每天录入的产量等更新信息,提前若干天和预警需要安排和开展的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人员到现场的次数,有效地避免了繁琐的日常核查管理项目。

4 关键技术及管理要点说明

4.1 专家预警系统

通过量化设备运行参数,然后利用计算机使用开发应用软件的VisualC++中,搭建“专家预警系统”管理软件,可以嵌入电子表格管理应用程序。使得预警系统报告自动生成,能够使工作安排更加标准化,避免遗漏和重复工作,使日常维护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开展,简化了管理流程。

“专家预警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电气试验规程》,《设备维护手册》,环境评估信息等基本数据的收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量化的日常工作,涉及面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现在可以在几个关键部分阐述。

(1)检查,验收更换周期的预警体系。

对于设备运行检验周期预警,系统根据当前设备(特种设备)验收时间(通用设备),结合更换周期生成准确的所有矿山在编设备的预检验,在预检验系统验收期间(通用设备),檢验或验收周期提示和警示。

(2)设备运行保养的提示预警。

根据设备的运行环境的,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安装地点,设定不同的维修时间,并设置在整个工作完成需要的工作量,及时安排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护和检修。

对于仪器强检周期的信息预警系统:时间根据当前检验时间结合检验周期,清晰,准确地生成所有的设备中运行的预检验时间。

4.2 《通用设备准运管理系统》要点

(1)首先,针对不同的设备使用地点、用途,结构和性质等划分设备的分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设备维护手册》、《设备管理制度》等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运行周期。

(2)是周期性地对运行设备依照标准进行现场验收,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反复验收贯彻制度、标准,普及设备完好标准。

4.3 《普通设备准运验收标准》的要点

来源标准:《煤矿安全规程》,《机电运输质量标准》,《操作规程》,《设备使用手册》等,以确保“普通装备准运验收标准“的实用性,相当于一套验收教材。管理人员在验收设备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是提高设备管理人,维修人员发现,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有效的加强了管理人的设备维护标准和理论学习的能力。

5 结语

这套包括“专家预警系统”,“准运管理机制”的煤矿设备运行管理控制体系,由于本身数据来于现场管理和生产数据采集,因此数据可靠性和针对性较强,使之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约束机制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通过反复地逐项检查设备,整改,维修等预警,能够非常有效的辅助矿山设备运行管理的工作,使管理工作更有目的,更有计划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淑娇.企业IT资产的管理控制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2] 马培赓.煤矿设备运行管理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2010(9):65-66.

上一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简介下一篇:双语文摘如何克服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