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秦诸子的演讲稿

2024-07-26

关于先秦诸子的演讲稿(通用8篇)

1.关于先秦诸子的演讲稿 篇一

先秦诸子的秩序情结

摘要: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流派纷呈,思想更是纷繁复杂,初看起来似乎没有头绪可循。本文将从“秩序情结”来分析诸子的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有:第一,诸子的思想是以秩序为主线的。第二,对于秩序的建构可分为内在途径和外在途径两种。第三,我们应该以秩序作为诸子百家的出发点,而不能以阶级论来看待。本文通过对儒、道、墨、法四家的分析来阐明观点。

关键词:先秦诸子秩序情结内在途径外在途径

时代背景

先秦主要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用迪尔凯姆的话讲先秦就是一个严重的“失范社会”,我认为也可以将先秦社会视为一个被各种越轨行为充斥的社会(当然这里讲的越轨是相对于周礼而言的)。在政治方面,“周王疲敝”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几个强国通过战争轮流当上霸主。礼乐方面,周王室衰微之后礼乐制度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市场,当时的状况可谓是“礼崩乐坏”礼乐制度在周朝是起着一种社会规范的作用的,“礼崩乐坏”自然也就意味着社会失去了固有的社会规范。从个人方面,旧的等级名分制度已经混乱,对于个人来讲也就失去了行为规范,没有了行为规范就会造成为所欲为,与人交往皆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张的。总之先秦是一个比较混乱,缺乏秩序与规范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以儒道墨法为代表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当然是要有所作为的。课本上将诸子划分到各个阶

级中去认为先秦诸子是站在各自的阶级立场来阐述观点的,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十分靠不住的,接下来我将说明自己的原因。

诸子思想

先秦诸子流派众多,这里我只对比较有代表性的儒道墨法四家进行叙述,同时内部则侧重于各家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思想。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德胜教授曾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一书,他认为“儒家伦理千条万条,但归根结底,不外乎从一个追求秩序情结衍生出来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十分正确的。孔孟思想虽然复杂但都是围绕一个秩序构建起来的。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儒家的秩序情节。一方面是儒家所提倡的秩序;另一方面是如何构建这种秩序,也就是构建秩序的途径与方法。孔子提倡恢复周礼,以周朝的礼乐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也就是说孔子想要已过去的规范作为作为当时的规范。课本将此视为是孔子站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认为孔子这样提倡是为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的。我认为这样解释是不妥当的,孔子并不是奴隶主阶级的人,他自言“吾少也贱”可谓是平民群体,怎么就成了奴隶主阶级的发言人了哪。在我看来我们应该从孔子建构社会秩序的需要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孔子提倡周礼的原因。首先,先前的历史证明如果完全按照周礼来办事社会是比较有秩序的。其次,就现成的制度而言,周礼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社会行为规范,对孔子来说有一个现成制度不用干嘛要去想其他的方法哪,当然这里孔子并没有考虑到时代的变迁导致所适用的制度也会不同。从构建的途

径来看,我认为儒家给出的途径是一种内在途径,也就是说秩序的实现是要通过每个人都努力修为才能达到的,这不同于法家给出的外在的赏罚制度。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克己复礼”。孔子给出了周礼的社会制度就要求人们通过将这些规则内化到个人的思想行为中去。孔子还提出要“正名分”也就是明确社会分工,我认为他所要求的是一种角色自觉,也就是要人们总觉到自己的角色要求与规范。对于孟子来说这种内在途径就更明显一些了,孟子提倡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善的四端,仁义礼智这些东西不是上天给予的而是人生而就有的,所以可以通过将这些善端发扬光大达到社会的秩序井然。在我看来儒家的思想之所以在当时和秦朝时不受统治者重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途径是一种内在的途径,对于统治者来说对于恢复秩序的操作性不强,或者说基本没什么操作性。不管怎么样,内在的途径还是不及法家的赏罚制度来的容易。

道家,道家思想在先秦可谓是一朵奇葩,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荒诞。但是细细品来会发现老庄思想还是有非常多的高明的地方的。道家思想提倡的是一种自然秩序,提倡的途径也是一种通过内在的途径来构建社会秩序的。首先来看老庄提倡的这种自然秩序。“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同时强调“道法自然”,道是老庄“自然秩序”的前提。他们的“自然秩序”是一种无文化社会,齐万物的社会。老庄反对各种社会规范,认为仁义礼智是万恶之首,要求去除这些规范回到自然中去,也就是无为、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当中去。我觉得

老庄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他们面对混乱的社会,人们都追名逐利。要求人摆脱欲望的控制,进入到自然状态。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这种秩序哪?老庄给出的答案同样是一种内在途径,也就是要求人们不断通过个人修养达到这种状态。和儒家的内在途径相比道家显然更倾向于自然性。像老子的寡欲、无知、知足思想,庄子的坐忘思想都是要求个人清心寡欲,回复到自然状态中去,这显然是一种在的途径。但是这和儒家的内在途径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儒家是要求个人通过修为将社会规范内化的。而老庄思想反对各种的社会规范要个人通过坐忘达到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这显然是要求更高的。其次,儒家的秩序是一种规范高高在上人人都对它顶礼膜拜并将其内化的秩序。而老庄则是预设一个自然秩序,认为人只要无知无欲,社会就会自然地按照自然秩序运行。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老庄的秩序模式可谓是独辟蹊径。

墨家,面对当时社会的混论局面,墨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秩序主张。我认为墨子的秩序情结是建立在利他主义精神基础之上的,墨子提倡兼相爱的思想这和儒家的等差之爱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墨子在制定统一的社会规范方面和儒家却是一致的。墨子的秩序当中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墨家的尚贤思想,墨子虽然和儒家一样要求一个等级秩序,但是墨家强调要让贤者居于领导地位。课本上讲这是墨子出于小生产者的需要提出来的,我认为小生产者固然是需要这种秩序,但是,如果我们以为的强调阶级的理念就会很难看到,墨子的尚贤对于他的秩序理念的重要性。贤者作为社会上层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治理社

会。另一方面,拥有良好修养的贤者能过为社会成员树立一个利他的典范,从而有利于兼相爱思想的贯彻。对于墨子提出的建构社会秩序的途径和儒道两家都是不同的,墨子提出的途径是一种外在的途径。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宗教的(来自中史课本)。政治的形式主要是通过赏罚实现的,对于遵守社会秩序的进行奖赏,对于违反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惩罚。通过这样的形式使的社会中的人遵守社会秩序。宗教的形式是指墨子认为以人的力量来控制人的行为还是不太可靠于是就想借助“天”和“神”的力量。他要求人们要相信天和鬼神的力量,诚心的既是祭祀鬼神,因为怕遭到鬼神的报复所以就会遵照社会规则行为处事。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政治的形式,还是宗教的形式,其实都是外在的途径来建构社会的秩序。法家,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韩非的思想基础是性恶论,他继承并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人皆有“欲利之心”。这对他的秩序观影响很大。韩非的秩序观主要是以法作为社会生活的规范,并且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社会皇帝是最高权威。他的构建这种社会秩序的途径和墨子一样也是一种外在途径,但是相对于墨子来说他的途径更加严苛,也更具实用性。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赏罚。一个是思想控制。韩非子提倡人们要“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他是反对儒家的社会整合方案的,他认为面对恶的人性儒家的仁义礼智是显得十分无力的,所以应该以赏罚之法控制社会。这很显然是一种外在的途径来构建社会秩序的。再说韩非的思想控制,他提出“言行不轨与法令者必禁”要求控制思想进而更好的控制人的行为。韩非子的这一观点和墨子还是有些相似的,都是要求从外在的途径对人的思想加以控制,但是墨子是通过让人们信鬼神而有所惧进而实现目的,而韩非则是直接严禁人的不合法行为。

以上我们从秩序的角度分析了先秦诸子的思想,我觉的诸子思想的秩序主线还是比较明显的,他们面对着“失范的”春秋战国是围绕着秩序二字展开自己的思想的。我自认为将他们的真正目的放在构建稳固的社会秩序上再去看待他们的思想要比直接从阶级的观点分析能更好的认识诸子的思想。另外我认为通过他们各自提出的建构社会秩序的途径上看待诸家在以后历史中的遭遇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具体来说,儒家和道家之所以在以后的历代都是不断发展而且延续至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提出的构建社会秩序的途径是一种内在的途径,对个人来说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而法家的思想虽然是一种外在内的途径,但是他对于统治阶级加强社会控制还是很有作用的,所以法家思想在中国也是一直被统治阶级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延续下来了。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 主编《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王兴周(这是平时的一个小作业写得可能有很多疏漏,仅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关于先秦诸子的演讲稿 篇二

用生活诠释经典

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之一的《先秦诸子选读》, 在“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 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培养科学精神, 提高文化素养, 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价值, 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有益于陶冶学生身心、涵养德性, 有益于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 有异常敏锐而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应对社会人生问题, 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如今, 这些睿智的思考对我们仍有引导和启示意义。

下面我就从老庄作品中各选取一个片段, 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在老子的《有无相生》一节中有这么几句:“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老子的老师常枞病重, 老子前去探望, 问老师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常枞张开了嘴, 他的牙齿全都掉光了, 他伸了伸舌头, 问老子是否明白其中的道理。老子深思了一会, 恍然大悟:“牙齿虽然坚硬, 但它们全都掉光了;而舌头虽然柔软却能长存。”常枞说:“对了, 天下道理都在这里面了!我没有什么要告诉你的了!”

于是, 老子的很多根本思想就在这舌头和牙齿的启发下产生了。

这一节老子重在阐明强与弱的辩证关系。生活中, 事物往往充满了从一个方面向另外一个对立面转化的可能, 必须抓住那些可以促使变化转向有利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因素, 并付出必要的努力, 这是《老子》带给后人的启示。那么, 对于老子的“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的思想, 学生是怎么看待的?

学生看法不一, 有的说:我觉得老子说得很有道理。“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俗话说的好:“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哀兵必胜”、“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 晚”, 有时太过于强势反而会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形势之中。

有的说:有些事物虽然表面看上去很弱小, 但我们不能小看它们的力量, 人们常说“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也强调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正所谓“柔弱处上”。

有的说:人际交往中也不能处处争强好胜,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些都是在忍让和委屈中保持清醒理智的态度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 蓄力量, 用以夺取最后胜利, 这也属于中国的智慧。

我在高度肯定学生见解的同时, 引导学生辩证认识,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老子强调大与小、难与易、有与无、长与短、强与弱、福与祸之间会相互转化, 老子的“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强调的是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 不要去竞争或争夺那种强大, 要使自己能持久而有韧性, 体现老子“以退为进”的哲学, 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很大的作用。这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处世之道, 有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老子的辩证法对提高人的自身修养, 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如“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这是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 因为现实生活中, 自知实际更为困难, 一般人的毛病尤在于不自知, 强调了加强自我修为的重要性。人要有自知之明, 要经常反省自己, 要不断地战胜自己的弱点, 要抑制贪欲坚守本分, 一心一意不屈不挠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还有“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 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为轻易许诺, 就不会拿出足够的心神力量去面对那些事, 也不会认真去对待, 最终必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容易就会轻敌, 不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最终面对困难无所措手, “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因此, 圣人把事情看得很困难, 所以始终没有困难。这些经典言论, 对于现在的我们, 无论行事求学, 都是不移的至理。

学会笑对人生

在人生的旅途中, 意外的打击会使人猝然陷入绝境。当我们遭遇意外变故或打击时, 很多人陷入了消极颓废的境地不可自拔, 觉得人生已无路可走、无路可退, 而庄子是怎么看待这一切的?他的人生处世哲学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在《庄子》的《恶乎往而不可》 一文中, 病后的子舆变得腰弯背弓, 五脏比头都高, 下巴藏到肚脐眼上, 肩膀高过了头顶, 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面对让人惊颤的畸变, 生不如死的哀痛, 子舆却泰然处之, “心闲而无事”, 甚至自嘲说:“伟哉夫造物主, 将以予为此拘拘也!”伟大啊那造物者, 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子来“喘喘然将死, 其妻子环而泣之”。但他却能做到“成然寐, 蘧然觉”。酣然入睡, 自在地醒来。

我们常人遇到子舆、子来那样的不幸大概会觉得生不如死、万念俱灰, 而子舆、子来为什么能保持平静、镇定呢?

子舆与子来之所以能坦然面对疾病和死亡, 是因为他们能正确看待生死。子舆解释自己生病是合时顺理的, 是自解倒悬之苦, 故泰然处之。“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子舆、子来这样的人虽面临着某种困境, 但一定要保持内心的平静, 靠“道”, 靠巨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生的突围, 没有被困境压倒。庄子看来, 为生老病死而乐而哀而戚戚不安的人, 是被头下脚上地倒悬着, 解除倒悬之苦只能靠自己。庄子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唯有德者能之。”也就是说, 人应当有“德”, 不能失去精神支柱。只有有德者才能安然地领受那些人生的无奈, 就像顺从命一样。反之, 承受这种人生无奈而能做到心安的人, 也就是有德之人了。庄子试图使人在陷入绝境时, 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 自解倒悬之苦, 实现突围, 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庄子强调的是人面对疾病、死亡时的乐观态度。既然无可奈何、无力回天, 那就不妨安然接受。庄子启发世人说, 安然接受就是一条出路。一代文豪苏轼的人生处世态度就深深地受到道家的影响。在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之后, 苏东坡也一度消沉、颓废过, 他带着政坛和文坛泼给他的满身脏水向黄州赤壁走来, 最终在“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现代作家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文章《东坡突围》, 讲的就是苏东坡怎样安然地面对人生的风雨, 实现精神上的突围。

安时处顺的思想固然有它的消极面, 它折射出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 但在困境中的安时处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对命运的屈服或坐以待毙,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人生真的是无路可走了。在庄子看来, 我们能做的是接受这无可奈何的现实, 从对死亡和困厄的恐慌中解脱出来, 实现精神上的突围, 而不是让困境把你压倒。当无可奈何之事不能扰乱你内心的安宁时, 从精神上说你就是胜利者, 从实际上说你的生命显示了更强大的韧性。庄子就是要启示我们从精神方面着手, 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 它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

记得高中老教材有一篇文章叫《庄子, 在你无路可走的时候》,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当我们在现实的物欲面前迷失了自我时, 不妨读读《庄子》, 庄子告诉我们要看守住心灵的月亮;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 甚至陷入困境时, 不妨回头看看庄子, 庄子告诉我们:人生总是有路可走的, 因为真正的快乐和自由源自内心。老庄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处世奇术、做人奇境, 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 以无胜有, 以亏胜盈, 宠辱不惊, 百折不挠。他们帮助我们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 给焦虑、浮躁的社会心境开出一剂清凉方。如果说儒家给我们指引了世俗社会的进取之路, 那么道家则教会我们在困境中如何实现精神突围。

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充满智慧、经验、哲理, 富含人文精神,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因此, 怎么用好这本教材是要下一番苦功的。我觉得, 教师应做到:

1、解放思想, 打破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常规,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先贤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 就像于丹教授所说的那样, “用生活诠释经典”,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 结合一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来理解经典,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学有所获。

3、要把《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与学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背诵一些经典名句,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文素材, 让课本素材走入作文, 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深度。

3.先秦诸子视野中水意象的意蕴 篇三

[关键词]先秦诸子;水意象;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78-(04)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又是人类的审美观照对象。古代先民在对水进行审视时,常常由水联想到自己所秉持的理念,把水作为表达思想的载体。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主要思想流派,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道家的开山鼻祖老子都有用水表达自己理念的论述,是较早的理念型水意象。理念型的水意象可分为单一理念型水意象和综合理念型水意象。所谓的单一理念型水意象,是指水意象的内涵比较简单,通常只表达人对水的某一方面的认识,传达一种理念,水和所要表达的理念呈现的是一一对应关系。而综合理念型水意象,表现的是人对水的比较全面的认识,是从多个角度对水加以观照的结果,得到的是综合印象。同时,水意象所表达的理念不是一种,而是多种,水意象的内涵极其丰富。

尽管先秦儒、道两家的思想倾向不同,但是,他们的作品中却有较多的通过水意象来传达自己理念的论述,而且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在《论语•雍也》中可以见到孔子的论述: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分别把水和山与智和仁建立起对应关系。尽管和水相对应的有智、动、乐,但其内涵都很简单。孔子由水的周流无滞联想到智慧之士的机智圆通、左右逢源,把水和智建立起对应关系。而动、乐则是由智派生出来的属性,属于智的范围。水是灵动的,善于变通,这恰是有智慧的人的特点,并由此产生快乐。孔子由水联想到人的智慧,所生成的是理念型水意象,内涵比较简单,把水和智建立起对应关系,这是它的核心和实质。这种水意象体现的是孔子的尚智倾向,但是,孔子不但尚智,而且尚仁,孔子把水和山、智和仁也建立起对应关系,它们既互相制约,又双向互动。这里的水和智是一一对应关系,是比较典型的单一理念型水意象。

孟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命,他同样由水联想到儒家的相关理念,不过,孟子对于水的观照视点,与孔子有所不同,因此,所生成的水意象的内涵也就不同。《孟子•离娄下》有这样一段文字: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取之尔。”

朱熹注:“言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1]293朱熹的解释道出了孟子的想法。这段话虽然是由徐子提到孔子对于水的赞叹引起的,但是,孟子并没有按照孔子的思路展开联想,而是另辟蹊径,把水和“有本”联系起来,想到的是水的源泉。《孟子•尽心下》同样把水和“有本”联系在一起: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荣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有本”的概念,但所寄托的仍然是“有本”的理念。朱熹注:“此章言圣人之道大而有本,学之者必以其渐,乃能至也。”[1]356孟子确实由水联想到水的源泉,联想到“有本”。孟子观照水的视点聚集在它的波澜上,水之所以有波澜,是因为它有源泉,由此产生出持续不断的推动力。孟子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所要传达的理念,用太阳和月亮为例加以说明。在孟子看来,太阳和月亮本身就是发光体,是光源,正因为如此,它们的光辉普照大地。同样,水因为有源泉,所以才会出现波澜,才具有填满沟坎继续前进的力量。

孟子所创造的理念型水意象,它的内涵是“有本”。《孟子•公孙丑上》有这样的话:“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接着文中又作了如下说明: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指的是植于内心的正气,是以道和义为基本内涵。这种浩然之气气势磅礴蔓延,具有内在的张力,向天地之间扩展,是立身之本。孟子反复赞扬水的“有本”,正是基于他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理念而来,“源泉混混”的水是这种浩然之气的象征。

孔子把水看成是智的象征,他所奠定的水意象给人以动感,显示的是水的灵动无滞、左右圆通的景象。孟子所创造的水意象,既是动态的,同时又充满活力,气势磅礴,呈现出扩张之势。《孟子•尽心下》写道:

孟子曰:“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在这里是用水比善,认为如果人有善言善行,就会像奔腾的江河一样,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他把善看作是一种力量,它的释放就像源泉混混的流水,具有不可抵抗之势。孟子所创造的水意象充满生机和活力,他把对善言和善行的崇拜和对力量的崇拜结合在一起,展现的是潜在的能量所焕发出的巨大力量,令人激动震撼。

在道家创始人老子那里,同样可以见到单一理念型水意象。《老子》第8章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老子眼中水滋润万物,利于万物生长,却不和万物相争;处于卑下之地而心甘情愿。水的这些特性与道最为接近,也最为可贵,因此老子认为君子就应该像水一样,甘居下流。而人们普遍崇尚高处,厌恶低下。这和水恰好相反,水的本性就是往低处流,因此,水的趋向和人们平常的喜好正好相反,也是它和世俗观念不同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它才近于道,是善德的体现。《老子》第32章写道:“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海。”第66章也有类似的论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笔下的水意象,充分地体现了道的特点,是道的化身。老子的论述在视点上也与孔子和孟子迥然不同。孔子着眼于水的流动性,老子关注的则是海洋对江河之水的汇集储存。孟子的水意象追溯水的源头,强调它的本源,老子的水意象则注重水的归宿。老子这两段论述都是由百川归海联想到人的谦让不争,表达的是守谦居下的理念。

《老子》第78章还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这里的水意象表达的是柔弱胜刚强的理念,在内涵上与把水作为谦下的象征是一脉相承的。老子运用的是逆向思维,他所创造的水意象具有更加浓郁的思辨色彩,语言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在先秦文学作品中,儒、道两家都有不少表现综合理念型的水意象。《老子》第8章就表达了综合理念型水意象: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是一首水的赞歌,老子把水写成道的化身,在它身上体现的是道家的多种理念。老子主要关注水的趋下性,把它和道家崇尚的谦下之德联系在一起,这段文字的首尾两部分都着眼于此,把它作为贯穿全文的灵魂,起着统辖作用。在突出水的趋下性、强调谦下之德的同时,老子又进一步发挥水意象所蕴含的多种道家理念。水具有趋下性,处于低洼之处,所以称它“居善地”;水聚集起来深不可测,称它“心善渊”;水具有润物功能,促进万物生长,称它“与善仁”;水大流急则声音大,水小流缓则声小,称它“言善信”;水面保持平静可以确定平面,大匠取法,称它为“正善治”;“事善能”,是指水在具体情况下以顺应的态势出现;水的涨落枯盛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年四季中定期变换,故称它“动善时”。

《老子》第8章是典型的综合理念型的水意象。作者以顺应自然的理念为出发点,通过对水的描绘,表达道家众多的理念。水是道性的完美象征,是集中众多善行于一身的崇高形象。在创造这个综合性的水意象时,老子采用的是拟人的笔法,把水描绘成体悟道性的真人,凡是道所具有的属性,在他身上都可以找到。老子在创造单一理念型水意象时,或用水象征谦下,或者是通过水表达柔弱胜刚强的理念,水基本上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老子》第8章所创造的综合理念型的水意象,则兼有静态和动态两种风貌。“居善地”、“心善渊”、“正善治”、属于静态,“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则属于动态。

综合理念型水意象,在《荀子•宥坐》中也可以见到: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侷句,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其延万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发源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这段话假托孔子之口立论,但实际上作者对水所赋予的众多理念,已远远超出孔子的以水喻智的意义,这是一个近乎囊括诸家学说的综合理念型的水意象。荀子通过描绘水的形态、功能,传达的理念既是抽象的,也有具体的内容。荀子笔下的综合理念型水意象同样采用的是拟人手法,把水加以人格化。不过,荀子笔下人格化的水,并不像老子那样把水描绘成体悟道性的真人,而基本上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有一种崇高感。荀子是整合诸家学说的一位集大成者,他所创造的综合理念型水意象,体现了荀子思想的驳杂性。“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带有道家的印记。而“量必平,似法”,则明显带有法家的色彩。荀子通过水所传达的众多理念,在后来许多儒家著作中都可以见到,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合理念型水意象,又按照水与意象所传达的理念的关系,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类。所谓直接型,就是把水和某种理念直接沟通,水作为某种理念的载体和象征出现。《老子》第8章、《荀子•宥坐》的论水片段,采用的都是直接把水和众多理念直接沟通的方式。《管子•水地》也有这种直接的综合理念的水意象:

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

这段文字把水和仁、精、正、义、卑等理念相联系,杂糅儒、道、法诸家思想,水意象显得斑驳陆离。作者这里是把水和相关理念直接相勾连、搭配,两者之间没有出现中介物。《管子•水地》还有如下的论述:

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违诽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

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水集于玉而九德出焉。

在这段文字中,与仁、智、义等九种理念相联的是玉,而不是水,玉作为九种理念的综合载体出现。可是文中反复强调水是万物之本,众生之原,所以玉能够成为九种理念的象征,是因为水凝集在玉体内的结果。这样一来,水就成了九种理念得以集于玉的根源。玉因得水而成为九种理念的载体,归根结底是水使得九种理念得以附着于玉的身上。这里呈现的同样是综合理念型水意象,只是在水和诸多理念之间插入了玉这个中介,水与理念的关联通过玉显示出来,是一种间接的综合理念型水意象。

先秦诸子所创造的理念型水意象后代文人均有继承,并且进一步发扬光大。

《论语•雍也》记载了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话,孔子在这里所创造的水意象具有两个特征:在思想内涵方面,它把水看作儒家所崇尚的传统美德的象征,用水比喻智;在外部形态上,它把水和山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自然山水,山和水成为互补的统一体。后代文学家继承孔子所开创的传统,同样把水作为传统美德的象征,并且和山对应,同时兼论山水之德。《韩诗外传》卷三的论述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

问者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诗》曰:“思乐泮宫,言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乐水之谓也。

问者曰:“夫仁者何以乐于山也?”曰:“夫山者,万民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道风,嵸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邦所瞻。”乐山之谓也。[2]

韩婴在解释《诗经•鲁颂》的《泮水》和《閟宫》相关诗句时,继承了孔子赞美山水的精髓,实际上是用《诗经》的句子来歌咏山水的令人愉悦的属性,是把《诗经》的句子作为阐释儒家理念的注脚。把韩婴论山水之乐和孔子论山水之乐加以比较,明显可以看到前后的继承关系。他们把山水看作儒家所崇尚的传统美德的象征,而不是单纯地从山水的自然属性方面加以观照。其次,孔子和韩婴都是兼论山水,把山和水作为相互补充的双方,而不是使它们单独出现。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思想内涵方面还是文本形态上考察,韩婴赞美山水的话语都是和孔子一脉相承的。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专设了《山川颂》,也对山水进行了论述,全文如下:

山则巃嵷藟崔,摧嵬嶵巍,久不崩陁,似夫仁人志士。孔子曰:山川神祗,立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小者可以为舟舆浮滠。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折斧则斫,折镰则艾。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且积土成山,无损也;成其高,无害也;成其大,无亏也。小其上,泰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惟山之意。《诗》云:“节比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此之谓也。“

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而后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循溪谷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咸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之谓也。

[3]

董仲舒对山水的观照视角和韩婴有所不同,但对山水所赋予的道德属性都没有超出儒家所崇尚的范围。董仲舒把颂山颂水放置在一篇文章之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样具有互补的性质。

由孔子所创造的理念型水意象,成为后代反复模仿的原型,后人不但继承其思想内涵,而且采用兼论山水的文本形态。不过把后人观照山水的这些文字与孔子的相关论述相比,可以明显看出繁与简、丰与约的区别。从其发展趋势上看,它最初的力量很微弱,但后来却不断发展壮大。

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话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情怀。作为一种理念,它在后代哲人那里成为重要的精神源泉,发展为系统的理论。作为一种情怀,它渗入后代文人的生活和作品中,成为一种高远的人生和艺术境界。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苏轼《前赤壁赋》也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这两位文豪徜徉于山水之间,怡然自乐,可以说是孔子乐水乐山的流风遗韵。

《老子》的第8章是先秦时期专门赞美水的作品。在玄学兴盛的魏晋时期,模仿《老子》的赞水之作不断涌现,其中王彪之的《水赋》最有代表性:

寂闲居以远咏,记上善以记言。诚有无而大观,鉴希微于清泉。泉清甜以夷淡,体居有而用玄。浑无心以动寂,不凝滞于方圆。湛幽邃以纳污,泯虚柔以胜坚。或浤浪于无外,或纤入于无间。故能委输而作四海,决导而流百川。承液而生云雨,涌凝而为甘泉。[4]

王彪之的这篇作品和《老子》第8章相比,它的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也更强,成为赞水之作的典范。从《老子》第8章到王彪之的《水赋》,是水意象的文本形态由原型到范型的演变过程。

先秦诸子视野中水意象的多重内涵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的意蕴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不断地在后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一位伟大哲人面对流水所发出的慨叹,他从流水的持续性、不间断性,联想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其中暗含人生有限的感慨。在后代文学作品中,人们面对流水往往联想到个体人生的有限。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张若虚、苏轼笔下,流水都是作为消磨生命的因素出现的,它的流逝就是时间的流逝,它使人生易老,人生有限。这种喟叹可以说是“子在川上曰”的历史回响。

先秦诸子视野中水意象的多重意蕴对后代文学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以上所作的梳理不过是冰山一角,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但是仅从这些事实就可以看出,先秦诸子所创造的水意象具有永恒的魅力,将永远放射异彩。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李兆洛.韩诗外传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300.

[3]李兆洛.骈体文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415.

[4]徐坚.初学记[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180.

4.先秦诸子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篇四

先秦诸子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先秦诸子提出的人格美学范畴,对环境美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环境艺术(建筑、园林)的`基本趣味.如非礼弗履、阴阳和谐、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等等.从这些美学趣味中,可以看出中国环境艺术的一个根本特点:环境与人相通.从而为我们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找到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把环境美与人格美联系起来理解.

作 者:伍永忠 WU Yong-zhong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科部,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YINSHAN ACADEMIC JOURNAL(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5)分类号:B83-02关键词:先秦诸子 环境美学 人格美学

5.先秦诸子散文教学 篇五

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时期中国社会轴心时代,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当时的辉煌和成就。

因此,在人教版高中的语文课程中,特安排了《先秦诸子选读》,选录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六部作品中的一些重要篇章进行整合,以达到系统学习的目的,这对于诸子文章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意义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摄取多方面的精神食粮,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只知孔子老子之名,而对于其真正的伟大在哪里,其有什么思想缺一无所知,难免写作文捉襟见肘,孤陋寡闻、内容浮浅、精神疲软等心灵疾患时有发生,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人文精神的缺失。

所以,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深入学习先秦经典著作有助于了解中历史文化背景。

先秦诸子产生并活跃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战乱纷争不断,称雄争霸割据,思想文化异端崛起的历史舞台上,其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日新月异皆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社会风云激荡的迅速剧变孕育了伟大的思想家。

深入学习先秦经典,是中国国学的复兴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个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舞台的主角,肩负着历史的重担。

二、诸子散文教学给教师提出的挑战

教材选取的诸子文章都为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篇章。

这些篇章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如何利用好这些专题完成“课标”所规定的目标,是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和巨大挑战。

(一)、教学方式的选择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否还适用诸子文学教学呢?先秦诸子的作品,时隔久远,古汉语言文字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对于一个古汉语言文字积累并不十分丰富的高中生来说是无疑是最大的难题,再加上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差迥异,要使学生做到心领神会达到教学效果那更非易事。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对于这些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去认真领会体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所在呢?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大挑战。

(二)、在文字与思想之间――教学过程中度的把握

择重而学,对于学生必须要知道的文言知识一定要重点讲解,在此基础上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梳理探究,并结合实际研讨都是必要的,但课堂就是课堂,我们不能带着学生读所有的经典,我们要重点要放在“读”和“研”上,提高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与接受人文教化能力,让学生将来可以都更多的经典才是最终的目标。

因此,新课改下的诸子散文教学是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个巨大的难题,怎样教和学才能把握住度,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既提高自己学习能力,有提高自己精神修养,达到神与古人交的最佳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又一重大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摸索中前进,根据课程特点,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设计切实可行且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三、先秦诸子散文教学方法新探

每每提起语文教学方法,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例如: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分析式、提问式等等。

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哪些枯燥、难懂,时隔久远的先秦文章,营造一个快乐和谐语文课的教学氛围呢?本人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快乐讨论法

这一方法并不新鲜,在我们现在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但是在先秦散文教学中则用之甚少,其原因在于学生讨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所选的这些文章大多并不是非常难懂,通过学生的查工具书,教师的疏通,一般可以理解,且其中蕴含了思辨的思维和许多有意义的小故事,要达到真正的领会古人的用意,与我们现代的生活结合起来,必须要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可以这样说,以调动学生兴趣、保持学习兴趣的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整合法――信息技术与诸子散文在教学过程中相整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视觉体验,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突破口。

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多媒体计算机有其独特的优势,改变了以往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考能力,有效地解决课文中的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尤其是时隔久远的先秦文章。

(三)、疯狂朗诵法。

首先,教师就要学会“疯狂”,这里的“疯狂”并不是让语文老师也象李阳那样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拿着课本大喊,而指的是激情和毅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具备这种“疯狂”的精神,语文是国语和国文的融合,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怀着一份民族情去给学生热情洋溢地讲授字、词、句、段、篇、章。

试想,老师都对这门学科没有感情,又怎么去要求学生呢?又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不论对我个人来说,还是对于教育事业来说,目前的探索都只是迈出了极小的一步,以上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很浅显的经验总结。

6.0《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目录 篇六

第一部分、实话孔子、夫子何人

2、学而优则仕

3、君子固穷、头号教书匠

5、谁是好学生

6、伤心事与玩笑话

第二部分、儒墨之争

1、儒与侠

2、孔子的药方

3、墨子的药方

4、两位侠士

5、三大分歧

6、儒墨再评价

第三部分、儒道之争

1、隐士哲学家

2、从杨朱到老庄

3、无为之谜

4、道之谜

5、老庄之别

6、儒道再评价

第四部、儒法之争

1、血染的思想

2、谋士的哲学

3、横行霸道

4、两面三刀

5、人性是个问题

6、儒法是非

第五部、前因后果

1、事出有因

2、以人为本

3、新文化与新制度

4、命运呼叫转移

5、士人的崛起

6、魅力所在第六部、继往开来

1、灰色的般票

2、墨子与杨朱

3、老子与庄子

4、再说法家

5、爱的呼唤

7.关于先秦诸子的演讲稿 篇七

“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门重要的选修课,但开这门课后,总有学生提出了这样质疑: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事实上,“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的学习价值非常大。而实际生活中,为考试而学习的高中学生却总觉得所讲的东西很玄虚,离自己的考试很远,有很多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在这门课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仅仅局限于课上的听讲,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事实上“先秦诸子选读”也是和高考联系紧密的课程,社科类文本阅读、诗歌鉴赏、作文这些题型都可能涉及“先秦诸子”思想,尤其是作文的论据积累。近年来,高考的作文重点考查人性的真、善、美,先秦诸子的很多语言正是对美好人格的剖析。比如,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所以,如果学生能对“先秦诸子”中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非常熟悉,作文就会立意高远,思想深厚。

二、课程教学策略

1. 紧扣文本,不旁逸斜出

先秦诸子的文章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之远,是空前绝后的,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不要脱离文本这个基础,不要过多地探究它的根源和后世影响。应紧扣文本内容,如《〈论语〉选读》主要围绕儒家的勇于担当的精神、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作为思想家的孔子这些方面。通过分析文 本,让学生体会诸子言论及文章的妙处,来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来品味他们多彩的性情。

2. 侧重思想,不说文解字

很多老师在讲解《先秦诸子》时,第一课时疏通文字,第二课时才开始分析思想,这种做法实际是费时费力的,而且没有效果。因为,作为文言文,先秦诸子的散文语法、句法在古文中并不是最典型的,有些字义也不是常见义项,所以在翻译上没有下工夫。可以直接在课前将翻译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借助翻译疏通文字,为教师的分析思想作铺垫。

3. 鼓励讨论,不机械灌输

先秦诸子的思想离学生很远,学生对这些思想的理解有困难,但不能让学生游离于文本思想的理解,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如上《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一课时,安排如下学习任务:①小组集体疏通各则语段,在字里行间作一些批注;②划出在字、词方面不懂的语句,后十分钟师生解决;③疏通语段后,针对语言意思 (内涵)不明白之处提一个问题(2~5则,一则一个),先组内讨论解决,把没法解决的问题集中写在一张纸上;④完成课后第三题;⑤思考课后第二题。

学生就会存在如下困惑,质疑与探究:①孔子为什么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②长沮、桀溺在知道孔子的弟子来问路时为何“答非所问”?长沮的回答有什么言外之意?桀溺为何说孔子是“辟人之士”?他们对孔子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态度?③“何德之衰”是什么意思?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是什么意思?⑤楚狂接舆对孔子的人生选择持什么态度?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的是谁?⑦“道之不行,可知之矣!”子路知道了什么?⑧荷蓧丈人对孔子的人生选择持什么态度?

师生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突破,就能从孔子同一时代的士人对孔子人生道路选择的态度的角度,深刻理解从而感受儒家学派可贵的精神品质,从而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4. 集中问题,不面面俱到

8.轴心时代与先秦诸子 篇八

关键词:轴心时代;先秦诸子;思想元典;内在依据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76-04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先秦诸子思想,也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原典、中华后世文化的原动力。以至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在面对着未来生活,悟性依旧回味着过去。在诸子思想的超时代、超主题性下,以获取前进的动力。

一、“轴心时代”的提出与先秦诸子的学说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了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他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世界历史、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人类文明、精神有重大突破,世界历史上“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印度产生了从《奥义书》到佛陀的众多学派。在西方产生了古希腊的一批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有伊朗的琐罗亚斯德,以及以色列的先知。在中国是以儒道墨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且世界各地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即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它们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决定了后世不同名族的文化形态、文化精神和文化思维。

而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帕森思称之为“哲学的突破”:在公元前一千年之内,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都曾先后各不相谋而方式各异地经历了“哲学的突破”的阶段。所谓哲学的突破,即对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所达到的层次之高,则是从未有过的。

中国金岳霖先生在40年代初发表的《论道》中曾经提出过类似观点,他认为每一个文化区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个中坚思想有它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世界三大文化区,各有它们的中坚思想,而在它们的中坚思想中有它们最崇高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国的中坚思想似乎是儒道墨兼而有之,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思想与情感方面最崇高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

据此,可以说“轴心时代”的到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历史飞跃。人类证明自己有能力从精神上将自己同整个宇宙进行对比,他在自身内部发现了将他提高到自身和世界之上的本原。从此人类自觉地迈出了走向普遍性的步伐。

不论雅斯贝尔斯的“周新时代”,还是帕森思得“哲学的突破”,或金岳霖的学说,其共同点:首先,他们摆脱了西方欧洲中心论的传统偏见,把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置于同西方文化相等的地位,东西并无优劣之分,只是性质有别。其次,这些地区的文化虽然各有自己的中坚思想,中国是道,印度是梵或涅槃,希腊是Logos,以色列是上帝。但都是对人与宇宙关系的思考,对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本原问题的探求。第三,轴心时代所形成的中坚思想为以后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崇高的概念和最根本的原动力,这是人类的精神的家园和文化的起源。

反观中国相同时期的诸子百家,其学说的提出确实也正好印证了“轴心时代”等所提出的理论。

(一)诸子百家开始关注社会人生问题

罗根泽《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凡近于人事论之道术学说,无非所以解决当时之患难,俾社会国家渐进于理想。诸子学说,除晚出名家外,多半属于人事论,故方术不同,皆思所以救世之弊。”

儒家学说之创始人孔子,生当礼崩乐坏、名分紊乱的时代,其一生之理想皆为恢复尧、舜、禹、文王时期的礼乐时代,如《泰伯》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因此,出于正名分、明等级、救时弊的需要,他主张以“礼”治国,如《论语》中论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主张以“礼”为行为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并将“仁”、“忠”、“义”等精神学说注入“礼”“乐”形式中,使得“礼”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各个方面。儒家积极入世精神开后世忧国忧民的思想。

道家之“老庄学说”却反以儒家之积极态度,改以“无为而治”来治国家,也以消极避世之途径而寻求自己心灵上的自由,如庄子《逍遥游》提出“无己”、“无功”、“无名”以达到绝对的自由。道家看似把对将社会治理的目光投向人自身的修养,但结合其现实社会来说,在专制时代利欲争夺残酷、社会动荡不安、士人仕途坎懔的境遇中,老庄充满玄智的解脱之道,无疑为人们辟出了一条超越现实痛苦的渊薮,寻求另一种人生状态,也深刻影响了后世。如西汉初年的治国之策“修养生息”参黄老学说;又如名相萧何、曹参在治国时“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的理念。

(二)诸子百家对人自身也开始了关注和探讨,比如人性问题

道家的代表老子,从“天道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观点出发,把人的原初的自然本性比为浑浑然无所知的婴儿,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的。在其看来,人类若任其自然本性,则自然、平等、无对立;而争夺、对立皆在于人的“私心”,所以“心性”的修养应以“见素抱朴”、“反朴归真”为最终目标。

庄子接着老子讲,认为人性是天生的,“性者,生之质也”。人生之自然之质即为“人性”,人如不为外物所累,而任“性命之情”,即可达到无私忘我,无名无利的“至人”之境。他认为人性是不能用“善”或“恶”来衡量的,“自然人性”是超乎“仁义”、“善恶”、“情欲”等之外的。

孟子主张性善,他认为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并且认为是内心固有的、是先验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但这种“善”仅仅是以“端”的形式内存于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所以孟子又非常强调后天的修习,特别注重“养心”,惟如此,才能达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荀子主张性恶,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以,荀子也非常注重后天环境和学习对人性的作用。

(三)诸子百家开始改变关于天道观念

首先是自然之天的观念也开始出现。如《左传·昭公十八年》载郑国的裨灶根据天象的预言郑国将要大火,要求用玉器禳祭,子产批评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

其次人道提高到与天道相同的位置。道家之天道为天运行之道,是与人道并行的义理化得法则,改变之前的天命决定一切的说法。虽“人法天,天法地”,但天人皆法于道、法于自然,天道人道并举。而后,其天道说逐渐与阴阳、五行家探索天地运行之理相融合,逐渐摈除了天的象征性,转而讨论天的运行之道,从而形成了天文说。

而荀子对天的态度,则有些完全摈弃天命的意味。一是认为天人有分,天是天,人是人,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也。二则荀子又主张要积极利用天的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所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这些对后世之影响也极其深远。

(四)诸子百家也开始改变关于鬼神的观念

关于鬼神:《礼记》中有记载:“殷人事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伐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而在“轴心时期”,随着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觉醒,人们逐渐摆脱了原始宗教的禁锢,对鬼神、祭祀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左传》的记载看,春秋时期人神关系在统治者中,尤其是统治者的知识人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左传·昭公十九年》记载:“郑国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以为怪,请求禳祭以去之,子产弗许。”子产的理由是:“我斗,龙不觌我也;龙斗,我独何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于无求于我。”

“民为神主”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共识。《左传·僖公十九年》记载司马子鱼之言曰:“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

由诸子学说观之,轴心时期所形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思维方式往往是这个民族后来文化发展的原动力,是活水源头。所以,尔后的人类历史在每一次的飞跃前,总是要回忆和重新认识轴心时期的文化创造,从中寻找精神的原动力。故而,同样,在中国每次社会思想文化大变革的时候,人们总是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先秦诸子的基本学说及其原典。

二、先秦诸子成为中国文化思想原典的内在依据

先秦诸子的学说思想成为中国文化思想原典不仅仅因为符合“轴心时代”理论,更重要的是其本身符合中国社会现实,适应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思想同一,其具有内在的本质性、适应性。

(一)诸子之学都是立足于现实社会,力图解决当时之社会之患

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针对各种社会问题,诸子学派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

儒家选择了一种以家庭伦理为基本切入点、根本原则的价值观,对于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以人、家庭、血缘亲情为出发点和基本准则。从本质上说,儒家的价值观正是血缘家族社会观念的升华。在欧洲,当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个人私产的独立性分解了氏族的血缘关系,国家代替了家庭。而在中国,个人私产关系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从氏族直接发展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儒家以家庭、家族为价值本位,以社会和谐为价值准则,其理想的目标是将和谐的家庭、家族模式推之于天下,最终目的正是实现天下一家。而其所倡导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正与血缘家族政治相适应。原始儒学的价值取向的符合民族传统的价值观。所以,为历代统治者所采用。

道家对社会的探讨主要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出发点,选择了一种“绝去礼学,兼弃仁义”的无为而治政策,这也是社会现实的产物。道家着眼于社会文明的负面作用,抨击文明异化现象,认为由于文明日开,民智发展,催生出盗贼、战争、欺骗、追逐名利之徒。“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因此,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人民生活返璞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转为个人精神境界追求求绝对自由。但实则“无为”即是“有为”,顺应规律方能实现“有为”。因此,历代改朝换代或经过长年征战后,都采取“无为”的修养生息政策,以恢复民生,促进团体、社会的和谐发展。

墨家看到的是社会下层人民苦难的生活,同时又感受到当时统治者的要求。因此,墨家的政治主张一方面企图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又企图符合当时“王公大人”的政治要求。即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以“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为务。兼相爱,交相利;其“贤士”、“兼士”担当治国利民之职,奔走于中华大地上,为历代统治者所网罗。

(二)诸子原典具有文化本源的启示性

在西方有人说,一部哲学史就是对柏拉图的诠释。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思想,在形式上却表现为对原典的回归。在中国,一部思想史其实就是对六经及其先秦诸子的不断诠释。

南北朝时期的玄学,以立言玄妙,行事玄远旷达为特点,独具哲学、文学等学术史之峰,但实则是对老子、庄子、周易等的研究和解说,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哲学文化思潮。其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实际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将《易经》和《论语》融合相解的过程。后来玄学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不断被后世方术家所充实,产生了包括山、医、命、卜、相在内的五种体系,这些玄学体系的思想又是借鉴于先秦的阴阳家学说。

盛唐期延续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之思想,直到唐朝中后期,大一统朝政紊乱,政治社会危机出现,统治阶层儒学政策对社会教化功能的削弱,使得唐朝开放、宽容、浪漫、儒家的积极进取的社会心理衰退,人们转而求其次寻求内心道德、精神领域的谨小慎微,再加之佛、道之学的蔓延推崇,使得儒学逐渐衰退,佛、老之学的复兴。一直到宋代,对外“攻乎易端”,排佛老之学,对内“拨乱反正”,调整儒学内部学说,使得“理学”建立,儒学得到了回归与发展。由此,唐宋佛老之学的冲击到宋代新儒学的回归发展,正是儒、释、道三家之学说的轮换。

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中国学术史也受到近代西学的冲击,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学术。其主要一是效仿西方学习西方文明之学,如“结会”“动议”等程序和仪规,二是结合儒家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圣贤才智平庸愚劣”“大同”等思想来宣扬“平等”、“复兴”、“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等新思想。这种基本上以儒学的“内圣外王”为立宗之本,又结合西方学术文明而形成的学说被称为新儒学。实际则是对儒学的重新审视与修正。

(三)思想体系的开放性

先秦诸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面貌。就当时来说诸子涵盖了当时的一切学问,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其思想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

儒家研究人本主义和礼教德治,涉及社会伦理、自身修养、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等方面;道家致力于寻求自身的精神层次的自由解放,研究涉及人与自然之关系、世界之本原、矛盾普遍性、相对主义等思想精神层面;墨家提倡兼爱思想,站立在私有生产者的立场上,研究下层人民的具体生活和上层王公的统治,更研究科技义理,涉及逻辑学、几何学、光学、力学等自然人文学科;法家主张依法治国,提出法、势、术相结合的观点,重点涉及法律领域;阴阳家提倡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五德始终”、“五德转移”等学说,涉及研究金、木、水、火、土五行领域;刑名家重在讨论名、实关系问题,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涉及重在古代逻辑学领域;纵横家力主合纵连横,各策辩之士奔走游说,为统治者出谋划策,以耍外交权谋之术,主要涉足于古代外交领域;农家坚持农本商末的价值观,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的政治策略,并研究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经验、农学思想等,涉及古代经济生活中的农业领域。诸子百家学说众多,涉及领域也丰富。在前秦时确是思想体系开放。

(四)时代主题的超越性

诸子学说从根本上说是关于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诸子之学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开放性又决定了其主题的超越性。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每个时代的主题,都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夫妇、父子、君臣、社会无论如何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存在,并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重要和急迫。生活始终朝着未来,而悟性则经常向着过去。人类社会永远是通向未来的,可是未来并没有现成的大道等着人们去走。因此当人们在面对现实和未来时,总是回首过去,反复体味自己民族在幼年时期所领悟的东西,以获取前进的动力,以修正前进的方向。所以从这个方面讲,诸子之学说思想又具有超时代性、超主题性。

因此,诸子学说在立足于现实社会的视角下,有其内在的文化本源启示性、思想体系开放性和时代主题超越性。从本质上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原典,成为民族后来文化发展的原动力。至今,任被誉为中华文化的“轴心”。

参考文献:

〔1〕顾伟列.中华文化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岱年,方克立.中文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四库全书》编委会.诸子百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4〕上海辞书出版社.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何二元.轴心时代与先秦诸子语录[J].唐山学院学报,2005(4):92.

〔7〕粟桦.人性之我见——从先秦诸子散文中看人性[J].新课程导学,2009(10):67.

〔8〕叶荣花.先秦诸子哲学: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J].文教资料,2010(10):56.

〔9〕张立文.经典诠释的内在根据——论先秦诸子与六经的关系[J].西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5.

上一篇:教师节乡镇领导干部讲话下一篇:西林县千百十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