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文言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11-11

高一语文文言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4篇)

1.高一语文文言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能通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思路 导入新课--常识背景--诵读感知--赏析课文--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延伸探究--小结作业

主要

教学

方法 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资源 CAI课件 、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导入本单元文言文的学习:(略)

(二)文言文该学些什么?

(三)学习文言文要掌握哪几类知识?

结合多媒体展示强调要掌握的几类文言知识:

1、通假字(每篇课中出现的通假字要整理到积累本上)。

2、异读字(一个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音,且音不同则义不同的字)。

3、古今异义。有:词义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轻重、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和名称说法的改变。

4、偏义复词:即一个词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只取其中的一个语素的词义,另一个只作陪衬。

5、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如“食”有“吃”、“吃的东西”“专指饭”等等词义,如何判断一个词究竟用哪个词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

6、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四)、导入新课题:

1、导入语: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2、板书新课题:烛之武退秦师

3、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课文的标题? (一) 听教师导入语言,引发学习文言文单元的兴趣。

(二)学生讨论回答:

文言文应该学习下列内容:

1、认准字形字音字义。(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完成)

2、理解词语和句式:

(1)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常见的虚词

(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3、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

4、能从文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和文学常识。

5、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6、能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其写法,并从中得到启发,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学生讨论,回答学习文言文要掌握的几类知识。

(四)讨论解释新课题;

学生代表作答: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朗读多媒体展示的资料: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1、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课题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解题,重视学习本文的中心事件。          3、通过讨论,了解文言文应该学习的内容。

4、明确学习文言文应该掌握的几类知识。

5在讨论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简介文学常识 1、课文选自古代哪本历史著作?

2、这本著作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价值?

结合多媒体的展示归纳讲解: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我国古代史书有哪几种体例?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资料,请一位学生朗读资料。 生回答1:《左传》

生分组讨论回答2: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学生讨论回答3(不完整)

学生代表朗读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资料: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识记与《左传》相关的文学常识。2、培养学生讨论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朗读既了解古代史书的几种体例,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三、初步感知课文 1、放录音带

2、正音:(多媒体显示资料)

秦军(fán)南      夫(f)晋,何厌之有            无能为(wéi)也已    失其所与,不知(zhì)         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         若不阙(quē)秦      微夫(f)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zhuì)而出     佚(yì)之狐                    使杞(qǐ)子、逢(páng)孙  戍(shù)之

3、《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1、听录音朗诵带,轻声跟读。

2、快速朗读多媒体显示的内容,一个词句连读两遍。

3、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4、思考讨论回答: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1、通过轻声跟读、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2、通过讨论了解课文大概的故事情节,为赏析文章作真准备。

四、简介历史背景 1、利用多媒体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2、你能够结合地图说说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形势吗?

教师补充讲解:《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3、你知道“秦立晋君”的历史事件吗?

(利用多媒体显示资料,点名一位学生朗读)

4、你知道“惠公背约”的历史事件吗?                   结合多媒体显示的资料讲解: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5、你知道“重耳过郑”的历史故事吗?

结合多媒体显示的资料讲解: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6、你知道“郑楚结盟”历史故事吗?

利用多媒体显示“郑楚结盟”的相关资料。

请一位学生来朗读显示的资料。

补充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1、 分组讨论秦晋围郑形势

2、 学生代表回答: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

3、 学生讨论问题3,回答不完整。

学生代表朗读多媒体显示的资料: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s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4、学生分组讨论回答4(不完整)

5、学生分组讨论回答5(不完整)

6、学生分组讨论回答6(不完整)

学生代表朗读多媒体显示的资料: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1、让学生分组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2、指导学生讨论理解秦晋围郑形势。3、通过讨论“秦立晋君”、“惠公背约”、“重耳过郑”、 “郑楚结盟”等历史事件,或者朗读多媒体显示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五、诵读感知课文 1、再放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点拨要注意的字音、停顿。

3、教师再点拨字音、停顿。

4、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 1、学生同步轻声跟读,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4、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 指导学生重视各段的字音、停顿,通过诵读进一步感知文意。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课所学知识。

2、布置作业:

a.、反复朗读课文。

b.、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学生课外作业:

a.、反复朗读课文。

b.、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提高学生查阅工具书、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的能力。

时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什么体例的史书?

补充明确:这本编年体史书记叙的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影响。

2、你能讲讲“重耳过郑”的历史故事? 学生回答1:编年体史书。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2: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退师,晋军也无奈退军,使郑国免去了一场战祸 复习回顾文学常识,理解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二、整体感知 1、本文的故事情节如何?你们能够概述出来吗?(师引导大家概述)

明确: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2、本文各段的大意是什么?你们能够归纳出来吗?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1。

2、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

3、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2,每组选代表发言: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1、训练学生合作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文章段意的能力。

三、赏析课文 (一)赏析第1段

(1)教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2)留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多媒体显示)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本段:

问1:当时的历史形势如何?

问2:晋秦为什么要围攻郑国?分析两国围攻郑国的原因又进一步说明什么?

问3:介绍“晋军函陵,秦军锬稀庇惺裁醋饔茫

(5)教师引导学生用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二)赏析第2段

1、教师设问点拨,引导女生接龙分析本段。

①从“佚之狐言于”至“师必退”这几句如何刻画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体现佚之狐和郑伯的什么特点?

②烛之武推辞的话“臣之壮……也已”又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③分析“公曰”至“许之”这几句,说说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答应这件事的?这里又体现了烛之武的什么特点?

2、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归纳明确:“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应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4、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一)赏析第1段

1、学生齐读第1段。

2、学生质疑问难。

3、学生齐读本段知识点。

4、学生分析理解第1段。

生答1:“晋候、秦伯围郑”,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生答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进一步说明: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生答3:阐述两军分兵分地驻扎,暗示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埋下伏笔。

5、学生用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二)赏析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全班分组讨论梳理文意。

2、女生接龙分析本段。

3、女生答①: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4、女生答②: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5、生答③: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6、学生质疑问难。

7、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8、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1、教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面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2、留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面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4、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分析理解第2段,自主合作、讨论探究归纳第2段的知识点。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略)

2、作业:

a.熟读并背诵课文     b.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作业:

a.熟读并背诵课文

b.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诵读文章,加深理解文意。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点名抽查背诵一二段。

2、分别说说第一二段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 1、学生代表背诵一二段。

2、学生说说第一二段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背诵理解课文,掌握一二段知识点。

二、赏析课文 (一)赏析第3段

1、点名一位学生范读本段。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仔细梳理本段。

3、教师设问点拨学生接龙串析本段:

①“夜…秦伯”暗示当时的形势如何?表现烛之武什么特点?

②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军的?

结合多媒体显示的资料作归纳讲解: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这几句表现秦伯的`什么特点?            4、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点拨学生解决问题。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本段的词类活用有哪些?

本段的通假字有哪几个?

本段的古今异义词如何解释?

本段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6、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烛之武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二)赏析第4段

1、指导齐读本段。

2、教师点拨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如何理解晋文公说的“不仁”、“不知”、“不武”的含义?

明确:晋文公以这三个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指导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一) 赏析第3段

1、 一位学生范读本段。

2、学生借助注释分组讨论梳理本段。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学生讨论回答①:形势危急,烛之武不畏危险。

学生讨论回答②(不完整)

学生讨论回答③:

秦伯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解决问题。

5、学生分组讨论归纳理解掌握本段知识点:

词类活用: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通假字有: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词: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义:缺乏的东西;今义:精神不好。

特殊句式: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学生结合烛之武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二)赏析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全班分组讨论梳理文意。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讨论晋文公说的“不仁”、“不知”、“不武”的含义。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义:那个人;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1、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之武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要让学生细细品味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2、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质疑问难,点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掌握3、4段的知识点。4、引导学生即兴背诵3、4段,促进理解课文。

三、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烛之武、郑伯、秦伯、晋文公、佚之狐不同的性格特点。

指导讨论,合作探究,理解每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四、写作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并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学生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并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1、在讨论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2、合作探究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五、讨论探究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4、从文中可看出,烛之武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他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1、2: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教训: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讨论回答3: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嫉妒、红眼病。]

讨论回答4:与诸葛亮一样 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尽管怀才不遇,但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学生结合板书复述课文。   [板书附后]

秦晋围郑

之  第一步、欲扬先抑  以退为进

武  第二步、阐明利害  动摇秦君

退  第三步、替秦着想  以利相诱   临危受命

秦  第四步、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智退秦师

师  第五步、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提高学生复述概括课文的能力。

七、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1、熟读并背诵全文。

2、完成“创新设计”中相关的习题。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完成“创新设计”中相关的习题。 通过背诵及其他练习巩固知识。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 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在诵读赏析时重视各段知识点的归纳。

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课堂双边活动气氛活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4、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解难,着重培养自学能力。

5、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6、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7、教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面的接龙串讲2、3、4段做示范。

8、注重讨论、诵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小竞赛活动。

2、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自觉地积累一些古汉语知识。

3、在教学中,恰当穿插一些小故事,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古月

2.高一语文文言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

3学习概括要点,学习概括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体会文中人物的的性格特点及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和方法。

3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古代战争的实质。

三学情分析:

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可以在讲解文言字词和句式的时候,采用以学生自己互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为主,教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补充讲解,并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强调以加强学生的印象。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吕祖谦《东莱左传博仪》有言:“天下之事以力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意思就是说,这天下的事情,若是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也必然因为利益而分离。这话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或许可以来验证这句话。

二介绍《左传》,多媒体展示一下内容,边演示边做讲解: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任务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三师范读,并让学生注意标出疑难字词,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字词,然后生齐读。

锬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共其乏困gōng

阙秦jué逢孙páng

四讲解课文第一段

问:文章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那么文章在第几段介绍了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在什么形势下退的秦师呢?

明确:在文章的第一段介绍了这些内容。

找个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他同学标注出疑难字词。

学生翻译之后,教师进行补正,并将下列字词用多媒体展示讲解:

以:因为

贰:从属二主

于:介词,可解释为“向、对”

军:介词活用为动词,“驻军”

学生齐读本段,教师进行总结:

这一段不仅写出了郑国所面临的危机形势,还表明了秦、晋围攻郑的原因。通过对原因的介绍引出对背景材料的讲解,并点出古代战争的实质。

多媒体展示以下背景材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五讲解课文第二段

从课文及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他之所以参战,一方面是因为与晋的.同盟关系,另一方面是想乘机对外扩张。

问:从整个故事的发展来看这里交代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与后文有何关系?

明确:为后面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是一个伏笔。

面对如此虎视眈眈的围攻者,危难之中的郑国又将如何应付呢?看课文第二段。

首先找一个学生翻译,教师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其他同学注意归纳这一段所写的主要内容。

于:介词,向

师:军队

从:听从

辞:推辞

已:同“矣”

“急而求子”中的“而”:才,连词,表顺承

是:指示代词,这

学生找出这一段所提供的主要信息,师进行讲解:

紧承上段中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佚之狐推荐了烛之武,并说“师必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烛之武并没有接受这个使命,而是推辞了,让先前的希望有趋于渺茫了,幸好郑伯的自愧之语和晓以大义又使烛之武同意前往。使这一环“临危受命”写得波澜迭起,犹如乐调,曲折有致。

六紧接着下面的第三段就详细描写了烛之武如何完成使命,说退秦师。这也是全文的高潮部分。

全班学生集体朗读,找一个学生翻译,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

共:通“供”,供给,供应

厌:通“餍”,满足

说:通“悦”,高兴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封:名词作动词,把…当作疆界

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出使的人

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合作整理出烛之武说推辞的要点,并指导概括要点的基本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发言,教师进行补充或纠偏。

七板书:

鄙远之难、亡郑之害、全郑之利晓以利害秦舍晋

无信不可盟、无厌不可助攻其联盟而就郑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识记字词

2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1完成课文讲解

2简要分析文中主要任务的性格特点

3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详略得当

4结合课后阅读材料,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再加深对古代战争实质的理解。

3.高一语文文言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三

赣州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 邓时庆

知识目标:结合注释,落实相关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目标:自读课文,自我体会烛之武的大智慧、大无畏、大气魄。

教学重点:提要勾玄,引导抓住关键词语,概述课文的叙事脉络。

教学难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对联知识为依托,为课文补回目。

教学方法:以意串文-以文意的整体理解串通文字句式的理解。

教学手段:在活动中对话,在对话中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单元总目标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左传》《战国策》《史记》中的三篇古代历史散文,去感受我们古代传奇人物的大智、大勇和大气(或大智慧、大无畏、大气魄)同时积累相关古代文学常识和文言字词句知识,训练文言文句译能力。

二、本课时教学目标预设:

今天这节课主要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春秋末年小小郑国里一个以一人之力说退百万雄师的烛之武的大智大勇大气。

三、学生自主朗读,朗读默读,对相关注释提要钩注。

四、教师听读,学生轮读。反馈学生对课文相关字音、停顿、语气的把握,并予以纠正。

五、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六、师生对话,提出自己阅读中生成的相关疑问。力争在课堂上形成兵教兵、兵练兵的风气,达到兵强兵的效果。

学生活动

一、自读-感受美

二、疑读-激发美感力

课时Ⅱ

知识目标:结合注释,落实相关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目标:自读课文,自我体会烛之武的大智慧、大无畏、大气魄。

教学重点:提要勾玄,引导抓住关键词语,概述课文的叙事脉络。

教学难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对联知识为依托,为课文补回目。

教学方法:以意串文-以文意的整体理解串通文字句式的.理解。

教学手段:在活动中对话,在对话中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研读预设

今天这节课主要探究《左传》就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的叙述脉络。

一个完整故事的叙述,一般都按时间线索或事件发展过程包含五大部件: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这是从写作理论角度,为了完整地分析一个故事的切分法。这个切分法不是写作理论家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大量故事的叙事脉络中总结出来的。尽管古人不知这种切分法,但无论谁,无不不谋而合地遵循着这种叙述脉络,叙述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也毫不例外。

为了清晰地描述这个叙述脉络,我们借用古代章回小说的回目形式来描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述脉络,从而使我们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一个训练的机会。

回目是一种对联形式。“对联的欣赏与拟写”我们专门安排了两个课时。阅读P77,初步了解一些对联常识。回目不要求十分工整,只要字数相等、有一定对仗就行,不要求平仄协调。

二、《烛之武退秦师》叙述脉络预设:

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上上联或下联,学生在吃透课文的基础上补写下联或上联。

如:第一回(序幕): 郑伯无礼招报复      晋侯得势起狼烟

第二回(开端): 国难当头荐能人      临危受命弃前嫌

第三回(发展): 兵临城下国有难      孤胆夜缒潜秦营

第四回(高潮): 三寸利舌陈利弊      百万雄师崩盟约

第五回(结局): 晋侯明理弃私怨      之武巧言息烽烟

相信学生的智慧,给学生一个高度,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

学生活动

三、研读-探究美

课时Ⅲ

知识目标:文言句译的基本方法:扩(组)词法、换词法、补词法。

能力目标:扩(组)词法、换词法、补词法的句译训练。

教学重点:欣赏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教学难点:烛之武夜缒见秦的“动之以情” 的“情”在何处?“晓之以理”的“理”在何处?

教学方法:用提问引导思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师品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话艺术问题预设:

1、烛之武夜缒见秦伯后,说了几句话就瓦解了秦晋之盟?(梳理句序才能梳理句理)

2、这10句话体现了劝说智慧的精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其中哪一句是“动之以情”的?(1、2句)为什么?(郑:是一种不卑不亢的示弱,秦:满足对方的征服欲望)

3、下面8句话都是“晓之以理”,烛之武向秦伯明示了哪几个理?假如你是秦伯,能不能听出来?

第一理:亡郑无益论: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麻烦。麻烦在哪里?(3、4、5句)

第二理:舍郑有益论:共其乏困,多一个朋友就多一分帮助。

第三理:晋君无德论:朝济而夕设版,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之君。

第四理:晋国威胁论:何厌之有?(“厌”引申讲-餍、魇、靥)

4、秦伯听了非常高兴,他非常高兴什么?为什么这么快就放弃晋联郑?

(烛之武处处为秦国着想,而晋国却在损害秦国的利益)

5、烛之武的劝说艺术除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外,还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换位思考。可以适当联想其他故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以致用)

学生活动

三、品读-欣赏美(烛之武的游说智慧)

四、激发学生说说烛之武的大智、大勇、大气。

4.高一语文文言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1.了解《左传》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

2.积累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爱国名句

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迁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7.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二、文学常识

(一)作家作品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对《左传》的高度评价。“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左传》的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

(二)了解背景

春秋时期,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请先了解相关的史实: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晋公子重耳流亡中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左右莫不含笑(颤巍巍老烛武)

(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这样写烛之武:事郑国为圉(yǔ)正,三世不迁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三、夯实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汜南⑵佚之狐⑶缒⑷阙秦以利晋

⑸杞子⑹逢孙⑺共其乏困⑻秦伯说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济与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

⑵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

⑶秦伯说,与郑人盟(通)

⑷失其所与,不知(通)

5.重点实词

⑴夜缒而出:。⑵敢以烦执事:。

⑶亡郑以陪邻:。⑷阙秦以利晋:。

6.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7.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8.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敢以烦之执事古义:;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⑵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一般引申为宴客的主人。

⑶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出门所携带的(装有衣物、食品等的)包裹、箱子等。

⑷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⑸亦去之古义:;今义: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9.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名词的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②夜缒而出,见秦伯……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⑵形容词的活用

①越国以鄙远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⑶动词的活用

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0.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②以乱易整,不武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⑵倒装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⑤何厌之有?

⑶省略句

①许之②敢以烦执事

⑷固定句式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夫晋,何厌之有?

11.文学常识填空

《左传》,即《》,又称《》,是我国先秦史传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相传作者是末期鲁国史官。全书比较系统详尽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社会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丰富资料。并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重点突破

翻译课文并归纳文言知识: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译文: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译文:(1)

(2)

(3)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二、文本探究

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那么,请问:

1.课文哪些语句最能显示烛之武高超的游说艺术?请找出并加以评点?

2.课文选取哪些内容完成了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塑造?

(提示:从大义、大勇、大智三个方面)

课后拓展读练 素养积淀,能力提升

一、素养积淀

【素材开发】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思维激活】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

【精彩应用】

①想象画面型--夜缒而出

是夜,万籁俱寂,黯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蹒跚着迈向秦营。这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一步迈出,就迈向了有去无回的危险,迈向了前途的生死难料,迈向了虎视眈眈的虎狼之窝。

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将不存,何以家为?于是前行的蹒跚脚步更加镇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著前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

②心理描写型--深明大义

烛光依旧阑珊,而他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生命就像这烛光,虽然现在明亮,可能在不经意的哪一刻黯然熄灭。他的一生平淡如水,虽然平凡,但也算充实。可是自己总觉得应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涂下生命的光彩一笔,来昭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他还在踌躇,曾经自己那么恨他,怨他,他让自己失去了年少的雄心壮志,失去了中年的忠心诚意。而现在,在自己垂暮之时,他却说,郑国需要我……

烛光摇曳不定,仿佛自己风雨飘摇中的祖国,又像自己摇摆不定的心事……

烛光又是一阵摇晃,烛之武挺身而起,犹豫的神色代之以满脸的镇定,他迈步而出,毅然走向秦营!

③思辨议论型--思考,换个角度

当烛之武坚定的脚步踏在通往秦营的道路上,秦穆公已端坐在营帐之中,摆开了咄咄逼人的架势。

假如烛之武开口便是“郑国怎么怎么重要”,“郑人如何如何勇敢,不畏强敌”,那么遗留下的将是他殷红的鲜血和郑国在诸侯版图上的消失。

但是,烛之武换了一个角度,他大度地站到了秦国的立场之上,处处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更是在黑云压城的危机关头力挽狂澜,使郑国在战争的风暴之中得以保全。烛之武用勇敢的行动向我们再一次表明:换一个角度思考,你将得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二、能力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阙秦(jué)逢孙(páng)杨孙戍之(shù)

B.汜南(fàn)佚之狐(yì)夜缒而出(chuì)

C.鄙远(bǐ)君之薄也(bó)共其乏困(gōng)

D.朝济(jì)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不阙秦,将焉取之D.秦伯说,与郑人盟

3.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D.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下列句子中与“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焉用亡郑以陪邻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见秦伯B.朝济而夕设版焉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C.君知其/难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8.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B.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C.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D.侯、伯:春秋时期的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男、子五等爵位。

9.不属于晋文公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D.以乱易整,不武。

10.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B.课文叙事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C.课文集中笔墨写郑伯劝烛之武出使,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

D.整篇说辞十分讲究语言艺术,既有明确说理,又有隐晦的暗示。

二、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l~16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1.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A.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B.子犯请击之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⑵朝济而夕设版焉。

⑶不阙秦,将焉取之。⑷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⑸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4.分析一下“夫晋,何厌之有”的句式特点。

15.从原文中摘一句烛之武从历史的角度离间秦晋关系的话。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⑵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2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

上一篇:学校财务后勤的工作计划下一篇: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