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2024-08-30

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8篇)

1.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篇一

关于2012年“社区科普益民计划”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科协、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充分调动全社会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领激发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中国科协、财政部《关于组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12〕12号)和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2年预算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绩效目标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豫财〔2011〕24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将2012年“社区科普益民计划”项目推荐工作安排如下:

一、推荐名额

全省择优推荐25个科普示范社区参加国家“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评选(推荐名额见附件1)。

二、表彰奖励

获得全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表彰的先进单位,由中国科协、财政部予以奖补资金20万元。

三、推荐范围

积极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工作、已被省科协命名的河南省科普示范社区的社区。要重点关注积极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工作且成效显著的科普示范社区;重点关注有社区科普品牌的社区;重点关注从

未获“三创一带”活动表彰奖励的各省辖市所属城区;重点关注全国及河南省科普示范县所辖社区。

四、推荐条件

1、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协会等组织健全,有专兼职干部负责科普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社区科普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利用效果好。具备科普宣传设施和相对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科普宣传内容更换频度适当,不少于每季度一次。

3、社区科普经费有保障,能够主动争取社会资源用于社区科普,多渠道筹措科普活动经费。

4、社区科普活动贴近居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益面广,时效性强。拥有本社区居民参与性强、参与率高、广泛认同的品牌科普活动,每年在社区开展活动不低于4次。

5、社区居民热心科普事业,主动承担科普志愿者任务,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服务本社区居民;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居民对社区科普认同度高。

6、社区科普效果显著,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文化氛围,近3年内无造成恶劣影响的愚昧迷信活动。

五、材料报送

1、报送时间

各省辖市务必于2012年5月7日前将推荐申报材料报至省科协科普部。

录省科协网站或中国科协网站下载)。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应完全一致。

(4)国家项目的报送,由省科协通知各省辖市登陆中国科协设置的“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专题网报送。报送单位的申报表和有关证明材料,包括社区获得省科协命名为“河南省科普示范社区”的命名文件、近三年科普工作受表彰证明、品牌科普活动简介、近三年科普工作总结、未来三年社区科普工作计划等(见附件

2、附件3)。

六、省级评审、公示和推荐

省科协、省财政厅通过评审,确定上报国家的25个推荐名单,并在省有关新闻媒体公示5天,期满无异议的推荐上报。

七、相关要求

1、各省辖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加强监管,坚决杜绝推荐程序和推荐条件不符合规定、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等不正当行为。对申报评比过程中发现谎报业绩、编造事迹、弄虚作假的,将取消或核减该省辖市当年的推荐名额。获奖单位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经查证属实,撤销其荣誉称号并收回已发放的资金,同时取消或核减该省辖市下一的推荐名额。

2、切实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各市县科协和财政部门要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强化奖补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各申报单位需认真填写《“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奖补项目绩效目标情况表》,做为奖

2.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篇二

1 社区人口管理中计划生育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社区人口管理越来越深入, 管理模式及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 使得计生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不过, 即使我国社区人口管理中计生工作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 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

1.1 相关计生宣传教育未做好

就当前来看, 社区服务中心从事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包括了为居民讲解关于计生方面的课程、替居民做好健康咨询以及为居民健康教育作指导, 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指导等。这些工作虽然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但社区服务中心做得并不是很好。原因主要是没有好的工作平台: (1) 居委会不能提供活动场所、不能提供健康教育讲课设备; (2) 女职工多的工作单位也不太愿意配合这样的健康教育讲座; (3) 大部分育龄妇女都在工作, 没有时间参与听课, 听课的大部分是老年人; (4) 没有活动经费。计划生育手术的手术费相对较高, 对有职工医保的居民来说, 可有大部分费用的减免, 但是没有医保的或只有居民医保或者流动人口的居民是不能获得任何减免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费用虽然比三甲医院低很多, 计划生育手术在社区也已经做到很成熟了, 但是还是有许多人认为在大医院手术比较放心。这也是健康教育宣传未到位的缘故。

1.2 计生工作相关法制欠缺

计划生育的主要工作包括了上环、人流、取环、发放避孕工具及孕检等 (同时也包含了人流、药流、输卵管通水等) , 这些工作直接体现了计生工作的效率及成效。上环、人流、取环、发放避孕工具及孕检等工作的好坏, 是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直接体现, 同时也关系着街道 (乡镇) 、区、市的计生工作。目前, 由于各地差异很大, 并且相关计生工作法制也比较欠缺, 这就是使得计生主要工作做得并不理想, 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比如上环,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妇女在生完第一胎之后, 大约3个月左右, 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相关部门要求, 可以自愿上环, 以此作为避孕的手段。但是, 由于相关法律的欠缺, 使得上环做得并不完美。取环, 需要相关的手续才能完成, 但是目前的程序过于复杂, 使得一些妇女觉得麻烦, 就不愿意去办理相关手续, 而在去医院取环中往往会遇到阻挠, 归根结底, 还是在于社区计生宣传工作没做好, 相关法制不完善。由于上环与取环一般都是在社区医院完成, 社区方面的工作没做好, 就加重了社区医院的困难。此外, 由于相关法制欠缺, 人口属地管理及人口信息沟通也存在局限。社区管理及服务的主要对象即为管辖区域内的常住与流动人口;管理及服务的重点对象则是育龄妇女。从字面上来看, 属地管理其实就是就地管理, 比如某人从A地到了B地之后, 那么此人就由B地负责管理。这种方式管理虽然看起来可行,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往往会发现这种方式存在很多问题。

1.3 政府投入力度不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实行计划生育手术指导, 定点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指导、健康咨询、简单体检等。这些工作的实行是为了提高我国计生工作效率与水平, 以此控制人口及提高人口质量。这些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投入, 不仅是财务方面, 同时在法制方面也应加强力度。但是, 政府将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其它工作中, 对于计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够。比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设备配置不齐全, 在人员的配备上也有所欠缺, 专业人员不够, 而有些手术在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也还不能完全实行等。

2 解决当前社区管理中计划生育工作的策略

为了更好的践行社区人口管理中计划生育工作, 本文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

2.1 社区服务系统化, 加强计生相关知识宣传

社区应建立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服务, 相关负责人及部门应主动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社会居民提供相关的计划生育与生殖保健服务等, 从而加强居民对相关计生政策的认识, 将其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应充分发掘社区的各类资源, 并加以合理运用, 尽量动员居民全员参与, 为了改善社区生活及居住环境而共同努力;加强落实我国社区保障体系, 尽量将不足的地方进行完善, 同时加强各个医疗点的建设, 尽量为育龄妇女提供最好的环境及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若能建立一套人性化及系统化的服务体系, 那么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并能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对于外出务工而不能及时参加计生相关工作的夫妻而言, 应做好其家庭的思想工作, 希望他们在假日时间能回家做好相关计生工作。计生工作关系千万家, 社区应做好带头作用, 积极开展计生方面的健康知识讲座与咨询, 从而增强居民的计生知识。此外, 如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足够的能力, 还可以成立社区小型图书馆, 定时对居民开放, 让居民了解更多的计生知识、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

2.2 计生相关法律需健全与完善

上环、取环、人流, 除了要当事人自愿之外, 更不能触犯相关法律, 必须做到人性化, 让当事人满意与放心。对于社区计生管理而言, 应将计划生育的理念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中, 必须将计生工作“三为主”放在首位, “三为主”主要指的是以宣传教育、避孕及经常性为主。社区计生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应时常组织人员到管辖范围进行计生工作及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宣传, 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计生宣传资料、避孕药具及技术服务。而作为社区旗下十分重要的社区医院, 除了要积极配合好社区下达的任务与接待好每一位享受计生服务的人员, 还应遵守相关法制, 做好本分,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开放型的社区, 就需要开展各类活动, 并且鼓励辖区内的人员积极参与, 从而提高社区的活力。此外, 对于社区人口信息一体化管理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成:建立一个详细的网络信息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里面需要包括登记居民户的户籍状况、人口流动情况、婚育情况等, 也就是实现A地与B地之间的信息资源互通, 从而实现人口信息的共享。同时, 还可以将这些人口信息连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居民档案, 中心即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确认住户的婚育情况, 一旦发现了异常情况, 则可以及时与其居住地或者户籍地取得联系, 从而做好相关的核实工作。也增加了服务人口数量。

2.3 政府应加大社区计生工作的投入力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效率体现了社区工作的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社区计生工作的优劣,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视程度, 尤其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设备仪器的投入力度。全科医生直接与居民接触, 而且大部分居民的计生手术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 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一些必要的设备仪器缺乏之外, 同时还有一些设备仪器已经老化, 这些都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关注与投入, 尽量提供先进的设备仪器, 而对于老化的设备及时做好更新。此外, 全科医生在对居民进行定点教育指导、健康咨询、简单体检等之前, 应先做好宣传工作, 确保居民都能尽量到指定地点配合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仅是社区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关系着居民计生相关手术的直接“根据地”, 为了控制我国人口数量及提高人口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计生工作必须做好, 而这就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及加强投入的力度。

3 结语

计划生育工作牵系千万家, 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 甚至是永远也不能放弃的政策。我国若要在新世纪不断进步与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就必须做好, 除了应做好社区居民的相关宣传、教育及指导工作之外, 还应做好相关的上环、人流、取环、发放避孕工具及孕检等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从而使得计生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黄兰香.长沙市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2]朱丽云.新时期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17) :116.

[3]何玉珍, 李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J].科技信息, 2012 (24) :76.

[4]张丽霞.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 2009.

3.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篇三

【关键词】审计 管理 计划工作

一、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必要性

(一)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需要

县级审计机关属于基层审计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人事、组织的调整,经费的提供都要依赖于本级政府,它要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审计独立性偏弱,且事实上本级政府的领导权力往往是大于上级审计机关,比如在同级财政审计时,只要是同级政府领导所做决策的项目,即使被发现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审计机关也难以对其进行整改和处罚,实施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可以从根源上消除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的依赖,从而保障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二)实现行使国家治理职能的需要

审计,实质上是监督制约权力的一种方法,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而国家治理的前提是政令通畅。对于中央的政令,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时常会有存在不执行或打折扣执行的情况,通过实施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一方面可以调集审计力量,高效完成规定的审计任务,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行政力量对审计的干预,从而促使审计工作更加的客观公正,实现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

(三)反腐的需要

实行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扩大审计监督的覆盖范围,及时发现和揭露重要案件的线索,充分发挥监督政府的职能,所以说审计监督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

(四)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对审计全覆盖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凡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要接受审计;凡涉及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分配使用的,要接受审计;凡涉及资金、资源、资产的部门、人员、单位都要接受审计。实行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可以解决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可以调集上至审计署、下至县级审计机关的全国审计人员力量,集中力量保证审计任务的有序进行,保证审计全覆盖。

二、如何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

(一)审计计划编制

我国审计职能是多重性的,但县级审计资源又是有限的,在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新形势下,审计计划编制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编制计划时要对整个年度的审计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理清思路,在实地调研及现有审计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有侧重点地确定审计目标,以确保计划做到有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为县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县级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在审计全覆盖基础上,根据现有审计资源,着眼于重点行业、数额大、影响范围大的项目,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第二,科学确定审计项目。在确定审计项目前,要通过走访人大、政协、纪委、财政局等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方式,搜集相关经济信息和资料,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并开展广泛的调研,科学地确定审计项目。第三,要考虑中长期的审计计划。中长期设计计划是审计的工作方向,需要根据国家各年度的发展规定来制定合理可行的中长期审计计划,以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建设性、宏观性和开放性。中长期审计计划的编制方法可以用国际通用的滚动式编制法,此种方法是适当的将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跟短期计划连贯起来,在覆盖上要连接对口管辖的所有部门单位,均衡安排每年的审计工作,防止单个年度内出现审计失衡状况。

(二)审计计划执行

第一,在审计计划执行过程,要控制审计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审计时间,以有效提高审计计划执行效果。具体而言,首先是要从整体审计工作要求来分析和设计审计程序,将各种程序的重复、交叉情况减少到最低;其次,考虑程序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对推进计划实现有作用,以确保审计程序有计划进行。最后,评估程序运行所需费用,尽量将能简化的审计程序简化。第二,创新审计模式,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在执行审计项目计划时,要科学合理设置相关的机构,整合审计资源,以使审计监督的效力得以发挥。将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充分发挥审计调查作用,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必要时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延伸审计与调查,对一些重大项目可以采取主审竞标制,这样可以促进审计项目资源与审计人才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参与审计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以往审计机关内部处室之间各司其职的状况,实现审计人员的合理调配,以组成最优审计组来满足审计项目需求。第三,充分发挥社会审计机构的力量,扩宽审计领域,在遇到一些超出审计机关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事项而提供充分证据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情况时,可以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力量或是寻求外部专家的帮助,以实现特定设计目标。

(三)审计计划执行考核评估

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制度可以促进审计计划管理项目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审计计划管理部门要建立规范的考评制度,制定考核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对违反计划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督促相关部门自主、自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组织计划的实施。计划执行评估应包括:项目目标准确性、项目执行调整情况、项目质量测评、项目审计成果评价等等,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结论报告等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变事后静态考核为事前、事中动态实时考核,从而实现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结束语

审计项目计划,是各级审计机关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而对计划周期内的各项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项目作出的统一安排,它决定了审计业务工作的方位和方向,是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依法开展审计工作的直接依据,审计计划管理工作是否科学、全面,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审慎行,直接关系到审计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尤其是在省级以下审计机关单位人财物统一管理新形势下,面对财政事务、审计业务、人事事务的统一管理,县级审计机关的职责更加重要,因此需要做好全盘考虑、思路清晰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以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强.地方审计机关省级统管利弊分析与建议[J].会计之友,2016(01):05.

[2]陈红蕊.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意义和探索[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5(06):25.

[3]陈韵雯.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分析[J].审计月刊,2014(08):15.

4.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篇四

(一)项目简介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由于未成年人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情绪容易激动,认知容易出现偏差,如果引导不及时、不妥当,就会有部分学生发生打架斗殴、自伤自残、破坏环境等行为,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学苑社区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在市区宣传部、文明办以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曲靖市职教中心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本着为社区居民及相关成员单位提供完善、全面的服务,充分发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宗旨与工作理念,于2015年9月11日挂牌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标志着社区未成年人有了一个诉说心声、疏导情绪、陪伴健康成长的爱心平台。

5.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篇五

小编精心推荐

双拥工作计划 | 社区双拥工作计划 | 双拥标语

街道双拥工作计划

20xx年,XX街道办事处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四区建设”重点工作,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深入开展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辖区军民团结,巩固军民的鱼水之情。现结合辖区军地实际,将20xx年双拥工作计划如下:

一、不断深化创建工作

以XX区创建省双拥示范区工作

为契机,高标准、严要求,继续深入做好辖区双拥工作。

二、深入开展双拥活动

(一)组织驻辖区部队与学校、社区、贫困家庭的子女结对子;组织辖区居民群众及进城就业农民青年参加由街道举办的军民共建活动,形成爱军、拥军、学军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定期召开辖区军政、军民座谈会,共商双拥事宜,就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征求辖区部队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合暑期青教会活动,组织社区干部,中小学生对社区的烈、军属进行走访慰问,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树文明礼仪”活动。请共建部队退休老干部对社区中、小学生讲革命传统教育故事。

(四)积极开展双拥慰问活动。精心组织“春节”、“八一”节期间走访慰问,同时准确掌握、了解辖区军烈属的生活、工作情况,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对有困难的军人家属进行经常性的服务。做好重点优抚搞对象及义务兵的优

抚政策得落实。

(五)结合辖区重点与阶段性工作与共建部队开展经常性,军民联谊活动,促进辖区精神三个文明建设。

三、完成区“双拥”办公室安排的各项工作。

街道双拥工作计划

20xx年,为更深入地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巩固军民鱼水情,县总工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工会自身工作,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加强各基层工会的军民共建、国防教育等工作,为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和部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双拥”工作,提高全县职工对开展“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重要

性的认识,积极投身于“双拥工作”中,自觉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广大职工的国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为全县创建“双拥”模范县献计出力。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自觉增强拥军工作责任感

组织各基层工会职工学习《国防法》,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双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学习和活动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双拥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增强拥军工作的责任感,积极主动为人民子弟兵办实事、办好事,形成爱国拥军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保障

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重视双拥工作。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以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国燕同志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

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工会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二是健全机制,强化落实。要建立健全“双拥”工作管理机制,使“双拥”工作与工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要强化落实,加强基层工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拥军工作不流于形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中、省、市关于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对新形势下双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二)重视宣传报道。工会要把双拥宣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宣传计划,营造双拥活动的舆论,及时报道双拥工作的实绩,从而形成浓厚的双拥氛围。

(三)开展双拥教育。各基层工会要

6.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篇六

一、以教育培训为根本,进一步增强女性自身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围绕宣传贯彻中国妇女“十大”精神,通过专家授课、参观学习、座谈讨论等形式,引导广大妇女干部认清自己的特殊身份,提高广大妇女的政治理论素质;要通过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客观实践等培训,进一步增强各级妇联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与本领。

三是加强失业妇女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结合社会需求和她们的实际需要,重点进行家政、插花等技能培训,帮助她们实现就业,解决自身及家庭生活问题。

四是抓好家庭教育工作。以社区德育中心、家长学校、小公民道德实践基地等为平台深入开展形式多样活动,着力引导全区广大家庭崇尚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一是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指导各社区家长学校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实地考察要求,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全面开展家长学校检测、评估工作;招募一批经验丰富、热心家庭教育工作的志愿者,定期开展活动;推动家庭教育课程进入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内容,举办“家庭教育培训者培训”。二是继续配合市妇联实施“家庭教育百千万”工程”(百场公益讲座、千次家教活动、万户家庭受益)。组织家庭教育专家,深入社区家庭,广泛宣传家庭教育新思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邀请专家深入学校,以家长会的形式举办“开心一课,健康成长”专题讲座;继续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月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多渠道、多样化的宣传,提高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氛围。三是促进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工作。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探索家庭教育新规律、新机制、新形式、新途径,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整体水平。跟踪、督促承担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家庭教育课题按时完成。组织专家,深入街道社区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活动,向广大家长宣传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子方法,营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进行家长学校师资培训,提升广大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举办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暑期夏令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征文活动,年底对家长学校进行评估考核。

五是加强信息调研。重点围绕妇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外来务工妇女生存与发展、婚姻家庭新问题、家庭教育等进行信息调研。通过走访慰问、专题研讨等活动,组织力量深入街道和社区,现场实地了解妇女儿童生存状况和利益诉求,进一步找准各类问题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以服务群众为主题,进一步引领妇女广泛参与经济建设

二是开展“岗上建功”活动。完善表彰激励机制,结合相关工作活动,评选表彰“巾帼文明岗”20个、“巾帼岗位明星”10位;

三是开展“岗下创业”活动。开展“三八架金桥?春风送岗位”系列活动,积极拓展妇女就业渠道。开展巾帼牵手SYB(创办你的企业)导师行动,与企业家联合开办提高女性创业能力(GET Ahead)培训班,增强妇女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是开展走访活动。六一期间开展“情系单亲母亲,关爱特困女童”活动,走访慰问35户特困家庭和百名品学兼优的春蕾女童。同时,“三八”期间,开展“送保险、送体检、送智慧”活动,并慰问百名特困单亲母亲。

五是继续实施“家庭文明”工程。评选表彰“五好文明家庭” 15000户、“和谐家庭”标兵户100户、“文明(楼)院” 30个、“好邻里”11位。深入社区指导“星级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

六是组织庆“三八”文艺演出活动。举办“巾帼和谐花盛开——鼓楼区‘庆三八妇女节?迎国庆60周年’大型文艺汇演”; 六是认真做好来访接待工作。认真接待并处理好来信来访,为广大妇女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力争结案率达100%。

三、以普法维权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妇女发展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开展维权普法宣传活动。启动“三八”妇女维权周、禁毒宣传等活动。以贯彻《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新颁布的省实施办法为重点,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悬挂横幅、发放读本、以及广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宣传新颁布的《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各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法律法规,推动男女两性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协调司法局深入街道社区,以“妇女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维护妇女权益”为主题,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服务、司法援助等活动,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在6.26来临之际举办国际禁毒日活动——组织妇女维权志愿者进戒毒所开展帮教活动,恢复和增强失足妇女生活信心。进一步加大宣传《江苏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的力度,组织街道、妇委会开展《江苏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知识竞赛,使广大妇女了解把握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重点内容和修改要旨,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了解自己保障妇女权益的职责,努力营造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强“两个规划”实施力度,促进妇女儿童事业新发展利用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妇联的有利条件,结合“两个规划”中期评估的结果,协调推动“两个规划”的实施。同时加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加强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协调服务职能,完善妇儿工委各项工作制度,协调、指导各成员单位整合资源,团结协作,推动“两个规划”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地完成。

社区妇联年终工作计划(2)

一、加强理论研究,增强工作指导性

1、加强对妇女工作的理论研究。围绕新形势下制约妇女儿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和妇联组织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研究,加强对妇联工作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的研究和探讨,探索和把握妇女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妇女群众能动性,扎实推进妇联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儿童事业中建功立业。

二、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为广大妇女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2、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依托种养能手和基地大户带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林海经济等重点产业,做大特色经济品牌,为广大妇女增收致富拓宽渠道。进一步推进“巾帼示范村”建设,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叫响“巾帼示范村”品牌。

3、大力推动“巾帼建功”活动。开展结对帮扶和城乡对接活动,扩大“巾帼建功”活动的覆盖面,发挥妇女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激励广大妇女自主创业,投身创新实践,为加快静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三、深化维权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搞好妇女儿童两个发展规划的终期监测评估。2012年是两个规划的终期年,进一步发挥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职能作用,协调职能部门着力推动女干部比例、女性就业、妇儿健康等难点指标的落实,确保各项指标如期达标;搞好调查研究,为起草“十二五”期间,妇女儿童两个发展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5、全面落实静海县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两癌筛查和妇科疾病定期检查等工作,确保妇幼保健项目的落实工作。

6、继续加大贫困单亲母亲、困难学童的帮扶救助力度,及时提供有效服务。继续呼吁社会各界为困难学生、贫困母亲奉献爱心。全面推进女性安康保障计划的实施,引导符合条件妇女自愿参加投保,为她们生活解除后顾之忧。

7、积极配合司法等部门搞好6.26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三八维权周”等宣传咨询活动和法律法规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8、扩大“半边天家园”建设覆盖面。在现有基础上,达到家园建设全覆盖,实现“一家园一特色”,进一步规范家园管理,丰富家园活动内容。

四、加强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和谐静海建设

9、认真搞好“三八”节100周年大庆活动,突出我县妇女工作的发展进程和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先进人物和集体。大力表彰一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文明家庭,弘扬正气树新风,努力营造学先进、比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10、深入开展“孝敬长辈、创建和谐家庭”系列活动。以感恩母爱、孝敬长辈为基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孝心促大爱,激发人们爱人、爱家、爱岗、到爱静海、爱党、爱国的大爱情怀,为“苦战三年、打造崭新静海”宏伟目标的实现,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11、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努力做好受受害妇女儿童的救助工作,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搞好平安家庭的评选表彰工作。

五、加强妇联组织建设,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12、进一步加强机关内部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要求每位机关干部做到为人坦诚谦和,待人真诚热情,办事率真稳妥,工作务实创新,增强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着力提高服务妇女群众工作的本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创造良好的机关工作环境,建立文明、高效、和谐的服务型机关。

1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原则,紧跟党建,主动作为,不断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特别是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创建妇女组织的工作力度,凝聚各界力量,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广大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和谐静海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

14、加强教育培训。年内与组织、人事部门联合举办优秀女干部、三级妇女干部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使妇女干部开阔思路,提高素质与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升工作质量。

15、继续深入开展入户谈心活动,架通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一、坚持宣传教育,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新贡献

各级妇联组织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新疆稳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党中央对人民团体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加强民族团结、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团结与稳定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改革发展、团结稳定贡献力量。

以宣传教育为重点,强化各族妇女对全区社会稳定大局的认识。认真落实自治区妇联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要加强对各族妇女的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妇女自觉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促进者和实践者。要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三爱”、“四个认同”、“六好”的宣传教育,把引导各族妇女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提上重要议程,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在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进步所给予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教育各族妇女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感恩之情,激发她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要以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为契机,上下联动举办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尤其是认真组织开展和田地区第三届“十大杰出母亲”评选等有意义的大型活动,推出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妇女先进典型,奏响党领导下的妇女事业发展进步的时代最强音;要在各族妇女姐妹中开展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引导各族妇女用最真挚、最细腻的情感,巩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各级妇联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以家庭建设为阵地,引领各族妇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以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为契机,重点实施“母亲素质教育行动”,将母亲素质教育培训纳入妇联组织的各项培训规划中,更好地发挥母亲在构建和谐家庭、教育未成年人方面的特殊作用。不断提高“和谐家庭创建”工作水平,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巾帼民族团结工”,引导各族妇女自觉讲团结、促和谐。要切实把“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作为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注重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平安家庭”知晓率,建立月创、季评、年审的动态管理制度,为平安建设打牢基础。

以维护稳定为己任,配合党委、政府做好重点人群的教育帮扶工作。继续坚持“三无一落实”等有效工作方式,切实落实好女党员与女洗尸人员联系谈话制度,在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同时做好蒙面妇女揭面纱的工作,引导她们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她们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劳动。要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做好在“7·5”事件中被羁押人员家属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帮助她们学技术、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生存能力。配合党委、政府以“四知四清四掌握

二、坚持科学发展,为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

各级妇联组织要把推进城乡妇女发展放在全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紧紧围绕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要把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以推动落实妇女小额信贷担保贴息贷款政策为重点,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激励广大妇女在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中焕发劳动热情、发扬创新精神、释放创造活力、实现自身发展。

大力推进城镇妇女创业发展。在全地区启动“巾帼家政服务工程”,扩大“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内涵,引导妇女创办各类社区服务实体,推进“妇”字号家庭服务业发展。鼓励妇联组织建立妇女创业培训基地、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开展“春风送岗位”等有力活动,为失业妇女、女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力争使城镇再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达到“两纲”规定的35%以上的目标。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活动,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树立节能环保理念、低碳经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依靠科技致富的理念,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女性特有的作用。实施“巾帼文明岗”动态管理,全面推行变评为创的工作程序。推进“巾帼文明岗”牵手农村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开展岗企(村)联创活动,发挥区域协作机制的作用,激励城乡妇女爱岗敬业、多作贡献。

着力加强妇女致富能力教育培训。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妇女培训纳入地区致富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工程中,推动政府各类相关培训计划中妇女参训比例达到50%的目标。配合相关部门将妇女的技能培训资质评定纳入地区相关培训的资质认定中。以“女性素质工程”为载体,以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掌握“双语”、实现新发展为重点,通过建立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素质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妇女培训教育网络,强化对广大妇女进行创业就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为完成全地区实现就业培训6.5万人次的目标任务做出努力。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使远程教育成为提高女性素质的重要载体。

三、坚持履行职责,为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再谱新篇

各级妇联要牢牢把握妇女儿童民生需求,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调服务,在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推进“两纲”各项指标全面达标。充分发挥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把握“两纲”实施进程,抓住薄弱环节,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攻关克难力度。要以两纲终期评估为契机,以在全地区开展实施“两纲”自查和督导检查工作为抓手,强力推动“两纲”重点难点指标的落实,重点推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学前儿童入园率和社区家长学校组建率、农村改水改厕、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等几项难点指标的完成,继续加大推进女性参政议政力度,尤其是推动女性集中行业内女性参政比例的提高,力求在全面落实“两纲”目标任务上有新突破。启动新一轮和田地区妇女儿童纲要编制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出台新纲要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加大维权工作创新力度。在全地区启动以“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的法律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各县(市)妇联也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推动实现普法宣传普及率达80%的目标。认真总结妇联系统“五五”普法经验,制定“六五”普法规划。要以全国人大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为契机,巩固和发展各类维权站、维权服务网络和维权工作机构的建设,力争县以上全部开通维权热线,努力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为便利、直接的维权服务。加大信访工作力度,积极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配合党委、政府依法按政策妥善处理妇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扩大项目扶持受益面。各级妇联要更加注重维护和改善妇女儿童的民生问题,通过积极争取国内和国际项目,为妇女儿童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解决妇女儿童生存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重点配合卫生部门推进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试点项目实施工作,在“注重宣传普及、强化组织协调、加强监督管理、总结推广经验”方面实现突破,使广大农村妇女普受惠、得实惠。配合计生部门做好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积极配合新疆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将在全地区启动的“爱心一元捐”活动,为基金会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资金基础;巩固和扩大“母亲健康快车”、“母亲水窖”、“春蕾计划”等已有的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品牌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各级爱心妈妈协会的作用,发展壮大妇女儿童慈善公益事业,做大做强公益品牌,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关爱活动,让更多的贫困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坚持强基固本,推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各级妇联要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以提升能力、夯实基础、改进作风为重点,大力实施“学习型组织建设”工程、妇联基层组织“强基固本”工程,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帮手作用。

不断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妇联基层组织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妇联基层组织网络。继续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创建一批各级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村。以“五个好”为抓手,切实推进村级妇代会建设。各级妇联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党建带妇建这个载体,切实做好抓组织、抓队伍、抓阵地、抓协调、创经费,实现组织健全,人员落实,阵地巩固,经费保证,工作活跃。通过示范引导和以点带面,实现建设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套好机制,一批好阵地,一批好载体的目标,不断充实和完善村级妇代会建设。加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不断提高“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组建率,将地直机关妇委会工作纳入妇联系统年度考核管理体系,整体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强基固本工程,夯实妇联基层工作基础。

重点做好社区妇女组织建设。借各级党委加强社区建设的良好时机,坚持“五个好”原则,积极探索“社区妇联+各类妇女组织”的设置模式,推动全地区58个社区都建立妇女组织,实现有妇女的地方就有妇联组织全覆盖的目标;逐步在全地区社区推行召开妇女代表大会的工作机制,不断规范社区妇女组织的民主参与进程;创建社区妇女工作示范点;推动社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设;加强对社区妇联组织的指导力度,适时召开和田地区妇联系统社区妇女工作现场推进会;将社区妇女工作纳入地区妇联对各县(市)妇联的年度考核目标中,引导社区妇女工作走向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大力抓好妇联干部队伍建设。按照《2012年自治区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自治区妇联所启动的对街道、社区妇联干部培训、对县(市)妇联主要领导的免费培训、对妇联执委和妇女代表培训的有力契机,力争今年在全地区完成县、乡(镇)妇联干部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启动街道、社区妇联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培训,争取在各级党校主体班次中开展各级妇女干部的培训。各县(市)妇联要大力开展村妇代会主任的培训,承担起对辖区内基层妇女干部、各级妇联执委和妇女代表的培训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对下一级妇联领导班子的协管力度。强化干部实践锻炼,推动干部有序流动,特别要切实抓好农村(社区)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干部队伍。

切实改善妇联干部作风建设。以增强妇联干部做好和田发展和稳定工作的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重点,强化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的教育,强化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强化问计于民、为民解忧的作风。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岗位读书活动”,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与提高妇联干部的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相结合,强化“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的理念。进一步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到重心向基层下移、力量向基层集中、资源向基层倾斜。鼓励妇联干部深入到有问题、矛盾多的地方,倾听民意、广开思路、解决难题,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赢得妇女群众的满意,赢得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社区妇联年终工作计划2篇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

7.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篇七

一、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模式

目前, 民政部把社会组织划分为三种类型: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实际上, 在国内以项目的形式开展社会服务的机构不仅仅是这些, 还包括一些国际性质的NGO组织, 草根的NGO组织。这些组织开展大量的服务一般都是以项目为载体实施的, 这就意味着需要有项目管理。一般意义的项目管理, 指的是在特定理论指导下, 将各种知识、技能、手段、技术应用到项目实施中, 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在价值, 有效的整合和各种功能, 实现项目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满足或超过项目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它贯穿于项目的策划、立项、计划、执行、直至终止的全过程。社会组织为什么要以项目的形式的来开展社会工作,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项目的管理模式有其优越性以及借鉴了现代化的产业管理模式, 运用项目, 比如房地产项目, 资源开发项目, 产品营销项目等等, 正式运用了项目的管理模式, 使得管理变得有据可循, 管理的程序清晰明了, 无论是给管理层还是被服务对象都能提供一个很清晰的模子, 使得项目的进展得到监督。也就是说为什么社会组织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会采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另外, 现阶段国家和政府部门在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的时候, 往往也是以项目招标的形式, 让各个社会组织之间去竞争。另外, 这样还有一个优势, 就是社会组织可以把一项工作很完整的交给社会工作者 (服务团队) 去执行。金罗兰在《我国非盈利组织与项目管理》一文中重点介绍了我国社会非盈利组织的项目管理特点, 其中就有一点说明项目管理处于初级阶段, 也就是还不完善的阶段。

1、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中, 其中一部分就在社会组织内, 奉献着自己的热量。

笔者理解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就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技能、手段等为社会大众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这种服务可以是政府购买的, 也可以是社会组织自发开展的, 总之是一种为社会大众谋福利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目前笔者所见的, 大部分是以公益的性质开展的, 有中央政府购买的服务, 也有地方政府拨款实施的公共项目。然后在各个项目中再配以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等, 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落实在社区, 贴近民众, 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并以居民的需求为本。

相比较中国早些时候的以民政部门为主导的社会服务来说, 以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的社会服务明显专业水平提高了。民政部的社会工作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或者说行政性, 在某些方面与现代社会工作的部分工作原则是相冲突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讲究的是接纳, 案主自决。但是在传统的民政工作中, 运用的是劝阻, 禁止的工作方式,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问题, 或者受益者只针对了问题来源者, 不能涉及家庭, 社区等更加广泛的范围。

2、项目形式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本身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基本上一致采用的是项目的形式。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 是在政府或组织拨款的前提下, 向居民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 工作人员可能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可能是社区工作人员, 也有二者的结合。同时, 此项目的开展运行, 都要受到政府机构或者组织的监督与管理。既然是以项目的形式开展的服务, 那么在服务的过程中, 都要以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 且运用公益项目的管理理念来督促这种专业服务的进程。

同时, 项目形式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是以需求为导向、筹资和自主一体化为公益项目和活动的主题。所以, 以项目形式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是社会工作者参与进入到这个项目的各种环节, 包括项目的申请、调研、落实、评估等环节, 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全称参与, 才能称的上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尤其是现阶段面对大学生的一些共公益性质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实习/实践) , 都是以项目的形式面向本专业的大学生。以“蓓蕾成长计划”来说, 就是大学生在服务机构中通过项目的形式来争取到的一次实践机会。

3、“蓓蕾成长计划”的运行方式

“蓓蕾成长计划”是四川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几名研究生在成都高新区FC街道创业就业援助中心举办的第一届大学生“V”FC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的一个参赛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为该街道辖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为期六个月, 每个月有四次活动, 针对孩子的活动包括“蓓蕾儿童手工课”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蓓蕾儿童电影课”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的事物等。针对家长的活动有“蓓蕾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以及针对整个外来务工家庭的“亲子运动会”“家庭义集”等。

FC创就业援助中心, 是在FC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支持下, 由社会组织AY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搭建就业创业支持平台, 协助辖区居民成功就业、创业的综合性活动中心, 也是一个非盈利性质的组织。要求大学生以项目的创业形式在创就业中心申请由FC街道提供的五千元的创业项目资金。这个社会工作专业团队 (天使行动队) 进而在此街道辖区内的蓓蕾 (“蓓蕾成长计划”不是专门为蓓蕾社区设计的服务, 名字上只是一个巧合) 社区开展了项目“蓓蕾成长计划”。

“蓓蕾成长计划”的运行方式, 就是在接受FC创就业中心监督以及蓓蕾社区的辅助的情况下开展的。天使行动团队的三名 (后来增加到六名) 社会工作研究生, 一名项目经理, 一名负责财务, 一名负责人事。项目经理运用的就是项目的管理方式, 引导其他的队员一起管理和运行这个项目。“蓓蕾成长计划”项目一方面要向创就业中汇报财务情况, 一方面还要向他们提供项目的服务进度, 接受中心的监督和引导。但是该项目在运行的过程中, 完全没有去计较利益的得失, 是纯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

所以, “蓓蕾成长计划”项目的管理时间是在六个月内, 资金五千元整, 范围包括地点蓓蕾社区以及受助对象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在六个月的免费公益活动结束后, “蓓蕾成长计划”还没有找到可以持续维持项目效果的方法。

二、项目管理形式的优势与不足

项目管理的优势, 在本文的前面就已经有所提及。在本处将会以“蓓蕾成长计划”项目为例做出具体的阐述。

1、项目形式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蓓蕾成长计划”项目是一个长达半年之久的公益项目, 资金是五千元整。这就需要研究生团队合理有效的利用这笔资金, 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在财务管理方面, 研究生团队有专门的会计和出纳, 负责每一次的开销支配和项目每一阶段的报账事宜。在每一次的活动设备和道具购买与使用上, 该团队都是秉持着价格最优, 重复利用的原则, 尽量在最小浪费的情况下, 保持每一次开销费用的最大化利用率。通过各种有效利用的手段, 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 其服务领域及服务人群也在不断的夸大或者更新,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 也给社会组织一种充分借用外部资源的良好平台。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项目平台, 及时我们拥有了一定的外部资源, 但是不能够使这些资源快速的产生效益, 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同时, 采用项目的形式, 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提高组织的形象等优势作用, 但是, 与此相比也存在不足的地方。

2、项目的可持续性无法保证

这是目前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最难以保证的一大遗憾, 据笔者所了解, 像“蓓蕾成长计划”这样的项目仅在成都市就有许多。这些项目的持续时间基本上都有一年或者半年之久, 在这一年半载的时间里, 服务人员为辖区内的受助对象提供免费或者低额的公益服务。在这段时间内, 工作人员精心陪伴受助对象, 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服务效果也很明显, 也达到了项目的目标。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 在这一年半载之后, 当我们组织或者工作人员撤离这个地方的时候, 受助对象的表现又回到了受助之前的状况, 足以表明,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的没有达到社会工作的专业目的, 即助人自助。

这种具有一次性活动特点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不能在撤退之后保证受助对象运用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去面对服务结束以后的生活。或者活动的效果可以维持一些时间, 但是受助对象最终还是会回到接受服务之间的生活状态。如何去保证项目结束以后, 受助对象还可以把在项目活动过程中的生活态度等应用到他们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去,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蓓蕾成长计划”项目的服务效果

经过为期6个月的蓓蕾活动, 此项目顺利结束了, 通过这些活动, 也得到了一些收获。项目的结构很清晰, 每周一次关于儿童的活动, 每一阶段有关于家长和亲子的活动。

手工课、电影课、故事会、绘画课是针对儿童的素质教育, 其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工作方法, 以这些活动内容为载体, 对儿童进行成长教育, 一共有三期活动。另外还有针对亲子互动的家长义集、亲子运动会。家长茶话会是完全针对家长的, 也是这个项目中惟一考虑到的关于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家长互助平台, 等到项目团队撤出之后, 还可以把项目的工作理念继续保留下去。

通过这些活动, 达到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至少在项目团队还未撤出之前。各位家长之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促成了家长们相互之间的认识, 互助。对于亲子关系, 客观的来说, 没有多大的改变。来参加这个项目活动的人员, 主要是外来务工的人员及其子女, 和少部分成都市本地人, 经济条件比较好, 家长的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 亲子关系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 他们基本上都忙于生计, 对孩子的关注本身就很少, 就算参加了我们的活动之后, 也无法改变他们需要生活而产生的对孩子的疏忽, 有心无力。对于儿童们来说, 这半年的陪伴, 无疑是给予了他们温暖, 或者忘年交的友谊, 但是我们真正的项目目的, 改变这些孩子的生活信心或者生活环境, 还是没有达到目的。个别儿童对工作人员产生了依恋心理。

在项目结束以后, 不管是对家长还是这些儿童, 项目所产生的效果都没有继续下去。一旦项目结束了, 各位家长还是会忙于自己的生计, 各自顾着自己的家庭, 因为中国传统社会及家庭理念“不要麻烦别人”的思想, 使得他们, 即使知道互帮互助的道理, 也不会去麻烦别人。这种情况在由工作人员带领下就会消除。所以, 一旦项目结束, 工作人员撤离了这些服务对象, 他们即将又回到最初的状态。“蓓蕾成长计划”的宗旨就是要着力于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信心, 但是最终是没有达到这种助人自助的目的。

四、助人自助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把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融合到项目中去, 提高服务对象独立面对困难和来自生活环境的各种压力的能力, 才是每一个项目应该要做的。只有使得服务对象真正的独立才能把项目的意义维持下去。否则, 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捐赠平台, 只是把表面上的慈善行为演变为了一种隐性的慈善行为, 而不是社会工作专业所提倡的助人自助的专业目的。

虽然“蓓蕾成长计划”项目的经费有限, 使得项目只能维持半年之久, 但是项目本身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服务对象的生活观念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所以, 此处有必要浅谈一下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助人者在协助、帮助他人的时候, 要达到使被帮助之人提高学习、生活、工作的能力, 明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使被助者积极寻找出路, 学会一技之长, 掌握“捕鱼”的能力。

要使项目得到可持续发展, 必须提高服务对象自助的能力, 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途径。项目的工作人员只是作为一个过度者, 引导者把服务对象引上自助的道路, 但是最后还是的靠他们自己去摸索, 提高自己独立面对的能力, 就像“蓓蕾成长计划”的家长会, 家长会只是一个契机, 是工作人员为他们建立的一个互助平台, 但是真正的运作和走向还是得靠各位家长们自己去维持和把握。

五、结论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点就是要培养服务对象自助互助的精神, 才能够达到专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项目形式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一方面要运用项目管理的优势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最大作用, 也要注意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项目管理模式的相互结合, 也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思路, 需要同时关注二者的可持续性。

摘要:以项目的形式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是目前社会工作专业进行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 此种方式的服务目标 (目的) 明确, 容易看到服务的效果, 可以得到受助对象或者社工所在机构的普遍认同。但是, 在一个项目周期结束之后, 如何保证项目效果持续下去, 是需要研究的。本文基于“蓓蕾成长计划”项目的实施效果, 尝试着探讨些许关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可持续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陈旭清, 金红磊, 吴雅杰.公共项目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孟卫军.中国地方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运作[D].华中师范大学, 2003.

[3]杨林.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化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 2012.

8.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篇八

关键词:澳门;问题少年;社区教育救助项目

一、项目宗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澳门特区政府与民众的关注焦点。学者们在充分的实证研究与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将主要原因归于少年自控能力的低、家庭监护的缺失、学校管理的偏差、社会亚文化的侵染,以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教育合力的低效。鉴于此,澳门以融合三方力量的社区教育救助模式,帮助问题少年①免于被越轨亚文化所缠困的“飞鹰计划”“成长友伴计划”“破茧行动”等服务性项目相继启动。尽管这些计划或行动的具体目标各有不同,但均以问题少年为主体,促使其形成遵纪守法、坚守正义、崇善尚德的观念;以活动育人为要旨,在训育中帮助其成为体魄强健、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公民;以社会帮教为依托,在合作中共同营造团结友爱、沟通互信、和谐融洽的氛围。

(一)以问题少年为主体,促使其形成遵纪守法、坚守正义、崇善尚德的观念

自实施之初,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就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即每一位接受教育救助的问题少年都是教育的主体,其身心特点、个性差异、合法权益与合理需求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在被尊重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没有尊重,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救助,更谈不上教育救助的有效性。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心灵才能达成互动、共鸣与默契。助人者由此可以详细且准确地了解受助者的境遇、想法,乃至面临的主要难题与困惑,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对策。随之,受助者才会自愿参与为自己量身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在助人者的思想疏通与行为引导下主动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帮助、自我矫治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教育的精神境界,形成遵纪守法、坚守正义、崇善尚德的观念,进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防止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

(二)以活动育人为要旨,助其成为体魄强健、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公民

活动育人是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旨,具体内容涉及磨练意志、控制情绪、遵守纪律、行为矫正、公民道德、认识人生、孝敬师长、人际交往、服务社群、生涯规划等方面,主要方式包括体能训练、课程辅导、学术讲座、文体娱乐、社会服务、参观访问、现场观摩、个案援助等。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对问题少年进行教育,既可以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从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在体验成功乐趣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又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在陶冶道德情操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顺利摆脱越轨亚文化的影响,逐渐成为体魄强健、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公民。

(三)以社会帮教为依托,共同营造团结友爱、沟通互信、和谐融洽的氛围

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不是由单一群体或组织孤立推进的,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工作集成度高、社会联动性强,即以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帮扶、项目资助、设施服务、技术指导为支撑,以各级各类学校、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庞大社会帮教体系为依托,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营造团结友爱、沟通互信、和谐融洽的氛围,致力于引导和帮助问题少年在纠正以往错误思想观念与不良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融入主流文化、顺利重返社会。作为社会帮教体系的中心和多方联系交流的中间纽带,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的主办者通常首先收集、整理相关研究成果并开展专项课题论证;其次,筹划人员构成、实施原则、运作流程、评估方案;最后,吸引和汇聚社会各界力量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共同磋商、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矫治对策。

二、运行机制

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作为专门针对问题少年而开展的具有组织性、计划性、服务性的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从宏观到微观上都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首先,人员构成是项目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运作流程是项目开展的中心和灵魂,从志愿者的选拔、培训、上岗到项目效果评估、后续改进等都体现出了其基本的服务宗旨。

(一)人员构成

该项目的人员一般由服务对象、志愿者、咨询顾问成员三部分构成。

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的服务对象是在自愿原则的前提下被筛选出来的。对于任何自愿接受矫正教育或有社会服务需求的问题少年,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社会重返厅(隶属澳门法务局,类似于内地的司法局)、“关注少年组”(隶属澳门司法警察局,类似于内地的刑事警察机关)等政府部门都会在其职能范围内向他们提供援助,或者帮助他们将超出自身职能范围的事转介到有关机构或部门处理[1]。因为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在实施之初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以仅将服务对象限定在部分问题少年群体中。例如,早期的“飞鹰计划”把主要服务对象确定为“连续14天以上停止在文法或职业培训学校上学而缺乏任何理由”的13~16岁失学少年。当时其课程设计侧重于宿营集训的方式,男女学员一起进行宿营生活可能产生交往上的问题,因此,1997年11月首批经过甄选后的服务对象是20名12~17岁男性失学少年[2]。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启动的“破茧行动”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曾经有违法犯事行为”或“临介于违法犯事边缘”的12~15岁少年组群,并在“社会服务机构、外展社会工作者及其他途径的转介”基础上,从中筛选了35名少年,同时因特殊需求,额外增加了3名16~18岁的大龄少年[3]。在经实践证明该类行动或计划能够有效地帮助问题少年脱离越轨亚文化的影响之后,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才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年纪较小及较大的男女青少年组群。

大多数澳门市民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会踊跃报名参加各类社会服务项目。问题少年的教育救助工作不是简单的法律说教和生硬的道德灌输,而是需要志愿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该项目的志愿者应符合一定的条件,且需经过系列的培训、考核才能上岗[4]。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除了得到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等学术团体,以及澳门明爱社会服务慈善志愿团体、青贤社、街坊会联合总会、警务人员协会、少年飞鹰会等民间组织的大力支持之外,还有一支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等领域的志愿者队伍。目前,这支队伍的成员均有较高的学术修养、专业知能、矫正技巧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并且一直在接受相关的继续教育与专业培训,以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该类项目的新计划、新使命。

项目咨询顾问一般分为咨询小组和专家学者顾问团两个部分。其中,前者主要由一些颇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组成,负责向具体项目的志愿者提供咨询支援;后者主要由来自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为咨询小组成员及志愿者提供建议与协助,如1999-2000年实施的“破茧行动”的专家学者顾问团就是由24名资深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警务工作者、心理辅导人员、社会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犯罪学专家、法学专家及其他相关专家学者组成。[5]

(二)运作流程

1. 志愿者选拔与岗前培训

志愿者的选拔与岗前培训是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运行程序的第一步。只有选拔出符合条件的、优秀的志愿者,才能使后续工作顺利而又圆满地进行,最终一步一步实现项目目标。除了“飞鹰计划”的志愿者全部来自警务人员这一特定群体之外,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一般面向社会各领域公开招聘志愿者,并依据具体的子项目要求对申请者提出一定的限制条件。例如,“破茧行动”设定的志愿者招募条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必须为澳门大专院校18~22岁的全日制学生,其中优先考虑选修社会工作学课程的学生;二是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行;三是必须得到澳门两位相关专家学者的推荐;四是必须参加为期八周的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6]

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十分重视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并选取一些学术团体、科研机构或民间组织作为其培训的合作伙伴。期间,志愿者不仅可以接受法制精神与法律导论、社会工作与服务导论、少年家庭访问与学业辅导技巧、少年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少年犯罪问题分析与防治对策、少年司法保护、道德与公民教育、人际沟通技巧、个案工作进度报告撰写方法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在短期内涉猎广泛的社区教育救助知识,并通过与其他志愿者相互交流以化解心中的疑惑,还可以得到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矫正教育者等的通力指导。

2. 志愿者上岗服务

项目志愿者在参加培训并经考核成绩合格之后便可正式上岗,开始进行专门针对问题少年的社会服务活动。一般情况下,此类社会服务活动分为个别式教育救助和集体式教育救助两种方式。

在“破茧行动”“成长友伴计划”等个别教育救助活动中,志愿者首先主动接触服务对象,以关怀、鼓励的态度与他们沟通,并积极与他们建立朋友关系;其次,志愿者与咨询小组成员通过个案调查、集体研讨等方式,了解和分析服务对象的生活背景与教育救助需求,进而为服务对象制定一段时期内的具体矫正计划,同时定期进行家访,与服务对象的家长商讨如何协助他们的子女解决问题以及改善与子女的关系[7];最后,志愿者依照预定活动计划开展经常性、个性化的矫正工作,尤其注重运用自己的经验、处事方法、态度、视野、智慧等来启迪服务对象[8]。期间,志愿者不仅需要每日详细填写服务对象接受教育救助情况的评估报告,并在每月底将之呈交给咨询小组、专家学者顾问团审阅,还要每两月参加一次由项目组安排的服务经验交流会,分享和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同时接受专家学者顾问团的点评。

在“飞鹰计划”等集体式教育救助活动中,项目组首先应针对不同问题少年群体的结伙滋事、打架斗殴、参与赌博、吸食毒品等具体情况,以及他们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结合澳门社会发展的需要,分类设计“珍惜少年时”“积极人生”“你我有品、高人一等”“相信团队、突破自我”等不同的主题活动;接着,由相关社会服务机构、民间组织在征得服务对象及其家长同意的基础上转介他们报名参与活动;最后,服务对象在签约具体项目的前提下开始集体营训活动。

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志愿者应遵守基本的服务守则,以确保服务对象与志愿者的定期联系、双方人身安全以及合法权益。例如,“破茧行动”筹办委员会规定的志愿者服务守则包括志愿者应每星期至少打两次电话与服务对象联系,每星期对服务对象进行至少一次家访;志愿者不得单独进行家访,应有1~3名其他志愿者或咨询小组成员陪同前往;如果志愿者必须与服务对象单独见面,应将见面时间定在10:00~18:00,见面地点应约在公园、餐厅、青年中心等公共场所,且务必向咨询小组成员报告;志愿者应切记随时提高警觉、注意自身安全,同时也要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9]

3. 项目效果评估

为了全面客观地掌握项目的实施效果以及日后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项目的推广,相关学术团体或科研机构通常受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主办单位的委托,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该类服务工作进行初期、中期、后期的评估研究。评估内容具体涉及某个子项目的动因、预期达成的目标与实际效果、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相关人员遇到的社区教育救助困境及对具体项目的建议与意见。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的主办单位则依据评估结论,对具体项目加以改进。

三、实施成效

10多年来,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尽管面临着立法支持缺乏、执行力度不够、志愿者流失率偏高等困境,但一直被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香港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等学术团体或科研机构的评估报告认定为具有实践意义和必须持续推行的项目。

(一)问题少年不良品行得以矫正

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的服务性、公益性以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使参与其中的问题少年在受到尊重的同时,得到了来自家长、教师、朋辈等多方的真诚帮助和悉心指导,逐渐从过去加入的非法帮会组织中被拯救出来。在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宽松的就学或就业环境中,他们的不良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矫正,遵规守纪、孝敬师长、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在耳濡目染中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多数问题少年在参与该项目后,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均有良好转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帮助班内有困难的同学;认识到慎交朋友的重要性,树立了与朋友相处时的正确态度[10];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并且很少在街上流连或是吸烟、喝酒等[11];学会了适应、改善、解决在学校、家庭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2]

(二)志愿者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在澳门庞大的社区服务队伍中,大学生志愿者占据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参与社区教育救助项目,他们不仅能利用课余时间把在校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及就业能力,而且可以借助这一宝贵的实习机会为问题少年提供贴心、周到的专业服务,培养其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在项目评估调查中,有的志愿者表示,在接触服务对象时会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状况及处境,这使其更有动力去帮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有的志愿者认为,参加该项目大大增强了其策划活动及组织管理的技巧,对于其之后的就业有着很大的帮助;有的志愿者则谈到,参加该项目使其学会了如何控制情绪,即使处在困难的情况下,也会适当处理负面情绪,顾及别人的感受及活动的进程[13]。此外,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与问题时,可以向咨询小组、专家学者顾问团寻求帮助,从而习得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和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志愿者的个人生活阅历。

(三)参与双方疏离关系得以拉近

通常,问题少年在家长、教师、邻居、警察眼里是败家子、差学生、坏孩子等。这些负面标签会导致问题少年与家长、教师、邻居、警察之间产生隔阂,阻断双方真诚的沟通与平等的交流,极易致使问题少年产生严重的社会疏离感,进而助推他们滑入犯罪亚文化群体中。参与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的家长、教师、警察等一改以往对问题少年的标签化认识,以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去真诚地感化他们,逐渐改善了双方原有的疏离关系。例如,家长在参与该项目服务对象筛选过程、作为服务对象即孩子的签约见证人、听取家教培训讲座、结业颁奖典礼之后,能主动与孩子深入沟通,力求给孩子以成长的动力和情感的皈依,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发展[14];教师在帮助志愿者全面了解和分析服务对象(即学生)面临的问题、参与项目活动之后,也开始与学生打成一片,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学校的集体认同感与心理归属感,而且相应减少了学生无心向学或是经常逃学等问题[15];警察在参与“飞鹰计划”的过程中以建立友谊的形式与服务对象交往,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斗技场式”紧张关系,消解了服务对象对他们的敌意与仇视,其中不少服务对象表示,希望日后与警察保持联络,以便更深入了解他们的角色与工作,学习他们维护法纪、坚守正义的精神。[16]

(四)社会公共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20世纪90年代的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是影响澳门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并被民众视作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17]。对此,政府部门曾严厉打击并予以法律制裁,但收效甚微。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社会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澳门社区教育救助项目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对十几年来当地的社会治安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少年受教育情况良好、少年罪案率相对较低发挥了应有的价值[18]。一方面,参与该项目的警察在处理问题少年毁坏公物、打架斗殴、气枪伤人、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时,不是以单一的执法者身份而是以社会工作者和家长的角色去阻止、劝勉、指引、教导与矫正他们的行为,有效地预防了他们再次做出同样或更严重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治安[19];另一方面,志愿者在致力于转化问题少年的同时也向学校、社区广泛宣传法律常识,不仅提高了包括所有少年学生在内的全体市民遵纪守法的意识,而且促使全社会关心、爱护和帮助问题少年,及时排查和治理社会公共安全隐患,为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综合治理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社区帮教活动做了扎实的铺垫工作。

注释:

①问题少年是指在家庭、学校或其他公共场合表现出不适应的情绪状态,并产生不良行为以及具有违法犯罪倾向的群体。他们的行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甚至损害了集体或他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4][5]叶青. 澳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防治对策之思考[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6):62,63.

[2][16][19]陈欣欣.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现代警务工作实践:澳门飞鹰计划[J].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8(4):115, 114-118, 113.

[3][6][7][9]陈欣欣. 从澳门“破茧行动”经验看少年刑事司法制度中社区处遇模式的可行性[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3):68,69.

[8]梁启贤. 澳门青少年生涯导师训练的实施与效果:以“成长友伴”计划为例[J]. 青年探索,2012(4):32.

[10]吕新萍,范明林,冯喜良等. 小组工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73.

[11][14][15]伍国光. 飞鹰计划:儿童军事训练及辅导[J]. 海外中小学教育信息,1996(11):10.

[12]吴军民. 澳门边缘青少年教育干预初探[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4):27.

[13]梁启贤,叶敏芝. 从义务工作到服务学习:对澳门青年工作的反思[J]. 青年探索,2010(2):27-28.

[17]柯燕. 从生活质量指标看澳门和谐社会构建的难度与方案[J]. 西北人口,2007(4):30.

[18]赵若辉. 澳门青少年犯罪的状况及特点[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63.

上一篇: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熟读的基本政治理论下一篇:公司先进员工个人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