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长会议讲话(共5篇)
1.安监局长会议讲话 篇一
我这里就“908专项”顺利圆满完成和下一步的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总结专项实施成果经验, 加强成果应用服务
“908专项”三项基本任务, 即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评价和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已全面完成, 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资源家底, 为国家决策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海洋管理服务的立项目标成为现实, 向党和国家提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总结起来, “908专项”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极大丰富了我国海洋基础数据, 大幅提升了我国海洋综合调查能力, 夯实了海洋经济发展基础。“908专项”涉及学科之多, 调查范围之广, 规模之宏大, 手段之先进, 都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专项调查全面更新和丰富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基础数据, 深化了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要素的科学认识。
二是有效促进了海洋基础数据集成转化, 构建了我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 全面覆盖了我国11个沿海省 (区、市) 和18个国家海洋局局属单位, 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同时, 在“908专项”实施中编纂了一批中国海洋学科典籍, 如《中国近海海洋图集》系列、《中国近海海洋》系列专著、《中国区域海洋学》《中华海洋本草》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是专项成果在各领域获得深化应用, 这些应用已经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年来, 遵循“边调查、边评价、边应用”的原则, “908专项”已在维护海洋权益、海洋国防、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海洋综合管理、科学研究、海洋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专项的完成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也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908专项”圆满完成并取得丰硕成果, 完全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归功于相关部门和地方省市的大力支持, 归功于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 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海洋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 为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工作顺利开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908专项”从立项到实施的8年, 中央领导对我们报送的《海洋专报》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及时指导我们开展工作, 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专项实施过程中,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综合部门做了很多工作, 为专项保驾护航;各沿海省市积极参与专项, 相继匹配经费, 并积极利用专项成果, 编制了一批符合当地海洋实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开发规划。
三、下一步工作
关于下一步工作, 我强调两点:第一, 要继续发挥“908专项”成果的作用。虽然我们前一段是“边研究、边调查、边评价、边出成果、边应用”, 有了很好的开头, 但是真正的应用应该是在验收过后全面实行。我觉得在5个方面要把握好, 为成果的应用抓好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为维护海洋权益服务;三是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四是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为普及公众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服务;五是为“数字海洋”提供重要支撑服务。
2.在州直安监局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篇二
——在州直安监局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州直安监局局长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2006年自治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交流2005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经验,讨论、研究并进一步明确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思路,为州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做好准备。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安全生产工作攻坚克难、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州直广大监管监察人员,认真贯彻自治州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按照州局的统一部署和县市党委、政府的要求,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安全执法和日常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为州直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做出了贡献。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代表州安监局向同志们表示慰问和感谢!
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简要回顾。
二、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简要回顾。2005年在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直的安全生产工作是有创新、有特点、有成效的一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1、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张书记、柯州长每季度都听取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州政府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到州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编制了自治州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州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安全生产工作。州人大对《安全生产法》、《煤炭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自治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15次会议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情况汇报。在州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柯州长与副州长、各县市长,各副州长与分管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将自治区下达的各类事故控制指标分解到直属县市等42个单位,逐级签订了目标责任状。
2、建章立制,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2005年结合州直实际,根据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办法和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安全监管行为。州人民政府第二十次州长办公会议通过了《XX州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自治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自治州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提出了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三十项措施。修改完善了自治州《煤矿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非煤矿山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印发了《XX州直强化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深入井下管理考核办法》。推行了重大安全隐患公告和挂牌制度,跟踪督促整改。这些规定、办法和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3、突出重点,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5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自治区“7·18”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柯州长立即提出了州直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八项措施”。各职能部门根据州直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了以道路交通、煤矿、建筑、消防、农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这一影响州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最主要问题,针对今年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上升的特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各县市组建乡村道路联合执法组,为部分县市充实了警力、配备了协勤员。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的紧急通知》,州政府及时安排部署炸封了5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关闭47家非煤矿山,先后对42家煤矿、66家非煤矿山实行了停产整顿;国务院和自治区公示的XX州重大火灾隐患已全部消除,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工作走在全疆的前列。
4、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扎实。自治州安全生产考核组通过对州直机关、县、乡及企业检查的情况来看,州直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较扎实,各类档案资料比较齐全规范。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州直机关均明确专门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多数县市都充实了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州直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达到68名,目前有5个县市的安监局已经单设,直属县市人民政府;由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授权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履行安全生产监管的相应职能,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年内自治州及州直各县市财政投入消防机构的装备和业务经费达139万元,同时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力度。州直各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达4840余万元。伊宁市今年共投资6500万元对解放路、飞机场路、斯大林街的道路基础设施进行了养护与维修。巩留县、霍城县、奎屯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共计90万元,购进了消防车。今年,安监、建设、煤炭、质监、消防等部门共举办安全培训班100多期,考核企业负责人、安全员和各类特种作业人员5500多人。
5、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形式多样。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月”、“交通安全宣传周”、“119消防宣传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开展了安全生产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应急演练、演讲比赛、咨询日大会、万人签名、制作宣传手册、图片板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安全生产讲座纳入州党校培训班的专题讲座内容。在电视台创办了每周5分钟安全违章曝光台,“安全生产月”活动信息上了国家安监总局的网站,同时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件地址。形成了较为浓厚的“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
上述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考核组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满分1000分的考核中我州取得960分。
今年以来通过抓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的隐患治理,杜绝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和农机死亡事故;安全生产五项控制指标当中,除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外,其他四项控制指标同比大幅下降并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以内。
二、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思路:
明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以减少人员伤亡、杜绝10人以上特大事故、控制重大事故为目标。总体目标是: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2.5(2006年预计GDp154亿),十万人死亡率控制在16以下,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人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火灾十万人死亡率控制在0.2,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5人以下,职业危害局面得到有效控制),突出三个重点(以遏制道路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强化十大行业和领域的监管、监察(1、道路交通
2、煤矿、3、非煤矿山
4、公共聚集场所消防
5、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6、民爆器材
7、电力
8、建筑
9、特种设备
10、农业机械),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八项业务(1、提升科学技术支撑能力
2、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3、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平台
4、强化宣传教育培训
5、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6、加强职业危害检测、监督、检查
7、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
8、全面落实三同时),着力提升四种能力(提升统筹安排、综合协调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依法监管监察的能力;应急处置重特大突发事故的能力),建设一流安监队伍,各项工作走在全疆的前例,确保州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一)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为实现“十一五”安全生产目标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是当前我们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自身建设的中心内容,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使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
安全发展是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把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使安全生产与不断提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安全发展,就是要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等的同步提高。
我州安监机构成立时间不长,工作刚刚起步,总体上看,还处在初创时期。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急需加强,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有较强事业心和专业素质的安全生产工作骨干队伍。这支队伍的建设要分层次推进,提高执法水平,努力吸引专业人才,拓展安全生产事前预防新领域。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安监队伍建设。从事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每一位同志,要培育“安全情结”,积极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
(二)坚持“依法治安”,为推动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依法治国是党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体现在安全生产领域,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安”。安全生产重点在基层,主体在企业,关键在现场,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目前,影响我州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一些行业管理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安全投入不足、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而培训教育滞后等。还有一些浅层次、现实性问题,如一些县市、部门和单位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管理松懈,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等,都与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几十年的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应该说是比较完善的,除了个别环节和个别问题目前确实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之外,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所造成。因此,安全生产工作千头万绪,必须从加强法制入手。
1、突出事故前的预防执法。最近州局研究提出2006年为“执法年”,“执法年”的主要内容就是强化和规范事故前的预防执法工作。法律必须通过行政执法活动,才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否则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各级安监机构要树立“不作为是违法”、“不严格执法也是违法”的思想观念,突出事前预防执法。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对违法违规和失职渎职行为做出了严厉的处罚规定,我们要坚持从严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
2、建立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拓展联合执法的领域和参与面,建立制度,完善程序,形成工作机制。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是一项创新。2005年国务院《紧急通知》和《特别规定》,对联合执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实践表明,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对一些重大问题和难点工作实行政府部门联合执法,有利于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综合优势,形成强大合力;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效率和效果,切实解决执法不严、违法违规行为屡查屡犯等问题,对违法犯罪人员形成威慑;有利于尽快查处和追究事故责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有利于形成监督制衡机制,防范和减少审批、监管、处罚和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联合执法机制。
联合执法不仅煤矿要搞,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和烟花爆竹等领域也要搞。不仅政府经济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要参加,还应请公检法和纪检监察机关,同时还需要宣传部、广电局、总工会、共青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最大可能地扩大安全生产执法的参与面,提高执法的权威性。要继续以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为目标,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执法流程、执法标准和监督检查办法。防止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导致系统“空转”,防止因为执法主体较多出现紊乱。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安监队伍建设。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能走在时代前列,就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在可以预见的“十一五”规划内,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将会更加艰巨与繁重,要解决这一现实矛盾,只有在信息技术监管手段上要效能。面对当前形势,如何抓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XX州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察监管职责的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最近州局研究还提出2006年为“信息化年”。“信息化年”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安监队伍建设。
根据自治州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前安全生产现状,我州急需一个能够实现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动态监管的信息化平台,需要一个有安全特色的网络业务系统、电子办公系统和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自治州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在州直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信息化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纵向贯通国家、自治区及县(市)政府,横向达到州直安委会成员单位及重点企业,形成一个互联互通、动态管理、动态监控、应急统一指挥的格局,及时地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监督力度的前移,使自治州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包含三大重点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
三大项目基本上囊括了安全生产主要工作内容和范围。三者既有独立的一面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是对重大危险源及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提出控制和整改方案,反馈控制和整改效果,它是“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应急管理指挥系统”是对重大危险源及重大安全隐患实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实现远程调度指挥抢险;“电子政务系统”是日常办公的自动化系统(如视频会议、车辆管理、公文传输、文档共享、网上办证等),是单位内部信息化处理和对外发布的平台,它是前面两大系统的后勤保障。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单位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对企业的监控力度,同时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及时公开监督信息,依法接受社会监督,以提高监管机关行政的透明度。
信息化建设应达到的效果
1、建立数据库。确定业务数据规范,初步建立整体性、分层次(自治州、县(市)和企业)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部署实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及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申报平台,实现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业务数据资源的共享。
2、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含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制度和人员对各种应用系统环境的熟悉等)形成。各类信息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施行,使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网络有章可循。
3、构建州、县(市)两级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州和县(市)设信息中心,乡设安全生产信息员。
4、州直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部门的主要业务实现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初步建成覆盖安全生产各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先进、便捷、高效的管理手段,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扭转目前人员少、任务重的被动局面。
5、通过州直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心前移,力争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通过州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建设来加强事故现场的相关信息,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将事故损失减到最小;通过电子地图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远程指挥、监控,便于重大事故预防、应急计划制定,进一步加强事故的预防工作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XX州安全生产网于2006年元月1日已开始试运行。由州安监局牵头并负责内容规划、组织和综合协调,州经贸委信息中心负责运行维护、内容发布更新和技术建设及保障,各县市、各部门共同进行内容保障。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我们还将逐步开通互动功能,设置网民信箱,开设“政策答疑”、“局长窗口”等更方便网民获知政府信息的平台。努力把安全生产网建成我州集政策性、服务型、方便群众于一体的一流政府网。继续全力推动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三个转变”,提高履职能力。
安全生产网力求做到:真、珍、整、正、甄。真:真实、客观;珍:资料详实、珍贵;整:不虎头蛇尾、不断章取义;正:公正、实际;甄:慎重选择。
3.安监局长会议讲话 篇三
在煤矿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王 玉 普(2017年9月30日)同志们:今天我们请部分产煤省(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省级煤监局、重点煤炭企业负责同志来开一个煤矿安全的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分析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和问题,动员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硬措施,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煤矿安全工作,全力以赴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刚才,河北、河南等5个省级煤监局,山西、内蒙古等5个省(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中煤集团、大同煤业集团等11家煤炭企业分别作了发言,能够看出各单位保十九大的决心很大、工作很细、措施很实,但是关键是要真正落实到位,真正见到效果。玉治同志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当前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党的十九大将于10月18日召开,这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将对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作出全面部署。同时,党的十九大也是世界观察今日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成就的重要舞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门就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作出部署,总书记强调,召开党的十九大,必须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环境事故,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煤矿历来是重特大事故多发的行业领域,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9月28日,今年全国发生重大事故20起,其中煤矿重大事故5起,占1/4。马上就到第四季度,进入煤矿的生产经营旺季,事故风险进一步加大。在当前这个特殊的关键时期,如果发生煤矿重特大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给人民群众安全感造成严重冲击,而且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影响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各级安监煤监部门和广大煤炭企业要切实讲政治、顾大局,深刻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把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强不强、履职水平高不高、工作作风硬不硬的重大考验,进一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我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煤矿安全战线同志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二、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今年以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整体稳定,截至9月29日,发生煤矿事故156起、死亡268人,同比减少24起、73人,分别下降13.3%和21.4%;发生重大事故5起、死亡59人,同比减少2起、37人,分别下降28.6%和38.5%;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较大事故上升,截至9月28日,煤矿发生较大事故15起、死亡63人,同比分别上升7.1%、6.8%;二是近期事故“回潮”明显,8月份发生较大事故4起,同比增加3起;9月份又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这是时隔6个多月后再次发生煤矿重大事故。三是部分地区事故集中,黑龙江发生2起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占全国40%);山西发生1起重大事故,6起较大事故(较大事故占全国40%);贵州发生较大事故4起、死亡21人,同比增加3起、18人。这些暴露出当前煤矿安全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一是红线意识不牢。发生“2·14”重大煤尘爆炸事故的湖南娄底祖保煤矿,在未经复产验收的情况下,强行拉断锁链、切断监控,擅自组织生产;发生“1·17”重大顶板事故的担水沟煤矿核定能力年产90万吨,2016年实际产煤520万吨。这反映出一些煤矿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极为淡薄,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倾向突出,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无视职工生命安全,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二是法律观念不强。今年发生的5起煤矿重大事故中,河南郑州“1·4”、湖南娄底“2·14”、黑龙江鸡西“9·13”3起事故都存在瞒报、迟报问题;黑龙江鸡西“9·13”事故中,煤矿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注销的情况下仍然强行生产。这反映出一些煤矿法律意识极差,大胆妄为,无所顾忌,肆意践踏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三是管理水平不高。发生“3·9”重大运输事故的黑龙江东荣二矿,在井口运输平台负一层存在可燃物、油污的情况下,违章组织电焊工在运输平台电焊引起火灾;担水沟煤矿工作面设计布置不合理,造成巷道压力加大诱发冲击地压。这说明很多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水平差,习惯性违章行为长期存在,安全保障水平低。四是监管执法不力。煤矿发生重大事故,往往其安全隐患已经非常突出,一些地方各级安监煤监部门却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视而不见、习以为常。反映出部分地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日常安全监管不到位、有盲区,安全生产大检查不全面、不彻底,甚至搞形式、走过场,推进煤炭去产能进展缓慢。一些地方监管执法宽松软,只检查不执法,检查多执法少,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使法律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五是工作作风不硬。湖南娄底市有关部门在祖保煤矿切断电子监控系统的异常情况下,未及时核实和处理,对其违规使用的民用爆炸物品未及时清缴和打击,且事发时驻矿干部脱岗。这反映出,很多基层的干部工作不在状态,对本地区长期存在的违法行为置若罔闻,不敢担当、不敢负责,作风漂浮、得过且过,有个别甚至与不法企业主沆瀣一气,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上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搞不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各单位都要深入分析,看看这些问题在本地区、本单位存不存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解决,努力提升煤矿安全工作水平。
4.安监局长会议讲话 篇四
李尚宽
(2014年11月13日)
尊敬的江平副省长,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传达11月4日全国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精神,通报今年1-10月份全省安全生产情况和“六打六治”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安排全省集中开展煤矿隐患大排查工作。一会儿,江平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11月4日全国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主要精神 11月4日下午,国家安监总局召开全国安全生产视频会议,总结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分析点评各地前三季度安全生产情况,部署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国家安监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德学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今年1-10月,全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4.1万起,死亡4.7万人,同比分别下降2.6%、8.8%,重特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25.6%、16.9%,煤矿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5.1%、15.4%,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25。王德学副局长对全国32个统计单位和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点评,简要回顾了今年的重点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杨栋梁局长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的难得机遇,各地、各部门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当前要重点抓好6项工作。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实现省、市、县三级五个全覆盖,解决好安全摆位问题。二是抓好新《安全生产法》宣贯和落实。三是“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四是坚持“四不两直”暗查暗访。五是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着力开展好煤矿全覆盖大检查和巡视督导检查。六是抓实抓好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
全国安全生产视频会结束后,王江平副省长随即召开全省视频会议,部署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一是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立即召开干部职工会议,专题研究如何“乘势而上、借势而为”。二是要提早谋划好明年工作。三是提前做好煤矿隐患全覆盖大排查准备工作,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务求实效。
二、1—10月份全省安全生产情况
1-10月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833起、死亡636人(不含消防火灾),同比分别下降18.6%和20.5%。其中:较大事故46起、死亡191人,同比分别上升4.5%和6.7%;重大事故2起、死亡20人,同比分别下降50%和67.7%。
1、各行业领域事故情况: 道路交通事故745起、死亡499人,同比分别下降18.3%和19.1%。其中,较大事故33起、死亡130人,同比分别上升3.1%和3.2%;1-10月份,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月50人,要引起高度重视,今年必须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800人以内,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后两个月是关键,一定要防止这两个月事故激增。
工矿商贸事故37起,死亡108人,同比分别下降41.3%和30.8%。其中:
----煤矿事故12起,死亡55人,同比分别下降36.8%和40.2%。其中,较大事故5起、死亡29人,同比分别下降16.7%和6.5%。重大事故2起、死亡20人,同比分别下降33.3%和60%。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今年我省瓦斯治理力度很大,预计抽采量在24亿立方以上,但瓦斯事故依然高发(7起、44人,分别占58.3%、80%),今年两起瓦斯重大事故均发生在国有煤矿企业,形势不容乐观,瓦斯治理任务艰巨,防突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两个“四位一体”措施一定要现场落实到位。
----非煤矿山事故1起,死亡4人,同比分别下降75%和33.3%(如统计“11﹒4”事故,同比起数下降60%、死亡人数上升28.6%)。
----建筑业事故15起,死亡32人,同比分别下降42.3%和15.8%。----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分别下降50%和66.7%。
----冶金机械8行业事故3起,死亡7人,同比起数下降50%、人数持平。
----工商贸其它事故5起,死亡9人,同比分别下降16.7%和10%。
铁路运输事故50起,死亡29人,同比分别上升8.7%和20.8%。这也是唯一一个“双升”的行业领域,要引起高度重视。
农业机械事故1起,同比分别下降50%和100%。烟花爆竹、水上交通、渔业船舶和其它水上等行业未发生事故。
2、各地区事故情况:
贵 阳 市发生事故162起、死亡117人,同比分别下降23.2%和20.9%。
遵 义 市发生事故43起、死亡41人,同比分别下降37.7%和50.6%。
六盘水市发生事故69起、死亡67人,同比分别下降14.8%和22.1%。
安 顺 市发生事故74起、死亡62人,同比分别下降6.3%和19.5%。毕 节 市发生事故35起、死亡52人,同比分别下降39.7%和27.8%。
铜 仁 市发生事故70起、死亡61人,同比分别上升6.1%和17.3%。
黔 南 州发生事故155起、死亡66人,同比分别下降22.9%和38.9%。
黔东南州发生事故142起、死亡94人,同比分别下降15.5%和4.1%。
黔西南州发生事故79起、死亡71人,同比分别下降15.1%和7.8%。
贵安新区发生事故2起、死亡1人,去年同期未发生事故。
威 宁 县发生事故1起、死亡0人,去年同期未发生事故。
仁 怀 市发生事故1起、死亡4人,同比起数持平,死亡人数上升33.3%。
三、“六打六治”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已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120832家次,四个全覆盖全面完成,开展联合执法1717次,暗查暗访5258次,查处各类隐患442569条,整改率98.9%,其中重大隐患101条,整改率87.1%;打击整治7类非法违法行为27267起(客车客运领域占69.6%)。其中:
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问题1121起。黔东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市三地合计占45.4%;
打击破坏损害油气管道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问题333起。安顺市、遵义市、贵阳市三地合计占75%;
打击危化品非法运输行为,整治无证经营、充装、运输,非法改装、认证,违法挂靠、外包,违规装载等问题1288起。黔南州、遵义市、毕节市三地合计占69.3%;
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整治层层转包、违法分包问题837起。黔南州、贵阳市、六盘水市三地合计占73.4%;
打击客车客船非法营运行为,整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及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和长途客车夜间违规行驶等问题18991起。黔东南州、安顺市、黔南州三地合计占55%;
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整治违规住人、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问题3148起。遵义市、黔东南州、贵阳市三地合计占49.5%;
整治违反《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的安全隐患1549项。遵义市、六盘水市、贵阳市三地合计占69.3%。省级对重大非法违法行为备案246件,黔东南州、黔南州、安顺市三地合计占62.4%。其中:
实施关闭取缔19件,黔东南州9件、黔西南州6件、贵阳市3件、仁怀市1件;
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54件,安顺市、黔东南州合计占72.3%;
责令停产整顿153件,黔东南州、黔南州合计占57.5%; 没收非法所得并按国家规定上限罚款20件,黔南州7件、黔东南州5件、遵义市5件、贵阳市2件、仁怀市1件;
向社会公告列入“黑名单”企业53家。公开宣判典型案例1起。
从调度统计来看,虽然我省“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问题仍然突出,如:严打严治氛围不浓,重检查、轻处罚;个别地区和行业出现“厌战”情绪,暗访暗查力度不够;特别是专项行动期间,还发生了永贵能源黔西县新田煤矿“10·5”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开阳县双阳磷矿“11·4”较大透水事故。开阳县“11·4”透水事故是一起典型的六打六治不落实、不到位,相邻矿井之间长期不留隔离矿柱、安全矿柱。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立即组织开展跨地区交叉检查。省安委办已经下发交叉检查工作方案,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紧开展。要继续扎扎实实开展督查,确保督查次数、督查质量。要认真开展“回头看”和迎接国务院安委办二次督查。目前,我省已实现“四个全覆盖”,下一步要注重查缺补漏。同时,对9月份国务院安委办来我省督查发现的问题,遵义市、安顺市和相关部门要加强调度督促,加快整改。12月份,国务院安委办还要开展督查,各地要提前准备。
四、全面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11月6日,国务院安委办下发通知,将在全国煤矿集中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治理行动,用半年时间排查所有煤矿。目前,国务院安委办正在河北省唐山市和山西省大同市先行试点,并将召开经验推广现场会。我省也正在制定方案,要从五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坚持四条工作原则。一是全面覆盖。排查全省所有煤矿。二是摸清底数。排查隐患并登记造册,逐级上报,由各市汇总,报送省安委办,建立全面的煤矿基本情况和隐患数据库。三是突出重点。查大系统、除大隐患、防大事故,紧紧盯住瓦斯治理、通风系统等,坚决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四是严格检查。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对重大隐患要立即停产整改;对一般隐患要及时整改,边查边改、边整边销。要坚持从严执法,该停产的坚决停产、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处罚的严格处罚,对隐患整改不力的要严厉追究责任。
(二)优化排查力量。这次大排查大治理行动由省级统一谋划、统一抽人、统一编组、统一分配、统一实施。结合贵州煤矿数量多、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我们初步考虑,全省成立100个排查组,每个组排查8个煤矿,根据矿井规模、灾害情况等,每个组分配7人,包括2名政府系统专业人员、2名救护队员、2名以上工程技术人员。人员由省、市、县级煤炭行业管理、国土资源、国资委、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等部门干部,部分熟悉专业的驻矿安监员,煤矿救护队员及大型煤矿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排查原则上以属地为主,其中:中央在黔、省属煤矿和大型煤矿企业的排查组,由省级有关部门熟悉煤矿业务的处级以上干部带队,其他煤矿由市、县有关部门熟悉煤矿业务的干部带队。排查工作分两轮进行,第一轮进行全面排查,大矿10天,小矿5天,具体情况,具体把握。第二轮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省安委办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尽快上报名单,以便省里统一编组。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省里成立行动领导小组,由王江平副省长担任组长,各地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并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积极抓好组织推动和工作落实,做到“一矿一策、矿矿见效”。
(三)坚持分步推进实施。从今年11月开始到明年4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1月底前完成动员部署和准备工作,制定实施方案、落实人员编组、开展专题培训,同时煤矿企业特别是集团公司要立即组织开展自查自改,11月底前完成,自查情况要建档造册,并向排查组报告自查情况。第二阶段,今年12月到明年1月,完成第一轮全面排查,各排查组及时向所查企业反馈排查情况,督促企业立即整改;被查企业也要及时向排查组反馈整改落实情况;排查结束后,排查组要综合全面地向企业反馈意见,企业在第二轮复查前全面整改完毕。明年2月到3月,开展第二轮复查和排查。第三阶段,明年4月进行总结汇总和评估,做好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典型经验,梳理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四)突出排查重点。排查分三类:对停产及停产整顿煤矿,重点排查是否存在违法组织生产、边整顿边生产、待关闭矿井停产措施不到位等三方面内容。对煤矿建设项目,重点排查手续是否齐全、建设施工等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边建设边生产等三方面内容。对生产矿井,重点检查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超层越界开采或巷道式采煤、瓦斯治理是否到位、是否落实探放水规定等十方面内容。排查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一抓到底,绝不草率收兵。要坚持井上和井下、资料和现场、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既要查出具体隐患,又要提出治理措施建议,搞好跟踪督办落实,确保隐患整治彻底到位。省安委办将组织力量,采取夜查暗访等形式,随时进行抽查,对排查走过场、治理措施不得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公开曝光。
5.安监局长会议讲话 篇五
2009年, 在农业部、省委省政府和总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垦区农业战线高举现代农业旗帜,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垦区为目标, 以实施现代化建设跨越工程为根本举措, 紧紧围绕总局党委“抓城、强工、带农”重点工作部署, 创新思路谋发展, 整体推进抓突破, 着力推进强基础、调结构、增科技、提标准、抗灾害、重管理等措施, 战胜了严重的春旱、夏涝、伏旱、低温和寡照等多重自然灾害过程, 农业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果。种植业实现粮食总产165.25亿kg, 较2008年新增23.20亿kg, 连续6年获得大丰收, 商品量首次突破150亿kg大关, 粮食总产和增产幅度均创历史新高, 受到农业部通令嘉奖。2009年农业生产与发展的主要成效与特点如下。
1.1现代粮食产业快速发展, 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垦区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 紧紧围绕150亿kg商品粮目标, 坚持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不动摇, 按照“稳稻豆、扩玉米、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 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 扩大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09年全局农作物总播面积264.99万hm2,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5.40万hm2, 比上年新增25.80万hm2, 同比增长11.2%。实现粮食总产165.25亿kg, 比上年新增23.20亿kg, 同比增长16.3%;粮食商品量152.55亿kg, 首次突破150亿kg大关;平均单产6469.5kg/hm2, 较上年增长4.6%, 实现了垦区连续6年农业大丰收。在粮食总产和单产不断提高的同时, 职工收入也保持较快增长, 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0800元, 比上年增长13.6%, 开创了垦区农业持续增产、农场持续增效、职工持续增收的新局面。
1.2现代农机更新力度加大, 农机装备能力进一步提升
垦区以加强现代农机装备为重点, 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及各级农机更新配套扶持政策, 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2009年实现农机更新总投入14亿元, 其中国家农机补贴3亿元, 新增各类农业机械4.6万台 (件) 。继续组织实施旱田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40个, 使现代农机装备区达到266个, 负担面积达93.33万hm2。进一步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新增高性能插秧机720台, 水稻全喂入收获机842 台, 半喂入收获机317台, 大型自走式割晒机46台。进一步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总投资1.5亿元, 扩建和新建“场库棚”面积达100万m2, 新增高标准现代化农机管理服务中心11个。进一步加强航化作业能力建设, 全年航化作业面积达到87.80万hm2, 比上年增长18.2%。到2009年底, 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6%, 其中旱田96.5%, 水田达95.3%。
1.3农业基础建设步伐加快, 综合抗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垦区以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全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年争取国家计划投资5.4亿元, 加快推进三江平原大型灌区工程建设, 江萝、勤得利灌区渠首主体工程已初具规模, 兴凯湖灌区总干渠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绥滨等4个新建灌区全面启动。完成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1座, 新开工10座。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建设投资9亿元, 工程量8475万m3。新建沟渠4190km, 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4239座, 新增改善水田有效灌溉面积7.07万hm2, 防洪除涝面积7.67万hm2, 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69万hm2,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9万hm2。
种子管理和产业化运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种子市场监管有力, 市场监控覆盖面达到了100%。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安全供种29.0万t, 其中向省内外辐射供种11.8万t, 辐射供种面积146.67万hm2, 供种能力同比增长了18.3%和18%;实现销售收入9.9亿元, 实现利润6039万元, 同比增长 15.9%和23.2%。审定通过农作物新品种31个, 品种更新更换面积66.67万hm2。在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推动下, 水稻、大豆、玉米和麦类等五大作物的标准化统供率达到了99.9%;种子机械化加工率、包衣率和良种覆盖率连续7年实现100%。北大荒种业集团实力进一步增强, 已在内蒙古、山东、北京、安徽、湖南等省份和地区组建了子、分公司, 现拥有80余家子、分公司, 1000余个营销网点。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已完成了大豆遗传分子标记工作, 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水稻育种实施DNA整体导入, 已培育推广出新品种。在垦区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中, 集团率先在菲律宾开展了农业技术合作。
绿满垦区和林业经济倍增计划加快推进, 全年完成造林绿化2.13万hm2, 建设绿色城堡826个、绿色通道1350km, 绿色屏障3567条, 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2%以上。建成食用菌基地12处, 新增以地产果、沙棘、种苗、五味子、三梅等为主的经济林1800hm2, 实现林业经济综合产值5亿元, 增速超过30%。林权改革进一步深入, 试点单位增至10个, 家庭林场新增6650个, 民营苗圃育苗面积达2333hm2。林业执法和森林保护进一步加强, 全年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4‰以下, 森林过火面积控制在0.5‰以下, 使森林、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气象现代化建设稳步发展。建设的多普勒雷达站、自动气象站和自动测墒站运行良好。新增投资3424万元, 建设建三江等3个分局新一代大中型天气雷达3部, 在2年内可投入使用。现代气象设备和气象信息网络不断完善, 为农业生产决策和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年投资3390万元, 新增项目农场20个, 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场达到71个。全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3.33万hm2, 节约成本450元/hm2, 生产加工应用配方肥20万hm2。以农业生物灾害预警与综合控制能力建设为重点, 投资285万元, 启动建设齐齐哈尔分局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 使区域站项目达到7处。围绕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进一步强化农药管理、植物检疫和指导服务等公益职能, 深入开展病虫测报、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有效地维护了垦区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安全。
1.4农业标准化全面强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垦区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 以农业标准化为载体, 以推进农产品基地认证和实现清洁生产为手段, 从质量管理、技术推广与生产实践三个层面入手, 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机等质量标准、技术操作规程、监督监测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监管和产品质量追溯, 有效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连续6年以“六看”为内容, 开展了农业标准化提档升级活动, 创建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20个, 有效促进了垦区农业生产“全面积、全作物、全过程”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到2009年底, 垦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226.67万hm2, 认证农产品549个;有6个分局的42个农场创建了56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面积57.33万hm2;种植绿色有机农作物面积115.33万hm2, 认证绿色产品25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13.33万hm2, 认证产品200个。
1.5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加快, 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垦区大力实施科技兴垦战略, 整合科技资源, 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为粮食商品量突破150亿kg大关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垦区有效运用生物技术、航天育种、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等手段, 着力加强新品种选育、新技术集成、新机具研发、生物和自然灾害防控等方面的自主创新, 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按照“农艺农机结合, 良种良法配套”的原则, 重点推广了保护性耕作、钵育摆栽、毯式育苗、统一催芽供种等“十大”新技术。集成完善和推广了水稻“三化一管”、大豆“两密一膜”等“十大”模式。大力开展“五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 经农业部高产创建专家组验收, 八五二农场万亩片玉米平均产量达到14464.5kg/hm2, 大兴农场23hm2大豆平均产量达到4492.5kg/hm2。通过高产创建、技术集成、模式推广和典型示范, 带动垦区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科技因素占22%。目前, 垦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以上, 成果转化率82%以上。
1.6场县合作共建深入推进, 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垦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种子研发、农机装备和龙头带动等方面的优势, 在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等方面, 积极推进以农业合作为重点的场县共建, 探索场县共建、垦地合作的新机制、新形式, 强化合作带动,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 垦区9个分局75个农场与59个市县开展了以农机代耕、辐射供种和培训农民为重点的场县合作共建, 取得了新突破。全年出动拖拉机和收获机7200台, 完成农机跨区作业153.33万hm2, 实现增收2.07亿元, 为农民实现节本增效5.06亿元。向农村推广模式化栽培、少耕深松等技术33项, 推广面积65.07万hm2;良种推广面积149.13万hm2;提供航化作业8.13万hm2, 测土配方施肥13.13万hm2, 气象服务辐射面积68.33万hm2。开展农业相互保险140.00万hm2, 龙头企业拉动农村种植基地达133.33万hm2。通过场县共建, 示范、培训和带动农民百万余人, 促进了周边农村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2认清形势, 统一思想, 增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隋凤富书记在党委 (扩大) 会议上明确提出:垦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 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率先在全国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垦区,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参与国际农业竞争, 促进边疆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垦区各级农业部门必须认清形势, 深刻领会, 增强建设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把握, 全面落实, 站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的起点上, 应对新情况, 迎接新挑战, 实现新跨越。
2.1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落实党中央赋予垦区新的历史使命, 当好全国现代化大农业排头兵的需要。2009年, 胡锦涛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时专门对农垦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 要求垦区要当好“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这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垦区的新使命。垦区要以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 通过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 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探索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新模式、新路子。增强国有农场在运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农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巩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目前, 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 但结构性短缺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垦区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全面启动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提高自然和生物灾害的防御能力, 稳定提升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综合产能, 形成全国规模大、产量高、品质好的生产基地, 进一步巩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体现, 也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 加大垦区内外资源的整合, 加强垦区内外产业的联合与协作, 扩大产业规模, 延长产业链条, 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 形成以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和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内容, 集群优势、板块特征和区域亮点突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才能不断提升垦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保护生态资源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上趋于恶化, 土壤污染、地力下降、水土流失、突发性气候灾害频繁发生等严重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 通过进一步加强生态林业建设, 湿地草原保护, 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推行土壤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等措施, 促进农业清洁生产, 维护垦区蓝天、碧水、青山、沃土的良好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好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发挥引领和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 对垦区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赋予的新使命, 发出的新号令。垦区农业战线必须认清新形势, 把握新机遇, 肩负新使命, 推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起好步、开好局, 实现新跨越。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高度重视垦区工作, 要求垦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垦区加快发展、推进场县共建的政策措施, 为垦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垦区经过60多年开发建设, 特别是30年改革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 垦区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聚了显著的优势, 形成了敢为人先、谋事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然而, 机遇与挑战并存, 希望与困难同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全国现代农业排头兵的要求, 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从我国和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 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竞相争取扶持政策、资金和项目, 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 垦区争一流、当排头的竞争压力加大。二是随着垦区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粮食商品总量不断增加, 粮食仓储、精深加工、销售变现和粮食物流压力加大。三是垦区第一产业仍占主导地位, 一二三产业之间利益机制尚不健全, 农业内部功能拓展空间小, 剩余劳动力不能有序转移, 家庭农场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压力较大。四是从垦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目标要求来看, 垦区地表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旱作区节水灌溉、突发性自然和生物灾害的有效控制、农业信息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五是垦区东部分局和西部分局、水田农场和旱作农场、大农场和小农场之间的发展仍不平衡, 个别农场仍处于贫困状态。面对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我们要倍加珍视当前空前有利的发展环境和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 以勇攀高峰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 瞄准更高目标, 承担更新使命, 推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3把握机遇, 科学发展, 全面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按照总局党委确定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部署, 垦区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进垦区农、林、水、机一体化进程;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 全面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加快发展粮食产业, 推进农业提质增收为基础, 有效推动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建设;以场县共建为契机, 示范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面开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局面。
3.1优化农业结构, 提升粮食产能,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样板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必须常抓不懈, 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要紧紧围绕“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黑龙江省千亿斤产能工程”, 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 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 加快土地整理、耕地复垦, 标准农田建设, 稳定提升粮食产能, 把垦区建设成为“土地经营规模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全程管理标准化、产品质量安全化”和“土地高产出、劳动高效率、职工高收入”的现代农业生产样板区。2010年确保农作物播种面积266.67万hm2, 粮豆播种面积253.33万hm2 (其中水稻116.67万hm2, 玉米66.67万hm2, 大豆53.33万hm2, 麦类13.33万hm2, 薯类3.33万hm2) , 实现粮食总产175亿kg, 商品粮达到162.5亿kg以上, 家庭农场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以上。按照“扩稻玉、稳麦豆、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 东部分局进一步扩大水稻和玉米面积, 西部分局要坚持“一轮三调”, 积极扩大玉米、马铃薯和甜菜种植面积, 因地制宜扩种高效经济作物。
水利工作要突出四大安全体系建设, 着力保障生产用水安全、生活用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水利建设要以加快三江平原灌区和旱作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重点,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着力抓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2010年要完成三江平原勤得利、江萝灌区渠首, 兴凯湖灌区总干渠工程, 推进灌区骨干渠系建设。加快绥滨、八五九灌区骨干工程和饶河、二九○灌区渠首建设步伐及梧桐河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抗旱防汛等工程建设, 力争启动兴凯湖第二泄洪闸等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同时要加快建立和创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机制, 切实增强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2010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建设投资9.5亿元, 新增水田有效灌溉面积7.33万hm2, 防洪除涝面积8.00万hm2, 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3.33万hm2,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9万hm2。
林业工作要以实施绿色城堡、见缝插绿和绿色屏障三大生态工程及发展林下经济为重点, 加快推进林业经济向产业化转型, 积极融入垦区农、林、水、机一体化进程, 参与更大范围内的生态和经济循环, 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生态保障和产业支撑。2010年完成造林绿化2万hm2, 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5%。加快食用菌、经济林、中草药、特禽养殖、林业育苗基地的提档升级, 保证林业经济30%以上的增速。要稳定林业管理机构, 完善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林业技术推广三大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 严厉打击毁林毁湿等违法行为, 确保森林、湿地资源安全。深化林业改革, 稳步推进人工用材林流转, 大力兴办家庭林场和民营苗圃, 最大限度提高林地生产力。
种子工作要继续以两大体系建设为中心, 加强市场监管和质量监控, 营造安全有序的供种秩序。进一步整合、放大资源优势, 探索新的投融资方式, 开拓省内外市场, 做大做强北大荒种业。着力加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建设,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并举, 运用前沿技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2010年, 保证安全供种30万t以上, 对外辐射供种11万t, 辐射供种面积200万hm2, 销售收入11亿元, 实现利润6500万元。按照生态区域适应、结构布局合理、推介主导品种、农户自主选择、农场标准化统一供种的方式, 实现种子机械化加工率、包衣率、良种覆盖率和主要农作物统供率100%。加快新品种推广, 主要品种更新更换面积106.67万hm2。
农业标准化要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 打造北大荒品牌为重点,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加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进一步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能力和北大荒绿色食品市场竞争能力。继续以“六看”为标准、以“四个一样”为目标, 开展农业标准化提档升级竞赛活动, 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使垦区农业标准化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2010年种植绿色、有机农作物基地面积124.67万hm2, 绿色食品产品达27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236.67万hm2, 无公害农产品达到600个。
气象工作要以突发性灾害气候的监测和预报为重点, 着力加强垦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高标准完成国家重点项目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 启动气象台站综合改造项目, 为科学指导垦区农业生产, 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继续加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配肥站建设, 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要按粮食种植面积40%生产应用配方肥, 实现科学投入、增产提质、节本增效。植保工作要以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综合防治为重点, 完善生物灾害预警机制, 加快预报信息可视化和防控队伍专业化建设, 提高应对和抗御生物灾害能力, 确保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三个”安全。
3.2发展现代化大农机, 加快农机更新, 建设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区
现代化大农业需要现代化大农机。垦区要围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加快推进由农业机械化向农机现代化的转变, 在不断提高和放大使用效率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六个发展和延伸。由旱田装备向水田装备、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等非粮作物机械化、由农业生产的产中向产前和产后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养殖业机械化、由地面机械作业向空中、由垦区内向垦区外发展和延伸, 着力发展现代化大农机, 加快农机更新步伐, 建设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区。2010年计划农机更新总投入15亿元以上, 新增国内外各类机械5万余台件, 其中投资4亿元, 引进国外先进大型机械500台件, 新建40个旱田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 使现代农机装备区达到306个, 负担面积达到106.67万hm2。加快发展水稻集中统一浸种催芽和播种设备、高性能插秧机、半喂入收获机、割晒机和低温烘干机等;装备一批玉米收获机和马铃薯、甜菜生产专用机械, 积极推进畜牧养殖机械化。要进一步加强农业航空建设, 新增农用航空飞机10架, 航化作业面积超过100万hm2。到2010年底, 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5%, 其中旱田达到97%, 水田达到95.8%。在加强农机更新的同时, 要继续加强农机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机标准化管理达标与创新活动, 继续推广红星农场等“现代化农机服务中心”的经验, 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 预计总投入2亿元, 新建“场库棚”近130万m2。新建的场库棚要统一规划, 高标准规范化建设, 推进农机标准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3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创新转化, 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按照“集成创新, 加快转化, 服务产业, 支撑领先”的原则, 整合科技资源, 加强农科教配合, 产学研配套, 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平台建设, 加快创新转化, 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要继续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推进垦区与国际国内重点科研院所、知名院校, 在科技资源互补、成果转化应用、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积极合作共建, 破解制约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难题, 全面提升垦区的科技显示度, 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抓住国家和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机遇, 推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力。加快完善以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中轴、230个科技园区为支撑, 集试验、示范、展示、辐射于一体, 覆盖垦区, 辐射全省, 总长2000km的东、中、西三条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 引领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要在加强农技推广体系、精准农业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基础上, 加快垦区数字农业系统的立项与开发。要重点推进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要不断完善“阳光工程”的科技培训内容, 继续集成完善推广“十大”栽培模式, 扩大应用钵育摆栽等“十大”农业新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等“十大”农机新技术, 提高职工科技务农本领和创业就业能力。继续开展农业部和总局“六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 进一步发挥高产创建活动在推广新品种、展示新技术和运用新机械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实现垦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突破。
3.4深化农业改革, 完善管理服务, 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
体制机制创新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原动力。要按照超前探索, 大胆创新, 重点突破, 配套推进, 城乡统筹的原则, 深化农业改革, 完善管理服务, 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要围绕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探索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组织方式;围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探索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合作组织自我服务与专业公司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农业服务体系;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探索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围绕农业政策性保险, 完善相互制农业保险运行机制。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出发, 进一步完善“两田一地”的土地承包制度, 引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种子种苗统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以及生产资料比价采购、统一定购和厂家直供制度。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本着自愿原则, 按照产业构成和生产经营特点, 组建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公司等现代农业经济组织,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农机、林业和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积极争取把垦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纳入国家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范畴。
3.5整合特色资源, 优化生态环境, 建设农业功能拓展先行区
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是农林水机一体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职工就业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人文资源、现代农业和绿色生态等优势, 整合特色资源, 优化生态环境, 建设农业功能拓展先行区。要加快生态观光区、现代农业观光区、休闲度假区、果蔬采摘区、科普教育区和外景拍摄区建设, 拓展热带植物和名贵花卉观赏等景观, 着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观光旅游品牌。垦区东部要依托界江、界湖和湿地资源, 重点发展七星、八五九、八五○、海林、宁安、五九七、八五二、绥滨和军川等农场现代农业观光游, 中部依托城郊优势, 重点发展香坊、红旗、阎家岗和铁力等农场设施农业观光游和热带作物风情游, 西部则依托地质公园资源, 重点发展五大连池、二龙山、红星、大西江和克山等农场现代旱作农业观光游。重点建设北大荒现代农业园、休闲观光区、循环经济示范点等景区, 用完善的基础、配套的设施、高水平的景区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叫响现代农业观光游, 带动垦区经济增长, 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6加强示范带动, 推进场县共建, 建设引领农村发展辐射带动区
【安监局长会议讲话】推荐阅读:
安监局局长在全市消防安全会议上的讲话08-21
林业局长林业会议讲话09-17
义务教育工作会议局长讲话学习心得10-10
教育局长在暑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24
刘金良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20
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