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共12篇)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一
到了高年级,作文要求也就高了。学生能写一般水平的作文了,如果还停留在单纯的描摹事物的形状、颜色、用途或叙事过程上,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又不能吸引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得越新奇越好。让学生深深懂得:谁能富于联想,谁的想像丰富,谁的作文水平就高。有些课文表面已结尾了,但深思却蕴意深长,此时教师恰当地因势利导,便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捷径。
例如《雨中》一课,写那位姑娘还未来得及说声谢谢,人群就散去了,马路上又恢复了安静。这时,姑娘望着那一大筐红红的苹果一定会心潮起伏,激动不已。这其实也正是作者有意留下的供读者去进行想像的空白。于是,我便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苹果回到货车上以后,姑娘的心情怎样?她脸上的表情怎样?她会想起什么做些什么呢?然后以《苹果回到货车上以后……》为题,让学生进行想像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二
“翻转课堂 (The Flipped Classroom) ”的创新教学模式日渐流行。那么什么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呢?怎样操作呢?翻转课堂也称颠到课堂, 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 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1 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1.1 关于翻转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 布置家庭作业, 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 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 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 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学习日在教室参加与教师面对面辅导, 放学后回家进行在线学习的循环模式。
1.2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1) 推进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翻转课堂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信息化条件, 包括网站、网页、资源、录编条件和信息化人员以及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水平。需求促进了发展, 翻转课堂全面推进了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2) 探索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
翻转课堂将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 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和专业教学的信息化。翻转课堂通过网络平台将原先的“预习”丰富多彩和淋漓尽致, 体现了信息技术为专业课服务。翻转课堂的专业仿真实训资源不可替代地使复杂的实训过程可视化、仿真化、岗位化, 体现了专业教学信息化。
(3) 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特别是进行仿真实训, 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上课时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探究和实践操作, 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包括操作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2 翻转课堂早期案例实践研究分析
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在中国实践的几个精彩的“翻转课堂”案例:
2.1 昆山:“未来教室的建设”
2012年底, “智慧教育”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建设“未来教室”试点, 研究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试验就是其中一个项目。2013年6月, 由苏州市电化教育馆原任馆长金陵把关指导, 在朝阳小学开展了两节翻转课堂的教学研讨课, 教师要求学生在可惜啊根据“任务单”自主学习教学视频, 在课上带着问题讨论,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拓展练习, 内化知识。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将老师的地位真正从“演员”转变为“导演”, 由“知识的传授者”真正转变为“课堂的管理者”和“学习的指导者”。
2.2 常州外国语学校:老师成“教练”
常州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有这样一节数学课, 教室里48个学生被平均分成六个小组围桌而坐, 讲台后面不见了老师的身影, 老师在六个小组之间巡回走动。在课程的进行中, 不时能看到有的小组举起“笑脸”牌, 有“囧脸”牌, “笑脸”是告诉老师“都懂了”, “囧脸”是提示老师“有问题”, 老师根据牌子的类型提示, 或者单独讲解, 或者随机抽查。整节课老师“一言堂”的讲解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而学生在设定议题下的自主讨论和演练时间超过了40分钟。这样的数学课完成的教学内容是传统课堂的两倍。“教师”变成了“教练”, 从过去是填鸭式的讲解转变为针对性的点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 我们必须在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的理论下, 注入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中国式, 适用于职校学生的“翻转课堂”融入到课堂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并不是对教师职业的否定, 而是转变了教师的身份,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 而是“学习的指导者”。翻转课堂的实践也正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在实施过程中, 教学视频录制的质量、学生中的交流指导, 学习时间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 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实现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而非对教师职业的否定。由此可见, 在中国现今的教学下, 实现全国课堂教学的翻转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在职校中运用是指日可待的。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已悄然拉开了探索实践的帷幕。
3 翻转课堂专业课的思考与设想
中职教育是面向社会需求培养普通劳动者的教育, 重视的是学生的技能学习,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创造性, 重在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因此, 当下在中职教育中应用最多的是项目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教学中, 多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学生以任务完成为目标, 进行技能训练。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由于每节课时间有限, 我们所提出的工作任务利用独立的一次课堂基本无法完成, 导致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使这种“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而如果多次课完成一个学习任务, 又让知识点的呈现不连续, 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衔接还要消耗一定的时间, 显然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这种操作型教学内容的课堂中, 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模式, 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构建“课前、课中六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 看微课, 做检测, 提问题;课中, 共研讨, 释疑难, 人人清。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使知识深化, 设计有针对性的过关题 (专业课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 让下游学生达到合格, 设计综合题 (具体电路分析和计算, 如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和电路波形的分析) 使中游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设计生活应用题 (如电源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 使上游学生将知识提升为智慧。“翻转课堂”不仅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 把先学后教落在实处, 而且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 使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调控、自主管理意识大大增强。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中, 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 先通过观看导学视频初步达成知识传递和学习体验, 完成教师预设的课前预习题目, 并将疑难和困惑通过终端进行提交, 老师通过网络平台汇总学习反馈, 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难点。教师将学生的反馈汇总并进行整合, 带到课堂教学上, 通过教师设疑, 小组合作等形式解决问题。课堂上, 主要通过合作学习, 来解决问题。翻转课堂完全打破了常规, 教师的角色彻底发生转变,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 学生的合作学习默契, 学生的表达自信大胆。同时, 教师还鼓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完成思维导图, 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从而进一步达到巩固学习的效果。
4 翻转教学新载体, 探索课改创新没有止境
翻转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而微课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载体。作为翻转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微课为翻转教学提供了强大的课程支持。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手段, 翻转课堂与微课尚处于探索阶段。哪些专业、哪些课程或者哪些类型的知识适合运用微课的形式呈现;每个学生的疑难点不同, 如何运用微课使每个学生的疑难点都能得到解决……对于未来翻转课堂的进一步推进和微课开发的进一步深入, 都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翻转课堂在中国的可行性[J].知乎2014 (11) .
[2]赵卫兵.翻转课堂, 助推教育改革的新亮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 (12) :12
[3]张良.翻转课堂·中国案例[J].校长, 2013 (6) :29.
[4]汪璐璐, 朱锦涛, 李洁.翻转课堂:让自主学习向更深处漫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 (11) :51-56.
3.改变课堂模式 提高课堂效率 篇三
【关键词】课堂模式;四个一;课堂效率
数学“四个一”教学模式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理念和尝试教学思想,按照农村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经过教学实践,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逐步构建的一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础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不全知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活思维。教师顺势利导,引入新课。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可简单概括为四步:第一步:看一看(例题),第二步:考一考(与例题类似的题目,目的调查学生看书的效果),第三步:议一议,(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教师归纳找规律),第四步:练一练(当堂训练)。这也是“四个一”教学模式的核心。
第一步:看一看(例题)。新课开始,教师在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提出,这堂课学习内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然后提出激励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阅读课本例题就成为学生迫切的需要。阅读课本前,教师可预先提一些思考性问题作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看例题,学会解答问题的方法。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中差生的自学,可以适当给予引导。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大部分学生对解答问题有了方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第二步。(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步:考一考(出与例题类似的题,目的是调查学生看书的效果)。一般让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要巡回观察,及时了解情况。学生练习时,还可以继续看书上的例题,一边看,一边做。尝试练习结束后,就转入了第三步。(控制在10分钟以内)
第三步:议一议(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教师归纳找规律)。练习后,可能一部分学生做对了,一部分学生做错了。这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过程。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尝试解答、小组合作交流以后,让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效果。展示的过程,也是反馈的过程,这为下一步教师的点拨提供了依据。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懂得算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交流展示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点拨。这里教师的讲解同过去的讲解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什么都讲,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课本,亲自尝试做了练习题,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所以讲解和点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困惑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和点拨。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既可以确保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又可以解决教材中的易错点和易混点。(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四步:练一练。包括基本练习和达标检测。(控制在10分钟以内)
1.基本练习。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
2.达标检测。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一步进行练习,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设置的练习不要延伸和综合,要紧扣教材、知识点和双基,要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适当准备延伸题。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对差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种“课内补课”的做应大力提倡。
(三)知识梳理、归纳总结(控制在5分钟以内)
学生做完课堂练习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练习、感悟,虽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缺乏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所以很有必要师生共同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通过这个过程,把本节课的内容归纳为几句话和几个点上,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以,做这个环节,才算是一节完整的课。
4.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四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广西都安县第二高级中学 蓝冠昌
【摘 要】探索新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改革 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新课程在总体目标上提出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要达到以上目标,是不可能继续沿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设计稍作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一、课堂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全体意识,即必须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搭配数个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任务。只有课堂活动多样化,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抓住每位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数学课堂上,我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的:
首先对学生分层,并进行优差搭配,充分体现“以帮带学”。学生由于受到数学基础知识、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影响,产生了数学成绩、能力上的差别。因此可把学生分成A、B、C三类,教师对各类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教学目标层次化。具体来说就是:对成绩较差的C类学生只要求学会最基本的知识,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即可,同时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稳步发展为B类学生;(范文网 )对成绩中等的B类学生要在“熟”上下功夫,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类学生;而对成绩优秀的A类学生要求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是对教学内容分层。例如在初二代数因式分解的教学目标中,对C类学生要求掌握基本方法分解因式,对B类学生要求熟练并综合运用基本方法,对A类学生要求补充:配方法和待定系数法等,使成绩较差的学生不会因太难而厌学、怕学,也使成绩优秀的学生“吃得好”、“吃得饱”。教师应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成功,使之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二、在反思、发现中不断把课堂教育引向深入
我们教学中要做的并不是把数学知识抛给学生,让学生照搬照套,而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必须让学生自己研究数学,或者和学生们一起做数学;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我们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构建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在教学中,笔者常用下面两种课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发现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思维的创新等都有极大的好处。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拼、凑,学生经过了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
2.发散式教学。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采用这种发散式教学,能使学生逐渐变得敢于联想,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去标新立异。由于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独特性、变通性等特点,因此教学中适时创设问题情境,采取“散”式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即借助典型实例,通过各种不同的思维发散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渠道求解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发散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①命题的发散。命题发散是指变更命题的条件、结论,或变换命题的形式,而命题的实质不变。②解法的发散。解法的发散是指解题方法的发散,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探求不同的解答途径,或对不同的问题利用相同的方法去解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加强对课本上例题、习题和数学命题的变换、延伸和拓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表象贮备,扩大思维的流畅性,又能促使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引导学生在多思、多练、多用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其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散”在广阔性和深刻性中。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逐步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手脚、启发思维、展现智慧和能力的舞台,使每个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郭东岐
5.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五
A、新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1. 组织热身,领入新知
(1)师生问候,密切师生关系;
(2)唱英语歌,活跃课堂气氛;
(3)看电视、录像节目、教学光盘等;
(4)游戏;
(5)说话;
(6)值日生报告。
2. 导入揭示,感知新知
(1)复习导入;
(2)直接设问导入;
(3)活动导入;( 猜谜,图片,声音等方式导入)
(4)TPR活动导入;
(5)情景导入;
(6)课堂资源导入。
3. 情景操练,巩固新知
(1)听读练习;
(2)讲解操练;
(3)造句练习;
(4)听音反应;
(5)完成任务。
4. 归纳小结,掌握新知
(1)小结归纳;
(2)分析发现;
(3)绘画;
(4)背诵;
(5)游戏、竞赛巩固;
(6)角色表演。
5. 交际运用,发展新知
(1)对话交际; (2)提供信息差,做问答练习;
(3)短剧、情景表演。
6. 布置作业
注意问题:
① 热身阶段目标是为提出新的任务作铺垫和准备;
② 导入新内容时尽量以旧引新;
③ 呈现新内容要设计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新的知识;
④ 归纳并不意味讲解语法,小学生原则不作语法分析,应引导他们梳理所学的内容,逐步地找出或领会语言的规律;
⑤ 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性的操练和发展性的操练,这种操练和发展应以做事情(完成某一任务)的形式进行,拓展要联系生活,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巩固新知。
6 活动设计要紧扣本课重点内容,活动设计要有目的,可操作,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设计要层次,容量要大,尽可能运用已学的有关词汇和句型,将知识融会贯通。
B、对话课(A板块语篇)教学模式
1.导入,激发学习动机
2.呈现情景,体现话题功能
(1)运用教学挂图、投影、简笔画引入情景
(2)通过歌曲、歌谣来复习旧知,来进入情景
(3)从自身找切入口,引入情景
(4)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来复习旧知,引入情景
(5)用游戏的方式
注意问题:
① 呈现什么情景?
(如何体现对语篇的把握?设计的情景要与A板块联系紧密;要为本课语篇新知做很好的铺垫,使得以旧引新“衔接无暇”)
② 如何在呈现情景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突破重难点?
③ 在突破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语言的习得过程?
3.对话学习,为知识转化成技能奠定基础
(1)借助课件、挂图,通过看课文动画、听课文录音,完整了解对话内容
(2)根据课文结构进行有效分段训练,分段进行语言的训练(将语言理解、生词新句学习、语言操练相结合)
(3)运用多种形式,强化课文内容(模仿朗读、自我朗读、(高年级可以安排默读)对话朗读、表演朗读、配音朗读、小组表演、班级表演)
(4)简要复述课文(可提供Key words或填空等形式)
注意问题:
① 课文的学习过程如何避免流于形式,体现扎实的教与学的过程?
② 如何加强语言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真实、有感情地表达?
③ 分段学习中有的图可通过看(视)听的方法导入,学习。有的图可让学生自己先看图说话,再看、听、学习。
④ 在分段学习过程中,不要每段都花一样的时间和用一样的方法,教学要突出重点,重、难点内容多训练,学生懂的、会的可一带而过。
4.开展模拟真实的交际活动,重现本课重点,达到正确运用的目的。
注意问题:
① 任务的设置要紧扣单元话题
② 任务的设置紧扣目标语
③ 任务的设置要受学生的欢迎
④ 任务的设置要体现全体参与
前期过程中 结束
明确要求 参与指导 检测反馈
5. 布置作业
注意问题:
教材提供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的课文,学习语言,学用语言。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因此,语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整体语言的感悟、学习与运用。学生不仅要能听懂课文内容,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更应该能在真实环境中模拟交际。不要把语篇肢解得支离破碎。
C.词句(BCD板块)教学模式
1.感知
2.模仿
3.理解
4.拼写
5.练习
6.运用
7.布置作业
注意问题:
① 利用图片、简笔画、投影仪或者课件、实物创设情景,教授单词。也可以通过复习A部分导入词汇和句型。教学时要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跟读、开火车读、小组齐读等多种形式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 结合CD板块,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游戏活动巩固强化。
② B词汇中,有的在前面已经出现过,但有的则第一次出现,有的要求三会,但有的要求四会掌握。因此,在教学时要分清主次,区别对待,特别要加强对要求四会掌握的词语的操练(体现对学困生的关注,分层要求)
③ CD句型中,以图为主,并提供了单元主要句型。句型是语言结构的模式。学习句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句子结构,以便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些句子去表达思想。正因为如此,所以句型应该放在情景中操练,力求使学生通过操练学到现实生活中有交际价值的语言。
④ 运用时要将BCD联系起来,在情景中联系词汇和句型,并且也不能脱离A部分。
D.综合板块(EFG板块)教学模式
1.回忆、复习
2.呈现
3.巩固
4.发展
5.反馈
6.布置作业
注意问题:
① 在复习中教师应该坚决摈弃机械的单个词或句的操练和语法条文的讲解,不能把复习变成孤立地抄写、背读、做题的过程,更不能以讲解知识代替语言训练和能力培养。
② 不能只是听听、跟着唱唱,应该让学生明白歌词,通过学会唱歌达到在娱乐中学习英语的目的。
③ 出现的对话或阅读语篇是将本单元以及已学过的词语和句型柔和在一起进行综合操练,以达到复习巩固灵活操练的目的。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已初步理解所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直观手段,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内容。教师还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④ 要求学生认真浏览每幅图所表达的情景,以及所提供的句子,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及准确性。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些项目(做出respond或number)。教师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也可让学生结成对子,共同完成。建议教师要注重学生答题的过程,发现典型错误,进行分析的指导,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注意有些气泡的回答并不是唯一的,不能限制死了思维。如果对话的比较有趣,比较生活化,建议教师还引导学生模仿着进行表演
⑤ Listen and repeat 通过听、读所提供的例词,帮助学生了解字母与其读音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听、多模仿、多体会、多归纳。设计不同语音题训练。教师可选用本册教学参考资料中针对语音设计的绕口令、韵律诗等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学习英语的情境中。
⑥ 在这个课时中,要将本单元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并且要联系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E.习题课教学模式
1.核对答案,两人或小组讨论订正错题。
2.分类精讲习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列举典型例题。
4.归类总结。
5.扩展训练。
6.布置作业。
注意问题:
① 单项练习指与某一项题材的任务联系的练习,一般这种练习以通过情景性操练或任务完成为操练内容。
② 综合性练习、活用性练习都应该以做事情(完成某几项任务)的形式进行。
③ 小结并不意味作语法小结,而是学生通过体验,找出语言的规律,一般鼓励集体完成小结归纳的工作。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肯定成绩,肯定进步,树立信心。
④ 留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的教学。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番禺区南村镇梅江小学 邬嘉励
【摘要】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注意以下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重视基础教育,活用教材,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效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标志是信息技术。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得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要把握好这一阶段的教学,首先必须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少走弯路,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发挥最大的潜力,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那应该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一、重视基础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基础的教学,是为学生的英语大厦打地基的工程,地基打得不牢靠,大厦也就盖不稳固了,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小学英语教学。而小学英语基础包括语言基础、心理基础和学习方法基础。任何一个基础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偏颇,小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全面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真正将所学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
1.语言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很多小学开始重视英语的教学,并且从以往只立足于读写的实践,到现在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我们强调交际语言技能运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对最基本的语言基础的掌握,而这基础不仅仅包括听说的能力,也包括了读写能力。也就是说,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学活动是要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要杜绝单纯的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要求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丰富的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语言知识,打好初步的语言基础,才能防止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那我们应该如何把这个“基础”扎牢固呢?这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要抓好学生口语基础,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抓紧,因为低年段的学生学习语言,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其中包含了他们大脑的智力活动,这是儿童高效率学习语言的原因,而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英语会话的教学,它是接受初步英语语言的基础,是通向英语语言天地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口语基础的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必须全面铺开。另一方面是要学生掌握好阅读基础,熟练的拼读和朗读能力尤为重要。据了解,美英等国家的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前,平均学会了五万多个英语单词。其中大部分学生是通过阅读学到的。由此可看出阅读的重要,它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的主要渠道,是扩大词汇量的主要方式,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也是运用语言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核心,特别是小学高年段的教学应该更重视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让他们从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词汇,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语感,这对以后的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以语言为基础,因此全面打好英语的语言基础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2.心理基础
小学3~6年级的学生的年龄大约在9~12岁之间,这个年龄的学生具有好奇、好表现,擅长模仿的特点,他们听觉灵敏,记忆力也比较强,对陌生的东西尤其有接触的欲望,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小学课堂教学必须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活跃的身心,发展学生的智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我们不根据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盲目地强调口语训练和词汇的积累,那将导致小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那样的小学英语教学只能停留在浅层面,教学效率自然也不高。因此,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必须切实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把快乐的课堂带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和愉快的心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学习方法基础
要打好小学英语的基础,除了注重语言基础和心理基础以外,学习方法基础更不能忽视。当今的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怎么去学,那在短短的40分钟里,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掌握这么多英语知识和技能呢?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只是传授知识的角色,一个好的英语教师不在于他教给学生知识的多少,而在于他是否真正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对以后英语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而学习方法必须要从小学就开始教导,因为小学生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虽然都很强,但是却还不会总结归纳,很多时候,学过的英语知识在他们脑袋中只形成一个语言片段,这样学得的知识越多,他们越容易混淆,这时候教师必须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他们梳理好知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导他们如何去学,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防止以往教学中出现的死记硬背的现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活用教材,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要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必须要重视英语基础的教学,还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明确教学目标,把教材内容自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英语教师积极尝试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很多时候,不少老师只注重了这多种的教学形式,却忽视了教材的任务,教学的目标。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我们学会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我们的课堂,同时结合教材,活用教材。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活用教材,多种教学形式的运用提出几点体会。
1.趣味性
兴趣是促进学生探究知识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尤为重要。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新课程就明确主张通过唱歌、游戏、表演、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歌谣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三年级教学英语数字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英语儿歌“Ten Little Indian Boys”进行教学。这歌曲不仅可以让学生容易掌握英语数字,也能通过改编歌曲以求练习新的语言知识。比如可以把“Indian Boys”改成其他的新词汇。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是枯燥烦闷的语言学习变得轻松、简单,愉快。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多是从唱、玩、演、做等形式中获得。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呈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游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形式,也是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的一种手段。只有在愉悦的气氛下,学生才能学得快,学得活。针对小学学习内容和小学生的特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可以利用下面几种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一堂平凡的英语课亮起来:“guessing game”、“touching game”,“matching game”,“searching game”,“missing game”,“grouping game”。例如,在四年级教学“Occupations” 这一话题的时候,需要学生掌握大量关于各种职业的单词,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直观的游戏中掌握和巩固单词。在开展游戏活动时,老师必须特别明确的是,游戏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玩,而是引导他们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英语的游戏教学是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欢乐的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除了“唱”、“玩”以外,还可以给学生表演的机会,而老师必须给学生提供熟悉的活动场所,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材料才会有抒发自己感情的兴趣,才会积极参与表演的活动。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表演灰姑娘、大灰狼、三只小猪等角色,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空间,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表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同时也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表情等方式进行表情达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生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情境的呈现
英语中的情境是指一种生活场面。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许多教师对创设情境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创设的情境有效性不高,那我们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其实小学英语的情境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气氛可以感受,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情境是人、事、物及其相关的综合体,情主要指人及其行为和心理;境则强调客观外界构成的自然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实物、图片、简笔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下,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可以使呆板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可见这有利于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
3.接近生活,体现开放性
要在我们40分钟的课堂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应该在课堂上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教学方式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也就是要使课堂生活化,而这并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说说、唱唱、玩玩,要使英语课堂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用语言于真实自然之中,避免机械性的练习。教师必须抓住学生们通常谈论的事,来创设适当的语言教学情景。比如在教授家庭成员的单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带来他们的全家照片,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通过这方法让学生学习自己身边的事物,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情绪,从而有效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是在趣味中将语言融入生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必须注重趣味性及多样性,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运用语言去获取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信息上。比如在教学如何介绍别人时,可以先让学生画他们的好朋友,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朋友。学生通过活动,既学习和运用了新的语言知识,老师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语言是为了应用于生活,而语言的学习也离不开生活。所以必须使我们的英语课堂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性的课堂,让学生真情投入到课堂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课堂的趣味性,注重情境的呈现,接近学生的生活,在注意这多种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的同时,不能丢掉教材,教学活动形式要与教材内容相关,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盲目地为活动而活动,而且形式需要多而不乱,注重其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有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和灵活运用语言技能。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
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是一位计划员,一位调控员,一位强化记忆者,一位示范表演者,一位参与表演者,一位裁判员,一位指挥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具备职业道德与优秀的个性品质、良好的语言素质、精湛的教学技能、精通的教学策略、透彻的异国文化意识以及严谨的教育科研能力,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热爱英语的教学,对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爱自己的学生,任何教师都必须充满责任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学习上进心。
其次,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素质。语言素质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能力。一方面是指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与文化背景等知识;另一方面是指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语言素质要求很高,如果英语老师的语音、语调不标准,会直接影响学生模仿的质量。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做到能够准确地拼读字母,音标;能够注意升降调和按意群读等;能够流利地说一定数量的歌谣以及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能够流利讲述英语小故事等。小学阶段的学生善于模仿,因此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作为一位小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须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
再次,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设计教学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教学理论素养的综合反映。小学英语老师应该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语言水平等各个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分析运用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比如说在教pen这个单词的时候,可以直接让学生跟读,然后讲解中文意思,也可以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或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呈现单词,那究竟要用哪种方法教学最有效,这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认真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实际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是一个小学英语教师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还有,小学英语教师还应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外语教学一般都要求教师了解所教语言的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习惯等。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同样也要求教师熟悉外国文化知识,因为小学阶段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习俗的兴趣,是他们了解异国的文化。课堂教学是小学阶段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适当地介绍一些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文化异同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该多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多掌握一些文化教学的方法。
最后,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综合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善于思考教育现象,善于选题与确定研究方向,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判断、分析和评价。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丰富个人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教学中的一些小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把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这样在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兴趣和为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任务,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自觉地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荆玉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5,(05)。
2.胡春洞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J].中小学外语教学 ,(02)。
3.秦益锋 蒋健妹 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5,(05)。
4.《学英语》教学与国际交流专业委员会/编.小学英语教学论坛[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5.冯增俊 王进军 肖建芳 罗丹/主编.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6.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六
一、先进行跳远步点的确定
助跑的快速稳定是跳远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改变传统教学中由于完整助跑时间较少,而在跳远考核时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好成绩的缺点,在第一次课就让学生找出步点,以后的每次教学时都让学生在全程助跑下完成动作。方法是让学生在跑道上进行确定步点,不能在跳远的助跑跑道上进行步点的确定。因为有沙坑的影响,学生很难发挥出真正的最大速度来找准步点。教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后找出步点。步点的确定应在充分的准备活动后进行,千万不能在学生疲劳时进行,否则步点是确定不准的。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确定步点。一般学生在达到最快速度时,要用18~22步左右,一位学生在跑道上进行助跑,另一学生帮助其数22步并做好标记。相互交换进行,4~6次就基本稳定,丈量出这个距离,就是自己的步点。再进行下面的所有教学环节,最好都能采用全程助跑进行。这样学生助跑水平与能力,稳定性与考核成绩,都有很大提高。克服了助跑速度不稳、节奏乱、踏板不准、不充分等问题。
二、利用20°的坡度的跳板进行助跑起跳练习
学生全程助跑起跳易出现的问题多是起跳角小,蹬伸不充分,提前下落等。原因是蹬踏不积极主动或蹬踏时间太短不能充分蹬伸。利用坡度跳板进行助跑起跳练习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学生踏上坡度板,缩短了最后一步的距离,符合跳远最后一步缩小的规律。同时也解决了学生不积极主动上板的问题及前倾的问题。这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踏跳腿积极主动下压,当全脚掌积极接触坡度跳板时,要快速用力蹬伸,使髋、膝、踝三关节在一条直线上。还要使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身体保持直立,不能过分前倾与后仰,并与两臂协调配合,当摆动腿与前臂摆动接近水平位置时,积极制动以提高反作用力。当踏跳脚蹬离地面后,要保持身体的姿势,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明显腾空的“腾空步”。如不用起跳板和全程助跑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腾空步的本体感觉,对提高成绩不利。
三、用悬挂的气球有意识强化腾空步
在利用坡度板起跳的基础上,为防止学生起跳后身体前倾与后仰,在沙坑前上方合适的地方放悬置气球,让学生有意识地用头部触及气球。这样完整的助跑并利用坡度板起跳,不仅使步点稳定,也使助跑与起跳最能有效结合。这样起跳也充分,也便于做出腾空步的动作。因为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学生能有充分的体会,比传统教学效果好。我们知道,有了腾空步的基础,学生就为今后进行“挺身式”、“走步式”技术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15~20厘米高度的橡皮筋控制双腿落地的前伸
在落地技术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两腿同时抬起和向前伸展,在沙坑前适当的地方,放置高度15~20厘米的橡皮筋,让学生有意识两脚抬高伸过。同时也要控制好躯干,稍前倾,当脚跟即将触沙坑,要弯曲缓冲髋部前移,加上两臂前摆,使身体重心尽快移过落地最近点。由于学生空中滞留时间长,再有意识抬腿伸脚,学生落地技术的掌握好于传统的教学。
五、再由10°的坡度板过渡到正常的踏跳板
7.从三个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七
关键词:改变做法;提升;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结合我校实际,浅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改变传统检查备课重量不重质的做法,以课堂教学检查教师备课
传统的教学检查是按照常规管理的环节逐一检查,更多关注教学环节、备写数量、书写清楚等,导致很多教师在备课上出现应付检查、走过场的现象,没有发挥备课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功能。时代在变,学生在变,课堂也在变,再好的教案也只是一种教学预设,教师能否根据课堂的随机性临时生成新的教学活动方案,才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检查备课之前先听课,以课堂质量的好坏来评价教师备课的优劣,提高教师备课的主动性和备课的质量。
二、改变以往就课论课的评课做法,以平等交流开展课后研讨
传统的评课往往是领导单方面的说教,挑三拣四,监督检查,缺少交流。我们评课时,先让教师自己设计谈反思,结合备课情况开展研讨。我们以一个“研究者”“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与教师平等交流,多采用对话的形式,坚持激励为主的原则,共同反思教学预设目标在课堂中是否真正得到落实,检验设计的问题是否合理,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否优化等,这样详细的对比研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研课能力。这样的评课使教师心理压力会大大减轻,易于接受听课人建议,吸纳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改变一贯只听“新人”课的做法,落实“四课”制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般情况下,领导听课重点是听新任学科或新调入教师的课,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素质,就课论课地进行指导。根据我校教师结构,立足学校实际,把教师划分为名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新入岗教师四个层级,学校对他们分别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名师上好示范课,每学期要确定一个主题,精心研究,上好一节示范课,带动全校教师发展;学科的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研究课,在汇报自己研究成果的同时为全体教师提供研究案例;普通教师上好推门课,促使普通教师加强学习、改进方法,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到稳中求进;新入岗教师按照预约上课—课后研讨,再预约上课—课后研讨的方式上好预约课,多次进行指导,成熟以后,要上汇报课,汇报课必须达到合格课标准。
8.改变教学模式,焕发课堂青春活力 篇八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城北小学高香征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悄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迫切需要每个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生存。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无论古人所云的“渔”还是叶老提出的“教”,都是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过程性、体验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记忆、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解放孩子,教给学生自能学习的方法。
要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能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新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较之以往的课程改革是全新的理念,是新课标的精髓。全堂共议、同桌相商、小组切磋的讨论方式,课堂内的群体合作研究,以及敢于质疑、大胆猜想的学习精神,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教师应积极贯彻落实。在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上,我们要力求做到:解放孩子的大脑,使他们敢想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会说;解放孩子的手,使他们会做。真正把孩子当作学习的主角,学习才会成功。《拔苗助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对当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以及蕴涵的寓意我们已觉得不容置疑。但在教学时,我们班上的学生却提出了疑问:“老师,书上的插图错了。禾苗应种在水里,书上的插图画的是土。”“老师,禾苗生长在水里,那个人将禾苗拔高了一截,回去后告诉家人,家人马上跑到田里看,课文中写‘禾苗都枯死了’,禾苗不可能这么快枯死的,应该改成‘枯萎’更好。”“种田人看起来年纪很大了,他怎么可能会干这么蠢的事呢?”这些,不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吗?再如学习生字时,我常常让小组同学合作学习,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尤其要关注学困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样,不仅解决了由于学生班额大教师无暇
及时检查的难题,还让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勇于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设计。“展示”已成为现代课堂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小组合作展示”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实施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成为衡量教与学方式是否转变的一个重要凭据。从一定意义讲,“小组合作展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好坏。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和资料,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时,学生借助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就汇报得有声有色,非常精彩,有的小组还引用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对西沙群岛进行了总结、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为课文的学习扫除了好多障碍。“小组合作展示”带来的变化非常明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特别是中下层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说话有条理、有层次性、逻辑性,说话的声音也大了,学生还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学会欣赏同伴,认可同伴了;从长远来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会在不同层次学生身上体现明显,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思考,为进入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充分自主,给予学生自能学习的时间
教师要意识到课堂是学生收获知识的阵地,课堂是学生提高能力的殿堂,课堂是学生生命得以体现和精神得以丰富的乐园。学生离不开课堂这个阵地,课堂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是他们求知求思的地方,使他们走向未来的起点。教师要把属于学生的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做的机会,思的机会,问的机会还给学生,全面构建服务于学生,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效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一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和空间,做到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参与过程中
得到发展和提高。《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中的“看图识字”集中展示了天安门、天坛、故宫、长城等首都著名建筑图片,要求学生认识建筑以及有关的字词。课前,我了解到班上有一部分学生到过北京,为此,我在上此课的前几天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写好导游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北京。令我惊讶的是,学生比我想象的要出色许多,他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图片琳琅满目,导游词异彩纷呈。这样设计,虽然我无法按预定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但学生的综合素质却得到了提高。
四、积极参与,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有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信息接受者。首先,教师要尊重、热爱、信赖每一位学生,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其次要发扬学生间的平等互助精神,避免绩优生产生优越感,看不起后进生,后进生产生自卑感现象。训练学生做到肯定他人优点,再发表自己观点。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学习心态。
五、自我评价,成就孩子成长的幸福
评价激励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手段。特别是自我评价,它体现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肯定。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能形成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氛围,可以鼓励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城北小学的“星卡评价”管理机制,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目标过级激励卡”为过程标志,以学生、老师喜欢的各种明星头衔为呈现结果,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班级、教师的凝聚力。如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评价:1.这节课我知道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2.我了解了雷锋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3.我倡议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4.我懂得了我们要做“小雷锋”;5.和同学合作学习,学习真快乐;6.我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但不敢说,今后我要大胆发言;7.我建议老师每一节课都能面带笑容为我们上课„„课上勇于发言的,说出自己收获的,总结学习方法的,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只要发言有一定价值,均给予星卡奖励,这样学生通过谈收获、谈体会、谈建议„„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应当把爱心献予学生,把读书、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方法传于学生,给学生最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广阔的合作探究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沃土,智慧生成的舞台,思维碰撞的天地,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体验,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让自能学习成为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每一堂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9.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九
这个班的学生热心活泼,是我喜欢的类型。我问他们:“你认为科学是什么?提到科学,在你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什么?把你想到的用最简短的话,最好是一个词,记下来。”同时我要求目前不允许互相说,只能自己想。然后我让他们同桌互换便签,写下由同桌那个词所想到的,之后又前后互换,记下由这两个词所联想到的两个新词,第三轮再次同桌互换,记下新联想到的四个新词。这时,看到周围同学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理解,不少学生已经开始活跃起来。之后,我让每个人把写了自己名字的便签贴在黑板的任意位置,我随机抽取一张,念出便签上的内容,又让被抽到的同学接着上来随机抽取并读出来,这样依次下去,……他们既关心下一个被抽到的会是谁,又常常因便签上的内容而发笑。几个同学读过之后,我随机采访了一个学生,让他就刚才同学所念的谈谈自己的看法,提示他们不但要听,还要分析和思考,这样,每隔几个人,我就提些新的问题引发大家思考和讨论,到这节课快结束时,我问他们:“你们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一样吗?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你现在对科学的看法有所改变吗?”他们基本上还坚持各自原来对科学的理解——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使生活便利,寻找真理、解决难题等等。看来,即使经过了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的理解还停留在社会宣传的层面,可以看到前概念对学生的影响之巨大。
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我知道了他们目前对科学理解的状况,他们也在活动过程中初步了解了我对他们上科学课的期望,这节课我重视给尽可能多的学生以全班交流的机会,并让他们做到倾听、尝试理解、尊重同伴的想法,同时,我不要求他们必须接受某种观点,给每个人选择自己所接受观点的自由。我期望在通过教与学的行为让学生逐渐明白科学是在开放、合作、互相尊重的氛围下,以实证的方式符合逻辑地探寻真理的过程。
我想如果采取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方式来组织课堂的话,学生对我想了解问题的关注度应该没这么高,毕竟传统上学生总认为回答问题是给老师听的,而且部分被动回答的学生会有被考试、被为难的感觉。而采取每个人都写下自己想法并随机抽取的方式,他们会认为更公平,很多同学都期望自己能够被抽中,自发地推动活动不断持续。在宣读便签上内容初期,我发现不少学生是以看热闹的心态在听,只是觉得好耍,因此我及时提问,让他们总结已宣读的同学对科学的看法,并让他们评价这些看法,在整个随机抽取-宣读的过程中,我的数次提问其实就是在告诉他们应该应该怎样倾听和交流。
其实,提高学生交流的有效性,就是要做到:A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B营造开放、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想法不会被嘲笑,给学生以交流的安全感;C引导学生有目的、带着思想去倾听,比较每种观点的异同、分析可能原因、总结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信息,并及时反馈、分享。
10.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
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心中有学生的精讲精练”,我认为:
一、转变教师角色有利于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节英语课,即使备课和学习方式相当完美,如果学生始终处于被操纵的状态,那这节英语课也顶多是老师精心导演的木偶戏,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十分顺畅,而学生却收效甚微。随着英语教学的深化改革,教学思想的改变,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活动已逐渐形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听、说、读、写、译、练。教师是传授知识的输送者,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巧设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学生进行有关重点部分的讨论,创造出一种宽松的气氛,让学生每节课都真正的学有所得。有效的英语课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中走出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把伙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学生能说的,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教师要学会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走进来,努力做到:知识让学生去构建,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思想让学生去表达,思维让学生去创新。教师若能始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教学,学生才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有效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注重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生学法的指导
英语学习除了要培养学习兴趣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及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起始阶段,教师要坚持从“严”字上狠下工夫且要明确要求,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大胆开口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熟读、快读和背诵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勤动笔做笔记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勤于提问的习惯等。当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教学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达尔文曾说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象有了‘金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我们教师一定要把这‘金钥匙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我常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在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人称变化时,归纳为七个字“一主,二宾,三不变”,并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什么是“一主,二宾,三不变”。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有利于记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11.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一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推动人们去探求知识、理解知识的积极力量。罗素曾说过, 他对科学的兴趣来自数学, 说明数学中蕴含着激发启迪思维的极有利的因素。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 还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精心设计并以极大的热情讲好导言课, 使学生产生一种要学好数学的良好愿望, 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起到奠基的作用。另外, 还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实质, 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 使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形象,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 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 选择简洁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 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敢于创新, 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要注重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 服务于社会。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 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 我们不应当单纯的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 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 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 了解他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和认识, 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好处。
二、加强建模训练, 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解应用题, 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 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三、创造条件, 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1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二
摘要:信息呈现多媒化、多渠道、多样化等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已越来越与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而且提供了大量更为直接的信息及动画模拟。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运用不仅会再现问题导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听讲的兴趣,感受教学重难点,更有利于分层施教、协作等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利用声、图、动画等多种方式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课堂求知欲的培养及学生课堂知识的探索与问题解决的机会,让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自行建立数学活动经验。信息呈现多媒化、多渠道、多样化等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已越来越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单一信息呈现形式,而且提供了大量更为直接的信息及动画模拟。尤其在实行“六模块‘3+X’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改革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直观展示教学重难点,且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不再是空话。直观、灵活、合作等融合的课堂教学方式,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更会使学生最直接、最形象、最简易的记忆知识,既节约了记忆上花的时间,又让数学学习变得不再枯燥。
一、课堂模拟演示
诸如直观与抽象、直觉与逻辑,或者是文字、图表及影视的丰富多样的信息,也正合人的网状记忆结构。这些复杂的组合以前都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掌握,不仅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重心偏移”,同时也因强化“问题”而浪费了课程重点的解决与练习。而多媒体课件恰恰可以通过简单的文字、动画、声音、比较等较好地组织情景,使得事物的本质在动画中展示,或者在背景音乐中增加记忆,这些清晰的表象,使学生建立对于数学知识的感知是教师口头的表述无法达到的。在一人一本的教学手段下,教师的示范或某个操作的演示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但教育技术却简单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在教学“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课时,学生最难理解两个图形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只通过死板的平面图形无法达到理解。为了克服学生无法形象化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间的关系,我们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在电脑屏幕上出示一组全等而且具有中心对称特点的两个三角形,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两个关于中心对称的图形间的一些性质,同时能够分辨具有中心对称特点的图形。通过变化,不仅能让学生体会中心对称这一图形变化,也让学生明白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间的关系。这不仅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还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这是板书和表述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在线个别辅导与课后自行查阅
因材施教自古有之,而对短短的40分钟内要想达到因材施教,对于教学来说实在是个难点,个别辅导在常规的教学中虽然常用,但时间上的限制使得收效甚微。原因有二:一是40分钟课堂教学,这就是有限的`时间、无法借助外力的师生构成的简单空间很难做到适应每一学生的具体需要去做出有效的辅导。二是课堂问题的解决依然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简单思考的形式,要么是个别学生口述解决,要么是大家在教师的讲解中解决,这种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注定辅导的范围非常窄小,只有极少数学生才能得到教师的辅导。这样不仅会使大多数学生因为无法展示自己的问题解决办法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会使个别辅导教学走向两极分化,只使学习有余力和有困难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的辅导,但却忽视了全体学生,失去了教学的目的。而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就能很好地做在线个别辅导或者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于课后在教学相关网站进行浏览和学习,达到问题举一反三,强化练习,而且师生间的讨论也超越课堂限制,使问题解决达到升华,使高效课堂更加真实化。
三、自主探究,合作共享
高效课堂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预习解决、呈现问题、合作交流、课堂检测等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展示的机会,呈现的过程让给学生,使教育回归本真,教师只需要适时进行点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及能力。“协作”“会话”是学生的主体渴求,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呈现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对于培养学生各种掌握知识的能力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文字、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网络中丰富多彩的资源,通过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学生直观接受及接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平台。网络所带来的这种立体呈现和感受,使学生不仅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也会迅速转化成一种求知欲望,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同时,学生不仅合理利用课堂中的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也利用QQ、微信实时异地对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延伸课堂交流和探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形象,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多媒体课件的多样呈现,不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倍增,而且学习效果也较之从前优化了许多。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便利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论语孟子[M].远方出版社.
[2]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荐阅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1-17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09-25
浅谈高效课堂中学生的改变文档10-07
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影响07-04
提高学生课堂效率教学经验交流10-06
利用微课课堂提高教学效率11-05
浅谈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08-13
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11-12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策略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