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2024-10-22

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共8篇)

1.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篇一

设疑启思,培养主体意识;释疑解惑,激励创新精神

广东省徐闻中学吴卫东

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核心问题,只有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创新精神才能最终造就新人才。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因此,课堂教学要强化问题一时,注意课堂提问技巧,做到设疑启思,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释疑解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设疑启思,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设置疑问启发思维呢?这就要求探讨疑问技巧,精心设疑,提高提问艺术,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科: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设疑设悬,贵在曲问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设疑,引导学生质疑,如何设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教师在设疑时不仅做到设疑新巧,更应该要注意问题的深浅易难要适度,问题要有侧重性,要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提出一连串密切相关的问题,使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老师的问题的引导下,逐步解疑。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归纳课文的中心时,教师可这样设悬、曲问:去鲁镇酒店喝酒的顾客有那几种类型?“短衣帮”进点喝酒的清态是怎么样?“穿长衫”进店喝酒时神情气态是怎么样?为什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作者对孔乙己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样设疑,是悬念成为开启思维的金钥匙,使曲问成为激发情趣的催化剂,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释疑解惑,激励创新精神

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上起到传递信息,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的作

用,教师在问题提出后,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质疑,启发诱导学生释疑解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呢?

创新始于“问题”。沸腾的水为什么能冲开茶壶盖,从这一问题出发探索人类发明了蒸汽机,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到地面上而不飞到天上去?从这一问题出发,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有一举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古往今来的许多典型事例,无数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启迪我们,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做好释疑解惑,激励创新精神,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的问题要巧设“悬念”,做到问中又问,要鼓励学生学会确定问题,发现“潜在的”“真正的”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2、启发诱导,引而不发:教师在释疑解惑时要循循善诱,不能让问题止于自己,将似是而非的问题圆滑过去。

3、要鼓励创新思维,善于因势利导,对于统一问题,学生会又不同的回答,对于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应大加赞赏。

4、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探求问题的环境,教师应平等的、诚恳的态度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于创新。

总之,讲究课堂提问技巧,设疑突出“巧”字,设悬设疑,提高一的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释疑要因势利导,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给学生发展的主动权,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2.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篇二

所谓创新性教育, 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 是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 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增强创新意识,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造就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教育, 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使“创新”成为大学生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创新性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既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创新平台、环境氛围等诸多方面的客观环境因素, 又包括教师和学生个体主观因素。在这一复杂的系统中, 我们认为, 存在着三个“关键点”, 共同支撑着“创新”这个内核。这三个“关键点”, 就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创新的实现机制。我们认为创新性教育关键的问题就是要依据“创新”这个内核来探讨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培养机制。

一、创新的内核

1.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的内在动力, 是一个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为基础的条件。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兴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而且也是认识和从事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 它可以使创新者从中享受无限的快乐。并且, 从人的发展看, 好奇心和兴趣, 能够使创新与自我实现达到最完满的统一。所以创新性教育, 应该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能够充分的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兴趣。

需求是创新的外在动力, 有需求才会有创新。创新活动才会出现, 才会实现。需求是创新的起点, 也是创新的终点, 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强大驱动力, 推动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产生与发展。这里的“需求”有两层含义:一是现实需求, 即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第二层含义是未来需求, 就是着眼长远, 超前部署, 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创新, 现代大学生, 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就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个体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而且, 这种驱动力是一个持续激励的过程, 将贯穿于大学生实现自我生涯目标的始终, 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个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创新性教育, 应该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能够充分的刺激和调动学生的自我需求, 引领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

“怀疑和批判”是创新的思想源泉,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去思考, 去探索, 去创新。对于任何事情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敢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 这是进行创新活动的思想源泉, 不疑就不会有异, 没有异就没有创新。可见, 创新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2.创新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

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积累基础之上。创新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 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 就是既有一个领域的专门知识, 又有广博的知识面。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共同构建了创新活动发生、发展的理论与思维空间。对于大学生, 这种合理的知识体系, 是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须的,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 才能够使创新由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 创新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创新性教育, 应该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既要有专业知识的深度, 又要有其他方面知识的广度。

3.创新的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何创新, 归根结底均源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是联结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纽带, 它是一切创新设想的现实生长点,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实践是创新实现土壤, 创新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 相互结合的必然产物。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是创新性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

创新性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造就具有创新精神人才, 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使“创新”成为大学生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创新性教育具体来说, 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方法,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能够激发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3) 能够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和勇于批判精神。 (4) 能够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中学会分析、研究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性教育培养机制探析

1.创新性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创新性教育构建的前提

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创新性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归根结底, 都是要通过大学生自己起作用。无论是兴趣的产生、知识体系的构架、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 还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都只有首先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东西, 转化为大学生的自我需要, 在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时候, 才能真正有效地转化成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 创新性教育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大学生自己, 这是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过程中必须牢记的一个基点。

因此, 创新性教育要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 把握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认知特征和自我需要, 有意识地创造条件, 提供环境, 采用各种办法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有意识的自己发展自己, 这是创新性教育构建的前提。

2.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是创新性教育构建的基础

发展创新性教育应该以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思想先导, 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 在课程中既注重知识逻辑结构, 又注重知识发展的历史, 既注重知识纵向更新又注重知识之间的融合和应用。通过新的课程体系, 引领学生构造起专业知识结构的核心, 并在核心的基础上, 拓宽专业的适用口径, 扩大知识的宽度, 以提高学生将来对职业和社会生活的应变能力, 通过创新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当然, 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 并且也是一个不断学习, 不断完善的过程。

3.“好奇→兴趣→ 探索 → 创新”是创新性教育理念构建的逻辑框架

创新性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过程的重点不在于结论性知识的传授、接受、理解和掌握, 而在于通过激疑、质疑、解疑活动的展开, 发现知识的获得过程, 因此, 弄清哪些信息或者哪种方式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发生兴趣, 哪些信息或者哪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到厌烦是创新性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输入前者, 排斥后者, 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则, 也是创新性教育的根本点。

4.科研工作的融入是创新性教育构建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工作融入课程内容可以极大的调动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大学生通过科研工作可以理解、消化、巩固和丰富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 并在科研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 发挥社会实践的延伸功能。

三、结语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把握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内核, 才能够把握创新性教育的培养机制, 有意识的进行调整和改革, 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大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选择、整合、吸收和转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逐步培养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我们的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 从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基于创新性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已成为高等教育所必须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本文从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创新的知识结构基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创新的本质和核心, 进而为探索大学生创新性教育的培养机制及其策略提供参考, 并明确其中的策略和要点。

关键词:创新,创新教育,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高美才, 陈勃.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性研究[J].江苏高教, 2003, (1) .

[2]陈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及培养机制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7, (4) .

[3]徐辉.创新教育的理论及其哲学、人类学基础[J].教育研究, 2001, (1) .

3.论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篇三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启发式教学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完全有理由相信,它的影响与意义已不局限于教育自身,必将对今天和明天中国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此,人们已有高度的共识。然而要彻底全面实现这一转变和飞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比如,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如何培养、从何处培养等类似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否则创新教育就很容易成为流于形式的标语口号,或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而言,我认为,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不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精神及创新教育,是空洞抽象的,毫无实际意义。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和创新。一般来说,难以发现的是蕴涵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意识并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宋代的另一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苏格拉底也同样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J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地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据考察和研究,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第一种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对教育者来说,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激发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露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弱或没有。对教育者来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培养的过程是指使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属于第一种类型,具有问题意识,但需要激发。少数学生属于第二种类型,问题意识较弱,重点在于培养。

针对第一种类型,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显露灵性、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毫无疑问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承认,一般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对“问”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如此,学问不会真正长进。因为缺少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也显贫乏,而创新能力则非常有限。这可能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特征,也是一个弊端。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的肯定和支持。

4.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篇四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主题探究Ⅳ:矛盾分析法

【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物。它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⑴从上述事例中,我们能体悟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吗?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⑵在现实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怎样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知识整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探究活动2:

依据上图,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

⑴这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⑵应怎样正确理解上述观点?

知识整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知识拓展】 ★ 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⑵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协调发展观。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

⑶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

⑷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本质所在。以人为本,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要把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树立科学发展观,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全面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提出的全新理念,也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运用实践】

一、选择

1、离开了身体的手就失去了手的作用。这段话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局部和整体不可分割 C.事物是绝对运动的 D.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2、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 C.关键的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D.量变引起质变

3、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A.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B.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 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 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4、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绝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否则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这说明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 A.无任何联系 B.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

D.相互转化 C.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5、“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个举措,表达了中央试图尽快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体现的哲理是

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要重视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A.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从实际出发看问题

7、下列选题中,符合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牵牛要牵牛鼻子 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水滴石穿

8、下列属于发展的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 B.张三体重由54公斤增加为56公斤 C.汽车由起点站到终点站 D.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

9、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形式的事物 C.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D.最新出现、最受人欢迎的事物

10、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提出了“双稳健”,即既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又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把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绝对性统一起来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④

二、漫画评析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④

评析漫画“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中的工作方式。

三、社会传真

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4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5.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三) 篇五

(三)一.(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2年9月16日,首届港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七彩云南和宝岛台湾虽远隔千里,但历来保持密切的交流和深厚的友谊。云南著名航海家郑和多次到达台湾,普洱茶在台湾得到传播与发展,滇雨浴血抗战等让我们紧密相连,近年来滇台文化交流呈现出“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借此机会,云南将重点壮大骨干文化企业,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强市强州,特色文化产业县乡。

材料二:滇台在教育、影视动漫,文化演艺、文化旅游、民族民间工艺、茶文化等10大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教育优先发展解决云南文化人才不足,缺乏名家大师和高层次有影响的专业领军人物,缺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文化领域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等严重制约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西部大开发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三:台湾在人才培育、管理技术、科技研发等方面独具优势,而云南区位优势独特。资源丰富,两地经济都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刻,云南正紧紧抓住国家推进桥头堡建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两大宝贵机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10分)

二.材料一

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原则所蕴含的方法论依据。(12分)

三、(25分)某校高二(1)班开展“中国科技与农业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

【感悟传统探寻原因】

第一组同学搜集了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资料。

注:。材料二到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字狱、焚书坑儒等对文化的摧残,破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二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长期受儒学教育影响,认为只要学习古代先贤理论即可,忽视向农业生产者学习;三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深入探索研究,传统农业局限于经验,少有创新。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6分)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探究我国近代农业科技落后的原因。(9分)

【展望未来创新发展】

第二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查阅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备受鼓舞。

材料三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承继以往“三农”政策的基础上,把科技定位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上要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农技推广能力,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是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10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三)一.(1)(10分)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贵州省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同时兼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4分)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典型。贵州省发展文化产业重视加强文化产业创新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3分)

③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贵州省发展文化产业重视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强市强州,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3分)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二.(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2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2分)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又要积极学习世界优秀文化。(2分)坚持量变和质变相结合的观点。通过调整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实现文化产业竞争力质的突破。(3分)坚持用联系的客观性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根据国内外文化存在的客观联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3分)

三.(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农学等史书典籍以文字记载着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成果,使中华农业科技得以传承,是中国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3分)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独树一帜,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3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阻碍作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落后思想和传统农业经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近代农业的衰微。(2分)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我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是近代农业科技走向落后的重要原因。(3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忽视了农业生产者的主体地位,不善于向劳动群众学习是导致中国近代农业科技落后的重要因素。(2分)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封建专制思想和对古代先贤的盲目崇拜禁锢了人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进步。(2分)

6.创新意识与消防事业的发展 篇六

一、谈谈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是人类发展的灵魂和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也是我们消防事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事业在不断前进,我们的政策措施和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勇于创新”。这说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有创新的理念,它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意大利在14世纪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是和文艺复兴运动分不开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人的思想观念解放创新的运动。20世纪,日本战败以后,全面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引入西方的资本,加大自己的创新力度,不断改进自己已经吸收和引进的技术,经过4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在80年代后期,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总共只有几十名党员,但由于党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创新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争理论,仅用二十八年的时间就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海南消防总队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创新思维,创新观念的基础上取得的。“三年创一流总队”的奋斗目标就是在继承原有工作思路、方法上的创新。“三年创一流总队”的奋斗目标实施,使我们海南消防总队从部队管理、队伍建设、营房装备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所以说创新也是我们消防事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力资源成了第一资源,提高人的素质成了第一要务,在人的素质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重点。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最根本的是坚持体制创新,大力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体制创新的前提是理论创新和人的观念创新,最终取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我们消防总队来讲,什么是人才?适应消防部队发展需要、能为消防事业发展服务的就是人才。消防部队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要把培养人的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消防部队对人才培养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消防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创新就要掉队、被淘汰。

二、谈谈在实际工作中弘扬、培育创新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可以说创新也是我们消防部队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如此重要,那么,在我们消防部队学习十六大,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工作中,如何创新呢?结合政治部的工作觉得应在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创新:

(一)在消防部队党的建设上应有创新。

十六大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根本原则和制度。”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一个主要举措,抓好消防部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创新。

1.要加强思想建设的创新。

十六大指出:“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形式,探索新路子,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坚持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运行机制,吸取现代科学发展成果,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化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地搞好政治教育。

2.要加强组织建设的创新。

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历史课题。”

要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能力和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部队建设和消防工作的实践中掌握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要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要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部队建设和消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

3.要加强作风建设的创新。

十六大指出:“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首先要改进领导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各级领导要转变习惯性思维定势和墨守陈规的工作套路,认真吸纳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科技手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科学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指导水平。

其次要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树立一切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倡导和建立求真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工作规划、工作决策要看是否符合消防工作实际,是否有利于队伍建设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官兵的成长进步和切身利益。

(二)队伍建设长效

机制的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指示:“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我们要用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五条禁令为标杆,全面加强公安消防队伍建设,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队伍建设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人才的培养上要有创新。

人才是兴业之本、发展之本、创新之本。把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新型消防人才,作为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从教育、引进、培养三方面入手,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基层领导人才,造就一批智慧型机关参谋人才,锻炼一批全能型政工人才,培养一批专家型社会消防人才、经济型后勤人才,引进一批技术型信息人才,促进人才资源的保值、增值,为消防部队的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2.对队伍考核考评机制的创新。

要对班子考核、干部考核(包括专业技术干部考评)及年终达标验收考核形成新机制。对班子及班子成员实施量化考核,把考评结果与单位、个人的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挂钩、与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任免、岗位交流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化队伍管理,激发内部活力。创新采取年终达标验收考核、申报、评定新机制。

3.警营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创新。

要以俱乐部建设为载体,组织开展内容别致、形式多样的警营文化活动,加强警营文化熏淘,使官兵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海南省委、省政府在最近提出的要把海南省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的后花园和全国人民的度假村,以及在全省农村范围轰轰烈烈地开展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们可以借鉴文明生态村建设经验,在中队提出建设文明生态营区的口号,使我们中队营区环境建设融入海南健康岛的大环境中,使我们的营区更具海岛消防的特色,达到人要精神、物要整洁的要求。为我们的队伍建设创造更好的拴心留人环境。

7.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篇七

一、激发兴趣, 诱导探究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科目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导入点先声夺人, 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前提。我在讲解《祝福》时, 先用屏幕展示了《祝福》中的一段文字, 然后让学生填补空缺词语, 最后让学生和教材对比, 在对比中学生不仅深刻地感受到了语言文字和表达情感的密切关系, 而且感受到了语言文字震人心魄的魅力,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营造氛围, 培养探究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 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 就要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畏惧心理。要实现这个目标, 教师必须主动亲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 我允许有和答案不同的声音, 给每个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 让学生的个性自然发展, 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精神。

三、鼓励质疑, 实现探究创新

鼓励学生质疑, 就是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 不迷信教材, 不迷信教师, 不迷信权威, 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设法将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深层, 实现创造性学习。在讲解《咬文嚼字》的过程中, 我让学生对“推敲”的故事提出不同于作者的思考, 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卢纶的《塞下曲》和华罗庚的《质疑诗》, 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用及时、热情的鼓励,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

质疑就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大胆质疑。比如, 我讲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时, 有的学生指出“谈了一些天……”一句有语法错误, 因为“谈天”是固定词组, 怎么能拆开使用呢?对此, 我立即肯定了该生敢于质疑、敢于大胆冲破传统的樊篱的精神。鼓励学生讨论质疑, 不仅使他们“学会”, 而且“会学”, 这对提高素质教育非常有益, 而且行之有效。

课堂可以是创新的天地,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把对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 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8.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篇八

[关键词] 高中数学;建模意识;创新精神

随着高考的来临,教师要给学生们多留一些习题,增加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训练强度.作为数学教师,笔者常常总结一些数学模型,供学生参考研究.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使学生在数学解题速度上,达到又快又准. 下面就如何利用模型法解题,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 巧妙插空,排组模型

众所周知,排列组合问题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题目大多比较新颖且与现实联系紧密. 虽然学生都会在这部分的学习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对于有些复杂应用题他们还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着眼点在哪里,根本理不清解题思路.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就会向学生渗透模型法的应用,让学生灵活应用模型,使学生能够做到快速解题.

例如,当排列组合这一单元授课结束之后,笔者都会组织一节习题讲解课,帮助学生解决本单元学习中遇到的较为困难的习题,同时为学生树立模型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排列组合的问题大都有多种解法,有的方法简单快捷,有的方法确很烦琐,不亚于穷举法. 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最佳解题套路,以节省解题时间. 其实习题课的目的还是向学生介绍一些排列组合的解体模型,其中有一类分装组合问题经常出现,以下面这道习题为例进行分析. 将十个小球分别装入三个盒子中,要求每一个盒子内最少有一个球,问一共有多少种装法?这道题理解起来十分容易,关键就是解题方法. 可以将十个小球排成一排,它们之间一共存在九个空隙,在其中任意两个画上竖线,这样就可以将小球分成三组,再把没组的小球放入盒子中即可. 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方法将问题转化,竖线的画法数就是题干中所求得的装法数. 这个方法就十分简单,并且可以用来当作模型使用,相似的题目学生还会遇到很多,教师只要将这一道题目分析清楚,让学生明白其中原理即可.

排列组合问题的模型有很多,插空法只是其中之一,教师要在平时训练中多多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排组模型,让学生建立起信心,能够高效快速地解决高考中排列组合的难题.

转化联系,概率模型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部分知识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其中很多问题并不是都能计算得十分精确,但是概率问题还是存在很多模型的,教师要多多总结,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分享概率问题的解题心得,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在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中,概率问题的考查模式也在不断改变,题目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是大部分还是以现实生活为载体,只不过变得新颖奇特而已,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解题的模型,一切看似困难的问题都是“纸老虎”. 例如,抛硬币问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模型,概率都是二分之一,很多问题虽然内容不同,但是解题方法都是一个道理.其实,概率部分知识中概率公式是极其重要的,学生一定要明白概率公式的使用方法,它就是一个现成的总结好的“模型”. 懂得这一个模型,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如灯泡的使用寿命、打靶的命中问题以及天气预报的测量等,都可以采用这一公式进行计算. 只要学生能够用心总结,在面对问题时,将其中的变量进行转化,向所学的知识方向靠拢,就会使问题变得简单,学生解决起来也会有熟悉感,解题的正确率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化联系的方法,有的学生虽然明白可以套用公式解题,但是却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讲解为学生排除疑惑. 学生只有懂得利用这种方法解题的原因,才能得心应手地利用模型.

概率的知识有时会与排列组合的问题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知识一定要做到系统化,将知识面拓宽,既能横向联系也能纵向延伸,做到真正的把握与理解. 教师也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面对一切复合题.

整存整取,数列模型

高中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列知识的开始,很多学生对数列问题存在很深的畏惧感,主要是由于在高考中大部分的压轴题都是数列的相关题型,学生在心理上已经放弃了最后一题,所以对数列问题就存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不再用心学习,只了解基础知识. 其实,数列问题也是有模型存在的,只要帮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解题并不是难事.

笔者相信很多学生在习题练习中,都会遇到利息计算的问题,其实这类问题就可以构造一个数列模型来解决,最简单的就是整存整取的问题,即一次性存款若干,到期后求解本金和利息的和. 这是应用数列模型最典型的例子,已经有专门的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其中,在单利基本公式中,设单利周期的利率为x,计息周期为n,本金为p,到期利息为y,本利和为s,那么,y=pxn,s=p(1+xn). 这个公式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该推导过,学生对此也应该十分熟悉. 为了消除学生对数列问题的恐惧,教师要多多进行类似的模型总结. 如在现实生活中,有关产量增长、资金增长、工程用料等问题,都可以向这一模型靠拢,关键问题就是学生能够分清题干主要内容,获得所需的数据,进而才能够建立起“数列模型”,在借助数列的性质进行求和,使问题得到解决.

数列问题的应用及其广泛,教师在平时课上一定要让学生牢记基础,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学生才能解决好将来的难题. 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模型法的应用,也要关注数列知识的积累与强化,不断更新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 空间坐标,几何模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立体几何问题的解题方法得到增多,以往解题大多利用传统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现在随着向量法的成熟,它逐渐成为立体几何问题解题的法宝,不管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只要掌握了向量法模型,立体几何问题都能够轻松地迎刃而解.

例如,求距离的问题在立体几何题型中是最常出现的,有些距离问题我们通过线段平移、等效替换和几何法可以轻松解决. 但是有些题目比较复杂,作出辅助线比较困难,学生根本无从下手,这就到了向量法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求距离的问题有很多种,可以分为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等,虽然问题的种类不同,但是其求解距离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利用了向量法的距离公式. 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只要能够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再求出需要的各个点的坐标,最后代入公式就可以轻松求得距离. 这种方法的应用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不是很大,只要能够确定x、y、z轴的方向即可,至于各个点的坐标,通过题目的已知条件基本都可以轻松得到.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向量法逐渐成为立体几何题解题的主流方法,这也是“几何模型”的妙用,使得学生不用通过复杂的分析与运算就可解题.

向量法这种解题方式是在新课标改革后才出现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引起广泛的关注. 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能一直止步不前.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们灌输向量法这一解题思路,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为学生面对高考打好基础,赋予学生们实力与信心,使他们面对高考不再恐慌.

总之,高中数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一类题目经过精心的分析与研究,大都能够得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模型系统.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灌输模型这一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学生在主观上形成意识,才会对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才会有所提升.

上一篇:冬季保暖的短信句子下一篇:销售团队培训横幅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