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初中生

2024-10-12

端午节作文初中生(精选11篇)

1.端午节作文初中生 篇一

听了题目,你一定会大吃一惊。都什么年代了,日本军队又来“扫荡”了?no,no,no!扫荡之人不是别人,乃本人也,遭殃的就是——菜啦!

日思夜想的端午节到了,伯伯说在饭店吃饭,于是,端午的前一天我整整饿了一下午。没办法,为了吃到更多的东西,我只好让肚子先“抗议”一阵了。还好我跑得快,要不然我再晚一秒钟踏入饭店,肚子就该“农民大起义”了!

我飞也似的冲进房间,端起一碗鱼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咦,气氛不对呀?周围的人一脸疑惑的看着我,而且都是陌生的面孔。难道说……我抬头一看门牌,真的……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去的,直到现在我还挺尴尬。

第二次,我看清了门牌号才进去的。果然没错,我兴奋得冲上去,吃了起来。佛说:“我不狂吃谁狂吃?”就连国际科学家阿基米德都曾经曰过:“假如给我一把勺子,我可以吃掉整个地球。”这句话形容现在的我再合适不过了,那气吞山河之势,连本·拉登都会被我吓死。

富贵饼上了,我和弟弟针锋相对,展开了“富贵饼之战”。我一马当先,冲上前去夹走两块,弟弟只抢到一块,特不服气,于是第二次向我发起了挑战。我轻蔑地看了弟弟一眼,弟弟被激怒了,他的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走了两块,我只好吃剩下的一块,此时盘中只剩一块饼了,我筷子一横,饼进我肚子吧!定睛一看,不好,弟弟把饼抢了。我跟他在盘上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我瞅准一个机会,一下抢走了饼。弟弟激动过度,一支筷子飞了出去,打在我的头上。他也只好“望盘兴叹”了。

一盘富贵饼,我吃了八分之四,弟弟吃了八分之三,剩下的八分之一被可怜的大人们分着吃了。

呀,弟弟来了,一定是因为富贵饼没抢得我赢而怀恨在心,来报仇了,我闪!

2.端午节作文初中生 篇二

一、问题的缘起

近期,我听了几节同课异构的《端午的鸭蛋》 (选自人教版),在这几堂课中我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像《端午的鸭蛋》这一类的散文如何教,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能发现一些策略。

二、问题的分析

(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了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学什么,而很少关注让其怎样学。如果对学生回访,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或学到最多的是什么,相信大多学生会说,端午节有很多好玩的事情,高邮的鸭蛋又是如何的与众不同。但如果学完后,学生还知道了怎么分析文本,散文语言怎么赏析,怎么表达。那就学到了阅读分析的方法。

(二)在备课中,教师往往把散文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主题的挖掘与理解上

面对一篇作品我们都会不假思索的考虑:这篇散文要反映一个什么主题,并且希望能从作品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明确的回答出来。这种教学的惯性使教师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课堂上千方百计的让学生往自己预先设定的这种结论上靠拢。而忽略了散文这种文体独特的地方,散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作者独特的个性化的情思。

(三)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更为注重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少顾及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学习的有效性,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为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感受在互相交流和促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递升和丰厚,如果教师的教学着眼点放在了“教的活动”,往往就忽视了学生活动的整体设计。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学得更有效,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王荣生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中曾提出一个教学的“模板”,比较明晰的体现了“学”的活动,我觉得用在散文的教学中同样适合,具体的策略和操作步骤如下:

(一)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目标,明了教学的终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篇文章的体式,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文艺性散文,重点叙述了端午的一些民俗和家乡的鸭蛋,由此我们可以明了该课教学的一个“终点”:能够体认汪曾祺散文平淡有味的语言风格。

(二)根据学生学情,明确教学起点

在课前预习中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前测:①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地方是哪些?②你自己读这篇文章有什么困难?③用一段话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学生对文章中感情把握的还是比较准确,但对于文章如此安排结构感到疑惑,对最后一段的作用难以体会,这些都是学生的阅读困难。而学生对于语言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比如标点的运用,通俗化语言的运用等。由此我们可以把作者独特的情感品味作为一个次要教学目标,而把学生感到困难的和感兴趣的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中间设计 2-3 个教学环节

主要就是组织学生较充分的进行“学的活动”,搭“台阶”意在说明教学流程是逐层深入的,必须是有梯度的,即学生的学习经验是逐渐丰厚的。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通篇朗读,并讨论全文写了哪些内容。朗读后让学生在全文筛选出端午各种风俗和活动,再让学生来说说这些事、物中你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个,最疑惑的地方在哪?由此来了解到文章的逻辑脉络,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品读和点评,来体认作者散文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在这一环节,先展示一段其他名人对于汪曾祺语言特点的介绍,由此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语言平淡而有味的特点,再让学生思考你觉得文中哪里的语言让你感觉“很有味”、很特别?

例1:“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个“吱”字,一个破折号就能写出高邮咸蛋的质细而油多的特点,声音的延长表现出油多并且在筷子的挤压下被迫出油的情形。

例2:“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杂夹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让学生读一读,读出语气和语调,其中蕴含的感情一目了然。

(四)考虑与教学相一致的课前预习以及相关后续活动的设计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其他传统节日的民俗、食物或者你在节日里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等。

四、结语

该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不仅要在“教”的方式、内容上着力,更要在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让其通过学习能掌握一定的散文阅读方法,了解到散文阅读的独特之处:不仅要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更要在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的基础上,琢磨出自己独特的情思。

摘要:散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以《端午的鸭蛋》为例,通过对几堂课的问题剖析来归纳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的教学策略,来探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散文教学的方法。

3.写端午节的初中生作文 篇三

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奶奶拿出早就浸好的粽叶和糯米,准备包粽子了,我兴致勃勃地在一边看奶奶包粽子,只见她手指灵巧地把两张粽叶拼在一起,折出个三角斗,把浸好的糯米装进一些,再放上黄豆、肉等馅,然后又盖上一些米,把另一半粽叶一折二折包好,拿绳子一圈一圈把它扎好,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

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给我讲“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说,怀才不遇的屈原投河后,人们为了寄托哀思,荡舟江湖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龙舟竞赛;老百姓又怕他的尸首被鱼吃掉,拿米投入汩罗江,此后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每逢端午,人们赛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4.端午节初中生的作文500字 篇四

我们顺着电梯走到三楼的得一超市,我们一进去就看见那些商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突然,我看见了冷冻柜那里有很多粽子,那些粽子令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老夫妇生了一对儿女。到了这对儿女十岁的时候,这对老夫妇就离开了人世,留下了这两兄妹。他们两个只能靠父母生前留下来的粮食过日子。时间过的很快,他们吃的粮食也所剩无几了,田里的稻谷还没有成熟。妹妹问哥哥:“怎么办呢?”哥哥没办法就带着妹妹上山去采野菜吃。时间长了,两兄妹的身体撑不住了,晕了。醒来的.时候,他们见到一个满头白发,长胡子的老人。老人对他们说:“你们要坚强一些,不要退缩。”哥哥就说:“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撑下去了。”老爷爷听了,就摘了两棵“艾”,和两棵“茅根”送给这两兄妹。便吩咐道:“你们要将它挂在家门口,每天出去看一下,回来看一下。继续坚持下去。”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一。于是兄妹两就按照老人的吩咐,熬过了五天。五天后,老爷爷送来了两条大大的粽子给他们两个,两个人终于度过了困难。为了记念那些日子,兄妹俩就每逢五月初一挂“艾”和“茅根”,五月初五就包粽子。

5.端午节初中作文 篇五

一路念叨着端午节放假安排的我一路“神游”地回到家,刚一打开家门,就看见在餐桌的底下摆了一个大盒子。等走到近前将其拖出来,破拆了若干层的包装纸以及一条华丽丽的丝带以后,我才能勉强辨认出这个不中不洋的“神秘物体”貌似是一盒粽子。开始自己还不怎么确定,记得在印象里,粽子的包装总是朴素而充满了民族特色的,但瞧瞧眼前的这盒花里胡哨的物体,我实在是无法一时把它和粽子联系起来。

就在我使出浑身解数,要把这个盒子完全拆开一探究竟的时候,屋子里面传来了母亲的声音:“孩子,别撕了,那东西就是咱家今年的粽子。”可惜这话还是说得晚了点,母亲的话音刚落,那纸盒子终于禁不住我的折腾,“刺啦”一声裂开,有几个粽子从里面滚了出来。我立刻手忙脚乱地去捡,顺便拿起一个看了下配料。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可算是真真的吓了我一跳:鲍鱼蛋黄粽!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又赶忙接连看了其他的几个粽子,有咖喱鸡肉的、有香菇鲜肉的、还有叉烧的……知道的明白这是粽子馅料,不知道的,没准还会以为是满汉全席呢!

我有点惊讶,又有点疑惑。在我的记忆里,粽子的馅料好像不外乎豆沙枣泥的,略微“花哨”一点的,大概也就是鲜肉粽子了。可再看眼前的这盒粽子,给我的惊讶程度不亚于当年小沈阳穿苏格兰的格子裙。我着实是想知道,到底是我的信息落后了,还是时代更新得太快,连粽子的馅料都“与时俱进”,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和水里游的皆可“一网打尽”了?

这时我隐约听得客厅里母亲正在打电话。借着好奇心,我支起耳朵听了两句,而听到的内容更是让我开心:母亲要出去购物了!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至少两个小时中,我都可以自主安排时间。没过多一会儿,母亲挂了电话。我整理好雀跃的心情,摆出一付“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招牌笑容问候道:“老妈,出去啊?”

“可不是。”母亲一边在衣柜里意烈路,一边给我回话:“商场有大规模的打折活动,我稍微出去转转,你乖乖看家。”

“我的娘亲啊,记得也给我带点东西回来啊!”我凭着“贼不走空”的原则,想从母亲那里顺便要点什么。

“端午节活动,女装打折,你瞎凑什么热闹!”母亲在撂下这句话以后匆匆出门,只留给我一个飞奔向商场的潇洒背影。

6.端午节初中作文 篇六

端午节吃粽子,春节放鞭炮,元宵节吃饺子,清明节上坟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异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个团圆节。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买来了一大堆竹叶,把它泡在水盆里,准备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闻见厨房里飘出一阵阵香味,馋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于是我就走到厨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里拿出一些糯米,分别把它摆成立体的三角形,中间放上一个大蛋黄,还在每个角上各摆了一块肉,然后在水盆里拿出竹叶,把它们包起来,再用绳子捆紧,可我怎么也捆不紧,而外婆却熟练地包好了。捆到后来,我有点不耐烦了,就问外婆,为什么要包粽子?外婆说:“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后,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大家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捞了好久,也不见他的尸体,最后大家纷纷拿米团往江里扔,不让江里的鱼、虾、蟹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听了这个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动了,于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终于成功了。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敬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

7.高中生作文端午节作文 篇七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唐朝人们就开始庆祝端午节了。

端午节又有许多别名,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浴兰节、解粽节、女儿节、端礼节、菖蒲节等等。端午节的来源不确定,有很多说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节家家总会飘来阵阵粽香。各种口味的粽子总会博得人们的欢心。尤其是小孩子,总是围在大人们身边,津津有味的学着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

看过白蛇传的人都对雄黄酒有一定的印象吧。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中国神话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比如变成人形的白蛇精不慎喝下雄黄酒,失去控制现出原形。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

8.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 篇八

在过端午节时,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等许多习俗。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驱邪或纪念屈原的死。

又祭屈原街道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那是煮粽子发出的清香,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是个传统的节日,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挂香包……人们用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节日。当然,也会想到那位与端午有关的诗人--屈原。那种悲苦的命运,让人对他同情,对他怀念,于是,便有了端午,便有人祭奠他,一遍一遍。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的这首《五月五日》,写的就是屈原,那种悲哀,那种凄凉,那种孤独,那种感伤,让人也跟着忧愁。

屈原啊,你很痛苦吧,自己费尽了心思想要帮祖国,却遭到奸臣的陷害,眼看着残暴的秦军攻入楚国,焚烧楚国的宫殿,屠杀楚国的人民,伴随着你种植在宫殿花园里的心,也同样被烧成灰烬,没有心的你,就象一棵没有根的树,所以你选择了死,以死来证明你的心,跳下了那汨罗江,你就这么的一跳,便结束了一切。在你跳下的那一刻,你看到了那悲痛的人们,在为你哭泣,你欣慰的笑了,原来人在死前会是如此的明了啊!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祭屈原。

9.纪念端午节的初中作文 篇九

我还记得,在我六岁的那年,在家乡过的那一次端午节。

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就去拜拜祖先吧!哦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就给妈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一开始我还不愿意的,可是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会拿片裹粽子的竹叶,放点材料:一会拿着草绳绑呀绑,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的条粽子,虽然样貌难看了一点,可也是我亲手做的。我拿着粽子跑去厨房,叫大人们帮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灭了。

到了中午,就和几个小伙伴去河边看赛龙舟了。我拿着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哇,那龙舟一条比一条帅、威武。龙头大大的,一双铜锣般的龙眼,很长很长的龙须,还有那龙身,够长的了,起码有几米长;有的是黑红黑红的,有的是金色加红色的,何等威武啊!等到何时,我也可以去赛龙舟呢?在我发呆的时候,一阵响声,龙舟出发了,每条龙舟的龙头那,坐着一个人,在打鼓激励着选手们!

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冠军还有亚军季军都出现了,选手们的努力,在比赛时发挥的淋漓尽致,精彩极了。赛完了,我还跟小伙伴玩到傍晚才回家。

到了现在,我还回味着我亲手裹的那粽子的味道,那赛龙舟之间的精彩。家乡,很久没回去了,我怀念家乡过的端午节,自己裹的粽子,看过的龙舟。家乡的端午节,虽然不像其他地方的习俗,也没有很多的节目,可是,我对家乡的端午节情有独钟,在我眼里,家乡那端午节,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思念的!

10.描写端午节的初中作文 篇十

每到端午节,我们全家很早就起床了,穿好衣服连脸都不洗,就可以出门了,因为每到这一天我们就会出门踏青,用野外的小草,小花上的露水洗脸,采一些艾蒿,把它挂在耳朵上、车上、还有门口、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灾。这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风俗习惯,所以这一天早上天刚亮不久,你会看到路上有许多出门踏青的人,他们谈笑风声,呼吸着郊外清新的空气,十分惬意。

等我们踏青回来的时候,大街上就已经很热闹了,有卖玩具的、有卖食物的、还有卖葫芦的、卖五彩线的、卖香包的.....街上人来人往,到处是派节日景象。妈妈给我买了葫芦,挂在家里的墙上,还有五彩绳,挂在自己的手上,听老人说:“戴上五彩绳,可以把身上的所有病痛都吸附在上面,到了下雨天,把五彩绳扔到水坑里,就会把病痛一齐扔掉,带来福气”。

回到了家,我们开始吃粽子,因为端午节吃粽子也成了一种传统风俗,粽子是用绿色的竹叶包成三角形的,里面裹着粘粘得糯米和甜甜的大红枣、果脯。吃起来又甜又爽口,还带着淡淡的竹叶的清香,让人胃口大开。每当吃粽子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一个传说,相传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因不满朝廷的统治而投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于是,人们就把米饭包在粽叶里往水里扔,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大诗人的爱戴与宗敬。

11.端午节初中作文 篇十一

时间是个残忍的杀手,不仅让容颜苍老,也会让人心苍老。 写这些话,有诅咒的嫌疑,所以还是衷心祝福今天的那对新人白头偕老。 爸爸打电话来说,老家今年的端午节可热闹了,不仅有龙舟赛,还有美食节,其中以生鱼片为主打节目。听得我心里痒痒的,好想也回去看看,尝尝老家的生鱼片,粉仔,糍粑,灰水粽、凉粉.....早就应该这样做了,郁江两岸水土养人,如果推出手工作坊的美食和水文化旅游,应该能把经济带动起来的。其实老家那片半岛型的土地,曾经是我童年的天堂,那些连绵的青山,那些金黄的稻田,在夕阳中默默无语的古塔,还有鸣笛而来的渡船。

我一直想写一部以桂南风土人情为主的小说,可是功底还不够成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死而无憾。 昨天上午收到《西江月》两本样刊,看到自己的小说和诗歌变成铅字,还是很开心的,我浏览了一下目录,发现就我一个人用了笔名,不知道会不会给人矫情的感觉,但我想“耳朵”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我太喜欢音乐而已,与其他无关。连作协的黄自林先生,文联的罗金陵主席他们也只记得我叫耳朵。 对了,明天是端午节,不能不说一下粽子,学院的苏阿姨给了我们十二个小粽子,很好吃。

以前在老家习惯吃的是灰水粽,性凉,因为糯米用石灰水泡过,可以驱赶夏天带来的湿气,粽子还要沾着白糖吃,棕身以金黄、软口而不粘为上等,曾祖母就是包粽子的能手。苏阿姨包的是柳州地区的三角粽,有大肉和绿豆,属于热粽,味道不咸不腻,恰好。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到底是屈原造就了端午节,还是端午节造就了屈原?

上一篇:当梦想与现实相遇下一篇:二年级语文《等我也长了胡子》精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