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视域中的人文教育

2024-10-27

本体论视域中的人文教育(共8篇)

1.本体论视域中的人文教育 篇一

职业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育人文性研究论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育;人文性

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学生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要学习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视域下提高语文教育的开放性,利用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发挥语文学科素质教育价值的实践。在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应用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开拓语文人文教育,有利于语文教育创新发展。本文以职业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育人文性探析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一、提高职业教育中语文的学科地位

语文学科,是每一个专业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公共课程。正是这种普及性,让语文学科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被边缘化。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职业,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学生也自然意识不到语言知识掌握的价值。要在职业教育视域下开发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价值,必须打破思维限制,建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观念。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语文教育能够丰富职业人的知识,提高职业人的能力,更能提升职业人的素养。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学好专业知识;只有学好语文,才能丰富内心世界。利用语文实施人文教育,职业院校要提高语文学科的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重视职业特色品牌打造的过程中,强调素质教育,重视语文教育,用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带动学生重新认识语文学科。正确定位,是语文教育人文化的第一步。

二、开创职业教育中语文人文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中借助语文教育落实人文教育,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职业观,需要教师积极开发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法保障人文教育的`高效实施,创新前进,大胆突破,才能取得丰富的教育成果。

(一)借助课本内容,实施人文教育

课本是语文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也是语文教育实施的平台。利用课本内容,开发人文教育内容,有利于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爱国情感丰厚的文章,有探讨道德伦理问题的文章,有语言优美的散文,更有科普类的小品文。能够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它们语言灵动且优美,形式精致,都是人文教育的好资源。在语文教育中,教师不能只关注文章结构的分析与内容的理解,而要借助人物特点与文章题材与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像《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这首诗,饱满爱国之情,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朗读“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这样柔情、深情的诗句,让学生感受作者于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思念与向往。在朗读与学习后,教师可就课本内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为自己的祖国写两句简单的诗,表达个人情感。借助课本内容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有益于语文教育的人文化。

(二)借助职业学习,实施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因此,选择了不同的工作与人生。每一个专业、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同,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活动,有利于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比如,在讲解《相信未来》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与学生分析个人发展前景,让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诗歌中,作者借助“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诗句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阐述人生中的困境。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就要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或者专业发展结合在一起。让护理专业学生写一写临床困难,让机械专业写一写机床操作困难,并表达自己的乐观想法,有益于学生积极面对专业学习挑战,成为主动提高者。

三、营造职业教育中语文人文教育氛围

在高职语文教育中落实人文教育,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高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接受过不同的教育,体验过不同的人生,有过不同的喜、怒、哀、乐。要促进语文课堂中人文教育成功,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多重情感,营造平等、民主的人文教育环境,让教师的教育内容与行为更有说服力。比如在讲解《青春》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分享一个自己的青春故事,突出青春主题,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在课堂中,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珍惜青春时光,也欢迎学生分享自己的青春趣事与困惑,让语文教学主题得以升华,使语文课堂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综上所述,科学定位语文课程,在不过度夸大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利用语文教育内容实施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水平的提高。要平衡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与人文教育内容,开创整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栗瑛.职业教育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J].现代交际,(6):217.

[2]主毅.职业教育视域下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1(7):91-92.

2.本体论视域中的人文教育 篇二

一、教育理念——当代意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语文教学中因袭成风的状况,引起我深深忧虑。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然而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语文教师几十年、几代人千百万次踏进几乎一成不变的语文教学这条河流,长时间受习惯思维束缚,对教材文本,尤其是名篇的解读,不敢越雷池一步,往往把一些违背科学的定论奉为金科玉律,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现象,正是语文课堂死水一潭、教学无趣、教育低效的症结所在。于是我针对这样的问题就当代意识提出四点语文教学意见:第一,原有的语文教学思想中不科学的内容,有待用当代意识重新加以辨识、矫正;第二,新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需要引进教学领域;第三,新一代的当代意识要加以建塑;第四,社会要求我们为它提供大批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具备现代素质的合格的劳动者。我呼吁语文教师应该从当代的视角出发,以当代的价值标准去审视一切语言现象以及由语言营造而成的艺术世界,并且用当代的话语系统作出新的阐释。

在教学中,我主动发掘作品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在当下的新意味。对于那些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已经形成的定论,常持分析的态度,凡是与当代的价值观念、伦理标准、审美理想相抵牾的解说;就用发展、科学的眼光对其进行理性的解读和实事求是的辨析。比如,在执教《庖丁解牛》时,我对参考书中所持的批判态度产生怀疑: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能够避开矛盾,因利乘便,求同存异,这难道也是消极吗?通过课堂上与学生的热烈讨论,便形成了更全面、更合理的观点。

我坚持认为,当代最先进最科学的哲学原理、伦理观念和审美理想,是时代思想的制高点,站在这个制高点上去认识、阐释教材和引导学生,教室才能充满蓬勃生气。学生接触的当代新思想新文化越多,他们的视野越开阔,思维品质越科学,开放性的文化心态就自然形成,从而有利于逐步成为具有独立思想、创新思维的一代新人。

二、教学内容——文化底蕴

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贯彻这一精神,实践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我带领语文组进行了“让语文课多一点文化底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学校语文教改的追求目标和特色,即让语文课多一点传统文化的底蕴,让语文课多一点当代文化的渗透,让语文课多一点理性色彩和思辨色彩。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早在新课改之前,我们就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增删调整:强化文化常识单元教学,大量补充古诗词,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扩展阅读,如学习《呐喊·自序》,就印发萧红的《怀念鲁迅先生》和张承志的《致先生书》,同时以钱理群的《话说周氏兄弟》为参考,适时地向学生渗透鲁迅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给学生施以民族文化的“底肥”,努力让学生走进经典,接受大师们深邃思想的熏陶。

我认识到,要让厚重的文化积淀来奠定学生发展的精神底蕴,教师自己就必须刻苦学习,“以内养外”。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学养不仅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语文教育达到新高度的人力资源的根本。

三、教师素养——审美情趣

细究起来,教师的素养有很多要素,我以为语文教师的重要素养是审美情趣。

首先,“美”作为内涵,是语文课的本质特征之一,没有“美”的因素的语文课不是语文课,不懂“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文学作品不去说了,就是论说体、说明体的文章,也并非不存在美的元素,甚至连少量的应用文,讲解时也不能不提到它的文字准确简练的美质。语文课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是语文课堂上应该有“色彩”,有“乐曲”,有“情”,有“梦”,在某种程度上,它对现实要有所超越。

第二,“美”作为手段,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共识。中国有“春风化雨”说,西方有快乐教育说。在“美”中运作的教育教学,具有高效率、强效果。要使教学达到此种艺术层面,教师的审美情趣是重要因素之一。我特别欣赏《论语》中一段孔子施教的实录,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这是一堂严肃的探讨人生价值与治世方略的课例,但进行得竟是十分宽松轻快。这里,既不乏教师的引导,又有发言者之间的相互启迪;这里,虽然没有高头讲章,却有自由独立的思考;这里,伴随着理性探索的,还有和谐愉悦的感情温泉。如夫子的一哂和“喟然”,如曾皙的那段极富诗情的发言,等等。这节以现代观点看来也应承认为极其成功的典范课例,其中孔夫子良好的审美情趣应该是起了重要导向作用的。

第三,“美”作为塑人标准,是理想的标准、高级位的标准。教育教学的最高任务和终极目标是育人,从根本上说是“铸魂”,铸造优美高尚的魂魄。“美”一旦融进心灵,就一定能够排拒丑恶,一定能够广施爱心。所以,高尔基说:“美是未来的伦理学。”语文课拥有大量“美”的资源,在完成“铸魂”任务上,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力求课堂上不乏“美”的诗意和灵性。要学《再别康桥》了,一清早,把学生“赶”到荷花池旁吟诵诗歌;美学选修课讲雕塑一章,把学生领到南京路,感受现代雕塑和传统风格的区别;现代文阅读中涉及梅派唱腔学生不理解,就得意地清唱一段“苏三起解”。教学实践使我相信,求知本来是一项费力的精神劳动,有所谓“苦读”。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具备审美情趣,开启感情的闸门,让枯涩的思想、学理化为清凉的甘泉,汩汩流入学子的心田,那么,求知的沉重与艰苦都可消解,一变而为轻松愉快的享受。

四、教学方法——写意风格

写意,本是中国画技法中的一种,指用简练的笔墨勾勒物象的“形”,来传述所要表现的“神”(意境)。迁移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写意的第一要义是“求整”。所谓“求整”,就是不纠缠某个局部,不一叶蔽目,而是从文本的全幅画面中去捕捉印象,着眼于整体感知。写意的第二要义是“尚简”,就是在教材处理上,不搞繁文缛节、面面俱到,而是大刀阔斧、排除芜杂,仅仅采撷与抓住关键的部位,深入开掘。“求整”与“尚简”,作为手段,都是要实现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主意”,即以求“意”为主。我认为,读讲文学作品,一定要超越它的现实叙述,追寻它所宣表的深层内蕴。例如,鲁迅的散文《风筝》,看似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其实不然。作者在文章结尾所流露的那种深深的惆怅,岂止是对一件往事的懊悔和内疚,它传述了一种人类情感:懂得忏悔了却又无从补偿的无尽悲哀。这个故事本身很平常,但作者却从哲理性的高度赋予它以深邃的涵义。这就是文章中最关紧要的东西。

在课堂上,我常常故意“少为”甚至“不为”。有时不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代之以学生的反复朗读;有时不对疑难问题加以条分缕析,而把时间放在援引材料对照比较上。或围而不攻、悬而不决,或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写意风格看似“不经意”,内中“巧用意”,是为师者的良苦用心和别具匠心。用写意方法来教,带动的是“气势”,谋求的是“神韵”,实现的是学生的灵感和文本的精髓在“教学机智”的催化中完美的“生成”。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思考所得,四个方面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当代意识,是其中具有核心价值的元素。它以其哲学性,统领驾驭贯穿渗透着其他各个部分。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则作为当代意识的两翼,充分呈现和施展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全部功能:文化底蕴,从人文性的角度加以体现;审美情趣,从本体性的角度加以体现。这是语文教育教学从早先沦为纯政治工具或纯语言工具的合理回归。写意风格正是以上三者最合逻辑的表现途径。它们仅具雏形,有待成熟完善,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人文精神视域下现代体育教育发展 篇三

关键词:人文精神;现代体育;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是各阶段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魄,更能够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领悟到体育精神,进而形成坚强的毅力以促进身心与人格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热爱程度也整体呈现下滑之势,体育课堂本该充满欢声笑语,而当前的体育课堂却成为体育模式的教学基地,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体育教学被“物化”。因此,对体育教育人文性的反思成为重塑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前提。

一、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现代内涵可以概括为是基于对人个性的尊重而体现的“以人为本”价值尺度,最初源于传统的礼教文化。因此,对于人文精神的阐释,应当体现出人类文化的最根本精神。时至今日,人文精神成为一种境界,即对真、善、美和谐统一的高度追求。从此角度来看,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也就是对体育所提出的创新要求,包括体育技术、体育理论、体育教育以及体育竞技等等,以公平、平等为原则,通过团结一致展示出体育之美,从而成为和平、发展、文明与进步的象征。

二、人文精神视域下现代体育教育发展路径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已经成为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共识,对人主体性的认识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切实体现。然而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异化发展态势,人文精神开始逐渐迷失。在素质教育进程不断深入的当前,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全面素质教育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因此,本文认为人文精神视域下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应当明确几大方向:

首先,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体育教育都在强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导致运动负荷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同时,体育场也在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下成为功利的竞技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积极性逐渐减弱似乎成为情理之中,究其根源不外乎是出于体育被“物化”之后所导致体育教育观沦为“以物为本”。不可否认,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大多仅停留在对体育行为的认识层面,实难深入了解体育哲学精髓,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同人文精神相连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文精神也就自然被忽视。而体育教育的意义重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竞争意识,同时素质教育也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视为核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更应借对体育精神的领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重视体育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

其次,学科结构的调整。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已无法适应于当前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结合教育形势的演进对体育单一的学科结构进行多元化创新调整。具体来看,即以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基础,对体育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以此作为核心对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编制进行全面创新。从本质上看,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即在于做好人性的教育,体育本源于生活,因此新时期的体育教育亦有必要回归到生活,对于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从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通过积极引导给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体育本属于一种社会活动,对体育学科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体现体育学科教学的价值。因此,只有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才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学人文精神内涵的体现。对此,本文认为应当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融入人文性,改变传统的只注重量化的评价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体育学习成果同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一并纳入到考核当中,全面结合多元评价方式,确保评价体系兼具科学合理性与人文性,如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体育教育的价值,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的价值一直被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赋予了高度认可,但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已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人文精神内涵。因此,体育教育者应当对此予以正视,不断深入对现代体育教育渗透人文精神的思考,迎合现代教育趋势,切实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体育成为学生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帅许.人文精神教育观视域下的体育教学改革:评《人文体育教学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5(9):76.

4.本体论视域中的人文教育 篇四

本文由《远程教育杂志》杂志授权发布作者:钟晓流、宋述强、胡敏、杨现民、李海霞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及其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人类历史上教育的第四次革命。与以往历次革命一样,第四次教育革命也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经历过以程序教学、广播电视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等为代表的电化教育阶段以及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和数字校园等为代表的数字教育阶段之后,第四次教育革命正在向智慧教育阶段演变。智慧教育是基于移动互联与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与服务、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而构建的新型教育生态系统,包括基础支撑系统、智慧教育环境、智慧教育资源、智慧教育管理、智慧教育服务等子系统。智慧教育既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最新发展态势,也是这场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关键词:教育革命;智慧教育;微课;MOOC;智慧校园;大数据;翻转课堂;创客;创客教育;互联网+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在渔猎过程中无意识的劳动模仿。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原始人类逐渐开始有意识地把劳动技能和生活经验通过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形式传授给下一代。回顾人类教育的发展史,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按照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进行划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四种形态。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过三教育的革命。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及其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人类历史上教育的第四次革命。

一、人类社会的历次教育革命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过渡期。这次革命的标志是文字和学校的出现。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和最早的学校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和”泥版书屋”。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最早的学校都出现在夏商。《汉书?儒林传》说:”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这里”校”、”庠”、”序”就是那时学校的名称。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场所,伴随着学校的出现,教育才变成了有计划、有组织地活动,同时也出现了专职的教育人员。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这次教育革命的标志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纸张出现在西汉时期。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我国唐朝初年就有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在欧洲艺复兴前期,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有利于书籍的出版和知识的传播,由此带来了人类教育史上第二次革命。

人类历史上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这次革命的标志是班级授课制的出现。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欧洲,并在17世纪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逐渐兴起。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自此影响深远的系统化班级授课制理论开始形成。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照年龄和接受教育的程度编成了相对固定的班级,由教师对同一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内容和进度相同的教学。班级授课制可以大规模地进行教学,扩大了个体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这满足了工业大生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也保证了知识传授上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由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学对象由”数字移民”变为”数字原住民”;教学环境由线下的教室课堂变为线下线上融合的020环境;教学资源由纸质的教材课本和辅导材料变为广泛的在线学习资源;教学模式由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递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与历次革命一样,第四次教育革命也是一个变革教与学的漫长过程。

二、第四次教育革命的趋势及热点

第四次教育革命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诞生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经历过以程序教学、广播电视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等为代表的电化教育阶段以及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和数字校园等为代表的数字教育阶段后,第四次教育革命正在向智慧教育阶段演变。智慧教育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未来趋势,当前主要有如下热点:

(一)微课

微课具有“微课件”和“微课程”两层含义:从资源的角度看,微课是“微课件”的缩写,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1];从课程的角度看,微课是“微课程”的缩写,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而设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本文倾向于将微课视为“短”、“小”、“精”、“撼”的在教学视频:“短”是指每段视频的播放时间短,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以10分钟左右宜;“小”指为了兼顾呈现效果和下载播放的速度,视频文件的大小一般不会超过百兆,以十到几十兆宜;“精”是指选题相对聚焦,教学设计精心,视频制作精湛,每段视频都包含了较为独立完整的知识内容;“撼”指视频具有震撼性的视听效果,能够打动学习者并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微课能很好地满足学习者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

(二)慕课(MOOC)

慕课(M00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暴课浪潮是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0ER)的最新动态。慕课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诞生于2008年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开设的“联通主义与联通的知识(Connectivism & Connective Knowledge)”课程。这门课程由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设计和组织。课程有25名付费注册学生和2300多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免费在线学生。学生可以通过RSS订阅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管理系统Moodle和第二人生(Second Life)参与课程学习以及参加同步在线会议等。课程的两位注册学生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和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创造了M00C这个术语来描述这种大规模在线开放的课程形式。2012年,由美国顶尖大学发起并由商业力量推动的M00C网站Udacity、Coursera、edX相继上线,引发了全球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纽约时报》更是把2012年称为“M00C之年(The Year of the M00C)”[3]。2013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 大学相继宣布加入edX,7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先后加入Coursera。2013年10月,清华大学基于edX开放源代码研发的中文在线教育平台“学堂在线”投人运营。2014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上线发布。2014年5月8日,由爱课程网和网易公司联合建设的“中国大学M00C”平台开通上线。2015年2月,由北京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华文慕课”上线发布。慕课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生态的形成。基于慕课,学习者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而基于慕课平台记录的学习大数据及其分析有助于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学过程。

(三)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是由数字校园发展而来,是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校园环境与功能业务的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黄荣怀教授等认为,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境,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智慧校园具有环境全面感知、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性服务等特征[4]。胡钦太教授等认为,智慧校园的内涵可以用“以人为本、深度融合”进行表述,智慧校园的特征包括感知与预测、多业务网络、平台资源整合、智慧决策、开放学习环境、环境融合等,智慧校园的主要技术包括物联网与环境感知、移动互联与移动应用、基于云平台的教育资源整合与组织、社交网络与学习协作、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智慧课堂与未来教室等[5]。

(四)教育大数据

大数据是指数据量极大,以至于无法使用常规数据软件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认为,大数据是符合4V特征的数据集,即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教育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是大数据技术在教育和学习领域的应用,其目的在于通过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有关学习及其学习情景的数据集,以理解和优化学习及其发生情景。“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构建教育相关模型,探索教育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将成为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6]。

(五)翻转课堂

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7]。首先,从教学流程的角度看,翻转课堂颠覆了“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教学过程,知识内化由课外到课内。其次,从师生角色的角度看,教师由“演员”变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和学生身边的“教练”,学生由“观众”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再次,从教学资源的角度看,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也称“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从教学环境的角度看,翻转课堂通过学习管理系统(LMS)整合线下课堂与网络空间,形成020环境。

(六)创客运动

创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或Hacker,指那些乐于动手实践和分享交流,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或群体。《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8]将创客描述为:“首先,他们使用数字工具,在屏幕上设计,越来越多地用桌面制造机器、制造产品;其次,他们是互联网一代,所以本能地通过网络分享成果,通过互联网文化与合作引入制造过程,他们联手创造着DIY的未来,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创客理念和创客精神的时代潮流,其中包括了开放分享的精神、动手实践的习惯,以及对技术的极致钻研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等。创客教育强调行动、分享与合作,并注重与新科技手段结合,逐渐发展为跨学科创新力培养的新途径。在创客教育中,学生被看作是知识的创作者而不是消费者,学校正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9]。过去教材是学生的世界,今天世界是学生的教材[10]。创客运动正在创造一种教育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探索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透过微课、慕课、智慧校园、教育大数据、翻转课堂和创客运动,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第四次教育革命所带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即基于班级授课制,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让位于基于广泛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能力培养模式。这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才是第四次教育革命浪潮中智慧教育的实质与核心。

三、智慧教育的概念特征

智慧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并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他认为,教育并非只是获取知识,聚集事实,将之编集汇合;真正的教育应该充满爱、自由和智慧,真正关注“人”,把生活当作一个整体而明白其中的意义。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和唤醒智慧。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智慧如果未经觉解,将永远处于沉睡状态。而通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已经处于觉醒状态的教育者将通过启发、诱导,来点燃受教育者的智慧[11]。享誉海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

“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 in 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 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12]。

今天,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受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提法的影响,智慧教育也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祝智庭教授等[13]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智慧教育指信息 技术支持下为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教育,旨在利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技术创新)、运用智慧教学法(方法)、促进学习者开展智慧学习(实践创新),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较强施为能力的智慧型人才(人才观变革,要培养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沟通、善于研判、善于创意、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型人才),落实智慧教育理念(理念创新),深化和提升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素质教育[14]。

杨现民[15]则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促进教育利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前述观点,本文认为从哲学的角度看,智慧教育是通过具有智慧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形式,培养和激发学习者自身智慧的教育实践过程。通过一系列直至人性思维的帮助程序,智慧教育帮助人类排除干扰、放开心态、开拖思维 和创造性思维。从技术角度,智慧教育是依托移动互联与应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泛在化、感知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教育生态系统。通过实现教育环境的智慧化、教育资源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最终为教育活动所涉及到的各类主体(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会公众等)提供智慧化的教育服务。

智慧教育的功能特征可以概括为3A+W,即与教育相关的任何人(Anyone)借助互联网,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都可以获取所需要的教育资源或教育服务(What)。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5I,即信息化(Informatization)、网络化(Internet)、全交互(Interactive)、智能化(Intelligent)、—体化(Intergration)。

四、智慧教育的体系结构

从体系结构上看,智慧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集成性大平台,包括五个系统,分别是基础支撑系统、智慧环境系统、智慧资源系统、智慧管理系统和智慧服务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一)基础支撑系统

基础支撑系统是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运行的基础,既要为上层的智慧教育环境、智慧教育资源、智慧教育管理和智慧教育服务等系统提供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接口和统一数据中心等基础支持服务,同时又要通过标准的接口规范与智慧城市中的其他智慧系统(能源、医疗、交通、物流等)共享基础数据。

(二)智慧教育环境

智慧教育环境为智慧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和场所,由物理环境、虚拟环境和混合环境组成,包括智慧校园、智慧云课堂和智慧教室等应用场景。物联网、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人体识别系统(Human Recognition System,简称HRS)、情景感知(Context Awareness)等技术为物理环境的智慧化提供了技术基础;移动互联与移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虚拟环境的智慧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三)智慧教育资源

智慧教育资源系统是在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业务系统已有功能基础上,增加体现教育智慧性的新功能,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智慧化管理。教育资源的智慧提升主要体现在更方便的资源转换和分类编目、更充分的聚合策展、更深入的社群互动、更个性化的推送和更加可持续的发展等方面。

(四)智慧教育管理

智慧教育管理是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通过统一规范,数据共享,在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将现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成为包括务管理、动态监测、教育监管与决策等功能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系统。智慧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育可视 化管控、教育智能决策支持、教育安全预警以及教育远程督导四个子系统。

(五)智慧教育服务

智慧教育服务包括运维云服务和业务云服务两个子系统。运维云服务系统为智慧教育平台中各种教育业务系统和教育环境提供运行维护保障服务,主要提供设备智能管理服务、智能监测与排除服务以及运维培训服务等。业务云服务子系统为智慧教育活动所涉及到的各类主体(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会公众等)提供智慧化的教育服务。

五、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 智慧教育的核心技术特征体现在六个方面(如图2所示):智能感知(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集群推送(推需推送)、智能视窗(可视化)[16]。智能感知包括,在实现远程控制、管理、分析、决策中是很重要的,它是基于互联网才能实现的。智能控制又叫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控制,它的职能是对系统、设备、平台进行操作、纠错。智能管理是行政决策机构或者服务机构对直属范围内的职责进行管理,包括智能化互动反馈、智能分析。智能分析是数据汇集了之后进行智能挖掘、智能分析,提供决策的依据,智能感知是位于最底层的,最终体现是在智能视窗上。

(一)智能感知

智能感知是智慧教育的技术底层,依据感知数据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务。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FID)、二维码、红外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可穿戴设备等组成的智能传器,经过接口与无线通信网络、因特网互联,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相互间智能化地获取、传输与处理信息。智能感知的对象包括设备运行、教学环境以及学习者的状态等。

(二)无缝连接

无缝连接是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无缝连接的具体体现为:在跨级、跨域教育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融合;支持多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到各种教育信息系统,获取学习资源与服务;学习者的多个学习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无缝切换,学习过程实现无缝迁移;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连接和利用学习社群提供支持。

(三)全向交互

教与学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人与物之间的交互以及物与物之间的交互。全向交互的具体体现如下:自动记录教与学互动的全过程,为智慧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语音、手势等更加自然的操作方式与媒体、系统进行交互;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

(四)智能管控

智能管控基于标准协议,实现信令互通,进而实现对环境、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智能管控。具体包括感知物理场所的环境,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动态调节声、光、电、温度、等环境指标;记录和汇聚各类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的升级提供决策依据;基于采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辅助管理者 准确地诊断和解决问题;基于智能诊断和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分配教育经费等。

(五)集群推送 利用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相对较高的收益,任务调度则是集群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技术特征,具体体现如下: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信息;按需推送活动:根据用户的现有基础、学习偏好以及学习目的,适时推送学习服务(解决疑问、提供指导等);根据用户学习过程记录,适应性推送用户学习所需 的各种认知工具;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学习的内容等,适应性推送学伴、教师、专家等人脉资源。

(六)智能视窗

可视化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必然趋势。智能视窗是智慧教育观摩、巡视、监控、管理的用户可视化界面,其技术功能主体现为:通过图形界面,清晰、直观、全面地呈现各类教育统计数据;通过视窗可以监看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为用户提供最优化的系统建议,从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操作界面,以可视化的方式操作教育设备和应用系统,体现使用的方便性和管理的灵活性。

六、智慧教育生态的构建

智慧教育既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最新发展态势,也是这场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持续深度融合,正引发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评价、教育制度等的全面创新与层次变革。同时,智慧教育生态的构建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构建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一线学校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参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好上中下相衔接的智慧教育推进策略和实施方案,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做好智慧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明确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智慧教育要在统一规划和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行业企业在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业企业要找准本企业在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面向智慧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趋势,结合企业的特长和优势开展研发工作,为智慧教育提供多样化的、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之间的关系。

研究机构要发挥智慧教育建设智囊的作用,围娆国际动态、教育政策、发展策略、关键技术、运营模式等方面组织专题专项研究,定期发表研究报告。发挥专家专业的优势,向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一线学校提供智慧教育的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重点项目的完成和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参与智慧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估工作。

一线学校要积极应用,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软硬件系统的智慧化水平,探索智慧教育情境中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与典型案例。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和评价体系,鼓励广大教师、学生、管理人园参与到智慧教育环境、智慧教育资源、智慧教育管理和智慧教育服务的应用和建设中来。总之,智慧教育有助于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提供智慧型和个性化的环境、资源和服务,有助于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升级发展,有助建设实现学习型社会。智慧教育生态的构建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一线学校的作用,共同完善智慧教育生态圈。

七、结语

5.本体论视域中的人文教育 篇五

1、体育本体论时域下“快乐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本体问题是通过哲学的思维与方式, 对体育的本质与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是体育学术界长时间讨论和交流的课题内容。 “阳光体育运动”号召下, 各个学校更为注重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强调体育运动的价值。体育能够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进而一些学者认为体育具有“功能化”的特点, 体育对个人主体的价值较为显著。 当前体育本体论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较多争议, 但是核心不外乎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养乎吾生, 乐乎吾心”。体育对人的价值、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2、体育本体论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实践应用价值

体育本体论视域下, 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人学习体验,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将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为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与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1、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

体育本体论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实践应用, 能够改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单纯听从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快乐体育” 教学模式能够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 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并通过长时间的体育学习,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2、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多采用“课前热身—课中指导—课后练习”的方式开展, 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较差, 体育学习中没有融入真正的情感,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中。“快乐体育” 教学理念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深入应用, 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 感受体育学习的价值, 明确体育学习的价值。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体育本体论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实践应用策略

体育本体视域下, “快乐体育” 教学理念的实际应用可以通过结合学生性格特点,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结合课程教学要求, 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结合学生发展需求, 创新体育综合评价的方式等, 营造“快乐体育”教学氛围。

3.1、结合学生性格特点,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体育本体论视域下, “快乐体育” 教学理念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 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所感兴趣的事物等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为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 针对“投篮”这一篮球课程的指导,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 课堂开始前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认识科比吗?”、“同学们, 你们都知道哪些篮球明星呢?” 等问题, 学生纷纷回答,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科比、林书豪等篮球明星在投篮中的精彩表现, 提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学习投篮的技巧, 成为像他们一样的篮球明星呢?”等问题,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跃跃欲试, 在这种课堂教学氛围中, 开展篮球课程教学活动。

在篮球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注重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改善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课堂教学主导的地位。 教师需要走到学生身边, 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 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 积极引导每一位学生, 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

3.2、结合课程教学要求, 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 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 通过多种方式, 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1) 让音乐融入体育课堂。

音乐融入课堂是快乐体育中的一种教学法。即把激昂热情, 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欢乐和充满激情的热烈气氛中开展体育活动。

例如在指导学生热身运动的时候, 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学生喜爱的动感型音乐, 组织学生结合音乐进行热身运动。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小苹果》, 学生喜欢的歌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热身运动的乐趣, 保持良好的学习和身体状态, 为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让游戏融入体育课堂。

学生普遍比较喜欢游戏, 将游戏和“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相结合, 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坚定的思想信念。教师可以基于课程教学内容, 进行计划性的教学引导。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排球技能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排球技能之后, 组织学生玩排球接力的游戏。学生之间站成一个大圆, 依次发球、接球、传球, 在哪一位学生的位置排球掉落, 则这位学生需要接受惩罚, 比如做仰卧起坐、蹲起等等。

再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竞技的方式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热情, 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明确学生学习的质量。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排球技能比赛, 按照正规比赛的要求开展比赛活动。胜利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 输的小组需要集体表演, 通过有奖有罚, 增加比赛的趣味性特点,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真正将“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体育教学的细节当中。

3.3、结合学生发展需求, 创新体育综合评价的方式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 教师仅仅凭借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 教学评价具有片面性的特点。

体育本体论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深入应用, 需要关注学生思想素质、 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 关注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例如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 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开展, 日常学生的合作能力、课堂表现也会纳入到学生的总分当中, 使评价的内容能够更为丰富, 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4、结束语

体育本体视域下更为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 这与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求不谋而合。 体育本体视域下, “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实际应用可以通过结合学生性格特点,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结合课程教学要求, 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结合学生发展需求, 创新体育综合评价的方式等, 营造“快乐体育”教学氛围, 为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多元智能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罗永义, 仇军.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02.

[2]杜放, 郑洪才, 罗彭, 马文卿.“建构主义”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J].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 02.

[3]古玖新, 李新晖.将快乐融入体育教学中——浅谈快乐体育教学思想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02.

6.人文视域中的中学哲学教学思考 篇六

[关键词]哲学教学 高度抽象 科学主义 人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50

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说,学好哲学,终生受益。但当前的高中哲学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感觉哲学深奥、玄妙,对哲学教材探讨的问题感到陌生而抽象,课堂探究活动很难深入、实质性地推进。哲学学习仅成为获取考分的工具而感受不到哲学思辨的乐趣,更无法领悟哲学传导的价值意义。本文力图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就高中哲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当前高中哲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中生难以准确地把握哲学概念,构建哲学范畴,理解哲学观点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描述其自身特性和规律的准确概念,这些概念是进行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的前提,是支撑学科的基石,哲学也不例外。但其他学科的概念基本都是建立在形象直观的基础上,如物理学中的长度、宽度、重量、速度等概念,学生容易运用形象思维进行简单概括并加以理解。哲学的概念则是建立在高度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是高度浓缩提炼后的结论。“思维”“存在”“本原”“同一性”这些哲学概念与人们体验到的事实并不完全一样。高中生必须具备高度的理性思维能力才能透彻地分析和完整地概括哲学思想。但对于人生阅历较浅、知识结构较单一并初次接触哲学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并不具备相应的思维水平,其思维仍然是含糊的、混乱的和不连贯的。理解概念、构建范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训练学生思辨质疑、抽象概括等理智技能,更要引导他们注重生活体验。没有过程的体验,没有漫长时间的感悟,却要求学生去理解高度思辨的哲学思想,必然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哲学教育的虚空、低效。

2.部分中学教师哲学素养欠缺,哲学教学肤浅而抽象

经典的哲学命题是哲学课堂上经常探讨的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往往存在满足于“形似”而忽视“神似”,断章取义的释义现象。如对笛卡儿的哲学观点“我思故我在”的思考,往往停留在隶属唯心主义阵营的字面理解层面上,甚至会对比指明,“我在故我思”才是唯物的、合理的。肤浅理解既缘于应付考试的功利需求,也是教师哲学素养缺乏的体现。尽管随着社会背景的深刻变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中学政治教师的学科素养有了整体的提高,但哲学素养作为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部分却是薄弱环节。多数教师哲学知识贫瘠,缺乏哲学情怀与哲学境界,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哲学教育,如何进行哲学教育。

3.哲学教学评价侧重量化、简单化,强调逻辑推理,忽视内在生成

当前的高中哲学更多的是被视为应付考试的工具来学习。哲学教育有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式,制定了统一的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学生把抽象的哲学概念、原理记住了,符合标准答案,就算完成了哲学教育。这种纯粹以发展认知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教师单纯追求课堂的教学技巧和成绩,忽视教学是否能真正触动学生的思想;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和思考完全是以被动的方式出现的,“知道”的人多,“体道”的人少,进一步削弱了刚接触哲学的高中生探究哲学的兴趣;哲学不能发挥自身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意义,丧失了价值批判与价值引导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二、导致高中哲学教学低效的原因探析

当前的中学哲学教学背离了哲学教育的本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哲学教学过多地采用了“科学主义”的方法,偏重“经”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

1.科学主义的工具价值取向遮蔽了哲学教育的育人本质

当前的哲学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方法与价值导向等方面存在偏重科学主义的倾向。近代以来,追求工具理性的科学价值理念获得了对中学教育的绝对统治。工具理性追求确定的概念、清晰的逻辑演绎,具有客观性、唯一性、实用性的特点。哲学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思维方式的指导。哲学需要借助于工具理性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学科范畴,学习者需要借助理性思维才能清晰而透彻地理解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哲学在研究对象与价值诉求方面却区别于自然科学。哲学属于人文价值领域,研究任务不仅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内化为个体精神成长的引导力量。塑造“理想人格”是哲学的本体价值。哲学应是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的统一,但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与限度,完全将哲学视为客观的、对象化的知识来研究和学习,片面强调哲学观念的灌输与技术训练,忽略对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关注,遮蔽了哲学教育的本意。

2.科学主义追求实用的价值取向导致我国社会大环境没有形成学习哲学的浓厚氛围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我们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哲学的民族,但在科技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的驱动下,社会对科技产生了日益强化的依赖,人文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由于哲学能给我们的只是思想的启迪和引导,不能提供确定的答案和带来直接的利益,社会上对于哲学的学习普遍缺乏自觉而持续的内在动力,民众哲学知识薄弱,缺乏思辨、批判的思维习惯和对于个人存在价值的深切关切。

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看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教育。”哲学素养深刻地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尤其当今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多元社会中如何直面社会的各种价值冲突更需要哲学智慧。当前的哲学教育现状亟须改变,哲学教学需要深度变革。

三、中学哲学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要提高中学哲学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明确科技对人的主观世界作用的局限性,对哲学教育进行重构。

1.定位哲学:哲学是慰藉心灵的学说

哲学虽是理性的沉思,但它最终关怀的是人的本质与存在,通过理性的思辨为人们提供对于宇宙、人生的某种合乎理性的解释,安顿人们的心灵。胡适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称:“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人生离不开哲学,哲学以人生为认识与反思的对象。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的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克服人性的弱点,提高人的心灵,从而具有内圣而外王的品格。老子《道德经》第48章指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哲学的学习不是积累知识而是不断地排除困扰我们的东西,净化心灵。因此,研习哲学仅仅从书本上学习几个哲学概念、了解几条哲学规律是远远不够的,中学哲学教学必须视人自身为本体性的存在,以中学生当下的生活境遇和情感诉求为立足点,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哲学思维能力,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以获得心灵的健康。

2.进行慢学习,在诵读中积累、沉淀与领悟哲学的意义

哲学是人学,体现人文情怀。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学习方法,哲学最基本、有效的方法就是长期诵读经典。哲学文献博大精深,并不是读一两次就能完全弄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熟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词汇材料的感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方能自觉地结合自己的人生实践进行反思与领悟,逐渐积淀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情感与人生信念。南怀瑾先生倡导从儿童时期开始诵读哲学经典名著,在讲《大学》时曾提到他的治学经历:“低年级读《百家姓》或《三字经》,高年级读《千字文》或《千家诗》等……将来准备读书上进考功名的,先生就每天照书本多教几行《大学》或者《中庸》……一二十年后,对于当时先生教我背书,将来慢慢会懂的说法,反省过来,还真是觉得他有先见之明。”自幼诵读,有亲知,才有真知,才有深知。我们当前的哲学学习存在两个极端,或者学而不思,导致思想资源贫乏,或者思而不学,必然陷于空想、妄想。哲学的学习要达到学而思之、悟之,就要尽可能占有大量的、完备的资料。当然我们并不主张原封不动地照搬古人的学习方式,我们需要继承的是哲学研习的精神:察往知来,温故知新。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困惑,可正是这些困惑才能为后来新的见解留下极大的余地。

3.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的自觉性

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坚信真理存在于追寻的过程中。他借鉴做产婆的母亲为婴儿接生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即“苏格拉底方法”:首先,通过比喻、启发等方式进行发问,诱导对方说出蕴含自己意识的思想;其次,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观点中的矛盾,迫使他承认对原来自以为知的知识实际上一无所知;再次,逐步深入,层层驳倒对方的错误意见,归纳总结确定的、真实的知识;最后,进行定义,对所归纳的共同性质作出概括的说明。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质,是通过开导,让学生激发自己学习和求知的积极性,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潜能。这对当前中学的哲学教育有深刻的启示。由于哲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而应像苏格拉底那样“层层剥笋”,将课堂的重心放在启发式的诱导上。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启发式提问要善于把握契机,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开始有了积极思考却又苦于无法表达的条件下,及时予以推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而能在“问答”过程中提出合理的质疑与批判,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哲学素养,有清晰透彻的哲学思维能力和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的哲学情怀。

[ 参 考 文 献 ]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毕文波.寸步尺乐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3]南怀瑾.大学微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本体论视域中的人文教育 篇七

摘 要:孟中印缅四国人文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给进一步加强孟中印缅四国的人文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文交流也是孟中印缅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外交视角探讨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对策,旨在拓展“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下孟中印缅人文交流与合作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一带一路 公共外交 孟中印缅人文交流 现状 对策

引言

习近平主席于2013 年9 月和10 月出访中亚及东南亚国家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印度、孟加拉和缅甸的人文交流事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2013年5月和10月李克强总理和曼莫汉·辛格总理互访,把“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写进了《中印联合声明》,这表明各国政府高层日益重视孟中印缅(BCIM)地区的经济合作。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人文交流是仅次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之后推动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第三动力。近年来,孟中印缅四国的交往不断深入,高层及民间往来不断增加,但就目前情况看,孟中印缅人文交流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这是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推动我国同周边国家合作的战略需要。

1 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研究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为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格局的新变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进一步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空间,也将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及友好往来开辟更加顺畅的通道[1]。人文交流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它的有效开展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全面研究,这是相对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另一重要领域,是对全面拓展孟中印缅合作的理论创新;加快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而保持良好的地区环境和周边环境尤为重要,积极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是当前四国加强相互沟通、加深相互理解、增强互信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创造和平与发展的地区环境;孟中印缅人文交流是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解决该地区存在的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强中国在东南亚、南亚的影响力,推进四国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国内外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现状

自2000 年开始,我国便在人文交流机制的构建上有了新的突破。例如,中美、中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成效显著;中英、中欧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实现重大进展,目前我国正致力于不断推动和完善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布局。自1999年孟中印缅(BCIM)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创立以来,到2013年为止,已先后召开了 11 次会议,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共识,先后通过了一系列促进合作的“倡议”或“声明”,这反映了各方增强合作交流的强烈愿望,也为推动孟中印缅的经济和人文合作提供了内在动力。近年来,孟中印缅人文交流日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国内专家普遍认为,“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2]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国内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研究逐渐增多,但针对人文交流的研究相对欠缺。从国外研究来看,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亦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例如,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和旅游部原部长苏尔丹拉耶夫认为,没有人文合作的发展,很难实现经济合作的进步,希望通过人文桥梁,促进丝绸之路国家间合作的复兴。[3]希腊教育部原部长季亚曼托普鲁等提议设立“丝路文化之都”项目,每年由一个沿线国家组织文化活动,涵盖文化、科技、展览、经济合作,并进行定期评估,用标准化方式推行,市场化运作,建立人文交流长效机制。[4]印度尼赫鲁大学的邵葆丽教授认为,中印文化交流已取得成果,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展示成果,探索和发展成功模式,以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除了中印合作外,中国还可以与其他南亚国家进行合作,特别是孟中印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她认为孟中印缅地区是一个文明圈,有着悠久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历史,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和共同的问题。加强该区域的人文交流将有利于解决共同问题。她认为应该探索一种合作模式和机制,以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或孟中印缅地区的人文交流。[5]

3 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对策

鉴于国内尚缺乏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系统研究,我们应该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公共外交理论为支撑,进一步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事业,以下是关于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优化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的指导思想:积极促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让其融入和服务于“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建设战略,这是积极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核心指导思想。

第二,明确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梳理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历史,准确把握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推进孟中印缅人文交流面临的主要障碍;其次,研究孟中印缅人文交流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再次,研究印、孟、缅三国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政策和发展战略,找到确实可行的路径和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空间,丰富合作内容(例如,轮流承办科技年、文化交流年、宗教交流年、青年友谊年、语言年、智库交流以及孟中印缅教育互联互通项目等)。

第三,明晰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的重点:孟中印缅人文交流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将是重点突破的理论问题;由于孟中印缅四国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各异,因此,突破各国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孟中印缅人文交流合作机制、服务体系和成果评估机制是研究重点之一,因为这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工作正常有序发展的制度保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主要立足点在于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并不涉及政治和国家安全等敏感领域,然而部分大国实施的力图主导地区事务的战略举措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外部大国制约因素对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影响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之一。

第四,拓展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研究的方法:采取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即分别研究中国——印度、中国——孟加拉、中国——缅甸的人文交流情况,然后把孟中印缅四国人文交流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如下:研究“一带一路”和公共外交理论内涵,奠定理论基础;收集我国关于发展对外人文交流事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和经验报告,整合“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人文交流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拓宽视野并且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外交等学科知识,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法、多学科交叉等方法展开研究;深入挖掘四国人文交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为发展孟中印缅人文交流事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军.我国西南地区在“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中的优势及定位[J].经济纵横,2014(11):93-96.

[2] [3] [4]蒋希蘅,程国强.“一带一路”建设的若干建议[J].西部大开发,2014(10):98-101.

[5]王静,孙喜勤.中外学者谈中国-南亚合作[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3):94-101.

[6]吴思科.“一带一路”,中国外交的新思路[N].光明日报,2014-6-7(9).

[7]杨毅.软实力视角下中国人文交流机制的构建[J].理论与改革,2012(4):110-113.

[8]许利平.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路径与机制[J].新视野,2014(5):119-123.

[9]史秋鹰.深化合作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文交流体系[N].牡丹江日报,2014-9-15(1).

[10]孙志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三重内涵[J].学习月刊,2015(1):23-25.

8.本体论视域中的人文教育 篇八

一、体育教学缺乏人文主义的表现

(一) 教学内容设置方面

首先,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所设置的教学项目以竞技类运动项目为主, 且对技术要求过高, 严重偏离了体育教学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的正常轨道, 使得学生对体育教学望而生畏。而学生喜好的一些流行运动项目因种种条件的限制, 难以进入课堂, 造成中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其次, 体育课程内容多重复, 由于体育教材的编排不合理造成体育重复教学, 单调地重复小学所学习的体育项目使得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感官疲劳和厌学心理, 失去学习的动力, 进而陷入学习的恶性循环。最后, 课时安排不合理。一般初中体育教学的课时不超过8—10个, 其结果是蜻蜓点水, 学生无法真正学会一种体育项目, 与新课标提倡的终身体育不符, 且要面对学习结束时的技能考试, 学生普遍反映压力与动力不成正比, 教学效果不佳。

(二) 教学方法设计方面

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水平和能力有限, 对新课程标准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 过分强调“教师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造成学生“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比比皆是, 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使得中学生特定阶段的逆反心理急剧增强, 大大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另一部分教师则片面追求教学的时代性, 过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走向主导、主体双重缺失的教学极端, 将体育课变成游戏课或者自主活动课, 忽视了体育的本质。同时, 教师受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设计时忽视对学生客观差异性的考虑, 使得教学一刀切的现象频繁出现, 学生无法学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也就直接导致无法培养运动兴趣和习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口号亦无法提升到可操作层面。

二、人文主义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开发体育教学内容

1. 围绕课本提供材料, 个性化地开发教学资源。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开发的正确观念。在教学中, 学校首先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教师本身也要拥有自己的课程资源视角, 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发挥创造力, 积极开发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例如, 在一次乒乓球教学中, 笔者发现两个学生并未按照规则进行双人练习, 而是很随意的根据球的运动采取应对动作, 有些是羽毛球中的技巧, 有些是网球中的技巧, 两人打得不亦乐乎。于是灵机一动, 将学生集合起来观察这两个学生的动作。学生们的好奇心一下被激发, 求知的热情也被调动, 我逐一对这两个学生的动作进行细化讲解, 学生边听边看, 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使得学生对我所讲解知识有了很深的理解和记忆, 体育知识面得到了扩展。

2. 发掘地方特色, 丰富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必须注入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体现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 与生活相联系, 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更新、补充, 使课程更具动态性和生长性。教师要精心筛选和处理原始的教学资源形态, 充分利用地方优势, 完善和创新实际教学。例如, 海南的学校就可以充分利用其沙滩优势开展沙滩排球的教学, 既是对教材教学的有效补充, 又能满足中学生对时代性体育项目爱好的需求;而地处山区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攀岩和爬山, 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平衡性和耐力的教学目的。

(二) 探究创造性教学方法

1. 群体游戏法。中学生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 主观意识比较强。根据这个特征, 教师可以将体育锻炼融入游戏来实现教学的需要。在教学时, 教师将游戏的规则事先说明, 以便让学生在一定的约束内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让学生在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 可以享受运动的乐趣和创造性的学习, 而且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与挫折, 逐渐培养其承受能力、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进而强化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意义。例如, 在进行足球教学中的颠球练习中, 笔者并未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解———示范———练习进行, 而是让学生分为三组, 各组围成一个圈共同颠球, 三组比赛, 保持球不落地, 离地时间最长的一组获胜。在这样趣味性十足的练习比赛中, 学生个人潜能被充分发掘, 迅速掌握了颠球的技巧, 而且强化了互助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学在学生高亢的学习热情中持续进行着。

2. 体验式教学。学生在体验学习中, 能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 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尽快建立起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 笔者试行了两种教学方法。常规教法:讲解—练习, 学生依次按照我的讲解进行起跳、腾空、落地的练习, 达到掌握该项目的目的。体验式教法:学生尝试—提问—解答—示范—再练习, 充分给予了学生表现自我、发挥运动才能的时间和空间,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教学有效性得到极大提高。

上一篇:有关物流求职应聘自我介绍下一篇:南京民国建筑调研报告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