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

2024-08-21

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精选8篇)

1.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 篇一

形势政策作业:

结合自己找工作的经历,谈谈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少于200字)

随着大四毕业将近,各大学校校园招聘已逐步展开。结合自身的几次应聘经历,我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供过于求;随着统招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的人数逐步增多,学生的就业人数远大与市场需求,无形中增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工作经验限制;许多岗位的招聘条件都有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限制,或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这对于初出大学校门毫无正式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是一大无法跨过的铁门,往往也因此错过好的就业机会。

三、自身条件;就目前接触的校园招聘看,自身的硬性条件也限制着就业问题,如许多城市岗位都要求外语四六级才能报考,有的直接只招聘211类院校的毕业生。

综上,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市场问题、专业问题、自身条件等各种原因形成。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结合形成的原因分析:归咎于一点,皆是自身条件不够硬才达不到企业市场岗位的需求。毕业生们只有运用好在大学的四年时间,努力学生,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适应社会,如:多参加校园内外活动等。建议学校提高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掌握到实际生活岗位的需求,这将对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大大的帮助。

2.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 篇二

(一)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

1999年,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拉开了高校扩大招生的序幕,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教育部统计, 200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280万, 2007年突破了480万大关, 三年就增长了200万, 今后还会继续增长。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 而社会对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或与往年持平, 这种供与需的递增速度不匹配, 必然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 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 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毕业生所学的专业, 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 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如:金融学、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等热门专业一直热到毕业生数量远远大于需求数量。学校招生生源状况与地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 相当一批毕业生工作不愿远离家乡, 特别是大城市来的毕业生表现更为突出, 这也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

(三) 毕业生家庭的影响

虽然, 毕业生经过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很多方面已经成熟, 但在面对就业新情况时仍然有慌乱无措的表现, 转而依靠家庭的帮助。大部分家长都能积极指导帮助学生就业, 但仍有一部分家长虽然出于爱护孩子的角度, 却做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决定, 不鼓励孩子积极就业, 造成学生虚度时光, 错过就业机会, 这也是造成毕业生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

(四) 过高的就业期望与岗位现实情况的矛盾

良好的城市环境、成熟的企业文化、增长的收入空间等因素构成了较高的就业期望, 而这样的期望, 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实现, 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 这些方面就不适合他们。因此, 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客观要求过高,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一) 政府制定相应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并贯彻实行

从社会上来讲, 政府应建立大学毕业生到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建功立业的长效鼓励政策, 应推动大学毕业生创业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看, 真正能使得毕业生进入农村领域, 更多地要通过支持其创业来实现。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创业大有作为, 关键是国家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构建政府扶持、社会资助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工作体系和服务平台, 拓宽大学生就业的渠道。同时, 发挥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能力, 不仅可以创造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机会, 同时, 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并将成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 学校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1. 坚持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和谐。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按需培养人才, 使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和谐一致。所以, 各高校要加强市场调研, 进行科学预测, 提高就业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坚持厚基础、宽领域的质量观, 强化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 使学校稳步发展。

2. 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

首先, 高校应该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 使其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还应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针对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科学研究, 开展校际、校地联合, 交流经验,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其次, 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加强对大学生的全程就业教育, 强化实践教学的训练。高校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 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广开信息渠道, 注重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反馈, 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 帮助毕业生及时、迅速地抢占就业市场。

3. 推行全新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

首先, 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 形成浓厚的就业指导氛围。网络、广播、报刊都是利用率较高的资源, 应当充分利用, 逐步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的良好互动, 实现学生个体形成与社会市场需求的持续互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保持与时俱进的动力, 学生个体有持续进行学业规划的压力。其次, 注意发挥辅导员的特殊作用, 完成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主要是更加具体、细致地研究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传统市场、市场变化等因素, 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是持续在整个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阶段的内容, 可以有所侧重, 同时他们所采取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但主要以保证实际效果为检验标准。再次, 充分发挥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力量, 更好地实现学生对社会、市场的客观认识。兼职教师在分析全国性就业市场和区域性就业市场, 以及具体学校, 专业就业市场的基础上, 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活动, 这类活动能够在一个比较普遍的意义上基本解决学校认识社会, 认识市场的问题, 不断调整个体奋斗目标, 最终实现充分就业。

(三) 家庭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中的职责

首先, 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 注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 并能及时给予指导, 使孩子少走弯路, 更快成长。其次, 督促孩子毕业后就业。越早走向社会, 成熟得越快, 孩子才能体会父母的用心, 更快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有的家长觉得, 现在大学生工资这么低, 家里又不缺他挣钱, 工作不工作无所谓。其实不是钱的问题, 这关系着一个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有的家长觉得不用着急, 现在就业这么难, 什么时候找着再说, 可是毕业生年年都在增加, 今年就不了业, 明年就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群体, 一样面临困难。再次, 不要强求学生绝对专业对口就业。常言道“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只要学生喜欢, 只要学生肯努力, 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 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最后, 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才的流动越来越普遍, 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整个社会充满了竞争, 现在没有一包到底的“铁饭碗”, 单位都实行合同制。毕业生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四) 大学毕业生要提高就业能力

1. 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 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个人可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 可以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可以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通过自我评估, 知道自己的优缺点。通过反思和学习, 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 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 定准一个方向, 探寻切实可行的措施, 发挥个人的专长, 开发自己的潜能, 克服困难阻力, 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 从而期望获得成功。

2. 降低就业期望, 培养积极心态。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好高骛远, 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而缺乏自信, 确立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择业期望值。据《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的调查显示, “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 大学生与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 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 在就业竞争中胜出, 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 认为更多地应该从认知上解决。因而,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心态, 愿意从基层做起, 脚踏实地, 一定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掌握和熟悉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是毕业生就业的准则, 国家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相继出台多项措施, 毕业生的政策环境宽松, 建议毕业生一定要吃透各种优惠政策。一般要熟悉的是国家及各省的就业方针、政策, 还有学院具体的就业政策、规定, 还要熟悉所要就业地区的接收政策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本贤.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 .

[2]金叶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2) .

[3]刘宇霞.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4) .

3.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 篇三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本文从市场就业环境、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高校扩招学生涌入就业市场后,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感到了就业形式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其原因及其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

(1)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据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将超过600万。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势必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2.从高校来看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2)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从用人单位看

(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从毕业生来看

(1)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落后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大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位。

(2)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适应性不强。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就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4.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参考文献:

[1]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4).

[2]张颖: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2004(6).

4.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 篇四

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一直积极努力地致力于研究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新的一年开始了,又将有一批新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面对就业压力、城市生活消费成本的逐渐增高以及自身就业技能和社会市场需求的脱轨等主客观因素,大学生们正逐渐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1世纪的一个大趋势是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走这条路,不仅解决了毕业以后的生活费用,也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面对迅速发展的市场,我们应当鼓励大学生抓住最好的时机,根据情况在没毕业以前就先动起来,先学起来,先赚起来。毕业以后才能够更好地踏入社会这个更大的学校!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等问题,我们特刊发特约作者的相关文章,供参考。

主持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自主创业一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各位对就业难、创业难有什么看法?具体怎么解决?

见解一:“创业”——“危”与“机”并存

周贵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各级政府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空前重视,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远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在国家出台的众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中,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举措尤为引人注目,抓住重点,切中时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长期以来,讲到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都说不到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个百分点”,低是不争的事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极小,所以空间和潜力就非常大,这是辩证的,可以用“广阔天地”来描述。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流向:考取公务员进入党政机关的占1%,考入事业单位的占10%,其中3/4到教育和医疗单位,60%到县及县以下;进国有企业的占7%;考研和出国留学的占10%;自主创业的则不到1个百分点;7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各类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性岗位和灵活就业。

我国高校毕业生多年形成的这种就业走向和基本定式,不是哪个文件或哪一级党委、政府规定的,而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律使然,在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和看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巨大空间。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金融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权宜之计,更是一条破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条长远之计和重要途径。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率之低,当然是有原因的。一是缺少创业资本。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还不富裕,大学生基本上是没有资本来源的“穷”学生。创业资本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制约瓶颈。二是普遍没有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教育一般摆在大学高年级甚至在毕业阶段,大多滞留于竞赛式的纸上谈兵,迄今没有一本指定的规范教材或课件,没有形成一门系统的课程并进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开展创业教育。在大学生中,极少数的学生即便家长或家族可以为之提供创业资本,学生也不一定愿意去自主创业,从项目选择到创业过程,都缺乏必要的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毕竟,自主创业是有风险的。三是缺乏创业扶持机制。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成活率”不高,成功的范式更少,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披露,在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中,赢利的仅占17%,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举措,尽管促进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如“小额5万元以下担保贷款”,上限5万元加上按政策规定由学生自筹匹配的30%即6.5万元能做什么?意味着其创业起点会很低,可能就是一个“地摊”水平;本身就无资本又何来担保?创业项目本身能不能作为担保?小额是否过“小”,程序是否过“繁”等等。尽管大学生自主创业系统的扶持和服务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毕竟开篇破题有了一个起始。所谓危机,往往是有“危”也有“机”,审时度势,勇敢面对,积极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普遍而积极的就业心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高校正在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和热议,在就业的多项选择中,“自主创业”这一选项将会吸引更多学子的目光,但它需要扶持,需要激情,更需要有准备的头脑!

见解二:转变择业观念

胡宗秀:人才流向与分布的不均衡,一方面表现为基层人才匮乏与都市人才浪费并存。另一方面,相当多的毕

为什么这些高校毕业生宁肯固守城市,做“都市漂族”也不愿回到家乡,更不愿下到基层呢?作为千百万农村娃中的“翘楚”,10年寒窗,一路拼搏,图的是什么?的确,城市有着更多的优越性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基层相比,它具有更多的诱惑力。觉得城里有前途,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发展的根本在于个人的能力与本领,基层也有更多的机会长才干、添能力,更能锻炼人,培养人。

个人认为,大学毕业要调整心态,转变择业观念。如果不从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出发去选择适合的岗位,难免在择业时显得茫然失措。同时,人事、教育部门和高校都要进行理性引导,尤其要注重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优惠的政策扶持,并营造“下得去,留得住”的良好就业环境。鼓励、支持、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企业、到农村、到非公经济单位就业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如今,国家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支持他们自主创业,这也是个好机会,必须把握好这些机遇。“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条条大路通罗马”,就业的路千万条,在任何地方就业,干好了同样大有作为和出息。要“下得去、留得住”,关键在于自己。

见解三:做好“公共服务”

张传发: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各级政府都在想办法,有的还为此专门立法,且社会各界也做了不少工作;接下来,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在“公共服务”上狠下些功夫。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给大学生们提供各种具体信息,告诉他们政府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就业有哪些优惠政策,国家正鼓励大学生到哪些地方、哪些行业去工作;如果有的大学生想创业,有关部门应该告诉他们,哪些行业有多少人在这个领域投资,过剩生产能力已经是多少,哪些行业适宜大学生去创业,风险有多大,然后让大学生自己决策到底投不投资;哪些用人单位现在正缺什么样的人才等等,大学生们现在对这样的信息服务可以说“如饥似渴”。

个人建议,各地除了编印“大学生就业政策手册”,相关部门还应开通“大学生就业网站”和“大学生就业手机报”,并以这些“网站”、“手机报”作为大学生就业的“立交桥”,让政府、用人单位、大学生诸多方面通过这座“立交桥”交流就业信息而“互通有无”。多做些沟通工作,多做些服务工作。

见解四:提高大学生创业本领

张东阳: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创业计划竞赛在我国开展得正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大学生只注重自己能否获奖,进而获得保研、获得高额奖金等机会,而不考虑该计划是否能真正投放市场实现赢利,因而还呈现一种“应试创业”的倾向。

不少创业计划竞赛参赛者的初衷都是:自我锻炼、培养团队精神,却很少提到创业、提到融资。这固然与中国的资本市场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二级市场尚在酝酿中、融资相当困难等问题密切相关,但也与高等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中国的教育是管理型、封闭型的,实行的是不完全学分制,大部分学生不能提前或推迟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学生知识创新意识不足,普遍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在大学生创业的层次和领域上,我国大学生从事高科技领域的很少,不少是从事家教、办书店,甚至是卖肉、卖鸡蛋、收废品等服务行业。

引导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者本身的性格、学识水平、交际能力等基本素质外,社会各界也应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完备的创业教育、实践机制,营造“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的社会氛围,尽快打破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培养他们创业精神,给他们更多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创业本领。也就是说,要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相关制度进行创新。目前坚持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切实降低创业门槛,不断优化创业服务正在受到重视。而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及大学生创业的小额贷款额度也日益提高。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见解五: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赵光瑞: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百余名大学生畅谈心声时强调,政府一定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很高的社会成本,既有个人和家庭的很高投入,也有国家的大量投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无疑是一种极大浪费,不仅不符合个人利益,也同样不符合社会利益,从另一个方面讲,由于大学生相对具有更好的素质,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带来的财富效应和社会效应,一般也要大于其他人。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从发展角度看是必要的。

5.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 篇五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院校规模和生人数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大学教学质量偏低,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特别是2008年末2009年初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更为突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于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和退役军人等劳动力总量的增加,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等种种因素,中国面临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高峰,全社会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至于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客观的说,这是有失公允的。我认为,总体来说,有两个大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一、中国大学生处在中国社会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

中国经济在增长,为什么中国在GDP增长达到11%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个就业难的问题?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政治学教授苏黛瑞就中国大学生为什么过剩的问题发表评论说,中国经济的增长不能够创造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经济的结构也不适合吸收社会上的劳动力。其实质原因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是遵循着一个畸形的模式,中国GDP增长的50%依赖出口。国家和地方的硬件投资开发包括建桥,修路,建各种市政美容设施,修各地政府机关大楼,建各种工业旅游园区等形象工程也是GDP增长的主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00万一步步跃升到如今的610万。但在这些年间中国的GDP不过从10万亿增加到30万亿,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粗放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增长所吸收的劳动力大部份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工。

社会就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相关配套制度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尤其户籍制度的存在就限制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二、大学生对大学教育和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准备不足,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有人责怪现在的大学生学业不精,没有吃苦耐劳的训练,找工作还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客观地说,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原因不在孩子而在社会环境。社会是什么样的他们不知道。等到跨出大学校门才发现,社会的要求与孩子们长期所受的教育根本是两码事,人家要求的他不会,他们会的人家不需要。一项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发现,“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我们的经济发展没能及时为劳动力资源的升级换代提供足够空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要求存在差距。

先前的很多研究者都把责任推给大学生,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无论原因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大学生就业难是眼前不争的事实,作为对社会负责的高校应该探索教学改革,全社会都应该正视这一问题,不能一味的遮掩,回避,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还要进一步研究。目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加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使得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处于当前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自然要受到整个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更何况近几年来各大学一直在扩大招生,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过渡,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原因细分的话,我觉得有以下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一)社会大环境

1.经济的原因

(1)经济转型期的就业状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冲击充分就业的三大因素。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势必会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2)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会指向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但是大城市的吸收能力相对于试图留在大城市的毕业生的数量显然不足。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限制了就业机会的增加。2.社会的原因

(1)二元的社会结构。二元的社会结构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一定的错觉。中国约有2/3的农村人口,他们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城市之外,中国的大学生几乎都在城市就业。由此看来,中国的城市从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应该比计算的平均情况高约两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当然会有一定难度。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户口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在现实中,它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关于生源,户口的限制为大学生的自由就业设置了不低的门槛。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导致毕业生难以正常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目前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看,社保体系基本覆盖了城市人口,而农村人口几乎完全被排斥在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尽量避开农村也不是没有来由(二)高校的原因

1.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

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地影响了就业地点选择的均匀分布。调查表明,有约超过2/3的大学毕业生希望留在沿海的大城市就业,国外的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有约六成会选择在学校所在地寻找第一份工作,而我国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

2.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职业指导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也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目前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与专业设置方面仍没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高校仍沿袭计划经济的办学思路,重视招生,轻视就业,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职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也有待改进。(三)大学毕业生的原因

1.消极等待,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向用人单位主动地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赢得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的关系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2.过分看中职业稳定

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大部分毕业生将职业稳定绝对化,将其当做择业的惟一标准,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将任何具有风险的职业都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致使部分大学生的种种遗憾由此而生。

3.向往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就业行业和地区意向出现“偏好”,缺乏创业精神。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与西,南与北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倾向。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选择发达地区的占70.7%,愿意到落后地区的只有29.3%。在就业行业上,大学生们普遍向往已经“人满为患”的大企业和国家机关,而对容量大的服务业、基层、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领域不感兴趣。对于三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等行业形成就业偏好。这种心理势必会造成城市就业问题和人才分布格局的不合理。

4.过分重视自身的品牌,追求“门当户对”

在名牌高校里面,许多毕业生考虑自己出自名门,有着很响的品牌,在求职时也应该找一个像样的工作职位,这样才不至于掉价,因此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会执着地追求高工资或高知名度的单位,而对于一般的工作机会往往不屑一顾,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错失良机,最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社会可以做什么

1.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就业形势总是要受到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只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供给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机会。从政府角度讲就是要加强宏观调控:(1)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确保新增一定规模的就业机会。(2)调节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3)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多半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体制灵活,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人才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工作

大学毕业生作为高校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志。因此,高校要确立市场观念,强化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从“进原料”到“出产品”的全过程的工作,使“产销”对路,提高就业率。这需要:(1)加强市场调研,做好人才预测工作。(2)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强化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3)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根据市场的需求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产”目的是“销”,高校要有市场竞争意识,重视“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工作,这样才能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从而提高就业率。

3.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过程中,逐渐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将失业保险逐步扩大到包括所有企业类型以及自谋职业者,发展失业社会救助,为部分新增劳动力提供救助。建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保护毕业生的利益。(二)大学生们可以做什么

1.正视现实,调整心态,增强危机感和挫折消化能力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竞争就有失败,想要避免失败,就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增强自身在求职场上应对挫折的能力。尤其是在高校毕业生规模大幅度增加,用人单位要求提高,就业机会有限的情况下,没有危机感就没有主动适应竞争的进取心;没有应对挫折的能力,就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一蹶不振,失去自信。

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增值潜力

大学学习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掌握,更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综合素质的培育。大学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而不是一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专业不能设置过窄,大学生不能过分看重专业。在校学习期间,重要的是要学会适应环境,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的用人单位也是比较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就意味着较强的增值能力。

在综合素质的提高上,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生活在校园的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即将走向社会的求职者,更应该正确面对。要主动融入集体,适应校园内的正常交往,这也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3.不要在求职场上迷失自我,切忌自负和自卑

大学生要从“天之骄子”的虚幻身份中摆脱出来,准确定位自我。“天之骄子”的自信应建立在个人的才智上,而不是大学生的身份上。社会发展至今,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大学生只是一个普通群体而已。天才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而言,还是要调整好心态,放下架子,面对现实,寻求合理的起点才是明智之举。

对于有自卑心理的大学毕业生,则要说:请相信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勇敢地尝试,你就多了一个机会,不敢迈出第一步,你就没有机会走得更远。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形状,而是气球内有没有充满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在于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6.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 篇六

一是全面调查,认真落实。镇政府专门召开全镇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对返乡农民工从就业区域、行业分布、从业时间、年龄构成及劳动技能、返乡原因等方面摸底调查,进行全面登记

造册。2008年初至今,全镇共有外出务工人员5000余人,已有1700名农民工提前返乡。

二是开展集中培训,提高知识技能。镇劳动与社会保障所分期组织全镇返乡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便增强返乡农民工的职业转换能力、就业竞争力及维权意识。

三是大力联系岗位,积极引导就业。对在本地有求职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积极与当地企业联系,根据工作技能,及时吸纳他们就业。对有自主创业意愿的返乡民工,采取搭建平台、降低门槛、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从快从简办理有关手续的方式鼓励创业。

四是进行重点培养,纳入后备干部队伍。部分年轻返乡农民工长期在发达城市务工,文化水平高,思想观念新,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通过认真筛选,对这类人才及时纳入农村后备人才库。

7.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 篇七

一、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原因

1. 现行的大学毕业生择业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 缺乏保护女大学生择业权利的具体措施。

我国宪法虽然明确规定男女平等, 赋予女性和男性同等的权利、义务和地位, 这其中包括升学、择业和工作的权利, 但是随着择业制度的改革, 大学生择业逐步变成了一种市场行为, 用人单位有了很大的自主权, 而保护女大学生择业的具体措施和法规又尚未建立健全, 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也较为笼统, 缺乏相应的和具体的配套措施。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尖锐的供大于求的矛盾, 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 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可能。

2. 用人单位受利益驱使对女性大学生的歧视。

很多用人单位认为, 女性参加工作后就会面临着生育、哺乳等问题, 势必会影响到工作, 不仅如此, 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还必须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因此, 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 也必然导致女大学生就业要比男大学生难。女性承担着生育后代的责任, 生育不仅需要大量时间, 而且在这期间女性的劳动生产率低于正常水平, 在休产假阶段则降为零。而我国是长期实行单位福利制度的国家, 《劳动法》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而且期间工资照发, 哺乳期不得从事有碍于母婴健康的工作 (含加班加点) 。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女性雇员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 承担岗位空缺填补成本, 这是用人单位拒用女性的直接原因。

3. 理工科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强。

理工科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女大学生大都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忽视书本知识的应用;看重学习成绩的提高, 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 她们往往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书本知识的学习中去, 不关心时事政治, 不参加社团活动, 人际交往狭小, 社会阅历贫乏, 协作意识淡漠。这与用人单位“重综合素质、重知识运用、重团队协作”的招聘原则相去甚远, 严重限制了她们顺利就业。

二、促进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 政策、法规为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创造平等环境。

(1) 通过各种媒体积极倡导性别平等、就业公平的文化理念, 营造公正评价女性工作能力的社会氛围, 逐步消除用人单位“女子不如男”的传统偏见。

(2) 将生育成本社会化。女性肩负着生育这一神圣职责, 她们不应因此而在就业中受到歧视。所以, 国家应采取得力措施将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 至少是部分社会化, 而不应该全部由雇主承担, 更不应该成为用人单位的包袱。国家应注重从经济价值取向上切实解决问题, 将生育成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退休女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并在法律上给予切实的保障, 消除用人单位聘用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3)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明确实施细则和处罚标准, 同时赋予工会、妇联和劳动监察部门充分的监督权, 在女大学生遭遇用工性别歧视时给予法律支持。我国已经明确了促进就业的积极政策取向, 而且走过了单纯追求利益增长的时代, 就业已成为民生之本。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细化规定:明确列出可以有年龄、性别、学历等特殊要求的行业、单位或岗位;拟订不同行业企业中男女比例底线;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明确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后果, 等等。

2. 高校为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1) 重视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的实践教学, 将实践教学列入日常教学考核体系, 对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提出学分要求, 强化实践教学的计划制定、过程实施和效果检查管理, 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 开设《女性心理学》、《女性与成材》、《妇女运动史》等女性特色课程, 加强对女大学生人文知识、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综合教育, 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良好信念。

(3) 加大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充分发挥作用, 将人才结构与需求结合起来, 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一方面深化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 明确中心的指导作用, 对女大学生就业技巧、形象、礼仪、自身权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职前强化训练, 另一方面逐渐建立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电脑联网, 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 及时掌握对女生人才需求的数量, 建立女大学生人才库, 加大对女大学生的推荐工作, 拓宽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选择的范围, 保证女大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 培养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实践中接受锻炼, 磨炼意志,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使女大学生成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适应就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5) 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 按照市场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 变革教学内容, 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提供多学制、多方向的培养模式, 做到人才培养的超前预测、超前培养。

3. 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适应市场的要求。

(1) 认清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不被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是弱者”的观念束缚, 强化主体意识, 发挥自身优势, 改变人们的偏见心理。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前, 应从就读学校的社会声望、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本人的综合实力等方面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 合理设定就业期望, 改变过于功利的职业选择标准, 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需要, 这样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不但会有职业、有事业, 还会有显著的成就与美好的人生。

(2) 发挥自身优势, 自我完善。女大学生自己要充分发挥细心、耐心, 能够忍受和做好很多繁琐的、重复性的工作, 工作的稳定性强, 往往比男员工更能沉得下心的优势, 改变人们对女生的偏见心理。广泛涉猎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理论书籍, 了解所学专业的专业特点与发展前沿, 奠定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女大学生要通过辅修、选修或自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积极参加各类技术资格考试, 增强自己的就业筹码,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种社团活动, 承担社会工作,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 女大学生就业更难, 理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政府与社会各界都有责任为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政府必须为理工科女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理工科女大学生本人要积极转变观念, 要从“天之骄子”身份向普通公民身份转变, 各院校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努力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正确为自己定位, 降低就业期望值, 先就业后择业。

摘要:本文分析了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和主要原因, 提出了解决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参考文献

[1]詹健.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成才心理困扰及应对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 :22-24.

8.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成因 解决途径

[作者简介]徐跃进(1958- ),男,江西临川人,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茶金学(1969- ),男,云南昌宁人,东华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西 抚州 34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7ZD05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40-02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由于我们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停留在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式中,加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意识还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这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是当前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和“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高校按照教学大纲培养的合格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那么,高校培养的合格大学生为什么会就业困难?企业为什么会对高校培养的合格大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质疑?为什么高校认为合格的大学生毕业生,企业却认为不是最合适的人才?凡此种种,说明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综观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既有全国一流的大学,甚至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的大学,也有一批综合性的大学,还有一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这些高校,有的是研究型大学,有的是教学型大学,有的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按理说,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学,其承担的教育任务也是不同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高校却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优质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从而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一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却打出精英教育的旗帜。这种不明确的办学定位,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使得许多高校培养的学生在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趋同,培养目标一致,办学模式单一,严重缺乏个性。许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特色情况下,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被大打折扣,从而导致了就业难。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客观地说,当前不少大学生,拥有的只是大学生的“身份”,而没有大学生的“品质”。为了能使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过去几年中,很多高校发展了一批容易发展的学科、专业,并大量招收学生,这既导致学科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也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高等教育求大求全的攀比之下,我国有一些高校也不管条件具不具备,一拥而上,几乎每所高校都办了像外语、会计、计算机类等专业。由于师资不足、实验条件较差,使得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导致了这些专业学生就业非常困难。

(三)高校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唯一的目标导向

目前,有的高校甚至在大三时就把学生全部放到用人单位去实习,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这样做,完全不顾大学本应该让学生达到的培养标准。企业或公司招聘人才的做法也严重冲击了高校的教学秩序,一些企业在10月份就进入高校招聘毕业生,一经面试合格就提出要毕业生到企业上班,有的甚至提出毕业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全部到企业或公司上班。这种做法直接或间接地使学生的学习时间缩短了将近一个学期,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只好附和企业的要求,压缩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学生的就业让路。当今社会,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标杆。客观地讲,这种做法,只会加重高等教育追求就业率的短期功利行为。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匮乏,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校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最近一两年才在少数地区、少数高校开展的,而且大多数只是两三次集中讲座,根本没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更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即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不间断的全过程指导)。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不少学生更把就业当做父母的事,当做家庭和亲戚的事,似乎就业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再加上由于受到人生观和劳动价值观的影响,一些毕业生把就业范围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少数热门行业和少数管理岗位上,“面子就业”思想极为严重,从而加重了就业的压力,也削弱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基本途径

笔者认为,除了社会需要提供更多的有效需求之外,高校更应关注大众化教育背景中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以及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一)高校要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校定位都要进行重新调整。大学校长要在培养人才方面走出学术精英的误区,明确大学生是普通的劳动者。大学校长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是可塑造的人才,只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人人都能成才。因此,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明确学校定位,确定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研究型的大学要突出科研优势,为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教学型的大学要突出教学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职业技术学院要突出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校只有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否则将会导致人才培养的雷同与千篇一律,学生也将难以就业。

(二)高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在传统的思维定式中,人们总以为高校是以教学为中心,时至今日,一些高校的校长仍然认为如此,由此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根本任务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区。既然高校是以教学为中心,那如何理解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呢?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高等教育法》第39条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党委主要职责就是“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应该说,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主要职责、中心工作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所以高校的工作只能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不能有别的中心,更不能有多个中心。不管是什么层次的高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充分就业,甚至于能不能自主创业,其实都与高校是否真正关注人才的培养、是否真正以人才培养为自身的核心功能密切相关。高校如果不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会大大降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质量,从而严重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绝不可等闲视之。

(三)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必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制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而开展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利用“职业倾向测试”软件及相关科技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从而确立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在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和职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制订大学四年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素质拓展计划,并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职业体验,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

2.素质拓展与创业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学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团委要充分利用学生各类协会组织、文体活动、科技文化讲坛等阵地,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3.求职应聘的技能技巧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人才招聘会,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同时还应通过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人员和部分就业基地负责人来校讲学,对有不同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实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掌握求职应聘基本的技能技巧,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

4.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四年级学生,也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广泛宣传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基本政策,通过就业指导课、用人单位负责人的专题报告,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并正确及时地处理就业信息。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毕业生派遣的手续和办事流程,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四)高校要建立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学校要在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校长和公司董事长担任。所有合作方案,比如经费预算、培养方案、教学实施、改革方案、实践环节、教材、兼职教授的聘任等都要报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审批。

2.企业要全程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就业指导、学生实习和学生就业的各个环节。企业要拿出有说服力的专业设置论证方案、教学内容强制更新的科学根据和学生就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为高校的招生计划、设置专业、学科建设和就业指导提供决策依据,从而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产销对路,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

3.企业要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和捐赠。企业可以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建立有自己企业标志或企业形象的教学设施,也可以通过直接捐款的方式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为高校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是非常乐于与企业合作的,所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实现高校与企业双赢。

4.建立教师双向流动制度。高校要吸纳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做学校的客座教授,或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企业则要吸收高校的骨干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学习和工作,熟悉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和流程,着力为高校打造“双师型”教师,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5.鼓励优秀教授参与企业咨询。高校要主动出击,鼓励优秀教授积极参与企业的市场前景分析、产品质量论证、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工作。高校通过教授进行互动,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企业也应积极与高校合作,在委托教授做研究项目,开展项目研究的时候,可以让教授多吸纳一些比较优秀的大学生参与研究项目,项目完成以后,企业就可以从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来企业工作。

6.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企业要与高校积极合作,在企业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实习实训不足的问题,是提高大学生实践经验的最佳途径。企业与高校都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一定的投入,切实做好大学生实习项目。通过大学生实习项目,企业可以审核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学生也可以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当学生毕业以后,企业就可以直接录取这些学生来工作。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不但可以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博,孙海华.优质就业的法宝:特色与召回[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7-12-24.

[2]章国平,徐跃进.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3]莫军成.强化实习 促进大学生就业[J].职业时空,2007(22).

[4]程克坚.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5]郑超欣,孙光勇.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的必然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35).

[6]张金华.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2).

[7]尹忠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8]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外租仓库管理工作指引下一篇:2024年度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