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作文800字

2024-10-13

任务型作文800字(精选8篇)

1.任务型作文800字 篇一

在审题要求上,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先读懂材料, 在此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与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写作目的与要求更加明确。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考生写作欲望的基础上, 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 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 增强写作的针对性, 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 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在文体的选择方面, 任务驱动型作文明显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 它要求考生以材料内涵为核心,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推动行文, 其任务语为“你怎么看”“表明态度”“阐述看法”“参与讨论”“做出你的权衡与选择”等。在这种情况下, 考生理应写成议论文。但是, 也有应用文的体式提示的, 如要求考生给指定的对象写信、在某个场合发表演讲、参加某场辩论、提建议等, 在这种情况下, 考生应采用“应用文的格式+ 议论文的行文思路”的策略应对, 切勿手足无措, 推翻已有的文题写作经验, 另立炉灶, 写出四不像的文章。

在内容上, 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的内容驱动的任务语为“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作文”“全面理解材料”。这要求考生在审题时应注重审查材料的整体性原则, 综合考虑核心事件, 阐述看法;切忌断章取义, 抓个别词语或次要的人与事, 以偏概全。这一点跟材料作文有共性。但是, 任务驱动型作文常常体现时代价值观的多元化, 所以材料角度通常会有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考生审题时一定要抓住材料核心事件, 关注争议的焦点, 确立核心角度、主要角度, 明辨是非, 表明观点。特别是当命题者没有给出思考角度与价值判断引导的时候, 考生更要将平时积累的判定内容的经验调动起来。此外, 这类作文在任务语中通常会鲜明地点出对象“你”, 即“你怎么看”“你的态度”“你认为怎么样”“你的建议”, 它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体现自己的话语方式、独立思考和价值取向, 因而行文中应有“我”“我认为”“我建议”这一话语发出者及交流主导方的语言呈现。

要特别关注的是, 过去的材料作文中, 材料通常起到推出观点的作用, 抽出观点后, 其使命就完成了。而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 其命题材料除了生发观点之外, 还能被考生用来恰到好处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也就是说考生必须扣紧出题者给出的材料就事论事, 观点必须从对材料的分析中得出, 并且要有效展示得出的过程, 这一点跟时评的写作毫无二致。但写作这种作文同时还得联系类似的素材进行类比、拓展、辐射, 以强化文章的广度和深度, 透视事件背后的情、理、法等核心思想。

在这方面, 考生有一种误解———既然给出的任务是就事论事, 那就是说不能再用其他材料了。这种认识大错特错。任务型作文命题者对立意范围本就加大了限制, 如果一直翻来覆去地就事论事, 干巴巴的凑字数, 文章就会显得内容单调, 味同嚼蜡, 与纵深度好、拓展面广的亮点失之交臂。所以, 丰富的事例, 多人的名言, 依然是写好这种文章的法宝。文章旁征博引、说理透彻、见解深刻依然是高考作文写作的要领。

下面以几道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 来观摩该类作文的写作规范。

【文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3D奇幻喜剧《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猴年闹春, 票房奇高, 引来热评。

有人说, 经典还是经典, 没有《西游记》, 哪来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高票房?有人说, 没有现代特效的演绎, 怎么会有渐被遗忘的经典的重回?也有人说, 别老是让经典和现代唱对台戏, 迎合时代需求制造商业片经典也不错嘛!

对此, 你怎么看?请给该剧的导演 (侯导) 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统一以“小明”为写信人,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片段欣赏:

经典红花, 技术绿叶, 芬芳世界

李箴

尊敬的侯导:

您好!欣闻您的《三打》猴年闹春, 票房奇高, 好评如潮。

经典代表一部作品曾经达到的文化高度和审美高度, 这个高度在观众心智上是刻有印记的, 因此, 将经典拍摄为影视作品要敬畏经典、珍惜经典, 充分尊重和吃透原作, 才能打动观众。

应该说《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部电影, 恰到好处地弘扬了百折不挠、彰善瘅恶等传统文化, 不止有巩俐、冯绍峰等巨星的成功诠释, 更是以一种打破传统的全新而先进的特效技术和演绎方式向世界人民展现经典的精彩内容。众所周知, 将经典拍摄为影视作品前必须充分尊重和吃透原作, 努力使其精神仍能得以保留, 使其主旨仍能得以弘扬, 从而使原作得以重生并焕发出新的美学生命力。从各方反馈的信息来看, 这一点, 您做得很成功!

一方面, 观众是呈代际的, 因而也是有代沟的, 为了使当下的广大观众能跨越代沟亲密接触过去的那些经典作品, 将经典拍摄为影视作品也就成了一种选择。另一方面, 在技术设备、科技手段等各方面条件具备时将经典拍摄为影视作品, 将有可能创作出新的经典, 给观众带来一部艺术精品。此外, 经典的跨时代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 以及观众对经典的高认知度, 可以帮助影视公司节省宣传营销费用, 并吸引观众的眼球, 以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鉴于此, 将经典拍摄为影视作品也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 国内外从来不乏优秀的由经典拍摄而成的影视作品。《加勒比海盗》曾是美国上世纪60 年代的一部经典, 好莱坞在运用高科技包装后, 电影《加勒比海盗》一炮走红。香港名导陈可辛用新技术将经典《刺马》拍成电影《投名状》, 且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挖掘了更多人性的东西, 影片的艺术水准更上一层楼。

我们对上面的作文可以作出以下考量:

审题驱动:有人说, 经典还是经典, 没有《西游记》, 哪来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高票房?有人说, 没有现代特效的演绎, 怎么会有渐被遗忘的经典的重回?也有人说, 别老是让经典和现代唱对台戏, 迎合时代需求制造商业片经典也不错嘛!

文体驱动: 对此, 你怎么看?请给该剧的导演 (侯导) 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

内容驱动: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

习作选择将角度一和角度二结合的方式, 拟制了作文标题, 然后从经典的魅力、将经典拍成影视作品的缘由等角度进行了论述。文章立足于命题者给出的材料就事论事, 有效发掘其能论证观点的内涵, 并辅以丰富的同类论据, 使文章的纵深感和拓展面相当饱满。同时, 文章采用规范的议论文辅以书信的格式, 并贯穿交流沟通的姿态, 很好地完成了作文任务, 堪称佳作。

【文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20 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 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 传播知识, 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 发挥专业特长, 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 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 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 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 以帮助她做出选择和权衡。

要求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片段欣赏:

用青春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林子洵

对小卜来说, 回家乡做教师, 传播知识, 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 不负父老期冀, 报答桑梓深情, 是理性的就业抉择。

成为一名优秀的乡村老师, 尽一己之力用知识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 为孩子的未来蓝图添姿添彩, 从而改善家乡的教育状况, 影响乡村未来走向, 意义深远。

小卜是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 一定能够深刻体会到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目前, 农村中小学具有本科学历的在编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 而其中具有普通高校本科学历的教师还不足在编专任教师总数的1%,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急需改变。2004 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在看到贵州大水乡的贫穷, 学习条件的艰苦之后, 放弃了原有的公费研究生资格, 选择在大水乡支教, 排除万难, 用知识启迪孩子, 用智慧哺育孩子, 尽心尽力地改善着大水乡的教育状况。90 后女大学生于炜于2015 年毅然选择回家乡做了“苇子沟九年制学校”的一名教师, 成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2016 年1 月17 日晚, 马云在首届马云乡村教师颁奖典礼上说道:“中国可以没有阿里巴巴, 没有马云, 但是不能没有乡村教师, 中国没有乡村教师的努力, 中国的乡村就会荒芜, 中国的乡村教师有300 多万, 你们直接影响了4000多万乡村儿童, 这4000 万孩子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未来。”乡村教师用现代科学知识诱导那里的孩子眺望未来, 用全新的视野解读中国的发展, 用无私的奉献提升整个中国乡村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质, 让中国更加自信地昂首世界。选择做一名乡村教师多么光荣, 多么高尚, 多么纯美!

我们对上面的作文可以作出以下观照:

审题驱动: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 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文体驱动: 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

内容驱动: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 以帮助她做出选择和权衡。

习作很好地完成了择业建议的“作文任务”, 建议小卜回乡做一名乡村教师, 就此拟定了作文标题。然后就事论事, 阐发事理, 入情入理地表达了建议的理由、意义和对个人、对家国的积极影响, 辅以丰富的同类论据的宕开、推衍, 论证缜密。

一句话,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必须完成命题者下达的任务, 在就事论事的同时又能同向拓开、深化, 方能写出源于材料、取用材料而又能同类输出相关材料的好作文。

摘要:拟从文体、内容、操作三个角度探讨考生在高考考场上写作任务驱动型文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以高考模拟作文的实际操作示范, 指导考生构思及实操。

2.任务驱动型作文“抄袭”导写 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点赞,有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老师、家长或校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统一以“宏宇”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材料层层推进:一位高中女教师处罚28名作弊学生→家长施压→学校迫其屈服→教师辞职→社会关注。

角度一:给教师写信。女教师的行为又分两个方面,一是“处罚”作弊的学生,一是面对家长、校方的施压,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

支持女教师“严惩”,重点要讲明支持的理由。第一,这种抄袭行为弄虚作假,严重违背了“诚实做人”的原则,要受到处罚;第二,28名学生参与作弊抄袭,说明这不是个别现象,倘若不及时加以处罚,势必造成可怕后果,未成年人的这种行为要及时制止管教;第三,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

此外,“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可以分析她不做屈从外力而改变正确决定没有原则的职业人,而是做一个为坚守正确的决定而做出牺牲的有思想、敢担当的有尊严的独立的公民;或联想到“教书与育人,孰轻孰重”;“工作与人格,孰轻孰重”等话题。

角度二:给家长写信。

可以分析学生家长爱护孩子的情感与理智上的矛盾,对孩子的爱可以理解,但在错误上的庇护却不可取。

角度三: 给学校写信。

可以分析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屈从于家长的施压,还是要维护师道尊严,还是要“立德树人”。

3.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三

高考成绩下来后,小章同学的成绩刚够本省二本段,小章犹豫不决:上二本,就得到偏远地方,将来就业就可能留在那里;要上高职专科,一辈子可能就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如果复读,又担心明年上不了一本,又耽误一年。

假如你是小章的同学,根据小章的情况,请你帮小章做出选择,明确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给小章的一封信 小章: 你好!

得知你高考的分数,我很理解你的犹豫与顾虑。作为同窗三年的好友,我想跟你说说我的看法。

上二本,嫌地区偏远;上专科,忧地位低下;复课,怕白费时光。可是,人生哪有十全十美?人生何处不是有舍有得?凭着我对你的了解,你是个要强之人,勤奋刻苦,不言放弃,今年的成绩绝对不是你的最强实力。相信我,再战一年,卧薪尝胆,谱写新篇!

当今社会,高学历代表高智商,高水平。它会让你站在更高的平台,更好地绽放人生的风采。我们都希望能考上一本,实现人生理想,在高端的学府里汲取知识的雨露,从而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你如果委屈自己去一个偏远地区,就算上了二本,不快乐地学习,岂不后悔?如果用本科分数上个专科学校,又不甘心。

与其在进门之后后悔,不如果断地在门前驻足。因为你清楚,这两扇门内没有你想要的风景。而复读,则会让你积蓄力量,打开另一扇门,而门后的风景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

复读就是积蓄力量,定会让你厚积薄发。回顾历史,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灭吴国;刘邦忍辱负重,奋勇抗争创立大汉。再看今天,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两次落榜,却信念不倒,最终考取北大。估了630多分的大庆考生李洋决心复读,只为上清华。宁可复读一年,走个理想大学,也不能轻率选择,给最美好的青春留下遗憾,给大学毕业就业留下麻烦,给生命价值的实现埋下隐患!

复读一年,因为害怕失去,你定会格外珍惜,百般努力;复读一年,因为没有退路,你必定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复读一年,因为学识更多,你必定不断超越,厚积薄发。我知道你一定会为了心中的理想大学,夙兴夜寐,焚膏继晷。

有父母做强大的后盾,有朋友给大力的支持,有自己刻苦不懈的努力,再战一年,怎能不如愿以偿?不要叹息人生不顺,不要抱怨复读太苦,不要担忧未来不定,轻松上阵,定能名题金榜!

4.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四

老师和考生们都大呼:“说好的任务驱动型呢?怎么欺骗我们的感情?”心慌之余不禁有些气愤,有些无奈。然而,在笔者看来,其实这也是任务驱动型的另一种形式而已,我们并没有被欺骗,只是我们还没有看透。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通俗一点来理解就是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写作,既然有着既定的任务,那么作文就可以避免以往的宿构和套作之类的假大空写作现象。这也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中谈到的“如2015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那么,任务是什么?这个任务既有广义也有狭义的,而我们平时训练的多是狭义的任务。除了2015新课标甲卷乙卷的作文题之外,2016广州一模“哪个新闻更适合选入《暖闻》栏目”,2016广州二模“大黎转会引发非议,请选取一个立场去回应”等等,任务都是具体而明确的。在这种任务的要求下,学生不得不抓住中心事件来谈自己看法,并且根据材料来得出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的的确确是考查了考生对于事件的思考和表达。

而除了这种具体的任务,其实广义的任务也是任务。这几年,广东高考的新材料作文虽然没有像2015的全国卷有着明确的任务要求,但是在实际写作的时候,我们也是在完成着一个叫做“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的任务的。

对于数码照片和黑白胶片,你怎么看?对于亲近自然,你怎么看?对于校服涂鸦,你怎么看?像这些作文题,只要后面加上两三个人的看法,然后再来一句“你觉得哪个人的看法更合理,为什么”,那就是任务驱动型的典型了。

而此刻,全国1卷的漫画作文也遭受到如此多的非议,并不是出题人有意耍了我们一把,而是像赵老师所说的“是小伙伴们把任务驱动型作文给玩坏了!”——在这一年的作文训练中我们逐渐陷入了对任务驱动型的误区,“不可自拔”。

首先,我们对任务驱动型的理解或许狭隘。惠州教研员周瑞彬提到:“对‘任务’的褊狭理解,使材料作文类比联想没了,据事说理没了,因事证道没了,即事抒感没了。生发、说理、悟道、兴感都没了,只剩下就事论事一径,路似乎越来越窄。在此背景之下,漫画作文突兀重现。使人联想到岳飞‘还我河山’的誓言,八路军‘到敌人后方去’的战略战术。”

其次,我们在进行任务驱动型的训练的时候,有了写作的模板,却没有把握到任务驱动型写作的真谛。训练任务驱动型训练的是就事论事、缘事析理的能力,对事件的敏感,对事件的本质的挖掘,对事件的外延的想象以及对事件本身分析和升华延伸两者比例的把控能力。如果后者未能真正掌握,那么不管分析那种材料,都会捉襟见肘,拙态百出。

回到今年的漫画作文,它没有对事件的文字描述,只是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一种现象,而这个画面则可以描述为:“当考卷拿到100分的时候,被奖励了一个亲吻;当考卷分数降低为98分的时候,被打了一个巴掌;当考卷拿到55分的时候,被打了一个巴掌,后来考卷分数升到61分的时候,被奖励了一个亲吻。”漫画只是比文字多了一个步骤,把图表转换为文字而已,而剩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现象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这不就是最简单的“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吗?

这样看来,在高考备考时训练的关于任务驱动型的思考方法和写作技法、写作思路也就自然而然地派上了用场。既然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肯定有着其存在的原因或者根源,那么可以用抽丝剥茧式来进行分析;既然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肯定有着其两面性,而这矛盾的两面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占主导呢?那么则可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去评价,去彰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例如有篇下水作文《仁而有礼,理性待人》,从事件到联系社会,自然流畅又贴近生活,颇有现实价值;又例如笔者的《进奖退罚合情理?》就是按照2016广州二模“大黎转会”下水文《转会合情理,非议实不该》思路来写,材料虽变,但分析起来一样游刃有余。

可是,为什么我们手持利器,面对一个身穿可爱盔甲的对手,霎时间却慌了神?

常言说,见多识广,而作文题目也是见多了淡定的,漫画类作文题少考也少见,一拿到手觉得有点惊讶,加上全省全地一直在热火朝天地训练文字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对比之下,心理上自然有点难以接受,而这初见的惊讶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在考场内外的我们,即使在遇到一个看起来很新颖的对手的时候,也必须沉下心来,细细思考和挖掘其中的含义,这就不仅仅是考查考场心理素质,更是考查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水平了。其实,我们平时在训练当中已经形成了对事件的剖析方向和方法的习惯,那么自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以已之矛去挡其之盾了。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作文题也好,还是人类自然的发展也好,都是有着其本身的规律的。作文的训练,形式丰富自然是需要的,而培养考生的阅读和关注现实和表达个人看法的习惯,在他人的观点和个人的观点中思考和感悟,养成客观、理性、思辨的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养成更为独立、自由的人格才是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应该思考和坚持的课题。

初见漫画作文题,吃了一惊,希望吃了一惊之后,还能吃一个惊喜!

附:下水作文

仁而有礼,理性待人

——雅礼游鱼老魏

【引】有这样一副漫画: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100分,得一亲吻;第二次考98分,得一巴掌。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55分,得一巴掌;第二次考61分,得一亲吻。显而易见,这漫画讲的是一个如何看待进步与退步的问题:有的人不管别人起点如何基础如何,只是机械地看进步了还是退步了,然后依此进行奖惩。(概述、解读原材料)

【议】我的看法是:此等举动,实在是简单粗暴,不合情又不合理。传统儒家文化告诉我们:待人接物,无非“仁、礼”二字。对进步还是退步的问题,我们也要从“仁”出发,以“礼”相待,理性来看。(亮出观点,彰显文化品位)

“仁者,二人也。”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在奖惩孩子之前,我们首先得看看他(她)这考分的背后,实际上意味着什么,而不是让区区一个阿拉伯数字就主宰了我们的想法。考试得100分,并不意味着孩子对知识就百分之百掌握了,也许还有20分不会的,这次并没有考到而已;考试得98分,也不意味着比原来退步了2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可能只有15分不会了,只是这次偏偏考到了其中不会的那2分。同理,从55分增加到61分,也未必一定是进步了,也可能只是试题更简单了、考前正好复习到了、多蒙对了两个选择题、阅卷老师这一回发慈悲„„。据此就判断考98分的退步了,考61分就进步了,这种家长,其逻辑水平,本身就值得怀疑。

而且,自己满意就送一个吻,自己不满意就扇一巴掌,随心所欲地走极端,本身也是思行毫无定数、毫不守礼的表现,我们鄙视之。(分析原材料,就事论事)

我们的主张是:理性看待孩子成绩的进退,根据孩子的基础、试题的难易、要达成的目标等,给一个客观的标准。孩子将来是要考名校、做学者的,某些科目的目标分高一点,自然可以理解,但也无需搞成强迫症。孩子若愿意将来只做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也未尝不可,那么,“堂吉诃德的马叫什么名字”这一类的题目,答不出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怎么办)

【联】当然,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还是得告诉孩子:到了社会上,无论干哪一行,一个至少中上的成绩还是必须要的。开餐馆的,总不能说:我的菜由煮不熟进步到只是咸淡不均了,食客该满堂了吧?卖时装的,总不能夸口:我的衣服由怎么看都难看进步到仔细看才难看了,女士们该蜂拥而至了吧?卖楼盘的,也不会宣传:我的房子由到处漏水进步到只是偶尔渗漏了;卖汽车的,也绝不会狡辩:我们造的车原来是发动机底盘都出问题,现在只是偶尔漏机油、断轴而已了„„生活总会让孩子们知道:从55到61分的“进步”,没什么用。倒是从100分到98分的“退步”,还可能让人暂时忍耐一二,比如苹果手机明显没有了乔布斯时代的完美,但目前粉丝还算多。(联系社会生活,继续讲进步与退步的问题)

历史上很多时候也是无视进退,只看最后成绩的。比如尧出身高贵,本人又高大帅气,舜却是典型的矮挫穷出身,但最后两人都是被人传诵的帝王,没人会强调舜的进步更大;刘邦无赖出身,项羽世代将门,但刘邦战胜项羽靠的是他的仁政和用人之道,而不是他进步有多大„„(略举几个典故,提升一下文化逼格)

5.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五

小王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每逢节假日,长辈们都会召集家族成员聚会,而小王对此不感兴趣,经常借故缺席。长辈们很不高兴,小王也很苦恼。如今,有不少家族都面临类似的情景,当地晚报“酉姓家事”栏目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样看?请给小王或小王的父母写一封信,或向“百姓家事”栏目投稿,证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资料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若写信,统一以“一平”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若投稿,请自拟标题。

家国情怀源于家族情怀

在宗法制家族无碍于历朝历代绵延之后的今日,有谁会想到它也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呢?当家假日长辈召开的家族聚会成为年轻一代人的苦恼,其本质是传统文化的式微,更是青年人正在失去其根基之状态。

的确,家族聚会自古而有之,想必不愿参加之人也自古而有之,而如今争议之所以激起波澜无疑是因为如此之争议已成为社会共同问题。作为年轻人,我能够充分地理解小王的心境——在应对一群自我并不熟悉的长辈关于学业、事业与嫁娶等一系列直接的发问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实属必然;况且在人口迁移如此轻而易举的当今,各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宗族基础早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彼此渐行渐远的同族人,能重聚首已属不易,更别提相聚时的冷淡气氛。小王的苦恼确有其根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辈们召开家族聚会的时间选在节假日。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假日其目的无非有二:缅怀先人和庆祝阖家团圆。当人人都在为“年味儿淡了”而叹息时,家族的聚会无疑是一个散发着团圆气息最大的发热源。其次,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探索,不难发现,不论是世界、国家还是地区范围内,对人口一个重要的划分就是民族。正因有了长期历史构成过程和法律的条文保护,民族内部才自觉构成了一条无形的纽带,民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所以天然合理;同样,作文民族的衍生体,家族同样拥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姓氏”的存在,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家族的紧密性。再者,回到现实意义,当下的家族体系早非古代时那般阴森可怖、男尊女卑、等级分明了,其更多时候只依靠血缘和一些极强的意识形态——长辈心中对后代们深深的挂念维系。笔者认为,这点是小王应当承认的。故当从各个角度分析过后,不难得出,小王的行为首先是忽视了家族是几乎一切传统行为存在的基础的事实,其次低估了宗族制度的普世价值。

正如前文指出,诸如小王一类的年轻人已不算少数才有可能构成的社会争议,笔者认为虽然传统家族观念的确具有相当合理性,但如若始终不能够让年轻人理解,最终在年代上构成断层,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为此,除了(与其)经过小王的父母、长辈对其施加言语上的压力,不如经过其他更温和的方式让年轻人不再抵触家族聚会。引领他学习、了解家庭、家族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应当是第一步,其次便是能平心静气地带领他回味家族曾带给他的完美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这个时代最应当具有的家庭的关怀,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

6.任务型作文800字 篇六

初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之后,他们不再满足于对孤立的一个个汉字的识记,开始产生了阅读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阅读需要的生成,就是在识字需要基础上的一种成长的结果。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独立阅读需要逐渐凸显。到了中年级,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家更喜欢没有父母的陪伴,或是没有老师过多限制的自主独立的阅读,学生的写作需要也开始萌生。学生对于写作中教师指导素材的搜集和方法的渗透内在需要逐步增强,自主阅读的习惯也趋于固定,教师需要更为关注的,是在阅读中提升概括能力的培养,和习作中选材角度的新颖、细节描写的生动,由此提升学生阅读需要基础上的成长需要,即以写作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需要。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提出的,作文题型依然是新材料作文,只是增加了非常具体明确的任务指令,即写作要求。以前的阐述型作文写作只是从材料中提取立意,围绕立意写,强调三段式,并列式,凤头豹尾,八股文。现在任务型作文,是围绕材料事实论证,有思考力。就像平时看到的人民时评。任务型作文的命题倾向于让考生写议论文,这几年作文材料又大多取材社会生活,所以,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也就是按要求写成的针对特定对象的评论,是时评的一种。任务驱动型作文相较于传统作文题目增加了非常具体明确的任务指令,张开先生提到:“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些“指令”一般在文体、对象、内容和思维等方面进行“驱动”,对考生的写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意义

(一)由伪写作到真写作

传统的作文文体不限,但大多数为议论文,写这种议论文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伪写作”。而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要考生真正的思考,文章必然表达“我”的情感,是“为表达‘我’而写作”的“真写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引导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健康发展。

(二)由空中楼阁到脚踏实地

传统材料作文都是为了证明某个观点而写作,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都是社会、生活的热点,让学生写作更加贴近生活,就事论事,脚踏实地,这样的考试作文,促进写作的良性发展,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作文,体验生活,以主人的角色参与生活,思考生活。

(三)由泛泛而谈到深入思考

传统的材料作文大部分是泛泛之谈没有实际意义。任务驱动型作文,以写作的任务来驱动学生作文,驱动学生思维层层深入,从而写出比较有深度,有意义的文章。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策略

(一)多写时评多练习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新材料作文,应该加强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材料选择与运用等方面的训练。在平时的训练学习中多练手,在阅读文章后记得要多写时评。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做到“下笔如有神”。经过日复一日不断的练习,才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写作素养和流畅的表述能力。

(二)学会审题

一般素材会分为阅读材料与任务写作两部分。首先作为学生,他们应该要了解所给材料的全部内容及含意,在所给的材料里往往出现很多人物和对立的观点,他们之间的关系等等,我们教师要指引学生,让学生对问题步步为营,逐一分析对比,以便于立论。现在的语文生活化,语文题目也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重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让孩子们对社会热门现象做出自己的道德评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和阅读面,对平时出现的时事话题多积累素材,当在写作中碰到这类热点题材,就会游刃有余。

(三)平时要训练学生思辨能力

教学里的说理就是思辨,思辨能力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主要表现在思考能力和表述能力。较好的思辨能力可以使学生的分思路分明、条理清晰,说理准确。任务型作文就“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议不离事,就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要集中精力说清论透一点。

(四)应试写作讲究步骤

在写作考试中首先我们应该认真审读材料,在脑海里要全面深刻理解材料内容。然后再认真审读题目提出的要求,明确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准备好就事论事,弄清楚“规定动作”。再次一定要选好角度,入境思考,找到突破口,选定“自选动作”。最后构建评论的基本结构静心写作。

四、小结

近年来中考命题越来越贴近生活与时代前沿,最好的答卷就是认真生活所得的点滴感悟。在知识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所能做的工作也许更多的应该是唤醒新一代的文化反思,呼唤更加向上的精神风貌,让任务驱动型作文研究在语文的土壤里根深蒂固、开花结果。

摘要:今年中高考一拉开帷幕,大家就对中高考作文也分外关注,现在中高考作文已经由单纯的试题逐渐过渡为全面道德风向标,尤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其中蕴含非常多的讨论热点和智慧点拨。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对初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研究与应试策略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试策略

参考文献

[1]谢辉.中学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提升策略[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

7.“任务驱动型作文”,可以休矣! 篇七

01“任务驱动型作文”由神秘走向神化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在2016年高考作文备考中走红呢?

仔细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源于英美等国的日常教学与日常作文考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而“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所以为我国广大师生熟知,是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张开先生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张开先生指出,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2015年高考部分作文题在设计过程中,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即在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新课标卷Ⅰ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接电话”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卷Ⅱ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这些做法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型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张开先生提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概念。

其实,在张开先生的这篇文章发表后的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任务驱动型作文”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一直处于神秘、沉寂的状态。后来,有人论及“任务驱动型作文”,且因为其首创者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任务驱动型作文”便一下子蹿红了。

实事求是地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的收缩性之间的矛盾。“任务驱动型作文”往往是给考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让考生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考查考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新课标卷Ⅱ作文试题的考试实践说明,“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失为一种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好的方式,也可以当作高考作文备考的一个好的教学着力点。但是,在教学一线,有的老师却将其误认为是2016年高考作文的必考形式,因而开展了持续的、大规模的讨论、总结、训练,甚至到了言必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地步,让“任务驱动型作文”由神秘走向了神化。

02大热必死,“任务驱动型作文”成明日黄花

每一年高考语文科的考试,万众瞩目的焦点必定是作文。2016年6月7日,大家都屏住呼吸,期待“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闪亮登场。不承想,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了明日黄花。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竞技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大热必死,通常是说体育赛事中,一些赛前被看好的运动员或球队,往往到最后都会与冠军失之交臂。高考作文也是一种竞技。为了防止套作、宿构,高考作文命题专家也会避开热门的话题和命题方式,最终呈现出来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了。

也许说“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明日黄花多少有些刻薄,但确是实事求是的描述。盘点2016年高考全国的9套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全国新课标卷Ⅱ和浙江卷的作文题目依稀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意味。

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作文材料,提出“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的观点,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要求里的“比较上述三条途径”,算得上是一种说得过去的比较明显的“任务型指令”。但在实际的写作中,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就是三个立意的角度,考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条途径立意。当然,也可以比较三条途径而综合立意。由此可以看出,“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并不具有强制性“任务驱动型”的功能。

而浙江卷作文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其写作要求是“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算得上“任务驱动”的是“你有怎样的思考”以及“写论述类文章”这一文体要求。不过“写论述类文章”这一指令,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就算没有这一指令,大多数的考生同样会写论述类文章。

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要求考生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写作。由漫画中的人,考生可以想到自己,也可想到某类群体,甚至可以抽象为人类这一集合概念;画中人手举的分数,不仅可以理解为学业成绩,也可以理解为工作及团体、社会或国家的进步程度;人物脸上的唇印、掌印,除了可以看成亲吻、掌掴之外,还可视作一般意义的表扬与批评等。题目要求没有半点“任务驱动型”的影子。

全国新课标卷Ⅲ的作文材料是“小羽的创业故事”。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新式花茶,获得专利后又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并助力政府规范市场,使新式花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带动乡亲集体致富。试题材料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当代语境的一个缩影,既有生活原型,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写作要求是常规的“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也没有所谓的“指令性”任务。

再来看看另外的5套作文题的情况吧。

北京卷的大作文是二选一。第一题是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具体要求是: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第二题是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具体要求是: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这两道作文题,都不具备“任务驱动型作文”往往是给考生创设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的特征。

天津卷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山东卷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对“备好的行囊”材料的感悟和联想作文。江苏卷沿袭的是言论式材料作文:“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上海卷的作文材料则直指社会生活——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让考生写一篇文章,谈谈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上述几道作文题都是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很明显,都不具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似乎也遭到了张开先生的“抛弃”。

2016年7月,《中学语文教学》刊登了张开先生所写的题为《201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评述》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材料型作文经多年实践已相当成熟,在充分展现材料作文写作角度多元、自主立意空间大、入题引导自然的基础上,去年增加了“任务驱动型”的指令要求,今年又针对具体题目做了不少细微而重要的调整,对写作能力的考查进行新的探索。如全国新课标卷Ⅰ漫画作文,在考查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化能力的基础上,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这就使写作任务更加清晰,要求考生必须在理解漫画寓意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全国新课标卷Ⅱ“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材料作文,将国家层面对语文素养的高度重视与学术界对语文学习的深入研讨落实到考生语文学习的实际中,小中见大,有足够的纵深感和拓展空间,既有利于考生结合各自语文学习的经历和体会,更要求考生对“语文学习”“语文素养”“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五个核心表述形成清晰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试题要求的核心任务,这对考生在比较中思辨说理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套作,而且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又如全国新课标卷Ⅲ“小羽的创业故事”材料作文,曲折情节中蕴含了可思考与议论的诸多话题,给考生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写作空间,也对区分考生的立意层次及写作水平十分有利。

长长的一段文字,张开先生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任务驱动型”。不仅如此,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再提及“任务驱动型”这曾经“甚嚣尘上”的字眼。

这其实是一种暗示:当一线教师在琢磨高考作文命题专家会如何出题的时候,命题专家也正在思考如何避开一线教师的猜题、押宝。其结果必然是:命题专家出的题目,一定会让一线教师“大失所望”。因为命题专家的命题重点,首先便是防止一线教师猜中题目。

不过,仔细分析2016年高考的9道作文题,可以发现一个具有共性的特点,这便是题目材料都贴近现实生活。比如贴近家庭生活(全国新课标卷Ⅰ)、贴近学校生活(全国新课标卷Ⅱ)、贴近时代生活(全国新课标卷Ⅲ、浙江卷、上海卷、江苏卷)、贴近精神生活(山东卷、天津卷、北京卷)。

由此,与其费力地琢磨所谓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规律,不如仔细研究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共性特点,以期为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找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03 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试题,既承载了高考选拔的功能,又要一定程度上体现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将不同维度的需求内化为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指导原则。而体现时代气息、充分发挥作文的育人导向功能,将依然是2017年高考作文考查的主要方向。为此,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关注生活,在体悟生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的材料可能依旧会延续2016年“关注现实生活”的思路,作文备考就要特别注意关注生活,在体悟生活的过程中,练就透过生活现象看清其本质的敏锐目光。

比如,从全国新课标卷Ⅲ“小羽的创业故事”材料作文中看出这是“和气生财”的现代诠释,这还只是生活的现象;如果从中看出这更是当下中国亟需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极佳体现,考生在关注新形势、做出新思考、助推新发展理念的同时,也便看到了材料所蕴含的本质意义。

同样,如果认为全国新课标卷Ⅱ材料作文只是对提升语文素养的三种途径进行总结评价,这也还只是停留在生活现象的层面;如果由此引申出对语文终身学习与个人终身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联想到每个人语文素养中的文化理解与传承,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以及更大意义上的社会整体语文素养与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自信等问题,那么就深入到了语文素养最本质的核心意义了。

透过生活现象,体悟出其深刻的本质意义,有此敏锐的目光,作文便自然会进入最佳状态了。

(二)注重思辨,在比较事理中提升思辨能力

高考作文备考,引领学生辨析核心概念,在思辨的基础上说理论证,是写作议论类作文的关键点。比较事理,是提升思辨能力的最佳途径。

比如2016年高考9道作文题,有3道题涉及读书,大家便可以将题目集中到一块儿,做一些比较,训练思辨能力。

北京卷“神奇的书签”命题作文是典型的“人人有话说”。写作时,考生可以从导语提示的角度入手联想。比如“形式多样”,究竟有哪些形式?这多样的形式给你带来了哪些独特的感受?给你的读书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它能与你交流”,它怎样跟你交流?交流些什么内容?“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有什么样的读书愿望?它怎样帮你实现了愿望?

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材料作文列举了今天多元的阅读方式,但这些方式各有利弊。网络阅读方便快捷,知识丰富、经济实惠,但是信息繁多芜杂,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阅读者有辨别良莠的能力;多媒体阅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能够让人享受视听乐趣,避免枯燥,但是限制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纸质阅读因图书价格越来越高而变得奢侈,但是可以享受与古今圣贤对话的乐趣,一卷在手,忘却喧嚣,在精神家园中遨游。

全国新课标卷Ⅱ“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材料作文本身就是比较。不同考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不尽相同,而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又十分丰富,三条途径也包含了很多具体的情境:它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哪条更重要?哪条更有效?哪条更适合自己?

这种比较其实就是一种思维的发散训练,其结果,便会促进思辨能力的提高。长期坚持,写作也便会在不自觉中走向深刻。

(三)加强训练,夯实写作基本功

首先,要重视审题立意的训练。我们通常所说的审题立意,就是读出题目材料的主要内容,弄懂材料的含意。审题,就是审查作文材料主要写了什么。其思考的方式主要为:是什么(如果叙述的是人物,就抓主要人物;叙述的是事物,则抓主要事物)?怎么样?立意,就是确立写作者的观点、态度。其思考的方式主要是: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多次追问中、在综合比较中抓准材料的主要内容,弄懂材料的含意,审题立意便不会出现偏差。

其次,要重视篇章结构的训练。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实践证明,高考考场作文,一般以写议论文为宜,因此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一定要明显。而使议论文文体特征明显的最基本方法是例理结合和在论证的过程中加强议论分析,老师们不妨让学生多加训练。

再次,要重视事实素材的积累,追求材料丰富,力争文采纷呈。议论文忌空洞说理,因此,用事实素材论证自己的观点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素材充实,发展等级分里的“丰富”也便自然地呈现了。同时,在叙述材料或论证观点的过程中,多运用修辞手法,多注意句式变化,丰富也可使文采在无意间闪光。

8.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八

青花罐有其文物价值,然大多时候却只能束之高阁,成为“博物馆式”的观赏品;勋章的辉煌从上辈照耀至今,却只供人瞻仰,其激励性亦乏善可陈。相较而言,一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来令后世之人口齿噙香,可谓普世价值观中别具风格的个性产物。从可持续发展性这一角度来说,祖训相较于青花罐与勋章自然更胜一筹。

首先,祖训的存在方式有别于青花罐和勋章,其没有物质表现,属精神观念范围,这是人文价值的一种独特存在形式,决定了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思维观念。瓷罐与勋章作为物质,与直接的精神领域未免存在屏障,其渗透作用亦有局限之处。再者,物质难保其对人造成的印象不会为时间所冲淡,而祖训一旦植入个人的价值观,其必于每日生活中反复践行,影响自然更为久远,更具“传世”的特征。

进而谈及祖训为传家宝的更为广泛的意义所在,不妨先分析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家庭作为社会集约体的组成单位,其家风“吹”向“社会风”,其价值观引领社会普遍价值的走向。由此可观,家庭之于社会,意义重大。习主席亦强调了家庭作用,呼吁人们专注家庭。但不难看出,小张与小杜家的传家宝更多偏至于家庭的价值与荣耀,而小程将与外界交往的“忠厚”与对自身修养的“诗书”巧妙糅合,其中体现了家庭将个人与社会相牵连的独特作用。其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人文价值正是每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源之所。设想若每个家庭均有一套蕴含丰厚人文价值的祖训,代代传承,那么中华文化的传承便无忧“短节”,文化复兴亦可计日以待。

另一方面,从家庭成员的心理也可看见,程家传家宝的人文价值。转型社会发展迅猛,新式生活方式将原有观念进行“破坏式重创”,“文化焦虑”在这一时期显得格外突出。于是有了“淘宝剁手族”、“稻米”这些人为了缓解“身份焦虑”而加入的团体组织。可是,众生却为何偏偏忘却了家庭这一团体没有在家庭找到文化归属感这些现象恐是由于许多家庭缺少如程家般能够让家庭成员依靠的“文化支柱”。如若每个家庭都有一套体现为人处世之有人文价值的祖训,那么众生的心理焦虑便可大为缓解,不易出现高速发展社会造成的“文化脱节”问题。如此看来,小程家的“传家宝”具备这一功能。而小张家的、小杜家的不免相形见微绌了,毕竟其仍停留于物质层面,纵使能提炼出一些观念,亦不如程家的“忠厚”、“诗书”更为纯粹、精辟、成熟。

上一篇:感官总动员 教案下一篇:演讲稿国旗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