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2024-07-17

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精选9篇)

1.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篇一

精简会议和文件 提高工作效率

开会发文是领导机关重要的工作方法。会议、文件在组织社会动员、部署工作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少地方各种会议过滥,各类文件简报过多,使各级领导干部深陷文山会海之中,无法腾出时间、集中精力抓实际工作。以我们 市为例,2005年仅我们 市政府及其政府办公室所发的文件就多达1028件,平均每个工作日就要下发4.2件文件。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各级政府明确提出了“改变工作作风,精简会议”的要求。精简会议和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国务院工作规则》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多年的呼声。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改进作风,深入实际,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并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会议过多、文件简报过多的情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精简会议和文件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一、“文山会海”的现实危害

“文山会海”泛滥成灾,它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是助长了飘浮不实之风,滋生出官僚主义习气。各级广大

干部沉溺于繁文缛节、疲于应付各种会议, 无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抓工作落实,不仅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而且助长了虚浮不实的作风,长此以往,将使党和政府脱离实际,使各级干部脱离广大群众。

二是影响了各级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一些干部对上面的工作部署习惯于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想问题、办事情,对如何创造性地抓好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找不到好的思路,拿不出好的办法,最终必然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增加了政务工作的运行环节,降低了行政效能。现在上面开个会,下面层层依样画葫芦开会,但其精神却几乎是一个模子。许多工作在层层开会、层层等待中丧失了时机,失去了主动,耗掉了时间,其结果是行政运转慢,工作效率低。

四是浪费很大,增加了财政负担。过多过繁的会议,其浪费和效率低下表现或显性或隐性。显性的浪费在于会议中的你来我往,吃住、材料起草、印刷、装帧等大量消耗,一个县(市、区)每年的会议经费也都在两三百万元。隐性的浪费在于耽误工作时间,给正常工作带来一定的延误。庞大的会议支出既是财政的一大负担(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又损坏了政府和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文山会海”成因分析

一是在党政机关内存在开会被异化现象。有些领导把开会发文当成了主要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开展工作,习惯于用会开了没有、文件发了没有、领导同志讲话了没有为标准,似乎只有开会发文,以示“领导重视”,即使将来工作有什么问题,领导责任也会减轻些。习惯于简单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

二是一些地方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会议制度,开会发文的随意性较大。有的领导干部碰到事情首先就想到开会,相关部门对各种会议的时限、数量、参会人员、规格、经费支出等没有刚性规范,也没有对搞“文山会海”的领导干部予以责任追究的制度。

三是形式主义作怪,把开会作为为官的“政治资本”。有些领导干部的潜意识中,做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能否在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因此,把开会作为出头露面、登台亮相的主要形式。

四是行政体制层级过多、机构体系庞大,导致“层、门”会议过多。许多部门召开会议,总希望请上级和地方领导参加会议,以提高规格,形成影响。不仅参会对象扩大,陪会人员也大量增加。由于领导职数增加,总体上领导工作分工必然分散,分条线召开会议的数量大幅增加。

五是监督落实不力。对精简会议和文件虽然作了不少规定,但由于长期以来在这项工作中存在着布臵多、检查少的现象,有的抓而不紧,有的抓而不实,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抓落实。

三、新形势下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重要意义

精简会议和文件,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想大事、谋全局,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着力研究和解决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使会议和文件解决问题,管用有效,增强其指导性和权威性。

精简会议和文件,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要对社会起良好的示范作用,首先就要从精简文件会议做起。大力精简文件会议,降低会议等公务活动经费,减少各类不必要的开支和消耗,从而减少资源浪费。

四、解决“文山会海”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风会风的改进是党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具体体现。

其次,要严格会议、文件的审批和管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科学规范的控减会议制度。在精简会议数量、压缩会议规模、控制会议经费、请领导同志出席会议的原则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下发文件的数量、质量、范围等作出明确规定,由相关部门把关扎口。提倡开短会、少开会,开电视电话会;可

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议尽量合并一起开;改进会风、文风,参会领导少讲话,讲短话、讲新话、讲实话、讲精彩话。一般讲话不发材料。

第三,深化机构改革,精减领导职数。领导分工过散过细,分别开会发文必然增多。因此,合并职能相近部门,大力精简机构,也是削减“文山会海”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四,党政机关应该学会和大胆使用会议以外的其他行政手段。改变原来“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的旧有的思维模式在行政机关内部树立起高效的运作机制,简化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第五,充分利用快捷高效的现代化技术改革传统会议和文件发放模式。采用现代技术改革传统会议低效率的运作形式。去除传统会议形式中导致效率低下的部分,保留和完善现代会议应有的沟通和交流的功能。比如,在改革传统会议形式方面可以尝试使用“视频会议”。不仅能够解决困扰多年的“会海”问题,还能达到比以往工作更直接、更快速、更高效的目的。视频会议系统支持手机、电话接入到会议中来,具有多种会议控制模式,能够看到多会议场景并支持多人同时发言。

再如,在削“文山”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政府信息传输系统建设,把过去必须通过开会下发文件解决的事,通过电子文件等

快捷高效的现代化手段传递。现在各地都在加紧电子政务网建设,我们长乐市的电子政务网建设也在进行中,相信充分利用全省政府电子政务网传输公文的愿望很快就可实现。以后我们还要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现代化技术在我们行政工作中的应用远不止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相信以后它在将会更大量地被应用到我们的行政工作中,从而大幅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2.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篇二

税收征管质量是指税务机关依据税法指导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并对征纳过程进行组织、管理、检查、监督等一系列工作, 使应征税款最大限度的收缴国库, 是体现税收职能的最大发挥的一种考核机制。它检验着税务机关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和税收管理质量的重要体现。而高效率的税收是每个税务机关征税时一直追求的目标。

因税收管理水平,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税收集中征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地区间税收征管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异。作为江苏省经济欠发达的淮安地区, 与其他区县相比, 我区的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近几年显著提高。

2淮阴地税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征管理念未能落实到位

大家都以组织收入为税收的重点, 以完成税收任务作为工作实绩的体现, 对“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的内涵没有深入理解或理解不透彻。

2.2 业务流程需进一步优化, 有待科学化

近几年, 虽然税务机关为减少纳税人多跑腿, 少麻烦, 降低纳税遵从度, 宣传并鼓励纳税人实行网上申报, 同时在网上开设网上办税业务厅, 但是, 有部分纳税人, 因财务人员的岗位能力或企业负责人不够重视, 因而使得网上申报率虽逐步攀升, 但仍有一部分拖后腿。

2.3 税收征管模式有待加强

虽然已经建立了集中征收、一级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 源头管理依旧需要深入强化。税务机关正由从前的管理模式过渡到服务型税务模式。虽然征收服务已经实行“一站式”服务, 一个窗口可以交办一切纳税事宜, 但岗位未能做到最优化设置, 对税法的宣传、政策咨询、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2.4 税务机构配置初具规范

税收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当前由于信息化管理和业务能力的需要, 淮阴地税已经将税收管理队伍的工作能力进行考量, 由于税源分布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征管机构设置与税源分布状况经过几年的磨合基本适应, 人员配置到位。县局级机关的内设机构过多, 有限的人力资源大量浪费在从事事务管理的内设机构上, 造成人浮于事, 工作效率低下。同时, 税务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些税务干部在大企业税收征管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 工作责任心不强。

3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3.1 更新理念, 统筹协调税收征管工作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必须摒弃“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传统理念, 牢固树立现代化税收管理理念, 抓住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这个核心, 强化统筹协调, 防止各自为政, 树立税收征管一盘棋的思想, 把宏观征管与微观征管、征管内涵与外延、征管主导与服务手段结合起来, 进一步增强管理合力, 逐步实现征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3.2 优化整合税收征管流程, 提高征管效率

简化、优化办税流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在遵循税收工作法定性、强制性的要求下, 以及减少管理环节的要求, 对现有征管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审视, 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和组装, 减少审核审批程序, 建立科学严密的业务流程和协调机制, 将管理员从事务性、程序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集中精力, 加强税源监控, 使管理员有更为充足的精力和时间, 了解所管辖的企业现状, 掌握税源增减变化情况, 以取得组织收入的主动权, 实现提高征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目标。

3.3 加强监管, 把握征管质量的核心环节

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体系, 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制度, 定期对纳税人的户籍信息, 税源构成和相关纳税信息等开展调查, 分类监控。要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优势, 将征管业务需求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 让税收管理员从大量繁重的人工分析中解脱出来。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上, 应侧重于监控分析, 在充分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基础上, 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纳税人的申报情况进行分析、评定, 提高管理效能。

3.4 优化服务, 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为纳税人服务是现代税务管理的重要理念之一。税务机关应努力构建“服务型税务”, 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管制理念, 树立公众为本的服务型思想。建立完善保障服务职能落实的机制, 从机制上向服务型转变。进一步优化服务方式, 从文明用语、限时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的浅层次服务延伸到税收公平执法、简化办税手续等深层次服务。注重引导和发展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实现税务机关服务与税务代理服务相结合, 构建完善的税收服务体系。

3.5 合理整合机构, 优化征管资源配置

按照征管重心向水源管理转移的要求, 综合考虑所管辖的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地域分布、税源发展趋势、基层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等因素, 发挥征管查职责。将税收征管流程内的征收、管理、稽查等执法工作, 岗职界定清晰、得当, 以岗定责, 以责管人, 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岗位人员的业务水平, 不断提高税务队伍业务素质, 树立征管质量新理念, 营造高度重视征管质量和提升征管效率的氛围, 积极探索税收征管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促进税收管理人员高效工作。

3.6 建立成熟的税收管理服务的信息反馈渠道

要保证管理服务信息的准确、及时和有效, 必须优化信息手段, 建立多个信息反馈渠道。因此, 要重视征管服务业务网络建设, 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提高信息反馈的效率。同时, 也要重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税收服务工作系统的评议评价, 通过现场评议、座谈评议、信函评议、委托中介评议、网上评议等多种形式来拓展信息反馈渠道。

摘要:从2004年推进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 到2009年开展税源建设、2010年全省大力开展征管信息化基础建设, 淮阴地税的征管工作始终围绕着“如何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这个目标来展开。近几年来, 全省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也带动了地方税收的快速增长。

3.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篇三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质量问题;措施

近年来,由于建筑行业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业主在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效率等要求方面都高于以往,无形中给建筑企业增添了不少压力,从而建筑企业就开展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项目质量。施工现场管理是开展文明施工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前提,正确处理劳动对象、劳动力及劳动手段在施工过程中的矛盾,保证施工的正常进度,对建筑施工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目前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施工现场管理执行不到位,环境意识差

建筑材料是施工的关键,在施工现场中,不可避免会存在材料管理混乱的现象,各个工序的材料堆放至一起,没有进行归类,降低利用效率,常出现因某节施工程序需调用某材料时,找不到材料的具体位置,都是因为存放不当的所造成的。此外,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为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墙,有的施工现场会出现漏设的现象,全面防护的效应就无法发挥。施工无法避免会运用到机械或扬尘等器械,有的设施因前期购买时没有留意其质量,严重不合格造成现场尘土飞扬,建筑垃圾也未及时清理,导致环境污染。

1.2 无法正确认识施工安全重要性

通常一些施工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时,没有按照相关安全规定佩戴安全装置,尤其是高空作业,还是有一小部分工作人员忽略安全带。为了安全起见,施工现场都会预留一些洞口来做防护作用。然而这些洞口的建设离规定标准还有距离,警戒标志也不够明显,甚至因长期施工,警戒标志被粉尘或灰土覆盖了,也没有人将其擦净,难以保证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网也存有问题,一些木块、钢筋等建筑剩余材料都存在上面,工人只要稍有疏忽,就会身陷困境。出现上述现象绝大部分是因为对安全重要性的忽视,有些施工人员学历较低,进程务工的农民工较多,施工专业知识更是匮乏,无法正确认识安全重要性,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大,难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2.1 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把好材料质量关

整个施工现场的顺利进行和前期准备有着紧密的联系,保证问题出现时可以有缜密的应对措施。事先做好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也是间接预测建筑施工过程,之后根据预测结果做一个全面和合理规划前期准备,避免施工现场有质量问题的出现。首先必不可少的就是熟悉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操作中重点,掌握和详细分析工程施工的重难点。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留意组振捣插点和时间的控制,切砖施工时,注意砂浆的饱满度、拉结筋布设、灰缝厚度等要点。检查各个施工工序的工作人员是否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各司其职,招聘施工质量安全员或收料员,共同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材料坏占工程的70%左右,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图来制定材料施工计划,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购买实惠的材料,提高材料的质量和工程质量。材料的采购要根据施工的任务量,以此来确定具有的规格、材质、品牌、数量,然后选择信誉高的供应商,满足施工所需材料。购买回来的材料要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可按照分类堆放管理,以具体施工任务为准,将材料堆放至规定的地方,便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哪一种材料时,可第一时间找到此材料,如果是暂时不用的材料,也应根据分类堆放至仓库中,做好防潮措施,一般建筑材料都是较为贵重的物品,即使不贵,对建设工程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现场物料管理人员要合理规划其使用,帮助企业减少工程投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利润。

2.2 注重施工安全检查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安全管理问题是建筑施工现场的首要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要对现场的每一位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树立安全意识。将责任制落实到安全管理实施上,把国家规定的保准作为安全管理实施的准则,消灭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出现。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管理施工现场安全,首先要做的的就是落实安全责任制,稳定安全管理系统,派遣专人检查各项施工工作流程,组织工作人员学会安全流程和安全知识,时刻将安全放至首位。其次,规范安全检查制度,可定期排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在建筑施工现场必然会用到机制装置,会发出较大的声响,影响周围居民日常休息,因此可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选择人们休息外的时间段,降低噪声污染,营造安静轻松的环境。各种施工材料,办公室的安排布置,材料的堆放要合理,做到充分利用,高效生产。在建筑施工现场可尽量做一些绿化措施,通过常洒水来降低扬尘的污染,也一定降低环境污染从程度,创造干净,环保的施工环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2.3 注重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加强施工现场人员培训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加强对样本工程质量的管理,重点控制检查和分析样本工程质量后续可能会出现问题,检查施工现场相关技术人员,如发现与施工不符的,则立即进行专业培训,降低施工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所以,要求质量监管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时刻树立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避免出现普遍性较高,难度较低,范围广的质量问题。总的来说,对样板工程质量的管理是控制和避免施工现场出现质量问题,以免建筑企业因工程质量问题受到损失,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

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操作能力决定施工质量和水平。在传统施工过程中,管理管理的重要性被忽略的较多。而在现实中,获取利益的前提安全施工,也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切实保障质量安全。首先,以班组为重点,带动整个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可分为若干个施工队伍,也可将这些队伍一步一步分解成班组,那么现场就是班组的活动范围,班组中可细分施工现场的每一名工作人员,从而可按照规定标准考量个人业绩,大力提倡员工通过行动来主动弥补业绩中的不足措施,紧抓现场人员管理的重点,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只有建好了班组,操作水平才会提高,进而保证现场质量。其次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操作人员培训是提高他们理解技术交底的能力和施工工艺操作能力,如为什么要在抹灰时铺设网格布,为什么在进行施工洞口的堵堆砌时要按照留拉结筋等,这些专业知识的补充是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奖罚机制,让大家有章可依,不能走偷工减料的道路,严格按照工程程序完成施工步骤。

3 结 语

总之,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质量和施工效率。把控施工项目的质量就在于现场管理,然而它涉及的部分较多,需随时做好防备工作,需展开切实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如注重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加强施工现场人员培训,重视材料管理,创造环保性施工环境,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孙佩刚.浅谈建筑施工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途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3):205.

[2]贾燕辉.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及重要性[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6):573.

[3]贾义军.优化建筑施工工程现场管理的对策[J].科技传播,2010,(8):65~66

[4]冯国标.建筑施工企业强化现场管理的探析[J].价值工程,2010,29(36):49.

4.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篇四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用八个字概述:企业发展、人才先行。高新技术化工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更是不言而喻。作为国有企业,在现有资源配臵上如何让员工培训实现高效化,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解析公司人员构成,提高员工培训针对性

就目前我公司的人员构成来看,大致可分为三部分:新入职大学生,年龄在25岁以下,基本上都是学徒工,后称新员工;几年前入职的大学生,年龄在35岁以下,目前为各装臵的技术骨干,后称老员工;转岗工人,年龄在38岁以上,目前为各装臵的操作人员,后称转岗员工。

1.1 新员工培训与发展,又称岗前培训,但岗前培训只适合安全培训和基础化工知识培训,至于化工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技能培训,如果依然推行讲课授课的方法,那势必会是盲人摸象、纸上谈兵,所以即便是培训时间相对充裕的新入职员工,实行在岗导师带徒比岗前培训效率要高得多;

1.2 老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又称在岗培训,简称每年再培训。我公司这些员工有一些特点,即近几年前入职的员工,现在基本上都处于结婚育子的人生阶段,除了倒班工作以外,其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轮流带孩子上,所以集中讲课对他们的不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

1.3 针对我单位的状况,还存在一批特殊的员工---转岗员工,该部分人员有几大特点:年龄大、接受能力不强、可塑性差、化工基础知识薄弱和学习积极性低。对于这部分员工,讲课对他们来说更是听天书---不知所云。

由上所知,集中讲课无论是对新员工,抑或是老员工,都是不合适的,所以,下面我会着重阐述在岗实操培训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加强实践操作部分的现场演示与讲解,可使员工感觉到理论性很强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实操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对于化工企业职工的操作技能显的尤为重要,化工生产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其专业操作性很强,想让员工全面的熟悉和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根据现场工作需要的特点,在岗培训的形式则应是非常直接和形象化的。如设备结构、实操技巧、工艺生产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最终是要运用到实践操作上的,如果一味的讲理论知识而脱离了实际操作,那样就违背了培训的初衷,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让培训内容更容易掌握,我们的培训方式必须有所改变,将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结合,将理论培训与实际演练结合,因此,培训场所应由课堂转移到生产现场,培训形式也应由传统讲授授课变为在岗导师带徒,从而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通过培训真正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的。因此看来,职工的技能培训在化工企业来说不在课堂上,而在岗位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公司需要的人才,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以上员工构成分析来看,讲课授课对化工企业来说,正如“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之言,是水土不服之举也。因此,针对化工企业来说,必须因地制宜的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即因材施教+在岗导师带徒实操培训+绩效驱动。

2、改进思路,提高培训实效性

如何通过改进企业培训思路,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因势利导,完成良好的培训效果。2.1 因材施教,按需施教

只有通过分析和结合职工的特点,推行“因材施教、因龄而教、因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分层次提要求和进行培训,结合岗位导师带徒模式,再配合公司对分厂,分厂对班组的绩效加以驱动,其实效性必定是事半功倍。公司提要求、要结果,分厂设计大纲及培训思路,班组组织实操技能培训,最终实现公司得人才,分厂得效率,班组得实惠的组合效益模式。

2.2 落实导师负责制,做出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 2.2.1 重视负责导师的培养和选拔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一个导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岗位教授的成效。只有高素质的培训导师才能培训出优秀的新工,由于工作技巧一般都在岗位实际操作中形成,在岗培训正好将此优势利用的非常充分,这方面的培训决定着们今后的工作效率,所以必须挑选业务技术过硬、责任心强、有耐心、善沟通的高水平员工负责培训工作方能产生最好效果。我们选聘的导师大都是各分厂的技术骨干,在教授相关知识方面没有问题。2.2.2 结合职工特点,量身定做职业规划

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分厂领导、装臵骨干人员的积极作用,将他们聘为新员工的负责导师,合理地为新员工做出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工作要放在新员工转正后再开展。经过试用期后,他们的性格、能力、素质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体现,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他们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寻找到切入点,适时地为他们设计一个符合个性发展的职业规划。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员工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也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中投入激情。但是,在做规划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设计留下一些空间,话不能讲得太死了,如果他的方向发生偏差的话容易产生许多消极的因素,反而不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总之,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应该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设计这种规划的目的还是希望公司能够留住人才,能够培育出适合公司发展的可用人才。只有我们员工的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我们企业壮大的空间才会得到扩充,企业的发展动力才能寻找到不竭的动力之源。2.3 改进考核方式,增加培训驱动力

除了在培训方式上光有好的方法还是不够的,公司积极的考核驱动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3.1 改进考试形式,严肃考场纪律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培训考核对培训过程的导向作用,要维护考试的严肃性。所以采用考试在公司层面上统一组织,各分厂对调监考,提高考试的严肃性,也就是把好了培训的质量关,很自然的也就提高了培训效果。

2.3.2 因材施教培训配套层次化考试

关于考核方式也应考虑进行改革,培训的目的在于取得实效,培训考试应根据“因材施教”进行层次化选题。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可以进行基础操作方面的考试考核;骨干员工在试卷试题的设计上应增加主观题,减少客观试题,例如增加异常处理和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考出水平,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2.3.3 考核牵动培训,为培训增加源动力

应把各分厂培训计划的完成率、达成率作为月度考核指标之一,通过公平、公正的监督评比对培训工作突出的分厂给予重奖,对不重视培训工作、培训没有实效的分厂给予考核,从而引起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重视,让领导带头抓培训。为保证考核的有效激励作用,一定要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既要有正激励也要有负激励,并且要做到考核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 加强培训效果的跟踪、总结工作

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无论哪个方案的初始必有不合时宜的末节,加强分厂主管和培训负责人的培训效果反馈,消除培训隐患,及时取得培训单位的反馈与跟踪信息,不断改进、巩固和提高员工培训的效率。

此上为化工企业单位培训之需求,详述报告于此。

尼龙化工公司

5.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篇五

立岗小学 马翠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紧密联系教育工作和个人思想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查摆、集中解决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教师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树立良好的形象,更好的为学生服务,通过自己查、领导点、集体帮等途径,我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照规章制度,认真查摆自己在理想信念、遵守纪律、严于律己和荣辱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扎实有效的开展了自查剖析活动,现将所查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育学习缺乏系统性、主动性。

学习上还存在应付思想。主要表现在学习不主动、缺乏自觉性。特别是工作忙的时候,终日埋头于纷繁复杂的事务堆里,对于党的新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致使理论根基不实,不能很好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学习只限于份内的科目,没有从教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并且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工作不够。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表现为开拓创新精神不够,创先争优意识不强,对自己工作标准要求的不够高。

2、组织纪律性不强,有时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自由主义的行为在我的身上还时而不时的出现,不能很好地接受组织纪律的约束。有时不能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对一些同志的善意批评不能很好的接受。

3、责任意识不强

工作中只注重对自己份内的事情的考虑,没有站在更高的立场想问题。总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完成,不拖学校的后腿就行,不会积极主动的去为学校着想,不会主动地为别人着想,或者就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精益求精。

4、工作适应能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对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缺乏灵活的运用,对新一代思想活跃的学生缺乏沟通与交流。时代是变化的,对新形势下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应对手段,总以过去老一套谈起其丰功伟绩。

5、法制观念淡薄 在教学中,有时对一些学生言语侮辱等不良行为,严重的影响着教师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教师本应是一个纯洁的职业,但如今这个美好的职业已被玷污,甚至部分事件已成为坡上坡下、村头村脚、街头巷尾谈论的笑柄。

三、今后整改措施

1、要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牢固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在学习中充实自我,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在时间、内容和效果上狠抓落实。

2、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更深层次、更好的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思想、工作上的不适应,积极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和薄弱环节。坚决破除小进则满、按部就班的保守心态,破除自我封闭、不求进取的狭隘思想,树立强烈的开放意识和改革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在思想上找原因,从工作中找教训,明确整改目标,整改工作立说力行,坚持边查边整边改的方针。对此提出以下整顿方案。

1、整顿教风

一是规范行为,加强职业培训。二是加强“四风”问题的督查。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改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保持人民教师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人民教师的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进行自我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

2、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

要通过作风整顿学习活动,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会议精神、八荣八耻、公民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文献和思想精髓,系统掌握其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先锋模范意识,明确思想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先进教师形象。

3、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即要学政治、学理论,又要学业务、学法律、学科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政策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4、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要以教师作风整顿为契机,牢固树立五种态度:一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意识;二是真抓实干,勇挑重担;三是严以待已,廉洁自律;四是服务学生,奉献社会。通过树立和发扬四种意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

5、加强廉政建设

加强廉政建设,做到“五官端正”即眼不斜,不该看的不看;耳不聋,不该听的不听;手不伸,不该拿的不拿;嘴不谗,不该吃的不吃;心不歪,不该想的不想,站稳立场,从而确保工作的正确方向。

6、振奋精神,务实创新

彻底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接受新思想,新信息;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学习,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原则,公正办事,服务和服从于大局。

7、加强思想修养,提高工作能力。

6.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篇六

运用多种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分数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一、 案例背景: 由于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本课时的关键是做好直观演示。因此,我以活动教学法为主,适当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来帮助学生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建立分数的概念。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为主要的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合适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工作,有效促进大脑两半球功能和谐发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在玩弄学具中,通过折、剪、比和看、想、说等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增强智能。二、案例过程:(一)情感激励,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屏幕上显示两只小熊图)喜欢小熊吗?今天熊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想平均分给它的两个孩子,你们能很快口算出它们每人分几个吗?那我们来抢答,老师说每样东西的个数,你们直接说每只小熊分到几个好吗? 课件依次显示:6个香蕉、4个苹果、2个梨、1个饼。 出现一个饼时,当学生说半个时,师可问:半个能有能用一个数表示?用什么数表示? 师: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是一个整数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比如这半个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分数。(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例1。师:同学们,要把一个饼分两只小熊,怎样分才公平?你能用手中的圆形纸代替饼分分吗? 师:谁能说一下,你是把圆片平均分成了几份,每只小熊分到这样的几份?每只小熊分到几份中的1份?你猜猜看这2份中的1份用什么样的数表示比较合适?(此时可用课件演示分饼的过程) 师: 个饼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交流) 教学写 。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了2块,在横红线下面写“2”。表示其中的一块,在横线上面写“1”。 师:同学们想一想, 这个数表示多少?(表示圆的一半。)它还能表示别的东西吗?(一个长方形的一半,一个正方形的一半,一根绳子的一半,一本书的一半````这些都可以用 这个数来表示。)2、折纸巩固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或线段,折出它的 。请观察一下有几个 。(可演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几种不同折法)3、练一练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 ,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1) (2) (3)(4)

[1][2][3][4]

7.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篇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细节,审计流程,成本费用,改进策略

前言:建筑工程后期审计工作需要将项目成本真实数据以及搭接器材合法性内容, 进行客观审查和有机评估。实际调查发现, 建筑项目中涉及安装, 以及征地迁移费用总计数量达到九成, 所以针对个中建筑安装细节进行细致成本累加, 对于竣工结算结果公平性彰显辅助功效异常深刻。须知,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标准与众不同, 具体包括招标投标、合同签订、施工进度控制、计量支付等现场管理信息, 有关专业性较强, 且面对不同复杂工况提供的审核资料繁多, 遗留较多争议性问题状况。这就要求规划主体必须在合理期限范围内进行安装工程费用合理性、真实性教研。也就是说, 整体审计工作应该适当突出衔接方法的回应价值, 规避一切无用功的出现。

一、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审计质量缺陷问题论述

经过国际化通用工程承包合同全面推广宣传, 使得现如今我国各类建筑工程全面利用清单报价合同进行招标, 经过业内专业审批后对后期施工质量、工艺控制要求作出细致约定, 确保有关承包主体能够在充分考虑额外风险基础上系统迎合上述要求。现实中承包部门为了中标, 必须确保自身在工期、质量上都不会衍生任何差错结果, 同时应用较低竞价策略向业主尽可能地嫁接风险责任, 试图从其中赢得较大利益空间。因为业主和建筑监理部门职责履行不够到位, 一时间令造价管理秩序出现全面紊乱场景。

(一) 违背原合同实质性条款签订补充协议

我国建筑市场有限, 为了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有关承包商主体会选择在投标文件结构中增添对施工管理细节、风险问题以及建筑产品交付质量承诺信息。但是在实际布置流程中, 有关业主仅仅为了方便管理, 而将上述承诺内容忽略, 会进行额外质量管理协议补充, 并且希望借助奖金发送形式提升工程造价指标。其间如果单位工程承包个体在投标文件中针对完工期限、质量要求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秩序管理统统做出承诺, 施工过程中就必须确保任何要求的逐层贯彻。

(二) 承包主体不能充分履行合同义务, 相关损失将由业主全面承担

依照传统建筑工程交接合同规定, 承包主体在进行优良建筑产品交付期间必须确保前期规定义务的有效执行。但是施工现场, 因为结构质量问题百般交接, 使得后续处理费用高涨, 加上有关业主会进行管理结构简化, 不能针对承包主体实现合理索赔。如有关工程布置环节中, 因为技术员工施工工艺低下且管理秩序紊乱, 使得主体工程裂缝现象频繁滋生, 而业主由于无视前期合同工程完善、检测盒修补约定内容, 对于裂缝修复费用不予以补充, 工程造价便出现不合理增长迹象。

二、科学提升我国建筑工程审计质量和交接效率的细致策略解析

(一) 集结各类辅助手段精准审核工程量

截止至今, 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领域充分拓展, 其中设计图纸采用CAD技术成果就是明显案例, 在此基础上, 设计和施工单位能够利用软件规划长度、面积计算功能, 进行工程量计算速率提升。另外, 相关软件企业也同时针对CAD电子图纸开放工程量自动清算、预算程序和钢筋计算工具, 确保能够短时间内对钢筋下料状况进行系统统计, 提炼出内部错乱隐患根源信息。单纯凭借同一图纸加以计量未免显得误差率较大, 所以后期审计工程量环节中, 技术人员仍需引进现场精细测量和审查收方记录信息, 确保项目特殊绿化工程经过现场勘查过后, 有关结构器材样式和质量标准都会图纸要求一致。

(二) 配合计量程序工料分析功能提炼违法案件延展资料

建筑工程造价结果主要借由人工、材料以及承包商管理等费用组成, 直接映射单位投标主体的人工技术含量和器材衔接效能, 经过投标文件内部单价分析表等辅助性材料控制, 使得包括钢筋采购用量校对得更加清晰透明, 尤其经过供应商和银行协助调查, 使得业主一切与材料供应主体串通套取建设资金的行为得到适当扼杀。

归结来讲, 经过近几年来的工程造价审计实践, 工程结算中存在问题的类型还有很多, 如:变更项目不依据原合同确定的取费标准计取费用、材料价差只计正差而不调负价差、承包单位违约未按合同约定扣违约金和罚金、按实结算材料费时材料数量和采购价格不实、变更理由不充分增加造价、窝工索赔计算依据不足、目标未实现或提高标准多发工程奖、重复签订合同等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 面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子目多、变更数量大、工程管理情况复杂等情况, 要在造价审计中充分发现问题, 取得较好的成效。首先要做到资料完备, 注意对各种现场管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要熟练掌握各种工程造价软件, 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充分理解合同约定, 严格划分业主和承办单位权力义务和各自应承担的合同风险。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建筑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J].四川建材, 2010, 11 (04) :79-85.

[2]师宏.基本建设工程审计的探讨[J].商业会计, 2011, 13 (06) :175-186.

[3]刘国永.建设工程审计中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财会研究, 2012, 26 (01) :103-108.

[4]陈芝标.对建筑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工作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12, 17 (08) :74-79.

8.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篇八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和谐税收;创新;效率

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税务总局更是提出了“服务科学社会,共建和谐税收”的口号,对新时期我国税收发展与税制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维护纳税人的相关权益,是税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加强税务服务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性政府的必须。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税收服务工作,降低税收成本、减轻办税负担,也要通过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知识与熟悉办税程序等,为人们提供全方位高效的税收服务。本文以钦州税务局为例,对其税收与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税收征纳中的管理创新——以钦州和谐税收为例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税收征纳中征管模式滞后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现状的影响,使得我国税收征纳的工作不能良好开展,加之税收治法欠缺规范,涉税维权渠道等等的制约,使得新时期的税收征纳中各种矛盾时有发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在制定税收发展规划时,提出了“和谐税收”的新理念与实践,对我国税收制度的演进改革以及征纳措施的优化调整树立了执行的标杆,使得税收征纳中的管理创新具有了一定的实操性。

在国家相关政策以及税收征管的大环境下,钦州市税务部门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与科学的管理谋略,在税收的征纳方面进行了锐意的改革,为纳税人生产经营与发展壮大提供了有效地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其中钦州市钦北区地税局以“和谐”促“税收”,展开了形式及内容丰富多彩的“和谐建设”在基层主题活动,积极向群众传输“和谐税收”的理论与税收方针,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起了税务局廉洁高效、政令畅通以及政务和谐的新形象,在2101年的前10个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就达到了2.3064亿元,同比增长了64.75%,真正做到了和谐促税收,钦州市钦北区地税局通过管理到位、学习到位、宣传到位以及帮扶到位等税收征纳中的管理创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该地区的税收管理的“和谐”。

作为钦州市税务部门锐意改革别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钦州港区国税局着力于创建和谐的税收环境,通过制定出台了和谐税收管理办法、构建了税务和谐服务队伍等有效措施,为当地的企业创设了和谐的税收环境,促进了该地税收的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钦州港区国税局积极推行和优化“一站式”、“一窗式”服务,大范围延伸了国税局的服务,实施首问负责制,为该地的企业积极提供法规查询、证词咨询以及办税指南等服务,帮助企业加强财务核算和经营管理,为和谐税收打下了基础,另外,钦州港区国税局从领导班子和一般税务干部层面着手,积极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使得各层级干部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并并积极转变干部的思想观念,树立“企业纳税我服务”的理念,使得税务局个层级的管理干部等实现了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为该地区的企业发展与工业建设积极提供有效的服务,大力扶持新企业,并用足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为当地的经济发挥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为港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使得在创建和谐税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了该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社会管理创新中提高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对策

1.公开透明涉税事项,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作为新时期的税务部门,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纳税人的参与度,实现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加强,税务部门应全面推进涉税事项的公开透明,使得广大民众更有参与税收运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也可以使税务部门可以广泛充分地听取纳税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使得税收的征纳及服务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在现实生活正更具实操性。首先,税务部门应当重点公开政务服务、纳税人权利义务以及政策落实等涉税事项,要讲求力度和实效,而不是以前的那种政策公告和通知等政策性文件,要让纳税人真正意义上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其次,税务部门要尽量延伸和拓展涉税事项的公开范围,尽最大可能来满足纳税人的经济需求个立体监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除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以及受法律保护的纳税人商业秘密外,税务部门可最大范围地公开税务部门的行政和执法权力事项,这些内容的及时公开有助于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动向与自身纳税方面的相关内容;再次,税务部门应当畅通涉税事项的公开渠道,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运行轨道,严格约束税收执法权中的自由裁量权,为纳税人创建一个和谐的纳税环境。

2.调整和消除所得税中税收规定和会计规定的差异

在当前的发展中,为完善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应当沥青增加所得税计征难度的主要因素,便是逐渐形成的税收规定与会计规定的差异,基于某些方面需要保证国家的税利益的原因,极其容易出现税收规定与会计规定不一致的规定,这必然会造成征纳-双方成本的提高,针对此,笔者认为应遵循税收向会计规定靠拢原则,适当简化或减并对计征环节的规定,并以此来促使所得税征管效率的提高,这种形势下,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征納成本,好促进了和谐税收的发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中对企业所得税的应收尽收。

3.增强税务人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结合钦州港区国税局的成功经验,新时期的税务部门应将自己定义为纳税服务的主体,向部门内的各层级管理人员灌输服务的意识,进而摒弃传统的执法理念,在完善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优化服务,进而使得税务部门的工作开展达到执法、管理与服务的良性互动,在具体的税务工作实践中,应当明晰服务责任,根据相应的部门不同细化明确业务、行政及技术等部门各自应承担的服务责任,讲求将服务责任落实到明处,真正意义上为纳税人谋福利,开展和谐的税务征纳工作,另外,税务部门的相关人员应积极拓展服务的领域,强化纳税服务的载体间建设,自上而下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并经过专业的培训来提高服务的水平,在纳税人的心目中树立起税务机关良好的形象,促进所在地和谐税收的发展。

4.加强所得税征管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税收队伍素质

针对企业所得税征管难的问题, 应当建立和完善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征管的流程、办法、职责等进行系统化完善管理,同时,也要对税收征集队伍成员进行有效的绩效考评,为提高所得税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基础。任何时候,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是管理中主要的一环,所得税征管人员也不例外,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培养出税收的实用性专门人才,可以对有潜力的员工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对现有的人才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配置,以此来增强所得税税收人才队伍的活力与稳定,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更有利于所得税征管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对钦州两税部门的改革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所得税征管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完善税务人员业务素质以及公开透明涉税事项等等,为新时期所得税征管的更高效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谢芬,苏明萃.我国企业所得税征管效率测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11:68-77

[2]谢诚.企业所得税台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9.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篇九

努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积极探索信息管税新思路,通过强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逐步建立识别纳税风险的管理体系,夯实户籍管理和发票管理的基础,努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强化数据应用,开展普通发票检查

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手段,实施“以票控税”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管理的主要抓手之一。随着金税工程的推行和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日趋严密,而普通发票的管理由于重视程度、信息化手段等多种原因,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以往的工作中,泛泛地开展普通发票检查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成效。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在普通发票管理中,针对发票发售和使用存在的问题,以数据分析利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信息管税,充分利用省局综合数据平台、综合征管软件等应用系统的有关数据,以发票核定、发售、开具、代开等环节存在的疑点为突破口,将企业的票种核定、发票发售、发票验旧、发票使用等发票信息同税种登记信息、减免信息、申报信息、缴税信息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确 1

定5大类14项疑点指标,作为发票管理中的重点,主要包括有票种登记无税种登记、票种核定版别与销售收入不匹配、发票使用量与纳税额度不匹配、申报税额(销售额)与验旧税额(金额)不匹配、发票领购异常、领购发票长期没有验旧、减免税企业开具情况异常、丢失发票、代开发票异常等等。通过筛选,共有8万余户风险纳税人列入到普通发票管理的风险区域之中。省局通过对各地数据的清分,首批将2万户风险纳税人发布给各市。同时,对5大类14项指标逐条进行风险描述,并提供了详细的检查方法,供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参考使用,要求各地对省局发布的风险企业要逐户说明风险存在的成因和处理结果。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建立风险点,开展普通发票检查的方式,改变了过去普通发票检查针对性不强,检查人员无从下手等弊端,增强了发票管理的针对性和检查的实效性,体现了总局提出的信息管税和风险管理的理念,为建立发票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据统计,滞补罚累计入库4,097.51万元,其中补缴税款3,899.08万元,课征滞纳金为80.79万元,罚款117.64万元。

二、充分利用信息共享,开展漏征漏管户清理

户籍管理是税源管理的源头。加强户籍管理、堵塞征管漏洞是税务机关致力于长期的一项工作。近年来,随着市场多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人经营形势日趋复杂,加之部

门间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造成游离于税收征管之外的各类漏征漏管户大量存在。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立足信息管税理念,通过积极与省工商局进行沟通与协作,实现了部门间的数据有效共享,并通过进一步数据的加工和整理,提高漏征漏管户清理的针对性。首先,立足综合征管软件现有数据资源,从省工商局采集了全省各类经济性质的工商登记信息,有针对性地选取企业名称、工商登记证号码、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登记注册类型、行业、地址、电话、发证机关等9个项目内容,作为数据清分比对的依据,按照企业名称、工商登记证号码两个项目与综合征管软件中的全部税务登记信息进行比对,做第一次数据清分,将比对相符的信息过滤掉;其次,对清分出来的数据进行二次比对,将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作为主要项目,同时考虑企业名称的匹配度作二次数据清分,将比对相符的信息过滤掉;最后,利用国地税共享系统中地税系统的税务登记信息,与二次清分的数据进行比对,将主营行业为营业税课税对象,并且在地税机关登记了所得税税种的企业过滤掉,形成最终的企业类差异户数据18063条,按市清分后下发各市,各市根据省局下发的差异数据,全面开展漏征漏管户核查工作。通过此次漏征漏管户清理,共清查出漏征漏管户5925户,其中有824户纳税人拒不办理税务登记,已按照规定提

请工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其余5101户纳税人目前已经补办和正在补办税务登记,截止目前已补征入库税款178,150.00元,罚款18,800.00元,其余税款仍在催缴中。通过践行信息管税的理念,实现部门间的数据有效共享,改变了过去户籍管理中盲目清理的方式、变人海战为信息战,变盲目清理为有的放矢,进而有效地清理了漏征漏管户,把住税源管理的源头。辽宁省国税局与省工商局将在此基础上,下发联席文件,进一步建立综合治税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协同工作机制,以实现数据共享、协调配合的常态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三、开展注销登记分析,识别管理风险

以注销税务登记为突破口,通过对注销登记的分析,将税负明显偏低或长期零申报、应纳税额与发票用量不匹配、所得税连续三年以上亏损且亏损额较大、存在滞留票等疑点问题的纳税人列入注销登记的风险范围,并据此通筛选疑点进行注销登记检查,包括注销税务登记档案资料、各个系统的录入、工作程序、各种证件是否清理和缴销、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入库、发票审核清理、一般纳税人及防伪税控系统资格取消和存在的疑点问题等8个方面,对提出的注销登记疑点问题进行质询,发现了注销登记管理中不按工作程序办理、资料不全、疑点解释不清等问题,为进一步建立注销登记管理制度,强化注销登记管理,逐步开展风险管理,防止少数纳税人利用注销登记逃避纳税义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文化苦旅》心得体会1000字下一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有趣的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