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2024-07-27

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通用13篇)

1.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一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心南山小学

卢小琴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1时,我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

识字2时,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完生字后,每组抽一名认字最好的同学到其他小组“抓特务”。即逐个检查字音、组词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即是“特务”,要求小组长立即帮助学习生字。这样一来人人都不想当特务,识字效率明显提高,即使有困难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会很快认识。检查一课、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识字3时,采用开火车识字的方法,即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

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鱼”,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①、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

②、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学生猜谜

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③、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影子”的“ 影”字时,把“ 影”字拆成“ 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它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究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

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

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2.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二

1. 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欢乐对对碰、邮差送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开火车”游戏中,在游戏方法上笔者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开?”“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节剂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2.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地“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1)联想识字

语言文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生“颜”字时,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笔者适时引导“在生活中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说:“我知道,这个字是‘颜老师’的‘颜’。”“对呀,我们班的科学老师正是姓颜。”“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学生的回答都非常精彩。生活的资源是无穷的,充分利用深厚的资源对于识字教学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同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2)归类识字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要认识“江、河、湖、海、洋、渔”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水”。教学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字都带有‘水’,都跟水有关系”。同时进行扩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水”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在《神奇的塔》一课要认识的字中,笔者把“灯、厅、打”这三个生字写在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识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很出色。有的学生说:“这三个字都带有‘丁’,带火的是‘灯’,带‘厂’的是‘厅’,带‘扌’的是‘打’。”有的学生说:“因为‘火’才能点‘灯’,用手才能‘打’。”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识记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

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3)情境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时候创建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中,配合课文内容,笔者制作了生动的课件,在课件中,一只可爱的青蛙,正要过河,河中间有一片片碧绿的荷叶,荷叶上是这一课正要认识的生字。在学生正被画面吸引时,适时说:“这只小青蛙想过河,可是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学生的回答十分响亮,看来他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好,让我们一起行动吧!只要你用最好的方法记住荷叶上的字,青蛙就能跳过河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很多样,看着因为自己的帮助青蛙一步一步地跳过河,学生的喜悦不言而喻,当笔者代表青蛙感谢同学们的帮忙时,班上沸腾了,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整个识字的过程,学生的情绪始终很高,这主要得益于教学情境的营造。

3. 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

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教室的学习园地、校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笔者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识字,很快学生连“静我校园喧哗追赶”等复杂的字都认识了。笔者还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那个店叫什么名字等,勤于观察,好于提问,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非常用字,还增强了生活能力。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4.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这时,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3.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三

一、以新颖、有趣的导入进行教学

低年级学生和注意力不够集中,持续注意力一般不超过20分钟。因此,新课伊始,导入的形式要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这样就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并把学生带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去。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将听录音、讲故事、演小剧等方法引入课堂。

教学《雪地里小画家》一文时,我拿着打印的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图片在黑板上展示,并微笑着问大家:“你们喜欢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吗?”学生们齐声回答:“喜欢。”于是我接着说:“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成为小画家的吗?”“想!”一下子整个课堂就活跃起来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产生。由此可见,精彩的导入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以课堂表演的形式来教学

根据现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活泼、好动,我注重以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对于内容浅近、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指导大家采用表演形式,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练习朗读和对话,以体现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让学生上讲台表演,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酸的和甜的》一文时,我设计了课堂表演,让学生戴着课文中动物的头饰来朗读课文。一开始课堂上的气氛非常沉闷,但是经过学生上台表演,课堂气氛较活跃了。学生在整节课中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都专心听讲。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能挖掘课文中的“乐趣”,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游戏的方法来教学

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玩,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玩,和学生们一起玩,让学生玩得有意义。学生们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发了表达的欲望,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参与语言交际,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寓教于乐。

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会设计游戏进行教学。在识字和朗读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游戏。如开火车识字,即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请其他组的同学帮忙(重读字音、组词等),然后火车继续开。还有生字大比拼、接力赛、猜谜语、看口形猜字、朗读接龙等游戏。通过这些游戏,使本来枯燥的识字和朗读教学变得有趣多了。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的巩固生字教学阶段,我展开了一个游戏——看口形猜字:教师做嘴形,学生把相应的生字卡片举起来。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生字,还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使学习变得有趣、有效。此外,猜谜语的游戏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在识字活动中猜字谜、编字谜,不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在《荷叶圆圆》的识字教学中,我出了一个谜语:“人来小亭边,停步看竹篮。竹篮竹子编,月亮在旁边。旁边有翅膀,一飞冲云天(停、篮、膀)。”还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利用电脑显示出来,让小朋友去猜,去读。如“一天一天又一天”(晶字)等。现在甚至有些学生可以自己编谜语考同学。通过这样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营造了一种和谐相融的学习氛围。

四、以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激励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手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优势;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领略到进取的价值,从而受到鼓舞,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教学《揠苗助长》一文的结束阶段,教师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一个学生这样说:“我想告诉农夫,你别着急,庄稼一两天长不高,三四天长不高,时间长了就会长高。”教师觉得他的回答符合二年级学生语言、智力发展水平。于是鼓励他说:“你的想法真好。如果农夫听信你的话,以后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接着问:“那么我们做别的事像他这样行吗?”学生说:“不行。”在教师的引导下,这个学生终于回答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盲目着急,那样有时会把事情弄糟的。”此外,诸如“你真行”“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是太佩服你了”等这些激励语言,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活动中形成。学生的兴趣越浓,注意力便越集中,学习便越积极主动。只要我们教者想方设法,调动一切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还有哪个学生不爱学习呢?

4.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四

人们习惯地认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最容易,不就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吗?没什么好学的,其实不然。一年级是人生系统学习的开始,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将影响人的一生,一年级学生对校园内的情况还不了解,在学习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要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必须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强化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何在课堂上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创境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一堂课如有好的开端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用导语去粘住学生的心,从上课的开始,就要使学生跃跃欲试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在教学第一册“6”的认识时,我在计数器上依次拨上1、2、3、4、5,边拨边让学生数,又一个一个地拨下去,边拨边让学生读数,拨完,问:“5比4多几?”学生说:“多1”。教师接过学生话说:“因为5比4多1,所以5就站在4的后面,那么,5的后面是几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宣布本节课课题,并板书“6”,这样按操作的顺序一问一答,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我设计了考考老师的活动,让学生出题,我说得数,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对答如流,准确无误,这是怎么算的呢?这就激发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进而转化为良好的求知欲望。

二、利用图画,激发学生兴趣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是我们数学教师的常用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爱好,把他们感兴趣的形象运用到数学课堂,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得数是5的加法时,我先在黑板上贴上了4只小白兔,边贴边提问:“黑板上贴的是什么?有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4”,又贴上1只,问:“又跑来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1”,一共有几只兔子?(同时在兔子的外面画一个圈)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边指图边问:“4+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5”(图略)

从上面的图清楚地看出,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通过图画的辅助诱导,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印象深刻。

又如:数学第一册中,有10个梨,吃了4个,还剩几个?在教这道题时,我事先准备好3张卡片。第1张卡片上画有10个梨,第2张卡片上注有“吃了4个”,第3张卡片上写有:“还剩几个?”边讲解边把3张卡片依次挂在黑板上,这样图文结合,由抽象到具体,既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应用题的结构也一目了然,(图略)。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可以把数学中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例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师演示小棒,学生数数,把一根一根的小棒贴在黑板上,学生数1,教师贴一根,学生数2,教师贴2根……数到10根时,教师让学生停止。告诉学生10个“一”变成1个“十”了。然后再继续数1,把小棒贴在右边,告诉学生这是11,它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按照同样的方法数12、13……19,学生数20时,告诉学生,数到1个“十”后,再数“十”,2个“十”就是20。

三、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儿童的天性就是爱动,随着小学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际操作活动以它具体的形象性,易于激发兴趣,特别是新课程教材中学生的操作活动,贯穿于整套教材,更体现了动手操作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小朋友做游戏,小强的前面有5个小朋友,小强的后面有4个小朋友,一共有(9个)小朋友做游戏?先让学生通过摆具:△△△△△☆△△△△。“☆”表示小强,“△”表示做游戏的其它小朋友。通过操作,学生知道这一队一共有10人,接着把这一题改一下,一共有10个小朋友做游戏,从前数小强第6,从后数小强第几?学生很快就从摆好的学具中发现从后数小强排第5。

四、编制儿歌,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知识的表述往往比较抽象和单调,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将它们编成口诀、儿歌等用于数学,这样不仅学生便于掌握,而且使学生富有情趣。

例如:在学完10个数字后,编了如下一首儿歌,并配有动作,教给学生进行演唱。1像小棒斜着放(小朋友拍手);

2像小鸭脖子长(双手扶颈头向上仰);

3像耳朵多个弯(左手轻拉耳朵,斜着点头);

4像红旗举得高(右手握拳念到“举得高”时向上伸);

5像秤钩多一横(右手食指书写5字,念到“多一横”时向右画一横);

6像哨子嘟嘟吹(左手大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弯曲成圈像6字,放到嘴边“嘟嘟吹”); 7像锄头肩上扛(作扛锄姿式,脚踏一二一); 8像小圈连大圈(右手食指书写8);

9像小网捉害虫(作握小网姿式,念“捉害虫“时晃三下);

10像小棒右边多个0(左手食指伸直作1,右边拇指与食指弯曲作0,念“0”时两手靠近)。又如:在学习“凑十法”时编配了“凑十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两五相凑就满十,九和一,八和二,七三、**也好凑,两数相凑都是十,做加做减想到它,又对又快用处大。

五、利用童话、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不少小学生感觉到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兴致平淡。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一位数学家曾说过:“数学这一学科是如此的严肃,最好不要失去机会,把它弄得趣味化。”因此,我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采用童话激趣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如:在学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课上,出示了以下练习: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每家都有一个信箱,小猴子是邮递员,可是这个星期小猴子生病了,同学们都来当一次“邮递员”替小猴子把“信”投到“各家各户”。边说边把“信箱”摆在讲桌上:小兔子家的信箱(9)、小狗家的信箱(8)、小猪家的信箱(10)、小马家的信箱(7)。接着教师把带有算术题的“信”发给全班每位学生。让每个同学帮小猴子投一封信,它们该投到谁家呢?(要求:信上的算术题得数几就投进谁的家)。

这样,通过小小邮递员的游戏,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活动,兴趣盎然。

六、采用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都争强好胜,荣誉感较强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采用两人比赛、小组比赛、班级比赛的形式。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后,我设计了“夺红旗”比赛,让全班同学,每两组之间进行比赛。我念算术,让学生说答案,给每个组分有必答题,还有两个组同学之间的抢答题。不言而喻,比赛产生巨大的激励性,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5.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五

贺州市建设路小学 郭炼芳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要让这些六、七岁的小孩子在近半个学期的时间里准确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学会拼音方法并能正确的拼读音节,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他们这时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不能持久,观察不细致,有意记忆能力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汉语拼音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有些字母形体相近,不好辨认,准确发音又比较难,初入学儿童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效率,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好拼音呢?新课程理念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爱因斯坦曾说:“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教学内容成为小时乐于接受的‘礼物’。”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汉语拼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趣中学,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充分利用情境图、情境歌,激发学生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容易在直观的教学中激发兴趣。新编的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在汉语拼音部分配上了大量的彩图,而且彩图活泼生动大方。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情境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欣赏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或让学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编一个小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想要表达的欲望大大增强,进入学文意境。当孩子们弄懂了情境图的意思,我会及时出示相应的情境歌教给孩子们。情境歌是小朋友喜欢的,读起来琅琅上口,既能纠正读音,又能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情境歌里有声母、韵母的发音,能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搜集通俗易懂、有趣而又琅琅上口的儿歌来辅助教学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号,往往孩子们难以区分、记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重视搜集一些通俗易懂、有趣而又琅琅上口的儿歌来辅助教学。如我在教学声母“d”的时候,我会出示:b—d,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母有什么异同点,然后说出来,再教给学生一首儿歌,一边表演一边读“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b d对坐笑呵呵,我们都是好朋友。”在教学声母“q”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套用此方法来自编儿歌识记“p”和“q”的音、形。又如,在教学拼音的书写规则时,我就出示儿歌教学生们念:“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尾巴长了住下格,其他部分在中格。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孩子们记住了这个规则后,在书写拼音时都能做到书写正确、美观大方。(三)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让孩子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差,注意力不持久,对于上课有兴趣的他们就爱听,没有兴趣的就不听。因此,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条件。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把“游戏”活动引入拼音课堂,寓教于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绳子变变变。

在拼音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如在教学单韵母“a o e ”时,我让学生自己用绳子玩变魔术的游戏,变出学过的“a o e”三个字母,在变魔术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要眼睛看,脑子想,双手动,嘴巴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记住了字母。在后边的声母教学中,我也常用“绳子变变变的”游戏方法,帮助孩子们巩固、识记字母。2.拼音宝宝找朋友。

如:在学习“ai ei ui ao ou iu ie ue”八个复韵母后,我让学生分别戴上标有韵母“a o e u u”和韵母“i“的头饰进入拼音王国,再让大家自己找朋友,看谁找的朋友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3.自编顺口溜大比拼。

争强好胜是孩子们的天性,一说到要在孩子间展开比赛,他们就会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如:学习声母“b p m f”字形时,我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联系实际,编出了不少顺口溜,如“像个6字b b b”,“左下半圆b b b”;“反写9字p p p”,“右上半圆p p p”;“两个门洞m m m”;“一根拐杖f f f ”,“伞把朝上f f f ”。通过自编顺口溜,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4.听音摘“苹果”。

为了帮助学生分辨平翘舌音,在学完“z c s”和“zh ch sh r”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听音摘苹果”的游戏。老师将7个带有“z c s zh ch sh r ”的苹果卡片贴在黑板的“苹果树”上,再请两名学生上台玩听音摘“苹果”的游戏,老师报音,其余学生当评委判定对错。通过游戏,提高了学生听音辫别能力,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5.大家来玩“扑克牌”。

扑克牌,孩子们都喜欢玩,在教学中我会指导学生同桌两两合作,制作每一课的“拼音扑克牌”(内容有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制作成“扑克牌”后,同桌二人轮流翻牌并认读牌面的拼音,读对的积1分,比比谁积的分高,谁就是获胜者,老师给予“小苹果”奖励。在制作扑克牌、玩扑克牌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四)联系生活经验学习拼音 1.联系实物学习拼音。

这些刚入学的孩子,对学习了解得不多,但对生活中的事物知道得还不少。如果老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种语言环境,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h-u-a---hua”这个三拼音节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一朵花的简笔画,再请学生说说对其他花的认识,在孩子畅所欲言后,出示:h-u-a---hua让学生拼读,他们很自然就能拼出来。2.联系口语学习拼音。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联系日常用语学拼音,学普通话。教学中采用给音节带调组词的方法,如wu 乌龟,wu 姓吴,wu 跳舞,wu 动物;也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跳舞”——我喜欢跳舞。“动物”——妈妈喜欢养小动物。孩子们饶有兴味地组词说话,把无意义的拼音符号与儿童生活、语言联系起来,通过听说训练发展了语言。(五)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它能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室只要千方百计使学生“享受成功”,他们会有学习的劲头。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孩子们创造机会,用赞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肯定、赞美,让孩子在学习中享受成功。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孩子,我会耐心地辅导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6.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六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课前恰如其分的过渡语言作导语,不仅能使课与课之间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五彩池》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五彩池的神奇,然后用简洁明快、抑扬顿挫的语调描述五彩池的大小、形状、颜色的语句作导语,这样使人听了如临其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好这一课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产生了美好的境界,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

二、巧设提问、激发兴趣 课堂上巧妙地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学《五彩池》一课,当学生们了解到来自同一溪流的水流入池里颜色就不同了,甚至一个池里就有几种不同的色彩。而舀出来看又跟普通的水一样,在这时候我就问: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同学们的兴趣一下激发起来了,学生有的想,有的查找工具书,教师在班中来回询问,老师再加以总结,课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但使他们受益匪浅,而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争论、激发兴趣 争论往往能折射出智慧的火花,有争论的课堂就有求知的高潮。一次我们班会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某城要扩展公路,可一旁有几株树怎么办?为此,同学们展开激烈的争论,大家各抒己见,纷纷摆事实,讲原因,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7.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写作的兴趣 篇七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观察入手激发习作兴趣

学生习作材料来源之一是直接的观察和体验, 之二是来自于读或听等间接的渠道, 前者为源, 后者为流, 源头枯竭, 没有习作材料, 就谈不到习作。有的同学, 正是在观察中有所发现, 方才悟出意义, 触动情感, 产生习作的欲望。

低年级孩子不会观察, 他们带有幼儿时期情绪易变的特点。新异的对象, 新鲜的色彩, 突出的印象, 往往吸引他们的全部注意, 而忘记原有的观察任务。所以我常常带着学生们到生活中去观察, 并教给他们一些观察的方法。

《秋天》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学完这篇课文, 我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 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告诉学生观察时要有顺序, 由上而下或由远而近或由人物到景物, 由整体到部分。我们先观察又高又蓝的天空, 在观察蓝天下的树林, 最后观察果实累累的果园, 金色的稻田, 这样由远及近的观察。在观察中教给学生先看什么, 再看什么, 然后看什么。通过观察孩子们明白了课文中的语言这么美, 就是从生活中观察到的, 在观察中不但要有顺序, 还要有方法, 观察完后, 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 想说的都表达了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习作兴趣

高尔基说过:“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没有想象, 就没有情景再现, 如果我们不会让学生想象, 他的情感就不会活跃, 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打动人心, 就不会有任何成功的习作, 所以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完《狼和小羊》一课后, 学生提出狼往小羊身上扑去, 结果会怎样呢?我让学生展开想象, 把自己想到的结果写下来。李英同学写到:狼往小羊身上扑去, 小羊赶快往后退, 狼紧追不舍, 小羊刚退几步就被狼按在地上, 张开大嘴把小羊吃了, 可怜的小羊躺在血泊中死去了。这段话中充满了他对小羊悲惨命运的可怜。

三、在记忆的积累中, 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

人们习作的过程是输出, 而输出的前提是要有存储, 有积累, 这种存储和积累是长时间不断的, 人们的大脑就是在不断的积累、输出、再积累。例如张力同学写到:读了《列宁的故事》这本书, 我知道了列宁是俄国人, 是伟大领袖。他去理发室理发, 很多人认识列宁, 知道他时间忙, 都要他先理发, 列宁却坚决不先理。我知道了列宁是一个遵守秩序的人, 我也要遵守秩序。多么诚挚的话语, 他愿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们写话的积极性可高了。

低年级的作文教学, 看起来似平静的湖水, 老师注重指导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真的激发起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 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他们就会在平静的水面上掀起波澜。

8.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八

关键词:激发 阅读 情境 兴趣 语感

【分类号】G623.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作为学习主导者的老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與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与习惯养成,首先要从激趣入手。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学生才能有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制造悬念和问题。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联系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运用情境教学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会仿佛身临其境,思维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如教学《妈妈的爱》一文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可创设以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我首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孩子们兴趣盎然的跟唱起来,紧接着我让孩子们观看有关母爱的图像,让学生欣赏完以后提问:“妈妈好不好?妈妈究竟好在哪里?”“我”的成长和妈妈的爱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看课文里怎样写妈妈对孩子的爱,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和自己想象,画一幅表示妈妈对自己的爱的图,写几句表示自己对妈妈的爱的话。在绘画中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在写话中自己懂得回报妈妈的心情。这样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歌曲中懂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在绘画中认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树立回报父母关爱的意识,充分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巧设疑点,激起阅读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意志是学习的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很不稳定,学习主要是凭兴趣,只有他们感兴趣的课文才会积极去阅读,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探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在阅读教学中的设疑,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选择设疑之点。如教学《蝌蚪找妈妈》一课,可从课题处设疑:1、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2、小蝌蚪的妈妈究竟去了哪里呢?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吗?怎么找到的?这些问题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设疑还可在宇词处设疑。在句子上设疑、在插图处设疑、在标点处设疑、在课文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只要能找准设疑点。学生探究的兴趣就会被激发。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让学生增强爱父母、回报父母关爱的意识。

三、培养语感,激励感情朗读的兴趣。

重语感的阅读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它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当儿童朗读“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时,得到的是整体的感受:一幅错落有致的山村风景画。通过朗读再现了客观景物、环境气氛。他们透过这些文字,仿佛看到烟村、亭台和山花,感受到山村的幽美和宁静。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语感逐渐丰富了。学生读到“金色的田野”,就感到了丰收的喜悦,读到“春雨沙沙”就感到心田滋润,读到“一片新绿”就会感到希望与生机。这就是语感。当然,我们所说的语感是对低年级孩子而言。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时,要较多地给予扶持,较多地安排扶读时间。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自读,教师范读,特别难读的句子,老师可领读。范读、小老师领读、跟录音读,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非常有效。我相信,我们不断地去优化教学过程,追求活动化、开放化,一定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活泼有趣。

9.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九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中学 高中语文教师 于红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最可亲近,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确实这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既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

二、文本激趣,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荷塘月色》一课,在指导朗读写景段时,让学生演一演荷花,教师配乐,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轻柔、舒缓的语调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学生就会乐学、好学。

三、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可帮助学生尽快驶上读书的快车道。一是创设读书的大环境:首先,在校园中拉起竖幅: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在橱窗中出 “新书推荐”板报。其次,布置漂亮的新书展览于图书室,并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学生被那色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妙趣横生的内容所深深吸引。另外,在教室中,设立图书角,挂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二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适当的时候,可以开设阅读指导课,着眼最基本的方法、技能的传授,帮助学生选择读物,指点学生科学利用休闲时光读书等。三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书籍交流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推荐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书中找到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籍,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四、让学生置身其境,去“演绎”文本。

教材上不乏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段落句子(物别是记叙文)。以前上课对于这些段落句子总是一读了事,然后再引导同学们运用“想象”去体会一下课文语言的精彩。美其名曰

“想象”,其实,仅靠想象是难于体会其妙处的,充其量只能算是隔靴抓痒,并且这样也给一些思想懒汉以可乘之机,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消失殆尽。现在对于这些段落、句子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演”的方式,让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现课文的情境。例如我在上《鸿门宴》的时候,对于文中鸿门宴中樊哙闯帐一节,我叫同学们去表演一下这幅场景的内容。同学们在台下即刻行动起来。大部分同学能够很好地再现场景的内容,并且有些同学还有一定的创造性,加进樊哙的表情,不时地引发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同学们的表演非常幽默,不用教师多讲,同学们表演过程中就充分体会到了樊哙的形象。同学们再现了课文的情境,成为文中的角色,实现了人本对话,大大增强了语感能力。同时通过表演,满足了同学们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觉得语文知识可以在表演中去体会,去感悟。

五、让学生去“争”,在“争”中体会乐趣。

这里的“争”是争论的意思。苏东坡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西方俗语有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大多如此,你站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大相径庭。在上《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的时候,我先叫同学们针对课文的这一题目想象一下,假如是你来写,你们会写些什么内容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内容各异,就是没有一种和作者想的是一样的。然后,开始学习课文。学完课文后,我再问学生:“课前你们所说的内容和课文内容完全不一样,是不是作者跑题了?你有没有更好的题目?”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各抒己见,这些都是同学们积极思考的思想结晶,对于他们的这种创造性行为,如果又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生发出来。

六、运用生动的简笔画,激发学习兴趣。

简笔画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形象化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运用简笔画,可以使抽象的单调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教师有一手漂亮的简笔画不仅可以提高在学生心目中地位,让学生觉得你很有本事,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我在教《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画了荷花,让学生看,学生一看这美丽的图画,就兴奋起来,兴趣立刻激发起来,不少同学高兴地说:“这幅真美,真漂亮”。我看看学生的兴趣很高,赶紧就说我们今天来学习《荷塘月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10.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 ,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因此,语文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他们,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是师德。教师要创造条件,如组织学生办手抄报、讲故事、成语接龙、答记者问、辩论会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有的学生字写得好,有的学生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这些特长。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如果在尊重这部分掉队学生自尊心方面处理得慎重、科学,不但能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师生之间、差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当然,决不能因此而对他们有所迁就和放松,相反的更应该从严从实要求。教师所做的一切应植根于教师对学生纯真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之中,使学生也能理解和接受,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

再次,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如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主动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并辅之以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恰当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独具匠心的板书等等。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消除语文难学的偏见,尽快摆脱学习语文束手无策的困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欢迎你上语文课,喜爱语文课,学语文的兴趣也将会日益形成和加深。

11.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十一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 激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14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学习带有随意性,自由散漫,自控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灵活多样,则很难吸引他们,进而坐立不安、做小动作、开小差,最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采用以下方式,既能充分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变得积极主动。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常常是无意观察或笼统观察。无论字词教学还是课文理解,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如教学《小小的船》,利用课件相继展示出深蓝色的夜空、弯弯的月儿、闪烁的星星、月亮上悠然而坐的可爱女孩,配上悦耳的音乐,课堂上,所有学生的目光被画面深深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回答问题,教学效果良好。又如在学习生字“秋”时,先让学生说说“秋”是由哪两部分组成,PPT演示“禾”与“火”,再让学生将两个字组合成“秋”。可屏幕上出现的字仍有些别扭,什么原因呢?所有眼光齐聚屏幕,再全神贯注观察生字卡片,他们都发现了“禾”字与“禾”(禾字旁)的区别。教师再趁热打铁,告诉他们,这是因为中国的汉字有礼貌,左右两边互相谦让,“禾”字怕自己的“捺”太长占了“火”的位置,就自觉地把“捺”变成短短的一个“点”。所有学生对此都印象深刻,久久难忘,并从中受到了礼仪教育。语文教学时,合理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爱学、乐学。

二、即兴表演融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理解课文

即兴表演是指把课文内容通过说说演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即兴表演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把课文转化为头脑中的形象,再通过自己的动作、神态、语言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将形象加以再现,变为课堂上的精彩表演场面,使“静”的课堂“动”起来,使呆板的课堂活跃起来,为孩子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如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我用第二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以重点词为突破口,抓住“吃得很欢”“急得直叫唤”等词句,让学生反复揣摩,思考怎样表现小公鸡捉到虫子的欢乐与小鸭子捉不到虫子的着急。学生争先恐后上台表演,伸长了脖子做“叫唤”状,还设计了“擦汗”等动作表现鸭子的着急,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在教学《小山羊》《狐狸和乌鸦》等课文时,也让孩子们上台扮演自己向往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全身心地沉浸其中。这是活动,也是学习,更是童年快乐的享受,同时也是儿童多种才能无拘无束的展示。

经过即兴表演,孩子们的心理素质明显增强。他们丰富的想像,贴切的语气,夸张的动作,传神的表情,掀起了一次次的课堂小高潮。学生对表演的浓厚的兴趣转化为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以及动作协调性的提高。

三、创编小故事。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的情节性很强,生动有趣,为儿童所喜爱。根据教材内容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都是开发儿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极好手段。尽管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但他们可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的联想,编出一个个曲折有趣的故事。教学《小猫种鱼》时,我让学生先把句子“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扩展成一个小故事,学生编故事时加上了小猫的动作及“边种鱼边哼歌”等情节。再让学生续编结尾——“秋天到了,小貓去收鱼”的情景。学生把小猫一路上的所见所想,到了目的地后急切挖坑找鱼,挖不到鱼时内心的疑惑,讲得绘声绘色。我再加以引导:“小猫终于知道该把鱼‘种在哪星了”。于是学生又续编小猫在第二年把鱼养在池塘里的故事。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故事所营造的氛围中,学得轻松活泼,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教材的很多内容都可用故事的形式来处理。如口语交际课《我会拼图》,学生用许多圆、半圆拼成了可爱的小动物,但说话时的仅限于回答教材的“你用纸片拼成了什么”“你怎么拼成的”两个问,前一问太简单,后者学生又把过程说不清楚,且枯燥乏味。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学生编故事,说说同桌两个人拼成的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学生兴致极高,想像奇特,于是,白兔与小猪、松鼠与熊猫,还有更多的动物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堂口语交际课交流的内容之多,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四、运用游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孩子几乎都是在游戏中长大的,低年级的孩子是伴随着游戏和玩耍踏入校门的,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过早压上沉重的学习负担,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设置“游戏”是很有必要的。在游戏中,孩子们要摸、要闻、要听、要看、要唱、要跳,多渠道并进的动态活动,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增多,促进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反义词、形近字、同部首字时,可采用“摘苹果”“找朋友”“字姓娃找家”等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学生对这类游戏特别有兴趣,争先恐后,乐此不疲。复习生字,可让学生制作生字扑克牌,二人玩、三人玩乃至更多人一起玩,每人手中相同张数的扑克,谁先出完谁胜。学生兴趣盎然,在游戏中复习了生字,巩固了学习成果。语文课也可设置课中操,用游戏的形式,利用适当的音乐,或唱、或跳、或玩,仅用课堂上一二分钟时间,便可以为下半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绪基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十二

一、积极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学习

例如:我在讲授人教版三年级At the zoo这课时, 首先让孩子们观看了近3分钟的剪辑版的动物世界, 在视觉上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环境, 进而就是让孩子们带上在家做好的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 这样在进行这节课上就会有较为真实的语境, 让孩子们真切的和同伴们进入这节课的情景中去。

二、课堂上多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小策略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因此, 作为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英语教师来说, 就更要采取能促进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活动。儿童得到鼓励后, 在放松和开心快乐的心境下学习收获最大, 因此, 我们要为学生创造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针对小学生好知欲强的特点, 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形式教学活动延长和增加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 游戏教学,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乐

在课上可利用如拍单词:把本节课重点单词先全部强调一遍, 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 然后将图片一横排贴在黑板上, 在图片的下方划个圈, 让一男一女上台来并背对老师。老师用口型对下面的同学做提示, 让学生反应单词, 并大声说出来。老师再将该词确认一次后, 发出明确指示, 让台上的两位学生转身去拍单词下面的圆圈, 拍的又快又准的一方胜出得分。

在教授颜色的单词时, 学生们知道了每种颜色的英文单词, 教师先让同学们猜一下, 红色和蓝色溶合会是什么颜色, 大家会猜各种颜色, 然后教师可以把准备好的红色 (red) 汁和蓝色 (blue) 汁溶入一起, 就会变为绿色 (green) 汁, 再做其他的实验。这样一来, 学生们的热情很高, 而且注意力集中, 都希望自己能猜对, 所以都抢着举手要猜, 这样在多次的猜测中既复习了学过的单词又练习了句型, 而且学生又学会了一些化学知识,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二) 歌中乐, 在歌声中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跳, 歌曲的合理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操练, 同时也可以从中学到有关的知识。小学生都有生性活泼、爱唱爱跳的特点。就这一特点应在不同课型采取相应的策略, 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英语第三单元人体器官那课, 在讲析和操练单词后, 便可以教他们边唱边做“Touch your body, Touch your nose, Touch your left ear, Touch your right eye……”这样就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单词的认识, 再配之优美的音乐和适当的动作, 孩子们就会对学习英语更感兴趣, 学生们很快就会唱了。

(三) 在顺口溜中强化知识要点

英语课堂是一个很活跃的课堂, 我们可以尽量多运用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说学习功能句时可以多用一些口诀。比如说教师可以编一个这样的小段子:“我 (I) 用am, 你 (you) 用are, is连着他 (he) 、她 (she) 、它 (it) , 单数名词用is, 复数名词全用are。变疑问, 往前提, 句末问号莫丢弃。变否定, 更容易, be后not莫忘记。疑问否定任你变, 句首大写莫迟疑。”在我讲人教版四年级英语时, 带“be”动词的句子变一般疑问句上, 自编了这样的一段四部走顺口溜:“第一步, 找‘be’动词;第二步, 老大老二换位置;第三步, 首字母要大写;第四步, 结尾问号莫忘记。”时间名词前所用介词的速记歌:“年月周前要用in, 日子前面却不行。遇到几号要用on, 上午下午又是in。要说某日上下午, 用on换in才能行。午夜黄昏需用at, 黎明用它也不错。at也用在明分前, 说差可要用上to, 说过只可使用past, 多说多练牢牢记, 莫让岁月空蹉跎。”

英语教学不能成为应付一张试卷的“哑巴英语”教学, 要从各个方面发展孩子的语言综合能力, 那么在培养这种能力形成的过程中, 就要讲究方法, 讲究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方法。

摘要: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 也是关键的阶段, 小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 如果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他们会很积极地去学习, 而且不会觉得枯燥。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会很短, 但如果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无意注意就会转变为有意注意, 使注意力集中, 时间延长,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胡冬华.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7.

[2]舒白梅, 陈佑林.外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王振宇.心理学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4]黄济, 劳凯声, 檀传宝.小学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5]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6]李吉林.情景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13.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十三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如何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坐得住、学得好,这就要靠美术教师善于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来实现。”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该如何做呢?下面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一、选择“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和“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美术课程的愉悦性特征,正是美术学习的魅力所在。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要求美术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的教学形式,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譬如可以采用谜语、游戏、竞赛、讨论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交替运用多种形式与方法,以克服单一的讲述法。教师只有拥有一定的教学艺术,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和持续的兴奋状态。

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

美术学习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环境之中,不同的环境也会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不同的影响。用道具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产生创作灵感。如:在教《有趣的墙》一课时,我把各种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一次性纸杯、糖果盒、月饼盒、纸箱子等叠加出不同的“墙面”来布置教室,当学生步入美术教室时,他们就会感受到这种艺术氛围,就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是将图形、图像、文本、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经计算机处理后再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掀起学生情感波澜。如影视、多媒体等可看可听,能清晰的显示美术的图片,可使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将鲜明的色彩、清晰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再配以美妙的音乐,就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单调性,增强学习兴趣。例如,在上欣赏课《水墨交融写青山》时,课间播放古典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再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山水画作品《溪山行旅图》、《富春山居图》和西方风景画作品《雪中猎人》、《模特莱克台地》。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透视、创作方式、表现特点等方面来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这种直观的欣赏方法降低了学生上欣赏课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

3.运用音乐效果来创设情境

记得有段时间,音乐和美术合并为《艺术》,说明音乐和美术是不分家的,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改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注入音乐元素,既有利于增添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也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和陶冶情操。如:在上《熟悉的旋律》一课中,我运用《病中吟》和《四小天鹅》这两种风格迥异的曲子来认识音乐和色彩间的关联。不同的音乐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有了这些感受,学生在练习中就能运用自如。所以在美术课程中使用音乐创设情境,借助于通感效应来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好办法。

三、当好美术学科的“形象代言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待学生和学科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的喜好,教师的个人人格特征和魅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一个学科往往是从喜欢这个学科的老师开始。如果美术教师拥有爱心、待人宽容、大度,具有幽默感和机敏的教育智慧,就容易引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美术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如果美术能够在课堂内外多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与作品,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将使得自身在学校教师群体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进而当好美术学科的形象代言人,以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

四、让学生获得愉悦和积极的体验,延续学习的兴趣

积极愉悦的体验是每个人都期望获得和享受的,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和愉快的体验,他就会期盼下一节美术课。那么,美术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此类体验呢?

首先是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法作为教学内容。

其次,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精彩表现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学生感到美术课是很放松、很开心的地方,就能在美术学习中自由的抒发情感,进而表达个性和创意。美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对学生的活动和展示进行预设,课堂教学中更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其大胆表达、自由表现。

最后是要多以鼓励或奖励的形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反馈。“表扬胜于批评”,这是教育者的共识,美术教育也要谨记这一点。平时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我始终给予激励和表扬,如:你运用的线条非常有力,你的色彩对比很漂亮,你的构图很优美,等等。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会因为你的鼓励而增添学习热情,从而延续了学美术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可以使人感情丰富,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更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上一篇:小学教师国旗下发言稿简短下一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