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

2024-08-17

构图(精选11篇)

1.构图 篇一

第二章摄影构图

第一节 摄影构图的定义及基本要求

一.定义:

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征和摄影造型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以揭示一定的内容。

在对摄影构图的认识问题上,有两点应特别引起注意:

一)辩证的认识摄影构图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摄影构图是用“一定的形式来揭示一定的内容”。因此在摄影构图的过程中,要时时提防脱离内容而去追求“表现形式”。所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是要求拍摄者充分运用最生动、最适当的形式来揭示一定的内容。

二)摄影构图是一种“艺术性的学问”,而不是“技术性的学问”。

即“艺无定规”、“画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在摄影构图中的一些所谓“规律”、“规则”,都是指一般情况而言,仅仅符合人的“视觉”效果,只是针对一定的内容才适用。

二.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

摄影靠画面的“线、形、色、虚、实”等形式表现摄影的对象、内容。因此摄影构图的画面往往要求通过“简洁、完整、平衡、生动”的效果,以揭示一定的内容。

简洁:主体突出,陪体适当,宾主分明

所谓主体:是指要表现的对象或主题思想的主要体现者;突出:就是要醒目,即一目了然。所谓陪体:就是主体前后左右的景物。“适当”就是与主体有关联、有助于衬托主体的景物。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是不能陪体压倒主体,令人有喧宾夺主之感;二是不能宾主不分;

三)不能完全舍去陪体,使主体变成“简单”的画面。

完整:画面中主体必须给人一种完整感,完整并非要求完全。人的视觉具有下意识自动延伸的功能,不“完全”的影像也能给人以“完整感”。如:肖像、半身像。

稳定:平衡、稳定的物体,人的视觉感受舒适,安定;反之,就感到别扭、不安定。

稳定的基本要求:水平线要水平;垂直线要垂直;影像影调要平衡。

生动:含义极为广泛、丰富。各种各样的构图要素,运用得恰到好处,都会产生生动的效果。只有形式与内容统一的生动,才是真正的生动。如笑。

2.构图 篇二

关键词:围棋布局,构图,大班幼儿

围棋被列为古代名士六艺之一, 它的入门极为简单, 一个年幼的孩子稍加引导很快就可以上手, 但最简单的规则往往蕴藏了最复杂的变化, 围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 从这361个交叉点延伸出的变化, 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变化繁多, 所以非常有趣。长期浸淫在这复杂、有趣和多变的世界中, 孩子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种技艺, 其智能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难以估量的。

布局是一局棋的轮廓, 以后的变化都是在它的基础上产生的。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中盘战和全局的主动与否, 因而它是一局棋的关键所在。

绘画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画纸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 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整体, 以表达作品思想主题和传达视觉美感的一种艺术活动。大班幼儿在自由绘画中出现了散点式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摆脱了地平线, 开始表现出物体的离散关系, 即物体向着四面八方离散开去。他们开始注重画面的美观, 逐渐有了构图意识。

一、大胆布局, 高高低低真美丽

在形象分布方面, 幼儿绘画构图的水平由低到高分为零乱式、并列式、散点式、遮挡式;在处理形象主次关系方面, 幼儿绘画构图的水平由低到高分为罗列形象、以空间关系安排形象、形成主题与背景。

围棋的布局不同于围棋中的对杀和死活, 它没有固定的模式, 没有唯一正确的下法。布局强调棋理、前后逻辑和序盘构思, 重视着法的灵活性。可以说, 布局需要一个棋手充分发挥想象力, “决胜负之源于布局”, 孩子作品的优劣与布局好坏有关。

观察大班孩子的作品,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些作品具有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方向性。在这种构图中, 幼儿将物体并排摆在一起, 代表生活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物体。他们常把太阳、鸟、气球画在纸的上方, 把小草、小鱼、小河、小花画在纸的下边。这就是孩子们在美术构图中的布局, 他们已经能区分高的物体, 如太阳、气球, 鸟和白云, 把它画在空中。知道楼房、大树等比较高的物体要画得高高的, 小草、小鱼等物体要画得低低的。这说明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布局意识, 也知道了物体的高矮等要素该如何在作品中反映。

在围棋布局中, 我们常强调“占空角”“守角和挂角”。所谓的“占空角”“守角和挂角”就是控制住棋盘的两面盘端, 即控制棋盘的高处和低处。只有高高低低的布局, 才是有想象力的好局。孩子们在美术布局时, 也该高高低低, 让整个画面更美丽

二、合理构图, 抓住大场做文章

大班幼儿的美术作品开始有了一定的主题, 且所画形象都与主题有关, 画面内容丰富, 画面上, 一些形象成为主体并有简单的情节。根据幼儿构图能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开始根据情节创作, 进行多种形式的构图。

大场即大的场所, 也就是指棋盘上自己的地域和领地。可以把它理解为美术作品中的主体。一般来说, 大场都是有利于开拓地域的地方。在绘画过程中, 大班孩子往往将整张画纸作为地面表现作品中的形象, 先勾画好最主要的内容, 然后通过添加一些东西充盈主题。

在对大班幼儿进行美术指导的过程中, 教师会强调让他们打破“均衡和对称”, 讲究突出重点, 抓住“大场”, 这样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 更能鲜明地反映和升华主题。

在指导大班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他们把主体尽量画得大一些, 突出重点。例如大班的主题绘画《愉快的课间活动》, 对大班孩子来说, 绘画的关键不在于任务“像”与“不像”, 而在于能否抓住课间活动这个主题, 教师主要的活动目标在于启发孩子们课间有哪些丰富的活动内容, 帮助孩子们想象在做这些活动时, 身体的动态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孩子们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的主要形态。抓住孩子们这个“大场”, 把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姿态画得大一些, 并不过分要求孩子们把任务的线条画得如何熟练、生动, 而在于对各种课间活动的生动表现和丰富想象力, 让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课间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占据“大场”时, 还要考虑棋形之间的配置, 所谓“棋形好效率才会高”。在把孩子们的各种运动形态, 如奔跑、跳跃、捉迷藏等画好了以后, 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布局上的搭配。如在奔跑的幼儿的脚下画上跑道, 添上终点线;给跳跃的幼儿边上添画上树等, 感受孩子跳跃的高度;给捉迷藏的孩子添上陪伴游戏的小伙伴, 让整个画面更具童趣。总之, 合理布局, 注重画面中物体的大小关系、空间关系, 让整幅画面更和谐。

三、控制走势, 抓住要点出新意

下围棋时, 当下到一个局部, 往往会听到“这是一个要点的说法。“要点”就是非常紧要的场所, 这些地方看起来的说法。这些地方看似不大, 其实价值很高, 往往关系到双方的劳逸与安危, 直接影响到全局。

儿童期的美术活动就是儿童情感的培养、情绪的宣泄、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绘画对孩子来说, 就像是一种游戏。在观察孩子们的作画中我们会发现, 孩子们会有突如其来的创作灵感。这些小的灵感, 我们可称之为“火花”, 这就是孩子与孩子之间作品的不同之处。可以说是孩子独特的创意, 这些“火花”通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很多教师常要求幼儿画得“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 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其实所谓的“不一样”, 首先应提倡幼儿敢于创新, 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 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其次, 要把“不一样”具体化、明确化, 如大变小、高变低、红变绿、左变右, 等等, 让孩子能切实抓住这些“不同”。在控制好整体画面的基础上, 抓住“要点”, 画出新意。

例如, 大班绘画主题《我眼中的春天》, 大部分孩子表现的春天都是大树、花、小草、小燕子等春天的常见景物。但是, 我发现了几个特别有想象力的孩子, 其中一个孩子画的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郊游的情景:蓝蓝的天空, 绿绿的草地, 私家车里洋溢的带着微笑的脸庞, 以及车窗外飘动着的快乐的音符, 天空中叽叽喳喳的小鸟。另一个孩子画的是自己在小河边嬉戏, 河里的水潺潺流动, 还有可爱的小蝌蚪, 河边的柳条轻轻漂浮, 到处荡漾春的气息。正是这些“不同”, 让他们的作品格外生动, 吸引人。有人说过, 外国孩子的绘画作品特别有想象力, 中国孩子的作品绘画技法特别好。最好能把二者结合起来, 达到更好的美术教育效果。其实, 丰富的想象力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但是有时候被大人扼杀了, 孩子常被要求涂着一样的颜色, 画一样的内容, 在这样机械的训练下怎能让孩子再有新意呢?

在孩子们有想象力、创意时, 请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要求他们。让孩子们能抓住“要点”, 守住“火花”, 画出不一样的童心世界。

3.构图 篇三

【关键词】 构图;印象派;理想化;随机性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派艺术产生以前的西方主流绘画虽然面貌不同,风格各异,但一直承传着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完美再现现实美和表现深刻主题的传统,所以现代绘画界一般都将其看作传统绘画,使其与注重形式探索的现代绘画相区别。美术史上一般不把印象主义画派看作是现代派绘画,但无论从其对传统的对立的激烈程度来看,还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范围来看,都应当将其划规到大的现代绘画的范围里。尤其是印象派绘画构图形式中所体现的一些艺术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艺术有相一致之处,是最早冲破传统艺术藩篱的超越时代的创新实践。

一、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绘画构图

绘画从原始时代的壁画,经过长期发展,不断丰富和成熟,从最原始的松散随意的构图形式,相继发展出了像彩陶、青铜器等工艺器皿上的纯装饰构图,像埃及壁画、汉画像石刻以及宗教壁画、玻璃窗画等装饰与表现相结合的构图,从中逐步形成了对称、平衡、饱满、丰富等基本的构图原则。而这些都是在一些装饰性艺术中形成的基本的形式审美意识。

一般而论,中国到魏晋时期、欧洲到更晚的文艺复兴时期,才相继产生了相对独立的绘画形式,随即产生了比较成熟、完美,又丰富多样的绘画构图。中国画始终与书法保持密切关系,重视主观因素,在画面上寻求围绕意象表现的“经营位置”。而欧洲绘画虽然成熟较晚,但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更多地受到科学思想的影响,更重视现实中的美的把握,在绘画构图中溶入了科学的透视法,寻求二维平面中的三维表现,并更重视绘画主题的完美表现,因而创造出了理想化的构图模式,并在欧洲绘画中形成传统。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都是在构图的理想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

达·芬奇是最有代表性的文艺复兴大师,他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在艺术、力学、解剖学及很多科学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由于他将科学思维引入艺术,对绘画构图及人物造型研究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如在构图中,特别善于运用稳定、饱满的三角形结构,使画面形象之间产生力学中三角形般的稳固关系。如《圣安娜与圣母子和羊》(图1)这幅名作,大师就别出心裁地将圣安娜与圣母子和羊三个人物加一只羊组合在一个三角形框架中,既新颖生动、形象鲜明,又形成一个完整、坚实的结构。后人在人物、静物绘画中常用的三角形构图可以说就是出自达·芬奇的这种创造。

稳定是绘画构图的第一法则。中世纪的宗教画像中,虽没有刻意追求画面的稳定,但出于对神的崇敬,神的像一定要安排在画面的正中部位,这自然就形成了端正稳定的构图结构,即所谓“偶像式”构图。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也有“偶像式”构图特征。其结构是对称的,非常平稳,但与一般宗教画不同的是,大师在构图上做了很多精妙的安排,他用透视线引导观者视线到画面正中耶稣的形象上,还巧妙地运用耶稣后面的窗户衬托耶稣的形象,取代了一般宗教画用头顶光环突出耶稣和圣人的方法。既有力地突出了耶稣的形象,又很好地把神灵与现实联系起来。另外,画面中分列耶稣两旁的十二门徒错落有致地形成起伏线结构,在平稳的构图中,这种起伏线结构有效地丰富、活跃了画面,很好地表现出画中人物情感的波澜,也反衬了端庄平静的耶稣形象。

文艺复兴大师乔托和弗朗西斯卡等也都非常讲究构图的平衡与稳定,以及画面造型的坚实严谨,在创造出具有理想化特点的构图类型的同时,也形成一种追求构成性的风格倾向,对后世有显著影响。17世纪的维米尔、18世纪的达维特以及19世纪的安格尔、米勒、塞尚等都很好地继承并发展了这种风格传统,而20世纪的一些追求平面构成的绘画更是将这种构成原则演绎到极致。

在构图稳定和突出主题结合方面,大师的绘画与宗教画也有一致性。达·芬奇强调画面要单纯,使主题鲜明突出。他曾指出:“在历史画中,千万不要在人物和背景上加繁琐的装饰,从而混乱了人物的形象和姿态,或者背景的本质特征。”显然,大师强调的单纯性是包含了绘画的装饰功能和主题表现功能的,是以对绘画形式充分研究为基础,从更高的层次提出了绘画形式表现主题的要求。不是一味追求画面的装饰性、丰富性,也不是一般的偶像崇拜,而是从艺术层面探讨绘画手段对主题的表现,真正使充分表现主题成为绘画构图中的最为重要的原则。

与达·芬奇同样著名的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的构图也非常讲究构图的稳定和主题的表现,而在主题的表现方面体现出显著的女性化的柔和与优美。如代表作之一《椅中圣母》一画,不仅画中圣母子形象刻画非常优美,而且其S形结构的运用堪称经典。他的另一幅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在同样优美的造型中隐含十字形结构,既与所表现的宗教教义相吻合,又使构图形式有一个稳定的框架,而左右两边人物服饰外形的刻意变化,使画面避免了十字形对称结构所容易产生的呆板,也使这幅画成为对称中求变化的典范之作。

拉斐尔在构图方面所下的功夫最明显地体现在他的《基督变容》一画及其草图(图2)中。这幅画巧妙地将几组人物组合在三个圆形框架中,三个圆形下大上小,沿统一轴线上下串连,很自然地产生向上升腾的感觉,很好地表达了基督复活升天的主题。而草图中的圆圈、轴线等辅助线条则清楚地证明了作者的这种构思。

有的画家更善于表现富有活力和激情的主题,而出于这类主题表现的需要,构图结构就要更加灵活多变一些。如另一位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与上述大师相比更讲究动感与力量的表现,形成了另一种风格倾向。如著名的壁画《最后的审判》的构图中有一种椭圆形的涡旋状结构框架,既体现出近乎圆形的饱满完整,又产生一种旋转的感觉。作者正是运用这种涡旋状运动的形式感,很好地表现了画中人物有的上升进天堂,有的下降入地狱的情景。米开朗基罗的满构图式和富有动感表现的风格带有一种原始性,也有北欧民间绘画的特点。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格吕奈瓦尔德的一些作品中也有这种构图特点。构图有较强的动感、力量感和神秘感。这种构成风格对现代的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都有显著影响。

4.《学构图》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情意: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认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练习本、水彩笔。

作业要求:

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画一幅创作画,题材不限,选择一种构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直接引入正题,学生讨论,什么是构图?构图研究的是什么?

构图研究的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讲究构图的图画,画面美观、有序,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就会给人凌乱、歪斜的感觉。

2.欣赏教材中画,思考不同的构图方法,作品会怎样?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学构图

二、创作与表现

1.欣赏、分析

构图有很多方法,画不同素材的图画,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它们? 下面我们一边看幻灯片,一边了解各种构图方法及其运用。

井字形构图:适合什么样的作品?给人什么感觉?(在构图中,画面主体在井字形线上,显得主体突出、画面稳当。)S形构图: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等

讨论,小结: 1.三角形构图稳定 2.井字形构图严谨 3.S形构图流动 4.斜线构图爽利 2.学生作品分析讨论

(不同的构图表现在绘画时的体现)

3.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4.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 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2.小结学生的意见后,补充书中介绍以外的构图方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课后拓展:

●对构图方法的多样性你有何理解?

●在绘画同样物体时可以用不同的构图方法,表现效果会有没不同?

5.网络流构图总结 篇五

福州一中 肖汉骏

预备知识(参见Amber论文)网络和流

残留网络和增广路径 最大流和最小割

主要算法

最大流

增广路方法 Ford-Fulkerson method 一般增广路算法 Labeling algorithm 连续增广路算法

由陈启峰提出,竞赛中相当实用,近于O(m)容量缩放增广路算法 Capacity scaling algorithm 最短增广路算法 Edmonds-Karp algorithm 连续最短增广路算法 Successive shortest augmenting path algorithm(Dinic augorithm)预流推进方法Preflow-push method 一般预流推进算法 Generic preflow-push algorithm 先进先出预流推进算法 FIFO preflow-push algorithm 最高标号预流推进算法 Highest-label preflow-push algorithm(Relabel-to-Front algorithm)最小费用流

最小费用路方法

一般最小费用路算法(SPFA找增广路,复杂度近于O(mf),竞赛中实用)注意:初始流的费用必须保证是在所有同流量流中最小的。原始-对偶算法

消圈方法

一般消圈算法 网络单纯形法

常见变形

多源多汇问题

可通过增添超级源和超级汇解决。

点有容量或费用

可以尝试拆一个点为一入点一出点,将点的限制转移到入点到出点的边上。

重边、无向边和自环的处理

对于使用边链表存储的图,重边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当重边的数量太多以至于显著影响算法效率时,可以考虑将相同起点终点的边的容量相加。

而无向边则可以看做是在两个方向上都只要求Flow小于Capa即可。而最小费用流问题中的重边却反而成为一种处理复杂权函数的手段。根据题目要求或者问题性质,可以为重边列出一个费用随流量变化的函数。如果将这个函数的离散点顺次相连,得到的是若干斜率不断增大的折线段,则可为每段折线段建立一条边,根据最小费用流的性质,重边选择的必然是连续的一段。

给定流值的情况

可以增设一个源,向原来的源连一条容量为给定流值的边。

或者在每次增广的时候,直接将源的可改进量设为到给定流值的差。

或在回溯增广的时候,将路径的增广量同到给定流值的差比较后取小。

有上下界的流问题

注意到下界必须被满足,可以将所有必要弧抽取,经过新建的源和汇。但这时必须为原来的汇到源增添一条容量为无穷大的边,使之成为满足流量平衡条件的普通节点(注意,汇到源的流量实际上就是原网络的流值)。再运行最大流算法得到一个可行流。

另一方面,可以先满足下界,此时有一些点不满足流量平衡条件。而这可以用多源多汇问题解决。

若求的是最大流,则可以在可行流的基础上进行增广。

如果求的是最小可行流,则可以通过交换源汇,去除新增的点和边后运行最大流,将多余的流抵消。也可以通过二分汇到源的容量,运行可行流。

最大费用流

将费用取负,运行最小费用流算法。或将SPFA的大于号反向。

可行最小费用流

从T向S连边,在这基础上找负权圈增广。分离必要弧,使用最小费用流进行增广。

单位容量网络流

在构图上,可以利用只有两种取值的特殊性,容量用true和false表1和0,流量用true表1或-1,用false表0。则可以增广当且仅当xor的结果为true,增广可以直接变为相反的布尔常量。

而单位容量网络的另一个重要性质是增广次数不超过N次。则一般增广路算法的增广次数得以改进。

动态流

可以对时间拆点,建立层次图处理。

几个构图的思考方向

流表方案

【例1】 奶牛的新年晚会《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p315 注意到奶牛和食物具备“会做”这样的关系,且其选择也只有做1盘与不做两种。而对每头奶牛有盘数限制k,对每种食物也有相应的上限值。则二分图模型呼之欲出。

【例2】 圆桌吃饭问题《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p319 注意到幼儿园和桌子有“派出小朋友入座”这样的关系,且其选择也只有派1个与不派两种。而对幼儿园的人数和桌子的人数都有上限值。则也可很容易想到二分图模型。

【例3】 赛车问题 [2002][金恺]网络流应用

注意到两人的赛车均有上场次数的限制。而每次比赛均是某两辆车的对决。则就可以建立二分图模型,利用网络流解决。

【例4】 混合图的欧拉回路《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p324 注意到边和点具有“为点增加入度”的关系,可以首先统计出每个顶点需要的入度,然后为每个点和边给出容量限制。

另外一种方法是对混合图任意定向,然后统计需要反向的边的个数。反向边对于原起点来说增加了入度,对原终点来说了减少入度。如果某点的入度要增加,则可从源向它连边;如果入度需要减少,则可以向汇连边。最后只要检查所有从s出发或到达t的边是否全部满载。

注意到在这种二分图上的增广实际上在对应的原图中就是找一条路径,使得头尾顶点都被改进。这便是一种调整思想。

【例5】 取整矩阵 Yali Train Day12 注意到每个元素只有取下整和取上整两种选择,而每行每列对相应元素取上整的次数有上下界。则可以通过求有上下界的最大流解决。

而另一种思想是随机确定是取上整还是取下整,再根据要求进行调整。每次先试图找一个行列的优化方向一致的格子进行优化。再试图找一个不满足条件的格子,将数值移动到同行/同列的格子中。【例6】 矩阵 CTSC2007 注意到b非0即1。而每行每列对相应元素取1的次数有上下界,则可以通过求有上下界的最大流解决。

而另一种思想是随机确定是取上整还是取下整,再根据要求进行调整。每次先试图找一个行列的优化方向一致的格子进行优化。再试图找一个不满足条件的格子,将数值移动到同行/同列的格子中。

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增广过程在原问题中的映射。

【例7】 列车调度 [2002][金恺]网络流应用

本题每辆列车只能进出站一次,而一旦选择某辆列车,下一辆可选列车也被确定。此时的一个单位流对应的应该是一个车道。而点有容量则可以利用拆点法。于是便要解决一个最小费用流问题。

【例8】 餐厅问题 [2002][金恺]网络流应用

本题每天都有对毛巾的需求,而毛巾的来源有多种,去向也有多种,则可以考虑对每天进行拆点。此时的一个单位流对应的是一条毛巾,由于每天的弧必须被满足,则是一个有上下界的可行费用流问题。

也可以重新构图,直接利用最小费用最大流解决。

还可以根据增广的特殊性,贪心解决。

常用技巧

注意处理对象以及对象间的关系。如例1和例2,都提供了3个对象,要仔细分析具体的限制在哪些对象上,什么对象将另两个串联起来。

注意分析对象身上的限制,可能有多种变形,比如单纯的上限,又或是上下界均有。但共同点是相连的边在两个对象的计算方式都是一样的。比如例1中对盘数的统计,例2中对人数的统计,是平权的。挖掘出平权的计数关系,容易分析出什么是点,什么是边。

割表方案(可参见Amber论文)【例1】 最大密度子图

结合01分数规划的一般做法,对答案进行猜测,转而求解一个最大化问题。

【例2】 最大获利 NOI2006 首先可以将边变为点,利用割所具有的性质,将边点依赖关系用容量为正无穷的边表示。然后利用最小割这个优化工具,从问题反面考虑,计算最小代价。

更优的办法是Amber提出的。注意到边权非负,则可以贪心地选择点导出子图。而点导出子图的权和不方便计算,可从反面考虑,用S集中的总边权和减去割表示。为了利用最小割这个优化工具,将每个点连到汇的代价设为选入S集中的代价,为建设费用,连到源的代价设为选入T集中的代价,为总边权和。而原图的边容量可直接设为边权。

【例3】 最优压缩 Yali Train Day4 注意到每个元素只有V0和V1两种选择,而权的计算实际上对应于点的变化以及边的变化。也就是只有V0与V1之间的边才计入代价。则容易想到割,并用与源和汇有关的边容量处理点权。

常用技巧

1.2.3.4.不连通。任意一条s-u-v-t路径都会被割截断。两类点。将xor操作变为割。

用正无穷容量排除不参与决策的边。

利用与源和汇有关的边容量处理点权。连到汇的容量设为选入S集中的代价,连到源的容量设为选入T集中的代价。5.反向思考,充分利用最小割这个优化工具。

其他

1.对时间的处理。可以考虑拆点,建立分层图解决。

2.矩阵类型的题目常常用二分图进行构图。这是由行列以及元素的天然关系决定的,限制在行列上,由元素将其联系在一起。有时也使用奇偶染色构图,此时相邻关系是考察重点。有的还要进行离散化,例如有障碍棋盘上互不攻击的车的个数,就是先对连续空白段进行离散化而得的。

利用特殊性进行增广

【例1】 二分图匹配问题

由于二分图匹配问题均是单位流量,且连边方式十分特殊,可以只存储Y部节点的匹配情况,利用CQF式的网络流进行优化。速度非常可观。

【例2】 剪刀石头布 WC2007 首先进行问题转化:注意到剪刀石头布情况实际上对应一个长度为3的环。而非剪刀石头布情况这对应一个拓扑的环,其中有一个顶点有两条出边,另一个顶点有两条入边。则要求剪刀石头布情况尽量多,就是要求顶点的入边平方和尽量小。

于是可以为尚未确定的边建立节点,如果边点存在邻接关系,则连接一条边。点的权可以用到汇的边上的费用来表示,实际上是一个凸函数。这就可以利用重边的手段处理了。观察本网络的增广过程,相当于选取一条路径,将其反向,如果解更优的话则保留改动。这也就是调整法的一种实现了。

【例3】 数据备份 APIO2007 首先可以证明选择的必然是k条边数为1的线段,而要求权和最小。这显然是一个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但本题数据规模极大,必须另找方法。

注意到每次进行增广的时候,或者是直接添加一条长度为1的线段。或是将连续交错的线段全部反向,则一旦形成连续交错线段,就不会改变。

这可以使用映射堆进行优化。每次删除一个权最小的线段,并将前后线段删除,把当前线段的权修改为前后线段的和减去当前线段的权即可。

其他

对于一些有向图的问题,由于增广路的特殊性,调整方法往往是对一条链反向。分析时可以紧抓入度或紧抓出度,结合一起分析反而增大难度。

6.九宫格构图 篇六

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

讲究用光角度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摄体的质感会相应地被强化或削弱,被摄体的形状就会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的基调是愉快的还是忧郁的,也会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人,是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的创造者,因而是民俗摄影所反映的主要对象之一。

通过人物的脸部表情及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其精神风貌,是拍摄生活人像时应掌握的一条重要原则,

硬调。硬调人物照的特点与柔调人物照恰恰相反,它主要是运用明暗两极的影调(比如黑白照片上的黑调子和白调子)构成影像,光比大,而中间调子很少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及底面。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

(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

(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

(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

7.灵动构图 魅力音乐 篇七

一、识其乐,先以构图识其人

俗话说:“文如其人”,音乐也富有人的某种性格基因,“乐如其人”也再恰当不过。音乐是从人心底流溢出来的艺术形式,人通过对音符敏锐的感知,独特的排列、整合、驾驭,才创造出音乐。这里的敏锐是乐感的一个导向,换句话说,人不会对事事关心,也不会在任何一种物质上获得灵光,所遇必须先符合创作者的人格气质,然后由创作者任意打磨雕刻,最终形成具有个性化特点的音乐艺术。简而言之,“景语皆情语”,但并不是一切景都会被创作者用来拟情,创作者只负责用敏锐的观察感知能被自己所用的事物,并应用这事物去塑形,塑成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包括有关声音的艺术———音乐。因此,一切艺术的感情气质归根结底都是由创作者决定的。这一点,更明确了“文如其人”乃至“乐如其人”的合理性。因此,欣赏音乐,必先认识创作音乐的人。以人为参照,音乐是客观性质的,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了解创作者。这里所说的创作者只是单纯地指创作音乐的人,不同于音乐创作背景,但与音乐创作背景有某种共通性,都可被构图。有些教师单纯地以为,认识创作者可以用语言一带而过,但有时语言是苍白的,无法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创作者,而图景却全然不同。在图景的巨大魔力下,学生更像是在与创作者进行无言的,只关乎表情的沟通。所以,欣赏音乐之前,必须让学生先识人,而识人必以构图方式呈现为最佳。

例如在讲解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首曲子灵感产生的源泉,教师可先让学生认识贝多芬,从人物的气质性格进入其所创作的音乐之中。换而言之,以其敏锐之思兴起的源头来追究艺术生成的源头。在这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贝多芬的人物肖像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相面”,“说一说,面对贝多芬的面容,你能看出他的什么性格,或者读出他所思所想”。这是一个令学生脑洞大开的问题,学生专注地看着贝多芬这一人物肖像,好像在与其进行表情对话,络腮胡子、眉头紧锁、过颈长发、迷离眼神,艺术家的气质体现淋漓,学生从中看到他对艺术的忠贞追求。这是第一张图,了解贝多芬这一人物,然后,教师分别为学生呈现贝多芬的故居、贝多芬生前用的最后一架钢琴、贝多芬的墓地等图片,让学生对贝多芬有进一步了解。此外,还有一些常人无法比拟的自身遭遇,这些遭遇往往是成就一个伟大音乐家的关键力量,教师要重点来谈,并辅以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了解关于贝多芬本人,给学生一种与贝多芬近在咫尺的感觉,而不是将贝多芬用传说的方式体现出来,拉开与学生的距离。

二、识其乐,先以构图解其背景

艺术的产生既有必然因素,也具偶然性。必然性体现在创作者的自身气质以及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偶然性则体现在一个使艺术得以成长为艺术的一个契机。换句话说,便是孕育艺术,使艺术横空出世的创作背景。艺术创作时,需要这种背景亲临现场,在艺术的欣赏中,也需要这种背景亲临现场。用语言呈现的创作背景只能被当做一个故事或传奇,使欣赏者无法将其与艺术作品联系。所以,在高中音乐赏析中,学生尽可能避开苍白语言对创作背景的呈现,要以图景的方式进行,让彼刻在此刻上演,让一切陈述有效。对于音乐的创作背景来说,它具有双重属性,即个体性及社会性。个体性是创作者自身的亲历,带有独特的个人气息;而社会性,则是创作者将自己与社会命运紧紧维系起来,将社会背景作为大的创作背景,针对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独特情感,而是整个人类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总是被融进大智大爱。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之下,教师引导学生按图索骥,探究到藏匿于音乐最深处的道德情感。而且,教师要将这种创作背景立体化,加强感染力,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情感价值。

以《国际歌》为例,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原歌词由欧仁·鲍狄埃所作,曲由皮埃尔·狄盖特所谱,这首关于无产阶级的战歌流传很广,迅速被译成许多语言。它主要讴歌了“巴黎公社”中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关于这一歌曲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利用影像配演说的形式将这段历史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理解一些词条,如普鲁士、法国政府、国民自卫军、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巴黎公社、五月流血周,并把这些词条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历史事实影像,让学生理解其间的阶级对立、善恶等关系,以及巴黎公社与《国际歌》产生的关系。即1871年5月28日,法国凡尔赛反动军队攻陷了代表着无产阶级政权的巴黎公社的最后一个堡垒,革命失败,反动政府实施大屠杀,面对这场白色恐怖,法国诗人、巴黎公社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奋笔疾书,写下了《国际歌》这一气吞山河的歌词。由于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所作,该歌曲被赋予了庄严、雄浑、悲壮、激昂的曲风,而且深沉、悲壮中透着光明,尤其最后以高潮结束,气势宏大,更加表明共产主义为理想而奋斗到底的决心。画面构图配上音乐更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每一感情的变调中冲浪,获得真实的感受。

三、识其乐,以构图掘其意境

在远古时代,音乐就与诗共处一个身体,音乐是用声音体现的诗,具有诗的某种特性,如“意”和“境”的同体二元化。顾名思义,“意”是音乐富有的感情,“境”则是音乐中所取的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为体现情而服务,此外,景也赋予音乐某些美感,包括旋律的美感、画面的美感。在解读音乐之“意”之前,必先对音乐的“境”做一番象征破解,而涉及“境”就必须呈现音乐的构图。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将“意”和“境”统筹在音乐音符的跳动中,音乐对人生社会及自我抽象化的体现形式成为学生解读艺术的最大障碍。因此,面对欣赏能力有限的学生,教师可以将音乐的听觉效果“翻译”成视觉效果,让音乐的意通过境体现出来,让意与境合奏起音乐的旋律之美。

以《彩云追月》为例,这首管弦乐借用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拨弦、吊钹的空旷音色,营造一幅浩瀚星空的魅力景象。乐曲第一二部分重点抒情和谐圆润、浑然天成,更加表现了夜空的旷远开阔,神秘莫测。第三部分借用乐器间的应答,营造了云追月的场景,忽上忽下、一进一退,意趣横生、情态逼真,使整首乐曲赋予生机活力,完美地诠释了彩云追月的画面。为了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教师可借场景进入乐曲,在境中取意,在意中深刻认识乐。

8.知识结构图 篇八

一、知识结构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地位重要的原因

1由现今高考综合测试的命题原则和方向决定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蒋超多次强调:“了解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分析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高考改革中综合测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且笔者认真查阅并分析过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与以往高考卷相比,它们都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充分强调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淡化了对知识覆盖面的强调。然而,当我们真实地回到现实中,却发现历史教学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既与高考命题原则和方向不符,也与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不符。

2由现今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决定

(1)部分教师不注重抓主干知识。他们习惯采用题海战术教学,学生成天泡在题海之中死记硬背,学得苦不堪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应有的培养。

(2)部分学生容易将历史知识“张冠李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跟教材本身的容量大和编排体例有关外,更重要的是跟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关,比如习惯用感性认识模式学习,不抓重点和主干知识。

因此,为了适应高考综合测试的命题原则、解决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历史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那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此目标呢?

二、知识结构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笔者认为,知识结构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工具,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优势。

1知识结构图是将知识结构化的理想选择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教学的主要任务就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的知识结构。那么,怎样才能简单、直观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呢?笔者认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知识结构图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知识结构图把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制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借助所呈现的知识结构,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晰、全面和系统地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普遍规律。

2知识结构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编制结构图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识别出组成知识的基本概念,努力发现并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多种关系。同时,编制知识结构图,还可以使学生有意识地整理模糊的知识,有效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因此,知识结构图在历史教学中不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设计方法,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它的这些优势是传统教学方法望尘莫及的。

3知识结构图是一种对付知识遗忘的天然“法宝”

普通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只有当输入的信息以不同形式汇入人脑已有的知识结构时,新的信息才能在头脑中巩固下来”。不难看出,知识结构图是对付知识遗忘的“法宝”,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克服死记硬背的现象。

4知识结构图能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受和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并举出相应知识点在结构图中的位置和联系,从而充分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结构图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知识结构图是一种有效而独特的教学测评工具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再版扉页上写到:“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这样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确定了这一点,就可据此进行教学。”

然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测评方法基本上是通过谈话、提问、编写预测题等对学生施测,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这样只能测出学生对某些零散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无法考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的总体把握。而知识结构图却既可以帮助教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又能激励学生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进行更有针对性、更加深入和更有意义的学习。因此,用知识结构图可以弥补传统测验方法的不足,是一种有效的、独特的教学测评工具。

6知识结构图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效工具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不可能在短暂的高中三年培养出来,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生知识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一种好的思维习惯往往能帮助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教师借助知识结构图,为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知识结构图作用和优势的方法

1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

知识结构图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众所周知,“房子要建得高、建得稳,必须要基础打得深打得牢”,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历史学习。知识结构图离不开基础知识,离开了基础知识谈知识结构图,就犹如空中楼阁,知识结构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此,掌握好学科的基本知识,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

2注重灵活的调整知识结构图的范围

在利用知识结构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以“大纲”为指导,同时还要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化、模板化、绝对化。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地伸缩知识结构图的框架范围,以保证不同学生既能够感觉到知识结构图的优势,又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或抵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注重把握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东西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尽可能将历史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还要经常地把相关知识、同类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从个别中导出一般,总结出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东西,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做到以史为鉴。

4注重政史地三个学科间知识的互相渗透

跨学科综合考试,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也是推进中学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大举措。根据对前几年文科综合试卷的分析,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立意命题。因此,教师在运用知识结构图进行本学科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联系,将历史知识与相关的政治理论、人文地理、社会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9.最新组织结构图 篇九

总经理

1人

行政副总

1人

炼铁厂

厂长1人 副厂长1人

炼钢厂

厂长1人 副厂长1人

钢管厂

厂长1人 副厂长1人

能源管理中心

厂长1人 副厂长1人

生产技术部

部长1人

设备部

部长1人

行政人事部

部长1人

供应部

部长1人

销售部

部长1人

财务部

部长1人

烧结作业区

电炉作业区

轧制作业区

高炉作业区

精炼作业区 连铸作业区

球团作业区

运行作业区

原料作业区

生产准备作业区

生产准备作业区

水泵站

风机站

锅炉站

加热炉作业区

变电站

计划室

运行作业区

化验室 质检室 取样站 大车队

工程室

保卫室

制氧作业区

调度室 安环室

点检站 维修作业区机加车间

人事室

原燃料室 辅料室

办公室

备品备件室

销售业务室室

库房

成本室

法律事务室

磅房

会计室 审计室 融资室 成品库

10.船员组织结构图 篇十

甲板部:船长 轮机部: 轮机长(老鬼)

大幅 大管轮

二副 二管轮

三副 三管轮

水手长 机工长 水手 机工

(普通船员)水手、机工:通过4个半月的培训就可以船的(高级船员)三副、三管:是通过国家统招的大专或是专业

培训机构培训两年左右才可以

上船的)招生:主要针对:机工、水手

机工:发动机保养维修、看机器保持机器的正常 运作

水手:开船、缆绳、抛锚、值班、清仓

安置: 第一步 招生(现在与天津世中远公司合作,我们只负责招生)

第二步 培训(山东潍坊华洋水运学校,培训4个 半月,实习六个月换证正式船员)

第三步 上船实习

第四部 安置工作 培训内容:水手:基本安全、水手值班(模拟驾驶台操作、信号源识别)水手工艺(绳结、撇揽、高

空作业、插钢丝)、航海英语

机工: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器、轮机 管理、机工值班(柴油机、辅机拆装及辅

机运行管理)、金工工艺(车床、钳工、焊工)、机工英语

11.贯穿始终的构图 篇十一

第一步,我们要先在心中描绘出想要拍出的成品的构图。这个步骤对于拍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省略此步,胡乱摆放被摄物体的话,常常会令自己变得迷茫,不知该如何拍,既白白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胶卷,一番辛苦后却拍不出一张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我在拍摄之前,通常都会先用黑色铅笔将自己设想好的构图描绘在草稿纸上。读者朋友们也可以尝试用电脑将不同的照片进行组合,然后再创作成品预想图。在日本,将这个为了拍照事先设计构想图的步骤叫“做草图”。

然后根据草图放置被摄物。首先,应该先摆放好作为照片核心的物体,或是最想突出的被摄物(如例图1),再根据镜头的长短来考虑透视图的不同,一边考虑被摄物的大小一边通过取景器确定被摄物体的安放位置。如果事先了解了取景器的范围,借助尺子和笔框出画面轮廓,会使构图变得相对容易。在拍摄这次例图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金属制的规尺(例图2,快照1)。

进行到这步之后,我们差不多就要开始布置照明设备了。有人习惯于安放好所有物品后再安排照明,但上期我已经介绍过,只要稍微移动被摄物的位置就很有可能会使被摄物的高光部等因素发生变化。所以如果设置完照明后再打算移动核心被摄物的话,也许会受其他物体的干扰,使移动不能顺利完成,还会移动那些好不容易摆放完成的物体。因此,我更倾向于布置好最想突出的被摄物后,就直接着手布置照明设备。

之后,再依次摆放好其他被摄物(例图3)。这时候,我们按照之前构思好的草图进行拍摄的话,因为相机的角度或照明等因素,会遇到很多不能拍出预想效果照片的情况。这是拍摄中会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不要慌张,要沉着灵活地应对。由于不改变照明和布景,只通过改变镜头,就能使画面效果前后相异,所以大胆地更换镜头(或改变焦距)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如果打算后期要在照片上加文字的话,一定设法不要让文字与核心物体重叠,拍摄时就要注意画面的留白。

如果由创意指导或设计者来制作草图的话,在将很多张照片合成为一张的时候,会因为一些原因——比如设计者不了解镜头的透视等等,使我们拍不出预想的照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摄影师的我们,为达到整体的和谐,要坚持表明自己的意见。

所有被摄物都摆放好后,再修改开始设想好的照明方案。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多打几盏灯。如果拍出的画面中被摄物的清晰度不是很好,可以用切得很小的橡皮之类的东西,将被摄物位置垫高进行细微调整(快照2、3)。

在拍摄菜肴的时候,随着拍摄时间的增长,会使菜肴刚出锅那种“咝咝”作响的感觉荡然无存,热气也没有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在拍摄前摆放多个空盘子来确定构图(快照4)。去掉空盘子的时候,最好也在能看清最终摆放的位置上做好记号,可以用铅笔进行标记,大多数的情况下会在相应的位置上放橡皮或是重物(快照5、6)。

上一篇:经典的纸巾宣传广告词下一篇:广告策划的具体职责概述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