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2024-09-26

下乡听课心得体会(共11篇)

1.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篇一

送课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我县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室组织送课下乡活动来到我校。我太高兴了,因为又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了。这一天,虽然我们很忙碌,但是也收获颇丰。

送课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程老师执教的《画风》着重从赏析语言、从作者角度、从朗读的节奏、从感悟猴王形象等多角度,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特别是她引领学生去体会活泼跳跃的语言与活泼跳跃高度结合,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言的形式与内容的融合统一,学生们通过朗读真切的体会到了活泼自由。程老师的这堂语文课真真正正的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老师教学给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只是一节常态课,但却让我看到了课堂的精彩,程老师对课堂的把握有条不紊,引领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来体会感受风的美,学生通过说、读、想象多种方式品读文本。还有就是陈老师对学生赞赏的语言也很值得我去学习。老师通过抓重点词句来体会句子。看到各位授课老师轻松驾驭课堂,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禁让我由衷赞叹她们深厚的语文功底。

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听了她们的课后,让我更加感觉到了与她们的差距还很大。在这次活动中,我也讲了一节课《龙卷风》,自以为准备得很充分,然而,在讲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漏洞,比如对“肆虐”一次的理解,在备课的时候我对它备的最熟练了,可是在讲课的时候可能因为有些紧张还是把它忘了。在讲课中,对于课堂随机生成的东西不会很好的因势利导,驾驭课堂能力还很低。我在备课的时候光想着让学生从文章内容上体会龙卷风的形态与气势了,却忽视了语言的形式训练,还有就是在学法指导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听课后教研室的主任做了精辟的点评。通过他们的评课,我学到:

一、注重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教学中,我们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而是要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是语文教学。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也要引领学生通过赏析语言形式的妙处,来享受一定内容中,语言形式带给我们的精彩。

二、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要想让学生有感动,必须自己首先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真正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这样才能打动学生。

三、整体感知要充分。我们在教第二课时开始时,不要忙着直接进入切入点,要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回顾前文,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整体的印象,这样再进入研读部分。

三、品味语言要联系上下文。一段文字即使再优美,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学生也不会为所动。在讲解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时候,我们更要联系前后,结合一定的语境来解读。

四、学会赏析。赏析的内容很多,比如语言文字的传神、段落排序之妙、修辞手法、文章内容、作者风格、文章写法等等。总之,我们应该用鉴赏的眼光对待语文教学,才能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教学不是字词教学,不是故事教学,而是语言文字与内容相统一的教学。

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更加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更让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争取更大提高。

2.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篇二

不知从何时起, 我们的语文课没有了品词析句的“语文味儿”, 取而代之的是充斥着大量的拓展思维、生硬的思想教育、花样翻新的多媒体课件。听的这两节课, 恰好是摒弃这些浮华, 回归到教材文本, 仅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录音机和几幅图片演绎着人类最美好的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碰撞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生命的灵动。

一、回归文本, 注重语文的生活价值

从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段入手, 让学生从文中体验美, 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敏感性。在葛老师的课上, 引导学生理解“一直”和“舍不得”这两个词语, 老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问学生“一直是什么意思, 你读懂了什么?用你的感情, 把小熊时间很长没砍树读出来。”“你生活有没有舍不得的时候, 小熊舍不得砍树怎么读?”这样, 孩子们就能把从书本中认识的词语很好地迁移到生活中来, 又把生活中的体验很好地运用到朗读中去。在芮老师的课堂上, 有学生问“光复”是什么意思。芮老师没有急着给学生解释, 而是按照文中关键句“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出现几次, 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作者有什么感受这样的顺序讲到“光复”这个词时, 用最简练的语言介绍历史背景, 学生不仅对这个词有了理解, 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更有了深入的理解。在指导学生读这句话的时候, 还注意到标点变了, 让学生读出中国人的感情。这是怎样的一种自豪和感动啊!在读中体现出学生对词语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让爱国主义的情感涌动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摆脱了生硬的德育模式和牵强附会的德育渗透, 让情感在语言文字的背后随着作者跳动、震动、涌动。

二、综合训练, 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

在这两节语文课上, 教师不仅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还充分利用一切语文素材培训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等等。在葛老师的课上, 老师问孩子们, 如果你住在山洞里, 会觉得怎么样?小熊一家没有砍树, 小动物们都来感谢小熊, 如果你是某一个小动物, 你要对小熊说些什么?这些问题, 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都能回答, 而且也会乐于回答, 在回答中自然而然地训练了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芮老师的课上, 老师让学生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写“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问学生写的认真吗?吃力吗?什么时候吃力?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来学习, 从而更好地理解“吃力”在本文中的情感。这样怎么不让学生的思维活跃, 思想得到净化, 灵魂得到提升?

三、放开手脚, 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在这两节课中, 都十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 真正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地位上来,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每一次朗读训练中, 两位教师都强调学生自己读, 不要齐读, 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个性。可是两个不同年级不同班的学生都读着读着就变成齐读了。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 以往的教学对学生的个性体验重视不够, 我们的两位教师在这一点上下了很大的气力。如果每位教师都注意学生的个性培养, 我想我们这个世界、孩子们的世界会更丰富多彩。

去掉浮华, 立足学生的实际, 存有一颗爱心, 用新课标的人本理念, 仅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 同样能上好每一堂课, 闪耀着语文的灵感、生命的灵动。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3.送课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篇三

一、图文并茂、赏心悦目的语言活动

卓玉香老师的语言活动《问答歌——我唱歌儿骑大马《,总体下来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1、教具充足、功能强。如自制竹马,从开始的活动引入、中途的游戏到结束的离场,无一不让幼儿乐在其中。而且还引用生动的媒体,并借助形象的板书画面,让幼儿能很快理解并熟悉儿歌内容。

2、环节活泼、紧凑,面面俱到。教师从“骑马”激趣,引出内容——熟悉理解儿歌内容(提醒幼儿注意翘舌音)——学习用各种形式朗诵儿歌——理解问答歌的形式及认识儿歌名称——借助玩具、材料表演儿歌至结束。环节虽多,但教师都能自如带过,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玩的尽兴,学得开心。

二、形式多样、民主自由的计算活动

整个活动中,赵春琼老师能明确活动的目的——引导幼儿学习5的组成,而且能努力营造活泼、有趣、民主、自由的活动形式,如:师生儿歌对答、幼儿分工合作、配乐游戏、自主选择操作材料再次练习等。因此虽看似较单调、枯燥的计算活动,幼儿却能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也是一个成功的活动。

三、生动活泼、自然有序的音乐活动

孙婉贞老师的音乐活动《小老鼠打喷嚏》,虽然只是一段短短的乐曲,但是却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广阔、有趣的音乐空间。

1、取材不错,方法恰当。

乐曲节奏分明,曲调诙谐、有趣,再加上老师生动的故事引入、逐段的讲解演示,还配上形象完整的乐谱和生动有趣的动作,让人发觉原来这短短乐曲中竟然蕴含着如此生动的内容,让人浮想联翩。因此不但让台上孩子们热情参与,也让台下的老师蠢蠢欲动。

2、引导有方,收放自如。

4.送教下乡-听课心得 篇四

“送教下乡”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中年段,三年级,每一种说法都提示我们,这是小学学习阶段一个承前启后,一个转折定型的重要阶段。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跳出低年段的教学模式而改头换面,更不可能沿袭低年段而没有提高,《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做了详细具体的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落实到每一个单元,每一篇文章的学习,每一课时的教学,老师们无法取舍,更无法正确把握。就这样,老师们摸索着上路了。遇到了问题,我们讨论反思,但仍然惘然,依旧迷惑,这时真正需要有个人帮我们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很庆幸,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小学王老师走进我们的学校,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悟通过课堂展现给我们,犹如一缕春风拂面。王老师通过完整地展示15课《玩出了名堂》,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如何用好用妥教材。语文教学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缺一不可。具体每一课时侧重能落实那些,既有有赖于教师站在全册的高度上有一个安排,更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做出合理的取舍。《玩出了名堂》这一课,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王老师就合理地舍弃了朗读点的深入训练,重抓主要内容的把握,重抓读写结合,创造性的利用了教材。

细节决定成败。她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尤其是那些及时的鼓励性评价,对孩子来说简直是润物细无声啊!

相信,有我们大家的努力,在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自信。

5.“送教下乡”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篇五

牛武中心小学刘艳红2012年10月24日,我有幸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送教下乡活动,听取了孙丽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四通八达的交通》及侯芳云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节课,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作为一名老师,我希望能多多学习她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下面我就侯芳云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谈谈我的感想:

侯老师讲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中,她着重让学生通过数、剪、拼等动手操作的活动来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自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我觉得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课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堂。

一、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这节课以“复习旧知———猜想方法——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实践应用”为线索,整个教学思路清晰。突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训练,整个教学做到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猜想验证,重视操作探究。

新课开始,侯老师利用课件复习了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从而引出课题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呢?老师先请学生进行猜测,进行验证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剪、拼,人人参与

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操作不是为操作而做的虚设,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反馈时,教师也是让学生看自己剪拼的图来说理,降低了算理表述的难度。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推导了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练习题设计到位。

侯老师设计的习题具有层次性,从易到难,有梯度。习题中还包含许多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课中提前给学生打了“预防针”。习题设计精巧到位。

6.新教师下乡听课指导体会 篇六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

新教师下乡听课指导体会

今天到塘下二小听课指导,也是本学期新教师下乡听课指导的最后一站,午餐特向塘二为我们摆了圆工酒宴的章国林校长及班子成员致谢,是他们在我们下去听课指导安排上畅通无阻且热情接待。每每不胜酒力的我,很想以酒敬敬这班兄弟朋友之时,遗憾的是要总因要开车回去而只能以茶代酒,一路走来敬这些热心支持我们工作的校长还有其他同志们。所以,每每如此,我总希望新教师们能多敬敬这些学校领导,他们主导着新教师的成长。

从10月28日起到今天,一个多月,50名新教师一轮听课指导结束,每年新教师分布的面总是很广,而且大多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上山下乡走下来,有安排上的多科协调多重考虑,有沟通上的顺畅与停留,有路途上的劳顿与不安,有指导上的劳累与思索。在辛苦和感触中走过,欣喜地看到新教师的总体水平在逐年地提高,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在迅速地进步着,对于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比较娴熟。也看到了作为一个新教师在处理一些课堂即时发生的问题上的局促不安。教一年级的一些老师对学生上课不守规矩备感无策,教高年级的老师对学生的启而不发实感焦心。凡此等等,表现出作为新教师的种种非常正常的问题和状况。面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能胜任教师工作,他们表现出了新教师的良好修养,立足校本,虚心请教,多次试教,在课堂研磨中成长起来。在指导中,我们会向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备课研读教材方面的,有课中教学引导方面的,有教学方法运用方面的,也有组织教学方面的等。有些建议是普遍的,有的建议是个别化的。我们让新老师自己谈备课时力求达到的目标重难点设置,谈教学后的反思感悟及疑惑,我们试图在找寻一种能使新教师有所反思感悟的交流方式,把我们的建议转化为他的一种可接受的东西落在他们的成长最近发展区中,切合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指引一种方向去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我们引导他们把困惑和遇到的问题收集,明确化为初为人师的十个教育教学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试图尝试解决它们,尝试写出两例故事来,并由此在实践反思总结中逐步成长起来。在指导他们的过程中,也更加促使了我们追求自己的专业,来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增长的新生问题,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由此,得感谢他们促进了我们的发展。

此刻,在所有的辛苦过去后,坐了下来,最想说:但愿他们能有所获。

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7.小学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篇七

首先,是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交往频繁,国际理解变得更加的重要,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21世纪以来,各国着眼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时代进步了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第二,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由原来的讲解、传授为主转换成启发、发现、探究的过程;办学方式由封闭式转换成开放型;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转换成以学生、活动、任务为中心;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地听、死记硬背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的倡导者、促进者。

第三,新课改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想,对他们的采用宽容的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真实,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语文学习与运用;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语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两位老师两节精彩的展示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两堂课都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一环扣一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高潮迭起,教师引导巧而得法,使我们获益匪浅。

这两节课都从整体情景教学入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课堂风貌: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口脑并用,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使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使孩子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面临的新的问题。

8.名师送课下乡听课体会 篇八

唐坊三小刘鲁东

12月5日上午,在高青县中心路小学有幸聆听了桓台县第一小学蒋蕾老师的一堂精彩课堂教学,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一、上课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上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

三、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老师语言富有感染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上课教师在教学中有的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

五、上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了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在做中学的教学新理念。

六、授课者教态尤其自然,过渡语言很自然,鼓励、评价学生的语言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此次听课,使自己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了自己的短处。今后要在课改中,尽可能地完善教学艺术,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不断

9.“送教下乡”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九

(2011-11-13 19:21:06)“送教下乡”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2011年10月18日在北田小学听了太谷实验小学贾晓玲老师的课(《烙饼问题》),再一次让我感觉到数学课真的好有趣哦!

从整体上来看:贾老师的这堂课设计得是层次清晰、循序渐进,很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具体来说:

1.导入部分:贾老师通过与学生交谈(旅游时,够物时,等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出了提高效率的问题,水道渠成地为今天要学的新知识作了铺垫。

2.新授部分:

首先,贾老师运用教具给学生很直观地展示了烙2个烙饼、3个烙饼需要的最短时间,并且板书很及时。

接下来,又引导学生将烙4个、6个、8个、10个等双数个烙饼的最短时间得出来。

再下来,将课堂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探究烙5个、7个、9个等单数个烙饼的最短时间。课堂上学生探究时热情高涨,正是我们整正想要的那种情景。

最后,用PPT显示表格,一目了然,引导学生得出了规律。

3.小结部分:

贾老师用一句名言来勉励学生,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勉励教师要珍惜三尺讲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贾老师这堂完美的课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经常会想一想它、品一品它,真的很耐人寻味: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能给人美的感觉;没有精美的图片,但是却能给人思维碰撞的情景。

10.名师教学团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篇十

石花三中 袁正华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名师送教下乡观摩活动,聆听了两位优秀教师的精彩教学,收获颇多。这二节课属于“同课异构”,两位老师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都能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花为线﹙听、赏、悟﹚,以品读为目标,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1.教师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二位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文本。余华鹏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挥洒自如富有磁性的语言引领着学生;王兰兰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准备。二位教师的板书都很规范,这一点我和她们有很大的差距,要提高我的板书基本功。

2.纵贯这两节展示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听过的这些课中,二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她都能根据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余华鹏老师切入的巧妙,动情的范读,合理的板块设计;王兰兰老师清晰的思路,实用的流程都值得我学习。在教学设计中,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敢于让学生自我发现,课堂驾驭能力很高。

11.送教下乡-听课心得2 篇十一

“送教下乡”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通过听此节课,让我学到很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知道了以后怎样驾驭课堂。

一、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巧妙的引入语,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例:问:你们经常玩什么“名堂”由此引进了课堂的概念,以及让学生用“堂”造句,“教室”,“礼堂”等。从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二、分工合理,方法新颖。在讲本课文时,让学生分段朗读,举手发言,不仅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发言的勇气,达到功半事成的效果。

三、讲解清晰,流畅,容易让人听懂,例:在本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老师通过助词来区分,讲中心思想的时候,她通过一个句型来讲“什么时候发明什么”“什么时候发现什么”进行提问,不仅讲解了本课的主旨,而且不言而喻的理解了发明和发现的区别。

四、作为一名教师,鼓励语是不能少的,而且鼓励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例:奖励小红花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发言。总之,面带微笑让学生觉的心理上没有什么如何压力,气氛活跃,全面关注思想观念。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程度。

上一篇:鹰潭学生高考后留学马来西亚下一篇:高中德育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