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景观设计浅谈

2024-09-17

滨河景观设计浅谈(共8篇)

1.滨河景观设计浅谈 篇一

滨河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属头区公园改善项目,工程项目为:广场铺装;立体花墙、文化浮雕墙;活动花架;假山景石;景观连廊;风之塔、标志台、民族亭、景观亭。项目地处头区,工程布置呈长条形,总面积194178m2。

由于建设内容多,工期紧,在目前的开工时间条件下,上述部分工程的组织、协调和施工必须管理有效与及时,才能保证工程的按期交工。

(2)、建筑设计特点

工程为公园景观绿化,总面积194178m2。利用现有资源,宣扬企业文化。设计新颖独特。

(3)、工程施工特点

项目区施工面积大,工期紧,交通不便,施工条件较差,部分工程内容机械无法进场,施工难度比较大。

(4)、建设地点特征

项目区地形复杂,地势高差较大。

根据以上工程特点和环境,我公司在本合同承包组织施工过程中,决心克服各种不利条件,以踏实进取的精神、拼搏求实的工作风,集中公司的人、财、物,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创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工程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该项工程任务,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废方外运;铺设垫层、模板制作、砼浇筑;建筑小品制作安装;广场铺装;建筑小品养护。

(2)、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建设工程施工生产全面顺利完成任务的战略措施和重要前提,对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工期、提高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接通施工用水、施工用电、场地平整,为工程施工、创建文明施工现场创造条件。

(3)、熟悉设计文件

施工前我公司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以便编制施工方案,为施工任务创造条件。

(4)、编制施工方案

我公司在施工前将对工程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具体施工条件,编制更为深入而具体的施工方案。

(5)、场地清理

①、场地平整以前要进入现场实地勘察,对施工场地内

的障碍物,地形地貌,周围环境,场外进入施工现场道路加以了解。对地下埋物如电缆、光缆等向建设单位索取书面资料,便于场地平整和工程施工。

②、在施工场地平整范围内,进行自然地坪标高测量,并详细记录数据,作为施工技术资料,根据测量记录,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并将废弃物运到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

(6)、现场道路

①、现场临时运输道路畅通无阻。

②、场外运输道路,依城市干道,开工前办理完毕道路通行手续。

(7)、清理场地后,将部分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根据现场备料场地较小,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也可随用随运。

3、施工方案

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首先进行测量放样,做好控制桩,然后放出地基处理桩位和开挖范围线、地基处理方法同路基处理。

①、根据基坑深度,现场施工条件及土质,本工程基坑采用放坡形式开挖。

②、砂浆拌和采用拌和机,控制水灰比,使能保证灌浆密实。

③、设沉降缝,沉降缝板必须油浸,并保证沉降缝板的垂直度,贴板两侧砌筑必须平直。

④、沉降缝及泄水孔后背必须用土工布包裹,并做级配砂砾反滤层。

⑤、湖渠的勾缝先勾平缝,待扫尾时勾凸缝,先做一个工艺试验段,确定勾缝宽度,不得勾假缝。

⑥、底面处理,进行扫尾工作。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⑴、模板工程:梁柱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

操作条件

①配置好的模板材应按区段编号,涂好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②根据予置模板图,入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接口位置和水平控制标高,柱模板底边应做到泥砂找平层。

③柱钢筋绑扎完结,水电管线及予埋件已安装,绑扎钢筋保持层垫块,并办好检验手续。

④斜支撑的支承点或钢筋环牢固可靠。

⑤按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

基础模板安装

①根据基础墨线钉好压脚板,用U型卡或联接锁子把定型模板压紧固定。

②按装周边龙骨及支撑,并将钢筋位置固定好,复核无误。

柱模板安装

①按照放线位置钉好压脚线,清干净杂物。

②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的拉杆或顶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梁或基础内的钢筋环上,用花蓝螺栓调节模板的垂直度,拉杆、顶杆的支承点要牢固可靠,与地面的夹角不宜大于45度。

⑵、钢筋工程:本工程的钢筋工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现场绑扎的方式。

⑶、混凝土工程

施工准备

①水泥、砂、石检验合格,砼配比单已做出,饮用水拌合。

②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③盘圆调直,冷拉率不宜大于4%。

④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钢筋短,节约钢材。

⑤钢筋弯钩时应注意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的特点,考虑起弯点位置的调整,保证成型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⑷、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施工准备

①工具与材料:钢筋成品的质量要符合要求,10#以内和10#以上的铁丝,不同厚度的水泥垫块,铅丝钩、水板手、撬杠、绑扎架、卷尺、粉笔、运输工具等。

②作业条件:熟悉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作纠正增补,钢筋定位。

操作工艺基础

①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隔点扎牢成梅花形。

②独立性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短向钢筋应放在横向钢筋的上边。

③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箍筋应比原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

④搅拌机、插入机、翻斗车、台秤等已准备就绪。 ⑤钢筋工程已经隐蔽验收,模内(坑内)垃圾杂物已清理。

⑥模板、支顶、预埋件、管线等已复核无误。

⑦运输道路等已准备完毕。

⑧班组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已完成(包括作业内容、特点、数量、工期、施工方法、配合比、安全措施、质量要求和施工缝设置等)。

操作工艺

①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模板的清扫口在清扫后封闭。

②根据配合比确定生盘各种材料用量过秤。

③装料顺序: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

④砼的最终搅拌时间,按砼坍落度3~5CM考虑,不应小于90秒。

⑤砼的运输:砼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运输过程,要防止砼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产生初凝现象,如混凝土运支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

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⑥砼的浇筑:砼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因此浇筑时应在中部开设门洞(生口);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温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震实。砼的浇筑时应派专人经常检查钢筋、予留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移位、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完毕;浇柱前应先在柱底浇筑50MM的与砼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

⑦砼的养护:砼浇筑完毕12小时内应予覆盖;砼浇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以使砼保持足够湿润状态。

⑸、现场水平垂直运输

本工程施工的垂直运输主要采用井架二台,地面水平运输用翻斗车完成。装饰阶段地面及楼面的水平运输仍使用翻斗车完成。

⑹、砖砌体的施工

施工准备

①红砖、水泥、砂检验合格,砂浆配合经实验单已做出。 ②砂浆搅拌机、台秤、翻斗车等准备就绪。

③红砖提前浇水湿润,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0%~15%左右。

④准备好皮数杆,拉结筋及预置木砖。

⑤各种轴线位置尺寸复核无误。

⑥班组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已完成(包括作业内容、特点、工期、施工方法、配合比、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

操作工艺

本工程采用MU10标准砖实砌,±0.000以下用M5水泥砂浆砌浆,±0.000以上部分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凡砖砌体与钢筋构造柱连接处留置马牙搓,同时做好拉结筋的埋置工作,位置正确平直,粘结牢固。

①首先抄平、弹线、砌砖前应先在基础顶面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

②立皮数杆:在皮数杆划出每皮和灰缝的厚度,水平杆一般立在墙的转角处。

③盘线、挂线、砌筑时必须每皮挂线,严格控制墙体垂直度和平整度,减小抹灰厚度。

④墙体的砌筑,砌墙要先砌墙角,但砌筑的墙角不能高出墙身五层,并留踏步茬。砌墙采用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⑺、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的宽度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搭建要求坡度平缓、牢固稳定,避免与模板共用支架。脚手架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

⑻、粉刷施工方法

①水泥:325号及其以上矿渣水泥或普遍水泥,颜色一致,宜采用同一批产品。

②水洗砂平均粒径为0.5~0.8MM,石子平均粒径5~40L,卵石平均粒径100~150L,砂、石子、卵石的颗粒要求坚硬洁净,不得含有粘土、草根、树叶、碱质及其他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在使用前应根据使用要求过不同孔径的筛子。

③其他掺合料:107胶、外加剂,其掺入量通过试验决定。

④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办好结构验收手续,符合合格的标准要求。

⑤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的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对连接处的缝隙应用1:3水泥砂浆或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

⑥砖墙、混凝土梁、柱表面的灰尘,污垢的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⑼、建筑工程

①、施工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工程设计要求及古建筑传统作法,校验施工部位的标高尺寸。9.0.2施工前应对琉璃构件逐块进行检查,所用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凡有裂缝、隐残及外观变形、掉釉者均应剔除不用。

②、搬运构件时,应轻拿轻放,检查合格后须按构件种类、规格分别码放整齐备用。

③、高处作业时操作前应认真检查脚手架。垂直运输要有专人指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④、屋面一般应先做好瓦面,然后再调脊,即“压肩”作法。

⑤、完成部位应注意成品保护,翻拆脚手架时,须特别注意不得磕碰已完成的部位。2m以下的阳角和墙面应使用木板等材料妥善围护。

按照设计要求或原建筑形式,核对构件的规格、数量及尺寸,并备好色灰与浆料。

⑽、小品安装工程

①、根据设计图纸及小品设施的形状、尺寸及材料确定其基础结构形式。

②、应根据设计图纸及小品设施的形状、尺寸及材料确定其基础结构形式。

③、基础的轴线、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对于某些成品设施,订货时应注意与周围种植及建筑物之间的搭配,使之相互相衬。

⑤、小品设施的安装必须牢固,无松动现象。

⑥、所有小品在安装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表面杂物,使之清洁光亮。

⑦、应注意成品的保护及设施维护。

技术交底—施工准备工作—备料、订货加工—现场施工

环节及预见性的质量通病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揸施,确保工程质量。

现场准备(清理现场、完善施工水电设施)—测量放线—每层次、每作业面施工—自检、整改—报监理验收—交工验收。

4、施工工艺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对重要部位的施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基础放线排好施工顺序,关键施工环节及可预见性有质量通病建立预防措施,同时以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5、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需要量计划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

材料需要量计划表

施工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表

6、施工平面图(略)

7、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

①、优化方案做好交底工作,严格按图施工,对工程特殊和关键部位严格控制,质点检查,以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员及班组质检员以总工程师为信息中心,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管理和事前控制。

②、各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三工序管理”、“三检制”、“板样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对班组定时定点定部位检查,层层把关做好验评工作,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③、签定风险承包责任状,以计划工期、质量为主要考核项目。由项目经理部、专业工长、班组层层签定,层层落实,有奖有罚,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人人关心工作质量,分项工程优良率90%达以上,中间验收合格率达95%。

④、工地质量检查员严格把关,从进场原材料质量抓起及时进行分工序、分项目质量检查评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⑤、施工中做到八有:施工有方案,技术有交底,材料有合格证,工序有交接,操作有记录,隐蔽有验收,质量有评定。

⑥、质量人员把好三关:

a、把好质量检查验收关,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b、把好质量评定关,严格与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兑现。

⑦、各工程操作人员上岗,采用挂牌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质量保证措施

①、质量目标管理

本工程确保质量达到优良。植物苗木成活率达98%,使用功能满足设计和建设单位的要求。

②、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a、加强技术管理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建立技术考核制,认真贯彻国家规范,行业规程和公司的各项技术质量标准、制度。

b、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学习图纸和图纸会审工作。尽量发现图纸矛盾、减少差错,主动做好图纸设计洽商和变更。并主动给建设代表反映情况、交换意见,为顺利组织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c、依据本标的施工方案原则,认真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分部分项的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对新技术、新工艺编制工艺卡指导施工。方案审定批准与更改必须经技术负责人负责。

③、材料质量的保护措施

a、对现场的材料如:焊接接头、管材等按规范要求随机抽样检查。

b、对所有材料应会同工程师、材料员、审核进场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c、所有苗木必须是树形一致、干形挺直、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的苗木,未经认可不得进行栽植。

(3)、成品保护措施和回访保修

①、严格按顺序施工,布水管网先管道试压、灌水不渗漏。加强工序管理和落手清,爱护上道工序成品,做到不污染、不损坏。

②、所有建材及园林植物材料,加强装卸、运输、保管等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妥善保护,防止变形、变质、变色。

③、对已经栽植的乔灌木派专人进行看管和浇水养护,确保一次性成活率达到95%以上。

(4)、强化质量监督管理

①、贯彻公司的质量管理标准,严格企业自我控制。

②、项目设专职质检人员一名,授权全面负责质量监督,独立行使职权,做好全过程的质量监督、验评,各工序未经质检员签字,不得进行下工序施工。质检员有验收权、停工权和要求返工权。

③、强化原材料的采购管理,严禁使用无证产品的采购。

凡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坚持不合格材料不得采购、不得使用。项目负责人对不合格材料有权拒绝接受,质检员有权制止使用。

④、贯彻“质量责任制”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

⑤、认真贯彻隐蔽工程验收制,认真执行甲乙双方签字制度。

⑥、给水管道贯彻先试压后装配,和系统试压验收;排水贯彻通水检测。

⑦、执行质量的一票否决制,按公司规定办理。

⑧、档案资料及时、齐全、完整、符合标准整理装订成册。

质量保证体系图

8、安全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

为切实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等有关安全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及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下发的安全生产须知,制定如下措施。

(1)、安全目标

认真贯彻国家安全法令、法规、规程和现场安全验评标准,建立项目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严格监督,有权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对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的防犯不放松。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安全。确保用火、用电、用水安全。

(2)、保证措施

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技术骨干跟班作业,坚决排除因质量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健全安全领导机构建设,施工期间项目部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各班组选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职工担任兼职安全员。

搞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并在现场周围及各危险区域配备、架立并维修必要的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标志牌,以为其雇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标志牌包括:

警告与危险标志

安全与控制标志

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

施工中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定,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在安排施工工作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交底,所有安全交底均应有书面资料和接手人签字。

定期对工人实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安全意识、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意识。

施工机械进入工地后,统一管理,发挥其作用使之与人协调作业。机械设备保持清洁完好,持证上岗操作,专人负责,有漏电保护和接地保护,和必须的防护罩。非机械工不准擅自操作。

妥善做好工人的饮食管理和卫生工作,避免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提前做好防暑准备,确保工期与质量。

施工现场设立急救和医疗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急救用具、药品及防火、防触电等安全设备、急救电话并派专人负责管理、监察。

为抓好安全工作的落实,公司制定了各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上至总经理下到生产工人的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各级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技术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项目部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公司按各岗位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对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进行处罚,累计两次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停岗。

①、专职安全员把流动检查与重点部位检查相结合,突出对施工设备、技术操作重点部位检查防范,及时消除隐患,防止突发、偶发事故发生,必要时停工整改。

②、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施工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作好安全施工现场管理。

③、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④、实行目标管理,对项目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公司对项目部指定安全管理目标,对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签定责任状,项目部将责任目标分解到人,公司对项目部进行责任目标考核,项目经理根据公司对项目部检查情况按责任分工对各位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按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年底根据每月考核情况做年终考核,并作为年终奖发放的依据。通过责任目标分解,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从组织上对安全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了基础,通过责任目标考核,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⑤、坚持班前活动制度,现场所有人员佩戴上岗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⑥、各种器具的使用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定进行。

(3)、事故报告

①、无论何时,一旦发生危害工程或人身、财产安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事故时,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外立即暂停项目和与之有关的项目的施工。

②、事故发生后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同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报告,同时严格保护现场,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初步确定质量事故的类别性质后,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报告。

9、进度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

(1)、本工程将列为我部重点工程之一,由工程部经理担任工程项目经理,确保人、财、物高度集中,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素质强,管理水平高的项目班子,确保在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2)、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实行计划。实现按目标,严格执行,并实行奖罚。

(3)、积极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根据网络计划,提前准备好劳动力,机械设备和各种材料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供应,外购材料需提前订货,确保按期供应。

(4)、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实施。按期完工,做好对突发因素及时处理的准备工作。

(5)、确保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项目资金专用帐户,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6)、科学组织流水作业,合理选择施工队伍,增强承包力度,严格奖惩兑现制度,以达到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进度目标。

(7)、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装备、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提前完成。

(8)、采用“六定”(即定位、定岗、定财、定质、定机、定酬)分段包干的施工方式组织班组施工。

10、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现场即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施工现场和临时占地范围内秩序井然,文明安全,环境得到保护。绿地树林不破坏,交通畅达,场容和环境卫生均符合要求,建立文明施工现场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提高企业信誉。

文明施工的措施是落实文明施工标准,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当做到主管挂帅,系统把关,普遍检查,建章建制,责任到人,落实整改,严明奖惩。

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检查小组,制定文明生产个人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并轮流值班顶岗检查。

(1)、现场场容场貌管理

进入现场施工人员遵守招标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 制订现场文明施工具体管理办法及机械、料具堆放按总平面布置图放置施工现场显赫处。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按调研究后确定的方案及时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使其真正科学合理。现场办公室干净整洁,墙面贴挂与工程相对应的各种图表,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表,各种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制。坚持文明施工,设立标志牌,工地现场专人值勤,经常保持施工地段清洁,施工现场保持完工场清。工地材料摆设整齐,关键路段随产随清,保证交通道路畅通,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维护好周边地区的环境卫生。

(2)、现场材料管理

进场材料按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道路畅通。

(3)、施工现场施工管理

施滨河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工组织设计实施与施工管理、施工过程,按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进行,措施得力,方案可行,工序正确。按计划组织实施,现场组织紧密有序,实际形象进度与施工计划相符。订立文明公约,严禁酗酒,打架斗殴,一经发现立即处罚。

(4)、施工现场环境保护,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使施工中的扬尘、烟尘减低浓度。

2.滨河景观设计浅谈 篇二

城市滨河区是指现代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由于有自然景观的优势,滨河区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景观空间。滨河区景观的规划设计可有效改善城市滨水空间的人居环境,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活动空间,是近些年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热点。

2 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滨河区景观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现状不同而具有纷繁复杂的情况。总体来看,可从整体性、文化性、多角度和问题导向思路进行分析研究。

2.1 整体性

城市河流长度较长,流经城市区域广阔,在规划设计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到处是景观节点。需要从河流及其周边情况入手,对其进行功能和区段的划分和定位,从而确定重要节点进行详细打造。

2.2 文化性

河流所经过区域的文化是河流在该段的灵魂,是因地制宜规划设计的体现。需要在概念阶段进行捕捉,纳入到规划设计的全过程。

2.3 多角度

城市河流的景观规划设计是个全方位,涉及多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合生态、城市规划、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研究,要求从多角度分析解读,得出全面的规划设计策略。

2.4 问题导向

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客户通常会对场地有具体的改造方向指示,现状分析过程中呈现潜在的问题。在现状基地元素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总结归纳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也往往是项目表达的思路。常见的问题方面包括:视线、成本、历史文化、意境等。

3 南京高淳石固河景观规划设计

石固河位于南京市高淳区,规划设计河道长度约为9km,总面积640hm2,包括石固河及其两侧控制宽度约200m区域。研究内容包括滨河景观定位、重要景观节点的确定以及节点设计。

3.1 项目背景介绍

石固河所在的高淳位于南京市最南端,有南京后花园之称。是“世界慢城联盟”授予的中国首个“国际慢城”。高淳坐拥先天的山湖资源,具有典型的江南生态特征。西部被固城湖、石臼湖环绕,水网密集。石固河是连通两湖的重要通道,也是唯一一条城市中的河流。现状用地主要为村庄建设用地以及包括水域、农田和其它非建设用地。围绕石固河两岸有多类型的文化,包括农渔文化、村落文化、民俗节庆文化和水利文化。

3.2 定位研究

高淳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将高淳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苏皖浙边界中心城市、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石固河全长12.6km,是整个中心城区重要的生态廊道,也是高淳未来城市中心区最具活力的休闲都市带。整个区的空间发展格局以“一河两岸”作为实现城市东进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对周边区域生态功能分析以及城市功能组团布局的研究,将基地所在的3km石固河定位为“生活交流、文化展示、旅游体验、生态保育”于一体的“黄金水道”。3km景观水道形成“一段黄金水道、两侧景观串联带、三个景观核心、四大功能分区”的景观结构。

3.3 码头节点设计思路

在确定景观功能分区、结构和风格后,对4个主要的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本文仅对码头公园节点进行景观设计。

码头节点东至芜太公路桥,西接大丰河,北临双湖壹号公馆居住小区,南面姜家村。从现状及规划要求入手发现基地存在如下问题:(1)石固河在此段宽度较窄,未达到防洪排涝规划要求的80m宽度,需要对河道进行拓宽;(2)两岸分布有历史文化遗址:五猖庙、净行寺,需要在景观设计中予以保留和利用;(3)基地西北侧现存污水处理厂1座,对景观造成负面影响,需采取一定解决措施;(4)芜太公路桥是由东向西远眺3km黄金水道的视点,目前没有吸引人的景观存在。另外,基地北侧已建成居住区与外围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居民紧邻石固河这一景观资源,却没有机会对其加以利用。除此之外,码头公园作为石固河北部门户,如何确立其形象,凸显当地的人文特征也是节点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

3.4 设计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对码头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和文化艺术方面的设计策略。首先是改造堤坝,对河道进行拓宽。现状河道宽度仅为15~20m。规划的西石固河路穿越保护村落,将村落一分为二,建议向北改线,相应河道向南侧拓宽至80m,以达到上位规划防洪排涝的要求。其次,以“传承历史人文,融入当代生活”为原则,进行景观节点的打造。具体设计内容包括:(1)以现存的净行寺与五猖庙等文化遗产为依托,打造为游客和本土居民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游览体验的景观;(2)打造石固河“河流门户形象”,在芜太公路入口建立颇具人文特色视觉印象的景观节点,并形成直达高淳天地(码头节点以西重要节点)的视觉联系。新建1座慢行桥,建立两岸便捷的慢行联系的同时,桥梁本身也是可观赏的景点;(3)为周边住宅区居民提供日常与周末的休憩生活的闲适空间。打造的空间主要以广场为主,其中休闲渔人码头和欢迎广场为基地主要大型活动场地。休闲渔人码头很好地解决了西石固河路与石固河之间高差过渡,使游客在丰富高差变化和花团锦簇的环境中享受滨水游憩;欢迎广场将双湖壹号公馆居住区、商业街、石固河东段3处地块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清晰的导向性设计将周边人流引导至东侧河岸;(4)通过滨水慢行游径的打造串联两岸节点,为双湖壹号公馆及周边居民提供日常休憩生活空间。北侧河岸休闲游憩活动场地包括:儿童乐园(在建)、遛鸟园、太极广场、瞭望台。游径以连续的健身步道为主要形式,鼓励居民前往河岸健走。在污水处理厂外围布置宽度至少为20m的香樟林带,用以遮挡消极景观和气味;南侧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游径,对旁边姜家村的旅游发展起到一定带动作用。通过以上方面的设计考虑,解决了芜太公路视野、整体标高过渡以及对本土人文进行展示的问题。

景观概念风格的确定,为接下去的详细设计提供指引。其中,铺装设计强调整体性、流动性和本土文化感,尤其在欢迎广场和渔人码头体现突出,建议采用透水混凝土、砖、木材为主要材料;标识系统强调引导性、标志性和本土特色,智慧科技、互动体验性强;街道家具兼具本土与当代风格,尺度亲切舒适,提供遮荫,材料与色彩融入自然环境;照明设计考虑宜人的夜间氛围与参与者体验,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控制光污染与光逸散,节约能源;植栽设计应富于季相变化,以竹、梅、兰等骨干树种,烘托人文气息,提倡选用乡土树种。

4 总结

滨河景观是城市珍贵的资源,集生态廊道、生物栖息地,地域文化场所等多功能于一身。从城市规划到景观节点详细设计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融合整体性、生态性、文化性的景观规划设计必将是可持续规划设计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滨谊.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John Ormsbee Simonds.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3]付军.论中国城市滨河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方法[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04)

[4]王建国.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吴焱.现代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意境营造[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居住区滨河小游园景观设计 篇三

摘 要:在城市居住区建设小游园,不仅给居住区的居民方便快捷地提供了一个可以游玩、休憩、娱乐的活动场所,同时能够促进人们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缓解人们由于紧张的工作带来的压力,解除繁忙的工作带来的疲倦。此外,小游园也美化了环境,使城市的绿化水平达到更好的效果。小游园的设计要与周围环境融合,与当地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地域的气候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气息紧密结合,要被当地居民所喜爱。以临夏市西南角居住区滨河小游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在总体布局与景观规划,以及节点详细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小游园的设计方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多样化景观,并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休憩需求。

关键词: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小游园

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建筑密度大,导致“热岛效应”逐渐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市民迫切需要在钢筋、混凝土铸造的城市之中寻找自然之绿,急需在工作之余能有一片空间来休憩、娱乐,贴近自然,舒缓压力。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小游园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城市居住区建筑多以单门独户为单元,邻里之间往往缺少交往,而居住区的绿地是最接近城市居民现实生活中的园林,历来人们习惯把门前屋后的绿地看作是美化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大型居住区内的小游园绿地,为居民的活动和交往提供了场所,既供人游玩、休憩,又让人享受美感,缓解压力,消除疲劳的结合体[2]。本着游憩、健身、娱乐、审美并举的原则,并结合国内外现代小游园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实践,运用传统式融合现代式的园林设计手法,精心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情景交融的庭院式山水园林,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设计背景

临夏市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清爽宜人,自然灾害少,平均海拔2000m,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mm。滨河小区依大夏河而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周边视野开阔,无明显遮挡物。该小区品质高档,建筑风格为现代中式。

本设计位于该小区东南方向的一个小游园,面积约为2.38hm2。滨河小区目前人口集中,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很低,在小区东南角有大片土地,未充分利用资源,其中树种单调,结构简单,层次感不强,物种不丰富,群落称定性较差,绿化效果不佳,住宅小区缺乏较大的绿地。

二、设计理念

(一)注重地方文化特色

临夏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回族的发祥地之一,为了体现临夏市特殊的文化背景,方案采用不规则式构图,在设计中重点采用地方文化元素。用鹅卵石铺设的游步道以及贯穿全园的次园路呈现环带状,象征着曾经影响临夏市发展的丝绸之路文化,以纪念这条古代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中心广场的月牙形雕塑,正是当地回族的一种信仰,体现出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塑造人文景观

在小游园的设计中不仅要突出植物造景,而且要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塑造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临夏市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在当地的人文景观基础上塑造档次更高的景观,以满足人们各种精神上的需求。

(三)重视休闲功能

在设计小游园时不仅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要使小游园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做到相互融合。小游园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它的休闲功能,即游人在游园过程中产生愉悦、舒适、轻松的感觉[3]。有效的限定外部空间,可以使小游园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在设计中借鉴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障景”“隔景”的手法,优而敞之,俗而屏之,避免一览无余的情景,保持小游园中主要景观视线纯净而完美[4]。

(四)基于简单、点缀

在现代城市的小游园设计中,游园面积较小,在设计中要基于简单和点缀的思想来进行设计,也就是“少即多”,通过较少的元素,创造一些更深刻的效果[5]。

三、植物造景

(一)造景理论

小游园的植物造景要体现地方风格、城市风貌,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花草的选择、配置、构图意境等方面要显示地方特色,多以当地特有的乡土树种为主,即一般选用城市的市树、市花等或在配置、构图时与城市历史文化相结合[6]。进行植物配置时注意乔灌草相结合,乔、灌、花卉、地被形成多层次构图。 注意群体美, 利用植物四季变化, 快生、慢生相结合, 近期远期景观综合考虑, 常绿、落叶植物相搭配使用, 增强设计效果。乔木以点植为主, 在树底边缘铺以花坛, 在人行道边缘一侧种植一些四季时花, 形成艺术花境,给游人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象。同时,注意园林植物的时相与季相的变化,使小游园内有“春有绿叶、夏有浓荫、秋有色叶、冬有白雪挂枝”的季相变化,使四季景观不同[7]。

(二)造景方法

在植物的线性设计方面,做到能够突出造型和形状的不规则,用较强烈的起伏、节奏和韵律感来进行种植,避免压抑和呆板。能够突出四时之景的营造,四季景色,做到季季有景可赏的效果,能够充分体现出游园景观设计的好坏[8]。整个小游园的效果,通过植物色彩、质感以及造型来体现。游人最容易接受和感受到游园舒适感的色彩,就是自然色和半自然色。游园的内涵,经过植物的顏色、图案来体现。由于面积较小,灌木的种植采用了自然式的方法,以减少纯观赏性的绿地,营造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三)植物选择

居住区滨河小游园在植物选择上,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的常绿乔木有雪松、高山松、水松,落叶乔木有银杏、毛白杨、柳树、碧桃、紫薇、梅花、枫杨、槐树,其中骨干树种是高山松、水松、雪松、毛白杨,基调树种是银杏、柳树、碧桃、紫薇、梅花、枫杨、槐树。通过精心选择的灌木有小叶女贞、红花继母、冬青、棣棠、榆叶梅、牡丹,花卉有芍药、波斯菊、牵牛花、万寿菊、鸡冠花、雏菊等。此外,选择的草种是耐践踏的和常年青绿的两种类型。

四、道路分析

(一)园路功能

园路组织游园观赏的序列和园林风景的展开, 引导游客按照路线来游赏景物,在滨河小游园的园路采用老人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 以便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9]。游园道路的设计中,要选择能引导游览路线的铺装路面,为了起到游园空间的划分作用,景观设计要与生活密切联系,空间上保证一步一景,正所谓做到步移景异。

(二)园路类别

滨河小游园中的道路可分为主园路、次园路和小路。主园路是两条宽度为4m的直路相交形成,两条主园路的交点正是中心广场的位置,四个端点刚好形成四个入口,分别是西北角的主入口和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的三个次入口。主园路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景点和活动设施的路,采用硬质铺装。通过它对园内外景色进行剪辑,组织游览路线,以引导游人欣赏景色;次园路宽度为3m,是围绕中心广场和横跨主园路的一条曲路,通过各个景区,联系各个景点,对主园路起辅助作用。考虑到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园路布局中,还为游人由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开辟捷径,所以还设计了快速通往内部景区的小路。滨河小游园中的小路有汀步、鹅卵石小路、游步道,汀步主要设置在通往山地景观欣赏区和自然景观欣赏区的部位,以增加情趣。滨河小游园道路的设计中,采用了透水混凝土以及透水砖来进行铺装,不仅使路面的透水性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体现出材料色彩的丰富感,能够达到排水及人性化方面的需求。

(三)功能分区

滨河小游园旨在为居民提供一个既可以观赏景观,又可以放松身心的活动场所。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心理感受不一样,心理需求也不一样,所以滨河小游园的空间划分和功能分区呈现出多样化,层次较为丰富,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人群多样化的功能需求。根据功能的多样性将小游园主要分为以下10个区:中心广场、隐秘空间体验区、大草坪烧烤区、自然景观欣赏区、儿童活动区、长廊休息区、水景观赏区、山地景观体验区、茶室(老年活动区)、活动区。

(四)节点设计

1.主入口

主入口位于滨河小游园的西北角上,靠近滨河小区的楼盘,以便使居民步行也能很快到达小游园。主入口面积大约为78.3平方米,总体形状设计成一个扇形,以便能与园的整体结构相融合。进入主入口,映入眼帘的便是具有特色的花瓣形铺装,使游人产生视觉美感与新奇感。在两侧的花瓣形铺装旁边,设置了两个弧形景墙,景墙的弧度与入口的弧线相呼应,景墙上刻有该园的景观浏览路线,以及一些科普知识。

2.茶室

棋牌、品茶自古至今是人们热衷的休闲娱乐活动。为了居民在繁忙的工作后,能有一席安静的休闲娱乐场地,在该小游园的西北方向,即主入口附近设计了一个面积适当的茶室。茶室四周以乔木和灌木围合,减弱了外界的噪声,形成一个安静的环境空间。

3.儿童活动场所

考虑到儿童想要玩耍的急切心理,就把儿童活动区设置在靠近主入口右侧,以便满足小区的儿童能够快速到达玩耍场地的心理。儿童活动区的总体形状是两个不同半径的圆相接形成,这是极为简单的几何构图,符合儿童单纯天真的心理。儿童活动区域中心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沙坑,儿童天生喜欢以土为伴,而沙坑刚好满足儿童的天性,儿童可以尽情地玩耍。此外,在该区域设置了各种儿童喜欢玩耍的道具,比如跷跷板、滑梯、单杠等,增加了儿童活动的丰富性。同时,放有长条坐凳,便于家长在看孩子的过程中也能得到休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4.隐秘空间体验区

该区域布置在远离道路较为隐秘的位置,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私密的环境,使人们彻底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解除疲劳。隐秘空间的总体形状是两颗心形图案相对,意味着人们之间的心心相印。区域内部设有特色的铺装,铺装的色彩是暖色系的,体现出该区域温暖的特色,同时在区域内设置了具有古色韵味的石桌和石凳,供人们休憩,并给该空间增添了几分幽静与幽深的气息。区域外侧密植了高大荫浓的垂柳,以及其他高大的乔木,一来种植的乔木形成隐秘空间与其他空间划分的界限,使隐秘空间相对独立起来,形成更加安静的休憩空间,深得游人的喜爱。

5.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处于小游园的中心位置,是整个小游园的中心,其整体构图是一个简单的圆形,广场半径为15米,做了一定的地形处理,便设置了四级台阶,以使广场地势稍高于周围景观的地势,从而达到突出重点和中心的效果。广场的中心设置月牙形雕塑,月牙是居住区内少数民族(回族)所崇拜的一个物体,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设置这样的雕塑,主要是体现出当地的文化习俗,更重要的是表达出民族之间的融洽与和谐的关系。在月牙形雕塑外围是半径为1.5米的圆形水池,增加了广场的灵动性。

6.长廊休息区

长廊休息区位于广场和活动区的西侧,由一个弧形的花架组成,距离活动区非常近,以便于人们在活动累了之后可以休憩。活动区和廊架两者之间以绿化带隔开,绿化带采用了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在草坪上点植了银杏和桃花,并且密植了灌木金心黄杨。在廊架上攀援缠绕的植物主要是七里香,七里香开花时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盛宴,并且光顾了人们的嗅觉,使人们在感官上受到极大的享受,在心灵上得到满足。

7.山地景观体验区

整个小游园中,此处地势最高,所以在设计时应用了固有的地势,并未改造,在原来的地势上把这块区域打造成山地景观欣赏区。在该区域最高的位置设置了亭子,是游人的一个登高点,以便游人在全园最高处欣赏展望远处的景观,使游人产生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达到即便在城市里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的效果。在山上種植了不同季节有不同色彩的植物,使用了四季交替、季季有景的造景手法,使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观可以观赏。

8.水景观赏区

水是生物的生命之源,在园林中水是园景的构成要素。这块区域的南侧就是大夏河,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滨河小游园中也设计了大面积的水景。水景的设计方法采用的是自然式手法,从整体看上去恰似自然界的溪水,不过水流的宽度时宽时窄,在宽阔的水域上可设置曲桥,在曲桥上又设计了亭子,当人们走在曲桥上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景观,正所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在亭子上人们可以逗留、休憩、观赏,从远处看上去,此地的亭子也是一道景观。

9.大草坪烧烤区

该区域是模仿大自然中的草坪而设计的,为的是能让人们业余时间来此地娱乐游玩,彻底放松心情。大草坪烧烤区位于中心广场的东侧,面积较大,整体形状呈叶子形,是一个接近自然的图案,体现简单的大自然之美。在其上面种植了十分耐践踏的草种,以便人们在上面进行活动。叶子形草坪的叶脉是一个分割界线,在分隔叶脉上种植了不同于耐践踏的草种,是三叶草,三叶草的寓意是幸福,体现了小游园内人们的幸福感。种植了三叶草的叶脉把大草坪分成六个小区域,为人们提供了自然空间,从而人们不需要自己去划分属于自己的空间。

10.自然景观欣赏区

自然景观欣赏区位于东北角,此处地方自然环境优美,地形地势有微小起伏,在设计中保持了原来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吸引游人的主要景点之一。在原有的人文和地势的基础上造景,坚持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为主。在地势的至高点设计了一个亭子,以便游人在此处休息,并欣赏优美的景观。在植物造景上,植物搭配在垂直结构上乔灌草层次分明,在水平结构上层次简洁,又不失色彩的丰富。乔木的种植以集团式为主,主要有三三搭配和两两种植,种植的乔木有柳树、槐树、碧桃、梅花、紫薇、毛白杨。毛白杨树形优美,形态奇特,在此处作为孤植树来欣赏。靠近道路的一侧,营造了艺术花镜,主要以单边花镜为主,营造花镜应用的植物是宿根花卉芍药和多年生灌木牡丹。此外,该区域也设置了置石的景观,在两处设置了南太湖石,以增加游园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五、结语

小游园景观不仅要强调美观,更重要的是强调舒适性,植物造景不宜过多强调装饰性,而应该在适当的美观下加深植物创造生态效应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与关注小游园。虽然小游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广大园林工作者对小游园规划设计的不断探索研究,以及广大市民和政府部門的积极参与与指导,小游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建设能力将逐渐增强。随着城市小游园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将不断提高,城市将变得更加适合人们居住。

参考文献:

[1]白梅.邯郸市主城区街头绿地系统评析[J].工业建筑,2003,(06).

[2]瞿辉.谈居住区小游园规划设计[J].江苏绿化,1996,(02).

[3]岳婷,尹亚.街头小游园景观设计探索——以张掖市城南新区街头小游园为例[J].甘肃科技,2013,(16):95-98.

[4]贾敬龙,王宗杰.从文化的角度诠释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胶南市行政广场有感[J].中外建筑,2012,(04):81-83.

[5]刘良宝,曹鹏程,刘艳.现代城市街头小游园设计[J].现代园艺,2013,(08):71-71.

[6]朱蕾.哈尔滨市鸿朗小区滨河游园设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6):09.

[7]任晋峰.美国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策略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园林,2003,(11):46-49.

[8]张伟.浅谈现代城市街头小游园设计[J].美与时代,2012,(02):63-65.

[9]谷丽荣,许先升.园林景观中的园路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01):64-66.

作者简介:

梁卿,龙泉驿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园林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4.滨河景观设计浅谈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人间四月尽芳菲。在这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们XX滨河景观带项目也迎来如期开工的日子。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项目工程剪彩开工仪式。借此,我谨代表XX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向长期支持、关心本项目的各级领导,向支持、帮助本项目的各位来宾、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XX滨河景观带项目位于商丘市区,是政府主导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总面积约12.5公顷,全段项目将按照XX市生态水系示范段的高标准进行建设。该项目的建设是我们公司继成功建设石家庄、晋城、开封、宜昌等地多个大型园林景观绿化项目之后又一扛鼎之作,也是我公司集中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资本优势、产业优势将全力打造的又一优质标杆工程。通过该工程的建设,我们将强力推进XX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快和谐人居环境营造,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使之成为XX市和谐社会发展和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强有力保障!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开工剪彩仪式,将是我们给XX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和谐人居环境营造运动所带来的一次深刻创新。

我们XX园林公司在此前的一段准备时间中,受到XX市各界-1-

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再次表示真心的感谢,并希望各界领导和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监理、一流的管理,必将缔造出一流的商丘包河滨河景观带工程。两年后的此时,当广大市民漫步于碧水河畔、徜徉于绿地园林时,我们会让大家感受到绿色、静谧、祥和、健康、幸福。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XX滨河景观带项目工程的价值定位。希望参加XX滨河景观带工程建设的工程、材料、质检、安全人员,要认真负责、优质高效、加强管理,尤其是施工部门,要信守承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监理部门要狠抓细节、加强监督,开展好全程监理工作。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XX滨河景观带项目打造成为精心之作、经典之作、品牌之作、荣誉之作,向XX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后,祝各位领导、嘉宾、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胜意!祝愿XX市的明天更美好!

谢谢大家!

5.滨河南路整改方案 篇五

2、所辖养路段无公路里程碑和百米桩整改方案

区公路局重新设置了起点和终点桩号,待文件下发后按要求规范设置。

3、安保工程路段旧示警桩未清除整改方案

此工程还未完工,7月30日完工前将所有旧示警桩清除。

4、K20桥头两侧无道口标志牌整改方案

5、刘湾八队和赵滩栽设龙门架两处距路四米整改方案

该项目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已到中卫分局路政大队办理了相关手续,现在工程已结束龙门架已拆除。

6、永丰村和赵滩村跨越公路增设线路两道整改方案 该项目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已到中卫分局路政大队办理了相关手续,现在工程已结束两道跨路线路已拆除。

7、k23+900米处施工路段增设三处道口,是否办理相关手续

施工路段增设的三处道口,是在滨河路修建以前就有,属农民生产需求设置的。

8、k29+200路面增设监控系统是否办理手续 k29+200路面增设监控系统,市公安局在设置之前已向中卫分局发函(关于配合开展中卫市警用地信息系统建设施工的函)已办理

6.滨河公园作文 篇六

春天,树木发出了嫩绿的小芽,小草从地上钻出头来,探望美丽的风景,迎春花穿着金黄的衣服,在春风里发出淡淡的清香。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又肥又绿的树叶上,显得更加翠绿,更加健壮了。河面上有许多漂亮的荷花,有白的、粉的,就像一个个小女孩乘着绿色的小船开往前方。

秋天,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枫树的叶子红得似火,就像一只只可爱的红色小手掌,在凉爽的秋风里慢慢地摆动着。

冬天,雪下了满满一地,有的覆盖在树上,给树木们穿上了一件白色的棉袄。小朋友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的可开心了!

7.滨河绿地景观评价模式研究 篇七

滨河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景观信息含量非常丰富,是显示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并且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风貌,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城市园林绿地的景观评价研究逐渐发展,但是对滨河绿地景观的评价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少一个相对成熟与完善的评价方法体系。建构出一个科学、精确、适用,并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于今后滨河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扩建与改建具有重要意义。

2 滨河绿地景观评价体系构成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观赏游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最主要的三大功能,其中,游人及居民最能直接获得利益的功能是观赏和游憩,这是滨河绿地景观最根本的内在价值所在。所以,滨河绿地的景观评价体系可以从观赏和游憩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景观的观赏主要是指通过视觉欣赏来确定该景观是否美观,指的是基于视觉的景观的艺术美特性,游人游览其中,是否感到景色宜人,与景观的艺术效果直接相关,与之对应的景观价值应该是视觉景观美感度;景观的游憩指的是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散步、坐憩等对景观环境的使用情况,即该景观使用是否舒适,与之相对应的景观价值是景观的可游度。从以上分析可知,景观美感度和景观可游度两者共同构成了滨河绿地景观的内在价值,是其内在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两者共同影响游人的游览质量以及物质和精神享受标准。

(1)景观美感度:反映景观构成诸实体元素及其相互组合而成的群体等的视觉美学质量和维护水平;

(2)景观可游度:反映景观所提供的休闲游憩设施、场所以及所蕴涵的景观文化对于市民和游客的吸引程度和逗留时间长短,以及景观的合理游人容量和使用安全系数[1]。

3 滨河绿地景观评价指标选取

3.1 滨河绿地景观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作为综合评价,单独选出少许几个指标,不能够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总体特征,而全方位选出所有的指标又会因为指标过多过细,增加资料获取及建模的难度,既无必要也不可能[2]。指标体系是由一组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个体指标构成,指标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内在逻辑关系。

滨河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按照下列原则[3,4]:①科学性,指标选取要科学,能反映滨河绿地景观组成要素的作用及内在本质;②独立性,指标要具有独立性,避免指标间相互涉及或者小异大同,尽可能做到精而少;③代表性,指标要具有代表性,尽量选择最能表现滨河绿地景观的美观度和可游度,保证评价的全面性;④可比性,指标选择要具有可比性,能利用指标合理有效地进行滨河绿地景观比较和评价;⑤可操作性,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要比较容易获取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使评价系统最大程度地建立在滨河绿地景观最有效的信息基础上[5]。

3.2 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上文中已经指出,景观美感度指的是景观构成中各实体元素及其共同组合而成的群体景观的视觉美学质量和维护水平。所以,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指标分为:各实体构成要素的美感度、总体视觉效果、维护水平三方面内容,评价因子由此得出,并且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与普通园林绿地构成要素基本一致,滨河绿地景观实体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地形、铺装地(园路、广场)、建筑及小品、植物、水体五大类,各实体构成要素的美感度即此五类要素的美感度。

总体视觉效果,是指此五类景观构成要素互相组合、搭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景观后,给人的总体景观美感度感受,比如是否协调,是否具有多样性等[1]。

景观维护水平,是指滨河绿地景观建成使用后,其养护管理是否及时、到位,主要包括:①植物的养护;②各硬质景观要素的管理维护,包括园路、园林小品、园林建筑等的维护,如亭子、廊、指示牌、园灯、园桌、园椅、垃圾桶、路面等等;③滨河绿地内的洁净,即清洁工作是否到位。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7项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的指标,分别为:铺装、地形、建筑及小品、水体、植物、维护水平、总体视觉效果共7项。

根据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及滨河绿地景观中7项评价指标的权衡、比较与综合,滨河绿地视觉景观美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如表1所示。

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得分在70分以下为差,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则为优。

景观美感度评价,主要是从景观的艺术性的角度出发,利用视觉景观的形式美普遍规律进行评价。在各指标的评价过程中,以新颖性、整体性、多样性为各指标评价的标准。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普遍规律,是反应形式要素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其作为形式美评价的原则是绝对的[1]。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强调了景观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是提高景观生态系统长久活力、提高视觉情报的丰富度与人居环境情趣性的必要条件;整体性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辩正统一,符合环境美学的均衡性条件,它代表了一个区域景观风貌特征的主旋律,是决定场所空间能否具有识别性、凝聚力的基本条件[6];新颖性是指该景观别具一格,个性特色鲜明[1],多样统一虽然重要,但是千篇一律的景观却需要避免,特色鲜明、具有个性的景观尤为可贵,因此,对景观要素评分时新颖性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构成景观的线条、色彩、空间、形体、光影、肌理、空间序列及其所构成的景观整体、季相等同时体现出整体性、多样性、新颖性三大特征,所以各景观美感度指标在进行评价时,必须以这三者为尺度。

3.3 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

景观可游度,主要反映的是绿地景观中所设置的一些游憩休闲设施、场所以及所蕴涵的景观文化,对于游人和居民的吸引程度、逗留时间长短、使用安全性和合理游人容量等。

SD法,又称“语义差别”(Semantic Differential)量表(简称 SD 法),是在 1957 年,由C.E.奥斯顾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又称为感受记录法,它主要通过言语尺度描写,进行心理感受的测定。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被调查对象的感受构造定量化数据[7]。SD 法是运用语义学中“言语”为尺度进行心理测验,即通过对各既定尺度的分析,定量地描述研究对象,简单地讲,就是将定性转化为定量的一种方法。SD 法的形容词一般为正、反义成对设定,如“充分—不足”(图1)。评定的尺度设定是根据“二级性”(bi-polar)原理进行的。在形容词设定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那些过于牵强的正反义形容词对的选择。在制定测量等级时,要避免非对称尺度的出现[8]。此外,还应注意避免不常用语汇的使用。当评价等级不足 5 级时,评价的尺度会显得比较粗糙。一般经验认为评价尺度以 5~7 级较为合适,而形容词对以 20~40 对较为合理,只要这样就能对目标空间进行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评价和描述。评定等级设定以后,调查表即语义分布曲线即可制成。评价因子应根据各处场所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9]。

滨河绿地景观空间,作为一个目标空间,用SD法,即通过5~7 级评价尺度的设定,并选择20~40组形容词来衡量景观可游度,将对景观可游度描述的定性转化为定量,是比较合适的。通过反复对比与分析,此评价模式尺度采用5级制,以“3”为尺度的中点对称设置。

通过对滨河绿地景观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设定25个因子,即25组与滨河绿地景观中游憩相关的形容词(正、反义),并制定调查问卷。这25组形容词分别从滨河绿地景观各类游憩设施的设置情况、景观历史文化的蕴涵、游人量、游人逗留时间、交通可达性、亲水性、安全性、环境清洁度、游人满意度、游人感受等方面进行设置,力求能全面地反映滨河绿地的景观可游度。设定的景观可游度25个感知因子及调查问卷如表2所示。

设每项因子满分为5分,分值在1~2之间的为差;分值在2~3之间的为中等;分值在3~4之间的为良好;因子分值在4~5之间的为优。

最后把25项因子得分相加,满分为125分。分值在25~50分之间,景观可游度为差;分值在50~75之间,景观可游度为中等;分值在75~100之间,景观可游度为良;若分值在100~125分之间,则景观可游度为优。

根据收集的调查表格上的数据,计算出每一项的平均值,并根据计算数据,绘制出平均语义差别曲线图(图2),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5 结语

滨河绿地的建成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许多城市都会对已建成的滨河绿地进行改建或扩建,从景观美感度和景观可游度两方面建立滨河绿地景观评价模式的研究,其最大意义在于从定性到定量、定量再到定性的多次评价过程中,发现该滨河绿地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为滨河绿地景观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各滨河绿地的改建或扩建,同时也为新建滨河绿地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滨河绿地景观建设水平,为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部门以及个人的滨河绿地规划设计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宇.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陈红光.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3]He Ping Wang Baozhong.Study on landscape ecological assessment and eco-tourism in the Dongting lake wetland[J].Journal of Enviromental Sciences,2003,15(2):271~278.

[4]史作民.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评价方法[J].农村生态环境,1996,12(2):1~5.

[5]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J].现代城市研究,2003(5):29~32.

[6]王紫雯,秦卫勇,徐承祥.城市的河道水域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建筑学报,2004(5):14~17.

[7]Shuttle worth S.the use of the photograph as an environment perception mediumin landscape studies[J].Environ Manage,1980(11):61~76.

[8]胡隽.大城市综合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8.滨河景观设计浅谈 篇八

关键词:乡村滨水景观;五度基本原则;规划设计;东苕溪(乾元)滨河公园

引言

乡村中的河流不仅满足着村民的饮食起居,记录着乡村的生活文化,而且是乡村环境中最为典型、复杂、集中、活跃的区域。与城市滨水空间相比,乡村滨水空间更具实用性、公共性、可达性,且文化丰富、景观元素多样(图1),呈现出自然、生态、质朴、人工干预少的特点。随着乡村建设及旅游的发展,一些村镇由于缺乏定位正确的前期规划,忽视地方特色及地域文化背景,导致其传统滨水景观风貌缺乏特色,景观空间缺乏场所精神,滨水文化日渐模糊、丧失了可识别性。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探讨符合乡村气质并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乡村滨水景观。

1.项目概况

1.1项目地概况

德清县乾元镇地处杭州北郊、杭嘉湖平原西部,东临上海180 km,南距杭州市中心40 km。项目地濒临东苕溪,南起德清大桥,北至枯柏树大桥,规划面积约6km2。笔者从五个方面归纳了项目地的基本概况。

1.1.1跨度长,周边环境复杂

滨水公园规划长度约3 km。由东向西景观是人工向半自然过渡的状态,沿线依次是住宅区、乾元镇幼儿园、乾元镇中学、半废弃丝厂、养猪场、民居、荷塘、农田等,周边环境复杂,景观类型杂乱。

1.1.2宽度窄,可用场地有限

项目地宽度15-20 m,整体地形较平坦,部分区域地势高差较大。依据《德清县乾元镇老城区块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地周边限制因素较多,可利用场地有限。

1.1.3历史久,人文景源丰富

乾元镇始建于公元691年(唐朝天授二年),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底蕴深厚(表1)。

1.1.4干扰大,生态基底较差

项目地北侧沿线分布有学校、住宅小区、半废弃厂房及少数民居房;西侧与东苕溪间隔一条宽6 m的柏油路,时有机动车通行,存在安全隐患;东侧为乾元镇老城区,人为干扰因素较多,生态基底较差。

1.1.5植被少,季相景观单一

项目地沿线种植有宽约15-20 m、长约百米的杨树防护林带,整个区域几乎为纯林,乔木、灌木、地被种类少,色彩单一,季相景观变化不丰富,且杨树林冬季落叶,景观萧条。

1.2项目定位

1.2.1上位规划

1)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展示乾元。

依据《德清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德清县采用“一城一区”基本结构。乾元镇作为“一区”,部分设施依托武康,为相对独立发展的综合城区。滨河公园地块介于老城区与东苕溪之间,因此,方便老城居民日常休闲并保证滨河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打造滨河公园的重要前提。

2)融入老城文化,加强民生建设。

依据《德清县乾元镇老城区块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德清高铁站场东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坚持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对乾元镇老城区进行有机更新、整合提升,同时合理整合资源,扩大和充实群众户外休闲空间,加快民生建设,以及开展“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将老城文脉融入滨河公园设计,充分利用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突出古城特色,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为居民提供有乾元特质的休闲公园。

1.2.2发展需求

1)镇区需求:乾元镇近年来深入实施“经济重镇、文化强镇、高铁新区、生活慢城”的发展战略,旨在全面打造生态便捷、宜居宜业的“美丽乾元”。滨河公园的打造应当注重实际,紧跟镇区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千年古镇的文化资源,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老百姓受益,提升其幸福感和满意度。

2)社会需求:通过分析可知,乾元老城区内的用地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娱乐,因此迫切需要一处场所,既能满足群众日常休闲娱乐、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又能展示老城文化,提升乾元百姓归属感和自豪感。

1.2.3规划定位

基于对上位规划的解读及对乾元镇发展需求的分析,乾元滨河公园承载着滨河生态以及老城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功能。因此建议避免大规模开发建设,而是通过深入挖掘特有的场所精神和文化内涵,并以景观生态理念为指导,力求创建集生态、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体现乾元古镇历史风貌人情的滨河公园。

2.五“度”设计理念

本项目旨在实现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保护与挖掘人文资源、凝炼与展示地区形象及提供休闲娱乐场地等多重目标,营造出历史悠久、自然生态、耐人寻味的乾元滨水公园。规划设计提出五“度”(长度、宽度、高度、深度、季度)设计理念,五“度”之间相互渗透、交叉、结合(图2)。

2.1长度

滨水景观以拥有一定长度的线性空间为特征,引导人们沿着轴线方向进行各种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引导性和运动性。乡村滨水空间相较于城市滨水空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开放性及公共性。因此,在进行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尊重乡村滨水空间特点。同时,根据滨水区的规划长度,结合不同年龄段游人的生活、生产需求和项目地的景观资源价值,科学合理地设置景观分区、节点等,通过巧妙布置观景路线把各个景观节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2.2宽度

滨水地带是水域与陆地交汇的特殊地带,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更强的开放性、跨越性、渗透性,可初步将其划分为对实际用地宽度的规划和数公里尺度可视范围内景观的规划。实际宽度的规划以保障生态廊道功能为前提,主要满足休闲游憩功能,合理优化、利用空间。对于可视范围内的景观,参照《园冶》“借景无由,触情俱是”。乡村独具景观特质,周边环境视野开阔,可用地较窄,应充分利用借景原则,对可视范围内的景观“嘉则收之、俗则屏之”,丰富游人的视觉感受,使有界的滨水景观变成无界。

nlc202309091255

2.3高度

乡村滨水区的文化丰富多样,它是时间在空间中的积淀,是在人与水的相处中赋予的滨水区文化意义,包括物质文化(水埠头、洗衣台、石凳、水车、水碓、桥梁等)与非物质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因此,在进行乡村滨水区的景观设计时,应以地域文化为蓝本,继承并发展场所精神、场地特征、哲学意蕴等,并结合现代审美构建特色乡村滨水区的人文环境。

2.4深度

生态学中认为景观是基于人类尺度上的一个具体区域翻。具有数公里尺度的生态系统综合体,包括水、田野、灌木、村落等可视要素。生态设计的前提是控制和治理水体及周边的环境污染,再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从整体上保护和恢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结构和天然景观,避免过多的人工化,保持自然状态下的岸线及水系统,模拟植物自然群落,营造生态滨水景观。

2.5季度

景观规划在季度上的体现便是植物的“时序”变化,滨水地带作为特殊的景观带,植物景观具有多样化特点,在规划植物景观时必须使其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达到统一。规划中,以保留原有植物和利用乡土植物为基本原则,强化水中、水岸、陆地三个地带的自然群落结构模式在景观中的应用,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并根据其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特点,充分利用植物在四季中的表现型,结合滨水景观营造意境,考虑整体季相效果,展现规划设计理念。

3.景观设计

东苕溪滨河公园地块东侧为乾元老城,西侧紧邻东苕溪,长久以来充当着古镇滨河绿化以及老城区居民休闲健身场所的重要角色。在此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在维持、强化及完善地块原有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加载乾元古镇的历史文化,提出五“度”设计理念,旨在将滨河公园打造成体现人文关怀、地域性、生态性以及时序性的多元乡村滨河公园。

3.1尺度合理,巧布节点

陈从周《说园》中描绘园路为“园林中两侧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这极大启发了地块相对狭长的滨水公园的布局设置。公园沿东苕溪布置,全长约3 km,约为乾元镇区的三分之一,宽度仅为15-20 m。在深入分析苕溪、项目地块以及城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东苕溪滨水公园的规划长度、景观资源并结合功能布局,同时满足游人的行为需求,将公园的结构规划为“一带二脉三段四步道六景点”(图3),旨在打造尺度舒适、景观宜人的乡村滨河公园。“一带”即为东苕溪滨河公园景观绿带,并以原有柏油路作为主观景脉络,林中游步道作为辅观景脉络;依据场地现状及景观元素,由东到西依次规划为休闲段、人文段、生态段;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感受滨河公园,规划了四种不同类型游步道来拓展空间。同时,结合现状景观资源,规划六个景观景点:苕溪唱晚、古木香风、乾元印象、荷田胧月、古柏溪影、颜翁泊舟。

3.2打破界限,拓展空间

由于实际可规划的地块较窄,在宽度上项目地景观元素不够丰富,设计师决定将原有宽6 m的柏油路纳入景观,作为观景主脉络,争取更多有效活动空间。柏油路将公园绿地和东苕溪紧密联系起来,在保证安全及符合规划依据的前提下,临苕溪设立亲水平台,增强了滨河公园的亲水性。地块西邻大片农田,合理规划林下游步道及节点位置,借助荷塘、农田、桑田形成大地景观(图4)。总之,把周边一切可利用的景观要素纳入设计场地,为游人提供更丰富的乡村观景感受,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观关系。

3.3挖掘历史,融入特色

在充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风俗的基础上,营造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历史脉络的景观。因此,通过充分挖掘提炼乾元古镇的文化内容,采用“时间轴”的方式,并借景项目周围的农田景观展现农耕文化,利用废弃老城墙展示老城特色(图5),提炼半废弃丝厂的景观元素打造工业景观(图6)。作为脉络的乾元历史文化为景观注入灵魂,并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呈现一个鲜活的文化景观带,游人漫步在滨河公园中,能体悟到乾元古镇的前世今生。

3.4生态建设,自然野趣

依据东苕溪现状制定规划方案,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调整、恢复生态环境。通过搬迁原有养猪场,减少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对苕溪的污染;在水岸边浅滩种植芦苇、荻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基于现状条件下,通过模拟当地植物群落,为公园绿地的动植物繁育、生长创造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打造野趣浓重、悠闲自得的绿色长廊,复现“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蒴叶雨新晴”(图7)的美景。

3.5尊重现状,凸显特色

乡土树种成活率高、抗性强、易管理、价格低。结合规划目标,本着建设节约型园林和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原则,详细调查场地现状,在几个重要区段或节点,选择性地通过植物的内部迁移来营造疏密有致的空间,以最大限度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的杨树Populus tomentosa防风林。有重点、分区块酌量增加常绿树种、色叶树种及开花亚乔,如: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银杏Ginkgo biloba、乌桕Sapium sebiferum、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日本樱花Cerasus yedoensis、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ea等,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在原有林下地被二月兰Oryehophragmus violaeeus、麦冬Ophiopogon japonieus等的基础上,梳理植物空间,增加富有野趣的植被,如毛鹃Rhododendron pulehrum、金丝桃Hyperieum monogynum、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等自播草花,凸显东苕溪“乡野质朴”的气质。模拟当地植物群落的配置方式形成乔、灌、草比例适宜,落叶、常绿树种搭配恰当的自然式植物群落景观。保护与利用古樟树、古柏树Platyeladus orientalis等古木,并结合乾元镇的人文历史、民俗传说布置节点,将植物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使人们能够感受滨水公园的四季变迁之美。

4.结语

乡村滨水景观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地、景的现状关系,同时要认识到滨水区景观是乡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缩影,需要深入调查项目,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凝练文化,打造特色景观。同时,要合理地进行设计,把握乡村滨水景观的特点,将河流、景观、地脉、文脉以及生态融合在该类型公园的实体景观打造中,使民生建设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在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的同时,充分展示乡村特色。

上一篇:年第三季度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在市规划建设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