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简介

2024-10-22

孔子、论语简介(共8篇)

1.孔子、论语简介 篇一

1、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朽木不可雕也。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7、不迁怒,不贰过。

1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20、德不孤,必有邻。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6、不迁怒,不二过。

2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5、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5、巧言令色,鲜矣仁!

4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9、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5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5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3、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4、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9、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孔子、论语简介 篇二

一、教育的作用

孔子首先注意到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对政治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 培养治国人才。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取决于有无“贤人”执政。《宪问》记载:“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 康子曰:‘夫如是, 奚而不丧?’子曰:‘仲叔圉治宾客, 祝砣治宗庙, 王孙贾治军旅, 夫如是, 奚其丧?’”孔子认为卫灵公之所以无道而不丧, 是因为他拥有外交、内政、军事等各方面的杰出人才。孔子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 社会的支柱, 他们对国家政治的作用甚至高于一国之君。人才的培养则有赖于教育, 所以政治上不得意时, 他便转向从事教育。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当官从政, 他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思是说只要教育好学生对父母孝敬, 对兄弟友爱, 并把这种孝的道理应用到政治上去, 那么作为教师, 就已经是间接地参与了政治, 何必一定要做官呢?他的学生很多成为治国人才, 被统治者赏识, 为春秋末期各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这种人才立国的思想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2. 开发民智。

孔子反对苛政, 倡导“德治”“仁政”, 他主张教民, 认为采用闭塞民智的方法治国非常愚蠢且不人道, 不符合“仁”的精神。他说:“不教而杀之谓之虐”, 意为不先对人民进行教育, 任由他们犯错误, 最后杀掉他们, 这是“虐”;“以不教民战, 是谓弃之”, 意为不先对老百姓施行训练, 而让他们去打仗白白送死, 那就等于抛弃了他们, 这是不道德的。相反, 用“礼”“德”去教育人民, 则会使“民敬忠以劝”, 能更好地实行统治。比起奴隶主把奴隶看作牲畜或会说话的工具, 残暴地驱使和奴役他们, 孔子的教民思想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值得我们肯定。

此外, 孔子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人先天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 后天的教育才使人有了知识、能力、修养各方面的差距。《阳货》篇载:“子曰:‘由也, 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孔子与子路的这段对话告诉我们, 即使你本性爱好“仁知信直勇刚”这些德行, 但是如果不学习, 不接受教育, 就不但不能形成属于自己本身的品质, 反而会导致“愚荡贼绞乱狂”的弊病, 可见“仁知信直勇刚”与“愚荡贼绞乱狂”之间的转换是以教育作为契机的。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

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从政人才, 《论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思想。

1. 教育内容为从政做准备。

《述而》篇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这四门课程所传授的文献知识, 所培养的对人对事赤胆忠心, 与别人交往诚实讲信用的品质都是从政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子路》篇记载孔子拒绝学生樊迟学稼学为圃的请求, 并指责他:“小人哉, 樊须也!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可见,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 不需要懂得生产知识, 做到“好礼”“好义”“好信”, 就可使“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教育要培养在上位实行统治的人才, 要为政治服务。

2. 孔子把从政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的标准。

他评价冉雍, 说:“雍也可使南面。”冉雍这个学生很有德行, 可以做官。《雍也》中记载他在季康子面前夸耀自己的学生具有从政的条件和才华:“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 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 于从政乎何有?’”。

3. 孔子直言要培养从政人才。

“子曰:三年学, 不至于谷, 不易得也”。谷是古代官吏的俸禄, 孔子认为在他那里学习三年后还做不了官的人, 是不容易找到的。他还说:“学也, 禄在其中矣”, 意为学习, 就是为了做官。子夏说:“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把“学”和“仕”紧密地结合起来, 正是孔子的教育目的。

4.《论语》记载了大量学生问政的片段。

《颜渊》章有子贡问政, 子张问政;《子路》《宪问》章有子路问政;《卫灵公》中颜渊问为邦等等, 内容涉及政治活动的方方面面。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的主要命题是“有教无类”, 他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史载孔子弟子三千, 就是实行“有教无类”的结果。《论语》提及的弟子大概三十来个, 有来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子弟, 如南宫敬叔、孟武伯等, 也有生活贫困的平民颜回、野人子路;大部分学生是鲁国人, 也有卫、陈、齐、宋等国的学生;所谓“孔门多杂”, 孔子收学生不论智愚、年龄、贫贱、国籍。“有教无类”的提出, 打破了奴隶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 从根本上扩大了教育范围, 把受教育的权利扩展到平民阶层, 促进了文化下移, 有力推动了春秋末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敢于冲破传统, 锐意创新的精神。遗憾的是他没有收过女学生。

三、教育内容

1. 孔子继承发展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 引导学生学诗、学礼和学音乐。

(1) 孔子高度评价《诗经》:“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诗里面丰富的美育、德育、智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从政能力;诗在思想内容上符合“礼”的准则,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诗还可以用以激发志气:“兴于诗”。他还督促自己的儿子学诗:“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 其犹正墙而立也与!’。”《论语》记载孔子经常与弟子谈诗, 可见他对诗歌教学的重视。

(2) 孔子教学生学礼。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状况, 孔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复礼”。他要求儿子学《礼》:“不学《礼》, 无以立。” (《季氏》) 礼教的内容很多, 包括各种行为规范、规章制度, 其核心是“正名”。《子路》篇载:“子曰:‘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其具体要求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是合其道而不越礼, 即“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孔子礼教所宣扬的封建等级伦理观念, 符合上层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为历代上层封建统治阶级利用, 显示出孔子思想的阶级局限性。

(3) 孔子重视音乐教学。他提出“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的观点, 把乐教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倡导“中和”的音乐教育, 高度评价《韶》《武》, 说它们尽善尽美, 是符合“中和”的雅乐, 而当时流行的民间音乐则受到孔子的排挤。他指导学生学习合“中和”之道的古乐。《先进》记载有一次孔子听到子路演奏的乐曲不合“中和”之道, 就很生气:“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孔子“中和”的音教主张和他中庸的哲学精神、“复礼”“仁政”的政治观是相一致的。

2. 日常生活中, 孔子对学生进行多种教育。

(1) 教学生为政。孔子教给学生从政所必需的理论和知识, 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技能, 在从政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子路》章记载仲弓当了“季氏宰”, 问如何管理政事, 孔子说:“先有司, 赦有过, 举贤才。”孔子建议仲弓要对手下进行教育, 并宽容他们的小过错, 选用有才华的人。又如“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子曰:‘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教子夏处理政事不能操之过急, 要适度, 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 要有长远的眼光,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工作, 成就大事。

(2) 教学生为学。孔子告诫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 要有恒心:“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进也”;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要严密谨慎:“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要善于改错:“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要虚心:“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他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做到“学”与“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与“问”结合:“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学”与“习”结合:“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要多闻多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一以贯之”, 把知识系统化。孔子对学的认识既深刻又全面, 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学习和借鉴。

(3) 教学生交友。孔子提出“以友辅仁”的观点。他教学生交友要很讲信:“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还要讲中庸之道:“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教学生择友:“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即要交益友, 远离损友。在孔子的眼中, 朋友关系是等级森严的封建人际关系中是一种平等灵活的关系, 孔子深刻认识到这种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所以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论语》中记录的孔子的教育内容还涉及生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 非常丰富, 值得深入探究。

四、教育方法及原则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精华最多, 贡献最大的部分。

1. 启发性教学方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就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会不了时, 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时, 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一个角怎么样, 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角怎么样, 就不再教他了。孔子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和开启。《论语》载, 孔子主要采用谈话、讨论的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公冶长》载:“颜渊, 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三两个学生坐在一起, 由孔子提出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孔子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集思广益。这种启发式教学非常成功, 颜渊深有体会地称赞孔子:“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 卓尔;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2. 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育原则上, 《论语》最突出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先进》篇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同一个问题, 对好勇果断的子路, 孔子教育他多方听取意见, 对拘谨退缩的冉有, 孔子则鼓励他敢于放胆去做, 不要瞻前顾后。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孔子的门下, 很多学生各有所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季路、冉有。文学:子游、子夏”。这都要归功于孔子的因材施教。

3. 形象性原则。

讲授深奥的理论知识或深刻的道理, 孔子善用比喻, 使之形象化。例如他讲授“为政以德”的道理:“为政以德, 譬如星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如他讲“孝”的道理:“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他形容君子多才、多和谐发展:“君子不器”;他要求学生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也”。浅显易懂的讲解,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4. 循序渐进和巩固性原则。

孔子传授知识有步骤分层次, 由少及多, 由浅及深。有一次, 子路向孔子请教“何谓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孔子分三次回答子路的提问, 使子路逐渐明白道理。“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学习了新知识, 及时巩固它, 能从中得到乐趣;孔子深刻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 “温故而知新”, 他要求学生把“复习”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善于巩固使孔子成为一位博学的大师。

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其教育原则方面的思想, 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总结下来的珍贵教育遗产, 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

摘要:《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本文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原则几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岳麓书社.

[2]曹尧德, 宋均平, 杨佐仁.孔子传.花山文艺出版社.

3.歌剧《孔子》听“论语” 篇三

感觉文本和音乐“劲儿”使大了。你想啊,孔子、孔圣人,博大精深,谁能比?但是,“和盘托出”,谈何容易,岂不太沉重?连北大学生都坐不住,后来都感觉很冗长、很沉闷……

——曼德拉

我看到一半就退场了,无法忍受。我一向不认为孔子这个人物适合进入歌剧画廊。他是儒家代表,感觉他就是说教式的那种“范儿”。歌剧绝不是万能的,它不适合表现孔子。

音乐没给我留下任何清晰完整的印象。看来我们需要补课,要先知道《韶乐》长什么样,在比较歌剧里的《韶乐》像不像,用得合理不合理,现在乐队里的那个是古筝啊古琴啊?有几声还有点那个“古”的“雅”的味道,实在要搞这部歌剧,可能用大型民乐队更能表现孔子的感觉;看来歌剧《孔子》没有用专业的舞台剧导演,所以造成舞台呈现“漏洞”太多,穿帮啊,走位、调度、布局、画面、节奏……散乱不堪。

——闻风话雨

这部歌剧最大的问题是:编者对儒家、对孔子缺乏应有的理解。我深深怀疑编剧的一般语文水平,唱词不优美,不押韵,还充斥着低劣的“硬伤”。“苦心孤诣”唱作“苦心孤旨”;鲁国国君应称“鲁侯”或“公”,剧中居然称“鲁王”;齐国国君亦应称作“齐侯”,该剧却作“齐景公”,生前就称谥号,太奇怪了。古代人物嘴里吐出的现代用语太多太直白,孔子杏坛讲学,子贡唱“这是要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好像在给小学生写操行评定,这是孔门最善言辞的学生说的话?孔子问道于老子,后者自吹自擂“本人生性恬淡有修养……”,还唱道“让我们把那知道的和那不知道的还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一番”;孔子当上大司寇,哈哈大笑“有官了,有官了!”让人联想起范进中举,在“夹谷之会”上孔子像个足球裁判似的大呼“违礼违礼,严重违礼!”作者对儒学的把握不到位,展现的是概念化、形式化的东西,显得粗陋,少有打动人心之处。

我看到一半就退场了,我发现退场的人不在少数。

——清风朗月

4.孔子论语论文 篇四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论语》的文本分析,探讨了孔子的思想,对其产生的根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将“礼”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不足都做了较为详细地阐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道”是客观根本,“礼”是客观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外化。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道;礼

一、正确看待孔子和《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该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1]作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作为对孔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地研究资料,我们必须反复琢磨,力求在《论语》简短精炼的话语中领悟孔子思想的真谛。孔子一生孜孜以求,在他不断追求、不断靠近万事万物之真理――“仁”的过程中,无形的“仁”也通过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是我们探求真理的一个媒介,而《论语》又是我们探求孔子思想的一个媒介。我认为要以立体的眼光来看待《论语》一书。翻开《论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看到书中对孔子这个真理追求者的塑造。前一部分是可见的,后一部分是隐形的。孔子这一真理追求者的形象是通过对其心得体会的描写而表现出来的,就像隐藏在二维画面里的三维画面。孔子是实在的,是勇敢的。正确的认识了孔子,我们才能正确的看待《论语》,它是孔子在追求真理――“仁”的过程中的所思所得的集成。

二、《论语》中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围绕着对“仁”的追求而建立起来的。他所谓的“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客观上表现为对万物之本――“道”的不懈追求。主观上表现为对社会规范――“礼”的提倡。在主观上又具体分为两个方面:

一、对自我的认识;

二、与他人的关系。孔子一以贯之的是“仁”,而“仁”的核心是“道”,“礼”是无形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外化。

“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孔子通过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观察,不断的学习、领悟而得以发现自然之“道”的真面目。自然之“道”是无形的,它通过自然界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所以必须善于观察自然界中极细微的东西,从而悟得自然之真理。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这些心得体会都是通过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而得来的。学“道”是孔子学习的核心,通过对“道”的认识,孔子确立了对自我的认识和与他人的关系。

孔子对自我的认识,首先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所以孔子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成为君子。学习的过程就是修身养性,不断地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天“道”的过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孔子强调修身养性,君子要“温、良、恭、简、让”,要“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这些品质都是天“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孔子认识到人的不足,贤良的统治者太少了,而普通的老百姓又都是愚人,为此他创立了一套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礼”。他提倡“礼”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和谐相处,幸福生活。“礼”是不得已的补充,是针对少数追求“道”而暂时未得和多数根本就不知道“道”的存在的人而提出的。孔子根据他对“道”的认识,将自然界无形的“道”化为人类社会有形的“礼”。他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得“道”,都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行为要符合“礼”,具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是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对君主要“忠”,对朋友要“信”,对百姓要“德”。如此人们才能安分守己,社会才能秩序井然。

三、“礼”、“法”之辩

孔子提倡的“礼”体现为一种自觉性。他要求人要自觉守“礼”,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我的修养而“克己复礼”。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不自觉怎么办?孔子强调要“知耻”,那对于恬不知耻的人,又怎么办?想古往今来,圣人君子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本心是不愿意学习而更愿意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对此,孔子的解决办法是教育,他寄希望于那极少数具有自觉性的贤人君子,希望通过他们以身作则,通过他们来教育大多数不自觉的人。“儒家秩序建构的思路是依靠圣人人格感化民众,形成以仁道价值为核心的伦理政治秩序。按照儒家的思路,要实现从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的转变,只有圣人成为君主或者君主成为圣人,才能施展其超凡的道德感化力量。”[5]可是自觉守“礼”的人不一定就是统治者,不是统治者那么他的影响力就会大大降低。相反,多数统治者都不自觉守“礼”,统治者不自觉守“礼”,那么老百姓自然不会自觉守“礼”。更有甚者,他们不自觉守“礼”,却强制老百姓要守“礼”。如此这般,“礼”就变了味了,此“礼”已非孔子之“礼”。“至于孔子提倡正人正己,要求在位者先正其身,虽然包含了对在位者要有所约束,有所节制的意思,但在封建社会里,这一点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实现。”[6]在孔子所生活的年代,他周游列国,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一个理想的君主。再纵观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也是治世短而乱世长。单纯地依靠人的自觉性来守“礼”向“善”,进而不断地接近于“道”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只有通过制定“法”,从外界给所有的人(包括统治者)一个外在的约束力,防止人们作恶。一切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一切人一旦违“法”都必须受到惩罚。这样在保证人们不犯错或少犯错的前提下,再鼓励人们守“礼”向“善”,自觉地追求天“道”。

参考文献:

5.论语孔子的语录 篇五

【译文】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10、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1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1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3、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1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17、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18、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20、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1、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22、《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2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24、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2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2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8、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2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0、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31、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3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33、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4、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3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3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37、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38、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3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4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4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4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44、《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4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4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4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4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5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51、朽木不可雕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5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5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5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5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5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5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5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5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6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6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6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6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6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6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67、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6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6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7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7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7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7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7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7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7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7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7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7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8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81、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82、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8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84、有杀身以成仁。——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8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8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8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8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90、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1、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9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9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94、当仁,不让于师。——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95、有教无类。——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96、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9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9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9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0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相关阅读:

论 语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analects [5An[lekts] n. 论集,文选

2、perplexity [p[5pleksiti] n. 困惑;窘困

3、bidding [5bidiN] n. 命令,吩咐

4、docile [5dEusail] a. 驯顺的,驯良的

5、dictate [5dikteit] n. [常用复]命令,支配

6、incomparable [in5kCmpErEbl] a. 无比的,无双的

7、gourdful [5guEdful] n. 一葫芦的量

8、unendurably [5Qnin5djuErEbli] ad. 难忍受地,不可容忍地

1、《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隶楷行草美名远扬,诗经论语堪称国粹,唐诗宋词万古流芳,外邦亦来学中文,我中华儿女怎能不将中国话,行中国书,写中国字,扬中国名。

5、爱情《论语》:短信传情,不亦悦乎?有爱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关心常相伴,不亦知己乎?子曰:手机一响,胜过玫瑰千朵,爱你没商量!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7、“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于丹论语心得下载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13、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有限,差别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14、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孔子那样被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地评说了两千多年。他是一个平凡谦恭的人,却成了人们心中的神话。曾经有人把他捧上九天,也曾经有人把他贬入地狱。但是他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统制力的思想家,人们不得不通过他而思维,不管是否认同、是否继承他的思想理念。

本文就《论语》的记载对孔子做一次浅近的解读。

一、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者

《论语》中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缘于他一生对学问的不懈追求。《论语》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学习”指的是学习周礼。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这是做人、从政的必要条件。孔子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才能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从自己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另外,孔子在对待学问上注重精益求精,主张治学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浮夸偏颇、懒惰懈怠的劣习。孔子不仅自己乐学善思,更对弟子循循善诱,教导他们也去勤奋好学。

二、等级制度的维护者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当时礼崩乐坏,周天子衰落,诸侯争霸,大夫逐利,士与庶人或富而骄,或贫而谄。这样的局面,孔子认为是由于人心不古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用道德的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

于是,孔子提倡“仁”,这是他所认为的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观。为了“仁”被大多数人接受,孔子周游列国、教授讲学。另外,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礼”。“礼”是孔子为社会和人们确立的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规范。”君使臣以礼,臣以君以忠。”是孔子对这一政治规范概念的经典概括,他本人就是礼的忠实守护者。“子入太庙,每问事。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问事。’子闻之,曰:‘是礼也。’”在孔子看来,礼的一系列基本规定不仅普通百姓必须遵守,最高统治者也理应恪守,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从夏、殷之礼损益而来的,是比较完美的,以后既使周灭亡,周礼有所损益,那种损益也是修修补补而己,周礼的核心内容就是百代以后也是不会改变的。(《为政》)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用丝来作,这样俭省一些,我同意大家的作法。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跪拜,然后升堂再跪拜,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跪拜礼,这就有些轻慢了。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遵从古礼,先在堂下跪拜。(《子罕》)孔子宁愿同意在物质上节俭一些,也不同意在行为上省略一些。虽然孔子十分执着与周礼,但是春秋末期有些周礼制度遭到多少人的背弃,在潮流面前,他有时候十分顽固,有时候则的灵活变通的。但是,孔子的变通和灵活是有限的,虽然从政之心甚高,但不能与国君重臣共事,缺乏政治家纵横捭阖的手段。在他身上,学者的纯洁清正是十分突出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想主义最终压倒了灵活性。

三、知人救世的圣人

朱熹称赞孔子是“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的,孔子具备最高德行的同时又有拥有最高智慧。孔子自我评价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都在不断追求达到圣人的境界。

孔子评价一个人往往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即使对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孔子也能够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这就委婉地批评了颜渊缺乏质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孔子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人,并想选拔优秀的人才拯救现世,从孔门弟子子夏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中就明确指出他们胸怀改革社会的理想。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遭到冷嘲热讽,经历无数磨难之后还是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救世的思想鼓舞着有志之士,历经千年依然如斯。

四、诲人不倦的导师

孔子创办私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严谨执着的学习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孔子虽然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却承认自己“非生而知之者”。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相信经过后天学习钻研可以获得知识的精神是值得肯定与学习的。

6.论语里孔子的语录 篇六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7、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3、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5、不迁怒,不贰过。——孔子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2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2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2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8、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3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4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0、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孔子

和孔子有关的6个寓言故事

一、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曰:“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

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二、善与人交】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三、君子之态】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曰:“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曰:“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曰:“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四、失人失言】

孔子曰,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

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

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

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

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

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五、自强不息】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曰:“咱们快点走吧。”

孔子曰:“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

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六、处事圆明】

孔子问礼老子。

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宽则得众,苛则失人。

7.读《论语》感受孔子的教育方法 篇七

一、“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中说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达到温故知新就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办法。

1. 多闻、多见、好学、博学。

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意思是只有通过“多闻,多见”,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才能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为“知新”打下良好基础。孔子是“好学,博学”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论语·述而》)他认为多思不如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他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他更感叹时间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 多学善思,学思结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他还告诫人们要善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孔子要求人们对知识在乐学善思、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要“举一反三”,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要求人们不仅要“闻一以知二”,还要“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要在对已有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去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4. 要学以致用,孔子说:

“贤资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交友,言而有信。显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这就是说要在实践中学习。只有经历过了,有了亲身体验,学到的东西才能应用,应用于实践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材施教是后人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即孔子教学是要看对象的。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需要从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者的要求。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在《论语·先进》的记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教给他们不同的内容。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关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中还记述了孔子一段有趣的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一因材施教思想:

1. 针对学生智力差异,分层次教学。

他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类,而且认为生而知之的“上智”和困而不学的“下愚”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区分“智”、“愚”的高明之处,是他客观而正确地论述了前提条件:对前者他从自己说起,“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证明“上智”的天才实属罕见,言下之意,天赋高一点加上“敏以求之”,方能显出智力超群;对后者则强调由于“困而不学”的缘故,才出现“下愚”不能改变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他并不轻视任何人,只对那些因拒绝学习而不能摆脱愚昧的人表示遗憾。

2. 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着透彻了解,教育很富有针对性。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性格柔弱,办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因而鼓励;子路性格鲁莽,风风火火,冲冲撞撞,需要降温。

3. 针对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

孔子很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专长,如他对有代表性学生的优势归结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德行突出的仲弓可以当君王;善于政事的子路可以管理军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善于交际的子贡可以从事外交,等等。

4. 针对学生的实践差异,陆续推向社会。

如:“子使漆彫开仕。对曰:‘我斯之未能信。’子说。”“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

5. 针对学生的工作差异,跟踪继续教育。

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给子游以重用人才的启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对冉求以必要的警告。由此可见,孔子从各个方面运用“因材施教”原理教育学生,做得很主动。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时,居优者为其做知识的向导,居中者为其做思路的开拓,居下者为其做知识的铺垫,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成效必然会是丰厚的。

6. 针对行为表现的差异,让学生警惕“六蔽”。

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喜欢仁慈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愚昧无知;爱耍小聪明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放荡不羁;诚实憨厚的人如不学习,难免上当受骗;个性耿直的人如不学习,难免固执己见;性格勇猛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惹是生非;胸怀刚正的人如不学习,难免狂妄自大。孔子在肯定学生行为优势的同时,强调由“不学”而产生的行为的负面,其目的在于激励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

《论语·述而》还明确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有主动思考却又不得解而非常渴望得到解答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教学方法有这样几点小措施:

1. 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就是把知识学活,由已知类推未知,由此及彼。说明对知识规律的把握可以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发现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性,并从启发思维、开阔思路、培养联想能力等三个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揭示出带有规律性的开发智能的方法,其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四、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即子贡听了孔子的关于穷富的教导后领会了切磋、琢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论语.

[2]伍晓明.《论语》中的“论辩”与孔子对言的态度.中国文化研究, 2008.

[3]孙小玫, 阮航.《论语》中的“谦”及其现代价值.社会科学辑刊, 2003, (3) .

[4]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 2007, (1) .

[5]吴天钧.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教育与职业, 2005, (1) .

[6]刘敬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探索, 2000, (2) .

[7]冯皓, 秦晓磊.谈孔子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启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0) .

[8]刘青秀.由《论语》看孔子的教育对象观.现代大学教育, 2008, (3) .

8.多边关系的《论语》与孔子 篇八

不管近代以来中国文明遭遇的障碍是否和有无宗教有什么具体关系,现代人似乎有一致的判断,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教堂,无论历史多么悠久,也是件很悲哀的事情。李泽厚是第一个认识到这一问题严重性的思想家,他先是反思革命,接着是想把《论语》设计为国民的《圣经》。尽管这种思想已和他早年提倡的“西体中用”主张发生了背离。他认为《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中国虽然没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的人格神,“所以孔子毕竟不是耶稣,《论语》并非《圣经》”,但是,只要通过我们“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精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就可以创造性地转化为业已“失去了儒学所具有宗教性的品格和功能”。为此,李泽厚对朱熹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提倡儒学宗教化的牟宗三进行了切割和反思(《论语今读·前言》),对白牧之、白妙之夫妇合撰的《论语辨》的“过犹不及”的“解构”也进行了批评(《论语今读·后记二》)。李泽厚的设想从1989年秋冬开始,到《论语今读》1998年10月在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再到2004年3月三联书店再版,他踽踽独行,引领了接下来出现的“《论语》热”,但他的行为是悲剧性的。因为《论语》企图建立的是一个此岸的道德王国,没有营造一个彼岸的世界,《论语》不问鬼神问苍生,孔子不打算在人间建造天堂和地狱,这和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维特根斯坦说:“上帝好像对人们说:不要演悲剧,就是说,不要在尘世扮演天堂和地狱。天堂和地狱是我的事。”〔1〕在黑格尔看来,“中国人只有一个国家的宗教,这就是皇帝的宗教”,“在中国人那里,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律、规律、命令的规则。所以中国人既没有我们所谓的法律,也没有我们所谓的道德”〔2〕。不具有宗教品格的《论语》,可能充当我们的《圣经》吗?它的操作程序和兑现价值究竟在哪里呢?何况,《论语》道德的、非物质的价值观念,和当初中国正在推动的市场精神格格不入,这是其一。李泽厚孤掌难鸣的另一个原因,是启蒙受众的宗教意识与生俱来的淡漠。“过日子”的世俗文化在骨子里是非宗教的。早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本土后,先纳闷中国人只认识“日子”不认识“上帝”,接着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的“吃教”行为。刘晓枫先生“基督救世”遭遇的命运同样如此(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我们是归化基督还是坚守孔子)。

所有的努力体现的只是少数先知先觉者的诉求。选择的合理性也许掌握在先行者李泽厚手里,但现实的合理性却并非如此。早在去国之前,李泽厚的思想设计就遭到了刘晓枫和刘晓波两位后学的质疑。八年之后,那场只要物质不要基督的经济实验露出了弊端,隔岸观火的李泽厚看在眼里。在为自己《论语今读》写前言时,又勾起了几年前的这一段往事:“还得提一下几年前轰动一时、洛阳纸贵的刘晓波先生批评我的大文。这大文批判我说,‘他的理论大有复活孔子之势’,结语和警句是:‘孔子死了。李泽厚老了。传统文化早已后继无人。’(《中国》1986年第10期)其斩钉截铁不容分说的风采确实惊人,但记得我當时看了,却高兴得跳了起来:居然把我和孔子直接拉在一起了,真是何幸如之。不过那时倒丝毫没想到我会写这本《今读》。我当时想到的只是,刘的结论未免太匆忙和太狂妄了;来日方长,我虽然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者必大有人在。今天回想起来,宛如昨日事,而白云苍狗,世情多变,又真不免沧桑之痛,感慨系之了。1994年春二月癸酉年岁暮于Colo-springs。”寓居美国的李泽厚,经历着两种文化的切割之痛,心灵却响应着乡愁的理念,牵挂着曾被放逐过他的彼岸的乡土启蒙。他不无伤感地说,“是书起始于北京,完成于异域,多年生活舒适,心境寂寥”。如此伤感使人想起另一个流亡者萨义德的乡愁:“大多数人主要知道一个文化、一个环境、一个家,流亡者至少知道两个;这个多重视野产生一种觉知——借用音乐的术语来说——是对位的(contrapuntal)。……流亡是过着习以为常的秩序之外的生活。它是游牧的、去中心的(decentered)、对位的;但每当一习惯了这种生活,它撼动的力量就再度爆发出来。”〔3〕当启蒙遭遇重创而流亡的李泽厚只能扮演堂·吉诃德的角色和风车羊群作战,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中国在二十与二十一世纪之交经历了突发性的资本积累之后,社会却无法完成其正义、公平与诚信机制的转型。吊诡的是贫穷时我们盼望“衣食足而知荣辱”;可现在看到的情况是,衣食足而不知荣辱。在经历了血与火的革命洗礼之后,一切都破坏殆尽。疯狂的市场经济与不适当的权力机制合谋制造的繁荣,同样无法拯救人们的心灵,反而使国民劣根性有了改头换面、粉墨登场的机会,并得到了极致的表现。普遍滋生的腐败和道德堕落状况,普遍的一阔脸就变暴发户心态,比起贫困来同样让人寒心。“孔子热”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出现的。一个有过耻辱记忆的种族,一个无法获取宗教精神支撑的种族,在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觅中,又祈望于传统幽灵的眷顾。近代以来,在被动挨打磨难中我们学会了舍己从人,这本来是正常的事情。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现代思想的设计,从“脱亚入欧”到“脱儒入法”追求的不正是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的革故鼎新吗?!

借助于电视媒体的点金术、历史“位移”造成的“时间差”、百年来轮番的战争与革命造成民众对于古典文化教育的蒙昧,站在时间的裂缝上,于丹在“百家讲坛”的演讲,在通识意义上对于孔子《论语》的宣传或推广,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论语》被作为流行文化消费,流行文化遵循着简明、轻快和一次性的原则。人们暂时逃离了日常经济生活的压迫,老板、领导生硬的脸孔,“单位”、“一地鸡毛”的烦心事,引车归来,围坐电视机旁接受于丹的布道。我们应该比较一下,看看于丹演讲的听众和当年一些邪教讲经说法的受众,在文化层次、生活状况、职业分布、心理特点上有何异同。在权力和技术制造的荒原上心灵无所皈依,久旱逢甘露,他们渴望着心灵的呵护、人性的抚摸。于丹的成功在于采用心理、美学的方法,而不是历史、考据的方法,在盛世繁华的表象下,于丹知道自己说什么和怎么说。于丹对《论语》进行文学、审美的解读,这种解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她首先承诺给你一片“天空”和坚实的“大地”,这样你就会由“梦游”变成了“现实”中“大地”的行走者。如同穆罕默德道场一样具有神谕的功能:“‘山过来!’山就过来了。”“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这就是《论语》中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也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饱满、充盈,让你有一种大欢心,让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你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经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夫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于丹解读《论语》的知心话,句句打动听者的心坎。心灵鸡汤同样具有膏药的功能,使听众的心灵随着她轻盈的、失去依凭的催眠童谣舞蹈,一起迷失在魔幻的迪尼斯乐园。经典的解读在“女巫”的嘴里制造了时尚。所谓时尚,是西方社会学术语,指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其特征是时髦、短暂,可迅速为一群体所仿效,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衣着、语言、宗教、娱乐等。时尚并非贬义词,并非简单的附庸风雅,乃现代社会的一种制衡因素,个人借以发泄内心被压抑的情绪,调和心理平衡。西方学者对时尚的研究,有如下理解:1.时尚往往由社会名人雅士、文人骚客开创发端,一经流传,便为人们仿效,洛阳纸贵;作为他们争取社会地位或自我炫耀的手段。2.时尚会制造一群粉丝。这个群体呈现出无组织无纪律、无结构、非理性的状态。3.时尚制造的一种表达方式存在时间较短,执行着简便、快乐和一次性的游戏规则。4.时尚能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审美心理,提高追随者的人格、品德、情操,使他们关注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甚至在某个时间段、一定范围内引领或影响着当下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5.时尚多流传于某个阶层,但有时也流布于不同阶层、团体,或社会情况相似的群体之间〔4〕。在权力默认的前提下,借助于能制造点金术奇幻的霸权媒体,于丹营造了一场浮光掠影的时尚。虽有轻佻浮华之嫌,但也不乏令人肃然起敬的因素,她为自己制造了一场语言的狂欢窃喜。“于丹现象”说明,一个民族在沟通自己历史精神的实践工程中,有时并不需要像李泽厚先生那样刻意提出“论语圣经说”,不需要苦苦追寻一个民族静穆的初始、学理意义的原真,不需要无限地上溯最早的征兆,而是意味着按照当下的所需,用心灵和本能的灵光,而不是知识的力量去摄取。原始的记忆、传统的偶像,在穿越春秋时间隧道时,早已发生了位移、转换、变形、延宕。有时戏说历史比正说历史更具有歪打正着的效能。维特根斯坦认为,“思想也可以贱价出卖”,“宗教的疯狂产生于非宗教的疯狂”〔5〕。

精读原典、考据与义理交互阐发,“对抗性”的阅读、训诂、关键词的统计以及加减法的规则,是李零采取还原《论语》文本的基本策略。作者一再说他“受”过“刺激”,看来看去,害得他将近“耳顺”之年再做“愤青”。他说自己是“越活越糊涂,越喝越明白”,“我的知识千疮百孔,我的记忆颠三倒四,不能不借助于古人叫玄思冥想”。对于一个有考古学背景的学者,即使要发“玄思冥想”、奇谈怪论,也必须坐实在考据的基础上。作者参考的主要文本有古人读《论语》著作六本,今人读《论语》著作十本,不包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发现的郭店楚简和上博楚简。李零利用自己考古专业的优长,地下新发现的与《论语》有关的材料,去完成一个《论语》的考古学工程。李零读《论语》分为导读、文本解读、结论三大部分,这是一个立体交叉的全方位考察,这对于他是一次跨专业的探险、跨文本的实验,这种新的学术操练,或许还受到了福柯知识考古学和道德系谱学的感染。《论语》作为知识意象,即人类精神现象的构成,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庞大的道德体系建构,而作者的使命就是要拆解它,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传统的考古学一直是隶属于历史学的一个分支,知识考古学则是反历史学(思想史)的。传统考古学注重研究古代人类的物质性遗迹,知识考古学家则注重研究历史学家、思想家遗留的精神性纪念物。福柯的经验启示着李零去努力挖掘《论语》作为精神现象如何建构的可能性和其构成的全部秘密,进而探寻被传统经学抛弃的思想文化的痕迹、遗骸、扭曲与延宕的证据。关注孔子作为人和经验的存在,关注孔子作为形而下的所指,比直接解读儒学的教义更深入人心。所有的文本解读都紧扣一个“人”,让孔子“这个人”去直接面对他文本中制造的“圣人”、“仁人”、“贤人”、“君子”乃自“小人”,揭示其各自的内涵,从中显露出孔子作为“人”的“真身”。李零说:“我从酒色财气研究人,丝毫不是降低人的标准。人有很多生物本能,研究本能,才能洞见人性”,“动物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的丑陋。”“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

“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儒家鼓吹的《论语》功能的神效性。《论语》的有效性如何在现代社会得以证实?如要按照“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古训,孩子们大学毕业是否可以顺利通过面试找到工作?孔子的卫生习惯如何,他讲过“七不食”是符合《卫生法》的。可是他饭前便后洗手吗?我们突然遭遇了非典,才知道我们连手都不会洗,我们有太多的坏习惯,像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每天晚上电视有个节目专门启蒙我们怎样洗手。一个民族于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一个普通常识或习惯的非规范所可能造成事实严重性后果的遐想,对于我们认识自我的冲击波是毁灭性的。这是否和经典思想的匮乏、先天不足有关?如何建立现代人对《论语》的信仰?农业文明产生的经典观念,如何指导现代人的生活?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论语》中的资本市场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如果没有外力的刺激作用,《论语》表达的“义利观”能否引导我们自然进入资本市场社会?《论语》所具有教化功能的普世化状态的真实图景是什么?《论语》或许仅仅与知识精英产生了某些沟通,而对于老百姓而言,或许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厚黑学》诸多著作中的某一部,才是他们捧读的《圣经》也未可知。一部近现代历史,实际上是一部西化史。“化”到今天这一步,再说弘扬传统是虚妄的。完全是心理因素作祟。说汉唐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和说自己“先前阔多了”有什么两样?在心理学上讲,这叫失败者的“心理补偿”或曰“高峰体验”。李零是不折不扣的“西化”派。他好以厕所的“全盘西化”为例,讲“西化”的彻底性和好处。我們过去上茅坑,和下地狱差不多,恶心得翻肠倒肚,现在我们不用发明,把他们抽水马桶的专利拿过来化为己有,这有什么不好。如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日常衣食住行所用,无一不是“化”过来的。哪一样是自己祖宗的发明?提起“知识产权”,西方人气不打一处来。我们还说人家“化”了我们。这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吗。我们进化成“世界人”,有什么不好。我同意卞之琳先生的说法,与其说是“欧化”不如说是“化欧”;与其说“西化”何如说“化西”。刘秉义过去唱《游击队歌》:“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如果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西方成了我们的“后勤保障部长”兼“运输大队长”,这样说你的自尊心摆平了吧。例如穿衣,是捍卫“唐装”还是“汉服”,自己就说不清。过春节提倡过穿“唐装”,偶尔穿一下还行,穿久了就觉得傻,赶紧换上休闲装。即使“洋装穿在身,可心仍是中国心”,还不服气,为了“中国特色”,先改成中山装,再改成毛式制服,结果是越改越臃肿。目下我们很难买到毛式装,原因是没有销路不生产。如果小伙子不识时务还穿着毛式装,你看效果怎么样,肯定找不着对象。如果不是有过被动挨打的耻辱记忆,心理能这么过敏吗?如果我们没有盘根错节的五千年,还会这样斤斤计较“传统”吗?“传统”有如DNA生命因子,就在我们的骨髓里、血液里。鲁迅当年改造国民性,如果这个命题没有什么错误,那么国民性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悠久的历史养成的夜郎自大的大国心态,和近代以来我不如人、被动挨打的事实又刺激着人们,二者的相互作用基本上构成了现代国人的心理图式。堂而皇之的民族主义、原教旨主义,和猫有猫道、狗有狗道的内耗相互扭结为一种非理性的力量,推波助澜地主导着现代中国。老说我们是礼仪之邦,“道德”闻名天下,结果是发现人不能只喝西北风。向西方学习,心里不好受,还得找一个自圆其说的理由,这不是心理病态就是心理变态。作者借用“俗话说,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对应我们当下的心态是“科技是人家的老婆,道德是自己的孩子”。“西方重个人,未必轻集体;重物质,未必轻人文。我们的推论是自欺欺人,‘他们,人和自然,关系太紧张,不像我们天人合一’,是完全说反了;‘他们不养父母,无孝心’,更是不懂人家的国情”。“中国的道德,哪点比人高?特别是社会公德。说话不算话,拿人不当人,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愚见以为,道德也应进口”。孔子是被他的学生捧起来的,像时下的博士捧博导,利益均沾,互惠互利。所谓的汉学是“他者”世界的学问,所谓的国学才是自己的“国将不国之学”,陈寅恪把“国将不国之学”概括为“不中不西之学”实在是经典之论。所谓的国粹是指“凡是西化推不到的地方,还剩下点什么化不掉,便是所谓国粹”。“孔子把从政当使命”,其实是“知识分子的宿命”。知识分子的基本状态是寄生于体制之内的井底之蛙,没有理性精神和世界目光,没有独立行走的能力。中国近代以来培养出脆弱的挣扎出乡土梦境的自由理性精神,在反右时期已被摧毁殆尽。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随政治起舞,事后拈出顾准、陈寅恪为自己争面子。现在的状态是受市场经济驱动,还说自己是忧国忧民。赫尔岑《彼岸书》言:“人如果不要图救世,而只救自己——不求解放全人类,但求解放自己,那倒反会大大有助于世界之得救和人类的解放。”

孔子符号索隐学的意义是什么,或者我们把他假定为什么。李零眼里,借用李敖的话说孔子是一个拙于谋生、急于用世的知识分子代表;于丹眼里,孔子是个传染快乐的现代心理医生,“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李泽厚的孔子是以“救世主”身份出现的。孔子何许人也?我们仍如坠五里烟云。跟跟派愿意仿效、学以致用;叛徒可以出卖圣人;狂人如果一旦叩响圣人的门就麻烦大了。尼采是最典型的一个,他说“上帝死了”,最受不了的是教徒。日本幸德秋水(1871—1911)也怀疑基督的存在,幸德秋水曾经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专著的形式论述过作为传说和虚构产物的《圣经》。据他研究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者是一副阳具的象征,就像是洋人脖子上系的领带。你说信徒心里多难受,此书在革命年代较流行。我国早期《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就是根据他的日译本转译的。“基督教徒以基督为历史人物,以其传记为历史事实,这是迷妄,是虚伪。迷妄阻碍进步,虚伪有害世道,是决不能允许的。这就要揭开它的假面,剥去它的伪装,暴露出它的真相实体,把它从世界历史上抹煞掉”〔6〕。西方美术史一再关注蒙娜丽莎是谁,达·芬奇为什么画下她,让后人从仿制印刷品的摹本去研究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达·芬奇和我们开什么玩笑,这也就为以杜尚为代表的后现代艺术家对《蒙娜丽莎》的发难埋下伏笔。杜尚给蒙娜丽莎鼻子下加上八字胡,又在她的下巴部位加上山羊胡。杜尚对《蒙娜丽莎》女扮男装的处理,是对当初流行的审美时尚和传统“再现”艺术观念的嘲弄。既然在世的各位都没有亲见蒙娜丽莎本人,既然印刷的达·芬奇《蒙娜丽莎》和杜尚的《蒙娜丽莎》都是摹本,都是对蒙娜丽莎的模仿和再现,你又能判断谁更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蒙娜丽莎本人呢?因为蒙娜丽莎死了,或者根本就不存在。帕斯卡尔就不无遗憾地指出:“美学的无聊来自于人们故意要在没有主题之外构造出一个主题来。”杜尚此举为他带来了昭著的恶名,但却警示了人们该如何重新面对原本和摹本的关系,重新思考艺术“再现”的问题。后来就有了A·瓦侯尔在一幅画面里仿制多个的《蒙娜丽莎:三十个比一个来得好》。再后來,就有了穿着牛仔裤的《蒙娜丽莎》。精神的遗迹与圣人的肖像,亦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让人茫然莫辨。

不隐恶扬善,揭示事物的真相,有几分材料讲几分话,历史最终要接受理性的审判。《丧家狗》的出版标示着《论语》解读在当下语境中的一个事件,是思想档案和学术例案的双重凝定,历史铭记这个时刻。“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是李零的基本立场,良知与理性的双重觉知,有时人们往往或许确实容易接受一种太监做派,中国学界的悲剧是小狗跟着大狗一起叫唤,偶遇斗牛士就要瞠目结舌,李零忍把《论语》换作一曲《渔家傲》。面对李零的挑战,期盼着鸿儒国师的回应。

我们的出路究竟是借尸还魂,还是脱胎换骨、转换角色?是传统的复兴,还是涅槃式的新生?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版;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注释:

〔1〕〔5〕(英)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黄正东、唐少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18页。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25页。

〔3〕(美)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4〕参阅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6页。

上一篇:郎平的品牌效应下一篇:简洁的个人简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