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共8篇)
1.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篇一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的
“计算机应用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微信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发挥出创新作用。本文以建构主义和教育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以教与学双主体为原则,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探索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这一名词进入大众的视野,也给教育信息化注入新的活力。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教育理念的创新为先导,以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为核心。”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教育内容持续更新,教育样式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日益多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政治导向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高校思政课程如何迎接“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挑战?目前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状态基本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广播式授课;学生在固定时空下被动学习;教学是一次性过程,缺少有效互动。这种状态背后的本质是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要求,“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学习网站和微信公众账号学习的平台,使之成为宣传展示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阵地”。
智能手机与无线Wi-Fi的普及,为教育带来了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的模式正好符合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思想的核心,为大学生创造了崭新的学习环境。2015年8月腾讯发布了《2015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86.2%的用户在18岁~36岁之间。微信公众号用途方面,用户关注公众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41.1%),其次是方便生活(36.9%)和学习知识(13.7%)[1]。在经历几年的发展之后,微信不仅仅是个聊天工具,已经实现人与人的连接、人与互联网的连接,成为每个用户的“移动ID”。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微信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发挥出创新作用。我们可以把微信看做是“互联网+”的连接器,利用微信的交流共享等功能,打造一个以自由、开放、协作、平等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
二、构建思政课程“微信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和机械的记忆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共同体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先验知识为基础,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意义建构将其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充分利用微信进行思政课程教学,通过朋友圈之间的信息会话与交流共同作用,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成为构建协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微信还可以组织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课堂作业的讨论,开展协作学习及个性化学习,实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教育传播学理论
教育传播指的是教育工作者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的效果,筛选组织适当的教学资料,利用有效的传播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学习者的一种活动。教育传播学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是教学的主体,教育媒介则是人类传递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教学工具,教学工具是依附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不能本末倒置[2]。将微信应用于思政教育正是发挥了微信的媒介作用。在“微信课堂”中,教育者利用微信将教育信息传播给学习者,人和媒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思政课程“微信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微信用于教学的特点
微信主要提供了通讯交流功能、平台推送功能和支持性工具等基本功能,这些功能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当中,组织资源发布、资源共享、资源收藏、资源管理、交流互动、在线答疑、考核评价等学习活动。
1.遴选有效学习资源。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可能让学习者陷入盲目状态,无法实现有效学习。为此,可以通过微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围绕课程内容遴选合适的知识点和资源发送给学生,作为预习和课后提升阶段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单独发送给能力强的学生,帮助优秀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功能让知识集中化并起到以点对面的传播效果,有效地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2.整合碎片化学习时间。由于微信安装于移动终端,学习者只要拥有移动设备并安装微信,就可以抓住指尖流逝的时间,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同步或异步地查看学习内容及其他学习者的观点,并随时交流反馈,实现真正的“学习随身,教师随行”。
3.拓展师生交流空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面对面沟通,学生往往有诸多顾虑,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育工作者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微信则通过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以及“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纯粹的课堂教学,“虚拟教学”使双向沟通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得到加强。在教学上,通过开展微演讲、微访谈等活动,使大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答疑解惑,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充分展现微信潜移默化的正向引导能力。
(二)“微信课堂”教学基本原则
1.教与学双主体原则。教育信息化领域广泛实践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倡教学是一个双主体过程。它强调教师是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思政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宣传和政治导向性,传统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其作用不可低估[3]。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信息化环境下的思政“微信课堂”是传统学习方式和和移动在线学习有效结合,既要发挥老师引导、辅导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是对技术环境下思政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与建构的过程。
2.技术辅助性原则。教育信息化本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整合。微信有很多功能可以用于教育教学,如微信公众号即时推送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事件和新闻时政评论;微信群可以就教育教学话题发起即时讨论交流;微信朋友圈捕捉当下生活状态或转发令人深思的文章;微信群发功能设置作业提醒;微信发起活动功能作用于思政课程社会实践,等等。微信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让教育者和学习者发挥出传统课堂之外最大的效益。但技术始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可以利用微信进行混合式学习,使课堂面授教学与微信移动学习的优势互补,将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相结合,绝不可本末倒置,将技术凌驾于教学之上。
(三)利用微信进行思政课程翻转教学的实践
思政教学“微信课堂”注重面向学习过程的设计,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从课前的下达任务,到课后的延伸拓展、交流,期间多个环节教师与学生都要通过空间进行沟通、交流,并纳入考核。这样教师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效引导、监控、评价学生的学习。
1.“微信课堂”的资源开发与共享。随着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学习习惯也在进行改变,倾向于消费越来越短的文字。结合学习者的阅读习惯及移动学习工具屏幕分辨率小的特点,教师在微信学习的平台中提供的学习资源最好是精炼简短的某个知识点。碎片化资源粒度小、内容精,非常适合情景化和个性化学习。但是过于碎片化的知识可能会让学生的思维碎片化,无法建构对学科的整体认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在将知识内容“碎片化”的同时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充分考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让微信平台的学习内容成为课堂学习内容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2.“微信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微信运用于正式课堂学习。思政课程教学往往是大班教学,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互动人数和时间有限。为此,可以引进微信的互动评论界面,借鉴流行的“弹幕”软件,利用微信进行课堂话题的微弹幕,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投影大屏幕,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和回答问题,并与教学过程同时并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师生互动变得容易,教学过程能有效辐射到课堂里的每位学生,一改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增强。而随着讨论的深入,交流发言越多的小组,屏幕显示颜色越深。教师很容易一目了然地区分上课积极活跃分子和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便于重点关注。
微信运用于非正式学习。利用微信进行翻转课堂学习,是将技术与教学结合的一种普遍方法。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适合微信平台播放的微课视频推送到学生端供其自主学习,并加上一段语言信息。微课视频选取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形象的动态影片。语音的运用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者通过复习、巩固、拓展、交流、反思、在线测试等学习活动完成随时随地学习。学习资源不只有教师通过公众平台发布的,还有学习者之间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共享的资源,微信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资源的生成者。学习不再囿于教室,也不限于上课时间,学生宛如随时置身于无限时空的学习环境,成为思政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达到互补效果。
3.“微信课堂”教学考核与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纸笔考试为主,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教育教学考核方式不断更新。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实时记录和监控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情况。
教师可以让微信成为学生成果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政治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在教学实践上,笔者先后发布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学生优秀作业展播平台、学生动态考核表、学习团队滚动排行榜等多形式的评价方式,课程考核从“关注期末考试”向“关注学习过程”转变。教师还可以随时发布思政小测试,运用技术手段让学生在碎片化时间段参与答题。
四、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提高学生信息分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将微信引入日常教学,除技术开发外,对它的应用与管理也需要摸索。例如,微信推送的信息储存难度大,增加了信息回溯难度。微信的内容以聊天为主,信息的深度不如微博,也不如传统的博客和论坛,可能无法完成深度学习与正式课堂内容的推送。教师需要将微信在内的网络学习行为纳入对大学生现有的考评系统中,督促学习者自觉地利用有效网络信息资源开展对话与学习[4]。
(二)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
传统课堂教学依旧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态,如何将微信公众平台无缝地整合到教师日常课程教学中,实现微信公众平台运用的常态化就成为关键问题。为此,教师应站在教育信息化的前端,自觉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微信应用的深入研发,微信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方式。我们要充分挖掘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服务。
作者:彭瑚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36期
2.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篇二
关键词:思政课程,高校,改革
当前, 大学生大多都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来接受思想教育, 这对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有着重要作用。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当今社会, 国内外的发展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党中央和教育部注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进和调整, 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努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提升。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1. 理论知识空洞无趣。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国情, 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为人处世。然而, 当今的思想政治课程课本内容理论性很强, 大部分都是对理论的阐述,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较少。与此同时, 这些陈旧的观念往往使学生们感觉枯燥乏味, 对学习这些没有兴趣, 并且产生抵触情绪, 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增添了障碍。
2. 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当今, 大多数高校里的思政课程都是许多班级一同上课, 人数较多,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许多教师都采取以往的填鸭教学, 较少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们也较少使用新型的教学设备, 如电子课件等等, 同时也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 许多高校也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程, 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忽视。由此, 思政课程彻底变成了学生们的鸡肋课。
3. 教师水平良莠不齐。
在学生的认知里, 具有趣味富有激情的课程才是最受欢迎的, 同样, 也是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 能与学生亲近并且知识渊博的老师是最受欢迎的教师。然而,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故步自封, 依然是大肆宣扬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不能与实际生活贴合。此外, 一些老师的思想牢牢禁锢于课本教材之中, 只知道讲述马列主义等等, 但又不能将这些理论赋予新的含义, 使其变得简明生动, 注定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考评方式死板木讷。
大学生是一群个性解放的新新人类, 思想观念独特前卫, 如果还是单纯地用分数来衡量, 采取以考代评的成绩考核, 会阻碍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提升。思想政治课程应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引导, 并不是仅仅用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修养和道德。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
1. 调整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统一编写制定的, 但是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又是不同的, 无论从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是学生的整体素质来看。如果老师在教学时不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 只是填鸭式地讲授, 长此以往, 必然会使思政课程的质量大打折扣。由此可知, 调整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2. 改革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1) 实行案例教学。转变以往封闭的陈旧的教学方式, 活跃课堂氛围,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的目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沉闷晦涩, 因此更加需要提倡同学们独立思考, 对于教学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也有助于他们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考虑, 努力研究解决方案。引导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和思考,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被动为主动。 (2) 情景模拟法。在实际教学中, 情景模拟法一直被广泛使用, 口碑良好。它为学生们假设了一个虚拟的环境, 引导他们亲身体验, 同时亲身感受, 促使理论与实际的更好结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一些经典的影视资料和新闻评论, 同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 在这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将课本的内容注入, 不仅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于理论的理解程度, 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寓教于乐。 (3) 学生小组陈述法。在讨论问题时, 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 请每个小组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促进他们自主学习, 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小组陈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可以提升他们的合作精神。通过前期的分组、讨论等环节,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并鼓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拓展, 集结大家的智慧, 提高团队素质, 在学生陈述完毕之后,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点拨, 指出他们存在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 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人们必须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切身体验, 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行动是一个人生活的基础与必需, 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奉献中得到锻炼, 实现价值。同时也要教育同学们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 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最重要的是, 帮助同学们体会社会的不同分工和内容, 加强他们的人本意识。
3. 提升教学设施, 运用网络远程教学。
当今社会, 电子技术发展迅速, 如今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正在逐步取代之前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高校也应该跟紧时代潮流, 积极改进教学设备, 提升方式和手段。例如,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通过投影仪为学生们带来丰富的视听飨宴, 提高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关注度, 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功能, 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同处于网络世界所提供的虚拟教室, 更好地学习并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 探讨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共同进行学习成果、学习心得的展示与交流, 更好地做到答疑解惑。
4.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共建力度。
广大高校应遵循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原则,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积极与当地的社会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进行联合共建。高校方面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社会企事业单位则为学生们提供实习场所等等。这种形式的合作, 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变为自己的工作技能,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将学习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 当他们完成学业参加工作时, 由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可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同时, 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来学校讲授思想政治课程, 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学校与社会各级单位进行联合共建, 不仅可以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 也可以完成研究工作的人物, 当然, 这也十分有利于社会单位形象的塑造与宣传, 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完美局面。
5. 提高教师素质。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授教师, 更应该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拘于形式, 不照搬书本中的知识。符合这种条件的老师应该具备一些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的工作经验。他们实际从事过这些工作, 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当中有着切身体会和真实想法, 更懂得如何与学生交流, 懂得如何解决问题。此外, 高校也应该给老师提供一些进修以及参加相关的讲座论坛等机会, 帮助老师了解思想动态, 同时为他们提供与业界精英人士交谈探讨的宝贵机会, 提升教师授课的积极性, 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无疑对于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有所提高, 也有助于思政课程质量的提升。
6. 设定目标, 准确定位, 创新观念。
高校的思政课程旨在于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规避出现错误的思想以及滋生腐朽的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 杜绝被这些错误腐朽的思想所荼毒。因此, 我们需要准确定位, 高校的全体领导以及任职老师都应该大力推行思想政治教育, 坚决摒弃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要、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认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不仅要把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并且要积极推进思政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此外, 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辅导, 切实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 做到学有所用, 而不是纸上谈兵。
7. 推动科学体系建立, 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
高校思政教学的改革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教育者要不断地结合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以便于适应随着客观实际的不断改变而产生相应变化的学生的思想内容。具体来说, 教学改革旨在于关注学生的思想诉求, 一切为了学生。高校应及时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活动, 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来解答生活中的思想政治问题, 打破旧有思维方式, 使学生具有清醒正确的思想认识。
8. 联系学生实际, 从实际出发。
高校应该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状态, 在掌握这一情况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 解决他们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来探讨一些普遍性的思想政治问题, 并切实抓好学生的日常思想道德管理, 加强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结语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并不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相反地, 它可以引导学生拥有美丽的人格, 促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改革后的思政课程, 在为学生们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更加关注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三观”的建立, 确保了社会健康向上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明维.高校构建创新课程体系的路径思考[J].科学咨询 (决策管理) , 2010, (04) .
[2]史英平, 于爱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4) .
[3]张红, 许文, 郑晓花.从大学生实际出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J].新西部 (下半月) , 2009, (02) .
[4]吴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 2008, (11) .
3.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中国梦”;融入;途径
“中国梦”是强国梦,是复兴梦,也是幸福梦,它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广大人民的梦,需要依靠人民的努力奋斗,而大学生正是广大人民中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同时,不断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决心和目标。高校思政课程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因此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是当前高校教育的新任务、新挑战,需要根据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也需要一定的理论原则作为支撑,同时也需要各方的不断尝试与探索。
一、“中国梦”融入思政课堂
思政课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也是最直接的教育氛围。课堂是学生知识习得与意志品质提升的直接渠道,因此“中国梦”教育必须要成为教材的一部分,也要成为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堂参与的一部分。
(一)“中国梦”融入“原理”课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就是“中国梦”。“中国梦”走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可以将“中国梦”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理论原理相结合,让学生结合当前情况对“原理”课程更好的把握。
(二)“中国梦”融入“纲要”课堂
“纲要”课程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近代中国曾经屈辱又不断奋斗与崛起的历史画卷,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气概与民族精神,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寻求独立与振兴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这梦想的总结、延续和升华。因此,要在“纲要”课堂中,不断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梦”本质内涵的深刻理解。
(三)“中国梦”融入“概论”课堂
“概论”课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详尽阐述,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选择,也是“中国梦”的基础和必经之路。把“中国梦”融入“概论”课堂,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发展。
(四)“中国梦”融入“思修”课堂
“思修”课程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而设立,并且进行必要的法律教育。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和“中国梦”教育密不可分,相互促进。通过“思修”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梦”;通过“中国梦”教育,学生能够更加坚定提升自身素养的决心,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
二、“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既是对当前状态的一种态度,也是对未来的指向。理想信念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们的行为方式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理想信念的影响,同时人们远大目标的树立也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
(一)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着一定偏差。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下,催生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对一些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断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忽视或者放弃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资本主义文化不断涌入中国的条件下,一些大学生逐渐接受腐朽糟粕文化,色情、暴力、凶杀、普世价值观等过去只在西方影视作品及报刊中看到的东西也开始在校园中露头;特别是上个世纪互联网的出现,大学生开始通过这种新兴渠道获取并传播不良信息;与此同时,国内的藏独、疆独、台独势力,境外的法轮功组织、ISIS伊斯兰国、东突势力等也开始加大对大学生的渗透力度。
(二)必须从实际出发融入“中国梦”
在“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要改变以往过于模式化的教育方式,从细节上关注学生教育学生。只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才能更好地为“中国梦”教育的融入提供支持。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元智能教学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乐于参与教育,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多种媒介进行融入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一)“中国梦”教育融入德育显性教育
显性教育中,教育活动的执行者、教学目标、教育手段等都比较明显化,是有组织、系统化、公开化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主要表现在客体对主体的施加。在“中国梦”融入显性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课外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完成。比如可以召开“中国梦”主题班会或者辩论会活动,在前期的搜集材料和活动中,学生的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语言争锋及活动后的自我回顾反思,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可以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或者明星召开专题学习报告会,以最直接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梦想的力量。书刊、电视等媒体对于正能量的弘扬,同样是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的良好媒介。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贴吧、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都成为了“中国梦”教育的新阵地,“什锦八宝饭”粉丝团和“学习粉丝团”都是走在网络前沿的爱国者的代表。
(二)“中国梦”教育融入德育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主要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间接教育。隐性教育相较于显性教育更具随性,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常见的隐性教育往往借助物质方面的隐性条件和精神方面的隐性条件。
其中物质方面的隐性条件主要包括教室内部的环境陈列、校园的物质环境等。教室墙面上名人伟人的画像和警句激励着大学生不断进步、追求生活;整洁的教室、教学楼和校园环境,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秩序感的认同,在无形中养成遵守秩序、遵守公德的良好习惯。endprint
寝室文化、班风班貌、校风校训等都属于德育的隐性教育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个性及心理特征、学校的传统等,并反作用于学生的精神层面。“中国梦”融入德育的隐性教育方面,首先要考虑学校的历史沿革,从制度层面上制订系统的方案;其次,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义工等活动,促进学生智能的多元化全方位发展。
无论是“中国梦”教育融入到德育隐性教育中,还是融入到德育显性教育中,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让学生成为实现国家梦想和人民梦想的追梦人和造梦者。
四、借助榜样示范的力量
榜样示范法选取典型的人物或事件,以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事迹或者事件的正面效应为题材,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与鼓动,对人的思想道德觉悟及行为方式起到正相关影响。
首先,运用榜样示范法不能脱离历史事件。 “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三元里抗英”、“虎门销烟”、“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兰考精神”、“九八抗洪”等都是“中国梦”教育生动的案例。
其次,运用榜样示范法必须贴近生活。榜样示范法来源于生活,同时将育人过程中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以往对于榜样的选取,往往停留在科学家、伟人、名人的层面上,但学生会觉得这些人物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不容易抓得住。真实而又贴近生活的榜样,更容易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共鸣,凝聚力更强。当下“感动中国人物”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评选出的教师、工人、警察、医生等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都是更加“接地气儿”的人物。这些平凡工作中的人践行着不平凡的事,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梦”来源于百姓生活,来源于每个人的周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中国梦”。
榜样示范法体现在思想政治课程当中,蕴藏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当中,也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传播。与此同时,榜样示范法的运用,也是对前三种途径的丰富和发展,共同促进着“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
综上所述,“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在这项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对教学模式与途径的不断探索和拓展,不断把“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激励品格、鼓舞意志、凝聚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N].中国教育报,2013-05-05.
[2]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3]沈壮海.“中国梦”的价值内涵[N].中国教育报,2013-4-18(08).
[4]许启贤,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R].2005.
4.高校劳动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篇四
为美化城市环境,锻炼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和调动人民群众广泛参加公益劳动的热情,让同学们在劳动中将“城市是我家,保洁靠大家”的考好落到实处,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协作能力。
二、活动宗旨
1、参与创建文明城市;
2、提高道德素养;
3、锻炼协作能力。
三、指导老师
学工办全体指导老师
四、活动地点
湖南省长沙市火车站
五、活动内容
组织宣传部成员一同乘车到达长沙火车站,联系火车站工作人员一同进行打扫和清除牛皮癣。
六、活动流程
1、20_年4月10日中午12:50在学校门口集合;
2、分配劳动工具;
3、20_年4月10日下午14:00之前到达火车站;
七、主办单位
5.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篇五
高校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与实施方案浅析
本文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就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精品课程罔站应具备的功能,平台架构及建设实施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论述,给出了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平台建设参考方案.
作 者:王大庆 刘金 宋朝晖 作者单位:山东万杰医学院医学影像系计算机教研室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站 资源共享 实施方案 信息规范
6.课程思政培训总结 篇六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7.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篇七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调查分析
一、《概论》课程划出学分独立开课
为了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中关于“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以下简称“思政部”) 自2011年开始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路, 并逐步形成了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6个学分中划分出2个学分, 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的总体方案。按照上述改革思路, 思政部着手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 并成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中心, 具体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及组织实施。根据拟定的《实施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原则上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同步实施, 但采取“单独设立、独立考核、电化运行”的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两部分构成, 各记16学时, 共32学时。“社会调研”需由学生根据思政部公布的参考选题及要求确定题目, 并提交调研申请书。申请书经指导教师审定后, 学生提前于暑期或寒假完成调研, 并在该课程正式运行的第6周内提交“社会调研报告”。“实践活动”由“校内实践活动” (研读马列主义经典、学习重要文献、阅读经典著作、聆听学术讲座和观看红色影视) 和“校外实践活动” (学工活动、学农活动、学商活动、植树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和参观学习) 构成。学生根据思政部公布的实践活动形式及要求, 必选1项和任选3项活动提交实践活动申请书。申请书经指导教师审定后, 学生于第9~17周开展拟定的实践活动, 并在第18周内提交“实践活动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在我校2011级本科生中正式独立开课。结合近两年的试验探索, 从总体上看, 应该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总的思路是可行的, 与重庆市其他高校、甚至全国其他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相比, 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
1. 独立开课, 与《概论》课同步。
作为一门与《概论》课同步运行的课程,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完成“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 并分别提交两个申请、两个报告之后,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选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及难度、所提供的书面材料、活动参与程度以及实际表现, 对实践教学的成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成绩不合格的学生需在下轮重修。
2. 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流程完整。
该课程在“社会调研”之外, 设计了多达15种“实践活动”供学生选择。这些活动相辅相成, 动手、动脑、动笔相结合,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同时, 也认识自我。
3. 课程采取电子化、无纸化运行。
为实现课程电子化、无纸化运行, 思政部出资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中心”网站, 以供教学活动的部署、文件的学习、技能的培训、资料的互传、成绩的评定、教学的监管等之用。
4. 专任教师全员参与, 全程指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为思政部的全体专职教师。每1位指导教师担任2个自然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任务, 特殊情况可以担任最多4个自然班的指导任务。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管理, 适用学校的教学文件规定。
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调查与分析
从我校近两年本科生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情况来看, 总体上教学运行良好, 秩序井然, 学生按照预设的流程, 有序完成了各项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 在较大程度上达到了认识自我, 锻炼毅力, 培养品格;感受民生, 了解社会, 认识国情;拓展能力, 服务社会,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进一步探明我校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的看法以及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程度, 我们对参加首轮实践教学的200名学生 (涉及6个本科专业) 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 实际回收问卷183份, 回收率91.50%。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数为159份, 回收问卷有效率86.88%。
1. 开设“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调查及分析。
从关于独立开设“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必要性调查来看, 有13.8%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 50.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单独的实践教学课程。均值为2.53, 在95%置信水平下显著。这表明, 开设“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很有必要。从“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重要程度的调查来看, 有52.2%的同学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 34%的同学认为两者同等重要。这表明, 相当多的同学认为, “思政课”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因此, 高校应适用学生的需求, 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
2. 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明确程度的调查及分析。
“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在问到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时, 只有3.1%同学回答非常明确, 54.1%的同学回答比较明确, 而回答不清楚和不太明确的占41.5%。均值为2.59, 在95%置信水平下显著。可见, 如何让学生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 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仍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3. 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认可程度的调查及分析。
“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个重要环节是站在学生的角度, 从其内在需求出发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关于“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设计的活动形式的感受是什么”的调查中, 回答很喜欢的学生占11.9%, 比较喜欢35.2%, 不清楚、有点不喜欢以及很不喜欢的占了52.8%。均值为2.78, 在90%置信水平下不显著。由此可见, “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形式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也并非易事。
4.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考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严重程度, 本次调查设计了“问题”和“作假”两个方面, 其中学生认为“存在主要问题”的占比是:形式主义57.9%, 弄虚作假21.4%, 包办代替5.7%, 避重就轻13.2%;学生回答“作假”情况的占比是:活动和报告均作假24.5%, 活动作假13.8%, 报告作假25.2%, 很少作假22.0%, 没作假14.5%。这两项调查反映, “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5.“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与目标实现的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 直接反映实践教学的实效及目标实现程度。在关于“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目的实现的情况”的回答中, 17.6%的学生认为很大程度实现, 42.8%认为部分实现, 18.9%不清楚, 18.2%基本没有实现, 2.5%根本没有现实。均值为2.45, 在95%置信水平下显著。在问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时, 34.6%学生认为活动较难, 11.3%认为教师未尽责, 40.3%学生未尽力, 13.2%学风不好。如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无疑是当前学术界、教育界需要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三、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寓教于“行”、知行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 锻炼毅力, 培养品格;感受民生, 了解社会, 认识国情;拓展能力, 服务社会,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 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此, 笔者针对调查所发现的问题, 立足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或思路。
1. 提高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的思想认识。
长期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的倾向。为了适应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形势、新要求, 高校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以及指导者, 要切实转变观念, 统一认识, 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同时, 要通过多种途径, 扎实做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使其在思想上重视、在认识上明确、在行动上自觉。
2. 强化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对指导教师的培训。
学生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性要素, 又是通过实践教学接受教育的客体性要素。为了发挥好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关键性作用, 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 尤其是指导教师要通过动员会、总结会、平时沟通以及QQ、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全程给予帮助。
3. 加强对教学活动的有效管理和监督评价。
从现实情况看, 教学管理不规范, 监督不得力, 评价不科学, 一方面使得指导教师缺乏工作的动力和压力, 存在敷衍塞责、被动懈怠、不负责任等问题;另一方面, 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易于出现走过场、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包办替代等现象, 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为此, 高校要进一步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 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并实施好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建立起切实可行、规范科学的考核标准或考核体系, 有效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 创设实践教学良好的情境环境和有利条件。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重在“行”的教学,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和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 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情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增强信心, 乐于参与, 勇于锻炼。“思政课”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学校、教师、教学基地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密切配合。不论是团队协作情境、现场观摩情境的创设, 还是社会调研情境、经验学习情境的创设, 都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
5. 更新技术设备, 提高课程电子化运行效率。
从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的运行情况看, 建立一个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网络平台, 有助于规范教学流程、明确教学责任、提高教学效率等。因此, 建议各高校拿出一定资金, 购置必要的技术设备, 聘请专业人士, 设计专门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网络平台, 并做好日常的网络监控、维护和更新。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单位, 也要确定专人, 负责对实践教学网站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并协调好与网站技术员的分工协作关系。
参考文献
[1]程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8, (4) :103-108.
[2]刘向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9) :52-53.
[3]周宇宏.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江苏高教, 2010, (4) :68-69.
[4]汪馨兰, 戴钢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1) :54-57.
8.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篇八
【摘 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会议主题,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高校也应加大对大学生特别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相关法治教育力度。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的培养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自“05新课程方案”实施后,面临课程本身及配套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形势变化,相关教育的工作开展也暴露了许多不足之处。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分析高校法制教育不足的具体表现和成因,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作一些方向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法制教育 教育方法
法制承载着一个共同体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梦想,人民唯有生活在一个遍布法制阳光的社会中,才能真正感悟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自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后,全社会对法制建设的讨论热潮持续升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制意识,必须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而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调:“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可见,法制教育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是被寄予厚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于他们而言,大学是一个决定其能否形成良好法制观的关键时期。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课程是其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接触法制观念的主要渠道。通过理论课和阶段性开展的普法实践活动,思政课程在提升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大学生可以从概括层面了解宪法、刑法、民法等多项部门法的基本内容,就应对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而言并不困难;而通过法制实践活动,则更可以帮助学生于校园外切身感受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实现思政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然而从目前思政课程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其所发挥的对提升大学生法制精神的作用并不突出,学生仍难以应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进入一个高峰期,其中不乏刘海洋用硫酸泼熊、马加爵锤杀舍友等极端恶性案例。然而再从细微处着眼,大学生轻视校规校纪和学校管理的现象亦比比皆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摆在面前,却仍旧被许多大学生视若无睹,此种现象固然令人担忧,但其背后却反映出一个“行之千年而不悖”的道理——徒法不足以自行。有法不依的背后,乃是法制信仰的缺失和法制精神的泯灭。思想政治教育固然让学生了解了许多法律常识和道理,却并未能有效建构起学生对法律的尊重。
在网络时代,纷繁复杂的价值观体系各行其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普遍的推进形式和力度,并不足以应对客观条件的变化,也难以实现其预期的目标。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法制教育思路上趋同于法学专业教育
在一个行为受法律约束的社会里,全民懂法用法是必要的,然术业有专攻,对一般民众的法制教育应区别于法学专业人士,在高等教育中同样如此。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教育思路要具备一定高度的理论性,譬如对“权利”“义务”等抽象名词要求法学专业学生精确定义;又如对某一概念构成要件要求其完整掌握,要让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套认识法律、学习法律、解释法律的方法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任务非学子日积月累埋头苦修无以达成,更遑论让所有高校学子仅凭某个学期或某个学年的一门课程以及几次课外实践便能完成。
反观目前思政课程中法制版块的内容设计,虽然其整体的内容量要远远小于法学专业内容,但其背后隐含的教育思路却相差无几。以名词“权利”为例,法制史上关于其定义的学说纷繁复杂,不同学派都有不同的解读,很多高校的思政课堂总是执着于向学生灌输各种不同的定义表达方式,其中少数秉持专业精神的老师能耐心向学生讲解学说间区别,更多的只是笼统地将这些文字表达印在讲义上发给学生去背,再作为期末考试的内容来考察。钱钟书先生曾坦言:“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大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再经过考试的检验,牢记了大量概念性的内容,却仍旧无法感性地去感知权利的意义和价值,亦不知自己的权利可能在何时何地受到侵犯。
这种高度趋同性所造成最严重的后果是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整个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掌握为成为合格社会人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准则,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政课程承担的可以说是传道的职责,这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式,也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对教育内容和方式乃至教育者本人都有极为特殊的高要求。所以,在时间和资源相对紧张的前提下,开设这样一门以传达理念、思想为主的课程,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去践行和遵守,如果照搬法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对实现其初衷作用甚微。学生在本专业之外要牢记纷繁复杂的概念,既无趣味性,又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大的帮助,反而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法制教育应更突出通识性,采用一般学生在短时间内容易接受的模式——譬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来推进教学工作,与法学专业教育形成功能和思路上的区分。
二、高校法制教育知识性内容与理念性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不成比例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法律观念、道德操守,体系庞大,且需要经历一个多阶段、长时间的过程。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乃至今后步入职业生涯,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所以在大学阶段的课堂教育对内容的甄选就显得十分重要,哪些更应该在课堂上讲授,哪些更适合通过实践来体会,何者需要学生课下自主去发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应慎重思考的问题。
以目前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05新课程方案”[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次年2月,中宣部和教育部根据《意见》联合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3月出台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合并为一门课程,可谓是一次重大的修改,该方案也被称为“05新课程方案”。]实施后,法律基础的课时量被大大压缩,然而新教材的内容却并未出现明显的内容修改。2013年修订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集中在第五章至第七章,其中第五章内容侧重于法理学,介绍法律相关概念的界定和产生,以及法的本质、作用、运行等;第六章着重阐述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相关内容;第七章则开始介绍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具体法律规定。可见,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体现了知识教育和理念教育并重的目的。该课程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让大学生既能掌握部分实用的法律知识,又能具备合格公民应有的法制精神。新课程方案在构建过程中,根据课程任务,“力图改变与中学法律常识教育简单重复的局面,将大学生法制教育从法律常识教育提升为法律素质教育;力图改变过去压缩饼干式的内容体系框架,创建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思想观念为核心,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力图改变单纯知识教育现状,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新模式”。
由于人类知识总量日益增加,且增速在不断飞跃,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应重视理念层面的培养。烦琐枯燥的概念、条文,并无必要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利用课堂的时间去过多地阐释以上这些知识性的细节内容,既不经济,也不现实。要以课时有限为前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法制精神的影响,就必须将思政课程的侧重点由“知识普及”提升为“理念传递”,即不拘泥于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总量,转而重视对学生观念的直接塑造。通过一门课程或者一次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几部法律条文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借此理解了遵纪守法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找到关于坚持依法治国何以对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此关键等理论问题的答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不能仅依靠自己在课堂上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便忽视受教育者的需求,让思政课堂变成了强势话语者的说教场所和工具,而是要从受教育者自身的需求出发,使其对教育的内容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如前文所言,“徒法不足以自行”,思政课堂就更应着力于将法律的神圣与庄严传递给学生,让公平、正义、诚信、尊重等现代法制观念通过一个个条文、案例浸润学生的内心。法律基础课应当是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和法律事件的无限关注,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氛围,让有限的课程成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的起点,而非终点。在这一过程中,具体的知识学习仅是教育的工具或手段,理念传达才是最终的目的。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虽然教材的设定已经达到知识理念的并重,但在实际教学中知识性内容的堆砌仍旧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许多思政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懂法用法,就选择把刑法、民法、诉讼法、婚姻家庭法、公司法等组成的如司法考试般齐全的体系浓缩成教学材料,又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内容也强行划分为一个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这让没有法律基础的学生学起来力不从心,枯燥不已。一方面对所学内容完全没有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没有本专业所具备的对今后升学、就业的切实帮助,很多大学生便再无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法律之所以具备一定的世俗性,就在于一部部条文的背后蕴含的是一套套人人能读得懂的朴素价值观,而思政课程最终的落脚点也应在于此。
三、高校法制教育方法刻板,形式单一
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电教化设备的出现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也给其增加了不小的负担。譬如近两年新媒体平台的拓展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在今年10月份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的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作会第十八届年会上,许多学校的代表都对本校就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做了分享和报告,报告方都普遍反映新媒体是一个极具可用价值的思政工作平台,但在具体实践中,思政工作者还普遍面临着经验不足的瓶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可接触的学习资源也从单纯的书本延伸到影像资料、网络资源等立体化、形象化的领域,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理论深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上文所提,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最难达成的“传道”的任务,其所试图让学生领会的多是高度概括性的道理和规范。法律世界是对我们真实的生活世界加以高度技术性建构而形成的一个抽象的逻辑世界,对非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本就存在很大的困难与很深的隔阂,因此对思政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也就相对更高。孔子被誉为传道典范,万世师表,然其弟子乃是与其出同行、寝同居,周游列国,风雨同舟后才得夫子真传,这种施教方式在当今教育受众爆炸增长的背景下已无法适用。但从中国古人传道方式来看,其精髓乃在于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辅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从“知行合一”而实现人的认知跨越。因此,即便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具备十足的资源,也应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来达成目标。从平台手段看,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新媒体平台;从自身条件看,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然而现状并不理想,在很多高校,思想政治课被视为无关紧要的必修课程,学生一方面表示内容繁多接受不了,另一方面也因为课程枯燥而不愿接受。这一局面的形成,与教师工作的懈怠、教育方法刻板单一有关。对知识性的内容而言,众多高校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将庞杂的法律常识列成以条或段落为单位的知识点,在极为有限的课时内全部塞给学生,让学生一时间难以消化。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再将这些内容作为期末考试的范围,学生们只能选择在极短的时间内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可谓痛不欲生,应付过考试后便全部丢弃。而对于理念性的内容,则习惯采用说教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将学生在中学甚至小学就已熟知的大道理一遍遍机械地重复,既无理论的深度,也无实际可感的生动性,学生听了只感觉是老生常谈,不胜其烦。如此一来,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者和受教者关系紧张,教育效果不明显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对教育方法的变革重视调和和改善师生关系,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填鸭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手段的确在事实上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逆反心理和矛盾心态。改革教育方法,就是要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强化内容的可感度,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自觉塑造改善自己的价值观。对于法律基础教育而言,法制精神的高度抽象决定了必须辅之以案例等贴近生活的生动材料。在讲述宪法地位的崇高性时,便可通过“孙志刚案”中法律位阶的介绍来让学生感受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至上地位;在讲述重证据的法制理念时,就可引用忽视证据造成的一系列如“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等司法悲剧,通过多种材料造成的多重感官刺激,让大学真正体悟法律的庄严和法制的重要性。除案例教学外,其他诸如旁听庭审、走访政法机关等实践活动也是有效且实际的方案,也更符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我国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也有充分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就更应从提升自身素质开始,认真对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让法制观念深入大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1]陈大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法制教育内容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增刊), 2006.
[2]张会峰.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法律基础教育的侧重[J]. 思想教育研究, 2012(8).
[3]强世功. 专业化与法律共同体[N].法制日报, 2000: 04-30.
【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高校网络课程平台07-03
高校文秘专业档案课程教学改革浅析论文11-04
阳光体育下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研究论文09-06
解构我国高校教师课程资源共享能力的论文09-14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11-15
高校的思政教育09-16
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08-01
翻转课堂高校思政课10-05