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精选12篇)
1.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一
(一)加强产地检疫工作
做好产地检疫是防止疫病蔓延的根本措施。我所将继续加强对乡镇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一是加强畜禽产地检疫管理,乡镇要切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本辖区内的产地检疫工作,严格执行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制度。二是所上业务骨干分成二组,加强对各乡镇检疫申报点的监督指导,确保检疫申报点工作正常开展工作。
(二)加强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管理
为规范我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养殖行为,强化畜禽养殖过程监管,推行科学养殖行为,促进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禽及其产品安全。一是要求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在调出调入畜禽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管理规范》、《云南省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开展动物检疫申报。二是将有计划和步骤的在全县推行使用云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制定的《云南省畜禽规模养殖场管理档案》。
(三)加强全县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进一步增强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责任担当,细化任务分工,扎扎实实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流向市场。要加强技术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查获的走私动物及冻肉制品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同时,加强日常巡查,监督生产经营者按相关技术规范及时处理病死畜禽,建立无害化处理档案,并履行报告义务。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普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非法抛弃病死畜禽和加工、出售病死畜禽产品等违法行为的认识,增强守法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落实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严格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把关,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要督促有关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实做到“四不准一处理”。认真抓好屠宰环节和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的落实,不折不扣地将国家相关补助政策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加强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登记工作
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加大对生猪收购贩运主体及生猪运输车辆车主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和生猪调运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增强从事生猪收购贩运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调运生猪的责任意识,为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及贩运主体信息登记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信息登记
加大工作力度,指导从事生猪收购贩运的单位或个人、自行运输生猪的.养殖场户和自行收购运输生猪的屠宰场等及时在“牧运通”内注册、登记基础信息,严格按照《云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关于进一步做好生猪运输车辆网上备案及监管工作的通知》(云动监(20xx)4号)要求,强化生猪运输车辆网上备案,确保辖区符合条件的生猪运输车辆和贩运主体信息登记全覆盖。
泸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0xx年11月24日
2.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二
1 建立专用档案时, 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电子档案, 保存在电脑或u盘里;纸质档案保管要有专用档案橱或档案柜, 根据档案应保存的年限妥善管理, 用标准的档案盒将各类档案分类归档, 分类建档, 项目齐全。并在档案盒正面和侧面贴上标签, 标注档案名称。一般分为:防疫档案、检疫档案、监督档案、畜牧业生产档案、畜产品安全档案、草原建设档案等几大部分。
2 有专业的统计管理人员
选素质高, 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当统计人员, 对村级防检疫人员报送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并将部分数据填报业务报表上报, 同时监督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规范建档, 符合规定要求, 与国家和国际接轨, 满足国家评估认证等工作需要, 确实做到行有迹, 查有据。
3 各种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3.1 防疫档案部分
免疫档案:详细记录各种畜禽的春秋集中防疫及补针的免疫情况和免疫卡存根。
防疫报表档案:防疫月报表, 季报表, 年度报表及春秋集中防疫报表, 周报表。
疫苗管理档案:包括各种疫苗领取发放台账, 报废及无害化处理记录。
疫情处置档案:记录疫情举报人, 电话, 内容, 发生地, 处置结果等。
防疫物资管理档案:各种防疫器材, 设备, 及易损耗物品出入库管理使用记录。
防疫员管理档案:记录防疫员, 检疫员的学习培训, 工资管理考核考勤的情况。
疫病监测档案:记录本辖区各种畜禽抗体检测信息及资料。
3.2 检疫档案部分
检疫报表档案:包括检疫月报表, 季度表表, 年度报表及各种数据。
产地检疫档案:报检记录, 产地检疫登记表, 引入动物检疫记录。
经纪人管理档案:记载辖区内经纪人的信息, 经营范围及畜禽种类。
交易市场, 屠宰场管理档案:交易市场临栏检疫记录, 宰前检疫记录, 产品检疫记录, 消毒记录, 及交易市场屠宰场的详细信息。
检疫证明档案:各种检疫证明领取发放记录, 畜禽标识领取使用证录。
3.3 监督档案部分
屠宰场监督档案:记录屠宰场的监督检查情况, 一般每月2次。
规模场监督档案:记录辖区内各规模饲养场的免疫, 检疫, 存出栏, 疫病监测等情况。
交易市场监督档案:记录辖区内各交易市场监督情况, 一般每月监督检查2次。
无害化处理监督档案:记录辖区内动物及产品及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的开展情况。
隔离场监督记录:记录每次隔离畜禽的具体情况。
种畜禽监督档案:详细记录种畜禽的来源, 去向, 及各种性能的生产情况。
饲料兽药经营场所监督档案:记录饲料兽药的来源, 有无瘦肉精等禁药物添加剂检测的督查情况。
区域所执法人员管理档案:记录检疫员, 协检员, 监督员, 防疫员的详细信息及考核考勤值班记录。
3.4 畜牧业统计档案
畜牧业生产统计档案:记录辖区内每月度畜禽各自然村存栏量, 饲养量, 出栏量及自繁引入动物数量, 和月度, 季度报表。防疫员巡查记录, 饲养户按月核查表, 畜禽分布定位数据采集表, 饲料兽药经营加工场所统计档案。记录辖区内饲料, 兽药, 生产加工经营场所的详细信息。
3.5 草原管理档案
记录草原建设面积、坐标点、草原分布、是否围栏、种草的密度及护草员的责任状、草原承包合同等方面的资料。
3.6 畜产品安全档案
瘦肉精检测记录、检查用药记录、对饲料添加剂经营单位的检查记录、无公害畜产品检查记录、对奶站的检查记录, 并做好监督管理档案。
3.7 文件档案
收集上级和本级政府下达的各种文件。
3.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动物;畜产品;卫生监督;肉品安全;保障措施
目前,我国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的现状已限制了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畜牧业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有大量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我国的畜产品在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处于劣势,出口形势非常严峻。虽然我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8%,但我国出口的肉类不到我国肉类总产量的1%,其主要问题是我国的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达不到要求。近几年来,猪肉中发现“瘦肉精” 引发的中毒事件,奶中发现“三聚氰胺”发生的污染事件,火腿中发现“敌敌畏”、鸡蛋中发现“苏丹红”等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群众食用畜产品造成了恐慌,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规范检疫程序的基础上,只有加强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监管力度,才能使肉品质量安全真正得到保障。食品安全包涵着肉品安全,肉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加强肉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 加强屠宰检疫
1.1 宰前检疫
宰前检疫是指进入屠宰车间之前实施的检疫,主要是对症状明显而宰后难于检出的患病或疑似染疫的动物进行检查,避免其进入屠宰车间,防止造成二次产品污染,影响肉品质量安全。其主要内容包括:
(1)查证验物:索取《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瘦肉精检测报告》。
(2)临诊检查:通过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主要观察动物的精神、活動等动态、静态、饮食表现,若发现可疑动物应当及时隔离。
(3)核对数量:验证核对动物数量,了解途中发病、死亡情况,并查验畜禽标识。
(4)严格消毒:消毒包括运输车辆出入消毒池消毒、卸车前带猪消毒、卸车后空车消毒。
(5)瘦肉精检测:待宰的生猪按20%抽样检查,采集尿样进行瘦肉精尿样检测。
经过宰前检疫,检疫合格的动物准许屠宰,不合格的动物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急宰、缓宰、销毁等处理,坚决杜绝不合格动物进入屠宰车间。
1.2 宰后检疫
宰后检疫是屠宰过程中实施的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中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主要任务就是发现处于潜伏期或症状不明显的早期患病动物,选择最能反应机体病理状态的器官和组织,通过视诊、触诊、剖检等手段,并遵循一定方法、方式和程序进行检查。宰后检疫一般包括头部检疫、体表检疫、内脏检疫、胴体检疫、寄生虫检疫、复检盖章、签发检疫证明等,必要时还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加强对寄生虫、兽药残留、瘦肉精等有害物质的检测,从根本上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经检疫合格产品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并在胴体上加盖肉检验讫印章。
经检疫不合格产品由官方兽医填写《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登记表》,现场监督指导货主或场方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规定的高温、盐腌等方法对病害肉尸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高温、盐腌、冷冻、产酸、发酵、工业化制以及销毁,杜绝不合格肉品出厂,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2 改善屠宰条件
商务部门要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的基础上,做好牛、羊、鸡、兔等动物的定点屠宰工作。同时,对规模小、条件差的屠宰场所要坚决关闭,坚持“压缩数量、关闭小型、扶持大型”的原则,认真做好科学规划,整合屠宰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健全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扶持和建设一批规模大、规格高、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一流屠宰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为社会提供安全放心的畜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开发国际市场,这也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条件和措施。
3 强化市场监管
各级兽医主管部门所属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制定市场管理制度,对市场交易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巡回检查,重点对上市产品查证验物,特别要对肉品专卖店、超市、储藏冷库的分割肉进行检查,核对检疫证明、检疫标识和进货票据及销售记录;对已进入流通环节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其产品实施补检;对证物不符、检疫证明失效的动物及其产品实施重检,并依照《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给予应有的行政处罚。
4 增强安全意识
近几年来,广东、上海“瘦肉精”发生中毒,北京鸡蛋中发现“苏丹红”,三鹿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等事件的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群众肉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动物饲养、屠宰、隔离、运输、经营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从业人员的培训,尤其是从事肉品监管的执法人员要重点学习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安全常识、管理规定等,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肉品安全知识和鉴别病害肉、注水肉、含“瘦肉精”肉知识,要让消费者知道什么是病害肉、什么是放心肉,从而提高消费者自我防范能力,教育规范生产者操作行为,增强经营者自律意识,真正把质量安全摆在重要位置,为保障肉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 加大执法力度
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卫生、工商、质监、畜牧、商务、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划定监管界线,明确任务,加大对市场的执法力度。畜牧部门要负责养殖环节的饲料、兽药使用情况以及生肉储藏的监督检查和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严厉打击抗检漏检和经营病害肉品的违法行为;商务部门负责屠宰场所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私屠乱宰行为;工商部门负责市场肉品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买卖注水肉等违法行为;质监部门负责水饺等肉制品企业肉品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使用不合格肉品的行为;食品药品部门负责饭店、宾馆等餐饮行业使用肉品的监督检查,保证肉品质量安全;卫生部门负责饭摊、零食摊及手工作坊肉品的监督检查。同时,各个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只有从饲养、运输、屠宰、加工、储藏、使用等环节实施全程监控,才能真正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4.动物卫生监督所个人工作总结 篇四
一、加强重点场所的检疫监管
为加强全市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保障我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市监督所制定监管措施,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一是重点检查养殖场的防疫条件及动物养殖生产是否规范,保证全市养殖企业安全健康生产;二是进一步规范动物出栏的产地检疫及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贩卖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发生;三是全面规范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工作,严禁屠宰、加工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其产品、及未经检疫或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20xx年市监督所采取例行性监督检查和联合检查机制共组织监督检查活动20余次,参加人员达80人次,检查养殖企业40余家、屠宰场10家、以及经营摊床、超市、冷库等场所,保障了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强化人员管理,确保全年工作有效开展
20xx年全市各级监督机构主要从3个方面强化人员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农业部“六条禁令”和检疫监督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的要求,规范检疫监督行为,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全面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各级监督机构根据各自监管场所,明确监管责任和目标,严格按检疫程序和标准落实责任,每个岗位责任人签订了责任状。紧紧围绕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同时各监督机构广泛征求社会评议,对监督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行为评议,通过社会评议,全面了解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形象等方面的情况,市监督所共收回监督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社会评议40余份,总体评价良好,这对我们下一步规范监督执法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严格按培训计划要求开展培训活动,通过观看《动物卫生监督质量教育宣传片》、采取集中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来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不断的学习,使我市的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理论素质有了更大提高,保障了日常监管和执法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动物经纪人的管理,11月29日市监督所组织开展了全市动物经纪人培训班,全市各屠宰企业的负责人也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就如何对动物经纪人的管理以及做好屠宰企业监督管理顺利交接等方面进行了宣传,这次培训参加人员达90余人。此外,全市各监督机构采取各种形式共举办宣传培训等活动18次,参加人员282人,宣传和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今后更好的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明确职责。
20xx年2月4日,XX县升泰肉品加工厂“事件”发生后,市监督所与XX县监督所及时展开情况调查,针对该厂的违法行为,市县两级监督机构认真进行了梳理。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检疫监管职责,全部及时的收回了检疫(内外)标志,内标收回536400枚、外标收回148904枚,全部上缴省监督所。
四、排查丢弃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进一步规范无害化处理设施
一是针对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3月17日我市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全面组织人员包括村防疫员等对辖区内的河流、道路两侧、养殖小区、村屯等地进行排查,特别对汤河水库、葠窝水库沿岸及太子河流域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出死亡鸽子8羽、狗4只、羊3只、猪48头、鸡6321只、其它动物产品2150公斤,全部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二是全面规范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根据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对所有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饲养场必须完成无害化处理防渗井建设,各(县)市区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的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排查和整治,对无害化处理设施不符合要求的21家饲养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改正。三是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根据省、市畜牧局的统一部署,在XX区2个养殖场先做试点,建起了2个无害化处理罐,全市21个养殖场在20xx年底前也必须完成无害化处理罐的安装和使用,在20xx年底前全市各养殖场必须完成无害化处理罐的安装,对新建的养殖场没有无害化处理罐等设施的将不予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五、加强病死动物整治,做好与相关部门的配合。
在20xx年3月至5月市监督所以及有关县区监督所配合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查获了5起违法屠宰加工病死动物的案件,抓获违法行为人30余人,已判刑3人,没收并无害化处理动物及其产品20余吨。市监督所对违法出售病死动物及不按规定处理病死动物的管理相对人进行了行政处罚,结案3件,罚款1800元。有效的遏制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食肉安全。
六、加强检疫监管,确保动物及其产品无疫安全
一是进一步巩固产地检疫工作,继续严格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完善检疫申报点的建设,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检疫申报点的基础上,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标准的检疫申报点,全面提升检疫申报点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严格检疫申报程序和制度,落实检疫员或协检员到场到户或指定地点检疫制度。截止11月份,产地检疫生猪28.7127万头、牛1.0403万头、羊1.6751万只、禽711.5164万只。二是规范屠宰检疫,严把动物屠宰检疫关,今年全市各级监督机构进一步加强屠宰检疫的规范化管理,严格依法执行屠宰检疫申报制度,对入场的动物必须待宰6小时进行检疫申报,驻场官方兽医受理检疫申报后,在宰前2小时实施宰前检查,经检查合格后,准许待宰动物进行屠宰,并收回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未使用瘦肉精保证书”,对屠宰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屠宰企业必须出具“瘦肉精”检测报告,官方兽医方可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对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决不许出场,保证上市动物产品安全。截止11份,屠宰检疫生猪23.3916万头、牛1.5680万头、禽1083.0808万只。1至11月份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及其产品107.83吨。
七、强化监督,巩固动物检疫监督基础
20xx年,全市各级监督机构进一步加大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目标量化考核管理的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一是深入开展例行性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殖环节的监管工作。使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养殖档案、各项记录,完善消毒、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养殖场下达了责令整改要求,全市各级监督机构对养殖企业共下达了责令整改40家。二是强化屠宰场的监管,今年以来,由于个别地区相继发生了随意丢弃病死动物及肉品加工企业违法行为的事件,市监督所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屠宰检疫行为,对每个定点屠宰企业下发通知通告,要求其严格按照通告履行职责,防止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三是完善追溯体系建设,20xx年全市能够正常使用的智能识读器只有40左右个,上传信息总数5151条。全市20xx年申请耳标猪170000套、牛45500套、羊55000套;签收猪170000套、牛45151套、羊54459套。四是加强全运会期间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工作,在8月份,对供全运的3头牛、25只羊、140只肉鸭、1300斤鸡蛋所涉及的4家企业由各管辖的监督机构进行从产地、运输到屠宰全过程的监管押运,实现全过程监管链,保障了全运期间动物及其产品无疫安全。五是做好“两病”扑杀工作,20xx年全市检出两病奶牛56头、羊57只,全部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八、规范执法行为,开展案件评查工作
一是全市各级监督机构严格按照省市《病死动物及其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加大了对违反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案件查处力度,重点以屠宰加工、流通和仓储等环节为切入点严厉打击非法处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违法行为。到11月份全市各级监督机构共查处违法案件114件,罚款金额4.3808万元。二是为切实加强行政执法办案过程规范化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案卷制作质量,减少和避免错案发生。市监督所于8月19日开展了我市上半年执法案卷评查暨执法案卷制作培训活动,这次活动,除市本级全部案卷参加外,各县(市)区各抽调2个案卷参加评查。从主体、程序、文书、案卷装订等诸多方面认真开展评查工作,同时就案卷的制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已案讲卷。从总体情况看,各监督机构能做到执法主体合格,对象准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适用正确,程序合法。但也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通过案卷评查,认真总结了经验,找准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规范内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九、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动物诊疗行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我市各级监督机构开展了动物诊疗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此次整治活动涉及2个县区10家动物诊疗机构。重点对动物诊疗许可证和兽医执业注册、医疗废弃物处理、职业兽医管理、制度建立、档案记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在清理整顿活动中共收缴《XX省执业兽医证》15个,在10家动物诊疗机构中有《国家执业兽医证》的11人。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诊疗机构记录不全,病志、处方签填写不全;检查人员对当场发现的违规现象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
十、全面开展动物卫生监管信息追溯平台建设
5.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五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动物卫生监督所年终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半年来,我所在农业局党组、畜牧兽医局党支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履行部门职能职责,贯彻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省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全所干部职工围绕年初签订的量质化目标工作任务,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全面进行依法管理,使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日益完善,现已形成以产地和屠宰检疫为基础,市场检疫监督为保障,相互促进、层层把关的动物卫生监督新格局。上半年,全市共产地检疫生猪15.418万头,牛羊1.056万头;屠宰检疫生猪18.2336万头,菜牛、羊1.234万头;监督检查禽类246.945万羽,动物产品1084.68万吨,共检出病害猪0.0152万头,病害牛羊0.0062万头,病害肉类2.43吨。主要做法
一、坚持学习教育,提高全所干部职工素质。
动物卫生监督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也是一项业务技术工作,学习是掌握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学习不放松,始终坚持每双周周四上午集中学习的惯例,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今年,特别加强了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和“增强执行力”、“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在掀一轮发展新高潮”等专
题活动的学习,通过这种制度的长期坚持,使我市广大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法律、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二、加强动物防疫,控制动物疫病流行。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关系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声誉,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2019年,我们在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进一步加强对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特别是五月份以来,更注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根据省政府、省局文件要求,进一步的加强了各个检疫环节的监管。一是严把生猪进、出(屠宰、养殖)场关,做好进、出场生猪的查证、查标工作,对无规定检疫合格证明及免疫耳标的生猪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对进、出场(屠宰、养殖)生猪体温的测量工作,对进、出场的生猪逐头测温,发现体温异常的,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三是对病死猪, 严格按照“四不一处理”的要求,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是对屠宰检疫及市场检疫时发现的未经检疫和病害的生猪及生猪产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的控制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三、狠抓动物卫生监督,保证肉食品质量安全。
1、加强法制宣传。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面向社会各阶层,涉及面广,难度大,切实加大宣传,增强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动物防疫法》,增强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法制观念,我们加大了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半年来,全市先后组织了10余次大型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把动物卫生法律、法规宣传牌、动物产品病料标本、检疫标识识别方法、检疫挂图等实物摆上咨询台,发放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材料2万余份,提供广大市民咨询服务2.5万余人次,出动宣传车50余台次,悬挂宣传标语50余条。在宣传的同时,还邀请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真正做到了“电视里有影,电台里有声,报纸上有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为依法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减少了工作阻力,不仅提高了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树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形象。
6.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六
为了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指标任务,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和去年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全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序发展,初步制定2012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在2012年,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照省、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布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树立预防性和常态化监督理念,大力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标准化建设,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明晰监督对象、内容、目标,全面落实,定点、定区域监管责任制和定期例行检查制度;大力加强行政执法和内部监察,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二、强化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工作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只有抓好产地检疫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动物疫病的源头控制。2010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一是推进和规范产地检疫报检点地设置,明确报检点管理区域和检疫人员,坚持报检点值班制度,提高服务意识,促进产地检疫率全面提高。二是严格执行凭畜禽标识和有效的免疫证明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制度,凡没有免疫证明和畜禽标识的一律不予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加强日常检查,并将检查范围延伸到乡镇、村兽药经营户。
六、强化流通环节监督检查
流通环节是病害动物产品从产地进入餐桌的重要渠道,为确保全县人民食肉安全,2012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将按照省、市、县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一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冷库、超市、生肉销售点等动物、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对县城区销售的肉类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二是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经营者做到凭证入库、亮证经营。三是加强全县动物及动物产品经纪人的监管。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动物产品违法行为的专项活动,对从事经营、加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违法行为的黑窝点从严、从快、从重予以查处和取缔,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七、切实抓好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要大力推进规模饲养场和养殖户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抓好二维码耳标佩戴监督管理,要加强二维码耳标的网上申领、审核、签收、发放管理工作。加强识读器使用管理工作,今年21个有IC卡的识读器要启动使用。做到每台识读器年内都有上传信息数量,强化定点、定期信息报送管理,上报省市的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容报送相关信息。
八、强化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定期例行监督检查制度
县、乡、村都要建立定期例行监督检查制度、检查结果通报制度,跟踪整改督办制度,监督检查档案管理制度,重点监管对象定点跟踪监管制度,完备处理处罚记录档案,村级动物防疫员对辖区实行每周全面细致检查1次,乡镇站对辖区内管理相对人和村协检员工作每2周例行检查一次,每月全面细致检查1次。县所每月例行检查一次,每2月全面细致检查1次。今年例行检查也要延伸 每个乡镇。
(二)加强行风建设
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强化督察、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和责任追究体制和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行风建设自查和不定期明察暗访活动。对只收费不检疫、检疫不出证、继续使用旧证、转让出卖检疫证章标识、违法拦车、违法查证验物、乱收费、滥罚款等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处理。
(三)强化队伍建设和防疫法宣贯工作
强化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真抓实干的工作行风建设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的监督执法队伍,要大力提升监督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力争做到能监督、能检查、能办案、能应诉,必须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义务。
7.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充分认识动物卫生监督和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将动物卫生监督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来抓,全面加强动物卫生监管,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 提升动物卫生监管能力,关键靠加强领导。
动物防疫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湖南对外形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经费保障、能力建设、责任落实和监督检查,全面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将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列入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畜牧兽医部门要严格落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做到严要求,严管理,严监督,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2 提升动物卫生监管能力,基础是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
只有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公正廉洁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队伍,才能实现执法的规范化、法制化,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水平。风起扬帆正当时,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东风,要不懈努力,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争取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建立健全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独立银行账号、符合执法主体资格的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区域、乡镇派出机构,明确动物检疫和监督执法定岗定员、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开展全员培训、执法后评估和案卷评查,力争使全省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法制观念进一步加强,人员素质大幅度提升,工作能力全面增强。要充分发挥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官方兽医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保一方平安。
3 提升动物卫生监管能力,重点是落实养殖、经营、运输企业主体责任。
8.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八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执法不规范,质量不高
一方面,因执法队伍中有些执法人员文化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修养不够,在执法过程中不按程序出具执法文书,不按规范检疫,只收费不检疫的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设备设施不全,技术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着执法质量。目前,基层动物卫生执法人员基本上还是靠体温计、检疫刀等简单的检疫工具进行感观检查,只能检出症状明显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对多种传染病混合感染情况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错过防控最好时机,很有可能会造成某种传染病的爆发,给社会带来危害,且严重影响执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2.对相关法律了解不足
执法人员对动物防疫主体法律以外的法律、法规相对生疏,忽视违法行为人从轻、减轻和免予处罚情节。因为法律法规或条款适用不当而导致行政诉讼败诉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不仅妨碍了执法工作,还破坏了动监形象。
3.市场监管不力,销售私宰肉屡禁不止
有一些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的动物检疫员,缺乏责任心,对上市的生猪肉监管不力,或者为了谋取私利,只收费,不检疫,只要缴费,就可进入市场。再加上农村地区屠宰量少,经营分散,检疫执法成本过高,支出超过应收取的检疫费,使检疫监管工作难以很好的进行等等,导致私屠滥宰未经检疫的生猪肉仍不断的流入市场,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4.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威摄力不够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人员没有实行强制手段的权力,不能震慑违法者,这很大程度上纵容了违法者,助长了其嚣长气焰。在实际动物卫生监 督执法工作中不配合执法工作,甚至殴打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使动监执法难以进行。
5.执法过程中的“特例”现象,造成执法不严
人情网似乎无处不在,又“神通广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人情网”也是难关,再加上有些执法人员对法律学习掌握不够,没有形成“有法必依”的法律意识,好多时候因人情关系而放宽执法标准或降低处罚力度,造成执法不严。这些因人情而制造出来的特例,不仅降低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而且会造成人民群众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不信任,甚至抵触,增加执法的难度。
6.群众思想认识的偏差
由于对有关动物防疫和动物疫病的有关知识宣传不够,群众对动物疫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有关法律了解不充分,加上一些执法人员不良的执法行为,造成部分群众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不理解,不配合。
二、对策措施
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执法素质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建立从上到下的目标责任层层约束机制,如果执法人员在执过程中出现知法犯法情况,要严格追究第一责任人和主管负责人的责任;另一方面要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定期组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素质培训,实现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2.规范定点屠宰,做好市场监管
全面清理整顿定点屠宰厂,对不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的定点厂取消其定点资格。按照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的原则,开设定点屠宰场。加强对定点屠宰场的管理,增加资金投入,配备先进的疫病监测诊断仪器,逐步提高定点屠宰场的服务水平,保证生猪定点屠宰的质量。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确保肉食品卫生安安全。
3.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投入,保障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顺利开展。一是加大执法设备的投入,改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配备,配置先进、准确、快速的检测诊断设备,保障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二是在使执法人员工资的同时,还要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日常执法费用和培训费得到保障,确保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的关键是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各部门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知识的培训,严格考核,以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检疫监督执法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4.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相关执法部门的密切配合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促进执法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威摄力以加大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力度,最终实现动物产品安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这一目标。
5.加强动物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9.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九
2016年一四二团兽医站力争在2015年工作的基础上做出新的突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上做到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做到无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动物防疫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016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求依然按照国家农业部制定的标准,牛羊实行一年3次集中普免,猪实行跟胎免疫,集中免疫时间定位春防3月10日-4月10日为期一个月,夏季防疫时间定为6月1日-6月30日,秋季防疫时间定为9月20日-10月20日,要求做到全团不留死角,保证免疫密度100%。
二、养殖场定期考核
2016年每季度对全团各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合作社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对养殖场的兽医、育种员及职业经理人进行量化考核,评选典型,奖优罚劣。时间初步定为4月、7月、10月、12月底,具体时间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制定。
三、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工作
认真学习《暂停收取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费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针对这一文件,组织相关人员研讨不收费后如何出证的问题,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我团的检疫申报模式,不要求一味地提高报检率,要控制检疫出证率,确保所有持证的动物,均为依法饲养,符合检疫出证标准的动物。
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我团已于2015年11月20日起开始实行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暂停收取费用,检疫出证的人数必定增加,经营动物的商贩也必定会持有检疫证明,所以,2016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重点工作将放在对集贸市场上贩卖动物的监督检查,发现未付检疫证明的将重罚。
五、两病防控工作
2016年两病检疫工作全部严格按标准执行,每个养殖场的梁冰检疫由兽医站人员亲自操作,不准兽医代劳,结核检测全部使用一次性卡介苗注射器,在牛左侧颈中部上三分之一处进行刮毛消毒,注射,3、4、5连续三天判定结果,结果出来后交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单。检测时间定为5月及10月
六、兽医实验室建设工作
按照国家实验室验收标准,准备实验室资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标准进行实验室检测工作,严肃实验室纪律。
七、养殖场、屠宰场监管工作
每年定期对养殖场监管监察4次,分别在4月、7月、10月、12月底,随养殖场考核一同完成,每月不定时间对养殖场、屠宰场及交易市场进行一次监管监察,对养殖场、屠宰场进行一次无害化处理专项检查。
八、宣传工作排版印刷《布病防治手册》、《结核病防治手册》、《动物产地检疫明白纸》、《畜禽无害化处理明白纸》等各项文字材料,利用赶集日及重大节日时间,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开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草原法》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印刷资料,利用广播、电视、led大屏、报纸、宣传栏等媒介宣传畜牧兽医的相关政策及法律。
九、草原防火防灾工作 对山区草场进行防火、防鼠、防蝗工作,计划开展时间为8-9月,确保山区草场及牲畜安全。
十、教育培训工作
坚持每月例会制度不放松,每月18日召开兽医、连级防疫员、职业经理人培训教育活动,会上各养殖场总结本月工作,介绍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学习上级文件精神,部署下一步工作; 12月份利用农闲时间对全团畜禽养殖户进行为期一周的动物防疫、疾病防治等知识的培训;兽医实验室每月进行一次集中的理论知识学习,考核实验操作一次。
十一、其他工作
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完成30米卫生区域的积雪清理,做到下雪就是动员,雪停就是命令,必须及时清理,不得拖延,小雪当时清理,中雪24小时内完成,大雪48小时内完成;春秋两季完成3块工地的植树造林、除草平埂工作,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4月-10月,每月27-28日对6亩地的环境卫生区进行除草、松土、平梗工作。
具体工作按月分解
1月:主要针对检疫不收费问题进行座谈会形式的研讨,形成书面形式的试行方案,试行畜禽养殖户报检制度;两节期间安全值班;加强两节期间屠宰场监管工作;完成各项工作的部署;与各单位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制定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2月:做好春防物资及应急储备物资的储备工作,为春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基础工作;对全站兽医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开展科技培训专题活动;对全团饲养工、兽医进行职业技能职称评定; 3月:春防计划3月5日开始,25日结束,牛羊带标率要达到100%,生猪要求出栏戴标。
4月:执法联动月,养殖场第一季度检查考核,实验室进行免疫抗体效价检测;迎接师动物防疫工作考核,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5月:两病检测,草原普法宣传,制定草原禁牧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考核,屠宰场专项检查。
6月:对全团牲畜进行第二次强制免疫,进行半年工作总结。
7月:开展“瘦肉精”监测;对市场、屠宰场及各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义务植树造林;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第二次集中检查。
8月:对全团牲畜规模化养殖场进行随机采样,进行第二次免疫抗体效价测定;完善实验室工作。
9月: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技能考核,培训;进行三品一标的认证。10月—11月:开展第二次“两病”检疫;
12月:对全团兽医技术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发放动物防疫补贴;进行个人工作述职、干部工作考核;草原奖补;下半年工作总结及全年工作总结,制定下一工作计划。2016年人员分工 站长:周林
负责单位的全盘工作,使防疫、检疫和监督工作正常开展,杜绝事故的发生,抓好单位的经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逐年提高,强化责任制的落实,负责全体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营造一个团结、向上、有集体主义思想的团队,完善培训、考核、奖惩制度以及人员招录制度,建立一支政治硬、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检验员兼报帐员:刘海霞
负责财务报帐工作,收费管理,财务监督,实验室管理及检验员工作,环境卫生,实验仪器及固定资产,职工档案绩效考核,工作移交盘点,应收款回收,职工福利,收费许可证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年审,档案管理,年终决算等。检疫员:李世震
负责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卷整理,兽药的采购与销售,库房管理,布病结核检疫及产地检疫出证,过敏死亡,两病检疫无害化处理,基础资料整理,三品一标申报认证,一村一品农产品申报认证,畜牧业发展项目申报项目书编制及考核验收,兽医实验室检测,商务部报篇二:动物卫生监督所2016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 动物卫生监督所2016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
按照中共xx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xxx的实施意见》,xx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贯彻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法,努力推动全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法治意识,扎实推进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加强单位法制教育,夯实法治创建基础。
认真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实施条例重点学习,推进全体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积极组织落实党支部小组学法、每周例会学法、业务骨干开展法治专题讲座等活动,努力提高全所人员的宪法意识和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落实全体干部职工专业法律知识学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基础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二、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努力开创全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工作新局面。充分利用“xx市动物卫生监督网”及政府信息公开平
台等多媒体载体开展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息息相关的法治教育活动,丰富内容、创新途径,积极提高普法内容的宣传频率和覆盖面,进一步推进以《动物防疫法》为主题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
充分利用我所举办的定点屠宰场监管、肉品品质检验、跨省调运监管、动物检疫、动物卫生监督“痕迹化”管理及医政药政等方面的培训会,对全市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并以“提素质、强能力”行动为契机,加强制度建设,使全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者增强行业责任感,保障畜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
三、深入服务功能,推进普法宣传下基层。
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组织业务骨干和青年普法志愿者,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日、科技之春活动、春秋两次动物防疫、“瘦肉精”专项监测以及每季度专项检查活动等,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法律下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展板、设立咨询台、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与畜牧业生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及公共卫生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群众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同时,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务必使宣传普法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篇三:动物卫生监督所2010年工作计划 动物卫生监督所二〇一二年工作计划
为了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指标任务,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和去年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全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序发展,初步制定2012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在2012年,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照省、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布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树立预防性和常态化监督理念,大力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标准化建设,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明晰监督对象、内容、目标,全面落实,定点、定区域监管责任制和定期例行检查制度;大力加强行政执法和内部监察,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二、强化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工作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只有抓好产地检疫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动物疫病的源头控制。2010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一是推进和规范产地检疫报检点地设置,明确报检点管理区域和检疫人员,坚持报检点值班制度,提高服务意识,促进产地检疫率全面提高。二是严格执行凭畜禽标识和有效的免疫证明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制度,凡没有免疫证明和畜禽标识的一律不予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三是对购进的动物也要严格监管,对购进的动物必须隔离观察大动物45天,中小动物30天,才能进入饲养场地。
三、强化屠宰检疫
四、强化饲养环节的监管
以规模饲养场、养殖户为重点,加强对动物饲养场所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进行严格处理。
五、要加强兽药的监管工作加强日常检查,并将检查范围延伸到乡镇、村兽药经营户。
六、强化流通环节监督检查
流通环节是病害动物产品从产地进入餐桌的重要渠道,为确保全县人民食肉安全,2012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将按照省、市、县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一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冷库、超市、生肉销售点等动物、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对县城区销售的肉类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二是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经营者做到凭证入库、亮证经营。三是加强全县动物及动物产品经纪人的监管。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动物产品违法行为的专项活动,对从事经营、加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违法行为的黑窝点从严、从快、从重予以查处和取缔,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七、切实抓好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要大力推进规模饲养场和养殖户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抓好二维码耳标佩戴监督管理,要加强二维码耳标的网上申领、审核、签收、发放管理工作。加强识读器使用管理工作,今年21个有ic卡的识读器要启动使用。做到每台识读器年内都有上传信息数量,强化定点、定期信息报送管理,上报省市的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容报送相关信息。
八、强化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所有证章标志的领取、保管、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建立健全证章标志的领取、保管、发放、使用、报废、库存等相关环节管理办法、制度、措施、记录,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证章标志都能追溯到具体责任机构。在使用票证时坚决杜绝只开票不收费、只收费不出票的现象。
九、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实行责任追究
要加大内外监察力度,严厉打击、严肃处理内外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加大内部监察力度,对存在不作为、监管不到位等重大监管责任问题的要追究法律行政责任。对不按规定引入动物、不按规定申报产地检疫、不按规定对病死动物实施无害化处理、不按规定屠宰、加工、经营病死动物的行为要坚决查处。按照省市要求,要建立推行案件复审制度,确保案件处理,处罚的合理性、合法性、公正性。
十、加强执法体系自身建设(一)强化制度建设
1、完善岗位监管责任制
县、乡、村必须建立健全、定点、定区域岗位责任制,乡、村按区域、规模饲养场、屠宰场、市场等按点明确责任区域、责任对象、责任事项、责任目标、责任人员。确保岗位责任制度落实到位,岗位监督工作执行到位。
2、严格执行定期例行监督检查制度
县、乡、村都要建立定期例行监督检查制度、检查结果通报制度,跟踪整改督办制度,监督检查档案管理制度,重点监管对象定点跟踪监管制度,完备处理处罚记录档案,村级动物防疫员对辖区实行每周全面细致检查1次,乡镇站对辖区内管理相对人和村协检员工作每2周例行检查一次,每月全面细致检查1次。县所每月例行检查一次,每2月全面细致检查1次。今年例行检查也要延伸 每个乡镇。(二)加强行风建设
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强化督察、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和责任追究体制和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行风建设自查和不定期明察暗访活动。对只收费不检疫、检疫不出证、继续使用旧证、转让出卖检疫证章标识、违法拦车、违法查证验物、乱收费、滥罚款等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处理。
(三)强化队伍建设和防疫法宣贯工作
10.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十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业务工作
(一)定计划,确立全年业务工作目标
年初,经监督所支部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讨论,按照省动物卫生监督目标管理责任书及市局工作要求,制定了《20xx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要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机制,突出监管重点,提出“五化八抓”的工作目标,即:产检申报网络化、屠宰检疫程序化、票费管理制度化、执法监督规范化、学习培训考试考核经常化;抓“十有”建设,提高动物科技水平;抓产地检疫网络建设,提升产检申报比例;抓屠宰检疫规范,提升检疫质量水平;抓执法程序规范,提高依法执检能力;抓检疫人员职责规范,严格执行“十不准”规定;抓监督稽查方案制定,提升防疫监督质量;抓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抓制度效能建设,提升部门良好形象。
(二)强根本,巩固动物检疫监督基础
1、继续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年初分别与各乡镇畜牧服务中心、防检分站签定饲料兽药、防疫检疫、畜产品安全等监管责任状,各经营单位法人代表为畜产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与全市各规模养殖企业、重点经营户、重点经营场所签定畜产品安全工作责任状,并提出“三重”(即:重点经营户、重要养殖场、重点经营场所)监管必须达到抽样抽检率100%、检测合格率100%的目标要求;与单位干部职工签定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按照省局及相关部门要求,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任务量化,责任到人,做到谁分管谁负责,任务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
2、切实规范屠宰检疫程序。强调各定点屠宰场“严把三关,搞好四项登记”,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的规定;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由市畜牧执法大队负责查处无证经营、偷逃检疫、病害肉品交易、白条肉上市等违法行为以及检疫人员违反“十不准”规定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遏制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和消费市场,夯实“放心肉”工程基石。
3、强化畜产品安全监管模式。一是规范监督行为:对所有饲料兽药经营户实行年度登记备案制度;要求所有相关经营户“十有五上墙”;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信箱电话并实施产品责任事件追溯制度。二是强化执法检查:坚持深入开展“周查月检”的定期巡查制度;坚持送省检测与自主检测相结合的抽样检查制度;坚持从严监管重点区域、重点经营户、重要经营场所的重点督查制度。三是加大立案查处力度:到目前为止,已立案查处逃避检疫、无证经营、销售假劣饲料兽药等违法行为4起。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上半年主要立足于“3·15”双汇瘦肉精事件后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成立了整治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乡镇站长、规模养殖场瘦肉精专项整治会议,对全市50头以上养殖场户实行了地毯式抽样检测,并在产地检疫中实行了检疫员“一岗双责”式的瘦肉精快速检测检疫模式,将全市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4、巩固“十有”建设成果。一是检疫室“十有”建设。为了提高检疫质量,促进程序检疫,2、4、6月份先后3次组织专班督导、检查检疫室“十有”建设情况和屠宰检疫开展情况。二是饲料“十有”建设。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等文件精神,我们在先期印发《饲料
11.人所不及的动物“超感觉” 篇十一
动物界的视力冠军非鹰莫属。鹰能够在几百米之外看到一只蜻蜓,在几千米的高空看到地面上的小鸟、老鼠,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有人这样比喻:如果人有鹰这么好的视力,我们就可以在30米远的地方读报纸了。
视觉器官—眼睛
眼睛是最重要的感官之一,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传递给大脑中枢后,由大脑做出决策。绝大多数动物是通过眼睛感知周围的信号,这些信号包括光线、色彩、图案、动作姿态、物体大小等;极少数生活在特定环境的动物眼睛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丧失视觉功能。
昆虫:单眼、复眼大有不同
昆虫有单眼和复眼两种眼睛。单眼一般为卵圆形,结构极其简单,只不过是一个突出的水晶体,内部是一团视觉细胞,只感光不呈像。复眼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晴紧密排列组合而成的。每个小眼晴可以接受单一方向的光信号刺激,形成点状的影像。每只小眼睛又都自成体系,各自具有屈光系统和感觉细胞,只有通过每只小眼睛的组合,才能看到完整的物体。
鱼类:正版的“凸鱼眼”
鱼类的眼睛与人类的差不多,但是没有眼睑和泪腺,其晶状体的曲度不能调节,只能看到眼前的物体。鱼的眼球很大,多凸出,所以视觉范围很宽。尽管都是生活在水里,但是不同水层的光线强度不同,鱼的眼睛长得也不尽相同。光线在水深100米以下就消失了,因此生活在100米以下的鱼类大都长着大大的眼睛,有更多的视觉细胞,能感受微弱的光线。
陆生脊椎动物:眼睛各具特色
在陆地上生活环境复杂,眼睛对动物更为重要。蛙类有一副透明的眼睑,它不停地眨眼是为了保持眼睛的湿润。变色龙的眼睛结构很独特,两只眼睛凸出,能同时或各自单独左右转动180度,各自分工注视前后,既有利于准确判断前面的捕食距离,又有利于逃避后面的敌害。灵长类动物的眼睛长在面庞上,同时朝向前,因此灵长类动物的视觉影像是立体的,例如白头叶猴通过立体视觉可以准确地判断空间位置,飞跃悬崖。
穴居动物有眼睛吗?
长期生活在地下的动物是见不到光的,视觉对这些动物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它们的眼睛要么退化,要么消失。比如,在地下河里有不少新种鱼类,它们的眼睛完全退化了。长期生活在地下的鼹鼠,因为光线的暗淡,视觉的功能逐步退化,眼睛变小,几乎成了摆设。生活在黑暗环境中的蝙蝠也和鼹鼠一样,虽然还长着眼睛,但是已经没有视觉的功能了。
夜行性动物的神器—视杆细胞
到了晚上漆黑一片时,昼行性的动物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而夜行性动物的视觉却非常清晰。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是因为昼行性动物的视网膜上长着视锥细胞,而夜行性动物长着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是在强光下产生反应的,而视杆细胞是在弱光下产生反应的。
听觉器官—耳
耳是动物感知外界声波,然后通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做出判断并行动的器官。此外,耳还有感知方位和平衡的作用。人类耳朵的结构是最完善的,包括了内耳、中耳和外耳三部分,来自外界的声音沿着外耳道、骨膜、听骨链、半规管淋巴液、耳蜗,再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听觉。
昆虫:耳朵位置千差万别
昆虫耳朵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的中耳和内耳部分差不多,但形态和构造完全不同。此外,昆虫耳朵生长的位置也千差万别,比如蝗虫的耳朵是长在腹部第一节的两旁,蚊子的耳朵长在触角上,螽斯、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足的小腿上,飞蛾的耳朵长在胸腹之间,蝉的耳朵长在腹部下面。
nlc202309082037
鱼类:隐藏的耳朵
鱼类的耳只有内耳,缺少中耳和外耳。在水环境中,声音直接穿过鱼的身体,由位于头部的内耳感知声波的振动。鱼类的耳朵还与鱼鳔相连,可以通过鱼鳔收集水中的声波。
陆生脊椎动物:大耳郭有助于预判危险
两栖动物的耳朵很明显,都在眼睛的后面,骨膜是最外的结构,声音直接传到骨膜,再通过听骨链传到耳蜗。所以,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只有内耳和中耳,没有外耳。不过,爬行动物在骨膜外有一个短短的外耳道,露在外面的是一个小孔,只是没有耳郭而已。哺乳动物的耳朵是最完整的,包括了耳的三个部分。耳朵最大的动物非大象莫属,当然,兔子的耳朵也不算小。应该说,生活在草原环境的哺乳动物,它们的耳郭都比较大,因为草原上更加危险,发达的听力有助于它们尽早预判到危险,能及时逃避天敌的捕杀。
长着奇大耳郭的小猴子
一般情况下,出生时动物的耳郭较小,随着年龄的增大,耳郭逐步长大。但是,生活在我国南方石山地区的白头叶猴的幼崽,一生下来就长着一副奇大的耳郭,十分引人注目。
听觉之最—枭
鸟类跟爬行动物相似,也是没有耳郭的,但是鸟类收集声音的方式可以通过转动灵活的脑袋得以弥补。在动物界里听觉最发达的属于枭形目的鸟类,它们可以凭听觉抓住雪下的老鼠。
嗅觉器官
嗅觉是动物感受气味的器官,很多动物通过灵敏的嗅觉进行交流。比如飞蛾和蝴蝶雌雄个体分泌的性外激素,成年大熊猫雌雄个体的信息沟通等,都是通过嗅觉器官完成的。相对于眼睛和耳朵,嗅觉器官的结构更为简单。人类的嗅觉器官是鼻子,鼻腔内分布有丰富的嗅觉细胞,气味进入鼻腔后刺激了嗅觉细胞,嗅觉细胞的轴突形成嗅神经,嗅神经进入嗅球,传达到神经中枢后产生反应。
昆虫:靠触角来“闻”气味
对于昆虫来说,觅食、求偶、寻找产卵场所等行为都依赖嗅觉。同种昆虫的雌雄之间,会通过性外激素进行交流。昆虫绝大部分的嗅觉感受器位于触角,换言之,昆虫主要是靠触角来“闻”气味的。其中,羽毛状的触角是最发达的嗅觉器。
鱼类:鼻孔有两对
鱼的嗅觉器官鼻孔有两对,其下方是鼻囊。水从前鼻孔进入鼻囊,再从后鼻孔排出。水流经过时,水中的气味会触发鱼的嗅觉神经细胞产生嗅觉。
陆生脊椎动物:鼻子可作觅食定位器官
从两栖动物开始,动物的嗅觉结构就几乎没有太多的变化,它们的嗅觉由特殊的鼻子完成,外鼻孔与外界空气相连,内鼻孔与咽喉相通,鼻孔不仅是嗅觉的器官,还是呼吸的器官。嗅觉发达与否与鼻腔内嗅觉细胞的多少密切相关。大多数鸟类由于长期的飞行生活,嗅觉出现退化,只有少数例外,例如兀鹫依靠嗅觉寻觅腐肉为食,澳大利亚的几维鸟依靠发达的嗅觉搜寻地下蚯蚓为食,鼻子已成为它们觅食的定位器官。
洞穴动物:不同寻常的立体嗅觉
在黑暗的地下环境里,光线完全消失,四周缺少声音,动物感知外界环境主要靠嗅觉。美国科学家发现,鼹鼠具有不同寻常的嗅觉,能够辨识立体空间方位的不同食物气味,是目前发现的第一种具有立体嗅觉感的哺乳动物。
触觉器官
触觉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动物以触觉来认识生活环境及其变化,触觉器官遍布全身,比如人的皮肤就分布了很多触觉器官,依靠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能产生感觉。触觉器官是最简单的感觉器官,它是特定神经细胞的末梢。
很多无脊椎动物,如水螅、水母、海葵等有触手,海葵的触手是其主要的感觉器官。昆虫的触角就是最典型的触觉器官。在混浊的水流里,视觉失去了功能,鲶鱼靠它嘴旁的肉质触须来探索食物和避免碰撞。龙虾在水下的缝隙中,伸出长长的触须,扩大它们的知觉领域。哺乳动物如老鼠、老虎、狮子等的嘴角长着比毛发更硬的触须,就是它们的触觉器官,触须的长度恰好能帮助动物穿过狭窄的空间。
动物拥有的“第六感”
侧线
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和水生两栖动物,除了具有常规的五官之外,还在身体的两侧中轴处各有一排特殊的鳞片,每枚鳞片上都有一个小孔,小孔直通里面的神经,这是它们特有的感觉器官,称为侧线。侧线可以感知水流的速度和方向,还具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
颊窝
爬行动物中,有一类有剧毒的蛇,如蝮蛇和蝰蛇。它们除了具有常规的五官之外,头部两侧在鼻孔与眼睛之间各有一个凹下似漏斗形的感温器官—颊窝。颊窝里有一层很薄的膜,对热非常敏感,能感知周围千分之几摄氏度的变化,附近任何物体的温度,只要比颊窝所处的温度稍微高一点,就能引起蝮蛇和蝰蛇的反应,非常灵敏。
从动物感官获取灵感的仿生学应用
与其它的动物不同,人类向来就善于观察自然,学习自然,师法自然,从而诞生出仿生学这门学科。人类从动物感官上获取灵感,制造出很多为人类服务的科技设备。
1.照相机
无论是多么复杂的照相机,都是模仿动物眼睛的成像原理而制成的。在此基础上,模仿鱼类凸出的眼睛制造出超广角的鱼眼镜头,拍摄出特殊的照片效果;模仿昆虫的复眼制造出蝇眼镜头,一次拍照可得数千张照片,把物体的每个角落都拍得清清楚楚。
2.雷达
监测飞行器离不开雷达,雷达就是模仿蝙蝠回声定位原理制造出来的。在漆黑的夜晚,蝙蝠依靠复杂的鼻翼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物体后返回,被耳朵接收,然后传入中枢神经产生感觉。
水生哺乳动物可以放出声纳,探知水中的物体,其原理与蝙蝠的回声定位类似。人类通过模仿制造出了声纳系统,应用于水上航行。
3.嗅敏检漏仪
模仿动物灵敏的嗅觉制造出的嗅敏检漏仪,可用于检查漏气和监测许多有毒气体。
4.响尾蛇导弹
人类利用响尾蛇的颊窝能感知极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造出了响尾蛇导弹,可用来追踪红外线目标。
动物的感官是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动物获取外界信息来源的重要组织,完善的动物感官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不同类群的动物有着不同发达程度的感官,这是动物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也是动物生存和繁殖后代的保证。
12.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篇十二
2008年发生的三鹿牌毒奶粉事件,使那些无辜的儿童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令无数的家长心急如焚,寝食不安。对此,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对毒奶粉深恶痛绝。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周密部署下,采取果断措施,捣毁了一批制售毒奶粉的窝点,惩治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使生鲜奶制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当人们惊魂未定的时候,香港又查出来自大陆的鸡蛋中含有三聚氰胺,紧接着国内市场又发现部分省市也有含三聚氰胺的鸡蛋。甚至在网络媒体、纸质媒体上相继出现有关猪肉、水产品同样受到三聚氰胺或其他有毒害物质污染的报道。使尚未平息的奶粉事件,立刻上升到全部动物性食品不安全、不卫生、危害人类的高度。市场上出现了谈三聚氰胺色变,说肉、蛋、奶畏惧的恐慌局面,很多民众无奈地发出了“什么是安全的食品?我们到底该吃什么?”的呼声。有的人甚至尖锐地指出,“到底是动物源性不卫生,还是人为作怪不卫生;到底是食品不安全,还是人心不安全?”
与食品安全信任危机伴随而至的是奶价下跌,紧接着鸡蛋价格从6元/kg以上的批发价跌倒3元/kg都卖不出去;猪肉价格由16元/kg至20元/kg降到12元/kg,畜禽养殖场户千辛万苦喂成的牛、养大的猪、捧出的蛋成了烫手的山芋,心疼的废品。他们赖以生存、供孩子学费的物质基础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得已出现了含泪倒奶、咬牙杀鸡、饥饿养猪的现象。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保护养殖场户的措施,但奶牛和蛋鸡特定的生产性能是不可逆的,由其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微不足道的补助款可以弥补的,养殖场户受伤的心灵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愈合,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其深层次的影响更在于食品安全事故不仅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给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使我国近600亿元产值的奶业陷入严重的困境,广大畜禽养殖场户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沉重的打击,民族品牌信誉受损,导致一些国家(地区)禁止进口我国的乳及其他畜禽制品。
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发生的疯牛病、二英事件,我国2003年发生的瘦肉精、苏丹红、多宝鱼等事件,以及诸如禽流感等动物疫病,至今还未完全绝迹,给人民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均带来巨大威胁,给养殖业和饲料业带来沉重打击,这些社会热点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有良知的人们敲响了警示的钟声,注入了一针又一针的强心剂,但不该发生的事却一桩接一桩发生。这些沉痛而尖锐的事实不断拷问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也拷问着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2. 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思考
(1)健全的法制是食品安全的保障现阶段除了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严厉惩治那些人为制造毒奶粉、毒鸡蛋、毒猪肉和在饲料中人为添加激素、色素、抗生素、瘦肉精、蛋白精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少数害群之马外,重要的是要解决标准体系不完善,监测和管理制度不健全,行业发展重数量、轻质量,企业发展重盲目投资,无序竞争及企业家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关键是解决体制建设滞后,行业指导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核心是解决法律法规滞后或法律条文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和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以及遇到突发事件只能当“救火队员”而无其他对策的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
(2)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核心据了解,目前欧美各国根据各自地方特点,都已建立了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体系。大致有3种模式:第一种是以中央政府各部门按照不同职能共同监管的模式,代表国家是美国;第二种是由中央政府某一职能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代表国家是加拿大;第三种是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由其全权负责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代表国家是英国。就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情况来看,与美国的模式比较接近,都属于多部门分工监管。不过美国主要是按照食物种类来划分部门职能,我国则是按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来划分的。多环节监管有其多重保障的优势,但多部门执法容易出现职责交叉和权力真空地带,既不能相互配合,也不能相互制约,互相推诿,扯皮倒蛋是很容易的事情。毒奶粉事件的责任难究就是典型的例证,平时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似乎都有管理职能,但问题发生后,似乎哪家也没有主要责任,于是向上游追溯,找到了饲料行业,该行业虽然有国务院颁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应该说有法可依。但我省却没有健全的相关管理机构,既无人员编制,又无工作经费,基本处于“三无”状态。有关质量的问题、标准的问题、包装的问题甚至企业资质的问题也有很多部门参与管理,到底是谁的责任,并非简单的几句话能理得清楚。这种现状很可能就是食品和饲料安全的重要漏洞和部门之间的灰色地带。因此,笔者认为,从精简、高效和进一步缩减执法机构数量的角度考虑,可以采用加拿大或英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这样有利于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
【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动物卫生监督所绩效考核工作计划07-22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总结11-03
动物卫生监督监管08-14
动物卫生监督面试题08-14
昌图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文件08-06
和动物安全相处09-09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动物福利与食品安全07-10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