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算机大学生目标

2024-11-09

学习计算机大学生目标(精选12篇)

1.学习计算机大学生目标 篇一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上一篇 / 下一篇2010-05-31 00:34:34

查看(66)/ 评论(4)/ 评分(20 / 0)

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指明灯,它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激励作用。学生一旦有了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就会用极大的热情和信心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哪怕是中途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他们也不会感到茫然,能紧盯目标,咬紧牙坚持下去,从而一步步朝着目标前进。

那么,在每学年的新学期开始,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呢?下面,我就肤浅地谈谈我在引导学生制订目标时所要求的几点:

一、目标要切合实际。

学习目标的制订要因人而宜。每个人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情况制订适合个人的目标。目标不能订得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目标得不到实现,体验不到成就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消积极性。太低了,则会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

二、目标要详尽、缜密。

制订的学习目标要明确,精细,详尽。看后,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因此,我们要把目标分解化。

目标从时间上来分,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的,有一学年的,一学期的;短期的,有一月的,一周的,一日的。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分阶段性,先把长期目标分解,降低难度,制订出短期目标,把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周、每天,在时间表上列出计划,我每天都做些什么,完成些什么,这一周我又该完成哪些知识,这一月呢?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从一个个的小目标步步向总目标迈进。

三、目标要有针对性。

如果有些学生严重偏课,那么,他在制订目标时,就要突出薄弱环节的学习提高,针对自身的不足,制订出合理的目标,逐步加以提高。

四、目标要及时检查。

当目标执行一个阶段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明显,就要查找原因,进行有效的调整。我们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每天按计划去做了?目标任务是否完成了吗?执行效果如何?没完成目标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改进?等等。通过查找原因,再修订目标,制订出一份可行的学习目标。

五、目标要落到实处。

目标计划制订得再完美,如果不去执行,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制订的目标一定要严格执行,落到实处。如果执行中较难坚持,可以借助同学、朋友、父母、老师的力量,来加以提醒和监督,督促检查目标的执行情况。

2.学习计算机大学生目标 篇二

关键词:成就目标,学习倦怠,大学生

0前言

近年来,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此起彼伏, 中西方学者对此都有一定的探究。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长期的学习压力或对学习缺乏兴趣, 而造成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1]。处于这种时期的学生, 通常表现为对学校生活和学习的厌倦和怠慢。

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的因素甚多, 目前关于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为数不多。成就目标定向是目前动机领域一个影响广泛的概念, 它是个体在与胜任有关的情境中知觉到的执行任务的目的或原因[2]。学生所持有的成就目标不同, 所引起的学习倦怠程度会有差异。成就目标定向包含四个因子:成绩--接近目标, 成绩--回避目标, 掌握--接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由此可见, 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目的和目标, 学习的态度以及挑战性等方面有联系。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总是倾向于社会性, 更加关注行为结果, 以追求高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比较容易诱发学习倦怠【石雷山】。掌握接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注重在活动中提升自身能力并掌握新知识, 引起学习倦怠可能性较前者略小。

综上, 我们提出研究假设:成就目标定与学习倦怠呈负向相关。

1 研究方法

1.1 样本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 选取了江苏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大一、大二、大三六个班级在校学生, 共177人, 其中男生65人, 女生112人。

1.2 测量工具

1.2.1 学习倦怠

采用连榕等人 (2006) 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 该量表共20道测验题, 分为三个维度, 即情绪低落, 反映大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 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行为不当, 反映大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成就感低, 反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低成就感, 或指完成学习任务是能力不足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上的低成就感。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记分。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5, 分半信度为0.880.每个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408—0.762之间 (p<0.01) , 三个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914、0.799、0.704 (p<0.01)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各项指标在0.87—0.91之间, 是较好的拟合模型。

1.2.2 成就目标定向

采用刘惠军 (2006) 编制的《四分成就目标定向量表》。该量表共29个项目, 分为成绩--接近目标, 成绩--回避目标, 掌握--接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四个分量。量表采用5点记分, “完全不符合”记1分, “完全符合”记5分, 中间程度分别记2、3、4分。对该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显示, 总量表的的α系数分别为0.8231、0.7863、0.6962、0.6813。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 RMSEA=0.056, 小于0.08, 模型可以接受, 即本量表的结构效度可以接受。

1.3 分析方法

应用SPSS17.0和Excel2003软件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各考察变量总体情况描述

表1列出了各研究变量的项目数、均值及标准差。由表可知, 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水平呈中下水平 (中间值3) , 其中比较符合掌握———接近目标导向和掌握———回避目标水平较高, 均高于中间值, 掌握———接近目标位定向的学生分布情况较稳定 (SD=0.984) , 而掌握———回避目标导向的学生分布情况最为分散 (SD=1.103) ;以成绩结果为目的的接近目标 (SD=1.069) 和回避目标 (SD=1) 分布情况较为分散, 以成绩———回避目标为导向的水平最低, 远低于中间值, 成绩———接近目标水平接近中间值偏高。另外由表可知, 大学生总体学习倦怠水平较高, 超过中间值3, 其中成就感低较为严重, 行为不当次之, 情绪低落影响较轻低于中间值。

注:有效样本n=177.

2.2 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

对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习倦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见表2。

综合表1数据, 对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倦怠总体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 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相关性 (r=0.159) , 并且经计算, 可得线性回归方程Y=2.694+0.093X, 表明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 即成就目标定向水平越高, 学习倦怠水平越高。

3 结论

3.1 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倦怠的现状

从样本来看, 目前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水平整体不高, 注重结果, 忽视过程。同时, 学习倦怠水平较高, 积极性不强, 不以学习任务的完成和自身技能的提升。

3.2 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习倦怠的直接影响

不同成就目标定引发不同的适应性结果, 再次在学习倦怠行为上得到了验证。从总体来看, 成就目标定向水平越低, 学习倦怠水平就会越高, 与假设一致。当学生愈发注重成绩和结果, 希望得到肯定评价, 并力图在活动中尽可能多的提升自身能力时, 结果的落差和微薄的收获使学生产生失落感, 引发成就目标定向的负面作用, 从而产生学习倦怠的现象。因此, 成就目标定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缓解学习倦怠的状况。

参考文献

[1]连榕, 杨丽娴, 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 2006 (01) .

[2]刘惠军, 郭德俊, 李宏利, 高培霞.成就目标定向、测验焦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06 (02) .

3.学习计算机大学生目标 篇三

一、学习目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作用

1.导学。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能根据学习目标来确定本课的学习范围、内容和重点,从而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高二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的学案编写中,笔者根据课程标准将具体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分清低俗与优秀的文化作品,学会解读文化产品。2.能懂得不同性质文化对人生的不同影响,培养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辨别的能力。3.感悟优秀文化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通过欣赏优秀文化作品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感受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体验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积极作用。根据目标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为“懂得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这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有的放矢,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2.激励。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学生就会围绕目标组织学习。每取得一点进步,每次向目标前进一步都会给学生以阶段性的成就感、满足感,这种心理体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无疑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如高二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的学习中,当知识被学生内化,认识得到提升时,学生的内心就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3.凝聚。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会围绕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就会排除杂念,凝神静气,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高二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的学习中,学生根据目标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与文化现象时,会带着书本知识去用心地体会经典文化作品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只有用心才能感悟文化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才能领悟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

4.调控。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目标调控自己的学习内容、进度和节奏,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学习活动。如高二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的学习中,从分清辨别到解读懂得,从感悟确信到感受体验,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有计划地调控自己的学习,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5.检测。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通过一定的形式检测自己。当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和目标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如高二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的学习中,在第一阶段自主学习中,学生对照目标检测自己能否分清与辨别不同性质的文化,并懂得不同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在第二阶段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对照目标检测自己能否欣赏与解读优秀文化的内涵,能否感悟优秀文化对人的积极作用,能否体验优秀文化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发挥学习目标的指导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1.知识和能力目标恰当,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何种程度的学习目标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应指导学生设置高水平但可以实现的目标,即学习目标应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不断获得提高。

2.教会学生把抽象的、难度较大的学习目标分解成相对具体的、简单的学习目标来处理。这样循序渐进,一步步完成任务,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自己获得的进步,增强了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欲望。

3.自主学习是建立在终身化教育观上的教学策略。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就学习目标而言,它不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把学生当作容器,一切教学行为只是为了传授单一的知识,而是更注意以知识为载体,发展能力,健康人格。让学生充分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知识、练技能、学交往、学做人、求创造,将学习目标定位于知识、能力、人格等多方面,使其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4.学习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当前学生学习政治的动机出现了严重问题,这是因为应试教育过分强调考试与竞争,忽视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养成教育,导致学生误认为政治“是枯燥无味的空洞的说教”。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认识到政治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产生学习政治的内在动机和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大学生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小结 篇四

开始的时候,我跟着教师们走,一步一脚印,心想这样踏踏实实,不会走出界,之后越走越吃力。教师说:“学生应当比教师走得快。”如果一向走在教师后面,那么自我便失去了“突破”的动力,对“突破|”开始感到困惑,习惯着“不突破”,提高也就比较小,自我也很吃力。走在教师前面,我们能够拓展自我的思维面积,充分吸收所学知识,那么便有了“突破”。所以,作为学生,应当努力地走在教师前面,作为省实的学生,就更应当为自我的目标而拼搏。

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发现自我有点偏科的状况,在理科方面表现得不太好。这次期中考过后,自我感觉语文和英语都只是一般般,但数学就比较差。回家写小结之前就已经反省过了,总结过了,策划过了。反省自身的不足,总结错误的原因,策划将来的学习该如何进行。发现自我之前自认为基础牢固都是假的,真正牢固的基础能够在上头筑成一幢大厦,而我的只够塌成三两层,再勉强向上的话就开始摇晃了。此刻趁着我的屋子还未倒,就应当开始作出修复了。首先,要把旧楼拆掉,重新巩固地基,才能在上头筑新的大厦。学习也一样,此刻我必须要把之前学的知识重新整理一遍,巩固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

语文重在理解,然后消化;数学重在方法,需要理解后再接触多种题型,训练发散思维;英语中背书真的十分十分重要,一能够巩固新单词的用法,二能够培养自我的语感,三能够训练自我的口语,四能够提高自我的写作水平,所以英语就是“死记硬背”,在“死记硬背”中学会用,学会说,学会写;物理方面我自认为真的不是很好,可是我明白物理最不可缺的就是预习和做题,预习是思维的培养,做题则是实践;化学要贴紧教师,认真听课,因为化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而我们又不是每个实验都能亲身体验、操作的,所以我们必须贴紧教师,教师说的要认真听;政治、历史、生物和语文比

较相识,都需要理解,并且政治还需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历史则需贯穿上下,生物则需学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5.学生为何要制定学习目标 篇五

俗话说:成功的人生就是一个好的目标体系,当目标完全融入生活的时候,人生目标的达成就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特别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更应该指定一些属于自己的目标。制定目标的好处有多种,至少可以在下面的几个方面体现:

一、目标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

目标是你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你一个能看得见的彼岸,随着你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有成就感,你的心态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向更积极地方向转变。

二、目标能是你看清使命,产生动力。

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你心中的世界就变成一幅清晰的图画,你就会集中精力和资源于你所选定的方向和目标上,因而你就会更加热心于你的目标。

三、目标是你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人们处事的方式主要取决与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目标,如果觉得自己的目标不重要,那么所付出的努力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觉得目标很重要,那么结果就一定相反。如果你心中有了理想就会感到生存的重要意义,如果这个理想是由许多目标组成的,那么你就会觉得为目标付出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四、目标使你把重点从过程转到结果。

成功的尺度不是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获得多少成果。

五、目标有助于你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

没有目标,没有目标我们很容易陷入跟理想无关的现实事务中,一个忘记最重要事情的人,会成为琐事的奴隶。

六、目标使你集中精力把握现在。

目标对目前的工作和学习具有指导作用,也就是说,现在做的就是为未来更大的目标所做的,是未来目标的一部分。因而更加让人中是现在,把握现在。

七、目标能提高激情、有助于评估进展。

目标,使我们心中的想法具体化,更容易实现。学起习来做到心中有数,热情高涨。目标同时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及标准。你可以根据自己离目标的多远来衡量取得的进步,测知自己的效率。

八、目标使人产生信心、勇气和胆量。

信心、勇气和胆量。来自于“知己知彼”。对目标以及实现过程的清晰和透彻的认识,必然使你从容不迫,处变不惊。

九、目标使人生自我完善,用不停步。

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实就是潜能不断发挥的过程。需要发挥潜能,你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优势并且会有高回报的方面。当你不停地在自己的优势这方面做出的努力的时候,这些优势必然进一步发展。

十、目标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那么有的学生为何还没有设定目标?可能有下面几条原因:

一、不知道目标的重要性。

二、设定目标以后怕失败。

一旦有了目标就要去努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必定会遇见障碍和艰难,对于那些怕吃苦的学生,就选择“安于现状”,那么以后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三、怕制定目标被人耻笑。

有些学生制定目标不能从实际出发,眼高手低,难免会被一些人耻笑,甚至觉得这学生有精神病,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这目标能实现,其实制定目标是自己的事情,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也没有必要想大家公布。我见到一个学生,成绩很差,可是在他家墙上就贴一行醒目大字:“清华,你是我的”。结果这今年的高考中这学生一败涂地。所以制定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还有自己拿目标为荣的人,才会被被人取笑,当然不努力的人,而且说大话,更被别人取笑。

四、有一些学生不会设定目标。

我每当遇见来咨询我的学生时候,我就对他说,你把你目前遇见的所有不足的地方给写下来给我,而有许多学生连自己遇到的那些不足都不清楚,那怎么还能制定好的目标呢?自己很难看清楚自己啊,平时没有总结,也没有归纳,是很危险的。

6.小学生如何制定学习目标 篇六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将现有的成绩与既定的目标进行比较,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调整和动机的激发。它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方面,目标设置得是否合适,是否有必要进行修改;另一方面,对学生努力的程度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了实现目标的要求。

第二,设置多极化目标。

家长要引导孩子设立多级目标。因为高考的形势复杂、竞争十分激烈,为减轻心理压力,建议设立多级目标。但是所谓多级,一般也不超过如下三级:

(1)最理想目标:超水平发挥时应达到的目标。

(2)最现实目标:正常发挥时应达到的目标。

(3)最低限目标:无论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也应奋力达到的目标。

这样做会避免那些“不成功便成仁”式的单一目标所造成的心理负担,会更有利于现实目标的实现。但是,如果目标级数太多,目标本身也就失去了动机作用。

进入高三,孩子们的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我们家长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助自己的孩子适当的减轻学习的压力,除了保障孩子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之外,也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适时调整高压的心态。

第三,目标主要由自己设置。

身边不乏有的家长全盘规划自己的孩子,上什么大学和专业都要听父母的。其实,大到报志愿,小到制定学习计划,这些最终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您能够正确的引导孩子自己制定目标,那么他在朝着目标努力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有主动支配权的,对整个目标有很好的控制能力,这样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并且成功的机率会很大。

第四,设置的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可实现性,以最好成绩为参考。

7.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培养目标的界定 篇七

近年来, 为了改变教育目标抽象、单一、片面的传统模式, 构建一个全面、具体、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西方的一些教育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学目标的理论。这些教育家中最为著名的是:Bloom、Krathwohl、Harrow及Hauenstein等, 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 还应该包括情感教育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在原有教育目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Hauenstein于1998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 这个分类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4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我国对外语教育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领域的研究, 但近年来, 不少学者也开始重视情感教学目标的研究, 如:盛群力、褚献华、马兰, 其中马兰、盛群力就外语学习情感目标中兴趣及积极态度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界定, 但关于情感目标中动机培养目标的研究却非常少。本文将重点讨论外语教学中情感目标里动机培养目标。

2. 动机目标的界定

学习过程包括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 外语学习过程, 具体表现为:根据需要确立外语学习目标、学习与练习、测试及学习者基于学习结果对自己学习信心的认定。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 因而也是构成情感目标的有机部分。教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阶段性学习之前, 首先应引导学习者认识自己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什么, 对学习外语需要的认识水平越高, 学习外语的动机水平也越高;其次, 在学习的过程中, 应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表现情况, 鼓励引导学习者提高成就动机;阶段性学习后,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正确对待之前和后续的学习;不同的学习结果也会影响学生对自信心的树立, 产生不同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说, 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以下四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需要的层次, 提高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水平, 直到学习者正确归因, 及提高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以期达到预期的动机水平。要实现预期的动机培养目标, 则首先必须对它做出界定, 其界定必须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评价性。以下就这四个方面的动机培养目标进行界定。

(1) 对外语学习需要的认识水平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 学习者都应当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它能从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需要, 从而根据自己的近期与长远需要, 设立学习的近期与长远目标。学生对外语学习需要的认识水平介于“水平A”至“水平E”之间。其中“水平A”、“水平B”代表了目的语学习需要的自我实现层次, 由此产生的学习动力来自内因, 它可以使学生把学习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 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地位,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平C”、“水平D”和“水平E”为目的语学习的基本需要层次, 其激发的学习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后会逐渐降低, 甚至消失。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就是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需要, 使学生对学习目的语的需要层次上升到应有的水平, 从而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对外语学习需要的认识水平虽然难以作出定量分析, 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得出定性分析结果, 如图1所示:

(2) 成就动机水平

图2为学生对外语学习可能呈现出的成就动机水平等级, 学习者学习动机水平在“水平A”至“水平E”之间, 指外语学习者在面对学习任务时的动机水平, 是学习者个性因素之一。但也可以通过教师较长时期的引导, 提高学习者面对目的语学习任务时的即时动机水平, 逐渐使提高的动机水平内化成一种习惯, 成为学习者个性的一部分。动机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 根据学习者不同的个性, 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学习者, 教师应安排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学习任务, 严格评定学习结果。对于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学习者, 教师可安排少竞争或不带竞争的任务, 学习者取得成绩时, 应给予赞扬与鼓励。

(3) 正确归因水平

从可控和不可控这一维度, 对影响学习者学习成绩和学习成就预期的六个因素进行分析后, 图3列出正确归因水平, 包含了学生对外语学习正确归因可能出现的水平等级及可能产生的对今后学习的预期。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学习的结果能够正确归因, 则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预期, 改善学习者学习行为, 提高或保持学习动机。“水平A”为最高正确归因水平, 将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努力。“水平E”则代表了极少数学习者对学习结果漠不关心的最低归因水平, 这样的学习者往往是语言学习失败者。

(4) 自我效能感水平

自我效能感具有四大功能: (1) 决定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和对学习活动的坚持, (2) 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3)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4) 影响学习时的行为状态。由此看来, 学习者对目的语课程的自我效能感决定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实施。因此, 提高目的语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水平也是动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 反复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 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 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因此, 教师应因材施教, 指导学习者正确归因, 帮助学习者建立较高自我效能感水平。其次为替代性经验。这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 它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 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因此, 教师可以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 向学习者提供学习成功者的范例, 引导学习者建立较高自我效能感水平。第三为言语说服,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 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

4. 结束语

8.学习计算机大学生目标 篇八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排球学习;目标定向;任务定向;自我定向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69-04

目标定向理论是新近的认知心理学家试图运用社会认知理论的原理研究个体在成就情境中的动机和行为。在运动领域内,国外的运动心理学专家们认为,体育运动中个体的行为也不例外,它也必须通过人的认知和信念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理论提出:当个体被认为是任务定向者时,其由能力知觉与活动类型引起的成功感觉是以自己作为参照标准的;其目标组成是以发展个人技能、获得洞察力和掌握所学知识为目的的。

目前大量的理论性和验证性研究都表明,任务定向是一种积极、主动和比较理想的目标定向状态;而自我定向是一种消极、脆弱、容易导致个体适应不良的目标定向状态。

目标定向的研究表明其在体育运动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我国目前研究成果还较少。目前在高校体育系的专业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如何在有效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技巧,是当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和焦点。大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目标定向对其相应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有密切联系。为了探究大学生在体育课中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对其专项选择的关联,分别对江西、浙江两所大学的学生进行研究,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数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大一、大二学生410人;浙江丽水学院大一、大二学生410人;实验时间:2009年3-7月。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选定“运动中任务和自我定向问卷量表”(TEOSQ)作为本次测评的主工具。此量表已被国外的众多研究证明有很高的信度与效度。问卷由13个题目组成,“运动中成功原因信念量表”以标题“运动员会有最大的成功,因为……”为引导,从努力(如:题目“他们非常努力”“他们永远尽力而为”)、能力(如:题目“他们是比其他人更优秀的运动员”“他们是天生的运动员”)、欺骗(“他们假装喜欢教练”“他们知道如何使教练员对自己有印象”)和外界因素(如:“他们很走运”“他们有金钱方面的刺激”)等4个方面向学生了解是何种原因导致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取得成功,要求被试者回答(回答按照5分标准来进行)在体育运动中什么时候有最成功的感觉。该量表已由陈坚、姒刚彦引入国内进行修订,两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5和0.73,重测信度为0.80。

为了探究大学生在体育课中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之间的关联,根据现代心理健康评价标准选定“心境量表”和“流畅状态量表”作为辅助测评工具。其目的在于为目标定向理论与体育课中练习效益之间的因果起着验证作用。因为Nicholls等人认为,导致个体目标定向不同的最初原因是来自于儿童时期个体在成就情景中对能力和努力的不同认识。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由父母、同学、老师等所组成的环境因素和动机气氛是促使个体采取何种目标定向的主要原因。此测试是对学生在本学期体育课的学习中目标定向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是对学生自己与自己进行的纵向对比研究,而不是对自己与他人的横向对比研究。对学生进行课前后心境、流畅状态进行测试,其目的在于验证体育教学中目标定向与情绪状态的关联。

“心境量表”(BFs)由姒刚彦教授从德国引入国内并由黄志剑、姒刚彦修订,该量表共有2个维度(积极性、消极性)、8个分量表(活跃性、提高的心情、思虑性、平静性、愤怒性、激动性、抑郁性、无活力性)、40个题目所组成,要求被试者回答(回答按照5分标准来进行)。“流畅状态量表”(FLOW)由姒刚彦教授从德国引入国内并由秦钢、姒刚彦修订,该量表共有2个维度(主动性、被动性)、18个题目所组成,要求被试者回答(回答按照5分标准来进行)。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依据大学生的体育选项进行分类并分别输入EXCEL和SPSS统计软件系统建立子数据库和总数据库,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测试结果

在表1中,丽水学院大一排球选项课中女生任务定向均值高于总均值,自我定向均值却比总均值低;大一排球选项课中男生任务定向均值与总均值基本一致,自我定向均值则比总均值高;大二排球选项课的女生任务定向均值与总均值基本一致,但自我定向均值则比总均值低;大二排球选项课的男生任务定向均值与总均值基本一致,但自我定向均值比总均值高。

在表2中,上饶师范学院大一排球选项课中女生任务定向均值和自我定向均值比总均值低;大一排球选项课中男生任务定向均值低于总均值,自我定向均值却比总均值高;大二排球选项课的女生任务定向均值比总均值低,但自我定向均值与总均值基本一致;大二排球选项课的男生任务定向均值与总均值低,但自我定向均值比总均值高。

从表1、表2可见,上饶师范学院和丽水学院大一、大二学生目标定向虽有差异,但整体表明任务定向均值较高,而自我定向均值较低。大一、大二男、女生在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中虽有差异,但无显著性。

2.2心境状态测试结果

通过表3心境状态的课前后统计数据比较,第l至15周课前后心境的8个分量表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心境二维构成理论,这些变化表现在课后的良性升高,负性降低;特别是在分量表中的1(活跃性)、2(提高的心情)、3(思虑性)、6(激动性)上有显著变化。

2.3流畅状态测试结果

通过表4流畅状态的课前后统计数据比较,第1至15周课前后流畅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流畅状态构成理论,这些变化表现在课后的练习情绪升高,特别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的提高。

3、讨论

1)我们知道体育运动情景和学业情景的教学形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大量的理论性和验证研究都表明,任务定向是一种积极、主动和比较理想的目标定向状态,而自我定向是一种消极、脆弱、容易导致个体适应不良的目标定向状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目标定向状态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干预,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体育课的学习

中,大多是沿袭着中小学的学习方式,即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目标定向与他们所关心的成就活动(即在体育课中能给他们提供那些方面的发展)之间显示出很强的依附关系。因此,他们进入大学校门后特别渴望学校及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或锻炼过程中,给予他们最大的、最多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大多数学生都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特点和能发挥个人特长的项目。

2)从表1、表2可见,两校部分大一、大二体育选项课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任务定向值较高,自我定向值较低。这说明我国目前大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主要动机是希望通过体育课和参与去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并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体育锻炼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技巧,提高自己的体质及身体素质,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与提高自己的综合品质。

3)在自我定向均值中两校大一女生比大一男生高,同时比大二男、女生也偏高,但无显著性差异。但大一、大二女生的任务定向均比大一、大二男生的任务定向高,而大一、大二女生的自我定向比大一、大二男生的明显低,这说明大学生在运动中,男生存在更多的是自我定向,他们认为体育运动中的成功是由能力和外部因素决定的,而女生存在更多的是任务定向,她们认为成功的获得主要是靠努力的结果,这表明大学生中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能力知觉。这一点与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4)从心境、流畅状态统计结果(见表3、表4)可看出,第1、6、15周课前后的心境状态8个分量表中,第1、2、3、4分量表的良性维度,都呈有规律的上升趋势;第5、6、7、8分量表的负性维度呈下降趋势。但是,这种良性维度上升、负性维度下降的趋势并不是突出地表现在周与周之间,而是表现在整个12周的课前后上,周与周之间有时还出现平行或交错的结果。这是因排球项目特点、规律、技术动作结构、身体素质、个体差异和习惯等因素所造成的。在第l至15周课前后流畅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流畅状态构成理论,这些变化表现在课后的练习情绪升高,特别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的逐渐提高,说明学生在排球选项课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中其情绪与体育课中的练习效益有着密切的关联,体育教师应注重大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中的情绪调节与控制。

9.六年级学生学习目标发言稿 篇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六(7)的xx,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不仅仅代表我个人,更代表了我们整个班级。首先,我非常感谢我们的每一位老师,你们辛苦了!如果没有你们对全班同学教导和帮助,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在这个学期里,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首先,我和大家来分享几点:

1我们要做好课前预习。把不懂得地方,在书上记下来,第二天带着问题去听讲,才能把每个知识点牢牢记住。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好每一次的笔记,才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只要有了扎实的基础,就能取得更好成绩。

2,全面发展,不偏科。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优势科目。在保持独立思考的同时,更要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们交流。才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知识。

原来我认为一年级上学是一种好奇,二年级上学是一种体验,三年级上学是一种欣慰,四年级上学是一种快乐,五年级上学是一种希望,而现在六年级上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不是好奇,不是体验,不是欣慰,不是快乐,也不是希望,而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在最高年级顽固奋斗下去。

同学们,为目标而努力吧!在最后一年里一定要“赢”下去!

10.学习计算机大学生目标 篇十

西乡县沙河镇中心学校:李建刚

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呵护孩子们的梦想,给他们期望。刚接手四(3)班时,就听其他教师说了杨雅茹的状况。她,一个不注重外形,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塌糊涂的孩子。三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只有34分,当大家说她没救了,放弃她吧的时候,我却暗下决心,用我的爱去拯救她。

明白这些状况后,我就利用课间经常与她谈心、交流,使得她慢慢地能够理解我,愿意与我交流一些事情,鼓励她给自己确定能达到的下一个目标。在每节的数学课上,我总是抽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每当她回答正确时,我总是对她竖起大拇指表扬她,不断地给她信心。课后我抽空辅导她,鼓励她从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学起。久而久之,她开始喜欢上数学课,并且每节数学课上总能看到她用心举手发言,每次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她总是很及时认真的完成。渐渐地,她的脸上现出了孩子应有的笑意。她看见我不再游移躲闪,而是大方又欢乐。之后,她的学习提高很快,从以前的不及格到期中考试的及格,教师表扬她,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课间同学们都在议论说她提高真的很快,从单元考试的45分,到期中考试的63分,再到期末考试的71分……。

一学期后,她对学习数学的用心性更强了,这对于她来说是多么地不容易呀,虽然在对她的辅导过程中我也出现了不少烦恼,但当我每次看到她提高时,都感到无比欣慰。

11.以有效学习为目标的大学课堂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有效学习 大学教学 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曹贞(1962- ),女,浙江安吉人,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185-02

作为大学的最基本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被关注的课题。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它甚至可能是无效的、负效的。何种教学是有效的,只有基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来讨论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大学教学的高质量和有效性的主要标志应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即有效学习。能够激发学生有效而成功的学习的教学才是深刻而有意义的。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仅表现在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未来职业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有效学习,教学要从单项度的传授模式向师生互动模式转变;从教师灌输知识向学生建构知识转变;从被动听讲向学生主动学习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教师责任向学生自我负责转变;从知识的认知向知识的分析、应用、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转变;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①总之,教学不仅是在课堂内促进学生的学习,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人格特征,使其成为具有高深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以有效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可以主要从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角度来探讨。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有效学习的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变革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教学评价主要是以建设性、乐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的评价,引导学生制订行为改进计划。

一、教师角色的多样化是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

教师的角色是对教师所持有的一种期待,既包括教师对自身的期待,也包括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待。教师角色是一定社会物质结构的产物,也是一定文化模式塑造的结果。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为其反映形式的角色也会发生转换 ②。学生的多样化、社会期待的变化、教学技术手段的更新、教育观念和意识的转变使教师的角色迅速发生变化。教师角色的多样化是必然的选择。

知识的膨胀、学科的不断分化、知识传播的多途径使得我们的获取、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方式正发生急剧的变化。信息的开放性和知识的高速增长都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的角色,教师已不再处于知识垄断者的学术权威的地位。美国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大学生一生所用的知识,仅有10%是从学校学习的直接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虽然与其丰富的学识有关,但在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扮演起指导者、咨询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有利于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起教学双重主体的互相尊重;有利于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情绪上有安全感。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必定会促成教师的个性化,也会带来教学的个性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有效学习的内在必然

反对注入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成为国内外大学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美国大学的教学中,课堂讲授的比重很小,在课时分配上,课堂讲授约占1/3,独立环节约占3/5,实践环节约占1/10,课表中规定的自学时间与课堂讲授之比约为1/4。③

简洁而明了地呈现和讲解教学内容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基本标准。教师应优化选择系统的、有价值的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分析、整合使复杂抽象的内容概括、精练,生动形象地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并为学生留下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使课堂讲授清晰简洁的教学策略:第一,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由简到繁地讲授教学内容,先讲解容易理解或简化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再教复杂的内容。为了使深奥的内容容易接受,可采用描述核心概念、举实例、演示、直观媒体、做类比等手段。第二,小步骤教学。按照一定的逻辑将复杂难懂的内容分成步骤讲解,最后再向学生展示完整内容。第三,强调重点和难点,讲清学科的主要脉络和主要问题,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利于学生的理解、吸收。

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更多的讨论和独立研究的时间,在课堂上更多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师生共同讨论的发现式和探究式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是有效学习的根本途径

有效教学是强调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群体优化教学方法。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重要的不是事实的知识本身,而是自己探索和获取事实知识的能力和主动精神,有效地思考这些事实,并知道问什么问题……在理论学习中,要尽量多学一些实用的材料,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最重要的因素依然是积极思考、把握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掌握方法。”这些思想表明了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为主。因此,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具有以下特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有与他人合作互动的机会、能够创设问题情境挑战学生理智和思维、学生能够达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等。

其中,讨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方法,是国内外本科生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建构主义所倡导的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也是大学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此外,在大学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讲授、实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游戏、独立研究等教学方法,以及设计讲授课、实验课、讨论课、生产实习课、习题课等不同的课程类型。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理智力、思维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多元理解。

四、课堂评价的发展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手段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科学地、发展性地评价学生提供了理论基础,此种理论认为各种智力只有领域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好坏之差。因此,大学课堂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评价内容既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包括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品质、意志、创造力等非智力因素。制定多元的、开放的、具有差异性的评价标准,运用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可以采用交流评议法、案例分析法、表现性评价法和档案袋法等评价方法 ④。评价过程是动态性和开放性的,让每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发展状况给予恰当的反馈,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和指导建议,而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课堂评价中要发挥各种评价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学生主动参与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反馈、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过程中,提高评价能力,正确地看待自己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学习进程,达到评价的教育功能。课堂评价要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通过反馈,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能够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及时改进,并增强学习动机。

[注释]

①姚利民.略论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101-103.

②刘必清.从创新教育的要求看大学教师角色的变化[J].江苏高教,2003(2):99-101.

③刘宝存.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思想的变革:国际比较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5):80-83.

12.学习计算机大学生目标 篇十二

一、激发学生的理想目标,打开他们的心锁

没有目标,就没有梦想,就像走路的人,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就会感到疲倦、懒散,找不到前行的动力。因此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

伍X是高一时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进入我们班的一位女生。学校规定希望班的最低录取线是260分,体育特长生降20分录取,伍X是以体育特长生进入我班的,她的实际分数只有239分,学习基础相当差。

其实,伍X在初中并没有参加过体育训练,只参加过学校运动会,取得过比较好的名次,对于通过体育专业考上更高层次的大学,她也并没有这个概念。

由于文化基础差,伍X对各科学习并无兴趣。虽然没有大的违纪事件发生,但她却常常以各种各样的借口请假,即使在课堂上,也是人在心不在,被动应付式学习;还常常和不爱学习的学生混在一起,对老师的管教特别反感,甚至扬言要换掉班主任。

我没有计较她要求换班主任的态度,一次又一次耐心地找她谈话,针对她的家庭物质条件并不宽裕的客观事实,让她明确父母花更多的钱让她参加体育训练的目的就是希望她能够通过体育专业考上大学,帮她分析虽然文化成绩一直都不理想,但体育专业成绩挺不错,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特长,考上大学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

我经常和伍X说,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可以有伟大的目标。目标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目标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想要积极主动地成长,快乐地走向自主学习,那就一定要有明确的成长目标。中学生应以学业进步、求知成才为奋斗目标,而不应以考试过关为学习目标,这样学业才能日益进步。考上理想大学,是给自己一个更好实现人生目标的平台。一次又一次的激励和点燃,终于让伍X慢慢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通过努力,她在后来的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责任指路,以德促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1. 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与伍X不同的是,彭X一开始并不在我的班上。高一时彭X就读于张君老师所带的136班,就在彭X读高一期间,一场车祸意外地夺去了她父亲的生命,从此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并无任何技能的母亲身上。但一向懵懵懂懂的彭X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懂事起来,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热衷于玩乐、网购,对读书提不起任何兴趣。彭X的文化课基础比伍X更差,但有体育方面的兴趣,因此也参加了体育训练,彭母尽管艰难,但还是支持女儿学专业,希望她通过体育专业考上大学。

针对彭X的情况,除了对她进行理想目标教育外,我更多地强化她的责任意识。我多次找她谈心,让她明白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懂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不能我行我素,学习是自己的事,不应该由教师、家长替自己负责;遭遇家庭变故之后,更应该替母亲分担,以此唤醒彭X心中的责任感,将责任感迁移到各种活动中并内化为自身品质,形成自主学习、自我平衡、自我调控能力,强化其“自立、自尊、自信、自强”意识,自觉、认真、负责地完成学习任务和体训任务。一步一步,彭X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渐提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高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唤醒学生心中的爱、开展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内化为感恩的行为,把这种情感迁移到完成学习任务上,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实践表明,通过目标引领、责任指路,激发学生的理想目标、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良好策略。

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对策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文章以两个典型案例说明,通过目标引领、责任指路,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爱心和责任心,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上一篇:提高口才的基本途径下一篇:幼儿园跳绳比赛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