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共8篇)
1.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 篇一
新课程改革学生问卷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新课改现状,请你认真如实地作答以下问题。感谢你的配合!
一、选择题(在你认为的题项后括号内打“√”)
1、你所在的年段是:
五六年级()三四年级()一二年级()
2、目前使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你觉得:
很好()较好()一般()不好()
3、学校推行新课改后,你更喜欢学习了()还是不喜欢学习了()。如果喜欢那么原因是:教师现在只是点拔、指导,不再从头讲到尾()
教师让我们自主学习、互相讨论的机会多了()
教师把课堂交给我们,我们成了课堂的主人()
不知道()
4、新课改后,你觉得课堂上:
主要还是听老师讲()与同学交流讨论机会增多()一般都是同学之间讨论()仍旧和过去一样()
5、新课改后,你觉得老师:
经常鼓励我们提问题()态度比以前和蔼可亲了()对我们更关心了()感觉变化不大()
6、推行新课改后,你对上课:
更喜欢()比较喜欢()差不多()不喜欢()
7、新课改后,你觉得课堂气氛:
十分活跃()活跃()乱而吵闹,学不进东西()死气沉沉()
8、新课改后,你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
更多了()差不多()
更少了()要求理解性的多了,死记硬背的少了()
9、推行新课改以来,你觉得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
发生根本变化()发生很大变化()有一点变化()还是老样子()
10、新课改后,你觉得自己学习成绩:
有进步()有一点进步()差不多()有退步()
二、简答题
你觉得一堂好课该是怎样的?
2.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 篇二
一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贵州财经大学学习过这门课程的学生, 主要集中在大三学生。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学生们对于本课程的各类想法, 从而更好地改进课程教学, 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相关依据和经验。
此次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的形式, 传播面积广, 数据统计方便全面。调查时间起始于2013年11月, 截至2014年7月, 共收取有效问卷337份, 共设计30个宏观方面的问题。调查问卷分析具体如下:
1. 你是抱有何种态度来学习本课程的?由调查数据得出63.47%的同学想学好, 但是不知道怎么学。因此可以看出同学们都对学习本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 只是在学习方法上出现了问题, 没有正确的学习方向。
2. 你认为本课程的重要性如何?由数据可以得出, 超过9 0%的同学认为国际经济学很重要, 其中23.35%的人对国际经济领域的知识充满求知欲;26.35%的人认为本学科是学位授予必修课;43.11%人认为它很重要, 缘于国际经济学是一门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学科。由此可见国际经济学在学生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
3. 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 你学习方式是什么?超过80%的人在课前都没有预习该课程, 只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这是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方式, 同时也是对今后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新要求。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课前预习工作, 并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 你遇到问题会优先采取何种方法解决问题?从各种数据可以看出, 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中比较认真, 会以不同方式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但大部分是选择互联网来解决疑问。
5. 你认为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认为总体来讲在平常的课堂上气氛比较活跃、师生关系如同朋友一般融洽、表达自由民主。
6. 你认为这门课的难度如何?认为该学科难度偏大, 大部分的学生仅仅能看懂一点, 超过半数需要老师详细讲解方能理解。
7. 你认为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如何?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教材 (作者为李坤望,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是可以接受的, 这说明现在所使用的教材版本符合教学要求。
8. 通过本课程学习你的收获包括?学生们认为不仅在课程专业知识上得到提高, 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领域, 使得他们在各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和提升。由此国际经济学这门学科应该在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中广泛开设并强化。
9. 你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时采取以下哪种方式更好?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时采取知识与专业技巧的方式, 一部分学生希望采用过程与方法的方式;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采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式。
1 0. 你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哪些方面?大部分学生很在意他们在思维水平上的提升, 希望自己有一个较强的思维能力,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时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
1 1. 你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进行回顾旧知识、导入新内容、新课讲授和课堂结束这四个阶段吗?接近90%的同学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回顾旧知识、导入新内容、新课讲授、课堂结束这四个阶段是很重要的, 而目前多数老师都采取的这一方法。
1 2. 你认为影响当前教师工作状态的因素是什么?认为影响当前教师的工作状态的因素也较多, 且比较分散。30%左右的同学认为是由于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30%左右的学生认为由于其他因素引起。
1 3. 你希望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时, 按照什么方式进行?大约40%的同学希望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时按照内容在整体框架中的结构或是按照某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0%的同学希望按照内容在整体框架中的结构进行分析, 另外20%左右的同学则希望按照内容在整体框架中的结构与按照某一节具体内容相结合进行。
1 4. 在教学过程中, 你希望教师最重视什么?大部分同学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重视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谨慎对待国际经济学这一学科, 希望能在学习这一学科时有所收获。
1 5. 你希望教师深度拓展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吗?接近9 0%的同学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度拓展与课本相关的知识, 说明同学们目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 他们更需要知识面的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结果去改变以后的教学方式。
16.为了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 你希望能与教师在课外经常交流吗?近85%的同学希望在课外与老师能有所交流, 接近10%的同学则持无所谓的态度。大学里面老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是较少的, 关于这一点学校应该动员老师主动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
17.你是否经常关注网络教学平台 (及课程QQ群) , 这对你的学习过程及效果是否有帮助?使用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同学中接近2/3的同学认为是有用的, 这说明网络平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有帮助的;剩下1/3使用过的同学可能是使用方法不当导致没有什么帮助, 这点教师可以在同学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帮助。大约40%的同学没有使用网络平台。
18.你比较喜欢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哪些栏目?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资料是最受同学喜爱的, 因为教学资料有助于他们在课后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巩固, 教学网络平台上的其他栏目受同学的喜爱程度则不分上下, 保持在50%左右, 说明网络平台相关的各个栏目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19.你认为这门课程是否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本课程有必要采取双语教学的模式, 这说明同学们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双语教学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背景中。另外有接近38%的同学认为没必要, 这部分同学可能考虑到自身的英语水平。
20.你觉得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一周三个课时安排合理吗?若不合理, 多还是少了?超过70%的同学认为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一周三个课时的安排是合理的, 只有少数认为课程或多或少。
21.你觉得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是否需要练习册?调查显示需要练习册的学生人数70.66%, 不需要的学生为22.75%, 可有可无的学生占6.59%, 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有练习册。
22.你认为目前学校关于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3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60%期末卷面成绩) 是否合理?认为本课程考核方式合理的学生占87.43%, 认为不合理需要改进的占8.98%, 其他原因的占3.59%。
23.你认为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哪些环节比较值得肯定?认为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值得肯定的环节:教师课程讲解占67.66%, 教师课后答疑占11.98%,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占9.58%,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随堂报告占10.78%。
24.你认为学习本课程后是否会对你今后的就业有所帮助?认为本课程对今后就业有帮助的学生占57.49%, 不确定的占42.51%, 没帮助的为0。
25.你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有哪些 (多选) ?答案中银行占78.44%, 自己创业的占67.07%, 报关员的占44.31%, 外企的占80.24%, 其他占5.39%, 银行和外企占就业方向的大部分。
26.你认为现在社会所需要的是哪种类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认为需要专科毕业生占4.19%, 需要一般大学毕业生占7.78%, 需要熟练掌握该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占76.65%, 需要熟练掌握两门及以上的外语占11.38%, 其中认为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占最大比重。
27.你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市场如何?调查显示认同该专业市场饱和的学生占9.58%, 认同一般的占69.46%, 认同不饱和的占14.97%, 认同紧缺的占5.99%。
28.你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注重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多选) ?认为应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占81.44%, 认为应注重实战能力的占78.44%, 认为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占86.83%, 认为应注重交际能力的占70.66%, 认为应注重谈判能力的占53.89%, 认为应注重外语水平的占65.27%, 其他占14.37%。
29.你认为企业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同学毕业时是否关注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掌握情况?答案中认为会关注的学生占50.9%, 认为不会关注的学生占18.56%, 认为不清楚的学生占30.54%。
30.从业务工作来看, 你认为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哪些章节比较重要 (多选) ?认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与政策重要的占70.66%, 认为国际金融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的占81.44%, 认为汇率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重要的占79.64%, 认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的占68.26%, 认为其他的占10.18%。
二总结
第一,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 由于本课程较强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让学生对本学科甚至是整个国际经济类学科的知识拥有较强的兴趣, 但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疑惑以及误区。大部分人没有提前预习,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 也有部分人独立解决问题或者直接搁置问题而不是跟老师、同学去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一点应引起注意。
第二, 从学生对老师的反映上来看, 将近八成的学生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能进行良好的互动, 能够很好地表达彼此的见解。认为本课程的老师讲解环节值得肯定;希望通过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希望老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 老师还应当扩展课外内容, 加强课外交流, 从而帮助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第三,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 大部分的学生觉得课程内容偏难, 需要老师详细讲解方能理解。八成以上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练习册来帮助他们在课外能更好地练习并理解课程内容。与此同时, 由于国际经济类学科涉及许多涉外知识, 有较多学生希望课程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进行将更为有效。学生对课程设置以及考核方式基本满意。
第四, 从课外扩展方式而言, 有一半的学生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了课后学习并觉得该平台有效, 而剩下的一半学生对该平台并不熟悉。学生对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资料较为熟悉也较为依赖, 学生课后更愿意在网络中获得资料而不是其他方式。
第五, 从学生对该学科的发展前景展望来看, 一半学生认为该科目能对未来个人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而另外一半持怀疑态度。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该学科未来的市场前景较一般。
第六, 从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及当前课程对未来就业影响方面来看, 学生更愿意去外企或者银行工作或个人创业, 而愿意从事与专业对口的报关员的同学数量仅为44%。学生普遍认为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将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更具优势。
三建议
第一, 老师应当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 把它纳入到课程学习的生态体系中, 同时利用好网络平台资源, 加强在平台上师生的互动, 以此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第二, 老师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课程内容适度简化,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巩固基础知识, 提供更加丰富的课后资料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 学校在学习中应当从专业导向和职业导向两方面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 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储备以及就业观价值观, 给自己一个更加合适的定位。
摘要:针对财经管理类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通识课程《国际经济学》, 从课程教学的宏观角度进行以学生为对象的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课程定位、重要性、就业导向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 总结与提炼出有助于从事经济专业类教学的高等教师把握该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在规律与要求, 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 篇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金融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金融学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经济学主干课程,如何有效开展金融学双语课程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第一,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弥补微观理论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学专业设置主要借鉴国外金融学科“经济学院模式”,这种模式关注的重点在于金融理论和宏观金融问题,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等是最重要的必修课程。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也沿袭这种模式开设专业课程,这显然与其办学定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错位。
随着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上述模式的不足逐步显现,国内部分高校尝试在课程设置上吸收并采纳国外金融学科“商学院模式”。这种模式着眼于微观领域,特别强调金融市场实践问题,将金融纳入管理学范畴,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金融经济学、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市场等成为最重要的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具有强调微观、强调应用等特点,完全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所以从长期看我们也应该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逐步向这一模式转变,但是由于短期内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这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通过双语教学的方式,引进上述课程作为必要的补充已经成为现实的选择,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适应金融业全面开放的现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已经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入市后五年保护期的结束,我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金融资本、人才的双向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愈加频繁,观念、技术和市场竞争都越来越显现出国际化特征。客观现实对我国高等教育财经类专业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国际视野,要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通过双语教学的形式,使财经类专业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表达方式,进而跨越文字障碍,了解金融学最新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无疑将大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开展金融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学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某学院三年级第一学期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所有学生,共计88人,实际回收问卷69份,有效应答率为78.4%。问卷调查遵循自愿原则,采用匿名形式。
设计此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基本信息,从而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实现模式。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对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兴趣、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学生的语言基础、双语教学的效果、学习中面临的困难、教学手段的评价以及建议和要求等七个方面,共设计了14个问题,每个题目均有多个备选项,学生从中选出认同度最高的一个或多个答案,部分题目学生可以自主发挥。问卷调查的具体结果经汇总后列于下表1中。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1学生的英语基础。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这届学生四级通过率为56.5%,六级通过率仅为7%,两者合计为63.5%,另外高达85.5%的学生并没有阅读过金融学课程原版教材。这些数据一方面显示在这届学生中开设金融学双语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另一方面又说明学生的语言基础普遍不高,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原版教材,因而双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等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可接受能力。
2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主观认识。我们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衡量学生的主观认识的。其一,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调查显示,有63.8%的学生对双语学习兴趣一般,只有近19%的学生持有浓厚兴趣,这一点是与上述学生的英语基础正相关的,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热情,从感性认识上看普遍不高涨。其二,学生对双语学习的理性认识。有65.2%的同学认为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工具,有85.5%的学生相信双语教学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程度的帮助和提高,同时认为应该增加双语课程教学的学生多达75.4%,这三个数据均高于对双语学习兴趣一般的63.8%的水平,这反映了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是对双语教学普遍认同的,更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如何设置课程和选用教材,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双语学习过程中的体会。通过一学期双语教学实践,第一,有49.3%的学生认为其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阅读原版专业教材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37.7%的同学对双语教学的形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还是比较陌生的,我们提供的双语教学产品还是远远不够的。值得欣慰的是,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已经打破了语言给专业课学习带来的障碍,开始从感性的角度接纳原版教材,这无疑是我们进行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第二,对于双语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大多数同学(66.7%)选择了“专业词汇偏多”这一选项,这说明学生接触的原版教材还是太少,目前阶段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双语教学要求的最低层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注重对语言的讲解,其次才是对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不是相反。
4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一学期的双语授课,有44.6%的同学认为教学效果良好,也有42%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这既说明了学生对此次教学实践普遍持中性偏褒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存在较大的不足,需要加强对双语教学规律的研究和探索。
5双语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我们所提供的有关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许多分类备选答案中,学生认同度最高的却是较为笼统的两个选项,选择“侧重对专业知识的讲授”者占55.1%,选择“应混合使用中英文授课”的同学占76.9%。对此,我们的理解是:之所以选择混合使用两种语言,是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英语水平密不可分的,也是对专业词汇过多的一种弥补手段,因而认同度较高,在有两种语言授课的情况下,学生更愿意多吸收专业知识,而不是将双语教学仅仅当做是“专业知识+英语学习”。
三、对金融学双语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结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学生的反馈意见不仅仅是个别学校所特有的,实际上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英语基础一般,但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较高,教师授课认真,但教学方法
较为简单,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对金融学双语课程的改革,必须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途径等各个环节体现这一特点,这样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
(一)双语教学的目标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生源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金融学双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在校学习期间的基本目标是引导学生打破语言障碍,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阅读各类原版专业资料。
(二)双语教学的模式
以上述双语教学目标为指导,我们选择了以引导式和启发式为主,以实践性为辅的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科研型和教育科研型大学的双语教学模式,并不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对学术性和纯理论性的讲授上,对于技术分析也不做过多的要求,同时并不要求学生较多涉猎过于深奥的学术前沿,相反,我们认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启发,才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深入学习,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不仅如此,通过实践性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对于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实现双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1课程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双语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课程以及双语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在课程选择方面,要体现出应用的特点,诸如金融学等专业课程应是开设双语教学的首选课程,其次一些专业基础课,如西方经济学等,考虑到其与金融学等应用类课程的学科传承,也可以有选择地逐步开展。在双语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上,为使得双语教学具有连续性、系统化和全面性,可以考虑从大一开始即开展双语课程教学,尽量避免双语教学时间选择上的阶段性和分散化,尤其是双语课程不能开设在大三及以后学期,这样会让学生顾此失彼,从而产生应付心理,以至严重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2教材选取。金融学双语课程教材的选择,是许多学者和教师争执的焦点问题,因为一本适合的好教材是双语教学正常开展及教学效果提高的有力保障。考虑到原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不少人反对直接使用原版教材,转而采用中文教材或自编双语教材,对此我们认为,教材的选取应该和双语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认为还是应该选用经典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其理由包括:第一,原版教材可以保证教材语言的准确性、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正确性,总体上有利于教师授课的严谨和规范;第二,现有的许多自编双语教材,无论是从专业知识还是在语言规范上,都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难找出令人满意的金融学双语教材;第三,我们进行双语教学,目的是打破语言障碍,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各类外文资料。如果采用中文或者是自编教材教学,则学生无法获得对原版教材的切身感受,总体上影响学生双语学习的效果。
针对双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材难度和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加以克服。一是尽量以经典教材为主,教材的整体难度要和学生水平相当或者是略低,教材的选取尽可能偏向于微观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对金融学的国外经典教材非常熟悉;二是选择原版经典教材最新的版本,这样可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三是配以该教材的中译本,以便于学生参照阅读;四是除经典教材之外,双语教学材料还应该包括国外报刊、登载的有关金融学的素材和案例等,这些材料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增加学生对金融学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受学生欢迎,对此我们不应忽视。最后,学生在阅读原版教材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应该是阅读习惯问题,而不是语言本身,其实涉及的语法及惯用法对本科生来说并不难,至于专业词汇,熟悉一段时间后自然会掌握,而这也是他们应该掌握的,选择适当程度的原版教材,也可以部分减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语言难度。
3授课方式。选择适当的授课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授课方式上深入探索,不断创新。
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可以尝试采用诸如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情景模拟等课堂教学方法。其次,强调互动交流,启发和引导学生用外语来思考、陈述和解决实际问题。再次,针对学生外语基础的参差不齐,可以有侧重的对原版教材选择使用,诸如基本原理、基础性概念和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花较多时间,仔细讲解,让每一个学生透彻了解,而对理论的深入阐述和较深层次的知识点则可以引导有能力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继续阅读,教师做好解释工作。
授课语言的使用,我们认为在总量上,外语的使用量不宜低于50%,可以先少后多,逐渐加大分量,同时注重对两种语言的交叉使用,特别是学科的难点如一些概念、原理要确保解析清楚,可以先做出相应的汉语注释,再用英语借助板书精确讲述。此外,课前给学生提供专业词汇英汉解释,课堂上对于一些长句、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进行重点分析释疑,在回答问题、作业完成以及考试方式上也尽可能地采用英语形式完成。
4.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 篇四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年龄()
A.22—26岁B.27—31岁C.32—36岁
D.37—41岁E.42岁以上
2.您的教龄()
A.5年以下B.5—10年C.11—20年D.20年以上
3.您的职称是()
A.中学初级B.中学一级C.中学高级D.其他
4.您任教的学科是:
二、教学基本情况
5.您是否对新大纲(考纲)、教材进行研读?
A.经常B.一般C.很少D.从不
6.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A.学生不适应B.家长不理解C.学校不支持
D.同事沟通少E.评价体系滞后F.缺乏资源支持
7.课改至今,您觉得自己在教学中最欠缺哪方面的资讯?()
A.专家的亲临指导B.外出学习的机会C.同事之间的探讨
D.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培训与研讨E.媒体杂志的资讯
8.您感觉自己最需要()
A.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B.参加教材通研
C.学习新的教育技术D.拓宽和加深学科知识
9.您认为影响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不敢改,怕影响教学质量B.不敢改,怕驾驭不了学生和课堂
C.不敢改,怕影响教学进度D.不愿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丢弃
10.您感觉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是否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A.是B.否C.差不多D.没比较过
11.您认为当前在课堂上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力度()
A.非常有必要,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B.没有必要
C.很难说效果会怎样D.这样太浪费课堂时间
12.您现行的授课方式方法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的程度怎样?
A.很好B.一般C.很少结合D.从不
13.在教学中您经常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吗?
A.经常B.一般C.很少结合D.从不
14.要顺利完成高中新课程,您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5.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 篇五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为了深入了解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我们进行本次问卷调查,问卷采取匿名形式,请你按照客观情况和真实想法如实回答。衷心感谢你对本次问卷调查的大力支持!
1、你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单选
A非常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C不太感兴趣D反感
2、你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单选
A非常有帮助B有一定帮助C帮助不大D没有帮助
3、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你通常的表现是()单选
A认真听课B学习其它课程C看课外书D玩手机、聊天、睡觉
4、你认为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最大问题是()单选
A教学方法问题B教学内容问题C社会环境问题D教学态度问题E其它
5、你愿意学习这门课的原因在于()可多选
A课程的授课内容B课程的考核方式C教师的授课水平与方式
D该课程对自己的成长成才有帮助
6、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你是否有收获()单选
A收获很大B还可以,有一定效果C基本没有D根本没有任何收获,纯粹浪费时间
7、你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式是否满意()单选
A非常满意B满意C比较满意D不满意
8、对你帮助最大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单选
A社会调查B好人好事C辩论赛D案例论文E演讲F给父母写的感恩信 G其他
9、实践教学提高了你()可多选
A使用办公软件的能力B沟通能力C团队协作能力D组织能力E文字写作能力F认知社会能力
(如有遗漏,请补充)
10、实践教学方式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启发你的思考()单选
A非常同意B同意C没感觉D不同意
11、您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怎样?()单选
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好E非常差F不知道,没想过
12、你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单选
A理论讲授式 B参与互动式C情景模拟式 D辩论式E研究式 F体验式 G其他
13、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你在哪些方面的认识和行为得到了提高?()可多选
A独立生活意识B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C法律思维意识D心理健康 E责任感和使命感 F爱国主义G诚信意识和行为H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I 其他
14、你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哪种教学和考试方式更好?()单选
A传统方式B现在这种方式C其他
6.课程实施 问卷调查 篇六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们是河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为了了解目前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实施情况,我们设计了此次问卷调查。您的答案和意见对于我们的调查结果至关重要,问卷采取匿名填写,我们将以严谨的态度对您的问卷严格保密,只在调查范围内作统计和建议依据使用。请您认真填写问卷,感谢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在正式问卷调查之前,请您先填写一下个人基本信息情况,请您回答下面1-6题。1.您的学校为()A.示范性高中 B.省一级学校 C.市一级学校 D.普通学校 2.您的学历为()A.博士 B.硕士 C.本科 D.大专 3.您的性别为()A.男 B.女
4.您的职称为()A.中学正高级 B.中学高级 C.中学一级 D.中学二级以下 5.您的年龄为()A.30岁以下 B.31-40岁 C.41-50岁 D.51岁以上 6.您的教龄为()A.5年以下 B.6-10年 C.11-20年 D.21年以上 7.您任教的学科()A.语文 B.数学 C.英语 D.物理 E.化学 F.生物 G.政治 H.历史 I.地理 J.其他
8.您所教学科每周每班有多少课时?()A.1-2节 B.3-4节 C.5-6节 D.6节以上
下面开始正式的问卷调查,请您回答1-30题。1.您所在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是()A.开发的课程已经进入课堂 B.已经选定课题,很快能完成初稿 C.正在努力,但还没选定课题 D.觉得有较大困难,不计划参与 2.您知道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吗()A.知道 B.大概知道 C.仅仅知道一小部分 D.不知道
3.我们当前开设的校本课程偏向于哪一类?()A政史地文化类 B实验探究类 C社会活动实践类 D没开设校本课程
4.你校是否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规划(计划)?()
A.有并且在规划指导下逐步实施
B.有,但对具体开发没多大作
C.没有
D.都没有
5.您所在的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的具体开发者主要有哪些?(可以多选)(A.校长
B.学校骨干教师
C.全体教师
D.部分教师
E.全体学生
F.部分学生
G部分家长
6.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时作了哪些工作?(可以多选)
()A.依据(分析)办学理念
B.根据(分析)学生需求 C.根据(分析)资源条件
D.学校制定相关文件
E.学校(教师)制定开发方案(计划、刚要)
F.聘请有关专家论证、指导
G.其他:)7.您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取哪种方式?()
A.教师自主开发
B.学校指定人员开发
C.教研组集体开发
D.备课组集体开发
8.您校要开发校本课程,在选材和设计上,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A.按学生兴趣选材,这样才能真正的落实“各谐校园、快乐课堂”
B.按自己的想法与特长选材,教师意愿与能力是重要因素,这样才能真正的把课程开设好。C.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强化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必修性学习(如多读多背)。D.关注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突出学校整体特色,强化必修性学习9.你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利用的校内资源主要有()【可多选】 A.图书馆
B.校园文化
C.校园物质环境
D.教师资源
10.你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利用的校外资源主要有()【可多选】
A.图书馆
B.网络资源
C.社区资源
D.社区各行业人士
E.乡土自然生态
F.乡土文化生态
G.其他
11.您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中主要困难有:()【可多选】 A.缺少课程资源 B.教师缺少时间 C.缺乏专业指导 D.家长不接受 E.缺少经费 F.校领导不支持 G.其他
12.您认为现阶段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有()【可多选】 A.缺少课程资源 B.学校领导不重视 C.学生缺乏兴趣 D.家长不接受 E.缺少经费
F.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 G.其他
13.您认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可多选】 A.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B.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C.获得学校领导的支持 D.获得家长和社区的支持 E.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 F.其他
14.您认为校本课程的开设()A.非常有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较有意义,有利于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C.可有可无
D.没有必要,必将减低我校教学质量,不利于我校的发展 15.您认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最主要的需要是()【可多选】 A.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 B.人际合作能力 C.丰富的课程资源 D.有充分的的自主权 E.其他
16.您认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可多选】 A.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B.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C.获得学校领导的支持 D.获得家长和社区的支持 E.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
17.如果要开发,您认为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侧重()A.学生需要 B.反映学校特色 C.家长需要 D.学校需要
18.您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而言()【可多选】 A.能够发展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B.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C.不利于学生的升学考试 D.其他
19.你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工作负担情况()A.加重了,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有点反感 B.加重了,但是做自己受好的事情很享受 C.有所减轻,促进了学科教学 D.没有变化
20.您对校本课程开发所持有的的态度是()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21.您校本课设置的方式应该是()A.必修课 B.选修课
C.必修选修相结合 D.其它 22.若有校本课程,您希望校本课程开发是否纳入到学校整体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并进行统一管理?()A.是 B.不是 C.不知道
23.您校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是采用何种形式?()
A.采取文本化的考试 B.采用活动形式的展示
C.作为素质的提升,不需要也无法进行有形的评价 24.您认为课程与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作用是()A.作用很大,能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的 B.有作用,能区分重难点,衡量学生成绩 C.作用不大,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去研究 D.没有作用,就是个建议
25.当您在备课的时候,您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处理方式经常是()A.平时教案不写教学目标 B.来自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C.借鉴他人设置好的课程目标
D.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情自己设计教学目标
26.您认为讲课前是否有必要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A.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无所谓
27.您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施是()A.分解逐一达成 B.只顾知识技能 C.分解平均达成 D.整体实施达成
28.您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情况是()A.一直设计 B.经常设计 C.偶尔设计 D.基本上不设计
29.您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时包括()【可多选】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以上三种都没有
30.在每门课的教学目标中,三维目标的的达成度如何?()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不好
31.在平时教学中,比较重视哪一项教学目标的达成?()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2.你学过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吗?()A.认真学过 B.粗略看过
C.培训时听过但自己没学过 D.没有课程标准学习
33.关于课程标准,您采取的态度是()A.依个人能力执行
B.严格执行
C.以其为指导积极建设
D.领会要义并超越
34.您认为在准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时候,前期准备应该包括(【可多选】)A.备教材 B.备学生 C.备教法 D.备练习
35.据您所知,您所在学校比较注重的教育内容有()【可多选】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36.您认为选择课程内容时,需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可多选】
A.内容的有效性和基础性 B.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 C.广度和深度的平衡
D.适应学生的适应性、兴趣和需要
37.你校教师认为国家教科书上的题材在教学时能否进行更换、调整或删减?()
A.都可以
B.大部可以
C.少部分可以
D.都不可以
38.你校教师教学时对教材上的内容是否进行二度开发?(补充、更换题材、增减内容等)()
A.没有教师进行二度开发
B.少量教师对题材进行二度开发
C.多数教师都要进行二度开发
D.所有教师都都要进行二度开发
39.您所教的课程内容情况?()【可多选】
A.偏难 B.内容偏多 C.内容偏旧
D.课程内容相对科学合理
40.课程内容的组织更多的是参考哪些因素?()【可多选】
A.教学目标 B.学生情况 C.教师自身情况 D.教科书
41.据您了解,您所在学校对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A.研究并执行 B.仅仅读过
C.知道这个文件,但是没有看过 D.一无所知
42.您在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情况是()
A.从不开发、应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B.偶尔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应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C.经常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应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43.你校在学科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了哪些活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A.对教师进行学科新课程的校本培训 B.按计划定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C.支持教师参加省、市、县有关的学科教研活动或培训活动 D.请专家来校进行学科新课程的教学指导 E.鼓励教师在职进修
44.现如今的教育,核心素养成为主流,您是否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中?(A.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根据学生差异和特点自觉落实到课程中 B.有时偶尔会落实到课程中 C.关注一点点,但没落实到课程中 D.没有研究过核心素养,不清楚如何落实
45.您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课程计划的认识是()
A.非常认同)【可多选】)
B.基本认同 C.不大认同 D.不认同
46.在课程计划中,您最关注哪方面?()A.传授知识的科学性 B.教学容易进行 C.学生容易接受 D.考试大纲要求
47.您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课程结构的认识是()
A.非常认同 B.基本认同 C.不大认同 D.不认同
48.学校是否给每位教师配发一份课程标准()
A.是 B.否
49.综合实践课在课程计划中的课时安排是否合理()A.是 B.否 C.不确定
50.课程结构是否符合三项基本原则即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A.是 B.否 C.不确定
51.学校是否开设综合实践课程?()A.开设 B.没有
52.综合实践课程以什么形式开展?()A.课堂组织形式 B.研究性学习活动 C.社区服务 D.劳动与技术教育
53.学校是否开设了选修课程()A.是 B.否
如果17题选A,请回答18题;如果17题选B,请直接回答19题。54.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占据整个课时的比例约为()
A.5%以下 B.5%-10% C.10%-15% D.15%-20% 55.您所任学科,大概多久开展一次学科教研活动()
A.每天都有 B.一周一次 C.一月一次 D.半学期一次
56.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可多选】
A.学习文件 B.集体备课 C.教学反思 D.研究课题 E.其他
57.您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可多选】
A.讲授式 B.讨论式 C.探究式 D.实验式 E.自学式 F.其他
58.您是否参加过教师在职培训()
A.经常参加 B.有时参加 C.偶尔参加 D.从未参加
59.您是否会撰写教学反思日记()
A.经常写 B.有时会写 C.偶尔写一下 D.从未写过
60.贵校是否有针对学校课程评价的实施方案()
A.是 B.否
如果24题选A,请回答25-30题;如果24题选B,请结束作答。61.贵校评价学校课程的目的是()A.为了选拔本校的优秀学校课程
B.为了有效反馈学校课程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促进其发展 C.为了监控与教学进度的检查,了解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D.其他
62.贵校在评价学校课程时,评价主体是()【可多选】 A.上级教育管理部门 B.校长 C.评价小组 D.校外专家 E.教师集体 F.学生 H.其他
63.贵校在评价学校课程时,评价对象是()【可多选】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校外引进课程
64.贵校在评价学校课程时,依据评价作用而言,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可多选】 A.诊断性评价(侧重发现问题、调研现状)
B.形成性评价(侧重过程性监控与进度检查,了解阶段性目标达成成果)C.终结性评价(侧重目标达成结果的评价)65.贵校是否公布学校课程的评价结果()A.班子内公布 B.面向全体教职员公布 C.不公布
66.您认为现行的课程评价措施是否有效()A.非常有效 B.比较有效 C.不太有效 D.没有效果
67.您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是()A.综合排名
B.依据一定的分数线来界定 C.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多次评价 D.仅依靠学校安排的测试 E.学生之间互评 F.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G.其他_ _ 68.在学生的评价结果中,最重视那部分人群()A.成绩顶尖
B.平均分附近的学生 C.后进生 D.平等对待
69.您如何利用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结果?()【可多选】 A.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式 B.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课程内容 C.根据评价结果辅导学生学习D.没有任何改变
70.在评价过程中您最关注哪一方面的评价结果?()【可多选】 A.学生的学习成绩 B.学生的综合排名 C.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动 D.学生综合排名的变动 E.学生综合能力的增长
7.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 篇七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成本会计》是会计类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同时由于本课程涉及到费用分配方法众多、计算量较大,学生学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关于如何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以往的研究多是从教师角度分析,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学生这门课程学习的真实状况怎样?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精心设计了“关于《成本会计》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在笔者所带的班级进行发放,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当前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力求为更好的进行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1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和发放情况
本次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笔者通过该平台发布了“关于《成本会计》课程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徽商职业学院会计系2014级会计专业部分班级、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和审计专业共5个班级的学生,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97份。本次问卷共设计26个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是用于确定学生所属专业、性别和高中时的文理科情况;后面的23个问题围绕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要性认识及学习的主动性、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任课教师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喜欢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课程考核等方面来设计问卷。
本次回收问卷学生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及学习的主动性
(1)你觉得是否有必要开设《成本会计》这门课程?选择有必要(A)有159人,占80.71%;选择说不清(B)有36人,占18.27%;选择没必要(C)有2人,仅占1.02%。
(2)你觉得《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对今后的实际工作有用吗?选择很有用(A)有69人;选择基本有用(B)有59人;选择可能有用(C)有68人;选择基本没用(D)仅1人。
(3)你每周花在《成本会计》课程上的自习时间有多少?选择6小时以上(A)有6人,仅占3.05%;选择3—6小时(B)有53人,占26.9%;有106人选择1—3小时(C),占53.81%;选择几乎不看(D)有32人,占16.24%。
(4)你课外是否主动预习、复习教材内容?关于这个问题,仅有20人(10.15%)选择经常;有105人(53.3%)选择较少;选择很少的有62人,占31.47%;选择从不的有10人,占5.08%。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学生普遍比较重视本门课程,觉得《成本会计》课程对今后的实际工作会有用;但是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投入到本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并不很多。
2.2 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回答“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对《成本会计》课程感兴趣吗?”问题时:选择感兴趣的有64人,占32.49%;选择一般的有123人,占62.44%;有10人选择不感兴趣,占5.08%。
以上结果说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不错的。在填写对本门课程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的理由时,很多同学表示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是由于任课教师教学认真负责、教学效果好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以后的实际工作有一定帮助;明确表示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同学多是因为《成本会计》涉及到的计算多,课程枯燥、不易理解。
2.3 对任课教师及其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回答“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是否保持精神饱满,仪表端庄,声音洪亮?”﹑“任课教师在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方面做得怎样?”﹑“任课教师专业知识方面如何?”这三个问题时:选择非常好的比重依次为79.7%,73.6%,75.13%,没有学生选择差。
你认为任课教师的授课效果如何?该问题的结果见表3。
以上结果反映出:学生对任课教师及其课堂教学效果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
2.4 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偏好
在回答“你认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适合的授课方式是什么?”问题时:在给出的三个选项———板书教学(A)﹑多媒体教学(B)﹑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C)中,选择“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的有168人,占85.28%。
在回答“你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哪些问题时?”在给出的若干个选项中,“得票率”最高的前两个选项分别是:“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未联系实际”(43.65%)﹑“缺乏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32.99%)。
通过以上问题的答案,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门课程的教学应采取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中应增加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案例和实训环节。
2.5 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分析
在问卷中,就:你认为本门课程最容易和最难的章节?问卷反映出的最容易的三个章节排序为:成本会计概述﹑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问卷反映出的最难的三个章节排序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这个结果与笔者的预想基本一致: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涉及到“成本还原”的内容,学生普遍感觉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而品种法是前面所有基础内容核算程序的汇总,前面学的不扎实会直接影响到对品种法的理解,因此学生觉得品种法难度也较大;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较多,同时对于比较重要的约当产量法初始接触不容易掌握,因此学生认为这部分内容也较难。
2.6 对课程考核方式的分析
在课程考核方面,绝大多数同学(92.9%)对当前的考核方式是满意的。认为当前的考核方式主要存在的不足排序分别是:不能全面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51.78%)﹑考核形式单一,缺少灵活性(49.24%)﹑过于依赖卷面成绩(43.65%)﹑未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41.12%)。
3 优化《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建议
基于对我系学生问卷结果的分析,为了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质量,给出如下建议。
3.1 任课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
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和喜好,问卷调查的结果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爱岗敬业﹑教学上认真负责﹑诲人不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尤其是要提高实践能力,不光讲授基本理论,还要增加实训的练习,使理论与成本核算实践紧密结合,更好胜任《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
3.2 要进一步创新、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宜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成本会计中涉及大量数据、表格,尤其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些表格和数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因此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图文并茂,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更好的展示表格和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能更系统的讲解成本核算的整体流程,更能将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等问题搬进课堂。但本课程同时又涉及大量运算,如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约当产量比例法等内容,如果这些计算性内容也全部用多媒体教学而不通过板书演示,不利于学生对这些计算方法本质的掌握。因此我们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应采取“板书+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2)增加实训案例,强化实践教学。成本会计属于应用性课程,在教学中应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通过实训案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适应将来的工作。
(3)善于提炼各种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纵观整个《成本会计》教材,基础内容都是在讲述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包括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每一种费用的分配又有多种方法,每种分配方法下都有相应的计算公式,若不提炼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共性,学生会学得很吃力。笔者在讲述各种费用具体的分配方法前,补充了费用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即“万能公式”———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各分配对象分配标准额总和。类似的费用分配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基本公式处理,只不过具体看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配,通过这样的提炼可以避免死记书中许多繁琐的计算公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现行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更加侧重学生期末卷面成绩的比重,不太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建议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同时在平时考核中更加侧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实训成绩,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真正做到考核评价伴随学生学习全过程而不仅是最后一次期末考试。
4 结束语
本文在对我系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给出了优化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建议。教无定法,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易玉珏.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20-22.
[2]宋风长.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1):134-135.
8.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 篇八
【摘 要】通过对我校大学化学课程问卷调查,分析我校化学课程的现状以及影响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主要因素,提出课程优化整合的方案。
【关键词】农林院校 大学化学 问卷调查
大学化学课程在我农林院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涉及几乎所有的农林专业范围,如园艺、设施、园林、食工、农学、植科、植保、动医等各个专业,是学生今后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真正实现我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对我校已学过这门课程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听取反馈意见,以便找出影响我校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已学过这门课程的在校2011级(大三)和2012级(大二)学生共计270人。调查采取不记名问卷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共发出问卷270份,收252份,回收率为93.33%。
二、对大学化学课程的认识和态度调查
1. 你认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否有着重要的意义?A:是 B:否
2. 你是否关注化学前沿相关的知识?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3.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关注过化学与食品安全、环保等相关的新闻或常识?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4. 你对化学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A:是 B:一般 C:没有
5. 若是有机会参加化学类竞赛,你希望参加哪一方面的?
A:化学基础知识竞赛 B:实验技能操作类竞赛 C:科研创新类竞赛 D:课外拓展类竞赛(趣味实验、生活小发明等) E:其他
6. 除了教材外,你是否经常阅读一些和化学有关的课外书?A:经常 B:偶尔 C:从不
7. 化学学习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部分是?(7-11选项相同)
A:基本概念理论 B:化学计算 C:元素化合物 D:有机化学 E:化学实验 F:化学前沿
8. 你认为化学课程内容重点应该放在?
9. 你认为化学课程内容难点是?
10. 认为化学课程内容与你专业联系紧密的是?
11. 与你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是?
12. 你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怎样?
A:喜欢且想尝试 B:喜欢但害怕操作 C:一般但不至于反感 D:不喜欢且害怕受伤
13. 对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你会?
A: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 B: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C:等待老师的解释
14. 以下的学习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A:靠老师的传播 B:自学 C: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 D:小组学习
15. 您目前对于化学学科的态度是
A:很有发展前途 B:非常普通 C:专业性很强 D:危险性很高
三、结果分析
问题l中有86.11%(217人)的学生认为认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化学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知识。
问题2中接近80%(199人)的学生很少或者根本不关注化学前沿相关的知识,更有甚者(14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化学前沿,因此在课堂上适当添加前沿的相关内容,如每年的化学诺贝尔奖、现行的化学热点、焦点等等。
几乎每天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在报道食品安全、环保等相关的新闻或常识,但是问题3中只有28.17%(71人)的学生经常关注,多数对之不闻不问,这就充分说明食品安全、环境等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
问题4仅有17.46%(44人)的学生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多数一般(153人)或者没兴趣(55人)。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人员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问题5结果显示同学们比较喜欢实验技能操作类竞赛(187人),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问题6超过85%以上的学生只是偶尔(152人)或者根本没有接触到(64人)有关化学的课外书,这也许是对化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课程中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7至11的调查结果分布比较均衡,但是普遍显示课程的难点重点在化学计算,而此块内容与其专业联系并不是特别的紧密。这就说明在学习这块内容时,我们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例题,讲精讲透即可,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化学计算上。例如,在学习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这四大平衡,对其重点进行归纳,实质就一个问题——平衡常数。
问题12仅有6.1%(15人)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是不喜欢且害怕受伤,102人喜欢并想尝试,47人喜欢但害怕操作,88人一般但不至于反感。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通过实验课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适当加大实验学时。
问题13当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有17.46%(44人)的学生只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解答,多数同学喜欢通过相互讨论或者询问(148人)来解决,这说明相对理论知识来讲,学生更喜欢实验课程。
问题14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56人选择靠老师的传播,84人选择自学,81人选择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31人选择小组学习,这就说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实施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分组讨论、辩论、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讲解等。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又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问题15中53.17%(134人)的学生认为化学是一门非常普通的科学。学生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可能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没有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endprint
四、对策
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剔除大部分专业普遍反映的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一些内容,选择部分教学内容作为各专业的共性基础化学。此外,与各相关学院、各专业相结合设置专业特色内容。如:食品工程专业应加强食品安全、仪器分析的学习,园艺、农学、植保、植科专业应加强环境化学、土壤分析的学习,畜牧兽医则应加强生物化学相关知识,其他相关专业加强绿色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营养、化学与健康等的学习,从而形成特色教学体系。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时补充相应的扩展内容,同时注重平、高起点,注重反映化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2. 教学内容模块化
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从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的高度来构架高校大学化学教学体系和框定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出发,以工程技术的观点来组织教学。删除了那些陈旧的或能够被新理论所涵盖的内容,增添与专业技术和社会热点有关的内容,将课程按“模块”构造,“把知识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第一模块: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二模块:物质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第三模块:化学与人类、社会:化学与食品营养、环境与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这三模块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灵活选择教学模块,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需要。
3. 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思维活跃,观念开放,他们不满足于书本上已有知识的讲授,厌倦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多向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适当穿插化学史教育,体现化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些在薛定谔、海森堡、玻尔、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伟人在学术上孜孜追求的故事,消除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无论是讲授有关章节,还是介绍课外知识,教师都要采取各种办法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对科学结论获取过程的科学思想的分析和阐述。可以布置一些科技小论文题目,让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能激发化学专业学生朝成为优秀化工人才的欲望,也会促使《大学化学》受到非化学专业学生的重视和欢迎。
5. 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化学是完全凭借实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首先,要对原来的教材内容进行精简、更新,将陈旧的、实用性较差的内容精简掉,适当增加现代社会需要的、体现现代化学思想和方法的先进的实验内容,增加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实验内容。其次,增加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内容。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只是机械地照做,没有新奇感。因此,我们可以在保证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内容,将实验教学内容。还可以将科研成果及学科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科学品质。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感染、抗癌、防癌、抗过敏、抗炎等而成为研究的热门,因此我们可以增加天然物中黄酮的提取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立足专业背景,增加专业性强的一些实验项目。如:食品检验专业可以增设蛋白质检验试验,园艺、农学专业增加土壤成分分析等等。
6. 编写学习指导书
该学习指导依据大学化学教材设立章节,各章分设:知识点归纳、典型题剖析、拓展题解析、综合能力自测题等栏目,同时附有“大学化学”教材中部分难度大的习题与解答。通过配套《大学化学学习指导》中知识点的归纳和思考题、习题的训练,引导大学一年级学生入门新课程的学习,并将课程要点融会贯通,力求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春英, 李丽,冯锡兰. 大学化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优势[J]. 高等理科教育,2009(6):136-138.
[2]李丽, 李汝奕,冯锡兰,等. 大学化学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增刊): 60.
[3]蔡孝凡. 对高职院校《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广州化工, 2007, 35(2):67-68.
【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推荐阅读: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11-07
智能机器人社团课程教学问卷调查10-15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情况调查问卷11-01
教学评价调查问卷09-16
高中化学教学调查问卷07-15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09-15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调查问卷10-29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07-01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07-15
试论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