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物化学

2024-09-20

中山大学生物化学(6篇)

1.中山大学生物化学 篇一

1 有机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的关系

从19世纪中期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有机化学在不断开拓中发展, 一直以来有机化学都是分子层次的研究, 有机化合物的设计也是以分子的组成和分子的结构为基础的。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有机合成方法、策略以及有机化合物鉴定手段的日趋完善使人们发现一些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成为了可能[3]。1967年7月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的Pedersen博士在合成化合物 (双[2-邻羟基苯氧基]乙基) 醚时, 在所得的产物中, 发现除上述化合物外, 还有极少量的白色纤维状的结晶, 经过对该副产品纯化以及结构分析, 证明是一个大环多醚的化合物[4] (图1) 。

1969年Lehn等发现了一类新的具有三维结构的双环配体—穴醚[5]。接下来人们制备出了许多结构新颖的如冠醚、穴醚等有机大环分子, 并借鉴了配位化学的研究手段来探索这些大环配体对多种金属阳离子的络合能力。这些大环类配体在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分子构象常常发生变化, 激发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涌现出大量结构各异的单环、双环、多环以及含有各种不同配位原子、配位原子数目的环状化合物[6]。

随着对多个系列的大环化合物研究的深入, 发展起来的主-客体化学, 特别是笼包化合物、冠醚、穴醚等的化学分子通过弱相互作用结合成的分子聚集体系体现新颖的特性, 于是有关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的研究迅速成为关注的热点[7]。而在这些分子聚集体系中, 常常都有有机化合物的参与, 这些化合物的合成采用了多种类型有机反应, 如简单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冠醚一般是借用Williamson合成醚的方法;酯型或酰胺型冠醚的合成则是利用酰氯与醇或胺发生酰化同时环化的反应等。

1.1 有机化学中的超分子作用

早在19世纪下半页人们就注意到有机分子间存在这弱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配位键、π…π相互作用等, 这是组装超分子体系的根本, 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这些弱作用力存在着选择性如在1874年Fischer提出“锁和钥匙”的理论。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体现出的丰富的作用力是生物体体系得以维持的根基。自1967年起人们开始系统的研究大环有机分子如冠醚等, 从而逐渐形成超分子化学。

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经验规律“相似相溶原理”本质上就是超分子化学概念的体现, 主要内容是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极性有机分子溶于极性溶剂, 则主要是范德华力 (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其主要作用, 其中静电力和诱导力与分子的偶极矩平方成正比, 分子极性愈大, 则分子间作用越大, 因此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 极性越大, 溶剂也越大。而极性溶剂H2O的溶解性质又与氢键有密切的关系, 极性分子H2O既可以提供氢原子, 又能接受其他分子提供的氢原子。如醇类化合物R-OH, 随非极性的R基团的增大, 这样与水分子的结构差异增大, 与H2O之间的氢键所占比重也越小, 所以在水中的溶解度也逐渐下降[8]。

1.2 超分子化学中的有机化学

超分子化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对同学们学习有机化学有很大的帮助:一是分子间的作用力甚至达到或接近共价键的水平, 可形成稳定的超分子体系;二是通过组装可使超分子体系具有新的功能性, 如新颖的光敏、热敏、开关等可控性, 同时可用于分子器件、新型磁性材料等多种功能性材料, 此外在生命过程中也广泛存在着具有各种独特功能性的自组装体。

有机化学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 能提供具有特定结构及性能的有机化合物, 这有利于系统的研究组分间的作用力, 对阐明生物体运行体制以及对环境科学、能源科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地利用超分子化学知识可以获得传统有机合成中较难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Saha等采用rctt-环丁烷四甲酸 (rcttcyclobutanetetracarboxylic acid, cbta) 为模板, 与trans-1, 2-二 (4-吡啶基) 乙烯 (trans-1, 2-bis (4-pyridyl) ethylene, 4, 4'-bpe) 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一维链的超分子化合物 (cbta) ·2 (4, 4'-bpe) , 取该化合物的单晶置于紫外灯下光照激发40 min后, 经过1H NMR鉴定表明4, 4'-bpe发生了[2+2]加成选择性的生成了rctt-四 (4-吡啶基) 环丁烷 (rctt-tetrskis (4-pyridyl) cyclobutane, 4, 4'-tpcb) [9]。

2 有机化学教学中超分子化学应用实例

例一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体现的超分子化学

可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来分离苯酚在室温下采用稀硝酸硝化得到是邻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混合物, 这是因为对硝基酚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较高同时可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溶解度增大, 而邻硝基酚通过分子内氢键形成螯合环沸点较低并且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例二互变中体现的超分子化学

乙酰丙酮存在着如下的互变异构反应:

通常, 在极性溶剂中, 易形成分子间氢键, 酮式异构体相对稳定, 如水中乙酰丙酮的酮式大约占85%;在非极性溶剂中, 易形成分子内氢键, 因此烯醇式异构体更稳定, 如在正己烷中大约占92%[10]。

3 基于功能性超分子化学体系的有机分子设计 (两个例子)

在超分子化学中, 选定各组件的功能性以及它们在超分子器件中的自组装的方式是首要考虑的内容, 然后再找寻或合成能够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子。

从以上反应式可见:化合物 (1) 不是荧光分子而 (2) 是荧光分子, 可以作为由光引发的分子开关, 这是因为光照时, H+和Na+阻止光诱导电子转移, 而从蒽的芳香环发射出荧光, 成为光致荧光开关。

Roberts等为了研究具有氢键驱使 (Hydrogen-bonddonatingcatalysis) 的催化剂催化性能, 设计了一个对称的含脲片段结构的四元羧酸配体 (5, 5'- (carbonylbis (azanediyl) ) diisophthalic acid, cbadpa) (如图3) , 在溶剂热条件下与4, 4-联吡啶 (bpy) , Zn (NO2) 2·6H2O反应得到一个三维的柱层结构[Zn2 (bpy) 2 (cbadpa) ]n, 该结构在三个方向都有较大孔道, 并且孔道中有大量的脲片段上的N-H键伸展在其中。该化合物对吡咯和硝基烯烃间傅-克烷基化反应有较好的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催化是在孔道中依靠氢键作用而完成的[11]。

4 结语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入超分子化学概念, 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有机化学中基础的经验规律的, 体会多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并且引入化学前沿知识内容, 能够开拓学生的关注视野, 提高对基础化学的学习兴趣。目前超分子化学已成为化学领域了的重要分支, 与化学领域的传统的分子化学研究相互促进, 而且超分子化学的研究思路又有别于分子化学, 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大学阶段就引进超分子化学的概念。当然, 超分子化学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并且不断完善的学科, 仅仅通过以上的学习远远不够, 因此,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探索如何更好的将超分子化学引入到基础化学如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的教学中, 在实现提高基础化学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发展的魅力。

摘要:针对超分子化学快速发展, 结合有机化学教学的现状, 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入超分子化学概念及前沿知识, 指导学生初步运用超分子化学知识解决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以达到增强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超分子化学的学科意识。

2.中山大学生物化学 篇二

理解中学与大学化学的区别有助于大学化学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现状,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使学生能较顺利地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区别

1.1 知识体系的变化

中学化学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基于高考大纲,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主要划分为必修1-2,选修1-6,其划分的目的是为学生减负,并使不同地域的考生在选修内容上灵活选择。进入大学以后,知识的基本框架虽与高中相似,但却变得更加专业化,而且不同的专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所学习的知识体系也不尽相同,如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无机、有机、结构化学等,而物理相关专业则把有机与无机化学统一为普通化学。

1.2 知识深度的拓展

大学化学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较中学化学都有较大的提升。比如中学化学对概念和定义要求过死,局限性较强,过多的从字面追求严格的定义与相互关系,而没有去从实质去挖掘概念和定义的意思,知识内涵较单一,严密性较薄弱。大学化学则重视知识的内涵及外延,重在化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和运用,重在了解本质,使学生清楚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明白各种公式及结论的来由,重视并强化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手段的训练。

1.3 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的差异

中学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升学率,因此培养学生如何解题、如何考试、如何拿高分成为教师灌输式教学的核心。虽然新课改把实验环节的要求提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仍然看多做少。加之目前课时压缩,教师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无法将涉及的化学基本原理展开,只能简单地要求学生记住并学会使用某些特殊规律或者结论,但是其来源及推导与拓展则很少甚至不会讲授。然而,大学化学的教学是为各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或者培养教学、科研等研究型人才,因此它更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强化、拓展、提升,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2 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衔接

由于大学与中学化学相比课程知识容量、难度都大大增加,思维方式也由以往的直观、定性变为抽象、定量,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多数学生对此却并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仍然停留在高中层次,仍然用老办法来面对和解决新问题,所以刚入校的新生对大学化学课程的适应变得艰难。做好大学与中学化学的知识衔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研究教材

教材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教师应当重视教材,学会分析并正确理解和把握它。新版高中化学教材在知识内容及体系上已经开始注重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但其在知识的学习侧重点及完整全面性上依然相差很远,这就需要高校教师一方面对高中的化学教材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和定位高中生的化学水平,以便在讲授大学化学知识时做到较好的铺垫、引导;另一方面对大学教材加大研究力度,尽可能实现大学与中学化学的无缝对接。

2.2 改革教学内容

新课改后中学化学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宽泛,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却日渐不足。进入高校之后学生接触到的大学教材,其内容的编排几乎与中学一样,因此有些学生无法提起足够的兴趣,缺乏新鲜感和探索欲望。即使大学阶段学习内容在理论深度上加大不少,但这好比是蛋炒饭,无论花样再变也无法吸引人。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大学化学的热情,高校教师应当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前提下,对学生相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拓展和突破,引导学生分析因果关系,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的固有知识得到升华和提高,实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过程。

2.3 优化教学方式

教学的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需要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学法的衔接,我们建议教师在最初的授课过程中尽量采用贴近新生知识基础的授课方式,讲授学生能听得懂的知识语言,使用学生较容易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板书尽量完整,重点讲解尽量仔细,推导过程尽量完整,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熟悉的教学方式下逐步调整,并使其尽快进入新的学习状态,适应大学学习的要求。

2.4 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化学理论的获取都来源于实验。虽已占有很大比重,但中学化学实验仍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照样做的水平上。并且中学实验重视的是对其理论上的分析,强调的是化学仪器使用的规范性,满足于课本上规定的实验,这样很难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因此,大学实验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

2.5 引导学习方法

在中学化学的灌输教学下,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往往就是如何去做题,并简单地认为只要题做得好就掌握好了,从而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课堂教学信息量大,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也并非面面俱到,仅剖析重点和难点,因此学生课前必须做好预习,课上做好笔记,课下查阅文献,并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将课堂知识具体化。这需要我们通过导师介绍和学长交流对新生在学习方法上加以引导,使他们清楚认识到中学与大学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

3 结束语

3.微生物总结 大学生物学 篇三

2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结构,称为芽孢,又称内生孢子。3裂殖:一个细胞经过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二分裂、三分裂和复分裂。

4芽殖:指在母细胞表面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长到与母细胞相仿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5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或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6糖被:位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7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波浪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8菌毛:一些比鞭毛更细、较短、直硬、数量也较多的细丝,称为菌毛。

9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之为温和噬菌体。

10溶源菌:是一类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害影响的宿主细胞。11 溶源性: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即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 12生长因子:调节微生物生长所必须、需要量很小、一般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称为生长因子。

13选择性培养基: 根据某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要或对某种化合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设计出来的一类培养基。

14自养微生物: 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以无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利用电子供体如氢气、硫化氢、二价铁离子或亚硝酸盐等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

15异养微生物:多数微生物属于化能异养型,其生长所需要能量和碳源通常来自同一种有机物。16生长限制因子: 对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营养物。

17灭菌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杀菌(菌体虽死,但形体尚存)溶菌(菌体杀死后,其细胞发生溶化、消失的现象)

18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处理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称为消毒。

19防腐 :利用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物品发生霉腐的措施,称为防腐。

20化疗 :即化学治疗。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的化学物质抑制宿主体内病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达到治疗该传染病的一种措施。21野生型: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22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由于丧失了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因此只能在外加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

23基本培养基(MM)[-]:凡是能满足野生型菌株营养要求的最低成分的合成培养基。

24完全培养基(CM)[+]: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天然或半合成培养基。

25补充培养基(SM)[x]:在MM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一或几种营养成分以满足相应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合成培养基。26限量补充培养法:把诱变处理后的细胞接种在含有微量(小于0.01%)蛋白胨的基本培养基平板上,野生型细胞就迅速长成较大的菌落,而营养缺陷型则因营养受限制故生长缓慢,只形成微小菌落。若想获得某一特定营养缺陷型的突变株,只要在基本培养基上加入微量的相应物质就可达到。

27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基因转移过程,称为转化

28转导:借助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中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转导。

29缺陷噬菌体:具有噬菌体的正常形态,但不能引起寄主细胞裂解性感染的一类温和噬菌体的突变体 30F因子:又称F质粒、致育因子或性因子,是E.coli等细菌决定性别并有转移能力的质粒。

31BOD5:即五日生化需氧量。一般指在20℃下,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进行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的分子氧的毫克数。

32COD:即化学需氧量。用强氧化剂使1L污水中器、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盘三种。的有机物质迅速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氧的毫克

5、酵母菌细菌中DNA数。存在于线粒体、2um质粒和线状质粒。33硝化作用:氨态氮经硝化细菌的氧化,转变为硝

6、现代微生物学实验室培养厌氧菌的“三大件”酸态氮的过程。技术是指:厌氧罐技术、厌氧手套箱技术和亨34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指硝酸盐转化为气盖特滚管技术。态氮化物(N2和N2O)的作用。

7、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时,不需载体参与方35抗毒素:将类毒素注射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相式为:单纯扩散。消耗能量的是:主动运输和对应外毒素具有免疫性的抗体,称抗毒素 基团移位。36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体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非

8、对玻璃器皿进行干热菌时,温度为:特异性血清蛋白,主要是β球蛋白。具有补充抗体作用的功能,因此称为补体。

9、37种:微生物的种是一个基本分类单位,它是一大成熟(装配)、裂解(释放)五步。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

10、评价化学杀菌剂或治疗剂的药效和毒性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大群菌株的总称。关系时,三个指标是: 38学名:是某一菌种按“国际命名法规”进行命名并最低抑制浓度、半致死剂量、最低致死剂量。受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通用正式名称。便于交流、避

11、细胞壁分内外两层,外层称为外膜,成分免混淆,有一个统一的命名法则,为大家公认的科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学用名。1239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染、脱色和复染。最关键的是:脱色 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

13、病毒三种对称机制: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40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在其他生命活动过程中复合对称。

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人工衍生物,它们在很低浓14 度时就能抑制或干扰它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因而可做优良的化学治疗剂。1641: 评定某化学药物药效强弱的指营养态。标,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剂抑制特定微生物17的最低浓度。支原体。42 评定某药物毒性强弱的指标,指18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物能杀死50%试验动物时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的剂量。广,种类多4319标,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物能引起试验动物行芽殖 群体100%死亡率的最低剂量。2044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适宜、经济节约。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21集团移位、典型生长曲线、纯培养物、热死温度。

一、填空

22、细菌的鞭毛三部分结构为:基体、钩形鞘和鞭

1、毛丝。

外还有少数的丝状和三角形。23 2、243、25、G+前者

壁酸;革兰氏阴性菌。的双糖单位是由一个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β-1,44、糖苷键与另一个N-乙酰胞壁酸相连构成,这一双糖

单位易被溶菌酶水解,而导致细菌细胞壁“散架”而死亡。

26生、共生、寄生、拮抗、捕食。

27胞和B细胞。

28、胞质和核区等。

29、酵母细菌细胞壁结构呈“三明治”结构主要指:甘露聚糖(外层)、蛋白质(中层)、葡聚糖(内层)三种成分。

30、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直径比例为:31以维生素为主;高等真菌细胞壁以几丁质 为主。32名。

33、LPS糖、O-特异侧链。

A抗菌谱B抗菌活性C耐药性D抗菌机制

8、常用高压灭菌的温度是(A)A.121℃B.200℃C.63℃D.100℃ 9、对生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的准确方法是(D)

A比浊法B显微镜直接计数C干细胞重量测定D平板菌落计数

10、下列属于生长因子的是(D)A葡萄糖B蛋白胨C NaClD维生素

11、霉菌产生的孢囊孢子属于(C)A 有性孢子B结合孢子C 无性孢子D厚垣孢子

12、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由于其细胞缺少(D),从而不能解除分子氧对细胞的毒害。A.BODB.CODC.NODD.SOD

13、不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的是(C)A 荚膜B芽孢C 汽泡D鞭毛

四、判断×√

1、霉菌产生孢囊孢子属于有性孢子。(X)

2、麦芽汁培养基是一种适合培养酵母的天然培养

三、选择

1、下列不属于霉菌复杂的有性子实体(D)基。(√)A闭囊壳B子囊壳C子囊盘D孢子囊

3、放线菌和酵母菌的结构相同。(X)2.酵母菌细胞的大小(A)

4、螺菌是螺旋状菌的一类,叫螺旋体。(X)A2.5-10到4.5-21umB1.5-2到0.5-1um5、氨基酸自养型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外界提C1.5-2到0.5-1nmD2.5-10到4.5-21nm 供有机氮源。(X)

3、供体菌与受体菌通过缺陷噬菌体效价的媒介,6、溶源菌细胞中的病毒DNA是有游离态的。从供体菌传递部分染色体至受体细胞的现象称为(X)(B)

7、肽聚糖的4肽尾的连在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的。A转化B转导C接合D转染(X)

4、使用高压锅灭菌打开排气阀的目的(D)

8、放线菌是一类陆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孢子A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是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不长鞭毛。(×)B排尽锅内有害气体

9、支原体对抑制剂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敏感。C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过爆炸(×)D排尽锅内冷空气

10、厌氧菌需要生活在氧化还原是较低的环境中。

5、适合所有微生物特殊特征(C)(√)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

11、真核微生物细胞膜上都含甾醇。(√)C只能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2、细菌和放线菌为单细胞生物,霉菌为多细胞生D可进行光合作用 物。(×)

6、粘质沙雷氏菌:在25摄氏度,产生深红色的灵

13、在适合温度下,微生物繁殖较快,因此生产单杆菌素;在37摄氏度培养下,不产生色素,如温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度降到25摄氏度,又恢复产色素的能力,叫(×)(C)

14、鞭毛和纤毛都是运动器官。(√)A遗传型B表型C 饰变D 突变

15、古细菌细胞壁含假聚糖。(√)

7、药物的抗菌范围称(A)

16、固体培养基在配置时不需加入水分。(×)

17、GC含量越近,则微生物亲缘关系越近。答:营养菌丝: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X)行吸取营养功能的菌丝体而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

18、烟草花叶病毒是十面体对称。营养菌丝特化结构:假根、匍匐菌丝、吸器、附着(X)胞、附着枝、菌核、菌索、菌环和菌网;气生菌丝

19、当E.coil的F+与F_发生结合时,F因子由供体特化结构:简单子实体:分生孢头(青霉、曲霉)、菌进入受体菌,从而使F+变成了F-,而使F-变成孢子囊(根霉、毛霉); 复杂子实体:分生孢子器、了F+。(X)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盘。20、卫生部规定,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每1L3、什么是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简述各时期特点。自来水中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X)答: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无分枝单细胞微生物群

21、在筛选营养缺陷型时,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青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以细胞数霉素,可有效杀死大量生长繁殖的野生型,从而达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可到浓缩营养缺陷型的目地。(X)画出一条由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4个

22、细菌的类毒素经0.3—0.4%的甲醇处理后,可阶段组成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成为治疗用的抗毒素。(X)①延滞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 R=0;(每小时分裂

23、半抗原是一类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没有免疫原性次数R); 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 细胞内RNA物质,当他与适应蛋白载体结合后,也可组成一个(rRNA)含量增高;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完全抗原。()ATP; 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

24、碳源对配置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必不可少。②指数期——细胞以几何级数速度分裂的一段时(X)期

25、用低m.o.i的高频转导裂解物去感染受体菌,特点: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分裂时间最短;细胞可获得大量高频转到子。(√)平衡生长,菌体内各成分均匀;酶系活跃、代谢旺

26、“大肠埃希氏菌”才俗称“大肠杆菌”的学名。盛;对理化因素敏感。菌体量X2=X1· 2 n(√)③稳定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R=0,即新繁殖的细

27、一个病毒的毒粒既含DNA又含RNA。(X)胞数与衰亡相等,这时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点;细胞

28、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开始贮存各种储藏物:异染颗粒等;芽孢,次级代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因选择最适生长谢产物开始合成。温度。(X)④衰亡期:死亡数>新生数;群体中活菌数目急剧

29、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物质下降;细胞出现多态、畸形、芽孢释放,R<0;运输方式。(√)衰亡期比其它各期时间更长(菌种及环境条件); 30、细菌分离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为倍增时间。

4、什么是效价?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法。(X)答:效价(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表

31、病毒大小用微米表示,不通光学显微镜看不到。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X)数。双层平板法:

32、放线菌孢子和细菌的芽孢都是繁殖体。(X)1)、操作步骤: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

33、固体培养基配置时不需加水。(X)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

上浇一层平板,待凝固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

四、问答

1、微生物五大共性是什么?基本是那个?为什45°以下,加有较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体积待测噬么? 菌体样品的上层培养基,在试管中摇匀后,立即倒答:体积小、面积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再37°C下保温。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一般经10h后即可对嗜菌斑计数。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吸收多、转化快;生2)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① 加底层培养基,可弥补玻璃皿不平的缺陷;②

2、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有何特点?它们分所形成全部噬菌体斑都接近于同一平面上,噬菌斑别可以特化出那些特化结构? 的大小接近、边缘清晰,而且不致发生上下噬菌斑的重叠现象;③ 上层培养基中琼脂较稀,故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

5、简述G+与G-在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分上异同点

答:G+细菌细胞壁特点厚度大,化学成分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三维立体结构。

G-细菌细胞壁特点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聚糖很薄,机械强度比G+细菌低。二维平面结构。

6.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原因? 答:(1)产生一种能使药物失去活性的酶;(2)把药物作用的靶位加以修饰或改变;(3)形成“救护途径”;(4)使药物不能透过细胞膜;(5)通过主动外排系统把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泵出细胞;

机理:作为菌细胞基本生长因子的竞争性抑制剂,因此只有当正常代谢产物的量少或不存在时,抗代谢物才有用。

7、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膜4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

一、单纯扩散——指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包括孔蛋白在内)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被动通过的一种运输方式。(O2、CO2、乙醇等)

特点:高浓度—>低浓度;无特异载体、运送速度慢;运送动力是膜内外浓度差;运送终点是膜内外浓度相等;运送前后溶质分子的结构不变。

二、促进扩散——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运输方式。

载体蛋白:诱导产生,借助自身构象的变化,加速把膜外高浓度的溶质扩散到膜内,直至膜内外该溶质浓度相等。

运送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等

特点:高浓度——>低浓度;有特异载体、运送速度快;运送动力是膜内外浓度差;运送终点是内外浓度相等;运送前后溶质分子的结构不变

三、主动运送——指一类必须提供能量(包括ATP、质子动势或“离子泵”等)并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质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

运送物质:无机离子、有机离子等

度快;运送动力是消耗能量ATP 运送终点:内部运送前后溶质分子:结构不变。

四.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要耗能的一种物质运输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此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输。(各种糖类、核苷酸等)特点:低浓度——>高浓度;有特异载体、运送速度快;运送动力是消耗能量ATP;运送终点是内浓

8、简述利用核酸在微生物分类鉴定的应用?

9、什么是鉴别培养基,并以EMB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

答:鉴别性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地菌菌落的培养基。

用途—饮用水、牛奶中的大肠菌群的细菌学检验 机制:伊红美蓝+苯胺染料,抑制G+菌;低酸下--两种染料结合;大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菌落深紫色、菌落表面有绿色金属光泽

10、为什么说土壤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如何从中筛选所需菌种?

答:由于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它们的大本营,对人类来说,是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矿物质,水分;含有一定的空隙;土壤具有保温性;土壤的pH值一般为5.5-8.5之间

11、简述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答:

12、酵母菌的生活史有哪几种,以酿酒酵母为例说一下其生活史特点?

答:答:生活史即整个生命周期:上代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历程,就称为该生物的生活史或生命周期。各种酵母的生活史可分为三种类型:1.单倍体型2.双倍体型3.单双倍体型

单双倍体型——酿酒酵母。生活史的特点①一般以营养体状态出芽繁殖;②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形式存在也可以二倍体形式存在;③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有性繁殖(如在含醋酸钠的情况下)。

单倍体型——八孢裂殖酵母。特点:① 营养细胞为单倍体;② 二倍体营养细胞不能独立生活,此

阶段很短;③ 无性繁殖为裂殖。

双倍体型——路德氏酵母。特点:①营养体为二倍体,此阶段较长,不断进行芽殖;②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内进行结合;③单倍体阶段仅以子囊孢子形式存在,故不能进行独立生活。

13、以链霉菌为例图示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14、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原理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新鲜纯培养--无菌涂片--固定--染色先用草酸胺结晶紫液初染:1min再用碘液进行媒染:1min继而用95%乙醇脱色;30s最后用蕃红(沙黄)复染:1min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有关,G+和G-间的区别在细胞壁的物理性质。肽聚糖本身不被染色,渗透性屏障

15、利用微生物实验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转化实验。

(一)经典转化实验:

⑴动物实验⑵细菌培养实验⑶S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实验

以上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细胞内可能存在一种转化物质,它能通过某种方式进入R型细胞并使R型细胞获得稳定的遗传性状,转变为S型细胞,S型菌株转移给R型菌株的不是遗传性状本身,而是以DNA为物质基础的遗传信息。

(二)噬菌体感染实验

在噬菌体侵染过程中,其蛋白质外壳根本未进入宿主细胞。进入宿主细胞的虽只有DNA,但却有自身的增殖、装配能力,最终会产生一大群有DNA核心、又有蛋白质外壳的完整的子代噬菌体粒。这就有力的证明,在其DNA中,存在着包括合成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整套遗传信息。

(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当用由TMV-RNA与HRV-衣壳重建后的杂合病毒去感染烟草时,烟草上出现的是典型的TMV病斑。再从中那个分离出来的新病毒也是未带任何HRV痕迹的典型TMV病毒。反之,用HRV-RNA与TMV-衣壳进行重建时,也可获相同的结论。这就充分证明,在RNA病毒中,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核酸。通过这三个经典实验,只有核酸才是负载遗传信息的真正物质基础。

16、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结构,称为芽孢,又称内生孢子。由于每一个营养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故芽孢不是繁殖

体。

芽孢研究意义:1)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2)提高芽孢产生菌的筛选效率3)芽孢菌的长期保藏4)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

五、论述题

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答:①诱变处理;

② 淘汰野生型【抗生素法(包括青霉素法和制霉菌素法)、菌丝过滤法】;③检出缺陷型(夹层培养法、限量补充培养法、逐个检出法、影印平板法)

④ 鉴定缺陷型(生长谱法)

4.一步生长曲线的几个参数和时期:反映每种噬菌体的三个最重要的特性参数:

潜伏期:①隐晦期(指在潜伏期前期人为地(用氯仿)裂解细胞,裂解液仍无侵染性的一段时间。细胞内正处于复制噬菌体核酸和合成其蛋白质衣壳的阶段

②胞内累积期又称潜伏后期,在隐晦期

后,如人为地裂解细胞,其裂解液出现侵染性的一段时间。噬菌体开始装配的时期,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已初步装配好的噬菌体粒子。

裂解期:紧接在潜伏期后的一段宿主细胞迅速裂

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

平稳期:指感染后的宿主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后的时期。

4.中山大学生物化学 篇四

题目非常基础,虽然我没考好,但是把题目给抄下来了,给下一届做点贡献吧!!今年只有三个题型,没有选择和判断。

一、名词解释(英文题目可用中文作答、、、、前几年都是要求英文作答,今年犯抽了,害得我白准备了。。)

1、氨基酸残基

2、PKU症

3、脱氧核苷酸

4、多聚核蛋白体

5、重组修复

6、FAD7、多酶复合体

8、化学渗透学说

9、Nuclesome10、RNA 聚合酶核心酶

二、问答

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的区别。

2、基因克隆的定义及过程。

3、谷氨酸 → 尿素 + CO2 + H2O 的主要代谢。

4、写出4种酶活性调控的方法。

5、根据DNA紫外吸收峰A的变化,判断DNA是否变性或复性的原理。

6、蛋白质纯化原理及依据。

7、纯化蛋白质的试剂中这些介质PMSF、DTT、EDTA、Tritonx-100、Tris-Hcl的作用;提取液的成分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

8、细胞冻存需要哪些有机试剂?加多少的量?降温的过程是急速还是缓慢?

三、论述

1、是全英文的题目,太多了没有抄下来,是关于氨基酸的PKa。里面考了三个氨基酸,通过这三个氨基酸考的。

2、A、Vm和Km的计算,给定一组实验数据,用米氏方程来求Vm和Km,很简单的,不过要记得带计算器啊!!

B、给定Km值,当[S]=某个值时,求酶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比。(这个题目之前没怎么看过。)

5.浅议大学化学的教学技巧 篇五

高校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为了将专业知识正确、高效地传授给学生, 高校教师除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外, 必须具有高超的教学技术和技能, 另外, 如何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教学技巧也是高校化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关注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化学学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化学学科在本领域研究不断发展过程中, 还与其它学科交叉结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 如生物化学、地质化学、放射化学、环境化学和生命化学等等, 使化学研究的天地更加广阔。目前, 与分子器件、纳米材料、生物体系的模拟有关的亚微观体系的化学研究备受青睐, 与此同时, 以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的进一步探讨, 必将引起化学领域的新突破。为此, 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己任的高校化学教师有责任让大学生了解这些相关的最新科学动态。实际上, 巧妙地利用这些知识的传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 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了2002年化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对生物蛋白大分子的质谱和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做出的贡献后, 学生对相对枯燥的仪器分析课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和原理知识的掌握都有明显的进步。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在讲到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时, 有意识地给学生讲到目前物理化学与生物化学结合紧密的热门研究领域——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核酸) 的相互作用的发展趋势, 引起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浓厚兴趣, 将理论性较强的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二、掌握一定的备课技巧

教材的分析处理和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基础, 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备课工作中。为使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变得相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而又保证一定的信息量, 教师应掌握一定的备课技巧。首先, 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是备课成功的基础, 这不仅表现在为所代课程多找几本同类的参考书, 还应包括所有与之有系统联系的化学类参考书。比如《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参考书不仅要有《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还必须包括《物理化学》参考书;其次要对课程的所有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这样既可避免知识的片面偏颇, 又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条理清晰的脉络。比如《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有关化学热力学初步, 化学平衡, 化学动力学基础的知识应结合《物理化学》中化学热力学, 化学平衡, 化学动力学等章节的内容系统进行把握, 由于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中这部分知识的讲授的学时比较少, 许多问题不可能讲得很透彻, 为方便学生以后的学习, 教师在处理教材知识时应把握一定的技巧, 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知识系统;最后, 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拟出相应的知识重点和难点, 并找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比如在此处加入引导性的知识, 或者为学生设计相对简单一些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等, 实践证明, 这些措施的采用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实际上, 这也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R.M.加涅在课堂教学中所倡导的方法。

三、注重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直到今天, 有关化学体系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性的取得, 仍然靠系统的实验研究。每门化学课程都包含一定比例的化学实验, 这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优势。如何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是高校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 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

由于化学基础理论课和实验课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 在教学系统的设计和编排上有一定的独立性。比如, 许多农林院校将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合编成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这种教材的编排方式有其合理性, 但给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有机衔接造成了事实上的困难。针对此类情形, 教师应结合化学知识的传授特点, 在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编排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 对于上述的课程安排, 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顺序上作相应的调整。笔者在教学中, 有意识地将四大类滴定分析的原理集中讲解, 并结合滴定分析系列实验, 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比较四大类滴定的差异。实践证明, 采用这种教学安排不仅能帮助学生迅速提高滴定分析的操作能力,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滴定曲线相关原理的理解。

(2) 注重启发式实验教学

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但目前大学化学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实验课的组织有局限于大纲、过分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基本操作的细节的特点, 针对这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现象, 许多高校在编撰实验教材时逐步增加了启发式、探索性实验的比例。教师也应以启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 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实验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 实验前由教师进行启发式指导;实验结束后, 教师再结合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典型事例的点评。如此, 既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情和兴趣, 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化学教育已逐渐告别了“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 各种化学模型、幻灯投影仪的应用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化学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注重信息、图文、声音、动画间的交互作用, 通过反复刺激、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从而把枯燥的化学反应表达为活动的变化过程。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近年来, 有关化学课程CAI课件的开发进展很快, 除了许多理论知识课件外, 目前已开发的化学实验软件可提供虚拟实验室, 学生既可在电脑上进行内部预置的化学实验, 也能进行自行设计的实验。为此,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了许多高校化学教学的主流方式。

很明显, 一名合格的高校化学教师必须适应这种教学的主流方式, 这要求教师首先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成熟的化学多媒体课件, 并从中汲取营养, 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其次, 教师还应该将自己的化学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电子教材, 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完善。

五、注重化学美感的培养

专业科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难懂。当学生对化学元素、符号、化学物质结构及原理知识感到枯燥乏味时, 学生即使有很高的品德修养, 也不可能成为化学专业领域的探究者。为此, 高校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化学美感的认识。实际上化学公式、物质结构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和其它事物一样也具有其形式与内在的美。由于对化学美感的理解和认识体现在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要培养和引导学生对化学美感的认识, 首先需要化学教师本身对化学科学和教学事业的无比热爱, 这种饱满的热情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 教师还应利用富有启迪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实践证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美感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大学化学教学改革探析 篇六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息息相关。提高工科学生化学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九五”期间的“面向21世纪工科基础化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到“十五”期间的“新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新体系的实践与完善”,许多院校对已沿用一个世纪的四大化学基础课体系进行了大胆而富有成效的改革,求新、求变成为大学工科化学教学改革的主流。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报考大学化学化工类专业第一志愿的人数越来越少,大学生对于工科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随着课程的进行与日衰减。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显得越来越迫切,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进。

一、国外大学化学课程设置及特点

(一)课程设置多层次化

将基础课内容分为多层次设课,有初级和中级,中级课程不同于我国的专业方向课,该特点在其课程计划中十分明显,如许多学校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基础课均分为Ⅰ、Ⅱ两个层次设课,然后就是选修课。

(二)实验学时比例大,内容现代化

如德国Halle大学的化学专业基础实验课学时是讲授课的2-5倍,高中级学生在实验中可反复使用现代化大仪器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小型化、板块化

课程小型化是指各门课程的学时大都少于我国的相同课程,这一特点尤其在高年级的课程中更为明显,这种做法表现出许多的优越性,课程小,可吸引一批从事科研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集科研。教学于一身,使讲授方法到课程内容体现一个!新"字,剑桥为此编写了一系列小型教材,很有特色; 学生选课跨度可以很大,有利于扩大知识面; 增加了选课的灵活性,有利于实行真正的学分制; 有利于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CAI软件的研制及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

(四)实验课自成体系

与原来无机、分析、有机和物化课的联系减弱或几乎脱钩,主要设立三门实验课,分别为化学实验入门,中级化学实验、高等化学实验及仪器应用。

二、深化化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在化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基本的实验条件都不能保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只是一纸空谈。所以,高校应加大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以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同时,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和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将“产”、“学”、“研”真正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锻炼机会。在借鉴国外大学成功办学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国情、校情,逐步改革,稳妥发展。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对高校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增加学生主观能动性

化学素养不可能凭空出现,它是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总结、在实践和应用中不断升华而形成的。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虽然重要,但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学”才是内在的。学生要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学校和教师不能包办。因此,要树立“以学为本”的观念,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强调学习上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学为主体”的具体体现。

目前的大学生总体上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这种状况不改变,就难以实施素质教育。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研究教师如何教的多,而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很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多研究一些“学”的问题。比如,怎样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怎样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最希望学校和教师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我们深入学生多做些调查研究,必然会引发出许多深化教学改革的鲜活课题,开辟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三)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大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有效形式.应从实验内容上作相应的改革,改变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向开放型、主动性模式转变,应开设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开放性实验、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开放性试验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形式以学生自学和独立实验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开放性实验的效果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自带课题到实验室来,实验室将在材料、仪器等方面给予支持,教师参与帮助他们完善设计方案,提高其创新和动手能力。

(四)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大学化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各自的特点,对教学计划作相应的调整。首先确定该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然后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上,结合当前专业方向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科学成果,适当介绍一些现代化学的前沿领域或重大发现或教师本人的科研课题,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绿色化学教育、智能材料、纳米材料、液晶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光电转换材料等。总之内容的选取以真实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玉龙,王克诚.国外大学的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2006(10):63-64.

[2]周长智.无机元素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3).

[3]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 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J].大学化学,1997,12(4).

上一篇:商铺转承包合同下一篇:高考作文写作技巧之文章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