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1范文(共5篇)
1.邓论1范文 篇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作业1 电大 形成性考
核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B
2.我国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B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A 4.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党的十五大。B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C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C 7.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A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 9.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C 10.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C 11.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 1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理论形成阶段、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BCD 2.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BCD 3.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BC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民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ABD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指什么?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新鲜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主要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巨大发展,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根据十四大报告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外部条件的理论;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第九,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一书将其主要内容展开为16条。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形成了一些基本历史经验,其中有三条尤为重要: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选做2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
(1)邓小平理论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命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到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从两方面看:(1)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它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时期,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2)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邓论》作业3答案 篇二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2.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C),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B.打破铁饭碗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A)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依造外援C.开放我国市场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上
A.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C)所决定的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
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A.注重公平B.注重效率C.注重发展
7.人民通过(A)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A.思想领导B.组织领导C.政治领导
9.人民政协覆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A)
A.团结,民主B.团结,发展C.民主,发展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B)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B.培育“四有”新人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持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C)
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 A)
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A.实现国家统一
B.增强人民凝聚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AB)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引进来”B.“走出去”
C.生产加工D.转口贸易
2.目标,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ABCD)
A.政治思想B.政治制度
C.行政管理D.法制建设
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ABCD)
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形成学习型社会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
1.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1.发展是目的。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
4.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结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制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如何?
答:
1.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2.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5.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答: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3.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4.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
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
4.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怍入。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
答: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1.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4.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文化建设起着统摄和支配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3.邓论复习案例材料 篇三
题目整合:
1.案例思考: 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教育是什么? 2.请根据以下材料,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请根据一下材料阐释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为什么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4.请根据以下材料,思考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5.关于“三农”问题
6.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问题
7.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 —— 政协抨击假大空现象
8.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本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原理,针对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联系实际论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及构建途径与方法。9.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10.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1. 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本课程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原理,联系实际论述,应如何看待我国的高铁发展问题。12.历史“周期率”
13.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相关原理分析我国现存“三农”问题。
1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下列材料分析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辩证关系 15.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
16.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中国外交原则的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 17.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1.案例呈现:
案例思考: 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教育是什么? 案例分析:
(1)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传奇式的“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不仅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且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当他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
(2)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请根据以下材料,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分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为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打下物质基础。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
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着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3.请根据一下材料阐释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为什么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分析:“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上述材料表明: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本本出发,并且努力排除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要反对从书本出发,靠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解决问题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从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一得之功见的经验主义。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是主观的随心所欲,而必须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是不是达到了真理性的认识,判断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必须有解放思想的精神和勇气,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
总之,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拥抱生机的源泉。要解决上述材料中的各种问题,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
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4.请根据以下材料,思考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
1、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1)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
(2)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3)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
2、正确认识收入差距问题:
(1)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合理拉开差距可以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但过大的差距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因素。
(2)所谓公平虽然包含着十分复杂的因素与方面,但在现在的中国,从社会整体来说,就是由于贫富分化造成的“不公平”所引起的公平问题。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果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发生很大矛盾时优先公平,则肯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在这个矛盾中选择效率,则会使经济得到增长,但不顾及公平问题最终也会反过来损害经济的增长。因此公平也必须围绕着效率来进行。高效率最终也是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利益,因此也是“立足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总之,“立足公平”要有长远思想,要看到效率极大提高后所获得的大公平,这样它才有深远意义。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平均主义是小生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观点是完全不相容的。实行平均主义只能打击现金、鼓励懒惰后,严重挫伤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会破坏社会生产力。
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当然,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只有实行邓小
平提出的这个大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承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允许收入差别的存在和在一定程度内的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越好,越大越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实行这个大政策,除了坚持只能允许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富裕起来外,还需要解决一个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不能导致社会产生两极分化的分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有一个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只有在初次分配中使效率和公平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再分配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更加注重公平的功能。
总之,我们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要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5.关于“三农”问题 回答问题: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的比重? 答案要点:
(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若列举出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其他合理措施,也可酌情给分)6.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问题
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从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答案要点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是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7.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 —— 政协抨击假大空现象
案例讨论 :(1)结合本案例谈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案例点评 :(1)和谐社会一般意义上 是指社会成员能实现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能够良性互动,利益分配能够公正,社会能够实现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和谐社会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社会形态,既然是一种状态,它就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可以体现在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以追求更高和谐状态为理想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我国社会活力大大增强,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发展、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都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如何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如何
有效地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如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何建立健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体制和机制;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和技术的合作与竞争等,就成为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而提出来的。
8.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本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原理,针对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联系实际论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及构建途径与方法。要点分析:
(1)必须构建完善我国社会的诚信体系。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诚信体系建设总体上属于社会道德建设范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3)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途径与方法。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把广泛开展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9.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案例讨论
(1)什么是“以人为本”?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案例点评
(1)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不同呼声,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第三要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充分满足不同利益集团合理的利益诉求。第四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要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努力做好群众工作。10.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案例讨论:
(1)如何正确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战略意义?
(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各方面都容易接受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 案例点评: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特点,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各个地区的和平、安定、经济繁荣,已成为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一个国家内部社会制度的不同的地区,由于共同的民族利益,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消除隔阂,和睦共处,实现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创造性地提出统一祖国后,香港、澳门、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主体则继续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这一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具有非常不同内容的新思维、新观念”,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是当今世界最富想象力和最具时代特征的全新的政治思想之一。它是指导我们完成国家和民族统一大业的重要的理论基石。
11. 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本课程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原理,联系实际论述,应如何看待我国的高铁发展问题。阅读材料,依据本课程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原理,联系实际论述,应如何看待我国的高铁发展问题。要点分析:
(1)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发展必须科学。“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暴露了一些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安全、脱离实际发展能力和需求的问题。
(3)发展必须实事求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并立即付诸实践,体现了党和政府实事求是纠错、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12.历史“周期率” 案例讨论:(1)何为历史“周期率”?
(2)历史“周期率”对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有何借鉴和启迪意义? 案例点评:
1945 年 7 月,褚辅成、黄炎培等六参政员访问延安,毛泽东多次同他们进行倾心交谈。本案例是毛泽东同黄炎培的一次谈话的部分内容。应该说自有阶级社会以来,所有的政权几乎都经历了始兴终亡的“周期率”,黄炎培先生看到延安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感到很高兴,同时也提请中国共产党人注意始兴终亡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极为重视和正在探索的问题,毛泽东把实行民主,看作打破“周期率”的“新路”,正是抓住了人民政权同历史上任何一个剥削阶级政权的根本区别。一代伟人毛泽东走了,他所探索的始兴终亡“周期率”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结束,跳出这“周期率”的探索过程是曲折的和长期的,打破始兴终亡“周期率”也是不能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曲折长期的过程。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由于权力因素的增加,新的条件下党同群众关系会出现若干新的情况。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说,它也将在实际生活的发展中发生变化,可能因为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而变得更好,可能相反,甚至造成历史的暂时倒退。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开辟的打破“周期率”的“民主新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13.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相关原理分析我国现存“三农”问题。
根据阅读材料,运用相关原理分析我国现存“三农”问题。分析要点:
(1)主要明确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大问题。
(2)分别阐述“三农”问题及解决思路:
第一,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应遵循市场规律,健全农业产购销体制。产供销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一供一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业如何彻底改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富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第二,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富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第三,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增收两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民问题首先是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个别农村甚至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富民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次是农民增收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民对农业的投入,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农业现代化问题。因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3)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做到 “四个必须”。
第一,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
第二,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第三,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地解决好“三农”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下列材料分析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辩证关系
分析答案:根据材料内容看到我国逐年提高最低工资收入标准,是在实现社会公平,使百姓共享改革成果的集中表现,也是在贯彻收入分配的
基本原则,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正确处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1)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
(2)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3)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
2、正确认识收入差距问题:
(1)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合理拉开差距可以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但过大的差距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因素。
(2)所谓公平虽然包含着十分复杂的因素与方面,但在现在的中国,从社会整体来说,就是由于贫富分化造成的“不公平”所引起的公平问题。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果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发生很大矛盾时优先公平,则肯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在这个矛盾中选择效率,则会使经济得到增长,但不顾及公平问题最终也会反过来损害经济的增长。因此公平也必须围绕着效率来进行。高效率最终也是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利益,因此也是“立足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总之,“立足公平”要有长远思想,要看到效率极大提高后所获得的大公平,这样它才有深远意义。
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有一个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只有在初次分配中使效率和公平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再分配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更加注重公平的功能。
总之,我们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从分就业,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要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5.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 分析要点:
(1)“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3)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4)每个人都重视个人品德建设,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个人品德既是社会道德原则的内化,也是个体作为主体对社会道德的认识、选择及实践的结果。个人品德提高了,就可以“内德于己,外德于人”,促进整个社会道德的进步。16.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中国外交原则的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 分析要点:
(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2)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不可动摇。(3)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在捍卫祖国领土主权方面是一致的。(4)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等于软弱可欺。17.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分析要点:
4.邓论工作计划 篇四
邓小平研究理论协会如今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的三星级社团之一。在2013~2014学年新一轮星级社团考核中,应积极向上,在每次活动中秉承“知行并进”的宗旨,即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忘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学习。
一、已完成活动(常规活动):
2013年9月~12月:
9.23爱社团,促和谐
10.22经济管理系第七届辩论赛
12.2第十一届社团文化节
2014年至今:
3.21寻找春天的脚步
4月底关注青奥你我同行
5月上旬 周易文化
五月中旬烽火五月助力你我注:
二、已获媒体报道
中国梦工厂 邓论聚能量(院级)
注:
三、未完成活动
4月底关注青奥你我同行
5月上旬 周易文化
5月中旬烽火五月助力你我四、已获荣誉证书
无
注:
五、“星级社团”所缺材料
5.邓论课外实践心得体会 篇五
05044361班 05号
王晶
这学期的邓论课,我们有八个学时的课外实践活动,分为两个四学时活动。我参加了《中国的机遇,世界的盛会》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报告会和在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从活动中了解了很多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为此我将分两部分来分别描述我在活动中的体会:
《中国的机遇,世界的盛会》报告会篇
我们有幸从老师手中拿到了《中国的机遇,世界的盛会》报告会的入场卷。周五下午我们到达报告厅,听取了由吴建民院长做的报告,从中了解了世博会的历史,发展和未来。
首先我对吴院长对于世博会的历史发展和未来的讲话进行了记录: 第一届世博会是1851年在伦敦举行,是最早举办的世博会。这是处于法国人的理念。法国人有些商品,比方瓷器等,从中国传到法国之后,有时候会滞销,法国人就想出来是不是搞一个什么展览会来促进销售。从1851年第一次办世博会到现在已经有156年了。到现在这样一个活动仍然是生机勃勃,可见它有很强大的生命力。从世博会的历史上看,世博会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851到1928。这一段时间是世博会开始发展的时期,从1928年起,大家开始感觉到这种世博会办的很多,有点无序,需要规范一下。这时候由法国牵头在巴黎开了一个会,确定了国际展览的公约。公约确定世博会分两种,一种就是大的综合性的,称为注册类世博会,这个时间比较长,举办半年时间。还有一种世博会小一点,就是专业类世博会,时间短一点,三个月,每个世博会之间有一定的时间距离。
第二阶段是从1933年开始,世博会围绕一定的主题举办,这是公约的一大功绩。每一个世博会都有一个主题,我认为是把世博会推向前的一个重要典范,这就是世博会跟其他展览会有所不同。就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就意味着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建这个馆,必须围绕一个主题。这些主题不是一般的主题,是当前大家所关注的一些问题。世博会的特点跟广交会不一样,世博会不卖东西,它围绕一个主题来展示,比如上海世博会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31年国际展览局正式建立,其功能就是为了规范、指导、组织世博会。过去谁想办谁就办了,现在不行了。像申办奥运会一样,由国际奥委会开会,然后由大家投票选举决定下一届奥运会在什么地方举办。所不同的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是以个人身份参加,国际奥委会是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任命的。国际展览局则不同,国际展览局是政府的组织,参加这个组织的代表是政府任命的。从 1933到1940年这一段时间举办了若干场世博会,这是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从1958年开始。战后第一次大的世博会,就是布鲁塞尔世博会。你现在到布鲁塞尔去看能看到一个原子球,这就是1958年世博会所留下的建筑。从1958年到2008年的第三个阶段,世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兴旺。2008年在西班牙举办了一个专业类世博会,它的主题叫“水与可持续发展”,持续三个月,这一段时间的世博会主要还是在发达国家举办的。亚洲第一次世博会是1970年大阪举办的。大阪世博会办的非常成功,观众有6400万,在历史上创了一个记录。我们估计2010年世博会会有7000万的观众,从参观的人数来讲突破了一个记录。
世博会的第四个阶段,是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算起,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世博会进入了发展中国家,这标志着世博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851年到2010年这160多年时间里,逐渐从发达国家到中国上海世博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标志着世博会在21世纪有很美好的前途。
接着吴院长讲述了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
中国人第一次尝试举办世博会是在1910年。1910年在南京办了一个世博会性质的活动,当时取名叫南洋劝业场。因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落后,中国一些封建制度留下的一些弊病充分显露出来。中国正走向衰落。很多人仁人志士希望中国强盛起来。他们到到欧洲看了一些世博会,也到美国看了世博会,回来以后觉得中国应该办,所以他们取名叫做南洋劝业场。
过去中国人参加世博会是民间的,二战结束之后的第一次世博会在布鲁塞尔,当时中国人想参加布鲁塞尔世博会。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是在1982年,之后在昆明办了园艺世博会。昆明世博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跟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是不一样的,它展示的就是园艺、花卉这方面的内容,上海世博会则是综合性的世博会。
从这些报告中我了解到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世界地位上发生着变化,我们变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世博会的文明性、全国性和世界性会使中国得到更多的关注,会使中国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也是我国进入WTO后的喜人成绩。在中国举行的世博会,会有四大机遇等着我们。首先,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将会把成果展现给世人面前。其次,我们会与更多的国家在世博会上进行交流,虽然交流的手段很多,但面对面的交流是世博会所提供的机会,我们会近距离的了解对方,知道对方的发展以及困惑,互相达成共识互相帮助。会使中国了解世界,也会是世界了解中国,世博会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的桥梁。第三,将会促进中国和外国世界的合作。各方面专家汇集中国世博会跟中国方面进行切磋,这样的结果会促进中国和外国世界的合作。第四,提供了寻求中国城市化道路,探索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的机遇。
以上就是我参加世博会的感受,从中了解了中国举办世博会带来的机遇,了解了世博会将越办越好。
《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
上周三下午,我们班级组织了参观军事博物馆关于《复兴之路》的大型主题展览。从中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发展与未来。
《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通过回顾182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与世界东方!
该展览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讲述了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近代民族意识在屈辱和抗争中觉醒等内容。展现了清政府的天朝自居的理念和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第二部分为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讲述了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失败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展现了中国人民思想上的觉醒,人民对封建帝国统治的极为不满。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虽然辛亥革命运动是失败了,但它解放了思想,使国人的眼界开阔了许多,致使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讲述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新中国奋斗等内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抗日战争的事情,新中国的成立。说明了为什么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讲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和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展现了中国自成立之后的发展,生动的展现了那时期中国领导上走的曲折道路和在国际上的地位的变化。有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有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使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方向,使中国发展起来。第五部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解了如今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可行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通过展览,我从中系统的了解了中国近代发生的历史世故,了解了自己的祖国,了解了前人所奋斗的事业和所遗留下来的责任。并且使我了解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提出的中国历史背景。看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成果:神州五号,西藏铁路,长江地区的水电站建设等等。从展览中的图片看到了人民衣食住行上的变化。
感谢老师让我们有这两次课外实践活动,让我们懂得了更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
【邓论1范文】推荐阅读:
邓论练习题有答案07-27
高考1卷优秀范文07-19
1-5总务工作范文09-03
刘丽娟事迹1范文09-05
大1个人鉴定范文09-06
5月1号作文范文09-01
5月1日作文范文09-04
1月英语四级作文范文07-21
五峰中学工作总结1范文08-12
1法人代表证明书范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