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2024-09-03

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精选11篇)

1.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篇一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衢州一中 全 苗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指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度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约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深度和效度。2006年下半年浙江省全面实施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研究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信息技术的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让许多教师感觉压力不小——它的涵盖面扩大、灵活性增强。整个教材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让人觉得无从下手。一堂信息技术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教材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使用新内容的同时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立足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不仅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而且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鉴别、积累、使用者,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教师应注意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一个实践性很强、涉及面很广、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对于课堂经验相对比较缺乏的信息技术教师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然而,信息技术教师有他们自身的优点: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思想前卫。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时间相对宽裕、上网时间长的优势,通过不断地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论等,使自己的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合理使用教材,开发新课程、新资源,逐步理解、实践新课标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资源开发意识。只有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转变,才能在实践中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

2.更新拓展专业知识与技能,丰富教学理论,提高业务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课程也在不断发展、更新。不同发展时期,对于信息技术老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新课程标准中除了原有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之外,其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其中蕴涵了部分信息学、传播学、系统论等的基本原理,涉及到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与计算机紧密相连的应用技术,还渗透了人文、艺术、社会法律道德规范等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原由的一些知识储备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老师在原有的学科知识基础上,不但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更新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补充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努力开发自身的资源,才能更好地驾驭本学科的教学。“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需要一壶水”,这一条在新课程中仍然是教师们提高自身水平应该追求的方向。但是,在新课程中,不再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接收的水杯,而是有自主意识的发动机,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储存到更丰富的能源,产生更大的能量。因而教师还必须要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3.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教师要想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也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信息技术教师群体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群体,缺乏的是老教师的经验和引导,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虚心向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的老教师学习,积极申报课题,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做到年年有课题,人人有科研,把参加教育科研作为提升自我素养、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之一。只有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才能让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快速成长,形成具有个性的、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教师才能成为新课改中最具有活力的课程资源。

二、关注学生,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首先,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其次,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它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则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课程也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设备也要更新。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对学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显得犹为重要。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1. 科学、合理的开展实践活动,张扬学生个性

信息技术课程比较特殊,有大量需要学生实践的内容,因此,让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走入了误区,以为让学生动手了就是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要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活动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目前,学生水平差异大是信息技术课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和认知结构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经验、知识储备以及其它可用资源,有创造性地完成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给每个学生提供探究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从而,也能为新课改提供大量的、宝贵的课程资源。

2. 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因此,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就成了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表面上看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信息技术课充满了兴趣。只有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最清楚,掩盖在这种兴趣下的,其实是一种浮躁的心理,对什么都有兴趣,但都不会长久。因此,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挖掘、不断发现。研究青少年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既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业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宝库,从自己以往与学生交往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就学习动力而言,研究普通青少年的种种活动与兴趣,尤其是调查特定课程受教育对象的兴趣和活动可以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方案、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这些都是信息技术教学所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达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要求。

3.善于利用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多样化的探索成果

学生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比如课件的制作、设计等大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方法,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乏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和捷径,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这些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多样化的探索成果转化为一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环境,使敢想、敢说的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充分提高,而且在思维方法上也会得到有效的训练。

三、加强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必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要配备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具备上网条件。同时,基础设施与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必须科学、合理,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对此,笔者有以下看法:

1.合理投入、充分利用

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购置设备时,要遵循“合理投入、充分利用、避免浪费、量力而行”的原则,对投入进行全面规划;切忌目光短浅,设备配置低端,导致重复建设,或者,一味地追求设备配置,随大流,“盲目攀比”。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校的硬件设备与软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要结合本地或本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因地制宜。

2.科学管理、有效保护

在管理和使用已有设施和设备时,坚持“面向教学”的原则,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效服务;注意提高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等要尽可能向学生开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电视台、展览馆、信息中心以及其他可供利用的校外资源。

要根据教学要求,做好有关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必要的设备更新。

四、教学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资源包括两类,其一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报刊、录像等。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

1.充分开发、利用数字化资源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加入互联网,因此,数字化资源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最重要的资源形式。校内的信息资源建设更多的是关注给学生提供信息的渠道和信息本身,因此数字化校园网建设成为开发、利用数字化资源的重要手段:1.建立信息技术教师备课系统,提供信息技术教师与各种资源的链接,实现信息技术教师间的交互;2.建立学生的网上学习系统,提供网上探究的主题,引导与各种资源的链接,实现学生间及师生间的交互;3.建设信息资源库,开发和筛选引进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网络课件、各种学习资料,推介各种网站资源信息,收集学生的优秀作业和探究论文等。

2.合理开发、使用非数字化资源

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过分依赖互联网上的网络资源,而忽视传统的媒体形式的资源,如图书、报刊等纸张印刷品。事实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传统媒体目前在我国依然起着主导作用,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出于版权方面的考虑,并不通过网络传播。因此,合理开发、使用非数字化资源,也是开发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

[小结]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把课程资源的资源要素发掘出来,真正为学校教育服务。为了确保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我们应该积极拓展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便于交流与共享;应充分利用网上共享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开发,让学生在参与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关网站的开发、应用与管理,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丰富、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胡济良 李尚仁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2—3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鄂傲君 南京第五高级中学 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潘长利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2.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篇二

一、科学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实施课程改革后, 为了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将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体现物理学的本质与增进学生科学素养相统一.通过多种探究活动,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 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 增强学生研究意识和问题意识, 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使其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 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同时促使教师更新观念, 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由此可见, 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形式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关于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物理课程标准是按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的, 实际进行探究活动时, 不一定要按照这七个要素的排列顺序进行, 可以交叉进行, 也可以将后面的要素提到前面进行, 教师应根据探究的要求灵活掌握, 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要素, 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有的教师将这七个要素片面理解为七个步骤, 使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教师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有这样的处理情况:通过演示与探究问题有关实验, 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踊跃发言, 提出了很多问题, 老师在黑板上作了详细的记录, 其中有学生提到与本课程探究的内容有关的问题后, 发现他所期望的问题已经出现, 就中止了学生的提问, 确定了本节课研究的主体.接着老师让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积极参与猜想, 既包含了所有的有关因素又涉及了一些无关因素, 老师同样在黑板上作了详细记录.于是老师下达了任务让学生分组制定实验方案,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实验, 并分组展示交流探究结果.学生带着极高的热情开始了实验, 但老师没有参与到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规定的时间结束后, 老师要求各小组轮流交流实验探究的情况, 结果极少部分小组勉强完成了探究实验, 且没能有效地体现科学思维方法, 多数小组不能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理解不深刻, 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综上可知, 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在按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进行时, 在提出问题后, 一定要有必要的分析论证, 不能生硬地确定探究课题, 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做好验证, 合理自然地确定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 让全体学生在心理上赞同, 再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初中学生的猜想很丰富, 对学生诸多的猜想与假设, 同样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验证, 有效合理地进行筛选, 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 才可以让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学生在完成计划和设计之后, 并不是马上开始实验, 而是对探究过程进行讨论与交流, 取长补短, 最后找到最佳的探究方案, 才能保证下一步“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的有效进行.在教师的适时点拨、启发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充分的“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全体学生共同讨论、交流、集思广益, 只有这样, 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探究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内容应是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 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要有驱动力.

2.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 应该循序渐进, 由简单到复杂, 由部分到整体.

3.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问题的选择主要以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为目的;可以是完整的探究, 可以是部分的探究;也可以是几分钟的小探究.

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 学生对问题的猜想,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有合理的, 也有不合理的, 我们要检验其正确性, 也要检验其错误性, 从而发现真理, 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体验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

总之, 科学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如何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及时有效地教给学生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的实践和学习中不断地探索总结, 加以完善, 才能带领学生真正进入科学探究的神圣殿堂.

参考文献

[1]马社会.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新视野[J].教学与管理, 2004, (03) .

3.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篇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物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07

随着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每位初中物理教师都有了新的难题,以及提升能力的机会,我们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克服困难,适应新形势教学要求,为社会培育合格的物理人才。

一、 正确评价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应采用师生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课前认真备教材、背学生探究新的教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并进行总结。久而久之,使学生既掌握了物理知识又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探究知识的能力,课后教师要进行课后总结与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

二、课前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师生在平等的地位中相互探讨、相互学习,消除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胆怯心理,让学生大胆、自由、无拘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特别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小组内进行交流、全班交流、师生交流。同时,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想法,并给予评价。要把有代表性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为学生制定下一步的计划。教师要对学生有信心,相信他们能完成探究实验,并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与看法。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间、生生间合作密切,达到充分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利用物理实验现象的神秘感以及学生对它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学会物理、乐学物理。

三、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实验过程

自然界的很多现象就是通过实验法来解决其中的奥秘,它与教材中的知识紧密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物理教材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身边的现象去学习书中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习,激起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实验中各种数据的变化,要善于分析其原因,看透现象的本质,总结出规律,把这一类问题彻底弄懂。实现了物理现象与生活现象相通,并将其运用于生活的目的。物理探究实验是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的时间和评价判断的时间。

四、探究中学生的感受、体验

现在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竞争都非常激烈。学生除了在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有创新能力。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当然,要想有所创新也离不开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包括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经验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探究、实验、总结,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经验。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有疑惑,对问题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这些困惑会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究,从而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并不是实验结果相同,实验方法不同,只有创新的行为,而没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观念,也是不行的。只有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才会付诸于行动。教师采用探究的模式时,应把学生的体验放在重要地位,让学生感受到探究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这些感受和体验是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动力,能让其明白学习物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制约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表面兴趣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巧妙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而问题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某种现象或某种事物引起的,这就为培养学生兴趣提供了有利条件,免去了强制学生死记硬背定律、概念、公式,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了学生爱学的五味俱全的营养大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学习有了动力,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策略起着重要作用。探究式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并激发兴趣,培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习惯。教师根据课前创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组内思考探究,初步尝试自行解决问题的快乐感,让他们尝试着探究原来感觉深奥的、难理解、不宜死记硬背的知识,尝试探究获得原来高不可攀的技能,现在通过自己努力也能掌握的本领。例如,在《光的折射》教学准备阶段,将教学知识点分成几个问题,每个问题下面又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预习时将这些问题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并进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按问题的顺序提问学生,当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集体讨论,若学生还是解决不了,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来解答,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注意力不断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地指引学生,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新文.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5.

[2] 柳斌著.中学教学全书之物理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拼音教学 篇四

新建小学 黄淑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以色彩明丽的插图、朗朗上口的儿歌、富有童趣的练习深深吸引着这群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整本教材无不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应该体现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的价值取向。在教材开始部分的拼音阶段,呈现给学生的就是多元化的内容,它既有纯拼音的教学,又有利用拼音来认读词语、学习汉字的内容,同时还有巩固拼音、学习汉字的儿歌。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同时发展语言、形成学习能力。这样的教材,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创新空间。在教学上教师要努力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应该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注意分层整合,调动学生兴趣,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善用比赛,体验乐趣

《大纲》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刚入学的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相结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成功中体验、感受快乐呢?

在教学“ ai、ei、ui ”等复韵母之前总会有一个复习环节,我经常采用的是“游戏过关”的方式,游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长采用轮换制,我会提前告知并让他做好相关准备的,小组成员就是评委,比赛过程中大家均无异议的才能评奖,我的角色就是观察者、协调者、意见收集者。比赛结束后会有一个简单的汇报活动,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表扬优秀,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二、发展语言,训练思维

为了更加有效的将学音节、识汉字和学儿歌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发展。我在教学“ai ”的四种声调时,我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带调韵母进行说话练习,有的孩子说“挨着我家住的是李林和他的爸爸妈妈”,有的孩子说“我爸爸说做不好作业要挨打”,有的孩子说“我比老师矮”,至于“ài”,孩子说的就数不胜数了。这样的教学,既让孩子记住了“ai”的读音,还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了语言的训练。

又如在教学《小白兔》这首儿歌时,我先让“能干的小朋友”找找他认识的拼音宝宝,再大家一起交流,再让这些“能干的小朋友”找找自己认识的汉字宝宝,再次交流,这样以后,孩子不会自己拼读的音节就很少很少了„„这样既复习了以往的学习内容,还培养了学生利用旧知识进行新知识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合作,互助探究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我将拼音教学阶段的训练基调定位于“学习合作、互助探究”,这一阶段的培养要点在于教给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拼读词语这一环节时,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开始阶段我请一个学生读,另一个学生听,一段时间以后,我就让一个学生拼读音节,另一个学生用这个音节所代表的词语进行说话。又如在教学“我、他、你、她”以后,我让学生自然分组,每个人说出小组里的“我、他、你、她”,然后,我让学生按照男女分组,让他们了解什么是“他们”和“她们”、学生在笑声和闹声中朝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巧用动画,激发兴趣

低段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段时间的拼音教学之后,大家都变现的有些懒散,那天在教学“ang”时,有一个内容是拼读“羊”的读音,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羊吗”,教室一下子炸开了锅,由书上的小绵羊说到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后面的教学中,只要能联系上的动画,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乐一乐,而每次的“乐乐”之后,孩子们对拼音的记忆就越深刻。

5.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篇五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尝试

李宏高

(福建省清流县实验中学)

摘 要: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才,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立足校本实际,总结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的初中历史教学尝试,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

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健全的人格是当今素质教育区别于过时的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探索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而这个要求对于点多面广,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却又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为社会培养劳动力的广大农村初中而言,其意义更为深远。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立足校本实际,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是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重要尝试。

一、在活动中教学,融趣味性和能力培养为一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列出了13种活动形式作为参考,对此,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口头表达式

开展历史课堂小故事活动。在每学期之初的第一节历史课上,笔者将事先整理好的本学期小故事题目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并提出如下要求:每节课讲述一个与当日授课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待笔者即将讲述相关内容时,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每两人一组,共同分享所搜集的资料,推举一人或两人登台讲一个故事,每学期全班学生各轮流一遍;小故事资料必须整理成文,字数可限制在800字以内,学期结束时,将全年级优秀文章编订成册,供全体同学传阅。

2.阅读与书面表达类

开办历史图书角活动。配合教材内容,让每位学生将自己认为最可读的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带到学校,书皮上注明班级、姓名、学号。然后将各班书籍收齐后,打乱班级顺序,发给每人两本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两周内至少读完一本,且每本书均要制作一张读书长卡,注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读后感。两周后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报告会,每组推选一两名读书最有收获的学生介绍读书心得。

编辑历史小报。小报以历史知识为内容,尽量图文并茂。

3.学生观察类

组织识读甲骨文活动,以字证史。例如,笔者在讲述商朝历史时,将涉及当时社会经济的甲骨文,“田、囿、禾、籍、猪、羊、牧、鼓、磬”等字分别用幻灯片打出,让学生猜认。结果多数学生能够依照甲骨文的形状猜出文字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与今天相应的文字。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以上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探究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活动。学习汉代历史时,笔者将散见于教材各节的画像砖、石制做成幻灯片,并依画像砖、石反映的内容分为几组向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在理解每幅图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每组图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生活。

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排疑解难的方法,通过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渐掌握正确的思路,()游刃之时特别注意诱导学生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创见。

1.对学生进行问题启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笔者在组织教学时大胆地变教师设计课堂程序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实践中采用学生阅读―自主提问―精选重组―构建知识板块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从旁点拨,适时总结,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通过观点的碰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3.大胆质疑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是“权威”,教师是“权威”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观念极大地约束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当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的道理。

其实,过去中学教材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是众所周知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连续多期刊登文章,指出其缺陷和错误,其中大多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况且,随着历史学科新成就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念和结论,已经明显过时,甚至证明是错误的,而教师由于个人知识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尤其是近年来对学科综合能力要求的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其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

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树立不迷信、不盲从的思想。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尴尬,笔者不回避,而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探讨,甚至争论来获得“真理”,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结构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殊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各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掌握。鼓励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数学的“集合”概念,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途径。

而在章节的教学中,在学生阅读讨论、质疑问难、师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笔者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巧妙地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认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线)―知识板块(面)。

四、民主平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教师需要更新观念

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师权至上”的思想,破除教师中心论,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觉动脑、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勇于承认错误,多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共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学生的信任。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会削弱教师的作用和威信,可笔者以为教师的作用和威信恰恰来自学生的成功。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的师生双方才能进入“谐振”的状态,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2.教师需要建立民主课堂,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如此,就需要教师实行课堂教学的民主化,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践中真诚爱护,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要充分相信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对学习困难者则倍加关心,并适时加以点拨,而不能动辄训斥损害其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对表现不良者,不做简单的批评,而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注意理解学生的烦恼与痛苦。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在教学中的浅薄探索,旨在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本身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伟。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如何高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15)。

[2]李萍英。试论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

6.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篇六

宁平镇韩楼小学

李秀英 一个汉字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汉字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戴汝潜老师曾说:“汉字最完整的象形文字系统,这个系统融合了多个名族的智慧,集中了亿万人民的世代创造,历经千百年锤炼而成。”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教育起点,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语文课程标准》指明了识字教学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有机整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听说读写运用。识字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识字量,而忽视了语文方面的训练。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该如何教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真正体现教学目标全面性。现在谈谈这些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对新课改下的识字教学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类识字法。

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关键,也是识字教学的难点。从汉字造字法来看,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几种,都有一定造字规律。生字的学习也要力求寻找各自独立生字的内在联系,可以让学生架起一定的结构框架,找结构相同的字归类学;可以是基本字组字归类学;可以是同音字归类学;可以是形近字归类学;还可以按偏旁相同归类等识字法。如在教学“橡、槐、棕、柳、梧、桐、桂”字时,先让学生读读教材中有关树木的儿歌,让学生把有带“木”字旁的字圈一圈。再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共同点是都有“木”字旁,同桌或小组讨论除了共同点“木”字旁,还有什么新发现?请再读一读这些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形声字”。我让个别孩子来说说从哪里判断形声字?学生回答说:“我从字的读音来判断形声字。”我让学生分析判断形声字的特点。学生又接着回答:“我从字一部分的读音来判断形声字。”我听了对孩子们说:“判断形声字不仅仅看它的读音,还要看它的形旁表义。”说完后,我觉得学生还对形声字了解不够,于是我补充了形声字的特点这一知识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形声字的特点以及构字规律:形声字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表义,叫形旁;另一部分表读音叫声旁。它有三种构字规律:

1、同一个形旁和不同声旁相结合,构成许多意义相关的字。如“木”字作形旁可以组成“木”字相关的形声字,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如教学的“橡、槐”等字。

2、同一个声旁与不同形旁相结合,构成许多声音相同、相近而又意义不同的字。如:“冈”字作声旁的形声字有“钢、刚、纲”等字。

3、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多样。如:左形又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等方式。最后再让学生分析刚才带“木”旁的字是什么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学生自主探究今天学的这些“木”字旁的字是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即同一个形旁和不同声旁相结合,构成许多意义相关的字。这样的探究归类识字既对学生放手识字学习提高识记效果帮助大,又让学生在举一反三地练习中扩大识记范围,这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汉字归类识字法,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衔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识字负担,识记生字深刻。

二、创设情境识字法。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识字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状态。即使一节课完成了13—14个生字的识记任务,教师分析得面面俱到,机械地灌输要识的字,识字过程脱离语境,片面追求识字量,忽视了语文知识方面的训练。因此,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带学生入情境识字。

1、编字谜识字法:如教学“晶”字时,先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分析字形特点,再让学生编字谜识记汉字:“三日晶,亮晶晶,天上星星亮晶晶”。这样在教师指导下有利于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感知和理解,也培养学生揣摩汉字的兴趣,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2、动作演示识字法。

如教学“肩、臂、胸、腹、肠”时,让学生先观察这些字都有个共同的字是什么字,学生都说是“月”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些字跟身体器官有关,学生还是没有多大反应,于是我问学生这些字各代表我们身体器官的哪个部位,请你们用动作把字演示出来,这时候学生都投入到演示中去,有的拍肩膀;有的拍手臂;有的摸摸胸膛,这样一来引导学生在自主演示动作中识字,在动作中感受字的形体,不但认清了字形,还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这一连串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分不开。采用动作演示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机会,加深了学生对人的身体器官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巧妙、合理利用多媒体识字法

1、借助媒体看图识字法

如听了八一小学熊曼丽老师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识字6》教学时,我觉得识字教学的又一方法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图片、图画、简笔画等媒介引导学生入情景识字。如让学生认识繁星、蒲扇、小丁丁这三个词时,教师课前制作好有关三个词构成的情境图,给字配上美丽的画面,再加上声音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的识字欲望。让一个个没有生命的字在孩子们的眼中都活起来,教师让学生边欣赏边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这是什么季节的夜晚?看着图上天空中许多小星星,一位老爷爷拿着一把蒲扇在给小丁丁扇凉,多美的夏夜啊!就这样的情境图创设了孩子们生活中生动的形象,使学生个性张扬。这样的媒介运用恰到好处把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有趣。整个识字教学充满了音乐和旋律,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识字境界。

2、借助媒体讲故事识字法

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识字6》时,我们还可运用借助媒介讲故事识字法,如在让学生认识“牛郎星”和“织女星”时,教师设计了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情境的美丽动人画面,再问学生喜欢听故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认识的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就这样教师把神话故事《牛郎与织女》声情并茂地讲了一遍,故事结束后同学们都高兴地笑了。教师教学生读这两个词,孩子们对识字的兴趣越来越浓。所以创设媒介情境讲故事识字法是学生喜爱的一种识字法,这样的识字法既培养学生在讲故事中识记汉字,又培养小学生听故事的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识字教学法简单、枯燥、机械。真正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7.例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 篇七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思考的要求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能力, 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 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反思, 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时代发展的潮流.现将我的人教版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中的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对“错位相减”的教学反思展示出来, 供同行参考.

二、课堂教学中公式推导教学细节

1. 公式的猜想与发现

数学公式反映了数学对象的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人们对概念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才产生的.公式的发现要经过分析、归纳、猜想、证明才能产生.那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q≠1) 是怎样产生呢?我启发学生根据数列求和的意义展开讨论.把Sn看成数列{Sn}的一个通项, 容易得出:S1=a1, S2=a1+a2=a1+qa1=a1 (1+q) , S3=a1+qa1+q2a1=a1 (1+q+q2) , ….观察等式右边的因式与我们常用的一些因式分解的公式有什么共同点, 可以发现当q≠1时, , …猜想:, 这就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 公式的推导

对于公式中“错位相减”方法的探索.为了更深刻地揭示公式的内涵, 暴露公式产生的过程, 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要证明, 只须证明Sn-qSn=a1-a1qn.思考:等式中的关键量是q, a1, n, Sn, 可以用q, a1, n表示Sn, 得Sn=a1+a1q+a2q+…+an-1q, qsn=a1q+a1q2+…+a1qn-1+a1qn.两式相减得Sn-qSn=a1-a1qn, 即 (1-q) Sn=a1 (1-qn) .当q≠1时, 即得.又因为a1qn= (a1qn-1) q=anq, 所以前n项和公式又可以表示为;当q=1时, an=a1qn-1=a1, , 即sn=na1.

以上教学我重点体现了归纳、猜想、证明的思想, 错位相减的方法技巧过渡得比较自然.

三、教学的结果

在上完这堂课后, 我想了解一下情况, 所以对学生进行了一个基本的调查.我有意识的选择了成绩上中下的三批学生, 结果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他们普遍反映对“错位相减”这种方法感觉很巧妙, 但让自己去想是肯定想不出来的, 只能记住这个方法, 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出了一道题目:求1×2+3×22+5×23+7×24+…+ (2n-1) ×2n的和, 但是五名优秀学生只有一名学生做出来, 这种情况说明对“错位相减”这种方法学生还没有理解它的精髓, 还没有领悟到这种方法的优美, 也还没有注意到方法技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在课堂中的公式推导表面上有归纳、猜想与证明, 但只是看着热闹, 学生实际上不能在方法上做更深层次的迁移, 这样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改进与评析

遵循“数学是自然的”这一理念.我对公式中“错位相减”的教法做了如下改进:

提出问题:比较1+2+4+8+16+32与2+4+8+16+32+64的大小.相信学生一般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再进一步, 为什么后一个比前一个大, 大多少?此时学生就能在这一步步的问题思考中找到关系, 并且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找到两个关系: (1) 后一个比前一个大63, 因为中间很多都相同; (2) 后一个是前一个的两倍.再问:从这两个关系中, 我们又怎样不用一个个做加法而算出它的具体结果出来?引导学生想到建立方程组来求解.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最后让学生总结, 老师写出方法如下:设x=1+2+4+8+16+32, 设y=2+4+8+16+32+64, 则建立方程组.仿照这种方法, 进一步对学生提出要求:能求1+2+22+23+…+263的结果吗?还是让学生自主讨论, 老师只是引导, 学生的讨论是主旋律.这样设置问题就做到“猴子摘桃, 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程度, 这个时候学生自然能很容易的把方法迁移过来:构造一个新的数列{2n}, 求2+22+23+…+263+264的和.这个过程让给学生去动手, 去体会.最后, 让学生谈谈这种方法“妙”在什么地方.老师总结出是因为原来的数列和新的数列之间有很多相同的项.这个时候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思考:3+32+33+…+361怎么求和.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 (1) 进一步让学生熟悉与体会这种方法的“妙”, 为后续的“错位相减”作好思维的铺垫; (2) 构造的新数列有学生可能就只想到把原来的数列的每一项乘2, 而不知道乘的是公比.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引导方法, 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错位相减”了, 剩下的工作就可以加快进度了.这样处理比前面的教学中的处理自然得多.另外, 在“错位相减”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除方法以外还要强调步骤, 步骤包括: (1) 要把式子写成方程的形式, 也就是要设Sn=a1+a2+a3+…+an-1+an; (2) 必须要除了省略号外写出前三项和后两项; (3) 强调qSn与Sn的对齐方式; (4) 必须按照通项的样式将项写出, 对于具体的数据不要在项中将之计算出来, 如将3×23写成24, 这样才对以后用错位相减方法求“等差比数列”的前n项和有利.

8.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篇八

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目的,在当前社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数学学科作为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为职业中专学校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课改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在教学观念上作出相应的转变,以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那么,如何在现阶段下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的保障。为使课改顺利进行,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二是要有精湛的业务和博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随时关注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理念,跟上时代潮流;三是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因为“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求教师要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所以提倡教师要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

传统教育观的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累得头昏脑胀。这种教育观只注重学生“学会”多少知识,对学生是否“会学”却疏于关心。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脱节,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像这种传统教育,早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所以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师的角色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因而需要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师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重要的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而不是接受者,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而不是接受者,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

三、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

在课堂教学时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能大大地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比如:传统教学中,在教学应用题或某些例题时,教师在准备讲例题之前,要先把例题抄在黑板上,有些例题还带有表格或图形,教师还要把表格或图形画在黑板上以便于讲解。教师抄题和画图的这段时间中,学生在下面觉得无所事事,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现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将这些例题或图形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充分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些知识只靠教师讲解学生会感到很抽象,感觉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用信息技术把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在屏幕上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将某些教学难点简单化、直观化,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今天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课改之前,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会”多少知识,对学生是否“会学”却疏于关心。所以,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亦可称多触角思维,其特点一是“多”,对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从而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种各样的结论。二是“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根据所发现的事实,及时修正原来的想法。三是“全”,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不仅要考虑问题的全部,而且要考虑问题的细节;不仅要考虑问题的本身,而且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四是“新”,答案可以有个体差异,各不相同,新颖不俗。因此,发散思维既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从心理学上讲,创造力是指在进行创造和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数学学科是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结晶。所谓善于创新的能力,就是指学生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感觉、知觉、记忆、联想、习惯等认知特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联系的认识结构。创造力与情感、意志、信念等有关,这是在人的心理活动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是一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善于创新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想出新见解、新方案、新方法。教师讲课要重点点拨,语言应准确、生动、形象、风趣,使学生乐于接受;还要巧设悬念,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总之,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要迎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只有在新课程理念下努力探索,逐渐改变过去惯用的教学模式,从学生专业学习要求出发,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出发,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9.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篇九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 者:白玉珍  作者单位:通辽市科尔沁区解放小学,内蒙古,通辽,028000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2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能力培养  

10.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篇十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唐小铁224221***文章摘要:课堂创新设计是基于设想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就必须为学生铺垫好适当的“台阶”,让学生沿着台阶往上走,从而达到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课堂创新设计 创设情境 探究活动教学策略成功体验

在知识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教育战线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去探究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一堂课进行创新设计。下面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理念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做学习内容分析,旨在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要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2)开展探究活动。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确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一节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重点问题。第二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活动。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一些子问题,分解难点,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重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重点问题。这过程不但可以巩固新知识、扩展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体验。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成功的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当人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很难产生出强烈的认知需要。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这其中,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给予热情的鼓励。一句真诚的鼓励话语,可能带出一批好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可能使 1

这位学生终身铭记。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和分析教学问题,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我认为,新课程教学设计至少应包

含下列步骤:(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3)分析

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5)设计和选择指导

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高一新教材第一章第五节《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

a、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结果是速度随时间增加或减少。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b、能力目标: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c、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

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

(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入加速度的说法时,基于学生接受能力不是太强,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运动

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多媒体动画]例举物体的运动: ①火车进站,②公共汽车启动,③骑自行车加速运动 请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物体有速度、速度在变化。[提问]:哪个物

体的速度改变要快一些呢? [学生活动设计(分组讨论)] 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同样从零加

速到5m/s,运动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让学生体会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

(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

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大多数教师只是提供一堆现有数据给学生,由此归纳得出结

论。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它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学生会误以为教师在“造假”。为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质疑,为了让学生接触科学的真实,应让学生实际测量,现场采集数据。必须要设计一个实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测出一组速度值,然后学生才可以清晰地比较这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情况。如何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呢?由于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测速度的仪器。教材在第二章第一节才正式使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这里不宜使用打点计时器。所以,提供给学生的仪器是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比较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教师向学生说明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物体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记下相邻两个光电门所记录的时间,可以算出时间段,这样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又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操作)] ①在老师已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实验中,一只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在慢慢增大,另一只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增大得较快。②分析实验数据,定量比较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对于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该以什么为依据,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归纳得出加速度概念。

(5)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通过有趣的实例体会加速度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数据表格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由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重要性及其关联性,应引导学生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加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向同学们强调两个问题:第一,速度、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也不一定大,还要看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第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暂时回避几个问题: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求过高的理解,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7)到这里,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已基本形成,即:学生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验测量──分析数据──得出加速度的概念──对加速度的理解。这一条探究之路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理解。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体验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张大昌

11.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充斥的社会,研究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人的一项基本素质,研究问题的能力也成为衡量人才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落实语文教学新课程理念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新课改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减少对学生的约束,创建开放式课堂。把自主还给学生,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多面化的发展,让学生在探究性的语文学习中提高探究能力和获取语文知识。

一、准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含义,高效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也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经过积极主动的探究认知过程获得主动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以“自主性、差异性、开放性和体验性”为主要特征,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学习相互割裂的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语文学习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得到实现,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探究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受杜威和布鲁纳、施瓦布等人的研究影响很大。杜威曾提出“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言外之意是,学生的知识是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和领悟的。因为,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作为一个探究过程的结果、同时又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也就是说,探究性学习体现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教育规律,这也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建立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包括探究性学和探究性教。探究性学习是指儿童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科学态度。探究性的教是指教育的目的最终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可见,探究性教学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三个特征是:1、探究性。探究性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自己获得熟练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开放性。开放式的融入自然和社会的课堂,能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材内容转化为无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将有限的文字转化成无尽的含义,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自由广阔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质疑解疑提供条件。3、整合与拓展性。探究性教学高度重视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批判、解释和应用,进而在整合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创造。

四、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1、创设情境开展探究性学习。情境引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目的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研究过程中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思维方式,喜欢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可以用一幅图画、一首歌曲、一個故事、一段录像、一种游戏、一次旅游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研究兴趣和动机,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望。

2、培养问题意识开展探究性学习。“问题”是培养学生进行研究的关键,有了问题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也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思考。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一种怀疑,自立探索的意识。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保护和开发这种潜力,使之转变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实现其角色的根本转变,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学生一起探究一起成长。为此教师要从观念上超越,在行动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探索、究根寻底的精神。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世界中去发现、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同时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4、注重探究过程开展探究性学习。传统的教学注重结论的灌输和传授。探究性学习更重视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即使得出的结论并不十分科学,但这毕竟是他自己探究的结果,其中蕴含着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即使有一点可取之处,也是难能可贵的,错了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果对了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向成功。

5、构建开放式教学。探究性学习突破传统教学的封闭,把学生解放出来,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研究的问题,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契机。开放式教学的形式是开放的,学习的内容也是开放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6、建立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探究性学习倡导合作交流、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与同伴的交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创新的主体,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同一个问题。这是课堂教学中丰富共享的资源。教师同学生、生与生之间进行着观点的碰撞交锋,也进行着智慧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同学生都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

上一篇:小学元旦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年会企业总经理发言稿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