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精华

2024-10-12

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精华(共6篇)

1.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精华 篇一

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时间:2012-01-30 10:29:07

内容摘要: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9日第5版,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这篇文章被称为国内第一个把三所名校集中进行点评的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他们对新课改贡献了什么?

——点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敏勤

在全国众多的农村学校中,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朗口中学可谓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佼佼者。在正常的开学时间,每天都有几十乃至几百人到这三所学校参观学习。这三所学校都是农村乡镇初中,他们原来的办学条件在当地都是最差的,他们的改革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但真正体现他们改革价值的是新课程改革,正是由于他们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所以他们成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前去参观学习。他们对新课程的贡献是什么?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是对中国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建国以来,我们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每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要不厌其细的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练习巩固,如果没有时间就留到课后练习。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却对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们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门课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的自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进行自学。因为5分钟以后别人会了你不会,感到丢人。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在洋思中学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但改革的初期,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一旦教师理解了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在洋思中学改革之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提倡学生自学的实验,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老师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常州市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实验”,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为洋思中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但在整个学校,在各门学科都要推行“先学后教”的做法,洋思中学在全国确属首例。他们的做法,也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所以洋思中学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称为“洋思现象”。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为大面积转化“学困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在全国的中小学,似乎每个班都有“学困生”。个别的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很多,但整个学校、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却往往难有成功的措施。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洋思中学的追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似乎有些绝对,但它却对教师、学生、家长产生了震撼心灵的启示作用。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上进心的学生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重新鼓起上进的勇气——“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肯定也能变好!”他们在这里又找到了自信,又恢复了往日的朝气和勇气。对于那些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反复的责问自己:“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我的班内出现了差生,肯定是我的责任”,他会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在洋思中学我曾经看到有的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给学生补课,他们把学生的落后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对于那些已经对孩子失望的家长来说,看到这条标语对孩子的前途又充满了希望——“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孩子也肯定会被教好”,所以他们不远千里跨省市把孩子送到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来。

当然,在洋思中学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制度。前去参观的许多校长说:“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所谓“堂堂清”是指: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当堂巩固,不留尾巴。每堂课的达标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看书,不要讨论,教师要当堂批改。在下课时,可能有三个学生没有做完,四个学生没有做对,这七个学生没有做到“堂堂清”,就转变成了“日日清”,教师在当天的课外和自习时间就要找这七个学生补课辅导,使他们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每周星期五下午,班与班进行对调检查,主要是对那些所谓“学困生”的数学和外语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是“周周清”。每个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们还有许多措施,如“从初始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就要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不要等学生到了高年级才采取措施。另外如把“学困生”按在前排,与好学生相伴而坐,减少他们的“求助”难度,采取“兵教兵”的战术等等。正因为他们有许多具体而有效的措施,他们有责任心很强的教师群体,所以他们才敢向社会承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三、“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这是洋思中学前任校长蔡林森经常说的一句话。乍一听觉得有些极端:现在学生负担过重,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如果课堂再像考试一样紧张,学生还有轻松的时刻吗?学生的负担不就更重了吗?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现在学生负担重为什么?固然与应试倾向和追求升学率有关系,但也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关系。现在有的老师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张起来,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只能课上损失课下补,校内损失校外补,于是,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校外文化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全面发展。洋思中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许多名教师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都是40分钟或45分钟,为什么有的老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课堂教学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课上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少;课上学生轻松了,课后作业就多,负担就重。因为时间是个常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一个常数。

洋思中学的这种教学理念,在许多名教师的做法中也有共鸣。如山东师大附中的化学高级教师孙金莉,1999年她带的高中理科实验班参加全国化学竞赛,有14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全国决赛金牌,她被称为“金牌班”的班主任。2000年,这个班的57名学生,离高考还有几个月,已有27人通过参加各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保送全国重点大学的资格,其中5人获准保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人保送新加坡留学。孙金莉老师谈到“减负”问题时深有感慨的说:在实验班里,必须在两年内完成3年的高中课程,还要学部分大学的课程,又要出成绩,又不能增加学生负担,老师怎么办?就要求把每一节课都要变成精品。在每堂课上,老师和学生都像即将出征的战士,都要瞪起眼睛来全力以赴去打仗。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每一个45分钟高效利用。学生高效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益,这就是最实际的减负。当一节节的精品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怎能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主动获得知识,就会极大地发掘自身潜力,投身于科学探索之中,乐此不疲,这怎么会产生“负担”的感觉!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洋思中学的教学理念是有道理的——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师生要像即将出征的战士,都要瞪起眼睛来全力以赴去打仗,课堂教学的效率才高,学生的课后负担才轻。

四、两案合一,避免了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的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的艺术。

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而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的,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的问题,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五、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绝大多数中小学每门课学生至少需要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还往往不止一个,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是东拼西凑的东西,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一般中学生晚上都要做到11点以后。而东庐中学的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K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开发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的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教辅资料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催生了许多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教师的惰性。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有一个中学教师说过:要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教师首先要在题海里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里精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实际上,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买现成的练习册让学生做,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

北京市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在一个普通中学(非重点中学)创造了全班一半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奇迹,他从初一教到高三,数学课很少布置课后作业,更不让学生买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复习资料。东庐中学“讲学稿”中的练习题也都是老师自己出的,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只有精选练习题,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老师吃透了教材,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熟悉了中考和高考的命题规律,还需要在考试前猜题押宝吗?还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吗?东庐中学的做法给我们许多启示,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从教师自己精选精编练习题开始。

六、备研合一,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单靠各级教研员和一些教学专家是指导不过来的,只有自力更生,通过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过程中学习和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不平衡,即使一些重点中学和名校,也不是每个教师的水平都很高。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般说来,每个教研组既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学质量自然有差别。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的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的实验品。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实行师徒制,让老教师带徒弟,师徒共同备课,共同研讨。有的学校设立“青蓝工作室”,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但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师父也很难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经验都传授给徒弟。而东庐中学采取集体备课的做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1.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2.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3.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4.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现在有些学校虽然每周学校领导都检查教师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难以顾及内容和效果,至于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用这个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难说了。而东庐中学的做法,过程完备,环环相扣,即使有个别的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

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通过讲学稿),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由“教学分离”变为“教学合一”,找到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点。虽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最佳结合点,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七、开放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 与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相比,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力度更大,这所学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放,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封闭性管理模式。

课堂的开放首现表现为整个学校、24个教学班全天候的开放。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不需要预先通知(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也是如此)。许多学校每年都搞一次开放日或开放周,有的放胆搞一个开放月,事前精心准备,师生认真排练,届时伴以各种标语、展牌,邀请有关领导、新闻单位和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借以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而在杜朗口中学,长年全天候的开放,不需要预先准备,学校不怕“亮丑”。这不仅需要胆量,更是对自己办学的自信。说实话,作为一个农村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与城市那些重点中学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杜朗口中学之所以敢开放,就在于对自己的办学理念深信不疑,他们每天展现的都是自己实践的,原生态的,不需要粉饰和包装,想的、说的、做的是一致的,不担心露了什么“马脚”。另外,每天的开放对老师与学生也是鼓舞和督促,天天都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师“督教督学”,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有侥幸心理;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别人摄入镜头。

课堂的开放还表现为独特的教室设置。作为近代学校的课堂管理形式——“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授,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听课背着手,发言先举手,举手不能高过头顶。而在杜朗口中学,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呼啦啦站起一大片,谁的嗓门大谁就争取到了发言权。“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

八、张扬学生的个性,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其中第4个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有的学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师生的教学方式没有多大变化。而在杜朗口中学,我们却能真切的感受到这种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板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板块”,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在“反馈板块”,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展示板块”,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他们要用不同的形式表演出来: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多种多样。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评判者,甚至作文讲评课也大多是由学生相互点评,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而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正像《山东教育》杂志记者所描绘的那样:“不论何时,只要你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充斥你的耳鼓,撞击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的,一定是这样生气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让人激动的场面。”

以上说的三所学校,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

1.都是农村薄弱学校,不甘被淘汰,奋发图强,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出路。

这三所学校可以说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学校,他们在改革初期,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是当地最差的,他们都是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转变了师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逐步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全国名校。他们能够做到的,别的学校也应该能够做到。

2.都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保证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

作为一所学校,如果不是主要领导亲自搞改革,用行政的手段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单考教师的自觉和自发搞改革,其力度和进展程度都不会很理想。这三所学校的校长都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他们带头上课、评课,一身示范,他们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又是改革的实践者。他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三所学校都限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都强调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作为改革的初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作为一线教师,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虽然不敢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却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他们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而去探索新的东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也不必再作硬性的规定了,让他们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当然,三所学校的改革也不是尽善尽美,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家长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这三所学校也不能脱俗,他们改革的成功与否有时候还要靠升学的成绩来说明问题。为了学校的生存,为了取得好的升学成绩,他们还不能完全取消学生的课后负担。这些问题只有随着整个国家社会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2.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精华 篇二

洋思中学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直在探索改变课堂低效的教学策略, 在寻求如何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师与生、时与空、过程与结果、内容与形式、个性发展与全面提高等各种关系, 不断挖掘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宝贵资源。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 洋思中学形成了本土化、原生态、科学化、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管理中的效益原理。

一、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标准

蔡林森校长把洋思经验曾概括为三句话: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是他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 而是组织学生学;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这三句话充分说明了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的效益体现在“学到了什么”, 而不是“教了些什么”。根据效益的含义, 评价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标准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以及投入与产出的多与少。

1. 数量与质量统一

洋思中学学生学习的数量与质量可以用全员教育和全面教育来表示。全员教育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洋思中学坚持面向全体, 从初一年级抓起, 从基础最差的学生抓起, 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多年来巩固率、合格率保持100%, 优秀率也高达80%。全面教育表现为“不仅抓分数, 还抓素质”, 洋思中学为了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课堂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课后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2. 投入少而产出多

虽然洋思中学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寄宿, 但学校严格执行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从时间安排表上看, 洋思中学的学生每天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足7小时。洋思的课堂时间也严格限制为45分钟, 不准有拖堂、占用自习课等现象发生。可以说洋思中学在没有增加课堂教学投入, 甚至与其他学校相比在减少投入的前提下, 通过资源配置的优化, 发挥学生主体性资源的作用, 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的“产品”却是非常丰富的。蔡林森就曾经把洋思课堂的教学效益形象地概括为“七能”:能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真正理解知识, 提高质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的学习习惯,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能确保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二、洋思中学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

现行中学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增大绝对时间、空间、精力的投入来提高效果;二是在绝对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开发、整合、调整资源以及资源结构, 增大效益。前者是目前大多数学校所采取的如补课、延长课时等应试教育的通常做法, 而后者则是洋思中学等一些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所采用的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1. 减轻课外负担

(1) 取消预习, 课堂上“先学”

传统的教学, 一般都有课前“预习”这一环节。预习从本质上讲是对的, 它使学生提前感知教材内容, 做好相应的准备。但从现实层面讲, 却严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第二, 不利于教师教学效益的评估, 学生通过所谓的“预习”是知识提前内化的结果, 此时的满分不一定是课堂上教出来的满分。第三,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课前进行了“预习”, 学生对“未知”事物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课上学习效果便打了折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洋思中学大胆地进行尝试, 取消“预习”, 将“预习”移至课堂, 让学生“先学”。“先学”是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 按照教师最有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课堂内进行的自学, 是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习活动, 这是课堂民主性的表现;它有利于暴露学生学习中的真问题, 从而使教师在后面的环节中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由于有了学习时间的要求, 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增强了学生学习时间观念, 提高了学习效率。没有了预习, 学生课余负担自然相应减轻, 学生在课堂上也就积极了起来。

(2) 当堂训练, 作业移至课内

为了检测“先学后教”的成果, 洋思中学采取“当堂训练”的反馈模式。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 一般不少于15分钟, 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 巩固知识, 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定的问题, 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当堂训练”使练习反馈提前, 教师在课内就能够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而也就可以及时地针对学生具体疑问给予帮助与指导, 从而确保每课教学目标的及时落实。另外, 由于“当堂训练”已经使学生课堂上完成了一定量的练习, 洋思中学尽量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几乎不布置课外作业或布置较少的课外作业, 真正做到了课间无人做作业, 学生的学习张弛有度, 也让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当然, “当堂训练”也是“日日清”、“周周清”的基础, 学生只有通过“当堂训练”掌握了每堂课所学的新知识, “日日清”、“周周清”才有可靠的保障。

2. 开发学生资源

洋思中学的老师们都确立了这样一个观念: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但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学生资源是传统学校管理未被重视和开发的宝贵教学资源, 洋思中学深受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启发, 在课堂中采取“兵教兵”战术。这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 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学生资源的方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兵教兵”可以是会的同学向全班讲解, 也可以是小组内讲解, 还可以是同桌间进行讲解。洋思中学每年都会进来许多“后进生”, 但洋思中学不分快、慢班, 合理地进行编班、分组、排座。在初一学年初, 学校就将“后进生”平均分到各个班级, 并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 结成帮扶对子。另外, 为了课内比赛更好地开展, 一个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也是优差搭配, 小组要在竞争中获胜, 就得保证组内所有成员都达到教学目标, 还要相互监督和帮助“三清”。

3. 推行校本作业

洋思中学对学生的作业非常重视, 不管是课堂作业, 还是少量的课后作业, 洋思中学都实行作业“校本化”, 即不订购课本之外的任何现成习题集, 要求老师在吃透教材、了解学情、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 精选题目, 分层设计作业题, 形成具有洋思特色的校本作业。为了使校本作业体现原创性, 使校本作业常态化、高效化, 他们加大了对作业设计的管理力度, 要求各个备课组切实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绝不允许照搬照用现成讲义和练习册, 确保学生做一题, 会一类。洋思的课堂作业都是分层设计的, 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必做题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基本题, 选做题则是面向中等生的拔高题, 而思考题则是面向尖子生的较难的题目。这样就确保优秀生能“吃得饱”, 中等生能“吃得好”, 差生能“吃得了”,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洋思中学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

1. 课前认真准备

洋思中学要求各教研组认真开展三级备课, 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确保每一节课都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的。

(1) 钻研大纲, 吃透教材

学校教导处在每学期初要组织教师系统地研究和总体把握大纲要求与教材内容, 合理确定本学期所要达到的教学总目标, 并深入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 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其中凡是大纲规定删去的坚决不教, 大纲只要求“理解”的就不要求“运用”。同时, 教师要以身作则, 对于要求学生背诵的有关内容, 自己先背诵;对于要求学生做的习题, 自己先做其中的典型习题;对于要求学生作的作文, 自己先写各种体裁的作文。以便更准确地把握重点、体会难点, 谋求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 面向全体, 尊重差异

确定阶段或单元的教学目标时要面向全体, 尊重差异。为面向全体学生, 要注意考虑“后进生”和中等生的现实基础与实际接受能力, 恰当确定各阶段或单元教学的基本目标及其相互间的衔接, 严格控制教学内容, 既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降低要求, 并在及时反馈和及时矫正的基础上使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目标,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应考虑适度拓宽, 发挥其特长, 从而使整个教学更加尊重学生差异。

(3) 集体备课, 轮流主讲

洋思中学坚持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为确保备课环节的高质量, 学校要在每周初安排时间, 分年级、学科组织同类课程的教师, 根据对教学的进度与得失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在掌握有关大纲、教材或活动课程纲要精神的基础上, 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在备课过程中, 要求教师特别注意研究怎样最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高效地自学, 学生自学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排疑解难, 设计哪些合适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在备课过程中, 由主备教师提出教案的提纲, 再由其他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和充实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周末之前要在讨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拿出既体现学校特色又符合各班实际情况的教案。为尊重各位教师的个人风格, 并减轻教师工作量, 也提倡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教师轮流主备各课时的教案。

2. 课内优化环节

(1) 全过程都让学生学, 教师优化引导

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根本的方法是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洋思中学课堂高效的玄机之一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 教师从不包办代替、越俎代庖,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 让学生在一次次依靠自我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参与和成功的体验, 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欲望与兴趣。

(2) 教学环节安排紧凑, “压力”贯穿于课堂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基本程序是:出示课堂学习目标 (1分钟) ;提示学生自学,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 如何自学, 达到什么要求, 如何检测 (2分钟)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其间, 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5—10分钟) ;检查印证自学效果 (5—10分钟) ;引导学生改正, 指导学生运用 (5—10分钟) ;当堂训练, 教师批改 (10—20分钟) 。一堂课45分钟内, 不仅学生学会知识, 教师还当堂批改课堂练习, 及时获得全班学生学习反馈信息, 这就需要时间安排合理、教学环节衔接得紧凑且自然。洋思中学课时结构大体上可安排为:“先学”和“后教”控制在30分钟以内, 而“当堂训练”宜不少于15分钟。其中“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里完全由教师单向讲授的时间宜限于10分钟以内, 而其余20分钟以上的时间则用于迅速简明地揭示教学目标和学生独立自学、相互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

洋思中学课堂高效的玄机之二就是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每节课教师都会明确规定学生学习任务, 并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比如, 数学教师明确要求:用1分钟看书中××页的第×题, 找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问题, 并列出方程式!1分钟后, 教师就按要求逐一检查。而且, 教师还把竞争机制巧妙地迁移到各个教学环节, 有个人之间和小组之间的比赛, 比谁学得快、比谁学得好、比谁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甚至还比团结协作的精神。贯穿于课堂始终的竞争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在这种规定了内容和时间的自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下, 学生不得不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投入紧张学习中。久而久之, 学生自学的意识与能力就养成了。

3. 课后强化巩固

(1) 坚持教师辅导与同伴辅导并举

一是教师辅导。教师要善于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辅导, 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跟上节奏。二是同伴辅导。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提倡合作化学习, 学习小组相互激励、相互检测、共同前进。“兵教兵”的战术不仅体现在课堂上, 也体现在课后, 在更大范围内帮助解决学困生中存在的问题。

(2) 坚持“培优”辅导与“补差”辅导并举

辅导除了“补差”, 还要“培优”。每个分校都有一个尖子辅导班, 是由分校每个班选出的5名尖子生组成的, 全校6个分校, 就有6个尖子班。每天晚上老师对尖子班单独辅导。老师由分校负责挑选业务最好, 责任心最强的老师担任。尖子生的辅导重点在于拓展、加深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 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

参考文献

[1]张俊平.“洋思现象”解读.中国教育报, 2005-5-13 (4) .

[2]刘金玉.紧张——课堂“高效”的标志.北京教育, 2009 (08) :57.

3.洋思中学的有效教学给我的启示 篇三

回眸洋思中学的发展历程,这个原本是“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生源”的农村联办初中,没有被教育改革的浪潮湮灭,而是乘势大发展,变成了一流设备,一流质量的“名校”,令人深思。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

有人说洋思中学的成功在于学校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充满人性化;有人说在于学校积极倡导“求实创新”的校风、“科学引导”的教风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风,“三风”合一,充满科学合理化;也有人说在于学校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与思维发展过程,具有逻辑性;更有人说在于学校规定每节课教师只讲4分钟,含金量高,能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洋思中学的成功,使“有效教学”的理论日趋火热,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解读”与“实践”的浪潮,而且一浪高过一浪。教学强调“有效”,“效”即效果、效率和效益,“有效”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具体表现为老师有效的讲解,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所以有效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关于有效教学,仁智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学者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有的学者则认为,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是否“有效教学”,当然是再正确不过的了,这也是最终标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的时间和学生学习的时间都在缩短,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即课堂的有效教学。也就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

要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就必须体现教师有效的主导作用。包括教师有效的课堂语言,有效的讲解内容,有效的板书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其组织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用有效的语言来教授有效的内容,语言犀利,内容精简。课堂教学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画龙点睛,蜻蜓点水似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明确知识的过程。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老师只是引导他们探求的领路人,“书山”之途的艰辛苦涩还是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经历,老师只是适合地出现在他们迷茫无助的时候,并及时给出若隐若现的希望,不断引领他们一路前行,直至胜利到达目的地。而不是老师自始至终一味地引领,不给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的自由,一路走来,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却觉得索然无味、毫无收获。所以一节课是否有效与教师是否有效地体现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时刻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身份界定,转变传统教学的陈腐观念,用心领悟“有效教学”理论实质,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

教无定法,特别是语文教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上所说不过是重复了每一位老师日常所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课堂教学这块试验田,每天做到四个一点点:比规定的多做一点点,比规定的做好一点点;比规定的早做一点点;比规定的巧做一点点。抛掉外在浮躁,“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以一个学者的姿态站在讲台上,与学生对话,做一个快乐的播种者。

如果说站在教改前沿的改革者与先驱者是“弄潮儿”的话,那么我们常年奋战在一线的教师就已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在学习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尝试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之道。从事语文教学以来,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就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需要承载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语文教师不是幽默大师,但要有带给学生快乐的本领;不是语言大师,但是要有纯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不是艺术家,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审美力;不是演员,但要有激情的投入;不是模特,但要有规范得体的体态语言;不是救世主,但要有一颗慈善包容的心。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还要承载起寻求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美结合的道路,在帮助学生提高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于是有人叹曰:苦哉,语文老师;累哉,语文老师。但是,如果我们转动灯火的方向,依旧能照亮阑珊处。在烦琐细碎的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了“有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从层层枷锁中解放出来,从中感受到做语文教师的快乐。

4.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精华 篇四

一、实施背景

1、全县生源锐减。初

一、高一新生年段招生形势不容乐观。

2、招生政策改变。录取一级达标人数竞争激烈。主要是:一级达标校向全县统招人数将由招生总数的70%降为50%,其中50%用于分配奖励山区初中校。

3、课堂教学低效。集中表现在三大弊端:

一是重“教”不重“学”的主观性。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主观要求出发,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二是重“知”不重“思”浅层性。尽管吃很多苦,教学目标达成底低,学生思维方面锻炼不够;三是重“灌”不重“导”的强制性,方法上把学生当“容器”,靠“外力”把教学内容“压”给学生。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容量不足,难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辍学率居高不下,流生严重。

5、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学校要保持生源稳定,提升巩生率,提高上一级达标线的比率,摒弃课堂低效能,吸引家长将子女送到我校就读,就必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有进步。为此,改革已刻不容缓,改革也势在必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借鉴洋思中学的经验,解决以上五个问题。

二、实施方案

(一)确定学习洋思的策略。

参观考察洋思中学,认真学习、领会、分析其办学思想,冷静思考我校的课堂教学现状,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众多弊端,在此基础上确定我校学习洋思的策略,即“学习借鉴、灵活运用、实践创新”。

1、“学习借鉴”,重点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①学习洋思“尊重学生、面向全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办学思想。

②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堂堂清、周周清、日日清、月月清”,“课堂上学习,课后的练习都像考试一样紧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后的延伸模式。

③学习洋思卓有成效的管理理念。以“包、清”为手段,“细”、“亲”为内涵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④学习洋思现实有效的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务实、有效、刚柔并存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⑤学习洋思教师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模式,形成解决实际问题,主题明确,及时评价,效果明显的自我研训机制。

⑥学习洋思教师敬业、爱生、创新的精神。

2、“灵活运用”,解决好“怎么学”的问题。不能把好的东西当成死的教条硬搬过来套用而要进行一番取舍,也不能把一整套先进的经验割裂开来断章取义,更不能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把洋思的先进经验融合到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全面优化我们教育过程。我们原来许多成功的经验要继承下来,要通过学习洋思而发扬光大,做到既认真学习洋思经验又发扬自己的好传统,实现优势互补,有机整合,发挥最大的效益。不能因为搞这个,就抛弃了那个,把前面的一切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或者因为坚持这个,拒绝那个,而盲目排外。

3、“实践创新”,是指我们既要认真学习洋思的经验,又要高举自己的旗帜;在学习中创新,力争在学洋思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打造出我们自己的品牌,尽快把我们恒兴中学建设成“闽南的洋思”。

(二)制定学习洋思的原则

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即:以学习洋思为契机,全面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制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新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十年校庆献礼。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学习与反思

1、时间:2008.10~2009.8

2、基本目标:全校教师全面了解洋思的办学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审视重构学校管理制度;加大硬件设施建设,适应符合改革的需要;加强规划,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为第二阶段推广应用奠定思想和物质基础。

3、具体措施:

(1)学习辅导材料,全面了解洋思。

在学校成立的学习洋思经验领导小组的规划下,定时间、定地点带领行政人员、全体教师学习《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洋思中学规章制度》、《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洋思学生四会读本》等资料,反思学校管理优势和不足,反思我校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如何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四清”的教学结构与模式。学习中做到两个结合(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经验和观看课堂实录相结合),要求人人写体会,个个谈感 受,在全校掀起学习洋思活动的高潮。

(2)实地考察学习,增强感性认识。

学校将先后多次组织学校的班子成员、学科组长、业务骨干等老师到洋思中学实地参观考察。通过参观学习,使老师们对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有个较全面的认识,为推广洋思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3)组织校本培训,初试洋思模式。

A、组织到洋思取经的行政和骨干教师,在教师大会上谈参观考察心得,并在09年春季开设示范课。把洋思的基本观念、教学模式和实际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

B、各备课组的全体教师都必须在示范课之后,在组内开一节学习洋思模式的尝试课和学习汇报课供同组教师进行研讨,对照洋思模式找出差距,以求共同提高。

C、把洋思中学的名师请进来,开设示范课,开设专题讲座,并对我校教师的展示课进行指导。

D、利用假期一个月时间进行全员培训,不培训不上岗,不达标不上岗。利用假期写好新学期的备课草案。

(4)审视完善制度,保证改革顺利。

要确保学习洋思经验的实效,必须切实抓好师德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备课组长队伍建设,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勇于吃苦,甘于奉献,顺应改革,把恒兴中学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紧连起来。必须优化学校管理机制,对照洋思中学管理经验,较全面修订有关制度,出台有关措施,落实承包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真正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敢管,把管理推向科学化。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人手一册,执行有章可循,提高管理实效性。

第二阶段,实践与研究。

1、时间:2009.9~2010.9。

2、基本目标

继续认认真真的学习洋思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使所有教师人人准确认识、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坚持“四清”的教学管理策略,通过实践与研究做到人人达标,努力使自己课堂教学效益有大幅度地提高。

3、具体措施:

(1)领导示范:领导班子成员上示范课或观看洋思中学教学光盘。

(2)培训骨干: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展开,要先搞好骨干培训、典型引路工作。各年段各学科要确定1—2名教学骨干担任备课组长,从备课、预习题及课堂检测 题的设制、课堂教学的思路与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后,再由下年段行政及组长负责听课、评课,及时解决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程度,并能在本学科同年段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先锋、表率、示范作用。

(3)全面展开:在领导示范、骨干带动、典型引路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改革在各年段各学科全面展开。每位教师先自己上一节示范课,同组教师听评(写出自己的整改意见),然后每人再上一节达标课(同组所有教师都参与听评并评出等次),最后评选出学习洋思的课堂教学“首席教师”。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以预习题设计是否合理检查考核为突破口,促使同科组所有教师在课堂中有所突破,有所改进,待实施一段时间后再加大教改的力度,并过渡到用课堂教学改革评估标准来听课评课。在各学科间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循环赛。

(4)反思总结:

实施一学年后,学校将组织教师反思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得与失,抓好典型,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年段、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为掀起深化学习洋思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人人总结教改实验经验,形成论文或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深化与完善

1、时间:2010~2011.9

2、目标要求:在全面掌握洋思经验精神实质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和提炼,进行创造性研究,形成我们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3、具体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教师评价方案,引领骨干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②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文化氛围熏陶学生。

③围绕“践行新理念、践行新模式”这一主题,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使洋思模式达到全员熟练掌握的水平。

④将校本教研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征集新课程实施中和洋思经验的推行中的问题,备课组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自己选题,有针对性的实践、研讨、反思,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每学期结束,举行交流评比,吸取教训,调整策略。

⑤为激发、调动教师的改革热情,学校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1)凡是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课改论文者,学校将按不同级别,分别予以不同的奖励,其中,对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老师,予以重奖。(2)凡是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评选中获奖者,学校将按不同级别,分别予以不同的奖励,其中,对省级、国家级优质课予以重奖。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证学习洋思工作的正常开展,成立由校行政领导、学科组长及备课组长组成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学习洋思,优化课堂教学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监督指导等工作。

长:李育民

副组长:王锦明

林文土

成员:邱恒毅

王晓贤

柯碧华

蔡逸凡

陈洪祺

吴友谊

谢章奔

章进保

黄志敬

王奇琳

陈跃水

林柏生

年段长 备课组长

务:制定《恒兴中学推广洋思中学经验实施方案》,每年实施计划,进行阶段性总结,调整实施策略等等。积极组织实施,协调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领导组成员要做到教一科、管一线、包一级,在实施中以身作则,敢为人先,持之以恒。领导重视是关键,管理是杠杆,教师配合是基础。

2、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保证学洋思见成效。

(1)认真备好“三案”(草案、成案、个案),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①备“草案”。每学期放假前,备课组长将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在假期完成“草案”(电子教案)和相关课件的制作。

②备“成案”。开学后上课前两周,主备人将“草案”打印发给任课教师,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进行修改,然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讨论“草案”,教师根据讨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定出“成案”。

③备“个案”。上课前一周主备人将“成案”再发给任课教师,每个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写出“个案”(写在“成案”两边上)。“个案”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着重进行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特别是在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上下功夫,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一是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二是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确定阶段或单元的教学目标。三是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要及时修改或重新设计。

(2)重视学生的预习指导。

在教师指导下,保证学生做到三级预习。①大预习,即对全册书的预习(寒暑假)

②中预习,即对单元(或草、节)的预习(双休日)③小预习,即课前预习(新课前)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各级预习的目标。(3)及时批改学生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讲求质量和效果。在学生当堂完成并交上作业后,教师要当堂(天)批改以便及时反馈,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以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自觉纠正失误。

(4)抓好“四清”落实,全面提高质量。洋思中学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是学生自我检测、自我更新、自我补“缺”的重要方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将把“四清”列入教改实验的重点之一,狠抓落实,精选当堂训练题和作业,每天抓好自习辅导与反馈;“周周清”由备课组负责组织落实,每周精心组编一套周练习题;“月月清”由年段组负责组织落实,搞好单元测试及月考,认真做好每次月考的质量分析。学校制定严格的检查反馈制度,教务处对“四清”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责任人抓好落实。

(5)每一位教师都应建立“学生学习情况档案”,包括学生“错题本”、“作业与考试结果分析”、“教学反思”等。

(6)鉴洋思经验,把“包”字请进校园。实行下年段行政全面负责本年段各项工作,学科组长协助下年段行政工作,创造性地抓好本年段的备、讲、改、辅、考,独立地带领本学科的老师开展教研活动,备课组长负责本学科4-5名教师的备课、教案及作业的检查、“周周清”的组织实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建立教师“包、清、绩”档案。

(7)优化课内的解惑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排难。教师的讲课必须服从于学生的学,且服务于学。实行“有疑则讲,无疑则不讲”的方针,讲多讲少,讲深讲浅,以何种方式讲,均取决于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课时效率。对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包括某些解题步骤,教师就不必再去讲解,以避免无谓的重复。但此时要询问学生有没有不同意见或新的见解,如果有,教师要予鼓励和表扬。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开展“兵教兵”,再由教师补充、更正、评点;对于学生都不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

(8)优化课内的精练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巩固和应用。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措施,使每个学生合格。当堂训练重在打好基础,旨在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还可设计适当的重复练习。

(9)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要求。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第一,教师是指挥统帅,是学生与问题作斗争的 组织者、指挥者、策划者,学生是与问题进行肉搏的战士;第二,教师是导演,导规律、导方法、导知识、导能力、导情感、导注意点;第三,教师是教练,使课堂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让课堂成赛场,要激励学生去比赛。在“先学”中比谁审题正确,解题迅速独特;在“后教”中比谁能帮助更正,谁的分析有道理,谁能找到方法、形成规律;在“当堂训练”中比谁能正确应用知识,做得既快又好。

(10)采取“先学后教,精讲多练”模式授课。教师备课量大,耗费在备课上时间和精力多。因此学校要建设学科资源库,选派专人管理、整理。维护好天网、互联网资源,熟悉腾图8024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信息反馈,有利于推动洋思课改。

(11)制定《恒兴中学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分表》,修订学校的管理制度。

安溪恒兴中学

5.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反思 篇五

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授课模式大概是:教师首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照着目标进行自学,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对照学习目标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并进行及时训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说得少,学生做得多,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的指导。此模式学生很容易接受,省去了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上沟通的时间。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能很快的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从不直接给出答案,有疑意的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果,然后教师再给予肯定这一点我非常认同他们校长的一句话:“课堂上教师没有分析解决的权力,而是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要将讲、教、学的权力放给学生。”这应该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课堂模式。

反思: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渗透:

1、洋思中学的自学方式我们可以借鉴,但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授课情况及学生情况,自学方式要有选择性;

2、采取兵教兵,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倾向于个体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

3、充分利用同桌的相互教、相互学的这种“兵教兵”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4、课堂上教师尽量要少说,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达到“当堂学、当堂会、当堂学会;人人学、人人会、人人学会”的高效课堂,形成本学科的教学模式。

5、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备课目标和活动要面向中下游,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的关注后进生,要做到提问最多的是后进生,辅导最多的是后进生。课后要能对后进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清理,最好做到日日清。要对周测、月考的成绩做出认真的分析,做到周周清、月月清。

6、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行为习惯。细节决定成败,要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时时、处处渗透思想教育。

姚春莲

江苏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中学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解决了后进生的问题,全校学生每门课考试成绩都是优秀。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不能简单地模仿,否则往往效果不佳,会半途而废。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在学习了洋思经验后,我们不应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老师有时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许多教师只所以喜欢满堂灌,是惟恐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考试不及格,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就是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

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后进生问题是个普遍性的老大难问题,洋思中学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对此,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几分钟。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在实施前我们应该真正的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讨论,能够把这种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针对我校学生的底子薄,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要是完全按照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引下,开展具有我校特点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6.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简介 篇六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操作流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模式解读】

一、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教学策略

(1)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2)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3)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5)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 1 渗透实施。

三、备课笔记要求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教学内容;②学习重点;③学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④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四、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作用:

(1)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2)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3)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4)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5)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二)、学生的作用

1、“兵”教“兵”:

(1)“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2)“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3)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2、“做”中学:

(1)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知识的处我感悟,这本身就是创新。

(3)允许差异。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基础。采取不贩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这也是创新。

(4)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5)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

五、模式表现出的课堂效益

1.一能发现真实的,并加以解决;

2.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四能真正理解知识,不断提升质量;

5.五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学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6.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

7.七能确保减轻负担。

六、集体备课要求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2)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3)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

(4)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6)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上一篇:幸福和谐新农村解说词下一篇:如何利用PowerPoint制作互动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