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2024-06-18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件(精选8篇)

1.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篇一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社

会调查报告

关于学前教育在智能双语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了解智能双语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

二.调查时间:2014年2月-2014年3月

三.调查地点:南京市元芜湖区西城绿锦幼儿园。

四.调查对象:幼儿园小朋友及家长

五.调查人:李小小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但是由于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忽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我在2014年2月—2014年3月对南京市元芜湖区西城绿锦幼儿园的幼儿园小朋友以及家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院儿童的生活自理情况作了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小 中 大 学前各抽出十五位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如;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由父母来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子还是父母帮穿;自己洗脸还是父母帮洗;回家写作业是自己主动写还是要靠父母督促才写。

二、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

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

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

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

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

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孩子自理能力差,每位做家长的都深有感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日后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独立性。教师责任就是协助家长、诱导幼儿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家

务劳动和自我管理,这不仅是生活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在家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如:让幼儿自己起床、穿衣、吃饭、整理房间等,家长不要加以干涉,要鼓励幼儿做中学。刚开始是慢一点,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利索得过且过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建立了自己事自己做的独立性。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达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目的。

2、采用多种形式教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有专家研究:人的双手与人的大脑的神经是紧密相连的。幼儿通过亲手的操作可以锻炼脑与手的协调性,而且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针对这点,我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学习生活、劳动技能。通过讲故事、念诗歌、做值日生、整理图书、玩具等形式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劳动。并要求幼儿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扫地、擦桌子、洗碗、摆碗筷等。还激发幼儿对折纸、剪纸的兴趣,要求他们回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手工作品带到幼儿园供大家欣赏。可是,我发现有的家长嫌孩子做得慢,做得不好,自己为其代劳,反而让孩子在旁边当观众。虽然作业是做得很好,但是已违背了老师布臵作业的初衷。作为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新年”过后,我在班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

面的“自理能力竞赛”活动,随着哨子一声今下,赛手们立即冲上“战场”穿衣服、穿鞋子、系鞋带个个动作利索,神情严肃,心中想着:“要做得好,要做得快,要争第一”,场下啦啦队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加油!加油!”。比赛的热烈场面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孩子和老师,孩子们为同伴出色的表现而骄傲,我为孩子们的自信与能力而自豪!这一场比赛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每一位孩子都参与比赛。获胜的结果固然令人喜悦,但孩子们最享受的是竞赛过程中的快乐,这样锻炼了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己动手能力,发展孩子的想象和美感,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3、家长放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在适应变化的环境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学会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的能力是必须的。幼儿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怀,老师的教导,但父母、老师不可能始终地跟随在他的周围,替他去生活,也不可指望事事处处得到长辈的保护,因此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让幼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摆脱对别人依赖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通过劳动获得本领,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大家围着一个“太阳”转,不等孩子张口,吃、穿、玩、用一切具备,孩子失去了解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求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家长应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劳动。在日常生活中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是没有危险的多让他们去实践,同

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如:运用“我是阿姨来喂饭”、“我帮娃娃穿新衣”等游戏,教给幼儿一些劳动技能。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幼儿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让幼儿从小掌握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总而言之,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对提高幼儿自理能力,使独生子女从“小皇帝”中解脱出来。

2.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篇二

什么是通 识教育 ? 从1 9世纪初“ 通识教育 ( g e n e r a leducation) ”一词被提出来之后, 出现了将近50多种有代表意义的表述。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各种通识教育的表述之后, 对其内涵做出了初步建构:就其性质而言,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而专业教育 (professionaleducation) 与通识教育不同, 它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 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 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通识教育思想与专业教育思想具有思想发展上的继承性, 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直接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

二、开放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在教育方式上, 通识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实践的形式不断扩充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另外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一般实行学分制, 在通识教育大的原则规定之下, 允许学生采取更加自由灵活的学习方式。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 在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理念指导下, 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作用, 保留面授的精华, 进行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以上这些特点和通识教育的特征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在开放教育中我们也要探索实施通识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以通识教育促进专业教育

1.学分制更有利于进行通识教育。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大前提下, 电大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创新。面对着电大英语专业学生基础较差, 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 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开展通识教育。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 我们既不能像复旦大学那样让外语专业学生先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 也不能像上外和北外那样在全校统一开展通识教育。但是由于在远程开放教育中, 我们实行的是学分制, 学习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学习与考试分离, 并且按学分进行收费, 这些都有利于灵活学习和自主学习, 更加适合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而在此基础上我们探索出的即将实现的新的管理模式学分银行 (school credit bank) 制度, 则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地点。

2.应拓展学生的人文精神。开展通识教育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国内的教育资源如师资和学校硬件设施等足够丰富。通识教育需要足够数量的教师开设足够数量的课程。但是电大所面临的现状是:学员多, 教育硬件设施有限, 师资队伍分为系统内和系统外, 更是细分为专任、专职、外聘教师, 而专任教师更是为数不多。面对着如此有限的条件, 在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的特殊时期, 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通识教育呢?本人认为与其在所有专业中统一开设两门通识课程, 还不如在学分允许范围内, 小范围内开设一些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 如人文社科与艺术知识方面的课程有:哲学与政治、经管与法律、历史与文化等;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方面的课程有:实用统计方法、物理学导论、现代生物学导论、现在教育技术、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

3.开展通识教育应保证学生的语言技能水平不下降。如果过分注重英语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 势必会削弱其专业能力, 因此达不到原有的目标, 也就失去了进行通识教育的意义。北外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教授曾说过:“对外语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前提是保证学生的语言技能水平不下降。”这就要求我们以“精专”为目标, 以“博通”为手段。专业教育强调适用性, 以专门的行业技能知识为主, 口径较窄, 要求“精专”;而通识教育则强调适应性, 更加重视基本价值、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教育, 口径较宽, 要求“博通”。通识教育虽然强调“博通”, 但也不是毫无限度, 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及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过分强调广博, 最后只能蜻蜓点水, 一笔带过, 毫无结果。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从时间和课程设置上不能完全分离, 应该相互渗透。只有重视通识教育, 才能解决高等教育中“过弱的人文精神、过窄的专业教育, 过强的功利主义”的问题。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以通识教育促进专业教育, 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内涵及培养目标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在通识教育逐渐兴起的时代, 我们很有必要去探索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如何实施通识教育。我们只有通过以通识教育来促进英语专业教育, 进而达到英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外语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45.

3.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篇三

关键词:大中专接轨;会计专业;电大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058-03目前,各地电大成人教育生源数量下降,通过办中专,既能打通中专学生升学渠道,又能满足学校立足社会办学的基本要求。其中电大系统大专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全国已有一套固定的模式,而电大系统下中专会计教学既不统一也不完善。因此,思考大中专接轨背景下的专业教学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以佛山广播电视大学与佛山广播电视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的2+2.5大中专接轨模式(即:中专学习两年毕业后,继续衔接本校大专学习两年半完成大专学习的教育模式)为例,思索和探讨电大系统如何办好中等教育阶段会计专业教育,提升教学质量。

一、电大系统中专教育的现状

1.生源特点

与国外自我选择学习专业技能的学生不同,我国的职业中专学生大部分属于初中升学“被淘汰”的一类,内心遭受过中考落榜打击和来自社会的各种“歧视”或者压力。他们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不愿意重树信心,来到中专学校往往会受到周围“同病相怜”的同学的影响,抱有“破罐破摔”的思想,不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也因为年龄小和经验不足不受企业青睐。电大附属中专的学生也属于此类,在同一地区而言,初中毕业基础较差的学生都分流到当地各类中专学校,如财经学校、电大附属中专等。

中专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能力较差,原因是初中之前的学习基础差,而他们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却非常感兴趣,学习效果良好,例如我校课程《出纳岗位实务》中的点钞、真假钞验证、翻打传票等,在竞赛等各种手段考核下,学生不仅掌握了会计专业技能,而且还了解了企业中出纳岗位的职责。

2.师资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大部分为本科学历,重点中职学校还有超过10%的教师是研究生,师资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发展相对困难。专业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任务,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与社会均鼓励发展“双师型”的专业教学队伍,但对于中专教师激励机制不完善。电大中专会计教师长年“足不出户”,专业知识略显陈旧。

3.学校资源

电大附属职业学校一般开设若干个专业,因资金、人员、办学宗旨原因无法做精做深入,专业教学资源也相对匮乏。电大以成人教育为主,附属中专的建立是为了巩固学校办学地位而设立的。因此学校发展教学资源时通常以电大成人教育需求为主,忽视了中专部门的需求。这里指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仪器硬件、软件设备,另一个是学校的社会资源。会计专业实践性较强,除了理论教学,应该通过更多可行性的实践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练习翻打传票技术,学校若配置相应的传票机,可以组织学生练习和竞赛。另外,有少部分学校对于会计电算化环境做了优化,除了将学校计算机系统批量安装电算化软件外,还有模拟手工实训的软件,更有一些学校还具备沙盘实验室。但就目前而言,由于一些设备成本较高,如沙盘实验室和手工实训无纸化系统,只有部分重点中专、财经学校等才配备。另一方面,少数中职学校有校企合作,但即使合作,也是短期、流于形式。

4.专业教育目标

目前我国会计教育设置的层次多,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都有会计专业,而教学目标并没有非常明确地区分,都是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分流确定。电大教育却往往忽视这点,因此,人才培养的分层次目标不清晰影响了教学质量。我校大专严格遵循中央电大设计的成人会计专科目标,但开始阶段中专会计专业并没有明确,在实施2+2.5大中专接轨模式后,才将中专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为“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动手能力,为大专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专业建设•对电大系统中专会计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二、电大系统大中专接轨背景下的中专会计教育探讨

1.大中专接轨是双赢

过去,中专学生毕业后就能找到工作,但当前中职学生生源、学习基础与以前不相同,学生毕业即使能找到工作,也容易失业,而且企业也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提高了。大专高等教育也努力吸纳社会学员,培养适合更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因此,大中专合作办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就我校而言,电大系统以培养成人高等教育为主,而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各电大均开设了附属职业技术学校,为继续输送人才开辟了一个良好的渠道。

2.明确接轨教育下中职会计教学目标

大中专会计教育目标应该分设层次,两者各司其职、相为辅助。高等职业专科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达到中小企业的会计从业要求,因而中专会计教育,根据学生基础和兴趣特点,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力图使学生了解会计并且感兴趣,提高动手实操能力,树立职业道德观念,为大专输送具有会计理论基础的、对会计知识感兴趣的学生。

具体而言,大专阶段加强会计理论知识学习,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中专阶段教育应让学生了解会计,明确会计职业生涯以及专业知识框架体系,掌握职业技能。如在实施大中专接轨教学过程中,我校中职会计教学非常注重对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并且采用学生喜欢的多媒体直观教学方式,摒弃学生不太喜欢的传统手写教学模式。例如《基础会计》课程,我校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有趣又实用的中职系列教材,灵活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会计工作经验导向等各种教学方法,举周边企业新闻事件让学生切身感受与理解会计,并为后面的各类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正确设置中职会计课程结构

中职会计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让学生理解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在明确这一个目标之后,还应该正确地进行课程结构设置。以我校两年制全日制的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为例,每学期的专业课程如下表所示,学生从最简单的出纳岗位及企业经济业务流程为始,逐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学习。同时每个学期设置相应的技能活动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佛山电大2+2.5两年制中专会计专业课程计划

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学期

教学

目标

●了解会计基本概念

●了解不同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学习出纳人员岗位职业技能:点钞

●更深入学习会计理论

●学习出纳人员岗位职业技能:翻打传票

●初步了解企业涉及常见税

●培养学生电算化会计操作能力

●了解财务管理

●培养学生能做简单并且连续的手工账务处理

●了解与会计相关的法规

●培养优秀学生参与会计竞赛、会计从业资格考证

理论

教学

课程《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

《税收基础》《财务管理》《财经法规》实践

课程《出纳岗位实训》《出纳岗位实训》《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

在实施大中专接轨教育的过程中,每个课程均有匹配的教学实施意见,这是专业教师共同研究的教学指导意见,在不同班级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受到两个年级共170位学生90%的满意度评价。本校还在两年制的会计专业中,鼓励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成果显著。这些学生在进入大专学习后,教师反馈基础扎实、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气氛浓厚,除了通过学校的课程之外,还自主参加会计职称考试。

4.大中专接轨的教育资源分配

师资方面,目前大部分中专教师都有计划地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重点中职学校的教师平均30%左右有中级会计师及以上的技术职称,甚至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的教师资格。这是对会计教师外出交流较少,长期与企业实际工作脱节的一种弥补。这样既能够紧跟日新月异的财经信息,同时也能够为自己的课堂积累丰富的知识,对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但中职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未经过企业实际工作,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让他们的课堂缺乏实用性。因此学校除了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积极用薪酬激励方式,还要有计划地让教师参加专业讲座、讨论,与企业广泛合作交流,提高教师团队专业水平。我校的大中专会计专业教师还通过互相“兼职”,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情况,更多地进行教学探讨以更好地开展教学,达到教学师资的共享。

三、小结

在我校大中专接轨背景下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学校配备了相应的会计实验室,让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并更合理地利用,实现了资源效用最大化。

同时,学校还在尝试校企合作办学,互利互惠。一方面,调查城市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人才需求,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材,甚至“量身定做”培养人才。鼓励教师与学生参观了解企业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邀请企业到学校宣传,扩大知名度,直接从学校招聘,减少招聘成本。

参考文献:

[1]费天宇.浅议中专会计教育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 (2).

[2]刘劲松.职业中专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3 (11).

[3]刘颖.职业中专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4]王欣.中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有效性探析[J].才智, 2011(3).

[5]余涛.论当前中专会计教育改革[J].现代商业,2008(6).

4.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篇四

摘要:电大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称,广播电视大学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各种传媒技术,例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课程等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的高等教育。当前我国对学前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和各地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因此,电大教师应抢抓先机,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大;学前教育;教学

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目前要达到毕业学分至少完成21-22门课程,其中13门中央统设课,至少选8-9门非统设课程,而专业中的非统设选修课程,根据新规则我统计了一下保守数字有16门(通识课只按选l门课程计算),要想在短时间内将这些非统设选修课程的资源建设好是非常困难的。而从节约办学角度讲,在生源未达到一定程度时,为每门课程都设置专职的课程责任教师是不现实的,所以每个电大可能会面临小专业建设资源师资紧张的现实情况,那么如何在师资较少的情况下建好专业中的各门非统设课程的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和考验。

对于非统设课程,就要区分情况对待。能依靠相近专业共享的课程资源就争取共享,并取得相应课程责任教师的支持。比如说教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两门课程与教育管理专业的课程可共享资源,而教育管理专业这两门课程的资源相应丰富,责任教师是非常有经验的两位老师在担任,而且教材的使用情况也是一致的,这就可以将原课程的资源从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出发,帮助进行整合或补充一些考核说明等资源上去,很快将这两门课程的资源整理到位,并上传到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应课程平台上,发挥了电大系统是一家的优势,并请教师直接对分校教师在资源应用上进行指导,这使课程达到了资源共享。

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思考

1.组建区域学习共同体。

我们调查发现,学员最困惑的是如何将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决定给学员设计安排职业成长指导教师和学业指导教师,组建学员学习共同体。可将全市分为几个区域,按照区域建立学习共同体,要求学员的职业成长指导教师和学业指导教师,必须加入学习共同体QQ群。每个学习共同体挑选若干名骨干教师,作为职业成长指导教师,每位骨干教师轮流做一学年的学习共同体组长,负责本区域的教育、学习、教研工作。要求学员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参加区域教学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均为参与学员记继续教育学分。每个区域每期至少要组织一次全区域参与的优质课,必须邀请主持继续教育培训的教研员与电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参加,并将此次活动计入学员的继续教育学分档案和电大相关专业课程的形考成绩记录。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区域优质课比赛,从区域选取优秀代表参加每学年县教师进修校举办的优质课比赛,以赛促学。

2.开展主题教学活动。

专业教师根据幼儿教育五大领域教学,设计几个主题教学活动。学前专业教师和继续教育教研员,安排每个区域学习共同体参与主题教学活动。要求每个区域学习共同体,派一名教师准备一节有关主题教学活动的公开课,学前专业教师和继续教育教研员负责指导上课教师。届时我们的专业教师和继续教育教研员必须参加公开课,也邀请能够参加的学员尤其是本区域的学员去观摩、研讨学习。充分发挥县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力量,请相关骨干教师准备一节主题教学活动,分区域送教下乡,保证每个区域一学年至少有一个主题教学活动。还要求我们的区域县骨干教师呈现优质的示范课,为学员的教学起到切实的促进作用。课后将骨干教师PPT、教学设计、专业教师和教研人员点评、学员发言谈论等形成文字均挂各个区域学习QQ群,使学员们充分的分享、交流、学习。

3.提升教学专题讲座水准。

一线的幼儿教师,喜欢观摩教学、研讨和得到骨干名师具体指导,非常希望有高质量的专题讲座。应收集学员反馈意见、不断总结以前专题讲座的经验,注重提升专题讲座的质量。例如笔者参加了“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归来,就幼儿教育前沿理论、教学改革、培训感受和体悟,给学员做了比较全面、专业、有质量的主题讲座。并将学前专家的讲座笔记加以整理,结合自己的反思结集,形成学前专业培训学习资源,以飨各位好学学员。此外,每学期应利用面授辅导课的时间,开展几次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讲座,邀请经验丰富的全国优秀园长和优秀幼儿教师担任讲座嘉宾,给学员讲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等。

4.注重教学拓展延伸。

应强化专业教师教学管理责任和教学实践反思,督促教师对教学拓展、延伸过程的监控和激励。教师要关注教学的拓展延伸,通过电话、QQ、网络、作业辅导等,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强化专业学习。学员将问题传到共享里,授课教师必须在相关的时间段内加以处理,并将答疑内容上传至共享,以便更多的学员受益。真正实现“一人提一问,多人受益”的设想。专业授课之后,教师给定阅读材料或相关的网站,教师主持班级网上研讨会,学员进行网上学习汇报,以促进教学的拓展与延生。鼓励教师就本学科收集最新的改革或研究成果信息,建立最新资源库,使教学、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和实用。

电视大学开展学前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自身改革,发挥系统和资源优势,迅速提高办学能力,以尽量满足目前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为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品位,还应当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把学前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5.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篇五

论文摘要:本文从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师资的现状出发,通过对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分析,透析基层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师的现状,提出了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师资建设的设想:优化基层电大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转变教师不合时宜的教学观念;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基层电大会计专业教师的整体创新素质;鼓励教师善于利用网络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电大,会计专业,教师

本文从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及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会计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出的挑战入手,揭示目前基层电大会计教育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

(一)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

电大会计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有必要吸收如下内涵:

1.知识的引路人。在信息时代,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从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信息源。信息时代的教师,其主要职责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信息传播者,而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得、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

2.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者。信息时代的教师应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电大开放教育模式下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教学过程向收集、编写、制作各种教学软件供学生学习使用转变。

3.优秀的合作者。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把各学科领域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大”课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网上讨论教学方式、方法,交换教学经验,共同参与教学疑难的解决,以便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与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讨论等交流活动。所有这些,都必须要求教师是一个优秀的合作者。

4.终身的研究者和学习者。面对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地花时间去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中的种种走向问题,探索在新媒体条件下的教学、教育规律。同时,教师也必须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二)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

1.具有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个人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想及意见、情感及体验、意志及愿望,不应该再把自己作为是拥有真理的绝对权威;应努力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允许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应以科学的知识、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充沛的创新精神去引导学生积极进取、独立探索、努力创新,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2.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管理能力。由于远程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地引发教育方法的变革,因此,会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法中应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更加注重启发式、辅导式、民主讨论式、导学式、情景式等适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另一方面,会计教师必须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教给学生超前的管理理念,使学生成为未来企业智慧的化身。

3.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流能力。会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做到自信、乐观、笑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其次要宽仁博爱,始终以火热的情怀教书育人;最后,是要善待学生独特的个性、别具的才趣,还要以民主的亲和态度去迎受学生对自己的质疑、批判甚至是科学意义上的合理反叛。另外,作为会计专业教师,还必须学会关心自己、关心别人。知识经济的社会,要求教师做到共享知识,讲求合作,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4.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教育观念。知识更新加快、职业迭替频繁、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教育工作者只靠一次的“在校学习”,是不可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的需求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也只有不断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5.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下述判断:“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所以,只有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创新型教师要求具备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创新性的知识能力、创新性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性的人格力量。另外,由于教师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是知识的生产、分配、传播与应用的“中介”,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具备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在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一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出创新一代的劳动者。

二、基层电大会计专业教师的现状

(一)从知识结构看,基层电大教师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薄弱,目前我国电大会计专业教师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均不够理想。大多数会计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还存在局限性,因而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无法讲得较为深入,往往会导致只知道教,而不知道为什么教的局面。会计教师对会计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的关注度不够,对相关、相联专业的知识一窍不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会计法规、政策的变动不闻不问。以至于讲课枯燥、内容泛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二)从专业技能看,电大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应有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至于上课时只能泛泛而谈,极少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从教育方法与教育方式看,电大传统教与教学观念面临挑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方式,它打破了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采用“一少两不”的新教学形式,即老师少讲课(计划学时的三分之一),不组班(自由选课),不考勤(学生可以不到学校上课,自己在自己选择的合适地点学习)。针对“一少两不”的教学形式,大部分基层电大会计专业教师仍然普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注重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懂得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更加不懂得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一部分教师在讲课完毕后,很少给学员以课外学习的指导和网上辅导,就使一部分好学的学员在课余时间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自学,如此以往,学员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四)从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来看,会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教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基层电大会计教师普遍缺乏反思的意识,大部分的教师所理解的反思主要是对上课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的思考,总体来说,反思的层次比较浅。

(五)从师生关系看,电大传统师生关系面临挑战。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教与学二者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受教育者是成年人,其特点是工作任务与家庭负担重。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能退缩,甚至打退堂鼓。因此,教师必须与他们建立真挚感情,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掌握学员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坚定信念、增强信心、明确目的、提高兴趣、克服困难、完成学业。而基层电大的辅导教师,一部分不能和学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员的学习。

(六)从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看,电大会计专业教师普遍缺少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课方法单一、死板者大有人在。每年能获得科研奖者屈指可数,有创意的论文也少得可怜,更不用说开发新产品、发明新技术。

三、基层电大会计专业师资的建设

(一)优化基层电大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首先,关注基层电大会计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具体做法可以先从使基层电大会计教师认识到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人”地位以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入手;再帮助基层电大会计教师确立发展的目标;最后,鼓励会计教师通过经常性、系统性的教学反思,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其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要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之路培养基层电大会计教师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会计应用人才,同时提升基层电大教师的社会价值,完善基层电大会计教师的专业实践知识。

再次,关注教师知识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在优化基层电大会计教师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强调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进修学习。

最后,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知识结构。对于专业课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可以在课余时间多了解公司会计工作,让他们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或学校实训基地锻炼一段时间,以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从教育者自身来讲,面对知识经济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肩负着会计教育改革的历史重任,基层电大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工作者们首先要完成从传统教育到远程开放式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一次性教育转向终身教育,从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和人才观。

(三)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技术的更新并不必然带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能够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尽可能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更为优化。因此,对电大会计专业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授课,是目前当务之急。

(四)提高基层电大会计专业教师的整体创新素质。

整体创新素质的标准是一要有创新能力;二要有创新的教学水平;三要有人格魅力。具体要努力做好如下几点:要大力营造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创新氛围,使教师真正理解时代需要创新、有创新才有前途。要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深造,从经费、时间等方面给予保证,使教师加快知识更新、充实新知识、增强新技能,为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基固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创新。从政策上鼓励“冒尖”,从而使全校上下都形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良好风气。如:组织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建立创新研究(实验)室;划拨经费、提供条件、制定目标、明确任务,定期举办创新成果展览;设立创新基金和创新奖,完善创新成果的评比和奖励机制,重奖创新成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打破论资排辈等陈腐观念,以创新成果论英雄。鼓励教师走上社会,参与企业、科研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活动,允许教师外出办企业,对教师在校外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承认并奖励等。同时,在各种“评优”活动中,把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实绩放在突出位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并与年度考核、职称、职务晋升等紧密挂钩。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也是解决学生工作、家庭、学习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综合学生素质、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五方面的做法:

①按照课程进度及时发布重点、难点。学生根据学习辅导中的重、难点辅导,方便他们理解文字教材的知识。

②网上测试练习。有计划、有步骤、及时地布置一定量的测试练习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学习中的问题,达到有针对性地学习。

③网上期末复习指导。及时在电大在线的学习辅导栏目中给出期末复习指导不仅可以减轻学生们的负担,也充分体现了老师的服务意识,树立电大良好形象。

④网上模拟试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熟悉学习情况,取得较好成绩,每学期至少给出两套模拟试题,帮助学生作好考前练兵。

⑤增加会计实践、实训基地投入,建立院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开放教育要实现其办学特色,会计模拟实验室、实训基地都是会计专业的基本硬件设施,它是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保证。因此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相关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另外,积极与校外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建立关系,使之成为学生实习基地,不仅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让学生及时掌握更多更新的信息,还能了解企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定向培养既能上岗操作、又能胜任管理的综合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成人高校教学资金的不足,又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赢得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王明霞. 对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 汪委英,廖雨婷. 基层电大会计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11.

3 张倩. 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刍议[J]. 职业与教育,2009,15.

6.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篇六

河南电大开放教育试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教学实施方案

河南电大开放教育课题研究组

1999年8月

开放教育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教学实施方案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起点,本科教育)试点,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课题之一,也是首批开放教育试点专业(专升本)中唯一的一个理工科专业。99年该专业将首次招生。目前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论证,该专业10门必修课程的大纲也已经研讨、审定结束。为了保证开放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特制定本教学实施方案。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谈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教学过程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部分教学服务系统

第三部分教学评估与监控

第四部分工作安排(分阶段)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形式

一、采用“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组班教学,面授占的比例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此次试点将实行“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不组班教学,可以成立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时间灵活,力求高效率。这种“教”与“学”模式的转变,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必然要求。

这种学习小组一般按课程组织,期末解散,定期组织课程重点、难点、作业的讨论,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课程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

各试点单位的辅导教师不再进行课程面授,而是负责解决日常的课程辅导(不宜过多)、答疑、组织讨论等。

二、建立分级教学、分级辅导的体制

1.分级教学

课程主讲教师:由清华大学相关课程的计算机教师担任

课程主持教师:由中央电大计算机教研室教师担任

课程辅导教师:由试点单位计算机课程教师担任

2.分级辅导

清华大学教师:负责课程的授课,集中辅导、集中答疑(每学期1-2次),并建立电子辅导信箱。

中央电大教师:负责解答试点单位电大教师的问题,典型的共性问题由中央电大教师整理后,反馈给清华大学的主讲教师。

试点电大教师:进行教学集中辅导、答疑、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反馈给中央电大。

三、教学方式

1.授课

由清华大学相关的计算机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以卫星直播的方式为主,地方试点单位接收授课信息,存储在录像带中。(有条件的试点单位可将信息存储

在服务器硬盘中,供学生进行视频点播。)并分阶段配备课程录像、VCD、CAI课件、自测盘等媒体。

2.服务与支持

省电大将对本专业开设的每门课程提供教学支持,每学期安排一到两门的网上直播辅导课,并通过省电大Internet网站提供教学指导、教学论坛、网上答疑、教师信箱、教学信息、考试信息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3.听课与自学

采用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的方式,利用学校的视听教室(视听阅览室)自行上网学习或借阅录像带、VCD光盘听课学习,亦可以购买视听VCD光盘在家中学习或在家中上网学习。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员,需要补修必要的课程(见教学计划),这些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提供服务。

3.作业及实验

本实施方案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强调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规定每门课程的作业要占一定的成绩,由分校负责教师进行批改,给定成绩,并在学期末将成绩汇总上报省电大。省电大和中央电大将不定期进行抽查作业完成情况。

规定课程有实验或大作业,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省电大和中央电大将不定期进行抽查。

课程作业及实验占该课程总学分的20%左右(注:因具体课程的要求不同会有所变化),以确保教学过程质量的提高。

4.命题与考试

统设课程的命题由中央电大组织清华大学的教师提供。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验考核两个部分。(第一学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期末笔试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实验考核占20%,课程平时作业占20%)

笔试考试按100分记,60分及格。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未完成实验和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参加该课程的考试,也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笔试和实验均合格者,按各自的比例一并折算为该课程的成绩。

5.毕业答辩

学生必须完成本专业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应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要尽量选择与现实任务相联系的题目。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中央电大和清华大学组成检查组到试点电大参与毕业答辩,并抽查学生的答辩。试点电大学生的部分毕业论文经中央电大推荐可来清华大学参加毕业答辩,优秀生可直接选派到清华大学做毕业论文,由清华大学教师亲自指导。

第二部分教学服务系统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真正遵循远程开放教育特点进行多种媒体配合教学,改变落后的现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由于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所以提供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就更加重要。我们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传媒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一个强大的学生自助学习系统,以消除教与学的时空障碍,确保学习自由、高效。从传输信道来看,目前实际可利用的有卫星系统、Internet和计算机局域网。其中实时反馈问题的解决,为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远程开放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突破。但在具体做法上,应设计该反馈信息系统为分级过滤体制。

1.辅导的交互

远程辅导:清华大学课程主讲教师提供课程的集中辅导,以直播课堂或录像方式播出。每学期固定时间为2次(对于该课程的首学期而言),其余根据课程教学情况而定。

面授辅导:地方试点单位的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担任,选择学生方便的时间安排学习小组到校集中讲解、答疑,我们希望在集中面授辅导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了一些学习疑难问题。集中辅导的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个月进行一、二次。每次辅导要记录,以备教学检查。

2.答疑网络

辅导教师答疑:解决学习小组提出的一般性问题;提炼学习者的典型、共性问题。辅导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书信/电话/Email/网上答疑信箱反映至河南电大主持教师处。

主持教师答疑:通过书信/电话/ Email/网上答疑信箱解决辅导教师的提问,共性问题在VBI/网页发布。主持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Email至清华大学的相关主讲教师,得到解答,再反馈回来。亦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设立的电子答题信箱解决。

主讲教师答疑:学习者的共性、典型疑问,通过直播课堂进行集中讲解。设立本专业的网上答疑信箱,对于网络不发达的地区,使用VBI广播方式。

1. 专业网页

中央电大和河南电大分别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页,及时发布本专业的相关文件(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课程信息(使用教材、课程播出、答疑信箱等)、考试信息、培训信息、检查评估信息等,方便试点单位教师及学习者查阅、安排教学。

2. 教学条件要求

1)设备

应具有自学辅导教室(集中辅导/答疑/讨论)、专业图书资料室(借阅)、实验室(软、硬件实验)、视听教室(保证外语教学、学生看课程录像)、多媒体教室(演示课件等)。

2)师资

每个试点单位应保证3名以上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专职教师。外聘兼职教师需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

第三部分教学评估与监控

对远程开放教育进行教学评估与监控是保证教学方案实施、保证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关系到整个试点的成功与否。评估工作要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央电大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检查小组对试点单位的教学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主要方式是巡教和巡考。

一、巡教

各地试点单位需将教学过程的主要材料备案,我们将主要检查、评估下列教学档案:

a)课程集中辅导情况记录

b)作业记录、课程实验报告及其成绩

c)课程答疑记录

d)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及评语

组织学生参与问卷调查,评价中央电大、试点电大的教学支持服务情况,以

及对辅导教师、主持教师的评判。

二、巡考

确保考试的严肃性,为此巡考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

巡考和巡教的结果将及时在网页上发布,并作为今后批准试点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本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中,我们特别强调教学要符合远程开放式教学规律,保证教学质量,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远程开放教育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通过电大系统受到更多的教育,保证教学质量问题就更为重要。此外,中央电大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试点是一个实践性研究项目,我们不仅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实践,更要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规律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设计教学实施方案总的指导思路。

附1:第一学期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附2:第一学期课程“计算机数学基础”教学实施方案

7.电大教育和农业效益 篇七

一、我国农业教育现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12亿多人口中, 近9亿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农”问题是直接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直接关系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度、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 并强调“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以提高农民知识素质为基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而为当前和今后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些理论和决策深刻阐明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指明了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是新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加入WTO以后, 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将依照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重大调整, 这次调整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之一, 全国80多万所中小学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 2亿多中小学生在农村就学。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解决的途径即是实施适合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农村教育, 是“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教育。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 在农村地区, 教育水平提高10%, 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 按照净效应, 它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 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对生产起促进作用, 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该理论充分肯定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形成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个人经济效益。

针对我国落后的农村教育体制, 由于培养的为数不多的高级专门人才难以滞留农村, 众多的人力资源遍布农村, 据统计, 我国20世纪90年代新增劳动1.89亿人, 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 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生占14.5%, 只接受初中教育的占46%, 有36%的新生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同时, 由于农村基层教育的断层问题, 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 据统计, 同样在已通过“普九”验收的旗县中, 个别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 (小学:39.7%, 初中:20%) , 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高居不下, 目前, 我国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滞留农村, 形成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 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 落后的教育造成了生产力技术的落后, 中国进入WTO后, 农民农业收入直接受到国外的冲击, 比如粮食中玉米、小麦与国外的差价高达20%, 农业产业结构将面临重大挑战, 所以, 21世纪全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 将是农村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措施即是从目标、内容、形式、布局等方面彻底改革农村教育, 加大深化力度, 重点要建立农村高等远程教育体系。

二、中国电大教育现状

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采用广播、电视、文字、音像教材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1979年2月6日, 由邓小平同志亲自筹办的中央电大和28所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大同时正式开学, 标志着我国开放远程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从此, 我国广播电视教育蓬勃兴起, 成为中国开放远程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1991年, 国家教委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内部设立了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 负责发展面向全国“三农”的实用技术培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独立设置的电大为同级地方政府管辖的高等学校, 组成了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

广播电视大学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 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 重点是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 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面向农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为普通高校以及其它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

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初露端倪, 现代远程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他强调:“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 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 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强调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 真正办出特色。主动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农村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 将从制度上和条件上保证农村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实现, 激励并引导农村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对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电大教育和农业效益

电大的主要任务, 是根据新一轮的《行动计划》以及教育部《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 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基本国情出发, 着眼于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全局, 全面而有重点地推进电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 将电大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 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可靠的教学质量, 在与普通高校共同构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世界远程教育的多元化, 国内外都特别重视农村远程教育,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做的较好, 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基本构建成覆盖整个农民队伍的农村开放教育网络, 农业大国中国政府也早已把农村教育问题列入议程, 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十几年间, 不断提出实施农村远程教育的措施, 全国各界集思广议, 采取了许多先进手段, 在2002年7月8日中南海召开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 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提出“必须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解决我国教育的重点、难点--基层农村教育问题, 要利用科学手段, 把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送到偏远农村、山区学校, 推进中西部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在十七大报告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郑重提出了要发展远程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程。期间, 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也推出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远程教育项目和旨在消除“数字鸿沟”的西部行动, 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较多、人员分散, 农村基层远程开放教育效果不好, 所以, 农村教育改革还必须进一步深化。

目前, 我国多数省份地市高等职业教育落后, 高职院校总量偏少, 导致高层技术人才培养困难, 而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其独特的办学特点和强大的覆盖率, 20多年来以工作站和燎原学校等形式为我国地市乡镇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实用型人才, 为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电大灵活的办学形式适合乡镇农民的需求, 电大以广播、电视、文字、音像教材和计算机网络为课程载体进行教学, 增加了求学者的自主性、灵活性, 学员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 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利用全国最好的教学资源组织教学, 充分发挥零距离教育作用, 真正实现“家门口的学校”“农民的学校”。

2.电大广阔的覆盖面方便求学者的学习, 目前电大系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近1000所地 (市) 分校和近2000个县级工作站组成, 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有条件的城镇几乎都设置了电大工作站并争取设立网络教育网站, 采用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主, 兼顾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使用计算机网络和音视频会议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传输。学生可在各教学点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音视频会议系统, 集中实时收视校园内课程教学或上网点播课件学习;也可将课件制作成光盘, 拿到各教学点自主播放;学员课后可通过网络服务器, 登录广播电视大学在线远程教学平台教学, 同时还了解掌握农业信息和最新动态。受经济条件和地域限制无法建立网站的偏僻乡镇, 利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灵活性, 进行不同年龄段学习小组思想网络建设和学习中心建设, 要通过流动方式进行教学, 即教学资源的流动和学员的流动, 从而达到相对集中, 让学员接受世界最优秀的教学资源;这种"流动课堂"的整体规划和利用建设、“供学者”和“求学者”同时流动方案, 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现状, 尤其适合边远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建设, 可从整体上为农村教育大众化构置框架, 为农村经济效益提高提供服务。

3.电大教育的网络化、专业结构的特色化更加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能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为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服务, 建设一批面向"三农"和适合西部大开发需要的课程、专业和培训项目, 开展农村急需的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 优先发展金融、英语、法律、财会、信息技术等科类专业, 积极筹建并适时开设教育技术等新型科类专业;整合现有科类专业, 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 便于地方电大派生专业和选用课程, 并与地方电大共建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及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的课程和专业;积极探索课程、专业建设的新机制, 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 更加有效地适应"三农"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 在媒体选择、服务方式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 更充分考虑和照顾农村实际及农民需要, 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适应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需要, 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及城市转移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同时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服务;并且整合全国电大课程资源, 建立电大“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库。由电大职业技术教育、燎原教育和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相结合, 构建农村劳动者终身化学习体系、真正为乡镇苏木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在提高整体农村素质的同时, 为地方经济服务,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4.逐步建立地、县、镇三级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由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构成的远程教育网络, 进而把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纳入全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县级电大开展相应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要逐步延伸到大部分县级电大, 在有条件的乡镇苏木设立学习点。中央电大和有关省级电大合作, 在全国支持10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电大教学点的建设, 并且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加强各级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建设, 与县及乡镇苏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合作, 成为当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的基地。

四、前景

21世纪是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电大“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电大应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 主动适应日趋广泛并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 扩大开放, 保证质量, 强化特色, 打造品牌, 提升电大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尤其是为社会最边缘群体和特殊人群提供尽可能的学习支持服务, 进而成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

8.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篇八

【关键词】远程教育 英语专业 开展平台 促进交流 质量管理

电大远程英语专业的教学,旨在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但是远程教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其实是不能非常肯定的说。不论对于教学者还是学习的人来说,其实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权衡的。对于学习的人要求门槛不会太高,一般是高中毕业生,或者已经参加工作,想要提高自己英语专业水平的在职人员。

一、电大远程英语专业教学的特点

1.学员起点普遍较低。电大远程教育招收学员基本可以说是一点“门槛”都没有的,一般是高中应届毕业生或者一些在职的工作人员选择电大教育。和参加高考,来得到去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那样,需要废寝忘食的学习。电大没有所谓的入学考试,有的学校可能会在刚入校时进行摸底考试,但是摸底考试的成绩不作为入学的标准。

2.上课时间灵活,根据自己情况而定。大学中,每个学生会有一张课程表,必须按时的到达指定教室去上课。电大远程教育的时间就比较灵活。由于一些学员是在职人员,所以必须在完成自己工作的情况下来学习。电大远程教育刚好不会有在指定的时间里必须要参加一门课程学习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协调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平衡了,所以这是大多数的人选择远程教育的原因。另一方面,学习进度也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的,如果觉得学的都掌握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相反的,如果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就可以先拿出时间把知识加以巩固,直到完全的消化吸收之后方可进行之后的学习。

3.宽进严出。电大远程教育平台,给许多没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这也是电大远程教育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虽然,这个平台对于学员入学时英语素质的高低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要想毕业的话,是必须完成指定的课程的学习,学分是必须要修够的。

二、电大远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单词记忆的难点。电大远程英语的学习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词汇量的积累是重中之重,是首先需要做到的。英语的学习,单词记忆量应该在五千个左右,这么多单词的记忆是需要方法的,如果只是靠死记硬背将会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并且记忆的效果也不会太好,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

2.英语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英语的学习,单词是基础,而阅读理解是一大难关,英语中的阅读理解篇幅比较长,一篇文章单词量可能有两三千之多,篇幅较长,不容易理解。阅读理解的内容大多数是关于科技方面的,这种文章理解的难度就要更加的上一个层次,因为专业名词过多,即使是汉语就很难理解,更不用说英语的。

3.教学方式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电大远程教学,教学的模式不是面对面的上课,而是通过视频,录音等来学习。这种教育模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的,因为不能和老师面对面学习,只是音像资料,所以在听课的时候,学生有什么疑问是解决不了的,不能向老师请教,由于远程教学的独立性,也不可能向同学请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员来说,这样的情况只会使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就导致了学习效果不明显。尤其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好多知识是不能不懂得就放任不管,要及时解决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英语学习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英语的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断的背单词,做习题,长时间不看就会生疏。比如:单词必须每天背多少个,要给自己制定好计划,按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并且要定期的复习背过的单词和词组。电大远程教育,没有老师时刻监督着学习的,这就完全需要用自觉性来约束自己,完成学习目标。还有一部分人,可能因为工作忙碌、家庭的因素而中途放弃学习。

三、电大远程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

1.培养学员学习的能力。现在大多数人属于不会学习,或者也可以说是学习没有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进行提升。对于电大远程教育这种现状,因为是远程教学,不能时刻关注学员学习动向,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很重要的,让他们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开设讨论平台,促进学员间的学习交流。由于电大远程学习的独立性,遇到问题是没有办法找人讨论的。但是,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多种通讯平台,例如:微信、QQ等,建立学员讨论组,有问题及时的进行沟通,解决。平时还可以在上面讨论、交流一些學习的方法。另外,电大的老师也可以在群里,给学员提供一些学习的指导。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电大远程英语专业教育确实为许多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但是由于其远程教育的独特性,为了教学质量的保障,其中的一些问题还是需要加以关心,并且协调自身情况对学习的进度进行调整。当然,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面授课程,老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荷男,杜永新,牛健等.他们为何离去?——电大英语学习者辍学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3):85-93.

上一篇:金融租赁公司设立条件下一篇:商务礼仪-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