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论文

2024-09-30

经济理论论文(8篇)

1.经济理论论文 篇一

经济主题党课:经济增长理论之争

经济如何实现增长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话题,不仅是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而且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因而,从亚当·斯密时代开始,西方经济学家就开始对经济增长进行了长期探索,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也先后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边际学派、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理论等多个发展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学家们对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进行了探讨和争鸣。

古典学派的“数量扩张”观

从亚当·斯密起,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经济如何实现增长。在《国富论》一书中,亚当·斯密研究了如何增加国家财富和收入,认为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国家财富增长的关键。在他的增长模型中,产出是劳动力、土地、生产效率和资本的函数,这实质上就是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此外,他还探讨了自由贸易等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一些非经济因素(如政治稳定程度、法律、制度)等外生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之后,萨伊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14)中明确指出,作为资本的机器以及科学对于财富增长的作用,正是促使许多自然力为人类服务以增加产品种类和数量,从而获得财富积累的真正原因,他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资本积累。此外,萨伊还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Say’sLaw),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大卫·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萨伊对经济增长的观点,并从亚当·斯密的谷物增长模型抽象出经济增长过程的一般范式,认为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极为重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将其净收入中除消费外的剩余部分追加投入到生产中所形成的资本积累。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一书中,他还提到技术进步、扩大国际分工和促进自由贸易是保持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不同于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还提出“比较优势理论”,成为早期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基础。

约翰·穆勒整合前人研究,认为扩大生产规模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经济增长受劳动、资本、土地、生产效率、教育水平、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习俗等多种因素影响。他还详细论述了经济增长方程中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三个重要变量不同变化的五种情形。可以看出,古典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采用不同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探索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当然,受限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古典经济学派这一时期对经济增长研究的核心主要是物质资料的数量扩张。

不同学派百家争鸣

古典经济学之后,经济增长理论进入百家争鸣时代,一批批判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学派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方面,马克思继承前人研究,大量论述了资本、劳动、科学技术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在经济思想史上建立了动态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他将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和生活资料生产部类,前者也称第I部类,后者称第II部类。每个部门都可分解为用于工人的可变资本,用于折旧的不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包含不变资本和劳动力都扩大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后来的许多经济增长模型都受到马克思的启迪。

19世纪70年代,以杰文斯、瓦尔拉斯和帕累托为代表的边际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放弃了劳动价值及总量分析方法,主张边际效用理论(包括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对之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现在西方许多经济分析仍是建立在边际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19世纪末,马歇尔在融合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主义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派。在他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力数量、工人工作效率、财富数量、自然资源分布范围和丰富程度、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国家公共安全状况共同决定了该国经济增长。马歇尔还把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引入经济学,提出“均衡价格论”,成为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随后,新古典经济学派开始长期占据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流地位。

20世纪40年代,索洛等人提出了外生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率由资本和劳动增长率及其边际生产力决定,人们可以通过调节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生产力,调节资本—产出比率,从而实现理想的均衡增长。后来,索洛和米德对该模型进行补充完善,在模型中引入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

1947年,罗伊·F.哈罗德和埃弗西·多马聚焦于资本和劳动来解释经济增长,构建了哈罗德-多马(Harrod-Domar)模型。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决定全社会投资水平的储蓄率和反映生产效率的资本—产出比。与此同时,大量自成一体、影响巨大的经济学派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世纪初诞生的旧制度学派(以凡勃伦为代表)批评当时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处于正统地位的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强调制度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后来,新制度经济学派进一步提出制度决定经济增长的全新观点,开创性地将制度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中,打破了新古典模型仅将劳动、资本作为内生因素的传统模式。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学派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主张继承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以及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学,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先河。但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也遭到以拉弗尔、费尔德斯坦和蒙德尔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的猛烈批判,他们全盘否定凯恩斯主义,主张全面恢复萨伊定律,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的国家干预主义,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供给管理”。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观

新古典经济学虽然提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但对“索洛技术进步残值”的出现并未作出解释。此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探索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以新增长理论为主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兴起,它建立在批判地继承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之上,引入收益递增的假定,对人力资本、制度因素以及产权等因素进行分析,重构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有效路径。

罗默(PaulRomer)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中认为,企业通过投资增加资本存量的行为提高了知识的水平,而知识的外部效应不仅使其自身形成收益递增,而且也使物质资本和劳动等其他投资要素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正是这种收益递增带来了经济的长期增长。1988年,卢卡斯(Lucas)提出了一个以人力资本外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式,通过人力资本解释了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虽然罗默、卢卡斯等人解释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经济增长根本动力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作用的产物”。从实践来看,新经济理论不但成功地把技术进步内生到自身经济增长模型,而且阐释了人力资本、知识等在经济增长模型中的自我积累、自我演进以及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丰富和完善了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总体来看,几百年来,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和争论从未停止,研究内容也从单纯的物质资料生产延伸到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方面。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学的发展,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水平也有了极大提升,数理化的分析开始应用到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也从早期的劳动、资本、人口、财富积累等不断延伸扩展至人力资本、知识、科技水平、制度等多种影响因素。虽然,受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探索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经济理论论文 篇二

一、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从众多的经济理论中可以看出, 黄金分割律是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一, 最早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以古典增长模型为依据, 进行深入分析而得。从这一理论运行的本质上看, 主要是为了使得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化。其中资本和劳动比率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如果这二者能够使得资本的相关边际产品达到劳动的增长率, 就可以实现消费的最大化。如果经济的发展可以获得所需的资本, 就会产生更多的资本存量。如果需要使得工人的消费水平最高, 就需要对其资本量进行严格地控制。经济的增长量和工人的资本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 经济的增长需要严格按照黄金分割律来进行。如果超过了黄金率就会使得资本出现过度积累, 这种状态不会产生有效性。不仅是资本的浪费, 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二、古典增长模式

采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可以保证市场经济的价格保证一致性。所谓的一致性就是指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合意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一致。同时价格机制因素是使得这两种情况得到统一的重要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如果资本的增长率超过了劳动增长率, 说明资本本身的价格处于下降的状态, 同时劳动的价格得到提高。对于企业来说, 资本投入就会不断增加, 进而控制劳动的投入。从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替代模式, 进而使得资本的产出率得到提高, 减少合意增长率。最终, 资本的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趋于一致。

第二, 当资本的增长率小于劳动增长率的时候, 会使得资本价格明显增加, 繁殖劳动价格下降, 为了改善这一经济发展现状, 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进, 进而提高劳动投入量。通过多种模式的改变, 资本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逐渐形成一致的状态。这也是古典增长模式使得经济达到一致性的实现机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得到了企业经济管理者的普遍认可, 使其融入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三、经济周期波动变化

所谓经济周期就是指国家在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稳定的情况下, 产生的经济增长总水平的波动情况。从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阶段, 其中包括萧条、复苏、繁荣以及衰退等, 这四个阶段明显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不同规律。但是从现如今的经济发展上看, 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有新的特点和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传统的国民经济发展上来看, 物质生产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这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 需要在现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 调整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 增加信息产业的构成。久而久之,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减弱。而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也是采用现代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因此, 经济周期的波动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2) 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增长周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 第三产业就是以服务业为主, 以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为主要依据的经济获取方式。由于现如今, 网络技术、先进知识的发展, 经济发展也逐渐实现了创新的模式, 因此, 经济的周期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电视、计算机等先进的媒体设备可以进行信息的高校处理, 传输网络、校园网络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等对于经济的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可见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同时在经济周期性上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3) 高新技术和传统的工业领域相结合, 较为普遍的就是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不仅改变了固定资产的更新方式, 同时也使得经济周期产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上看, 主要是依靠机器大生产来提高经济的增长。但是当成产模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时候, 就会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进而满足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展需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可以增强市场的适应能力,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 设备的更新和改进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计算机设备的更换或者是维修等, 都会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的更新情况被减缓, 就会引发经济周期的连续波动。

(4) 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也提高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水平, 新产品的生产周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如今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 使得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到投产阶段需要的时间逐渐降低, 实现了科技发展的一体化。除此之外, 一些大的企业也形成了经济-科学-技术的综合实体, 较为典型的就是贝尔系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经济发展周期的波动。

(5) 网络时代的优势就是使得信息作为有效地调节机制,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市场价格机制运行也会出现失灵的状态, 因此, 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调节保证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符合市场的发展需要。这一做法已经得到了西方多数发达国家的借鉴和认可。在进行经济调节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优势。现如今, 商品、货币的流通都会使得经济发展观念产生严重的变化。使得经济波动周期的波动幅度增大。从理论上讲, 由于信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地位日益重要, 信息量的增大, 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 必然使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幅度缩小, 使经济增长升幅、跌幅落差缩小。从实践的发展上看, 欧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的进步, 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以及信息服务业壮大, 正以人们难以预料的方式和速度向前发展。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迈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时代, 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那种工业时代的大起大落的经济周期波动, 即将成为历史。

四、政府采取的经济波动调控手段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虽然在乘数与加速系数的相互作用下, 经济会自发地形成周期性波动, 但政府在这种经济波动面前仍可有所作为。政府可以根据对经济活动变化的预测采取预防性措施, 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以维持长期的经济稳定。而政府的措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实现。

(1) 调节投资。经济波动是在政府支出及自发性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 如果政府及时变更政府支出或者采取影响私人投资的政策, 就可以使经济的变动比较接近政府的意图, 从而达到控制经济波动的目的。例如, 在私人投资下降时, 政府可以增加公共工程的投资, 增加社会福利的转移支付, 或采取减税、降低利率及银行储蓄率等措施鼓励私人投资, 从而使总需求水平不致因私人投资的下降而降低, 以保持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增长。

(2) 影响加速系数。如果不考虑收益递减问题, 加速系数与资本—产量比率是一致的。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影响加速系数以影响投资的经济效果。例如, 政府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同样的投资能够增加更多的产量, 从而对收入的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3) 影响边际消费倾向。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影响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 从而影响下一期的收入。例如, 当经济将要下降时, 政府可以采取鼓励消费的政策, 提高消费倾向, 增加消费, 从而增加私人投资, 进而促进下期收入的增加。

五、总结

综上所述, 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左右经济运行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 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从经济增长方面看, 要严格遵守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规定。经济发展模式是客观的, 但是顺应经济理论的做法确实主观的。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也是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可见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值得仔细推敲和揣度。经济学家需要以传统的经济理念为基础, 加上现代化的经济运行理念和方法。努力实现经济运行的系统化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增长趋势[J].经济研究.2012 (01)

[2]刘金全, 王雄威.我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 (01)

3.怎样传播经济理论 篇三

不过,好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还是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所以,不仅如何构造经济理论需要予以方法论上的讨论,如何传播经济理论也自然成为一个话题。阿兰·曼所著《魔鬼凯恩斯》在讲述凯恩斯故事时,对于构造经济理论和传播经济理论的篇幅分配上,至少是平分秋色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凯恩斯作为学说史上堪与斯密、马克思、马尔萨斯等并驾齐驱的经济学家,不仅生前鸣声鼎沸,而且身后成为经久不衰的偶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杰出的传播能力。

凯恩斯曾经对于心目中理想的经济学家做过如下描述:“在某种程度上,他必须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哲学家。他必须懂符号、善于辞令。他必须透过一般理解特殊,并在同一闪念间触知抽象和具体,他必须根据过去、为了未来,研究现在。人类的天性或其社会结构,他都必须心领神会,不容有被漠视的地方。他必须办事果断,处事公平,两种心境缺一不可;他应该像艺术家,超然物外、廉正无私,有时又应该像政治家,体察民情。”(凯恩斯:《艾尔弗雷德·马歇尔传》,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年版)虽然凯恩斯是在为马歇尔作传时,罗列了上述优秀经济学家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并且声称马歇尔具备了其中的很多,其实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并不认为马歇尔本人是这方面的榜样。

凯恩斯自己却的确具备了这种多面手的素质。因此,构造经济理论与传播经济理论,对于凯恩斯来说,全然不是难事,反而是人尽其才,是其享受职业成就的两个并驾齐驱的舞台。甚至在凯恩斯理论形成之前,他学术生涯的每个时期,都不乏极具争议的观点出笼,同时也是这样的过程,他既乐于也善于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宣传自己的理论。从一定程度上说,如果没有凯恩斯式的理论传播模式,凯恩斯也不成其为凯恩斯,凯恩斯主义也许得不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传扬。撇开他参与政府工作和游说政治家的活动不说,从知识界的行为角度看,概括起来,他传播理论的独家秘诀不外以下三部曲。

首先是要不失时机地动手把形成的观点写出来,哪怕其仍然粗糙甚或仅仅是个雏形。凯恩斯对马歇尔的诘责之一,就是抱怨其对于写作的过于谨慎以至拖拉,不愿发表不成熟之作,认为这种做派无疑使其丧失许多对经济学做出更大贡献的机会。凯恩斯不无遗憾地写道:“马歇尔的脾气要是稍有不同,那么全世界的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快得多,他自己的权威和影响也会大得多。”言如其人,凯恩斯自己则是完全两样的经济学家,一生笔耕不辍,以致需要有数家像《经济学家》这样的权威期刊,坐等其同时供稿,才能满足他如泉涌般的写作和发表欲望。

其次是利用一切机缘和介质发表并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他在终身编辑、控制和利用《经济学杂志》,以及为学术期刊撰稿之外,更乐于在大众化的报刊上和广播中发出声音,为报刊担任特约记者,自己策划出版畅销著作,担任政府顾问甚至直接任职效力,面对面游说政治家,更不必说参加学术研讨会、精英社团、政党活动、上流社会沙龙和培养学生了。他懂得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观点的重要性,甚至有时以一种偏执狂的方式推销自己的理论。但是,惟其如此,才能让乐于漠视和容易忘却的大众记忆,经反复刺激而留下印象,进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后是发出“凯恩斯式的声音”。根据阿兰·曼的描述,这种特殊的声音“是由激昂鲜明的词汇、匪夷所思的隐喻和似是而非的对比所组成的”。也就是说,在前面提到的那些宣传手段的基础上,他还堪称娴熟自如地运用之,比旁人更能够实现其功用的最大化。除了出类拔萃的口才和文笔之外,他还懂得根据辩争的需要把十八般兵器玩出花样。譬如,他的文笔此一时可以是十分优雅的,根据需要,还可能常常用肖像式的人物描写赢得读者,彼一时则颇为犀利、尖刻,充满智识上的挑战性和攻击性。作为读者和媒体的受众,你可以不赞成他的观点,但是你逃离不了他的论战方式产生的强烈感官冲击。

然而,我们无法期待像凯恩斯那样的全才经济学家在每个时代都层出不穷。退一步说,经济学家要么具备了构造经济理论的杰出才能,要么具备了传播经济理论的特殊禀赋,都足以对经济学做出我辈羡慕不已的贡献。在个人的阅读中,我发现两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经济理论构造与传播分离的现象,分别涉及两对经济学家,分别具备(或兼具)上述两种才能,并且通过不经意间的合作,对于增进我们关于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的知识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名古屋大学,欧美游学归来的赤松开始了自己的经济研究生涯。不久后提出了只是后来才广为人知的雁阵理论(日本叫“雁行形态论”,英文写做flying geese paradigm)。这个理论模型起初只是用来描述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经济,如何借助动态比较优势的变化,完成一个“进口—进口替代—出口”的完整赶超过程。以后,通过小岛清等若干经济学家的贡献,该理论逐步流行,被广泛用来解释和理解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即以日本为领头雁,按照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在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以及随后的中国沿海省份之间转移,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赶超。

赤松是一个非常严谨、刻苦的学者,却不是一个风头锐键的人。他一九二一年毕业于东京经济学院,到新建立的名古屋经济学院教书。一九二四年出国深造,在德国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经济学和哲学。有趣的是,在一九二六年回国之前,他先离开德国到伦敦拜谒了马克思墓地,随后到波士顿,在新成立的哈佛经济统计局做短暂停留。在那里他满怀热情地接受了经验研究方法,旋即回到名古屋。借助于日本第一台引进的美式电子计算机,以及名古屋丰富的纺织业发展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后来与赤松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并流行于世的雁阵理论,就是在这个坐冷板凳时期逐渐地浮现出来的。

这个理论形成过程中的艰辛自不在话下,其流行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赤松已经出版了著作,但是,以雁阵理论命名的文献是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才陆续以日文出版,而能够使该理论成为国际范围话题的英文文章,则迟至六十年代才发表。而且,纯粹是有赖于另一个人的重要贡献,才使其在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获得了巨大影响力。此人为大来佐武郎,既是日本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学家,也是曾经身居要职的政治家(一九八○年任日本外相)。正是这种双重身份,使其能够慧眼识珠并鉴宝于世。一九八五年,在韩国汉城(今首尔)召开的第四届亚太经济理事会的会议上,大来佐武郎做了一个发言,指出亚太经济合作有别于两种传统国际分工模式,既不同于工业化国家与原料输出国家之间的垂直模式,也不同于像欧共体内部那样,在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形成的水平模式,而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变化,各个经济体相继获得发展不同类别产业的机会,最终在整体上形成一个雁阵样的区域增长模式。正如赤松的学生、也是雁阵理论最著名的传人小岛清指出的那样,主要是由于大来佐武郎的特殊身份和巨大影响力,该理论在亚太地区广为流传,被广泛用来解释东亚奇迹。

说到东亚奇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场著名争论,也可以作为一个学术研究与学术观点传播互补的事例。世界银行在一九九三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以其权威性,向世界首推了以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表现为代表的“东亚奇迹”。这个报告发表之后,撇开关于东亚奇迹产生原因的争论之外,关于这个所谓的“奇迹”是否成立,当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艾尔文·扬和刘遵义等多名擅长计量经济分析的学者,发现那些创造“东亚奇迹”的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取得高速经济发展的绩效,实际上靠的是投入的增加,而不是生产率的提高。一旦撇除投入的因素,“奇迹”马上就消失了,如同“从奥林匹斯山顶跌落到塞萨利平原”。

不过,这些经济学家反潮流的结论不仅遇到了传统观念的漠视,也因其研究的“数字暴政”特征而不为人所知。这时,一个知名度大得多的经济学家兼专栏作者站了出来。克鲁格曼一九九四年发表在《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的文章,以活泼辛辣的笔锋(有人说他是继加尔布雷斯之后文笔最好的经济学家),引用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质疑东亚奇迹,终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关于“东亚奇迹”是否奇迹的争论方兴未艾,并引发了大量的严肃研究。

可以说,大多数经济学家固然是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纯理论或纯技术论文为己任,但是,如果没有《外交杂志》或者《经济学家》这样的畅销杂志,没有克鲁格曼这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宣传家,理论充其量只能流传于小圈子,无异于被束之高阁。不过,经济理论的传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被误传和滥用,尤其当个人不善于或不能够主宰自己的理论时。不过,如果我们准确地理解经济理论的含义和性质,并不应该得出理论一旦错了,越是流传久远,则越是贻害无穷的结论。引起学术兴趣和深入的争论,最终辨明事实,也是那些善于传播理论的经济学家的独特贡献。

例如,克鲁格曼作为代言人,对于东亚奇迹的质疑,遭到其他研究者的批评,并为时间证明并非正确。扬和克鲁格曼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出发,做出劳动力并非无限供给的假设,因此,如果没有生产率的进步,经济增长终究会因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而成为不可持续的。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也没有注意到人口红利的作用,而只是按照西方国家劳动力短缺、资本报酬递减的假说做出判断。东亚经济体大都曾经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即劳动力无限供给,由于这些经济体在取得显著的生产率提高之前,以生育率下降为特征的人口转变,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以及相应的抚养比降低。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即人口红利。正是由于人口红利的存在和利用,经济增长得以在较长时间里保持高速度。

在克鲁格曼提出质疑之后,各种对亚洲四小龙以及其他东亚国家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集中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估计上面。各种结论大相径庭。后来,随着计量技术和所使用数据的改进,巴格瓦蒂等经济学家发现,以“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既有高投资率也有技术进步率,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从进口设备和引进外资中获得技术和管理,生产率的贡献率逐渐扩大,增长是可持续的。此外,一些哈佛教授也证明,人口红利对“东亚奇迹”的贡献颇大,可以解释这个地区经济增长实际绩效,所超出其稳态增长率的部分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赤松的雁阵理论则陷入过被严重滥用的尴尬。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雁阵理论一度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合法性源泉,换句话说,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借助于该理论,为其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提供理论支持。当时赤松本人也被军方派往新加坡,主持对东南亚被占领地区的经济研究。不过,没有证据表明,赤松本人写过任何把雁阵理论与侵略合法性相联系的宣传文章。事实上,在他后来撰写的自传中,不无庆幸地回忆自己被派往国外,从而逃避了直接参与军方滥用自己学术成果的阴谋。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时期,凯恩斯的正在形成中的国家干预理论,受到了纳粹德国的追捧并直接付诸实施。而他关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度设计思想,则更是与第三帝国和其商业伙伴之间,乃至与被占领的欧洲大陆之间的清算机制难分彼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管凯恩斯始终能够感受到纳粹官方的善意,甚至他活着的时候就见识过德国媒体对之赞誉有加的悼词,但是,他从未想过帮助侵略者设计一种统治性的金融体系,更始终坚定不移地鄙视法西斯德国的战争行径。

经济学与文学艺术不同,后者的创造过程和最终产品都已经包含了娱乐和审美的成分,本来就是外人欣赏的内容。而经济学,除了很久以来就被外界称作“沉闷的科学”之外,数学公式、计量模型、统计数据和自说自话般专业名词的充斥,更为自身设置了过高的门槛,似乎有意地把非专业人士排斥在外。但是,经济学与其他审美类的学问不同之处又在于,它恰恰是须臾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学科。因此,经济理论的创造与传播,几乎命中注定要成为两个分割的过程。有时需要借助经济学家群体的分工,来统一这两个过程,有时,得益于有凯恩斯这样的大师,我们也可以指望一身兼任两种品质、两种能力的经济学家,把理论创造与理论传播毕其功于一役。

4.经济管理理论 篇四

1、管理:管理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说其具有艺术性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说它具有科学的特点,是指包括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等人,在对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创立的,1911年,《科学管理》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管理学的正式形成,他本人也被誉为“管理学之父”。其内容主要包括七条:

1、工作定额管理;

2、标准化管理;

3、差别工资制;

4、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5、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原理;

6、职能管理原理;

7、例外管理原则。

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20世纪初,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对管理学的贡献主要为两方面:一是把管理职能与其他职能分开,区别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管理只是整个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包括六个方面:(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法约尔认为,经营大,管理小,管理是经营的一部分。二是明确了管理工作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三是提出了管理的14条一般原则。

4、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理论:1924年到1932年,在美国霍桑进行了试验,①照明试验;②继电器装配室试验;③与工人谈话试验;④对接线板接线工作的研究。梅奥等人通过试验提出来“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包括四个方面:(1)社会人的假设;(2)非正式组织;(3)职工的情绪;(4)劳动生产率。

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强调两个基本点:(1)人是有需求的动物;(2)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两项是人的基本需求,后三项是高层次的需求。

6、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所谓计划,通俗的讲,就是行动以前预先进行的计算和筹划。具体的讲,就是管理主体为达到一定管理目标对行动方案进行抉择,并设计其步骤、方法、环节、途径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辨析)

7、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1)管理幅度就是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而有效的管理其下属的数量,其大小受到管理者本身素质与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管理层次就是指组织中职位等级的数目,管理层次起因于管理幅度的限制。当组织的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之间是反方向关系。

8、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原因: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保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2)组织变革的程序:包括四个步骤:①进行组织诊断,发现存在问题;②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变革方案;③选择较优方案,进行组织变革;④总结变革经验,及时进行反馈。

9、超Y理论:超Y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约翰莫尔斯和洛希共同提出,是对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试验和研究的总结。其要点是:(1)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组织的;(2)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成员素质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影响;(4)当一个目标达成以后,可以继续激起职工的胜任感,这种胜任感的实现是每个人最需要的,所以它能激发人们为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因此,超Y理论主张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X、Y或X+Y的管理方式。

10、激励:激励就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将其内在潜力转化为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

11、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隆在《工作与动机》一书中,全面进行了阐述,它具备两个条件因素:即期望值与效价。激励程度与期望值、效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模式表达:M激励程度=E期望值V效价

12、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提出来的,指的是员工首先思考自己的收入与付出比率,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率与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率进行比较。如果比率与他人相同,则公平,反之亦然。(简答)

13、控制概念及类型:控制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并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类型:(1)前馈控制。也称事前控制,就是在工作开始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工作的偏差消除于行动之前。(2)同期控制。也称现场控制,就是在工作正在进行的过程中进行控制。它主要有工作监督和技术指导两项职能。(3)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就是在工作结束之后所进行的控制,是最主要也最传统的控制方式。(辨析)

14、企业管理:指管理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通过内部管理机制运作以合理配臵并有效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最终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的活动。

15、企业管理的性质:企业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1)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相对应,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2)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和企业的国别有关。表现为企业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社会属性显然具有不同的个性。

16、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由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三个基本内容构成,其中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基础,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财产权利的安排。

17、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1)股东大会是非常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指一种定期或临时举行的由全体股东出席的会议,是股东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对企业行使财产管理权,体现股东意志的组织。(2)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是由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的董事所组成的一个集体领导班子。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受托人,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而行使对公司法人财产的支配权。股东们对董事会持信任态度,而董事会则必须对股东承担受托责任,确保股东资产的保值增值。

18、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制衡关系: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层经理班子成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经营管理企业;监事会代表所有者利益对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成员的经营决策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

19、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指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不同的欲望和需求、不同的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相似需求的消费者组成的消费群体,即子市场群,市场细分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的核心。市场细分的依据是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引起消费需求差异的原因就构成了市场细分的标准。(辨析)

20、目标市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企业的资源:这包括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状况。(2)产品的特点:包括产品的品质、性能、使用寿命、规格、式样等。(3)市场的特点:包括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位臵等。(4)产品生命周期:这应根据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5)竞争者的市场策略:目标市场策略的选择,往往视竞争者的策略而定。

21、价格策略:价格是竞争的主要手段,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关系到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价格策略包括:(1)定价目标。由于不同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因此,企业的定价目标也不同。但从一般情况来说,定价目标大致有生存、当期利润最大化、市场占有率最大化、产品质量领先等四种。(2)影响定价的因素。价格是企业供给市场产品的价值表现,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它的制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有成本水平、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国家政策等因素。(3)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

2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一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二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三是全面的质量概念;四是采用的方法是科学性和多样性。

23、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企业文化通常具有隐形性、潜移性、可塑性、继承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普通性与差异性的特征。

24、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是指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运用一定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对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变化及其相应的比例关系进行自觉地引导和调控的过程。

25、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宏观经济管理作为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所进行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管理,具有:(1)经济体制的特定性;(2)管理主体的行政性;(3)管理客体的总体性;(4)管理方式的间接性;(5)管理目的的全局性。

26、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凡有工作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当工作的一种社会状态。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全部就业”或“人人都有工作”。

27、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外汇收入与支出的相对平衡。国际收支的过大逆差会造成外汇紧缺、对外支付能力降低、甚至演变为债务危机、信用危机和货币贬值,进而导致经济混乱;过大顺差则会使外汇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并容易造成对外贸易的摩擦。

28、宏观经济管理机构设臵原则:(1)按职能任务确定机构的原则。(2)精简效能的原则。(3)权责对称的原则。(4)统一协调的原则。(5)科学规范的原则。

29、社会总供给: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社会向市场提供的可供购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它包括国内生产提供的部分与进口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简释)

30、社会总供求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同一计算口径、同一时期内,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协调的一种经济运行状态。理解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涵义,需明确以下几点:第一,这种平衡不是指绝对相等,而是指基本平衡;第二,这种平衡既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第三,这种平衡不仅指静态平衡,而主要指动态平衡;第四,这种平衡既包括短期平衡,也包括长期平衡。

31、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意义:(1)社会总供给平求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期条件。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民经济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而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题。(2)社会总供求平衡是优化资源配臵和经济结构的基础条件。资源配臵合理和经济结构优化,是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3)社会总供给平衡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基本平衡的条件下,物价基本稳定,就业比较充分,商品供给充裕,服务周到,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社会总供给平衡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辨析或论述)

32、经济波动:一般地说,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总量扩张与收缩的一种经济运动现象。

33、经济周期波动的治理:政府治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准确判断经济周期波动的现状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第二、分析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特别是主要原因;第三,相机抉择治理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措施的方向;第四,充分估计调控政策的效应和时滞,准确把握各种调控政策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

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计划的特点:(1)宏观性。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制定者和管理者是以中央政府为主题的宏观决策者,其计划是对全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的总体安排,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结构、速度、规模、布局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等进行总体规划。(2)战略性。是指把宏观经济计划臵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条件和趋势,对国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问题作出总体部署和谋划。(3)政策性。就是将一定时期国家的战略意图、发展目标转化为强有力的政策体系,用可操作的政策体系来引导社会经济活动。(重点注意)

35、宏观经济计划的地位:宏观经济计划是国家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基本依据,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宏观经济计划是宏观管理的基本依据;(2)宏观经济计划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3)宏

观经济计划是协调各种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中心。(重点注意)

36、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和重大经济决策,制定的指导和规范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37、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质态升级。产业政策作为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而出现的赶超政策,其核心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自觉设计和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8、产业结构的内容:(1)产业结构政策;(2)产业组织政策;(3)产业技术政策;(4)产业布局政策。

39、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1)国家预算;(2)税收;(3)公债;(4)购买性支出;(5)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也称转移支付,是政府把财政资金的一部分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到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40、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而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4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2)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活动调节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4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四种组合形式:(1)松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财政政策;(2)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3)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4)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刺激经济的增长和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遏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后果。(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5.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 篇五

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

1、县域经济特征分析

1.1区域性特征

县域经济因其所存续、依托的资源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区位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市区与城郊、内陆与沿海、北方与南方县的县域经济都会呈现显著差异,其也是不同的经济存量、发展速度、发展变量存在巨大差别的基础条件。所以,从空间定位来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2系统性特征

在县域经济中,包含着若干构成因子,在这些因子的有机结合下又形成了一个有序、完整的系统。以农业县域经济为例,其包括产前、产中及产后;生产、加工、营销;农科教、供产销等环节,在这些环节的结合下又自动形成一个运作系统,县域经济中的金融、财税、商贸、工业等行业亦是如此。站在全县的角度来看,其可视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各行各业可视作其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这些子系统的结合下,使得这个庞大的系统得以高效、有序地运转。

1.3整体性特征

县域经济具有完整的经济结构,其包括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工商建运服、农林牧副渔一应俱全。同时,县域经济也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要素和社会结构,如社会保障、政府企业、城市乡村、工业农业等,正是这些经济要素组成了完整的县域经济,使其在功能上、结构上具有整体性。

1.4综合性特征

在县域经济中,不仅包含了完整的经济行业与经济部门,同时也包含了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相关行业、部门,例如艺体卫、教科文、工青妇、党政军等,其几乎囊括了社会所有行业,所以其在行业及部门构成来看,具有综合性特征。

1.5复合性特征

县域经济,既包含农业经济也包含工业及第三产业经济,既包含城镇经济也包含农村经济,不仅有国有经济,也有集体经济、私有经济、个体经济。长期以来,我国都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这一体制也在县域经济中得到了典型、完整的体现,由此可看出,县域经济具有典型的复合性特征。

1.6层次性特征

首先,在国民经济中,县域经济是一个基础经济层次;其次,从县域经济构成来看,其包含了从县城到乡镇再到农村三个经济层次,所以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

1.7开放性特征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经济,在此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县域经济也势必具有开放性特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下,区域化经济社会分工也不断增强,县域经济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在此情况下,县域经济的开放性特征也将不断被强化。

2、县域经济的作用分析

2.1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基础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植根于广袤的县域范围内,其亦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农业的这一基础地位都不会有所动摇。农业发展状况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其次,乡镇企业既是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军,它也是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区域基础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县域范围内,广大的农村市场也是商品流通数量最多的卖者和买者,农村市场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

2.2建设小康社会建的主要支撑力量

我国从21世纪开始,全面进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壮大县域经济,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在小康社会建设工作,农村是其重点和难点。县域经济一方面以自身的工业、商业、服务业为农村合作经济、家庭经济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另一方面又以其集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直接为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服务,是整个国民经济网络中与农村、农业、农民最直接、最基层的结合点。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民的小康、农业现代化便无从实现。

2.3推动城乡改革的关键突破口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发生、发展,并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而城市的改革起步较晚,发展滞后,也比较复杂。在城乡关系方面,城市保留的旧体制的东西较多,城乡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新旧体制的矛盾。县正好处在这两者之间,成为矛盾的焦点。但由于县有一定的决策自主权且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如果县领导改革开放意识、开拓进取精神较强,就能勇于面对新旧体制的矛盾,大胆改革,改革也容易在此突破。县在深化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中确实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行为经济学四大理论 篇六

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53)发展的财富预期效用理论。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面对风险决策,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后悔理论(遗憾理论)

遗憾理论认为个人评估他对未来事件或情形的预期反应。贝尔(Bell, 1982)将遗憾描述为将一件给定事件的结果或状态与将要选择的状态进行比较所产生的情绪。例如,当在熟悉和不熟悉品牌之间进行选择时,消费者可能考虑选择不熟悉品牌造成效果不佳时的遗憾要比选择熟悉品牌的遗憾要大,因而,消费者很少选择不熟悉品牌。

遗憾理论可以被应用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心理学领域。无论投资者是否打算购买下降或上升的股票或基金,实际上购买自己属意的证券就将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投资者可能回避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这是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当所作选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或结果劣于其他选择时,做出错误决策的遗憾心理伴随而生。因此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遗憾,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依然优于其他决策方式。

实质上,投资者正是有了从众心理。为避免做出错误决策带来的遗憾,投资者可能拒绝卖掉价格已经下降的股票。当投资者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所以投资者发现遵从从众心理,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很容易,导致股市中“羊群效应”的产生。过度反应理论

过度反应理论是西方投资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说明了市场总是会出现过度反应的现象,人们由于一系列的情绪与认知等心理因素,会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加强的投资心理,从而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经典的经济学和金融理论认为,个体在投资活动中是理性的。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进行理智的分析,当股票价格低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时,投资者开始买入股票;而当股票价格高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开始卖出股票。证券市场也由此形成了一种价值投资的氛围,但事实并非如此。投资领域中存在着价格长期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未来的价值本身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投资者的心理上的非理性因素,投资者共同的非理性投机形成了市场的暴涨和崩盘现象。

耶鲁大学的Robert Shiller教授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他在2000年3月出版了《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将当时一路涨升的股票市场称作“一场非理性的、自我驱动的、自我膨胀的泡沫”。一个月后,代表所谓美国新经济的纳斯达克股票指数由最高峰的5000多点跌至3000点,又经过近两年的下跌,最低跌至1100多点。互联网泡沫类似于荷兰郁金香、南海公司泡沫,在投资领域中屡见不鲜。为什么人们总会重犯同样的错误呢?Robert ShiUer认为:人类的非理性因素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而历史教训并不足以让人们变得理性起来,非理性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局限性。Shiller教授曾在一个研究中发现:当日本股市见顶时,只有14%的人认为股市会暴跌,但当股市暴跌以后,有32%的投资者认为股市还会暴跌。投资者通常是对于最近的经验考虑过多,并从中推导出最近的趋势,而很少考虑其与长期平均数的偏离程度。换句话说:市场总是会出现过度反应。过度自信理论

大量的认知心理学的文献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人们系统性地低估某类信息并高估其他信息。Gervaris、Heaton和Odean(2002)将过度自信定义为,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性比事实中的程度更高的一种信念,即对自己的信息赋予的权重大于事实上的权重。关于主观概率测度的研究也发现确实存在过度估计自身知识准确性的情况。

过度自信的人在做决策时,会过度估计突出而能引人注意的信息,尤其会过度估计与其已经存在的信念一致的信息,并倾向于搜集那些支持其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支持其信念的信息。当某些观点得到活灵活现的信息、重要的案例和明显的场景支持的时候,人们会更自信,并对这些信息反应过度。而当某些观点得到相关性强的、简洁的、统计性的和基本概率信息支持的时候,人们通常会低估这些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反应不足。

人类倾向于从无序中看出规律,尤其是从一大堆随机的经济数据中,推出所谓的规律。Amos Tversky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许多事件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运气和偶然因素的结果,而人类有一种表征直觉推理(representative heuristic)特点,即从一些数据的表面特征,直觉推断出其内在的规律性,从而产生认知和判断上的偏差(biases of cognition and judgment)。投资者的归因偏好也加重了这种认知偏差,即将偶然的成功归因于自己操作的技巧,将失败的投资操作归于外界无法控制因素,从而产生了所谓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的心理现象。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判断能力过于自信。投资者趋向于认为别人的投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而自己的决定是理性的,是在根据优势的信息基础上进行操作的,但事实并非如此。Daniel Kadmeman认为:过度自信来源于投资者对概率事件的错误估计,人们对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过高的估计,认为其总是可能发生的,这也是各种博彩行为的心理依据;而对于中等偏高程度的概率性事件,易产生过低的估计;但对于90%以上的概率性事件,则认为肯定会发生。这是过度自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参加投资活动会让投资者产生一种控制错觉(illusion of contro1),控制错觉也是产生过度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7.绿色经济的理论内涵 篇七

关键词:绿色经济,理论内涵,外部性

一、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物质文明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当人们醉心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 自然也在酝酿对人类的报复。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自然资源枯竭、全球变暖、水资源危机、土壤流失和退化, 都迅速改变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2013年初, 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 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工业模式, 迫使人们用“绿色”的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绿色经济”一词应运而生。

二、绿色经济的哲学内涵

绿色经济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 即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 按照人类价值观来考察宇宙中的所有事物。人类中心主义的鼻祖亚里士多德认为大自然就是为了人的缘故而创造了所有的动物:“植物就是为了动物的缘故而存在, 而其他动物又是为了人的缘故而存在。”

人类中心主义一直伴随着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而发展, 当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 逐渐摆脱了原始文明与农业文明时代对大自然的依赖与敬畏, 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变得越来越强大, 人类中心主义也逐渐发展到了顶峰。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 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正是“人类中心主义”。该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将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 割裂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统一性和本质联系。其目光短浅, 只看到人类改造自然那短暂的、表面上的胜利, 未能认清那所谓“胜利”的实质。中国多个地区近期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环境污染的后果, PM2.5造成损失难以估计, 而且治理的花费更是天文数字。

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 人和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进行物质生产的先决条件。恩格斯认为, “劳动其实和自然界一起, 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 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这就是从人类通过劳动生产财富的角度, 强调了自然的重要性, 有力地驳斥了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看作人类附庸的思想。在对待自然的方式上, 恩格斯指出, “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在于我们比其他的一切动物都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句话有如下几层涵义, 第一, 人与自然有本质联系, 人类中心主义割裂了这种联系, 表面上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实质上造成了人类与自身的对立;第二, 虽然人类与自然密不可分, 但是人与自然都由自然规律所支配, 而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人类若违背了自然规律, 必然遭到惩罚。所以, 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正是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中只有人类, 所以其根本无法意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与之相适应的传统工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环境问题的最终受害者正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核心———人类。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伦理观深刻地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 这正是绿色经济的哲学理论内涵。

三、绿色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内涵

绿色经济的涵盖范围很广, 其理论来源主要有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对绿色经济的研究现状可以归纳如下:

刘思华认为, 绿色经济就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 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态和形象体现, 是环境保护盒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础, 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

张兵生认为“绿色经济学则是一门以天人合一、共生共享和系统哲学理念为基础, 在以人为本和生态伦理指导下, 从研究生态资本和物质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优化配置与整体增值人手, 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鲁明中、张象枢认为, “绿色经济是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 以实现经济生态化为目标, 并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实体。”

以上对绿色经济不同的定义, 均强调了生态规律的重要性, 基本符合绿色经济的基本思想, 但仍有不足。

刘思华在定义中强调知识经济与生态经济, 但基本将其等同于绿色经济, 没有提出相对独立的理论。绿色经济不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 可持续发展理论简单讲包括三点, 分别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见, 其理论重点在于对发展目标的认识和确立, 即我们努力发展所要达到的效果。绿色经济的涵义不仅限于此, 它的理论重点应当是通过什么方法, 利用什么手段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张兵生的定义利用了“生态资本”这一创新概念, 初步解释了“绿色经济”。该理论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但是仍有很大不足之处:首先, 生态环境的价值还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 不同学者用不同方法测算出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所以我们无法将生态价值资本化并且合理定价。其次, 能否将生态价值资本化是一个生态伦理问题, 一旦将其资本化, 就相当程度上割裂了人类与大自然的联系, 很容易令我们重新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最后, 假若我们将生态环境资本化并给予合理定价, 逐利者也很难保证自己的行为都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 如果逐利者破坏环境的成本小于这种行为带来的收益, 那么他也会为了短期利益做出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总之, “生态资本”理论有理想化、操作困难等缺陷。

鲁明中、张象枢的定义同时突出了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也有一定缺憾。首先, 其未明确主体, 没有指出谁来遵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其次, 它未能说明当某行为无法同时满足两个规律时, 行为人该如何选择;最后, 定义中“一定水平的经济实体”所指不甚明确。

综上所述, 学者们对“绿色经济”的定义都不完善, 主要问题是我们对该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 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这里, 笔者尝试在改进传统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来定义“绿色经济学”。

萨缪尔森认为, 经济学就是一种“关于选择的科学, 它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 以便使用稀缺的或者有限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 并把这些物品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费。”显然, 传统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 它有最基本的“理性人”假设。虽然很多学者研究绿色经济时批判该假设, 并对此提出了“生态人”假设, 认为“生态人”就是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追求其他经济社会效益, 但是这种假设实际上没有多少现实性。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在实践中, 都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来进行经济活动的。对于普通的市场经济参与者, 一般都缺乏足够的生态学理论知识, 他们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承担了最为直接的市场风险, 在市场中生存是第一目的, 所以他们没有动力更无能力确保生态效益。

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 通过市场调节这些要素的分配和利用, 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市场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但是不会使人主动重视生态环境效益, 所以生态环境在这种市场规律下很难不被损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逐步深入, 研究者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内提出“外部性理论”, 即单个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带来影响, 但他个人并没有因此得到补偿或者给与他人补偿。显然, 生态环境问题就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者征收“环境税”来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指出政府只要选择最优的初始产权安排,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外部性问题。这些学者的研究都说明, 政府才是唯一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主题。可惜的是, 这些思想早期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笔者认为, 构建“绿色经济”理论, 可以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下保留“理性人”假设, 将“外部性理论”提升至同劳动、资本、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 让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调节劳动、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的配置, 让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来解决生态环境的外部问题。之所以强调政府的作用, 理由如下:

第一, 只有政府有能力对生态环境问题能有足够的认识。环境的破坏往往跟人们缺乏足够的环境知识。生态环境问题有一个显著特点, 其全面爆发前的潜伏期少则两三年, 多则三五十年, 然而一旦爆发, 带来的结果就是毁灭性的。也许我们现在的很多行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正处于潜伏期, 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正因如此, 若想避免环境问题带来的损失, 必须长期不断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生态环境进行基础性研究, 以获取足够的认知。显然, 只有政府动用国家力量才能使这些研究长期进行下去。

第二, 只有政府有足够的能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如前文所述, 单个行为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能主动成为“生态人”。而政府如果采取适当的法律、制度、教育等各方面措施, 是有能力将普通的“理性人”规范成为“生态人”的。只要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相关制度建设, 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总之, 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 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来解决, 而政府正是社会力量的代表。所以, 政府是生态问题的最终责任人, 构建“绿色经济”理论当然应强调政府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 198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3].张兵生.绿色经济学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4].鲁明中, 张象枢.中国绿色经济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

[5].刘思华.绿色经济导论[M].同心出版社, 2004.

8.经济理论论文 篇八

[内容提要]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因在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所作 出的贡献,被授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 篇经典论文——《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 他用十分简单、通俗、易懂的 数学 模型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国际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这是现代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对近30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 远影响”。在这篇文章中,克鲁格曼提出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核心的创新就是 把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引入了国际贸易研究。克鲁格曼不仅在他的新贸易理论中引进了 规模经济这一因素,而且还将“消费者喜好消费的多样性”这一假设作为基础。虽然克鲁格 曼的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没有考虑企业的异质性,但其新贸易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 与传统贸易理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通常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出现的标志是1991年克鲁格曼的 开创性文章——《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其中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从区域非均衡层 面为劳动力 和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提供了一种解释。通过这一模型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产生的原因和自我维 持机制,而模型的逆转又向大家揭示了城市集聚的空间演化还有其他可能性。克鲁格曼的金 融学研究背景,使其对历史上两次金融危机作出了成功预言,也让这次奖项的颁布格外令人 回味。克鲁格曼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对美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和社会不平 等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贸易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金融 危机 贫富差距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119-06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19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以表彰他在分 析贸易 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克鲁格曼1953年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在纽约的郊区长大。1974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7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哲学 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3年在白宫任经济顾问。曾先后在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20 00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至今。1991年38岁的克鲁格曼获得了颁发给40 岁以下经济学家的克拉克奖。他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是萨缪尔森和索罗的 爱将。但同时,克鲁格曼又是一位急先锋,敢于向任何传统理论开战。在过去十余年间,他 出版了二十余部著作,发表文章几百篇。无论是国际贸易领域还是国际金融领域都留下了他 经典的足迹,几乎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读过他的《国际经济学》,这已成为国际 贸易方面教科书的不二选择。他在《纽约时报》的专栏,紧跟时事且文笔清晰流畅,为广大 读者喜闻乐见。在公众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也被称为继凯恩斯之后 文笔最好的经济学家。他有10多部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如《国际贸易再思考》、《萧条经 济学的回归》、《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汇率的不稳定性》、《预期消退的年代》 、《美国怎么了?》、《流行国际主义》、《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空间经济学》 等。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领域的第一人

克鲁格曼2008年之所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因之一,就是表彰他在分析贸易模式方面所做 的贡献。那么,何谓贸易模式?最通俗的解释就是谁与谁进行贸易往来,贸易什么东西。国 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有的是由于气候、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的结果,有的归因于不同国家间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有的是因为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和使用中的 相对密集程度不同,还有一些是由随机因素决定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每个 国家都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从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它们之间的 贸易就能为每个国家带来利益。在李嘉图的贸易模式中,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产 业部门之间唯一的不同之处,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唯一因素。而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式中, 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 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因为各国生 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生产要素丰裕,其商品价格必然就相对低一些,反之,则高一些。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 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贸易主要应该在存在一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 发生,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这一理论似乎能解释大部分的国际贸易。然而, 新的挑战又出现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出现了相对于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式模式 的越来越大的偏离,即绝大部分国际贸易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横向贸易,而不 是发生在有着较大要素禀赋差异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时,国际贸易不仅在不同 行业中发生,而且在同一行业和同类产品中也存在着大量国际贸易,这在发达国家之间更是 如此。这一类贸易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多或少既出口又进口相同的产品。比如,瑞典现在既出 口汽车又进口汽车。而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式,中国只能出口纺织品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 ,根本不能出口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这就是说,已有的理论已无 法完全解释新的现实。

1979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 和国际贸易》, 他用十分简单、通俗、易懂的数学模型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 国际 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这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论文,对近30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在这篇文章中,克 鲁格曼提 出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核心的创新就是把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引入了国 际贸易研究。克鲁格曼指出,“新的模型让我们完全明白:不断下降的成本是贸易和从贸易 中获利的独立源泉。同时也使我们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由报酬递增和要素禀赋共同决定的 贸易世界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2]。他认为“在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国 能生产的 产品种类和其生产规模都受到该国市场规模的限制。但通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能形成一 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该世界市场当然比任何单个国家的国内市场都要大。各国也因此从限 制中解脱出来,在一个比贸易前要窄的范围内从事某些产品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同时, 通过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来扩大消费者可获取的商品种类。因此,即使国与国之间 没有技术上的差别,贸易仍为互利性的生产提供了机会”[3]。克鲁格曼不仅在他 的新贸易 理论中引进了规模经济这一因素,而且还将“消费者喜好消费的多样性”这一假设作为基础 。例如,一些美国人想要欧洲生产的宝马摩托车,而一些欧洲人则喜欢美国生产的哈雷戴维 森摩托车。这样,宝马和哈雷戴维森都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构建自己的摩托车品牌并降 低成本,使欧美消费者均能以较低的价格享受诸多选择。可见,新贸易理论既能够解释产业 内的国际分工,又吻合了现实中的贸易模式。因为,作为消费者,我们不断地受到越来越多 的品牌诱惑。当人们满足了食品和住房等基本需求以后,似乎会更倾向于选择消费的多样化 和消费的变化,而选择消费的多样化,会希望产品种类越多越好,但从生产者来看,规模经 济会因生产成本的降低使产品种类越少越好。如何解决规模经济和消费多样化的两难冲突, 这就是通过贸易使两难冲突的折衷余地增加。虽然,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 没有考虑企业的异质性,而企业之间在生产率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非所有企业 都会进行对外贸易,因此很难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有的企业则在市 场竞争中规模扩大了。但是,新贸易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与传统贸易理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因为,每个产业中有很多差异化的产品,两国之间可以基于规模经济进行差异化产品的产 业内贸易。产业的比较优势可以不表现为某个产业的只出口不进口,而是表现为出口大于进 口的净出口,使H-O模式与克鲁格曼模式浑然一体。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有助于我们 认识 到,传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很可能会被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取代。因此,中国今 后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很多具有规模经济产品的出口大国,而纺织品等传统比较优势的产品出 口很可能会减少。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还告诉我们,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内需大的国家 往往可以在出口贸易中具有优势,成为该产业的净出口国。这些观点对我们当前如何应对全 球金融危机,如何扩大内需,如何使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国际贸易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启示作 用。

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创者

在克鲁格曼关于“生产规模的增大能够减少单位产品的成本”和“消费者更喜欢多样化的产 品”假设下,他解释了即使有同样生产要素结构的国家之间也可以产生贸易,后来他发现这 两个假设也能够应用于经济地理这一经济学分支的研究上。这一发现,使兴趣广泛的他又将 经济学的边界拓展到地理学的领域,促成了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地理学这两个经济学分支的融 合。众所周知,新经济地理学是关于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的新兴经济学分支,是在传统经济 地理学中加入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垄断竞争因素,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经济学新领 域。克鲁格曼指出,当两国或者两个地区在各个方面都相同,而仅仅人口规模不同的情况下 ,人口多的国家和地区更能实现规模生产所需最佳规模,因此产品价格能够更低,也能付出 更高的薪水。这就会造成劳动力进一步向人口多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这一观点似乎较好地解 释了城市化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也是其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思想的雏形。1980 年克 鲁格曼又撰文提出了“本国市场效应”概念,认为只要存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生产要素 就会向大的市场集中。在“消费者更喜欢多样化的产品”的条件下,“本国市场效应”使得 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会有更高的真实工资水平,并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品种,从而吸引劳动 力向已经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流动,这种流动可能导致城市的形成甚或可能导致中心-外 围体系的形成。11年后,克鲁格曼又发展了这一理论。“通常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出现的标志 是1991年克鲁格曼的开创性文章——《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其中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 从区域 非均衡层面为劳动力和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提供了一种解释。”[4]这一模型的核心 是,企业 愿意把生产区位选在最大的市场,从而节约销售运输成本。而市场的规模,依赖于居民的数 量和其收入水平。这种机制会产生制造业集中在其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外围模型。它可以通 过市场进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形成城市集聚;又会通过市场拥挤效应,使集聚在中心城市 的企业竞争加剧,利润减少,迫使企业重新选择区位,搬迁到外围区域,形成中心-外围模 型的逆转。通过中心-外围模型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产生的原因和自我维持机制,而模型的逆 转又向大家揭示了城市集聚的空间演化还有其他可能性。这一机制支持着在世界各地随处可 见的爆炸式的城市化过程,期间,快速增长的巨型城市为人口越来越被减少的外围所环绕。 可见,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城市集聚理论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东部地区三大城市 群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两次金融危机的预言者

虽然克鲁格曼主要是由于“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方面的贡献”而获得了2008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其实他在国际金融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 区理论,开创了汇率领域研究的新方向。金融学的研究背景,使保罗•克鲁格曼对历史上两 次金融危机作出了成功预言,也让这次奖项的颁布格外令人回味。当90年代上半期西方发达 国家纷纷出现经济衰退,原苏联和东欧国家面临经济负增长的困境时,东亚经济却一枝独秀 ,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世人不得不对东亚刮目相看,各国强烈感受到了亚洲在世界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国际舆论惊呼:东亚创造了经济奇迹,世界经济重心将由欧美向东亚转移。 而他却于1994年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上撰文,针对世界银行给予亚洲经济增长以“东 亚奇迹”的评价,激烈批评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高度依赖政府主导的资本和劳动力 要素投资拉动,而不是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获得的高速经济增长,这种仅靠大投入而不进 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因此不具备可持续性,是“建立在浮沙 之上,迟早幻灭”。克鲁格曼的这番言论曾激怒了李光耀、马哈蒂尔等领导人,也引起了经 济学界和政治学界的广泛争论。1996年克鲁格曼在他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干脆直接预 言亚洲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当时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撰文,对克鲁格曼的文章作了回应。笔者 也曾在《当代亚太》1996年第6期上撰文《试论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兼析东亚奇迹 是否虚幻》,批驳了克鲁格曼的观点,然而,随着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克鲁格曼的“ 预 言”成真,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999年,他的新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问世,该书对墨西 哥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曾指出:“ 短期中的现实世界正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所有问题都涉及到需求不足。日本发现,传统 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无法起到足够的作用。这种问题可以发生在日本,我们敢肯定欧洲经济, 乃至正在膨胀的美国经济就不会陷入类似的陷阱吗?”[5]今天回过头来重温这句 话,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2003年,克鲁格曼曾在其出版的专栏文章合集《大破解》中抨击过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 策。他认为,从长期看,布什政府减税、增加公共开支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发动伊拉克战 争将使美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最后引起严重经济危机。2006年2月13日他在《纽约时报》 上撰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作了预见性分析。他指出,从进口与出口规模的简单比较就 可以发现,美国人花费的比他们挣的要多57%。这种“超消费”是通过向日本、中国和中东 石油国家借债的方式来完成的,是不可持续的。或早或晚,美国的贸易赤字将不得不下降, 住房繁荣将会终结,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回归到经济的基本面。他还指出,由 于太多的经济参与者有着不切实际的预期,美国未来将面临一种“崩盘式”的调整。 2008 年8月15日,克鲁格曼又在当天的《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指出,由于美国楼市近年来价 格会暴涨,在很多地区房价开始下降,投机需求出现逆转,导致目前市场上充斥着未出售的 房产。而且,由于近三年来楼市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楼市的逆转意味着美国将不 可避免地出现严重衰退。他认为,正是布什推行了过于宽松和缺乏监管的政策,才催生了此 后的金融泡沫,最终引爆今天的危机。其实,在2006年2月13日的《纽约时报》上他就撰文 ,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作了预见性分析。在克鲁格曼看来,这场金融危机和上世纪90年代 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同样严重的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在某些方面可与大萧条时期相提并论。最 近,他还抨击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就像“用金钱换垃圾”。他认为,除 非联邦政 府为它所购买的资产支付远高于市值的价格,让金融机构及其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捡个大便 宜,而由纳税人承担代价,否则,金融体系仍然会因资本短缺而陷入瘫痪。如果政府准备向 金融机构提供资本,它应该得到出资方有权得到的东西,即所有权。这样,如救市计划奏效 ,收益不会全归最初把事情搞杂的那些人。

上一篇: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下一篇:妈妈别丢下我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