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节日的作文

2024-10-20

与节日的作文(共14篇)

1.与节日的作文 篇一

传统节日积淀了各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摇篮,我们不能一心过着洋节,而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不能只过传统节日,而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所以我们要中西结合,接受不同的文化。

而随着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很多人丢失了最纯真、最朴素、简单而又高雅的东西——传统。传统是什么?是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也是国家在发展的体现。我们不能丢失传统,不能遗忘传统,不能改变传统,不能破坏传统,所以传统节日会带给我们最纯真的东西。比如,端午节的时候,看到湖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你难道不会为一只只驶过的龙舟呐喊助威吗?大年三十的时候,看到大街上满树的鞭炮,你难道不会情不自禁的点燃手里的鞭炮吗?正月十五的时候,看到街上一个接一个的红灯笼,你难道不会去看花灯吗?情不自禁的放松自己,这就是传统的魅力,也是过传统节日的意义所在,让自己融入生活、返璞归真。

2.与节日的作文 篇二

(一)仪式的传承

仪式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如果抛弃传统的过节仪式,那么传统节日就会显得空洞、抽象,没有生命力。所以在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时要注意对仪式的传承。 以中国大节——春节为例。春节是辞旧迎新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小孩子们会换上新衣拜年,求取压岁钱,并随着家长走亲访友。春节不得不提的就是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了。 同时大年初一、初二一直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会有具体的安排,这些都是仪式。如果抛弃了拜年、贴春联、走亲访友等仪式,那么春节还会有“年味儿”吗?除了春节的“仪式”, 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仪式”。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清明节扫墓、祭奠祖先; 中秋节要吃月饼、赏月等。正是这些仪式承载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优良传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 相比当下过节时的宴饮、饭局等,传统有“仪式”的节日肯定会更有韵味,更值得人们回忆。

(二)情感的传承

除了传承中国节日文化的仪式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情感的传承,从思想上认识到节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重新唤醒人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情感联系社会,用情感感悟传统节日文化的真谛。我们不难发现,商业发展和西方节日的传入使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淡,其中一些有意义、 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已经被人们遗忘或者否定。特别是青年群体,他们更向往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等,并逐渐用情人节取代中国的七夕节。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已经让人们丧失了过传统节日的兴趣,这是情感的缺失,是思想层面上的缺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传统节日文化,而不是淡忘。所以,我们需要警醒自己, 唤起内心深处最珍贵的情感,努力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

(一)升华内涵

在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创新其内容和形式,突出文化主题和文化内涵。“过节”并不单纯指过的形式,更强调“节”的意义。所以,在过节时我们需要突出节日的主题,使个人情感以及节日的内涵得到升华。例如, 在过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时,不但需要传承传统过节的仪式,还需要突出节日中蕴含的团结、家庭和睦和平安的主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代表着团圆,突出节日的主题可以增强人们思家的感情,让人们感受到过节其实是家人团圆、家庭和睦的幸福。而创新文化内涵,则是以新的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内涵。在过节时举办一些诗歌朗诵等家庭活动, 让家人在共同参与时增进感情。同时,还可以利用故事来弘扬先进文化。如利用屈原的故事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而嫦娥奔月的故事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二)注入新质

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新质,即强调要把传统节日文化与当前人们的生活习惯相联系,让孩子、青年、老人等都能找到传统节日文化中与自己生活的契合点,把传统节日与商业、旅游等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借助传统节日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让人们在旅游时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气息,加深民众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还需要用民众活动来庆祝传统节日,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让民众在参与民俗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节日背后悠久的历史。当然,在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例如,清明节可以开展网上祭祀的活动, 让一些旅途中的人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制作一些庆祝节日文化的小礼品和小商品,以此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借鉴西方国家庆祝节日的经验,为我所用,推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长远发展。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新质,是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之举,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实际出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总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直凝聚着中国人的心,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感受到强大的凝聚力、融合力和延续力。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吸取国内外传承传统文化的经验,使传统节日文化与世界各民族的文明接轨,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与当下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却呈现不断淡化甚至退化的趋势。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能忘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承担的责任。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对如何传承、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

3.与新年有关的节日 篇三

古老的原始社会时期,每到一年将尽的时日,先民便要举行隆重的杀猪祭天的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之人人把脸涂红、鸟翼装饰,载歌载舞,沉浸于欢乐、期盼之中。据说春节就由此演变而来。

除夕 除,有去掉的意思,如“除草、除旧布新”。除由此引申为时间过去、逝去的意思。名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其“一岁除”的意思就是:一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夕,古文字是半个月亮的形象,表示“傍晚”,引申为“夜晚”。除夕的意思是:一年的时光将消逝过去,已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这就是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夜晚称“除夕”的原因。 “除夕”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 。

据古书记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每到新年的前一天,人们纷纷击鼓,驱逐瘟疫鬼怪,以求来年平安吉祥。之后,逐渐演变成现今的除夕匈节。除夕之夜,大家通夜不眠,人人守岁。午夜钟声响,鞭炮震云霄,人欢礼花笑,送走旧年,喜迎新年到。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节”。元,本指人头。人头在人体最高的部位,至关重要, “元”因此由原义引申为“开始的”“第一的”。古人把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称为“元”由此而来。宵,与“夕”一样指夜晚。正月十五的夜晚是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与“元”,结合为“元宵”,意思是新年开始的第一个月网之夜。

以糯米粉为主料制作的汤同,是元宵节人人必吃的食品,人们因此又称汤网“元宵”。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楚昭王时代。元宵节吃元宵,象征家庭如月网一样团团圆圆,和谐吉祥。元宵之夜,大地回春,大家吃元宵,满城彩灯呈祥,处处烟花绽放,耍龙灯、舞狮子,熙熙攘攘,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4.传统节日习俗的节日作文 篇四

过中秋节的前一天,妈妈已经买好了又香又甜的月饼。我和弟弟见了,馋得直流口水,真想今天就是快乐的中秋节啊!

第二天,我盼了好久好久,月亮终于冲破了厚厚的云层,露出了半张脸,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又过了一会儿,月亮慢慢地全部出来了,又圆又亮。月亮笼罩着整个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就在我看得正入神的时候,妈妈把甜甜的月饼、美味的水果都端上来了,还叫我们来品尝。我们开始吃月饼啦,我高兴极了!我拿起一把小刀,撕开了一个月饼的包装袋,把月饼拿出来,用小刀小心翼翼地一下、两下、三下把月饼分成好几小块,我分给大家,心里甜滋滋的。吃完月饼,我和兄弟姐妹们在楼顶上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猜猜我是谁等等各种各样的游戏。

5.与节日的作文 篇五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六一儿童节,这个节日小朋友们一定很“疯狂”吧!我也很“疯狂”。六一的时候我们可让爸爸或妈妈买冰糕,在家里可以尽情地看电视。你想知道我们学校是怎么庆祝儿童节的吗?我来给你讲讲吧!

我们学校为了庆祝儿童节,特意让每个班准备一个节目。我们班准备的节目是二胡、木鱼一块表演,表演者有张可欣、程文琪。上场的时候,她们俩很严肃,可能怕出错了吧。表演完了,我们回到教室。老师给我们发了冰糕和文具盒。我们每个人都很高兴,都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6.与节日的作文 篇六

一、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也称端阳、重午、端五、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有“恶日”说、“龙图腾祭”说、为纪念某历史人物说等等, 究其根源端午节俗的初始之意, 当是驱瘟、除邪、止恶气, 直止汉代还是如此, 但到了汉魏之时, 便增加了纪念历史人物的内涵。据宋代高承《事物纪源》记载, 端午源于春秋时期, 越王勾践为了操练水兵而划龙舟, 这说明端午节起源较早。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有“五月五日生子, 男害父, 女害母”的说法, 此乃恶日说。类似的传说可谓是五花八门, 但比较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楚国大夫屈原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五月五端午节。

二、关于端午节的各项活动

(一) 祀神。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诸神的节日, 这些神有屈原、曹蛾、蚕神、农神、张天师和钟馗等, 其中曹娥是浙江地区五月五日祭祀的神灵之一,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父亲溺于江中, 数日不见尸体。曹娥寻父不得, 于五月五日投江,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 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浙江建德地区认为白娘子盗仙救了许仙, 也救了百姓, 所以当地在端午节也祭祀白娘子。端午节的另一辟邪之神是钟馗, 传说钟馗因为相貌丑陋而武举落第, 遂撞墙自尽, 立誓要消除天下妖邪, 因此端午节这天各家各户纷纷悬挂钟馗图, 以求驱鬼除祟。

(二) 划龙舟。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 所谓龙舟, 就是龙形的船, 是一种以龙为标志的竞赛船只, 划龙舟的活动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 目前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县市在端午这天都有划龙舟竞赛, 通常比赛前, 先请龙、祭龙、然后竞渡。划龙舟又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 其中竞渡最为热烈, 招魂最为感人。

(三) 吃粽子、喝雄黄酒、采药。端午节吃粽子传说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据说在端午这天, 向江中投放粽子给蛟龙吃, 蛟龙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而在笔者的家乡江苏南部一带更是因为高考、中考等大考都在端午节后, 家长都会亲自给孩子包粽子, 取“包粽”与“包中”的谐音, 保佑孩子考试顺利。雄黄酒是给酒内加入药物雄黄而制成, 民间认为喝雄黄酒或者把雄黄酒涂在额上、耳朵上、能防虫健身。浙江奉化民间认为端午节前后的药材治病最灵, 必须多多采集, 所以端午节在当地又被称为送药节。

(四) 游戏。除了划龙舟外, 端午这天还有射柳、击球、斗草、端午景等游戏。射柳是契丹民族一种比较典型的马上竞技活动, 而击球也是金代风俗, 斗草则是孩童的游戏, 端午景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游戏, 《清嘉录》“五月端五”条云:苏州“五日, 俗称端五。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 号为‘端五景’”。随着时代的发展, 端午节的游戏除划龙舟在各地还比较盛行外, 其他的游戏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三、端午节所反映的社会思想和民俗信仰

(一) “灵魂”观和“鬼神”观。“万物有灵”是世界范围内古代民族的共同信仰。万物有灵观的理论分解为两个主要的信条, 它们构成一个完整学说的各部分, 其中的第一条, 包括各个生物的灵魂, 这灵魂在体内死亡或消灭之后能够继续存在, 另一条包括精灵本身, 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古人认为生前为善者, 死后亦成善鬼, 有保护世人的作用, 是人们的保护神, 要对他们隆重祭祀, 如端午节祭祀屈原、曹蛾等。而那些死于生前作恶多端、死于非命、中道而夭的人死后则会变成恶鬼或散祟, 加害于人, 为了使厉鬼不害人, 古人想出了种种办法, 或敬而远之, 或退而避之, 或驱而赶之。如端午节各家各户悬挂钟馗图, 就是为了驱鬼作祟。

(二) “巫觋”信仰、“图腾”信仰及迷信思想。《说文》:“觋, 能斋肃事神明也, 在男曰觋, 在女曰巫。”, 巫觋亦人亦鬼, 双重身份。巫觋最大的特点被认为能通鬼神, 最主要的职能是用来主持祭祀活动, 包括祭天, 祭祖, 祭神等, 还有驱疫求吉, 医病等职能。古时端午节的大型祀神活动以及赛龙舟前的请龙、祭龙等活动都离不开巫觋的主持。 在上古时代, 图腾是每一个氏族的保护神、徽号和象征, 公元前4000年融合后的华夏族将各部落的图腾优化组合, 形成了“龙”图腾, “龙”成为人们信仰、崇拜的对象。端午节人们投放粽子入江是为了赶走蛟龙, 让他们不吃屈原的尸体, 划龙船则是有大家一起驱舟出发, 赶往救屈原的说法, 这些无不和“龙”有关, 反映了人们对龙图腾的信仰。 端午节的祀神、佩带辟邪植物、香囊以及给小孩穿上五毒背心或肚兜等活动无不充满了迷信色彩, 这些行为虽然不符合现代科学, 但对人的心理有暗示作用, 有利于于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 因此未尝不是不可取的。

(三) 求平安保健康的思想。祈求平安健康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在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的远古时代, 人们通常对于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等现象束手无策, 无能为力, 因此只能祈求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实现愿望。

四、端午节的生存及发展条件

(一) 原始信仰和历史因素的加入。如上所述, 一些原始信仰, 如“灵魂”观、“鬼神”观、“巫觋”信仰、“图腾”信仰及迷信思想等是端午节产生的土壤和温床, 那么, 一些历史因素包括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则是为其长期生存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融入到节日之中, 成为端午节的一种溯源性解释, 并且左右着端午节活动及节俗观念的流变。端午节的来源由于纪念屈原一说使其更具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 从而更具有存在的价值。

(二) 有利于凝聚人心、社会安定、家庭和睦。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之一的端午节活动是民俗活动的一部分, 在社会生活的交替中, 端午节的节日活动不断的被后代所复制, 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社会生活的连续性。在今天, 世界各地的华侨或是有华人的地方, 虽然身处异地, 但到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都会过端午节, 从中真切的体会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从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亲和力, 有助于人心的凝聚。赛龙舟时的齐声呐喊、一鼓作气更是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还会馈赠粽子等礼物来传递情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 端午节身在异地的人们都未免会想起家乡的亲人, 尽量抽空回家团聚, 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安定。

(三) 有利于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包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先说生理方面, 端午节的各项游戏活动, 特别是现在已成为各地端午节竞技活动的赛龙舟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体育竞技活动, 在为节日增添了无限乐趣的同时也锻炼了人们的身体。而喝雄黄酒或者把雄黄酒涂在额上、耳朵上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确实是有祛毒健身的功效。再说心理方面, 比如人们祭祀神仙, 张贴钟馗像以及佩带辟邪植物和香囊或给小孩穿五毒背心和肚兜等都能给人们以一些心理暗示和精神补偿, 使人们精神愉悦。

(四) 有利于社会生产,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古代端午节的祀神、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在更大的程度上来说是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宗教仪式活动, 而在科学昌明、人定胜天的现代社会这些活动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赛龙舟活动已经得到了新的发展, 突破了时间、地域界限, 成为了国际性的竞赛项目, 发展了体育事业。祭祀神仙则发展了各地的香火业, 吃粽子和喝雄黄酒发展了一些地区的食品业, 端午节的采药、酿酒活动也有利于中医药学的进步。端午节佩带的一些辟邪之物, 比如香囊等, 还有小孩穿的五毒背心、肚兜等更是促进了民间工艺的发展, 有的甚至成为了手工艺品而获得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 现在的端午节经过长期演变发展, 已经集信仰的、经济的、社交的、娱乐的、文化的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 端午节的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 但另一些活动则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在新的时代找到了新的发展的基石。笔者相信也但愿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 “端午节”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必将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 并且其从内容到形式一定更加深刻多样。

摘要:本文从端午节的起源入手, 详细的阐述了端午节的各项活动;重点分析了端午节所反映的社会思想和民俗信仰;最后论述了端午节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由表到里, 逐层深入地分析研究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关键词:端午节,传统节日,社会民俗

参考文献

[1].宋兆麟, 李露露.中国传统节日[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2006

7.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化词语探析 篇七

关键词:词语文化节日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恩博曾这样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常敬宇在《汉语词汇与文化》中提出文化词汇并给其下了定义:“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他还对文化词汇的两大特点作了进一步解释:“一是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的含义。文化词汇的另一特点,是它与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各种关系,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如龙、凤、华表等;有的是间接反映,如汉语中的红、黄、白、黑等颜色词及松、竹、梅等象征词语;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如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及来自宗教的词语等。”下面我们从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词语入手,按照时间顺序,分析其构词方式及文化意义。

一、与春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与春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守岁、春联、拜年、年货、贺年卡、饺子、年夜饭等。这些词的构词方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如:门神、鞭炮、春联、桃符、年画、年货、年夜饭、贺年卡、压岁钱。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如:拜年、守岁、爆竹。

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如:饺子。

(二)文化意义

由春节衍生的这些文化词语都传递着年味,与人们的所做所愿密切相关。“年”,《说文》:“谷熟也。《春秋传》曰:大有年。”甲骨卜辞中“受年”即为获得好收成之义。我国古代以农业生产为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百姓最看重的,谷物成熟呈现一个周期,因此“年”是集时间词与收成义于一体。按照汉族的传统习俗,春节全家人要团聚庆祝新年的到来。我们将这些文化词语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它们的文化意义。

(三)传统习俗

春节的前一天晚上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除夕之夜,人们整晚不睡,这叫“守岁”,除夕一过便是人们常说的“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立春一般在春节前后,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也强调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前一天,人们会贴年画、春联来装点房子,使整个节日都洋溢着幸福美满的气氛。最丰盛的当属年夜饭,人们会准备不同种类的食物,边欣赏电视节目边享受美味佳肴。凌晨一到,人们便开始辞旧迎新,燃放鞭炮,迎接新的开始。还有一个关于“年”的故事传说,每到初春叫“年”的魔怪就会来伤害人,为保平安,人们燃放鞭炮使其远离。春节这天,小孩子门会收到长辈的礼物,那就是压岁钱,都是吉祥平安的寓意。拜年也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形式也多种多样,尤其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拜年方式变得多样化,短信、电话、邮箱、微信、微博替代了古老的拜年方式——向长辈磕头跪拜,向同辈拱手作揖,赢得年轻人的青睐。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贺年卡的国家。贺年卡由古代的谒刺发展而来,相当于今天的名片。宋代王安石《元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便是对春节最真实的写照。

(四)传统食物

春节的传统食物非饺子莫属。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此时饺子是药用。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辞旧迎新、寄寓美好,人们怀揣着新的愿望迎接新年,所以这些与春节有关的文化词语都与“年”“岁”“春”之义息息相关。

二、与元宵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因为这个节日是在晚上过,夜晚又称“宵”,因此得名元宵节。与元宵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猜灯谜、观灯、赏花灯、吃元宵、放焰火等,其构词方式均为动宾型。

(二)传统习俗

正月十五点灯是汉明帝提倡佛教,对佛表示尊敬之举,流行至今。张灯最初是为人们的生殖目的服务,是祁子也是祁年。现在每逢元宵佳节,各大公园、商场都会张灯结彩,赏花灯、猜灯谜让人乐在其中,感受着节日氛围。

(三)传统食物

元宵节的代表食物是元宵,又称作汤圆,含“团圆”的意思。“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制作的圆形状食物,可以包上各种不同口味的馅,煮熟或者炸熟即可。元宵节还在年节内,等于年还没过完,家家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都传达着美好的寓意。

三、与清明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清明节一般在阴历三月份,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与清明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扫墓、祭祀、折柳、插柳等,祭祀构词方式属于联合型,其余均为动宾型。

(二)文化意义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最美人间四月天,一切生物都开始苏醒,焕发着青春与活力,清新明朗。清明的前一天为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还有一个历史典故。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时,介子推与他患难与共,对重耳十分忠诚。后来重耳当了国君,要重赏介子推,此时介子推在山中过着隐居生活,不肯出来受赏。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不料介子推终不肯出山,抱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悲痛不已。为纪念介子推,将其被焚之日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糟糕、蒸饼之类的寒食。由于寒食节也为传统祭祀的日子,与清明节相差一天,也都列入清明节之列。因此清明节主要内容是为祖上祭扫坟墓,以此祭奠先人,寄托哀思。可以看出,节日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四、与端午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为“初”的意思,又叫端五节。与端午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粽子、香包、彩绳、赛龙舟等,其构词方式分以下三种:

偏正型:香包、彩绳

动宾型:赛龙舟

附加式:粽子

(二)文化意义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传说都与纪念诗人屈原有关。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屈原以是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竞渡是其迹。”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原就这样离开楚国,是国家的损失。所以百姓为使屈原免受鱼虾侵食,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原肉体。之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给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香药、朱砂、雄黄,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颜色各异,玲珑可爱。

五、与中秋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endprint

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八月节。俗语“月到中秋分外圆”,所以与中秋节有关的文化词语都与“月”有关,如祭月、赏月、拜月、月饼等,前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为动宾型,月饼构词方式为偏正型。

(二)传统习俗

中秋之夜,月明且圆,因此人们常把月圆看作是团圆的象征,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达的正是团圆之义。至宋代,中秋节发展成为群众性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月有关,当然也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中秋正值赏月好时节,所以“今夜月明人尽望”。

(三)传统食物

拜月、赏月是传统习俗,当然少不了传统食物——月饼。传说月饼起源于唐初,但“月饼”一词最早在南宋文献出现。如今月饼的口味多种多样,中秋节馈赠月饼已成为一种礼节,这些都传达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六、与重阳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重阳节为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一名来自《易经》八卦,将“九”定为阳数,两个九即为两个阳,所以称“重阳”。与重阳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其中登高、赏菊构词方式为动宾型,茱萸为叠韵的单纯词。

(二)文化意义

人们的所做都与所愿息息相关。相传重阳登高是为了祛除祸灾,健康长寿,加上重阳时节正值秋高气爽之际,登高观景,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及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诗句,都真切地描写了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的文化传统。

七、与腊八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腊八节是指农历腊月的初八,它是一个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与腊八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腊祭、腊八粥等,其构词方式均为偏正式。

(二)文化意义

远古时期,汉民族在冬季用猎获的禽兽祭祀天地,来祈求福寿。杜台卿《玉烛宝典》:“腊者,猎也,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以此来看,古代“腊”与“猎”同义。关于腊八粥,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传说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在成道的前一天,为寻求人生之道,走遍名山大川,因长途劳累,饥渴难忍昏倒在地。这时一个牧女赶到用乳粥喂他,才把他救活。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寺院僧侣为了纪念此事,每逢腊月初八取香谷杂粮煮粥供佛,称为‘佛粥或‘五味粥。”现在的腊八粥也是放入各种各样的粮食及糖类、红枣,象征着五谷丰登。

八、结语

综上来看,传统节日有其自身的风俗习惯,而且这些方式都包含在所形成的文化词语中,使词语传递着文化色彩。只有结合文化,才能更透彻理解这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词语的真正内涵。汉语词汇是汉文化积淀形成的活化石,我们必须从汉文化中找到相关词语的源头,寻根问底。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与节日有关的俗语 篇八

1. 大年初一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

2.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3.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4.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5.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6.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7.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8. 九月重九,登高饮酒。

9. 清明暖,寒露寒。

10. 年到二十四,爱买年料无主意。

11. 年到二十六,年关难过出目汁。

12. 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

13. 细仔望过年,老人怕过年。

14. 清明冷,好年景。

15.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16.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17.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18.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19. 年到二十三,紧想就紧惊。

9.与节日的作文 篇九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一代代相传下来,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里无论是离家多远的人们都会赶回家过个团圆年。辞旧迎新,在这期间会举行各种吉祥的活动,看春晚、放爆竹、拜年等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拜年”。“拜年”就是到长辈面前心怀恭敬的`叩头行礼,平辈之间则是“贺年”,恭祝彼此新年快乐!“拜年”的时候可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了,因为可以收到很多的压岁钱,长辈分发压岁钱是寄予了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其实过年也是大人们的轻松节假日,好长日子没见的亲戚们互相坐在一起聊下家常、打打牌,这也增添了过年的喜庆。

我记得大年30的时候,我来到了外婆家过年,很多亲戚都在,我用甜甜的声音都跟她们一一打了招呼,大家的脸上都乐呵呵的。她们一边啃着瓜子,喝着茶,一边有说有笑呢!好不热闹!没多久,拥有一手好厨艺的外婆就做好了满满当当一桌子的佳肴,那香味馋的我口水欲滴,真饿呢!饭桌上又听着长辈们聊起了趣事……

吃完了饭,舅舅就拿起烟花棒,让我们小孩子在外面放烟花,我们可是玩得不亦乐乎,舞来舞去的,好漂亮哟!渐渐的临近12点,这时家家户户大大小小齐上阵,搬出了好多礼花,只见时钟指向12点,一声声炮响加上一粒粒烟花盛开的空中,五颜六色,原本黑暗的天空瞬间变得透亮。爆竹声此起彼伏,一朵朵耀眼的烟花都迫不及待的冲上夜空,我们几个孩子们都跳着叫着,哇!好美呀!好美呀!

10.节日与形式感 篇十

渲染圣诞气氛的“形式感”通常有流光溢彩的节日橱窗、拐棍糖、香槟、姜饼以及大减价,但对我来说,在灰蒙蒙的冬日里,那种雪后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的圣诞树的味道最为迷人。

它们就像是从乡间远道而来的客人,张望着这个热闹的都市。陪伴它们一同前来的还有那些来自俄勒冈州、威斯康辛州、蒙大拿州或其他什么地方的种植者,他们热情、爽朗,从不吝惜自己的问候和笑容,和这个城市里从来都闷头走路的纽约客们明显不同。

整整一个月内,有这样的一群人散落在大街小巷,就像旧日时光里那些亲切唠叨的老邻居,不时地投递些温暖。

Marco就是一个天使一样的种植者。

“早上好!”出门遇见的时候,他总会这样跟我说,声音清脆而响亮。

我对圣诞树的知识大多来自于这个有着蓝色眼睛留着一点胡须的年轻人,他所在的北卡罗来纳州杰弗逊山顶的种植园里,有1500个像他这样的种植者,今年能收获近5万棵圣诞树,而在这个国家中,还有几亿棵圣诞树处于生长期。

他说这是一年中最温馨美妙的时刻,经历了四季劳作,他可以和女朋友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在这个城市过上一个月,那实在是一门“销售快乐”的生意。不过这些年由于经济不好,人们已经越来越喜欢小树了,他们也相应调整了自己的产品。我的公寓太小,否则我很想搬一株绿葱葱的“快乐”装点一下。报纸上写,有九成美国家庭依然会在家里立起圣诞树,而它们的确可以令心情变好。

其实我并不喜欢节日,那种奔波和拥挤的人群往往令人无措,还会打乱之前的生活节奏。但来到纽约之后,我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提醒着它们的存在,最重要的是,无论你认为它过于商业还是世俗,这种形式感有时的确讨人喜欢—奇形怪状的南瓜宣告着万圣节的降临,火鸡通常会在感恩节之前就销售一空,圣诞季则是联合广场上不间断的节日市集。

人们常说美国文化太过强大,几乎无孔不入,节日就是最大的象征,并不存在万圣节和感恩节的欧洲人,如今也喜欢在那天花上心思换套装束装神弄鬼,或是凑热闹吃上一顿火鸡大餐。

有一天接受了一个德国电台的访问,对方想做一期非基督教国家如何过节的故事,请我讲讲中国人怎么过圣诞节。虽然中国也有几千万甚至更多的基督徒,但对多数人来讲,过节这件事显然和宗教无关,更多是从忙碌之中暂时解脱或者寻个与朋友相聚的理由,圣诞还可能是一年当中最大的购物日。到后来我在电话中说起,圣诞期间,无论中餐馆还是西餐厅,服务员人人都会戴着一顶圣诞帽时,另一端的电台主播竟然笑出了声,我猜想当时他脑中一定浮现出一幅略显滑稽的情景。

朋友来美国探望我,说起自己在北京上幼教班的孩子,学校里几乎逢西方节必过,课上老师讲的也都是和他们并不贴近的“西方传统文化”。

“形式感就是传统,有时候想想,我无法想象长大后他对自己的节日和文化毫无了解。”她决定今年农历新年一定要大办一场,虽然我不知道她会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形式感”,年夜饭肯定是有的,或许还有春联、爆竹、北方人的饺子或南方人的年糕、腊味,但我隐约可以感受到,最终完胜的可能还是iPad,它最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11.与节日的作文 篇十一

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出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民族传统体育仍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界定。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 将民族传统体育定义为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即1840年以前我国各民族采用并延续至今的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等的总和。还有学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相对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民族而言,在一定范围内至今还体现着传统性并一直沿用的体育竞技活动。

无论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有何不同,但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和传统性这两个特征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世界各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其特定的环境、文化、观念等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自然体现着各地不同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就我国而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着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丰富的民族特色。

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逐渐被外来先进的事物所吸引,体现着我们民族特色的东西却逐渐被人们忽视、遗忘。作为我国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在今天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辽阔,文化丰富,因此,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各具特色,反映着各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文化、宗教等特征,是不同民族智慧、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这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体育活动的共性,即娱乐、强身的价值,同时还具有教育价值,通过民族文化的展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传统节日的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传统节日二者在历史文化的演进中不断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民俗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载体,民俗传统体育的不断丰富发展也丰富了民俗传统节日的内容,使民俗节日的发展更加繁荣。研究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民俗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对于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 1 民俗民间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载体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间传统节日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娱乐的文化形式,容易被人接受,同时作为一种社交活动,也能很好地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深受人们喜爱,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非常渴望回归自然,在大自然和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中放松心情,寻求最淳朴的东西。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并不断繁荣起来。在民族节日中,民族传统体育节目表演和竞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当今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传统节日的融合性更为明显的背景下,民俗传统节日的内涵不断丰富,层次逐渐提升,节日体育活动也需要不断丰富,提升其功能性和大众化水平,突出节日主题,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以满足节日对体育内容的需求。

在各种民俗节日中,为了通过体育活动促进民族文化的宣传,活跃节日气氛,人们在组织一些体育节目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时,必然会对参与的人们进行培训和训练。这一培训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节日活动,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正是因为民族传统节日对体育活动的这一需求,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可见,民族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展示平台,使民族传统体育通过节日活动这一途径得以提升,实现更好地发展。

2 . 2 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民族节日的内容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中,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间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各民族地区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节日中的开展,不仅展示了当地的文化风俗,更是人们一种生命活力的体现,民俗文化的活力展示。如被誉为洱海边上的广交会的“三月街”,传统的体育节目是这个欢乐的民族传统盛会里的重要内容,威武的霸王鞭和精彩的赛马、斗牛以及具有地域风情的民族体育舞蹈表演交相辉映,为盛会增添了无数的光彩,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的喜爱。节日盛会的繁荣,也吸引了很多的商人,进而促进了当地经济贸易的发展。这些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节日和文化的繁荣。

3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思考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体育已经成为国家强盛的一个标志,独具民族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更是一个国家繁荣的重要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要保持其独特的民族性,更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元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价值。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密切联系,彰显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进而为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3 . 1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节日的互动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首先需要人们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挖掘、整理、更新,在把握两者互融性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理论对其关系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只有坚持正确、统一的思想,认真分析当下的社会文化发展环境,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传统节日的发展,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和民俗传统节日都以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最终目的。在民俗传统节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强身健体,也是宣传民族文化的过程,增强人们的民族凝聚力,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素质,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发民族资源。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 . 2 以政策导向为支持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节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为了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很有必要。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加大对民族体育地区民族节日文化开发、体育经费的投入,减免节日活动中的一些税收,为民族传统节日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政府还应加大节日组织宣传,为节日活动的场地设施、用品等提供充分地保障,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培训、学习,培养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专门人才,以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政府还应协调相关部门,对更好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育项目进行开发、规划,并对其进行安全检查,以保障民俗节日的有序、安全进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3 . 3 以改革组织形式为突破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环境、经济、文化、习俗等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体育活动的举办上必须遵循当地的实际情况,改变由政府包揽承办的组织形式,充分吸引社会资金,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和民俗节日中来。民族节日的组织规模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力求多样,而且能充分彰显民族文化,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民族体育表演和竞赛,也可以组织体现民族民风的民族体育健身活动,使群众直接参与其中,达到娱乐、健身和展现民族文化的目的。只有改变旧有地组织形式,顺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使民族节日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使人们在文化一体化、多元化的今天,依然能保有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

摘要:我国民族众多,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传统节日,民族传统体育节目表演和运动自然是其节日庆祝的一种形式。民俗民间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场所,同时,民族传统体育节目的表演也促进了民俗节日的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由二者的文化共性决定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节日的发展,有助于人们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同时对民族节日文化和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传统节日,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琼,徐宜芬.对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6):77-81.

[2]王岗.中国古代竞技体育的文化审视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306-308.

[3]谢柯,罗延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体育博览(研究版),2011(2):138,140.

[4]刘凤虎.从文化学的视角谈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5):73-75.

[5]周惠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6]张国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现代社会价值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120-121,129.

12.年的味道作文-节日作文 篇十二

屋内的光很柔和,耳边传来妈妈的轻唤:“今晚年三十有春节联欢,去开电视吧!”我答应着,打开了电视,现在还是新闻联播,画面里人们都赶着火车,大包小包地回家,提到“家”

“团圆”个个脸上都露出甜蜜的笑。

我手上的动作悬在了半空,又缓缓落下,垂眸:“是啊,今天我们又在外地过年,又是三个人,不比在老家热闹。”眼角不禁划过浅浅的无奈,妈妈听我没了动静,便疑声问:“怎么了?”我轻叹着,“没事,只是我们没回老家。”妈妈顿了顿,缓缓走过来,坐在我身边,家里突然变的很静。

我意识到自己提了个敏感的话题。尴尬地笑了笑。

万幸,春晚终于开始,打破了这沉寂。

妈妈含着温柔地笑,眼里泛着水的情韵,摸了摸我的头,说着:“别想那么多了,电视开始了!”我开朗的笑着:“嗯,我去拿些水果。”

夜色迷人,屋内是欢快的歌声,三个人紧靠着坐在床上,妈妈突然笑地像个孩子一般,眼弯成了月儿,叫着:“你们快看,微信红包我摇了这么多!”又喃喃道:“我也要发红包让他们抢。”爸爸笑着说:“你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我点了点头,倚在爸爸肩上,注视着妈妈的柔和侧脸,不禁莞尔,思绪蔓延着,染着甜意,只要我们三个肩并肩,哪里都是家,只要团团圆圆,哪夜都是年。

不大的屋子里,回荡的是笑,幸福的笑。我牵着妈妈的手,倚在爸爸的肩头,心中的那一点遗憾与失落,被幸福的蜜浪渐冲渐近。

窗外,忽然升起了烟花,斑斓壮阔,遗落的闪光徐徐落下,藏匿在如墨的黑夜中。

我惊喜地喊着:“烟花,烟花。”爸爸妈妈相对着笑着,爸爸的大手附上肩头。盈盈地说:“好,我们看烟花喽!”

爸爸打开窗,将我和妈妈搂在怀中,如此踏实的感觉。天空中渐起丝丝凉风,飘来了年的味道,馨甜得令人沉醉,忘记了生活的苦涩,仿佛是粉色的蜜糖,包裹了我们家三口的心,冬天的风不知何时变暖。

13.苗族的节日作文 篇十三

在贵州苗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早以前,清水江畔是苗族姐妹们的世界,在那里住着几十个聪明、勤劳、美丽的姑娘。她们丰衣足食、生活愉快,美中不足的是那里比较偏远,来的人少,所以她们早已成人却都未出嫁成婚。经过商量,她们决定大家准备好饭菜,举行一次聚餐,邀请四邻八寨的苗族小伙子前来与她们一起唱歌跳舞。到了吃姐妹饭的那天,远方的小伙子来了许多。姑娘们殷勤地招待他们,小伙子们也拿出了他们的本事,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又是吹葫芦笙,还进行斗牛、赛马,真是热闹极了。临别时,姑娘们用自己绣的帕子包上糯米饭,送给喜爱的小伙子。高兴而归的小伙子们,过了几天又来到姑娘们的村寨,说是还帕子,实际上带了许多姑娘们喜欢的小礼物表达谢意。从那以后,他们经常来往,互相了解建立了感情,不久姑娘们都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人……从此吃姐妹饭、过姊妹节的习俗,便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现在它已不仅是妇女们的节日,而且是清水江畔苗族人民,特别是青年男女的共同节日。节日的前一天,每户苗家的姑娘都要为做姐妹节吃的姐妹饭,上山去采野花和野果。远方来的小伙子陪姑娘们上山,帮助采野花野果,在活动中他们互相有了了解。

姑娘们做姐妹饭,是将采来的野花野果浸出颜色,用来把糯米饭染成红的、黄的,蒸熟后,糯米饭五颜六色、晶莹透亮,既好看又香软可口。过节那天,家家都吃姐妹饭。姑娘们的心意也都藏在了这姐妹饭里。:姑娘们用手帕或篮子装好姐妹饭,送给两天来陪伴她的小伙子。小伙子打开饭包,如果姐妹饭上放着一对红筷,表示姑娘喜欢他,愿意与他交朋友;如果只有一支筷子,是姑娘婉转地暗示小伙子,不要再单相思了;如果姐妹饭上放着辣椒、葱、蒜,则表明姑娘不喜欢他,知趣的小伙子就该转移目标了;如果姐妹饭上放着树叶和松针,那是告诉小伙子至少还有希望,小伙子应该买些绸缎或丝线送给姑娘,加强联系和了解。

吃过姐妹饭,姑娘们穿着节日盛装和小伙子们一起看斗牛、斗雀,唱歌跳舞,吹芦笙、敲木鼓。暮色降临后,江边草地、沙滩、树林,到处都是青年人的天下。他们相聚唱歌谈情,一支支婉转动人的情歌悠然飘出,一颗颗充满爱情的心悄然传送,人们尽情地欢乐,往往通宵达旦。

14.与节日的作文 篇十四

节日之于每个社会个体,都是一种稀松平常的经历,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也都有形形色色的节日。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节日的本质形态是文化,人类文化生活的历程又具有一体性的特点,所以,将当今世界的诸多传统节日视为“人类节日”做一整体性考察,有其充分的文化渊源。仔细观察现今社会上的主流节日,不单只是我国的春节、元霄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发展中流失着积极、宝贵的要素(人们普遍反映“节味”越来越淡);漂洋而来的圣诞节、情人节等在华丽而受追捧的表象之下也难掩其文化内涵、精神向度上的衰落。节日这一古老文化的结晶,对于人类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在现代社会中为何会遭遇使其创造者——人类——面临困惑的窘境等等。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试从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入手,分析其对当代人类节日生活重心由仪式到消费的转变的主要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节日意义的消弭,以期给予当代节日一个恰当的说明。

一、仪式浓缩下的节日

1、从词源看“节日”意义

在使用象形文字的汉语中,“节”指一枝竹竿上若干联结上下竹节的突起部分,是竹在生长过程中的若干起点和终点,古人由竹中的“节”字造出“节日”一词,可见对之寄予的含义大致与重要的时日、继往开来等有关。在英文中,节日对应Festival和Holiday,Festival可分为三部分:fes.ti.val,fes源于拉丁语fascia,意为“中心点”;val意为“日子”。前后连接便可作“具有中心作用的神圣的日子”之解。同样,Holiday由holi和day构成。Holi指“神圣的”,大概有全知全能的指喻,整体意思为神圣的日子。经过中西文的词源分析可知,人类祖先在创造“节日”这一概念之初,便是要表达“最重要的,神圣的日子”之意。

2、作为仪式的节日及其作用

德国文化哲人皮珀(Pieper)称:“最热烈的节日庆典活动,一般而言都离不开宗教的礼拜活动或‘崇拜仪式’。”(1)的确,起源于诸如祭祀的人类节日,理所当然地与仪式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说,仪式是对节日神圣的抽象意义在人类生活中的经典物化。

作为“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仪式可被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2)在节日中,各种行为规范、操作流程、物器(如:月亮、花灯、粽子等)、神话故事等一一亮相,通过象征展演等方面的效力,节日的精髓意义可物化成一套特定仪式,被投射给人类的生活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形式被不同程度地修改,以调适到符合人们精神需求的形式。

作为仪式的节日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个人而言,其关乎人的心灵与创造力。节日超人性的起源能引起人们对神圣的“另一个世界”的注目,使人超越俗事烦忧,在普遍信仰(无论持何种宗教信仰,甚至有无宗教信仰)中有所皈依,实现在心灵上与自我、他人、世界甚至与“神”的对话,并重新连接起人与身体、自然、宇宙在平日里的断裂,找寻到自身存在、心灵所处的位置,或曰完成“对自身统一的类似感受”。(3)心灵上的作用继而能辐射到创造力(4)的发挥,使人在看待外物与自身时的认知变得清明,激发人的创新思维与寻求自我能力的突破。这些也为人实现幸福的终极目标指明了方向。

对社会而言,作为仪式的节日能促进公共价值形成与社会稳定。首先,在大规模的参与中,节日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观念通过仪式效力作用于个人,并以感染的形式在个体间迅速传递,进而形成一个群体或更大范围内的效应,公共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由此得以形成。如,我国多数传统节日讲求家人团聚,这一点使国人养成了以家庭为重的价值观念,元宵、粽子、月饼等食物在节日中时常出现,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西方的狂欢节、情人节等,强调个体情绪的释放与表达,重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因此在节日中讲究互送礼物或开舞会派对等。并且,节日中人们常表现出与日常生活颠倒的“集体的逾制行为”,(5)释放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与束缚,如美国社会学家科赛(Coser)提出的“安全阀”概念,这种“释放”对维护既有社会和日常秩序的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节日消费的愈演愈烈———媒介中的呈现

作为一种仪式的浓缩,节日本应具有“庄严”、“真实”等形象,但在当今生活中它却越来越凸显“挥霍”、“狂欢”、“游戏”等泛消费特征。这些在笔者对报纸节日报道所做的一份简略的实证分析中已有所显现。(6)经分析,得到节日报道总数的相关排序为:春节280篇、圣诞节102篇、情人节80篇、中秋节73篇、元宵节66篇、清明节38篇、重阳节28篇、端午节19篇、七夕节16篇。媒体在节日报道数量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各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差别,这一排序情况正显示出清明、重阳、端午与七夕的社会关注度较低。这种局面的形成和节日与消费之间的张力不无重要关联。因此,笔者再对前五大节日的民众活动类报道展开进一步分析,统计出民众在节间所从事的与消费有关的或直接反映民众节间消费的报道数量与其所占总活动报道数的比例。(7)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中各节历年比例变化可知,虽然某些节日报道在历年中有经历消费类零报道或报道比例下降的情况,但从总体来看,各节的消费类报道比例还是呈现为上升趋势。再将各节10年间消费类报道的平均比例做一横向比较也可发现,尽管春节报道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若按消费类报道平均比例排序,则是情人节、圣诞节、中秋节在前,其后才是我国传统第一大节春节。

通过纵向与横向比较可从中看出:首先,当代社会中广受欢迎的节日(无论中西)通常都与消费联系紧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联结程度越来越强;同时,西方节日在与消费的联结程度上较强于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也是为何在某些主题类似的节日上(如情人节与七夕节),西方的节日更受当下民众欢迎的重要原因。

三、从仪式到消费的传媒影响

大众传媒无远弗界的影响力历来得到人们的认可,而节日从仪式转向消费的变化与传媒背后的传播观念的变迁有着深刻的关联。按学者凯瑞(Carey)的观点,仪式观下的“传播”大致与“分享”、“参与”、“联合”及“拥有共同信仰”有关,“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注重“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与“共享信仰的表征。”(8)这与作为仪式的节日所能作用于人和社会的方面非常吻合。然而,在经历工业化转型之后,大众传媒主要承担起传递观主导下的传播功能,秉承“为了控制的目的,把信号或讯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中心思想,建立了及时发布的新闻理念、实现了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以及整套信息编辑处理能力等等。此种传播观念的变迁,深深地影响着节日作为仪式的生存方式。具体来讲,大众传媒是通过“去魅”和“再造”的双向作用影响节日而使其意义逐渐走向消弭的。

1、节庆之“去魅”

首先,媒体的传播特征造成了日常时间与节庆时间间区别的消解。在现代传播技术上,媒体信息编排整合极讲求信息量。新闻以秒计,节目间快速插播广告,信息永远处于更新之中。受众思维总易遭打断,其对世界的认识也呈碎片化,,养成了一种暂时性的时间观念。在传播内容上,正如“媒体代替身体力行的旅行,强调‘非直接经验的心理位移’”(9)一样,媒介能给予受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事件体验。正是这些传播特征打乱了受众的时间观念和心理体验,使得日常时间和节庆时间变得不再界限分明,节日的特殊意义也便逐渐褪去。

第二,传播模式过度渲染某些节庆特征,使其原意遭受冷落。众所周知,大众传播模式从来都是不自由的,资本因素、商业逻辑始终渗透在传播的过程之中。工业生产制造了显而易见过剩的商品,并利用媒体特别是广告对其的符号化功能创造出受众需求,从而指引受众去消费。而节庆本身具有“赠与和戏剧性的,用之不竭的”形象(10),这一形象与商业所推行的消费主义逻辑不谋而合。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大节日变成了商家推销商品的绝佳时机。而大众传媒则负责渲染、夸大节庆的这些特点,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一场消费的集体仪式,而节庆本身的意义则无人问津,变得黯然失色。

此外,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传媒的全球化倾向也危及人们对作为仪式的节庆的认识能力。传媒的全球化倾向是指“电视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人,连结在传媒系统中,并在多重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将不同人的思想、价值认同都整合为同一观念模式和同一价值认同。”(11)这种倾向导致的同一观念模式、同一价值认同往往充斥着金钱神话的实质,不经意间宣扬了发达资本主义的示范性生活,助长了对人类节庆意义的消解。正如康纳顿(Connerton)所言:“现代性不相信个人或群体的生活能够或者应当从有意义操演的回忆和复活原型的活动中得到有价值的思想……现代化的逻辑使仪式重演或重拟之举在想象中具有可能性和说服力的那些条件受到侵蚀。”(12)因此,我们看到节日愈发沦为一种物质参与下的形式,人类对待节日的态度愈发现实而平庸,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信仰的内在能力”(13)

这就是“去魅”在大众传播因素的参与下,节庆意义的命运就如“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14)

2、节日之“再造”

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节日虽遭受上述诸多方面的“劫难”,其在另一面却也正在被人为地不断创造着。当下生活中的节庆已可用名目繁多来形容,某地养殖龙虾出名,便可创立个“龙虾节”;没有特产的则可创立“啤酒文化节”;想提升知名度的可举办“某某艺术节”等。传媒在商业利益和其他动因的驱动下往往成为节日主办方的宣传工具,制造出的是一个个受瞩目却无深刻内涵的节日形象。在传媒为大众营造的拟态环境下,人们往往开始普遍接受并投身于这种空洞的没有意义的节庆活动,其对真正节日意义的理解也就在相对中消解了。

可以说,大众传媒就是通过“去魅”与“再造”的双向作用,将节日原本应具有的积极意义慢慢消除,留下一个空壳,一种没有意义的模式,使之变为“全球范围内共同遵守的某一种‘游戏规则’。”(15)

四、结语

上一篇:2024届经管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方案(已核)下一篇:出嫁,女儿的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