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课后答案

2024-08-08

教育政策法规课后答案(精选4篇)

1.教育政策法规课后答案 篇一

尔雅 《形势与政策》(2017)课后习题满分题库

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

(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四个全面”战略的具体内容不包括()。A、全面实现共产主义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为什么聚焦全面从严治党?()A、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 B、神话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C、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的问题的需要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四中全会中指出()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A、民主 B、宪政 C、法治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四中全会指出()是我们依法治国的生命线。A、民主 B、公平C、公正 D、正义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A、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B、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C、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四中全会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将“从严治党”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最早明确提出了“新的伟大工程”之说。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的错误思潮是()。A、新自由主义 B、民主社会主义 C、普世价值论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存在的主要突出矛盾和问题是()。A、少数党员信仰迷茫

B、有些人无视党的纪律和规矩 C、在制度建设方面失之过宽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官场的腐败行为突出表现在:一是干预宏观经济,二是干预选人用人。()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准则》与《条例》的主要框架和特点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判断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中位阶比较高,仅次于党章。()

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A、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这句话出自()。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习近平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单选题】反观国际社会,苏东国家一些执政党的垮台,很重要的原因是()。A、政治纪律动摇 B、中央权威弱化 C、党内出现各种派别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经典作家关于治国理政的论述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治国理政论述内容的是()。A、论证了国家的本质 B、国家利益观、民主观、监督观、法治观 C、对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批判 D、科学预见无产阶级的国家制度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依法治国

B、生产资料国有化 C、人民民主权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单选题】“利益问题是人们的基本问题,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观点是由()提出的。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列宁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治国理政之道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共处级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与()的传统思想观点相符。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认为“政治统治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能否率民以正,能否以自身的言行取得人民的信服。”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单选题】关于中国历代王朝治国兴衰的经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民心向背是政权兴衰的决定性力量 B、军人是革命的主力军 C、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D、落后就要挨打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西方国家的治国理政理念与实践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西方国家推进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所积累的教训不包括()。A、社会融合的失败

B、过分民主自由导致治理低效率 C、政治体制的缺陷使治理失灵 D、因转型而导致的治理危机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西方国家社会融合失败的问题体现在()。A、与阶层固化并存的贫富分化加剧 B、社会极端思潮和势力抬头 C、严重暴力事件频发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是()。A、经济基础不同 B、主体不同 C、实现形式不同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治国特点中,()是其作为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A、人民的权益 B、经济发展 C、重视国情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是()。A、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B、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共产主义

D、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中,在政治上采用人民民主与对敌人专政相结合。()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目标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习近平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翻一番。A、1995年 B、2000年 C、2005年 D、2010年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单选题】新一届中共中央治国理政的目标是到(),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A、2020年 B、2030年 C、2040年 D、2050年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方略

(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下列说法不对的是()。A、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B、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C、第二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 D、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新一届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方略,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治理价值目标的是()。

A、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B、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 C、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

D、有益于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方略中,政治方面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方略

(二)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中,将如何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A、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B、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

C、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决不会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0分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抓手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在新的实践中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五个必须”,其中不包括()。

A、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 B、必须顺应世界大势

C、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D、必须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其战略目标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和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路径、关键一招、强大动力。()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特点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特点是()。A、体现了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B、体现了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C、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0分

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特点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2016年台湾立委选举国民党席次低于民进党多少席?()A、23席 B、33席 C、43席 D、53席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目前台湾的第三大政党是()。A、民进党 B、国民党 C、亲民党 D、时代力量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关于陈水扁“四不一没有”中的“四不”说法有误的是()。A、不宣布独立 B、不更改“国号” C、不废除“国统会” D、不推动“两国论入宪”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台湾政党“时代力量”避免置身于“蓝绿”二元格局,其强调台湾的主体性。()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正确认识国民党的败选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2016国民党大选失败的原因是()。A、没有比绿营更“爱台湾” B、马英九政府执政政绩不佳 C、民心思变 D、理想信念缺失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关于两岸关系,国民党内存在不同的论述,洪秀柱坚持的是()。A、两国论

B、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C、一中同表 D、一国两制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为了实现“一中同表”,所坚持的原则中不包括()。A、恪尊宪法 B、民意为本 C、整体推动 D、个性尊严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九二共识”是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2016台湾国民党大选失败主要是因为其主张的“大陆政策”。()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正确认识民进党重新执政下的两岸政策

(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台湾为与大陆交流设立的办事机构是()。A、海协会 B、海基会 C、海金会 D、海议会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蔡英文鼓吹的“执政”理念是()。A、促进台湾经济发展 B、解决岛内社会公平问题 C、重视本土教育 D、保障年轻人未来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蔡英文对“九二会谈”持否定的态度。()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当前两岸关系处在停滞现状。()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正确认识民进党重新执政下的两岸政策

(二)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蔡英文对“太阳花运动”持有的态度是()。A、严惩 B、中立 C、纵容 D、反对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蔡英文对国民党的“反族群歧视法”持消极态度。()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蔡英文提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即“维持两岸的现状”。()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正确认识民进党重新执政下的两岸政策

(三)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台湾从2016年开始使用的课纲是()年制定的。A、2008和2011年 B、2008和2014年 C、2011和2014年 D、2014年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台湾原住民代表并不认可蔡英文背离“九二共识”的做法。()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成功使得台湾摆脱了大陆对其的牵制。()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正确认识民进党重新执政下的两岸政策

(四)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对两岸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民心所向

B、台湾社会“反中、反蓝”气氛愈演愈烈 C、台湾“主体性”认同进一步下降 D、台湾当权者承认大陆的主权主张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为表现亲日立场,蔡英文()。A、反复强调“自主建造舰艇” B、高价购买美国武器 C、加强对大陆的军演

D、对钓鱼岛的主权持模糊立场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蔡英文以候选人身份参访日本是为了拉抬选举声势。()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蔡英文亲美行径是沿袭李登辉等人同大陆相对抗的一个必然结果。()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判断题】“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定海神针。()我的答案:√ 得分: 100.0分

当前中国周边概况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目前中国尚未与()两国谈判好陆地边界问题。A、不丹和哈萨克斯坦 B、不丹和印度 C、印度和巴基斯坦

D、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区域外大国介入的不断增加使得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中国目前周边安全的压力主要来自海洋。()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南海争端的形成与特点

(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在()。A、南沙群岛 B、中沙群岛 C、东沙群岛 D、西沙群岛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二战后有相当一部分外国史料并不认可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按传统来看,南海是中国国防的“后院”。()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南海争端的形成与特点

(二)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南海五国”指南海问题上与我国争执最激烈的五个国家,它们分别是()。A、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 B、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 C、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D、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出的海洋管辖权能对他国领土进行划分。()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在古代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南海诸岛在事实上是属于中国的。()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南海争端的形成与特点

(三)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不合理性存在于()。A、它是滥权越权的非法受理 B、它是违背判例的自相矛盾 C、它是充满反讽的仲裁拼凑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南海争端上,越南之所以通过野蛮暴力的方式与中国对抗的原因是因为()。A、南海主权争议对越南来说是“核心利益”

B、越南现任政府决定利用“981钻井平台事件”转移越南人民对政府的不满 C、为了赢得美、日等国的支持和掌声,能够更多地博得国际同情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2016年7月,位于海牙的国际仲裁法庭发出南海仲裁案的裁定,指出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没有法律基础。()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南海争端的形成与特点

(四)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出现了()的政策转变。A、从“幕后”走到“台前” B、从“介入”转向“不介入” C、从公开“选边”走向“不选边” D、从“阻止“转为”不阻止”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日本企图通过构建“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联合干预体制介入南海问题。()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南海是陆地强国卫权与海洋强国发展的力量碰撞点。()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域外大国影响是南海争端加剧根源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判断题】关于中国如何处理南海问题上,针对日本,我国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要充分释放善意。()

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南海争端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它不能短期内解决。()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中国共产党诞生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下列说法中表述有误的是()。A、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B、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C、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D、深刻改变了国内与国外的经济格局和进程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最开始在()登陆。A、长江口 B、珠江口 C、闽江口 D、渤海湾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1842年到1949年期间中国被迫与其它国家签订了754个不平等条约。()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三大历史贡献和三次伟大历史飞跃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历史贡献中,下列说法中表述有误的是()。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B、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C、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实现了中国从民主集中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1949年——1978年这一阶段属于()时期。A、探索 B、革命 C、建设 D、改革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确定了香港回归的日期。()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伟大历史贡献和飞跃的深远影响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三位一体构成的。A、制度、人民、理论体系 B、道路、经济、制度 C、道路、制度、理论体系 D、制度、经济、人民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下列观点,()并非习近平讲话中体现出的历史观。A、坚持唯物史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B、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认识历史 C、在认识历史中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D、不要遵循历史的规律,注意创新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坚持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要求

(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下列说法中表述有误的是()。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B、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C、讨论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D、总结了党和国家行动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准则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于()开始陆续成立的。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习近平认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地位。()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坚持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要求

(二)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习近平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四个全面”不包括()。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发展经济

我的答案:D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坚持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要求

(三)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习近平在讲话中总结到()是思想之母,()是理论之源。A、实践;时代 B、时代;实践 C、理论;思想 D、真理;科技

我的答案:B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美国总统中,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是克林顿。()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坚持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要求

(四)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A、发展 B、科技 C、实事求是 D、依法治国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习近平重要讲话中提到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其中不包括()。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路线自信 D、制度自信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目标是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坚持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要求

(五)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三严三实”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做人 B、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C、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严以执政 D、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发展要实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由()提出的。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外交发展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坚持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要求

(六)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A、重要内容 B、根本保障 C、前提基础 D、必然要求 我的答案:D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毛泽东带领大家从西柏坡进发北平时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是在()。A、1942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我的答案:B 得分: 100.0分

肯定我国“十二五”以来的发展成就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文件是()。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B、《政府工作报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D、《国家安全战略纲要》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中国的快递业务量为世界第一位。()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GDP进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它们是美国和俄罗斯。()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即将崩溃》一书的作者是()。A、伯南克 B、耶伦 C、时寒冰 D、章家敦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在哪场会议上,习近平用“四个没有变”抨击唱衰中国的论调?()A、博鳌亚洲论坛 B、g20峰会

C、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D、欧亚经济论坛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单选题】首次提出“中国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观点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正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B、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

C、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 D、人民福利水平提高,但税收负担加重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工业4.0战略是由以下哪个国家提出的?()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我国现在每万元GDP的能耗消耗已经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创新的七大发展理念

(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经济学上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A、创新、绿色、劳动力 B、消费、税收、出口 C、投资、消费、出口 D、投资、税收、产业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创新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提出的。A、约翰·纳什 B、米尔顿·弗里德曼 C、萨缪尔森 D、熊彼特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居于首位。A、创新发展 B、绿色发展 C、协调发展 D、共享发展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433”总体战略部署中的“4”指的是国家的四大板块,即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创新的七大发展理念

(二)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新型职业农民不包括以下哪类?()A、生产型职业农民 B、服务型职业农民 C、保护型职业农民 D、经营型职业农民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全新的格局,是所有权,承包权和()的三权分置。A、租赁权 B、买卖权 C、转让权 D、经营权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农业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牧养殖和过量的化肥使用。()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我国目前的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充裕。()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全面、准确把握协调发展理念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判断题】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是要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就协调发展来说,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全面、准确把握绿色的发展理念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提出“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人是()。A、恩格斯 B、柏拉图 C、马克思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主体功能区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以及自然利用的程度,来确定优先发展的地区。()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科技是无所不能的。()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全面、准确把握开放的发展理念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路”指的是()。A、泛亚铁路

B、第三亚欧大陆桥 C、中巴经济走廊

D、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理念是()。A、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B、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C、亲、诚、惠、容 D、睦邻、安邻、富邻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全面、准确把握共享的发展理念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新型的国际关系建设的核心是()。A、和平共处 B、平等互惠 C、互惠互利 D、合作共赢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日本、丹麦、德国、意大利是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四个国家。()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共享发展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是()提出的改革的总目标。A、十八届一中全会 B、十八届二中全会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要宣传阐释中国的特色,首先要有四个讲清楚,其中不包括()。

A、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础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B、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物质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C、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D、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从治理目标来看,国家治理体系要实现的内容不包括()。A、法制化 B、民主化 C、规范化 D、理论化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从组织结构角度讲,有效的治理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为基础。A、文化组织结构 B、法律组织结构 C、社会组织结构 D、政府组织结构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明确提出,要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好地发挥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A、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C、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D、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从权力运行角度讲,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须全面弱化政府的职能。()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如何廓清认识的误区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在不同领域发挥治理的主体作用,这种主体性的发挥是()。A、固定的 B、单向的 C、独立的 D、相对的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治理体系的运行方式中,()的治理方式有利于摸着石头过河,实现地方层面的改革创新,降低改革风险与成本。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横向运动 D、循环运动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A、前提和基础 B、目的和结果 C、方法和手段 D、约束和限制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迫切的过程,不应该具有长期性。()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新一轮改革面对的四个要害问题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中国的总消费和居民消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1990-2001年总消费增速高于印度 B、中国1978年-2011年居民消费增速超过7% C、中国1978-2011年总消费增速要低于1990-2011年总消费增速 D、中国1990-2011年居民消费增速要高于总消费增速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化解治理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A、理论化 B、法制化 C、现代化 D、全面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新一轮改革面对的四个要害问题不包括()。A、政府与市场 B、政府与社会 C、政府与文化 D、城市和乡村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国家治理体系建立和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在于,它是对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被动回应。()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在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A、经济 B、文化 C、民生 D、政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当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结束之后,应该更多地依靠()。A、产业的升级和创新的驱动 B、产业的升级和投资的驱动 C、消费的升级和创新的驱动 D、消费的升级和投资的驱动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李克强就做好政府工作提出的六点要求中指出,要把有限的钱花在保障基本民生上。()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有效的市场一般对应的是无效的政府。()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如何推进,也就是必要举措是什么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大指向不包括()。A、进一步解放思想

B、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D、进一步强化和推动社会改革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十八届三种全会建立的两个保障机构分别是()和国家安全委员会。A、全面改革小组 B、全面深化改革小组 C、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D、全面深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无论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效果多么好,如果最终不用制度的形式得以固定和推广,那么这种创新都难以为继。()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化的失调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存在的精神文化失调的问题不包括()。A、公平和效率

B、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C、先进和落后

D、传统文化和现代化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文化体制的四个不适应不包括()。

A、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 B、文化体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C、文化体制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

D、文化体制与新兴思维在文化领域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才能繁荣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传统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推举孔子()为全世界人类都应当认可、接受和遵循的伦理。

A、小不忍则乱大谋 B、三思而后行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孔子思想传到欧洲后,()被当时人称为欧洲的“孔夫子”。A、莱布尼兹 B、狄德罗 C、伏尔泰 D、卢梭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儒家思想在六、七世纪经欧洲的耶稣会士介绍到了欧洲各国。()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普世价值反映人类共同的追求,是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在文化视野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克拉克洪关于文化的定义不包含的内容是()。A、文化是学而知之的

B、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

C、文化不具有结构 D、文化分隔为各个方面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泰勒关于文化的狭义定义认为,文化是()的活动及其成就。A、精神层面 B、物质层面 C、理论层面 D、实践层面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是()的意思。A、体系 B、精神 C、传统 D、耕作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人的生活样法。()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在文化视野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求()。A、实施资本驱动发展战略 B、推进经济基础战略性调整 C、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D、全面提高创新型经济水平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文化视野下的物质建设,这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A、目标 B、基础 C、手段 D、形式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文化版权贸易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是“文化强国”应有的五个标准之一。()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文化视野下的制度建设,这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前提。()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中国经济发展旧常态特征的是()。A、经济高速增长 B、高投资率 C、通货膨胀率高

D、对环境资源掠夺式的开发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我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反映了我国工业较高的竞争力。()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新常态的特点

(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双11”网购的火热体现了()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A、创新需求 B、投资需求 C、消费需求 D、要素需求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是()。A、要素驱动 B、资源驱动 C、投资驱动 D、创新驱动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我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主体产业。()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新常态的特点

(二)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被誉为我国“氢弹之父”的是()。A、钱学森 B、于敏 C、邓稼先 D、钱三强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是指李保国教授()。A、首创绿岭薄皮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B、勇攀科技高峰

C、发表多篇农业相关论文

D、把科技事业与人们群众的幸福结合在一起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我国早期的科技事业都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取得的。()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新常态的特点

(三)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淘宝网的运营模式是()。A、商户对商户 B、商户对个人 C、个人对个人 D、个人对商户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小米借助互联网在手机制造上取得了巨大进步。()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中国经济转向新常态的原因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的是()。A、对传统发展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 B、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C、回归制造业

D、新兴制造业受到冲击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是我国经济阶段性变化的导火索。A、国际金融危机 B、劳动人口数量下降 C、老龄人口数量增加 D、环境压力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当前呈现下降趋势。()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科学看待新常态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的过剩产能。A、建立自由贸易区 B、国有企业改革 C、“一带一路”战略 D、打击腐败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我国当前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下,人均GDP为()。A、3000美元 B、4000美元 C、6000美元

D、7000-8000美元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中等收入陷阱”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会放缓。()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我国当前供给侧体系特点的是()。A、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 B、不能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C、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 D、具有内向型

我的答案:D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供给侧结构改革中,供给侧是相对于消费侧来说的。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行动方案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经济工作部署重点的是()。A、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 C、更加注重经济发展速度 D、更加注重精准帮抚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并举,共同发挥作用。()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2016年供给侧改革任务的是()。A、去产能 B、去库存 C、降成本 D、加杠杆

我的答案:D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供给侧改革中,去库存主要指的是房地产库存。()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美国五角大楼最新《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把()作为美国防务战略重点的首位。A、推进中东局势 B、推进亚太再平衡 C、制约朝鲜核武器化 D、推进颜色革命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美国把亚太地区看作其重要利益版块的原因是()。

A、欧亚大陆是美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政治版块,并警惕这里出现一个向美国挑战的国家 B、美国的均势战略是霸权均势战略

C、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要强化盟友对它的信任度,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是为了打造美国的亚太安全环境,也就是借助地区力量制衡中国。()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分析与应对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美国对华政策,惯于使用()的手段。A、接触+挑衅 B、遏制+合作 C、接触+遏制 D、挑衅+合作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在中美两国的利益层面上,中美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这已是常态。()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在中美关系上,中国一直积极培育中美共同利益的交汇点。()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俄罗斯的外交重点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俄两国确认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A、1978年 B、1986年 C、1996年 D、2006年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中俄双方签署了三十多份合作协议,其中()领域的合作仍然是两国务实合作的主导项目。A、经贸 B、能源 C、航空航天 D、发展战略对接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中俄关系是结盟的关系。()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危机之后,俄罗斯发展的外部环境迅速恶化,俄罗斯面对西方战略挤压,对中国有战略诉求,关系向好。A、土耳其 B、叙利亚 C、朝鲜 D、乌克兰 我的答案:D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需要通过公共外交、人文外交,使俄罗斯对我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的传统有正确的认知。()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日本政治右倾化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日本政治出现右倾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上。A、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B、教科书的历史、领土问题 C、钓鱼岛问题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日本之所以高调介入南海事务的目的是()。A、打造日本作为西太平区域领导力量的形象 B、阻遏中国同东盟的经济合作势头

C、煽动日本民众的恐华情绪,加大“中国威胁论”的宣传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日本安保相关法案在国会的通过,意味着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打破了日本政府一向标榜奉行的“专守防卫”原则。()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如何分析与应对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A、1997年 B、2007年 C、2017年 D、2027年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政治上,中日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是(),这点不能有丝毫模糊和动摇。A、恪守一个中国政策 B、放弃军国主义

C、平等相待、互利互惠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日本政治右倾化,在一系列问题上的错误行径,主要原因还是日本政府对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缺乏认识和反省。()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一带一路”战略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两个终点分别是()。A、波罗的海沿岸和俄罗斯 B、南亚和俄罗斯

C、南太平洋和波斯湾、地中海 D、波罗的海沿岸和波斯湾、地中海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中,一条路线是从中国港口出发经过南海到达印度洋,再延伸至欧洲,另一条路线是从中国的港口出发()。A、经过中亚到波罗的海沿岸 B、经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C、经过西亚至波斯湾 D、经过南亚到非洲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一带一路”在它整个线的走向中,新疆和广西是两个核心区域。()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一带一路”建设的初步成果

(一)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全球海上支点”是()的战略,它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着契合之处,两国计划的对接与合作将会促进两国的共赢。A、新加坡 B、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 D、马来西亚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规划和建设了六大经济走廊,其中不包括()。A、中蒙俄

B、中国——中南半岛 C、孟中印缅 D、中泰马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雅万高铁建设全部采用中国装备,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走出国门。()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一带一路”建设的初步成果

(二)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丝绸之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由中国和()共同申报的。A、哈萨克斯坦、伊朗

B、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伊朗 D、伊朗、叙利亚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亮点之一,下列关于中国产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体量大

B、中国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C、中国装备水平处于全球产业链高端 D、中国装备的性价比高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单选题】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A、欧盟 B、美国 C、俄罗斯 D、东盟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和挑战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和挑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B、沿线各国宗教问题复杂

C、沿线各国政治制度不同,体制差异巨大 D、沿线部分国家安全形势较为复杂 我的答案:A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一带一路”虽然是新构想、新计划、新事物,但得到了沿线所有国家的支持。()

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2.教育硕士课后题答案 篇二

一般教育学问题分析基本模式:最宏观的教育学问题。较宏观的教育学问题,社会+学生(这两方面)社会分析:政治,经济,生产力,文化,科技发展,人口等。学生主要指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具体包括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知识。

教育学中的具体问题分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或者方面的发展)因素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体。其中,家庭具体到结构,父母职业,家庭关系,家庭社会处境,家庭传统(家风),个体位次等。核心家庭还是复合家庭或传统家庭。

儒学开端于西周,成型于孔子,完善于孟子,封建化于董仲舒,礼学化于朱熹,现代化于新儒学。

第一章

1.教育学有哪些基本范畴?

(1).作为教育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这主要是指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教育活动的思想;(2)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这主要是指规范人们教育行为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技术,其动能是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强化教育技能;(3)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主要指用运科学研究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因果关系的研究,从而帮助人们对教育进行事实判断;(4)作为建立在牢固科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在形态上类似于教育理论,但比教育理论更高一个层次,他既立足于教育科学研究基础之上,有依赖于个人的信念和人类的沉思。

2.西方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什么?

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形成形成一种有系统的教育科学,儿力图顺应科学发展的潮流,使形成中的教育学成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学。人们一般认为,德国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为“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出于构建一种成熟的教育学理论的意图,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需要有它自己的概念体系,这种概念体系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19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形成了以实证主义为主流的科学主义思潮,出现了吧自然科学的观察,统计,归纳尤其是实验等方法用运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动向,这种思潮即对教育思想产生了影响,也使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向科学化迈进,直接催生了实验教育学的理念。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科学主义盛行的同时,怀疑和抵制自然课学的观点十分突出。人们认为,社会现象、生命现象于自然现象在性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应当发展一门不同于思辨哲学又不是自然科学附庸的“精神科学”。

3、中国教育学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一)政治意识形态与科学发展的关系问题

1,强国的政治需要于教育学的引进

中国教育学世纪发展过程中社会政治状态于意识形态具有外在的决定性意义。他构成了一个大生态,整体上始终影响着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

2、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对教育学的强控制

3、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于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学发展中的“中外”问题

1、教育学初期的“中断传统”和“全盘引进”

2、教育学“引进”的中国范式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存在着与民族文化、学术传统尚未分化的联系,没有内生出独立形态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专门的教育学著作这一基础状态,则更加强化了教育学应急似的由国外全盘引进的做法。

3、“教育学中国化”的意识与曲折实践

4、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转机和进展

(三)教育学的科学性质的问题

教育学的科学性质问题是与教育学引进中国同时出现的问题。也是至今还争辨不清、认识颇为混乱的一个问题。它对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都有直接和持续的影响。可以说,怎样认识教育学科的路径就会怎样去建设该学科、怎样去形成该学科放入知识,就会设定怎样的追求目标。

4、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学与自身专业成长关系的认识

一、教育学的理论品性

(一)教育学的特殊性受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的支配和决定

(二)教育学是一种事理研究

(三)教育研究是一种转化性研究

二、教育学原理对教师的成长价值

(一)从教育学所蕴含的生命性中,获得强烈的生命感

(二)从教育学所具有的时代性中,获得鲜活的现实感

(三)从教育学防的系统性中,获得严谨的逻辑感

(四)从教育学的开放性中,获得博大的境界感

(五)从教育学思维的穿透性中,获得现实的透析感

第二章

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是什么?

教育与其他人为社会活动的区别点就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的,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教育定义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在此,对作为名词教育的界定是为了既能将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又能最大限度的涵盖古今中外已经存在的教育活动。

2.如何理解教育起源于交往?

交往之所以成为教育的原型,是因为交往与教育学发生联系之后,其本身发生了特化:“人类互相非物质的交往活动,只要这类交往发生,就必然有交往双方和交往内容,交往的结果则是交往的双方身上产生认识、情感、意识或行为影响。以上这些都包含着教育的特殊活动,交往活动的一方就转化为教者,另一方就转化为受教者。当这类特殊交往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内容和较为固定的教学关系时,教学活动就演化而生。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的特殊交往活动。”

3.全球化对教师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 身份认同上的危机。全球化秉承的是新自由主义的信念,这势必会冲击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传统关系,同事会造成民族身份或国家身份的认同出现新的危机,这种危机会引发教师传统身份和角色的崩溃。

二 权威地位的松动。在全球化所提供的广阔背景下,教师可以支配的权威领域正在日益失去其领域。在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知识和信息资源可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和重新配置,在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上权威上角色逐渐失去了它的对象。

三 职业自主性的匮乏。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如果不能顺应全球化潮流他们就会完全受到诋毁;另一方面他们却发现自己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无权地位。

4.如何理解信息化的生命状态?它对学生产生哪些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会造成对个体生命状态的深刻影响,并使信息化以生命状态方式存在。(1)人本身的变化,从“文字人”到“图像人”。信息技术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是人的本身的变化。(2)个人时空意识的变化。这是信息时代人的意识中最为基础的变化。首先,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师太的价值评价上,由于社会变化速度加快,使“过去的重要性削弱。其次,“时机”意识的强化。从空间上看,首先,信息技术赋予了个体超越生存空间的局限性,使个体意识中的世界空间、宇宙空间变小,而个人空间变大。其次,互联网上可实现的空间转换的迅捷普遍增强。(3)个人生存方式的变化。首先交往方式的变化,其次,学习方式的变化。再次,个体活动方式与时间分配的变化。最后,个体生存尺度的变化。

5.如何理解现代型学校不同于近代学校的基本特性? 第一,价值提升。现代型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在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的知识,实现文化“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而是追求为社会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的存在价值,是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再生资源。

第二,重心下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

第三,结构开放。除了表现在整个学制的开放性和弹性化外,在学校结构层方面,主要表现在两个向度的开放:一个是向外的,包括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另一个是内向的在管理上想师生的开放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

第三章

1.以你所在的学校或任教班级为例,分析学校或者班级学生的生存状态及其成长问题。“生存状态”是对个体与世界关系状态描述,即人是怎样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状态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个体与世界所形成的多层面、多维度关系的性质与内容,个体对这一关系状态的认识和体验等具体状态,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多维互动、综合生成的复制关系。

2.以两个具体的案例说明你的学上观和你同事的学生观,分析不同学生观的差异,并作出你的评价。

学生观是对教育场景中学生的认识,是对“人”的研究在教育场景中的具体化。相对来说,对人的研究,有哲学的视角,它会思考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价值、人的生存方式、人与世界的关系等;有政治学的视角,它会思考人的权利、自由、平等与民主,关注人的利益,探讨政治生活与人的关系;有经济学的视角,它会思考经济生活中人的需求、消费等问题。这些研究都会影响教师的学生观。

3.就你所在学校或者班级提出如何构建能够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生活形态。

一 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小学生的发展,需要有爱心的教师的关怀,需要有智慧教师的指导,需要有丰富的学校生活的滋养。在一定意义上说,小学教师是帮助儿童、为其生命全过程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形成底色和背景的人,是直接促进这一阶段儿童的发展的人。热爱儿童、富有智慧的教师在这一实践中获得自身生命成长的灵气。

二 初中阶段开始年级的教育,就具有“定调”的价值,帮助学生积极的认识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生活的要求,积极参与与对新的自我的建设,并投入多方面的学习之中。

三 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高中生基本形成的价值观和日益形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高中生对各种生活中的丑恶、不合理现象有强烈的反应,教师某些不合理的行为、同学间某些摩擦、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很可能会在高中生身上产生强烈的反应,因此非常需要学校教育者谨慎的对待高中生,洁身自好,以身作则。

第四章

1.以你任教的学校和学生为对象,分析学校的培养目标设计与学生的现实状态。

基于对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和当前学校培养目标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和当前学校培养目标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需要人的生命成长,关注人的主动的生存方式的形成。我们所构建的目标系统,应该在新的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关注具体而日常的学校教育生活,关注动态生成,关注“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1.通过学校的教育养成个体积极的生命情态。2.通过学校教育养成个体富有创生性的行为方式。

2.选择当代基础教育改革试验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实验,分析其在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方面的贡献。

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通过重建制度,为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凌驾于个体价值之上的价值取向提供制度支持,直接服务于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追求:“我国原有的学制(即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有许多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初等学校修业六年并为初高两级的办法,使广大的劳动人民子女难于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国家通过一系列“规程”的发布与推行,将学校教育的政治、经济价值取向向进一步落实在学校教育之中。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个体”的关系形态;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需要这一特定的“个体”状态。

3.请你阐明你对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向更新的基本走向的看法。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学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出现了更高层次的结合状态,基础教育通过培养富有主体意识、富有生命活力的自主个体而实现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满足。“能力”、“素质”、“主体”、“生命”等主题词大量出现在教育改革中,“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主动发展为本”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口号与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教育主导型的倾向。

从当前教育发展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片面化。二 学校价值取向的当下化、直接化。三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凝固化。

第五章

1.二十多年来,我国课堂教学在价值观、过程观及评价观上经历了哪些突变?在现时代这些观念应如何重建?

价值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不能回避的问题,以往教学实践中以知识为唯一追求、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忽视学生生命发展的整体性和独特性等问题,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新的教学价值观需要我们重新理解教学活动的性质,重新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这些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新的教学价值观。

教学过程的展开也就是教学饭饭的实现过程。一般来说,教师对教学方案实施有三种典型的态度(或者说“取向”)。1.忠实执行是取向。2.相互适应的取向.3.主动创新的取向。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善待”意外事件和信息,而且往往要用思维空间较大的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参于学习过程的热情,促使他们通过调理思考和合作探究,使课堂上涌出更多的资源。

2.结合你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策略研究和教学评价改革的看法。一般来说,大多数研究是以某个构成教学活动主要因素为核心,其他相关因素围绕这一中心,形成一类相对完整的教学策略。国内研究者用这种办法将其归纳为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任务型策略、综合型策略等五种主要类型。

第六章

请分析你所在学校当前班级建设实践状态、问题与发展可能。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领域的责任主体、实践主体。班级建设的质量、班级建设对学生成长价值的实现,受制于班主任的全部素养,并同时对班主任的成长产生直接影响。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问问首先将班级视为教学的基本单位,其次才是德育的基本单位。而在相当普遍、实际上不能落实学校德育教育任务的背景下,学校的工作往往更关注教学,对德育工作多停留在口头重视上,或者以突击方式展开。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基本工作思路是简单执行而不综合创造:班主任是具体的执行者,关注的是班主任的认真、负责,而较少看到班主任如何以自己的智慧面对面对工作的具体性和复杂性。

从德育改革角度有研究者通过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改革研究,提出了对班级性质、内容、改革思路的设想,并开展了具体的改革实践活动,认为“班级教育系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教育体系,是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由包括互相联系着班级教学、班级目标、班级集体学生发展评价等各个子系统有机构成的班级教育整体。

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涉及班主任的地位、工作性质、素养、工作方式等内容。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上说,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而是“精神关怀者”。

3.以一个具体的案例说明如何实现主体班队会的教育价值。

班级主体活动是更加集中、综合的教育活动。当前相当多的班级工作和相关研究中,都关注到学生主题班会的开展。但是,实践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活动缺乏教育价值。

第一,从深度开发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在主题选择上,班主任要努力形成以成长为主线的活动系列。

第二,主体班会的开展过程,是学生主动参加、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怎样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怎样的参与过程能够实现这一价值追求?

第三,班级活动要达到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新的体悟变化,以促进学生真实成长为核心目标,改变为获得他人认可、以表演为主的活动方式。

第四,活动的形式要丰富,探索形成多种类型的主题班会。第五,要有活动的反思与重建环节。将每一次的活动反思与重建环节纳入成长教育系列中,并保持班会对后续活动的开发状态,形成教育活动的系列性、教育力量的持续性。

3.试分析你所在学校当前学生课外生活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个具体的改革思路。班级层面的课外活动,一类是和学科教学密切相关活动的活动类型,另一类是和班级建设密切相关的活动类型。

学科类型的课外活动,更多由学科教师参与指导,其目标在于补充、拓展、深化学科学习,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学科发展,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班级建设类型的课外活动,大都由班主任担任指导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的,而且,完全可以和学科活动结合起来。不同的是活动的目的直接指向于学科教学之外的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等区域,而且是在班级之外的空间开展的。

第七章

1.如何从生活世界的视角解读学生校外生活的教育内涵?

学生校外生活世界与其校内生活世界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课堂的那部分生活世界,是与课堂生活“重叠”的世界 第二类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校园的那部分生活世界,是于课堂生活“重叠”的世界。第三类是相对独立与学生校内生活的那部分校外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实践的以及在实践中展开人际交往互动的世界,是人、教育与社会的“充满生机的联盟”。

2.学生的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和个人生活对其成长有哪些影响? 毫无疑问,有什么样的家庭,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在放任型或管束型的家庭所提供的散漫或紧张的生活气氛,孩子的成长要么容易失去控制,要么完全没有自主,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而且,这两类在教育上的共同误区,就是看不到儿童是成长中的主体,看不到他们需要在一个既宽松自由又有必要的约束与引领的环境中成长。民主和谐的家庭一般能提供这样一种在自由与约束保持张力的成长环境。

3.怎样理解学校在学习化社会中队学生发展的独特作用?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包含了学习化家庭、学习化社区在内的概念,学习化社会提供了学生在学校之外的生活,要保障这些生活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校就要在学习化社会创建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尽到自己的责任,必须在冷静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确认自己有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关系状态,并据此形成远景与目标,建立相应的组织与制度,真正发挥在家庭及社区文化的导向、凝聚、辐射和服务作用,为下一代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外生活世界。

第八章

1.谈谈自己原先对教师角色的理解。

教师的社会价值在担任传承人类文明的同时,更要承担起服务与开拓创新的人类文明使命,因为教育具有社会的更新性色彩的功能。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体魄、心智健全,具有健康个性和主动发展富有创造力的人。教师需要用自身的积极、健康切富有多方面活力的精神、才华及个性来支持自己的事业。2.教师素养。

新型教师的基础性素养

一,个人价值取向和发展的内动力。事业心,责任心,爱心,自我发展的内在追求。二,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 三,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新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学科专业素养 二,教育专业素养

3.分析你所在教研组的活动开展方式和质量。

学校研究性教育变革实践有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组成。

3.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篇三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 是古代()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 是古代()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

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

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

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

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二、填空题

1.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____,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____、____、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4. 广义的教育包括、____ 和____。5. 《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 庠、序、学、校是____ 名称。

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____ 》和1904年的《____ 》。

7.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____ 年的《钦定学堂章程》 和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8.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

9.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____。10.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____。

1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____。12.先秦时期,以____ 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____。1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____ 中。

15. ____的教育思想集

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1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____ 著作 中。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____ 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 著作《政治学》中。18.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 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 的科学。

19.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___。

20.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____ 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___。21.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其代表作是____。22.法国____ 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23.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____。

24.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____。25.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____,其代表作是____。

26.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 和____ 基础之上的教育家。

27.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____。

28.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____ 在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____。

29.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____是。

30.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____ 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____ 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1.20世纪60年代以后

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____ 理论,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____ 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2.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 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 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三、简答题

1.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在教育上,孔子关于“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等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影响极深,对现代的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3.近代教育的特点?

近代教育有如下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

(3)教育的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

治教。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四、论述题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后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在形式上、内容上、入学目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加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2.试述20世纪以后世界

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终生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的中青年都脱除文盲运动。(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选择、填空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D

5、C

6、C

7、D

8、D

9、D 10 A

11、A

12、A

13、A

14、C

15、A

16、B

17、C

18、C

19、D 20、A

21、A

22、A

23、A

24、A

25、B

26、C

27、A

28、C

29、D 30、A

31、A

32、D

33、D

34、B

35、C

36、D

37、B

38、A

39、B 40、C

41、B

二、填空题:

1、学校教育

2、一定的社会要求

3、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4、家庭 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5、学校

6、《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 7、1902、1904

8、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9、礼、乐、射、御、书、数

10、六艺

11、四书

12、墨翟

13、苏格拉底

14、《理想国》

15、柏拉图

16、《政治学》

17、亚里士多德

18、教育现象、教育规律

19、《大教学论》20、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1、卢梭、《爱弥尔》

22、启蒙主义

23、洛克

24、洛克

2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6、伦理学、心理学

27、儿童中心主义

28、杜威、儿童中心主义

29、凯洛夫 30、布鲁纳、赞可夫

31、课程结构、教育发展

32、法律形式、免费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

一、选择题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 2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 4 “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 5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

二、填空题

1-----------------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5 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6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7

--------------------------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学校的精神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10------------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三 简答题 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生产力是如何决定教育的?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为什么说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尽管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有两种情况:

(1)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

(2)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

交流、社会转型甚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6 科学技术是如何影响教育的?

(1)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8 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9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程,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2)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3)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10 关于学校文化的界说有哪些不同的观点?(1)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而且也包括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和行为;(2)学校文化既可能会给预定教育目的达成带来积极意义,也有可能阻碍教育目的的达成;(3)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11 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13 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四 论述题 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

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籍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

着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由此,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改进与更新。同样,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等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试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学发展

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又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科学的体制化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最初很多科研机构是建在大学里的。(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第二章 选择、填空题答案

一、选择题 1(3)2(4)3(3)4(4)5(2)6(3)

二、填空题 1 政治经济制度 2 舆论 3 生产力 4 人力资本 5 科学技术 6 学校文化 7 校园文化 8 校园文化 9 观念文化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系统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塞尔 D 皮亚杰 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5.提出“白板说”的是()

A 华生 B 洛克 C 卢梭 D格塞尔

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 8.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9.“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10.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

1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 1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二、填空题

1.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___。

2.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 过程中实现的。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 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 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___、本质的特征。6.所谓___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___ 上的特点。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___。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___。11.所谓___,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12.个性亦称___,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13.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三、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能夸大的。4.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5.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1)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3)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4)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

7.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

任务是什么?(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第三章 选择、填空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 5.B 6.D 7.B 8.D 9.A 10.B 11.B 12.C 13.C

二、填空题 1.个体身心发展 2.社会实践 3.白板说 4.华生 5.典型的 6.发展关键期 7.生理解剖 8.可能性 9.成熟 10.外部条件 11.人的价值 12.人格 13.青年期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4.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

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1)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2)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5.怎样理解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6.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8.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有哪些?(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9.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10.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有哪些要求?(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

(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11.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有哪些要求?(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12.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

13.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能力,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决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四、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才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2.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是以教学

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第四章 选择、填空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C 5.D 6.A 7.D 8.D

二、填空题 1.总的要求 2.出发点、归宿 3.特殊要求 4.教学目标 5.社会性 6.社会需求 7.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片面发展 9.精神和身体 10.教育与生产劳动 11.非认知因素 12.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 13.鉴赏美和创造美 14.劳动观点和习惯 15.人格特征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选择题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

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A 实践的属性

B 社会的属性 C 自然的属性 D 现实的属性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 动力 B 动机 C 条件

D基础 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A 认识 B 设计 C 设想

D 安排 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A 正常的保护

B 热心的保护 C 一般的保护

D 特别的保护 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C 隐私权决定的 D 名誉权决定的

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 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系统化

B 多样化 C 复杂化 D 专门化

11.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

12.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

1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

14.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条件 B 任务 C 途径

D 结果 1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 自由发展

B 自主发展 C 自愿发展

D 自动发展

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 权利 B 威严 C 权威 D 人格力量

二、填空题

1.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 的人。

2.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____ 时期。3.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

求所引起的需要与 ____之间的矛盾运动。4.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____ 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5.学生是学习的____,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6.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 的作用。7.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____,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8.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____。

9.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____、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10.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____,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11.____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12.教师职业是一种____,教师是专业人员。13.我国教师承担着____,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4.教师职业的____ 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5.学生具有____,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16.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____的 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17.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____ 素养。18.____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19.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____,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20.____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21.____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22.教师的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____ 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23.教师的____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24.____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2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 的关系。27.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____ 的关系。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 的关系。

三、简答题

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第一,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第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中小学生的身份是如何定位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有关法律的相继颁布,初步明确了教育领域中中小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从有关涉及学生的法律法规看,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从三个层面进行的:第一个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个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个层面,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因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哪些?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5.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6.对教师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教师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界定

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理解教师这一概念时,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集合体,从其职业的特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7.教师职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职业?(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承担教化任务的是教师,他们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8.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9.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内容是什么?(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哪些?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1.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的品质各有哪些?

喜欢的前五种品质是:(1)热爱、同情、尊重学生;(2)知识广博、肯教人;(3)耐心温和、容易接近;(4)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5)教学

方法好。

不喜欢的前五种品质是:(1)经常骂人、讨厌学生;(2)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3)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4)偏爱、不公正(5)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12.教师的教育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哪些要求?

(1)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

(2)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3)要求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

(4)不仅要善于独白,还要掌握对话艺术;(5)在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谈话做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

(6)在对话中,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13.师生关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4.为什么说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5.为什么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精神上的、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教师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并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

四、论述题

1 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2 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第五章 选择、填空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B 6.C 7.D 8.B 9.C 10.B 11.A 12.C 13.D 14.A 15.B 16.D

二、填空题 1.社会属性 2.关键 3.个体的发展水平4.环境 5.主体 6.主导 7.社会个体 8.社会权利 9.生命健康 10.受他人尊重 11.受教育权 12.专门职业 13.教书育人 14.最大特点 15.向师性 16.基础性 17.教育专业 18.教育理念 19.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20.教育能力 21.语言 22.创造性活动 23.人格特征 24.师生关系 25.授受关系 26.民主平等 27.友好帮助 28.相互促进

第六章 课程

一、选择题: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8.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A学校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

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国家课程 B工具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10.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

1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

标 C课程目标

D教

学目标

12.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1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1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

16.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1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 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

1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二、填空题: 1.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____,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2.课程是指课业及其____。.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

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____。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____ 和教科书。

5.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____ 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6.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依据____ 来划分的。7.所谓国家课程,是由____ 编制和审定的课程。

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 的形式出现。9.课程是随____ 而演变的。

10.____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11.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____。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____、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13.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____ 为依据。14.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____ 等。15.教学大纲又称,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____ 的指导性文件。16.教学大纲一般是由说明和____ 两部分构成的。

17.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____ 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8.教科书是____ 的具

体化。

19.课程实施是指把____ 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0. ____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21.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____ 的问题。22. ____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23. ____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24. ____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25.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____。2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____。

三、简答题: 1.课程的分类是如何划分的?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2.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

(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

(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3 简述研究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1)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2)这类课程可以提供一定的目标,一定的结论,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则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探索、研究,引导他们形成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也可以不提供目标和结论,由学生自己确立目标、得出结论。(4)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4 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

(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

5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6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互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

(2)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3)预测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

(4)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7 教学目标有哪些特征?

(1)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2)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3)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8 什么是课程设计,其意义如何?

(1)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2)课程设计的意义:第一,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第二,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9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有哪些基本特征?(1)强制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定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法,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具有强制性。

(2)普遍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课程计划宽得多,它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

地区和绝大部分学生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3)基础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下好基础。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10.教学计划的构成内容有哪些?

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11.教科书的编排有哪些要求?

(1)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2)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达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

(3)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4)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5)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12.教科书的作用是什么?

(1)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等。13.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哪些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注重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14.简述课程实施的运行结构。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15.课程评价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经历哪些步骤?

要解决的问题如下:(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2)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要经历的步骤如下:(1)把焦点集中在所在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搜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资料;(5)报告结果。

第六章选择、填空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D 6.B 7.A 8.D 9.B 10.A 11.C 12.C 13.A 14.D 15.B 16.C 17.D 18.D

二、填空题: 1教什么 2进程 3进程安排 4教学大纲 5组织方式 6课程任务 7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8特色课 9社会的发展 10教学目标 11对学科的研究 12强制性 13科学的分类 14周课时 15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教学内容 16本文 17教学大纲 18教学大纲 19课程计划 20教学单元

21.如何安排 22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23课程评价 24目标评价模式 25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6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第七章 教学(上)

一、选择题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1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二、填空题: 1.____ 是学校教育中最

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

2.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 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____。4.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 ____、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5.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____。6.体力主要指身体的____ 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7.学生的____ 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____ 的过程。

9.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___。

10.____,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1.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____ 经验。1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___ 为基础。13.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____。

14. ____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5.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____ 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____ 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____。18.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____。1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____ 而采用的方法。2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____ 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1.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 和讲演三种方式。22.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____ 的能力。

23.谈话法可分为____ 和启发谈话两种。24.____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25.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____ 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教学,包含哪些方面?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2)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3)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教学的作用是什么?(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3.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

(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4.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1)教育目的;(2)学生年龄特征;(3)学科的特性;(4)教学的时空条件。5.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注意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6.普通中小学传授系统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指标是什么?(1)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体、美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所具有的素质;(2)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3)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7.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

(1)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

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8.现代教学是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

现代教学非常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9.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如何?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10.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那些?(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11.教学过程的基本阶

段有哪些?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12.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有什么不同?

(1)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2)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3)选择的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13.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1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15.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1)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2)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3)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4)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5)教师要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经验。

16.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何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创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17.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8.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9.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讲授要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20.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技巧;(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21.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3)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4)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22.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3)严格要求。

23.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材料,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2)重视语言指导及教师示范的作用;(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4)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

(1)原则的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起直观的作用。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

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4.教育政策法规课后答案 篇四

1.收入确认五步法中的最后一步是()。识别合同中的各项履约义务

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合同中各项履约义务 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 确定交易价格

2.下列属于可变对价估计方法的是()。余值法 市场调整法

最有可能发生的金额 均值调整法

3.某企业与客户签订商品销售合同,出售100件产品,售价100元/件。按照商业惯例允许客户在30天内退回未使用的产品并收到全额退款,通过使用期望值法,企业估计97件产品不会被退回,且极可能不会发生累计已确认收入的重大转回,产品成本60元/件,那么可以确认的收入金额为()。10000 6000 9700 9820

4.根据已转移给客户的商品对于客户的价值确定履约进度,属于下列哪种方法()。投入法 产出法

完工百分比法 转移法

5.在2012年11月,企业与客户签订合同,翻新三层楼建筑,并安装新电梯,总对价为500万,总履约成本为400万,其中电梯150万。电梯2012年12月到达施工现场,但要到2013年6月才能安装完成。截至2012年12月31日,企业观察到发生的其他成本(不包括电梯)为50万,按照投入法(不包含电梯采购成本)计算履行进度为()。50% 30% 20% 10%

判断题(共5题)

6.合同变更,是指经合同各方批准对原合同范围或价格作出的变更。()正确 错误

7.为客户提供的常规或反复的服务,如清洁服务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正确 错误

8.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模型从控制权转移法变成了风险报酬转移法。()正确 错误

9.若客户终止合同,企业完全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可以无条件取得至合同终止之日起应得到的报酬,则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错误 正确

10.风险与报酬转移不属于新收入准则下控制权转移的标准。()错误 正确

补:基于同一商业目的而订立并构成一揽子交易的两份商品销售合同可以合并为一份进行会计处理。()正确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下一篇:春语文组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