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8篇)
1.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 篇一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的使命。本文将介绍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一: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形成,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为了能够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清晰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实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小组利用五一假期期间,深入我校大学生当中,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对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关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本次调研于XX年5月上旬进行.调研选取我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5份,其中大学生的性别抽样分布为:男性占%,女性占%;年级的抽样分布为:大一占%,大二占%,大三占%,大四占%,.政治面貌的抽样分布为:中~员占%,共青团员占%.现将问卷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
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有着浓烈的爱国意识。众多大学生已经明确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所以很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形势具有一定的鉴别力。如对中央的一年来的工作的总体印象的满意度达到%,对规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经济发展的满意度达到%,实施西部打开发战略达到%,解决三农问题达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情况达到%。在被问到对台湾~~行为的看法时,高达%的人表示很反对,%表示一般反对。由此可见,大学生们的评价基本是理性的,既能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也能发现问题,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已经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政治、社会问题,同时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在接受调研的大学生中,%的学生认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的学生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极大的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在被调研学生中,%的学生是入党积极分子,还有%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外,在被问到如何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时,%的学生认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其中还有%的学生能准确地说出xxxx。
对于共产主义,当代大学生也表示了极大的信心,%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二:
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关系到党和国家 的前途与命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几何?大学生思想现状如何?是否符合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研结果。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衷心拥护,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复杂局势和处理国内复杂问题时的表现高度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高度认同中央,对未来充满信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予了全国人民希望,伟大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2015年,在习总书记带领下,中国高速发展,让老百姓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些留言反映出高校师生对党中央的高度认同。
调研显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鲜
活、更加英明。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自开始工作以来,留下的深刻印象调研中,亲民实干廉洁务实连续三年排在前列。座谈中,不少学生表示,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百余次重要讲话,形成了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充满了语言魅力,展现了自信大气、从容淡定、沉着稳健、朴实平和的风格特点,让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
大学生对党和政府一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对9项重大决策部署均表示满意。其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满意度居前三位。%的学生赞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中大学生党员显示出更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更高的信仰追求。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学生充满信
心和期待。%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表示乐观。大学生普遍相信,未来中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相信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信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将显著提高。
立志成才报国,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两度因病错失关键考试,从初中肄业、高中四度辍学,到打工3年准备自考,再到成为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李军的自强不息、坚持梦想让人感动。而像李军这样的向上向善好青年还有很多,他们的事迹向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调研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持续深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价值遵循和人生追求。%的学生赞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
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的学生赞同诚信是做人之本,%的学生赞同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此外,在创业创新的热潮中,大学生提升自己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愿望也更加迫切。电子科技大学的马天琛,在校创立公司并成功登陆新三板,网络产品面聊下载量突破百万;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杨成兴,在校期间参与3家公司投资建设,资产达2000万元一个个成功案例,让想开创一番天地的大学生们更加渴望获得能力的提升。调研显示,能力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重要因素,而其中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连续两年被学生列为最需要加强培养的11个环节中的前三位。
满意学校工作,固本工程根深叶茂
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在调研
中,学生们普遍赞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超八成学生对学校辅导员工作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示满意。其中,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连续四年居各项工作之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体育教学部辅导员石国卿,利用网络平台开辟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他的《让我们一起高尚,让我们一起辉煌》《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等93封、13万字的老石的信在网上获得无数点赞;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吐尔逊麦麦提?艾麦提江,发挥精通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的优势,成为民族团结的宣传者和示范者,引导学生树立起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而这些辅导员正是千千万万一线辅导员的缩影。
在调研访谈中,有学生谈到辅导员与我交流最多,没有代沟,帮我解决了
很多学业、思想和生活上的难题辅导员是我最信赖的老师,有了困难,我总是第一个给他打电话这些话语展现出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大学生充分肯定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成绩,%的学生对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表示认可。在学校各项工作的评价中,大多数学生对学生奖惩资助工作党团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大学生社团活动就业指导与服务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提供指导情况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表示满意。
2.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 篇二
一、调查基本情况
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共设置31个问题, 涉及政治信仰、思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行为方式、思想稳定、国内形势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等几个方面, 其中29个封闭性问题和2个开放式问题。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学院学生大部分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 心理健康, 乐于助人, 重视诚信, 关注时事政治, 拥有积极地人生规划和就业观念, 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及为学院各方面做出奉献的热情。但是也发现个别学生缺少信仰, 重金钱和权力, 入党动机复杂, 缺少健康的兴趣爱好, 上网时间较长,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等问题。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走访以及与学生座谈等方式开展的。其中向我院学生发放400份调查问卷, 收回390份, 有效问卷385份, 调查范围主要是我院本科一至四年级的学生。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6.25%。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
(一) 政治信仰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97.77%的学生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通过对入党动机的调查,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入党动机正确、积极, 有92.53%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出于奉献社会发挥自己作用的积极目的。96.5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较为突出, 说明学生党员在学生中威信较高, 有利于共产主义信仰在广大学生中的巩固与加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往年的数据大学生党员的突出作用的认可度出现了不断提高的形势, 这也体现了学院通过学生党支部不断完善建设取得了一定积极的成果。
(二) 理想信念
73.96%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有一定的目标和计划。通过调查, 我们认为学院学生绝大多数是有思想、有信念的有志青年。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 22.8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与自己的理想不一致或不匹配。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 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和个人思想的成熟度不够, 造成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无法细化和无法形象化的情况, 甚至导致部分人学习、生活、工作等目标出现了模糊, 甚至出现踌躇不前、后悔当初选择的状况。
(三) 价值取向
在调查:央视采访热点问题“你幸福吗?”引起民众热议, 请问您的“幸福坐标”主要定位在?的时候, 42.14%的学生定位在经济收入提高, 有32.20%的学生定位在社会稳定和谐, 有18.11%的人定位在身体健康。另外在调查“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的时候, 选择最多的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在这两个题目的选择中, 同学们的选择体现了广大同学在看待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取向上是积极正面的,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精神与道德各层面的内涵和要求。
在调查是否要帮助有需要的人的时候, 48.89%的学生选在结合实际情况帮助他人, 1.12%会毫不犹豫直接出手帮忙, 38.65%会视情况而定, 有1.33%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体现学生们本质上还是热情积极、乐于助人的, 但是随着近年来个别社会事件的负面影响, 使得学生们在帮助他人方面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当然我们通过调查也发现, 少数学生存在自私心态不愿意帮助他人的问题, 需要我们通过学习的教育和锻炼转变他们的思想。
(四) 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结合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希望学校在为人处事、思想问题以及人生重大选择上提供一些指导和辅导, 这表明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存在社会经验不丰富、思想不成熟等问题, 并渴望通过学校的指导予以提高。
(五) 心理健康方面
我们通过走访和座谈, 对95名学生开展了心理排查的工作, 主要趋势表现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况。其中发现个别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度、躯体化、抑郁和焦虑方面存在症状, 有待进一步测试和追踪。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借由“两会”召开的东风, 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导, 强调灌输的教育形式, 重视自我教育的学习方法, 一方面加强理论教育, 一方面加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 使共产主义信仰在新时期大学生身上发出耀眼的光辉。
2.加强成长起航工作、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结合土木工程学院的成长导航计划, 坚持开展成长接力棒等活动为学生如何不断成长, 如何达到既定目标的一些宝贵建议;它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 科学地规划未来, 拟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通过学院心理辅导站为学生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服务。通过对学生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 对他或她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3.加强日常管理和心理排查力度
通过日常学生管理和教育, 培养学生合理分配学习、工作、娱乐时间的行为习惯, 促进他们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上网、情感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和健康态度。通过学院心理辅导站进一步加强日常学生心理排查、追踪等对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情况。
参考文献
[1]青岛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丰富多彩.人民日报, 2004-3-23 (11) .
3.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西北地区;二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
本次调研在兰州城市学院14个符合条件的二级学院中,按13%的比例,随机抽取各年级学生共计2000人,实际发放调查问卷共计2000份,回收1962份,其中有效问卷1941份,有效回收率为97%。
参加本次问卷调查全部为在校本科生。其中男生占51%,女生占49%;年级的抽样分布为:一、二年级占72%,三、四年级占28%;政治面貌的抽样分布为:共产党员占16%,入党积极分子占30%,共青团员占43%,群众占11%;生源地抽样分布为:农村生源占58%,乡镇生源占22%,中小城市生源占14%,大城市生源占6%;专业的抽样为:文科类占43%,理工科类占37%,艺术类占11%,体育类占5%,管理类占4%。
一、调查结果
(一)总体情况
调查表明,兰州城市学院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三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的理想信念。讲求诚信,关注国家和民族大事,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二)具体内容
(1)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其中对宗教信仰持赞同态度,有自己信仰的占17%;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并选择一种宗教信仰的占31%;选择对宗教信仰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的占39%;选择对宗教信仰不赞同,也不感兴趣的占13%。
(2)学生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其中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占19%;认为能够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占56%;选择能够得到一些实际利益占11%;而因为周围要求入党的同学比较多,随大流的占14%。
(3)学生不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其中认为个人条件不够成熟的占77%;认为党的宗旨不符合个人信仰的占11%;认为各方面会受到约束,不自由的占9%;认为和个人成长成才没有多大关系的占3%。
(4)参与调研学生中,53%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理想、有抱负,并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对未来抱乐观态度;35%的学生知道未来形势严峻,感觉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7%的学生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去想未来;5%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有意义的。
(5)在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中,67%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要求,意义重大;只有7%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对共产党人的要求,对自己意义不大。其中65%的学生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当以“二十四字”为基础,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只有4%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宣传栏中的口号,难以践行。
(6)对于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选择“非常有自信”和“比较有自信”的学生占86%;选择“有一点信心”和“没有信心”选项的学生占14%。
(7)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未来的发展预期,44%的学生认为未来的中国必将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人幸福;41%的学生认为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继续前进;10%的学生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会遇到更多机遇和挑战,并在曲折中探索前进;5%的学生则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会遇到重重困难和阻碍。
(8)在涉及体现个人价值方面的问题中,63%的学生认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体现个人价值的最主要方面;选择其余三个选项即“财富多少”、“权力大小”和“名望高低”的学生占被调研学生总数的33%。
(9)在问及如何看待“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43%的学生认为人人都应该这样;28%的学生认为共产党员应该这样;22%的学生认为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7%的学生认为只是说说,口号而已。
(10)从抽样数据来看,兰州城市学院51%的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在800元以内;37%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800元-1200元之间;8%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200元-1600元之间;只有4%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600元以上。其中71%的学生,其生活费主要来自父母提供;21%的学生其生活费由家庭负担一些,勤工俭学一些;选择完全自己兼职赚取生活费和“其它”选项的学生占8%。关于生活费的使用情况,除正常生活花费外,43%的学生用于购买学习用品;22%的学生用于上网和电话费;17%的学生用于朋友聚会;18%的学生用于购买其他日常用品。
(11)对于选择上大学的首要理由,35%的学生选择“为了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个人价值”;27%的学生选择“为了获得较多的金钱和较高的社会地位”;31%的学生选择“为了改变家庭命运,让父母幸福生活”;7%的学生选择“为了改变家乡面貌,为国家富强”。对于择业的考虑,39%的学生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能力与才智的岗位和地区;26%的学生选择经济收入高的地区和职业;23%的学生选择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12%的学生选择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12)心理健康方面,40%的学生表示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压力;49%的学生表示有点压力,但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良好;7%的学生表示有压力,需要心理帮助维持良好;4%的学生表示很有压力,不知道该怎么办,心理健康状况不好。压力的来源,其中44%的学生认为压力的主要来源在于未来的工作;31%的学生认为是目前的学习;8%的学生觉得是因为经济原因;7%学生会因为人际关系而感到压力。
(13)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和就业创业上,分别占到38%和41%;而人际关系和恋爱婚姻则分别占到14%和7%。
(14)对于诚信,63%的学生认为“人人都应当讲诚信”;31%的学生认为“别人诚信与否我不管,但我要讲诚信”;4%的学生“只对亲人朋友讲诚信”;2%的学生认为“有严格的监管我就讲诚信,否则就不讲”。
二、存在的问题和变化
通过本次调研,笔者发现此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宗教信仰态度的变化
近年来,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呈转变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认知的多元化和信息渠道广泛而全面的畅通,大学生除已有宗教信仰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外,对于宗教信仰普遍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二)对于共产主义信仰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解
对于是否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部分学生入党的动机与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相契合,同时我们发现,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学生仅占19%。对于“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43%的学生认为人人都应该这样,其中有28%的学生认为只是共产党员应该这样。与此同时,虽有近半数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并为此积极努力,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未来深感压力。
(三)贫困生比例居多,对于择业的标准有所变化
从调研结果来看,兰州城市学院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和乡镇,每月生活费用大多在800元以内,除维持正常生活开销和购买学习用品外,可供支配的生活费用十分有限,同时根据数据分析,学校发放的各类奖学金和补助金对于改善和帮助他们的生活确能起到一定作用,可覆盖面不广,力度不大。由此导致学生在就业选择中,除首选有利于发挥个人能力与才智的岗位和地区外,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经济收入高的地区和职业,相对选择“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人数,仅占被调研人数的12%。
(四)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突出
占半数学生认为自己有压力,超过1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需要帮助,分析其内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在于对就业创业和未来生活的担忧。
三、西北地区二本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一)继续抓好主渠道建设
要继续加强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要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会他们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去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甄别力。同时加大舆情监督力度,积极开设宗教知识选修课程,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信仰,坚决杜绝一切以宗教为名的不法活动。
(二)继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大力开展弘扬主旋律教育,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参观学习等方式,让广大学生深切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感染引导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
(三)坚持服务育人理念
要积极转变观念,统筹兼顾,用科学的教育理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个性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学生工作的人性化,将纪律约束降到一定限度之内,重感染,少训责。
(2)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主,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杜绝不切实际的说教。
(四)加大大学生就业指导
面对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学校首先应在就业信息和技能上给与指导和扶持。学校就业中心应及时准确的发布国家各项帮助就业的政策,例如对基层和西部困难地区就业的学生给予的政策性保障支持等;学校应开设与就业有关的课程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在校期间就积极采取措施更好的面对毕业就业问题,组织学生在假期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
(五)加强心理疏导
以往的学生工作经验表明:高校校园内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往往同大学生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关系。这一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心理咨询是排除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身心健康成长,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心理咨询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提倡、引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有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好地了解自己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学习、交往和生活中具备更大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宫兆庆.《浅析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1,4.
[2]付斌.《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太原大学学报》.2007,3.
[3]丁石,于钦明.《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与对策》[J].《学理论》.2012,15.
作者简介:
4.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篇四
一、调查的目的青少年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当前我校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诉求,把握新时期青少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其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道德。根据相关的部署和要求,以及我院系的具体情况,我们对本院系学生开展了“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的调查研究活动。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3年5月,我们对本院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追求、政治态度、自我认识、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我们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特点
1.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65%以上的同学感觉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很充实或者较充实,更有将近82%的同学认为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当前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大体上体现了时代特征,整体情况较好,政治态度鲜明,思想道德主流健康,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社会公德良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学生自身理想信念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调查表明,我院系学生大部分满怀爱国之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对祖国未来发展前景积极乐观。在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60%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班争取入党的同学平时很积极上进,95%的同学认为“中国梦”国家强盛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 95%的学生对是想自己的梦想充满信心。
(2)热爱学习,获取知识途径多样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十分明确,强调自身努力,对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思考。50%以上的同学课余时间选择看书或者运动以及参加各种社团活动,55%以上的同学利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获取知识,同时45%的同学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登途径获取知识。
(3)文明守信,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调查表明,我校大多数学生崇尚文明、诚信,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与社会要求基本一致,对主流价值观表现出较高的认同。75%的同学会选择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更有95%的同学会在乘公交车的时候主动给老人让座。在问卷中,对于最烦恼的事情的回答,在所有十项选择中,有超过45%的同学认为最烦恼的事来自家庭和学习;过生日娱乐消费一般花费月均不超过300元的占78%左右;只有3%的学生娱乐消费超过500元。
(4)明辨是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我们在问卷中针对当今青少年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的态度做过调查,调查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公德意识也逐渐加强。有85%的学生很少或者从没乱丢垃圾。从以上数据上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主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能够紧贴时代,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关注祖国的进步和繁荣,体现了新世纪中学生鲜明的特征。
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偏差原因分析
1.从社会环境来看,存在着不少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
(1)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拜金主义泛滥、急功近利盛行、价值观念颠倒、美丑是非混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判断能力,从而导致中学生是非、善恶、美丑不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调查显示在所有参加问卷的同学中有85%无心理咨询经历。
(2)文化传播媒体的负面影响。在知识获取的途径中,仅仅互联网一项就占了45%。当今社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面广,在给予学生大量知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糟粕(如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等)展现出来,一些学生盲目模仿,极易受腐蚀诱惑,危害极大。
(3)传统美德受到冲击。经济的繁荣刺激着某些人物质欲望的膨胀,而在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却遗忘了传统美德,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某些学生心目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在被淡化乃至遗忘,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等小节问题正在被一些人所忽视。
2.从家庭因素来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大学之前在家庭中与父母发生长期的面对面的互动,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诸因素,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当前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家庭生活模式有以下几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千差万别:科学民主型的家长:父母既是孩子的教师又是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成长特点,孩子的身心、品德等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娇惯溺爱型的家长: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对他百般呵护,从而养成学生自私、狭隘、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虽然所有家长都望子成龙但却遇到了教子无方的无奈。现实生活中
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对子女过分溺爱,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什么要求都给予满足,往往以钱物代替对子女的表扬和奖励,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另一种是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打骂,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伤害了孩子的身心,使孩子形成逆反抵制心理。
3.从学校德育教育来看,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
(1)学校德育教育略重共性,略轻个性。面对经济社会生活多样化的特点,学校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的过程中比较注意共性,有时,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明显不足,造成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
(2)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有时有点形式主义。有些活动的开展和设想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四、建议与对策
社会、家庭、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三个重要环节,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净化成长环境的社会合力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在当今开放的社会形态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政府要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不利的因素加以监管,净化社会环境,进一步清理整顿音像制品、电子网吧、图书报刊等市场,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加强学校治安管理和周边环境的整治,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安宁的学习生活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多样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如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民族英雄的纪念日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抓住入学、入党等重要日子的契机,在实践活动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另外,青年学生成长环境和氛围的健康与否同样至关重要。为此,各级党和政府、广大党员干部乃至青年家长、亲友都应以孩子楷模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清正廉洁、洁身自好、率先垂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
(二)矫正学校教育“指挥棒”的指向
学校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好主渠道、主课堂作用,从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符合学生成长各阶段特点的中学德育课程体系入手,积极改进和创新学校德育教育。要积极探索分层次的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确定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使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爱国主义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事、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显性道德教育与隐性道德教育的结合,把说理疏导、情感陶冶、品德实践、榜样示范、同伴互动和自我教育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把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灵活运用。教师要关心关注学生的自尊心、同情心、成功感、幸福感和挫折感,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行为指责;多一点人生点拨,少一点人性打击。目前,我们学校正在实施全员德育以及生活德育,让学生在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
5.大学生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篇五
大学生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目前国有企业用工单位招聘的核心对象,企业发展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三支中坚队伍,而大学生职工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求知欲,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不断磨砺成长,正是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因此国有大型企业为大学生职工提供的岗位平台也正是他们实现人生规划的舞台。
一、企业大学生员工基本情况
随着近期装配制造行业整体疲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及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规范,近年来招聘的大学生职工的思想状态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2011-2013年企业招聘大学生职工?人,技术工人?人,近三年来大学生员工辞职?人,辞职率达到?%,技术工人辞职?人,辞职率达到?%,尤其在2013年至今,技术工人辞职率达到?%。
目前企业2011年至2013年招聘的在职大学生共有23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12人,大专生10人,就职于公司职能部室共18人,其余5人分别在化机、石油分公司和机联车间技术组。以上大学生职工多数在张家口周边县区市,只有3人是外省市人员。(具
体基本信息请详见附表1)
二、本次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针对企业新员工队伍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及公司对大学生职工发展培养的工作安排,5月初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展了大学生职工思想动态进行了调研工作,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2011年至2014年初企业招聘的大学生职工,本次以问卷调研及有针对性的座谈交流等形式展开,围绕企业凝聚力、工作、绩效薪酬及福利保障和建议四大部分展开调研,问题涉及职工工作情况、员工培训、职工利益等一些敏感话题。参加本次问卷调研共21人。
三、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学生职工思想动态特点 总体上看,尽管企业近几年来经历了若干重大变革,目前又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转型的挑战,但由于企业属于老牌国有企业,经过几代努力还是创出自身的品牌,所以在职大学生对企业还是充满希望,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学生职工思想动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数职工关注点是企业发展转型
当问到“决定你留在企业继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时,%的员工选择了“企业的政策制度或管理方式”,领先于其他选项。在回答另一个问题“你认为公司在哪些
方面需要加强管理”时,这一点同样得到印证,多数被调查者希望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转型”(%),与收入、工作环境的个人“小”问题相比,员工更关心企业转型、企业发展等“大”问题。表明员工已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到一起,这有利于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是推进转型、搞好企业的基础。
2、职工希望企业为自身提升素质创造条件
在问卷中,针对“你希望公司提供哪些方面的培训”这一问题,%被调查者填写的培训均与提升自身素质有关,如营销业务、新技术、经济法律等,在“你希望公司在工作之余做什么”,%员工希望多提供学习机会。从中可以看出员工虽然希望提高个人收入,但已远远不满足于此,更多的是希望企业能给予更多的培训机会以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既需要实际利益,也注重精神愉悦,关注自身价值的体现。
3、薪酬福利是留住大学生职工的关键因素
在“你认为当前影响大学生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时,%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薪酬收入的提高”,如此高的选择说明被调查对目前提高薪酬福利的迫切希望,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这些大学生刚步入社会,由家庭供养变为自给自足,生活上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薪酬福利成为在企业工作的关键因素。
四、思想特点成因
背景:我公司因一直生产规模、企业文化等因素近十几年未对外公开招工,但随着市场产品日新月异,企业转型升级及企业职工新老更替,出现人员青黄不接等人才断档现象,为此公司领导重视招聘各类人才。尤其对招聘大学生职工方面更是在住宿、薪酬待遇方面给予侧重,公司领导与大学生职工面对面进行交流座谈。但大学生职工辞职率仍然居高不下。根据近三年对大学生职工招聘工作情况的积累及调研发现,综合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司近几年工资增长缓慢
由于近几年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及行业波动影响,导致工资近些年增长缓慢,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近几年基本无变化,甚至出现下滑,明显低于省会平均水平和物价增长速度,调查中有50%的大学生职工对自己目前的工资不满意。
2、住房及婚姻问题
从了解的情况看,多数企业大学生员工认为住房及婚姻问题是他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是住房。目前在职大学生中有7人已婚,其余职工都不同程度存在以上困惑。而且我企业近年来流失的大学生多半为外地户口,婚姻住房方面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也是外地大学
生职工辞职的主要因素。
3、部分大学生期望值过高
从近几年大学生招聘、辞职工作来看,部分大学生员工对自身的期望值高,造成实际情况与其心理预期有一定差距,心理得不到满足,未能与部门领导、同事及时沟通,造成思想上的负担与迷茫,容易辞职。
五、对策与研究
1、薪酬体系应适当调整
薪酬是决定和影响员工包括大学生职工行为和状态的主要因素。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大学生职工对企业分配政策表现出诸多不满,所以可以实行薪酬体系改革,改革本身不是必须工资总额的增大,而是通过结构调整,让薪酬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推动公司战略,可以制定影响公司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奖励政策,并深入挖掘典型扩大影响力,这样对留住大学生群体大有裨益。
2、增加对在职大学生培训
公司当前的用人机制更关注业绩和表现,这对激发人才的积极性有很大促进作用。但在职大学生工作时间较短,很难在短期出成绩,所以获得培训机会较少,当前人力资源在提升在职员工自身素质方面的培训已成为培训市场的热点之一,说明企业均非常关注这一问
题,而公司在职大学生作为知识群体,本身就对提升素质非常关注,也是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的重视的一种表现。比如已经取得初级会计师的员工,他可能从自身规划来说,正在计划何时成为注册会计师,这样公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培训,也使企业提高了自身能力。同时对新招录的大学生要每人制定在企业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意识到公司对自身的重视,这也是留住人才的“精神办法”。
3、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6.学生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篇六
历时8周的2012年暑假已经结束,目前我系学生除请假外均已安全返校。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系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我系更加了解青年一代的思想,更好的加强我系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建设,有的放矢地抓好新学期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我系开展工程技术系2011届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活动。
一、学习观
历经十年寒窗苦读,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环境由以前的紧张束缚变为宽松自由,这种变化导致了很多同学们学习观念和方式多元化。对考试要正确对待,也可以看重分数,但不把分数当成检验自己的唯一标准,同学们通过许多课外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知识,但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既方便了同学张扬个性,也使部分同学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因此出现了一些松懈的表现,比如沉迷于网游。通过大一上半年的学习与生活,大一新生们也都意识到了刚入学时对大学的错误认识,摒弃了考试“60分万岁”的思想观念,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是为了及格和结业证而学习,而是为了以后步入社会有一技之长而学习,在课堂上,春困秋乏的现象有所减轻,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于大一上学期开的课程与专业的知识联系不是特别深,只是为专业学习打基础,大一新生们仍然对专业感到迷茫。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他们或许并不能详细规划出自己的大学生涯,但迷茫感正在慢慢消除。对于在学院学生组织任职的同学,由于刚开始时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感,他们在最开始时同时在多个学生组织任职。现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和工作的磨练,由于有一部分同学无法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他们可能逐步放弃在一些学生组织的任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和专业上。但是,大一新生们对待学生活动的热情不减,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学院学生工作。同学们都希望在大学能更加充实的度过,不虚度青春,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磨练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将来报效祖国,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生活观
通过我们的调查得出,大学生现在的生活很平稳、快了,但时显迷茫。在大学,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很丰富,最大的乐趣是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比如社团、学生会,以此结交新朋友,在此过程中,及体会了社交的乐趣,也懂得了适当的拿捏分寸,学会了圆滑的处理事情,解决争端,同学们可能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都带有“地方特色”,身处其间,就像一个小社会,只有相互适应,相互磨合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会受益匪浅;然而在大学里让同学们最头疼的是未来的就业情况,尽管学校组织进行了相关讲解,但部分同学依旧无法确定自己的专业导向,尽管如此,他们依旧和舍友、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
三、恋爱观
同学们认为在大学里的恋爱,应顺其自然。看中的不是钱与权,而是对方的人品和能力,当他们失恋时他们很痛苦,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忘记痛苦,使
自己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他们认为大学的恋爱是青春的萌动,是缓解压力,找的属于自己的快乐。
四、就业观
由于学校在大一就安排了关于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及讲座,告诫大学生就业应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更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活动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就业观不应单纯地把就业看成是谋生的手段,更要把就业视为一生所追求的为社会服务的事业,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大部分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理想,面对创业同学们想抓住每一次机会,寻找最有力的资源,来更好地服务与自己。今天的大学是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他们厌恶不遵守约定的人和事。同学们一致认为人才市场的竞争是能力的竞争、是人品的竞争。良好的就业观可促使我们更好的就业和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和铺垫。
五、思想政治观
调查表明,学生基本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正确,高度关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就去年的南海问题,今年的钓鱼岛问题而言,同学们普遍认为从这频频发生的中国海权问题,可以看出我国软实力比较某些发达国家,仍有很大距离,唯有提升国防实力,才能拥有保卫国土,捍卫资源的权利,实力才是硬道理。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检验我国是否真正强大的指标,也是考验我们的信心和国之骨气的指标,更是展现我们解决这些包含经济军事外交多种复杂因素智慧最好场合。解决这些问题,年轻气盛的我们要提放有人故意利用这些问题转移国内矛盾,不应该配合其表演,但绝不允许逾越红线。我们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无论何时解决,我们都要面对同样的麻烦和挑战。如果我们面对挑衅不能够有相应的反应,不但会措施解决问题的良机,也会被历史定位真正的软弱。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态度更趋明确,热切关注国际动态,明辨大是大非,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相信并拥护党的领导,加强对自身体魄的锻炼,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一定学好自己的课业,在祖国需要时可以发光发亮,为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尽一份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绝大多数同学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关心国内外大事,尤为关注与国家民族荣誉、利益和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事件,也高度关注国家安全稳定,认识判断比较理性,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
六、对学校、学院团委或是辅导员有什么要求或建议吗?或者你希望得到哪些帮助?
对学校的建议:同学们都希望学校可以给学生指明就业发展方向并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技能。其他暂时没有。
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基本分析总结如下:
1、当前大学生政治思想还是比较健康,能够用正确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观察、分析、思考政治问题,政治评价比较积极,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关注重
大国内外政治经济热点问题,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和思考政治问题的成熟和理智。这说明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收到显著成效,学生高度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能站在国家大局的制高点上认识重大政治外交事件。
2、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自立自强、讲究诚信和追求效率的时代特征,从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较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上。
7.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 篇七
1、梁漱溟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学术思想也与佛教的影响密不可分。1917年到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30年到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运动, 1941年参与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他的哲学思想涵盖了佛学、儒学思想, 在实践运动中又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一生为国为民, 于梁漱溟哲学思想探究和教育理念的深入学习, 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2、“梁氏哲学观”的主要内容
2.1、儒学概论
1918年秋天开始, 梁漱溟开始逐渐属意于孔家思想, 他走上了弃佛入儒的道路。随后梁漱溟出版《东西方及其哲学》一书, 认为东方文化面临极大的危机, 他秉承着强大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捍卫东方文化的途中坚定从容。他提出文化三路向说: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 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同时在文化三路向的基础上, 他还提出了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的假说。第一期, 人面临的是物质的不满足 (西方) ;第二期, 则是面临精神的不安宁, 就如孔子的学说是把精力集中在人的情志方面 (中国) ;第三期, 则是面对宇宙发展的必然之势, 而要求根本解决 (印度) 。确定的中西印三种不同的文化模式, 就是在肯定西方文化所取得的成就的前提下, 给东方文化夺回了已经失去的生存天地。梁漱溟对东方文化的维护, 重在为中国文化而辨, 又重在阐释儒家传统的哲学思想。
2.2、究元决疑
《究元决疑论》写成于1916年, 同年发表于《东方杂志》。该书写成的时候, 梁漱溟年仅24岁。20岁之后的梁氏, 潜心钻入佛教, 经过四五年对于佛典的研读, 这本书则可以算是梁氏早年思想的一个代表。《究元决疑论》是分两部分来完成的, 即是究元 (深究元真) 和决疑 (决行止之疑) 。
所谓“究元”, 梁漱溟就是籍此书去揭示佛法之本、宇宙之真、万物之源。他是从佛教的立场为出发点, 去“究元”, 他用法性宗和法相宗两宗的观点对“元”加以深入的探讨。在“究元”的道路中, 梁氏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无”。这一见解, 认为自然轨则和道德轨则都是虚妄的, 而以这个为基础所建立的世界也都是性空而假有。那么世间的存在是虚妄的, 人生是荒诞的, 人生价值无从安立, 人生意义如同泡沫。他靠着“究元”得出的一切皆空的结论, 自然只能在出世主义当中去继续自己的人生解脱。
“若决疑必先究元”, 所以梁氏所做的“究元”研究都是为“决疑”做准备的。那么如何决疑?梁漱溟在他的论著中把决疑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义, 另一种是顺世间义。出世间义, 这是佛法的根本。“出世间义立, 而后无疑无怖, 不纵浪淫乐, 不成狂易, 不以自经, 戒律百千, 清净自守”梁漱溟提出, 尽管在已经认识到整个世界本非实有之后, 人世不过都是从清净本然中虚妄而成的, 那在这个世间我们有断妄取真的必要和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找到妄心所起的根源, 了解真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真妄之义, 本不易了, 苦乐迫切心身, 辨思所始, 究讨有获, 出世思想, 自来莫不然矣。”随顺世间义, 毕竟世间人不是人人都能出世, 进而众生成佛的。所以才有这随顺世之途。但是梁漱溟自己在这一阶段的落脚点还是出世间义的。在顺世间义的讲述中, 他并没有做过多的阐述, 只是肯定了“方便门中种种法皆得安立”, 随顺世间若能“或闻了义”, 也就能得安稳而住。所以他认为无论是出世间还是随顺世间, 人们可以从二者当中任意选择一种方式。
2.3、万法唯识
梁漱溟作《唯识述义》, 研究唯识学的缘起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 这与他在那几年潜心研究佛典密不可分的;第二, 讲唯识与唯识学在佛教上无法撼动的佛学地位也是密不可分的。既然要讲佛教, 就一定要讲唯识;第三, 梁漱溟认为, 讲唯识学, 不仅仅是对佛教文化的宣扬, 更是对整个东方文化的捍卫!梁漱溟在《唯识述义》的前言中, 把他研究唯识的缘起与他当时研究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联系起来, 他写到“所以那引子的重要百倍与原书。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而没做《孔家哲学》、《唯识述义》倒可以的, 绝不应作这本书而没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什么梁漱溟自己把创作此书的契机与东西方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呢?很显然, 正是因为他关注了东西方文化, 才发现了东方文化所面临的窘境, 弘扬东方文化自然就成了梁漱溟的历史性使命。
“万法唯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唯识家认为, 宇宙间一切万物, 并非是外在的真实存在, 不过是识所变现的。何为识?识就是心, 只是这个心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名为心脏的心, 也不全是我们认为的大脑。从根本上来说, 识只是一种功能, 是一种能量。对于识的理解, 梁漱溟认为识不单是感觉, 也不否认物体。在识的解释上, 梁漱溟则只是把前六识作了一个分类, 来帮助理解, 至于第七识第八识的讲解, 应该是放在他《唯实述义》的后两册中 (现已没办法考证) 。他把六识分为了前五识和第六识这样两类, 认为那些无念虑的识就是前五识, 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我们能直接感觉到的;有念虑的识就是第六识, 即我们不能直接感知, 要通过思考、判断才能辨别出来的。梁漱溟对于识这样的划分, 与当时心理学上的划分是不同的, 但是他解释到“但虽把感觉分成六种, 却不比现在心理学上八种的说法有什么遗漏, 而且还多哩。”他认为唯识学的划分显得更全面。梁漱溟列出了六识“眼识或亦称色识;耳识或亦称声识;鼻识或亦称香识, 舌识或亦称味识, 声识或亦称触识, 意识或亦称法识”。梁漱溟通过对前五识的讲解, 能让我们直观的区别出前五识与第六识。他费了不少笔墨讲这六识, 我们能够猜想出, 他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讲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只可惜我们从现有的版本中无法看到他的描述。梁漱溟通过对于八识全面的介绍, 最终进入唯识学的精髓“万法唯识”。他要指明宇宙万物这一切现象, 是没有实体的。那么世人的烦恼和痛苦, 都不过是执着了一些莫须有的“实在”。
2.4、教育思想
“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 深为人们所关注”。在梁漱溟先生的众多头衔中, 我们往往都无法忽视他是一个教育家。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教育的实用性。他辩证的批判了传统教育对于伦理情意的重视, 强调教育的阶段性、生活性, 注重在实践中通过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的践行促进教育的深刻性;第二, 强调教育的平等性, 梁漱溟认为无论在什么样的阶级社会, 处于什么样的时代, 教育是人人都应当享有的权利, 不应有贫富贵贱之分, 平等的教育机会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 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理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 梁漱溟建议延长教育的年限, 主张兴办成人教育。这对于当时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应用到现下的社会环境中也值得借鉴。
梁漱溟人生的后半段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 在他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乏教育理念, 因此梁氏教育观与乡村建设密不可分。梁漱溟从事与教育事业, 他的出发点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家, 他的目的仍旧是解决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也就是人为什么而活着和中国去向何处的问题, 他的教育理念中涵盖很充分的爱国情怀。因此梁氏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 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密不可分。梁漱溟通过他的“乡治”、“村治”、“乡村建设”等一些列活动, 在乡村建设中大兴教育, 不仅提倡以教治政, 更把内化中国传统文化, 强调内省和自律, 把道德教育真正融会贯通到教育的大环境中。
3、“梁氏哲学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重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梁漱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彰显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捍卫者的形象, 在他系列乡村教育的活动中, 传统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当下的高校教育而言, 任重道远。道德教育在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本身就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子, 我们应当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并不陌生, 当下的教育大方向以及思政教育大大走向务必需要终身化。梁漱溟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无疑收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 他提出“教育益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当今社会, 知识的更新速度愈来愈快, 所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更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才能更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速度高、快、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学校教育为主战场, 并不能忽视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梁漱溟有较为明确的社会教育观, 提倡教育与社会的统一性, 认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人积极向上, 化社会为学校是他的主要教育观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更加紧密的联系实际, 从学校层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基地和实践机会, 从教师的角度多鼓励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支持学生多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 (1—8卷)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1) :5-35.
[2]梁漱溟.梁漱溟随笔[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 :68-70.
[3]梁漱溟.梁漱溟问答录[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6) :102-102.
[4]梁漱溟.儒学复兴之路:梁漱溟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5) 49-58.
[5]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7) 123-125.
[6]梁漱溟.梁漱溟书信集[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 (4) :51-53.
[7]郑大华.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6) :171-173.
[8]段淑云、李璐.梁漱溟说佛[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 :28-30.
[9]景海峰.梁漱溟评传[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89 (12) :48-51.
8.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农村单亲留守学生;思想道德;自卑心理;行为偏差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正义理解为强者的权益。沿着柏拉图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说,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对人们日常行为的正当与否起着判断作用。它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共同遵循的准则与行为规范。相对于法律的强制性,道德约束具有非强制性。它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社会功能来说,道德对个人的社会行为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多种功能。“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們,并在生活中自觉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社会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 而青少年处于道德观的形成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了解研究他们的道德观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农村贫困单亲留守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它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潮流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农村成年劳动力奔向了机会较多的城市。随着我国农村成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在广大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其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父母,成为留守在农村的儿童。这些儿童多数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监护下生活。留守学生是相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的,换句话说,就是留守儿童入学后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而农村贫困单亲留守学生,又是留守学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伤亡后,主要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承担抚养任务的一群孩子。
从全国范围来看,阜阳作为皖北地区的一个大市,其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人口颇多,历年来都是农民工输出大市。大量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其子女作为留守学生一族分散在阜阳地区的各个地方。阜南县是阜阳地区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多,是农民工输出较多的一个县。
阜南实验中学是阜南县一所公办高中,属于省示范中学,与阜南一中相比,实验中学的学生大约60%以上均来自本县较偏远的农村。在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单亲留守学生。与其他留守学生相比,父母在其生活中往往扮演着次要角色,他们是在爷爷奶奶的守护下成长起来的。由于笔者长期承担阜南实验中学计算机课程,是一线教师,与学生接较频繁,时间较久,对学生生活与学习状况理解较多。鉴于此,笔者把阜南实验中学农村单亲留守学生作为观察的对象。经过长期观察与调研,笔者发现农村贫困单亲留守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责任感缺失
在谈到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时代责任感时,萧乾曾指出:“倘若公民平时没有点急公好义的社会责任感,大难临头时争先恐后,只顾自己地乱冲,后果真不堪设想。” 正如萧乾所言,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它体现着个人乃至民族的整体素质,牵涉到未来社会的精神面貌与发展状况。笔者发现,留守学生责任感不强,在遇到问题时,常常抱着“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每次要求打扫微机室时,留守学生迟到、请假、早退的现象较多。有些即使参加打扫也是敷衍性较强,如打扫不干净,打扫结束后不关门窗、忘记关电源等。
责任感缺失直接影响了单亲留守学生的学习态度,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只是就事论事,缺乏探索精索。如在每次的微机课上,提问较多的往往是父母在身边的城里孩子,这些孩子不仅会提问,而且提出一些很具有探索性的问题。相对城里的这些孩子,农村单亲留守学生比较听话,只求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即可,并且常常把计算机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应付性较强。责任感与机遇往往是成正比的,责任感的缺失直接限制了单亲留守儿童的视野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长此以往亦限制了他们的机遇和发展。
二、自卑心理严重
勤俭自强是我国公民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之一。但作为留守学生,一方面,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较少,与留守子女联系少,交流不多,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另一方面,青少年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感情得不到及时合理的疏导,这些极易使他们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这种自卑心理对其学习与生活影响颇大,在学习方面,自卑心理常常使他们羞于表达,遇到问题时,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害怕被大家笑话。在生活方面,他们往往不愿意向同学坦露心声,有时甚至情愿向虚拟世界寻求发泄。除此之外,留守学生中放纵溺爱型家长也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不舍得管,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这种溺爱亦助长了留守学生虚荣心的膨胀。自卑与虚荣的结合,往往令他们敏感而脆弱,自大且自卑。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容易引发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封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三、行为偏差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留守学生,其行为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学生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单亲留守学生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自律性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存在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不良行为。还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为了促进农村单亲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第一线教师,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保障。
首先,建立家庭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单亲留守学生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共同的责任。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很大部分没有建立相关的家庭教育组织,使家庭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来那种稳定的由家长亲自陪伴孩子度过儿童少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父母短期、长期缺席的家庭生活将越来越多。这样,儿童少年的监护与教育的责任就几乎全部落在了学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只有全部時间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时间大部是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因而,建立和完善农村单亲留守学生指导站、家庭教育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现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家庭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从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从调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就比较大,但是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少得多。因此,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的人作为监护,最好就留在家附近务工,以方便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证家庭教育完整性,这样家长也可以和学校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实在外出,最好把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上学,便于教育,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要改变与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对孩子的情况非常熟悉。具体来说,一是在沟通时间与机会要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二是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学习、考试,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生活心理与情感,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三是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
其次,注意投资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建设者。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祖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这一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已在为一项紧迫任务。
可喜的是,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正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此群体,国家的投资在逐年增加。但笔者提醒的是,国家关注和投资很可贵,但更可贵的是应该提高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度。如此,是留守学生之幸,亦是国家之幸。
参考文献:
[1]吕利丹. 从“留守儿童”到“新生代农民工”——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终止及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14(1).
[2] 段成荣; 吕利丹; 郭静; 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3(3).
[3]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夏固原市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思想分析报告11-23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报告07-26
新学期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09-30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现状调查报告09-10
大学生思想总结07-31
大学生个人思想总结07-20
大学生自我思想总结11-09
大学生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09-15
党校大学生思想汇报07-13
在校大学生团员思想总结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