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名人

2024-07-24

中国it名人(精选8篇)

1.中国it名人 篇一

采访人

杨琪主任,秘书长,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总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采访提纲

智能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智能交通体系的制定,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日益加速的产业形式下,智能交通体系的制定无疑是一个关键的专业性话题。

1.首先,请杨老师介绍一下中国智能交通ITS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2.中国ITS标准的制定会有哪些框架,国内和国外有什么不同?

3.介绍一下ITS发展的硬件和软件,有哪些代表性的技术和产品?

4.ITS发展过程中建立政府与企业的互动机制如何如建立!

5.在中国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下,谈一谈中国ITS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产业化前景。

采访人

杨琪主任,秘书长,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总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智能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智能交通体系的制定,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日益加速的产业形式下,智能交通体系的制定无疑是一个关键的专业性话题。

1.首先,请杨老师介绍一下中国智能交通ITS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简单说一下,中国的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当时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做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中国也是一种跟随的状态,首先去了解国外的一些情况。

中国最开始是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确定了智能交通的发展战略,搭建了智能交通体系的框架,然后依靠国家投资,集中做了一些研发,比如系统、交通控制、电子不停车收费等方面,这些是中国ITS刚起步的一个情况。

后来,随着产业化的发展,以及研发的成果也应用到市场上,所以ITS的面就逐渐铺开了。后来,国内成立了10个智能交通体系的示范城市,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不停车收费、城市交通管理、公交管理、物流管理等。总的来说,这个阶段从研发到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参与进来了。比如,做ETC的金溢,做产品的海信等。应用的话主要是在大城市的一些大事件上。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

智能交通的技术一直在发展。原先在技术上,我们是跟随国外,而随着我们自己研发的投入和产业化应用的增多,还有资本市场的作用,就是很多企业上市了,所以这个阶段,国内已经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和大面积应用的市场前景了。应该说,现在中国ITS的技术水平也不再是跟随国外的状态了。事实上,ITS涉及到很多领域,比如刚才讲的不停车收费、城市交通管理、公交、物流,还有运输方面,也都涉及ITS,国内很多领域都在铺开应用,包括导航,用的都很普遍了。ITS当前以及下个阶段的热点之一就是无人驾驶,或者叫智能网联汽车,在国外它属于智能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也有很多研究机构和厂商在做无人驾驶的实验,包括大学,确实是一个热点。除了技术研发,我们还在做一些标准化的东西。比如车和车之间通信的标准,而且有的也上升到了国家标准的层面。

2.中国ITS标准的制定会有哪些框架,国内和国外有什么不同?

框架的话,主要是做了一个智能运输系统框架体系的研究。这个主要是为了弄清楚几个问题:智能交通体系都有哪些部分?各个部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用户都有哪些?为用户提供什么服务?服务由谁来提供?

国内ITS和国外有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可能就是会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智能运输系统需求来做一些不一样的调整。事实上每个国家的ITS都有别于其它国家,英国有英国的智能运输系统,澳大利亚有澳大利亚的系统,具体都会有些差别。

中国有特色的就是标准体系,国外一般是需要什么标准然后进行设定,我们是先有一个标准体系,需求都是在体系内提的。

3.介绍一下ITS发展的硬件和软件,有哪些代表性的技术和产品?

4.ITS发展过程中建立政府与企业的互动机制如何如建立!

这个事情最开始推动还是以政府为主,去做一些研发等,但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了一些企业,也培育了市场。ITS中因为涉及到一个问题:交通,交通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东西,比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事实上都是由政府主导来进行基础设施的管理。而且,政府在推动ITS的应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设计规划的时候就想到了智能运输系统,也会引导一些企业做相关的服务。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可能更多的工作是落在了企业这边。

不管是交通部科技部还是发改委,对这一部分都是很重视的。比如发改委曾经专门立项来推动ITS的应用。

6.在中国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下,谈一谈中国ITS的未来发展方向。你刚提到的智能驾驶无人车肯定是ITS的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其实也涉及到几个方面,一个是车本身,它是否具备智能驾驶的能力,是否需要加载一些功能;另外,车要和路联系起来,比如指示牌啊、交通标志啊,这些都是给人看的视觉图像,但是以后,信号更多的是给车看的,人看不看可能没什么重要,而且也可以不是视觉的,比如利用通讯手段发消息,实际上是一个相互配合的状态。另外一个可能是,移动互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比如滴滴、共享单车,可能以后就会出现共享汽车,如果共享汽车出现了,再加上无人驾驶,那人类的出行方式就彻底变了,可能就不需要自己再买车了,这给整个交通的业态也会带来更大的便利。

另外还有一个方面是数据的应用。交通以及车辆会有很多数据,我们知道有很多传感器都是来进行数据的传递,那么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提高交通的效率,这可能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总的讲这三个方面吧。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一、回顾中国ITS发展走过的十年历程,大体上经历了“启动期”和“发展期”:

1.启动期(1997年-2000年):

学术界在启动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学者们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介绍了ITS的理念、关键技术以及国际ITS发展进展、趋势和中国发展ITS的时代背景及其必要性、发展思路及其框架等。

这个时期在逐步克服了现阶段中国发展ITS不适时宜的“超前论”等消极观念后,达到理念上的共识:在信息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共识最终体现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 “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经营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交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扩大网络。优化结构,完善系统,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发展和完善城市间旅客快速运输、大城市旅客运输、集装箱运输、大宗物资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五大系统。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这个阶段主要意义是政府在ITS发展中起到积极指导的作用。体现在:国家科技部通过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于1997年7月召开“中欧ITS研讨会”以后,确定了将ITS作为中国科技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00年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协调指导小组;在国家“九五”计划即将结束前,将“国家ITS体系框架研究” 增列为“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将“ITS标准体系及关键技术” 增列为“九五”科技部重点课题,以推进国家ITS发展的进程。

特别指出的是通过2000年北京承办的第四届ITS亚太会议,向国际上表达了中国政府开展ITS的决心,提出了中国ITS发展体系框架和战略框架,同时动员和激发了全国ITS发展的热情。

2.发展期(2001年以来):

科技部启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重大项目为标志,推动中国ITS的发展进入发展期。

国家将“十五”科技攻关目标确定为:“通过关键技术开发、环境建设和示范应用,重点解决交通智能控制、集成信息服务、专用短程通信、智能车路和标准规范等关键技术,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和技术,为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奠定基础,提升整个运输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效率、安全性,进而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中国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十五”攻关课题的组织与开展,体现了以下特点:

1)“共性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采用招投标方式、产学研联合体共同承担完成;

2)“示范城市的工程建设”必须成立以主管市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在本城市ITS规划指导下、自筹资金和技术支撑条件的保证下,经过项目的技术论证条件下进行实施。

在科技部、国家ITS协调指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各个示范城市的努力以及企业、院校、研究机构的协作,在ITS技术研究、实验研究设施的建设、工程建设及应用及社会环境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可喜的初步成果。“十五”科技攻关“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重大项目的各项研究与开发课题,绝大部分通过了成果验收。

在总结“十五”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目前ITS的发展正朝着更加理性、更加实际、更加本土化的方向,加快ITS基础设施和符合国情的ITS系统建设,特别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背景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将全面展开。

二、认真总结中国ITS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指导今后ITS的健康发展

中国ITS的发展应该说抓住了机遇,经过短短的十年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五”期间取得的初步科技成果显现了“中国发展ITS的必要性,对中国ITS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面对ITS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也采取了正视矛盾和不断调整解决的态度。

正视和解决的挑战大体在以下几方面:

1.体制、机制在ITS发展中将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冲击,技术创新要

依托体制创新,只有体制的创新才能实现技术的创新。广州、北京等城市在ITS发展中正视了由于体制造成的部门利益不能整合、资源不能共享所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而成立了“交通委员会”的体制改革,上海成立了“信息中心”,对推动各城市ITS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随着ITS发展的深化,体制和机制会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冲击,可以说:影响中国ITS的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在技术而在体制,这一点已经在“发展期”过程中得到了印证。

在下阶段ITS发展过程中,从国家层面要极其重视、研究这个问题,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才能使ITS的“初步发展期”进入“成熟发展期”。

2.ITS技术标准的滞后,直接影响了中国ITS发展的进度,也影响了企业的积极介入。

应该说“发展期”中,国家对ITS标准化的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在“九五”末期就将ITS标准列进重点研究课题,随后组建了国家ITS标准制定委员会。但是,实际上中国ITS标准制定仍落后于ITS的发展进程,必须调整体制,强化企业参与的机制,组织强有力的专业班子,全身心地开展国家ITS的标准化工作。

综观国际ITS发展的经验,无一例外的是企业在国家ITS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从过去国家ITS发展的十年中,刚开始企业的热情很高,纷纷投入了国家ITS发展中去,积极开发ITS相关技术产品。但是真正获利的企业并不多,相反一些企业还在生存、倒闭的生命线上博弈。

这些年企业的积极性有所消弱,与中国ITS标准的制定、出台滞后有一定的影响。一些企业虽确定了ITS的企业发展方向,却在观望和等待国家标准的出台,甚至有些困惑。

在国家ITS发展过程中建立政府与企业互动机制,也就是“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好戏”将是今后重点研究解决的课题。ITS发展了十年,真正体现企业与政府互动的非(半)官方组织“ITS协会”至今没有成立。政府对企业的疾苦体验不深,对企业的呼声了解不够,也就很难指导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

3.在ITS产业的培育及其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家要给予足够的关

注,国家攻关课题的研究着重从ITS产业化和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政策层面,研究、分析、解决其技术瓶颈和政策制约,从而确立兵团作战的攻关目标和攻关计划。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持续攻关和兵团作战,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ITS系列产品,从而加快中国ITS的产业化进程。

如:GPS导航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如果我们没有相关政策去组织其产业链各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在市场需求竞争环境下,我们的企业就会独打单斗,无序化、分散化地相互竞争,形不成产业链及其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最终的结果还是让国外的技术产品占领我们的市场。

同样,GIS电子地图的开发,虽然开放了政策允许几家公司准入,但各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区域和功能的分工不明确,还是几家公司相互挣饭吃,只有携手搭建产业化的大市场,共建产业链的大平台,大家不仅吃饱饭,还会在产业链中形成各自的优势技术和产品,共同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电子地图产品。

4.在学习借鉴国外ITS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走中国自己的ITS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ITS的基本原则。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ITS发展的经济、技术基础条件远不如发达国家,且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与发达国家又有较大区别,因此中国的ITS发展只能走中国特色的ITS发展道路。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更要吸取国外的教训,决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一套就是“国际接轨”。

中国特色表现在几个方面:

1)ITS发展体系框架虽然几个领域和服务功能与国外的框架大同小异,但是中国ITS发展框架是吸收了国外ITS发展20来年总结得到的深刻经验:ITS评价的极其重要地位,而将ITS经济技术评价纳入了中国的体系框架。

在体系框架中的优先发展领域,国外一般都将不停车收费、车载导航、出行信息服务等系统排在了首位,这是与发达国家的交通形势和技术条件紧密结合的。中国现阶段城市交通形势是主要问题,因此我们的优先顺序应将:先进公共交通、先进城市交通管理、出行信息服务及出行安全、紧急事件处理等系统排在首位。

2)国外一般从关键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及系统集成的技术路线,进行ITS的建设的。中国就应强调信息采集、处理、融合、发布等交通基础信息建设与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强调ITS项目建设要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要紧密配合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如优先发展公交政策、社会公共安全政策、科技奥运计划、建设和谐社会等)实施ITS系统的建设,同时国家发展ITS的目标之一是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因此还应从国家产业化和产业链发展的战略角度实施ITS的建设。

3)出行者信息服务、车载导航系统等国外已有成功经验,也是ITS的终极目标,不仅取得很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增值服务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规模。

国外的交通信息服务与导航系统的基础,是20-30多年以来建设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国在这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沿用国外的发展道路,即使用国外一半的时间加快建设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交通信息服务与导航系统,也要10年时间!

头三年前提出的“浮动车信息采集”以及去年上海“手机定位”信息采集的技术,完全可以弥补目前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不足的客观条件。这一理念和技术应用可以说在中国首先采用的信息采集、处理、融合与发布的技术方法。

三、面对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展望ITS产业的发展前景

前面分析了中国ITS发展的十年历程,总结了发展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就要分析一下中国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展望ITS发展方向及其产业化前景。

中国的ITS是在“机遇和挑战共存”的背景下发展的,对“十年的发展”作个总结和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有些人在面对各种挑战中产生了困惑、甚至怀疑。我和贺国光教授曾在2003、2004年发表了一篇“ITS“热”下的冷思考”的文章,主要是针对那个时期ITS热的要命,大大小小的ITS会议一个接一个,仿佛ITS可以解决交通的一切。为了防止“概念”的炒作使“ITS热”演变成“泡沫”,我们针对一些认识上和应用上的误区,谈了我们的看法,希望在保持“热”的情况下进行“冷思考”。

经过了ITS的“初步发展期”的实践,使我们更理性地、更实际地讨论一些问题,也就是“机遇”抓住了,怎么应对挑战的问题?从中国ITS健康发展的角度看看“十一五”,乃至“十二五”应该如何推进ITS的发展?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如何实现ITS产业化发展?如何使ITS产生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1.从承前启后的角度分析中国下阶段ITS的发展,概括我的几个观点:

1)要坚持走中国ITS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效仿、套搬国外的模式。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经济基础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

2)由于ITS是高新技术在交通管理领域的集成、应用,是交通系统的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的系统工程,在技术上可以推进国家的科技创新工程,在体制上可以推动国家影响科技创新的体制改革。从某种角度来说体制创新已成为国家ITS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3)目前影响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和实质性介入的原因之一,是国家ITS框架需要进一步深化,相关技术标准和优惠政策滞后,加上市场竞争环境和招投标工作不规范,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4)积极研究和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协调和指导。特别要分析ITS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瓶颈和制约因素,如何创造实现中国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体制和政策。

5)必须重视ITS发展的基础性硬件(如通讯网络平台,交通信息的采集与融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和软件(政策,标准,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现代化交通行为等)的规划与建设,不能就项目而项目地单抓工程项目。

6)ITS及其发展实际上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不能只限于交通部门,因此要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信息产业部门要在国家ITS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也是ITS进入“成熟发展期”的标志。

2.面对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展望ITS产业的前景

长远来看,中国的ITS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但鉴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战略、路网建设规模、道路交通管理以及ITS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近期,中国ITS的主导力量仍将来自于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大部分,并主要归口于城市交通、道路交通、高速公路、铁路、民航、军队等行业为主体业务职能部门管理,现今尤以城市交通、道路交通、高速公路、军事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势头、发展空间为大。

预计未来5年中,中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这些中心将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检测技术等高科技优势,建立集公安交通GIS综合业务管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流检测、GPS车辆定位、通信调度指挥及交通信息发布等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现有交通管制设施,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和最大的性能指标实现面向中等以上城市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业务管理规范化,科学组织交通,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公安交警快速反应能力,逐步实现公安交通管理现代化。因此,城市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应用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有着光明的前途。

在城际交通方面,在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高速公路监控、通讯及收费等方面有很大的市场。但由于国内竞争对手比较多,需要通过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利润。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所需交通工程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需求量将不断扩大,而这一部分的投资一般占到高速公路基本建设总投资的3%--4%左右,这样可以估算中国在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中的投资情况,估计未来8年市场总需求为700-800亿元人民币。

根据目前中国的交通条件和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情况分析,GPS技术、RFID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将是今后ITS产业化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下面单就GPS技术市场及产业化前景谈一些自已的看法。

3.GPS技术市场及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GPS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自90年代初期以来,几经波折。自99年开始,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提高和完善,该行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投资者也迅速增加,其产业化进程迅速加快。

1)GPS技术和产业有较大发展机会

中国的GPS应用,是从监控报警开始的,而不是GPS本来意义上的定位、导航。从始至今,一直处于一种“异化”状态,而对于其本质意义上的上游技术,却重视不够。如:终端所需的OEM接受板,中国尚没有具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全部依赖进口。由此带来技术应用层面上的技术衔接不成熟,而监控报警所含技术是需要相关行业协同来提高的,这也将是中国GPS今后发展趋势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另一角度看,这又将为国内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在这一阶段,企业在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这样做的结果,是减少对国外产品技术的依赖,从产业链上游就能给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产业的深层次分化,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企业将从目前无序的市场中分离出来,它们将把投入的重点放在深度技术的研发上,而不再扮演现阶段技术和集成双重角色,这也使产业化进程趋于有序。这种趋势将直接形成中国GPS产业链其上游技术的一股中坚力量,其结果是将有一批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与国外技术和产品相抗衡,这对提升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

2)GPS将实现与传统产业的共同发展

一方面,GPS产业将对一些传统产业加以改造,实现其在新经济环境下的飞跃,最典型的例子,如将GPS技术应用到传统运输业,这将彻底改变其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其信息流对物流的替代将导致中间性环节的削减,是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减少,减低物质成本和人力成本,并将在公共网络平台上,实现物流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另一方面,由于GPS产业的介入和渗透,在一些相关产业领域,将会衍生出一些以GPS产业为基础的产业生长点。其GPS在一些产业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是提供一些技术和产品,更可能的是,其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思路也可能做出一些调整,而这些调整又是有利于GPS产业发展的。

3)GPS领域的激烈竞争促进中国加快技术研发步伐

在当今世界,美国是GPS技术的领先者,但俄罗斯和欧盟也不甘心落后,他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GPS发展计划。国际激烈竞争对

促进中国加快技术研发步伐,尽早投入国际竞争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GPS产业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GPS产业化趋势不但其上游技术将减少国外进口依赖,并在其技术应用上将逐步取代进口并进而打入国际市场,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由于文化背景易沟通;亚洲国家(日本除外)GPS技术相对较落后;亚洲国家是一个具巨大潜力的市场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GPS企业更能在亚洲市场找到商机。随着中国“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成功发射,以中国自主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为基础的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随着中国“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成功发射,以中国自主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为基础的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正在迅速崛起。据调查,中国目前有近10万辆汽车安装上了GPS导航装置。根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的总产值将达70多亿元人民币。

4.GPS导航产品市场的前景和竞争趋势,仍存在“喜与忧”

1)自主导航及路径诱导信息服务一直成为ITS的重要领域,受到产业界的关注。中国自主导航产业的发展格局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逐步调整及ITS发展的实际需求,正在形成与GPS导航产业链相关技术领域发展和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前景。尤其是涉及自主导航产业的GPS、GIS技术的相关标准及其硬件、软件等方面,都较前一年得到国家及产业界的重视。

2)目前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导航产品正趋向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车载

导航产品除导航地图的信息诱导外,还有语音提示及多媒体娱乐功能;另外便携式导航、手机导航产品也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受到开发商的关注,该技术产品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很可能在奥运会期间是走俏产品。从导航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导航企业面临着领先技术的开发和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

3)中国导航产品有广阔市场,前景一直很好。但是不容乐观的是:支持导航系统的交通信息目前是一个瓶颈,如果没有实时动态交通服务的信息,只是静态信息的导航产品,市场是有限的,大概前装市场份额要大于后装市场份额,但是整个市场是有限的。正像日本在VICS信息服务前,导航产品只限于前装市场,而VICS信息服务实施后,导航产品的销售量逐年增加。

4)实际上ITS的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是直接影响导航产品市场的发展。国家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应统筹协调,制定相关政策推进中国导航系统及其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尤其是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采集及处理、信息发布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作为信息服务的部门应由游离在行政之外的第三方企业化运行操作。同时要建立一整套配合、推进的机制;

5)产业链之间要分工合作,共同开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并与国际市场相竞争的的技术和产品,同时与中国ITS整体发展相一致。更应关注的是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在导航产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应关注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政策与车载导航产品市场一体化推进机制的建设。

2.中国it名人 篇二

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

中国和美国CIO的IT投资指数曲线的逐月对比数据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受宏观经济指标稳定向好的推动,本月中国CIO的IT投资指数继续保持平稳。该数据反映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中国企业总体对2010年预期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势下,企业CIO对近期IT投资规划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此外通过中美两国数据对比,还可以看出近几个月来,美国企业CIO对IT投资的预期也保持了乐观态势,指数增长较为强劲,体现出美国市场IT投资信心的恢复。

来源:IDC.2009

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以及中国企业总体对2010年预期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势下,企业CIO对近期IT投资规划也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相对上月调研结果,本期受访结果的总体走势更趋于乐观和稳定,其中34%的受访CIO认为将增加IT投资,相对上月该选项30%的占比有一定增加。此外55%的受访CIO表示,本企业未来12个月的IT投资将保持不变,比例有一定的上升。这表明随着经济复苏的趋势进一步明朗,企业的IT投资规划将更趋于乐观和稳定。总体而言,本期LOB(企业业务部门管理者)调查结果与CIO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整体而言更加趋于乐观和平稳。认为未来12个月的IT支出更多和相同的企业占比略有增多,分别达到29%和61%;而认为IT支出将更少的LOB占比相比上月均有所减少。这表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LOB对企业近期IT支出的预期更为乐观和稳定。

注:2009年10月CIO调研受访者,100,2009年11月CIO调研受访者=100,2009年12月CIO调研受访者=100,2010年1月CIO调研受访者=100;2009年10月LOB调研受访者=30.2009年11月LOB调研受访者=30,2009,12月LOB调研受访者=30,2010年1月LOB调研受访者=30来源:IDC.2009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重点统计了受访CIO和LOB对于企业应用统一通信产品和服务相关问题的看法。总体而言“提高生产率”是受访CIO和LOB普遍认为实施统一通信的主要原因,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则是受访者普遍认同度最低的原因。此外由于CIO和LOB在成本控制及技术策略方面认识的差异性,受访CIO及LOB对于“降低费用”及“远程移动办公”是实施统一通信的主要原因的认同度差别显著。

注:2010年1月CIO调研Total=100,2010年1月LOB调研受访者=30来源:IDC,2009

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即时通讯”是受访企业目前已经应用或近期计划应用的最为广泛的统一通信功能。在受访的100名CIO中有81%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此外,受访企业对于“统一消息”的认同度也较高,有60%的受访CIO表示本企业已经或计划应用这一功能。受访企业普遍对于“通信应用与CRM/ERP的集成”这一统一通信功能的需求度较低,在受访的100名CIO中仅有6%的受访者认为本企业目前已经应用或将在近期计划应用这一功能。此外,“基于Web的会议及协作”、“基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的统一通信”以及“基于移动设备的集成应用”等统一通信功能,目前在受访企业中的应用度及需求度也较低,选择上述功能的受访CIO均低于受访总数的2成。

本期调研中我们还关注了企业CIO及LOB对于统一通信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类型选择、统一通信服务提供商评价体系、统一通信应用价格模式等问题的看法。在未来数月的调查中,我们将开展绿色IT与虚拟化、数据中心转型以及业务连续性/灾难恢复等技术趋势主题的调研,以期为IT企业快速制定相应的战略提供一个简便、快捷的参考依据。

注:2010年1月份CIO调研受访者=100来源:IDC.2009

关于IDC IT市场快速扫描(IDC FutureScan)

3.2003中国IT蛋糕不小 篇三

中国IT难逃世俗,但日子总要过。

总的猜测,2003年不让2002年,2003年的日子会比2002年过得好。人们普遍认为,明年中国IT有望复苏。这不是因为美国"喷嚏已止,感冒正在康复",而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中国加入WTO一年多,传统产业需要信息技术来提升。

电子政务2000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邓寿鹏,不是CIO,更不是CEO,但是他对电子政务的研究情有独钟,观点鲜明:"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市场规模大约在1800亿元~2000亿元之间。"理论支持也强有力:全国80%的政府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3000多万名公务员中,60%配上PC或NC,共需要1000亿元。如果按照硬件和软件的配比1比4计算,购置软件需要250亿元。全国有2500多个县,600多个市,4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以及90个国务院的局域网、传输网建设,需要550亿元。这还不包括一些不可预测的项目。

百亿元不算小

2000亿元,算是大数。可是,上百亿的工程项目,也该不算小呀!

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差15年左右,而加强实施制造业的信息化将会使这个差距缩短为10年之内。为此,我国有关方面将在"十五"期间投入100亿元左右,用于提高现代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强国。据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司司长李健透露:这100亿元,将用于建立203个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同时使制造业信息化的软硬件产业获得稳固发展速度,比"九五"末上升20%。

还有一个上百亿元的市场,那就是中国的网络安全领域市场,有待于安全厂商去开垦。

行业市场不可低估

行业用户市场,依仗行业多、用户多、需求广,仍然是需求IT的主流。

就我国电力行业而言,为解决电力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西电东送工程、全国电力联网工程的有条不紊地发展,加之华北与华中联网邯东500千伏开关站和微波通信工程的初步设计,都将会对IT技术和产品有较大的需求。经核定,仅华北与华中联网邯东500千伏开关站和微波通信工程的总投资约14360万元,其中,邯东开关站工程13745万元,邯东开关站至邯郸局微波通信工程615万元。若把工程对IT的需求按30%计算,至少也有4000万元。

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逐步走向成熟,教育对于网络各方面功能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并趋向理性。据赛迪顾问预测,在未来几年,教育城域网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2003年将是教育城域网建设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教育城域网建设投资将进一步增长,增长幅度有望达到50%。

医药卫生系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仍然是各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从记者在对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云南肿瘤医院和解放军301医院的调查中,他们在2002年就对各自医院作了"IT规划和投资预算",总金额达到了2800万元。按照运作规律,这2800万元的真正开销一般会在2002年底或2003年初,只会晚些不会提早。

大型企业用户不减当年

具体到微观,具体到每家企业用户,通过记者对部分企业用户CIO的调查了解,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凡是搞信息化尝到甜头的企业,一般都是具有一定规模、拥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并表示在2003年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必要再进行资金投入。

我国某大型印刷企业在2003年预计投入200万元,而进行ERP建设投入金额80万元,局域网建设投入金额100万元,电子商务系统投入金额10万元;计划采购硬件设备主要是台式PC机;选择IT厂商的主要因素排序是品牌信誉、服务质量和价格;希望IT厂商在服务方面做一些改进;同时认为,目前阻碍新技术和新应用推广的因素是对新技术的了解程度不够和资金的限制。

西北某钢铁公司在2003年预计投入金额上亿元用于ERP建设,以期建立一个全局性的、全过程的信息化,希望涵盖生产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建立两个中心,实现业务自动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管理,让IT融入到企业中。

国家法制系统在2003年预计投入金额至少在百万元以上,计划把全国法制系统信息网络连接起来,在法制系统内部形成整合,达到互联互通;以VPN方式建立专网,防止重复投资浪费。

4.中国it名人 篇四

◆ IDG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董事 熊晓鸽 ◆ 著名经济学家 朱民

◆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郭为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文京 ◆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 刘积仁

◆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计算机系统本部总经理 李健航 ◆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杜家滨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孙丕恕 ◆ IDC大中华区总裁 谢世和 ◆ IDC中国公司副总裁 万宁

◆ 多普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杨兴平◆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卢朝霞 ◆ 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志强

◆ 清华同方计算机系统本部副总经理 陆致瑛 ◆ 实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贾红兵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厉军 ◆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 张家泓 ◆ 英迈国际(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凡 ◆ 朝华科技执行副总裁 崔建 ◆ TCL电脑公司总经理 杨伟强

◆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侯迅 ◆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刘淮松 ◆ 江裕映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欧国伦

◆ 合力思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沈惠中 ◆ TOM在线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王雷雷

◆ 飞利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多媒体显示事业部中国区副总经理 郭元龙 ◆ SONY(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部总经理 松忠信 ◆ 佳都国际集团总裁 刘伟

◆ 上海浙大网新易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章宏 ◆ 深圳市神舟电脑有限公司 张曦

◆ 北京晨拓联达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廖理纯 ◆ 微星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晋凯

◆ 日立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公司总经理 一丸作

◆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影像信息消费产品部副总经理 中岛浩司 ◆ 趋势科技中国大客户业务发展总监 谢旭东 ◆ 北京大恒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建营 ◆ 方正总裁 蒋必金 ◆ 方正副总裁 祈东风

◆ 香港天星机电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许连生 ◆ 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资深市场总监 孙秀芳 ◆ 美科利大中华区总裁 卢汝文

◆ 江西思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游建平◆ 联宝讯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洪国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产品事业群首席执行官 彭春林 ◆ 北京鸿合科技集团董事总裁 邢修青

◆ 深圳科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晓丹 ◆ 北京南北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易清 ◆ 创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亮 ◆ 深圳科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王学军

◆ 梅兰日兰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 李丽珍

5.关于中国名人的名人名言 篇五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

4、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5、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于谦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7、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潜

8、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罗大经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10、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2、父母应该做的是给孩子看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父母不应该说,天上你应该往北飞,海里你只能往东游。——陈小薇

13、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14、酒香不怕巷子深

15、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罗贯中

16、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1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8、一朝权在手,谁敢不低头——民谚

19、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

20、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佚名

21、人怕出猪怕壮——民谚

22、要有追根究底、毫不妥协的精神,无论生活或研究工作都必须非常认真,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李远哲

2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民谚

24、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民谚

2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

26、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民谚

2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民谚

28、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冯·洛戈伊

29、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曹雪芹

30、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

3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民谚

3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33、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佚名

34、丈夫有泪不轻弹——民谚

35、艺到用时方恨少——民谚

36、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民谚

37、舍得一身剐,皇帝也敢打——民谚

38、[英]培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去的东西并不一定真是你的损失。许多事实证明因祸可以得福,只是看你有没有力气承担一时的痛苦而已。——佚名

39、死猪不怕开水烫——民谚

40、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佚名

41、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4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民谚

43、醉翁之意不在酒,尖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4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46、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民谚

4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8、诚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虚伪的人,踏破铁鞋无知己。

49、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0、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陈安之

51、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52、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53、亲者痛,仇者快。——朱浮

54、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55、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5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5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58、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红楼梦

59、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红楼梦

6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6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封神演义

62、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63、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

64、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65、杀鸡焉用宰牛刀。

66、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67、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68、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69、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70、此地无银三百两。

7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72、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73、磨刀不误砍柴工。

74、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75、人之所能,不能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76、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

77、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78、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79、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朱舜水

80、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丘迟

81、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

8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83、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84、可望而不可即。——刘基

6.中国it名人 篇六

发布时间:2008.07.03 09:06来源:赛迪网作者:hedi

【赛迪网讯】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IT治理专业委员会、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08中国IT服务管理论坛暨中国ITIL、ISO20000、COBIT最佳实践交流”于2008年7月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盛邀金融、政府、电信、能源、制造等各界CIO、用户代表、IT管理专家、IT厂商等,共同就国内IT管理热点、难点、IT服务管理成功经验、解决方案等议题展开讨论。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指导下,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2008中国IT服务管理论坛暨中国ITIL ISO20000 COBIT最佳实践交流,今天隆重召开。在此我们对光临此次论坛的嘉宾及现场观众朋友们,致以真诚的问候和衷心的谢意。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IT与业务融合日益紧密,IT系统管理面临更加严峻挑战。本次论坛以“群策群力,提升IT管理水平”为主题,邀请到了知名企业CIO,用户代表,信息化管理专家等,共同把脉IT服务管理在中国应用与发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介绍光临此次论坛的嘉宾:

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秘书长刘献军,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峻,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刚,挪威船级社工业部大中国区总经理郭晓英,IBM(中国)软件部Tivoli资深技术专家代永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岗位经理康睿洁,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IT服务管理事业部总经理陈仲亿,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运行中心总经理魏刚毅,海关总署全国海关信息中心技术管理部副主任唐文治,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IT服务管理有限公司陈忠毅经理,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化部苗理顺经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信息化推进部(叶明)主任。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秘书长刘献军女士为大会致开幕辞。刘献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今天2008中国IT服务管理论坛暨中国ITIL ISO20000 COBIT最佳实践交流在这里隆重召开,我谨代表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关注的政府领导、业界专家、国内外行业用户,以及新闻界的朋友

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国正在推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战略,两化融合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的战略选择,无论对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对信息化而言,都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否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在信息技术产品方面的投入,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管理。IT管理建立必须要有管理机制来确保可预测的IT服务支付,从而确保业务流程和IT流程之间的联系。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情况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高兴的看到,许多企业对IT管理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实践,但是由于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指导,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IT服务管理在国际上发展多年,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它们所倡导的标准和方法,以及流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这些方法和流程都是基于国外的实践,迫切需要尽快的熟悉国际上的ITSM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开发和制定适合中国企业的IT服务管理。

本次论坛就是希望各位专家共同就国内IT管理热点、难点,IT服务管理成熟经验,IT服务管理解决方案,应用价值等议题展开讨论,分析IT服务管理应用的深层次问题和发展趋势,从而推动IT服务管理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全面提升我国IT管理水平,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战略构想。

今天,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各界CIO、用户代表、信息化专家学者在百忙中光临本论坛,再次谢谢各位,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主持人:

下面有请赛迪顾问执行总裁李峻博士为大会致辞。

李峻:

尊敬的刘主任,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2008中国IT服务管理论坛暨中国ITIL ISO20000 COBIT最佳实践交流在这里隆重召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会主办方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对于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借此机会向一直支持我们业界朋友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是党和政府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的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就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重要决策。

随着我国各行业信息化建设深入的开展,IT应用日趋复杂,需要高投入、存在高风险,期待高回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行业和企业用户迫切需要一套适合我国特色的科学管理体系、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和技术工具,对于IT系统和基础设施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合理、规范、有序的信息化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高效、可靠的运用。

近年来,我们的行业和企业用户在建设和运营大型的运行网络数据中心的同时,也逐步接受和引用IT服务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如ISO20000、COBIT等等,在金融、电信、政府、能源、制造等行业一批标杆企业,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IT系统运营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将IT与业务相融合,如何有效保证IT系统本身的有效运营,在有限的资源基础上实现IT运绩效最大化,更好支持企业一线运营活动。如何迅速响应业务部门对IT的要求,如何规避IT带来的风险,如何加强IT内部控制,以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一问题已经初步成为制约行业持续发展核心问题。对于已经引入和建设IT服务管理的企业也在不断的探索国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工具,如何更好的适应企业本身的制度、文化和传统管理模式,IT服务管理应用需要全面推广,权力推动和深入的推进。而推动IT服务管理在中国的深度的运用,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用汇、咨询机构、IT厂商,宣传媒体共同参与,多方协助。作为本次会议主办方,中国首家在海关上市的中国机构,赛迪顾问一直致力于IT服务管理,宣传、培训工作,并且希望通过举办论坛的形式,搭建各方交流、讨论中国IT服务管理最佳实验平台。促进中国IT服务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各位嘉宾,信息技术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为我们从事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各界人士提出了诸多挑战,让我们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推动IT服务管理在我国的应用,共同提升中国IT管理水平。

7.中国it名人 篇七

据Gartner最新预测,2015年全球IT支出恐将萎缩至3.66万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减少1.3%(参见表1)。Gartner指出,美元升值是IT支出趋缓的主要因素。

Gartner研究副总裁John-David Lovelock表示:“我们预测,以美元计价的2015年全球IT支出将萎缩1.3%,低于上季度更新预测时所公布的2.4%的正增长率。然而,市场却并未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崩盘。美元兑大部分货币近来均呈现快速升值,在全球IT市场掀起一股汇率冲击。如排除汇率波动的影响,按固定汇率计价的相应增长率为3.1%,仅比上一季度更新的目标减少0.6%。这是美元兑其他货币价值大幅起落所造成的假象。”

Lovelock补充道:“不过,这样的假象掩盖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其中的涵意不容忽视。产品或服务中若包含采用以美元计价的零组件,则其成本也必须通过较低的汇率来覆盖,简而言之即意味着价格将会上涨。然而,还有很多其他的市场因素必须考虑——要保护美元利润,就必须采用细致入微且多元化的方法,从定价、合作伙伴以及产品管理等多方面下手。”

2015年以美元计价的终端设备相关支出(包含个人电脑、ultramobile、手机、平板与打印机)预期将会下滑1.2%至6850亿美元。2015年终端设备总支出金额之所以下调,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西欧、俄罗斯与日本等本国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国家,个人电脑采购需求放缓。手机市场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小。新兴市场手机产品组合逐渐趋向于较低价格的智能手机,因此抵消了高端智能手机涨价所带来的影响,使得2014与2015年手机平均价格呈现平稳状态。

2015年数据中心系统支出预计将达到1420亿美元,仅比2014年微幅增长0.4%。外接式(ECB)存储设备、企业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等市场均受到本国货币兑美元贬值的影响,其中以服务器所受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服务器厂商毛利率相当较低,所承受的价格压力也较大。

2015年企业软件市场支出可望达到3200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2.3%。不过,该数据与前次预测相比仍出现了下调,这是因为市场加速采用Office 365,因此Gartner大幅下调了Office Suite的相关支出预测。因为Office 365的成本根据使用时间长短而分配到不同阶段,打乱了厂商原有的收入流,因此当用户逐渐从现有版本转换至新版本时,其营收增长率便大幅降低。

注:由于四舍五入,个别数据加总可能与总金额或有出入。资料来源:Gartner (2015年4月)

资料来源:Gartner (2015年4月)

2015年IT服务支出将萎缩至9420亿美元,低于2014年的9480亿美元。最大的降幅出现在实施服务(implementation services)部门,其中又以美国最为严重。虽然石油天然气产业仅占IT服务市场的1%,但石油天然气买家向来在油气产品价格大跌时反映迅速,甚至经常会减少支出达20%或以上。由于美国是全球产油大国之一,也是IT服务的大型市场之一,因此2015到2016年间预计IT服务支出的削减将达到最大,并且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实施类服务”。

2015年的电信服务支出增长率预期将下滑2.6%,即1.57万亿美元。影响各地市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美国与部分西欧国家等发达市场的通话总数量减少,这是因为通过数据联网的终端设备与多SIM卡通话的增长不如先前预期。

在中国市场,2015年科技产品与服务相关支出预期将比上年增长5.3%,达到人民币2.2万亿元,具体数据参见表2。

技术类革新受到空前重视

Gartner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首席执行官预计2015年其公司业务状况良好且技术创新进展迅速。这项《2015年Gartner首席执行官与业务高管调查》发现,业务增长仍是头等大事,技术类革新则被视作在2015与2016年实现增长的主要途径。

8.IT的中国特色日益鲜明 篇八

IT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发展到今天,这种观点还是能够成立的。但是今后呢?这种IT全球大一统的局面还会延续吗?

其实,在我看来,就我们中国而言,IT的中国特色已经浮出水面,并且其特色也正日益鲜明起来。这里所说的所谓中国特色是指产生自中国,至少目前中国所特有的情况。

首先,在我国自主创新国策的大力推动下,产生了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核心技术。举国家之力投入技术创新,不产生一些对产业有深运影响的结果才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一批这样的成果。比如TD-SCDMA、CMMB、AVS、闪联、龙芯、国产中间件、IPv6、WAPI等等。这些技术和标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或早或晚要产业化。TD、WAPI和CMMB的产业化只是一个开头,更大的自主技术的产业化浪潮还在后面。

这些技术是否能成为国际通行技术,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但其必将改变中国IT产业的格局。

其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各自为战的建设演进到依法建设的新阶段。比如,我国已经开始试行的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制度、将要推行的企业内控制度、中国的保密法、国家信息化战略和十一五计划、政府采购法、电子签名法等等一系列法规。这些已经初步构建成信息化建设的法制框架。

这些法规虽然借鉴了国外相关法规,但中国特色十分鲜明。常听到一些海外回来的人士批评中国的某某法远不及美国的某某法完备。中国特色和美国特色有不同之处,不能用美国特色为标准评价中国特色,也不必用中国特色评价美国特色。

在这种形势下,法规遵从所涉及的IT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范围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一定会形成一大批符合中国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还有,近年用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验开始被认知和开发。这里边最成功的首推腾讯。腾讯的用户体验特别具有中国特色,完全不同于国外的同类网站。另外,魅族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其完全自主设计创新的M8手机在中国青年一代里深得宠爱。

在国家经济转型、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针对中国消费者独特的体验需求开发产品,将是产业当下十分重要的突破方向。

上一篇:特种设备应急预案下一篇:党课: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模范(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