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2024-09-09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精选8篇)

1.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篇一

心理学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10级数学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好的爱情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直希冀的。中学时代萌发的朦胧感情被老师家长称谓早恋,高中繁重的功课学习压力使我们青涩的恋情过早夭折。于是,我们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大学时代,此时所有积压的情素顷刻间一触即发。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这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对待爱情,我们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我们能理智地对待爱情,能较好的处理爱情与其它各个方面的关系,这样,家长,老师们便可以放心地让我们在大学这片蓝天上自由飞翔。我们发誓:一定要在大学好好地爱一回!

当代大学生面对爱情少了以往的矜持和羞涩,更多的表现出对爱情的强烈向往和追求。大学生谈恋爱,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对此,我们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来解决心中的疑惑。

我们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请各院系同学进行答卷,这次调查问卷一共有124人参与,主要是对大二大三的同学进行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同学对待爱情的真实想法。

关于调查表的分析:

1.大学恋爱的人数只占了总数的2/3左右

恋爱的总人数高于我们的预期,高年级的的学生偏多。经过我们的思考可能有以下原因:

恋爱的最初动机是“弥补心灵的空虚,寻找精神的寄托”。有些空虚,想要找一个人来诉说,找一个可以听自己倾诉的朋友。而异性之间的交往更为容易,能够更好的彼此互相依赖,寻找到精神的寄托,这样,在你郁闷的时候会有人陪在你身边,也有人分担你的快乐和痛苦。

2..恋爱和婚姻是否挂钩

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同学认为恋爱和婚姻是不能等同的概念。真实的反映了大多同学恋爱只是一时的,没有任何长期目标,这符合大学恋爱心理。

3.选择恋爱对象的主要标准

在这个问题上,男生主要看重对方的外貌和人品,而女生主要看重对方的能力和家庭经济条件,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年代,可能经济基础是爱情的前提吧!

4.谈恋爱的成本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好多的同学承认自己有男(女)朋友,谈到恋爱消费,同学生表示是在所难免的,要谈恋爱就要付出。“大学生往往都喜欢浪漫,两个人在一起如不制造点浪漫的气氛,就觉得对不住自己似的。”外语系的一大二男生无奈地说。看着日益变空的钱包难免无限惆怅。“但没有办法,要留住身边的人,只有打肿脸充胖子。”一名男生如是说。

5.对于未来对象的要求

关于这个问题,男生要求较低,觉得差不多就行,主要是能和自己相处。相反大多数女生要求男友有正式的工作,家里要有房,对于是否有车则没有太多要求。对于婚姻的期望,大都男大学生认为婚姻幸福的要素是志趣和个性相投,而女大学生则认为门当户对或者一方经济基础雄厚的婚姻更加幸福和稳定。这跟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较强,对于物质和稳定的期望更高,所以,她们希望有经济基础作为依托,更能获得一种安全感。这与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现在在大学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女大学生的心

我们的理解: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传统的婚姻观、爱情观遭遇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代,我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情感上表现得更加大胆和开放。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而爱情观和婚姻观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功等问题,从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同时,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中国,在缺乏信仰的年代,在被名人偶像的波涛汹涌下,我们很多大学生们已经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思考、判断能力,那么在没有物质基础的保障,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情况下,我们在校期间谈恋爱真的能经受考验吗?

人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照料,生日有人陪伴,委屈有人安慰,便萌发孤独感和攀比心,甚至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有些大学生看到同宿舍或者同班的人都找到了相恋的对象,而自己则没有,就有强烈的谈恋爱的愿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男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表现出较强程度的一致。

大学校园里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一些情侣。他们在学习上相互交流、督促,共同进步,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面对考研、找工作等困难时相互扶持。释放压抑感也是男女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一,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使他们产生压抑感。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也可以摆脱孤独。其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造成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遵从什么,产生茫然、沮丧和没有归属感的情绪。而在恋爱中,有人共同来分担这种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其三,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疼爱,现在远离家人,倍感孤独。因此,性和爱便成了一些大学生宣泄压抑感的重要途径。

关于金钱:如果真心的恋爱,是不会在乎金钱、利益等一切物质上的东西。爱情和钱是毫无关系的。古有海枯石烂、浪迹天涯,可见他们已经将金钱利益臵之度外,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即使衣衫褴褛、三餐不饱,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觉得金钱不是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准,不是说有房有车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好多女同学在这里存在误区。

综上所述,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当今大学生急需端正思想、正确的对待爱情这个神圣的问题:大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切忌‘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尽管爱情甜蜜无比,但是人生的领域十分广阔,人生的内容非常丰富,理想、事业、学习、工作都是人生的美妙乐章,它们和爱情一起构成了气势宏博的人生交响乐曲。爱情只是人生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在人生交响乐曲中,事业才是永恒的主旋律。如果把爱情等同于人生只为爱情而活,就会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失去路标,陷入可怜的自私泥潭。在爱情的怀抱里,大家一定要真心相对,切忌玩弄感情可耻!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站在思想的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学校要在爱情观和婚姻观教育中,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及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爱情观和人生价值观。同时同学们要积极营造校园小环境,包括校园环境美化、净化,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的开展,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同时对于女大学生要培养她们独立、自强、进取的意识;对于男大学生,则要培养责任意识,并进行正确的性引导和性教育。我相信新时代的大学生也一定有能力把握自己的爱情!

反思:由于调查问题设计的不太合理,好多问题都没有涉及,并且所设计的问题好多雷同。因此整个调查报告就不那么完善,不过还是反映了一些问题,我们几个也从中学到了如何陌生人与人交流、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受益匪浅。

参与同学:

2011年11月15日

心理学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10数学教育

2.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青年教师,夫妻内聚力,婚姻生活情趣,夫妻调试

婚姻质量是评价成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是一个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校。教师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以及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关系。为了了解青年教师的生活满意度, 我们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即婚姻生活的质量进行调查。

1 研究工具

该文采用徐安琪1999年编制的“中国婚姻质量量表 (SCMQ) ”中关于夫妻内聚力、婚姻生活情趣和夫妻调试状况三个因子构成的12道题的问卷。大多数项目采取4级评分, 配偶角色合格项目是5级评分, 婚姻以爱情维系项目需要回答是或否。该量表信度较高, 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

2 研究对象

该研究采用随机发放的方法对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的100名已婚青年教师进行调查, 取得有效数据89份。其中男教师40人, 女教师49人。所有教师年龄均在26~33岁间。且结婚时间都不长, 其中刚结婚的占13.6%, 1~2年的占27.3%, 2~3年的占40.9%, 3~7年的占4.5%, 7年以上的无。

3 研究结果

3.1 青年教师夫妻内聚力调查结果

从表1的数据发现, 整体上信仰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的夫妻内聚力稍微高于全国常模。一方常指责、否定另一方、经济支配不自主、经常对婚姻失望、冲突频率、冲突时至少一方动手、冲突时至少一方威胁离婚所有的题项上青年教师的无、偶尔的选择比例都高于全国常模。可能是因为调查中对象都是研究生高知识分子, 且又都是大学教师, 他们更倾向于用比较合理的方式及时解决冲突。中国人的婚姻关系本身稳定性就较高。

注:表中数据是百分比, 下同。

3.2 青年教师婚姻生活情趣调查结果

从表2的数据可知, 华锐学院青年教师婚姻生活中有浪漫, 但这种浪漫的频率不高。因为在经常赠礼或给意外惊喜、经常表达日常敬语这两个题项上青年教师选择偶尔的百分比稍高于全国常模, 选择无的稍低于全国常模。但整体评价婚姻生活浪漫性的话, 不浪漫的比例也高于全国常模。

婚姻生活情趣是评价双方婚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该研究的结果说明, 都是研究生的青年教师较注重婚姻情趣的调节。大学教师会经常和学生打交道, 大学生的爱情是浪漫的, 这可能是影响青年教师婚姻浪漫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青年教师婚姻调适调查结果

表3的数据结果和表1、表2的结果有很大的内在一致性。青年教师的夫妻感情深度、配偶的合格程度明显都高于全国常模。而且90.9%的青年教师认定自己的婚姻是以双方的感情维系的。

可能正是三个因素即夫妻内聚力、生活情趣和夫妻调试的互相正向、积极的影响, 整体上该调查对象中的青年教师婚姻质量整体高于全国常模。

4 研究展望

首先, 该研究中的另外一个维度 (夫妻性生活满意度) 的数据缺失严重, 最终这个维度的数据没有办法进行处理。中国人很传统, 在面临和性有关的问题时, 直接选择了拒绝。但如何更准确和有效的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其次, 该次调查的对象在说有的项目和维度上的得分均好于全国常模。具体的原因是需要进一步探明的, 比如是因为常模的数据需要更新、样本的特殊性、或者是该次调查使用的三个维度之间的积极正相关。

参考文献

[1]徐安琪, 叶文振.中国婚姻质量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张慧玲.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2.

[3]陈鲜艳.80后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江南大学, 2010.

3.入赘婚姻离婚案件调查 篇三

据了解,这类案件的共同点是女方家庭贫困、经济负担重,无儿子、缺劳力,而入赘的男方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家庭较贫困,个人缺乏一定的劳动生产技能等。

女方家庭期望值高,达不到要求便更换女婿 在调研报告中,记者看到这样一个离婚案例,几年前康县大南峪乡一名陆姓妇女起诉要求与现任丈夫离婚,这已是她第三次离婚。原来这名妇女家中只有她与多病的母亲两个人,极力想通过招上门女婿来顶门立户,改变家庭贫困面貌。然而,先后找了三个上门女婿,最后都离了婚,原因主要是要求上门女婿既要兼顾家庭,改善邻里关系,从事繁重的农活,又要能出门打工,还必须挣到钱。入赘女婿无法兼顾,不堪其累,最后只得离婚走人。

据介绍,在入赘式婚姻中,因为女方家庭期望值高,要求多,女方既要男方能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又要男方能挣钱,男方一旦在某一方面达不到女方家庭的要求,则在家中的地位每况愈下,甚至没有地位,干什么都是错,于是女方最终也最简便的想法,便是更换女婿。

这份调研报告显示,康县农村入赘式婚姻离婚纠纷的原因复杂,根基不牢,易于因纠纷而破裂。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女方有婚外情导致离婚。康县农村入赘式家庭大多选择子女中综合素质比较好、合父母心意的女儿留在家中招婿。女方相对于男方而言比较强势,而男方挣钱能力也相对较差。婚后女方外出打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觉得自己与入赘的丈夫不般配,过年回来要求离婚。每年的农历年前年后,是康县法院受理此类案件最集中的时候。此类现象甚至还有示范效应,从而形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其次,在康县,农村入赘家庭分家较少,一般不会分家甚至四代同堂。老人们婚姻观和价值观比较保守,往往认为父母长辈等作为一家之长,拥有家庭主导的权威,女儿女婿尤其是入赘女婿必须无条件地适应这种家庭环境氛围。如果入赘女婿有一定的收入,又有自己的个性,老人则认为入赘女婿不尊重他们。时间一长,矛盾激化。由于家庭观念冲突、人员结构复杂化导致的入赘式婚姻离婚的现象在康县农村入赘家庭中比较常见。

再次,对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入赘式家庭,姓氏问题、过节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往往是困扰他们婚后生活的一大障碍,甚至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部分男方入赘的目的往往是尽快结束无钱娶妻或大龄无妻的状态等困境,所以入赘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由于这种入赘婚姻必然与女方的招婿初衷产生矛盾,因此离婚往往是此类婚姻的最终结果。一些入赘男有钱后,不满自己入赘的现状,不再理会女方父母家庭成员的颐指气使,不再忍气吞声,反过来对女方父母不予尊重,对女方不予呵护,而是另觅新欢。这也是入赘式婚姻家庭离婚的原因之一。

入赘男离婚后的赡养等问题难解决,命运走向应受关注 据《康县志》记载,康县女娶男嫁的婚俗最早起源于150余年前的康县南部地区太平一带。在康县本地称这种婚姻形式为“倒插门”,也称之为“入赘”。康县人民法院的这份调研报告显示,近四年来,康县法院在受理的入赘式婚姻纠纷案件中出现了“入赘女婿离婚后生活无着落,无处可去”“入赘男离婚后的赡养问题难解决”等问题。经统计,自2011年以来,康县法院审理各类婚姻纠纷案件666件,其中入赘式婚姻离婚纠纷这5年分别为74件、50件、60件、45件、81件,共计281 件,占到将近一半的比例。

调研报告的作者、康县人民法院法官张苏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历史的原因还是计划生育后生育率的减少,女娶男嫁有助于康县农村那些有女无儿家庭发展生产和解决父母养老问题,对于维系农村有女无儿家庭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康县当地人口素质的提高。这种婚俗由女子来传递香火延续血脉,确立女性在家庭的主导地位,既自然地了却了农村老人们所担心的防老和“续香火”问题,也体现了男女平等。

4.大学婚姻恋爱观调查报告 篇四

爱情观和婚姻观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如何让个体的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这就涉及到爱情观和婚姻观正确与否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传统的婚姻观、爱情观遭遇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代,他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情感上表现得更加大胆和开放。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而爱情观和婚姻观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功等问题,从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同时,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中国,在缺乏信仰的年代,在被名人偶像的波涛汹涌下,我们很多大学生们已经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思考、判断能力,那么在没有物质基础的的保障,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情况下,让我们看看在校期间谈恋爱的是否有价值。鉴于有90%的中国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以失败告终而感到后悔,为了探讨出对大学生有用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了解当代男女大学生的婚姻观、爱情观存在着哪些新的内涵,以及他们爱情观和婚姻观上存在着哪些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当前关于大学生爱情观和婚姻观的研究多以整个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恋爱心理、恋爱现状等为研究内容,并对其进行整体的描述性分析,缺少从性别角度进行具体调查分析。本此调研是选取大学生群体中的男女两个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描述其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二者在爱情观和婚姻观上的异同及原因,对其进行解释性分析,这有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在分析的框架上存在创新。

人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人在社会环境里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和大多数一样的行为和心理。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照料,生日有人陪伴,委屈有人安慰,便萌发孤独感和攀比心,甚至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有些大学生看到同宿舍或者同班的人都找到了相恋的对象,而自己则没有,就有强烈的谈恋爱的愿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男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表现出较强程度的一致。

二、男女大学生爱情观和婚姻观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传统文化的原因: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几千年来处于从属地位。男性三妻四妾是正常的甚至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女性只要稍微有点出格的举动便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被人唾弃。解放后,虽然女性的地位已经和男性平等,但几千年的纲常伦理观念尤其是守贞观念、牌坊文化已渗入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即使是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占主流的依然是女性必须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尤其在性这个问题上,女性更是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同居后未能结婚,社会舆论对他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而如果换作女性,不仅现在对她的影响很不利,甚至在结婚后,她的婚姻都要受到影响。所以虽然现在男女大学生的同居观都很开放,但是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的观念还是相对保守的。

生理因素的原因:

由于缺乏经验、大学生同居导致堕胎的情况时有发生,堕胎对女生的身心的特殊影响非同一般。首先,生理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女性怀孕堕胎是她应该倍受照顾的时候,但大学生同居造成堕胎是一种非正常情况,女性不仅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而且还有可能还得独自承担许多身体痛苦,如不能请假休息,,得不到营养滋补,甚至有些不当堕胎,严重损毁女性身体健康,造成终身遗憾。心理上的压力更不小。羞愧、焦急、恐惧、绝望都有可能纷至沓来,甚至酿成悲剧。因此,堕胎对女生的生理、心理都是极大的伤害。所以在同居这个问题上,女生比男生要拘谨得多。

心理因素的原因:

女生是用情感来思维的动物,女生喜欢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去爱一个人,为实现自己的情感目的,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生命。因而当恋爱受挫的时候,女生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回自我,陷入自卑和迷惘,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而男生是用理智来思维的动物,男生喜欢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喜欢分析事物运动与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其客观动因,他只有在进行充分论证和客观比较后,才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和生命,只要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就会毫不犹豫地停下来。因此,男生在失恋的时候多会用理智来驾驭情感,分析恋爱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实现自我成长。

综上所述,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当今大学生急需端正思想、正确的对待爱情这个神圣的问题:大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切忌‘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而且社会价值观对个人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站在思想的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在高校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教育中,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及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爱情观和人生价值观。

三、调查结果与成因分析

(一)调查结果

不论你是否谈过恋爱,但你对爱情总是有一份自己的独特理解;不管你是否经历过婚姻,但你对它总是一些自己的想法。通过此次调查,认为生命和学习高于爱情的达到86.67%,认为大学生恋爱就是找精神寄托的占53.33%,认为谈恋爱是正常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占83.33%,认为爱情总是掺杂着现实元素的占60%,认为大学里的恋爱成功率极低的占80%,认为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占60%,认为大学期间发生性行为是不道德的占60%,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升华的占80%,认为结婚就意味着宣告自由的结束的占6.67%,认为自己能够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的占6.67%,认为婚姻中的责任远远大过爱情的占100%,认为责任感不是靠婚姻来体现的占46.67%,会选择一个自己爱的人结婚的占26.67%而选择爱自己的占40%. 1.你正在谈恋爱吗?是热中:27,22.5%。暧昧期间:13,10.8%。是,但矛盾中。7,5.83%。没有73,60.83%。

2.关于谈恋爱的事情是否会和父母说:看情况68,56.67%。一定不会18,15%。应该会29,24.17%。一定会5,4.17%。

3、你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是?支持2016.67%反对54.17%、纯属正常,不作评论75%没所谓4.17%

4、什么时期谈恋爱比较合适?高中期间97.5%大学期间3630%工作稳定后28.33%只要相爱,时间不是问题34.17%

5、如果恋爱和学业发生冲突,你会如何选择?学业为重2722.5%爱情更重要21.67%慢慢调适,两者兼顾69.17%不好说6.67%  

6、你每个月可以承担的恋爱消费是多少?1310.83%100100~200元3730.83%1512.5%

7、你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存在《山楂树之恋》那样的爱情吗?完全不存在65%基本不存在3730.83%还有少量存在5445%我认为一定存在2319.17%

8、许多人恋爱都会有很多动机,你觉得你最可能的动机是哪个?摆脱孤独寂寞

5041.67%随风逐流地去尝试1714.17%建立家庭2621.67%其他2722.5%

9、你会选择怎样的人做你的恋爱对象?一见钟情1915.83%,尽管对方不爱你,但

你义无反顾21.67%爱你的,毕竟被爱总是最幸福的6150.83%一个拥有物质基础的、可以给我提供优越条件的1411.67%

10、假如一场恋爱就要降临于你身上,而你却有所畏惧,那会是什么?过分地沉溺

于恋爱,荒废学业,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标3025%浪费金钱97.5%和朋友在一块的时间少了13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能会有错觉,很容易受伤,影响心情6856.67%

11、若有一天你爱的人跟你说分手,你会怎样?恨TA,并且想诽谤TA54.17

愤怒,觉得对方欺骗了你分析原因,依然做朋友4235%祝福对方,慷慨放手,觉得对方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5949.17%

12、你觉得恋爱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97.5%

了解多一些有关情感的事情,可以从中得到锻炼3327.5%谈恋爱在生活、学习上的互助有助于减缓独36.67%有助于促进成熟

3428.33%

13、你认为大学生恋爱的本质是什么?双方的一种提升4033.33%

5.社会实践 婚姻观调查活动 篇五

在这次的实践中我们针对婚姻观提出了17个调查问题,问题涉及当代青年对婚姻的看法、婚姻对象的要求、结婚的方式、假想对婚后生活的要求以及对离婚的看法。针对我所调查的问题数据显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有62%的青年人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是26~30岁,其次有28%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是18~25岁,结合当今中国社会现象,有大部分的青年都希望自己能够尽早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而不是做光棍节的“单身狗”,因此都比较希望在晚婚年龄线前结婚。但由于当今社会青年对新事物好奇,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着憧憬,因此,超过一半的人希望在大学毕业之后能过有一个适应社会,进入社会,培养自己的攒钱养家的能力的过渡期,因此会选择在大学毕业后的3~5年再考虑结婚的事,加之家长的敦促,大部分的青年都迫于父母的压力而选择在晚婚年龄线前结婚,也就是大约在30岁前成家。第二,对与婚姻与恋爱,有超过一般以上的青年认为以结婚为前期的恋爱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当代的青年对希望自己找到负责人的另一半,并希望自己未来的婚配是自己的恋爱对象而不是仅仅为成家而选的婚配,对幸福的婚姻生活有这不一般的追求,这也跟当代青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因为当代青年都生活在一个幸福有爱和平相对物质充足的环境中,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超过一半以上的青年希望自己能够与自己的另一半是日久生情而不是“闪婚”,以便为以后的婚姻生活培养良好的基础。第三,当代青年的择偶条件中,选人品性格是最多的,其次便是外貌和受教育水平,这跟前面所说的是一致的,这都是因为当今的社会环境中,物质相对充足,青年追求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相对于物质来说更加希望另一半给予的是精神的支持与安慰,再加之当今的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日益提高,所以对精神上的追求会更多,因此在择偶中会更加看重对方的人品性格。但当代青年有一个通病,就是过分注重外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对自己的外表注重度高,并且喜欢颜值高的人与物,喜欢过着精致的生活。第四,当代青年对裸婚持保留的态度,这是由于当代人们都对物质上有一定追求以维持自己想要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女性,需要在她怀孕期以及带孩子的时候另一半及其家庭对她有一定程度的物质保证使她能够在不工作的状态下吃好住好并把孩子带好,同时她们也对自己的情感负责,想要爱情与面包都拥有,而男性方面,他们便是承受着方楼车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想要自己的家人能够过上好的生活,并一方面也希望自己有一个能够与其共患难的另一半,因此无论男女都对裸婚保持着保留的态度。第五,当代青年都对很注重感情,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对与婚姻大部分青年都会听取长辈的意见,而对与自己的感情,他们对年龄以及对方的婚史都呈现着不太在意的趋势,对于家人,有一半以上的青年都能接受婚后与家里的父母一同居住生活,都受这我们中华美德的深厚影响,爱自己的父母亲,而对于自己的感情都比较注重感觉而不是外在条件,因此不太注重对方的年龄以及婚史,大多都能接受老少配、姐弟恋以及与有过一两次婚史的人结婚。但又因为这对这两个个重视,因此他们认为相亲是迫于父母压力的,他们想要顾及父母的一片好意,但又想随缘遇见自己合适的另一半,遇见对的人。由于过于重视感情以及没有经历过构建家庭,因此对婚外情无法接受,即使有孩子了也认为感情比较重要,也坚持要离婚,有着无爱情即离婚的观念。最后,对于生孩子的问题,有七成的青年都不介意生男孩还是女孩,都喜欢孩子,这反映出了当代青年男女平等观的日渐深入,这是由于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和谐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因此,综上所述,我认为当今青年的婚姻观是以个人情感为主线的,物质、家人都是影响他们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代的婚姻观中,最突出呈现的是一种超越年龄界限的新的婚姻观和一种以自己情感为中心的婚姻观,从另一方面看,万一感情破裂,这样的婚姻观有可能使我们的婚姻变得短暂,离婚率可能会上升,并对我们的下一代带来一个不良的成长环境。通过对青年的婚姻观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当代青年的新思想的形成原因以及利弊,这样有利于我们把婚姻观与当代的价值观所相适应,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婚姻观,正确地对待我们将来要面对的婚姻生活,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对自己,对别人负责,而不是把婚姻当儿戏,这样有利于我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我们除了得出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之外,我们还收获友谊,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交往的方式,拓宽了我们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后生活。

6.婚姻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六

2011年4月1日至4月30日,在廉州路居委会街道办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一个月间,我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同事求教,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落落大方,始终以学习的态度做人做事,我的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充分的肯定和较好的评价。在这期间,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传统的功能结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变化。一方面,追求民主、平等、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已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另一方面,家庭矛盾增多、离婚率上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案件的特点

一是离婚案件数量明显增多,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二是离婚年龄段以25—35岁居多,这一年龄段的夫妻结婚时间一般在5-10年之间;三是离婚双方的职业多以企业的职员、农民、下岗人员或城镇无业人员;四是女性提起离婚的数量较多,约占70%以上。

二、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

(一)家庭矛盾激化的社会问题

家庭纠纷引起的问题,如虐待家庭成员、家庭成员患疾病等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市区丁某的丈夫黄某经常为琐事殴打、虐待她,还多次谩骂、虐待其妻的父母,且经公安机关教育不改。

(二)对离婚妇女、离异家庭子女的合法权益的侵害

一是部分妇女离婚后的住房权益得不到保障。婚前共同出资(购)建的住房,女方因没有自己份额的相关证据,故在离婚时法院判给了男方;婚后共同(购)建的住房,女方即使暂时拥有了其中的一部分居住权,但因其夫家经常骚扰,最后也不得不放弃,名不符实。三是因男方私自隐匿、转移了财产,使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四是子女随母亲生活的其抚养费往往难以落实,这种情况尤其在农村居多。

三、婚姻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冲击

近年,外遇类案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随着改革深化,西方的婚姻理论开始被认可和接受,中国传统的婚姻格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社会对某些行为的“宽容”,有

关法律的相对滞后,使这类案件处理起来相当棘手。面对此类案件,男方有工作单位的,法院可以请其单位协助做批评教育工作;男方没有工作单位的,工作难度更大。而女方对此取证也更难,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二)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

目前整个社会对离婚现象已趋向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且思想上也逐步转变。婚姻双方一旦出现感情和性格不合,便作为离婚的理由,不再凑合着过下去。这种理由既包含了双方所受文化教育、家庭环境的不同,道德修养、脾气等诸因素的不合,也包括夫妻一方因存有某些生理缺陷,家庭经济纠纷乃至赌博恶习等原因引起的家庭矛盾因素,还有经常打骂妻子,婚外情等破坏夫妻感情的因素。特别是女性提出离婚的人数较多,反映了社会观念的更新和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独立意识的增强。

(三)道德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婚姻观念受到了一些影响,开始追求心理和精神情上的满足。如非法同居、包二奶、找情人等社会现象。一些新新人类的新思想观念,不仅背叛了中国的传统美德,还日渐成为了一些年轻人争相效仿的时尚。连现如今的计算机和手机也已成为了不良信息的传播者。在当今许多新思维、新观念、新潮流的冲击下,社会总体道德观念逐渐呈下降趋势。更有些人只求一时刺激,不顾后果;只图索取,不尽义务;只为一时开心,不作长远打算,家庭责任感、婚姻道德观念、法制意识逐渐淡薄。如一些娱乐场所的外来打工妹,为贪图一时的享受,把“金钱和男人”作为猎物,恣意播撒情网,从而引发了不少家庭纠纷的产生和婚姻的破裂。

(四)关于生活困难的问题

有的家庭非常困难,妇女没有收入,在家庭中没有经济地位,为了靠男方的收入来维持生活而忍受没有感情的婚姻,对于一切不顺心都要忍受,从而导致家庭暴力、丈夫的婚外情等现象频频发生。

(五)因利益而解题的婚姻

市场经济,使人们的生活改善了,社会进步了,但是个别人的思想境界却随之降低了,往往为了获得一点点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婚姻。大庆报导某单位“离婚职工可以不下岗”,结果出现了许多新离婚的职工。时隔不久,在其他省市也有类似现象发生,由于扩建,那里的个别村民听说此事,为了多得占地费,不顾多年的情份,不计后果,开始了突击离婚、分家,使民政部门、派出所忙了起来。

四、提高婚姻质量的思考和建议

目前婚姻家庭问题仍很突出的状况,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家庭成员增

强家庭责任感,正确对待婚姻,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学会尊重对方,双方互敬互爱

在处理婚姻中的各种问题,要以尊重对方为前提,在观念上、经济上、权益上的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子女教育等公共职责有利于增进夫妻的感情,减少家庭矛盾的冲突;夫妻间要互敬互爱、相互信任,而不是动辄吵架,甚至离婚;家庭成员齐心协力解决各种困难;家庭成员能够在思想上、生活上、事业上相互勉励和帮助。

(二)加强家庭美德的宣传力度

以居委会为中心加强学习《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实质内容。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三)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弘扬“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儿童优先、老人优先、女士优先、夫妻忠诚”的良好社会风尚。强化女性的“四自”精神教育,把传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赋予时代的内涵,促使广大女性成为家庭美德和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实践者和先行者。

(四)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

把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必须要有健全和完善的法律。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有关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预防家庭矛盾激化的法规,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努力遏制了家庭矛盾的激化。要普及法律知识,加大维权力度。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同时要继续大力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做到学法、用法、知法、守法,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要将这些法律纳入普法总体规划,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对婚姻家庭方面法律法规弄懂、弄通,更重要的是要维护法律的尊严,严格依法办事,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五)健全社会服务机构

要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帮助。要建立一些诸如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婚姻家庭服务热线,开办离婚前学校等,其目的在于当人们的婚姻家庭亮起红灯或出现问题时,他可以找到相应的地方或部门去倾诉、去讨教、去寻求帮助,使其尽快地摆脱困境,走出误区,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和纠纷发生。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次实习中的发现和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法律普及非常重要。我国为推进法治建设所进行的多年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法治观

念、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普法的深度与广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普法活动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实际,真真正正地让人们了解法律、法规的含义,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仰,确立法律的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有希望。

实习期间,我能够虚心向他人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这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难得的宝贵财富。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参加毕业实习,我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参与具体事件的处理机会比较少,对事件的分析相对较少,没能与其他实习同学进行广泛交流,实习内容相对单一一些。

7.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篇七

一网络对大学生恋爱婚姻道德的影响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网络文化特性优劣并存, 网络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平台。网络“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 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 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2]网络的两面性使得网络对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道德具有双重作用, 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网络的平等性有利于大学生在恋爱婚姻中尊重人格平等

网络具有平等性的特征。首先, 网络主体关系是平等的。传统的交往环境中大学生的恋爱婚姻交往容易受身份、地位、财产等世俗关系的影响。但在网络社会里, 网络主体的现实条件被隐没, 所有人都以符号形式出现并具有平等的网民身份、享有同等的网络权利。其次, 网络交流是平行的。网络信息的传播在统一的平面上进行, 网民以相互平行、交互的方式开展交流。这种交流是无中心的、无领导的, 不必担忧现实利益关系的冲突,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自由表达意见, 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大学生喜欢网络的平等性, 也容易受网络社会这种平等意识的熏陶, 从而确立平等的人格。网络的平等意识渗透到大学生的爱情婚姻生活中, 能消解他们传统的等级意识与世俗观念, 使之建立起恋爱婚姻中的平等价值观并尊重对方的独立性、认可双方的平等, 从而更自由地进行恋爱与确立婚姻。

2网络的互动性有利于大学生在恋爱婚姻中产生积极主动和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 并拓展社会化范围

网络互动的群体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不同于传统的单向交往方式, 网络的交往是互动的双向或多向方式, 在这个互动的系统中, 大学生不再是单向的被动接受者, 他们享有足够的自由权参与互动并获得话语主动权, 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由此被激发。另外, 面对网络平台的丰富信息和不同观点, 大学生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和自主评判, 其独立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锤炼、独立自主的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网络上形成的主体意识延展到现实恋爱婚姻生活中, 他们会更自由地扩展感情交往范围并为自己的恋爱婚姻关系发展进行独立的判断与选择, 从而更好地把握和处置恋爱问题、妥善协调好婚姻关系。

网络互动的群体环境也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社会化范围。网络能帮助大学生扩大交往范围, 还有利于大学生深化交往程度。因为网络的隐匿性和平等性破除了人际交往中的现实顾虑和面对面交往的尴尬, 使人更容易相互信任, 将交往升华到较高的层次。通过网络方式拓宽社会化范围, 还使大学生丰富了人生、积累了更多社会知识并强化了包容意识和开放精神。这有利于大学生拓宽现实中的爱情婚姻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 有的大学生就会把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二) 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道德价值取向更加混乱

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装载着大量的信息资源, 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访问任何资源。这些信息资源不但数量巨大, 而且体现了千姿百态甚至相互冲突的各种价值观。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其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面对着如此多元化的价值观, 大学生常常感到困惑、无所适从。网络上关于爱情、婚姻方面的信息和道德观念十分丰富, 其中不乏一些带有偏见的、极端的、错误的思想观念, 如“一夜情”、“闪婚”、“丁克家庭”等思潮就在网络上流行一时。大学生容易受其迷惑, 从而造成价值取向的混乱, 尤其是一些低俗错误的内容毒害着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并让其难以摆脱。

2网络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责任感更加薄弱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 传统的基于公共利益、公共舆论等形成的伦理道德以及法律制度难以起作用。并且在网络平台上交往双方不存在确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 又没有他人在场的压力, 网民的言语行为大多不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 其道德责任感更易弱化。正是因为网络中的恋爱、婚姻可以不负责任, 某些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发展恋爱婚姻关系。其次, 网络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人机交往, 有的大学生成天面对着冷冰冰的计算机, 容易减低其主观感受, 看不到自己言行带给别人的影响, 导致忽视自身行为的后果、减少对别人的道德关怀, 从而降低了交往的责任感。所以某些大学生在网恋中无所顾忌地诱骗对方还不以为然。另外, 网络上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也冲击着大学生的责任感, 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主张自由主义, 缺乏社会责任感。网络弱化了大学生对现实爱情婚姻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一些大学生由此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情感游戏、婚前同居、婚外恋等问题。

3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道德行为失范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大学生可以更无所顾忌地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加上大学生在生理上正趋向成熟, 对异性充满好奇, 但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激情。由此造成一些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道德行为失范, 出现粗俗放纵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如在公共场所行为不雅、婚前性行为、插足别人婚姻等,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网络的虚拟环境, 不用顾及收入、房子、社会地位等现实问题以及网络的虚幻美, 大学生很容易投入到网恋和网婚中。正常的网恋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但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扭曲的网恋和网婚行为。有人将仅存于网络平台的网婚视为现实难以自拔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有人在仅限于网络平台交往的网恋中欺骗对方, 这都将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二网络对大学生恋爱婚姻道德的影响机制

从伦理道德角度看,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是道德主体形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平台、交流平台, 也主要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方面影响了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道德。

一是从道德认知方面看, 道德认知是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道德的源头。网络作为一种非传统的、独特的道德认知源, 既发展了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道德认知能力, 又有弱化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倾向。

网络开拓了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道德视野并发展其道德认知能力。在现实社会环境中, 受时间、空间、信息传播条件等的限制, 家庭和学校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认知来源。网络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并且网络的多元性、及时性、自由性等满足了大学生求新的道德认知需求。网络上关于恋爱、婚姻的复杂道德现象会不断激发着他们新的道德认知需求, 从而不断拓展其道德视野。网络中不断涌现的诸如网恋、网婚等新的道德认知源与道德情境还让大学生学会进行理性的道德评价, 从而锤炼其道德认知能力。

网络也有弱化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倾向。现实社会中一定的年龄阶段接受相应的道德教育, 大学生在上大学前从学校和家庭所获得的道德认知是比较单一的。但网络信息资源打破了传统道德认知的阶段性、循序性特点, 年轻的大学生面临诸多并不适合其年龄阶段的道德观念判断, 可能难以适从。并且家庭、学校、现实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的恋爱婚姻道德教育, 大多经过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的筛选, 网络信息则不经过社会道德规范的过滤, 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冲击着青年人的道德认知能力。例如, 过多在网络上浏览黄色、暴力内容的人就容易对传统的恋爱婚姻伦理道德规范产生怀疑。

二是从道德情感方面看, 道德情感是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道德的内在动力。网络既释放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又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冷漠。

在现实社会中面对道德评判时, 大学生因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等的压力以及“面子”、“自尊”等的约束, 其自豪感、尊严感、羞愧感、内疚感等道德情感往往会受到一定控制而难以真实表达。网络宽松的“虚拟环境”则易唤起道德情感共鸣, 让大学生能够更真实地表达道德观念、更自由地做出道德选择。另外, 网络平台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等道德情感的需求, 因此他们在道德情感上比较认可网络交往。大学生更喜欢借助网络来解答恋爱婚姻中的困惑、解除恋爱婚姻中的矛盾和问题。

如果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 则容易导致对现实爱情婚姻的道德情感冷漠。由于迷恋网络, 一些大学生疏远了身边的恋人和家人, 以情感为纽带的现实交往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代替, 具有亲和性的恋爱婚姻交往大大减少, 甚至把活生生的人看成只是虚幻的机器、符号、图像等, 其道德情感趋于冷漠化。而且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征也容易造成大学生失去对恋爱婚姻的道德关怀和道德评判, 从而丧失责任感、善恶感、正义感等。网络所导致的道德情感冷漠表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 就是缺少真正的感情交流与沟通, 用网络来掩盖和回避现实的恋爱婚姻矛盾, 使得爱情婚姻情感疏离。

三是从道德意志方面看, 道德意志是影响大学生爱情婚姻伦理道德的调节器。网络道德标准的多元化和网络道德评判的弱化容易摧毁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网络关于恋爱、婚姻和家庭的道德标准表现出多元化。由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难以控制性等特点, 网络道德评判标准常常处于模糊、不稳定的状态。网络上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等就存在多重道德标准和多种不同的道德情景, 这容易摧毁大学生的道德意志。例如对于婚前性行为, 网络上的道德标准多样、网络评判不一, 这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混乱。

网络上道德评判也趋于弱化。由于网络拒绝权威、推崇自由主义, 网民的道德评判意识随之降低。网络主体的匿名状态, 也使得网络道德评判缺乏实际的评判对象。另外, 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道德制裁方法, 造成网络道德评判效果较弱。网络评判的弱化势必摧毁爱上网的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使得他们的道德自控力降低、道德警惕性放松。现实世界中道德规范所不容忍的一些行为, 在网络上不会受到谴责而成为无所谓的事情。例如, 常见的在网络上骂人、欺骗、浏览色情网页等, 很多大学生并不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 更不用说为此进行道德斗争了。大学生在网络上薄弱的道德观念和不良的言行习惯也会带到现实恋爱婚姻生活中, 甚至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

三网络环境下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恋爱婚姻道德教育的对策

人是网络社会的主体, 网络对大学生有何影响关键在于大学生的主体素质。网络影响下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道德教育, 不应禁绝大学生使用网络, 而应采取“积极发展, 加强管理, 趋利避害, 为我所用”的网络方针。[3]即一方面大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3 23力利用和发展网络、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方面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体意识, 以提高其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其道德情感并提高其道德自律性。

1在道德认知方面, 强化正确的、稳定的爱情婚姻伦理道德的引导

首先, 学校要主动扩展能传导正确恋爱婚姻道德观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道德认知的首要因素。针对网络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道德教育, 学校应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恋爱婚姻信息资源, 与政府、主流媒体等一起成为网络社会主流信息源的高地。一方面, 学校要积极构建网站、建立各种网络平台, 主动发布有关恋爱婚姻的信息资源。对于校园内或社会上有关恋爱婚姻的热点信息,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学校都应客观公正的公布, 让大学生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了解信息。即使是对于有争议的信息源, 也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公布。如果遮遮掩掩, 反而让学生更想一探究竟而又不得其解, 甚至促使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获取错误的信息和观点, 其效果适得其反。另一方面, 学校要努力地在网络上提倡主旋律的引导、突出中国社会恋爱婚姻的核心价值观。要让大学生明确懂得什么样的恋爱婚姻观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恋爱婚姻观是不正确的, 这是学生建立正确道德认知的前提条件。为此, 学校首先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形式向大学生弘扬正确的爱情婚姻伦理道德观念。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本身提倡主旋律的恋爱婚姻价值观。学校不但要主动发布信息, 而且在信息源内容上要积极渗透主流文化的恋爱婚姻价值观, 在信息源表现形式方面则要尽量采取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引导, 切忌生搬硬套。例如, 可以把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渗透到新闻、论坛、游戏、网络语言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学校在发布信息时一定要增加信息源的生动性和特色性、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情感发展特点、满足其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等需要, 以此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从而才能对其进行教育。

其次, 学校应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先要注重制度建设, 高校应该制定有关学生与网络的专项制度或校规校纪, 要求大学生予以遵守、遏制其不良道德与行为的发生。校园网是学生常用的网络,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机构与队伍, 加强对校园网文化内容的建设与管理。另外, 学生大多在寝室上网。学校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到寝室,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另一方面, 对于学生寝室范围的网络系统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理, 要禁止网络欺骗、网络谩骂等错误行为并屏蔽网络传播的色情、暴力和反动信息等内容。

2在道德情感方面, 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通过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可以引导大学生既认可网络交往, 又重视现实情感。一方面学校教育要肯定网络对大学生恋爱婚姻发展的积极作用, 认可大学生的上网活动。另一方面, 也要防止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大学生喜欢上网, 是因为网络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果现实能满

24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3足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 那么大学生就能融入现实生活和现实情感, 从而摆脱对网络的一味依赖。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有什么需要。为此学校教育者应与学生平等相待,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知晓和关注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需求等。其次, 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尽量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网络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独立、自由、平等、个性等道德情感的需求, 这是其道德情感上认可网络交往的重要理由。因此,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首先要尊重学生在恋爱婚姻方面的真实意见和自主权利, 不干涉学生的恋爱婚姻生活, 满足学生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需要。另外,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情感交流、表现自我、表达意见等方面有较强烈的现实需要, 学校应提供各种平台、举办各种活动等予以满足。学校还要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婚姻中的现实问题, 如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失恋问题、恋爱行为失范问题等。另外, 学校教育者应吸取网络的无中心和交互性特征, 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灌输为主的思想教育模式, 采取平等式的、交互式的思想教育方式。

3在道德意志方面,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

由于网络道德监管困难, 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十分重要。要养成道德自律意识, 就要引导大学生建立道德信念和道德内省机制, 唤起道德责任感, 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处于逐步形成时期, 其逆反心理强烈, 竭力希望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管束。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恋爱婚姻道德教育, 就不能把恋爱婚姻道德强加于他们, 而要通过引导将道德规范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内在需要。为此学校、家庭要创设各种机会和平台,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接触开放复杂的社会环境, 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各种不同道德准则中学会进行道德判断和做出道德选择, 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另外,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唤起大学生对恋爱婚姻的美好向往和快乐的情绪情感体验。另外, 学校要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恋爱婚姻道德教育时, 要专门针对有关网络恋爱婚姻道德开设课程、进行专题讨论等, 提醒学生不要涉足不良网站、不要浏览不良内容。要多运用学生中的某些恋爱婚姻的典型事例和社会中相关的热点事件, 引导大学生参与讨论、发表看法, 以此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从而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粗俗放纵的恋爱婚姻行为以及低级庸俗、淫秽暴力等内容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300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201/W020120116337628870651.pdf, 2012-01-16

[2]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 2004-3-23.

8.心理学家的婚姻实践报告 篇八

安澜和杨岚说,美好的婚姻是一场凹凸游戏,就好像两个紧密啮合的齿轮。

黄维仁和李淑烟说,冲突是化了妆的祝福。

裴钰和王雅静说,好婚姻是把自己交给爱。

本期Hers专访了三对心理学家夫妇的爱情故事,偷学他们的婚姻智慧,让貌似繁复的爱情方程式迎刃而解!

安澜&杨岚:好婚姻,是一场凹凸游戏

在安澜夫妇看来,婚姻就是一场凹凸游戏。当她凸的时候,他就凹下去,刚好承载她的凸。当他凸的时候,她也凹下去,包容他的凸。两个都凸,肯定闹矛盾,两个都凹,那肯定不亲密。一凹一凸,紧密结合,就好像两个紧密啮合的齿轮,一同驶向幸福的彼岸。

好女人懂得包容和承载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是的,男孩成为男人,是需要漫长的道路的。安澜在遇见杨岚的时候已经过了而立之年。那时候他已经从德国留学归来,抛弃了大好前途的银行工作,开始了他真正的心灵之旅。他说,终于开始为自己而活了。

当安澜开始关注心灵自由,关注心理咨询,他觉得自己好像是一把锁找到了钥匙,“砰”的一下打开了,好像花朵一般绽放,渐渐找到了自己人生和事业的目标。在遇到杨岚之前,安澜也谈过一些恋爱,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风景,但他对于自己的婚姻还是一无所知,或者说是毫无概念的。

安澜第一次见到杨岚,那是在他设立的心灵成长小组活动上:“第一眼看到杨岚,我觉得她很女人,具有那种包容和承载气质,我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虽然此前我对爱情很迷茫,不清楚什么样的女人适合我,但是我很清楚什么样的女人不适合我,比如女强人以及太天真幼稚的女人就不适合我。”

在安澜看来,婚姻最好是两个人同步,而且要共同进步的。如果和一个比自己还幼稚的或者很成熟的人生活,那就不太协调,或者说更累。而只有处于同一时段,俩人才最自然、最轻松、最平和。

婚姻进入了“移情式关系”

作为心理咨询师,安澜非常看重父母和童年对人的婚姻观和爱情观的影响。“小时候,我们接触的第一个异性对我们后来的生活是有重大作用的。于是,父亲和母亲就分别扮演了我们接触的第一个异性。后来,我们长大了,我们对父亲或者母亲的依赖就开始渐渐转移,或者说我们后来本能地在寻找与此相接近或者类似的这种关系。于是,我们便先投入情感,然后彼此察觉。如果小时候就得到了充足的父亲或者母亲的爱,那他自己就很满足,不会太依赖恋人。”

杨岚虽然有很小女人的柔性,但也有很干脆果断的一面:“我和安澜有很多共同的特质,我们都比较有个性,有主见,做事果断,而且都不容易被外界所影响。我们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当我们走到一起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但我们会试着去适应对方,我们的沟通是全方位的,有时候我们不说话时也在沟通,那是潜意识在沟通。”

在杨岚看来,很多金童玉女很般配就是走不到一起,而很多看着不相配的恋人却如胶似漆,为什么?那是因为潜意识在交流。而在安澜看来,女人直接决定了家庭的幸福指数,只有她稳定了、放松了,她才能给他足够的爱,才能给她的孩子足够的爱,才能给她的亲人足够的爱⋯⋯

心理专家夫妇也会争吵,但我们更懂得觉察

安澜和杨岚都承认,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和普通人的恋爱和婚姻的差别并不大。“我们也会争吵。只是当争吵发生时,我们更懂得觉察。”

杨岚说:“面对争吵,我以前会很礼貌,会尝试把矛盾压下去,不过现在我会表达出来,而且会及时地表达,免得给彼此造成更大的不愉快。沟通肯定比不沟通好,只要有感情基础在,我觉得争吵不是问题,一辈子不争吵的不一定是好夫妻,而且可能关系更冷淡。相敬如宾虽然有道理,但不一定完全对。我觉得女人偶尔耍性子发脾气,心理学上叫作迁怒,这是有利的。所以当先生找碴儿时,我会知道他是遇到了不快,而并不是我的原因,只是转移到了我身上,所以我就不会太较真,这可能是心理咨询师多的一份理解吧。”

安澜的婚姻智慧

1. 婚姻有问题时,不回避问题,要积极地寻求办法。逃避只会让问题积少成多。这就好像牙疼,忍一忍,最后却疼到必须要拔牙,那就可惜了。

2. 爱是一种流动的能力,我不认为选择一个爱我的人会更幸福。爱一个人是很幸福的事情,只是很多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3. 很多女人抱怨男人、抱怨生活,归根到底是在抱怨自己没有能力承担,是因为她没能选择自己本该选择的男人和生活。

杨岚:嫁给心理学家的好处

1. 心理学家易察觉,会懂得控制情绪。

  有时候我带孩子很累很辛苦,发脾气说重话安澜就会听着,会帮助我解决情绪问题。

2. 心理学家更能担当和承担。

  心理学家会更懂得爱,更具有爱的能量,更能够承担,而且会更懂得承担爱的风险,因为他很了解爱的本质,所以自身很强大。

3. 心理学家更懂得关心人。

  安澜的心理成长小组有个宗旨:“不解决问题,只关心人。”这跟治病是一个道理。不就事论事,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从关心人的角度倾听,理解,让婚姻中有问题的人,通过催眠、画画、舞蹈以及沙盘游戏等得到释放,从而找到自己。当她自己放松了,那么一切问题和阻碍就会迎刃而解了。

黄维仁&李淑烟:冲突,是化了妆的祝福

黄维仁说,冲突是婚姻的一部分,是婚姻当中的危险加机会,如果夫妻双方可以好好学习沟通与处理冲突的技巧,冲突反而会加深彼此的了解,为婚姻注入生命力,成为婚姻双方通往亲密的康庄大道。

李淑烟说,就像牙齿不会咬到耳朵、只会咬到嘴唇一样,任何关系只要亲密了都会有冲突。

黄维仁和李淑烟结识于彼此的18岁。那时候,他们还在台湾,她念化学系,他念社会学系。黄维仁喜欢唱歌、喜欢打篮球、喜欢交朋友,是学校里的风头人物。他表达爱的方式是,爱一个人就热烈地追求,渴望分分秒秒与她厮守在一起。而李淑烟是个内向害羞、门门功课都考A的乖乖女,她不想让学校里太多的人知道他们在恋爱,希望为自己保留一点空间。

个性的差异让他们之间起了很大的冲突,一追一逃,分分合合多次。两个人中作为追逐者的黄维仁为了讨好女朋友,达到“忘我”的地步。李淑烟喜欢什么样子,他就故意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再刻意的掩饰也终有“纸里包不住火”的时候,“那时候,淑烟和我在一起是同情票,怕伤我的心,两个人相处并不愉快,但分手也会揪心的痛苦。”黄维仁说。

爱人分歧的原因往往来自原生家庭

黄维仁在大学时期就很喜欢研究心理学,他很聪明,会揣摩自己从心理学书籍中汲取到的知识,为自己的爱情“诊疗”。他发现他和李淑烟矛盾的根源在于原生家庭的差异。

黄维仁的父亲是警察局长,不擅长表达感情,所以他的母亲训练他心中有苦一定要表达出来。李淑烟的父亲是个人很好但有点软弱的商人,因为想和气生财,有时会对社区里的恶势力低头,在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李淑烟,会恨不公平的事、厌恶软弱的男人,她很怕男人不够强,加上自己的父亲是从不流露任何感情的,所以在她的概念里,流露感情的男人被认为是弱者。

“最初我们俩人在一起时会变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心结,她越需要我强,我越向她表达我内心的焦虑;她就越觉得我弱,因而也就越需要我强。一直到我重新找回自我,变强大了,让她开始对我有信心了,我们的感情才开始良性发展。”

爱情的最美之处是能够升华彼此

在黄维仁和李淑烟的感情经历最困难的时候,仿佛有神灵出现,特为拯救这对相爱但又彼此折磨的年轻恋人。当时黄维仁大学毕业,考上预备军官受训,而且被分到境遇最惨的“魔鬼训练营”。“在最糟糕的环境下,我性格中坚忍和自信的一面反倒抬头了。”

训练结束后,黄维仁被选中当陆军篮球队的队长,赢得了同时受训的150人的尊敬,这些使他慢慢拾回了自信。“那时我和淑烟同时决定申请奖学金去美国上学,所以要考托福,过去我的学习成绩平平,而淑烟总是全届第一名,一度让我很自卑。结果军训回来我再去考托福,成绩竟考得比她高,然后GRE又考到比她高,于是淑烟对我另眼相看。”

真爱是承诺和委身

经过了六七年的爱情长跑,黄维仁和李淑烟已经认定了彼此是一生的真爱,虽然学业还是很繁重,但他们选择了在彼此去美国念书之前订婚。到了美国的第二年,他们就设法从不同的城市转到同一所大学,举行了一个简朴但温馨的婚礼。

他们共同的看法是:爱就是承诺和委身,尤其是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变化多端的现代社会,花高质量的时间与对方在一起、彼此承诺以及对这种承诺负责的心极其重要,如果没有这些,爱情关系可能很难长久维系下去。

黄维仁的婚姻智慧

1. 爱是天生的,但爱的方式需要学习。

  好的动机,并不见得能够带来好的效果。如何给予爱?有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投其所好”,而不是“给己所要”。我们爱对方,就要使用对方认同的“爱的语言”。

2. 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式给予爱,可以“以一当百”。

  时刻体恤疼爱对方,在对方觉得需要、感到孤立无援的时候给予爱,效果最好。如果你希望引导对方做改变的话,记住要用鼓励的方式,先去爱、后讲理,有了你的爱在先,对方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你的理。

3. 快乐的夫妻跟离婚的夫妻吵架的平均次数甚至吵的内容都差不多。

  即使是最恩爱的夫妻,他们的婚姻中约70%的问题还是无解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吵与不吵”,而是“怎么吵”和“吵过之后怎么办”。快乐、幸福的婚姻秘诀是:不让彼此的差异成为问题,而是把这些差异变成香辛调料,有了它们的“点睛”,你的那碗爱情汤才更为鲜美。

4. 真诚地处理冲突,寻求双赢。

  在夫妻的争吵中,如果双方能够在意对方的感受,以爱心和耐心倾听彼此,探索彼此的深层心理需求,再加上一颗疼惜对方、愿意看到对方快乐的心,那么他们之间多半能达成双赢。即使两个人一时找不到双赢的解决方案,至少他们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也可以成为彼此了解、并肩作战、不断增进关系的良机。

李淑烟:嫁给心理学家的好处

1. 由于他是一个心理学家又兼基督教徒,所以他有意识地对我们的婚姻投注了太多的爱、恩慈、忍耐。

2. 结婚之后,他不但不会限制我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且还鼓励我不断发展健全的真我,欣赏我的好奇、好学和好强的个性。

3. 他懂得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爱和安慰。去年11月底,因为母亲中风,我需要到台湾探病,那时候他工作很忙,我本来已经安排好自己搭计程车去机场,可一打开家门时发现他的车停在门口,好感动!而且他还把他在台湾的一个存版税的信用卡交给我,让我可以随意支取里面的钱——不是说我自己没有钱,但是他的行为等于在向我宣告:他的钱随便我用,这种感觉分外温馨。

裴钰&王雅静:幸福,就是把自己交给爱

裴钰说,心理学家的婚姻也会遇到争执。回避锋芒,不做无谓、低效的交流。

王雅静说,心理学并不是分析爱,利用爱,操作爱,而是,学会怎样把自己交给爱,接纳爱。

心理学家追女朋友并不讨巧

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熟谙”别人心思,因此,追女朋友定会投其所好,顺利很多。正因为这个“妖魔化”的误解,造成心理学家追女孩却往往并不讨巧——谁愿意被别人一眼看穿呢?起码刚认识的异性,都希望向对方展示最美好的一面。

裴钰面对王雅静的美貌与才华是这样感觉的:就像阳光穿过我生活的时光隧道,既照亮我的现在,又照亮我的未来。可是王雅静得知他是心理学家时,却“很是失望”,立即竖起了一道“提防的墙”。

裴钰只能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才能分析对方的人格。他曾经想通过心理测试,知悉自己在王雅静心中的真实印象。而王雅静不想被他看透,失去主动权,于是做测试时,故意选不是自己真实意向的选项。裴钰看到测试结果,果然非常受伤。

裴钰说他追王雅静追得很辛苦,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猫与老鼠的游戏”造成的。还好,正像他说的,做心理学家的最大益处是能够及时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很快调整好自己,继续出发。

心理学家要学会怎样把自己交给爱

心理学并不是去分析爱、利用爱、操作爱,而是学会怎样把自己交给爱、接纳爱——婚后的裴钰承揽了全部厨房工作,喜欢荤辣的他还特别适应王雅静清淡口味。他常常陪太太逛街,这是令许多男人深恶痛绝的差事。女人买件衣服是需要挑上100件的,而裴钰知道,男人什么时候应该替女人做出选择。

曾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除了做家务,写作,做自己的研究活动,还要帮太太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他每天休息只有4个小时。

哲学家是疯狂的,文学家是抑郁的,心理学家则是快乐的,他乐意。爱,就是真诚、简单地交出自己。

王雅静婚前曾经问过许多朋友为什么要结婚。朋友的回答,或者是为了有个伴,或者是为了经济更富足一些儿。裴钰向她求婚时,她问他:为什么要结婚?他说:因为我爱你。她说:不结婚也可以有爱情。但他答:我想一辈子爱你。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垃圾桶”

在裴钰看来,一个心理主义下的男人应是“大男人”。就像曹操,大胸怀,大气魄,有事业与人生追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心理学家的婚姻也会遇到争执,但是裴钰 “回避锋芒”,不做无谓、低效的交流。当然,他说,“暂避”不是摔门而去,而是把自己最开阔的心胸给她。

他说,女人在吵架中的实际心理需求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爱。男人说点好听的在吵架时最好使。情感里没有自尊、是非、爱她就让她发泄,每个人都有发泄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垃圾桶,自己也一样,所以她有时也会是他的“垃圾桶”。如果爱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儿,还有谁能做到呢?

爱情化为亲情是最美的蜕变

爱情化为亲情是最好的,世上还有比亲情更美好的情感吗?生命从此难割难舍!裴钰这样诠释着爱情的蜕变。

所以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是带着温度的。硕大的戒指送出去还可以拿回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却是融入血肉不能抛舍的至高礼物。

当然还有,裴钰将她从小到大的图片,从家里进门处一直贴到最里的墙角。他说,这样,我一进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她,出门最后一眼看到的也是她。

王雅静偶然谈到了大学时代的大毛毛熊,然后有一天,他就将一只大毛熊捧给了她。结婚让人成熟,但他不想让她思想很重。保鲜,不是追求事的新鲜,是保持人的活力。

有一天,王雅静感叹说:我生活得就像公主一样。

裴钰觉得,再没有得过比这更大的褒奖了。

裴钰的婚姻智慧

1. 婚前应该睁只眼闭只眼,婚后应该睁大眼睛。

  爱一个人,只要抓住主要的品质就好。如果总要选择完美,那么永远找不到对象。婚后,两个人要过几十年,发现对方毛病,要帮助改变。婚前不要改造,婚后要塑造。

2. 婚前该糊涂的要糊涂,婚后该明白的要明白。

  事业、朋友、私房钱都要有。婚姻并不是两个泥人,打碎了,和在一起的道理。而是两个人从自然人到成熟的社会人。

3. 婚前要选对自己好的做老公!婚后要对老公好!

  呵呵,建议找个个矮的,这样的男人,更懂得奋斗。婚后对老公好,基本做到:满足男人的成就感;事业上,男人越不顺,越支持,越顺,越批评,你是最知道他缺点的人。

4. 对男人不要只是否定,而是要提建设性的意见。

  你不能只说这个事不行,你应该提出来怎么行。男人一生的行动指导就是解决问题,你提出来,他才能解决。不要试图让他猜猜你是什么意思。

5. 原则问题不要姑息迁就。

  比如男人的花心,及早发现苗头就要提出来纠正。出现第三者,是有过程的,不姑息迁就,是提防下滑的过程。

王雅静:嫁给心理学家的好处

1. 他会很客观地包容很多事情,分析,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思想比较开放。

2. 和他相处特别舒服。他大度、宽容,会自我调整,会帮助身边的人。

3. 快乐从容,乐意付出。

上一篇:第五章 城建税习题与答案下一篇:customer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