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材解读(共8篇)
1.搭石教材解读 篇一
第五单元《面积》课标解读
解读人 王凤琴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
2、分米
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课标解读
“面积”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含义,建立概念,形成常用面积单位表象,并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和生活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一)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渗透度量意识。
1.通过观察、触摸、比较学生熟悉的物体表面,使学生直观感知物体的面及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含义。
2.创设“看一看,比一比”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产生用单位度量的需求;提供足够数量的正方形学具,让学生在自主拼摆、比较的过程中,体会到那个图形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多,那个图形的面积就大,同时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通过交流、自学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在“认一认”“画一画”“站一站”等数学活动中,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例如,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接近1平方厘米手指甲面的面积”“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站满学生”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可以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扑克牌、课桌面和教室面积等活动,丰富学生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面积单位观念;可以让学生估计手帕、黑板等物体表面的面积,再对照标准学具进行调整,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通过“画1厘米长线段、画1平方厘米正方形”“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计数不同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面积概念,借助多样化的直观材料,让学生在用面积单位测量并计数面积单位个数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体验单位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与能力。
1.创设“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度量面积的知识与经验,借助“画格子”或“用面积单位测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再通过“用面积单位拼摆多个长方形,并用表格记录长、宽和面积”的活动,探究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在应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理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上述的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初步感知是什么──深入探究,理解为什么──沟通联系,形成认知结构”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创设“下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度量知识与经验,通过“画1平方厘米的小格子”“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等方法,得出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展示交流不同的探究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法”探究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比较简捷方便;通过推理与直观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出平方分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在上述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思考,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深化所学的相关面积知识,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体会“制定的计划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铺地砖” 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面积概念是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删去了面积的定义,用描述的方式,借助具体事例说明面积的概念。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注重面积认识的直观性和层次性,要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要注重发展学生面积守恒的观念,要注重估测策略的运用,要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另外,在教学中要适时进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抽象概括,避免过早进入形式化计算阶段。
《面积》重难点突破
一、理解面积的含义
突破建议:
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数学书、硬币、树叶等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面,感知物体的“面”及“面的大小”。
2.借助具体事物,采用描述的方式说明“面积”的概念。例如,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3.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计数不同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解决实际问题”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二、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突破建议:
1.通过“观察接近1平方厘米手指甲面的面积”“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站满学生”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通过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扑克牌、课桌面和教室面积等活动,丰富学生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面积单位观念;
3.通过让学生估计图形面积的大小,再通过测量计算出实际面积,并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计算所得的结果,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逐步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4.通过组织学生脱离参照物,动手画、用剪刀剪或手拉手围出所认识的面积单位,再对照标准学具进行调整,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清晰的表象。
《面积》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安排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建立面积的概念,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删去了面积的定义,一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二是也避免教师将功夫用在指导学生叙述面积的定义上,而忽视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真正理解。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往往更关注“面”,而忽视“面”的大小,将“面”等同于面积。因此教材从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表面入手,明确“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进而形成对“面”的大小的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教材采用描述的方式,借助具体事例说明“面积”的概念,并让学生依此说出其他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什么是面积”中呈现的3个说明面积的样例,都是学生身边触手可得的事物,其目的就是用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观察(看一看、比一比)、动手感知(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的基础上,对认识物体的“面”及“面”的大小积累充足的感性经验,进而很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通过“画方格、数方格”测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的活动,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课本介绍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规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最基本的面积单位,学生最容易感知,在日常生活中也最常用。教材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认识的编排基本相同,都是先用文字介绍数学上是如何规定的,再通过一系列如“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用纸制作1平方米的正方形”“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站满学生”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这样安排既可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又为今后进行面积的估测奠定了基础。
2.搭石教材解读 篇二
一、寻根溯源
教材, 是教师教的蓝本, 也是学生学的模版, 还是师生双边互动的中介, 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能力的源泉.数学教材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规律与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静态的数学文本, 数学教师更需要深入其中, 把握知识间的来龙去脉, 才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因此, 寻根溯源, 才能更有效地解读数学教材.
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都隶属于某个知识体系, 但考虑到教材编排、学生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 教材切断了知识链条, 将各知识点分散在各个学段里.如在数的认识中包含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复数”等知识.它们在教材中犹如“散落的珍珠”一般, 分散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的学段, 其间还穿插着许多其他的数学知识.因此, 学生对数的认识是比较零散的, 这就需要教师作为一个“拾贝人”, 寻根溯源, 提供“线索”, 引导学生将“珍珠”串成“项链”.
如图1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页的图片, 借助图片寻根溯源, 解读教材:我先讲述原始居民在分配猎物和制造打猎的武器时, 总要先“数一数”“量一量”, 再进行分配, 在“数”和“量”的亿万次实践中, 逐步形成了“数’的概念———如从“结绳记数”中慢慢产生了自然数;在分配食物和度量的过程中, 因为常有分不完和量不尽的情况, 为了继续分和更精确地量, 就产生了分数;随着生产的发展, 又产生了负数, 进而产生了有理数;后来在计算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时, 又发现了无理数;由于有对负数进行开方的需要, 又引进了虚数.为了区别各类数, 人们把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把虚数和实数统称为复数, 从而建立了“数系”.此时, 学生感叹:“原来数是这样产生的呀!”接着我又说:“其实, 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当初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 人们花了几百年才得到负数的概念, 又花了很多年才接受它.凡事开头难, 有人开了头, 仿效是很容易的.0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提出之前, 谁都想不到, 一旦有了它, 人人都会用简单的方法记数.因此, 人们把0比作‘哥伦布鸡蛋’.”
这些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的概念, 原来花费了数学家们如此漫长的时间, 当学生了解了这些, 他们就明白了为何无理数比较难理解, 更为关键的是, 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的全貌———最初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从而把握了知识脉络, 建立了知识体系, 进而树立起能获得成功的自信.
在数学教材中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 寻根溯源的解读教材, 能将数学知识体系或数学思想方法集中串讲, 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帮助学生全面、完整、深入地认识数学.这不仅仅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是整个数学教育的“精髓”所在.
二、求同存异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点之一就是由过去的“教学大纲”转变到“课程标准”中来, 正因为此, 教材的编制体制也从过去的“一纲一本”过渡到现在的“一标多本”, 教材版本多元丰富, 异彩纷呈.
初中数学新教材版本众多, 而且每一版本在处理同一知识内容时的方式不尽相同, 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惑”甚至是“挑战”, 但是我们也可以借助于“多元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求同存异, 以其中一种为主, 兼顾其他, 帮助自己更全面地解读教材, 更有效地促进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一标多本”可能更是一种“机遇”, 为我们解读教材提供了足够多的教学“素材”.比如在解读“一次函数”这一内容时, 笔者对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排特色及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以期“求同存异”, 有效把握知识的处理, 为顺利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一次函数的主要知识是其概念、图象和性质, 因此, 由上面的比较表格可以明显地看到三种版本教材编排的共同特点是:重点研究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增加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强化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应用中更加重视体现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但是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一次函数”, 三个版本教材的编写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除去编排章节不同外, 其编排内容甚至也有所不同: (1)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它们的图象和性质是统一的, 浙教版和华师大版在描述常量、变量、函数后, 直接引入一次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 可以减少内容的重复, 而人教版却作为单独的知识处理, 遵循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 浙教版、人教版不同于华师大版把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分开编排在不同的章节, 这样有利于降低难度, 避免两种函数的干扰; (3) 人教版、华师大版不同于浙教版, 都增加了函数的图象一节, 对学生由函数关系式画函数图象, 对由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数量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4) 华师大版和浙教版都比人教版多增加了实际问题中简单直线型经验公式的应用, 使学生更易于掌握实际问题中的建模思想.
鉴于以上的教材解读, 笔者“备课”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求同存异”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当然不只是对比编排特色的不同, 还有呈现方式、例题素材、习题类型的迥异, 最后以某一版本为主编制“教学案”“再次开发教材”, 以便于学生认知, 易于学生学习, 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多元的教材”成为优质的“课程资源”.
三、换位思考, 解读教材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解读教材时, 我们大多尝试从编者视角揣摩教材的编写意图, 从教师的层面上探究教材细枝末节.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 解读教材的终极目标是更有效地“用教材”开展教学, 更有效地“用教材”发展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课堂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 教材也应该“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 甚至让学生“尝试”解读教材.因此, 笔者认为解读教材需要换位思考,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才可能真正做到“识庐山全貌”, 欣赏到更“美丽的风景”.
数学教材的解读不像语文、历史等学科那样直观形象, 读懂文字, 体会情感就可以, 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可算是“高山流水”, 所以学生是不会体会到她独有的“冰冷的美丽”的.这就需要教师“弯下腰来”,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先确定教材中的内容哪些是该理解的, 哪些是需要掌握的, 哪些是只需了解的.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解读, 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在解读中掌握知识, 提高技能.
比如在解读人教版第十九章四边形时, 由于本章知识安排非常有规律, 且图形直观, 相对来说对于学生难度不大, 笔者就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解读”第1部分“平行四边形”, 然后根据自己对平行四边形的解读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甚至是梯形部分,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十九章“四边形”, 教材用了同样的方式和方法编排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因此笔者用同样的表格帮助学生解读教材, 共分成三步或者说是三个层次, 第Ⅰ层的重点是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部分, 给学生事先准备好表格, 引导学生自己解读定义、性质和判定的文本部分, 会画平行四边形并用字母表示, 这个层次要求较低, 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解读, 但对于更深层次的或者是学生漏掉的知识需要教师补充解读.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编排意图, 知道是以平行四边形边、角、对角线三个元素的数量和位置关系为载体, 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进一步延伸辐射到矩形、菱形、正方形甚至梯形的学习, 教材也是如此安排的, 让学生后继学习“有章可循”.第Ⅱ层是以题型为载体引导学生解读数学知识多包含的方法和思想, 学生一般也是表面现象的叙述和解读, 对于题型学生还能解读, 但是对于方法和思想就很难把握了, 这就需要教师的再次补充解读, 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解读.进到达此层次, 真正的“数学解读”还没有完成, 最关键的是第Ⅲ层学生利用表格“简记”自己的“收获”, 将教材解读“内化成”自己的认识, 这也是一个“再解读”的过程.
鉴于上面的教材解读, 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学生自己在解读教材中学习教材, 相信学生有了三层的解读, 对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和解读就变得简单而轻松, 只需循此法类比学习就可以了.相信学生有了自己解读教材的习惯, 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是“换位思考, 解读教材”的魅力所在吧.
3.解读教材要“四读” 篇三
“一读”,和作者对话,领会文本主旨
撇开“这是一篇课文”的思维定式,把自己当做一名读者,先不要看教参或相关资料,也别像赶趟儿似的匆匆浏览,或许你会被跌宕的情节吸引,或许会被真挚的情感打动,或许你会倾心于优美抒情的文字……总之,你读进去了。现在,你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在和作者倾心交谈了。在这种自由交流式的对话氛围中,你会发现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谋篇布局的方法,及文本中隐藏的机要点、关键处。对教材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就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地驾驭文本、组织教学了。
“二读”,和编者对话,把握教学意图
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要考虑很多内容:教材的分量,各册教材的知识分布,各单元的重点确定,知识点在各篇的具体落实等。所以,文章一旦被编者纳入教材体系后,它所体现的除了思想内容之外,还包括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方面的要素。因而,此时我们需要回归教师角色,和编者对话,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来思考、解读,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建构知识体系,探寻解读文本的方法途径,挖掘其育人效能。教学《大江保卫战》时,针对文本第2自然段主要写众多英雄抢险的群体场面,第4自然段着重写四连连长黄晓文铮铮铁汉的点面结合的写法,笔者指导学生通过对两段内容的比较,了解了在对人物众多的场面进行描写时,可以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全面而具体地反映事情的真相,生动表现群体人物的特点。然后,将此作为语言实践训练点,让学生联系刚刚举行的运动会进行练笔。学生有的先写运动员们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几个“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运动员们的飒爽英姿;有的则更关注运动会的气氛,先从环境布置、音乐渲染、大家的表现展示运动场上热闹又紧张的场面,再通过重点写其中几个场次的比赛来充分展现比赛的激烈……
“三读”,和学生对话,预设学习活动
孩子毕竟是孩子,体悟文本,获得语言、方法和情感的积淀,还需要教师给予悉心引导,为他们架起通向文本的桥梁。这时,你得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三读”教材,揣摩自己的阅读过程,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如在《二泉映月》一课教学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饱经风霜”这个词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设计了联系上下文找到文中“可以帮助自己理解”的词句去体会、去琢磨的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独自进行理解。学生通过自读明白了“饱经风霜”在文中指阿炳的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整天操着胡琴卖艺度日。像这样让学生经历对语言推敲、体悟、内省的实践过程,大大增加了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性。
“四读”,和自我对话,形成教学风格
教师还应参照前人对文本的解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产生独特的见解,以便在教学中能做到游刃有余,又能在讨论中适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以提升学生对话质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一位教师教学课外阅读《灰姑娘》时,组织学生开展多个话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后妈只是一时还不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我们要谅解她们。”等生活哲理,最后带领大家讨论:“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明白:“要靠自己,要爱自己!”“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自己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要加倍地给自己机会……”这位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具有独特的视野,进行了多元而深入地解读。他引导学生从《灰姑娘》中读懂的不仅仅是“做人要真诚、善良”,还读懂了许多人文的东西,“对后母的认识,对自我的珍爱”,这些课堂上极少见的精彩演绎,完全得益于课前教师对文本富有独创性的解读。
4.教材解读提纲 篇四
1、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对教材的钻研,2、案例:通过对《两位数乘十位数》教材的认识理解怎样来读教材。
通过对《四边形的认识》怎样来分析教材,根据对教学内容承载的前后知识来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小数的认识》《方程》等来深入地驾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生一天 为孩子一生
——如何专业地读懂教材
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严 勇
各位老师,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还是从上上周起就开始紧张了,这么专业的问题我真的无法驾驭,好在今天是抱着向大家学习的态度,我们来共同切磋交流,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精心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学生才能当堂消化,理解,课后才会少些遗漏少些负担,从我们听了很多老师的课来看,一堂课的成败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对教材的把握理解是否到位,是否读懂教材要承载的那些东西?
一、对话意识
1、与《数学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顶层设计,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及内容标准必然对教师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特别要全面深入的理解第一部分的“基本理念”和第四部分的“课程实施建议”,这两部分中的每一句话都隐含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来了解新课标的一些新东西,对四个学习领域名称的修改:
原课标: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主要的关键词:
——现称为“核心概念”
(6个)原课标:数感
符号感
空间观念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10个)修改后: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修改前:双基,基本知识
基本能力
修改后:基本知识
基本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经验
2、与教材对话
教材是什么?张玉仁说:“在综合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规律以及小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知识、原则的罗列和拼凑,也不是各部分数学知识的简单求和,而是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因此正确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数学教学本质偏离与否。基于以上的理解,我认为现代数学教学要立足教材,深刻领会教材意图,挖掘教材内涵,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数学教学的本质。
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理解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首先要读教材分析,弄清这个内容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以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有什么良策帮助我们理解编者意图,更好的吃透教材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出现这样的情境图?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备课时主要思考为什么学?(价值)学什么?(本质)怎么学?(人本)例如,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搭配》,(插入电子课本图)教材就是几件摆放整齐的物品,我们就要思考:难道教材就是这些吗,它背后是什么,是不是学生会这6种搭配就行了,而吴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精彩纷呈,有意凌乱地出示有效信息 ——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让学生思考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教材是整齐摆放),然后通过一个问题情境引出新课:每天起床都要做什么,小兰也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黑板上凌乱地贴出了5个图片,一件上衣一件下装有多少种穿法?学生自己独立搭配后,教师组织讨论,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是非常乱的,说着说着就断了就不知道下面怎样摆放了,老师问:弄着弄着就。。这样是问到学生心理去了,学生:糊涂了,乱了,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一点一点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怎样建立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如何将实物变成图形再转化成符号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知有三个连续的阶段,即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思维发展有三个阶段,即经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这样去数学化,这样去建立数学模型。对于教材,你能多挖掘一步你的课就能再往前一步,搭配这节课吴老师没有仅仅满足于学生会6种搭配就够了,而是将符号,将分类都带进来了。(观看视频前1分钟+10到25分钟的视频)搜:吴正宪+搭配(第一个视频)
读教材时,可以把各种版本的甚至国外的都看看,拿来借鉴,这样会拓宽你的视野,你在设计教学时就会眼界更开阔一些,思路清晰一些,比如估算国内一般问:200元买下面的东西够吗?国外的教材是:有下面几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时候估算什么时候精算?①收银员将费用录入计算机② 付账
③。经过这样的思考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另一方面就是精心选编练习。如果你认为教材中配备的练习不合适就要自己选编练习,一定要克服在布置作业上的随意性,因为那样等于在浪费学生的时间,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应该具有根据教材灵活编写练习题的能力。
3、与同伴对话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教师经常会遇到凭个人的知识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解决,这一点在我们学校体现相当充分,经常会看到老师们为了某一个内容的处理在讨论在争论,我们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非常欣慰,感谢你们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的成长把好学放在第一位!
4、与名师网友对话
5、与学生对话
这是我们目前还要努力的一件事,我们心中学生观还少了些,特别是对学生的知识起点的考虑少了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是哪些,还没掌握的是哪些,掌握的程度如何,我们千万不能当学生是0知识起点。对教材理解不深入,对学生关注较少,我们更多的关注了这节课学生要会做哪些题,作业尽量少出错,考试考高分这些趋于功利的东西,这些将学生更多的作为机器作为工具的做法使我们的数学课就是缺乏发展性,延展性。“人课合一”是课堂的最高境界。树立这样的观念: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判断支配数学教师的全部教育过程!要把学生由操作工变成思想者!对教材本身的认识,对某个知识本质的认识是我们老师最应该补课的,因为我们大多是师范生,不比数学系数学专业的大学生。
行动研究案例一:《四边形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见小学数学教师2011.7、8合期
在意的是“数学思考”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解读及思考
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三位教师都执教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四边形的认识”一节内容。综观三节课,基本流程相同:找四边形——初步小结特征——分四边形——讨论分法——总结特征——巩固练习。课中分类的环节都做得比较充分,现将分类环节的教学过程记录如下。
教例一
当学生把6个四边形从十多个图形中找出来后,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哪些四边形的特点是相同的?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学生自主分类。教师巡视,有选择地请学生在黑板展示分法。一位学生分成两类:
教师请这位学生说说想法。生:直角的一组,没有直角的一组。师:这位同学是从哪个角度来观察图形的? 生:从角的特征。师:从角的特征,还可以怎样来分?„„
教师注意了引导学生关注分类时观察的角度,但对分得的结果却没有加以利用。笔者以为,仅仅分好类是不够的。“分”只是基础,引导学生以“角”或“边”的视角进一步认识某些四边形的特殊性,才是分类所需要达成的目标。
教例二
当学生从8个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后,教师又重新出示了6个四边形。
师:你能介绍一下这6个四边形的特点吗?老师先来说一个,比如4号四条边的长度是一样的。
生:3号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一样。
生:2号图形的两条边是一样的,四个角是一样。生:6号图形的四条边都不一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把这6个图形分分类吧。学生自主分类后,反馈交流。
生1:A:
1、2一类
B:
3、4一类
C:
5、6一类 师:这位同学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
生2:1、2、3号有直角一类,4、5、6号没有直角一类。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生3:1、2、5、6一类,3、4一类。师:他又是以什么标准来分的? 生:四条边不一样长,四条边一样长。„„
这位教师注意了分类的标准,但在分类前对每个图形特殊性的观察与判定,给后面分类带来了框框。因为有了对每个图形特殊性的分析,在学生的认知意识中,自然认为每个图形都可以归为一类。所以,从分的一开始就有许多类产生。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节内容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先确认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接着认识一些比较特殊的四边形。教例三
教师请学生在钉板上用橡皮筋围一个四边形。学生活动后,展示交流。学生呈现的基本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自己提供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你们围的四边形都—样吗?请你们把这些四边形分类吧。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建议,首先想好分类的标准,需要时可以用尺量,同桌可以合作。„„
这位教师出现的问题,则是由于学习材料的不足所造成的,请学生用钉板围四边形,优点是学习材料的产生具有生成性,缺点在于:—、由于钉板的特殊性,学生围的大部分图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学习材料不够丰富;二,由于每个学生只围了一个图形,从心理上更为关注自己所围图形的特征,而缺少对其他图形的观察,从而造成对其他四边形的感知严重不足。此时,要求学生分类则有关注点分散的弊端了。
当然,从总体上分析,三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似乎都在力求找到分的结果,而对分后结果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课后与三位教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他们的想法:把“分的方法”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方法。于是。“分正确”便成为三节课共同的目标了。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对教材例2“把图形分分类”的误渎。
“四边形的认识”到底是怎样的一节内容?
“四边形的认识”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中“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学习中,初步认识了特殊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对比北师大版、苏教版、西南师大版和浙教版等多种国内新课程实验教材发现.只有人教版教材单独安排“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经过研读人教版教材中与四边形有关知识的编排后发现,这与教材自身编排的序列有关。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前,单独编排“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可以看作是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前的准备课,体现了人教版教材“步子小、有梯度”的编排特点:又因为在人教版教材四边形内容的编排中。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周长、面积之前,没有相应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时间,因此,在此安排这节内容,也有弥补教材“四边形内容序列”编排缺陷的作用。基于此,笔者以为,”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的目标定位不应仅仅是四边形基本特征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把图形分分类”,它还应该承载着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内涵。1.初步体验认识图形的方法和策略
从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图形的认识”除了一年级初步接触一些之外,系统认识是从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开始的。因此,本节课既要在理解和掌握四边形特征等知识要点上有所收获,又需要给学生以学习方法上的引导。于是,引导学生体验以“角”或者“边”的角度来认识图形的特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
2.基本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因为长方形、正方形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后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等相关内容的基础,而教材对此又不再单独安排相应的教学时间,所以在本节课中结合四边形基本特征的学习,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作进一步认识,也就显得很有必要。而这些知识要求,也正是认识四边形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有了以上的认识后,笔者对本节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分一分”、“搭一搭”两个活动来展现。
活动一:分一分
本活动预设分为三个层次。
层次一:第一次“分”,找出四边形。通过对四边形的确认,初步得出四边形的基本特征是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层次二:第二次“分”,把四边形分类。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个角度来观察图形,从“角”的观察度入手研究四边形,可以发现有些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从“边”的观察角度来研究四边形,发现有些四边形的边是相等的,有些则不相等。无论是从“角”。还是从“边”的角度来分析,都会发现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
层次三:抓住学生分类过中分成三类的成果,作进一步梳理,引导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当然这是一个机动的层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定。
1.第一次“分”:观察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为什么?
2、学生自由观察。并把序号写在本子上。反馈时,先找出四边形,然后说明哪些
3、不是四边形.把不是四边形的图形隐去。问: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得出: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2.第二次“分”:把四边形分类。
师:这些图形虽然都是四边形,但它们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分类吗,请你试试看;
学生活动后反馈(先反馈分成两类的)。
结果一:
师生共同确认这是根据角的特点来分的。
师:第一类中的四边形,同学们都认识吗?原来是老朋友了,这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原来都是四边形中的一种。它们是怎样的四边形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结果二:
师生共同确认这是根据边的特点来分的。
师:第一类的图形中,哪些边是相等的,分别是什么四边形呢? 3.第三次“分”:分成三类的展示交流。结果三:
师生再次确认是根据边的特点来分的。
师:在四边形中,最多可以有几条边相等,(这些分别是什么四边形?)活动二;搭一搭
本活动的意图在于,通过先想后搭的“搭四边形”活动,引导四边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四边形的特殊性。让学生体验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分好后,教师有意识地追问“它们是怎样的四边形”、“这些分别是什么四边形”等,正是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四边形的特征。
2.关注图形认识中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里指出,“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考”的目标则是“丰富对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显然,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图形认识的重要目标之一,前面谈到的三节课中,明显弱化了这一日标的设计、笔者的实践则通过“搭一搭”这个活动,组织学生想象和验证,突出了这一教学目标。
课堂上实际操作时,有学生禁不住喊出了:“斜了!斜了!”这正体现了“先想后搭”活动既是引导学生对各种四边形特征进一步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形象上升到抽象。又从抽象转化为直观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无疑有利于在引导学生关注图形之间联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案例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图)见小学数学教师2009.4
调查访谈
在教学前我们走访了一些老师和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口算12×10时,都习惯于用小蘑菇的思路,教材所附其他三种方法几乎不会出现。这是情境图出现问题呢,还是教材编写预设方法时考虑得过于复杂呢?
四、再读教材
我们再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参。教参中的一段话启发了大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一方面,当面临新的计算问题时,教材引导学生或把新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计算,或依据对数和运算的理解进行类推,或对给出的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不同算法积极交流的场面,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探索算法,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对学生来说:12×10的计算是新的计算问题,如何将新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计算呢?教材预设的12×5、12×9、60×2、108+12是已经学过的计算。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来探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是科学合理的,不应该忽视这样的方法。那么如何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策略去探索算法呢?
再读教材情境图,我们发现,图可以这样理解:A、已经搬来的是9箱,又搬来1箱;B、右边一摞为5箱,左边一摞加 送奶工怀里抱着的一箱也是5箱。
仔细研读教材后,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加工,在尊重原图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原图,将静态的情境图改为动态分步呈现,使情境图发挥最大的教学信息传递功能。
五、课堂回放
师:今年8月,北京承办奥运会。我们每个中国都为之骄傲自豪,运动员们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训练,为祖国争光(出示运动员训练图)看,运动场上共有117名运动员正在训练,牛奶场还专门为他们送来了牛奶。(出示送奶图,图中显示5箱牛奶)送奶的叔叔先搬来几箱?
生:搬来5箱。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搬来5箱,每箱12瓶。
出示问题:117名运动员,每人一瓶牛奶,搬来5箱够吗?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生:12×5=60(瓶),60<117,所以5箱不够。(师板书算式:12×5=60(瓶)师:估计再搬几箱就够了?(生有猜再搬4箱,有猜再搬5箱)师:(动画演示又搬来4箱)又搬来几箱?现在一共有9箱,共多少瓶? 生:12×9=108(瓶)。(师板书算式)师:够了吗? 生:还不够。
师:猜猜再搬几箱就够了。生:再搬一箱。师:为什么?怎么想的?
生1:一箱12瓶,9箱是108瓶,再搬一箱就是108+12=120瓶,120>117。生2:9箱是108瓶,117-108=9瓶,12>9。
生3:先搬的一摞是5箱,共60瓶,再搬一箱,第二摞也是5箱,10箱是60+60=120瓶或者60×2=120瓶,120>117。
生4:再搬一箱就是10箱,12×1=12(瓶),12×10=120瓶,120>117。(学生回答时老师适时板书算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想出了120×10的计算方法,来回顾一下这几种方法,谁愿意解释算法?
„„
六、分析
这样设计将静态的情境图稍作加工,动态呈现了送奶工搬牛奶的过程,使学生轻松地通过已知经验“12×5=60”、“12×9=108”和“60×2=120”、“108+12=120”解决新的问题“12×10=120”。几种方法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通过阅读情境图逐步思考得出,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算法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 识,通过逐步呈现情境图,让学生猜一猜是否够。
值得追述的是,教师在得到这几种算法后生“对给出的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这位教师有对算法进行刻意优化,而是通过“试一试”中12×30的计算,让学生自主选择更合理、有效、普通、适用的算法。
七、反思
课改以来,老师们不再将教材看作神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已深深烙在许多教师心中。但凡上公开课、展示课或者竞赛课,很多老师不是考虑如何去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而将重点放在如何占改编教材,如何创设自以为更好的情境,认为用教材中的情境就不能体现新意,就不能发挥创造性,就会步入俗套。
对教材作适当改编,这是新课改赋予教师的权利、问题是教师在改动教材之前。是否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研读、特级老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帅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我们应沉下心来,弄清教材中的主题图和例题中每个问题、每句话所蕴涵着的意图、明白每道练习题所要达到的目标,真正走进教材,切忌浮光掠影,只有首先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刻感悟教材资源的优越性。用好教材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领略数学的内在魅力。使之享受思考的快乐!如果不认真研读教材,没有走进教材就随意臆断,轻率地改动教材,就会画虎类感犬,弄巧成拙,教不到点子上,当然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了。
本校数学课堂尚存在的问题:
1、简单问题复杂化
2、不善于利用先进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猜一猜、估一估等来组织教学
3、计算课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估计过低,往往当学生0知识起点来设计教学
5.教材解读心得 篇五
上周二一天时间,我校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全力进行各学科的教材解读。我们每位教师在教材解读活动中,分别对语文教材的全册及八个单元进行了分析解读,并针对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教学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建议和策略。通过分析、梳理、讲解,使我茅塞顿开,对教材也有了一个更具体全面的规划指引,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很有指导作用。
这次学习,更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实施开放式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在低年级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实施新课标、新课改的策略平台。因此,我们应该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育人的重要和不易。
本次的学习,还使我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得到一些启发: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语言编排学习内容。
2、用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和提问。
3、采用有意义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之中。
4、教学方法灵活可变,以适应学生学习进度的差异。
5、设法把课程内容和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
6、自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好更积极地学习)。
学习教材,挖掘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得吃透教材。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同的课文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教学……”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本人认为: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1、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争议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体现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感。
2、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即一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能力,让学生得到怎样的思想教育,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学起于思,没有学生的思维参与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而互动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3、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体现在上课环节上,要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互动情况。我们教师一定要摒弃那种“我讲我的,学生做自己的,老师很累,学生没有收获”的现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火花,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三维目标的合理达成。在课后反馈环节上,课后也要通过检查作业、反馈练习、谈话聊天、互动反思等多种手段关注学生的收获程度,疑难问题的解决程度,从而做到追踪记录,及时总结。我们只有眼中有学生,整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在“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的病因——反馈解决”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这个问题,通过学习、总结我领悟到:
一是阅读提前,营造阅读氛围。二是精读带路,领略神奇和美好。三是阅读延伸,发挥整合功能。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悟读”,培养学生“悟性能力”
“悟读”应从“悦读”开始。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文本有了兴趣,有了期待,那么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给“悟”带来动力。因此我们要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掏”出文本中最宝贵的可感因素。如教学《荷花》时,可引导学生品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a、“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冲、露、伸、探、钻、长……)b、读读这段文字,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用力、使劲、一个劲儿、生机勃勃……)c、课件变化、播放荷花录象,引导学生想象冒出来的荷花想干什么?说什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努力……)通过引导比较品评文字,感悟到了作者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
二、指导“研读”,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这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学习课文时,我们以着力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一两个问题,让学生通揽全文,自主读书,探究 这种自主性的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潜心读书,边读边标出有关语句,积极讨论,大胆交流着自己的见解,体现着发现者的愉悦。
三、鼓励“演读”,发挥学生表现能力
鼓励学生以自己新的创意去表演读,学生就有可能超越文本,生成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示。让学生扮演课文中角色,为角色设计台词,在实践中积累语言,在应用中提高语言能力。“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是可以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
四、注重“创读”,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语文材料来自生活,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差别地解读文本,注重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阅读的再创造。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都着力抒发着内心的情感,表达着内心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等,通过想象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对人生的“心理体验”,与课文的情感相碰产生火花,从而感悟文章语言中的内涵。
五、竭力加强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读书的趣味,享受读书的快乐。每节语文课前,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请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并简介书中内容。
六、灵活布置家庭作业,少做机械性的重复作业,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课外书20分钟,并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或感想)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
定期抽查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感悟交流会,对于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听听故事电台等等 以便吸引孩子。
对于学困生来说,阅读也是重要的手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孩子学习困难时,不要靠补课,而要靠阅读
阅读的功效绝不仅仅是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帮助点燃思维的火花,发展学生的智力。语文学科是学好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和工具所以,阅读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它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是必要的。同样,阅读也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需要各科老师都重视起来。一旦学生的思维版图被打开,那么它就会很自然地建构起事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这远远要比最简单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补课”更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反思下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到底应该以怎样的热情去备战,我们经常看到“教学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不断的创新。”是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所提出的问题更是千奇百怪的,因而教师的行业是很具有挑战性的,我们一定要以学无止境的心态去面对,活到老学到老。
教材解读心得
-------学好语文
闻志英
6.说勤奋 教材解读 篇六
《说勤奋》是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它作为苏教版小语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议论文之一,以清晰的论题、生动的论证和朴实平白的语言让四年级的孩子初步领略了“说服他人为成功”(叶圣陶语)的议论文的魅力。
一个设问
文章开篇即以“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设疑,旋即回答“是勤奋”。自问自答,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论点鲜明、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接着作者又说“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里所谓的“汗水和心血”就是勤奋的代名词,不经历风雨,无缘见彩虹,没有汗水和心血的浇灌,成功的花不会绚丽娇艳。此时,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已经十分清楚了,怎样让孩子们感同身受,并成为他们的主观判断和价值取向,强有力的论证便呼之欲出。
两个人物
文章第一个用来例证的人物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我国宋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司马光小时候就是一个勤奋的孩子,读书自觉,每每老师讲完课,他总是能独自消化,反复朗读,直至滚瓜烂熟为止。这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心理认同。接下来的“警枕”作为例证的亮点,以生动的描述进一步深化孩子们的认知,辅以“19年”这一“列数字”的方法,使孩子们准确地感知勤奋者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利用,从而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撒下第一枚关于勤奋的种子。
接着,文章又以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为例,把一个大器晚成的勤奋者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例证旨在说明一点:“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点,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这里,作者用白描式的笔调告诉更多的孩子们,不必在乎暂时的平常和暗淡,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只要你拥有勤奋,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另一方面,也指出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最后,援引华罗庚的话呼应了篇首,“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确,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7.深度解读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篇七
一、教材解读的内容———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
“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点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的一种定位, 也是对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的一种引领。因此, 教师深度解读教材内容, 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
1. 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 理清知识的前后联系
教材的设计不仅前后知识点相互联系, 而且知识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 前后知识间交替螺旋上升, 因此教师在教材解读过程中要做到“瞻前顾后”。所谓“瞻前”, 是指处理某一块知识时, 除了要解读这部分知识, 还要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知识, 理解已教过的知识, 达到复习旧知、深化新知的目的。所谓“顾后”, 就是在处理某一块知识时, 不仅要解读这部分知识, 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知识, 以便为今天的知识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 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2. 明确例题的地位和作用, 弄清习题与例题的关系
例题是数学教材的关键内容, 通过例题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构建出新的认知结构, 而且能够由例及理、由例及法、由例及类, 让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所以, 我们要舍得花时间去研究例题在本节课或本单元中的作用。如六年级下册的“认识负数”, 教材是以温度的读写作为素材来学习正负数的。当时, 我认为这个例子太普通, 就自己想了一些新的例子。后来才知道教材用温度计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还有一层深意:把温度计横过来不就是一条数轴吗?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正负数在数轴上是对称分布的。这样的渗透在学生对数的认识拓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看来, 即使在教材中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蕴含着特定的教学意图。
习题在教材中的地位仅次于例题, 它能配合例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在解读教材时, 对习题的作用及难易要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要弄清与例题相配套的基本题、变化题、探索实践题、提高题等的分布情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习题不是例题的简单重复, 而是必要的补充, 是发展和延伸。如学生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后安排各种单位的互化练习, 不仅考查了小数的掌握情况, 而且还考查了学生对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数位等知识的理解情况。研究习题就是要研究某个概念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变化, 变化后会形成什么样的新矛盾, 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什么, 技巧是什么, 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有助于形成一定的能力, 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3. 读懂文本的编排意图, 搞清文中插图和提示语的作用
教师从整体上认识了教材的编排体系, 明确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把握住了每个部分的地位与作用以后, 还要明确每一章节的编排意图。要学会把编者意图, 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 外化为课堂的教学行为。人教版数学教材有许多插图, 包括实物图、示意图、表格图、线段图、几何图等, 在插图旁还有标注文字、提示语。不同的教学情境的用意不同。有的情境只是为了引出要学习的内容;有的情境是为了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有的情境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别于以往, 指明学习的方向;有的情境实际上就是一道例题, 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新知的现实背景。解读教材的情境图时,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教学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呈现呢?……从而更加明确教学目标, 知道要让学生学到什么、要怎样学, 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我们只有领会了情境的编排意图, 才能充分挖掘它所蕴含的教学资源。
如“请观察上面的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呢?”“转动起来是一个圆柱。”“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 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这些提示语或旁注, 有的是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思路, 有的是对学习的难点进行了点拨, 有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对结论、方法、规律等进行归纳和总结。教材中还经常会出现一些“留白”, 为学生的学习探索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这些提示语或“留白”, 既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指导, 也是对教师教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一种提示, 需要教师仔细揣摩。教材中的提示语比较多, 一般由几个学习伙伴和小精灵说出来。提示语大概分为这样几种:一是概念的揭示;二是方法的提示;三是活动的建议, 暗示着需要学生对方法、规律等进行归纳与掌握。解读教材时读到这些提示语, 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型的?怎样利用?除了这些提示语, 还需要补充什么呢?需要进行哪些归纳与提炼呢?
二、教材解读的形式———促进有效教学的途径
深度解读教材, 有时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在个人解读教材的基础上, 还要向名师学习如何解读, 还要依靠教研组的集体力量, 使教材解读的形式更多样, 促进有效教学的途径也就更多了。
1. 名师解读, 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
面对课程、教材、教学观等, 只有更新理念, 准确地解读文本, 灵活应变地活用教材, 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偏离了方向。而这些更新需要名师的引领, 我们的身边有经验丰富的名师, 外出听课学习有研究型的名师引领, 书籍刊物里更有名师的经验总结等。要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教学中真正达到从“解读教材”到“活用教材”的理想境界, 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攻破教学重、难点,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解决问题 (连乘) ”时, 情境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选择信息, 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列出10×8×3:先求出一个方阵的人数;列出10×3×8:把三个方阵看成一个方阵, 这样每行就是10×3人, 一共有8行。我一直觉得自己理解了教材的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直到一次外出听到一位名师上这一节课, 我还感受到另一条信息:图形直观的形式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利用教材主题图探究不同的解决方法时, 教师通过直观演示, 将三个方阵重新排列, 如排成30×8、24×10的长方形, 使学生感受到队伍的形状发生变化, 但人数是不变的, 进而感受到长方形等积变形的思想。只有在数学教学中看到知识背后承载的方法、蕴含的数学思想, 并注意在具体教学中点化学生领悟这些思想和方法, 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2. 教师个体解读, 体现个性化的理解
教师个体解读教材是教师写教案前的一道程序, 它是在“解”与“读”后形成的结晶。教师在整体上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 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把握各块知识的地位与作用外, 还要明确每一章节的编排意图。具体地说, 要学会把编者的设计意图, 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 外化为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才能把教材读活。教师课前应准备:采用什么教具、学具;如何激趣导入;具体的授课中, 语速、声调、肢体语言;采用何种教法, 运用什么学法;设置哪些旧知引新知, 准备哪些巩固习题和发散拓展题;预计哪些步骤中会出现问题, 运用什么样的教育机智;如何进行因材施教。总的来说, 解读教材也就是吃透教材, 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发掘明白, 挖掘清楚, 把教法的运用与学法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简单地说, 只有钻得深, 才有可能讲得浅, 才能把课上得浅显易懂。
3. 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解读, 搭建交流的平台
教研组里的教师相互讲解如何进行教材解读、文本研读。有经验的老师利用以往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教学实例, 生动、系统地为老师们讲解了本节课或本单元研读的内容、方法和模式。第一轮使用的教师提出自己研读中的疑惑和困难,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教学思路。这样从实践中出来的探讨, 真正解决了各个层次老师的需要, 为教师进行教材研读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新教师感觉文本解读有了具体的操作模式, 自己能有章可循;中年教师经过集体解读, 使文本解读有了新鲜感。通过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解读, 教师能清楚理解例题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练习的训练点在哪里, 在课堂内外能落实知识技能的训练点, 真正令教学的有效性增强, 让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 有一道习题是:在一个底面半径是5cm的圆柱上面叠放一个底面积相同的圆柱后, 表面积增加了62.8cm2, 问增加的圆柱的高是多少。很多学生感觉无从着手, 讲解以后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理解, 于是在教研组内展开讨论。一位有经验的老师介绍:“我以前教这题是在家里拿来萝卜切给学生看, 切掉一段后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放上一段再观察什么不变什么变了。学生就理解了。”我马上去教室试验, 效果还真不赖!
三、教材解读的视角———提升有效教学的保证
开展多视角研读教材, 善于从教师教的角度、学生学的角度、编者编的角度,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体会编者的意图, 是提升有效教学的保证。
1. 从“教师教”的角度解读
一位教育家说过:“为了上好一节课, 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教师要“吃透教材”必须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实践。教师在“吃透教材”的过程中也一定能使自己的教学理论、实践经验、个人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达到师生共同提高的效果。教师研读教材应该“仔细体会, 透彻理解, 反复思考, 问个究竟”。要注意提炼教材内容的本质,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仔细揣摩教材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等;要善于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教材都呈现了哪些数学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呈现?根据教材内容我们需要安排哪些相关的数学活动?通过这些数学活动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 达到什么目的?
2. 从“学生学”的角度解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材中的知识只有最终被学生所掌握, 才能真正体现教材蕴含的数学价值。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以后, 并不代表着解读教材的工作就结束了。因为教师的主观理解并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 所以教师还应当换位思考, 把自己当做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再次走进教材, 理解即将要学习的内容, 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碰到什么困难, 会有什么疑惑。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活动, 才是适合学生的教学, 才是有效的教学。
3. 从“编者编”的角度解读
教材很大程度地体现了编者对课标的深刻理解。各册教材中, 编者怎样通过系统的、详细的教学内容来逐步实现课标要求的?我们教学时应怎样具体把握?又该注意和重视哪些问题?这一切都迫使我们必须在解读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教材,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将课标所提出的要求、自己的理解及编者的意图相互统一, 也就是是否正确领会了编者的意图。只有当我们的认识与编者的意图统一时, 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要做到正确领会编者的意图, 则需要把分类研究教材内容同研究教师教学用书结合起来。分类研究教材内容, 其作用是为了更深层次地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以及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前后联系, 明确来龙去脉以及基本训练的范围、方法和内容, 训练重难点、知识点和能力点等目标;重视对教师教学用书的利用,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和使用教材, 教学用书对编写意图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如果我们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 分类钻研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 将使教师对教材和课标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 教材编者已说明教材的设计思路有不同, 由原来侧重于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到现在通过测量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教师则是通过研究教学提示和设计思路, 教学时根据教材积极创造一些适合开展学习活动的条件, 放手让学生独立去观察、去测量、去操作、去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从而完成比较面的大小、认识面积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数学体验, 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使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8.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篇八
关键词:教材;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45-01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它为教师备课、上课等提供了基本材料,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线索和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在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在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今天,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成了每位教师新理念教学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教师要读懂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的一字一句,努力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
一、理清教材特点,领会编写意图
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最大程度体现了编者对课标的深刻理解。只有教师的认识与编者的意图一致时,才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新意。首先要对比课程标准的新旧变化,理解新课标的实质内容,从而进一步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以我区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为例,教材按照新课标进行了第四版修订,通过修订,教材更加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分段逐步培养,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性,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整体实现学习目标。其次要借助教学用书,了解教材编写特点及编写结构。以我区一、二年级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为北师大第四版教材为例,在细读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教师用书后会知道书中详细的说明了整套教材的呈现形式和栏目说明、特色说明、内容框架。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教书用书的2页1课时,3页2课时的课时结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二、认真通读教材,准确把握内容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材在不断变化,教师不能只凭经验教学,每名教师每学期都通读各年级的数学书,不能像课本目录那样只记情景课题,要详细记录每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并深刻记忆每一单元的数学课题。如《摸球游戏》,二、三年级都有,但各年级教学目标不同。二年级摸球游戏记录成《认识可能性》,三年级记录成《可能性的大小》,这样从课题可以清楚知道教学目标。在备课中,要进行分领域整理,清楚知道各个领域在各年级的目标和要求。如:统计与概率领域二年级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可能性,会看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发现简单问题,提出简单问题并解答。三年级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用一些常用语言描述可能性大小。会画条形统计图,并做出简单预测等。
教师经过这个整理过程,既了解了各年级教学内容,也理清各年级之间数学知识的衔接,能够更加有效的把握教材,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灵活有效的使用好教材。通过整理,我们知道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淘气、笑笑、机灵狗进行不同类型的学习提示,智慧老人是提示或总结性语言,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笑笑、淘气是对事物的不同理解或不同看法,也就是解题的不同思路;机灵狗提示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还发现了数的学习规律。小学学习了自然数、小数、分数,每一种数的出现都是从出现的必要性引出,接着学习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各种运算及简便运算。这种规律还很多,我们在教学中把这种发现告诉学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教材,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三、仔细研读教材,正确理解内涵
要真正读懂教材,通过课前读和课后读,进一步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课前读要做到“三读”,即进行单元读,通读整个单元,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找出内在规律;进行课时读,在课改理念指导下分课时研读教材。分课时研读,要读懂问题情境和教材的旁注,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读懂每一道习题。课后读就是要在教学后及时再读,填补空白,及时总结反思。以四年级《小数点搬家》一课为例,在第一次的教学中,通过创设“山羊快餐店”的有趣情景,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小数点移动带来数的大小变化的活动,并且总结出变化规律,但课后作业发现有些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掌握并不是十分准确,用算式表示,进行及时反思并补充相应习题,进一步深挖教材,在第二次及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补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的这个结论。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自由驾驭;只有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功能,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自己的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搭石教材解读】推荐阅读:
夜宿山寺教材解读09-26
小学语文教材解读09-28
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07-12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10-03
解读新课标和新教材06-15
浅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解读教材10-12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解读07-14
六大纪律解读-党的六大纪律解读08-30
校本体育教材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