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mpck研究综述

2024-09-18

中国目前mpck研究综述(通用7篇)

1.中国目前mpck研究综述 篇一

热门职业一:网络营销师

在互联网时代,懂得与时俱进的企业都会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为了借助互联网低门槛、低成本的优势,大大小小的企业都纷纷进军互联网开展网络营销。当每一个企业都离不开网络营销的时候,这一领域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因此,网络营销正在迎来一个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苏一轩指出:现代企业的运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而中国网络的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增加更提升了网络在传播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既懂传统营销,又了解网络营销的人才在当前市场中将会非常紧俏。

热门职业二:人力资源管理师

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都是干行政出身的,最近几年有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人才资源队伍的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随着广西成为东盟中心,广西企业国际化深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资金是否充足,而是是否有一群有知识有能力并与企业同生共死的员工,而这些需要人力经理去开发、管理和培训。

热门职业三:企业培训师

培训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头戏”,许多企业为此一掷千金。一方面人才紧缺,另一方面需求旺盛,这是造成企业培训师身价不菲的主要原因。

企业顾问或企业培训讲师是一个收入颇丰的职业,掌声和观众也使这一职业在非常有成就感。在国内,好的培训师每小时的培训收入可以达到3000多元,广西的优秀培训师培训公开课的收入也达到每场3000元。南宁深远教育机构从起开展了企业培训师职业化培训,培养出了100多名企业培训师,目前已活跃在广西各个企业。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广西企业培训师的市场还将逐年扩大,其缺口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职业前景一片光明。

热门职业四:公共营养师

对由于膳食不合理、营养失衡所引发慢性病的健康问题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聘请营养顾问已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时尚,公共营养师成为国家新职业,为从业者提高了职业身份和社会认知度。目前,家庭营养顾问年费8千元左右,企业营养顾问年费5万元左右,营养顾问是一个高职自由职业群体,一个中等水平的公共营养师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热门职业五:心理咨询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生活的质量了,不仅注重吃、穿、玩、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幸福等,还注重心理健康。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劳动的频率尤其是脑力劳动的频率也相应加快,心理负荷加重后心理疾病也就相应增加。没有心理疾病的人也渴望在强大的物质异化下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这在我国已形成共识。从事有关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热线电台、热线广播报刊也越来越多,这也是国人注重生活质量的一个折射。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心理专家的。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科学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热门职业六:理财规划师

理财规划师进入中国才10年时间,却已成为职场的一大热门。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目前银行专业理财人员严重缺失,相关第三方投资理财公司更缺人,市场的迫切需求和巨大的人才缺口使专业理财规划师成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职业之一。目前中国理财规划师职业有20万人的缺口。据国家理财规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表示,国内理财规划师的年薪“应该在10万到100万元人民币之间”。

在20国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渐渐丧失投资热情之时,“开源节流”再次唤醒了众人对理财意识的回归。

热门职业七:职业规划师

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在求职应聘、职业选择以及职场发展面前越来越感到无所适从,职业咨询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目前从事职业规划和咨询的专业人士数量非常有限,其中已取得中国职业规划师资格认证的不足千人。对于庞大的就业人群来说,现有的职业规划师人数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职业规划师的身价近年不断攀升,业务能力强的年薪可达20万元左右。

热门职业八:3G网络工程师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至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3G到来之后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示。

热门职业九:奢侈品市场管理人才

2010年10月国际著名品牌LV进驻广西南宁拉开了奢侈品在中国的新的序幕。

据《中国2010年奢侈品市场调查》显示,奢侈品供应商去年从中国人口袋里掏走了684亿元人民币。在金融危机使欧美日奢华品牌需求普遍萎缩的时候,中国奢侈品市场却“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已经迅速成为了一个奢侈品消费基地,并通过引导奢侈品的需求影响其生产,由此也带动了奢侈品相关行业的大力发展。

苏一轩指出:到,中国奢侈品市场将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然而,国内市场的发展还相当不成熟,对奢侈品管理市场人才需求量相当大。奢侈品是一个集设计、生产、宣传、销售、服务的综合性行业,中国需要了解奢侈品市场理论和经典模型,以及通晓企业运作的人才。

热门职业十:文化创意人才

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了全新的文化创意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会展、大型项目的文化创意人才。加之诸如《阿凡达》等国际影片运用了大量3D元素:三维建模、数字高清、高速摄影、虚拟摄影、图像渲染及合成等创意技术。超凡的3D视觉效果将极大带动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提高。

文化创意是当前重要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个行业极其需要高素质、有创意的人才。同时,这个行业的高附加值、高利润也必须依赖高质量人才的引入。

没有永远的“冷门”,也没有永远的“热门”。广西职业培训网专家提醒大家:所谓的“冷”与“热”也都是相对而言,选对合适自己的职业,才是个人发展的硬道理。如果某个专业长期后继乏人,那就极有可能成为将来的热门;如果某些专业大家都来挤,反而会成为以后的冷门。其实,这本身就体现了人才市场的变化规律,如果要选热门专业也要把眼光放长远,不是选热门专业,而要选热门职业。

更多

2.目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篇二

一、在东亚,朝鲜半岛局势十分紧张,韩国就所谓的“天安号”事件,与美国一起举行了一起针对性明显的军事演习。而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地区安全的战略缓冲,因而半岛局势的紧张不仅会破坏朝鲜半岛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也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再者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如前段时间日本就在我国钓鱼岛附近逮捕了一名我国的船长并迟迟不肯放人,导致中日关系持续紧张。日本的“鹰派”外交部长前原诚司又公然捏造中日外长早已就“东海问题”会谈达成一致,并公然指责中国“中国稀土出口停滞”问题。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甚至表示钓鱼岛属于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美日安保条约》第5条的适用对象。总结近期的东亚形势,中国在东亚地区遭受美、日、韩三方面的压力,形势不容乐观。

二、在南亚半岛,印度一直把中国视作对手而非朋友。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并拥有核武器,而其二十一世纪的战略目标恰恰就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而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而印度与巴基斯坦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上的竞赛愈演愈烈,也威胁了我国的西部形势。

三、在东南亚地区,东盟多国与我国发生领土、领海争端。而我国在南沙群岛的实际占领区并不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近年来非法在我国领海采集油气的做法也是严重损害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和经济利益。近期越南又在东盟峰会上向外界表示越南计划重新向外国军舰开放金兰湾。而无论是那个国家使用这个港口都必将对南海局势产生影响。

四、在西部地区,泰国政局不稳,多次出现红黄对峙,而缅甸发生**大量难民逃亡中缅边境,种种事件也影响了我国局势的稳定。

五、北亚的俄罗斯,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和影响我国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近年来中俄关系友好,但俄罗斯在复兴之后是否会如以前一般咄咄逼人,还是未知之数。

六,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国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谐在对手。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及中美战略结构性矛盾的深化,表明美国从战略上防范中国及对华施压的政策不会改变,在亚洲东面,美国依靠美日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西亚,美国借反恐名义向西亚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加与蒙古的全面关系。

面对以上国际周边安全形势,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

(1)国内实行民主,保障人权,改善民生,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 ;

(2)与美国改善关系,与日本谈判解决争端,与俄罗斯、欧盟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与印、越、朝、韩等国家改善关系,以谈判和对话的方式解决领土、核化等争端;(3)加强区域合作,谈判解决争端,坚持和平共处;

(4)在合理的范围内加强国防建设,提升军事实力,保持对敌对势力足够威慑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足够实力。

(5)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建设,提高防范能力,确保国家安全。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时时警惕、处处防范。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也是一种财富,它可以鞭策我们努力奋斗,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我国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国家的实力靠的是中央正确领导,更要靠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努力为中国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3.分析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 篇三

【摘要】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本文主要在阐述了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应该如何在新的金融形势下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竞争力,健全金融防范的机制,建立和完备成熟的金融市场。

【关键词】:金融市场;国际化;防范;机制;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金融市场也逐步走向国际化,与各国的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财政收入大幅提高。普遍来说,虽然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深度和广度不够。真正成熟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好企业可以随时通过丰富的融资产品与渠道进行融资;长期投资者能够得到合适稳定的回报;市场价格基本合理;市场参与者遵守规则。但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远远没有达到这些标准。决定人民币国际化关键的人民币“投资池”尚未形成;国内一级和二级市场、场内和场外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同业拆借利率尚未成为引导整个利率体系的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等。总之,我国尚未形成一个高度开放、规模巨大、品种繁多、赢利性和安全性达到规范的适应货币国际化要求的金融市场。

第二,利率和汇率缺少市场化。利率是资金的使用价格和时间价格,汇率则是货币的交换价格,两者应分别由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求来决定,否则就会被压制或是被扭曲,从而导致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压制和经济行为的扭曲。如果利率不能反映真实的货币借贷市场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引导其他金融商品的价格;如果汇率不能真实反映本币和外币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参与国际经贸往来,该国货币就难成为国际货币,并承担起国际货币的职能。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阶段,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进程受到诸如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央行宏观调控能力、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防范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第三,金融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央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基石。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的主体仍为四大国有银行,虽然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但在整体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上仍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长期以来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和行为模式仍旧阻碍着国有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第四,金融风险防范的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也有部门金融监管职能。但是,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通常只注重国内的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而对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还需加强。特别是随着货币国际化的加快,本币的流出也将日益增多,而境外本币的增加会使得市场投机因素增多,容易造成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期削弱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用,甚是造成宏观经济政策的失效和失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是很好的例子。虽然它们对我国造成的直接冲击不大,但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我国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第五,金融市场尚不完备。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是很不完备的,除了传统的银行信用间接融资外,仅仅局限于同业拆借业务和票据承兑业务,发展很慢。主要表现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投资欲望和价值观念;银行没有企业化,信贷资金尚有供给制,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尚不发达,信用工具缺乏.现有证券的不流通;价格体系的不合理,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准确及时的投资信息,资金得不到合理流动;金融立法、章程残缺不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等。

面对一系列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需要的是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从一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我们的金融体系更有效果,我们需要我们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证券、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各种金融投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资金配置的效率更加提高,使我们的金融机构更有效,在世界的竞争当中,在和那些市场的老手们更多的竞争当中来提升我们自己、提升我们在全世界配置资源的能力,把我们的银行、我们的金融机构也提升到在世界范围配置资源的水平。

首先面对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入世带来的各种挑战,银行就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中零售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一项高增长、高回报、高盈利的业务。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是存差行,经营是以规模扩张为手段,以存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具有中国银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典型特征。这种集中、单一的业务发虔和盈利模式适应了相对稳定的、封闭的和低层次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传统业务遇到了强烈的竞争,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该把发展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模式转变的重点之一抓好、抓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以发展创新为主题,调整经营策略,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把工作重心向商业化经营转变,把收入结构向多元化创收转变,把资源配置向支柱型业务转变,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和存款结构,加大零售业务的营销力度,加快市场份额的争取和经营效率的提升,对传统资产负债业务,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资产业务、低成本发展负债业务、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的目标。抓住信贷政策导向,积极稳妥发展个人消费额度贷款,切实提高个人信贷服务效率,推进个人资产业务快速发展。

同时利率与汇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是一个经济体对内和对外所有金融业态和产品的价格基准。只有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基准,才能有效配置各类资源,金融改革才能彻底并持续、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在一个开放的金融体系中,只在部分地区开展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试点容易带来资金冲击,引发金融不稳定,不宜小范围试点推行。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金融改革更应加强整体规划、全国共轨,推动金融改革与利率汇率市场化协调并进。

然后我们需要健全金融风险防范的机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加强金融监管 ,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扩大银行中间业务 ,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安全运行 ,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要建立完备的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体系。第二,要加强风险监管,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根据定性和定量指标确定风险水平或级别,根据风险水平或级别及时进行预警;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判断和救助体系;建立对支付危机的处置体系 第三,要加强有效金融监管的制度性建设,健全金融企业内控机制,健全金融监管法规,严格监管制度,建立对违规者的追究机制,依法规范金融行为。只有建立起有效、健全的内控制度,才能防范、控制、化解金融风险及危机,最终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四,要加强有效金融监管的制度性建设,健全金融企业内控机制,健全金融监管法规,严格监管制度,建立对违规者的追究机制,依法规范金融行为。只有建立起有效、健全的内控制度,才能防范、控制、化解金融风险及危机,最终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第五,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会计准则,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要在完善证券、保险、银行三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三个监管部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宏观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政策与信贷政策的相互协调配合。通过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最后完备金融市场需要政府或监管部门应该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或法规规范金融市场;其次,在社会上应该有效借助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有效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使人们摆脱传统观念,意识到投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的状况分

析.http://blog.163.com/h_p123/blog/static/***452945393/.2012-06-06

[2] 建立有效监管制度防范金融风

险.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0623/03485010333.shtml.2012-06-06

[3] 金融改革不宜回避利率汇率市场

4.中国目前人力资源的管理 篇四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正在向经济强国的方向进军,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世人瞩目,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发展中还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在不少地方还没有进入规律性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发达国家已有六七十年,我们以前一直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真正当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才起步几年。因此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和方式上避免不了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使用方面

在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用工体制下,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和理想来选择合适的工作单位。在不少单位里可以发现,有的人如果不改行,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但是现在在做普通的管理工作;有的人如果不放弃原来所学的专业,很可能已经成为化工专家了,但是现在在机关里只当一名处长。这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国家白白在这个专业里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投资和努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又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些弊端。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50年代的大学生现在留在专业领域里的人相对比较多,但是他们中有许多人都到了退休的年龄;60年代的大学生在专业领域里的数量也不少,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知识已经老化;而70年代后期和8O年代中前期的大学生里有相当一部分现在已不干本行了,有的被提升为领导,有的则到了另外专业领域,有的去经商了……

1、2开发方面

我国有1亿多人是文盲或半文盲;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刚刚是小学毕业;尽管我国有近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但是他们只占人口总数的2.3%,与发达国家的10%-20%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缺乏创新意识和思维;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对人力资源的资本投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都使得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迫在眉睫。

1、3调节方面

由于缺少市场调节的功能,加之许多单位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因此人们在求职过程中热衷于寻找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和福利待遇较好的单位。尽管政府下大力气采取了不少措施以控制人才的不平衡分布,但是收效甚微,现在仍有很多急需人才的单位、地区得不到所需的人才,这些都严重地束缚了社会和经济的平衡发展。另外,传统的就业方式和管理方法也使得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合理流动难以实现。

1、4管理方面

管理思维僵化。有不少单位还存在着“我是管你的,你就必须听我的”的传统思维方法。创新思想缺乏,创造意识不强。不少管理者还是习惯于“文件上怎样说,我就怎样做,这样就不会犯错误”。有些单位管理方法单调,尤其是对人的管理生硬,不讲情理,不会科学管理。如年底考核时,不管是高级管理者或中层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统统用一个标准,不分层次的“德、能、勤、绩”来进行考核。许多单位对于人才和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处于比较原始的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中,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如有的单位不能解决职工生活方面的问题,导致职工破坏单位设施、伤害单位领导等事件;管理者的本身素质不高,给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的比较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起源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许多理论和实践以国的特殊背景为研究和发展基础的。因此它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很大的借鉴之处。

2、1职能分工专业化方面。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实现高度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由于受到亚当?斯密影响,美国企业的职业分工相当细腻。中国有一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可在美国这一说法得改一改——“掌握一门知识,精通一门专业,走遍天下都不怕”。美国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契约、理性,重视制度性安排,组织结构上具有明确的指令链和等级层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讲求用规范加以控制,对常规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明文规定。大多数企业都有对其工作岗位所设的“工作岗位要求矩阵”,详细描述每个岗位对素质,包括知识、技艺、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具体要求。显而,中国的企业是没有做到的,那么,美国企业分工细到什么地步?美国一本书上写了2.2万个职务的名称,由此可见分工之细。

2、2人员配置市场化方面。在美国,政府和企业需要的各种人才都可以从市场上获取,通过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个人和岗位的最优化匹配;但缺点是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差,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日本职工有70%在一个企业工作时间超过10年,而美国仅为37%。而在我国在人员的配置市场化方面,大多数国有企业领导人仍由行政机关委任。

2、3激励手段多样化方面。在美国,工资制定的基础是职务分工,不同级别的工作,不同专业的工种,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经历的经理,有着不同的职业要求和不同的工资水准,表现出强烈的刚性。但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多的是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价值。因此美国企业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工作的内涵及个人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奖励手段名目繁多,比较突出的是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制度尤其让我们惊诧不已。而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对职工提供的福利不是作为激励职工的手段,而是企业对职工的义务,这是与市场经济相悖的,不但影响了部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也易造成职工在福利上的无节制支出。例如,医疗费,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2、4员工培训经常化方面。在美国,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专业方面的培训不遗余力。其主要方式有:公司内部短期培训、企业送出去培训、在职学习,公司还经常性地委派有潜力的经理攻读高级经理商学班等等。公司每年在这方面的花费相当多。而我国企业在人员培训方面,仍不够重视,既没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和时间,也没有严格的培训制度和目标,使培训仅限于一种短期行为。

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抓住的几个要点3、1理念层面——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即让人去适应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的,它总是力图根据人的特点和特长设计人工作,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的能量得到最大的发挥。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我国不断渗透,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观念流于形式,对人力资源这种特殊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淡漠,轻视或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未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与保障体系。以权力为中心,以行政调配任命和员工无条件服从为前提,从而导致员工与组织的目标只停留在表面统一的层面上,难以达到深层次的高度统一。

另外,还要有大人才观,改变“守着自家小院过日子”的心态。大力倡导人才的跨地区利用,推行人才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人才租赁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沟通,做到上下沟通,重视情感的交流,形成和谐和团结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意识。

3、2制度层面: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再造

人力资源除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要在制度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要求。我国目前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因此,建立合理的、有法可依的人才管理制度成为当务之急。3、3 文化层面:培育并强化组织文化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并在根本上成为人力资源的竞争。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最重要的方面是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凝聚力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对个人的向心力;二是企业内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粘结力。显然,企业凝聚力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更与精神条件、文化条件有关。以薪酬为主的物质条件,是企业凝聚力的基础,没有这些就无法满足员工的生存、安全等物质需要。组织目标、组织精神、组织哲学这些精神文化条件,是组织凝聚力的根本,缺了它无法满足员工的社交、自尊、自我实现、超越自我等精神需要。换言之。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归根到底不是取决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内在的共同价值观。而培育共同价值观正是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进行组织文化建设,以下几点是一个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的:(1)重视组织人的培养,就是创立以组织人为主角的组织文化。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人,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在创立组织文化时,重视人的因素已经成为成功的组织文化获益者的共识。一位美国的“钢铁大王”不无自豪地说:“即使我失去工厂,失去金钱,哪怕失去一切,但只要保留我的人,几年后,我仍是钢铁大王”。(2)确定组织价值观。组织价值观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组织人格化的产物,主要是指组织精神和部分意义上组织哲学。组织的价值观决定了组织的基本特征。它被人们称为本位文化。(3)重视组织民主建设。组织文化是建立在民主的价值观与信念上的。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言堂”的土壤里培育不了真正的健康的组织文化。(4)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组织内部凝聚力包括:团队、团结、沟通、信任和尊重。重视培养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一定的自由,在更大的范围内去熟悉组织,从而产生感情和主人翁意识。(5)塑造组织的形象,在组织范围内形成同心同德、拼搏兴企、追求卓越的局面。

1.一方面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又人满为患。人才稀缺表现在国有企业的行政效率上,技术拔尖人才的数量及行业领袖的分布上。在很多行业,例如制造和高科技行业,顶尖的人才都被很多外企和民企持有,国企的人力资源现状确实令人堪忧。同时,冗员又是国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人满为患表现在很多国有企业人员编制过于繁冗,只见编制,不见绩效,“一个人的活几个人干”是典型的国企特征。同时,人员的进出机制不完善,基本上出现了只进不出的恶性循环。

2.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是目前中小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比例失调,管理人员富余、一线操作人员紧缺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在人员配置上,普通型、技能单一型的人员富余,而从事经营管理、科研开发、技能操作的拔尖人才和一专多能人才不足;在配制方式上,不能按需引进,难以按需流动,导致资源适用性差,个人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近年来国企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整体上职工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老化的趋势,企业净人力资源相对减少。

3.人才选拔机制不够完善,能进能出的通道尚未完全建立或并不畅通。国企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于通道的建设不完善上,能进不能出及没有引入竞争是关键所在。很多国企甚至相对封闭,完全与外界隔离,只通过“系统内部”就能完全补充和消化,所以也就谈不上人才的有效选拔和开发。

4.重视高级人才开发管理,轻视基层员工培训。企业认为一线员工与管理者相比不那

么重要,同时盲目强调向管理要效益,于是忽视对员工培训,导致员工素质降低,造成大量潜在人才有待开发。人才闲置、浪费现象惊人。给企业生产和管理带来诸多负面效益。

5.激励机制的不灵活或失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激励不足是目前国企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国企在工资、薪金等倾向性物质激励方面较外企或民营企业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骨干人员的收入相差更加明显。国企不仅正激励不足,而且负激励也严重不足。国企经营者只负赢不负亏,没有建立起真正对国有资产负责任的机制。

6.企业文化建设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对员工的凝聚力微弱。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还停留在传统的口号式宣传,企业文化氛围僵化、保守、形式主义,根本没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

(二)解决思路

解决国有企业体制不灵活、理念不先进、激励不足的问题,首先应该从转变观念开始。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首先应该认识到这些严重的问题;其次是机制的调整,包括人员进出机制、有效地人才培养机制、有效地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然后是有效地准备工作。企业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找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指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行动计划,为企业变革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是执行。只有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执行才可能带来成效。

(三)方法

针对以上突出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我们可以想到如下解决办法:

1.引导管理者转变观念,提高管理者素质。有针对性的分行业、分领域进行专门的研讨,使国企的领导者们多学习先进的思想,再利用高校、咨询公司等专门的高水平培训机构,树立企业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国企改革的第一步是培养有变革精神的领导,推动革新。

2.严明制度,严格执行。要解决国企的效率问题应该先从制度的完善开始,先严明法令。有法可依,才能依法行事。可以通过员工参与的方式提出意见,完善企业制度。同时执行是个大问题,要有专门的部门来监督执行,如果没有专人负责,可从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做起,在机构设置上做文章,争取制度能支持绩效实现。

3.完善人员运动机制,发挥人的积极性。有效激励是保证国企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有效激励的对象是人,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人员的运动问题,企业要下定决心打破传统,开放用人的竞争机制,让人员能上能下,引导员工用实力说话,同时保留住核心员工。让成功的案例支持人们变革的信念。

4.完善激励政策。企业最终的动力来源于利益的分配方式。要想搞活企业,激励人员,就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作保障。通过向成功的企业和标杆企业学习,借鉴成熟的模式,利用先进的激励方式保证企业变革的成功和绩效的持续改进。

5.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要让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是停留在喊口号上,要深入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文化纲领,制定有效的宣传方式,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让企业文化发挥动力驱动作用,保证人力资源水平上层次。

[1]王淑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06,(10).

[2]于加洋.浅析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商场现代化,2007,(5).

[3]张金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4).

[4]唐琼.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6,(1).

[5]公昆.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9).

[26] 程德俊,陶向南 知识的分布与组织结构的变革[J] 南开管理评论,2001,3[27] 程德俊,赵曙明 企业信息结构、人力资本专用性与人力资源战略的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4,1

[28] 杰夫里·普费弗 求势于人——释放员工能量,实现竞争优势[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9] 纳尔森,温特 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综述论文 篇五

一、引言

人们最初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 芰Γ??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

6.目前中国面临的六大社会问题 篇六

[ 一] 腐败。中国官员腐败的人数之多举世无双,早在十年前在老百姓中就有这样的推断,中国的处级以上官员全部枪毙会有几个冤枉的,但如果隔一个枪毙一个就有一大批漏网的。这虽然可能是调侃的一句,但足以说明中国的贪官太多。数目之大触目惊心,据权威人士估算中国每年有上万亿被贪,还有上万亿被吃喝嫖赌。据南方某报透露,一个地级的付市长在澳门赌博一次就输掉4000万。国企营业额的百分之二被贪占挥霍。范围之广令人发指,腐败不仅存在于党,政,工,青,妇,团,人大,政协,公,检,法,国企,而且早已严重的渗透到部队,学校。[ 二]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实现充分就业的压力极大。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7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而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为9.4%。还有学者认为,“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状况,并没有包括现在农村的1.5亿富余劳动力。如果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20%。”

有两个现象值得引起人们特别关注。一是农民工失业首当其冲。几个月当中,仅广东省就有几百万农民工失业返乡。而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当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越来越高,2007年接近39%。农民工的大量失业,必然会对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总体情况产生明显的影响。

另一个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近500万人,到10月底尚有140多万大学毕业生未能找到工作。估计2008年和2009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均在150万人左右。

同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初很不相同的是,如今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学期间往往投入了大量的经济成本,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家长往往是倾其大部分收入供子女上大学,所以,这些人一旦失业,那么就很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三] 低收入群体生活状态急剧恶化。低收入者经不起经济萧条的打击。他们的收入水准本来就只是刚好温饱。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一旦恶化,就意味着低收入者基本购买力的降低,可能连温饱的日子都要受影响。

重要的是,同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对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存缺少一个兜底性的社会保护制度。在为时不短的一个时期当中,中国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大量的低收入者缺少起码的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享受不到足额的、政策所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中国最大社会群体的农民从总体上来说甚至没有完整的社会保障。对大批的低收入者来说,由于缺少生存底线的保障,其基本生存恶化状况到什么地步,向下变化的空间有多大,没有限度,难以预期。[ 四]中等收入者发展受阻。正常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应当呈现出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状态,即: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这样两极的人数比例较小,而中等收入群体人数的比例最大。基于这样一种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才能实现安全与和谐的局面。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中等收入者的比例为15%~23%,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就会达到40%左右。

但是,这一轮经济波动会使中等收入者的发展受到明显阻碍。一方面,中等收入者的人数会减少。比如,经济效益降低和产品订单减少,使许多企业开始裁员,大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失去岗位。另一方面,现有许多中等收入者的财富开始缩水。

中等收入者家庭财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而经济波动必然会造成房市和股市走低,甚至造成银行利率降低。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中等收入者的家庭财富包括房屋资产和金融资产无疑会明显甚至是大幅度地缩水。显然,在经济波动时期,中国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发展将会出现一个停滞甚至是倒退的局面。[ 五]劳资纠纷和冲突加重。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劳资关系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必然会越来越大,劳资关系是否公正与合理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能否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一个初期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劳资双方在解决相互间矛盾时,“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就必然地会造成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被损害、劳动条件恶化等情形,进而必然会引发纠纷和冲突。

近年来,由不良劳资关系所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如农民工工资被严重拖欠、低工资、劳动超时、工伤事故、社会保险以及同工不同酬等等相继出现并有加重的趋势。从1997年到2006年,全国劳动争议受理的案件迅速增多,每年增幅在20%以上,短短10年当中,就从1997年的71524件增加到2006年的317162件,数量增加了3倍以上。在劳动争议受理的案件当中,绝大多数是由劳动者基础性基本权利如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劳动合同和工伤等问题所引发的劳动争议。劳资纠纷和冲突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比如,只是在2008年11月的一个月当中,广东东莞出现规模较大的劳资激烈冲突的事件,重庆市主城区、湖北省荆州市、海南省三亚市、甘肃省兰州市、云南省大理市和广东省汕头市相继出现由劳资纠纷所引发的出租司机系列罢运事件。[ 六] 群体性事件可能增多。中国近年来社会矛盾加重的标志之一是群体性事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出现此种现象,在于中国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改革初期的凡是介入改革过程的人或群体一般来说均为获益者的增益型改革,逐渐过渡到利益结构调整型的改革。利益调整型改革是指对社会整体利益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改革,介入者在利益方面得失不一。

同时,由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社会不公现象比较突出,各个利益群体之间出现了某种零和博弈而不是互惠互利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官民之间、劳资之间、穷富之间种种纠纷和冲突不可避免地形成。这种纠纷和冲突达到一定地步,便形成了群体性事件现象。

从2008年9月至11月短短的几个月当中,中国群体性事件迅速增多,几乎是集中出现。如广东东莞劳资纠纷事件、多个地方的出租司机罢运事件、川渝9~10月教师罢课事件、湖南吉首93非法集资事件、重庆巫溪919车祸事件、河北廊坊1019铁路征地事件、江西铜鼓县1024山林纠纷事件、深圳宝安区117对讲机砸人事件、甘肃1117陇南事件、湖北武汉1118下岗职工上访事件、重庆开县1121村民煤矿冲突事件等一系列群体性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成员来源比较广泛,往往是来自社会的各个主要群体,如工人、农民、教师和复转军人,等等。

7.近十年来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综述 篇七

近十年来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综述(2003—2013)

摘要:近十年中国口述史学研究发展迅速,已经从一新兴学科崛起为一门成熟的学科。近十年口述史学研究方向日趋多元化,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传统史学范围。在史学整体化和大众化发展趋势的浪潮中,口述史研究成果呈现也日渐丰富。本文试就十年中国口述史学研究方向,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成果做系统总结论述。关键词: 口述史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学科特点 发展现状

1948 年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口述历史研究室 ,标志着口述史的诞生。今天 ,口述历史研究室已经遍布世界各国 ,口述史学蓬勃发展。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口述史料在历史历史纪实著作中大量使用,有关口述史的学术理论及实践指导书籍大量问世,口述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国内兴起,有力冲击了传统史学研究。特别是到21世纪,口述史研究日趋规范化和专业化,研究视角不再单一浅显,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向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口述史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式日趋多元化。口述史学作为一门学科走向成熟。本文就2003-2013年十年间中国口述史学研究成果按其不同类别做一大致分类,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现代口述史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特点;口述史的生成原因与形式;口述史资源的档案化;口述史资源的展示与呈现;口述史的现实应用与价值;大陆口述史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现代口述史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特点

口述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何谓口述历史?从内容上来说,口述历史主要是指非亲历者或知情者写作的历史回忆录,但又有别于回忆录,它是由历史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在采访当事人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稽核的史实记录,能够揭示一些文献资料所缺少的而又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史实。从而不仅可以让人们多了解一些历史真相。而且可以使历史研究的成果更加接近历史事实,更具有科学性,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口述历史研究是研究者基于当事人的采访,并结合文献史料,对当事人的生平或某一相关事件进行研究,也可以说是田野史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必须走出书斋去做大量的采访和调查,在采访和调查中还可以获得散落在民间的史料,获得研究的新线索。从而扩大史料搜集的范围和研究的视野。从形式上来说,口述历史是文献历史之外的另一种历史表述,也具有两者互补、互动的意义。此外,在文字表达上,口述历史一般比较口语化,比较生动活泼,比较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从而使历史学更加多样化,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社会,进一步繁荣和丰富历史学。

口述历史作为历史学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它的学科涵义上来说,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学二级学科的特点。

第一,它的研究对象的相对独立性。口述历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研究对象,从总体上来说,当然与作为一级学科的历史学是一样的。但是它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对象,也就是以某一当事人口述的亲历历史或生平经历为研究对象,而有别于一般史学以文献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对于一般史学,口述史学是另一种史学。口述历史的这一

温大历本光头佬

独立性,类同于目前已设立的历史学中的各种二级学科,即各种二级学科之间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各二级学科都不能包含它,即使是与之关系较近的史料学也不能包含它,因为史料学所讲的主要是文献史料,而口述历史所讲的是口述史料,且不仅仅是史料,还包含如何利用口述史料进行史学研究的问题。

它的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口述历史研究不仅需要有一般历史研究的知识和方法,而且需要独有的知识和方法。如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协调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恰当把握被采访对象的心情,激发被采访对象的记忆,帮助被采访对象如实说出所经历和所知晓的史实;还需要运用各种现代媒体进行史料采编;对采访到的资料需要有不同于文献史料的整理和保存。这些都是一般历史学和史料学不能所及的。

它的内容范围的广泛性。口述历史建立在各类当事人和知情人讲述各种史实的基础之上,因此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构成是相当广泛的。在纵向构成方面,口述历史可以涉及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横向构成方面,口述历史的研究对象不仅将继续面向上层和精英社会,而且正在向下层民间社会扩展,它所覆盖的领域包涵着政治史、人物史、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等各个专门史和各种方志。口述历史的这种内容范围构成,既跨越了所有的专门史,也不能为现有的任何一个历史学二级学科所包涵。第二,第三,二、口述史生成原因与形式

口述历史的起源于生成有其自身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口述传统。口述史学有它悠久的传统。了解这种传统及其延伸 ,将使我们对于现代西方口述史学 ,对于它的发展进程中的困难 ,以及它的未来前景 ,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史学发展的历史 ,可以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与史诗谈起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写道:史学史从神开始 ,人们最早认为神创造了世界和历史 ,而跟神交通的人 ,即那些宗教家 ,是最早的历史学家。

其实 ,口述史学史也是这样。在邈远的洪荒年代 ,在文字发明之前 ,神、巫与诗人可说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那时 ,一个氏族的诗人 ,就是这个氏族的历史档案库。诗人们可以将神或巫作为抒发情感的媒介 ,祭神巫祝 ,行咏歌手 ,正是通过世代的口耳相传 ,在神话传说或英雄史诗中 ,为后世保存了原始先民最初活动的记录。于是 ,就有了十口相传为“古”的说法。这在世界各个民族与地区 ,都大体如此。

我们以中国为例。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多为英雄人物 ,它大抵反映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界进行斗争的故事 ,也有一些是反映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其中前者流传至今甚多 ,如治水的故事。当然 ,神话传说中最著名的治水英雄 ,当数夏后氏的禹了。关于氏族、部落间战争的传说 ,尤以黄帝蚩尤之战最为著名。

这些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不管在具体事件上的真实性如何 ,但总的看来 ,却是原始社会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从中也可依稀看出一些原始的历史观

温大历本光头佬

念。对英雄人物的颂扬是原始先民传述历史的一种最古老的形式 ,也是一种最古老的口述历史。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化渐启 ,文字既出 ,各种文献资料也纷纷出现 ,这就开始了用文字记载历史。然而 ,此后的古代历史学家 ,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 ,在历史著述中 ,口述历史仍是记述历史的重要方法 ,时愈古而愈显其重要性。我们这里以古希腊杰出史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 ,公元前 460-前 396)撰写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例。为了写作这部著作 ,修昔底德也继承了希罗多德的传统 ,大量采用口碑史料。他奔赴各地 ,进行实地考察 ,尤其重视当事者的口述 ,并从事件的目击者那里取得可靠的材料。

只要历史学在发展 ,口述史学悠久的传统就不会被湮灭或阻塞 ,历史学家总是不断地“发现”它 ,运用它 ,直至现代口述史学运动的崛起 ,以及口述史学的现代复兴。

所以,综上所述,口述传统在口述史的起源、建构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人类一以贯之的口述传统,才会有现代口述史的复兴,才会出现现代口述史学科。

三、口述史资源的档案化

1、口述档案的概念:“口述档案”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的,根据《档案术语词典》,口述档案是指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的逐字记录形式。用档案定义的标准,也可以通俗地将其理解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科技文化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有事件当事人或事件亲闻者口述的,以标准方法采集的各种文字、声像形式的历史记录。

2、口述档案的构建、编纂:

(1)树立口述档案意识。口述档案工作在国外的开展已相当普遍, 就连肯尼亚、津巴布韦、斯里兰卡等这些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更需用口述史料作为撰写历史的补充、印证, 使之与文字档案相辅相 成, 相得益彰。(2)、制定口述工作计划。计划性是口述档案工作有别于其它类别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各级档案馆必须在充分了解馆藏和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出可行的专题计划。这一计划应该是有重点、有目的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3)开展口述访谈工作。开展口述谈访工作首先要做好周密的准备, 即对每一位受访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研究, 拟出访谈大纲, 确定访谈内容和法律协议书, 准备好各种录音和录影器材。以便在访谈时抓住重点并有序地开展工作,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访谈中的盲目性。

3、口述档案的价值:(1)弥补历史。就历史档案的广度而言, 我国文字档案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人类的活动无比丰富, 本当相应地形成十分丰润、厚实 的历史记忆, 但令人痛心的是战争、灾害、人为的破坏给历史档案带来的散失触目惊心,形成了令人遗憾的空白点, 因此, 文字档案的大量散失急需口述档案予以补充。(2)印证历史。史学研究的客观性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际史学界的“ 老大难”问题, 但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 修史工作连同历史学家本

温大历本光头佬

身都要受到统治者的制约, 因此, 以往的历史研究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口述档案的建立为之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契机。从广义上说, 口述档案工作的目的是印证和重视历史, 而非让史学者去解释历史。构筑历史的真实足迹仅仅依靠现有的馆藏档案和一些实物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有充分的口述史料作为补充, 两者必须相互印证, 才能够真正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3)鉴别历史。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刘小萌认为: 鉴别历史文献, 一种是把它与历史事实相对照, 从逻辑推理上, 相关资料研究上去判断它的价值;一种就是通过当事人的口述来鉴别。有很多历史事件的文献, 经过和许多当事人的口述一对照, 马上就发现问题。

四、口述史资源的呈现形式

1、口述史资源与图书馆:

(1)口述史在现代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作用:

1)口述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 口述历史完整地再现社会发展轨迹 , 弥补了正史的不足。口述历史是面向人民大众的历史 , 更注重的是对普通人历史的记载 , 更重视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经历。立体地再现了社会的整体发展状况 , 而不再仅仅囿于官方的、经过增删过的书面史料 , 对于社会、历史工作者来说是充分挖掘埋藏在社会下层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的重要途径。

2)口述史料是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资料是社会在物质、文化和社会运动等方面包括自然界本身所遗留的记载和遗迹 , 按其所依托的载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 一是文字史料;二是文物史料;三是口述史料 , 主要指经过口传或为后人记录成为史料的民间传说、社会歌谣、历史人物讲话、录音录像以及访问调查的原始资料。

(2)图书馆口述史工作的伦理问题: 1): 口述历史伦理的概述:口述历史伦理 ,主要是指口述历史活动或行为过程所涉及的道德关系和口述历史工作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不仅包括口述历史活动主体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同时还包括口述历史活动的道德观念、工作模式的道德准则、口述资料整理和利用的社会道德评价等等。

2):口述历史伦理资源建设中的伦理冲突表现:口述历史由于涉及口述者对其他人或事件的见解 ,不可避免会涉及他人隐私与是非的争议。其实 ,在做口述历史的过程中 ,最常见的问题是一些受访者的遗忘和虚拟事件的细节 ,加之受访者自身立场的限制 ,视野的局限以及个人难免的感情色彩 ,其叙述不可避免的会与历史本身有出入 ,有些遗忘属年深日久 ,记忆出现偏差 ,是无意识的 ,也有些却是选择性的失忆。至于虚拟 ,有些是出于某种动机的故意编造 ,也有些是为显示自己见闻广博的炫耀。受访者口述的内容有时必然掺杂当事人自己片面、单方面的认知 ,甚至有些仅仅是为讨好采访者 ,惟恐他会空手而归 ,编造事件事实。凡做访谈者无不备感恼火的 ,是在受访人见到自己的陈述变成文字以后 ,往往会对其中很多内

温大历本光头佬

容拒绝承认 ,甚至亲自捉笔一改再改 ,而他们所不肯认可的 ,往往正是口述中最精彩最鲜活的部分。将涉及隐私或政治上的顾虑排除不论 ,这也多是受访者长期生活于官方语言的笼罩之下并自觉向其靠拢的表现 ,结果却是采访者的一切努力前功尽弃。而与此矛盾的却是 ,对于图书馆来说 ,口述的声音最终要变成馆藏 ,否则这种口述便不能实现它在学术上和社会上的价值。受访者的虚拟虽然是个人行为 ,他在叙述时可能未考虑到其叙述的内容是否有诽谤他人、揭露他人隐私、泄露国家秘密的可能性 ,而图书馆的口述历史工作人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很好把关 ,很可能会导致口述资料存在毁谤侵犯他人隐私等伦理问题 ,甚至会涉及法律责任。

(3):图书馆口述史的著作权归属:

由于口述历史以口述为基础 ,由口述者完成 ,但实际上口述一般由访谈者和访谈对象共同完成 ,二者既相互联系 ,又可以相互独立存在 ,因而此处还涉及到口述资料著作权的最终归属问题。

2、口述史资源与博物馆:

(1): 促进诊释方式和诊释主体多元化:传统展览的诊释主体往往仅限于设计人员,而作为展览的策划和制作者他们并不重视与现场观众的深层互动。其难以突破的局限是,观众所看到的仅仅是静态的展品和文字,所观所想者也只是展品的外部特征及其表层意义,而蕴于其中的一些更为重要的

信息则渺不可得。而从现代意义而言,博物馆展览是一项艺术诊释活动。为了更好地诊释展览理念、展品内涵、外延以及存有争议的问题,西方许多历史博物馆将口述历史录音和抄本摘要整合到展览中。如,美国史密森学会中的绝大多数博物馆都成功收藏了为数不菲的口述历史访谈,并以录音和录影的方式将其展示给参观者,从而使口述历史成为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解读关乎展品的社会历史情境:作为固化了的历史遗存,展品似乎只能见证“是什么”,而不能诊释“为什么”再者,就展览规律而言,历史背景的过 多铺叙,极易流为教科书式的刻板叙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博物馆展览必然要放弃因果联系的探 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口述历史的博物馆

化,或可为此另辟蹊径。一些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史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他们认为,剖析口述历史的产生背景及其创作者、传播者的心路历程,不仅能够层级透析蕴含其中的历史真实,而且还能揭示更为深刻 的世事变迁根源。同样,口述历史的博物馆化,也可起到解读展品赖以存在的社会情境和社会根源的作用。

3、口述史资源与大众传媒:

现在许多优秀的口述历史影像作品,都充分挖掘、利用了口述历史和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的共同特征,受到好评。电视新闻节目,特别是访谈类节目,和口述历史的结合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访谈类电视节目和口述史都擅长和主要依靠人物访谈。第二,目前口述史料的保存介质和传播媒介除了录音、抄本以外,越

温大历本光头佬

来越多地开始运用影像和网络,这就为电视介入口述史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媒体认识到口述实录也是一种新闻表述方式,开始运用口述实录的方式来进行采访。在寻找和挖掘题材方面,许多媒体在访谈和记述中也更关注当事人在历史条件下的生活细节,他们也认识到让当事人自己“说话”是最有真实感也最有感染力,可以见微知著和以小见大,展现那一段历史和那一代人。因为如此,他们的历史叙述常常带有丰富情感,这比历史文献呈现的历史更生动、更鲜活,更容易感染人。口述实录的新闻讲述方式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和电视的收视率。老百姓喜欢这样的形式,因为这种口述实录的方式,以当事人口述的形式,让人觉得更客观、更真实、更可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媒体接触口述历史,也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节目。

五、口述史的现实应用与价值

1、口述史与历史记录视角:

(1)口述史与中国史记录:

1)口述史与中共党史:借鉴口述史学有助于党史研究找到新的视角 ,可以有力地促进党史研究。口述史学是主张“自下而上地看历史”的 ,而目前的党史研究可以说是深受传统史学的影响 ,主要是“自上而下地看历史”。以往的党史研究 ,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史、军事斗争史、党的建设史和思想史等领域 ,还有就是党的领袖的生平与思想研究。对于普通党员群众在党的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 ,人民对党的认识的转变以及对党的政策的反应 ,党所领导的经济建设等方面 ,则着力较少。党史研究 ,应该突出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作用。具体而言 ,就是应该研究人民群众 ,研究党的队伍中的“小人物”,即下层党员和干部 ,应该研究与共产党合作过的人的活动。以往的党史研究对这些方面的关注是不够的。而口述史学恰恰是在“总体史”和“新社会史”勃兴的背景下兴起的 ,对于社会史当然也就倾注了更多的热情 ,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口述史与抗战史:

A. 抗战口述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用口述方法搜集、整理抗战史料在内地早已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20世纪 80年代初 , 整理和出版的大量有关近现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变迁的史料中 , 便包括今天所说的口述史料。20世纪 80年代特别是 90年代以来 , 抗战口述史研究开始蓬勃发展。究其主要原因 , 一是当代西方口述史学理论和方法在内地的广泛传播 ,为它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和系统的方法论 , 学术界开始将抗战口述史研究作为独立的学科来建设。二是日本军国主义复兴、日本教科书事件和日本首相等高级政府官员不断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和事件 , 激起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对日本侵华史的强烈关注和研究。

B. 抗战口述史学的特点和价值:第一 ,抗战口述史在历史认识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开创了抗战史研究的新模式 ,并因而使

温大历本光头佬

它具有独特的史学社会价值。第二 ,抗战史口述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是抗战口述史学受到史学界高度重视的根本原因之一。抗战口述史料具有口述史料的一般特征。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相比 ,具有直接性(一手资料)、具体性、真实性等特点 ,这是口述史料的重要特征和价值所在。抗战口述史料无疑也有这些特征和价值。

3)口述史与文革史:

A.口述史方法有助于充实“文革”史研究的史料来 源。“文革”时期是到目前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最为特殊而敏感的一段时期,其结束迄今不到 30 年时间,即使以起始时间计算,也不到 40 年,这就造成“文革”史料的三个特点:一是史料搜集与整理工作开展的还不够很充分,就现有史料来看,大部分仍然集中于政治史和党史方面;二是档案开放程度还极为有限,很多档案史料一般研究者还很难企及;但也有有利条件,即第三点,很多亲历者还健在,非常有利于口述史料的搜集。B.口述史方法有助于拓展“文革”史的研究视角。“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的性质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早已做出了正式结论,但很多专家、学者和普通亲历者并没有就此结束对“文革”的继续认

识与反思,回忆“文革”的文章、书籍,研究“文革”的论著都很多。

(2)口述史与少数民族史:

1)口述史把民族史的研究推及到普通民众中去,反映了他们的心声。这符合历史学贴近现实、走向大众的发展趋势,正如保罗·汤普森在《过去的声音口述史 》中所说“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并使历史密切与现实相联系 ”不论地位、文化程度高低,每个人都有机会叙述他所知道的历史并发表个人的看法,这就为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多层次、多侧面的视角。

2)口述调查可以获得“原生”材料。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处在偏远地区,经济文化相对不发达,历史上许多民族无自己的文字或者文字出现得较晚。相应地,民族文献史料也较为欠缺。民族的历史主要通过口头的方式代代传承。调查者通过有意识的寻找,可以发现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使得口述调查往往具有“拓荒者”的性质,从而填补了文献记载的空白。

(3)口述史与妇女史:20世纪 80年代开始, 口述历史被女性主义者引用为一个重要工具, 以提取一直以来被忽略的妇女生活经验和故事。透过口述故事的补充, 她们希望将妇女的声音重新引介到历史的中心。结果, 经过不少学者的努力, 过去三十年有关妇女的传记、自传以及口述故事开始渐渐进入成为我们今日历史的重要部分。

女性主义者对于口述历史的重视, 来自对正统历史的失望, 因为它们不仅少有记载妇女的生活和故事, 更对妇女在历史中的角色存在有意无意地扭曲和贬抑。女性主义者相信口述历史可以更有效地保存妇女的声音, 填补传统历史记录的空白, 使不单是妇女而

温大历本光头佬

是整体人类的历史更全面。再者, 因着它独特的资料收集和演绎的方法, 口述历史能更深入地开发女性鲜为人注意的生活部分, 通过来自不同阶层和社群的妇女所阐述的故事, 更有效地开发不同的妇女议题和展示其中的复杂性。

2、口述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交流:

(1)在新闻史中,口述史运用更强调私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霸

权的化解,将长期淹没的个体重新拉出水面,从而达到对历史画面的深层描绘。

(2)在人类学研究中,口述史学 作为其主要研究方式之一,在与历史学研究的交往中,它最突出反映了口述史学的“特点”(也可被称之为弊端)。人类学家们通过田野考察,明确提出要做历史学家不愿“屈尊”做的事翻历史学的“垃圾箱”。[8]口述史料的真实性问题在此存在最激烈的争论:真实可否是多重的? 既有记忆外延的真实(集体记忆、无意识、潜意识层面的真实),也有内容的真实;或者是知道的真实与理解的真实;甚至是意志的真实与记忆的真实(即人类学家在取舍可靠史料中发现的“文化限定”)。

(3)在文学研究中,口述史学运用更突出地反映出其作为一场

场虚构世界对于真实的想象的本质从文学史层面上,中国小说具口述传统,自古以来由听入看的演变过程(唐德刚《小说与史学》)。

3、口述史与族群、社会群体、社会记忆的建构:

(1)口述史与海外华裔:

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学界,开始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史和亚洲史的热潮。单在当时哥伦比亚

大学历史系,就有三个大的研究计划:包华德主持的“民国名人传”计划;魏复古主持的“中国历史计划”;狄百瑞主持的“亚洲文明计划”。?在这一股中国史研究风潮下,以口述史视角研究中国近现代人物也开始出现。最

早从事中国近现代人物口述历史人物访谈实践者为美国著名驻华新闻记者罗拔・卜顿,他在1949年脱离新闻界后,从福特基金会中申请到一笔经费,采访了当时留在香港的中共早期创造者之一的张国焘。“工作经年,积稿数百页。这一份外人所不知的第一手史料,惹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

(2)口述史与山西移入民乡村:口述史是碎片化的历史,不仅有家庭生活的内容,也有迁移经历的回忆。这些成为广大山西移民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有些移民故事是家庭内代代传承的,当这些家庭史被反复讲述传承时,便具有文化象征的功能。

移入民口述史表现了在回忆基础上集体共通的历史感受,一方面是在宏大叙事中的日常生活史,揭示出历史洪流背后多样的移民人生。另一方面,利用口述史的资料,借以分析山西移入民村落类型转化中记忆层面的多重理解,移民在经过迁徙之后,如何定居在他乡异地,也就是说口述史对村落形成的意义是什么。(3)口述史与社会记忆:“与个人的记忆相比,社会记忆指的是关于过

温大历本光头佬

去的集体观念。社会记忆包括象征符号和故事,它们帮助一个社区定义和解释在现实条件下如何记忆(或想要记住过去)过去。”公众历史是有组织的工作,其目的在提供民众既正确又有意义的历史,而口述历史正是达到这类目标的最当然的工具。公众历史与口述史关系密切,两者所吸引的工作者和响应的人士有别于传统史学著作所吸引的。实际上,口述史并不仅仅是言语表达,它还是社会操演,有具体的场景和听众,有具体时空的限制,有具体时空条件下的手势和表情。藏人的格萨尔,蒙古人的江格尔,柯尔克孜人的玛纳斯,以特殊的记忆形式进入说唱者的操演并不断加深、重现、重构或重造地方社会记忆。口述史与历史教育:

(1)口述历史教育的概念:口述历史教学就是把口述历史这样

一种搜集史料和研究历史的方法运用于历史教学当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2)口述历史教育的功能:

1)口述历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习惯性地认为,历史课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单向活动,学生的学习因而是被动的。我们不能否认,历史课堂,尤其是一些注重理论分析的课堂,如果授课教师讲课的艺术不是特别的优秀,往往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比较枯燥,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如果把口述历史引入教学,却能够把以往那种单向的历史知识传授变成一种充满活力、内容丰富的动态的活动。

2)口述历史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如今许多大学生

尤其是低年级的大学生,他们的思维习惯很大程度上还受着以前中学时代那种固定模式的影响,认为历史知识应该从书本上获得,书本上讲的就是金科玉律,所以他们的目光也难以跳出书本范围。这种埋头于书本的做法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束缚了学生的视野。而口述历史教学通过教导学生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周边环境,去寻找历史人物,然后面对历史人物去挖掘史料。在做这种口述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接近自然,体验生活,探究事实真相,通过实践去感受丰富的田野知识,去领略这世间的人文情怀。这种口述历史的教学方法可以开阔学生的心胸,使他们开眼看历史。

3)口述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可

以培养学生以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两方面为主的表达能力。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口述历史过程中,从访问题目的设计、访谈中的问答、访谈后的文稿整理,都需要进行缜密的思考,故思考能力就这样得到了培养。再次,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述历史一般是由三个人组成活动小组共同进行

4、温大历本光头佬 的,这一过程必须是小组中三个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在工作的分配和某些问题的讨论中都要相互协调沟通,才能使工作顺利完成,故通过口述历史这一活动的进行,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必然得以提高。

六、大陆口述史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1、发展现状:利用口述史料写作和研究历史,在中国和海外都是古已有之,但口述史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却只能追溯到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交流与接轨的过程中口述史学闯入人们的视野。同时,由于运用口述史料 的悠久传统和口述史学灵活多样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使它很快被多个学科接纳。最近几年大量冠以口述史的出版物纷纷问世,以《张学良口述传奇》、《读书》2003年第10期发表有关口述史的系列文章以及以书代刊的《口述历史》的出版发行为标志,口述史成了备受人们青睐、似乎人人都可以谈上一谈的热门话题,正如《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忽然火了“口述史”》。这种境况带来了口述史的普及和推广,但同时对口述史的泛化和滥用也混淆了人们的认识。作为学术研究,口述史学的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作基础,这既是学科独立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它未来发展的动力之源。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实践,建设中国自己的口述史学理论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但就目前国内口述史学的状况来说,理论性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2、主要问题:(1)介绍西方研究的多,具有独到研究的少。创立于西方的口述史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为此,国内一些学者在引进和介绍西方口述史学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几部关于西方史学的著作中也有关于口述史学的介绍。另外,西方口述史学的理论性著作也陆续被翻译出版。然而,如同任何由西方传人 的现代社会科学学科都要经过本土化一样,口述史学要在中国生根,仅仅照搬是不行的。因为西方口述史学的理论、方法及规范等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中的很多内容对中国并不适用。

(2)零星研究的多,系统研究的少。世纪年代以来在史学的几个重要期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探讨中国口述史学建设和研究的论文,较早的如杨立文中国口述史学》、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当议》,近年有杨祥银《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程献《口述史三题怎样采集和解读》、周新国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口述史学》、钟少华《呼唤中国口述史学腾飞》等等。这些文章或主要评说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状况,或对某些问题发表意见,对亟需理论指导的口述史实践来说,尽管难能可贵,但显然是杯水车薪。

(3)口述史学科定位不明,由此造成了目前学术界对口述史基本概念界定不清、学术规范无所适从的问题,进而阻碍了口述史学科的建设进程。有些研究成果用口述史之名,但并不把口述史

温大历本光头佬

著作作为最终产品。制作口述史的目标也不只是存留历史或澄清历史事实,而更多地是把口述史看成一种方法或手段。研究者一般不深究口述资料的真伪,也不严守历史学的规范,甚至并不在乎口述者说了什么,而是关注他以什么身份在什么场合与谁讲的,为什么这样讲,讲的背后有什么文化意义。

七、总结

上一篇:工程建设质量就是根本下一篇:毕业联欢会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