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操作题操作提示

2024-10-17

经典操作题操作提示(精选6篇)

1.经典操作题操作提示 篇一

操作风险管理预警提示

〔2009〕第6期

省行营业部操作风险(个人金融业务部)

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五日

个人客户经理操作风险提示

各支行:

为加强我行个人客户经理管理,规范个人客户经理业务行为,严防操作风险,营业部个人金融业务部就加强个人客户经理管理操作风险提示如下:

【风险提示】

1、个人客户经理违规出入现金区;

2、个人客户经理代客户签字;

3、个人客户经理超期未轮岗;

【风险分析】

1、受营业场所物理环境的制约,许多网点的卫生间和生活区设在现金区内,一些网点理财经理维护客户机具设在现金区内,造成个人客户经理违规出入现金区的现象发生;-1-

2、客户经理严重违反个人客户经理“十严禁”规定,代客户签字,究其原因在于个人客户经理风险防范意识较差,规章制度执行观念淡薄,支行和基层网点对个人客户经理管理不到位,内控风险意识欠缺等多种原因;

3、按照上级行规定,个人客户经理轮岗方式为交换服务对象,轮岗期限为3年,部分支行能认真执行这一规章制度,少数支行不能认真履行制度,对个人客户经理管理不到位,使上级行对个人客户经理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易造成风险隐患。

【管理对策】

1、营业部已经与负责网点装修和改造的相关部门沟通,今后在对网点实施装修和改造时,要从基层网点防范各种风险和隐患着眼,在网点物理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尽量合理设置卫生间和生活区域,解决网点个人客户经理经常出入现金区问题,切实防控操作风险。

对于目前非现金区未设有卫生间和生活区域的网点,客户经理可以在网点经理、营业经理的监督下合规进入高柜业务区,解决日常入厕、吃饭等问题。

个别支行及网点由于装修改造等原因,没有将为个人客户经理配备的机具设备摆放在规定的位置,要求支行限期整改,待装修完毕后恢复到非现金区由专人专用。

2、《中国工商银行个人客户经理“十严禁”》第六条

中规定:严禁个人客户经理代替客户签字。“十严禁”是个人客户经理基本行为准则,个金部曾三令五申要求严格遵守,并组织客户经理学习考试。营业部将不间断的继续督导个人客户经理对行内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进行学习,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3、根据工银辽发[2007]202号关于转发总行《关于印发〈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暂行办法〉的通知》,个人客户经理的建议轮岗方式为:更换服务对象;轮岗期限为:3年;营业部曾多次将此管理办法传达给支行并组织学习,营业部已要求支行制定 “个人客户经理更换服务对象紧急预案” 并上报个人金融业务部,及时实现个人客户经理岗位轮换。

行内发送:办公室、个人金融业务部、内控合规部。

2.经典操作题操作提示 篇二

天津广播电视塔 (简称:天塔) 调频发射机房承担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等共计13套调频广播的发射任务。随着发射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改造的完成, 发射机的稳定性大幅度提升。由于天塔各调频发射频率均为主、备机配置, 在发射机出现故障后, 值班人员能熟练地进行倒机操作。相比之下, 在调频广播信号通路出现故障后, 由于环节较多, 存在多个单一节点设备, 情况较为复杂。因此, 值班人员在快速、准确判断故障位置, 并果断进行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 当发射机调制器出现故障导致播出音频中断后, 值班员往往要去短接信号, 无效后, 再去倒备机播出;当音频处理器出现故障导致播出音频中断后, 又往往去发射机前查看情况, 确认情况正常后, 才短接信号。这种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故障位置, 并进行操作的问题将带来较长时间的停播。

为了提高发射台安全播出水平, 缩短停播率, 降低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值班人员能及时、准确判断和处理音频系统故障, 我们在原有博汇音频监测系统的基础上, 又开发了音频故障提示系统, 帮助值班人员快速处理音频系统故障。

2 调频广播音频处理及监测系统

2.1 音频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调频广播发射系统链路中的主要设备分别为光接收机、跳线器、音频分配器、音频切换器、音频处理器和发射机, 系统链路如图1所示。

由广播电台播控中心送出的音频信号经过主、备两个光路由传输到天塔发射台, 经光接收机接收后恢复成主、备两路数字音频信号。两路数字音频信号分别经过跳线器和音频分配器后, 送入自动切换器, 通过自动切换器选择出一路信号作为播出信号, 该播出信号经过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音色和响度的处理后再送入音频分配器, 输出的两路信号, 经过跳线器后分别送入主、备发射机, 最后送入天线进行播出。

在该链路中, 自动切换器、音频处理器及末级音频分配器等设备均存在着单一节点的问题, 一旦这些设备出现故障, 将直接导致送入主、备发射机的音频信号中断。因此系统在链路的首、末端均设有应急跳线设备, 在应急情况下直接将音频信号源短接至发射机。

2.2 音频监测点的选取

根据系统链路特点, 在链路的几个关键环节, 分别设置了监测点, 用于监测音频信号。在有故障发生时, 通过几个监测点反映的情况, 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点, 采取应急措施, 监测点的选择如图1所示。

主、备两路信号源分别通过跳线器进入音频分配器, 在两个音分的输出端设置两个监测点, 这两个监测点分别用于监测主路和备路信号源情况, 可以判断从电台播控中心传来的信号源是否正常。

其次, 在末级音频分配器的输出端设置第三个监测点, 这个监测点用于监测音频处理器的输出信号, 也就是送入发射机的信号, 从而判断送入发射机的信号是否正常。

最后, 在发射机天线倒换开关出口耦合提取出一路信号, 作为第四个监测点, 用于监测发射机对空播出信号的情况, 可以反映出发射机调制器、传输电缆等是否正常。

以上四个监测点可以基本上反映整个播出链路的工作情况, 通过对其状态的综合判断, 即可快速发现故障点, 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操作, 保证安全播出。

2.3 现有监测系统的状况

天塔调频机房现有的音频监控系统具备对于32路AES/EBU信号、32路模拟音频信号及15路调频已调波信号进行监控和异态报警, 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采用监测板卡的方式对被监测信号进行取样、监测和转换, 通过监测主机实现故障的显示、

报警、录制、查询等功能。由于采用了IP组播流技术, 便于对信号进行统一的调度和配置部署。在未来有需求的时候, 也能方便地提供扩展, 降低系统整体的维护量。

系统的整体监测画面如图3所示。

监测板卡将需要监测的音频信号转换成IP流的形式, 系统主机分别将这些监测信息提取出来, 以音柱的形式反应在监视画面上, 同时进行录像, 在有故障时播放出报警提示音。

正常监测画面 (以调频87.8MHz滨海广播为例) 如图4所示。监视四路音频信号, 分别是主路信号源音频信号、备路信号源音频信号、进入发射机前音频信号和天线倒换器出口耦合接收音频信号。

当被监测的某一路音频信号出现故障时, 故障音频信号的名称会变成红色, 音柱变成灰色, 显示音频丢失。同时, 播出相应音频名称的报警提示音, 并且弹出确认对话框。下面以87.8主源报警为例, 界面变成如图5所示。

待信号恢复正常后, 又会变回图4所示界面。值班员可以根据这四路音频信号的报警情况, 综合判断出故障点的位置, 从而进行相应的应急操作。

2.4 现有监测系统的不足

由于有几十套节目同时在发射台播出, 值班员需要负责所有故障的应急操作。一般情况下, 值班人员对发射机出现故障后的倒机操作比较熟练。当发射机存在问题时, 值班人员能够快速倒换备用发射机来播出, 但是当信号链路中出现问题时, 现有的监测系统只能对监测点的信号故障进行报警。对于调频广播而言, 目前的监测系统将每个频率的主信号源、备信号源、进发射机信号、出发射机的耦合信号等四个监测点集成在一起显示。虽然报警时, 比较清晰直观, 但只是指出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不能给出应急操作提示, 仍需要值班员进行综合判断处理。

当出现报警时, 值班员首先要明确报警位置, 然后需要在非常熟悉系统链路的基础上, 同时准确判断出故障点, 并进行正确的应急操作, 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播出。正常情况下, 值班员分析故障点需要一定时间, 另外, 人员的精神状态情况、听到报警时的心理素质、个人反应速度等许多人为因素, 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值班员的正确操作。而一旦处理不当, 可能造成较长时间的停播、劣播, 给安全播出造成很大隐患。基于这种情况, 我们研究开发出了一套应急操作的提示系统。

3 应急操作提示系统

3.1 故障情况及逻辑分析

通过对机房现有调频播出链路的分析, 我们认为机房安全播出首先要确保耦合播出信号, 即对空发射信号不中断, 而一旦耦合信号出现中断, 在发射机功率正常的情况下, 表1给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由于现有的监测系统在以上环节均设有监测报警, 如果将其报警结果提取出来, 根据上述逻辑加以判断并生成界面和语音提示, 将大大提高值班人员的判断速度, 缩短停播时间。

根据这一思路, 我们仔细研究原接收Agent报警信息模块负责接收信系统框架结构, 对程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充分利用原有系统, 开发了提示插件, 其具体逻辑关系图, 如图6所示。

该提示插件部署在原监测系统主机上, 正常情况下后台运行。当原监测系统检测到信号异常时, 将报警发送到提示插件中, 提示插件自动弹出到前台。该插件会以红色展示报警环节, 以文字方式提示应急措施, 同时以语音的方式进行提示。

3.2 程序结构

程序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

(1) Agent向软件上报报警信息, 息, 并筛选, 将音频故障类型的数据发送到程序主模块。

(2) 程序主模块解析音频故障, 通过分析音频故障所属节目, 将音频故障发送给相应的模块 (报警故障分析模块) 。

(3) 报警故障分析模块对报警故障进行分析, 将分析结果选择性地发送给语音报警合成软件。

程序主模块的作用是:读取配置文件 (报警通道的相应信息) , 然后初始化信道之后, 接收agent软件发送的命令, 对命令与配置文件进行分析比对。对应的数据库每隔一定的时间, 向此程序索要报警信息, 并且按照优先级来播报。

报警故障分析模块作用是:对报警信息的错误进行判断, 看是否能稳定住, 之后发送给数据库。在判断时, 使用了前面所述的四个错误信息的逻辑, 并按照对应的逻辑, 输出报警信息。

3.3 故障分析模块算法

故障分析模块有四个类型的成员变量, 分别记录主源、备源、进发射机、耦合四路通道的报警状态, 如表2所示。在表2中, “1”表示报警。

3.4 提示插件与原系统的连接

原系统发出各类报警信息, 经agent管理平台过滤, 再由agent原封不动地发给提示插件的主程序。报警信息以字符串形式, 包括:标识 (通道号) , 报警内容 (丢失、过低、过高) 等。提示插件将分析后的报警信息发送给语音报警合成软件, 与原系统的报警信息一起语音排队, 依次报出。

3.5 报警提示界面

最终的监测系统能够在报警的同时, 提供操作指示, 提示框如图8所示。

4 总结

通过升级改造, 监测系统能在出现故障进行报警的同时, 还能给出应急操作提示。值班员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避免了故障发生时所存在的紧张感和操作的盲目性, 大大缩短了处理故障的时间, 减少了人为处理的不确定性。

改造后的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 性能稳定、可靠。为确保播出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

摘要:本文对天津广播电视塔调频发射系统音频信号链路及其监测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在现有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 同时对新开发的应急操作提示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

3.实践操作型中考题分类解析 篇三

一、 折叠问题

折叠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将折叠后的图形再展开,则所得的整个图形应该是轴对称图形.在求解特殊四边形的翻折问题时,应注意图形在变换前后其形状、大小都不会发生变化,折痕是它们的对称轴.

【典型例题】

如图1所示,将矩形纸片先沿虚线AB按箭头方向向右对折,接着将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CD向下对折,然后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纸片打开,则打开后的展开图是( ).

图1

A. B. C. D.

分析:严格按照图中的方法亲自动手操作,展开图即可很直观地呈现出来.也可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利用对称性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第三个图形是三角形,

∴将第三个图形展开,可得 ,即可排除答案A.

∵再展开可知两个短边正对着,

∴选择答案D,排除B与C.

二、 旋转问题

旋转角是旋转问题的中心词,解答旋转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旋转角,根据图形旋转的方向和旋转角的大小绘制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前后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角都是旋转角,且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在解旋转问题时,一定要抓住图形旋转的性质.

【典型例题】

如图2,在Rt△ABC中,∠C=90°,AC=1,BC=,点O为Rt△ABC内一点,连接AO、BO、CO,且∠AOC=∠COB=BOA=120°,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O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O′B(得到A、O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O′),并回答下列问题:∠ABC= ,∠A′BC= ,OA+OB+OC= .

图2

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旋转变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综合性较强.最后一问求出C、O、A′、O′四点共线是解题的关键.

解:作图3如下:

图3

∴∠ABC=30°,

∵△AO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

∴∠A′BC=∠ABC+60°=30°+60°=90°,

∵∠C=90°,AC=1,∠ABC=30°,

∴AB=2AC=2,

∵△AOB绕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O′B,

∴A′B=AB=2,BO=BO′,A′O′=AO,

∴△BOO′是等边三角形,

∴BO=OO′,∠BOO′=∠BO′O=60°,

∵∠AOC=∠COB=BOA=120°,

∴∠COB+∠BOO′=∠BO′A′+∠BO′O= 120°+60°=180°,

∴C、O、A′、O′四点共线,

三、 分割问题

首先由试题中的一个已知图形,针对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利用所学的定理、性质、基本作图等对图形进行适当的分割.比较原图形与分割后图形在边、角、面积等方面的变化.这是解图形分割问题的着眼点.

【典型例题】

如图4,在△ABC中,∠B=∠C=30°.请你用两种不同的分法,将△ABC分割成四个小三角形,使得其中的两个是全等三角形,而另外两个是相似但不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请画出分割线段,并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标出一对相等的内角的度数(画图工具不限,不要求证明,不要求写出画法).

图4

分析:在分割的过程中,需注意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必须为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解:

图5 图6

四、 剪拼问题

图形的剪拼是典型的实践操作题,解答此类问题一般可采取如下步骤:①固定一部分不动,变换另一部分;②找相等的边重合;③将其中变动的一部分经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图形变换,剪拼成其它形状的图形.在剪拼的过程中,新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一般保持不变.

【典型例题】

如图7,现有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请你用它做一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铁皮盒(焊接处及铁皮的厚度不计,容积越大越好),你做出铁皮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分析:要做这样的铁皮盒,有以下三种方法,分别计算出其容积,即可比较出哪个铁盒的容积最大;方法一:将4个角分别剪去1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如右图8所示;方法二:将长方形的两个角分别剪去1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再将剪下的正方形焊接在右边,如图9所示;方法三:从长方形的宽的两端分别剪去宽为5厘米、长为20厘米的1个长方形,再分别焊接在另外两边,如图10所示.

解:如图,可有如下三种情况,比较后可知:

图8 图9 图10

方法一:V=30×10×5=300×5=1500(立方厘米);

方法二:V=35×10×5=350×5=1750(立方厘米);

方法三:V=(40-10-10)×20×5=20×20×5=400×5=2000(立方厘米);

∴用方法三做的铁皮盒的容积最大.

答:做出铁皮盒容积最大是2000立方厘米.

五、 平移问题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经过平移,将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所以平移前后图形全等.这一性质在解题中常常会用到.

【典型例题】

如图11,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的长分别为8和6,将BD沿CB方向平移,使D与A重合,B与CB延长线上的E点重合,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图11

分析:本题虽有动态条件,但因菱形是确定的,所以阴影部分的形状、大小是确定的.若整体求之,需知其形状到底是哪类四边形.

解:由平移知,AE∥BD,AD∥EB,

且AE=BD=6,

∵AC⊥BD,

又∵AE∥BD,

∴阴影部分实际上是一个直角梯形,

六、 综合实践问题

这类题型综合了平移、旋转、翻折等内容.在解答这类试题时,我们要运用图形的平移变换、翻折变换和旋转变换、位似变换的性质特点,去观察、分析、概括问题的实质,进而将之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典型例题】

如图12,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13),量得其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14的形状,但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14至图17中统一用F表示).

图12 图13 图14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将图14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15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2)将图14中的△ABF绕点F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16的位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

4.非全日制用工操作与风险提示 篇四

(1)签订书面协议,严格工作时间,依法操作。

(2)依法缴纳工伤保险,保障非全日制员工合法权益。

(3)加强用工管理,保护公司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性质

非全日制劳动,也称部份时间劳动(PART-TIME-WORK)是相对于全日制劳动(Full-time-work)而言的,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只提供非全日工时劳动的用工形式。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风险

1、被认定为全日制用工的法律风险

正如上文所述,非全日制用工相较之全日制用工成本更低、灵活性更强。但是,非全日制用工有被认定为全日制用工的风险。诱发这一风险的因素有:未订立非全日制用工书面协议,同时缺乏其他非全日用工的相应证据;不清楚非全日制用工的界限,不慎超出法律边界;滥用非全日制用工,以“经常加班”等手段延长工作时间,行全日用工之实。

2、被认定为劳务关系的法律风险

非全日制用工较之劳务关系风险更小。在劳务关系中,如果发生人身意外,雇主需要依法承但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一般而言,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较工伤赔偿要重。非全日制用工有可能被认定为劳务关系的主要原因有:未订立非全日制用工书面协议,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

3、工伤

用人单位有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履行这一法定义务,一旦发生工伤事故,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甚至,在未订立书面协议、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劳动者认为双方不存在非全日制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用人单位有可能需要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4、侵权或公司商业秘密被泄露等法律风险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可能同时与数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甚至这些单位之间有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如果不加强用工管理和商业秘密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有被泄露的法律风险。

三、非全日制用工的正确使用

1、签订书面协议,严格工作时间

在非全日制用工中,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证明双方之间是非全日制用工关系,而劳动合同无疑是确定用工性质最好证明。书面合同有助于避免将非全日制用工与事实劳动关系相混淆,对用人单位而言有着减小用工风险的作用。因此虽然部分地区对非全日制用工不强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还是应当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与员工签订书面合同,以更好保护单位和员工的利益。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应当包括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五项必备条款,但不得约定试用期。

2、依法缴纳工伤保险

缴纳工伤保险是除了工作时间外,认定非全日制用工的重要标志。而且工伤保险的费用并不高,用人单位不要为了省这点成本而将自己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下。

3、加强用工管理,规避利益冲突

非全日制员工可能同时还在为别的企业工作,各企业之间的利益是否存在冲突,企业应该如何平衡?

法律允许非全日制员工为一个以上的单位提供劳动,因此首先就存在着一个各单位之间工作时间冲突问题,同时各单位之间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单位在使用非全日制员工时应对此予以注意,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

其一、在招用非全日制员工时应当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要求求职者说明在其他兼职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等情况。对工作时间有冲突的以及在竞争对手、客户等有利益冲突的求职者不予录用。

其二、注重商业秘密管理,对涉及商业秘密的工作岗位一般不宜使用非全日制用工,如确需使用的,应当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其三、向员工说明单位不希望其从事某些领域的兼职,要求员工在有其他工作单位后予以报告。如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员工在单位不允许兼职领域工作时,及时与其结束劳动关系。

四、案例参考

(一)非全日制用工如何认定

1、基本案情

2003年7月,李X(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被聘为X生猪定点屠宰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的屠宰工人,试用期三个月。2003年10月双方订立书面劳动聘用合同,合同期为一年,实行计件方式付报酬,报酬按月支付,日工作时间为每天凌晨三点至早晨6点

30分左右。合同期满后,双方未再另行订立书面合同,李X仍在X生猪定点屠宰场处做工至2008年1月2日。合同履行期间,李X没有双休和节假日,即每周工作七天。2007年12月26日,李X在做工过程中被尖刀划伤手腕,在X诊所治疗一周,2008年1月6日伤口愈合。2008年1月2日李X去上班,X生猪定点屠宰场通知其终止劳动合同,2008年元月3日起李X未在去X生猪定点屠宰场处做工,2008年2月4日,X生猪定点屠宰场补发李X一个月工资即1028。43元。2008年1月29日李X以X生猪定点屠宰场在其因工负伤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违反《劳动法》的规定不由,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08年3月31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每日用工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用时间未超过二十四小时为由,认定李X、X生猪定点屠宰场之间为非全日制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双方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并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驳回李X的申请。李X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2、法院判决

一审判决:《劳动合同法》第68条对非全日制用工的日工作时间和周工作时间作出了严格限制,即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个时,每周工作时间不累积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并且以小时计酬为主。原、X生猪定点屠宰场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的日工作时间为三个半小时左右,李X每周工作时间为七天,周工作时间累计并不一定不超过二十四小时。X生猪定点屠宰场辩称李X实际每日平均用工时间不足三个半小时,没有证据证明,不予采信。同时李X、X生猪定点屠宰场之间劳动关系一直按照全日制用工形式履行,如约定试用期,计酬周期为月薪制。因此,可以认定李X、X生猪定点屠宰场之间的用工形式为全日制用工。

一审判决后X生猪定点屠宰场不服,提出上诉。其上诉理由是,原审判决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的用工形式为全日制用工,是认定事实错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时间为每天3个半小时,每周实际工作时间不超过24小时,因此,应认定为非全日制用工。被上诉人李X辩称,答辩人做工是按件计酬,并非以时计酬。每日凌晨三点钟准时到岗上班,早晨6点30分左右结束,是生猪屠宰行业的苛刻要求。不能作为非全日制用工为借口。

二审判决:上诉人X生猪屠宰场与被上诉人李X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已形成了劳动合同关系。合同期满后,双方虽未重新订立合同,李X继续在屠宰场上班,是双方对原合同的继续履行。被上诉人李X在工作期间手被屠刀划伤治疗期间,上诉人口头通知被上诉人终止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依法支付赔偿金。上诉人聘用被上诉人,根据合同约定是计件方式支付报酬。而且从2003年10月签订合同后,李X一直连续在上诉人处上班以月支付劳动报酬,根据屠宰行业的特点,工人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可以认定双方系全日制用工形式。上诉人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审法院的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二)使用非全日制员工未订立书面协议,单位付“双倍工资”代价

1、基本案情

外来女工陈X于2004年1月8日被上海X保险公司招为清洁工,双方口头约定每个工作日的上下午各工作2小时,每月劳动报酬1000元。?《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该公司曾提出与陈X补签非全日制用工协议,但由于各种原因未果。2008年11月13日,陈X向该公司提出要求订立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但未获该公司同意,陈X遂离职,并向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与陈X之间就是否为全日制用工上存在分歧。该公司认为招用陈X 为非全日制用工,根据《劳动合同法》及有关规定,可以不与其订立书面协议和参加社会保险,因此不同意支付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但陈X坚持认为其每天工作时间实际上均超过4小时,双方从用工之日起就建立了全日制的事实劳动关系,而不是该公司所称的非全日制用工。

2、处理结果

监察大队调取相关证据后发现,该公司没有将陈X纳入考勤制度,对该公司其他员工进行调查询问时也无法查明陈X每天工作是否超过4小时。经调解,双方均同意由该公司向陈X支付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共计10500元。

四、法条链接

1、《劳动合同法》

第68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69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70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71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

第72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

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5.经典操作题操作提示 篇五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HR操作两个要点提示

大量企业开始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吗?中国人力资源法律网付迎涛律师认为: 第一要点:与劳务派遣单位间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可以说,“劳务派遣协议”签订得如何,完全决定了劳务派遣用工顺利与否。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但是,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是派遣单位。所以,一切劳动关系处理行为只能发生在劳动者与派遣单位间。用工单位欲对用工行为进行任何改变,因与劳动者间没有劳动关系,所以不能直接处理派遣单位与劳动者间的劳动关系。用工单位只能通过其与派遣单位所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来对用工行为进行任何改变。如果劳务派遣协议签订得不完善,条款欠缺,条款有差错,则用工单位希望对被派遣劳动者的使用有所变化时,将得不到协议这一依据的支持,用工单位将很被动。如何签订正确“劳务派遣协议”?请见中国人力资源法律网相关资讯或向中国人力资源法律网进行咨询。

第二要点: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间需签订的文件。劳动者被派遣单位派遣过来后,直接就进入用工单位的生产工作岗位吗?当然不是。这时,需要用工单位做被派遣劳动者入职管理工作。这包括:用工单位规章制度培训、岗位职责讲解、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等。此环节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日后用工单位管理劳动者的依据,也是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进行交涉的依据。

6.经典操作题操作提示 篇六

——创建报表㈠

一、使用工具栏中“新对象:自动报表”按钮创建纵栏式报表:  创建“学生”表的纵栏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表”对象。②选择“学生”数据表。

③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对象:自动报表”按钮,选择“自动报表”选项。④保存此报表。 窗体转换为报表:

将“教学”数据库中的“学生”窗体转换为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窗体”对象。②右击“学生”窗体名,选择“另存为”命令。

③在“另存为”对话框中的“保存类型”下拉按钮中,选择“报表”选项。④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操作训练

⑴创建“课程”表的纵栏式报表。⑵创建“成绩”表的纵栏式报表。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的窗体,然后再将转换为报表。

二、使用向导创建单表报表:

1、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

⑴根据“学生”表创建纵栏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选择“报表”对象后,再单击“新建”按钮。

②选择“自动创建报表:纵栏式”选项,并选择数据来源为“学生”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③保存此报表。

注:自动创建表格式报表和数据表式报表的操作方法同此相似。学生操作训练:

⑵根据“课程”表,分别创建一个纵栏式、表格式报表。⑶根据“成绩”表,分别创建一个纵栏式、表格式报表。

2、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⑴使用“报表向导”建立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字段的简单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报表”对象,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选项。

②在“表/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报表的数据来源——“学生”表,然后选择在报表中要显示的字段名: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③设置分组:确定是否添加分组级别。暂时不添加,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④设置记录的排序次序。暂时不设置排序,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⑤选择一种报表布局形式:纵栏表 / 表格 / 两端对齐;并选择一种页面方向:纵向 / 横向。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⑥选择报表显示样式:大胆/正式/淡灰/紧凑/组织/随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⑦输入新建报表标题,单击“完成”按钮,保存此报表。学生操作训练:

⑵使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所有字段的纵栏式报表,并采用“组织”报表样式,命名为“学生纵栏式报表”。

⑶创建一个基于“课程”表所有字段的表格报表,采用“大胆”报表样式,命名为“课程表格式报表”。

⑷创建一个基于“成绩”表所有字段的数据表报表,采用“随意”报表样式,命名为“成绩数据表报表”。

⑸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团员、电话、地址、照片”等字段的表格报表,命名为“学生表格式报表”。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一

——创建报表㈡

一、使用报表向导创建基于多个数据源的报表:

 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学生”、“课程”、“成绩”三张数据表的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报表”对象,然后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选项。

②在“表 / 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学生”表,然后选择报表要显示的“学生”表中的字段名,再选择“课程”表中的字段,然后选择“成绩”表中的字段,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③设置分组:确定是否添加分组级别。暂时不添加,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④设置记录的排序次序。暂时不设置排序,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⑤选择一种报表布局形式:纵栏表 / 表格 / 两端对齐;并选择一种页面方向:纵向 / 横向。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⑥选择报表显示样式:大胆/正式/淡灰/紧凑/组织/随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⑦输入新建报表标题——“学生报表”,单击“完成”按钮,保存此报表。 学生操作练习:

⑴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学生”数据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字段,“课程”数据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数据表中的“成绩”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报表1”。

⑵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成绩”数据表中“学号、成绩”字段和“课程”数据表中的“课程”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报表2”。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基于“职工”数据表中的“职工号、姓名、性别”字段,“职工家属”数据表中的“爱人姓名、子女姓名”字段,及“职工工资”数据表中的“基本工资、奖金、保险”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报表3”。

⑷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基于“职工”数据表中的“职工号、姓名”字段,“职工工资类别”数据表中的“工资类别”字段,及“职工工资汇总表”中的“金额”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报表4”。

二、使用“标签向导”创建选项卡式报表:

 创建以“学生”表对象为数据来源的选项卡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⑴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报表”对象,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⑵选择“标签向导”选项,并在其下方的“请选择该对象数据的来源或查询”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学生”表作为数据来源,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⑶选择标签的尺寸,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若采用自定义尺寸,则可单击“自定义”按钮后,单击“编辑”按钮,然后对标签的长度、宽度、边距、间距等进行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关闭”按钮。

⑷设置标签文字的外观(字体、字号、粗细、颜色、字形等),单击“下一步”。⑸添加标签中要显示的字段,单击“下一步”。

⑹选择一个作为排序关键字的字段,单击“下一步”。

⑺输入报表的标题——“学生标签1”,单击“完成”按钮。

注:若要其字段为自定义多行显示,则必须在设计视图中,借助工具箱中的“文本框”按钮来完成,每一行必须用一文本框,文本框中内容的引用格式为:=Trim([字段名1]&[字段名2]&…)

 学生操作训练:

⑴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显示“学生”表中的“学号、姓名”字段,“课程”表中的“课程” 字段,“成绩”表中的“成绩”字段的选项卡式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标签2”。(注:必须先建立一个基于这三张数据表的简单查询)

⑵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以“职工”表为数据来源的选项卡式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标签1”。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显示“职工”表中的“职工号、姓名”,“职工工资”表中的“基本工资、奖金、保险”字段的选项卡式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标签2”。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二

——创建报表㈢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

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成绩”数据表的图表。其操作步骤如下:⑴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报表”对象,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⑵选择“图表向导”,并选择“成绩”表作为图表的数据来源,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⑶选择图表中所包含的字段(选择“编号”和“成绩”两个字段),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⑷选择一个图表类型,如柱形图。单击“下一步”按钮。

⑸设置图表中数据的布局方式:将“编号”字段分别拖动至X、Y轴项目中,然后双击左上角的“求和成绩”项目,选择“平均值”后再单击“确定”按钮,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⑹输入图表的标题——“成绩图表报表1”,然后单击“完成”按钮。 学生操作训练:

1、先建立一个基于“课程”表中的“课程”字段和“成绩”表中的“学号”、“成绩”字段的简单查询。然后根据此查询建立一个统计三门课程平均成绩的图表报表,并命名为“成绩图表报表2”。

2、根据“学生”表中的“姓名”和“入学成绩”字段,建立一个统计每位学生的入学成绩情况的图表报表,并命名为“学生入学成绩图表”。

3、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先利用计算查询计算出“职工工资”表中每位职工的“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奖金+保险),然后建立一个基于该查询中“职工号”和“工资总额”字段的图表报表,并命名为“职工工资总额图表”。

4、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的“职工工资汇总表”中,建立一个统计各类工资(编号)平均值的图表,并命名为“职工平均工资图表”。

二、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㈠:

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的操作步骤(5步,以“教学”数据库为例):

1、创建一个空白报表。

⑴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报表”对象。

⑵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报表”选项;或单击“新建”按钮,选择“设计视图”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

⑶添加或删除节:选择“视图”菜单中的“页面页眉/页脚”或“报表页眉/页脚”命令;或在报表/节的标题栏上右击,选择“页面页眉/页脚”或“报表页眉/页脚”命令。

2、指定报表的数据来源。

⑴在空白报表中,右击设计视图的标题栏,选择“属性”命令;单击工具栏中的“属性”按钮;按功能键F4键;双击报表左上角(标尺最左端)的“报表选择器”。(4种方法)

⑵选择“全部”或“数据”选项卡,再单击“记录源”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作为数据来源的数据表或查询。

⑶关闭“报表属性”对话框。

3、编辑报表:添加或删除各种控件。

⑴向报表添加字段:直接将字段拖动至设计网格中,并调整好间距和行距。⑵调整报表空间的大小:利用鼠标拖动可调整每节的高度和宽度,及控件的位置、大小等。

⑶添加系统时间和日期: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日期和时间”命令,然后选择好“日期和时间”的格式,再单击“确定”按钮。

②在工具箱中选择“文本框”按钮,然后在报表网格中拖出一未绑定文本框,再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NOW()”或“=DATE()”(默认格式);若输入指定格式,可采用表达式:

=year(date())&”年”&month(date())&”月”day(date())&”日”。

⑷添加页码: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然后选择好“页码”的格式、位置及对齐方式,再单击“确定”按钮。

②在工具箱中选择“文本框”按钮,然后在报表网格中拖出一未绑定文本框,再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pages]”(默认格式);若输入指定格式,可采用表达式:

=”第”&[page]&”页”,或=”共”&[pages]&”页,第”&[page]&”页”。 学生操作训练:

1、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下列操作:

⑴添加一个无数据来源的空白报表,并添加相关的节,使其拥有报表页眉/页脚、页面页眉/页脚、主体等5个组成部分。

⑵设置“学生”表为该空白报表的数据来源,将“学生”表中的所有字段添加到“主体”节中,并设置并调整好各控件。

⑶利用“插入”菜单,完成以下操作:

①在报表页脚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日期,其格式为:2011年5月5日。

②在报表页眉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时间,其格式为:9:18:18。③在页面页脚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共X页,第X页。④在页面页眉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第X页。

2、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完成下列操作:

⑴添加一个无数据来源的空白报表,并添加相关的节,使其拥有报表页眉/页脚、页面页眉/页脚、主体等5个组成部分。

⑵设置“学生”表为该空白报表的数据来源,将“职工”表中的所有字段添

加到“主体”节中,并设置并调整好各控件。

⑶利用工具箱中的“文本框”控件,完成以下操作:

①在报表页脚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日期,其格式为:2011年5月5日。

②在报表页眉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时间,其格式为:9:18:18。③在页面页脚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共X页,第X页。④在页面页眉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第X页。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三

——创建报表㈣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㈡

4、对报表进行排序和分组。⑴对报表进行排序:

①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字段,“课程”表中“编号、课程”字段和“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学生成绩报表”,并切换至设计视图中。

②单击工具栏上的“排序与分组”按钮,或选择“视图”菜单中的“排序与分组”命令。

③在“排序与分组”对话框中,单击“字段/表达式”列的第一行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一个用于排序的字段名称(如:学号),然后单击“排序次序”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一种排序方式(升序/降序)。

④切换至“打印预览”视图方式下,观察结果。⑵对报表进行分组:

①打开或创建一个报表(如:学生成绩报表),并切换至设计视图中。②单击工具栏上的“排序与分组”按钮,或选择“视图”菜单中的“排序与分组”命令。

③在“排序与分组”对话框中的 “字段/表达式”列内选择一个用于分组的字段名称(如:学号)。

④然后在其下方“组属性”栏中的“组页眉/组页脚”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是”(则按当前字段进行分组),并关闭该对话框。若选择“否”(默认值,则不进行分组)。

⑤选择主体节中的“学号”文本框,并将拖至“学号页眉”节中,并与页面页眉中“学号”标签上下对齐。

⑥切换至“打印预览”视图方式下,观察结果。⑶设置分组形式和组间距:

 不同数据类型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设置:

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将其分组形式设置为“每一个值”(默认值),那么此时其组间距应设置为1(即每一条记录作为一个组)。

①文本型数据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

文本型数据的分组形式设置为“前缀字符”,其组间距为该字段左侧的字符个数。如“学号”字段,若设置分组形式为“前缀字符”,组间距为4,则将学号前4位相同的记录作为一个组。

②日期/时间型数据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

日期/时间型数据的分组形式设置为“年、月、日、季、周、小时”,则其组间距可设置为任意一个有效数字。

③数字、货币或自动编号类型数据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

当它们的分组形式设置为“间隔”时,则其组间距可设置为任意一个有效数字。

 学生操作练习:  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以下报表操作:

1、按例题步骤完成例题的操作练习。

2、在“学生成绩报表”中,按课程名称进行分组,并另存为“课程分报表”。

3、在“学生成绩报表”中,将成绩按每10分一档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学生成绩分组报表”。

4、创建一个基于“学生”数据表中所有字段的名为“学生基本情况报表”的表格式报表,然后按姓氏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学生姓氏分组报表”。

5、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性别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学生性别分组报表”。

6、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年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年出生分组报表”。

7、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个月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月出生分组报表”。

8、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天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日出生分组报表”。

9、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个季度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季度出生分组报表”。

10、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地址为同一个城市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城学生分组报表”。

11、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对入学成绩字段以100分为分数段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入学成绩分组报表”。

 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完成以下报表操作:

1、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①利用设计视图创建一个空白报表。

②将“职工”数据表设置为该报表的数据来源。

③将“职工”数据表中的所有字段都添加到空白报表的“主体”节中。

④将每个字段控件的标签水平放置到“页面页眉”节中,然后对应地将每个字段控件的文本框水平放置“主体”节中,并与其标签上下一一对应。

⑤调整每个节的高度与宽度,并利用“打印预览”观察其效果。⑥保存此表,并命名为“职工报表”。

2、利用“职工报表”,完成下列操作:

①在报表“页面页眉”中,插入“2011年5月6日”格式的系统日期。②在报表“页面页脚”中,插入“共X页,第Y页”格式的页码。③将“职工号”前4位相同作为一组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班组分组报表”。

④将所有职工按性别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性别分组报表”。⑤按职工出生日期年份相同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同年分组报表”。⑥按职工工作业绩情况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工作业绩分组报表”。

3、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职工”表中“职工号、姓名”字段,和“职工工资”表中“基本工资、奖金、保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并命名为“职工工资报表”。

①按职工基本工资进行分组,其间隔为1000元,并另存为“基本工资报表”。②按职工奖金进行分组,其间隔为100元,并另存为“奖金分组报表”。③按职工保险进行分组,其间隔为10元,并另存为“保险分组报表”。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四

——创建报表㈤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㈢

5、在报表中进行计算与汇总:  添加计算字段:

以“教学”数据库中的包含“学生”表中“出生日期”字段的报表为例,添加一个“年龄”字段。

⑴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必须包含“出生日期”字段)的表格式报表。

⑵切换到设计视图中,设置各字段的位置。⑶在报表的主体中添加一个文本框。

⑷把文本框的附加标签移至页面页眉中(剪切→粘贴),将文本框与附加标签上下对齐。

⑸双击文本框的附加标签,在“标题”栏中输入“年龄”,然后关闭它;或两次单击文本框的附加标签,直接输入“年龄”。

⑹双击文本框,在“控件来源”栏中输入表达式:=year(date())-year([出生日期])。

⑺单击“打印预览”按钮,观察其结果。学生操作练习: ⑴按步骤完成以上例题。

⑵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所有字段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在此报表中添加一个“年龄”的计算字段。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数据表所有字段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在此报表中添加一个统计每位职工 “总工资”和“平均工资”的计算字段。

⑷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用于统计每个学生三门课程总分的“总分”字段。提示:

①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姓名”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及“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简单查询。

②利用此简单查询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

③将此交叉表查询作为报表的数据来源创建一个表格式报表。 在报表中汇总数据:

以“教学”数据库中统计每位学生各科成绩的平均分和最高分为例。⑴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姓名”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及“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成绩报表”。

⑵设置以“课程”进行分组(含组页眉和组页脚)。

⑶单击工具箱中的“文本框”按钮,然后在“课程页脚”中添加一个文本框。⑷两次单击该文本框的附加标签,更改标签名为:平均分。⑸单击文本框,输入表达式:=AVG([成绩])。⑹同样方法,添加一个统计最高分的文本框。⑺在“打印预览”视图下显示报表,并保存报表。学生操作练习: ⑴按步骤完成以上例题。

⑵利用上面报表的基础上,再统计出每位学生总分和最低分。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所有字段的表格式报表,然后以“职工号”进行分组,再统计出每位职工的总工资和平均工资。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五

——创建报表㈥

创建子报表

 创建子报表的方法(两种):

1、在已建好的报表中使用“子窗体/子报表”控件创建子报表;

2、将一个已存在的报表作为子报表直接添加到其他报表中。

一、在已有报表中创建子报表:

例:在“教学”数据库中,根据“学生”数据表部分字段创建一个表格式报表,然后在该报表中插入一个包含“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的子报表。

操作步骤:

⑴建立一个由学生表中“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组成的名为“成绩”查询。

⑵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所有字段的“学生报表”,并切换到设计视图方式下。

⑶单击工具箱中的“子窗体/子报表”控件,在报表的主体中单击需要放置子报表的位置。

⑷在“子报表向导”中,选择单选项“使用现有的表和查询”,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⑸在“表/查询”列表框中选择“成绩”查询,再其所有字段设置为“选定字段”,单击“下一步”按钮。

⑹设置链接主字段与子字段设为“学号”,单击“下一步”按钮。⑺输入子报表名称——学生成绩子报表,然后单击“完成”按钮。注:

①从第⑷步开始也可以采用此方法操作:两次单击该控件的附加标签,将其名称更改为“成绩”。右击该控件,选择“属性”命令,设置子报表的数据来源为“成绩”查询,链接主字段与子字段设为“学号”。

②子报表的编辑操作,可同报表一样进行操作。

二、将已有的报表添加到其他报表中:

例:在上例的“学生报表”中添加一个包含“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的子报表。

操作步骤:

⑴创建一个包含“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的名为“成绩”表格式报表。

⑵打开主报表——“学生报表”,并切换到设计视图方式下。⑶按F11键切换回数据库窗口。

⑷单击选中“成绩”报表,将其直接拖放到主报表主体中的相应位置。⑸修改附加标签中的文本(两次单击即可修改),以适应主/子报表的显示情况。

 学生操作训练:

1、完成上面两道例题。可依照操作步骤逐步完成。

2、在“学生报表”中插入一个基于“成绩”数据表的子报表。

3、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所有字段的“职工报表”,然后在此报表中插入一个基于“职工家属”数据表的子报表,并另存为“职工家属子报表1”。

4、在“职工报表”中,插入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数据表的子报表,并另存为“职工工资子报表1”。

5、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家属”数据表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将其添加到“职工报表”中,并另存为“职工家属子报表2”。

6、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数据表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将其添加到“职工报表”中,并另存为“职工工资子报表2”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六

——报表综合操作题

 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下列报表操作:

1、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出生日期”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中“成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调整报表中的控件及文本框,使其内容能完全显示出来,并命名为“学生基本情况报表”。

2、设置报表的标题文字为“学生基本情况报表”,其文字格式为黑体、加粗、红色、24磅,并居中放置;设置控件附加标签为隶书、紫色、加粗、12磅。取消它们的斜体设置。

3、利用图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中“成绩”字段的图表报表,其中分类轴(X轴)为“学号”,数据轴(Y轴)为“求和成绩”,图例(系列)为“课程”,并命名为“学生成绩图表”。

4、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的页面页脚中插入“共X页,第Y页”格式的页码。

5、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根据“出生日期”字段添加一个名为“年龄”的计算字段,保存该报表。

6、把“学生成绩图表”作为子报表,插入到“学生基本情况报表”的主体中。在“打印预览”视图方式下观察其结果,将该报表另存为“学生成绩图表报表”。

7、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课程”表中“课程”、“成绩”表中“成绩”的“学生成绩查询”。

8、打开“学生基本情况报表”,将数据来源于“学生成绩查询”的子报表插入到该报表中,并另存为“学生成绩查询报表”。

9、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课程”进行分组,并在“课程页脚”中添加用于汇总各科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四个文本框,将此报表另存为“各科成绩分组报表”。

10、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学号”字段的前4个字符进行分组,并将此报表另存为“班级成绩分组报表”。

11、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出生日期”的年份进行分组,并将此报表另存为“年龄分组报表”。

上一篇:江门社区义工志愿服务站工作制度下一篇:护士节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