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2024-08-17

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通用11篇)

1.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一

XX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做好我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促进农村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确保年内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特拟定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计划。

一、将十一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分解到科室,科主任及

分管院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相关科室人员为第二责任人,责任分工如

下: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公共卫生科;负责健康档案管理、信息更新及时上传和统计报

表。

(2)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控科、妇产科、医疗组、护理组等部门每月2日前把健康档案管理相关数据统计报到公共卫生科。健康档案建

立是各科室共同工作。

2、健康教育。

(1)公共卫生科;负责更新院内宣传栏内容6次/年、对村一级宣传

栏内容更新4次/年,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督导检查,每季度一次。

对各科室上报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案,每月做好健康教育印刷资

料发放统计(折页、健康处方、手册、科普)等宣传资料。开展2次

以上公众健康咨询活动;针对0-6岁儿童家长定期举办健康讲座,1

次/季度;制定科室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2)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控科;负责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控宣教工

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做好4.25预防接种宣传日、12.1艾滋病宣传日、3.24结核病宣传日、6.26禁毒日、等的宣传与咨询工作。

(3)妇产科;负责开展2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针对孕产妇每季度

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制定科室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总结。(4)医疗组;负责每月做好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发放统计,积极开展

公众健康咨询活动,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患者

或家属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次/季度,制定科室、健康教育工

作计划和总结。

护理组:负责播放音像而且要做好播放内容记录

3、预防接种:由防保组负责

4、传染病报告与处理:由防保组负责实施并整理归档。

5、儿童保健:儿保科及妇幼信息员负责对0-6岁儿童进行系统管理,为婴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儿童系统管理。开展新生儿访视 及其他

资料收集。

6、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由妇保信息员和妇产科负责。

7、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核实、登记管理,进

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提供对老年居民疾病预防(慢性病危险因素和

疫苗接种)、自我保健及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等意外伤害和自

救的健康指导, 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普通健康体检,并记录完整;每年一次空腹血糖检查。

8、慢性病管理:

1、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门诊

首次输液和住院患者人群进行血糖筛查;检查结果异常需另行记录并

追访;

2、对高血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年对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面对面随访至少4次,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完整记录相关随访表,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完整记录精神病随访表;

3、对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并完整记录健康体检表;

4、收集本辖区固定人口中患者的信息,根据《精神疾病线索调查问卷》做初步筛查,填写《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表》上报县级精防机构。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防保组每月监测有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并记录,建立责任医师健康管理团队,分片包干,以公开的形式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吸收乡村医生参加团队工作;指导村卫生室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等工作。

10、卫生监督协管:(1)食品安全信息报告;(2)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3)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4)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卫生监督所开展学生健康教育以及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5)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6)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

二、对35岁以上就诊患者首诊测血压达100%,门诊首诊医师必须在门诊日志上记录清楚;对住院病人及门诊输液病人(首诊)必须血糖,护理组及检验科要做好相关记录,对慢性病病人首诊医师必须报告并建档,同时填好随访登记本;门诊日志必须按要求填写,所有项目必

须齐全,对以上要求不能做到者,每发现一例给予处罚相关责任人和科室各30元。

三、对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分解责任到相关科室的第一责任应严格按照自治区、市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标准逐项对照,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实施,做好资料的完整归档,每个月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监督指导、不按照进度要求开展工作的,将在全院职工大会上通报,并责令整改。

四、院长对全院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负总责,科主任及分管院领导是具体负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年底经区、市级检查验收优秀,获得第一名的责任科室给予奖励2000元,第二名奖励1500元,个人第一名奖励300元,第二名奖励200元,对不达标的科室给予处罚1000元,不达标的个人给予处罚300元,科室不达标的第一责任人、个人年底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同时取消年终综合目标奖。

五、医院是一个整体,科室及个人平时要加强沟通、协同合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尤重要,各科室、个人之间要加强协调,对不配合做好工作、影响安定团结的将按照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XX卫生院

2012年01月01日

2.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为户籍不在上海市,在上海市累积居住时间超过半年,以在浦东新区金桥镇务工为主的外来流动人员。

1.2 调查方法

从浦东新区金桥镇外来务工人员高度集中的两个村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及调查前一年住院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比较因素分析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者总数为1 169人,其中男性683人(58.4%),女性486人(41.6);调查对象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26~45岁901人,占77.1%,其中16~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和56岁及以上者分别为80人(6.8%)、362人(31.0%)、539人(46.1%)、147人(12.6%)和41人(3.5%);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618人,占52.9%,其次为小学274人,占23.4%,高中237人,占20.3%,大专及本科以上为40人,只占总调查数的3.4%;来沪居住时间在0.5~2年、2~5年、5~10年及>10年分别有106人(9.1%)、184人(15.7%)、450人(38.5%)和429人(36.7%)。1 169名外来务工人员有1 053人(90.1%)是就业状态,总就业率为90.1%;1 053名就业人员中,日工作时间在≤8 h、8~9 h、10~11 h和>12 h分别为249人(23.7%)、291(27.6%)、258人(24.5%)和255人(24.2%);外来务工人员有573人(49.0%)为自费无医保,医疗保险覆盖人数为596人(51.0%),主要以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分别为256人(21.9%)、227人(19.4%),而城镇医保和商业保险分别为91人(7.8%)、22人(1.9%);家庭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 000~4 999元,为560人(47.9%),其次为1 000~1 999元,为253人(21.6%),5 000~9 999元,为232人(19.8%),<1 000元和>10 000元分别为63人(5.4%)、61人(5.2%)。

2.2 外来务工人员与全国农村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利用比较

外来务工人员慢性病的患病率、两周患病率分别5.0%、11.5%,明显低于2013年全国农村人口慢性病的患病率、两周患病率,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务工人员两周就诊率、年住院率分别为6.7%、3.3%,低于2013年全国农村人口水平(P<0.05),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分别为41.8%、44.1%,明显高于2013年全国农村人口水平(P<0.05),提示外来务工人员卫生服务利用与全国农村人口比较相对较少,见表1。

2.3 外来务工人员卫生服务需求情况

2.3.1 自评健康状况:自评健康状况中,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很好、好、一般、差和很差的分别为267人(22.8%)、571人(48.8%)、297人(25.4%)、27人(2.3%)和7人(0.6%)。

2.3.2 两周患病率单因素分析:外来务工人员调查前两周内患病有134人,两周患病率为11.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工作时间、来沪居住时间、医保、家庭月收入及自评健康状况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两周患病率比较,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自评健康状况的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3 两周患病率多因素分析: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日工作时间、人均收入和自评健康状况为自变量,以两周患病率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自评健康状况为外来务工人员两周患病率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3。

%

*全国农村人口数据为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4]。

注:X7为自评健康状况。

2.4 外来务工人员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2.4.1 卫生服务利用概况:两周内患病的134名外来务工人员中,78人看医生治疗,其中到个体诊所24人(30.8%),到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只有18人(23.1%),到区级及以上医院等36人(46.2%),选择个体诊所、社区服务中心、区级及以上医院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便宜、距离近方便和技术水平高。还有17人进行自我治疗,39人未治疗,未治疗原因中,自感病情轻的21人(53.8%),因经济原因的9人(23.1%),没时间的5人(12.8%),认为交通不便的2人(5.1%),不知道的2人(5.1%)。

2.4.2外来务工人员两周就诊率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外来务工人员两周患者就诊数为78人,两周就诊率为6.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工作时间、来沪居住时间、医保、家庭月收入及自评健康状况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两周就诊率进行比较,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自评健康状况的两周就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3 外来务工人员两周就诊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日工作时间、人均收入、自评健康状况为自变量,以两周就诊率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自评健康状况为外来务工人员两周就诊率的相关因素,见表5。

注:X7为自评健康状况。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健康状况较好,文化程度不高,工作时间长,收入偏低,外来务工人员有医疗保险覆盖率为51.0%,低于2012年上海市(75.7%)[2],高于2007年北京市(10.7%)[5]的研究结果,两周患病就诊到个体诊所24人(30.8%),到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只有18人(23.1%),到区级及以上医院等36人(46.2%),选择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及以上医院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便宜、距离近方便及技术水平高,外来务工人员倾向于区级及以上医院,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比例不高,凸显出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尤其是社区卫生中心服务利用明显不足。而未治疗原因中,53.8%认为是自感病情轻、小毛病无需就诊,提示外来务工人员健康意识薄弱,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原因之一,这与上海市、北京市和昆山市等地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2,5,6]。

本调查显示,71.7%的外来务工人员自评健康状况很好或较好,只有2.9%的外来务工人员自评健康状况较差或差。慢性病患病率为5.0%,两周患病率为11.5%,年住院率为3.3%,提示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状况良好,能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的以健康状况较好的人群为主。两周患病率与北京市2011年调查的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基本相当[5]。但明显低于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地区数据(20.2%,P<0.05)。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分别为5.0%、6.7%和3.3%,明显低于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地区数据(29.5%、12.8%和9.0%,P均<0.05)。而两周患者未就诊比例,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分别为41.8%、44.1%,明显高于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地区数据(16.9%、16.7%,P均<0.05)。由两周患病未就诊比例及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可见,外来务工人员卫生服务利用不足。

外来务工人员的两周患病率及就诊率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自评健康状况和医保情况等[2,5]。本调查对两周患病率及就诊率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自评健康状况其两周患病率及两周就诊率不同。但是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自评健康状况是两周患病率及两周就诊率的影响因素。提示自评健康状况与实际健康状况吻合度较高,男女性可能由于不同生理特点及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影响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也有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低、医药费用水平高是阻碍中低收入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要转化为需求的主要原因[7]之一[7]。总之,流动人员希望得到的是省钱省时又便捷的医疗服务[8]。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布相对密集,紧靠居民区,价格低廉,可及性强等特点,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预防保健需求及利用。建议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价廉、质优和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EB/OL].(2011-09-23).http://www.stats-sh.gov.cn/fxbg/201109/232741.html.

[2]龚剑,祝墡珠.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93-97.

[3]唐伯才,吴观陵.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需求[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9):30-31.

[4]徐玲,孟群.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之二-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14(3):193-194.

[5]周海清,高丹丹.北京市某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A):373-376.

[6]杨菊,张开金.昆山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82-84.

[7]凌莉,刘军.广州市农村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2):1-4.

3.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三

联合区健康教育所,邀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在诚城社区举办“流动人口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流动人口对健康的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座期间举行了现场交流和答题活动,并为每个参加者赠送了健康知识宣传读本;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技术服务。及时查询、办理,将变更信息迅速向户籍地反馈了结果。

开展对流动计生家庭的关爱和帮扶,与生育关怀基地紧密结合。“三夏”期间,慰问贫困计生家庭,资助困难户子女上学,帮扶劳动力缺失家庭麦收。(洪门镇计生协 张红亮)

新乡市红旗区洪门镇按照上级通知精神,结合本镇实际,从多方面做好流动人口帮扶服务工作,不断推进均等化服务进程。

联合区健康教育所,邀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在诚城社区举办“流动人口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流动人口对健康的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座期间举行了现场交流和答题活动,并为每个参加者赠送了健康知识宣传读本;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技术服务。及时查询、办理,将变更信息迅速向户籍地反馈了结果。

开展对流动计生家庭的关爱和帮扶,与生育关怀基地紧密结合。“三夏”期间,慰问贫困计生家庭,资助困难户子女上学,帮扶劳动力缺失家庭麦收。(洪门镇计生协 张红亮)

通许县大力宣传新条例为深入宣传新修改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通许县多措并举,开展《条例》宣传月活动。一是认真培训。提高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提升基层依法行政的水平。二扩大宣传。要求各乡镇在镇区利用农村庙会等传统活动,加大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折页,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三是全方位宣传。卫生计生委和县电视台联合制作专题节目,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进行了宣传,解读《条例》相关政策内容,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四是抓好目标人群。将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夫妇纳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目标人群,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此次宣传活动注重统筹协调,强化宣传实效,突出宣传重点,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关注新《条例》的热潮,为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许县卫生计生委 曹 琼)

延津县发挥村药具管理和村医两大优势服务育龄群众

去年延津县卫生计生委整合卫生、计生两大系统的资源,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结合对全县各乡村医进行集中培训时机,对全县648名乡村医生进行了避孕药具知识培训;在全县村卫生室及诊所的醒目位置摆放着县药具站供给的避孕药具,方便前来的育龄群众领取;与县指导站、县医院妇产科业务骨干联合开展义诊,为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免费集中检查共200多人次。通过村计生药具管理员和村医两大资源优势的宣传服务为我县广大育龄群众平安健康保驾护航,开拓了我县卫生计生工作的新局面。(延津县卫生计生委 原曙霞 郑会去)

4.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四

马山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已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启动,项目工作运行以来,镇卫生院依照《马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马山县2009年、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做了大量的工作,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好的成绩。为进一步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现将今年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如下:几个月来各项目实施单位都能较好的完成09年工作任务,并能根据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由程克益担任组长,苏宏东、黄玉福担任副组长,围绕创建一流的健康服务目标,制定各项工作考核制度、奖罚制度,提高了项目实施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为我镇今年取得的良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主要工作成绩: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制定方案。

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成立了百龙滩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做了具体分工。能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应的成立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成立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公室,并有相应的办公设施,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运行计划并能规范化运行。二、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运行。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居民健康建档是基础,我们组织各项目实施单位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下村屯、上门随访服务等形式,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截止目前已经为1583人建立了居民健康建档。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通过进村、屯,为村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截止目前,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2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次。通过各项目实施单位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的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真正做到疾病从预防开始。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截至目前,儿童建接种卡330人,卡介苗接种55人,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55人,脊灰疫苗第一次接种286人,麻疹疫苗接种276人,流脑疫苗接种141人,乙脑疫苗接种493人。通过接种使个体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保护个体和人群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发病。起到消除或消灭所针对的传染病的目的。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的主要内容,截止12月份,甲类传染病例报0例乙类传染病例报0例,丙类传染病例报告35例,及时报告传染病人35例,为传染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儿童保健

为了很好的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全县各乡镇妇幼医生由县妇幼院项目主管带队,为儿童保健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止年底,0-36个月儿童建册268册,0-36个月儿童规范随访268人。

6、孕产妇保健

按照《马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规定,每年至少为孕产妇免费开展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对孕妇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健康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截止12月底,随访管理孕妇170人,产后访视268人。

7、老年人健康管理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和血糖测量,通过健康知识宣传,65岁以上老年人都能自愿接受体格检查,截止目前,已为辖区内65岁以上1110位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8、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主要是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截止年低,各项目实施单位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9人,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6人。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内重性精神 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截止年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53人次。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公共卫生工作从总体上已经步入了良好运转轨道,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群众认识度不高,对基本公共卫生知识不够了解。2.个别健康档案资料填写不规范,存在个别逻辑错误。3.个别医生的业务知识不够全面,工作力度有待加强。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根据工作要求,做好卫生院医生的业务指导工作,提高档案资料的质量。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结合实际,采取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以健康教育为手段,通过健康教育和医生上门随访服务,向老百姓提供一些有用的医疗卫生知识,促进沟通,让老百姓明白国家为全镇居民健立健康档案、为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免费体检、为农村孕产妇分娩进行补助等。这些都是国家为居民免费提供的服务。促使全镇居民都能知道自己能享 受到那些国家免费提供的医疗服务,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自觉的接受公共卫生服务。

5.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篇五

松烟镇位于遵义市东南角,与湄潭抄乐、凤冈琊川接壤,素有余庆“北大门”之称。2008年12月被列为市级城乡一体化试点镇。全镇地域面积13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城镇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辖7村1社区共3.3万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9600万元。近年来,全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

党政重视到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四在农家”活动,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同位常议常抓,在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基础设施上竭力保障,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条件。

组织体系健全。镇设立了综合文化站专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做到常抓常管。建文体协会15支,会员300余人,基本实现了村级全覆盖。编排地方特色节目400余个,经常性深入村、组和比邻县镇开展参与面广、独具影响的文体活动,巡回演出100余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为松烟文化建设赢得了众多荣誉

基础设施配套。全镇建成300平方米的标准综合文化站1个,篮球场23个(其中塑胶球场1个),羽毛球场10个,乒乓球台20张,运动场5个,路径工程2套,文化广场1个,建图书室8个,电子阅览室8个,正在实施投资500万元的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工程。

6.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六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我院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0182份,其中高血压管理档案2751份;2型糖尿病管理档案1123份;保健管理档案 452份;孕产妇管理档案564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档案218份;老年人管理档案1332份。截止目前,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2%

(二)健康教育宣传。我院共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12场,在街道市场及学校、人口聚集地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7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10次,共发放宣传资料18500余份,全院共办健康教育专栏12期。

(三)计划免疫。为适龄儿童应建立预防接种证 214人次,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麻风、麻腮风)、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白破二联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共接种 3309人次。在接种过程中,未出现过异常反应,对辖区内计划免疫疫苗预防疾病进行主动监测。

(四)儿童保健管理与健康情。6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情况:2013年我镇0—6岁儿童 1696人,保健管理 1632人,保健管理率96.23%。2013年我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 0例,婴儿死亡0例;新生儿死亡0例。

(五)孕产妇管理与健康情况。

1、今年我辖区内共有孕产妇 221 人,管理率96.83% 人。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要求,我院积极开展妇女两癌筛查。今年我院宫颈癌筛查数212人次,乳腺癌筛查212人次,保质保量完成了上级部门的相关任务。

(六)老年人保健。本总计管理 1361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为位老年人进行体检,进行了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对查出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纳入慢性病规范管理,对查出的其他异常情况反馈给本人,督促其进行复查或转诊到上级医疗单位进行确诊、治疗。

(七)慢性病管理。主要是针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随访的同时免费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随机血糖监测,并针对辖区慢性病人群开展连续科学的健康评估、干预措施等,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八)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镇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我镇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九)、卫生监督协管。积极协助卫生监督所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其中饮用水安全巡查5次,学校卫生服务巡查0次,非法行医巡查0次。对服务对象进行指导整改,改善现有状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缺乏,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二)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措施不够扎实。虽然都积极地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督导发现工作流于形式,在档案建立、儿保管理、妇保管理、慢性病随访等方面没有进行入户,部分信息缺乏真实性、逻辑性。

(四)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宣传栏更新达不到标准要求。

(五)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尚需规范。慢性病人管理有的随访不及时;对辖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及实施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不过明确。

(六)0—6岁儿童系统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体检内容不全面,管理质量不高;部分孕妇的流动性较大,对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三、来年工作安排

来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抓整改抓落实,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各项目负责人要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要充分利用医生团队下乡进村入户的机会对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改变部分群众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及国家的相关惠民政策,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3、针对日常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4、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

7.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七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通过等级、数量、可达性等基本条件的综合约束,力求以最为集约有效的空间布局满足不断扩张人口所带来的需求增加[5,6]。而乡村的情况区别于城市,表现为两类代表地区。其中,位于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随着城市不断扩张而有条件地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与功能分散[7],表现为地区发展、人口增加,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主要矛盾集中在供给的滞后与现有设施的优化升级。与之相对,一般乡村地区由于距离城市较远,无法享受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且人口随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出而逐年减少[8,9],使得满足公共服务设施服务门槛值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而空间范围的扩大又进一步导致可达性的基本要求无法满足。因此,一般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面临着显著的“门槛—可达性”矛盾。

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一般以空间可达性为核心变量[10],借助最近距离法、引力模型法和霍夫模型法等进行度量,并以之作为其空间布局优化的依据[7,10,11,12]。但是,对一般乡村地区而言,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结合乡村地区相对分散化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13];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对人口外流这一现状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单纯基于现状的优化,而实现基于发展趋势的优化。换言之,对位于城市扩张范围内的乡村地区而言,其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及优化可以通过调整和改进现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方法来实现;而对于一般乡村地区,需要从“门槛—可达性”矛盾出发,在兼顾其固有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基于人口变化进行动态优化。

西南山区乡村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的输出地区。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其人口持续减少,并影响了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结构。基于此,以西南山区为切入点,选择了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进行研究。从人口数量和空间动态变化入手,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研究崇龛镇人口数量和居住结构的变化对小学空间布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崇龛镇小学优化布局路径,以期为西南山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调整提供方法参考,实现快速城镇化时期一般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潼南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属四川盆地浅丘地区。崇龛镇位于潼南县城西北部(30°6′25″-30°11′36″N,105°31′45″-105°41′41″E)。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受其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活均相对分散。全镇面积约为87.6 km2,其中坡度25°以上地区占全镇面积的52%,集中分布于镇域东部和西南部。全镇下辖16 个村,1 个社区,共140 个合作社,有约2 378个居民点,户籍人口数约为5.2 万人。崇龛镇的常住人口下降较为明显,2000 年常住人口为4.33 万人,而2010 年常住人口仅为2.77 万人[14],10 年内常住人口减少了约1.56 万人,降幅达36%。教育方面,2012 年崇龛镇全镇共有小学12 所,在校学生约1 200 人(表1)。

具体地,长寿村有小学两所,白沙村、古泥村、清江村、柿花村、石庙村和汪坝村无小学。规模较大的几所小学集中位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呈现沿道路分布的模式;位于丘陵区等地形条件相对较差、区位较为偏远的小学规模则相对较小(图1)。选择小学为例分析的原因在于,在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中,小学对可达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在人口持续减少的大背景下,其空间布局面临典型的“门槛—可达性”矛盾。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人口、农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崇龛镇农经报表;农村居民点空间及属性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的崇龛镇土地利用现状图;镇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信息基于相关规划图件数字化获取;学校的属性数据来源于崇龛镇国土整治规划;DEM数据由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勘测规划院提供,空间分辨率为30 m×30 m。所有数据在Arc 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并统一坐标系统。

1.3 基于人口数量与空间动态变化的情景分析

与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相比,一般乡村地区接受城镇化辐射的能力较弱。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这些地区劳动力外流导致人口数量减少,而以种植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较强的人地依赖性,形成相对分散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人口数量的减少与空间分布的分散成为制约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主要难点:乡村人口的减少使得达到公共服务设施门槛值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而空间范围的扩大又极易导致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基本的可达性要求,即显著的“门槛—可达性”矛盾;分散化的居住则加剧了这对矛盾。

人口数量和居民点空间结构构成了分析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门槛—可达性”矛盾的两个维度。具体地,以人口数量变化为横向维度、居民点空间结构变化为纵向维度,交叉组合构成四个情景分析象限(图2)。其中,第一象限(右上)为基准情景,代表乡村地区的现状情况;第二象限(左上)代表人口数量减少,但居民点空间布局未进行调整的情况;第三象限(左下)代表人口数量减少,同时伴随着通过居民点整理进行居住空间优化的情况;第四象限(右下)则代表人口相对稳定,但通过居民点整理进行居住空间优化的情况。上文提到,崇龛镇常住人口在2000-2010年的10 年间减少了36%。由于东部劳动力市场已日渐饱和,加之产业转移,中西部乡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存在回流现象,预计在未来,崇龛镇人口下降的速度将放缓。因此,在情景II和III的设置中,将该数值向下取整,设置人口数量减少30%,以模拟未来约10 年内崇龛镇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设置人口数量减少10%来模拟近3 年内崇龛镇常住人口变化情况。

拟分别在四个情景下,对崇龛镇小学面临的“门槛—可达性”矛盾进行分析,探讨人口数量和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对其空间布局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对比不同情境下的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策略,并探讨在一般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与人口动态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1.4 居民点整理的指标体系

为满足情景分析中实现居民点整理的需求,结合实地调研结果,综合构建了居民点整理指标体系(表2)。其中,目标层级包括限制性指标和适应性指标两大类。限制性指标包含建设因子和生态因子,分别用坡度和到水源涵养区距离来衡量,居民点所处坡度大于25°,或者到水源涵养区距离小于150 m将直接纳入迁并类型。适应性指标包含地形因子、人口因子等6 大类评价因子,每一类因子均根据评价指标的实际范围,划分为1-5 级,并赋予各个等级相应的分值。对于通过限制性指标检验的居民点,进一步通过适应性指标评价,将居民点划分为重点发展型、保留型和迁并型三类。最后,以重点发展型居民点为发生元,划定主要发展区域,得到居民点整理结果。结合情景设置,对居住集中程度制定了近期和长期两个目标。近期目标下迁并型居民点优先与同一行政村内的最近的重点发展型居民点合并;长期目标下,将保留型居民点与同一行政村内最近的重点发展型居民点合并。

注:适宜性指标中,+ 表示正向指标,即指标数值越大,指标得分越高,- 表示负向指标,即指标数值越小,指标得分越高;最终的居民点评价类型由各个指标综合得分得出。

1.5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方法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是情景分析中实现公共服务设施“门槛—可达性”综合评估的重要手段。乡村小学以就近入学为首要原则,与最近距离模型的设定直接匹配,因此,采用最近距离模型完成对崇龛镇小学的空间评价。

最近距离模型的数学表达相对简洁,假设居民点集合为:

式中:ai表示第i个居民点。小学集合为:

式中:bj表示第j所小学。Dij为第i个居民点到第j所小学的距离,则第i个居民点的学生选择的学校可表示为:

最近距离计算的结果集合可表示为:

评价借助Arc GIS软件实现。通过Near工具计算距离每个居民点最近的小学,由此得到小学服务的居民点。以此为依据,计算每所小学的空间覆盖范围、覆盖人口、平均就学距离等指标,综合评价其“门槛—可达性”的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口数量变化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影响

基准情景(即情景Ⅰ )的计算结果表明,崇龛镇既有的小学结构和布局并不十分合理(表3)。其中,红星小学、崇龛小学、石庙村小学和青山村小学等4所小学的服务范围接近或超过了三个行政村。此外,各学校平均上学距离的绝对数值普遍较高,红星小学甚至高达2 000 m。若结合步行速度、地形起伏与道路状况估算,2 000 m的直线距离意味着红星小学平均步行上学时间将超过30 min,严重影响了可达性需求的满足。

情景 Ⅱ代表人口总量的整体减少,其与情景Ⅰ 的结果对比(表3)表明,人口总量的减少将进一步放大“规模—可达性”矛盾,导致现有小学的服务压力不同程度地增加。首先,人口总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办学规模,导致整体办学条件恶化,个别受影响严重的学校将面临关停的风险。其次,虽然在情景 Ⅱ中暂未考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方面的变化,各小学平均上学距离未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达性不受影响。一旦学生规模低于维持正常教学所必须的门槛值,那么学校将面临两个选择,或者扩大范围招生,或者选择关停。若选择前者,本区学校不得不跨区招生,导致学生上学距离增加,进而导致可达性降低;若选择后者,本区学校的关停意味着本区学生不得不跨区就学,从而导致其他学校的可达性降低。表3 的最后一列是对人口减少后,学校若要维持原有学生规模需要在其服务范围新增居民点数量的估算。可以看到,在情景 Ⅱ人口减少30%的假设条件下,近一半学校需要补充超过50%的居民点,这对于可达性的满足将产生巨大压力。

2.2 人口空间集中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影响

居民点整理与人口空间集中是乡村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需要与之相适应。情景Ⅳ中,依据居民点整理指标体系,划分了迁并、保留与重点发展三类居民点(图3),制定了近期和远期居民点整理计划,作为情景分析的基础。

情景Ⅳ与情景Ⅰ的对比结果反映出人口空间集中对小学空间布局在“规模—可达性”方面的复杂影响。其中,近期结果表明,通过迁并偏远居民点,改善居住空间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小学的可达性问题,表现为平均就学距离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部分小学学生数量的下降及规模维持的难度。在12 所小学中,7 所小学学生数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而仅有3 所小学学生数量有明显增加(表4)。这意味着,在西南山区乡村地区,分散的居住模式向社区化集中居住模式转型的过程将使部分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面临规模门槛和空间布局的双重挑战。

但从长期看,人口的集中有利于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若随着人口的集中,对学校进行合理的迁移合并,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维持规模的困境。如将桥沟村小学和红星关龙村小学等原本规模极小的学校撤销,而使青山村小学、思源小学和崇龛小学等原本具备一定规模的学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当然,公共服务设施不同于经济单位,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对效率的追求之外,还需关注其公平性[15]。

2.3 人口动态下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规模—可达性”权衡

情景Ⅲ的建构综合考虑了人口减少与空间居民点整理两个因素。假设近期人口减少10%,居民点相对集中;长期人口减少30%,居民点高度集中。在此情况下,模拟各学校的平均距离与服务学生数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表5),尽管空间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设施的可达性,但是由于人口减少,为了维持相应规模,小学的服务范围不得不相应地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居民点调整对可达性改善的积极意义,也为优化布局思路提出新的要求。

总之,人口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两个要素———规模与可达性紧密相关,且并非诸如“人口对应规模”或“空间对应可达性”的简单对应关系。恰恰相反,规模的不足可以通过牺牲可达性进行替代,而可达性的缺陷亦可以通过需求空间结构的调整来弥补。这也决定了西南地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两大特征:1) 其主要矛盾并非“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供给不足”,而是“难以为继的规模与先天不足的可达性”;2)乡村社区化或居民点整理是现阶段实现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主要手段[15]。尽管一般乡村的产业仍以分散化的种植业为主体,受制于土地,但在乡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以及随之进行的居民点逐步集中依然是不可逆的一种发展趋势,这也是本文情景假设的现实前提之一[17]。

回顾上述各节,除去作为基准分析的情景Ⅰ ,情景Ⅱ、Ⅳ、Ⅲ分别从人口数量维度、空间维度和数量—空间二元维度分析了崇龛镇小学的空间布局。其中,情景 Ⅱ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空间均衡减少的前提下小学要维持之前的服务人口规模所要付出的可达性方面的代价,揭示了“门槛—可达性”矛盾影响下部分小学必然消亡的趋势。情景Ⅳ的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点空间调整和结构优化将给现有的小学空间布局造成冲击,揭示了人口集聚引发资源集聚及重新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情景Ⅲ作为与现实最为接近的分析情景,表明了人口空间非均衡减少的复合变化下小学面临的“门槛—可达性”矛盾,通过设置两期人口变化,对人口的空间非均衡变化进行动态模拟,并就小学的空间服务情况进行了估计。在实际进行优化配置时,应参考情景Ⅲ的结果进行。

3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路径

上述分析表明,一般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优化,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空间动态变化带来的供需结构变化。这样一方面可以规避单纯依靠基于“空间几何”优化模型的静态特征对结果的影响,导致为片面追求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而牺牲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在空间上引导需求,实现对规模问题的改善,即通过调整可达性,实现规模的增加,从而以避免机械式的设施迁并所导致的可达性恶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一般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的四个步骤:

1)核定人口空间动态变化。人口减少将会对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产生显著影响,为此,应当首先核定人口数量及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于人口不断减少的乡村地区,应考虑规模与可达性之间的权衡问题。

2)确定居民点调整的基础与可行性。一方面,对现有乡村居民点进行评价,确定乡村居民点布局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匹配程度,及其是否具备进行空间调整的潜力;另一方面,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产业基础进行必要的判断,确定开展集中居住或乡村社区化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居民点调整方案。

3)调整需求空间结构,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基于居民点调整方案,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需求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几何”模型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布局进行评价和布局优化,获取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方案。

4)评估设施规模,强化制度保障。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核算各设施的服务规模与范围。对于未达门槛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有针对性设计支持、运营和维护保障方案,以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转。

根据上述优化思路,选择人口变动和居民点调整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的情景Ⅲ长期为例对崇龛镇小学进行空间优化,以使结果更为直观和显著。在此条件下,崇龛小学、朱家小学、青山村小学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摇篮小学在空间服务范围上与朱家小学有所重合,建议撤销,其原有教育资源与朱家小学合并。思源小学、桥沟村小学合并,迁入位于北部的居民点集合中,建立新思源小学。红星关龙村小学、长寿村小学与石庙村小学合并,建立新石庙村小学。龙台寺小学与三官庙小学合并,校址北迁,成立新三官庙小学。红星小学向西迁入白沙村。优化后的学校情况如表6 所示。

进行空间优化后的崇龛镇小学在数量上减少至7 所,在覆盖范围和空间结构上均更加稳定和合理。其中,崇龛小学作为镇中心小学、青山村小学作为镇东部主要小学,平均上学距离略大于1 000 m,其余各个小学的平均上学距离均小于1 000 m。从距离变化率上看,新红星小学、新思源小学及新三官庙小学等三所小学平均上学距离变化率大于50%,优化效果显著。从学生数变化情况来看,除青山村小学略有减少以外,其余小学的服务学生数均有显著增加。由此可见,该优化结果兼顾了平均上学距离和服务学生数,较好地解决了“门槛—可达性”矛盾。

4 讨论

分析结果表明,“门槛—可达性”矛盾是破解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居民点整理与农村集中居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规模不足所导致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问题,但并非最优方案。原因在于,城市是集聚的产物,其空间组织结构受市场作用较强,而乡村地区要实现集中居住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文化风俗等多个方面紧密联系。因此,对上述方案的应用需要进行科学、客观的调研和评估,并因地制宜进行调整。此外,公共服务设施与一般经济商品或服务不同,不能一味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这也意味着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调整,并不能单纯因为规模原因而进行迁并。

8.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卫生统计质量;卫生监督;管理服务

伴随着卫生监督体制的不断改革,各个卫生监督部门已经进入了计算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而卫生统计学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将卫生统计信息的功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可以持续提升卫生监督部门的管理能力。笔者将自身多年的防疫监督工作经验总结如下,希望为卫生监督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卫生统计学的作用

统计学(statistics)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有效的帮助人们研究分析占有的信息,从而达到去伪存真和正确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卫生统计学指的是采用统计学的手段来分析人类的健康情况与卫生相关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科学。

卫生统计学在免疫疫苗接种结果调查、传染病分类及流行病调查等疾病预防类的应用非常普及。2001年卫生防疫工作才将卫生监督工作分离出来,让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与卫生部门对于卫生监督工作的政策恰当与否,以及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的落实顺利与否。

2实施信息化管理来提升卫生统计工作的效率是把卫生统计落实到监督工作的有力保证

各级卫生监督部门都设置了信息科,信息课内部设置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以及统计人员,而卫生监督部门的统计工作从传统的依靠手工操作转变到信息化管理,极大的降低了输入及反复填报的工作,强化了各级卫生监督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提升了统计工作的效率。电脑拥有计算准确度高、效率高及储存量大的特点,建设计算机网络,可以有效的使用并储存财务、图书、仪器设备、档案及人事等各方面的信息,计算机网络覆盖的统计信息非常广泛。吉林省统计年报的上报内容新加了财务及人事方面的板块,这就属于统计工作创新的方向,卫生监督部门的统计工作不能只是统计卫生监督工作,还要统计综合管理方面,必须要对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全面的管理,并收集相关信息,以此来发挥整体的作用。

2011年,卫生部发布了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平台,把卫生监督工作改革后的各类相关工作进行了整理,发布了十种信息卡。当前,吉林省的卫生培训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形成了一个全面且准确的信息数据库,有效的规范了吉林省卫生监督工作,从而提升了吉林省的卫生监督工作效率。

3保障统计资料源头的准确无误是把卫生统计工作应用到监督工作的重点

3.12011年建立的数据库,可以真实有效的映衬出卫生监督工作的情况,卫生监督工作触及社会层面与各行各业的范围与其工作的任务量是成正比的,卫生监督工作的报告可以有效的映衬出各个卫生监督部门工作的具体成绩。

3.2制定适合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计划及规划,并提供科学的根据。制定合理的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卫生关键产品的抽样调查计划,必须要先确定卫生监督中的主要情况,要研究出现这些情况的源头,同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相应情况采取对应的方针。

3.3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卫生监督计划在评价与实施进程中的各个细节,都会出现许多政策问题,政策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而卫生监督相关信息是政府部门制定决定所不可或缺的。

3.4为卫生监督的评价考核工作提供重要根据。各类卫生监督计划工作在完成以后,要对整体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总结经验与改进不足,从而实施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3.5为社会报告卫生监督情况提供相应的信息。卫生监督工作的领域非常广泛,其关系着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定时向社会报告卫生监督的相关情况,并鼓励大家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够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健康发展。

4开展综合质量信息评价工作是把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技术支持

卫生监督统计信息收集的资料,因为参与调查的数据信息量大且人员多,导致出现的情况也比较多,所以不仅要在调查之前做精密的计划,还要在资料收集完成以后,做大量的资料整理。刚刚收集的原始资料是非常繁杂无序的,必须对其进行对应的整理归类,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后上报领导。原始资料的整理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4.1核查原始资料,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及合理的删除。一是要分辨已经调查研究的个体情况是否在规定的调查范围内。被调查的人群,不仅要关系到某种危害疾病,且必须是在所在范围内工作的。

4.2整理总结表格完成以后,要依据调查分析的实际情况,把原始数据统计到整理表格中。在完成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后,最后分析该资料。

5强化人员素质建设,提升分析質量是把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人员基础

9.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九

全镇34个村,涉及的共4大类。

即:一类:基础设施及环境类:6个项目体系:如道路、桥梁、提灌、山坪塘、渠系、环境治理等;

二类:农业生产服务类:6个项目体系:如科技培训服务、防灾减灾、动植物疾病防控等;

三类:农村生活服务类:3个项目体系:如文化、广播电视、电影、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等;

四类:农村社会管理类:5个项目体系:如村级阵地建设(如:党员活动室)、治安联防、协调员、网格信息员、安全维稳等。

总之,今年首先考虑:道路、党员活动室、城乡环境治理、社会管理网格化类。

平均每村每年补助5万元,其中,中、省财政3万元,县财政2万元,坚持三个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因素法进行测算。即:人口幅员面积、地理位置、村集体收入和工作绩效等分类确定,每村运维资金最低不少于3万元/年,最高不超过10万元/年。

(二)坚持资金整合原则。充分发挥运维资金的主平台作用,把已有渠道安排的零星补助资金整合起来统筹使用,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弥补运维资金缺口。

(三)坚持财政报账原则。项目验收合格后,由财政所采取报账“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兑付(清算)运维资金(即村提供相关审核合格资料到镇财政报账、清算),切实做到“五不准”:1.不准村组干部私自决定;2.不准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缺口和发放村组干部补贴;3.不准分发给村民;4.不准违反财政报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5.不准截留挤占挪用。

(一)着力解决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突出问题。坚持“三议五公开”村民作主的工作方法规划实施。(即事前群众建议,事中群众审议,事后群众评议,公开资金规模用途,公开村民建议,公开村民会议决议,公开项目完成情况,公开绩效评议结果),不得采用下达专项运行维护任务方式。

(二)合理引导议事。各村引导村民把议事重点放在已建成的村内公共基础设施、阵地建设、日常管护、美化整治村内环境及社会管理运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原则上不用于新建或大规模修缮村内公益事业项目。

(三)优化项目实施

一是必须签订合同,权责明晰。

二是购买专业服务,对专业技术性较强或能够由社会组织提供运维项目,必须全面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择优确定服务队伍(人员),杜绝暗箱操作,确保服务质量。

三是照顾弱势群体,对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的运维项目可差别化选择服务人员,优先利用本村富余劳动力,特别要重点照顾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残疾人,以及贫困户低保户,以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一)公开政策。由村“两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规定,向村民广泛宣传“五不准”、“三议五公开”等。

(二)征求意见。各村社组织入户调查,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填列《项目征求意见表》,由村汇总审核,各社意见填列《村民意见汇总表》,此表各社汇总情况公示3天,各村汇总情况公示7天。

(三)拟定方案。填列《项目量化打分情况表》。

(四)群众审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项目情况说明,审议项目实施草案。

(五)方案报审。各村填列《项目实施方案表(二)》,报送镇审核批准,镇汇总各村项目后报县综改办备案。

(六)组织实施。各村按规划方案与服务队伍签订劳动合同,组织实施,村民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全过程参与监管,各驻村干部做好相关服务和指导。(验收评议。项目完成后,由村“两委”理财小组、监督小组、镇验收组(领导小组组织运维办、纪委、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按各自职责组织验收,填列《项目验收情况表》、《项目完成情况公示表》、《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进行公示7天无异后报账,兑付清算资金,县级各部门将组织抽查复检。

(七)资料归档。收集整理年度相关资料,县、镇、村分别归档保存,一村一卷。

每步流程均不得缺漏,并严格按要求公示,留有纸质及现场影相资料。

(八)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全面组织领导推进该项工作。

下设办公室:主任:XX,成员:XX、XX、XX,负责协调及日常事务。

成立审核监督验收组,镇长为组长,各位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运维办成员、纪委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规划的审核及项目实施的监管验收工作。

★ 镇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 镇农村工作会议主持词

★ 社会服务心得体会

★ 镇农产品监管工作总结汇报

★ 镇教育督导检查汇报材料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材料

★ 社区建设考察汇报材料

★ 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10.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十

一、认真贯彻执行执行卫生保洁管理制定,落实机关环境卫生责任制,按划分卫生区域由各科室承担打扫、保洁的责任,全力做好美化、净化、绿化等工作。

二、各科室要确保办公室场所干净整洁,无乱丢、乱扔、乱放现象,室内地面干净无痰痕,窗明几净,各种用品、物品摆放有序,无死角死面;确保楼道、走廊及门庭走廊、楼梯、墙(地)面、门窗无破损、无沉积、无蛛网,各种卫生设施洁净完好。

三、站职工食堂要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着力搞好食堂卫生,做到“三防”设施齐全,食物、蔬菜等分类存放,个人卫生良好。

四、各科室职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确保机关整洁卫生。实行卫生定期检查制度,由镇领导会同各科室负责人,对机关卫生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其结果纳入科室考核,并通报公布。

麻街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控烟方案

为了创建良好的无烟环境,培养健康的行为与习惯,保障全体职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认真学习和贯彻关于禁烟的规定,在单位内做好禁烟宣传工作,在办公室、宣传培训室、B超室、生殖保健门诊等公开场所禁止吸烟,并设有醒目的禁烟标志。

2、公共场所,不相互敬烟,检查中如发现职工违反上述规定,应当面提出批评。

3、全体职工不得在单位的公共活动场所吸烟,禁止乱丢烟蒂。

4、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鼓励和帮助吸烟者放弃香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人遵守禁烟制度,争创无烟工作环境。

麻街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单位环境卫生考核评比办法

为确保“卫生先进单位”创建规划及健康教育,“无烟单位”创建等爱国卫生活动方案提出目标的实现,我站决定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办公室具体负责考核落实。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考核评比办法如下:

一、考核项目及扣分标准

1、健康、除“四害”等知识教育,每年不少于两次,责任科室:办公室;少一次扣科室1分。

2、“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有创建方案、有记录、有落实。责任科室:办公室;无规划、抓落实不力各扣1分,无记录扣2分,记录不全扣0.5分。

3、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目标明确,有创建规划、有记录。责任科室:宣教科;无规划、抓落实不力各扣1分,无记录扣2分,记录不全扣0.5分。

5、办公场地整洁,无乱丢、乱扔、乱放,地面干净无痰;各种用具清洁、放置有序,门厅走廊、楼梯、墙(地)面、洁净完好。责任科室:按卫生区域划分的范围。办公场所不整洁,有乱丢、乱扔、乱放、痰迹发现一次扣0.5分。用具不清洁、物品放置凌乱扣0.5分。

6、贯彻《食品卫生法》搞好食堂卫生,做到“三防”设施齐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个人卫生良好,责任科室:办公室;食堂卫生差,”三防“落实不到位,扣责任科室1分。

二、考核奖惩

我站对各科室负责的卫生区卫生建立按月检查考核,按季评比、通报,年终表彰奖励的激励方法,根据各科室每个季度得分汇总,年终按得分高低奖励前两名。

麻街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二O一0年七月三日

麻街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关于开展节约能源及美化环境工作的具体意见

为了节约能源,优化美化单位办公环境,更好地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改善和优化机关各项管理工作,我站决定在机关内部开展节约能源和美化环境活动。为确保此项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经服务站会议决定,特作出如下具体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节约放在首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电、节材为重点,按照标准化机关的要求,建设节约型机关。

二、具体要求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养和树立能源节约意识。各科室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全体职工充分认真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消费理念,大力推崇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

(二)突出抓好节约用电工作。自觉养成在光照充足情况下不开照明灯和随手关灯的习惯,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尽量减少开启和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件等办公设备,耗电办公设备停用1小时以上要关闭电源;冬季禁止使用电炉子取暖,单位单职工宿舍用电自付,由办公室按年结算。

(三)切实抓好节约用水工作。办公室要加强供水管道和用水设施的检查,定期检修,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杜绝跑冒滴漏和流水现象发生;拖地、冲洗卫生间要节约用水。

(四)努力节约办公用品。办公用品实行集中采购,定额管理,建立办公室用品领用登记薄,提倡办公用纸两面使用,减少一次性用笔,力争做到一次完成电子清稿。减少材料复印数量,办公使用消毒水杯,减少一次性纸杯用量。

(五)严格经费管理,节约经费开支。严格财务预算管理,坚持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规范支出范围,招待费不超标准。

(六)加强办公室电话管理。严格话费管理,减少拨打不必要电话次数,长途电话长话短说,严禁电话聊天片闲传。

(七)做好机关环境的美化工作。改善机关环境,办公楼公共场所放置花卉,由值周人员负责管理,防止丢失,院内花园由办公室负责管理。

三、考核落实

为加强此项落实,我站决定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办公室具体负责考核落实,对未按要求落实的按以下标准扣除所在科室分数:

(一)长明灯、白昼灯、无人时开空调,发现一项(次)扣科室1分。

(二)未按要求使用烧水器,发现一次扣科室0.5分。

(三)未按规定使用办公设备的,发现一次扣科室0.5分。

(四)未按规定实施用水管理,出现长流水现象不报告扣科室0.5分,办公室不及时维修扣0.5分。

(五)未按规定采购、领用办公用品及耗用材料的每次扣办公室0.5分,出现浪费的扣办公室0.5分。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麻街计划生育服务站 二O一0年七月三日

麻街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2010年爱国卫生活动月工作安排

本站各科室:

2010年4月全国第22个爱国卫生月,为迎接建国61周年,有效预防和控制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全国爱卫办要求,决定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以“清清城乡、保护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现对开展“爱卫月”活动能够做出以下安排。

工作重点:努力营造一个“美化家园、清洁环境、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为文明城市再评选作贡献”的社会氛围;集中清理越冬带留的残雪污水、积存暴露垃圾、人畜粪便、污垢物和四害生地等卫生死角。

爱国卫生月活动自4月1日至30日,分四个阶段进行。4月1日至24日为组织实施阶段:彻底清扫卫生区;4月25日,积极参加爱国卫生月义务劳动;4月25日至28日为自查总结阶段;以块为主,对“爱卫月”活动进行自查和总结;4月29日至30日为验收通报阶段;我站将组织对爱国卫生月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

11.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篇十一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要求取得明显成效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是指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包括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防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等,其最终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使大家都能公平的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实现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目标。

针对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我们就此对某县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现状

2009年7月,国家出台了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13年4月,扩展细化到11类,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中最基础和核心的部分,该项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密切相关,成为基本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依据《省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意见,逐步加强了本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管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到强化宣传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建立考核制度,强化绩效考核等项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即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本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本县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本县健康教育工作项目方案》等13个工作方案和项目考核方案,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纳入年度卫生工作目标责任状考核管理,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工作目标等,宣传培训上,利用有线电视、标语、宣传栏、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并强化培训和指导等,还制定了本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细化、量化考核标准,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和督导检查,促进了该项工作均衡、健康、有序开展,到2012年底,该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辖区内人口数:296218,

建立档案室、档案数:154026,老年人体检数:15404,管理高血压病人数:13613,管理糖尿病病人数:5840,发放健康资料数:380000,随访高血压患者:55601人,糖尿病病人:22720人;设宣传栏:123个,宣传挂图:1000张;产妇建档数:1623人,建档率100%。0-1岁儿童建档数1621人,建档率100%。

2 该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全覆盖、服务全方位、社会全响应,将是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根据该县这项工作的开展,属于初期阶段,目前应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为:

2.1 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差距。由于社会经济和保健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必然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渐进过程,具有长期性,但更存在一定的紧迫性,为此,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克服认识不足的问题,并且面对问题和困难,需要加强调研,创新举措,主动积极,加大力度,充分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提升进展效果。

2.2 运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这一机制包括明确的年度目标、协调的各方联动、及时足额的经济保障、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及规范的绩效考核办法等项环节,由于该项工作属于初级阶段,一些环节还尚薄弱,如各方协调联动环节,一方面部门间协调联动不够,如建立居民信息平台时需要公安、卫生、计生、统计、社区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参与,但尚存在各自的信息平台缺少整合,不能共享,各部门工作配合上缺乏互动。二是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联动不够,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各自所有,相对独立,医院与社会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该项工作的职能不完全明确和具体,很大一部分工作仍然由各医院承担,势必造成深入社区、细化、程序化的工作环节不到位,建立系统的健康档案工作存在人力上、信息上和服务上的许多不足。三是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民间缺少联动,宣传不到位,居民认知度低,互动性差。

2.3 服务能力上的差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很高,因此服务能力问题也是一方面因素,目前,该县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由于专业人员少,机构设置有限,大部分工作由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承担,具体工作中存在人员少、基层人员业务能力有限等实际问题,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推进的制约因素。

3 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扎实推进并落实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解决城乡居民最切实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为此建议----

3.1 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组织保障。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为更好地强化部门协作,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卫生、财政、人口、计生、公安、社区、媒体等部门的信息通报和交流协作,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形成多轮驱动、合作互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即制定总体目标,分解重点任务,全面落实责任,在各部门间、各医疗单位间建立共享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管理动态化。

3.2 预算服务经费,落实经费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纯公共产品,需要公共财政的有力保障,该县在开展此项工作中,财力保障上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我们认为要更好地开展好工作,必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这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的重要前提,财政部门应建立足额年度项目经费年度预算,并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以便更好地落实服务项目,逐步将此项工作深入开展起来。

3.3 提高服务能力,落实基础保障。

全面提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大服务主体的能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一是增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力和应急能力,加大投入保障服务。二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充实力量,增强服务能力,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改進服务质量等,切实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加有效落实。

3.4 强化服务项目指导,落实业务保障。

上一篇:企业的文化理念下一篇:跳棋二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